第一篇: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最终版)
【摘要】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其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尤显重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以及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对策从经济学角度讲,会计信息是经济信息的一种,是关于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济成果的信息,是会计正确核算的综合反映。商业银行会计作为一种行业会计,其会计信息是指在特定的时点上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类的状况和在特定时期内商业银行经营成果及财务收支状况的经济信息。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是一种经济信息,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它不仅反映银行业经营情况,而且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资金运动情况。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的产生必须合法、真实,必须遵循相关性、可比性原则。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银行会计信息,从会计信息失真形成的根源看,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合法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和非合法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如果失真的会计信息产生于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其会计处理过程是合法合规的,这就是一种合法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反之,如果会计信息的失真是基于一种违规处理之上,那么,它就是一种非法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1]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影响商业银行管理层的决策,也影响整个国家宏观经济决策,还将影响广大债权人的利益。目前,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仍然存在,阻碍了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一、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1、信贷资产质量信息反映不实。有的银行为了掩盖自身信贷资产质量低、风险大的问题,不按人民银行《贷款通则》和信贷管理制度有关贷款四级或五级分类标准的规定来准确划分信贷资产,不能够真实反映贷款的占用形态和风险状况。乱调乱用贷款科目,甚至以借新还旧、收旧贷新为借口,对借款单位采取以贷还本、以贷收息的方式,将不良贷款转为正常贷款,以降低贷款逾期率和不良贷款比例,提高收息率,以达到完成上级行下达的目标和任务的目的。
2、负债业务信息反映不实。有的银行为了工作需要,公款私存,私款公存,特别是月末、季末、年末乱调存款科目,乱转存款数据,乱改存款报表,虚报瞒报存款等导致存款信息反映不实;有的银行将高息揽入的储蓄存款,通过“发行债券”科目核算,以逃避利率检查;还有的银行将“活期存款”通过财政性存款科目核算,或转系统内核算,以达到逃避存款准备金制度管理的目的。
3、固定资产信息反映不实。除过去违规经营时期账外基建、“小金库”基建、无计划超计划基建等形成的大量银行账外固定资产未完全消化处理外,现阶段银行固定资产信息反映不实主要是收回抵债资产管理处置使用不合规,抵债资产自用未按规定在账内核算反映,或钻“电子设备租赁费”、“固定资产融资租赁”等科目的空子,采取以租代购、以租代建的方式,随意扩大自用固定资产并在账外核算,致使固定资产信息反映不实。
4、损益信息反映不实。有的银行为了完成上级银行下达的利润指标,不认真执行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原则和账务处理手续,不按规定正确计提应收应付利息,采取多提应收利息、少提应付利息或当年支出不入当年账的办法,虚增利润;还有的银行采取利息及中间业务收入不入账、乱列乱挤乱摊乱挂成本费用、私设“小金库”等方法截留收入、虚列支出,虚亏实盈,以达到偷税逃税和满足单位个人利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