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论当今社会现象见义勇为与生命价值
编辑:紫陌红颜 识别码:14-943812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11 17:21:51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论当今社会现象见义勇为与生命价值

10级德育课 课题研讨论文

当前社会生活中的见义勇为

现象分析

班级:高速铁道1001 姓名:王家园 202_年12月26日

当前社会生活中的见义勇为

现象分析

摘要: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越来越重要了,而见义勇为的现象也是频繁的发生。当今的舆论也就是否该见义勇为作了深刻的讨论。见义勇为是应该的,也是我们所必须的,而合理的见义勇为犹为重要。但对见义勇为,我们都该量力而行。

关键词:见义勇为、生命价值、公德法律

谭千秋,男,中共党员,202_年感动中国人物。生前系东方汽轮机厂所属东汽中学学生工作处主任,四川省特级教师。202_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当时,正在上课的谭千秋迅速组织同学们向楼下疏散。当他得知有几个同学还没有离开,立即返回教室。危急时刻他奋不顾身扑了上去,用双臂将4名高二一班的学生紧紧地掩护在身下。5月13日晚上,当人们从废墟中将他的遗体扒出来时,他的双臂还是张开的,趴在讲台上。他被追授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抗震救灾英雄等荣誉称号。202_年5月16日晚,人们在地震中为保护学生牺牲的谭千秋老师的骨灰在其妻子张关蓉和其他家人的护送下抵达长沙,并将送回他老家祁东县安葬。在黄花机场,100多辆出租车自发为他送行。湖南大学约1万名学生手持蜡烛迎接他回到母校。他是一个伟大的老师,一个真正的人民教师。他的事迹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

一、见义勇为的概念

所谓见义勇为,《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看到合乎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最早出现于《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宋史·欧阳修传》中载有:“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气自若也”。可见,在我国古代,见义勇为是人们所追求的道德标准。

有很多学者从民法角度上进行分析,认为“见义勇为的概念应表述为:为了使国家的、集体的或者他人的利益避免或者减少损害而做出合乎正义的行为”。有些学者从正义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见义勇为应是指公民为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他人的人身及财产遭受侵害,奋不顾身,勇敢地做出的正义行动”。也有学者从更行政法的角度认为:“见义勇为行为是行政协助行为。一方面是因为见义勇为者在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违法犯罪活动的侵害或自然灾害的损害时,没有对其进行维护的义务。另一方面,国家有义务保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

我以为,从见义勇为的本意出发,见义勇为的概念应该是:“不负有特定义务的自然人为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免受或少受损失,冒着较大的人身和财产危险而作出的行为。”

对于见义勇为,为此,1993年6月由公安部、中宣部等部委联合发起,经民政部核准后依法登记而成立了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它是由公安部主管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以发扬中

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正气,倡导见义勇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以表彰奖励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宣传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研讨见义勇为理论问题,推动见义勇为立法等为主要任务。

二、生命价值的分析、理解

儒学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主导思想,在生死观上传统儒学对于死亡是抱有回避的态度的,孔子曾说过“未知生,焉知死?”意为连生的道理都弄不明白,又怎能去谈论死的事情?即要人们关注、感受现实的生命,追求现世的生命价值,而不要费心考虑死亡的问题;儒家思想中,人的生命的价值在于为国家效忠,发扬忘我的精神。孟子也曾经说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身而取义者也。” 强调人的生命价值在于它的社会意义,而不是它的自然存在的价值,人的自然生命只有在其社会价值实现的过程中才有意义;儒学被汉朝董仲舒演绎成了以政治化要求为最高价值选择的纯社会道义论趋向;到宋朝理学,更是提出要“存天理”就必须“灭人欲”,完全将个体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给抹杀了;儒学还认为人的生命保全是生存的首要基础,但绝不是生存的目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之说,使得整个儒家学说将个体生命的超越归趋于宗族大生命,将个我的生命溶入于社会国家的大生命中。从整体上看,儒家学说还要求将个体生命的有限存在与人生事业的无限追求相互依附,不懈地追寻人的超越意义。

生命,按照恩格斯的解释,是指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具体地讲,生命是蛋白质的化学组成部分的不断自我更新。本世纪遗传密码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生命的本质,生命是蛋白质和核酸相互作用的结果。从人生学的角度讲,人的生命就是指人的存在。人的生命的存在是人的价值中最为首要最一般的价值。

从历史的角度看,生命的价值还在于它是人类得以进化和延续的载体。每个人都会死,而人类生命之流却绵延不绝,正是因为在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中保存着人类的基因,寄托着人类的希望。初生的婴儿既不会做工,也不会种田,可谁会说婴儿没有价值?婴儿向社会贡献的就是他自身,就是人类的未来。婴儿所具有的价值,就是一种生命的价值,物种的保存的价值。肯定生命对于人的价值的依据还在于,生命对于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一旦失去生命,什么都谈不上。人生的河流不可逆转,生命转瞬即逝,浪费生命就是放弃创造人生价值的机会,就是放弃人生责任。

总之,生命是人的价值中最首要最一般的价值,人生宝贵,应珍惜生命。除非为了更多人的生命,杀死一个人是不允许的,除非为了更多人的安全,威胁一个人的生存是不道德的。一个生命价值非常有限,所以我们的生命非常宝贵,但他的精神是无限的。中国文化倡导立德、立功、立业,这就是精神价值。肉体会很快的消失,但精神价值非常重要。生命总是暂时的,但是生命的光辉可以是永恒。把永恒的生命价值和现实行为表现出来,我们可能会对见义勇为群体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见义勇为≠匹夫之勇

我钦佩见义勇为,但前提应该是保护自身的安全。这不是自私,而是合乎自然的人的本性所在。所谓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对于罪恶,我们作为普通的市民,应该在力所能及和保

护自身的基础上配合警方打击罪恶,但是,我们没有执法的权力,因为法律没有赋予我们执法的权力,所以,我们也没有相应的义务。也许,某人可能会说我是“乌龟”,有人批评我自私,只顾及到自己,有人更会提出理论说正因为人人都“漠视”罪恶,那么罪恶才会如此猖獗!但是,我依然会坚持我的观点,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正如香港的电视宣传片里面说的:“用我们的眼、用我们的耳朵、用我们的手去配合警方打击罪恶”。

过去大人们总教导我们见义勇为,但其实这是对普通公民的一种不应有的高要求。如果我们罪恶是靠手无寸铁的市民去见义勇为来维护的话,警察干啥去了?同样这也不是自私。对,见义勇为是一种好的风气,是一种美好的道德要求,提倡它是无可非议的。但前提依然是,保证自身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你见义勇为,你道德高尚,我不见义勇为,也只不过是我本人的选择而已。毕竟,从道德的角度上,我们都是个体,对其他的社会个体并没有法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从法律的角度上,见义勇为就像是无因管理,因为无因管理所产生损害后果,受益人应当给予相应的补偿。但现实就是,许多见义勇为的人流血又流泪,那个受益人往往第一时间就溜了,法律上、制度上也没有相应的保障,那么,你凭什么让我见义勇为?万一我光荣了还算凑合,万一光荣不了拉下半条人命,我家里上有老的下有小的咋办?换个位置,假如您辛辛苦苦十几年或几十年拉扯大的儿子就这么光荣了,你感觉会如何?和谐的社会应该靠的是不断完善的制度,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式的见义勇为。

四、见义勇为之我见

对见义勇为,我的看法是:社会应当大力提倡见义勇为。但更应该鼓励人们运用智慧,而不是单单凭着一时之勇或冲动去鲁莽地见义勇为。如果那样不仅会事倍功半甚至丢上性命。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见义勇为行为、人人见了犯罪分子都噤若寒蝉的社会将是什么样子;更无法想象,如果每个人见了歹徒行凶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地独自悠然走开,他还能指望自己遇到此种情况时会有人为其挺身而出、拔刀相助吗?俗话说:“帮人就是帮自己”曾经媒体报过许多惊人的“巧合”事件:一位老人闻听有人掉进下水道,却没人肯下去救人,老人二话不说跳进水道,救出了那个可怜的孩子——想不到,被救者竟然是他的孙子。无独有偶,在河南一农民早晨上街赶集,在马路上看到汽车将一路人撞倒在地,汽车绝尘而走,此农民也一走了之。几个小时后,他回到家中,见家里哭声一片„„那位被汽车撞倒的人,竟是他的父亲。因送医院太迟,已抢救无效死亡„„ 是啊,世界太大却又很小,这一桩桩看似天方夜谭的“巧合”初听起来还以为是那些急欲出名的人编造出来的谎言,但事后发觉千真万确,不得不佩服古人“无巧不成书”一说。媒体的报道看似猎奇,实则在表述一种立场:救人就是救自己,对他人无情无义就是对自己残忍冷漠!但见义勇为,决不意味着就支持匹夫之勇。试想,明明不会游泳或不懂自救常识,见有落水的人,硬要跳下去,救不了别人,反而搭上了自己的性命;或虽救了别人,自己却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样的“勇为”值得吗?再试想,一群歹徒拿着刀子行凶,你既无格斗技巧技能,又无特殊工具,脑子一热冲了上去,结果不但没有制止犯罪,自己也被捅伤或献出生命,歹徒逃之夭夭,这样的“壮举”有必要吗?而这时你所要做的就是:拿出电话拨打110,或是开动脑筋,以智取胜。

中山大学伦理学教授章海山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当个人的力量无法阻止犯罪行为的继续

发生时,你的首选不是持手空拳冲上去,甚至把自己的性命搭上,而是应该马上报警。报警,也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见义勇为行为!警察,毕竟是专门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的专政工具,对犯罪分子的威慑作用不言而喻。人的生命毕竟只有一次,许多时候,无谓的牺牲是相当不可取的。

彩虹看到弧形的石桥,对她说:“我的大地上的姐妹,你的生命比我长。”石桥回答,你那么美,你在人么的记忆中一定是永恒的。不错,彩虹的生命没有石桥长久,石桥也的确没有彩虹美丽。但是我认为,虹和桥的看法都是片面的。石桥固然不美,但它长久的稳固地驾于两岸之上。默默地把彼此沟通,这是它生命的价值。彩虹的存在固然只是雨过天晴的瞬间,但它那瞬间的美丽,却给人么留下了永久的记忆。这同样也是生命的价值。[参考文献] 1.中国首例见义勇为赔偿案引发争议英雄献身 家属谁养.(新华网 202_—3—29)2.见义勇为——《汉语大词典》 P642 3.章海山教授之见——见义勇为(新华网 202_—12—28)

4.儒家生命价值的体现——《古人看人生——儒家》(听香文昌的博客202_-7-30)

第二篇: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5101429016 楼罕璞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价值又是什么?如何在平凡中绽放生命的光彩?如何在短暂的时间里充实生命的过程?这些问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不断探索。

古往今来,有无数的哲学家、思想家都曾为生命作过解释,但却始终没有定论。人活在世上,究竟为了什么,是听从于直觉的良心、他人的需要、社会的期待,还是听从于上帝的安排?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样,每个人都对生命有着自己看法,可是谁都无法对此做出完美的解释。

这几个礼拜,将《居里夫人》和《走出非洲》两部电影看完,突然发觉自己对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献身于科学的居里夫人以及富家女卡伦,两人迥然不同的经历,形成强烈的对比,反映出在不同形式的思想价值观引导下不同的人生。

《居里夫人》可以说是一部纪录片,它记录着居里夫人由一个学生进步成为举足轻重的科学家的重要片段,从这些片段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异于平常人的气质。她有着对物理极大的热情,她专注于工作,这是这点,深深吸引着她丈夫居里。玛丽获得硕士学位后,想回波兰工作,居里把她劝住。他说: “留在巴黎你才能发挥物理方面的天赋,实现你攀登科学高峰、造福人类的梦想。”在这问题上,玛丽听从了居 里的劝告,决定留下来。去与留,决定于玛丽自己,离去或许可以让玛丽回到波兰,但她把理想建立在“兼济天下”上,选择留下。影片中居里说,他们没有太多时间放在感情上。是的,他们不得不马不停蹄地研究,甚至把研究问题带到餐桌,惹恼两位老人。居里夫妇的感情渗透于工作,他们科学家式的爱情,总能让人体会到蕴含其中的甜蜜。另外,居里夫妇研究工作的艰苦已超乎常人的想象,是什么让他们始终如一,不言放弃?那是一种为了开拓一个科学新概念,为了造福人类的勇气。无法忘记,居里夫人见到镭“不翼而飞”时的撕心裂肺,也无法忘记她看到镭发光时的烂漫热泪,她早已把对科学的追求融进了自己的生命。尽管丈夫不幸逝世,她依旧背负着丈夫的期望以及当初的梦想,坚强地走了下来,走了二十五年。可以说,居里夫人的生命历程就是一个追求、跨越的人生篇章,她用理性去面对生命所赋予给她的一切,一生不息追求。在她心目中,最重要的不是个人的享受,而是全世界、全人类的福利。

《走出非洲》是部讲述一位丹麦女性在非洲殖民地生活的影片。它通过描写女主人翁在非洲曲折的生活经历。年轻的卡伦.布里克森,是丹麦一个富家女,她美丽、聪颖、性情深沉、感情丰富、但虚荣心较强。为了博得一个男爵夫人的称号,她不惜远离丹麦故乡而到东非肯尼亚去找在那里定居的表哥,和他结婚。但是,卡伦对名分的追求,却付出了感情的代价。有一次她在行猎中,卡伦遇到一头猛狮,险被吞噬,幸好得一位男子芬奇.哈顿的营救,寂寞、空虚的卡伦对他一见倾心,两人迸出了爱的火花。卡伦在非洲以经营农场来生活,不幸的是她惨淡经营的咖啡园遭到火灾,几乎烧成灰烬。因此经济拮据,使她不得不卖出农场。可为了当地的土人能继续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她不顾自己的名份,跪下来向总督求情。与此同时,她心爱得好友芬奇也因驾机失事坠入山谷而丧生。在经济和感情上的双重打击下,卡伦不得不告别度过了她青春岁月得非洲,满怀哀怨怅惘离开了她喜爱的非洲。卡伦失去了他的爱人,失去了她的财产,失去了她的名份,失去了她留在非洲的权利。她在非洲这段生活,什么不复存在,唯有记忆残存。然而,这段生活确实改变了卡伦的一生,成了她的晚年重要的回忆。农场的财富,男爵夫人的地位,与芬奇爱情,和土人的友谊,哪个是卡伦所追求和渴望的,哪个是她所痛心失去的,哪个是她短暂的非洲生命的真正意义?这部电影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留给观众的只有深刻的思考。

两部电影,两个女人。前者一生执着地追逐着梦想,心怀全人类。后者一开始只为名利奔波,一心只为自己。作为我们,该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呢?是选择居里夫人的拼搏追求、淡泊名利,还是想卡伦一开始那样贪慕虚荣呢?这取决于我们自己到底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居里夫人以社会共同利益为最高价值取向,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造福人类,而 卡伦的价值观趋于个人的精神享受,倾向于情感与名利。事实上,任何个体的人生意义只能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条件基础上,并在社会中实现。离开一定的社会基础,个人就不能成为人而存在,也无法制造人生价值。反过来,过于计较金钱名利,儿女私情,将可能非但不对社会有益处,反而让人生价值成为负价值。如此一来,该何去何从,明者心里自清。

此外,还是要继续讲一讲卡伦。在非洲的生活中,金钱,名利,感情,这些她都失去了,她不得不离开非洲,但她却留下了许多东西。在非洲生活的这段时间,她让在她农场生活的土人们可以有土地来居住,并为他们提供了工作,而且土人的孩子接受了教育。即使在她倾家荡产时,她还是在为土人们居住的土地而费尽周折。卡伦是以一个殖民者的身份进入非洲的,像其他殖民者一样它的目的是追求金钱、名利、感情,但是在与土人的交往中,她渐渐明白自己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所以她竭尽全力使土人们拥有自己的土地。这是她的一个巨大转变,而这个转变也正是我们值得思考的地方。她这么做对自己毫无意义,但这并不能表明事情本身是的没有意义的,因为土人们得到了继续在自己土地上生存的权利,而这对每一个土人都是有意义的。这一点就像居里夫人造福人类一样,卡伦也造福了一方百姓,在她追名逐利的人生中至少留下了一抹光彩值得我们学习。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究竟是什么?现在我有了答案。从卡伦来看,她生命的意义是为土人争取到了土地。而从居里夫人来看,她生命的意义是为人类发现了镭。但她们都有共性,都是为了更多数人们的利益而付出了努力。人类是由社会性的,只有社会的存在,才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有意义,因而在社会的利益大于个人的利益时候,个人的行为只有服务于社会的利益才是有意义的,生命的意义也就在于此。

当然,对生命意义的描述永远是抽象的,只有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情才能真正地体现这种意义的存在。不过,只有心怀社会,为他人着想,你的生命终究会有意义与价值。

(注:影片内容介绍部分取自百度)

第三篇:从社会现象论当今青年大学生该如何理性爱国

从社会现象论当今青年大学生该如何理性爱国

上课时间:星期二3-5节

经管学院信管10(1)班:***

指导老师:***

摘 要:爱国是每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品德。当今中国社会近几年灾祸连连,在灾害面前我们国人众志成城全力救灾。而在我们抗灾的同时各种立场不一的调查,舆论也相应出现。大学生属于初生牛犊,其中的大部分没有亲身经历过网上舆论所指的事件,所以经常采取只根据片面事实及已有留言主观的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有些大学生在不熟悉法律的前提下以一些过激的行为“维护祖国的尊严”。身为大学生我们不难理解他们的爱国情感,但同时这些社会现象也提醒了人们引导当今大学生理性爱国已成为社会热点。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现象 舆论 理性爱国

爱国是每个国人与生俱来的品德。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人们将爱国情感充分地,明白地表现在语言与行动上。如今,新中国成立已62个年头,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的国防军备及各种科技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再不怕其他国家的恐吓与侵略。同时人们的爱国热血仍在沸腾,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与兴趣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想了解的资料,同时发表舆论。但各种社会现象显示当今大学生的爱国思想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一:近期中国的两个事件引发的社会现象

(一)5.12汶川地震事件:

汶川大地震后所有学校都在航空警报音下默哀。各地都采取了措施为汶川遇难同胞尽一份力。其中包括重庆大学的烛光悼念仪式;北京大学,上海大学等多所学校的大学生募捐活动;多指大学生组队的抗灾队伍前往灾区前线;灾后74支大学生团队竹片盖房,接受“汶川地震”的考验,以汶川为戒为以后可能的灾难做防御。

但同时也出现了西安科技大学现象:

一位名叫他奶奶个熊的西安科大的在校大学生在202_-5-15 15:28:00在天涯上发了一组名为“我不知道我们是不是被遗忘了”的照片。照片上被困的大学生在操场上,操场的环境十分的差,各种垃圾没有学生注意。同时该作者发表言论说没有食物没有人关心。此举引起了网名极大的反感。

(二)藏独事件:

浙江传媒大学在调查中发现:

1:超过9成的大学生在“西藏事件”之前听说过“藏独活动”,96.8%的大学生在“西藏事件”之前听说过**。

2:大学生总体对“藏独活动”比较关注,接近1/4的大学生对“藏独活动”听说很多甚至非常清楚,超过1/3的学生表示对**的了解程度较高。

3:76.8%的学生听说“西藏事件”后感到吃惊,14.2%的学生表示相当震惊

(三)孔和尚三妈的及后续事件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用三句粗话拒绝记者采访、并通过微博炫耀粗话:一分钟前,《南方人物周刊》电话骚扰要采访我,态度很和气,语言很阴险。孔和尚斩钉截铁答复了一个排比句:去你妈的!滚你妈的!操你妈的!

此后北大学生分为两批,“倒孔派”与“倾孔派”在网上互相攻击。“倒孔派”北大博士生江姓同学给羊城晚报爆料称: “北大的学生这几天在发起辞退孔庆东的活动!我和几个同学把他在第一视频说的那些毫无人性的话发到校长信箱,希望校长能够辞退这个‘五毛教授’。”而“倾孔派”有名为stonetree(小甜甜)的学生则称孔庆东为当代鲁迅。

同时互联网上也出现了很多篇文章评论此事件。“祁连狼”中肯地评论说:知识分子是知行合一的表率,而不只是摆姿势。

二:由以上事件从大学生自身,媒体及教育环境方面分析理性爱国的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自身

1:大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时大学生都是一群敢做敢当的热血青年,对于爱国及为国奉献有着大无畏的精神。

2:大学生处于刚对父母之外的生活有所认知的阶段,在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大多时候有自己的理智思维但没有处事经验,自身的各种生活,自救能力不足。由此极容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甚至被有心人士煽动。

在汶川地震中,人们都在为灾区前线的同胞担心祈福。此时西安交大那些照片的出

现揭示了当代大学生自救与感恩的心还需要加强。该照片的作者旨在突出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十分的糟糕,希望加强同情指数,但他们没有想到有自身出发,在生命得到保障后给予周围同胞帮助,给自己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让担心自己的人放宽心。

3:当代大学生崇尚个性化生活与思维。喜欢创新,同时又是过分创新的举动也会成为一种标新立异。支持新的,浅显看起来有点道理的观点,但不会深入思考事实的真相。

202_年3月影响较大的抵制日货事件中,大学生占了大部分。众所周知钓鱼岛是中国领土,日本的行为是可耻的。但身为新世纪的大学生,以抵制的日货的行为表达爱国之情是十分不理智的行为。无可否认的是索尼,松下等日本产品其本质是收中国人欢迎的。同时邻居可以选择,但邻国是无法选择的。日本作为中国的邻国,从国家安定与和谐发展的目标出发,我们需要在不改变原则的情况下与邻国建立友好关系。抵制日货的行为可以理解但不应该是大学生的理智的表现。

(二):媒体

1:媒体在大学生了解世界,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时扮演重要角色。科技发达的现

在,大学生不用实地见证便会在网络上收获很多信息。但往往这些信息各有说法。媒体有时为了支持率与销量也会只报道人们所能接受的好的方面。

2:有句话叫:知名媒体一般都是政治家的们写手。很多媒体在发布信息时都会考虑各种因素而没有将全部实况转播。这对大学生对事件的认知有了方向的牵引。同时一旦更多的内容被爆料出来,大学生及社会人士都会对之前的信息质疑。同时导致大学生对一些新的观点比较支持。将大学生的理智爱国引上歧路。

就藏独事件而言,在藏独事件过了一段时间后大学生对藏独事件的了解并不全面。但各种舆论已经在引导大学生的思维,很多过于偏激的话就能轻易的刺激到他们。

(三):教育环境

1:大学生正确的爱国意识需要师长的领导。孔庆东三妈的事件是中国教育界极少的一例,但引起了几乎全国的关注。

身为师长他在公众场合极度诋毁中国人,言辞粗鄙就已经给全国的大学生做了坏的示范。但部分舆论显示他的支持者也包括大部分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支持他说出了现在中国媒体的现状及中国的现状,大声称快。这就说明了教育成长环境对大学生的正确的爱国观念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三:由以上三个因素论如何理性爱国

1:大学生在成长期,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给予其能自由思考的空间。同时大学生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2: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爱国观念。爱国不是游行与抵制。爱国是理性的从自身出发,为国家,为民族争光。

3:相关教育机构加强师长正确的带头作用。让“理性的孔庆东”给广大的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念。

4:媒体机构应提供充足的资料,让大学生在第一时间对自己所关注的事件有个全面的了解不至于道听途说。

四:总结

爱国不可能是完全理智的,但不应是极不理智的。当大学生学会了从自身出发,学会理智爱国时,相信我们会找到更好的解决我们与其他国家纠纷的途径!

**********经济管理学院

信管(1)班 ***

202_年11月20日

第四篇:论网络新名词与社会现象社会心理

论网络新名词与社会现象社会心理

摘要:网络的日渐发达造就了现如今的网络文化,“俯卧撑”、“打酱油”、“楼脆脆”等五花八门的网络新名词更是层出不穷。这些新名词乍看下很难理解,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联系一系列社会事实后,我们并不难发现它们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的有内涵的故事,因为网络新名词的源头正是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现象。这些高速更新的网络新名词或诠释了人们的心声,或发泄了人们的不满,或揭露了某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抑或代表着某种社会趋势。总而言之,日趋发达的网络如此快捷方便,我们应细细寻究万众追捧的网络新名词与现实社会的一丝一毫联系,打开一扇新的视角与思维之窗。

关键词:社会现象、社会心理、网络新名词

一、网络新名词叱咤风云引领潮流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高速发展,随着现代社会计算机网络科技的更新换代以及网络使用的普及,网络走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走进了无数国人的日常生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_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2.53亿,首次大幅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极快的速度发展。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1] 社会语言学家陈原先生也说:“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和激变时,语言作为社会现象,同时作为社会交际工具,毫不含糊地随着社会生活进展的步伐而发生变化。”“社会生活任何变化,哪怕是最微小的变化,都会或多或少地在语言——主要在词汇中有所反映,因为语言是社会生活所赖以进行交际活动的最重要的交际手段。”[2] 在这种特殊的传媒形式和交流方式下,产生了很多特殊的语言现象。其中,风头最劲的网络新名词更是在一夜间便攫取了大众的眼球,从而引领了一阵阵社会热潮。

“灌水”、“杯具”、“蛋白质”、“70码”„„这些五花八门、各色各样的网络新名词涌入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不断适应变化多端的世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思维之窗。

在这潮流背后,越来越多的疑问盘旋在我们的脑海里,到底是什么力量通过互联网这个渠道催生出了层出不穷的网络新名词呢?这些新奇怪诞的网络新名词背后又隐喻着什么发人深省的深刻内涵么?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实例分析来探寻这一深刻问题的答案,思考的火花中必能求得真相。

二、探寻网络新名词背后的社会现象及社会心理

一、关注民生

1.“房奴”:房价居高不下

现如今“房奴”这个名词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房奴”,房是房屋的房,奴是奴隶的奴,意思是房屋的奴隶。“房奴”是指城镇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20到30年,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从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长期压力,影响正常消费。购房影响到自己教育支出、医药费支出和抚养老人等,使得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让人感到奴役般的压抑。[3]

“房奴”们天天盼着房价降、利息降,可惜盼星星盼月亮地等来了房价新政,房价还是不降反升,令“房奴”们叫苦不已,这些可怜的普通上班族们早已被沉重的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来了。

中国拥有超过十三亿的人口,93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却还是有许多许多的人因为房子的事情而困扰。让我们看看周边有多少高档的住宅小区,再看看它们的价格,几万元一平方米的天价贵得让人瞠目结舌,普通的上班族如何承受得起如此高昂的价格。

对于“房奴”,政府应该更加关注。房子是人的归宿,没有了房子就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居所。要让“房奴”们喘口气,就只能在房子上力争相对公平,有豪华商品房,就也要有经济适用房,而且还要做到真正的经济适用而不是徒有虚名。

“房奴”要面对的不只是高额的贷款,同时还有飞涨的物价、子女的教育费用、日常的支出,甚至是父母的赡养,全身上下套牢了枷锁。“房奴”二字,很简单也很辛酸,如此之大的生活压力或许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真正体会。

许多人曾经是“房奴”,许多人正在当“房奴”,也有许多人可能将来会成为“房奴”。“房奴”不该只是让我们一笑而过的网络新名词,或许我们更应该关注房奴所在的这个社会的房价问题住房问题。

2.“裸考”:高考加分制

“裸考”是什么?是不复习就参加考试,还是交白卷?不,都不是。“裸考”就是什么加分都没有的,仅凭考试成绩报考学校。[4] 有很多人会表示,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还要发明一个专有名词吗,对于凭成绩报考学校还要打抱不平吗?不,这个很有必要,因为现在的高考加分制度是越来越匪夷所思了。

据教育部学生司介绍,按照国家规定,能够在高考成绩获得加分的学生,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体现自然属性的,如少数民族、归侨、革命烈士的子女,这一类学生大约占考生总数的7%;另一类则是后天表现特别优秀的,像三好学生、国家二级运动员、在各项“奥赛”、小发明等竞赛活动中获奖的学生。除此之外,各省市及高校还有自己的加分“土政策”。[5]

但毕竟再怎么多条件,这些人也应该只占极少的一部分,加分是政府给予他们公平的福利。可是,如今在某些院校里,却出现了一个班50多个人有20多人每人加20分的现象。试想一下,20分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假设1分在省里可以拉开5000名,那么20分呢?没加分的“裸考”之人能不喊冤吗,我们又凭什么相信这一切程序都是公平公正的呢?

高考加分制本来是想给极少的一些困难的或是优秀的学生一条绿色优惠的通道,却被某些功利心强甚至是腐败的人所利用,使之渐渐变成了“腐败通道”,从而使教育的不公平愈发严重。一个班有20多个人加分,如果无法给出让大家信服的证据和说法,高考在人民心目中的讲演变得越来越不公。

我们的高考就是为了公平。恢复高考让许多年轻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大学扩招却让“梦想泛滥”了,现在的高考加分制又变成某些人的快捷不法之路。如今的高考,还能留下多少公平?

我们知道,公平是相对的。高考加分制本来是要照顾弱势的群体,然而现在,且不论他们是否走了不法的路子,“三好学生”等优势群体本来就更容易得到加分,还要为他们增添优势,而某些大学却在拒录残疾考生。这显然违背了加分制的初衷。

若是以这样的加分趋势来看,“裸考”的人便会越来越少,对他们来说也会越来越不公平。那这样近乎全“考民”的加分又有什么意义呢?

高考加分政策的确需要我们的政府相关部门更加重视,也希望在日后能出台更加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加分制度,让高考成为真正的公平平台。

3.“学士后”:“零薪就业”下的无可奈何

何为“学士后”?“学士后”就是指大学本科生毕业后到企业进行见习,不算被企业正式录用,不必签署正式劳动合同,毕业生见习阶段的生活费由企业发放,企业免交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但需按实际发放的见习费缴纳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见习期间允许毕业生轮换企业。

话说回来,“学士后”的本质其实就是“零薪就业”。该观点的提出立即引发了热议,称该方法是饮鸩止渴,不仅不能缓解就业压力,反倒可能让压力更大。[6]

现如今,上大学已经不是一个奢侈的理想,每年几百万的毕业大学生大潮涌向本就超负荷的就业市场。经过多年的学习,这些大学生每个都怀揣着诚挚的心希望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然而,竞争是残酷的,许多大学生无法找到理想的职业,“大学生当保姆”、“大学生卖猪肉”等消息也是层出不穷。其实这些消息本是好事,这表明现在的大学生已经渐渐开始融入这个繁杂而紧张的社会了,他们希望在不同的行业干出一番成绩。但似乎,我们看到的并非当代大学生们的本意,他们中的许多人更应该说是被逼无奈。

就在这个时候,“学士后”一说的横空出世,吸引了很多未就业大学生的目光。说到底,“学士后”其实就是按照“博士后”模式创造的一种职称。以北京政协委员孙狄的意思,“这样不仅能调动用人单位的积极性,提供了更多选人机会,也使毕业生在刚踏入社会时有个过渡适应期,同时能为社会缓解当前的毕业生就业压力。”[7]许多人支持这一观点,认为这是一个创新。但也有许多人表示忧虑,认为这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反而会使毕业大学生不愿打拼不愿创业。

不论如何,“学士后”一词受人关注主要原因在于现在中国就业形势的不乐观,若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能够有效缓解中国的就业压力,那当然要支持。但很显然,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并非这三个字就能轻轻松松缓解的,所以更需要政府的努力和全民的支持,创造日益良好的就业环境,解决重重就业难题。

二、舆论热点

1.“山寨”:是群众智慧还是恶俗盗版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山寨”一词原代表那些占山为王的地盘,有着不被官方管辖的意味。如今,这个词被用于那些数码产品的生产模式上。通俗说即盗版、仿制等,这是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模仿、快速、平民,涉及手机、数码产品等不同领域。“山寨”文化深深地打上了创新恶搞和非主流的烙印。[8]

提到“山寨”,有些人厌恶,有些人嘲笑,有些人嗤之以鼻,有些人却觉得很方便,大家观点不一。“山寨文化”对应的正是我们熟知的“品牌文化”。“品牌产品”受到我们的青睐是有原因的,“山寨产品”遭人厌恶也是有原因的。一是因为质量上的明显差别,二是因为,“山寨产品”生产经营毫无规章可循,政府亦难以有效管理。但为什么“山寨产品”还是有那么大的市场呢?

“山寨文化”的可塑性强。所谓“山寨”,其中就有模仿的意味。有那么多的“品牌产品”放在那儿,照抄还不容易吗?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山寨”数码产品的外形和功能都似曾相识,一些地方的建筑酷似鸟巢或是水立方等,一些“山寨”海报上“山寨”明星的脸好似某个人。

“山寨文化”的恶趣味高。自从“山寨”一词出现,我们的口中时不时就会冒出“山寨”二字,只要身边出现某些与“品牌”相似的人或物,我们都称之为“山寨”。大众一起调侃“山寨”的现象也使得“山寨文化”日益成熟。

尽管“山寨文化”一词在网上十分流行,属于“草根文化”,我们也不能放任“山寨产品”在市场上横行。赤裸裸的盗版之潮必须退去,这才能真正的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而同时,“山寨文化”现在所承载的已经不仅仅是满足大众对奢侈品的想象,山寨文化的闪光点就在于草根对抗权威,大众对抗精英的精神。[9]

2.“范跑跑”: “思想烈士”或许并不是一个恶人[10]

四川汶川大地震震裂了山河,震碎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就在国人的爱国热情达到空前高涨的时候,四川一所私立中学教师范美忠却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番另类感言:“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而对于在地震中自己先跑出学校把学生留在危险之中的行为,他表示:“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危险,我不管你们有没有危险,何况你们是十七八岁的人了!”[11] 于是一夜之间,这番逆流的言论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铺天盖地的批评谩骂涌来,更是引发了新一轮道德观的思考,而范美忠本人也被冠以“范跑跑”之名一炮走红。绝大部分网友在刚开始都认为,范美忠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有责任保护学生的安全,却在危急时刻选择了逃跑,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但是人民总是变幻莫测,当“郭跳跳”等人的“道德言论”痛击范美忠时,公众又选择了同情他。

面对着关于“师德”的讨论,国家相关部门也做出了反应,其后,中国教育部公布修改后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保护学生安全”首次被明确列入。

范美忠以其主流价值观所不容的思想向中国社会传统的道德观发起了挑战,“范跑跑”事件是一个可以促使我们反省人性、反思道德、完善自身的机会,也是考验公众宽容度的关键时刻,更促成了相关制度的良性改进。范美忠捍卫他的权利和言论自由,作为社会公众,我们追求良好的思想品德、崇尚英雄,也或许真的应该学会换位思考。

3.“正龙拍虎”:骗什么别骗群众

202_年,网络上风靡起一个极富特色的“新成语”——“正龙拍虎”。

202_年10月,陕西省林业厅宣布陕西发现华南虎,并公布据称其为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城关镇文采村村民周正龙拍摄到的华南虎照片。但这一轰动性的消息随即引来广大网友质疑,指可能是用纸老虎造假。[12] 随后,农民周正龙和它的华南虎照片便成为了风口浪尖的最热门话题,社会各界众说纷纭,此次事件更是吸引了不少专业组织对此进行考究,甚至包括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组织。

经过监察、公安机关一系列艰苦细致的工作,最终查实,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是一个用老虎画拍摄的假虎照。周正龙被公安机关以涉嫌诈骗罪依法逮捕,而陕西省林业厅也受到了严肃处理。持续了400多天的华南虎闹剧终于画上了句号。

网友们对于“正龙拍虎”这个“新成语”给出的解释是:指用欺世盗名的手段获取个人利益,而相关监管部门沆瀣一气指鹿为马的现象,也指某人或某集团为利益所驱动而做假,被揭穿后仍抵死不认。

新成语的诞生寓意着社会公信力的缺失,群众所表达的不只是对周正龙造假行为的批判,更是对一些官员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丑态的痛恨。[13] “正龙拍虎”是这个时代下的大笑话,但是或许我们应该做的是思考到底是谁造就了这些一而再再而三的丑剧,而不是一味停留在嬉笑怒骂。如果没有管理者的急功近利,假虎照招还能摇过市么?

群众最恨什么,最恨被欺骗,有关部门一定要深切感受到这点,社会公信力的缺失只会让政府与人民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

三、健康环保

1.“不插电避暑”:低碳生活 享受环保

202_年夏天,很多都市白领都为自己或家人选择了这样一处“避暑山庄”—— 一张凉席、一炉熏香、一把蒲扇、一桶井水,远离尘世喧嚣和环境污染,夏日清新的竹帘把烈日挡在屋外,丝丝凉风从窗口钻入轻拂微烫的面颊。[14] 这里没有空调、没有冰箱、没有电视电脑,甚至没有沙发和席梦思等。少开冷气1小时,就减少0.621kg的碳排放量,少吹电扇1小时,就减少0.045kg的碳排放量,少看电视1小时,就减少0.096kg的碳排放量,这些微不足道往往被我们忽略的小事却可以为地球贡献巨大的力量。

日益发达的大都市带给了我们繁华的生活,却又使我们失去了一些原始的东西。在城市里可能很难觅得一处理想的“不插电避暑山庄”,但一些城郊地区已有不少农庄发现了商机,开发了农家旅游项目以及亲近大自然的避暑方式。这种既可以拉动GDP增长也可以减小耗能和环境污染的环保健康生活是21世纪的一大亮点,现在全世界都在追求低碳生活,中国自然不甘落后,我们不仅要低碳,还要时髦又舒适,这才是真正的享受。

“不插电”的夏天让白领们意识到了低碳生活也可以安然舒适,他们中的很多人回到城里后也依然坚持环保低碳的生活准则,尽量把污染指数降到最低,例如随身带一把小扇子,上下班步行或骑自行车。这种健康又环保的度夏方式的备受推崇,反映了当今社会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我们相信,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积极投身于环保之中的。

2.“无酒精聚会”:身体健康 安全驾驶

酒后驾驶的惊险镜头总能在中国大马路上看见,交通部每年公布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想必有一大部门都是酒精“贡献”的。而就在202_年8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将首次审议刑法修正案

(八)草案,醉酒驾驶或被判刑。

自从交警开始严查酒后驾驶的违法行为后,一部分有车族就决心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就餐习惯了。不少餐馆酒楼表示,严查酒后驾驶以后,部分聚餐就变成了“无酒精聚会”,这种转变让酒类消费明显缩水,而多数消费者都表示以后会选择用饮料和茶水代替酒类。

平日里喝酒那是私人的事,他人无权干涉,但是喝酒之后还要开车就事态严重了,这可能已经构成了一种犯罪行为,等待你的不是牢狱之灾就是生命的尽头。喝酒伤身,酒后驾驶更是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开玩笑。这也是考验我们意志力和公德心的时刻了。

无酒不成席的局面似乎正在慢慢改变,以往总能在餐桌上见到的各色酒瓶和划酒拳的仗势也在悄然转淡。对于有车一族来说,在餐桌上劝酒可能也成了一种诱导犯罪的行为了。一些交警也表示严查之后,交通安全得到逐步改善,酒后驾驶的违法现象也渐渐减少了。

越来越多的“无酒精聚会”标志着群众交通安全意识的新跨越,这种既健康又安全的生活方式将会被更多人所接纳,国民素质也会日趋提升,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健康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社会现象社会心理造就网络新名词

二十一世纪的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网络世界;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使用着两种语言,一种是现实语言,一种是网络语言。

有专家如此评论下一代互联网的划时代意义:“在人类的发展史上,火的使用是野蛮人与文明人的分界线;下一代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和影响,决不亚于火的使用。”[15] 互联网的普及是网络新名词出现的必要条件。经济文化的空前活跃催生了多姿多彩、光怪陆离的网络新名词。网络是民意的集散地,更是创意的荟萃域。网络新名词由我们创造,由我们传播。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特性。它的创生来源于辛勤耕耘的网友、推波助澜的媒体乃至频起响应的全社会。[16]拔地而起的网络新名词为我们演绎了新时代的网络传奇。

网络新名词出现的根源可总结为下面几个方面: 1.人们需要一种新奇、简单、有幽默感的语言,对于一件复杂的事件或者情绪,人们不再想完完整整地叙述出来,而是选择了一种可代替所有表达的东西的简单的词语。2.挑战传统,勇于创新。时代在进步,固有的思维无法顺应潮流,于是人们企图开创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而这种改变正是从网络新名词的风行开始的。而且,如今网民逐渐呈现低龄化,高文化,追求个性,创造性极强,彰显着年轻的本色的网络新名词自然就应运而生。3.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传承是离不开模仿的。语言本身就是模因,模因也寓于语言之中,语言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与历代语言使用者的不断模仿复制和传播是分不开的。任何字、词、短语、句子、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有可能成为模因。“被XX”类网络新词作为一个语言模因,同样是通过模仿来复制和传播的。[17] 4.网络流行新词,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把玩,但更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和思想的表达。人民的政治思想在进步,关注社会动向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层出不穷的重大社会公众事件使网友们的质疑、不满、抵触和愤怒得到了爆发,他们以插科打诨或嘲讽挖苦的方式在表达自己对于事件的看法和认识,他们的表现欲、想象力、自我意识和深层诉求在网络新名词的造词过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新词新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最能迅捷地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状态的活语言材料,具有丰富的人文蕴涵。[18] 网络新名词的产生与其说是为了迎合新一代的需要,倒不如说是语言发展史的必然。网络词语的出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民主化进程正在加快,人们日益关注社会和自身权益,这点还是让我们欣喜。

但很显然,对于我们整个社会而言,我们并不能仅仅只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角度去看待这些现象、去解读其背后的社会学喻意,我们更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去深刻理解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社会这个时代。

以这些网络新名词为突破口,深入了解社会公众普遍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诉求,顺应民意,去理顺我们生存体系中的杂乱无章的秩序,才是真正对我们这个时代负责,对我们的社会负责。[19]这也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

网络新名词是被现实世界的这般那般催生而来,它们好像社会的酵母,慢慢地将事实和观点放大。这些网络新名词折射出这些社会现象的最新动态和民众的社会心理。如今,网络与现实相辅相成,网络新名词与社会的种种现象相辅相成。它们就是放大镜,它们就是风向标,它们就是民意的判词。

总而言之,日趋发达的网络如此快捷方便,我们应细细寻究万众追捧的网络新名词与现实社会的一丝一毫联系,打开一扇新的视角与思维之窗。

参考文献: [1] [2] [18] 宋子然 杨小平《汉语新词新语年编(2 0 0 6-2 0 0 8)》序 [3] [4] [6] [7] [8] [14] 新名词网 [5] [12] [11] 百度百科 [9] [10] [13] 大众点评网

[15] 陈群秀《网络、网络语言与中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 [16] 金惠康 《新桐技》第二期——【学科研究】《网络新词层出不穷,真是洪水猛兽?》 [17] 靳琰 张婧《 人民论坛 》(202_年第8期)——《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新词辨析》 [19] 刘长锋 天涯社区 《网络新词是一本完整的民情手册》

《北京日报》202_.06.18——《网络语言生成另类文化?》

《中国青年报》——《让新词语来得更猛烈些吧 第三次高峰来临》

《中国青年报》—— 原春琳《新词语会不会削弱汉语的独特魅力》 《新闻界》202_年第三期——《网络语言传播与未成年人网络素养》

《中国青年研究》—— 曾坚朋 杨长征《青少年“网络文化”现象调查报告》 《文汇报》1998.11.29——《钱乃荣 徐川山:新词语访谈录》

《时代商报》202_.11.04——《社会文化心理视野下的网络新词》

中国校媒网—— 何佳星 陈丹丹 林如莲《林伦伦:宜“疏”不宜“堵”》 顶端网—— 邬 敏 《网络传播与网络新词语》

新华网 202_.12.25—— 李亚红 李京华 《网络新词“另类表达”世情民心》

人民网—《人民日报》202_.10.14——《北师大教授称俯卧撑等网络新词体现世情民心》 金羊网—《羊城晚报》202_.11.08——《网络新词折射社会文化心理》 解放军网—《新闻晚报》202_.12.28——《进入日常生活反映世情民心 网络新词的另类表达》 中国语文网——《语言的发展折射着社会发展和社会文化和意识的变迁》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_.7.22《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五篇:论当今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浅析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人们对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和依赖程度愈来愈高,信息化的社会对互联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计算机的使用,已不是简单的运算,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的问题也就凸现出来,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的安全和稳定,因此,网络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了人们在使用计算机中越来越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 计算机 网络安全引言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网络现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网络是指“三网”,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快的并起到核心作用的是计算机网络。因特网起源于美国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互联网,因特网又称国际互联网,是全球性的网络,是一种公用信息的载体,是大众传媒的一种。具有快捷性、普及性,是现今最流行、最受欢迎的传媒之一。这种大众传媒比以往的任何一种通讯媒体都要快。互联网是由一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网络,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安全

2.1 互联网安全 互联网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互联网上的信息安全。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互联网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互联网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

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由于设计的系统不规范、不合理以及缺乏安全性考虑,因而使网络系统在稳 定性和可扩充性方面受到影响。网络硬件的配置不协调主要表现为一是文件服务 器,它是网络的中枢,其运行稳定性、功能完善性直接影响网络系统的质量;网络应用的需求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设计和选型考虑欠周密,从而影响网络的可靠性、扩充性和升级换代;二是网卡用工作站选配不当导致网络不稳定,许多站点在防火墙配置上无意识地扩大了访问权限,忽视了这些权限可能会被其他人员 滥用,从而给他人以可乘之机。资源共享是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主要目的,但这为系统安全的攻击者进行破坏提供了机会。由于网络协议实现的复杂性,决定了操作系统必然存在各种实现过程所带来的缺陷和漏洞,不合理的网络设计会成为网络安全的威胁。

2.2 计算机信息安全

信息系统安全的内容应包括两个方面: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物理安全指系 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受到物理保护,免于破坏、丢失等。逻辑安全包括确保信息的 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在计算机网络中,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的定义,信息系统安全就是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 算机的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系统能 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

2.2.1 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的成因

第一,电磁信号的辐射。目前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传输电缆以及计算机、网络 设备都会因为电磁屏蔽不完善而通过电磁辐射向外泄露。第二,工作环境的安全 漏洞。包括自身的体系结构问题、对特定网络协议实现的错误以及系统开发过程 中遗留的后门和陷门。第三,人为的恶意攻击。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信息的 有效性和完整性,对计算机网络造成严重的危害,并导致机密数据的泄漏,这是 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第四,安全产品自身的问题。自身实现过程中的 安全漏洞或错误都将导致用户内部网络安全防范机制的失效。第五,网络软件的 缺陷和漏洞。

2.2.2 网络安全缺陷产生的原因

第一,TCP/IP 的脆弱性。由于 TCP/IP 协议是公布于众的,如果人们对 TCP/IP 很熟悉,就可以利用它的安全缺陷来实施网络攻击。第二,网络结构的不安全性。如果攻击者利用一台处于用户的数据流传输路 径上的主机,他就可以劫持用户的数据包。第三,易被窃听。由于因特网上大多数数据流都没有加密,因此人们利用网上免费提供的工具就很容易对网上的电子邮件、口令和传输的文件进行窃听。第四,缺乏安全意识。人们普遍缺乏安全意识,使网络中设置的安全保护屏 障形同虚设。如人们为了避开防火墙代理服务器的额外认证,进行直接的 PPP 连接从而避开了防火墙的保护。

3网络安全的问题

3.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威胁

网络缺陷:正是由于 Internet 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使其保护信息安全存在 先天不足,缺乏相应的安全监督机制。黑客攻击:现在还缺乏针对网络犯罪卓有成效的反击和跟踪手段,使得黑客攻击的隐蔽性好,“杀伤力”强,这是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各种病毒:病毒时时刻刻威胁着整个互联网,促使人们不得不在网络的各个 环节考虑对于各种病毒的检测防治。管理的欠缺及资源滥用:很多上互联网的企业在管理上存在漏洞,对于网络上黑客的攻击缺乏基本的应对措施,同时企业内部普遍存在资源滥用现象,降低了员工的工作效率,这是造成网络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信息泄露:恶意、过失的不合理信息上传和发布,可能会造成敏感信息泄漏、有害信息扩散,危及社会、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

3.2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

计算机网络受攻击主要有六种形式:①内部窃密和破坏。②截收信息。③非法访问。④利用 TCP/IP 协议上的某些不安全因素进行APR欺骗和IP欺骗攻击。⑤病毒破坏。⑥其 它网络攻击方式。目前网络环境中广泛采用的TCP/IP协议,因为其开放性,故其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安全风险。由于大量重要的应用程序都以TCP作为 它们的传输层协议,因此TCP的安全性问题会给网络带来严重的后果。网络结构的安全问题。互联网上大多数数据流都没有进行加密,因此黑客利 用工具很容易对网上的电子邮件、口令和传输的文件进行破解,这就是互联网所 固有的安全隐患。系统的后门是传统安全工具难于考虑到的地方。防火墙很难考虑到这类安全 问题,因为对于防火墙来说,该入侵行为的访问过程和正常的Web访问是相似的,唯一区别是入侵访问在请求链接中多加了一个后缀。4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

4.1 安全技术手段 物理措施:例如,保护网络关键设备(如交换机、大型计算机等),制定严格的网络安全规章制度,采取防辐射、防火以及安装不间断电源(UPS)等措施。访问控制:对用户访问网络资源的权限进行严格的认证和控制。例如,进行用户身份认证,对口令加密、更新和鉴别,设置用户访问目录和文件的权限,控制网络设备配置的权限,等等。

数据加密:加密是保护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加密的作用是保障信息被人截获后不能读懂其含义。防止计算机网络病毒,安装网络防病毒系统。

其他措施:其他措施包括信息过滤、容错、数据镜像、数据备份和审计等。近年来,围绕网络安全问题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例如数据加密技术和防火墙技术等。数据加密是对网络中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到达目的地后再解密还原为原始数据,目的是防止非法用户截获后盗用信息。防火墙技术是通过对网络的隔离和限制访问等方法来控制网络的访问权限,从而保护网络资源。其他安全技术包括密钥管理、数字签名、认证技术、智能卡技术和访问控制等等。

4.2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通过在网络边界上建立网络安全监测系统,对流经它的网络通信进行扫描,能够 有效隔离内部和外部网络,确定允许哪些内部服务访问外部服务,以及允许哪些 外部服务访问内部服务,以阻挡来自外部网络的入侵和攻击。现代防火墙技术已经逐步走向网络层之外的其他安全层次,不仅要完成传统 防火墙的过滤任务,同时还能为各种网络应用提供相应的安全服务。

4.3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相关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信息安全技术的核心,是一种主动的信息安全 防范措施,信息加密技术是其他安全技术的基础,加密技术是指通过使用代码或 密码将某些重要信息和数据从一个可以理解的明文形式变换成一种复杂错乱的 不可理解的密文形式,对电子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或存储体内进行保护,以阻止信息泄露或盗取,从而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DetectionSystem,IDS)是从多种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系统中收集信息,再通过此信息分析入侵特征的网络安全系统。IDS 被认为是 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它能使在入侵攻击对系统发生危害前检测到入侵 攻击,并利用报警与防护系统驱逐入侵攻击。在入侵攻击过程中,能减少入侵攻 击所造成的损失;在被入侵攻击后,收集入侵攻击的相关信息,作为防范系统的知识,添加入策略集中,增强系统的防范能力,避免系统再次受到同类型的入侵。

防病毒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高级,对计算机 信息系统构成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在病毒防范中普遍使用的防病毒软件,从功能 上可以分为网络防病毒软件和单机防病毒软件两大类。单机防病毒软件一般安装 在单台 PC 机上,即对本地和本地工作站连接的远程资源采用分析扫描的方式检 测、清除病毒。网络防病毒软件则主要注重网络防病毒,一旦病毒入侵网络或者 从网络向其它资源传染,网络防病毒软件会立刻检测到并加以删除。

网络安全扫描技术,网络安全扫描技术是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利用安全扫描技术,可以对局域网络、Web 站点、主机操作系统、系统服务以及防火墙系统的安全漏洞进行服务,检测在操作系统上存在的可能导致遭受缓冲区溢出攻击或者拒绝服务 攻击的安全漏洞,还可以检测主机系统中是否被安装了窃听程序、防火墙系统是 否存在安全漏洞和配置错误。安全建议

采用防火墙与防病毒技术以提高网络安全性,通过防火墙在网络边界上建立起来的通信监控系统来隔离内部和外部网络,可以实现局域网与广域网、内网与外网有效地分隔,以阻挡外部网络的侵入,从而实施安全访问控制,提高检察信息网的安全性。安装网络版防病毒软件,加强 病毒检测,及时发现病毒并予以清杀,可有效阻止其在网络上蔓延和破坏。

运用网络加密技术,网络信息加密的目的是保护网内的数据、文件、口令和控制信息,保护网上传输的数据。加密数据传输主要有三种: ①链接加密。②节点加密。③首尾加密。网络加密技术是网络安全最有效的技术之一,既可以对付恶意软件攻击,又可以防止非授权用户的访问。

加强计算机网络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正常访问,也是维护网络系统安全、保护网络资源的重要手段。访问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入网访问控制、网络的权限控制、目录级安全控制、属性安全 控制、网络服务器安全控制、网络监测和锁定控制、网络端口和节点的安全控制。

加强设备的安全监管,对入网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统一由网络安全技术部门严格把关,对涉及网络安全的核心设备可列入政府专项,由专业人员把关统一购买安装。建立健全管理 制度,防止非法用户进入计算机控制室和各种非法行为的发生,并定期的对运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测试和维护。对于传输线路,要定期检查连接情况,以检测 是否有搭线窃听、非法外连或破坏行为。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对工作人员结合机房、硬件、软件、数据和网络等各个方面安全问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观念和责任心;加强业务、技术的培训,提高操 作技能; 教育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各项保密规定,防止人为事故的发生。

设置网络权限,将检察机关内部计算机维护权限与操作权限、数据权限分开,根据检察机关 业务的不同,程序将自动分配其使用权限。设置访问权限可以让用户有效地完成工作,同时又能控制用户对服务器资源的访问,从而加强网络和服务器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爱民.计算机的安全与保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2_

[2]黎连业,张维.防火墙及其应用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202_.[3]杨义先.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_.[4]王达.网管员必读——网络安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2_.[5]石淑华,池瑞楠,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第二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_.[6] 于峰.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_

[7]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 5 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2_.[8] 张水平.计算机网络及应用.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2_

[9] 陈浩.Internet上的网络攻击与防范[J] .电信技术.1998.[10] 雷震甲.网络工程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_

[11]王其良,高敬瑜.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2_.11.[12] 宋乃平、文桦.Internet网络安全管理[J] .天中学刊.202_.

论当今社会现象见义勇为与生命价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