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桥涵台背及挡土墙墙背回填作业指导书
编辑:海棠云影 识别码:14-318453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05 11:28:39 来源:网络

桥涵台背及挡土墙墙背回填作业指导书

1.概述

1.1

编写目的桥涵台背回填质量是路基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是为道路使用人提供舒适的行车环境的重要部位。为规范承包人作业行为,为监理工程师提供符合本项目建设实际的桥涵台背回填依据,特编写本指导书。

1.2编写内容和依据

本作业指导书是在已编制的《砌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的基础上,依据现行相关设计与施工规范,并结合本项目建设实际编写,阐述了本项目桥涵台背回填的施工程序、填料选择、作业方法、关键工序和基本要求,承包人和监理工程师必须认真执行。本指导意见未涉内容,依现行相关标准、规范和规程执行。

准备工作

2.1

材料

2.1.1

片石

处置过湿地基用。片石呈不规则状,无大平整面,以枣核状为佳。最大尺寸宜为20~30cm。其强度等级应≮30MPa。

2.1.2

填料

2.1.2-1

砂砾(土)

细粒土含量不大于20%。路堤部位砾石的最大粒径≯15cm;路床部位砾石的最大粒径≯10cm。

2.1.2-2

石灰土

采用机械拌制,石灰掺量为8%。

土:塑性指数宜为13~18,颗粒最大粒径应<15mm。

石灰:鉴于铜川及周边市场供应的生石灰粉大多存放时间长,活性降低幅度大,故本项目原则上不准采用市场销售的生石灰粉。石灰应购买生石灰充分消解使用。消解的石灰应过筛清除残余颗粒,其质量不应低于Ⅲ级。消石灰应覆盖保存。如采用购买的生石灰粉,则应每批次进行活性检验,其质量不低于Ⅲ级方可使用。

2.1.2-3

水泥土

采用P.c

32.5水泥;土的塑性指数为13~20,含水率应为最佳含水率±2%。水泥掺量为4%。采用就近或土场翻拌拌制。

2.2

设备

2.2.1

压路机

采用不小于20T的静载压路机和/或激振力不小于260KN的振动压路机。以26T轮胎压路机为最佳。

2.2.2

小型压实机具

蛙式夯:规格不小于HW60型。

冲击夯:采用强效冲击夯。

桥涵台背回填施工

桥涵台背回填的工艺流程如下:

台背填料范围确定

基底处理

填挖界处置

压实层标识

填料铺筑与压实

现将工艺流程分解如下。

3.1

台背填料范围确定

回填长度(沿路线纵向):设计有要求时,采用设计长度。设计未明确时,底部不应小于3m(以压路机无),顶部不应小于(台背高度+3m)。若底部宽度为B,台高为H,则顶部长度按(B+H)计算。

回填宽度:按设计和现场状况确定的构筑物(锥坡、一字墙、八字墙等)限定范围确定。

3.2

基底处理

本工程桥涵台背回填高度小(最大不超过4m),且无含水率超过液限地段,原则上采用普通工程措施进行基底处理。

台背回填之前,应平整场地,使回填地面基本处于水平状态。

3.在土的含水率适宜地段,在清除表层30cm腐殖土和其它填杂土、生活垃圾堆积物后,按不小于90%的压实度进行填前压实。

对于含水率较大的过湿地段,当基底土的含水率小于26%时,应采用手摆片石处理一层,嵌缝后回填砂砾(砂砾土),不进行专门处理。含水率小于26%时,填前压实后可直接填筑砂砾(砂砾土)。

3.3

填挖界处置

这是桥涵台背回填的关键工序。

台背回填前,必须处理好填挖界。应修整挖方界坡面,消除弯月面和小折线。挖方界面宜微仰,以1/20左右仰角为宜,使填料垂直碾压而非“挤压”,消除压实盲区。

台背填筑前,应在现场进行台阶搭接设计。如需要采用台阶搭接,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顶层以全断面覆盖搭接至少40cm,且必须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结构。

3.4

压实层标识

基底处理后,应在台身显著位置采用红漆或等效材质标识压实层厚度。采用压路机压实时,压实层厚度不得超过20cm;采用小型机具夯实时,压实层厚度不得超过15cm。两种压实机具同时使用时,为避免混淆,可按20cm标识。小型机具协调减薄压实层厚度(15cm)。

3.5

填料压实

一般情况下,填料采用机械摊铺、压路机压实。在靠近构筑物(台身、台柱)60cm范围内,采用小型机具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6%

质量控制要点

台身浇筑(砌筑)完成、并有一定的强度后,应先将台背回填至台帽底部高程,再浇筑桥台盖梁混凝土。盖梁强度超过设计值的80%以上时,再进行后续的台背回填。如欲改变此项施工顺序,应征得监理工程师批准。

砂砾填料应置于底部不少于100cm。顶部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填料厚度不小于80cm。其它部位填料可酌情选择。

稳定土应在场外拌制均匀,松铺系数按试验选用。无试验数据时,可先按1.25试铺。

应尽可能保留原状土。台背回填应尽可能与引道路堤协调同步施工,减少人为的填挖界。

必须控制回填厚度与压实度,不得产生压实盲区。承包人对每层压实度都应进行检测,检测频率为每50㎡1个测点,不足

50㎡按1个测点控制,且每层次不少于2个测点,其中应包括1个靠近构筑物的测点。驻地监理办按每3层抽检1次,抽检频率与承包人单层检测相同。总监办将根据施工控制状况抽检,且每处构筑物最少1次。

附则

应按照每座桥梁或涵洞具体状况决定回填方案,不宜统一划定填筑范围和附属构筑物形式。

台背回填应与附属构筑物的墙背回填、锥坡回填协调进行。

桥涵台背及挡土墙墙背回填作业指导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