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用“和美”文化引领学校走向更高更远[★]
编辑:逝水流年 识别码:14-1027143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08 11:36:29 来源:网络

第一篇:用“和美”文化引领学校走向更高更远

用“和美”文化引领学校走向更高更远 ——黄诗春委员、刘富良主任莅临七小调研指导

卢春林

初冬的七小校园,绿意荡漾,暖意融融。今天上午,县教育局党委委员黄诗春、县教研室主任刘富良莅临我校视察指导。在李金凤校长的陪同下,黄委员一行通过看现场、听汇报以及和班子成员座谈的形式,了解我校的教育教学情况。黄诗春委员对我校以“和美”为核心文化引领学校教育教学,打造和美校园、和美课堂、和美办公室、和美家庭以及一学年来在教学质量和德育活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对我校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黄诗春委员指出,我校要在“新、大、和”上做文章,求突破。“新”即新的学校要有新规划、新面貌、新气象,要有全新的办学思想,要有创新精神和勇气。“大”即在校园面积大的基础上要大气做教育,探索大课间、大德育活动,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利用学校空间大的优势做优学校的“和美田园”种植基地,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中成长。“和”即要围绕“和美”文化统领学校各项工作,在创建和美校园,打造和美课堂,建设和美办公室,营造和美家庭,评比和美之星、和美师者,开发和美文化系列校本课程及教材方面做得更有特色和成效。刘富良主任勉励我校要继续狠抓教学质量,把教学质量当作学校的生命,在提高待优生和辅导学困生方面要多想点子和对策;要深入调研老师学生及家长,因材施教;要树立大教育观,深入推进课改,进一步提炼好“和美”文化。

信丰七小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践行领导的要求,立德树人,继续深化课改,强力提升教学质量,迈开坚实的步子走向教育的更高更远处。

第二篇:教学走向和美(范文)

教学走向和美——听盛新凤绘本课《最想做的事》有感

202_年5月,我有幸聆听了盛新凤老师执教的《最想做的事》一课,这是一堂绘本欣赏课。故事讲述的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作家布克•华盛顿少年时渴望阅读并终于得以学习阅读的一段心路。一节课里,盛老师带着孩子们走进故事,从整体感知到细节赏析,从品味中心句到读图联想,读出了文与画的言外之意,画外之音。当时在现场,静静地听着,看着,恍惚觉得那精致和谐的课堂上盛开着朵朵茉莉,飘散着语文的清香。拾取几瓣,细细品之。盛老师的课堂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美。一如她一贯持有的教学理念——创造和美的语文课堂。整个课堂如一段流淌的旋律,和谐、动听、流畅,静静地音乐配上她那江南女子特有的柔美嗓音,让学生醉了,让听课老师醉了,让整个礼堂沉浸在和美之中„„

一、交流预热,猜读封面,引导学生走进故事。

课始,盛老师拿出一本绘本,希望与学生分享。此时,她出示封面,问学生获得了什么信息?翻开扉页,一幅巨大的画面出现在眼前,提问看到了什么?引导观察,想象。他的面前是一座巨大的盐山,手里拿着铁锹,他的工作就是把木桶装满,每天重复着这一工作,可是他想着盐以外的事情。引导学生走进故事。

二、师生共读,整体感知,快速提取重要信息。

故事篇幅很长且意蕴丰富。盛老师采取师生对读方式,完成了对文本的初步感知之后,提了一个问题“读完故事,你知道这个孩子的心愿了吗?他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实现了吗?”“这个故事,有许多直接表达‘我’要学会阅读的愿望,快速浏览提取重要信息。”品读赏析的触角直接指向了文本的中心句:“我最想做的事是学会阅读”“但是我在意的不是这种痛,我想到的是心里对阅读的渴望”“我想学会阅读——这个想法就想鱼一样,在我脑子里游来游去,我愿意想多久就想多久”„„这些点睛的句子都是成功的心理描写。统看全篇,故事的感人至深不是由于情节的波折,而是心理描写的生动鲜活,盛老师带着学生们细细品读这些文字,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读懂了文中的那个小男孩热切的渴望,也就润物无声地体味了这一文本最大的“言语形式”。

三、聚焦细节,图文对照,读懂言外之意、画外之音。如果说文中的小布克对阅读强烈的渴望心理是这个绘本清晰可见的“线”,那么文与画中含蓄生动的细节,则是这个绘本别具慧心的“点”。盛老师带着孩子们捋清了“线”,接着就聚焦了“点”。

针对学情,盛老师特别指导了对于“青蛙”的理解:为什么他把青蛙抓得紧紧的?联系生活实际想想什么时候你这种愿望会扭来扭去逃走?以图助文,理解言外之意:他抓紧的不仅是“扭来扭去想要逃走”的青蛙,更是他心中跃跃欲动的梦想与渴望啊。阅读的渴望是因为他想要了解书里藏着的秘密,那秘密会开启他人生的窗子,看到丰富的世界。盛老师还引导学生聚焦识字后的喜悦这一细节,“他教给我唱这首歌„„我得救了。”你觉得这句话写出了什么?以图助文,理解布克学会阅读以后的快乐,体会阅读的意义和幸福。

四、聚焦封底,多元聊灯,揭示故事主旨。

有一样东西贯穿了整本书的始末,你们发现了吗?”“是灯。”不提醒,孩子们很难体味得到其画外之音的。阅读如灯,梦想如灯,它照亮了男孩的生命,也一定会照亮课堂上孩子们的精神生命。盛老师在这一环节设置了三个问题:

1、这盏灯始终出现在谁的身边?

2、这盏灯仅仅是提在他们手上,放在他们身边吗?为什么?

3、你能给这盏灯取个名字吗?盛老师独具慧眼,聚焦封底的这盏灯,引导学生读出画外之音。“希望之灯”、“光明之灯”“阅读之灯”“人生之灯”,“神灯”“黑暗中的启明灯”,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知道,他们已经读懂了这篇故事了。

五、聚焦空页,想象空白,实现读编迁移。

盛老师巧妙利用绘本的空白页,它给我们留下想象的空间?如果让你设计空白页,你想画上点什么?让学生交流设计思路。“我想画一个太阳刚刚升起,一条大道正通向太阳,小布克正拿着一本书走向太阳。”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回答十分精彩,实现了读编迁移。

六、链接背景,拓展延伸,回环重读故事。

谁能想到多年后学会了阅读的小布克最终成为了美国黑人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阅读铸就了他良好的品格。盛老师出示布克·华盛顿的资料背景,拓展延伸,尤其是布克·华盛顿的一段话意味深长“任何一个学会阅读的人,都是快乐的人。”最后,回环重读故事。我们也如故事里的男孩一样,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不舍得离去。课末,盛老师深情地说到:“让我们记住这本书——《最想做的事》,记住这个男孩——布克·华盛顿,记住这盏灯——阅读之灯。”

语文本来是美的:美的词藻、美的音韵、美的意境。语文教学也应是美的:美的朗读、美的语言、美的情感。盛老师的语文课如画、如诗、如歌,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能够在平等的对话中,放言高论,自由发挥,喜怒哀乐,流露无遗。学生的想象、思维和言语的“自由”,得到释放,交流碰撞情感得到深化。

好大一棵“和美树”,我相信它会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我也将尝试实践和美语文,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情味浓浓,让学生得到更多营养,让书香真正浸润学生的心灵。

第三篇:用文化引领前行

用文化引领前行

——中山市华侨中学林加良校长工作室印象与启思

本刊记者潘孟良

(题记:202_年12月的一天,记者来到中山市华侨中学采访林加良校长。在古朴典雅的校长办公室里,广东省名校长、林加良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林加良介绍了华侨中学的学校文化与工作室基本情况。记者发现,在学校文化建设与工作室运作这两者之间,学校文化是一个更为重要的范畴与背景。只有依从华侨中学学校文化的发展脉络,把握学校文化的实质,才能准确认识林加良校长工作室培训模式的先进性与创新性。于是,“学校文化”成了本篇报道的主题。)

学校文化的积淀

中山市是著名侨乡,又是伟人孙中山的故乡,文化风气昌盛。在这样一个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民族与世界文化交集、思想开放之地,有一所学校得风气之先,成为中山教育的杰出代表。这就是中山市华侨中学。

中山市华侨中学有近9000名师生员工,分初高中两个校区,是中山市办学规模最大的重型航母式学校。学校由省教育厅与省侨务办公室联合授名为“中华文化传承基地”,三次获得省侨资办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顾名思义,“华侨”二字就是这所学校的能量内核与生命根源。华侨中学始创于1954年,由檀香山归侨陈茂垣先生捐资创建。1979年,香港实业家蔡继有先生鼎力复校。在58年的办学历史当中,华侨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的创建、复兴与发展,每一个重要关节与重大事件背后均有华侨力量的推动与演绎。

学校有一个由海外乡亲、港澳侨胞组成的一流的校董会。校董会现任董事长蔡冠深先生是香港新华集团总裁、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202_年,蔡冠深先生出巨资创立了中山市华侨中学对外交流基金会,实现了学校走出中山、走向世界的梦想。在对外交流基金的支助下,华侨中学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国家的名校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思想与办学模式,影响重塑学校的教育格局。现在,办国际化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新的方向与抱负。

对外交流基金会,只是华侨中学侨资助学的一个典型。其实自学校创办以来,广大华侨与港澳台侨胞一直为华侨中学的发展倾注了巨大的心血与携扶之力,他们一方面出资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参与学校建设;另一方面出资成立了多项奖教奖学基金,支持学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如从202_年起,华侨出资每年奖励高考优秀学子,考入北大、清华奖励10万元;考入排在世界前50名大学,奖励10万港币;考入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奖励5万元港币,为优秀学子入学深造提供了经费保障。

华侨捐资助学这一优良传统影响深远,表现之一就是激发了华侨中学历届校友回馈母校、报答师恩的捐资热情。校友基金成为校董基金之外,推动华侨中学不断发展的另外一支重要力量。202_年至今华侨中学校友会筹资超过600万,一方面,用于资助教师专业发展,如学校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由校友基金奖励;另一方面,用于奖励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在华侨中学,“办校友满意的教育”,“校友的成功也是学校的成功”,既成为经营学校的重要观念,又成为衡量学校办学成功的重要标准。

华侨捐资助学这一优良传统影响深远的表现之二是202_年学校成立了侨生班(招生海

外学生与港澳台学生)。与其他学校不同,华侨中学港澳台侨学生实施独立编班,配备专门教师,按照国家港澳台侨考生高考联合招生考试大纲和考试科目要求,开设基本课程,增设国际课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对具有中山市学籍的港澳台侨和外籍学生“正取生”免交择校费。近年侨中侨生班有多名学生考取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大学等国内与世界名牌大学。办侨生班,一方面是为华侨培育后代,以实际行动报答华侨的一种形式;另一方面,也是更好的让华侨的后代学习与延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父辈对故土的感情与责任。侨生班丰富了学校教育的类型、扩大了学校教育的范畴,成为学校发展的新的生长点。

分散在全球各地的华侨,基于报答故乡的朴素情感,倾力解囊,鼎力助学,不仅改善了华侨中学的办学条件,为华侨中学办现代化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格局,在各种基金促学、创办侨生班的重大事件背后,是学校发展方式的转型、教育视野的开阔、教育类型的丰富与教育标准的多元。当中,最为重要的是促进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华侨特色与独特的华侨文化,也促使学校深层思考构建“侨资•侨色•侨味”这一华侨文化体系,全力打造侨校品牌:

“侨资”——中山市是著名的侨乡,可深挖的华侨资源非常丰富,华侨中学的发展不光要唱好“国歌”,还要唱好“国际歌”。“侨资”的引进不在于数额多少,而在于能够以此为纽带,团结广大港澳台侨爱国乡亲。学校需要进一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进一步创新学校融资投资体制,进一步拓宽侨资办学渠道。

“侨色”——依据“中华气派、岭南特色、中山元素”的城市建设定位,华侨中学在师生着装、校园景观、建筑风格、室内装饰等方面,凸显华侨文化,统一采用“蓝绿色”(大海和天空的自然颜色)为学校标准色,充分彰显侨乡特色与华侨风情。

“侨味”——加强对“校董、校友、校史”的“三校”研究,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爱乡、爱校”的“三爱”教育,让广大学生知“三情”:乡情、侨情、校情。文化浸润,内外兼修,培养学生具有“爱国爱乡、崇德行善、刚健进取、国际视野、世界胸怀”的思想素质,充分体现华侨精神与华侨风范。

学校文化的阐述

教育界流行一个说法: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这一说法暗含的逻辑是,校长决定学校。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校长与学校的关系远不止如此,有时学校的历史与现状也会反过来对校长的治校思想产生决定性作用。像中山市华侨中学,这类华侨侨资在学校的发展历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决定了学校办学格局与走势的特殊学校,它所积淀的文化、形成的传统,会促进与决定校长现代治校理念的形成。在这样的校长身上,会发现一种对学校现状与传统的深刻而准确的理解与把握,对教育本质及教育变革的独特见解,对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的全局领悟,看到一种先进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教育思想与理念体系。林加良——中山市华侨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广东省名校长、省首批校长工作室主持人;中山市名校长、市首批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中山市“十杰”市民,中山市拔尖人才、优秀专家。202_年9月开始,主持中山市华侨中学全面工作。

林加良校长将他所有的办学经验与办学体会归总为“学校文化”的建设,对“学校文化”的内涵与本质进行了长久而缜密的思考。

学校的发展在其本质上是文化的发展,文化特征是学校的最本质特征。

学校文化就是所在学校师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也就是全校师生表现出来的整体气质。学校的“文化变革”就是要改变和转换师生已经习惯的生存方式,用一种先进的学校文化来凝心聚力,形成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办学气质和办学特色。

林加良校长认为学校文化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学校个性不是这所学校出色的学科竞赛成绩,不是这所学校优异的高考成绩,也不是这所学校提出的办学口号,而是与这所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以及精神积淀紧密相关。学校文化与特定的学校历史传统相联系,以学校过去的重大事件及其现在流行的故事为核心内容。

中山市华侨中学是一所侨校,其创办、复办、发展一直得到广大海外乡亲和港澳同胞的大力支持,加上地处侨乡,位居伟人孙中山先生故乡,因此,对侨中而言,“侨牌”是学校的最大特色品牌,华侨文化是学校与生俱来的、天然而成的最核心的学校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亚文化体系,华侨文化继承了中华民族文化优良传统,同时又充分吸取了异国异域的文化精华,始终代表了文化的先进性和世界性,在推动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站在变革的前沿,起着先导和催化作用。

在林加良校长所阐述的学校文化总纲当中,既有对学校文化抽象本质的认识,也有对学校文化具体形式的梳理。在文化本质上,他看重共同价值观对学校的引领作用,注重师生共同信念所产生的巨大的精神凝聚力。在文化形式上,他鲜明地确立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愿景、发展战略、发展路径:

办学宗旨——以和谐发展为方向,以学生自主为原则,以华侨文化为核心,培养具有“爱国爱乡、崇德行善、刚健进取、国际视野、世界胸怀”的高素质人才。

办学愿景——办全国一流的、国际知名的华侨中学;

发展战略——侨校+名校;

发展路径——现代化+多样化+国际化。

这些由华侨文化发展而来、衍生而成的“理念文化”,正产生深刻的道德力量和巨大的感召力量,深深地熔铸在华侨中学的“具体文化”(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当中,实现了文化育德、文化育心、文化育智,培育了学校全省、全市知名的品牌项目。

这里介绍三例:

学生德育品牌:女生教育

华侨中学实施“女生教育优先”的德育品牌战略,“以一个女生带动十个男生”,把女生教育当成一项“民族的希望工程”来抓。以“刚健、关爱、优雅”作为女生培养目标,因材施教,因性施教,“抓女生,促男生”,开展了一系列育人活动:成立女生工作领导小组,增设女生部和女生委员,设立女生成长导师,开通女生心理热线,开发校本教材《美丽青春我做主——女生生活指导手册》,评选“十佳女生”,举办“女生节”„ „这些育人活动以女生为主体,带动学生群体发展,整体促进学校“三风”建设,成效显著。

教师发展品牌:名教师工作室

远在工作室制度普及之前,华侨中学依据教师职业生涯规律在全市率先组建了教育专家工作室、教育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工作室、青年骨干教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研究生教师工作室等六个教师工作室。工作室“因材施培”“因材施评”,以大气成大器,明大事成大师,对教师的培养、评价、选拔、任用以及鼓励教师创新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2_年,华侨中学被省教育厅评为首批师资建设示范学校。学校有4位老师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教师,两位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两位老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有4位老师赴非洲、英国、香港等国家与地区支教援学。学校生物科组被授予“广东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成为中山市名学科建设的表率。林加良校长工作室挂牌之后,华侨中学以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制度为蓝本,在总结工作室前期运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创设条件,新推出了12个名教师工作室和10个名班主任工作室。这些工作室群,实践与理论结合,研究与反思并行,以研促教,以点带面,已经成为了华侨中学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学校办学品牌:对外交流

华侨中学和日本横滨山手中华学校、英国阿奎纳斯学院、新加坡莱佛士书院、新加坡莱

佛士女中、加拿大温哥华西点格雷学校等国际名校进行了广泛合作与交流,实现了“优势高位嫁接,人才高端输出,资源高度共享”,加快了学校教育国际化进程。在“华侨文化”的引领下,华侨中学办学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2_年,学校成为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高考、中考连年丰收,连续六年获得“中山市普通高中高考卓越贡献奖”、“中山市初中教学质量评价先进学校一等奖”。高考“清华北大年年有,世界名校届届出”,实现了人才培养的“低进中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为中山市实现“每年万人上大学”的目标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学校国内影响力不断扩大,国际知名度越来越高。在建校55庆典日,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发来贺信。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华人第一人杨振宁教授莅校参加庆典,并做了题为“我的读书生涯”的精彩演讲。

学校文化的传播

在“华侨文化”这一总纲的引领下,学校的办学品质得到历史性提升,华侨中学成为中山市创办现代化教育、国际化教育的典型代表。正如中山市教育局局长刘传沛所形容:华侨中学“校长有志气,教师有士气,学生有生气,学校有朝气,社会有人气”。

如果说从文化的高度对学校进行全局考量与谋划,能大力提升学校的层次、丰富教育的内涵,那么这还只是文化效能的一个有限的体现。文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显著的特征,那就是传播。一种先进的文化只有进行了广泛的传播,实现了由源地到他域的扩散,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这种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文化的真正价值才能完整体现。

202_年,林加良校长工作室挂牌成立,作为省一级校长工作室,其肩负的使命总的来说就是传播学校的文化,传播学校先进的办学思想与成功的办学经验。

校长工作室作为一种新的培训制度,旨在用校长主持人先进的办学思想与成功经验,启发与带动入室校长,提高校长这一群体的治校水平,办出更多的优秀学校,推动教育整体的均衡发展,从而造福社会。在挂牌仪式上,工作室主持人林加良就表示,将以名校长工作室为平台,加强学习研究和对外交流,从更高的层次和目标着眼,突显主题性,强调合作性,倡导研究性,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为广东省、中山市名校长的成长积极发挥指导和榜样作用,不断提升中山教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林加良校长工作室为华侨中学学校文化的传播、学校文化价值的完整实现搭建了科学、合理的运行平台。

首先,在工作室组成结构上,形成了“4+1”学习共同体。

林加良校长工作室入室成员包括深圳坪山中学、阳东广雅中学、阳春第二中学、茂名电白中学4所学校的校长。包括主持人林加良校长在内,工作室组成人员在性别搭配、区域分布、学校类型等方面颇具特点,如既有男校长也有女校长,既有教育发达地区的学校也有欠发达地区的学校,既有初中又有完中,既有公办学校也有民办学校。这种组成结构,有利于校长成员之间各取所需,互学互补,有利于成员学校之间高位嫁接,互帮互助。

其次,在工作室研修主题上,着重校长领导力培养与学校文化建设。

着眼优秀校长个人品质,工作室开展了以校长领导力培养为核心的专题研讨,比较中英两国校长对领导力的观点看法,目的是让校长们明德修身,提高综合素质。

着眼卓越学校管理建设,工作室开展了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核心的专题研讨,目的是明确树立各自学校的教育哲学,使学校管理从人管人转变为制度管人,最终发展为文化管人。

第三,在工作室运作机制上,形成了文化影响、项目影响与课堂影响模式。

林加良校长率工作室研究团队,采用SWOT分析法,对工作室学员校长所在学校内部存在的优势因素(Strength)、劣势因素(Weakness)和外部相关的机会因素(Opportunity)、威胁因素(Threats)进行了一次“文化会诊”,端出了一道道文化大餐。

深圳市坪山中学,创建于1949年,居深圳东部,位于东江纵队司令曾生的故乡,雄踞巍巍马峦山脚下,傍伴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是一所具有革命传统的学校。有鉴于此,林加良校长建议坪山中学以“红色文化”为核心,彰显红色文化的历史印证价值功能、文明传承价值功能、政治教育价值功能、经济开发价值功能,唤醒和重构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从而达到用先进文化来培育有理想、有信仰和富有献身精神的人的目的。

阳东广雅中学,坐落在阳东县城,是由百年名校广东广雅中学主办的一所完全中学。阳东广雅中学传承百年广雅“和谐”的文化精髓,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学校文化。对此,林加良校长建议阳东广雅中学在传承“大雅文化”的同时,应当深刻领会“和谐”的真谛——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和而不同”的姿态,务本求实求新,从而实现学校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发展、从规范发展到特色发展的转变。

阳春市第二中学,创办于1981年,所在城市阳春,取“漠水之阳,四季如春”之意,地处云雾山脉、天露山脉的中段与河尾山的八甲大山之间,以其独有的风景、奇秀的山水、深厚的文化底蕴、纯朴的民风被世人称为“美丽的阳春,多情的土地”。山水有清音,山为地之胜。有感于斯,林加良校长建议阳春第二中学以“山水文化”为核心统摄学校文化建设,凸显山的伟岸与水的灵动之特点,清静闭处,养志存神,忘自我,外荣辱,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旷荡情怀,营造莘莘学子乐山乐水乐学的一方乐土。

电白中学,前身为电白县海滨中学,校园坐落在水东湾畔,“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感于此,林加良校长建议电白中学以“海洋文化”为核心,根据海洋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开放性、外向性、兼容性、冒险性、神秘性、开拓性、原创性和进取精神来建构学校的教育哲学,从而以“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进一步凝心聚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当然,学校文化建设需要一个不断提炼、长久培育的过程,当中的核心事件就是要通过研究开发课程来建设传播文化。有核心文化的学校,课程肯定会改变。课程改变了,学校肯定会改变,课堂肯定会改变,学生肯定会改变。因此,林加良校长建议各校因地制宜,紧扣核心文化,研发校本教材,开设校本课程,从而形成特色课程、特色项目,进而发展成为名满一方的特色学校。

“文化经营”“文化管理”的治校理念对4所学校影响颇深。当中影响最大、改变幅度最大的当属深圳坪山中学——该校提出了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课题,初步梳理了学校的整套文化论纲。

除上述“文化影响”外,还有“项目影响”:阳春第二中学学习华侨中学的精细化管理,特别是年级管理、教学“捆绑”做法。茂名电白中学学习华侨中学的德育经验,特别是女生教育的经验,召开全县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现场会议。阳东广雅中学学习华侨中学的对外交流经验,与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缔结为友好学校。“课堂影响”:在课堂教学方面,华侨中学的做法是学习生本教育理念,以教师少讲为尺度,以“有激情、讲互动、重迁移”为标准,建立学生自主发展指导机制,追求生本高效课堂。阳春第二中学校长两次带队到华侨中学参加全国生本教育研讨现场会,与高中各年级全方位对接,共同探讨课堂教学改革。阳东广雅中学在华侨中学“生本高效课堂”提法的基础上,提出“生本活力课堂”概念,并先后两次修订该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第四,在工作室运行效果上,“华侨文化”的理念与模式深入人心。

4位入室校长是这样评价的:

骆东风(阳东广雅中学校长):进入工作室之后,在林加良校长帮助下,通过校长领导力等专题学习,理论水平有了提高,办学定位更加准确,办学思路愈发清晰。林校长有关“精彩在课堂”和“生本高效课堂”的提法颇具启发,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了“生本活力课堂”、“情感活力课堂”和“校本个性化课程”等概念,力求践行见成效。

林俊红(深圳坪山中学校长):林加良校长是一位很有魄力的校长。跟岗研修期间,我下到年级,深入课堂,全方位了解了侨中的各项管理。其中,侨中德育“一高”(指理想前途教育)、“一实”(指习惯养成教育)、“一特”(指华侨文化教育)的思路做法值得借鉴,女生教育非常有特色。

赖培艺(阳春第二中学校长):很荣幸能够进入到工作室向林加良校长学习。林校长有思想,有内涵,待人真诚,毫无保留,办学很大气,班子很和谐。我多次带队到侨中来取经,每次都很受启发。

张超瑜(茂名电白中学校长):我之前参加过很多不同类型的校长培训,但进入林加良校长工作室学习之后,觉得收获最大,可以说是“交到了朋友”,“取得了真经”。(《广东教育》综合版202_年第2期)

第四篇:和美文化

“和美文化”,京山小学的靓丽名片

——京山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概述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高度融合。近年来,我校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入手,坚持“理念引领—特色提炼—物化呈现—行为内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努力营造“和美”校园文化氛围,对师生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导向、凝聚、激励和约束作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潜心规划,提炼符合校情的核心文化

202_年,京山小学确立了“文化立校,突出特色,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同时拟定了“三年三步走”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即用三年时间,分三个步骤,让学校初步形成“办学理念明晰、校园环境优美、艺术氛围浓郁、管理制度完善、人际关系和谐”的崭新局面,逐步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品牌。为此,我们结合学校创建历史、现有资源、发展愿景等,精心凝炼出具有学校特色、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的核心文化——和美文化。

和,即和悦、和勉、和爱、和睦、和顺、和谐等等。学校以“和”为文化基调,打造学校文化体系,努力创设学校管理和顺、教师竞争和勉、师生关系和爱、校园氛围和谐、学生和而不同的文化之境。

美,即美心、美言、美行、美景、美才、美好等等。学校以“美”为文化追求,对学校文化进行提炼和升华,力求在创建优美校园环境的同时,锻造师生美好的心灵和行为。

学校坚持以“和”为文化基调,共建和谐校园;以“美”为文化追求,建美校、塑美师、育美生。同时,以“和美”为文化精髓,精心构筑、科学谋划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学校愿景、办学策略、培养目标、管理原则,学校宣言、教师誓词、学生誓词等。

二、用心设计,营造师生成长的文化氛围

用优美的环境感染人,用智慧的甘泉培育人,用高雅的艺术陶冶人,用经典的美文侵润人,用阳光的体育健康人。这是京山小学的情怀。漫步京山小学,感觉每一根草,每一棵树,每一朵花都是多情烂漫的。学校一景一物的呈现,都离不开全校师生的智慧。

一是精心设计的景点文化精彩纷呈。为了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大到教学楼,小到一些角角落落,都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如,走廊文化:我们在教室外

1墙面以异形展板形式展示“弟子规”、“好习惯伴我行”、“小学生安全”、“经典诵读”、“学生绘画作品”、“励志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孝文化”等;以异形展板展示“幸福人生从京山小学起航”,“教师习惯四字诀”、“学生习惯三字诀”等艺术文化。时刻提醒师生要做“和美教师”与“和美学生”。教室文化:学校校徽、校训、五表栏、班级小明星、图书角、心愿墙、每周一歌等在教室内张贴有序,各得其所,教室外的班级名片,包括《班主任》、《班主任寄语》、《可爱的班集体》、《星级班级》和《卫生评比》等栏目错落有致,亮点纷呈。办公室文化:办公室门牌、工作纪律、作息时间、清洁值日、通知发布栏、教师风采、名言警句等,尽情彰显“和美”主旋律,处处体现团队精神。办公室门口是办公室名片,名片包括团队负责人、团队名称、团队合影及团队服务理念、工作格言等都由教师自己设计完成。与此同时,我们还对餐厅、楼梯、过道、各功能室以及文化墙和雕塑、橱窗和板报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力求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每一个景都育人,并处处体现出“和美”的特点。

二是广泛征集的命名文化清新高雅。各教学楼、道路、园名的最终命名,学校都在全体教师中进行征集,广泛采纳大家意见,然后确定。一个个寓意深刻、动听的名字便应运而生。如启智楼,启智,意为启迪智慧之意。美行路,美行,意为高尚的操行,语出《道德经》:“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以“美行”命名此路,意在告诫师生要从一言一行做起,涵养高尚的德行。还有乐滋路、感恩路、美德路、美生路、和美路、和美园、行知园、孔子园、厚德园、循礼广场等,并精心设计、制作、安装了相应的路牌、园牌。

三是周密组织的动态文化特色鲜明。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除了一些显性的文化建设外,我们还注重用那些隐形的、动态的文化来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利用每个班级的磁性黑板,校道上的橱窗式文化长廊、校园网站、红领巾广播台以及临时性和流动性的宣传栏对师生开展教育。比如开展安全教育,与周边多所学校建立联系,建立统一的业务学习制度,加强对音、体、美等学科的管理,规范每周升旗仪式,坚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结合重大事件、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等等。尤其是两年一度的和美生态文化节,师生通过十多种形式的竞技,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被称作学校和美文化大餐。

三、精心组织,构建和美生态文明校园

为彰显“文化育人”,构建和美生态文明校园。我校高度重视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在提出“净化、绿化、美化”的环境建设理念的同时,还将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大力实施“四大工程”,有效地促进了和美生态文明校园的构建。

一是实施“美体工程”。学校在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同时,精心组织大课间活动,教师与学生同做广播体操、武术健身操、校园集体舞。结合“2+1”艺体活动,成立羽毛球队、网球队、乒乓球队、舞蹈队、书法班、绘画班等,发挥学生特长,增强学生体质。同时,每周三下午三至五年学生的抖空竹活动,已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是实施“美心工程”。美心工程以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和关爱留守儿童成长为重点。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知心姐姐信箱”,针对学生、家长的心理特点,学校坚持每学期为家长、学生做好心理健康讲座,并进行心理辅导,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找到发展坐标。

三是实施“美生工程”。评选“京小美生”,也是我校的一大文化特色。“美生标准”将身体好、品行好、学习好、形象好是京山小学的美生评选指标。“京小美生”的评选,每年一度,核心要求是秀外慧中、自强不息、追求卓越。通过评选,学校不仅奖励每生500元的夏令营活动资金,而且还建立一面“美生墙”,以此展示“京小美生”的风采。

四是实施“美师工程”。“美师”是和美文化的实施的有效载体,学校出台“美师”标准,“美师”标准是师德与心灵高尚,学识与能力出众,言行与品貌俱佳的标杆。学校每周一次的教师业务学习、每月一次主题文体活动、每期一次的师德标兵和“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每年一次的“党员示范岗”授牌,引导着全校老师以“和美”文化为出发点,贯彻“以责立心、以美立范”之教风,不断修炼自己职业素养,成为和美教师。

近年来,学校通过实施以上工程,取得了丰硕成果。近三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市“最佳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绿化文明校园”、湖北省“四创先进单位”和“园林式单位”,荆门市“绿色生态校园”、荆门市关爱留守儿童先进单位、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县“十佳满意学校”。更值得称赞的是,学校还分别承担了湖北省野生鸟类观鸟摄鸟大赛和全国爱鸟周活动的现场及服务接待工作,受到国家林业厅、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及省市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赞扬。

现在,京山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既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现象,又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内涵。学校的和美文化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到每一位教师的心田,并成为我校一张亮丽的名片。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丰富和完善学校的和美文化品牌,为京山教育的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做出学校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用文化引领班组建设(本站推荐)

用文化引领班组建设

【摘要】文化是熔炉,文化管理是最好的管理。华北油田在多年基层建设过程中,在班组管理中通过植入文化、塑造文化、打造品牌,实现班组建设的主动、特色、持久发展。

【关键词】文化 班组建设 持续发展

【pick to】culture is the melting pot, cultural management is the best management.north china oilfield in years grassroots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the team management

through the implant culture, shaping culture, creating the brand, and realize the shif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initiative, lasting development.【key words】culture;team construc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

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工作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守的、潜在的价值观、习惯、规范等的总和。文化的作用无时不在,最核心的作用是整合。在开展基层建设、铁人式队站、五型班组创建等工作中,应该在班站管理中引入文化的力量,通过植入文化、塑造文化、打造品牌,实现班站建设的主动、特色、持久发展。选择塑造文化,整合员工思想

为班站植入文化,就是赋予班站一个特征,是班站的魂。由于每一个班站的基础、人员、环境等外部条件都不相同,文化的建设也就千差万别。班站要建立自己的文化,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或自己的团队最想达到的“愿景”,不仅考虑“我有什么”,还要考虑我现在“是什么”,以此来设计“我将来是什么”,并把它建设成自己的核心文化。以“培养五个习惯,打造五型班组”的规划为例:

这五个习惯可作为一个班站的文化塑造几个方向。如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在班站植入学习创新文化。学习的目的为了应用与创新,遵从该文化,能不断从学习与创新中得到实惠和激励。可与技术比赛、操作员工创新项目等活动结合。营造单位学习创新氛围。使班站成员通过不断的学习交流,共享学习乐趣,提高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自我价值。又如团队工作习惯的养成,可以作为和谐型班组创建的核心文化之一。通过团队文化塑造,努力形成民主团结、关系和谐、工作协调、互助互爱的良好氛围,使员工有归属感,责任感。同时团队精神也可约束员工行为选择,促进管理。

当然,一个班站具体选择什么样的特色,用什么作为自己的站魂,要从全体员工的共同期望中去挖掘,不能个人杜撰和强加,要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作用,集思广益,提炼总结,从个人愿景中汇集、综合、提炼出班组共同愿景。由下而上的文化和愿景容易被大家接受。

二、植入强化文化,统一员工行为

一旦确定了某个文化塑造方向作为一个班站的核心价值观(或站

魂),就要有具体的活动来推进和巩固。一方面要靠宣传、教育、培训和制度规范、活动载体来推进植入,使文化落地生根。另一方面要不断强化和完善,使班站文化持续发展。

推进文化的植入。一要大力宣传贯彻自己的文化理念。结合当前形势任务,明确自己班站的目标,搞清文化设置的意义。让全体员工明白本站的愿景目标,站魂和精神,区别于别的站的地方,让每个员工对照愿景查找自己的不足,制定改进措施和计划目标。二要开展培训工作。针对员工对文化认识不足,思想行为不符合文化理念的地方,要通过加强培训,通过载体活动,来促进转变,如团队文化的塑造,要对不合群的人讲团队对个人生活、工作、发展的好处,讲发生在过去的案例和故事,通过团队拓展和体验式培训,来转变员工观念。三要建立制度。根据文化安排,确定要弘扬什么、激励什么、强化什么,要通过制度安排来达到弘扬和激励内容的目的。比如核心文化设置为团队安全文化建设,那么制度就要规定,对团队安全有贡献的行为要受到大力奖励,通过制度设计达到每个人由激励和制度的约束,把行为整合到文化方向上去。

不断强化文化。一是在确定的文化背景下,整合各项工作。做到各项工作安排与文化理念融合,产生正向作用。如学习创新文化背景下,在安排员工形势任务教育、素质提升等工作时,可以考虑将工作设计安排成,通过形势任务和素质工程推进学习创新方面上来。引导员工学习有紧迫感、想学习、会学习、会将学习成果转变成创新能力、转变成创新成果。二是激励表彰强化。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员工是按激励机制做事情的,常常有人检查的事情才有人干,严格考核兑现的事情才有人认真干,这叫组织的功利性行为。因此,领导者鼓励什么,将得到什么。一般领导表扬什么,大家才去干什么,没人搭理的事情,很少有人愿意干。所以领导者要对符合文化要求的行为和思想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通过奖励、宣传、庆祝等方法,激励员工符合文化要求的行为,催生更多符合文化和站魂的好人好事。使更多的人因而得到奖励和表彰。三是活动载体强化。运动创造激情,活动创造热情。有效的活动载体,可以推进文化和氛围的形成。加速员工对文化和班站精神的理解和接受。凡是参加过团队拓展训练的人都会感到团队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意义,凡是参加过体验式培训报数游戏的人都会被责任意识感动的热泪

盈眶。所以选择合适的载体活动,对于促进班站文化建设生根开花,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里不仅要求管理者有想法,更要会设计有吸引力的载体活动,把员工的思想行为整合到文化理念中。四是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改进完善班站文化。文化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规范,也同样具有人文科学的特点,会随着人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从形式到内容,从核心理念到承载载体都应该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完善和创新。如将华北油田公司“精细管理”主文化,引入到自己班组的特色文化中时,应随着主文化发展和员工队伍素质、需求等的变化,不断完善,充实改进自己班站文化内容。使文化始终是全体员工的共同愿景和理念,发挥整合和熔炉作用,统一员工行为和思想。

三、实际操作案例:关于和谐团队文化创建的方法参考

目的:增强班组员工的凝集力,促使班组里气氛和谐、关系融洽,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发挥内在潜力。形成强大工作动力,使员工找到归属感,形成自己的文化,把队伍凝聚起来,提高员工工作的满意度。

核心文化主题:和谐、团队、亲情、情感

内涵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外部的和谐,指员工工作和外部环境的和谐,与外部工作关系的和谐;二是内部和谐和亲情,指的是班组内部上下级关系的和谐,员工之间关系的和谐,亲情关系的建立,团队合力的形成;三是自身和谐。是外部和谐和内部的谐的基础。员工拥有阳光心态,拥有面对逆境的转化能力和承受能力,能够正确的看待事物和挫折,在外界环境不如意时,能够快乐工作和生活。这三个层面互相影响,有组织可以作为的,有个人需要学习调节的。文化选择:这里假定某个站或班,通过全体员工讨论,集合全体员工愿景,已经确定为创建和谐亲情文化。团队精神,是双赢精神。是利己利人的。

文化植入:提炼出班站文化后,作为管理者,更应该用激情打造和谐亲情文化。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将员工对工作的热爱激发出来,使之转化为能量,从而将员工的潜能充分释放出来。利用班站黑板报、展牌、大会等大力宣传和谐亲情文化的意义和目的,对和谐亲情班站创建的措施、载体和目标进行宣贯和培训。领导者把自己的激情传递给他的团队,激发出团队自发性。同时还要建立各项

制度,如一家有难人人支援、一岗有事人人有责、互相帮助等对待同事、对待友邻等具体规定,通过制度推进文化落地生根。

用“和美”文化引领学校走向更高更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