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申论热点(定稿)
编辑:风吟鸟唱 识别码:14-1032724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12 17:06:47 来源:网络

第一篇:申论热点(定稿)

经济普查

【背景链接】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从202_年1月1日正式启动。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约300万名普查人员将对中国1000多万户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约6000万名个体经营户进行入户登记。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说,这次经济普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活动之一,同时又是信息化程度最高的一次经济普查。

【标准表述】

经济普查是我国5年一次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全国经济普查是国家为摸清“家底”、掌握国情国力而采取的有效方法。通过普查得到的客观、真实反映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全貌的信息,能够为国家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翔实的参考依据。

[意义]

搞好摸清“家底”的经济普查是国家与百姓的双赢,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的老百姓。因为经济普查得到的数据最终将用于国家的决策,而国家的每项重大决策都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开展经济普查,是履行政府职责,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任务。有利于深化改革,完善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统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市场经济各类主体。

开展经济普查,是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推进统计改革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今后开展各类统计调查乃至实行电子政务提供抽样框架和参照系;为今后做好周期性普查与经常性抽样调查的衔接摸索经验。

[重要性]

服务于各级党政部门宏观决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必须掌握和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断变化的国情国力、国家各项政策的落实、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等,需要通过普查取得在常规统计调查中难以取得的有关资料和信息,全面、准确地提供给各级政府和各级党政领导,为宏观决策服务。

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定位和生存,需要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结构和布局等信息,了解本行业及相关行业信息等,以开拓市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服务于社会公众。为社会公众提供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关信息,提高社会公众对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关注程度。

服务于统计基础工作。充分利用普查资料,为搞好定期调查和开展抽样调查奠定基础。

[措施]

一是要坚持依法普查。所有普查对象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按时、如实地填报普查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数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监察机关要加大对普查工作中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杜绝人为干扰普查工作的现象,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和普查数据质量。普查取得的单位和个人资料,严格限定用于普查目的,不作为任何单位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在普查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和普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必须履行保密义务。

二是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全面建立普查区电子地图;巩固和拓展统计联网直报系统成果;积极推广使用手持电子数据采集设备,努力提高普查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效率,减轻基层普查人员的工作负担。

三是要加强宣传工作。各级普查机构应会同宣传部门认真做好普查宣传的策划和组织工作,主动向新闻单位提供情况。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要广泛深入宣传经济普查的重要意义和要求,宣传普查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报道违法违纪案件查处情况,引导广大普查对象依法配合普查,教育广大普查人员依法开展普查,为普查工作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家风建设

【背景链接】

家风,又称门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风不仅是民风社风的组成要素,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书记在曲阜考察时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离不开家风的传承。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派出几十路记者在各地进行“家风是什么”海采。有富家子弟回答,家风就是“不啃老不坑爹”;有香港影星说,家风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国比家大”;有小孩说,家风就是“爸爸每周打我一次”;还有小夫妻回答,家风就是“老公挣钱老婆花”;更有网友给出“神回答”,“我家风很大”……调查得到的回答千奇百怪、五花八门。有不少人认为,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伦理,有不少人甚至说,家风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标准表述】

[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整个社会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社会道德领域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少数人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价值观扭曲,是非善恶不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悄然滋长;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与长期以来不重视家风建设有着直接的关系。

[原因分析]

中国文化非常重视家风的培育,强调制定和传承家规、家训、家约、家礼等伦理道德方面的劝谕和规范。但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家风传统遭到严重破坏,不断流失。原因有三:

第一,“五四”以来,中国文化传统成为国家积贫积弱、挨打受欺的替罪羊,变成“西方话语”和“革命话语”的批判靶子,被弃之如敝履。而家风传统是重灾区之一,导致中国一度出现砸烂祖先牌位、烧毁家谱族谱、漠视家训家风的恶劣现象。

第二,传统大家族不断解体,父母与未婚子女一起生活的核心家庭,逐渐成为中国家庭的主要模式。计划生育政策和现代人生育意愿降低,导致家庭少子化、独子化现象增多,下一代几乎无不成为“娇宝宝”和“小皇帝”,进而造成整个家庭逐渐偏离了孝敬老人、尊重传统、传承家风的方向。

第三,从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人口流动尤其是乡村青壮年人口流动到城镇的过程,使狭小乡村范围内“熟人社会”的伦理道德,以及与父母一起生活共同塑造和传承家风的传统,无法避免地被城镇“陌生人社会”的伦理道德,以及不受或少受父母教导规范的生活所取代。

[重要性]

家风不仅是家庭的风气,也是社风民风的基础,甚至对党风政风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重拾家风就是重拾价值观,就是重拾温暖与信念。家风,是每个家庭的事情,关乎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品行,同时家风也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因为每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作风做派都会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个人的言行最终也将成为他人评价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标尺之一。家风可以内化为道德伦理,外化为行为规范,对社会治理而言,其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力量是法律和规章制度不能取代的,它影响着一个人从家庭角色转化为社会角色时,对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的恪守程度。家风正,则官风清、民风淳。

[措施]

家风建设,一方面要依据当今社会倡导的文明建设主旋律,酝酿、构思、规划、培植再建新家风。再建的文明新家风,包含了健康向上、积极创新的元素,时代性、针对性、可操作性更强,最能够与时俱进领跑时代,最能够彰显特色独树一帜,最能够融合贯通形成品牌。因此,再建文明新家风任重道远,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崇德向善的家庭工程。

另一方面,必须重建家庭观念,将家庭置于更重要的角色定位。家庭不该是总被牺牲的角色,而该是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为大家”无需“舍小家”,恰恰相反,只有“为小家”才能“为大家”。

“地球之肾”衰竭退化

【背景链接】

过度捕捞、污染、基建占用……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湿地,空间正被不断挤压。202_年1月13日,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中的一组数据须引起高度关注:近10年间,全国湿地面积同口径下减少了339.63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面积减少337.62万公顷。此外,河流、湖泊湿地沼泽化,河流湿地转为人工库塘等情况也很突出。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较多的国家之一。但从总体看,面积在减少、功能在退化。当前,湿地消失有两种表现,一是围垦之后湿地直接消失,二是湿地污染。湿地最大的功能是净化水质、降解污染,但污染一旦超过生态承载力,湿地就变成水下荒漠,对生态系统是毁灭性的打击。

【标准表述】

[原因分析]

造成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功能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有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占用和改变湿地用途是主要原因。当前,威胁湿地生态状况的主因从十年前的污染、围垦和非法狩猎三大因素转变为现在的污染、围垦、基建占用、过度捕捞和采集、外来物种入侵五大因素。

[存在问题]

从此次调查结果反映出我国湿地资源保护与发展依然面临着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湿地生物多样性有所减退。由于污染、围垦等原因,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减退。仅从湿地鸟类资源变化情况看,两次调查记录到的鸟类种类呈现减少趋势,超过一半的鸟类种群数量明显减少。

二是湿地保护空缺较大。近十年来,我国逐步建立了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体系。我国湿地保护率虽然有所提高,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湿地候鸟迁飞路线、重要江河源头、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等范围内的重要湿地,还未全部纳入保护体系之中。如: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湿地保护率仅为51.52%,国家重要湿地保护率仅为66.52%。全国湿地保护的空缺还较多,湿地保护管理任务非常艰巨。

三是管理工作亟待加强。从管理角度看,国家还没有出台湿地保护专门法规(但有18个省区出台了省级湿地保护法规),湿地保护长效机制也未建立,湿地保护的科技支撑还十分薄弱,全社会的湿地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措施]

总体看,我国湿地保护形势依然严峻,湿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需要全国上下更加重视和支持湿地保护。

一是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国家应尽快出台《湿地保护条例》,明确湿地保护职责权限、管理程序和行为准则。制定湿地保护红线,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实行湿地分类管理。

二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十二五”实施规划》,加强重要区域湿地保护恢复和综合治理等,扩大湿地面积。在候鸟迁飞路线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内的重要湿地,优先开展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三是完善湿地保护体系。完善和建设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小区并存的湿地保护体系。加强各级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建设,强化湿地保护管理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工作,提高湿地保护管理能力。

四是加大科技支撑。开展重点领域科学研究,研究湿地保护和恢复的关键技术,为大规模开展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服务。建立科学决策咨询机制,为湿地保护决策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五是提高全社会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开展湿地保护和资源忧患意识宣教活动,增强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逐步将湿地保护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政绩考核范围。

农子弟就业问题

【背景链接】

202_年2月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社会蓝皮书:202_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指出,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的就业率(87.7%)与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就业率(69.5%)相差18.2个百分点,这也意味着,来自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最为困难,其失业率高达30.5%,远远高于其他群体。此事在社会上引起热议。

【标准表述】

[原因]

农村毕业生在就业上面临的难题,不论是工作待遇,还是失业率,一定程度上是积弊已久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就业和教育领域的反映。因为跟就业挂钩的,除了毕业生的家庭背景,还跟毕业生在教育程度基础上的综合素质有关。城乡二元化是一个备受诟病的问题,根本就在于阻滞了包括教育资源在内的社会稀缺资源的均衡配置,使得社会资源配置处于城乡分割状态,大大影响了农村学生接受教育的综合质量,以及其后的发展。城乡在师资力量配置、基础设施建设、先进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差距,无疑使得农村学生在起跑线上就已落下了。

[表现]

城乡不同出身的学生所接受教育质量之良莠,求职人情背景之厚薄,工作待遇之高低,是城乡二元壁垒的直观反映。面对数量庞大的求职大军,某种程度上供过于求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显然较为严峻,“最难就业年”“难上加难就业年”显然并非只是媒体吸引眼球的噱头。而农村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先天不足,再加上求职过程中“没有背景”的后天缺失,使得他们更能感受到就业压力之严刻。此外,教育的畸形产业化消解教育质量的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教育的投资回报率。从大学生毕业没工作的新闻一再见诸媒体可以看出,新的“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并非没有深刻根源。

[影响]

在基于家庭背景和学业能力的大学生就业中,农村学生的弱势地位显而易见。从社会学的角度观察,那些没有背景、就业弱势的农村毕业生,将毫无悬念地成为社会固化的垫底者。发展平台的桎梏,上升渠道的狭仄,城乡二元化痼疾未见明显缓解的情况下,阶层再生产造成的弱势群体的代际传递,更凝滞了社会发展活力,造成新的发展不平衡。城乡在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就业等方面的不平衡叠加起来,必将使得马太效应在社会发展层面的效力无限扩大,一定程度上将消解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启示]

“农村毕业生失业率高”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唤。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指出:“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同等的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于毕业生就业而言,公平就是要确保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有同样的机会、对等的权利,避免人情与关系对公平的破坏,对农村学生就业资源的侵害。遗憾的是,尽管人社部、教育部等多个部门都表示,要确保就业公平,反对就业歧视,但口号是一回事,行动则是另外一回事,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前不久国土部的招聘,要求北京户口,这样简便的一个条件,就人为制造了不公。而在各种现实利益的博弈中,农村学生因为社会资源的缺失,自然就处于先天的劣势地位。

[措施]

当前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对此,专家建议:

一方面,加快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在打破城乡二元桎梏的基础上构建公平统一的社会发展机制,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让全体民众平等参与社会发展、公平分享发展成果。

另一方面,教育既要与内部环境相适应,也要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所谓教育的内部环境,就是教育对象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所谓外部环境,就是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从农村教育的发展来说,就是既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也要与农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相适应。

召唤道德回归

【背景链接】

202_年2月份,两则新闻引起人们的关注。10日洛阳一商店门前,一老人突然跌倒,热心店员小刘上前将其扶起,不料被老人噎了一句“你害我干啥”?一口咬定是小刘把她推倒的。警方调取监控显示,老人是自己不慎跌倒,小刘确实是做好事。真相大白后,老人连句谢谢也没说,就被家人接走了。

12日在宁波,郑女士赶公交车时不慎摔倒,骨折旧伤复发无法起身,路过者多是看一眼之后就匆匆离去。郑女士大喊“我是本地人,是我自己摔倒的,谁帮帮我”,但喊话20多分钟仍然没有人上前帮忙。

【标准表述】

[综合分析]

无论“假摔倒真碰瓷”,亦或“扶不起、躲得起”,皆暴露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骨子里的诚信、正义与善良在时间的磨灭下,刻下可有可无的印记,渐渐被摈弃,渐渐消失于心。假如每个人正义之心、善良之心健在,每个人诚实守信,消失的就该是“假摔倒真碰瓷”和“扶不起、躲得起”。

一方面,扶起摔倒老人反被讹是一种爱心欺诈。“学雷锋、做好事、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这些优良品德,不仅是我们从小就受到的教育,也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然而今天的社会却出现了一些怪象:做了好事不但得不感谢,还有可能因此被冤枉诬陷,更严重时可能还会遭遇骗局。正是因为有一些道德品质败坏的人利用“同情与爱心”行骗,才使得人们无法分辨那些求助是“真需要”还是“装可怜”。

另一方面,呼救20分钟无人理会凸显社会道德感弱化。见义勇为、救死扶伤等行为乃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面对需要救助的人,绝大多数的公众应该会毫不犹豫地伸出热情而温暖的双手实施救援。只是年来,形形色色讹诈事件的发生,让更多公众在行善时产生了戒备心理。也正是最近几年此类意外事件的频繁上演,一些地区或者部分高校及时出台相应政策,为勇于行善而受到讹诈的百姓进行“撑腰”。可即便如此,越来越多的公众仍然会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加之社会上仍有少数人总是想法设法“碰瓷”,这样一来,才会最终导致“摔倒者呼救20分钟无人理会”的闹剧。

[核心价值观]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培育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前的情势下尤为迫在眉睫。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其涵盖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是每一位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都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只要每一位公民都能做到热爱祖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友爱善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社会一定更加和谐幸福,国家一定更加富强文明。

[措施]

有人摔倒了,路人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甚至绕道而走,这是社会信任危机的危险信号。“扶不扶”问题表明,社会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任重道远。对此,专家建议:

首先,我们都应当自觉地从我做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公民,面对他人需要救助时,我们不要心存冷漠,而应当尽己所能给予他人帮助。另外,对于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来说,还需要通过更多的形式来引导公众增强公德意识,并通过出台更多有效制度来呵护公众的爱心与善举!

其次,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公民基本道德建设,加快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塑社会信用体系,重建人们之间的信任。要大力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开展道德模范、感动人物评选活动,鼓励人们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传递社会正能量,让社会回归道德理性,回归善良本性。

群租房安全管理

【背景链接】

202_年2月21日,海淀区林业大学北路文成杰座小区B座3单元6层一间公寓发生火灾。经现场急救人员证实,公寓内有一男一女两名居民身亡。据同单元居民称,发生火灾的公寓为打了隔断的群租房。

【标准表述】

[原因分析]

群租之所以受捧,除了中介、房东、二房东之间的利益驱使之外,本质原因是其价格便宜,方便了不少外来就业的普通白领、找工作毕业生、民工等低收入群体。

事实上,早在202_年2月1日,住建部便出台了《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对市场中将房屋分拆、隔断“化整为零”的群租行为明令禁止,要求出租住房应以原设计的房间为最小出租单位,人均出租住房建筑面积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问题是,对于群租现象,一纸禁令就形同虚设。

而群租房既是一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一方面,群租房逐渐向家庭旅馆方向发展,容易发生变相逃税、扰乱市场秩序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对社区内群租现象难以管理,容易带来诸多安全隐患,火灾就是其一。因此,对群租房进行适当的行政和立法干预是必须的。

但问题是,法律和制度不能忽视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权和生存权问题,而生存权和居住权是每一个城市居民最基本的人权。因此,对于群租房问题,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放任自流,需要综合治理,在加强政策立法和行政管理的同时,也需要一些人文关怀。

[措施]

首先,应对《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取消对群租房的禁止性规定,增加规范群租行为的相关条款:包括对房屋群租作出界定、明确群租房出租人和承租人的权利和义务、设置必要的出租条件和禁止条件。

第二,通过税收等手段对群租房进行市场调控,主要是对部分逃税人群加大查处力度,加重处罚。此外,通过“业主公约”中对群租现象进行规范,比如,在《业主公约》中进行约定,本小区物业不得群租、转租等。

第三,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居住权,加大廉租房的建设力度。对于群租房,要形成“疏堵”合力。政府及住建部门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综合治理群租房的同时,将主要力量花在加大廉租房建设上,使这项惠民政策惠及到更多的人群。一方面,保证廉租房的建设数量,增加社会供给,起到减缓高房价对低收入人群冲击的应有作用;另一方面,则要降低廉租房准入门槛,不仅要向城市低保户和困难户开放,也应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廉租房,用于社会低收入的学生、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入住。

开征遗产税的思考

【背景链接】

近日,国务院参事、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透露,征收遗产税被写入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草稿。而在202_年2月,国务院已同意并转发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称“研究在适当时期开征遗产税问题”。

遗产税是指以财产所有人死亡后遗留的财产为课征对象,向财产继承人或遗嘱执行人、遗产管理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上世纪50年代曾设想开征遗产税,1950年《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就将遗产税作为拟开征的税种之一。但后来由于条件不具备没有开征。遗产税开征63年未果,难在哪里?中国尽管已经出台了物权法来保障公民私有财产,但当公有物权和私有物权产生矛盾时,前者还是大于后者。目前法律制度和市场规则没有对私有产权给以清晰的保护,这就使得不少企业家和富人赚了钱就会去国外投资,而不是在国内继续扩大投资。

10多年来,中国大陆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部分城市房价较高,房地产也已经成为中国家庭最重要的资产,一个家庭只要在一线甚至部分二线城市拥有一套普通住房,往往就能达到数百万元以上的标准,远超过遗产税草案规定的80万起征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民众对土地并没有所有权,只有70年左右的使用期限。而且民众在购房时已经一次性交纳了几十年的土地出让金。如果再缴纳遗产税等同于重复交税。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房子下面的土地没有所有权,对其房屋没有完全的所有权,那么按理说就不能向他征税。因为税是建立在拥有完整所有权的基础之上。如果要征税,就应当先让购买者拥有自己房屋下面土地的所有权,即从土地使用权转化为土地所有权,取消70年期限。

【标准表述】

[分析]

遗产税是针对个人在死亡后遗留下来的个人财产,向其继承人和被赠与人所征收的一个税种,这个税种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国家的税收总量,降低我国的税收负增长率,为经济发展注入一定的资金支持。针对这个税种我们需要客观、理性的来看待。

首先,征收遗产税可以通过这种税收调节的手段来降低贫富两极分化的程度。遗产税主要是针对中等收入群里及富人所设立的一种税种,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增加高收入群体的纳税额,减低其收入,从而弱化贫富差距。

其次,征收遗产税可以为我国财政增加更多的税款,可以把新增的这部分税款投入到经济发展当中去,刺激我们经济的活力,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保证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注入强大的资金支持。

第三,征收遗产税是对于我国税收制度的补充和完善。遗产税的征收是在当今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上,贫富差距比较严重,亟需相应的税收调控手段来解决相关问题。反应了我国在税收制度上的一种与时俱进的发展。

[影响]

然而,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伴随着遗产税的征收可能会相应的产生一些问题,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一,我国公民普遍存在一种将财产遗留个子女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开征遗产税可能让大部分民众表示不理解,共同抵制这一税种。

第二,遗产税的开征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富人的财产观念,可能会使某些人为了逃避国家的相关法律而将个人财产转移到国外甚至移民,造成大量资本的外流,影响经济的发展。

第三,我国在现阶段没有明确的公民财产登记情况,公民个人的财产无法有效的核算,造成该项税种在征收上难度很大。

[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开征遗产税方面也要相应的有一些辅助措施:

第一,尽快完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通过公务人员的带头作用逐步向全社会推广,尽快完善公民的个人财产登记情况,在国家有关部门登记备案。

第二,做好税收开征的宣传和动员工作,让公民认识到这一税种的征收对于全社会的重大意义,相信只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公民一定会认真配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第二篇:申论热点

202_年12月11日,成都双流县一交警中队长称“领导的车子马上就要来”令堵塞车辆离开,在争论中该交警说“我只管领导的安全、领导重要还是哪个重要?”的视频被曝光后引起关注,有网友称他说的是实话。目前该交警队长已被停职并向当事司机道歉,称其当天工作压力大。

【标准表述】

“只为领导服务”,是对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背离。这表明当前在我国政府中仍存在部分素质较低的行政人员,也说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实际操作中被部分地区扭曲甚至抛弃。

人民公安为人民”,这是公安的口号,也是公安的理念。若按此理念来解读,公安并非仅仅是为领导安全而设,而是为人民为大众而设。梁忠作为交警队伍中的一员,在比较“正常”的执法过程中,却因“沉默的螺旋”而惨遭停职,既是自身的不幸,又是交警队伍的不幸。或许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说,至少不能大声地公众场合说,一旦成为“语录”便会无情地沦为“壁虎的尾巴”被轻易抛弃或以保全大局,或以应付舆论,或以掩饰漏洞。

[启示及措施]

在“只管领导安全”事件的整个过程中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同时也需要我们转变态度,要用“理性、平和、文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警民团结。公安部门积极快速应对媒体舆论的做法值得提倡。事发后,由于警方回应较及时,未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警方通过网络正面、及时地回应,是一种现代文明执法的延伸。这说明,警方的执法理念在改变,这种态度值得赞赏。

路面交警的执法态度和方式有问题。在此事件中,双方都希望道路交通畅通,不耽误各自的事情。但是,由于都采取了激进的措施,导致双方矛盾加剧,摩擦升级。作为交通警察,在具体处理事件过程中,由于不注意方式方法,言语激进,动作粗鲁,以至于惹得群众不满,终于将此小事闹大,引起轩然大波。而作为一名交通参与者,被交警的不当言行激怒后,愤然抓住了交警的不当言行来整治交警,以泄心头的怨气。当时如果双方都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大家能平和理性的对待,事情就会是另一种结果。

正确看待网民热传“只为领导服务”。平时,我们的警力被滥用,以至于给人印象就是交警很大一部分工作都是给领导开路,对领导百依百顺,对群众却傲慢无礼,所以激起群众的反感。但是实际上,交警很多时候,都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比如他们顶着烈日狂风疏导交通、上下班高峰时出现在拥堵路段维持秩序、打击各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以保障公众交通安全、路面巡逻打击车匪路霸飞车盗抢保一方平安。如果交警在执法过程中能更规范、更人性、更平和,群众的抵触情绪就会不那么大,警民间的关系就更融洽。这不但有赖每个交警的加倍努力,更需要警民间加强沟通,还依靠包括网络在内的舆论媒体的共同营造,而不是煽风点火断章取义的不断制造“舆论围观”事件。

将民主和法治紧密结合起来。一定要把民主和法治越来越紧密结合起来,让法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让法治真正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得力武器。如果我们把民主和法治相分割相分离,那么法治在实践中极容易反过来成为伤害公民合法权益的凶器,极容易丧失其在公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背景链接】

202_年7月23日,杭深线永嘉至温州南间,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此次事故已确认共有六节车厢脱轨,即D301次列车第1至4位,D3115次列车第15、16位,最终导致200余人伤亡。有消息称是D3115次遭雷击后失去动力,临时停车,导致后续的D301次追尾。

202_年7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对“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对受伤人员和伤亡人员家属表示亲切慰问,决定采取坚决措施,以交通、煤矿、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行业领域为重点,全面加强安全生产。

【标准表述】

[中公教育分析]

近一段时期,我国一些地方接连发生煤矿和非煤矿山矿难、道路交通事故、建筑物和桥梁垮塌事件,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也暴露出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责任不落实,防范监管不到位,制度和管理还存在不少漏洞,教训极其深刻。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党和政府形象和声誉。搞建设、谋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并非不计代价,更不能被少数人曲解为一切为发展让路。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安全、可持续的理念,把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切不可片面追求速度,“要钱不要命”;必须坚决把“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落实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

[措施]

中公教育总结以下措施: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动力强劲,增长速度较快,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建筑等市场需求旺盛,各地有许多工程、项目处于集中建设阶段,安全监管难度增加,安全生产任务更加繁重。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深刻总结事故教训,全面加强安全生产,遏止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再度发生。

首先,实现安全生产,重在防患于未然。近期尤其要对以铁路、公路、桥梁为重点的交通运输,以煤矿为重点的矿山,以危险化学品为重点的工业领域,以在建住房项目为重点的建筑领域,全面排查并消除隐患。只要发现问题,该整改的迅速整改,该停工的立刻停工,该停用的坚决停用,不能姑息任何借口,不能放过任何隐患。

其次,搞好安全生产,关键要抓落实。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近年来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国家也制定了大量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许多要求已是反复强调、三令五申。至今安全生产事故仍然频发,主要是已确定的许多政策措施没有落实到位。当前必须狠抓制度落实,切实纠正一些地方、部门、企业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纪律松弛、责任不到位的现象,真正做到依法准入、依法生产、依法监管。

一、背景:

物价问题无疑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它的每一次上涨都牵动着政府和百姓的神经,去年六月份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将“价格上涨压力加大”作为突出问题之一,随后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又将“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任务之一。

二、导致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

1、世界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加大了通胀压力。全球经济日益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美国在去年第二季度已经重拾增势;日本经济虽然受地震的影响较大,但复苏的形势良好;欧元区经济发展态势明显好于预期;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其中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增速尤为突出。在全球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情况下,供应限制因素增强,通胀风险增大。

2、我国经济仍将高位运行。我国经济的高位运行对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驱动非常强劲,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刺激社会总需求上升,推动物价上涨。城乡居民收入出现了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劳动工资水平上升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的扩大,一方面将直接抬高企业成本和产品成本,诱发成本推动型通胀;另一方面,将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导致需求推动型通胀。

3、固定资产价格持续上涨,投资高位反弹压力较大。

房价虽不直接计入CPI,但房价持续上涨将通过房租、水暖费、装修材料等项目传导到CPI之中。今年上半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虽然同比增幅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的增长平台上,而且投资反弹的趋势比较明显。在利率偏低、货币信贷投放过多、企业盈利大幅增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推动等基本因素没有根本性改观之前,投资反弹的压力较大。

4、消费增长势头明显回升。根据历史数据,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中的40%左右将逐步转化为消费资金,近几年高速增长的投资资金必然释放出巨大的消费能力,而强劲的出口也会提高企业的效益和就业岗位,另外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扶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这些因素累积起来将共同促进消费增长。

5、食品价格上涨有蔓延之势。受国际粮食库存下降、国际价格传导等因素的影响,近期国内粮价有可能继续保持小幅上涨趋势。而粮食又是食品生产链的源头,能在较大程度上决定食品价格的走向。

6、市场流动性充裕,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物价上涨终究可以归结于货币现象。由于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居高不下,导致经由外汇占款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持续多增。充裕的资金终将会形成购买力,促进物价水平上扬。

7、国际原油价格和主要有色金属高位波动的影响。去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震荡盘升,国内三大石油巨头要求成品油涨价,油价的调整,使得我国CPI受到直接影响,并成为通胀的主要压力之一。

三、缓解物价上涨的关键之策:

1、确保市场供应,促进价格稳定。进一步落实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措施,保持农业稳定发展。把握好储备粮油糖投放力度,落实好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备制度。抓好冬季蔬菜生产,增加越冬蔬菜供应。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加大新疆棉外运力度。继续实行化肥生产用电、用气和铁路运输价格优惠政策,保障化肥生产供应。

组织好煤炭生产供应,优先保证发电用煤运输,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企业正常生产电力供应。增加成品油特别是柴油产量,确保敞开供应。

2、完善补贴制度,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增加对大中专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生食堂的补贴。各地区要尽快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最低工资标准。

3、增强调控针对性,改善价格环境。继续落实治理和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取消一批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把握好政府管理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保持天然气价格稳定。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4、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整顿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严格粮食收购资格审核,加强粮食收购资金监管,取缔无照收购、无证加工棉花的行为。关停违规建设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抑制过度投机行为,取缔非法交易。健全价格监管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强化执法,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恶性炒作行为。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稳定社会预期。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协调配合和督促检查,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公众对“三公经费”的期待,并非简单的“少花钱、不花钱”,关键要明明白白、合情合理。除公开外,公平公正也应更加强调。

近日,“三公经费”引发热议。98个国务院要求公开“三公经费”的部门,已有超过八成向社会“晒”出账本。

公开,无疑是进步。把政府花钱放入“鱼缸”,体现建设透明政府、责任政府的主动选择和积极姿态。更重要的是,“公开—监督—回应”的互动,能提升公众对政府的认同和信任,进而促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步。

正因此,公开带来的质疑值得珍视。国家人口和计生委是否有必要如此频繁地出国?水利部近亿元的公车费用是否都用在本职工作上?中科院平均每天高达27万元的接待费用花在了哪儿……回答好这些问题,是公开的本义所在,也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

公众对“三公经费”的期待,并非简单的“少花钱、不花钱”。政府部门正常运行,当然需要各种经费。行政成本的存在本身没问题,关键是这笔账要明明白白、合情合理。公务出国可以,顺便游山玩水则不应该;吃工作餐也可以,但“我为工作喝茅台”,公众肯定不答应。即便“三公经费”是零,也且慢鼓掌——没准儿,这要么不作为,能推的推、能拖的拖,该干的不干,该查的不查;要么乱作为,“堤内损失堤外补”,用车、出国、吃饭都找人埋单。前者是懒政,后者是腐败,公众都不愿看到。

公开“三公经费”引来质疑,有公开内容不够规范的因素,也有公众了解不足、随意揣测的因素。但更应该看到质疑声浪后的“潜台词”:公众真正看重的是其是否用得合理、花得公正。

所以,面对质疑,最好的回应是进一步做好“公开”的文章。

目前的公开,口径较窄。比如,财政部公布的是“财政拨款预算数”,这样的“小口径”,把更庞大的事业收入、预算外收入等锁在了门内。公开内容,也大多是笼统数据,不足以让公众识别其费用是否合理。比如“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除审计署细化到每辆公车的平均费用外,大多数部门只是交代几个简单数据。公开也缺少必要的说明,比如公务接待,有的部门花了几个亿,有的部门只花了几万元,由于没有人员基数,公众难以分析比较。

公开本是为了接受监督,而这样口径不

一、标准不同、内容不清、语焉不详的公开,将难达初衷。无论是公开的口径、内容还是具体方式,都还有待进一步统一、完善。改进预算编制的办法和程序、健全监督体系、建立问责制度等,都是“三公经费”的制度“笼头”。通过对比“三公经费”的多少及其效果,也可以同步考察政府部门是不是管了不该管的事,是不是应当让渡某些职能,从理顺职能方面促进“三公经费”的公平公正。只有不留死角的公开,才能实现有效的监督,真正衡量出行政成本的高低及效益。

“三公经费”,公开只是开始。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主动及时地回应公众质疑,期待政府部门能积极有效地厉行节约,更期待中央部门“三公经费”的首次公开能成为一个契机,推动行政成本走向合理,推动财务制度走向透明。

第三篇:申论热点汇总

申论热点汇总(一)经济调节

1、关键词:结构调整

背景链接:4万亿投资计划为经济复苏带来了强大动力,但也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经济原有的结构失衡问题,投资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扩大,202_年投资占GDP比重已达57.3%。造成两个严重后果:产能过剩,就业水平长期停滞不前。(参考《南风窗》202_年第20期有关数据。)

标准表述:结构调整要把握四个着力点:调整分配格局、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城乡结构、调整地区结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以内需、特别是最终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抵御外部风险的必由之路。

一是必须大力调整内需外需结构,不断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特别要提高消费在内需中的比重,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二是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兼并重组,防止重复建设。

三是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任务,作为促进供需平衡增长的重要结合点。把发展服务业与调整需求结构结合起来,与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与扩大就业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水平。

2、关键词:节能减排

背景链接:

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资源供给紧张,环境污染加重,直接影响到投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中国在“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单位GDP能源消费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这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减缓为发展绿色经济提供了新的机遇。绿色经济不仅可以成为渡过目前经济困难的有效方式,而且是确保在中期经济持续增长最可行的手段

标准表述:

[分析] 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而绿色经济不但可以迅速拉动就业、提振经济,还能有效调整全球经济结构,理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长期来看,更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对策]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二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要强化技术创新,组织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四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考核机制,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保障机制,将降耗减排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和干部考核体系。

3、关键词:扩大内需

背景链接:

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启动了投资总额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202_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2_年经济工作定下基调: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而农民消费、住房消费、汽车消费、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将成为下一步扩大居民消费的五大重点领域。

标准表述: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能否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是对我们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越是在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困难的时候,我们越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拉动经济增长,努力实现明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保增长的关键是要解决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当前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国际需求大幅收缩。而我国人口众多,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国内市场广阔,需求潜力巨大。我们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真正把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放在扩大国内需求上,利用这次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机,加快形成主要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拉动内需必须解决深层次问题,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要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扩大消费的重中之重。要改变政府投资热,民间投资冷,公共投资热,私人投资冷的现状。

4、关键词:家电下乡

背景链接: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家电下乡的指示精神,财政部、商务部在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财政补贴促进家电下乡的政策思路。为稳妥推进,自202_年12月起在三省一市进行了家电下乡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家电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络相对完善、地方积极性较高的内蒙古、辽宁、大连、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西、重庆、陕西纳入推广地区范围,共计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为保持政策公平,家电下乡在各地区实施的时间(含三省一市的试点时间)统一暂定为4年。

从202_年2月1日起,家电下乡在原来14个省市的基础上,开始向全国推广,产品也从过去的四个增到八个,除了之前推出的“彩电、冰箱、手机、洗衣机”之外,本次家电下乡又新增了摩托车、电脑、热水器和空调。它们和彩电等产品同样享受国家13%的补贴。各个省市可以根据各地区不同的需求在这四个产品中选择两个进行推广。

标准表述:

家电下乡政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是财政和贸易政策的创新突破。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扩大农村消费、统筹国内外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对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给予补贴。但家电下乡政策与其他对农民补贴政策的不同之处:以往对农民的补贴主要侧重于生产,而家电下乡是对消费环节的补贴,只有农民购买了家电才给补,直接拉动消费。家电下乡利用财政政策杠杆,引导生产企业设计、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的产品,完善售后服务,同时引导经销商健全农村家电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实现了财政政策与生产、贸易政策的结合,利民、利企、利国,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这是这项政策的创新所在。财政补贴家电下乡产品在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发挥了重要作用。

5、关键词:国企改革

背景链接:

温家宝总理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所有制结构。继续推动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改革继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继续优化。经过重组,中心企业数目由去年底的142家减至目前的136家。建立规范董事会试点范围扩大,新增试点企业7家。

标准表述:

企业拥有垄断利润,往往缺乏创新动力。当前,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存在产权结构不合理,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关键是要制定更加科学、完善的政策,保证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在继续推动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的过程中,深入研究改革的动力来源和阻力风险,制定更加科学完善的政策,完善管理者的激励与补偿办法,以最大的努力落实改革保障政策,消除困难群众对改革的困惑心理。另外,在改革的规范和监管上加强力度,让更多的职工代表参与企业决策,保证程序公正、手续完备、真实操作,促进国企改革转制成功。

6、关键词:6亿奖励民企

背景链接:

安徽省国家级贫困县霍邱县目前探明的铁矿储量16.5亿吨,远景储量20亿吨以上,名列全国第五。为了吸引投资,7月10日,霍邱县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这样一项决议:同意奖励一家名为大昌矿业集团有限公司6亿人民币,并规定从“财政预算内、外资金中安排拨付”。决议引发了外界的质疑:去年整个县的财政收入不过7亿多,却奖励当地民企6亿人民币,标准表述:

政府以公权力之手奖励民企、招商引资,这是政府代替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直接招商引资。事实上造成了本不属于政府公共服务范畴的种种经济活动,还有滋生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之嫌。这不仅加重了当地财政负担,还破坏了市场秩序违背了市场公平,让其他企业处于不对称的竞争环境下,利益难免会受到损害。“6亿奖励民企”等同于政企利益捆绑。抛开经济发展与民生福利之类的台面用语,其醉翁之意不过是当地GDP的爆发性成长。这也成为不少地区为招商引资不惜代价的常态,政府为追求跨越式的GDP增长,随意引进企业,耗竭式地使用自然资源,却对用来维持环境质量的费用、政府举全体纳税人之贡献的随意补贴与投入等社会付出成本忽略不计。

7、关键词:海外并购

背景链接:

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仅202_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损失就超过202_亿美元,68%的海外并购以失败告终。而202_年伊始,中国五矿17亿美元现金收购澳洲矿业公司,中石油拟10亿美元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中石化出价72.4亿美元收购在伦敦和多伦多上市的瑞士阿克达斯石油公司,再加上去年中铝斥资195亿美元入主英-澳力拓,四川民企收购悍马品牌达成最终协议……尝试者前赴后继,但其中鲜有成功者的影子。

标准表述:

利用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契机进行海外并购,对政府部门来说,首先要客观、冷静地看待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海外并购行为。既不能因为我们这些年经济实力有了一定增长就盲目支持企业上项目;同时也不能因为外界出现了一些负面的舆论,就对一些企业的并购失败产生过度反应,给正常的微观经济行为“浇凉水”。一个总的原则,仍然是要遵循市场化规则,努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内外氛围。

一是为企业海外并购创造必要的法律环境。要加快建立起与企业对外投资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企业海外并购的通报、管理、统计体系。在多双边场合,加快商签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把保护我对外投资企业的利益纳入签署双边投资保护的议题。

二是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积极培育金融、法律、会计、咨询等市场中介组织,为企业海外并购提供规范的中介服务。政府和驻外机构可利用各种资源,为国内企业寻求境外合作伙伴搭建信息平台。

三是努力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进一步规范和健全国内资本市场,改革商业银行职能,加大对海外并购的融资支持力度。

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获得政府的支持。这种支持主要是信息沟通、业务咨询和财政金融的政策等。如果是国有资源性企业的大宗收购,还需要国家在资本注入和融资等方面给予特别优惠的政策等。比如,财富主权基金在这种并购中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国家的有关管理机构要对此项工作给予足够的关注,在海外并购的区域选择、矿产资源的品种和数量选择等方面,进行总体的规划指导,在信息的沟通、人才的配备等方面给予参与并购企业足够的支持和帮助。在财富主权基金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方式方面要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提高其运作的效率。

8、关键词:征信制度

背景链接:

202_年央行组建了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只要是在银行办过卡、贷过款,都会自动在该系统中生成一份属于自己的“信用报告”。

为了进一步增强征信管理条例立法工作的透明度,202_年13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决定将《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该意见包括信用报告、信用评分和信用评级,将信用报告业务、信用评分业务和信用评级业务等都纳入管理的范围,对征信业务中信息收集、整理、保存和加工等各个环节均做出了规定。其中首度提及“负面记录保留期”问题:“征信机构不得披露、使用自不良信用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已超过5年的个人不良信用记录,以及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超过7年的个人犯罪记录。” 意见稿界定了信用信息的范围,包括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身份识别、职业和居住地址等基本信息。央行还透露,今后个人水、电、气缴费情况、欠税情况等都将纳入信用记录。

信用记录最重要的信用交易信息,包括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贷款、使用贷记卡或准贷记卡、赊销、担保、合同履行等社会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与信用有关的交易记录。此外,信用信息还包括诸与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信用状况密切相关的行政处罚信息、法院强制执行信息、企业环境保护信息等社会公共信息。

标准表述:

为认真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改善我国征信市场机构设置混乱,业务开展无序的现状,并借鉴银行、证券行业的管理方法,征求意见稿采用了较为严格的“机构准入”,从机构监管的角度入手,明确征信机构应当采用法人的组织形式,对其设立、业务范围、业务变更、分立、合并,设立、撤销分支机构均规定了行政许可,并对设立征信机构的条件、申请材料、申请和审批程序、高管的任职条件、征信机构的退出等事项做出了明确规定。

征求意见稿规范了信息的收集、整理、提供,信用产品的使用,征信机构履行信息公开义务和保密义务等业务准则。在信用信息的收集和使用上,征求意见稿采取个人、法人及其他组织区别对待的原则思路,即除中国征信中心外,征信机构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一般必须征得信息主体的同意,而对法人及其他组织仅要求征信机构在对外提供信用信息时则应当取得其同意。

对信息主体的保护是征信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对信息主体的保护越有效,越有利于征信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征求意见稿为防止征信机构、金融机构不规范或者不法行为对信息主体的权益造成侵害,对信息主体给予了较为严格的保护,不但规定了绝对禁止收集的信息,而且通过对征信机构、金融机构等增加义务的方式增强了对信息主体知情权保护、完善了异议权,并赋予个人在除征信中心外的征信机构未按要求处理异议的情况下,退出其征信系统的权利。

(二)市场监管

9、关键词:房价

背景链接:

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数据,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从环比数据来看,这是连续第四个月出现上涨,并且涨幅逐月扩大,平均每月涨幅均递增0.2%。随着市场销售的回升,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逐月提高。5月单月新开工面积为7900万平方米,较4月增长2.4%,是今年以来的首次环比增长。6月多个城市土地成交量增长较快,土地溢价水平较高,北京、重庆等多个城市涌现“地王”。

标准表述:

房价出现过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房价上涨过快,价格泡沫增多。衡量一个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是否合理,要看当地居民的房价收入比。国际上流行的合理标准是3:6;目前,我国大城市的房价收入比,都超过了世界银行的警戒线。从这种意义上讲,我国许多大城市的房地产的价格泡沫是显而易见的。

二、土地管理弊端突出,腐败与暴利蔓延不止。土地价格上涨会导致商品房开发成本上升,从而推动房价上涨。政府垄断土地供应一级市场,政府土地收益的高低与成交地价的高低成正比。

三、保障性住房政策体系实施不力。保障体系的多轨性、保障性与市场性没能良好对接以及保障性住房限定条件多和操作环节多,使得建造和购买程序复杂,极易出现问题和滋生腐败。

10、关键词:六连号

背景链接:

202_年6月12日,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余家头小区三期B座124套经济适用房公开摇号。有网友发现在摇中的6个号码的购房资格证明编号竟是相连的号码,且均为202_年在硚口区登记。此事件由于网络和媒体的介入很快被曝光。通过调查,这是一起官商勾结,多方利益集团“通力合作”制造出来的买卖丑闻。

标准表述:

事件虽然以部分官员被罢免结束,但此事对政府的公信力和武汉市的城市形象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在事情发生后,有关部门还用 “聘用人员”来回避责任,这透露了政府处理突发事件、公关能力的不足。经济适用房要解决,需要政府相关机构解决体制上的问题,需要继续加强机构改革,加大政府信用建设,依法行政,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

11、关键词:楼脆脆 楼歪歪

背景链接:

楼脆脆

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一在建13层住宅楼于202_年6月27日清晨连根“卧倒”的事件。一栋在建的13层住宅楼全部倒塌,造成一名工人死亡。庆幸的是,由于倒塌的高楼尚未竣工交付使用,所以,事故并没有酿成居民伤亡事故。据悉诱因之一是工地过高堆积建筑土方。

楼歪歪:

8月10日,四川成都“校园春天”小区的业主代表们收到了隔壁“德馨苑”小区开发商送来的补偿建议方案。事情的起因是,7月中旬的一场大雨后,“校园春天”小区原来距离就很近的两栋楼房微微倾斜,靠在了一起成20度夹角。经过分析,业主们认为是隔壁“德馨苑”小区开挖基坑,影响了“校园春天”小区楼房的稳定性。围绕楼房倾斜原因的鉴定和经济补偿两个焦点,“德馨苑”的开发商和“校园春天”的业主分歧明显。由于缺乏现成的解决方案,对这起被网友称为成都“楼歪歪”的事件,双方只能一步步摸索出路。

标准表述:

前有上海“楼脆脆”,后有成都“楼歪歪”,楼房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现今相关部门制定的房屋质量标准偏低,只要不影响整体使用,许多有瑕疵的房子会被认为是合格。在真的出现了质量问题,维权更是艰辛和苦涩。鉴定机构的选择,对责任方惩罚性赔偿的获取,法律上又存在无数盲区。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和分析。加快推进信息系统的扩面和需求分析、数据采集、标准制定等基础工作,逐步完善以季报为主的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体系,及时准确把握房地产市场走势。全面推进“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系统”项目建设。继续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市场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市场秩序监管。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修订工作,配合国务院法制办抓紧制定《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拆迁补偿条例》,加快推进《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的修订。

12、关键词:《食品安全法》

背景链接:

202_年9月11日,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被披露。随后,伊利、蒙牛、光明等各大牛奶都被查出部分产品含有三聚氰胺。一时间,引起消费者极大的忧虑,老百姓“谈奶色变”。

202_年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还有:豆芽用“漂白粉”漂白,鸭子用工业松香来褪毛,还有之前曝光的用“洗虾粉”给虾美容等等。所用的加工手段均为食品生产不允许使用的,因为它们会对人体产生各种毒副作用,比如损害肝肾功能、引起致癌效果等

202_年10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审议《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并于202_年6月1日实施。此次食品安全法修改的重点是如何从法律制度上预防和处置三鹿奶粉事件这类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问题,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包括: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对食品加工小作坊和摊贩的管理、食品添加剂的监管、食品召回制度、食品检验和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

标准表述:

最近一个时期,连续出现了食品安全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严重损害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教训十分深刻。食品药品安全和安全生产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需要常抓不懈、不可有丝毫放松的重大民生问题。绝不能以损害人民健康、甚至牺牲职工生命来换取增长,谋求利益。在这个问题上,各级政府都必须有清醒的认识、鲜明的立场、严明的纪律、有力的举措。要落实领导责任,强化行政问责。要切实加强对研发、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监管,整顿市场秩序,提高食品、药品质量,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放心。

(三)民生政策

13、关键词: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背景链接:

温家宝总理在202_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等高官也多次发表关于收入分配改革的言论。发改委也就“关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诸项改革可能于今年内陆续出台。对垄断行业收入过高问题的调节,将会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标准表述:

我国分配结构的失衡表现在两个方面:在二次分配领域,百姓劳动收入增长赶不上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国民财富向政府倾斜;在一次分配领域,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企业财富向资本倾斜。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占社会大多数的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不仅是从根本上刺激内需和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将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14、关键词:绩效工资

背景链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规范津贴补贴的同时实施绩效工资,逐步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健全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对于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表述:

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即建立一个在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管下,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投资主体、多元主体承担服务,以科教文卫体等领域的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为基本运作方式,中央与地方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管理系统。所以说,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取向就是事业单位的社会化以及运行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其基本原则是政事分开。

15、关键词:限薪令

背景链接:

一直以来,我们国家国企高管收入与职工和其他社会群体收入的差距就是公众热议的话题,202_年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尽管没有美国版限薪令“50万美元”这样的具象规定,但这份被称为中国版限薪令的文件首次明确规定国企高管基本年薪与上中央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联系”,绩效年薪根据经营业绩考核结果确定,以更为变通的方式规定了高管薪酬的上限。

标准表述:

落实中央六部门《指导意见》,进一步健全国企高管薪酬分配激励约束机制,明确有关原则,有利于杜绝国企经营者随意自定薪酬的现象。新办法规范了国企高管工资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基本年薪确定的依据、绩效年薪相对于基本年薪的比例、股权激励的规范办法、高管薪酬监管权责等,但并没有解决国企高管拥有自定薪酬的权力。如果国企高管依然拥有自定薪酬的权力,那么对国企高管薪酬的规定可能流于形式。这主要是国企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所以改变根本还在于深化国企改革。

16、关键词:税制改革

背景链接:

诞生于15年之前的分税制同其赖以依存的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不相匹配现象,已经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在国民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公平正义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的情况下,进行税制改革,显得尤为紧迫。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进行积极财政政策,需要通过新一轮税制改革加以贯彻的,就是“实行结构性减税”。

标准表述:

在新一轮税制改革方案中,增值税的改革方向,被界定为由所谓“生产型”改为“消费型”,简称为“增值税转型”;而个税改革,不要只盯着起征点,而是要实行综合所得税制——以个人申报为基础,将其所有来源、所有项目的收入加总求和,一并计税;至于燃油税,要实行“规范养路费”和“调整消费税”并举。在公路养路费等相关收费的基础上强化制度规范并纳入法制框架;对物业税和遗产税的征收也要提上日程。

回答者: 今儿个有雨-一级

第四篇:申论热点

【申论热点】残疾人火车票半价

【背景资料】

针对残疾人乘坐火车享受半价票优待的提议,铁道部日前书面回复,称无能力承担更多票价优惠。11月9日,记者从铁路部门获悉,每列火车将至少预留5张残疾人专用火车票。该举措有望在11月底前实施,具体实施日期尚未确定。

【标准表述】

作为弱势群体的残疾人乘坐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享受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是文明社会成熟的标志之一,也是文明发展的必然形势,这一点毋庸置疑。不过,铁道部以无力承担残疾人半价票优惠为由拒绝残疾人乘坐火车半价票政策其实并非假话,实际上就是如实。一方面铁道部对于全国千万大学生给予了半价票优惠,并且客运基准票价率的确十几年没有调整,始终实施低运价政策,利润有限。另一方面铁道部门由于高速等建设扩张,的确也无能力再让利给消费者。

当然这不是说,残疾人半价票乘火车的优惠政策就不能实施,关键是不能依靠和指望铁道部一个部门单兵突进,而是要协同作战,共同推动。

首先,要立法确定残疾人半价票乘火车的优惠政策,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残疾人享有这项优惠权利,而不是模糊的规定应当给予残疾人乘车优惠和便利。按照当前法律政策,铁道部没有义务必须给予残疾人半价票的优惠政策,铁道部可以实施这项优惠政策,也可以不实施,实施是恩惠,不实施不违法。

其次,实施残疾人乘坐火车半价票优惠政策,政府应当给予补贴政策。很多人拿残疾人乘坐公交车享受半价票或者免票优惠与乘坐火车不享受半价票比较,看上去很有道理,都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但是忽视了残疾人乘坐公交车半价票的前提条件,就是公交车得到政府的补贴,亏损部分由政府补贴弥补,才保证了残疾人乘车半价票政策的落实。从这个角度说,要让残疾人乘坐火车也享有半价票优惠,财政就必须出钱,对铁路系统给予一定的补贴,不能让铁路独自承担残疾人半价票乘车带来的经济损失。

再次,各级残联部门必须看好门、把好关,严格发放残疾人证,避免假残疾人泛滥。事实上随着残疾人享有的国家政策和优惠待遇越来越多,不少地方残联存在滥发和乱发残疾人证的现象,不少不是残疾人的人群通过各种关系领取了残疾人证。

最后,对于享受半价票乘坐火车优惠政策的残疾人应当进一步细化,应当只让一二级的重度残疾人享有半价票优惠,三四级的轻度残疾人不应当享受。众所周知,残疾人分为好几个等级,轻度残疾人与普通人差别不大,具有劳动动力,有固定工作,有经济收入来源,对于这类人群可以不给予半价票的优惠政策。对于那些重度残疾人,对于失去劳动力,没有收入来源的残疾人应当给予半价票优惠。

总而言之,指望铁路部门独自承担残疾人半价票优惠政策的经济负担不现实,也不可能实现,必须依靠多部门合作,尤其是财政资金的补贴的进入,否则很难实现残疾人乘火车享受半价票。事实上铁道部的每列火车将至少预留5张残疾人专用火车票的新规定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和改善,是在目前实际能力条件下对民意的善意回应,实质上透露出铁道部有心实现残疾人半价票政策的意愿,只能无力而已

【申论热点】农村教育问题【背景链接】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占到全国人口数的70%,他们的教育问题是影响整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关键所在。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村教育,采取了很多切实措施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农村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的成绩。但是由于经济社会的原因,特别是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影响,再加上一些农村地区自然条件也比较差,总体上,农村教育落后的面貌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原因分析】农村学校生源逐年减少。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广大农民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激励下,生活日渐富裕起来,而富裕起来的农村家庭为了使仅有的一个孩子能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城镇读书,这是现在农村生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农民在土地上的收益越来越少,很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已不是新鲜事,它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股主要力量,这一部分孩子跟随父母打工融进城市,也是造成一些农村学校的生源急剧下降的原因。部分家长教育观念的落后,部分家长,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家长关心的不是学生的成绩,而是学生能不能尽早替家里分担经济上的困难,这也是一方面的原因。农村教育原本落后,在校生锐减后公用经费投入减少进一步拉大城乡教育差距,从而导致更多的农村学生涌向城市求学,形成恶性循环。

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农村师资队伍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上世纪70-80年代由民办转为公办的,现在都已五十岁左右,许多学校四十五岁以上教师占总数的70%以上;二是任语文、数学课目的教师占到全校教师总数的80%,音体美、英语教师十分缺乏;三是近年来毕业的一批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新教师,教学经验尚有待积累,而由于编制限制,部分人进不了教师队伍,少数即使进了农村学校,往往也难扎根,通常是干了几年,在教学上比较成熟了,就设法离开农村学校;四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流失严重,有的学校已经没有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造成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因为城区学校待遇高,教师要求调往城区;另一方面,只要是在教学上有闪光点的教师,城区学校都会想方设法来“挖”走。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由于农村环境及生活条件较差,不能吸引、留住优秀人才。

农村学校硬件设施落后。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设备缺乏,严重地限制了教师教学,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阻碍学生拓展知识面。农村学校图书陈旧,试验、电教仪器不完备,多媒体设备缺乏,学生计算机比例远远低于城区学校,农村小学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更为不足。有些学校,虽然配备了少量多媒体教学仪器,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维护和仪器的落后,不少课程都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教学环境上,农村中小学校舍差。在学区合并以后,有的寄宿制中学仅仅有一栋教学楼而已,学生的住宿、就餐条件极差。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校方面。在农村,学校教学设施陈陋、根本满足不了正常的教学要求。比如像物理化学这样的课程,而要做很多很多的实验,但很多学校,有的甚至是重点中学也不能完全满足这些需求,很多的功课只能靠听老师讲,自己很难独立地动手操作。家庭方面。由于农村许多家长文化水平低,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子女的过错、学习成绩不理想,不是打就是骂,不尊重孩子的人格,这种“高压”,造成孩子的心理畸形。双亲都外出打工,而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抚养,这就造成了留守儿童。而据最近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将近202_万,当中有84.6%的孩子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15.4%由亲戚代管,有少数甚至是独自一人生活。这样的一个局面如何能保证孩子们正常地接受教育。大多数爷爷奶奶非常溺爱自己的孙子孙女。最多照料他们的衣食生活。对于学习及道德品格上的教育可以说是一项空白。学生自身方面。这些儿童缺乏必要的社会及法律知识,他们拉帮结派,打群架,喜欢逞能。由于没有家长的管束,不知道包容,不懂得谦让,道德水平极低,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给中国农村的教育带来许许多多的麻烦。辍学之风抬头。个别地区的农村贫困生的失学率高达30.4%,辍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他们的父母有的过去还能读到高中毕业,而他们之中有数量可观的人初中还没有读完,由此导致的劳动者文化素质的下降对未来中国发展的影响,确实令人担忧。有社会学家指出:“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现象。某省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由于教育因素返贫的农户,占返贫总数的50%。”农民寄希望于教育使他们的子女另寻出路的想法靠不住了,于是“辍学”之风抬头。

【对策解析】第一,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义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农村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党员和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技术教育上来,放到办好本村本乡的教育事业上来。中央认为,在新的经济和教育体制之下,各地将有充分的可能发挥自己的经济和文化潜力,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据此,乡(镇)人民政府及所辖各村民委员会必须担负起本行政区域实施《义务教育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具体组织领导本区域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工作,切实巩固和提高普及初等教育成果,加快乡级初中的建设。

第二,合理规划办学校点,为流失学生创造上学条件。学校应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开办。撤销人口稀少地点的完小,改为单小或者直接不办。把力量集中在人口密集地点开办住宿制学校。这样解决了一部分因父母外出务工流失的学生跟父母走的问题,也节省了师资等办学条件。

第三,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农村税费改革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的根本解决,初步形成了“政府办学、经费保障、因地制宜、加强管理”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近年来,中央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明显增加。但是政府的投入与农村教育欠帐之间的矛盾仍比较突出。有资料表明,我国人口多、教育规模大,国家整个教育经费投入,相比世界发达国家明显要少。但在国内比较,城市教育经费远比农村宽松。教育发展的最大制约,就是经费短缺。体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要素,就是经费投入的最大平衡!因此,农村教育要尽快走出低谷,真正实现根本振兴,首先,要确立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经费投入主渠道、并相对于过去明显加大投入等政策。其次,多方筹集集资金。就目前农村学校的困窘状况看来,想单纯靠国家政府扶持是远远不够的。要积极挖掘自身的教学特色,吸引社会上的团体,组织,企业甚至个人要校进行教育投资。

第四,统筹城乡教育资源。这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农村学校的重中之重工作。面对当前城乡教育情况,就要积极制定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办学标准,改变农村教育被城市教育边缘化的厄运!要在公共教育资源上要统一协调分配,增强区域内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增强城乡教育者之间的流动性,让城市教师有义务在农村教学,这样能够保证各校之间师资和教育水平的相对均衡。促进硬件资源的共享,实现图书资源、教学设备等的协调分配。

【申论热点】讨薪难

【背景链接】又近年关,又到了一年一度农民工讨薪的时候,我们看到讨薪似乎是越来越难了。一份来自相关机构的《中国农民工维权成本调查报告》显示,为了索要不足1000块钱的工资,完成所有的法定程序,农民工维权要直接支付至少920元的各种花费,历时11至21天,很多农民工宁愿选择社会性的讨薪。

一是某县一个工地,3名男子讨薪未果爬上塔吊准备跳楼,最终被消防员救下;二是在一家民营企业打工的田绍清等21名农民工被欠薪6.9万元久拖不结,河南省高院院长一经过问,欠款者立时兑现。

农民工讨薪难与建筑商、老板们本身资金困难、资金无法回笼、银行贷款难等不无关系。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某些不良商人、老板,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企图侵吞农民工工资。而农民工往往来自五湖四海,作为弱势群体的他们,与不良商人对抗时,缺乏组织力量、缺乏法律知识甚至缺乏基本的经济能力,所谓“讨薪难”,难就难在这里。程序繁冗复杂,消耗农民工时间过长,再比如相关部门推诿,增加了农民工的讨薪难度。同时,司法在解决讨薪纠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法院自当成为讨薪者最强有力的保障机关,为受到不公待遇的农民工运送正义。但这需要建立在一个便宜、高效、执行力强的司法系统基础上,对大多数法律知识匮乏的讨薪者来说,打官司耗时长、费用高。

总结如下措施: 第一,法律途径:202_年2月26日,恶意欠薪入罪《刑法修正案(八)》明确了恶意欠薪入罪,司法机关认定为恶意欠薪的单位和个人最高将被处以七年有期徒刑。这一法律条款已经于202_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恶意欠薪入罪,就是提高欠薪者的违法成本,从法律上震慑相关单位和个人不敢欠薪。人社部与最高法在粤联合调研制定司法解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成立条件拟定为欠单个劳动者薪金5000到3万元以上。

司法厅方案:一边积极通过非诉讼方式协调,一边准备司法渠道解决。一方面,由相关机构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组,在省法律援助中心的指导下具体承办此事,并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来推动讨薪的协商谈判。另一方面,通过司法的渠道,一是要求区政府尽快和市政府取得联系,请求当地政府积极推动此事顺利解决;二是指定区委常委负责此项工作,同时由区司法局、工会、劳动保障等部门组成维权工作组,根据事情进展随时做好第三,开展工作的准备。法律援助中心建议

农民工讨薪维权可走三个途径,首先,要注意搜集掌握跟用工单位之间签定的劳动合同、工作证、相关单据等能证明劳动(或劳务)关系的证据。同时,要搜集对方应支付的劳务报酬金额方面的证据。在此基础上,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维权:一是积极与用工单位协调,要求其履行相关义务;二是向政府的劳动、建设等相关职能部门反映,通过协调促成事情解决; 三是通过仲裁或者诉讼。农民工朋友要及时联系当地或者家乡的法律援助机构,以获得帮助。第二,

第五篇:申论热点(本站推荐)

“为什么当村官?”魏华伟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框说,“这个话题,年年都有人问。选择文楼是因为这里充满挑战和考验。”

他在202_年9月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去到了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担任大学生村官。那是一座贫困且因艾滋病闻名全国的村庄,又称“艾滋村”。

“来镀金的吧?”当地人对这位“北京来的高材生”的举动既感惊讶,又满腹狐疑。直到今天,他们也未找到答案。

但村民们发现,自从魏华伟出现后,文楼变了。过去艾滋病患者外出工作受歧视,由于一些致富项目的引进,现在足不出户就能打工。

“城里的每斤3元卖不动,我的草莓6元有人吃。”盛夏时节,村民老骆蹲在田内自卖自夸。他的背后竖着“有机草莓”字样的广告牌。

老骆的家庭是涉艾家庭。他承包的40多亩土地内,种有草莓、西瓜等,用他的话说,“超过100亩小麦的效益。”

曾几何时,这里的水果、蔬菜卖不动。上蔡县芦岗街道党工委书记杨维新无奈地说,“只要听说是文楼的,没人吃、没人要。”

背后的“功臣”,他们指向了现任文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魏华伟,一个脸庞黑黑,笑言“根在农村”的人。但他也坦承,以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开启人生新征程,是没有预料到的。履新文楼2个月,他走访了全村17个村民组、700多个农户,他还和艾滋病患者同吃一锅饭。魏华伟用行动证明扎根文楼的决心。

一番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确定了“脱贫、致富”的施政方略。挑战和困难也不期而至。为给村里招商,魏华伟通过校友联系到沿海地区一家节能灯企业,该厂却因对艾滋病的担忧而放弃。谈“艾”色变之下,文楼10多万斤黑木耳一度堆在仓库,无人问津。

虽然魏华伟多次表态“不担心”。但202_年,一位和他共事的村干部发病10天就骤然离世。他曾为此偷偷去检查身体。

如今的文楼焕然一新,穿境而过的水泥路、标准化的篮球场,一应俱全的卫生所、学校等基础设施,成为远近闻名的“新农村示范村”。上蔡县官方称,如今的文楼没有一个健康人再感染艾滋病毒。

“文楼人抬不起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蔬菜种植户雷铁山咧着嘴说,他的蔬菜大棚今年上半年已经收益6万元。

和5年前相比,魏华伟仍住在村委大院简陋的寓所内,一张单人床、一个简易的衣柜、几张凳子,书橱兼办公桌上有台可以上网的笔记本电脑。虽然他骑的自行车,换成了电动车,工资补贴也由最初的1000元涨到了1600多元,但经济方面依然捉襟见肘。

“知识分子不应该只关注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面对记者,魏华伟不太愿意提“困难”二字。他说,“敢于选择就要敢于承担。”

到202_年底,全国像魏华伟一样在岗的大学生村官有21万之众,他们的任期一般为3年。已“超期服役”的魏华伟说,“5年了,也跟文楼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不能划句号,也不会划这个句号。”

村民朱保安写了一首七言律诗,赞誉“如此村官古来稀”。魏华伟说,文楼已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他相信文楼人幸福安康的生活未来可期。

申论热点(定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