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团医院综合能力汇报材料
第一师一团医院综合能力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一团现有人口20680人,在职职工4342人,离退休人员4433人。医疗机构情况:医院1所、疾控中心1所、计划生育服务站1所,基层连队卫生室24个,社区门诊两所。在编在岗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03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47人,初级职称54人,新招入医护人员14人,今年已有10人通过全国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考试。
医院疾病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急性脑血管意外、肿瘤、糖尿病、脑梗塞、胆囊炎(结石)、急性胃炎、外伤四肢骨折、关节炎、肺炎、乳腺疾病、子宫肌瘤。
一团参加职工医保在职职工4342人,离退休人员4433人(其中本团居住1889人),个体就业人员参保243人,合计参加职工医保8018人。参加居民医疗保险12021人,其中民族同志6014人,学生3895人,学龄前儿童860人。参保率100%。二.医院基本情况
1.医院基础设施
一团医院是一所国有二级医院,门诊楼、住院楼各一栋,建筑面积6187平米,住院现开放床位100张(师核定床位80张),职工130人,设有内、外、妇、产、儿、五官、感染、中医、口腔、康复理疗、皮肤、药剂、门诊、医技等科室,固定资产2000万元。拥有进口彩色B超,DRX光机影像增强系统、颈颅多普勒、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四分类血球计数仪、酶标仪、血流变仪、血凝仪、尿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血气分析仪、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仪、呼吸机、麻醉机、心电除颤仪、心电监护仪、新生儿抢救台、电子胃镜等设备三十多项。
2.医院服务量
开放床位数100张(师核定床位80张),2014年门诊总人次:24057人次,住院总人数:2979人,手术病人:159例,床位使用率88.97%,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100%,抢救危重病人:253例,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6.2%,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100%,全年完成了孕前优生检查120对、中考学生体检233人,师劳动鉴定体检47人次,征兵体检、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等各类体检达2871人次。
3.医疗技术
一团医院通过近年来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派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台州、衢州对口扶持医院进修学习等方式,各科专业水平逐年提高。一团医院各部门、科室均可满足广大职工的医疗需求。外科方面:肝胆外科、骨科手术成功率高,并成功开展了腰椎间盘手术、四肢骨折手术、髋关节置换术。普外可完成阑尾炎、疝气修补术、囊肿切除等手术。内科方面:心功能不全、脑梗塞、休克、心肌梗塞、顽固性高血压、顽固性心率失常、肾功能不全、中毒等重症抢救成功率达98%以上。今年成功抢救两例心跳骤停患者,提高我院的急救能力。儿科方面:开展小儿肺炎、小儿肠炎、支气管炎等常见病的防治。妇产科方面:剖宫产、宫外孕、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成熟,并开展子宫全切术,可满足金银川镇患者的需求。今年成立中医门诊、内科专家门诊、外科专家门诊、儿科专家门诊满足团场职工的医疗要求。
临床科室有内科、儿科、外科、妇产科、传染科。4.医院管理
一团医院严格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加强医院管理,扎实做好以提高医疗质量安全和服务安全为核心的“医疗质量安全”工作。全院医务人员牢记服务宗旨,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的理念,通过规范医疗行为,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努力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同时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利用四个质控组每月对各科室进行质控。
一团医院加大十四项核心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力度,院领导深入科室,对科室的实际情况做更全面的了解,这使医院在加强制度落实的基础上更加人性化的管理,要求科室及时上报相关信息,医务科备案后及时到科室了解患者病情、查阅病历后,具体安排全院或科室内会诊,组织会诊人员和时间并参与会诊全程确保会诊质量,有效提高了科室救治危重患者的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医务科每周不定期到科室抽查在线病历,每月不定期到病案室抽查病历。在线病历方面重点督查病历书写及时性、三级查房的书写质量、治疗计划的合理性、病情告知的有效性等方面,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更正;终末病例的抽查中,医务科重点强调病历书写的高质量和完整性,包括手术的术前讨论、危重患者讨论的书写质量,医嘱执行记录等。通过严抓病历质量,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工作中的每个环节。
切实把“以病人为中心”作为保障医疗安全相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此基础上严格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将核心制度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中,从源头和细节上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医患沟通。杜绝因病历书写失误而产生的隐患。加强对病情告知的督察力度,严格要求临床人员在出入院、各种检查和手术时做到详细告知的同时必须将告知内容认真完整的填写在相应的知情告知书中,对填写不完整和空白告知书的医务人员严格按照《奖惩条例》实行处罚。
重视民族单位的健康问题,从2013年起,每年两次下民族连队,进行“服务百姓健康”大型义诊活动,免费为民族同志送医送药送健康知识。今年5月组织实施了民族连队免费义诊活动,体检人数达2825余人次,免费累计发放药品及静脉输液43.2万元。
5.信息化建设
根据《新疆建设兵团农一师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试点建设协议》,厦门智业软件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承建农一师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平台,其建设内容为:在农一师信息中心建设区域医疗卫生信息数据中心和搭建区域中小医疗机构系统平台。一团医院为第一个试点,完善后可实现对农一师医院、区域中小医疗机构系统平台试点单位所涉及的居民相关健康档案医疗信息、各医疗机构业务经营信息、资源等信息的采集与归档,通过平台建设最终实现健康档案的信息共享、预约及双向转诊等。
目前已经实现全院就诊管理、处方管理、医嘱管理、电子病历管理、住院结算、医保数据上传、传染病网络直报等信息化管理。
6.业务收入和支出及结构情况
2014年业务收入情况:全年收入:21658241.86元,其中财政收入9660000元,上级补助2200000元,医疗收入9798241.86元。全年支出19856059.93元,其中医疗支出:人员经费8877781.55元,药品费5636186.07元。医疗收入中包括:
1)、门诊收入2939448.32元,其中:检查收入957020.29元,治疗收入314900.14元,药品收入1578785.48元,卫生材料88742.32元.2)、住院收入6858793.63元,其中:检查费1800213.66元,治疗费763586.37元,药品费3799169.53元,卫生材料费290071.07元,床位费205753元。
三、团场给予的财政、政策支持情况
1.财政补贴情况:全年财政补助收入9660000元,上级补助收入3694910.89元,其他收入3870000元。
2.全年支出:全年总支出26943152.75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7363617.05元,商品和服务支出9594038.81元,个人和家庭补助8977826元,基本建设支出720000元,其他资本性支出287670.89元。
3.团场政策支持情况:一团党委非常支持一团医院的发展,每年为全团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民族单位一年两次健康体检的经费均由团里补贴。医院购置超万元的仪器设备均安比例补贴资金。为稳定新来大学生团镇出台优惠政策,给于购房优惠2.5万元。
四、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情况
1.农一师医院每年均派3—4名医疗人员下乡,扶持我院医疗工作。为一团医院专业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2.今年3月,在一师台州援疆指挥部的安排下,8名衢州医疗专家与一团医院开展开展“一对
一、传帮带”活动,指导我院的临床医学工作。
3.今年10月,衢州市人民医院专家一行9人来一团医院开展义诊、咨询、讲学活动。为一团医院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及服务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团医院在一团金银川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一团医院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服务水平逐年增强,患者满意度大幅度提高,为团镇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一师一团医院综合能力
汇报材料
一团医院 2015-1-22
第二篇:“一团一品”汇报
玉门市老市区团工委
“一团一品”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为切实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共青团服务大局、服务中心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以团组织品牌引领团建工作,根据团市委《关于做好全市共青团工作“一团一品”立项申报的通知》精神,老市区团工委开展了以“弘扬志愿精神,共建美好社区”为主题的团组织品牌建设活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增强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现将活动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老市区现有1个机关团支部和9个社区团支部,青少年1270人,其中团员116人。针对老市区弱势困难群体多的现状,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老市区建立起四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以“爱心聚力”系列工程为平台,有针对性地为老弱病残党员、社区孤寡老人、困难居民、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至目前,共有150名团员青年志愿者,为133位困难群体提供帮助。
二、工作进展情况
(一)规范组织网络,推动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
老市区工委高度重视“一团一品”工作,通过组织发动、社会招募、自愿报名等形式,动员广大团员、青少年加入注册志愿 1
者行列,以社区工作协作区为单位,逐步建立起四支年龄青、素质高的青年志愿者队伍。组织青少年开展“四个一”活动(为社区发展献一策,为困难家庭排一忧,为扶贫济困捐一物,为优化环境出一招),提高团员青年参与社区建设的自觉性和荣誉感。现以初步形成了以老市区团工委为枢纽,以社区服务站为链接,以社区青年为主体参与的志愿服务体系,志愿者服务组织不断完善。
(二)以主题活动为载体,搞好特色服务
1、以“一助一”长期结队服务为基本形式,广泛开展“青春辉映夕阳红”活动。市政搬迁后,老市区大部分企业退休工人、遗属等生活困难老人无力搬迁,针对这些老人的不同情况,老市区团工委组织各社区团员青年志愿者与老人结成“一助一”长期帮扶对子,不定期地上老人家走走,老人有困难随叫随到。帮助他们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社区“手相牵,心相系”居家托养服务站、“空巢老人亲情服务站”,团员青年们踊跃报名,帮老人们扛气瓶、理发、送饭、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下棋、看书,从生活上到精神上给予老人们无私的关爱。对一些独居老人开展爱心笑脸、爱心敲门活动,即如果老人有困难就在自家窗子上贴上哭脸,团员青年志愿者看到就会及时到老人家帮助老人。
2、在暑假期间,开展“关爱留守雏鹰,携手展翅高飞”的留守儿童假期教育活动。老市区团工委依托现有资源和服务平台,围绕加强留守儿童道德品格教育,抓好健康文化熏陶,进行心里健康疏导,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体质体能锻炼,培养独立合作能力等为内容开展“关爱留守雏鹰,携
手展翅高飞”活动。为了更好的关心教育好留守儿童,帮助解决留守儿童生活中的困难,老市区各团组织搭建了“一站一家”关爱平台,“一站”即“爱心驿站”,为青少年提供大量的图书、杂志、报纸,并免费开通网络给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健康的上网环境。“一家”即“爱心流动儿童之家”,为流动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活动场所,并建立起长效工作机制,成立团员青年志愿者队伍,努力为流动儿童实现“学有所教、情有所依、困有所帮、托有所管”,搭建起一个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教育平台。“流动儿童之家”电脑、电视机、桌椅、电子钢琴、图书、乒乓球桌、羽毛球、跳绳、跳棋、象棋等活动设施配置齐全。今年暑假,各社区团支部纷纷组织开展暑期课堂,大手拉小手、共建和谐家,结对帮扶,快乐成长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教育活动。
3、结合社区广场文化艺术活动,展示青年风采,打造精品队伍。努力为青少年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积极组织青少年开展绘画、书法等才艺展比赛和趣味运动会等活动,鼓励团员青年参加老市区群众体育运动会和文化活。在老市区两委组织开展的建党90周年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红歌会、文艺晚会等一系列纪念活动中,老市区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为大家呈现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在活动中展现青年团员的智慧与风采。在老市区第三届群众运动会中,团员青年带动群众参与活动,运动场上团员青年奋发拼搏的精神深深感染着周围的群众。通过这些系列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健全基层组织,不断提升团的自身能力。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原则,在巩固原有组织的基础上,主动适应新形势的变化,集中精力抓好组织建设,扩大团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二)深入开展志愿者服务,以爱心行动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继续大力拓展青年志愿者服务领域和服务面,积极寻找工作的创新点,使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更深入民心。
(三)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打响青年志愿服务的品牌。加强青年志愿活动的宣传力度,通过广广泛的宣传,提升老市区团建品牌的影响力。
第三篇:一团一品成果汇报
一团一品成果汇报
我们团支部的一团一品选择的整合资源类项目,就是打破单位、机构、组织的界限,通过社团、兴趣小组、网络等载体,发掘和运用各类资源。在2012年11月12日时我团支部建设一团一品的计划是以依靠网络的先进性,更快捷的团结团支部团员成员,依靠网络让大家更好的为团支部服务。现将成果总结如下。
一:组织个领域,让成员团结在一起
在过去时间里,我团支部建设了一个属于自己班级的qq群,建成以后号召支部团员加入其中,其中还有我们支部的辅导员和班主任也在这个群里,群里共有4个群管理员,分别是班长,团支书和两名优秀的学生代表组成,他们分别管理群的日常工作,如发表学习计划,学习材料,安排日程和活动通知等。
二:加强团员青年的思想建设,鼓励参与志愿者活动
通过建设的群,来发布许多的活动内容和报名方式,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的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和团委组织活动中,如体育节的活动,由于大部分学生走读,我们利用我们的群来发布一些体育节的活动,宣传,鼓励同学积极参与,在这些组织活动中最有成果的是有火车站志愿者活动,通过群发布消息,同学积极讨论,再经过宣传教育成功的鼓励了我们团支部同学积极的参与了火车站志愿者的活动,通过这次宣传我们班有一大半的同学积极的参与其中,参加的同学都拿到了火车站颁发的证书,还有个别优秀同学拿到了优秀志愿者的证书,三:加强了阵地建设,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
为满足支部同学的文化娱乐需要,我们在网上,在我们的群里,发布了许多文化项目的活动,同学可以献策献力的提供意见,组织支部团员,青年出去游玩,如聚餐提高友情,去赏花等各项活动,这些都是在我团支部建设群的讨论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团一品”建设以来,我支部成员的团结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通过系列的开展活动,得到了很好的成果,同学有事只需群里一声吼,就会有大批的同学给予帮助增强了我们团员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团结精神 今后我们要更加加强团的信息网络阵地建设使我们同学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四篇: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
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卫体改发„2014‟12号,以下简称《意见》),全面提升我国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满足县域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建设、培训、支援等方式,加强县级医院(含县医院和县中医医院,下同)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能力建设,实现医院管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医疗服务能力达到要求,能够承担县域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危急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的任务,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二、工作内容
(一)落实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提高医院管理水平。1.严格依法执业。落实《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医疗法律法规,以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和各项规定、规范。2.建立完善医院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完善医疗、护理、院感、药事等医院管理各项制度,并分解细化到各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责任到人。
3.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落实医疗管理核心制度。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有明确的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领导组织和主管部门,并充分发挥作用;院科两级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控制、评估和监测,实施医疗服务全过程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临床科室认真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分级护理、会诊、值班和交接班、疑难病例讨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查对、手术安全核查、手术分级管理、危急值报告、病历书写与病历管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临床用血审核等医疗管理核心制度。医疗技术准入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4.加强医疗安全风险管理。树立医疗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医疗风险防范机制,有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领导组织和主管部门,并充分发挥作用;建立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和预警制度,定期分析医疗安全风险,及时反馈临床科室;落实患者安全目标,细化到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责任到人。
5.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信息化流程再造,健全居民健康卡受理环境,注重信息标准应用和安全防护,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按照《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至少达到3级水平。实现县域内电子病历与电子健康档案的互联互通,实时更新,实现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业务协同。向下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相连,发挥医疗中心的作用,提高县域内整体医疗水平。
(二)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并配备与专科建设目标一致的适宜设备。
1.县医院。
(1)健全一级诊疗科目,逐步完善二级诊疗科目。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精神科、感染性疾病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一级诊疗科目,逐步开设独立的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病学、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普通外科、骨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妇科、产科、儿科、小儿外科等二级诊疗科目。
(2)加强临床薄弱专科建设。通过引进人才、改善硬件条件、派驻人员支援等措施,加强近三年县域外转诊率排名靠前病种所在的薄弱临床专科建设。
(3)加强临床核心专科建设。重点开设完善发挥核心作用的一级和二级诊疗科目,提升外科手术、重症医学科、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服务能力以及医院感染控制水平,推广适宜的内镜微创诊疗技术,使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在县医院得到规范化的诊疗。
(4)夯实临床支撑专科基础。加强病理科、医学检验科(临床体液、血液,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等专业组)、医学影像科(X线诊断、CT诊断、磁共振成像诊断、超声诊断、心电诊断、脑电及脑血流图诊断等专业组)和消毒供应中心的能力建设。
(5)打造临床优势专科。加强现有实力较强的临床专科能力建设,适当应用高水平的医疗技术,使大多数疑难病能够确诊,重大疾病和急危重症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
(6)扩大病种覆盖面。诊疗病种范围包括县域内所有常见病、多发病,能够确诊大多数疑难病和重大疾病,普通外科、骨科、胸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能够开展本专业大多数常规手术,内镜微创治疗病例和全身麻醉比例逐年提高。
2.县中医医院。
(1)健全临床和医技科室。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针灸科、推拿科、骨伤科、肛肠科、皮肤科、急诊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临床和医技科室,在内科基础上逐步开设独立的呼吸内科、脾胃病科、脑病科、心血管内科、肾病科、内分泌科、肿瘤科等临床科室。
(2)加强临床薄弱专科建设(同县医院)。(3)打造中医特色专科。加强针灸科、推拿科、骨伤科、脑病科、脾胃病科、妇科、肛肠科、肿瘤科等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建设,引进应用中医医疗技术,提高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能力。
(4)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重点提升医院外科手术能力、医院感染控制水平、重症医学科能力、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水平和急诊急救水平,推广适宜的内镜微创诊疗技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5)夯实临床支撑专科基础(同县医院)。(6)扩大病种覆盖面。诊疗的病种范围包括县域内所有常见病、多发病,能够确诊大多数疑难和重大疾病,能够开展大多数的中医医疗技术,外科、骨伤科、肛肠科能够基本开展本专业的常规手术,微创治疗病例和全身麻醉比例逐年提高。
(三)开展优质医疗服务,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开展“三好一满意”、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临床路径管理、优质护理服务、“平安医院”创建等优质医疗服务工作,力争达到国家的相关工作要求。
(四)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提升疑难复杂疾病诊疗水平。利用“信息惠民工程”,加强县级医院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与对口支援的城市三级医院联通,开展远程会诊、病理诊断、影像诊断、重症监护、继续教育等工作,使县域内患者更加便捷地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及时解决县级医院的管理和技术难题,并实现远程医疗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五)发挥对口支援优势,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1.明确对口支援目标。支援医院要全面了解县级医院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基本情况,找出薄弱环节,会同受援医院确定对口支援重点领域,制定细化、量化、可考核、管理与技术并重的对口支援阶段性目标和总目标。
2.签订对口支援协议。对口支援双方医院主要负责人签订对口支援协议,明确实现工作目标的时间表、路线图,并作为对口支援第一责任人;职能部门间签订协议,明确管理支援的目标、措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部门间对口支援第一责任人;临床科室间签订协议,明确科室内部管理与技术支援的目标、措施,科室主任为科室间对口支援第一责任人。
3.加强对口支援目标管理。对口支援双方医院根据对口支援目标,加强对医院、科室、个人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情况的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职称评定、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各项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
(六)落实国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各项任务。全面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价格机制、药品采购、人事编制、收入分配、医保制度、监管机制等综合改革,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加强以人才队伍为核心的能力建设,加强医院院长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县级公立医院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三、工作步骤
(一)第一阶段:提升500家县级医院综合能力(2014-2017年)。
在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中,遴选具备一定基础和较高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技术水平的500家县级医院。
1.启动(2014年8-9月)。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推荐第一阶段的县级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确认下发500家医院名单,召开工作启动会议。
2.实施(2014年10月-2017年10月)。
(1)签订责任书和对口支援协议(2014年10-11月)。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含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县政府、支援医院、县级医院签订四方责任书,确定和3年目标,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力、措施。对口支援双方医院、职能部门、临床科室间签订对口支援协议。
(2)组织实施(2014年12月-2017年10月)。1)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国家中医药局医政司负责联系医院,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对各地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和抽查。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下发县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国家中医药局制定下发县中医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指导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
2)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对辖区内工作进行指导和评估,每年10月向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国家中医药局医政司报送工作报告。
3)支援医院通过“派下去”、“请上来”、“团队带团队”等多种方式,分阶段、有步骤的推进对口支援工作。
4)县级医院主动按照本文件要求提升综合能力,努力创造条件落实重点工作内容。
3.评估。
(1)中期评估(2015年11-12月)。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按照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要求和工作目标对工作进行中期评估。2015年10月底前,500家县级医院至少完成50%的重点工作内容,医疗服务能力达到50%的目标要求(见附件)。
(2)总结评估(2017年11-12月)。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按照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要求和工作目标,对500家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召开工作总结会议,公布评估结果,推广经验,树立先进典型。2017年10月底前,500家县级医院完成全部重点工作内容,医疗服务能力全面达到要求。
(二)第二阶段: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2018-2020年)。
到2020年,力争使我国90%的县医院、县中医医院分别达到县医院、县中医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基本标准要求,50%的县医院、县中医医院分别达到县医院、县中医医院综合能力建设推荐标准要求。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形成推动县级医院改革与发展的合力。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是提高我国医疗服务整体能力,引领县级医院发展的重要举措。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将此项工作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相结合,积极协调同级财政等相关部门,争取在政策、资金、项目上给予支持,发挥叠加作用,确保取得实效。
(二)加强指导,建立完善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的各项政策措施。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要按照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文件和本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加强监督指导,将此项工作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对口支援、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探索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对口支援方式,并建立长效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完善县级医院的建设投入、绩效管理、考核评估以及鼓励和引导城市大医院医务人员在县医院长期工作的政策措施。
(三)示范引领,发挥500家县级医院的积极作用。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要认真总结、逐步推广第一阶段500家县级医院的好经验、好做法,使500家县级医院发挥引领我国县级医院发展的先进典型作用,全面带动和提升我国县级医院综合能力。
(四)宣传先导,营造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的良好氛围。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报道力度,深入挖掘、着力宣传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公众和相关方面对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和支持力度。
第五篇:加强医院质量管理 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加强医院质量管理 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医院苏根元
质量是医院的生命
线,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医院管
理成效的关键所在。加强
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提高
医疗质量,满足社会需
求,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医院管理
面临的重大问题。只有始
终坚持把质量管理纳入
医院管理的重要议事日
程,重点加强医疗质量管
理和医疗核心制度的落
实,才能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促进医
院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的有力保障。
医院全面质量的提高,需要健全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组织制定质量管理的目标、计划,经常性予以检查和改进,只有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网络体系,才能保障质量管理工作有效、有力地开展。抓好质量管理必须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质量考评标准,考评标准须根据不同科室不同工作性质,尽量做到指标量化,使质量管理有规可依,并做为医务人员执业和管理者进行管理的行为准则。前几年,内蒙古中蒙医医院就成立了“院所全面质量管理委员会”,并下设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及涵盖行政、后勤、医、药、护、技、研等多部门二级考核组,开展质控考核。近年来,根据“医院管理年”活动核心任务指标和“平安医院”建设标准,结合中蒙医专科特色,并充分考虑到中蒙西医多学科并存的现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全面质量管理三级网络体系,即以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为一级、专业职能组质量考核为二级、科室班组质量控制为三级的管理体系,同时调整和完善了质量考评标准,量化了各项指标,做到了质量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二、加强质量意识、执业技能的培训,是质量管理的基础。
医院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全体员工的素质。质量管理要从基础抓起,要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质量安全教育,使其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和全员参与意识;加强以“三基”为重点的业务训练,切实提高医护人员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加强学科建设、人才梯队建设,形成中蒙医特色优势专科,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医院要利用继续医学教育、岗前培训、法律讲座、知识竞赛等多途径、多形式,开展法律法规和制度教育,组织医务人员反复学习《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传染病管理法》、《医疗事故管理条例》等核心医疗制度和医院的有关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同时要加强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重点的业务培训。人才培养方面,要在做好学科定位、确定学科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主要靠选送外出进修、参加本专业学术活动、鼓励攻读高级学位以及聘请当地学术名家指导,逐步提高医疗技术质量;要选拔一批热爱医院、爱岗敬业、有强烈责任心和事业心的中青年骨干进入管理岗位,提升中蒙医医院管理水平。通过质量安全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强调“人的因素第一”,注重调动全体职工参加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使全员参与医院质量管理,人人重视医院质量,为提高医疗质量奠定基础。
三、抓医疗核心工作的质量考核,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点。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而医疗核心工作的质量管理又是医疗质量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加强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和质量控制,尽可能做到质量管理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与医院管理年活动相结合。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置的质量管理循环,强化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管理,提高质量管理效果。
医疗质量全面质控,包括临床各科和医技科室技术项目和医疗功能达标、“三基”培训、系统化整体护理等为主的医、护、技基础质量管理;以“四严”为前提的规范化三级医师查房、护理查房、手术、急救等医疗技术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及医技专业的室内质控;以病种医疗质量为重点的终末医疗质量管理等。要做到医疗全过程、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医疗活动要严格按照疾病诊疗规程及相关流程进行,强化病历书写制、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在医疗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在对病历的质量管理中,注重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和归档病历的院内考核,除要求病案记录客观真实,辨证诊断准确,切实反映出医疗的全过程,出院病历在科内质量把关的基础上,限期上交归档外,重点对其内涵质量进行监督考核。如强调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落实和考核,要求各级医师按规定时间和流程查房,并且要亲自书写首次查房记录,查房记录均应有辨证、有诊断、有进一步诊疗意见,充分体现出上级医师的指导作用;要求疑难危重病讨论、手术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必须按规定时间和程序进行,院内普通会诊和急会诊需要按时到位;针对中蒙医急诊急救薄弱环节,加强急诊科和CCU、ICU建设,提高对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及中蒙医药的参与率,保证“绿色通道”畅通无阻。
合理用药、合理检查,也是摆在医院面前的质量管理难题。抓合理用药,就要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全区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医院对药品实行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成立了合理用药管理评价小组,制定《临床合理用药评价管理办法》和《处方点评制度》,对不合理用药定期点评,重点对抗菌素药物、心脑血管类药物进行点评,主要点评用药依据、剂量、疗程、联合用药的合理性等,对不合理处方给予公示并进行处罚。通过点评和公示,使临床用药进一步趋于科学合理,有效遏制了不合理用药行为。另外,还结合中蒙医自身特点,采取措施鼓励和倡导根据病情辨证使用中草药、蒙药和院内专科制剂,充分发挥中蒙医特色和优势。
四、抓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
优质服务是医院全方位质量管理的重要方面。《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提出以服务人员奉献社会为宗旨,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这也是对医院全方位质量管理的一项要求。医院工作以病人为中心,就要坚持一切为病人的办院宗旨,这个宗旨的核心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其中医疗技术质量是内在质量,优质服务则是医疗服务的外在质量。如果只有医疗技术的全面质控,而忽视医疗服务作风、服务态度的重要性,是不能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的。因此,必须将优质服务作为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
内蒙古中蒙医医院一直从加强医德医风和行风建设,更新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措施,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提高服务质量等诸多方面努力,最大限度方便病人就医。为了充分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选择权,在手术、麻醉、输血、有创诊疗操作及重要治疗措施改变前及时告知患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病情重要变化也及时告知患者及其代理人。努力做到应告知的决不疏漏,应签署同意书的决不缺省。既维护了患者的合法权益,也规范了医疗诊治,防范了医疗安全隐患。同时建立医患沟通制度,加强了经治医师、责任护士与患者的多方位沟通,经常性地进行健康宣教,针对性地对病人进行诊断、治疗方案的解释和说明。院内定期召开医患座谈会,了解医患沟通具体落实情况,征求患者意见,逐项改进。
在逐步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作风的基础上,医院进一步完善了患者投诉处理制度,在门诊显著位置公布有投诉电话、举报信箱,对投诉及采访者实行首接负责制,党委办公室、纪检、医务科、门诊办等多部门视具体情况及时受理,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予以答复和处理,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五、坚持日常考核,注重落实,是医院质量管理的关键。
质量管理的关键是要落到实处、得到有效的执行,要注重集中性阶段性考核与日常性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相结合,科室自查与医院考核相结合,强化基础质量控制,逐步由单一的终末质量管理过渡到全过程质量管理,变事后考核为事前监督预防,真正使质量管理经常化,使医疗各环节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
中蒙医医院坚持把重要的医疗质量管理指标融入到与各科室签订的“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中,并按照质量考核内容及标准,依靠院内质控三级网络组织,采取科室自查与各职能考核组督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综合检查与重点项目抽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考评。医疗、护理质控组定期联合业务查房,有主题、有重点、多部门参与质量考核,对查出的问题,由所在科室科主任、护士长联合签字认可,限期改正。这样既避免了各部门考核内容的交叉,又将各部门质量管理工作协调统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质量考核结果在每月定期召开的“全面质量管理委员会例会”上进行分析评估,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罚意见,以“质量简报”的形式在全院进行通报,并与科室的奖励工资挂钩。对责任科室及个人也要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科室负责人及当事人的责任。
中蒙医医院在日常考核基础上还进行了全院年中、年末“管理目标责任书”及医院管理年质量考评。医院统一制定了考核评分标准和考核程序,分别利用一周多时间对所有科室进行认真考核,评分结果在全院予以通报公示。年底,依据综合质量考核评分结果评选出了2007优秀科室、优秀医护人员,分别给予表彰奖励。
六、推行质量公示制、责任追究制,是质量管理的必要手段。
质量的提高和持续改进需要有激励机制的相应支撑,质量考核结果必须在院内定期公布,并且与科室和个人收入挂钩,对医疗责任差错事件要实行全院通报,并进行责任追究,对发生重大质量与安全事故的,科室及个人除给予通报批评、黄牌警告外,还要追究科室负责人及当事人的责任。对医务人员因违反诊疗规范,技术常规,侵害患者权益的,除按有关法律处理外,所增加的医药费用全部由责任科室、责任人承担,由此引发的经济损失视责任大小和情节轻重,与科室责任人按比例兑现,做到奖优罚劣,逐步建立和完善质量责任追究制度,促进员工增强质量管理意识,树立质量荣辱观意识,推动该项工作深入开展。
公示、通报和责任追究的目的是推动医院全面质量的不断改进。因此,要重点抓住那些影响医院品牌和医疗安全的关键质量问题,病人投诉较多的环节或与医院流程有关的质量问题,对屡屡出现医疗差错的相关部门和个别医务人员,在全院重点通报,反复剖析,找出根源,着力解决。通过公示与责任追究,使问题更加明确,认识更加深刻,不但在全院起到了警示作用,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工作效率得以提升,全员能够积极参加到质量管理活动中来,最终实现医院质量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