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语文八年级第三单元检测试题(二)
编辑:落花时节 识别码:14-622412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07 15:08:30 来源:网络

八下

第三单元检测试题(二)(满分120)(答案)

一.基础知识(3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雎鸠(jū)

窈窕(yǎo)

好逑(hào)

水中沚(zhǐ)

B.荇菜(xìng)

寤寐(wù)

参差(cī)

水之涘(sì)

C.琴瑟(sè)

芼之(mào)

溯洄(sù)

水中坻(dǐ)

D.乐之(lè)

未晞(xī)

且跻(jì)

水之湄(méi)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水尤清冽(冽:寒冷)

潭中鱼可百许头(许:许多)

B.日光下澈(澈:清澈)

往来翕忽(翕忽:轻快迅疾的样子)

C.佁然不动(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悄怆幽邃(悄怆:凄凉)

D.以其境过清(以:因为)

隶而从者(隶:奴隶)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为宫室、器皿、人物

中轩敞者为舱

B.中轩敞者为舱

居右者椎髻仰面

C.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启窗而观

D.能以径寸之木

箬篷覆之

5.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闻水声,如鸣珮环(听到水声,好像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

B.青树翠蔓(青色的树木,翠绿的藤蔓)

C.卷石底以出(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D.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北斗星像蛇一样,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6.下列文学常识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赋、比、兴。

B.《小石潭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作品。

C.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靖节先生,东晋田园诗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桃花源记》。

D.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东集》。

7.下列关于《关雎》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比”的手法。

B.《关雎》一诗托物起兴,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

C.本诗围绕一个“求”字,写一个男子对文静美好的女子的爱慕追求。

D.《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8.请按要求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__________________,高可二黍许。

(魏学洢《核舟记》)

(2)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

(3)____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

(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里老人小孩快乐幸福地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8分)

[赏桃源,悟情理]

(1)邀请你身边的3至4名同学和小智一起组成学习小组,围绕“‘桃源美’小组讨论计划”展开学习。将讨论结果填写在“讨论成果记录表”中。如果小组成员还有其他问题,请填写在“话题三”中并展开讨论。讨论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发表见解,也可以翻阅、参考相关材料展开学习。完成后,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一次全班性的交流。(4分)

表1 “桃源美”小组讨论计划

小组成员

发言人

讨论时间

话题一

“世外桃源”这一成语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到底美在哪儿?请结合课文内容和课后“积累拓展”中节引的《桃花源诗》做一番探讨。

话题二

“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又自称“五柳先生”,那么陶渊明为什么不营造一个菊花源或是柳源?请从“桃”独特的寓意入手,结合课文内容研讨这个问题。

话题三

表2 讨论成果记录表

话题一

小智:桃花源美在清新恬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人们在田野里耕作,在家里安适地生活,闲适愉悦。

我:

话题二

小智:这让我想起《西游记》中的“蟠桃会”,想起神话故事《夸父逐日》里的夸父,他的手杖变成了“邓林”也就是桃林,还想起了《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想起了《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桃”寄寓了这么多美好的意思!

我:

话题三

(2)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你对桃花源之美的理解,完成任务。(2分)

①“晋太元中”的“渔人”。

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376—396)。其间,政治极度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生活荒淫、互相倾轧,赋税徭役繁重,战争频发,短短21年里就爆发了数十场大小战争。

假设你是生活于乱世的渔人,当你走进又走出桃花源,你会怎么想?

②不可再觅的“桃花源”。(2分)

《桃花源记》写于公元421年。当时,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的社会已经千疮百孔。归隐多年的陶渊明对此深感忧虑,又无力与现实相抗争,只能借助创作来抒发情怀,塑造一处“桃花源”寄托理想。作为一篇虚构的作品,陶渊明为它设计了“高尚士”刘子骥再寻桃源“未果”,“后遂无问津者”的结局。你怎么理解这个结局?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4分,共20分)

要命的书

①我常常怕枕边摞得高高的书掉下来,把我砸个半死,甚至一命呜呼。

②这惧怕由来已久。小时候家里房子小,墙上钉上两根铁扦,架上块长木板,书一摞摞地堆在上面,顶到了屋顶。我们个子小,须站到桌子上才能够到书。书平放着,只能看到切口,看不到书脊,就一本本抽出来翻。书本来就不多,抽完一摞就记住了名子,单看厚薄就知是那本书。只是在抽底下的书时,用劲一拉,整摞书便扣在脑袋上,落得个灰头土脸。要是给函装的书砸了,头上肯定会起个青包。那函多是爸爸自己做的,不用硬纸板,用的是木板,耐摔。父母吵架,并不动手,妈妈的火上来了,会用木棒将木板子掀起来,只听轰天的霹雳过后,那些书便从天堂被打到地狱,残鳞败甲落了一地。这是绝招,老头子只好耐着性子一本本收拾,一张纸片都舍不得丢,收拾完了,气也消了,看着自己这些久经考验的命根子,发呆。

③待我上了大学,在图书馆陡然见了那么多好书,都是久闻大名,如雷贯耳、皓月当空的古今圣贤的作品,就一本本往屋里搬,借只能借

本,啃得动的立刻啃掉换新的,啃不动的就多留几天,搁在枕边伴我入梦,真盼着夜里一缕精魂袅袅飘入灵府,通我心窍,启我智慧,让我通体发光,可惜,让我通体发光的还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到了书店,见到这些啃不动的书立刻买下,还掉公家的。不多时候,床上便摞满名著,特别唬人,我乐的是我终于有了这些耐用消费品,现在放在这里,更像是我的睡床之宝、知识权威,不仅让我静穆庄严,也引得不少人纷纷在床头立起知识神龛,每夜临睡前翻上几翻,算是拜了大礼,像是基督徒饭前的祈祷。然后找上一本好看的过瘾。这些书依旧威严地躺在那里,而且越摞越高,我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个个都可敬可爱,却又不知道怎样去获得这些书的青睐,既不用功,又想个个都爱,不可能的事。读到天花乱坠,醒醐灌顶的时候也有。这时,就痴痴地想个不休,觉得自己做了这些书的主子,很神气了几天,争论时底气也壮。可过不久翻到让我开窍的地方,竟又是山重水复,雾气茫茫,不觉呆了,不知是我错了,还是这些大师老奸巨滑,戏耍无知顽童。久而久之,我们也不敢造次了,有文字处多留住眼,有可想处多定些神。书多没处放了,就与同学一道去建筑工地,每人偷一块脚手架的长木板,白纸包好架在床上,将这些书供奉起来。哈,那真是知识的银河,璀璨的群星,他们主宰着知识的星空,我们须仰视才看得见。

④毕业时,大包小包多是书。虽听说有人大发牢骚,说书又重又沉,可真正把书卖掉的并不太多。对着提着麻袋收书的小贩,他们都很吝啬,常让小贩扫兴而去。一位即将奔赴沿海经商的同学,恋恋不舍地将一本本书精心放在箱子里,我还从未看到他这么珍惜书。那里面有一套几乎全新的黑格尔著作,特别扎眼,国内出的译本几乎他都全了。他抚摸了许久,最后还是说:“老黑,走吧”。那神情像是和黑格尔商量一同下海。

⑤如今,我还是掉进了文字之海。整日满眼都是字,书是越读越多,头发是越读越稀,眼是越读越坏。读完了就把字拿来卖,依旧是书生的那一点点能耐。只是经过的事变成的字,如焊进脑子里,不像在海中游乏了,上岸抖落一下便抖尽水珠。这是肉中的血,汗里的盐,想抖落也抖落不掉。看看别人入这海,入那海,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也时常乱自眼来,恨从心生,恨这些劳什子的书强行让人选择一条出路玄远的生活方式。可恨到晚上,头一靠床,手就不自觉地拿起一本书,读下去,读下去,便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⑥东坡先生有喻,南人识水而不溺,北人入水则沉底。识得书性,入得字海,也算有海可入。有舟楫之便,击水之乐,狗刨几下,也淹不死,何必舍筏登岸。

⑦看来,那高高摞起的书还是把我砸中了,而且砸得服服贴贴,欲罢不能,这要人命的书呀!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爸爸自己给书做函、耐着性子收拾妈妈掀落的书等情节可看出爸爸也是一个爱书之人。

B.第④段写经商的同学,刻画细节,既是对同学的讽刺,又反衬“我”对书的热爱和坚持。

C.第⑥段东坡的话,形象地道出读书对“我”写作的帮助,“狗刨几下”实为自谦之辞。

D.文章语言多用短句,节奏明快,富于书卷气,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爱读书的“我”的形象。

11.根据提示,依次填写出“我”对书的复杂情感。

__________

→敬爱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品析语言。

只是经过的事变成的字,如焊进脑子里,不像在海中游乏了,上岸抖落一下便抖尽水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13.请简析文章开头和结尾

“砸”的含义及作用。

含义:

作用:

14.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谈谈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内容的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节选自《观第五泄①记》)

[注]

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今浙江境内。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斜靠。

15.请解释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①悄怆幽邃

邃:

②而犹不忍去

去: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17.请划分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

游人坐欹岩下望

18.甲、乙两文写水,突出了水的不同特点,其中甲文突出了水的_____,乙文突出了水的_____(分别用文中的一个字回答)。两文在写作手法上都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

19.请比较甲、乙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4分)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题。(4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0.诗中“长”“跻”“右”分别突出了道路的漫长、_________和_________。

2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五.作文(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青春需要历练,人生态度决定成长方向。孟子“舍生取义”引领我们直面选择,勇于担当;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启示我们从小事做起,不断超越;遇到挫折,沮丧落寞时,宗璞激励我们“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喜获成功,志得意满时,诸葛亮告诫我们“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请你根据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思考,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内容具体充实。

③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请以“××”代替。

八下

第三单元检测试题(二)(答案)

一.基础知识(31分)

1.B

2.C

3.B

4.B

5.D

6.A

7.A

8.请按要求默写。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2)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3)蒹葭苍苍

在水一方

(4)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5)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9.综合性学习(8分)

(1)[示例]话题一:桃花源美在生活富足、和谐安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在农业社会,有肥沃平整的田地耕种(就有丰富的农产品),有池水(就有丰富的水源和水产),有桑(可以养蚕、吐丝、织布),有竹(环境优美,可以制作许多农具和生活工具),意味着人们生活自给自足,安定祥和。

话题二:“桃”在传统文化中是长寿、正义、美好、富足的象征。陶渊明营造“桃花源”这个环境,正是想要表达对“桃”所象征的美好生活(生活富足、和平安定、和谐愉快)的向往。

话题三:略。(提示:围绕课文内容,提出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有密切联系的问题并做相应的阐释即可。)

(2)①[示例]这里多么美好啊!没有战争,没有压迫,和谐快乐,我回去收拾收拾,一定要回来!(要求与情节相符)

②桃花源无可再寻使得《桃花源记》有了悲剧色彩,这也暗示着作者认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想要寻找幸福生活是不可能的。《桃花源记》的结尾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

二.现代文阅读

【答案】10.B

11.(1).惧怕书

(2).恼恨书(或:珍惜书)

(3)

痴迷书

12.示例:(1)“还是”这里有“始终如一、终究逃不过”的意思,从表面上看,好像作者是在抱怨文字之苦,实则是在突出强调“我”钟爱书而欲罢不能的情趣。

(2)运用比喻手法,把写成的文字比作焊进脑袋的东西,把生活中容易被忘却的事情比作抖落的水珠,形象生动地写出书对自己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也突出了自己对书的喜爱程度之深。

13.(1).开头的“砸”是实指,是“击”“打”意思,指的是重物从高处落下;结尾的“砸”是虚指,突出强调书对“我”的吸引力,让“我”沉迷其中欲罢不能。

(2).首尾呼应,更突出了书对“我”的影响以及“我”对书的挚爱,深化文章主旨。

14.读书是无止境的,不能浅尝辄止,只有“多留住眼”“多定些神”,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意思对即可。)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15.①深

②离开

16.①(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②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人)沿着山路行走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象了。

17.游人/坐欹岩/下望

18.清

伟(或“奇”)

借景抒情(或移步换景)

19.甲文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的孤独、寂寞、凄凉之情。乙文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四.诗歌鉴赏

20.险(高)峻

曲折

21.D

五.作文(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青春需要历练,人生态度决定成长方向。孟子“舍生取义”引领我们直面选择,勇于担当;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启示我们从小事做起,不断超越;遇到挫折,沮丧落寞时,宗璞激励我们“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喜获成功,志得意满时,诸葛亮告诫我们“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请你根据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思考,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内容具体充实。

③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请以“××”代替。

语文八年级第三单元检测试题(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