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标准化池塘建设项目工作总结[定稿]
利津县明集乡生态高效标准化池塘
建设项目工作总结
利津县明集乡生态高效标准化池塘建设项目于2017年7月12日开工建设至2018年5月18日全部完工。现将项目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编制实施方案、初步设计
利津县明集乡生态高效标准化池塘建设项目成立以后,经各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充分协作,现已按计划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实施方案编制小组立足利津实际紧紧围绕建设规划,按照优化布局结构、突出优势特色、提高质量效益、生态环境的总体构思,通过认真考察综合分析利津县发展渔业产业的优势和制约因素,按照“集中连片、整建制推进”的原则,确定了池塘养殖开发产业项目的实施。在充分考虑了利津县基础设施现状、区域产业布局、主导品种发展环境承载能力、渔民生产需求、项目示范带动和国家投资成效等诸多因素基础上,确定项目的实施。
项目位于利津县明集乡郑家村,规划面积1725亩,清整高效生态标准化池塘12各,蓄水沉淀池2座;整修池塘道路2条,长2850米;清淤沟渠6条,长6037米(其中进水渠4454米,排水沟1583米);泄水口7处;配套设备水质检测设别;配套增氧机设备20台。
依据项目区位的基本情况,确定了项目建设内容实施方案,资金筹措方式、实施进度计划等。
二、严格落实工作责任 为确保利津县明集乡生态高效标准化池塘建设项目顺利实施,下设办公室负责项目实施指导、督办、和协调工作。负责项目分项工作将项目建设工作任务分解到组责任到人,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同时依托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市水产研究所及县渔业技术推广站,成立了专家技术指导组,负责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试验示范等工作。在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调度、研究项目有关工作,并到项目施工现场进行调研、指导、保证了项目的按期推进顺利实施。
三、加强管理全面推进项目建设
根据省海洋与渔业厅、山东省财政厅批复的项目实施方案和初步设计,由财政投入的建设内容,我们采用政府采购公开招投标的方式确定了技术力量雄厚、信誉可靠的施工企业并签订了施工合同。由企业投入和社会投入的建设内容,我们在项目领导小组的指导、协调下认真搞好督导、督查,力促工程进展同步。我们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与山东恒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施工合同。项目于2017年7月12日开工,2018年5月18日完工。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山东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山东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渔业产业项目管理办法》、《山东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评价办法》等上级有关文件的指示精神,我县制定了《利津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渔业产业项目资金公示制度》、《利津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渔业产业项目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利津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渔业产业项目法人制度》、《利津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优质鱼产业项目验收制度》,严格按照用“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建设招标制、项目建设监理制资金报账提款制”管理模式运作将所有制度装订成册,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制度保障。项目实施过程中,十分重视项目信息交流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现代农业项目的政策和成效。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支持,推动了工作向纵深发展。
四、积极做好验收准备工作
1、清理施工现场。督促各施工单位搞好施工现场的各项清理工作,保证施工现场整齐,美观。
2、搞好项目竣工决算和审计,利津县建国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作为项目法人,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管理规定、财务纪律,积极做好协调和督导工作,资金拨付及时到位保证了工程施工进度。项目施工现场完成后及时要求各施工单位出具项目竣工决算报告并对各决算报告进行了审计。
3、分类建档完善各种资料认真梳理各类档案材料,做到了施工前、中、后各类资料齐全完整。
4、做好自验自评工作为项目验收打好基础按照《山东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评价办法》和《山东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渔业产业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对利津县海洋与渔业局、财政局及项目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组成验收小组,对项目自我进行初验和自评。根据现场踏勘和检阅资料,验收小组人为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省、市的相关政策规划,各项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各类资料齐全完整已达竣工验收标准并写出了自评报告,出具了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五、存在问题及建设
通过现代渔业项目实施,利津县渔业基础设施水平取得了明显提高项目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但是通过项目实施也暴露出较多问题。一是配套资金问题,经济不富裕县,县财政困难,资金配套难度大,可适当降低地方财政配套比重,扩大省或自筹资金比重;二是项目区病害防治及环境监测、技术推广工作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渔业发展的要求,需提高加强。
第二篇:2011年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工作总结222
2011年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工作总结
根据自治区财政厅(桂财预函[2010]124号)精神和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桂渔牧财[2010]58号)文件,广西畜牧研究所承担实施《2010年池塘标准化改造》项目。以下是我所对该项目于2011年的工作总结。
一、实施方案的制定
根据文件精神,同时为确保配合全国千人钓鱼比赛在渔乐世界园区内顺利召开,我所制定了《2010广西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对项目地址、建设目标、建设内容、项目领导机构项目进度计划等做了详细的总结。
二、实际完成情况
该项目于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09月31日前计划完成面积909亩的池塘标准化改造,其中包括:
(一)、池塘护坡、分隔及排水管修整,其中:
1、大鱼塘挖护坡基础土方,长1.6千米;
2、大鱼塘护坡砌混泥土片石,长1.6千米,基础宽0.7米,高
1.2米,低层垫石粉0.2米,砌片石共计1344方;
3、分隔池塘,混泥土砌石方,共长220米(深6米,宽2.5米),低层垫石粉0.4米,砌片石共3300方;
4、大鱼塘排洪口埋设直径1200mm排水管80米,砌多孔砖沉沙池13个。
6、大鱼塘砌筑水泥砖挡土墙长3.7千米,宽0.4米,平均高2米,共砌筑水泥砖185000块。
7、标准鱼塘(分隔池塘)砌筑水泥砖挡土墙长720米,宽0.4米,平均高2米,共砌筑水泥砖36000块。
8、大鱼塘及标准鱼塘(分隔池塘)的水泥砖挡土墙抹灰(含水泥油光面)面积12000平方米。
(二)、挖填土方共12.5万方,其中:
1、挖土方量4.2万方;
2、填塘土方量4.5万方;
3、分隔池塘挖方量0.9万方;
4、平整池塘周边场地挖填土方2万方;
(三)、打井3口。
(四)、开通铺设道路
1、开通道路2.0千米,宽8米,铺垫拳头石、03石粉并压实的道路;
2、相应挖排水沟2.0千米;
3、道路排水沟铺设排水管长1.2千米,直径100mm的预制水泥排水管,相应砌筑排水沟沉沙池50个。
该项目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实行项目领导负责制,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制定的内容和目标实施项目,并实行严格的质量监督,保证各项工作按时按质完成。目前项目进展良好,工程质量优良。
三、财务管理
该项目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保证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并按要求落实自筹资金。
四、体会
在自治区水产畜牧局领导认真细致的指导下,通过该项目的管理和实施,我所积累了大量的池塘标准化改造的经验,为将来进行其它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加快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
池塘标准化改造的现实意义和技术标准
教案摘要:现如今,淡水养殖池塘基础设施大部分缺乏常态的科学的维修保养,导致池塘坍塌,低泥淤积,供电设施老化和缺乏,排灌设备破损或不配套等,直接导致水质条件恶化、鱼病、虾病频发,安全生产存在隐患、养殖生产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受到影响。所以要通过进行池塘标准化改造。提高现代化渔业的设施装备水平提供保障条件。
一、池塘标准化改造的必要性和意义
我国是世界水产养殖第一大国,水产养殖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水产养殖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池塘养殖是水产养殖中的重中之重,淡水养殖产量中的70%以上来自池塘养殖。对于水产养殖业来说,生产的基础条件主要是池塘。要发展现代渔业,必须首先进行池塘标准化改造,为提高现代化渔业的设施装备水平提供保障条件。
我市淡水养殖现状。我们莱西市是青岛地区不靠海的县市,水产养殖业指的是淡水养殖,即水库养殖和池塘养殖。椐2007年统计我市淡水养殖面积4758公顷,养殖产量11086吨。其中池塘养殖面积2205公顷,水库养殖是2553公顷,分别占养殖面积46.34%和53.66%。池塘养殖产量10318吨,水库养殖产量768吨,分别占总产量的93.07%和6.39%。
二、池塘养殖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市的水产养殖业获得了迅猛发展,养殖产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养殖技术的日臻完善而不断提高。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池塘养殖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步突显。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池塘基础条件差、池塘老化、养殖污染、病害问题严重,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等等。而池塘基础条件差又是导致其他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池塘条件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池塘建设普遍缺少科学规划
现有的池塘一部分是历史沿革使用下来的,一部分是改革开放以后开挖的。由于受历史条件所限过去建造的池塘大多数缺少科学规划,池塘连片面积过小,没有配套进排水系统,使池塘进排水困难,养殖过程中难以得到新鲜水源的补充;或者只有一条进排水通道,进排水共用,造成池塘发生鱼病时,难以有效的得到控制,又很容易蔓延达到其他池塘。
2、池塘水深普遍不足
过去池塘养殖主要依靠光合作用天然增氧,养殖机械特别是增氧机的使用很少,加上需要天然饵料来补充饲料来源的不足。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要求池塘水深不能太大,一般只有1.5M~2.0M左右,按照过去 养殖模式,增加水深也发挥不了的增产作用。但现在池塘养殖主要依靠人工饲料和人工增氧,增氧机的使用已成为池塘养殖增产的重要手段,1.5M~2.0M左右的水深已满足不了池塘高产养殖的需要。
3、池塘面积太小
过去建造池塘为了便于人工操作,一般成鱼塘的水面也只有5亩左右。由于池塘面积普遍偏小,容易造成水质不稳定,也制约了单产的提高,难以适应现代化、规模化池塘养殖的需要。
4、池塘塘基宽度不足、崩漏严重
过去由于机械化程度低,建造的池塘塘基宽度不足,汽车难以到达塘头,严重影响到苗种、饲料、和养殖产品的运输;塘基斜坡也没有保护措施,崩漏情况普遍严重,造成池塘保水条件差,容易发生鱼类串塘和逃逸。
5、池塘电网建设滞后
许多池塘的电网系统建设滞后,由于没有通电到塘头,所以使水泵、增氧机等机械无法使用,导致灌注新水、开机增氧等池塘高产稳产措施难以实施。总之,池塘养殖是我市目前水产品养殖最为普及的传统养殖模式,但随着养殖生产的持续进行和发展,养殖池塘基础设施又绝大部分缺乏常态的科学的维修保养,导致池塘坍塌,低泥淤积,供电设施老化和缺乏,排灌设备破损或不配套等,直接导致水质条件恶化、鱼病、虾病频发,安全生产存在隐患、养殖生产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受到影响。但怎样才能做到养殖池塘的标准化改造,养殖池塘的标准化改造又需要达到怎样的技术要求。现将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进排水系统
养殖池塘的进、排水系统是养殖生产的命脉。现有的水产养殖场大部分年久失修,进、排水设计建设简陋且不尽科学合理,有的养殖池塘甚至没有进、排水设施。所以我们在改造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的是:
1、进、排水道须分别建设,进水最好用明渠,因暗管容易堵塞、施工难度大、管道沉降不均渗水、损坏后维修困难等;
2、提 水泵站或进水口是设臵需选择上游的、无各类污染的、水质良好和稳定的位臵,防止与排放的养殖污水、生活污水等相互混合,造成水源水质的恶性循环、造成鱼病频发甚至绝产;
3、排水方式要根据养殖池塘地势的高低而定,一般分底排水、上排水、半底排水三种形式,排水口一般每个池塘设臵一个,位于进水口的相对位臵最好。
(二)养殖池塘的规划设计
养殖池塘的标准化改造内容包括池塘的形状、池塘的结构、方向、大小、深度、标高、塘埂的宽度及坡度。根据养殖生产要求,成鱼精养池塘的形状一般设计东西较长的成长方形池为好,这样的池型的优点是:池埂遮荫小,水面日光照射时间长,有利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夏季多东南风和西南风,水面容易起波浪,池水在动态中能够自然增氧,有利于减少鱼类的缺氧浮头。也能最大程度的降低风向对池塘塘埂的破坏。长宽比一般在5:3最好,这种长方形不仅外型美观,而且,有利于饲养管理和拉网操作,注水时也易造成全池水的流转。考虑到整个养殖生产中网具的通用性,所有精养池塘的宽度应尽可能保持一致。通常情况下,小水面养殖池塘面积在3亩~8亩间为佳,养殖水体平均深度1.5米以上。塘埂宽度及坡度的规划设计,依据养殖池塘的土质、池塘的大小和养殖品种。通常情况下,沙质土的塘埂设计宽度要求8米~10米、坡比1:2.5~1:3.0;粘性土的塘埂的设计宽度2米~3米、坡比1:1.2~1:1.5为佳。
养殖池塘结构的设计主要依据养殖品种而定,如中华绒鳌蟹的养殖池塘需设计中区浅水区,塘埂坡度要大,以便种植水草和适合作为饵料的螺类繁殖生长;中华鳖的池塘需设计中央浅塘埂坡度要大,以便中华鳖“晒背”;虾类养殖的池塘底部,需设计环沟和中央沟,以利于虾类生长栖息和排水捕捞等。
(三)水产养殖场辅助设施
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中辅助设施的规划设计,包括综合管理用房、仓库、道路、绿化、供电系统及围栏等。这些规划设计内容有条件的可根据改造建设单位的实际生产需要情况和投资规模进行选择。
综合管理用房内部设臵办公室、挡案室等,道路规划设计应掌握布局整齐合理、生产物资能运送到每个养殖池塘。水产养殖场绿化主要集中于,综合管理房所在 区域、主干道两侧以及生态湿地规划区域,而在池塘周边、塘埂坡面上端则可结合青饲料种植适当的草种建成草皮,池塘周边、塘埂坡面上端的草皮种植一定程度上可对塘埂形成保护,有效抑制水产养殖场区的水土流失、稳定养殖用水水质。围栏设臵也是标准化改造规划设计中一项较为重要的内容,关于在水产养殖场生产区域内,非生产人员触电、溺毙及偷盗养殖水产品现象时有发生,水产养殖生产受到影响,所以围栏的设臵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有投入才有产出,投入与产出是有比例的。所以实行池塘标准化改造,不仅能够增加我们养殖生产者的收入水平,也一定能根本性的改变目前我市水产养殖生产现状,改变池塘基础设施严重老化、生产设备陈旧、技术水平落后的面貌,增强经营者的养殖专业技术知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所以我们有条件的,应该拿出部分资金对基础设施、生产设备进行常态的维护和保养,有意识的对环境进行保护,是我市池塘养殖生产模式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实现养殖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通渭县荞麦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工作总结范文
通渭县荞麦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
工 作 总 结
通渭县地处甘肃省中部,全县辖6镇12乡,332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244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5.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34万人。海拔1410~2521m,年平均气温7.2℃,年无霜期120~170d,年降水量300-400mm,全年蒸发量高达1700mm,是降水量的4倍多。农作物播种面积187.92万亩,其中荞麦播种面积在12万亩以上。近几年,荞麦在我县各乡镇都有种植,但以西北部种植为主,种植区域内大气和土壤环境污染轻,生产投入的化肥、农药少,因而生产的小杂粮属无污染绿色食品。因此,发展荞麦生产可充分发挥作物的多样性来保持旱区粮食生态系统的平衡,保证我县粮食安全,同时通过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特色农业,促进产业开发,对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任务目标
依据项目实施的条件,计划在我县的华岭、马营、北城、陇阳、鸡川、碧玉、襄南等7乡(镇),涉及105个村3150农户,每年示范推广荞麦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面积8万亩。2009年平均亩产达到150公斤,良种应用率达90%;2010年平均亩产达到180公斤,良种应用率达95%;2011年平均亩产达到200公斤,良种应用率达98%。通过示范推广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通过项目的实施,组装配套各种成熟、系统、行之有效的荞麦标准化 生产技术集成,使全县荞麦生产基础条件得到改善;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开发名、优、特品牌,逐步实行订单农业,以生产促龙头企业,实施产、供、销、加工一体化经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完成情况
(一)任务面积
经统计,在我县的华岭、马营、北城、陇阳、鸡川、碧玉、襄南等7乡(镇),105个村3.2万农户中,2009年完成荞麦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面积8.23万亩,平均亩产达到156.8公斤,良种应用率达92%。在项目实施中,组装配套了各种成熟、系统、行之有效的荞麦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使全县荞麦生产基础条件得到改善;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了生态环境,开发出以通渭苦荞茶为主的名优品牌,逐步实行订单农业,以生产促龙头企业,实施产、供、销、加工一体化经营,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技术落实情况
1、引进了优良品种。引进推广了平荞2号、甘荞2号等优质品种,同时大力开发了药用型、富硒型等食疗保健新品种。
2、推广了先进栽培技术。一是抓标准化技术的落实。通过种子的精选、包衣和小粒种子大粒子,实行精量或半精量播种,达到省工、省籽、保苗、防虫、丰产的目的;二是推广了膜侧沟播技术;三是应用了集雨节灌技术。
3、创办了标准化生产基地。在科学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加强了标准化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工作。在华岭、马营、北城、鸡 川、襄南共建立标准化荞麦生产基地5个,面积5.3万亩。通过示范基地的建立,达到辐射带动的作用。
4、实行订单农业。为加快我县荞麦产业化建设的步伐,优化配臵龙头企业,逐步实行订单生产,引导和支持生产者与加工销售企业互相联合,发挥各自优势,在开发地方优质苦荞茶生产的同时,努力实现产、加、销一条龙,提高产业开发效益,促进我县荞麦的产业化进程。
三、效益
(一)经济效益
2009年完成标准化种植面积8.23万亩,平均亩产达到156.8公斤,比前三年平均亩产135公斤,增产21.8公斤,增幅为16.15%。总增产量达179.4万公斤,新增总纯收益358.8万元(每公斤按2.00元计)。
(二)社会效益
1、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调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科技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支撑作用。引进名、优、特新品种,建立示范基地,带动千家万户,发挥自然资源,实现产、加、销一条龙服务,贸、工、商一体化经营,实施订单农业生产,使小杂粮产业真正成为富县强民,脱贫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
2、实现农业技术创新。应用先进栽培技术,改进生产手段,革新耕作制度,发展设施农业,实行集约经营,促进“两高一优”农业在我县的发展进程。
3、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力。随着该当项目的实施,加大了 农业科技的应用程度,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4、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通过技术咨询、指导、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对示范区3.2万户农民进行了技术培训,全面提高了农民生产技术水平和应用现代旱作农业技术的能力。
四、保证措施
(一)成立了项目领导和技术指导小组
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农业、财政、质监等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项目实施区华岭、马营、北城、陇阳、鸡川、碧玉、襄南等7乡(镇)乡镇长为组员组成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面积规划、物资落实、人员调配、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等行政工作。项目牵头实施的县农技中心确定了1名技术骨干任组长,并抽调了7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制定技术规程、方案,开展技术指导、培训等。
(二)实行技术人员包点、包户责任制
按照科技入户工程管理办法,实行技术人员包点责任制,针对项目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多层次技术培训,每人开展技术培训2次以上,在示范区开展技术指导4次以上,使项目区每个农户至少有1个人接受1次比较正规的技术培训。据统计,在项目区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70期,培训农民3.3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6万份。
(三)强化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与考评
项目领导小组及主管部门加大了对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力 4 度,对专家组成员、技术指导员以及相关环节负责人的工作绩效进行了检查考评。对参与实施本项目表现突出的技术人员,给予了表彰奖励。通过监督检查和考评,调动了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一○年三月三十日
技术人员在荞麦标准化示范区对农户进行集中培训
第五篇: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考核办法
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化管理考核办法(试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铁道部和铁路局关于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有关文件和规定,进一步提高施工、监理单位标准化管理意识,积极推动多经系统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取得进步,特制定本办法。
一、有关要求
按照建设单位与施工、监理单位共同制定的标准化管理推进计划和标准化管理的具体要求,建设单位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组织监理站、各项目部和作业队对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化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及考核。考核内容依据部、局和多经处下发的有关标准化管理文件、规定和要求。
1.施工单位项目部和监理站须在开工前对所管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进行规划,做到标准化管理开工前准备工作到位,开工后过程控制到位,施工结束后收尾工作彻底。
2.主要工程项目开工前须经建设单位和监理站对标准化管理落实情况(三通一平,场地硬化,材料场、生活区、加工区规划,以及各种安全警示标志、标识和标牌设置情况等)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准开工。
3.按照建设单位下发的标准化管理推进计划阶段安排,每月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监理单位对各项目部和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情况进行平推检查并且进行考核评价,日常采取不定期检查和临时抽查。
4.因地方征拆和方案变化等因素影响标准化管理推进计划按期兑现的,由项目部以书面方式说明原因报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将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标准化管理推进计划。
5.要求施工单位按照标准化管理推进计划要求,及时制定本项目部的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必须符合铁道部和路局有关要求并且符合现场实际,要做到主要项目齐全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6.监理人员必须做到对施工单位标准化管理的指导、监督和检查。监理人员发现标准化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时,要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改,对于施工单位未按要求进行整改的,要及时通知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监理单位进行现场检查核对,对于情况属实的,视情节轻重对施工单位进行通报批评直至经济处罚。
二、考核内容及处罚标准
1.项目部和作业队(架子队)驻地标准化。
1.1 未按要求制定项目部和作业队(架子队)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
1.2 未按规定成立相应的管理组织机构,有关工作职责和制度未上墙,1.3 项目部八牌二图未设置或设置不全。
八牌:驻地工程揭示牌、组织机构框图、工地党组织和文明工地建设构架图、工地安全生产责任制、工地质量创优规划、“三标一体”(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职责分配表、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项目管理方针目标。同时设置工程质量监督和建设领域突
出问题专项治理举报电话牌。
二图:施工平面图(包含线路平、纵断面图)、工程形象进度图。
1.4 作业队(架子队)五牌一图未设置或设置不全。五牌: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同时设置工程质量监督和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举报电话牌。
一图:施工现场平面图
1.5 项目部和作业队院落未进行封闭式管理。
1.6 职场环境和施工、材料场地无规划,驻地卫生脏乱差。1.7在居民区附近施工产生严重噪音及粉尘,运输过程中造成道路污染。
检查发现以上问题,每项(次)罚款2000元。2.人员配备及培训标准化。
2.1 项目部未按规定和投标承诺配备管理人员。
2.2 作业队(架子队)未按“1152”规定设置九大员(队长、技术负责人,技术、质量、安全、试验、材料员,领工员和工班长)。
2.3 项目部擅自调整管理人员。
2.4 对施工人员未进行人身安全教育和消防教育。
2.5 对机动车辆驾驶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未进行临近既有线施工安全教育。
2.6 对现场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未进行既有线施工安全应知应会教育。
检查发现以上问题,每人(次)罚款2000元。
对于施工单位变更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以及质量、安全专职等人员)的处罚,经建设单位批准后变更的,每人(次)罚款1-5万元;未经建设单位批准擅自变更的,每人(次)罚款5-10万元。
3.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化。3.1路基工程
3.1.1 施工现场“五牌一图”(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和施工现场平面图)及各类标示牌、警示牌未设置或设置不全不规范。
3.1.2 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作业。
3.1.3 大型机械施工现场未严格做到“五个一”的,即:一机、一人(专职防护)、一本(机械施工日志)、一牌(设备标识牌)、一证(机械操作证)。
3.1.4 机械设备无标识牌或标识牌不规范。
3.1.5 易发生机械伤害的场所和施工现场出入口未按规定设置禁止和警示标志。
3.1.6 各类桩基地面孔口四周未按规定搭设防护围栏或围栏不牢固,停止作业时有关孔口未用盖板盖严并设置围栏和警告标志。
3.1.7 滑坡、崩塌、高陡边坡等高风险路基施工现场未按规定设置明显的禁止、警告标志。
3.1.8 配电房(室)、变压器等固定电力设备未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屏障或网栅围栏以及明显的禁止、警告标志。
3.1.9 施工现场未按规定设置安全警戒线或安全警戒绳。3.1.10 施工现场不按规定程序施工,路基填筑一次堆土过厚,摊铺和碾压不标准,路基填料不符合标准、弃土和垃圾不及时清理。
3.1.11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有关作业人员未按规定佩带胸卡、袖标和安全帽。
检查发现以上问题,每项(次)罚款3000元。
3.2桥涵工程
3.2.1施工现场“五牌一图”(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和施工现场平面图)及各类标示牌、警示牌未设置或设置不全不规范。
3.2.2 桥涵施工现场未按规定采用封闭式管理,施工现场出入口未悬挂“施工重地,闲人免进”的禁止标志,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帽、上岗证、安全监察人员袖标(牌)。
3.2.3 各种机械设备安装不牢固或存在安全隐患。3.2.4 挖空桩和钻孔桩不按标准施工或存在安全隐患。3.2.5 制浆池、储浆池和沉淀池周围未按规定设立防护设施和安全指令标志,制浆材料的堆放地没有防水、防雨和防风措施,弃渣泥浆未及时外运,泥浆池等废弃后未回填处理。
3.2.6 基坑位于现场通道或居民区附近时,未按规定在基坑边缘设置两道护栏并加设夜间红色标志灯。
3.2.7 基坑防护未按规定设置双横杆钢管防护栏(可以高于该标准)或防护栏设置不牢固,未按规定设置安全指令标志(基坑危险,请勿靠近)。
3.2.8 深基坑施工现场未按规定设置禁止标志(严禁抛物)。
3.2.9 基坑施工照明灯设置不符合用电设备安全规定。3.2.10 模版和脚手架不按规定标准施工或存在安全隐患,脚手架施工处所未按规定设置禁止、警告、指令标志。
3.2.11 移动模架跨越道路无法封道施工时,未按规定在移动模架合适位置悬挂限高、限速标志,并安排专人进行道路口防护。
3.2.12 桥上进行铺架作业时,未按规定在桥下设置严禁车辆及行人通过的安全禁止标志并派专人值班巡视。
3.2.13 跨公路和跨在建铁路的桥梁的施工中,未按规定设置桥下限高架和防撞设备,高速公路处未设置减速信号标志。
3.2.14施工现场材料乱堆乱放,机械设备随意摆放,弃土和垃圾不及时清理,钢筋和水泥等需防水材料未按规定垫护、未采取苫盖措施,以及施工现场管理脏、乱、差的。
检查发现以上问题,每项(次)罚款3000元。3.3材料加工场地及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存放场
3.3.1 施工现场“五牌一图”(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和施工现场平面图)及各类标示牌、警示牌未设置或设置不全不规范。
3.3.2焊接、切割场所未按规定设置禁止标志、警告标志。3.3.3 材料加工场地出人口和场内未按规定设置禁止标志和 9
警告标志。
3.3.4 用电场所未按规定设置警告标志,易发生火灾场所未按规定设置警告标志,消防器材放置场所未按规定设置提示标志。
3.3.5 各作业区未按规定设置分区标识牌(清洗区、备料区、待检区、合格区、加工区、成品区、半成品区、废品区等)。
3.3.6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有关作业人员未按规定佩带胸卡、袖标和安全帽。
3.3.7 各种材料和机械设备标示牌未设置或设置不全不规范。
3.3.8 各种机械设备操作规程未设置或设置不全不规范。3.3.9 钢筋加工和焊接不按标准进行施工或质量不合格。3.3.10 混凝土配比不符合标准或施工质量不合格。3.3.11 水泥、砂石、土等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材料以及废弃材料混堆混放。
3.3.12 施工现场材料乱堆乱放,机械设备随意摆放,弃土和垃圾不及时清理,钢筋、水泥等需防水材料未按规定进行垫护并采取苫盖措施,施工现场管理脏、乱、差。
检查发现以上问题,每项(次)罚款3000元。3.4房屋建筑工程
站房、雨蓬、天桥、站台、地道等工程,参照路基、桥涵工程和材料场地有关内容及标准进行考核。
3.5三电工程
通信、信号、电力工程,参照路基、桥涵工程和材料场地有关内容及标准进行考核。
检查重点:室内设备安装及调试施工,室外电缆沟挖掘及电缆敷设施工,电力贯通线架设施工,箱式变电站施工,现场信号设备安装施工以及电缆、箱盒、机构、电杆存放场地等。
4.既有线施工安全管理标准化。
按多经处有关安全管理办法内容及标准进行奖罚。5.办公区和生活区管理标准化。
5.1 各种临建房屋搭设不符合规范要求或存在安全隐患。5.2 办公区安全、卫生、通风不符合要求。
5.3 办公区未按规定设置宣传栏、黑板报、读报栏以及企业文化和建设理念宣传标语。
5.4会议室桌椅摆设不整齐,非整体性的会议桌未铺桌布;会议室墙壁未张贴组织机构图,安全、质量、环保保证体系图,线路平(纵)面缩图,工程形象进度图以及项目管理方针目标。
5.5生活区内员工宿舍、食堂、锅炉房、浴室、文体活动室、厕所等设施室内外卫生环境脏乱差。
5.6生活区内未张挂包括公共生活区、住宿生活区、饮食生活区等区域在内的“卫生责任区公示牌”和卫生管理制度。
5.7 宿舍区未张贴治安、卫生、防火管理制度。
5.8 办公、生活、宿舍区各种电源电线私接乱拉,无用电安全防护措施。
5.9 各种生活用品、床铺、被褥、储物柜等物品乱堆乱放。5.10 食堂未按规定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和卫生制度。5.11 食堂无卫生许可证,炊事人员未持健康证上岗,卫生许可证原件和健康证复印件未张贴上墙。
5.12 食堂未配备必要的排风设施和冷藏设施,燃气罐未单独存放或没有安全防护措施。
5.13 厕所未指定专人负责卫生工作,未定时进行清扫、冲刷、消毒,造成蚊蝇孳生和脏乱差。
5.14淋浴房(间)内设备及电源设置不符合安全规定,存在人身安全隐患。
5.15 生活废水不按规定处理,各种垃圾不及时清运。检查发现以上问题,每项(次)罚款1000元。6.内业资料管理标准化。6.1 内业资料无专人管理。
6.2 未建立内业资料台帐并及时更新。
6.3 内业资料填写不规范,未分类装盒并装入档案柜。6.4 变更设计资料和原始资料不完整,开工报告和安全协议等资料不齐全。
6.5 现场技术交底及施工作业指导书资料不完整。
6.6 材料进场和试验台帐未建立,材料试验报告单未及时归档。
6.7 检验批内容及签字手续不全。6.8 混凝土同条件养护报告不全等。
检查发现以上问题,每项(次)罚款1000元。7.监理单位标准化
7.1 监理站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和各项管理制度齐全,监理人员配备符合现场实际需要,监理人员现场监理作用发挥良好。
7.2 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标准化管理指导、监督和检查作用发挥良好。
以上内容未做到,视具体情况每项(次)对监理站罚款1000~5000元。另外,对于施工单位标准化管理不到位的,对监理站按对施工单位罚款金额的10%进行罚款。
8.对于检查发现本办法未列的标准化管理方面的问题,指挥部将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罚。
三、奖励标准
根据每月检查情况,对于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较好的施工单位,指挥部将视具体情况给予有关项目部和作业队每次1~5万元奖励,同时对监理站按对施工单位奖励金额的10%进行奖励。
本考核办法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二○一一年七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