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6)笑对人生
编辑:情深意重 识别码:15-1110702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20 18:37:14 来源:网络

第一篇: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6)笑对人生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

十六、笑对人生

前导言:

苏轼是一位非常诙谐幽默的人,面对庸俗小人,他借助寓言辛辣讽刺,面对同事交往,他不再正襟危坐、公事公办,而是巧妙编排,折腾搞笑,经历传奇成就辉煌的苏轼,个性色彩为什么如此的丰富多彩?敬请关注《苏轼》第十六集《笑对人生》。画外音:

苏轼是一位曾经高居庙堂之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政治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生活随性、个性洒脱、不拘一格的普通人,他“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既可正襟危坐、郑重其事,又可嬉笑怒骂、挥洒自如,而其中诙谐幽默的各种故事最为后人津津乐道。那么,苏轼的诙谐幽默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这种个性特点又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继续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十六集《笑对人生》,敬请关注。康震:

苏轼的诙谐和幽默的例子太多了,如果专门来讲的话那要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只能择其要者略述一二,应该说他的诙谐和幽默与他的才情和知识、学识结合在一起成为了一种智慧。

比如说,苏轼的诙谐幽默用在第一个地方就是很实用,第一类是讥讽那些庸俗小人,这个不针对于某一个具体的人,但是它的表现形态是什么呢?写寓言。我们知道要能够写寓言故事的人那原创能力很强,你比方说在中国历史上,庄子他很擅长编寓言,韩非子也很擅长编寓言,柳宗元也写过很多寓言故事,在西方有《伊索寓言》。苏轼也是一个写寓言的大师,只不过他其他方面的成就太高了,这些寓言的小故事没有那么出名。他有一次跟道潜和尚,这和尚我们之前提到过这个人,他是苏轼的好朋友,他跟道潜和尚聊天,说到现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苏轼说,我给你说个故事你就知道了,说有一家人家有两扇门,这不是废话吗?有门肯定有两扇门,这有两扇门就有故事了,怎么着?端午节的时候,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有这样的风俗,他把这个艾草,人们说燃烧艾草不是可以辟邪吗?他把这个艾草扎成人的形状,然后就插在这个门框的上面,然后还要做桃符,桃符实际上就是两块木板,上面写一些辟邪的话,然后挂在门的两边,后来就演变成什么了呢?春联。那么这个艾草人就插在上面了,两块桃符就放在两边了,这就起来了,这桃符就很不忿,抬起头就看着这个艾草人说,你何德何能敢站在我的头上?你胆子太大了!这艾草看着它下面这桃符说,你都入土半截的家伙了,你还跟我吵什么?你能跟我争什么?正在那儿吵谁应该在上面的时候,门神发话了,门神说我们都是没本事的人,靠着人家这两扇门在过活,你们还吵个什么劲啊?本身就是寄人篱下,还要争个高低,羞不羞得慌啊?你看,这在嘲笑谁呢?就是那些五十步笑百步的人,都是没本事,寄人篱下,靠人家的饭食过活,自己还争吵不休,这就是小人物。这个不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人,是针对一种社会风气。所以这个就是用拟人化的这种方式讲的这种故事,它是幽默还是诙谐呢?很难讲,在幽默诙谐当中别有深意,而且它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不只是一个玩笑话,不是一种独立的玩笑话。苏轼在这方面能力很强。

第二类,就是嘲弄那些弄虚作假的家伙。他有一次跟他的老师欧阳修在一起聊天,欧阳修就跟他说,说最近庸医很多。苏轼说怎么见得庸医很多呢?欧阳修说有个人生了一种病,浑身冒冷汗,他就去找大夫,大夫说你为什么冒冷汗呢?那人说,那天我坐船过河,被江上的风吹了一下,吹了一下我着凉了,我就老冒冷汗。大夫想了,沉吟半晌,给你开个什么方呢?要对症下药,有了,这大夫找了一艘破船,这船上不是有舵吗?那舵把子、船工在把那舵把子的时候,他不是老得把那舵把子吗?把这时间长了,那个船工、很多船工都用过这个舵板,手上有汗有脏的东西,汗气都浸润其中,把这个舵板卸下来剁碎了,掺点什么丹砂、什么别的药和在一块,涂成糊状。把它喝下去。说为什么要喝这个呢?说多新鲜,这叫以形补形。你想想,你不是坐船过河的时候受了惊吓的吗?就把那个船上面那个舵板给你剁碎了,和巴和巴、调巴调巴,你把它喝下去,以后再过河的时候遇上风,你就不会出冷汗了。这人就喝了,也不知道是这舵把子起了作用了呢,还是说掺和的别的药起了作用,反正这人是不冒冷汗了,给治好了。欧阳修就感慨说,你说这怎么办呢?明显地觉得是不对劲的,但是他治好了,还要给他辩污的话,还很难辩得清楚。苏轼说这有何难?太容易了老师,你也太想不通了,我有办法。说什么办法?说好办,以后就告诉他们,把毛笔和墨汁烧成灰,让学生喝下去,这样他的学习成绩就能提高。由此推广开来,伯夷那是很清廉的人,把他的洗澡水喝下去就能治你的贪婪之欲。还有比干,我们知道,心比比干多一窍,这个比干是很真诚的,他是商纣王的叔父,他给商纣王上谏言,结果商纣王把他给杀了,他是忠臣,把这个比干吃的剩饭剩菜给他吃下去,你就不会是一个奸臣。你可以去舔樊哙的盾牌,这样你胆子就会变大。你去闻一闻那西施的耳环,你本来长得很难看,就会变成一个美女。他说如果这样的话,就很好办了,可以告诉这些大夫,你们以后不用开药了,我们自己都能给自己开,一个舵把子算什么呀?我们还喝毛笔的灰呢。这种连锁推理是有点刻薄,但是也确实能看得出来,苏轼这个人的刻薄他是有针对性的,你不是坏吗?咱俩看谁能坏过谁,我比你可以更坏,你还吃舵把子呢,我后边给你开出一堆药方来,你前面那舵把子就站不住脚了,我告诉你的本质就是这个。

所以我们以前光以为苏轼就是可能开开玩笑、抖抖机灵,那哪儿成啊?像他这样一个人就是开一个玩笑,有时候甚至可能是耍一个贫嘴,那都是别有深意的。画外音:

苏轼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丑恶现象嬉笑怒骂、挥洒自如,但苏轼并不是一个寒酸刻薄的人,相反,他非常宽容大度。在同事之间,苏轼也不都是正襟危坐、公事公办,特别是相熟之人,苏轼的调侃与搞笑更是无以复加。那么,苏轼的做法到底会是怎样的呢? 康震:

还有一类是比较轻松的,就是同事之间的开玩笑。我们前面说过有一个人跟他在这方面是“死对头”,就是刘贡父,刘贡父专爱开他的玩笑,可是刘贡父到晚年的时候生了病,这病病得比较怪,怎么着呢?这个眉毛胡子都掉了,鼻孔塌下去了。这苏轼有一次(跟)大家在一起吃饭,就看着他这个眉毛胡子都没了,苏轼就说你这个长相好,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猛士兮守鼻梁。这刘贡父气死了,这简直是太可恶了,又没办法,只能嘿嘿一笑。刚笑完,厉害的还在后边呢,苏轼就手给他就编了个寓言故事,安在他的脑袋上,看着他这鼻梁塌塌的,原来也是个高鼻梁,后来变成一个低鼻梁、矮鼻梁了,苏轼说,我年轻的时候读书甚多,看了很多典故,说有一回子路和颜回逛农贸市场,不好好看书,背着孔子出去瞎逛去了,在农贸市场上走,走走走,正在走呢,看见孔子从对面走来,这怎么了得呀?赶紧藏起来,藏在哪儿呢?那有一座石塔,藏在那石塔的后头,过了一会这孔子从前面走过去了。苏轼说你知道这塔的名字叫什么吗?刘贡父说那我哪儿能知道啊?说他们俩刚才在躲谁呀?在回避谁呀?说回避孔子啊。说对呀,这塔的名字叫“避孔塔”,要念得快了就是“鼻孔塌”。也太坏了,处心积虑。你不惜调动自己的经史子集的知识,就干下这等事情啊,鼻孔塌,“避孔塔”你都能想出来。你看,刚才讲的几个寓言故事,还都是有深刻的寓意的对不对?这个纯粹就是人身攻击嘛,但是很难得,他怎么能想得起来呢?这机灵劲儿这方面也用了不少,“避孔塔”。

他有个好朋友叫顾临,这都是做官的,又叫顾子敦,这人长得很雄伟,特胖,所以他有个外号叫“顾屠”,屠夫的屠,就意思说他长得像个屠夫。有一天中午他们几个同事在一起吃饭、聊天,吃饭聊天的时候,这中午就困,顾子敦就趴在桌子上睡了一会儿、眯了一会儿。这苏轼不闲着,那能闲得着吗?这么多的素材是不是?袖子挽起来拿着毛笔,在那案子上弄个小纸片写着“顾屠肉案”,放在那儿,你想他那么胖,趴在桌子上睡着,放个小纸牌,上面写着“顾屠肉案”。睡了一会儿,顾子敦快要醒来的时候,苏轼从兜里掏出三十文钱,就甩在这桌子上,当啷啷的那钱扔得,这顾子敦吓一跳,怎么了?!说,买四两肉啊。这顾子敦恨死他了,就净开这种玩笑。你看,苏轼前面写的那些寓言、那些故事,后边又是这副面目,又可爱又可恶,他要不贬黄州、惠州、儋州那才怪呢。

就能看出这个人,他心里边有很欢乐的一面,一个能够这样子老是研究“避孔塔”的、研究“顾屠肉案”的,然后扔钱买肉的这种行为艺术的人,他就老是觉得生活当中有很多好玩的东西,你注意这是他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我们以前讲苏轼、研究苏轼容易把他神圣化,虽然我们也知道他身上有很多诙谐的地方、幽默的地方,但这些诙谐有时候也被神圣化了,的确如此,我们一想到苏轼,就是“大江东去,浪淘尽”,要么就是“夜饮东坡醒复醉”,要么就是“也无风雨也无晴”,或者就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长期以来我们头脑当中的苏轼已经被固定化了,高度地固定化了,即便说到他的所谓诙谐、他的幽默也往往就是他跟佛印的那些故事,但是你要很清楚,这些离苏轼的所谓诙谐和幽默的真相离得还很远。事实上一个真正具有高度幽默感的人,首先是对生活充满了欢乐和热情的人,这是最核心的部分。那么幽默或者诙谐,它的基础是什么呢?它的基础就是好玩。在一般人看来,顾子敦长得胖点,顶多说他肥得像头猪一样,但是对于苏轼来讲,给他身上扔上两个钱,这就是我的幽默。他把这种行为艺术贯穿其中,让他具有了戏剧性的变化,这个是我们大家并不了解的一个方面。用我们现在的话说这人比较闹腾,喜欢折腾,喜欢搞怪,有点搞笑,这么大年龄了一点正经没有。

当时有个宰相叫吕大防,吕大防长得特别胖。这都怎么搞的,净是碰见胖子。他长得很胖,喜欢睡午觉,苏轼有一次到他府上去拜访他,就坐在客厅里头等了很久,这个老人又胖,天气也热,就睡觉,睡了很长时间老不起来,苏轼等到最后都不耐烦,站起来快要走的时候,吕大防腆着个肚子慢慢地出来了,出来,在书架的旁边有这么大一个水盆,里头养了一只绿毛龟,大家知道绿毛龟那是很名贵的,说明这个乌龟年代久远,他(苏轼)就在这儿看,正在看,吕大防一进来一看说,看见了吧?绿毛龟,没见过吧?很稀罕。苏轼说这有什么稀罕的,这种东西很容易见得,我见过乌龟比这个还厉害。吕大防说你见过什么龟?说我见过“六眼龟”。吕大防说什么?六眼龟?长六只眼睛?那还是龟吗?说是龟。说你有什么依据吗?因为他知道苏轼博闻强记,知识很广泛,就全凭这个“蒙人”呢,他说有什么依据吗?说有,想当年五代十国的时候后唐有个皇帝叫唐庄宗,引进了这种品种,长六只眼睛,唐庄宗手底下有一个倡优,实际上就是有点像东方朔这种角色,滑稽之臣,还给这龟编了个口号,历史上是有记载的。吕大防说,不曾听说啊,这口号怎么念的?说六眼龟呀六眼龟,你睡一觉顶别人睡三觉。吕大防说你看,这孩子又来了,鼻孔还没塌完呢,这又出来一“六眼龟”。这种事情在苏轼身上很多,我们能看出他抖机灵的一面,这就是他跟同事之间经常发生这样的故事。画外音:

苏轼与王安石同是北宋政坛和文坛的重要人物,两个人虽然个人关系不错,但是政见不合,文学见解也不尽相同,王安石喜欢做文学上的翻案文章,苏轼对此颇不以为然。那么苏轼会如何发挥自己诙谐幽默的特长来挑战王安石?与王安石的这种争论究竟反应了苏轼怎样的个性特点呢? 康震:

我们知道王安石这个人是个改革派,我们前面讲王安石时讲过的,好做翻案文章。他写《明妃曲》,人家都说王昭君和亲给弄到边塞去了,肯定受了很多的苦,吃了很多的苦,是个不幸的遭遇,到了王安石的笔下,写诗的时候就说与其在这儿被打入冷宫,得不到皇帝的宠幸,那还真的不如到那去当个阏氏,也就是皇后,到单于那儿当个阏氏,我看也蛮好的。做翻案文章。人家都说孟尝君礼贤下士、门客三千,“战国四公子”之一,他却说孟尝君手底下都是些鸡鸣狗盗之徒,所以难成大事。改革意识强的人好做翻案文章,姑且不说翻案对还是不对,这是另外一回事,他喜欢做翻案文章。

有一次,这王安石还有苏轼等人在一起聊天,说到了一件公案,什么公案呢?王安石看这个《汉书》,《汉书》里边记载(叫)扬雄,扬雄是西汉著名的哲学家,也是著名的辞赋大家,写了很多的辞赋,《汉书》里边记载扬雄的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王莽篡汉,王莽篡汉了以后建立了一个新政权叫“新”,历史上叫莽新。扬雄本来是西汉的臣子,王莽篡汉立了新之后,扬雄写了一篇文章叫《剧秦美新》,那意思就是拥护新政府,他在这篇文章里头抨击秦朝的残暴的统治,为新成立的新莽这个政权歌功颂德,这是一件事情。但是我们知道王莽这个人物在历史上争议是很大的,他所建立的新这个王朝历来不被看作是一种正统王朝,对于王莽的评价,特别是在宋朝的时候都是负面的评价,所以扬雄的这个行为肯定被认为不是一个合乎传统道德和政治理念的行为,这是一件事情。还记载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说扬雄跟一件刑事案件牵扯关系,结果警察来抓他,他自己怕得要命,从楼上跳下去了,但没摔死。王安石因为是研究经学,他对于扬雄是很器重、是很看重这个人的,很欣赏的,所以他读到这两件事情,他就觉得不可能,他就跟苏轼讲说这怎么可能呢?《剧秦美新》这样歌颂王莽政权的文章他根本不可能写嘛,他怎么可能写这样的文章?完全不可能,瞎编的。至于说从楼上跳下这种事情更不可能做,他是一个很完美的经学家,是一个很完美的儒家的学者,干不了这样的事情,这完全不存在的。他(王安石)要翻案,苏轼看着他说,别说你怀疑,我现在也怀疑了。王安石说你怀疑什么呀?苏轼说我怀疑扬雄就不是汉朝人。这样你满意了?那事你都怀疑,我根本就认为他就不是汉朝人,也许就是咱们北宋人。你看,这种釜底抽薪式的方式,让你也没法再否定了,你否啊?我都说他不是汉朝人了你还否定什么?

苏轼的“可恨”之处往往就在这些地方,太聪明了,太聪明了以后就容易招人恨。所以他的这些机敏之处;所谓智慧之处;所谓诙谐之处;所谓幽默之处,一方面见出他的真性情,另外一方面也能看得出来,在当时北宋的士大夫群体当中苏轼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什么样的一个作用。画外音:

苏轼真的是一位千古难遇的独特人物,他的经历如此传奇,他的成就如此辉煌,他的个性又如此丰富,命运似乎总爱和他开玩笑,一会儿是众人仰慕的高官,一会儿是倍受欺辱的犯官。难能可贵的是,苏轼将每次贬谪都当做一次惬意的旅游,泰然自若,淡定洒脱,这就是一个潇洒自在的苏东坡,这就是一个诙谐幽默的苏东坡。那么苏轼笑对人生的个性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与他同时代的人为什么大多不如苏轼有如此鲜明和丰富的个性呢? 康震:

有人也许会问,那你说了半天,苏轼这么爱开玩笑,这么幽默,这么诙谐,天生就是这样的吗?何以他就能如此?别人、为什么跟他在一个时代的人就没他这么鲜明呢?这个东西还真的很值得探讨一下。

苏轼为什么很喜欢开玩笑?为什么他的做派跟同时期的程颐、程颢兄弟包括后来的南宋的朱熹就有很大的不同?我们都知道原来讲过一个故事嘛,他跟程颐、程颢兄弟发生了严重的冲突,程颐、程颢兄弟,司马光去世以后按照古礼、过去最古老的礼节,给司马光的遗体,然后给司马光的遗体上面用这个锦缎做了个锦囊,然后把它覆盖在司马光的遗体上,一个大的锦囊。苏轼进去一看说,上面放个信封打个邮戳,就说寄给阎王爷的。他看不惯这种墨守古礼的做法,他这种做法不是针对司马光的,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同处在一个时代为什么性情上有如此大的差别,这里边是有说法的,苏轼这个人他有一种理论,当年秦观、他的弟子对他曾经有一个评价,说得非常中肯,他说

“苏氏之道,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其次则器足以任重,识足以致远,至于议论文章,乃其与世周旋,至粗者也。阁下论苏氏而其说止于文章,意欲尊苏氏,适卑之耳。”

——秦观《答傅彬老简》

什么意思?他这段话是写给谁的呢?写给另外一个人,那个人对苏轼的评价很高,说苏轼写文章写得好,如何如何高超,如何如何伟大。秦观对他说,说你完全搞错了,苏氏,他这个“氏”指的是“姓氏”的那个“氏”,他不可能直接称呼苏轼的,他说像苏轼这个人最为要紧的是他的性命自得之际,就是这个人物他的性格,他的这个苏轼之为苏轼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他的性情,这是他最要命的地方,其次他这个人有见识,他这个人足以担当大任,他是可以从政的。首先是他的性情,而且他性情自得,也就是说他自己得其所在,用我们普通话来讲,一般的话来讲就是什么呢?自己的性情得了自在,非常欣赏、非常适得其所,这是第一。第二,他有器识,也就是说他有见识,这样他可以从政。至于第三,才是文章,他的文章只不过是用来和这个世俗世界周旋的,这是最末等的。你现在说他文章写得是最好的,看上去是在捧他,实际上是在贬他。

那么秦观讲的这个性情自得是指什么意思呢?苏轼有个理论,认为人的性情,特别是人的人情,是人之为人的最根本的基础,人的所有的礼节、规范、文化、尊卑、长幼,所有的这些社会规范、社会规矩归根结底都是从人之常情这个基础上长起来的,所有苏轼认为真正的礼节、真正的规范不应该违背人的本性,应该立足人的本性。由此出发,他认为向内应该解放人的性情,应该让人的性情得到舒展。对外,反对任何的外在的机械的束缚。

我记得原来给大家讲过一个故事,说宋哲宗八岁刚做皇帝,小的时候,这个皇上在小的时候他都要接受教育,他的老师就是程颐,程颐给他讲课,中间休息的时候,正好是春天刚到,那小孩嘛,八岁,在园子里转来转去的,就把一个柳条拽下来了,这下程颐不高兴了,说春天之始,万物复苏,圣上却折了一枝柳条,有损天地生机,您应该为这件事情感到惭愧呀。司马光后来就讲,仁主为什么不爱儒生?就是因为他们身上太过陈腐。这就是说,春光无限,小孩儿折了一个柳枝,也算不上环境破坏,这是人之常情,你的那个礼仪如果跟人之常情背离了,你的礼就没有基础了,你的礼就是假礼。

所以对苏轼来讲认为性情是第一等的事情,一切的礼仪,一切的文化都应该在这个人之常情的基础上才能生长起来,所以苏轼因为这一点上来讲,苏轼跟他的父亲苏洵包括苏辙,性情都是很相近的,所以他表现在他的举止行为方面就是放浪形骸、潇洒自在、任运自然,就是说话口无遮拦,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虽然带来了很多麻烦,但终其一生这个特点没有改变。

我前面也曾经讲过,不光是苏轼,包括这“苏门六君子”都有这个特点,不然他们也走不到一起,所以“苏门六君子”包括与苏轼比较亲近的这些读书人,他们的身上大体有着相同的性情,有着相同的对人生的看法,这种性情自得的观念归根结底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就是一个人的世界观,所以我们说,你看上去苏轼幽默诙谐,这需要解放他的性情,一个人只有解放了性情,释放了性情,才能感觉到世界的可爱,才能感觉到自己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可爱之处,都有有趣之处,所以苏轼是一个有趣的人,这首先是因为苏轼是一个能够充分地感觉到世界乐趣的这样一个人,这一点要做到是比较难的。所以我们说,黄庭坚对他有一个评价,说

“视其平居,无以异于俗人,临大节而不可夺,此不俗人也。”

——黄庭坚《书缯卷后》

说苏轼这个人平时混在人堆里一点都看不出来他有什么不同的,比俗人还俗,你就像他刚才开的那些玩笑,有的就比较刻薄,有的就开得有点过了,他比俗人还俗,但是他“临大节而不可夺”,但是在出处大节方面,在政治方面,在品格方面,他大节不亏,这不是个俗人。

到了清代有一个著名的学者叫张问陶,对他评价说

“宋时多拘儒,惟公有生气。”——张问陶《眉州》

什么意思?宋代的儒生太多拘束,太多拘束,只有这个家伙,这个老人家勃勃有生机。当然我们在这儿一讲,并不是说苏轼这个性情自得就是十全十美,我们只是想说,因为有这个特点,才成就了可爱的苏东坡,我们才会喜欢他,这是最重要的。如果他性情自得,我们不喜欢他,那今天也用不着在这儿讲他。

关于苏轼我们讲了很多很多了,还有很多没讲到,比如说,我们知道他身上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特点,就是此公颇好饮酒;颇好美食;颇好养生,这也是苏轼之为苏轼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特点,他还有一种旷达怀远的气质,也是后人特别推崇的,这些就是我们下一次要给大家介绍的,谢谢。下期预告:

苏轼不但是史上最著名的文人,也是史上最有名的美食家。然而,屡遭贬谪的苏东坡很多时候食物奇缺,连饭都吃不上,他又如何能够成为真正的美食家?在舌尖上的东坡美味究竟有着怎样的精髓?敬请关注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十七集《舌尖上的东坡》。

第二篇:唐宋八大家之苏轼浪漫的实干家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

四、浪漫的实干家

前导言:

一座被洪水浸泡两个多月的城市,在他的指挥下成功脱险;一个被誉为“城市眼睛”的湖泊,在他的治理下重新焕发出青春的光彩。为了灾民,他不惜违背对朋友的承诺;为了解困,他宁愿帮助可怜的被告自我解赎。一段段不期而遇的浪漫事,一个得心应手的地方官。——《浪漫的实干家》 画外音:

苏轼在朝廷中的为官之路历经磨难、波折不断,而在地方上的任职则可以说是得心应手、驾轻就熟。以“黄州被贬”作为一个分界线。之前,他先后在密州、徐州、湖州担任过知州;之后,他先后在杭州、扬州、定州等地担任过知州,在地方担任一把手的时间总共有十几年。在地方任职期间,苏轼完全没有了在朝廷里任职时的火爆脾气,而是踏踏实实办事、认认真真为官,赢得了民心、做出了成绩。而其中又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浪漫事发生在他的周围。那么,苏轼在地方任职期间到底做出了怎样的“丰功伟业”?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浪漫故事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继续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四集《浪漫的实干家》,敬请关注。康震:

苏轼做官有个特点:在中央做官,要么是像翰林学士这样的高级政治顾问,要么是像礼部尚书、礼部尚书和兵部尚书这样的国家很重要的部门的一把手;在地方做官也是做知州这样的行政一把手。他在中央做不了官,为什么呢?一争二争三争的,就给他从中央挤出去了。他到了地方之后,反而能为老百姓做点实事。苏轼做过这么多的地方官,最为出色的政绩,最能体现他这个苦干、实干加巧干,或者说苦干、苦干、实干加浪漫的这个特点的是两件大事。这两件事都跟水有关,第一是在徐州做知州的时候抗洪抢险。这是水多了、泛滥了、成灾了。在西湖,在杭州治理西湖,这是什么呢?这是淤泥多了,把水给堵住了。这两件事情,苏轼都干得漂亮。有苦干的精神,有实干的效果,有浪漫的情怀。这是他做地方官,跟别人比起来最大的一个特点。先说徐州,苏轼在宋神宗熙宁十年,四十二岁的时候做了徐州知州。他一到徐州,就让黄河给他了个下马威,黄河发大水了,把徐州城给围了。水位很高,有多高呢?将近有三丈高。高出城内的地面,高出将近两丈。这非常危险,城墙如果老让水这么泡着,就泡酥了,泡成酥饼了。那水就冲到城里来了,这怎么办?苏轼这时候,能够看出他临危不乱、果断的素质。

他做了几件事。第一,首先是要稳定人心。这水一来,这城里边有钱人都想跑,苏轼告诉他们说,你们谁都不能跑。你们要是都跑了,人都跑光了,谁还守城啊?我可以保证,只要我在这儿,我还活着,水就进不了城。一锤定音,人都不走了。第二,光说不练不行,紧急调了五千个民夫修城墙,加固城墙。可是根本不够用,怎么办?苏轼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拄着木杖,去请驻扎在徐州的北宋的禁军。我们知道北宋的禁军直接听命于皇帝,你别的人是不能随便乱调动的。这时候苏轼哪还管得了这个啊,去了找着那军队的队长,跟他说,你再不来帮着我们加固这城墙,这城就完了。这队长也很明事理,说大人如此尽力,小人们自当奋先。带着他这些士兵赶修、抢修了一条长堤。什么叫长堤呀?就是在城墙的内侧又加了一道长堤。加得太及时了。第二天,外城墙就被冲垮了。要没修这长堤,徐州城就完蛋了。第三,苏轼还得巧干。你光修堤不行,你猜他想什么办法?他用那大麻袋,里边装上草、石头,然后这徐州城的城墙都有排水道,有六个很大的排水道,这些排水道如果洪水进来是很麻烦,但是你在里头堵是堵不住的。他把这些大麻袋从城的外侧塞住,这个水,洪水使劲地拼命挤压这些麻袋,死死地压在这排水口上,永远也不会漏的。又把公私数百艘船全部调用起来,把这些船拴在城墙外边,漂在水上,可以减少水浪、洪水对城墙的直接的冲击。这叫科学你知道吗。光修长堤那谁都能想到,你得想出巧妙的办法,来防止把城墙给冲毁了,减缓它的力度。

城里头险象环生,城外头就更甭提了。为什么呀?洪水一冲,什么都没了,死了很多人,还有很多灾民,怎么办呢?苏轼让人拿着粮食,坐上船到各处去救灾民。他自己,我刚才说了,穿着雨衣,拄着手杖,穿着草鞋,就住在城墙头上,天天不回家。渴了喝口凉水,饿了吃块饼子,死死地抵抗了七十多天,愣把这水给等退了。黄河恢复了故道,这水就由着黄河故道进入大海了。徐州的洪水之围就算是解了。叫一般人来讲,这就行了,赶紧调动吧,省的下回水再来了再受这罪。没有,苏轼要防患于未然。他知道,这黄河发大水,每过个五六十年就得来一回,所以他紧急上报朝廷,要求加紧拨款,他要修一道结结实实的、长久的建筑,而不是临时的长堤。钱也不是那么好拨的,求爷爷告奶奶,拖了很多关系,款子下来了,修了一道加固型的、长久的长堤。到了八月份,长堤修成了、落成了,苏轼的苦干,苏轼的实干有了成绩了。这时候文学就该登场了。你别忘了,他是个文学家。

这个大堤落成以后,他要庆祝,他就在这修了一幢十丈高的大楼,取名“黄楼”。为什么呀?取黄土镇水之意。那一天我就不描写了,因为我不在现场。鼓锣喧天,反正是很热闹,来了三十多位嘉宾,就跟现在做选秀似的,大家都在那儿庆祝。这没什么稀奇的,苏轼的弟弟苏辙、苏轼的学生秦观秦少游,两个人都写了一篇《黄楼赋》,寄过来,以示祝贺。苏轼还有一个学生,叫陈师道,写了一篇《黄楼铭》,也对苏轼的功绩,对这次抗洪抢险的工作给予高度的肯定。你想,这苏辙、陈师道,还有这秦观,都是当代的大文人,所以他们这《黄楼赋》和《黄楼铭》写来之后,这黄楼名气就更大了。苏轼觉得苏辙这篇写得不错,就亲笔把苏辙这篇一千多字的《黄楼赋》抄在一块绢帛之上,然后又叫人把这篇赋刻在石碑上。这就等于说苏辙写了一篇《黄楼赋》,他的哥哥把它抄在石碑上,刻下来,要流传后世。徐州当地有一个歌妓,名叫盼盼。你听这名起的,很珍贵,跟熊猫似的。这盼盼长得又漂亮,人又聪明,苏轼很喜欢她。原因是什么呢?这姑娘老想跟苏轼学书法,一来二去的,学得还挺像模像样的。苏轼不是抄他弟弟这篇文章吗,这篇文章其中有四个字,叫“山川开合”,这盼盼,苏轼还没抄完的时候,这盼盼自己拿笔在上头,就把这“山川开合”这四个字,自己模仿苏轼的笔迹,把它写下来。苏轼一看,写得还像模像样的,挺像回事的,把那撇捺稍稍地修饰了一下,再不更改,直接刻到碑上去。你看,这多少也是文人的一个雅趣。

南宋有一个文人称赞这件事,说什么呢?说天底下做文人没有比苏轼更幸福的了。你瞧人家,抗洪抢险,苦干实干之后,修了一座黄楼,然后指派自己的兄弟、两位学生写来《黄楼赋》、《黄楼铭》,只是在挥洒之间就成就了黄楼的名声。自古而今,哪有这种幸福的文人呢?写出来的文章雄视百代,一看就是一代的文宗。这文人不知道这盼盼还写那四个字,他要知道了的话,他还会说,这黄楼修起来,一方面有苏辙的雄文为它扬名,一方面还有红粉佳人为它添妩媚。这叫什么?这就是浪漫。把洪水给退了,也防患于未然了,宋神宗虽然有点不待见苏轼,但苏轼这事做得好,还发来了嘉奖令了。盼盼还写了四个字,还刻到石碑上了。你看看,老百姓高兴、皇上高兴、文人们也高兴。这就是苦干、实干加巧干。画外音:

苏轼与杭州这座城市可是有着不同寻常的不解之缘,苏轼三十六岁时就曾经当过杭州通判,五十四岁时又担任了杭州知州,他在杭州总共工作和生活了五年时间,对杭州有着很深的情感。而他第二次任职杭州时,疏浚西湖,建造长堤,为杭州人民实实在在地做了一件“民心工程”,留下了为人称道的千年美名。那么,苏轼修建这个工程的初衷是什么?杭州人民从这个工程中到底会得到怎样的实惠呢?

康震:

我们再来看杭州,苏轼五十四岁的时候第二次来杭州,这次做的是知州,前面那次做的是通判,是个副职,这次做知州。杭州是个好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是苏轼来到西湖,来到杭州的时候,西湖面临很大的危机。为什么呀?这西湖常年里边的淤泥太多,水面上长的水草太多。这两个特点就把西湖给毁了。苏轼在给朝廷的奏章里头分析西湖的形势,讲了这么几个特点:从文学的角度来说,西湖是杭州的眼睛。西湖要是瞎了,杭州就成了盲人了。第二,从生活的角度来讲,西湖是杭州人的生活用水的来源。从朝廷的角度,西湖是皇上放生和祈福的地方。从水利的角度来讲,西湖是保证河运畅通的一个来源。从经济的角度来讲,西湖还是酿酒上税的一个重要的源头。所以我们说西湖治理不好了,无论是从政治的角度、经济的角度、水利的角度,还有文学的角度,都不好。说白了,治理西湖,既是一次民生的拯救,更是一次文学的拯救。它本身就有浪漫的色彩在里头。

到底怎么治它呢?首先得挖淤,把这淤泥给清了。但是淤泥清了,这个只要有人力物力和财力就可以做到,挖出来的泥巴往哪儿放呢?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苏轼群策群力,跟大家商量之后就决定在西湖的西侧,从南到北建一座长堤,把这淤泥都堆成长堤。堆成长堤好啊,这就把西湖分为内湖和外湖,也叫里湖和外湖。一来,减轻了人们从南到北要绕圈,要绕三十多里地,这对我们来讲就是锻炼身体也太长了点。横截一条长堤,可以节省人们的时间。这是第一条。第二条,修了这个长堤之后,可以在长堤上修桥,然后在长堤上种上垂柳,种上花花草草,它就变成了西湖上的一道新的风景线。但是问题是你修了长堤不错,你把淤泥挖了也不错,问题是它以后还会淤的,那怎么办呢?

苏轼还跟大家一起想个办法:在这水上中菱角。因为种菱角有个前提,你要种菱角必须先清淤泥,先清这水草。一举几得,既给老百姓找了一条挣钱的路子,又清了淤泥、清了水草。第二,种了菱角之后,卖来所得的钱一部分交还回来还可以治理西湖。但是水面这么大也不能荒种,你到处都种也不行,怎么的,得定个区域,区域以外的地方可以种,区域之内的一点都不许种,得保证水质的澄净。所以就在西湖的中间修了三座小石塔,构成了一个三角形。最开始的时候这是很实用的,后来演变演变演变,就成了三潭印月了。我刚说了,这是一次民生的拯救,这还是一次文学的拯救。杭州又把眼睛睁开了,还是丹凤眼呢,挺漂亮的。

在改造西湖的过程当中,苏轼也没少费工夫。他在黄州不是做了猪肉吗,叫做东坡肉,他就把这东坡肉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做这东坡肉给民工们吃。应该这么说,我们给大家总结一下的话,徐州的这个工程,抗洪抢险的修黄楼,这是因为苏轼苦干和实干之后有了效果,所以苏辙等人为他写文章是为了能够让黄楼、让苏轼的政绩名声远扬。但是因为有文人的加入,所以使得本来没什么文学色彩的黄楼,具有了浪漫的情怀。可是西湖的治理就不一样,这个举动本身,既是实干的结果,又是一次文学浪漫情怀的结果,人们从这西湖这闪亮的眼睛的背后就能看出,苏轼在这个工程里边所孕育的仁爱之心。所以你看,我刚才说了,苏轼这个地方官跟别人不一样,他是一个很浪漫的实干家。画外音:

苏轼对西湖所做的改造,不仅造福当地居民,使杭州的民生更加繁荣;而且让西湖更加美丽,让杭州的眼睛更加明亮。如今历经千年,“苏堤春晓”与“三潭印月”依然是引人入胜的西湖十景之一,人们漫步在苏堤上,在西湖中泛舟荡漾,首先感受到的是苏轼的浪漫情怀,同时也深深体验到这浪漫背后,苏轼对杭州百姓的一份仁爱情怀。其实,苏轼这个实干家的浪漫事儿不少,这个浪漫的文学家干的实事也很多。那么,面对在地方做官非常具体,甚至琐碎的工作,苏轼将会如何细致地考虑问题?他要怎样做才能赢得百姓的真心拥护呢? 康震:

大家可能会说,那苏轼就干这两件事吗?那当然不是,他干了很多事。好些事应该说既很实用,又很浪漫。能够看出苏轼这个人,始终是把民生放在第一位的。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还是在杭州。杭州虽然有西湖,大家想不到也有发生饥荒的时候,苏轼去了之后就碰到一次饥荒。碰到饥荒之后,有很多饥民,没有办法。怎么办呢?要跟朝廷申请钱款来救灾。当时朝廷有一个办法,就是什么呢?卖度牒。度牒就是朝廷颁发的和尚的文凭。卖一个文凭多少多少钱。因为出家做了和尚之后,可以免于向国家交赋税。所以当时你要做和尚的话,那是什么呢?你得交钱,才能拿到这个文凭。当时这个文凭的名额是掌握在中央官员的手中的。苏轼为了要多得这个度牒的名额,就跟朝廷的官员提出来,今年的指标我要拿一半。朝廷的官员说,这不行啊,你拿了一半,别的地方怎么办呢?苏轼不管,弹劾这个官员,愣是让朝廷把这个官员给撤回去了。这事苏轼做得确实不太地道,但是从这事上能看得出来他真的是很着急。最后,总算是把这卖了度牒的钱拿来救了灾民。

可这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很多问题没法解决。比如说,有了饥荒就要瘟疫。发生了瘟疫之后,一死一大片。这时候苏轼就拿出了这独门的绝学,他有个秘方,叫“圣散子”。这什么玩意儿?就是一种药,治瘟疫的。说起这圣散子来,还有个典故:苏轼在黄州的时候碰到他一个好朋友,叫巢谷,俩人闲聊天的时候,我们知道苏轼本身就是非常喜欢养生,研究养生的,他跟这个巢谷在一块聊天的时候,巢谷就跟他说,我有个秘方。苏轼一听秘方,眼睛就亮了,就死气白赖地跟他要这个秘方。这巢谷就死活不给地,因为他太爱这个秘方了,连亲儿子都不传。后来苏轼是死缠硬磨,这巢谷把他拉到长江边上,指着江水发毒誓:不准传给别人,只可自己享用。苏轼答应了,嘴上答应了,心里不以为然,苏轼不喜欢这种垄断行业。他拿到了圣散子这个秘方之后,这次碰上瘟疫,就把这秘方拿出来,让人到山上去采草药。因为这圣散子有个特点:它的原料非常地便宜。然后准备几口大锅,天天熬这圣散子。凡是从这路上过的,每人给喝一碗,免费的。但这也不解决什么问题,你能喝多少碗才能解决瘟疫呢?

苏轼就想到应该办医院。你看这邪门不邪门?当时为什么得病的人很多,没法救治呢?因为在古代的时候没有公共医疗设施。都是一些道人、僧人给人看病。苏轼当时自己掏了五十两黄金,又从公款里拨了两千贯钱,建了一所病坊,他起的名字叫“安乐坊”。据不准确的统计,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所公办的,官家办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医院。你还没想到苏轼还有这功能呢。我说这事儿什么意思啊?就是苏轼办了很多的实事。因为做地方官跟在中央做官不一样,他每天必须面对很多琐碎的小事。苏轼不是天天在西湖边上瞎转悠的,他要解决很多实际的问题,这能看出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另外的一种素质。他在朝廷上,战略问题他能争论,整体思路他能争论,到具体的事儿上,小事大事都能做。画外音:

苏轼是一个爱民的好官,是一个负责任的好官,也是一个有人情味的好官,同时最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个有着浪漫情怀、有着诗画才能的好官,在他的身上,还发生了许多浪漫而有趣的事情。那么,在地方任职期间,作为浪漫故事主角的苏轼到底都经历了些什么?这个浪漫的实干家又会给后人留下哪些美丽的诗篇佳作呢? 康震:

我们想苏轼太累了,太忙了,天天地跟司马光、跟王安石还要争论,然后还得抗洪抢险,还得治理西湖,还得熬药,忙死了。这么忙他还能浪漫吗?我告诉你,浪漫不用专门浪漫,只要想好了,随时都能开始。苏轼每天办公的地点在哪儿呢?西湖啊。每天早上起来,洗脸刷牙吃完早餐,坐一艘船,从西湖这儿穿过去,然后办公桌就摆在西湖边上,拿出公文来,一点一点批。苏轼有个好习惯:把每天的事记在“手机”上,记事本上,记在这记事本上,做完一件勾一件,就跟我们的备忘录一样。所以他虽然工作很多,但不拖到第二天。他有时间浪漫,他得给浪漫留出空间来。你想想,这是什么情形啊?那西湖边上垂柳依依、微波荡漾、水波不兴,苏东坡在这儿拿着各种报表,拿着各种公文。办完了公事,在灵隐寺散散步。晚上跟僧人们在一起吃完斋饭,然后骑着马缓缓地回家。我经常想,如果我也有这样的办公环境,我一边看着报表,一边也能随口吟出: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谁写不出来呀,有这环境我也能写出来,这得有这份心才行。人忙成这样,还不忘跑到西湖边上办公,这就是一种心态。什么心态?一种文学的情怀,一种美的情怀。只有这种人才会想到把淤泥造成长堤,还在长堤上修桥,还在长堤上种柳、总是在做实事的时候,忘不了把实际的事情能变成民众可以享受的美感。这就是东坡跟别的人最大的不同。所以我们很喜欢他,就是这个人很可爱。可爱在哪儿呢?就在这点上。不过我也经常想,苏轼在西湖边上办公,也许是在等人,有时候也许就能等到一个人。

有一天,苏轼和自己的朋友在西湖的亭子边上正聊天呢,突然间听到远处传来古筝的声音,筝声隐隐。没过一会,在在远处看来,就那西湖上,有一艘小船划过来了。这船头坐一女子,装扮得非常庄重、典雅,当然也很漂亮,见了苏轼就跟他说,我是从小就喜欢读您的诗文。用现代话说,也是您的超级粉丝。可是一直没机会见您,我都嫁了人了,我们这女人家出来,出头露面的不方便,今天听说您在这,我特意过来见您一面,给您弹上一曲,表达我对您的仰慕之情。你想想,应该多去西湖边上转,就会有人划船来给你弹古筝。有这样的情怀,有这样的情境,你要再不写词,那就是作孽。苏轼就写了: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念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苏轼《江城子》

写的太感伤了,同时也很美丽。听到这古筝的声音,看着水面、湖面上有荷花在摇曳,循着古筝的声音再去看人,不见人了,只看见青青的山峰。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也有一种忧伤中的浪漫。写的太好了。这种地方官,辛苦心里也是甜的。

苏轼在密州,苏轼在杭州,都造就了他在文学上的,具有阶段性的成果。苏轼在杭州做通判的时候,开始了他的词的创作。苏轼在密州做知州的时候,写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在密州的时候,写了他的第一首豪放词“老夫聊发少年狂”。所以我们说,苏轼在他任过地方官的这些城市,一方面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自己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同时,也收获上了文学上的成果,双赢。朋友们,这种双赢不但健全了城市,也健全了人心,更健全了人的灵魂。

还是在杭州,所以杭州这个地方很重要,很多浪漫的事,苏轼身上那些事,都是在杭州这个浪漫的城市发生的。一天,他在衙门,有人来打官司。这人是干吗的呢?是一个绸缎商。这绸缎商打官司说,说我给别人卖了绸缎,钱收不回来了。苏轼说怎么回事呢?说这个被告是做扇子的,他要做扇子用我这绸缎。我把绸缎卖给他两万贯,到现在一个子儿没收回来,已经逾期了,他违反了合同,我要告他。苏轼一听,这还得了,我们法治国家,把他叫来。叫来这被告,一苦脸,跟苏轼说,全都怨我,真是违反合同了。我跟您说一情况,我爸爸去世了,我这看病、丧葬,花了很多钱。可巧今年一开春进入夏天,它天不热,它老下雨,你说这么冷的天,谁买我的扇子啊?我这扇子卖不出去,借了钱也还不上。这两万贯,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没办法。这就两难了,你说他这是事出有因,那位也等着用钱,怎么办呢?总不能让孙悟空来了以后把龙王爷叫走,别下雨了,天就变暖,不可能啊。

苏轼有苏轼的办法。跟这被告说,你做扇子的?说是,做了一堆。说你把你们家做的那上好的扇子,拿出二十把来,我给你还债。一听哟,这都到了秋天了,您还用这么多扇子?您怕热呀?想不了那么多了,回去赶紧拿了二十把上好的扇子。苏轼那是会写扇面的,就拿桌子上判公文的那笔,这儿画两杆竹子,那儿画几个怪石,这儿画几个枯木,这儿题两句诗。人家一会儿工夫,二十把团扇,画得是玲珑剔透。都了结了,然后把这扇子交给他说,拿到门口去,很快你的帐就能还上了。这人感激得,哭都哭不出来了。抱着二十把团扇刚出门,就有来买的。我前面说了,苏轼的字和画在当时是非常值钱的,都争着要呢。一把扇子一千钱,绝对卖了,还一千多呢,不但把帐还了,还有富余呢。一会就卖光了,没捞着来买的还后悔不迭。

可是我说实在的,我听完这故事之后,我一开始有点发蒙。就是我弄不清楚,第一,苏轼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是他想秀一把自己的字画的功夫呢?还是真心想帮这个人呢?我觉得有作秀的这个成分。但即便这么说,咱说句实话,又有几个人能够用这种诗情画意的方式,来替这个人还账呢?比方说,如果是我,我啥也不会,我从兜里掏两万块钱,我给他扔这儿,我替你把帐给还了。但这也不对啊,长此以往,老是这样,不符合规矩呀。所以苏轼这个做法,应该说那就捎带手地,既秀了一把自己的字画的功夫,同时又实实在在地帮了他一个忙。问题是这样的做法,这种故事发生的主角,他只可能是苏东坡,换了别人,他想不出这一招来。这就叫什么?把工作的热情,把对百姓的关爱,贯注在浪漫的情怀当中。既满足了原告的需求,又解脱了被告的困扰,最后也满足了苏轼自己想表现自己一把的这种欲望,都达到了目的。这样做有什么不好呢?

所以我们说,苏轼跟别的官员就是不一样,他在地方做官,首先他的基础是要有苦干的精神。第二,苦干他不蛮干。他干得很聪明,他得干得实实在在的,把这工作的业绩体现成为老百姓的实惠。第三,层次比较高了,他不但要让你得到实惠,而且他要在享受当中去享受这个实惠,把这个实惠变成美的实惠。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所以我们讲,从刚才讲的这些小故事,我们能看得出来,苏轼一到了地方上,就如鱼得水,浑身都活了,能把自己浑身的解数都能使唤出来。他很有人情味,他也懂得怎么做事,他知道怎么能把事做得既好,而且做得很美。所以我们说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浪漫的实干家。好,谢谢大家。下期预告:

在苏轼的诗词中,最让人难以释怀的就是他悼念亡妻的《江城子》。究竟是怎样一个女人,才能让苏轼这样天才而博学的人、这样智慧而风趣的人,如此柔肠百结,如此肝肠寸断,如此泪水千行?究竟是多么厚重的一份情感,才能让苏轼在阴阳隔绝十年之后依然发出这样深情的呼唤?《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五集《十年生死两茫茫》,敬请关注。

第三篇:唐宋八大家之苏洵

唐宋八大家之苏洵01始发愤-康震 百家讲坛讲稿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几对名垂后世的文学世家,例如三国时期曹操、曹丕和曹植的三曹父子;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的三苏父子;以及明朝公an派的三袁兄弟(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其中三苏父子均位列唐宋八大家,成就最高、名气最大。在三苏中,大苏苏轼的文学成就最高,最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几对名垂后世的文学世家,例如三国时期曹操、曹丕和曹植的“三曹”父子;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的“三苏”父子;以及明朝“公an派”的“三袁”兄弟(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其中“三苏”父子均位列“唐宋八大家”,成就最高、名气最大。在“三苏”中,“大苏”苏轼的文学成就最高,最为后世所熟知;“小苏”苏辙官做得最大,成就斐然;而他们的父亲“老苏”,在名气上则稍显逊色,但苏洵在文学发展史上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创作的《六国论》等名篇,传之后世,谓之经典。那么苏洵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又是如何培养出了两位杰出的儿子的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洵第一集《二十七,始发奋》,敬请关注。【康震】

苏洵的名气很大,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并不是因为“唐宋八大家”的原因,是因为另外两个原因。第一,他是苏辙和苏轼的爸爸。他这个爸爸,培养了两个非常杰出的儿子,父名因子贵而显。第二个原因是他上了《三字经》了。我们知道在《三字经》里边有这么一段话: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三字经》

说苏洵到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他那么大岁数了,他还知道后悔要读书,你们这些小的,早早地就应该立志读书。他变成一反面教材了,浪子回头金不换。那我们就在想一个问题:这不对,如果苏洵是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这么一个形象的话,这么一不靠谱的、不长进的父亲,怎么会培养出两个这么优秀的儿子呢?这逻辑关系不顺。再者说了,这么优秀的两个儿子,怎么会就有一个不长进的父亲呢?这倒推也推不过来,所以此事颇值得琢磨,还得从头说起。

这苏家,眉山苏家是大姓,望族。苏洵的前面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叫苏澹,一个叫苏涣,哥俩儿都中了进士,厉害吧。苏澹英年早逝,苏涣后来中了进士做了官,在当地影响非常大。什么叫影响非常大?因为苏涣中了进士的那一刻起,他当时中进士的时候,街上、他们家里头都挤满了人,就围观他。他的中进士和到外地做官,对眉山此地读书的风气、考科举的风气、考中科举做官的风气,有极大的影响,他等于改变了当地的一个社会风气。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苏洵十八岁的时候读书,你注意,苏洵在十八岁的时候读书考过一次进士,没考中。大家说没考中这个很常见,古代科举进士那么难考,哪能一次就中呢。他问题是考了一次之后,不考了。不但不考了,哥们儿不读了,不读书了。这怎么回事?你说这俩哥哥都挺好的,怎么到了小三这儿,他就不读书了呢?最奇怪的是他爸爸苏序也不着急。同村人说:你儿子天天搁外头游山玩水、游荡不归,不管管他?让他跟两个哥哥学习。别人问他的时候,他笑而不答,对他这个儿子是纵而不问。问急了他说一句:“非忧其不学也”,我从来不会为他读书的事担心。觉得很奇怪了,怎么回事?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苏序对那两个儿子督责有加,要求很严格。一边紧来一边松,这原因何在呢?

说起来很奥妙,其实也很简单。第一,苏洵读什么书?他两个哥哥读什么书?在宋代要考科举,那就得读“声律记问之书”。什么意思?第一,你得考诗赋,得学会写诗,写有韵之文,得写骈体文。这个东西苏洵一辈子都不擅长,就是这块敲门砖,他拎不起来,他不擅长写这种韵文和诗赋。第二,“记问之学”得死记硬背,这他也不擅长。所以他是有原因的,他不是真的不读书,而是这一类的书他读不了,他不爱读。他父亲苏序知道他这儿子绝顶聪明,真要读书,必是大才。但是现在的考试体制把他给限制了,所以他现在游荡不回,他现 1 在天天游山玩水的。但是他知道他这儿子心里有数,将来一旦要开始读书的话,那必有不同凡响的表现,所以他纵而不问。

这还有第二个实际的问题,还有一个原因,其实是跟苏序的个性有关。你想,这什么爸爸有什么儿子。苏序这个人个性极为不同寻常,他不爱读书、乐善好施。曾巩后来在给苏序写的墓志铭里边有这么一句话:

“读书务知大义,为诗务达其志而已,诗多至千余首。”

——曾巩《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

(苏序)就不爱读书,到晚年写了很多书。曾巩有说这老人家读书只求了解个大概意思,写诗只不过是抒发性情。换句话说,他是好读书,他不求甚解。什么叫“不求甚解”?就是观其大略而已,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行了,不做死学问、不读死书、不死读书。我刚才不是说了吗,这种性格特点,在苏洵的身上得以反映出来。所以知子莫如父,就知道这儿子像自己,聪明、不读死书。苏序这个人性格放达,心大。苏涣那个儿子不是考中进士了吗,按道理考中进士,这是多大的事。儿子要是回来的话,那不是家里头得置办酒席,得举行隆重的仪式。朝廷还会把相关的文件、相关的一些物品,比方说诏书、封诰等等,有一些奖励性的东西,都得寄回家里来。当时乡里头还有另外一姓程的大户人家,人家儿子也中进士了,置办得非常地齐整,人家老程还问他说:老苏,你得好好准备准备,这是大事。他说:没事没事,喝酒去。那天下午蹲在村头跟一老头,俩人正喝酒呢,东西寄来了。寄来之后,一边喝着酒,拿出来看了一会儿,看完之后塞到口袋里,把吃剩下的一块牛肉,也塞到口袋里,交给他那小童说:你背着回去吧,我喝得有点高了,一会儿我骑头驴,再接着回去。

等回到村子以后,远远地看见那小童背了两个口袋,口袋里装的是朝廷给他的通知、给的证书,里头各种各样朝廷赏赐的物品,还有一块牛肉。然后老苏骑着一头驴,在后头醉醺醺地跟着。他(老程)说这哪是儿子中了进士,没考中都没这么惨呢。老程就说:你这也太不像话了。(苏序说)没事。苏轼后来回忆说,我爷爷这行为,只有有识者才能认得出来他心里其实特高兴,但是他对这形式的东西不在乎。现在你知道了吧,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爷必有其孙。苏轼后来这种放达的性格,那在他们家爷爷身上就看的出来。这也是一个原因,就是为什么苏洵能够这样地暂时地放弃读书,而他们家老爷子不着急?一类人。【画外音】

出生于眉山望族,又有两个成功的哥哥,苏洵的不务正业在当时饱受非议。苏洵十九岁时娶了眉山另一个望族程家的女儿,已经成家却未立业,直到多年后才二十七,始发愤。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放弃学业多年的苏洵在二十七岁时突然开始发愤读书?而他的人生又经历了怎样的历练呢? 【康震】

大家说那《三字经》上不是说了吗:“二十七,始发愤”,为什么到二十七岁,他突然提出要读书呢?这里有个缘故:苏洵的夫人程氏很有名气,我们知道她教育苏轼兄弟方面,她很有一套的。程氏人家的家是大户,人有钱,嫁到苏家来以后,慢慢地这钱,你想他乐善好施,都散得差不多了。(程氏)不埋怨,跟家里公公婆婆处得都很好,照料家里头。人说你跟娘家打个招呼,打个电话,给送点钱来、送点粮食来,不也挺好嘛。不,绝不麻烦娘家,我既然嫁到你们家来,我就跟着你过苦日子。让她唯一感到有点美中不足的是,这苏洵天天不务正业、不读书,搁外面瞎逛,游山玩水。但是人家不说,到二十七岁头上,苏洵有一天就问他夫人说:我觉着现在我要是再接着开始读书还行,可是家里负担这么重,没人来经营,这太浪费时间,你怎么想呢?你注意他这问法。二十七岁要放到现在,人家博士都读了一半了,他二十七岁才说再重新开始读书。这一方面说明他确实心里头装着这个事,第二也说明这是个很有能力的人。谁到快三十了,才开始重新读书?“人过三十不学艺”,虽然二十七岁,没到三十,但是你重新开始读书,谈何容易。说明咱有这能力。

问,怎么办?程氏回答得非常好,(说)我早想说你了,但我不说。如果你是因为我的原因而读书,那就没劲了。读书是你自己的事,你既然不想读,我永远也不会张这嘴。今天你既然张这嘴了,我可以告诉你,家里的事你就甭再管了,全由我来照应,你就安安生生地读书吧。就从这一年开始,苏洵放下了家事,专心读书。所以你要知道“二十七,始发愤”是不准确的,之前发愤过,但是发现发愤的方向不太对,不爱那么发愤。后来因为忙家里头的事,拖了整整将近十年,现在觉得,家里料理得差不多了,该出手了。这么回事,一看就是一特有数的人。过了两年考试,还得考试,大家说二十七岁开始读的什么书?他不是不爱读这书吗?那没办法,还得读。过了两年考试不中,就是他这种“声律记问之学”,他不擅长。因为这二十七岁,他“始发愤”读的书还是这一类书。

又读了八年,到了三十七岁头上,参加制科考试,我们知道制科考试比(科举)难多了。因为什么呢?制科考试完全没有准点,不是说每年都举行。科举才是三年一次,(制科)没准点,但是难度更大。但是你如果考中了的话,那做官很大的。又没考中,整整二十年的时间,考了三次都没中。大家说,那太惨了,其实一点也不惨,我们前面讲过的,唐代和宋代考科举的,有的人考十年、二十年,考三十年的都有,有的人都考到七十多岁。这点挫折算什么?人跟人不一样,苏洵打三十七岁这年没考中,就下了一个决心:哥们儿不考了。因此他是“唐宋八大家”当中,唯一一个没有进士资格的人,官也是做得最小的,这是必然的。为什么不考了?第一,我刚才说了,这块敲门砖不是他所长,他弄不了这个。第二,他不屑于再考。我已经花了二十年的时光在应付考试,我不能再用剩下的这辈子的时光,来浪费在考试上,我要自由地读书,做一个真正的学者、思想家和文章家。所以他的整个的人生,从这次开始发生重大转型。

第二个转型,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培养两个儿子。前头是要做学者,后头是要做教育家。我们先说第一个目标,他要做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思想家和文章家。谈何容易?你知道他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吗?把之前这数年自己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写的文章,数百篇文章全一把火烧了。他自己说:我现在看这文章,肤浅可笑。当年因为生活贫困、心绪紊乱,写的文章文气飘荡。第二,因为要应付那“声律记问之学”,所以文章不能自由地写作,结构散漫,看得我脸都红。把它全烧了,然后我闭门读书,谁都不见,我就关起门来看什么呢?看圣贤之书,只看孔孟的书、韩愈的书、司马迁的书,看出点门道来了。怎么看出点门道来了?读《诗经》觉得宽和仁厚;读《楚辞》觉得精深博大;读孟子和韩愈的文章,觉得淳朴而敦厚;读司马迁和班固的文章,觉得雄健而刚强。最开始看的时候,入其中,到了文章里头,觉得惶惑不安;跳出来的时候再看这文章,觉得惊骇无比;接着再往进读,读得越精深,心里头越喜悦;终于读着读着,豁然开朗。这叫什么?这叫自由的阅读,为自己而阅读,为解决人生问题而阅读,不是为了考试而阅读,所以心生喜悦,那是一定自然的事情。同时也想自己,我还挺有才华的,我既然这么有才华,我应该自己能写出我的想法来。但是最开始的时候,看了圣贤的文章,他不敢写。后来读得越来越多,读到最后都憋不住了,想写出一点来,写出自己的话,然后就发现,其实如果这样写文章的话,好像不是特难。但是你要说我写得特别对,好像又不敢肯定。

你知道吗?从三十七岁开始读书的时候,苏洵就经过了这么一条时而惊骇、时而惶惑、时而兴奋、时而特别灵感乍现,时而给自己的写作尝试着进行探索,这是一个真正的、自觉的、自由的学习者的路程。大家说,这是他自己说的,到底客观效果怎么样,你给我说说?欧阳修后来在给他写的墓志铭里头,很详细地描述了他的这段过程,欧阳修说:苏洵详细地研究儒家的“六经”和百家的学说,探究王朝兴废的原因,探究历代圣贤成功失败的原因,探究历代战乱的原因,而且从这些人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当中撷取它的精华,一层一层积累在自己的胸中,但是并不轻易地谈出自己的感想。等到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已经非常丰厚的时候,说:行了,我可以开始写文章了。这时候写出的文章,下笔千言、纵横捭阖、思路开合,3 一直要写到那种深入细致地探究到了思想的末梢的程度,那笔才能停得下来。欧阳修说,可能是积累得太丰厚了,所以表达的时间有点晚,但正因为积累得特别地丰厚,内心特别地忠诚,所以写出来的东西特别地扎实,令人信服。后来,欧阳修说:苏洵到了京城之后,天下的少年学习者们,纷纷地向他仿效,学习他的文章,人称“老苏”。一介布衣,半个小官都没有,靠着这数十年的苦读、自由的思想和写作,终于成就了文章宗师,而不是靠着官威,也不是靠着什么关系。所以人家说他这是“十年不鸣,一鸣惊人。十年不飞,一飞冲天”。他核心的原因在哪儿呢?原来为了应付考试,不想写的文章被迫写,不想看的书是被迫看,所以写出来的文章都是二流的。现在为了自己写作,为了思想而写作,自有地写作,所以当然写一流的文章了。这是苏洵做的第一件事。【画外音】

在苏洵二十七岁开始发愤读书之后,他相继有了苏轼和苏辙两个儿子,与日后儿子们的少年成名不同,苏洵始终未能科举成功。在他放下功名潜心读书后,学问突飞猛进,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名作,均创作于闭门读书的这十多年间。而苏洵的读书之路,也给今天的我们一个启示:一个人只有为自己的内心而活,他才能够得到真正的自由,而自由的灵魂,才能创造出真正的作品。在苏洵闭门读书的同时,他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苏轼和苏辙兄弟。那么名垂青史的“三苏”父子,究竟是怎样炼成的呢? 【康震】

苏洵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教育子女,教育他的两个儿子。他教育儿子比较有特色,也许我们大家都很清楚,先从儿子的名字上入手。苏洵的两个儿子,名字都很朴实无华,你做梦都不会想到给自己儿子起那么个名字,一个叫“轼”,一个叫“辙”。他不是专门写了一篇小文章吗,《名二子说》,就是我告诉你们哥俩,这名字是怎么个意思。这“轼”我们知道,是古代的时候这车前部的一个既有装饰性的物品,同时手握着它维持平衡的。他就说:这车上面有车盖、有车轴、有车轮子,什么都有,都有具体的用处,就这“轼”,冲在最前面的,看着可有可无,但你去掉了轼,车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车了。他告诉苏轼:做人要小心,我知道你才华出众、非常聪明,但是就是这样,也要低调做人,就像“轼”一样,虽然首当其冲,但是好像没有用,人们都把它快忘记了,做人一定要慎重,要收敛,要把那种抱负和才华内敛胸中,徐徐放出。你的弟弟苏辙,“辙”这个玩意儿,更没用了。为什么呢?车轮子印,就是一条道路,车翻了跟你没关系,没你的责任,车跑得快了,也没你的功劳。所以“辙”象征着你既能避祸,也能够让功。所以苏辙这小小子,这性格比较沉稳,将来你的命运就跟这“辙”一样。

知子莫若父,什么叫知子?把对儿子的了解,以及对于未来的期待,都凝聚在这个名字上。哪儿还有比这更绝佳的起名字的一种思路呢?不用翻《辞海》,你只要知道你想让自己的儿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他现在是什么样的人?你自然就会给他起一个合适的名字。这是头一件事情说的,他起名字。

第二,还有引导孩子读书。他引导孩子读书,他有他切身的体会在那儿。我们知道他吃亏不就吃亏在这书上面了吗,怎么引导两个孩子读书呢?他告诉这两个孩子:

“士生于世,治气养心,无恶于身。推是以施之人,不为苟生也。不幸不用,犹当以其所知,着之翰墨,使人有闻焉。”

——苏洵《名二子说》

什么意思?说白了,知识分子,读书人在这个世界上你就是要读书的,你读了书是为了做官的,你就要出来把你学的道理用来治国安民。如果有一天人家不用你,你没机会做官,怎么办呢?你退而修书,你写东西,把你的想法,把你的思想写在书上,流传后世。这就是说的“进而可立功,退而可立言”,这是儒家的传统思想。这里边你知道他是有自己的体会的,要不然一般父母就是说,还退什么?直接往前走,前进前进更前进。他不,他说你就是 4 退,你也得退得很积极,积极地退回来。干吗呢?要立言。这是读书,光死读书是不行的,前面说了,苏洵就从来不是一个读死书的人。那么这个活书是怎么读的呢?他经常跟两个儿子,你注意,苏洵是跟着两个儿子一起读书,一起讨论的。这个我们很多在座的父母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我们把孩子一般就送到一个班里头了,然后从此就老去班上接他,回来的时候,一般就是检查孩子在班上做的答案,答案不对就克一顿。苏洵是跟他的孩子们一起讨论问题,讨论什么问题呢?历来的兴废成败的动因。

有一次,他们读到当朝的大臣富弼的一篇文章,叫《使北语录》,什么意思?这篇文章,富弼是这么讲的,因当时北宋王朝受到辽国的侵略,那么富弼就写篇文章给这辽国的君主,告诉他一个道理,说什么呢?说你不要天天再打仗了,我告诉你,打仗这个事情耗费国力,国家是吃亏的。但是为什么你的大臣总鼓励你打仗呢?因为大臣鼓励你打仗,他是想要立功的。所以凡是鼓励你打仗的人,肯定是对他个人有利,但对国家是有害的。这个看法非常厉害,苏洵就跟他两个儿子说:你看人这文章写得多好。两个儿子说:确实我们觉得写得好。突然他就问苏轼说:那古人有没有类似的想法?有没有类似的说法?苏轼脑子很快,说:有,汉武帝的时候有个大臣叫严安。(我们知道汉武帝的时候要打匈奴,严安就告诉汉武帝说:现在大臣们纷纷讨论,说应该出击匈奴,舆论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但我认为这件事情对私人有利,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苏轼说:严安和富弼相比较来说,他道理已经说到了,但是没有富弼说得透。苏洵一听,说:你说得太好了。这时候苏轼他们才十来岁,讨论的是什么问题?是大问题,是战略问题,是一种国家举措对国家、对民众和对那个只是鼓捣着想要打仗的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你看,这父亲跟儿子之间讨论的问题,跟我们想得完全不一样。在苏洵的指导下,苏轼兄弟遍读经史百家之书,苏辙后来回忆说:

“惟我与兄,出处昔同。幼学无师,先君是从。游戏图书,寤寐其中。”

——苏辙《再祭亡兄端明文》

“读书犹记少年狂,万卷纵横晒腹囊。”

——苏辙《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

什么意思?原来我跟我哥哥读书的时候,我们只有一个老师,就是我父亲。跟着我的父亲,我们读书,醒着和睡着的时候都在读书。我们读了万卷之书,这书都在我们肚子里头,晴天到了,太阳出来了,我们把肚皮晾开,晒一晒里边的书。意思说读得很多。所以苏轼和苏辙后来能成为大家,能在朝廷成为高官,那不是浪得虚名的,那是有真东西的。这真东西谁引导他们,给他们的呢?就是他们的父亲苏洵,苏洵指导他们很快地进入成熟的写作。你注意,我这儿指的是成熟的写作,不是老写什么《一件小事》这种东西,《我最熟悉的一个人》、《我很熟悉的又一个人》,你觉得这有意思吗?苏轼十来岁的时候,苏洵指导他写了一篇议论文《夏侯太初论》,里边居然有这样的经典句子:

“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

——苏轼《夏侯太初论》

什么意思?这话你根本想不出来了:一个人最有勇气了,胆子特大,大到什么程度呢?无所畏惧到什么程度?当他的面,价值千金的玉摔碎在地上,眼睛都不带眨的,可是突然听见一口破锅给敲碎的声音,吓了一跳。还有一个人,看见猛虎,跟它搏斗,一点都不怕,叫一蜜蜂蛰了他一下,就叫了一声。这什么道理?大河过了,小阴沟里翻了船了。知道吗?十多岁的孩子能写出这东西,最难得的是苏轼一辈子都对这几句话记忆犹新,后来他到密州做官的时候,写了两篇文章,还把这句子还拉进来,在里头作为经典句子。

十来岁的孩子为什么能写出这东西来?要不是千遍百遍的思想历练和写真的历练,是写不出来的。这不是模范作文,这是从小就能看出的成熟的思想和写作的手法,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而且苏洵还教导他两个儿子写《春秋论》、《孟子解》、《论语略解》、《孟子解二十四章》。刚才说了,让他们写这一类的文章,散文这是可以的,但是也得写对经典的理解。那换句话 5 说,一十来岁的孩子,天天让他写:你对《论语》的看法、你读《论语》的感想、你读《孟子》的感想,你注释《论语》,你注释《孟子》。这种教育,他不成材都很难。他为什么能这么教育呢?因为苏洵经过了二十年的科举考试的那种应试的读书和写作,又转向了自由的思考和读书的阶段,他太了解一个人应该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读书的方向是什么?怎么样子读书你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思想者、独立的写作者?才能成为真正的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 【画外音】

悠居眉山期间,苏洵与两个儿子一起读书、共同思考,在教育儿子的同时,自己的学问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中国古代,科场得意、仕途坦荡,是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所谓“学而优则仕”,是每个读书人内心的期望。苏洵也一样。尽管未能科举成名,但他饱读圣贤之书,胸怀天下,是真正有政治抱负的人,他对“治国平天下”也有期待,那么他将从哪里求取功名?他的仕途之路又是如何开启的呢? 【康震】

当然了,苏洵闭门读书十年之久,教育两个儿子这么长时间,肯定不只是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为了读书而读书。古人说得好,“立德、立功、立言”,治国、平天下,光立德、立言有什么用?还是得立功。所以仕途之道对于苏洵,那是永远不能忘怀的。尤其是这两个儿子,他得给他们提供机会,同时也得给自己提供一个机会。机会在哪儿呢?机会当然在朝廷了。我们还都记得当年范仲淹领导的“庆历新政”后来失败了,“庆历新政”过了十余年之久之后,当年参与“庆历新政”的欧阳修等人又重新走上政治舞台,这对苏洵来讲,是个好消息。特别是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他的生命当中的第一个贵人出现了,这就是当时到四川成都,也就是当时的益州做知州的张方平。张方平是个天才,过目不忘。张方平一到四川,就想寻访贤能之人,有人告诉他说:有,眉山有个苏洵,很厉害。张方平见苏洵的第一眼的印象是此人比较沉静,跟他一交谈,发现此人博闻强记,再一看他的文章,了不得了,这太了不起了,你的文章,就像左丘明的《国语》,就像司马迁的《史记》,就像贾谊的文章。张方平说:我要给你特殊的待遇。在他们家客厅专门设了个专座,每次来就坐这个座,别人不许坐,这个座是专门我跟你讨论问题的,对他非常器重。

苏洵不但见了益州的知州张方平,还到当时四川的另外两个城市,一个叫雅州,一个叫犍为,去拜访当地的官员,特别是雅州的知州雷简夫。雷简夫一见苏洵,就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恨不得跪在他跟前,不是说他要求他什么,是真的发现了一个人才。他给张方平写信说:了不得,这苏洵是王佐之才、西南之秀,他能够做帝王之师的。什么!您给他推荐做成都的学官,教育局局长?这太委屈他了,他是做帝王之师的人,您怎么能给他推荐这个。我告诉你,应该给朝廷推荐更大的官,要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四而五,您必须得始终推荐。雷简夫太热心了,他直接就给当时的翰林学士欧阳修写了一封信,这信写得特有意思,说苏洵出身贫贱,我要让他摆脱贫贱,我办不到,但是我的能力是什么呢?我能发现这个人才,我没法让他摆脱现状,但我能发现这个人。如果说我发现了这个人,但我不告诉你,那是我有问题。现在这么说,您是翰林学士,文章忠义天下,一代文宗,如果说我跟您都不知道有苏洵这个人,我们俩都没责任。现在我发现这人了,我没责任了,我把他推荐给您了,您不吭气,也不推荐他,那全都是你的责任。这等于是将欧阳修一军,但也就说明苏洵这十余年的苦读,确实是成效显著。他真的是个人才,人见人爱,张方平推荐他,雷简夫简直恨不能给他抱起来,直接扔到朝廷里头去。后来张方平接到雷简夫的信很震动,而且他这个推荐苏洵担任成都学官的申请,朝廷迟迟不批复,他最后跟苏洵说:远地不足成名。我们这地方太偏僻,引不起朝廷重视,你应该去趟京城,你去找欧阳修。虽然我跟欧阳修不对付,但是就人才问题而言,你应该去找他。我给他写封信,极力地推荐你。

正好这一年,宋仁宗嘉佑元年,朝廷开科考试,苏洵决定带他两个儿子进京城去开封参加考试,顺便遍访群贤。后边的事情其实大家都知道,苏轼和苏辙一考即中,后来又参加制 6 科考试,又是双双考中。我们最关心的是他爸爸在京城里头捞了个什么官做没有?他的仕途道路怎么样?我告诉你,特别有意思,我们下次再接着说。

唐宋八大家之苏洵02方九品-康震 百家讲坛讲稿

苏洵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因为散文出众而位列唐宋八大家,更因为他培养了苏轼和苏辙两位著名的儿子。与儿子们的少年成名不同,苏洵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在三十七岁时却又科举失败,此后他放弃功名、幽居山里;闭门读书��教育儿子。十余年间学问精进,创作了《六国论》等...苏洵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因为散文出众而位列唐宋八大家,更因为他培养了苏轼和苏辙两位著名的儿子。与儿子们的少年成名不同,苏洵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在三十七岁时却又科举失败,此后他放弃功名、幽居山里;闭门读书、教育儿子。十余年间学问精进,创作了《六国论》等一大批流传后世的经典政论文,他虽身处江湖之远,却一直心忧庙堂。在他年近半百之时,机会终于来临,他得到了益州知州张方平的推荐,得以带领苏轼兄弟远赴京城、求取功名。

“三苏”父子首次赴京非常顺利,苏轼、苏辙兄弟科场顺利,而苏洵得到了一代文宗欧阳修的称赞和当朝宰相韩琦等人的亲眼,这说明苏洵获得了当时政坛主流的认同,但认同和名气不等于就能获得官职,苏洵只能等待。而夫人的突然离世却让“三苏”父子只能匆忙回家。在回到了眉山老家后,苏洵接到了朝廷的诏令,命他赴京参加选拔考试,本应该欣喜赴京的苏洵却做出了拒绝的选择,是什么让苏洵求仁得仁却又起了他念。苏洵的仕途之路究竟如何呢?

宋英宗治平三年,即公元1066年,在仕途中挣扎半生又屡屡受挫的苏洵,在八品官位上去世,享年五十八岁。欧阳修专门为苏洵撰写了墓志铭,以表他取得的成就和对国家的贡献。

作为苏轼与苏辙父亲的苏洵,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称职家长,作为北宋官员的苏洵,是一位终身不得志的小官。但作为唐宋八大家的苏洵,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苏洵的文章和苏洵的成就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洵》第二集《五十一 方九品》,敬请关注。

苏洵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但因为散文出众而位列“唐宋八大家”,更因为他培养了苏轼和苏辙两位著名的儿子。与儿子们的少年成名不同,苏洵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在三十七岁时却又科举失败,此后他放弃功名、幽居山里;闭门读书、教育儿子,十余年间学问精进,创作了《六国论》等一大批流传后世的经典政论文。他虽身处江湖之远,却一心心忧庙堂。在他年近半百之时,机会终于来临,他得到了益州知州张方平的推荐,得以带领苏轼兄弟远赴京城、求取功名。那么,屡试不第的苏洵在京城会有什么样的遭遇?他的仕途之路又是怎样开启的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洵》第二集《五十一 方九品》,敬请关注 【康震】:

我们上一次说到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进京城开封,苏轼和苏辙是到开封去参加科举考试,我们都知道他们俩考得很顺利,考得也很不错,苏洵这一趟进京肯定不是参加考试的,那么他去干什么呢?他有他的门路,他一去之后就见到了欧阳修,他给欧阳修还写了一封信。那么欧阳修早就听说张方平对苏洵的介绍,也看了他的文章,看了文章之后非常高兴,觉得苏洵的文章,他告诉苏洵,说您的文章像荀卿子。是谁啊?像荀子的文章,这个评价可太高了,为什么呢?因为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如果说您写一篇作文,我说您这作文写得像孔子一样,那这个评价就太高了。

苏洵认为,有四个人的文章是万中不可得其一的,孔子、孟子、扬雄,还有韩愈。他就 7 跟欧阳修说,说原来人家说我的文章像司马相如,我不高兴;还有人说我的文章像司马迁,我觉得也就是那么回事,这倒不是因为我骄傲,而是我觉得他们说得不准。可是今儿我没想到,您说我的文章像荀子,那真把我吓坏了。但是他心里头高兴,为什么呢?因为欧阳修是当时的文坛的宗主,写文章是第一把好手,代表朝廷的水平,那朝廷的水平说你像荀子了,那能不高兴吗?这就说明虽然他没有功名,他没有考中过科举,但他的文章已经得到了主流文坛的认同,所以他很高兴。

可是文章写得好光高兴这没用,君子不但要让他的言论流行于世,君子还应该得其位,君子如果不能得其位,他的道就无法施行。欧阳修就把苏洵介绍给当时的宰相韩琦和富弼,还特别地推荐苏洵,说苏洵这人第一他品德好;第二他这个人文章写得好;第三他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这个人重行,就是说他也能做,就这三条,希望当时的宰相韩琦和富弼能够接见他、重视他。

欧阳修这么卖力气,苏洵你本人也不能歇着,他也给这些达官贵人们写信,内容无非就那么几句,第一介绍自己;第二说自己如何仰慕对方;第三谈谈自己对时政的看法。特别是对宰相富弼,因为我们知道这个富弼,他原来参加过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可是后来这富弼也不知道从“庆历新政”的失败当中汲取了个什么教训,等到后来到了英宗执政的时候,到了神宗执政的时候,他就不再那么积极进取了,可能是吸取了一点失败的惨痛教训,苏洵就给富弼写信认为,您不能这样,您得积极进取,恢复当年“庆历新政”的时候您那股子血性。他就给他写信鼓励他,要能够做一个称职的宰相。我们知道苏洵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气,所以那文章写开之后,那是不把门的,写好了上去之后,应该说韩琦对苏洵是比较器重的,在家里招待他,来了客人、来了朋友也让他陪着吃饭,向朋友们介绍他。

一时之间,由于有欧阳修的推荐和倚重,由于有韩琦这样的器重,所以他的名气一下就大起来了。当时在京城里头,因为“三苏”父子的到来掀起了一股狂潮,什么狂潮啊?大家都争着想要看他们的文章,家家户户都流传着他们的文章,流传着他们的诗作,可以说一日之内身价百倍,天下才子、各方少年纷纷仿效他们的文章,声誉是相当地高,声势是相当地大,名气是如日中天。还什么都不是呢,俩孩子不是还刚参加完科举考试考得还不错吗?那你苏洵还什么都不是,就是个布衣、是个白丁,名气先哄起来了。你要说这是炒作,但是人家有真本事,人家能炒起来。

这里头有个问题,名气是大了,热度是够了,雷声特大,不下雨,��不干着急吗?韩琦是对他挺器重的,但是什么呢?是重其言、礼其人,但不用其言,就是说什么呢?对他这个人很尊重,礼贤下士,对他写的文章也很器重,但是他提的建议、他提的要求不怎么重视。那问题关键就是苏洵说我文章写得这么好,我人品这么好,我知行并重,我是不是能干点什么您看?能干点什么,慢慢再从长计议吧。所以这苏洵就有点着急,因为他岁数大了,可是大家要知道官场上的事哪儿有那么容易啊?写文章大家可以称赞你,但是要给你个职位,你又没有功名;你又没有考过科举;你又不是进士,哪儿那么容易呀?没那么容易,虽然他名气很大,刚进开封的时候是他求着见王公大人,到最后是王公大人都想见他,所以刚才说雷声大,但就是不下雨。最关键的是这块雨没下,但别的地儿下雨了,为什么呢?这叫“屋漏偏逢连阴雨”,这时候他夫人去世了,他夫人突然去世了,这父子三人慌慌张张地赶紧、连跟朋友都没道别,立刻就回去了。【画外音】:

“三苏”父子首次赴京非常顺利,苏轼、苏辙兄弟科场顺利,而苏洵得到了一代文宗欧阳修的称赞和当朝宰相韩琦等人的青眼,这说明苏洵获得了当时政坛主流的认同,但认同和名气不等于就能获得官职,苏洵只能等待。而夫人的突然离世却让“三苏”父子只能匆忙回家。在回到了眉山老家后,苏洵的人生又将面临什么样的选择呢?

【康震】:

回到四川老家,正在他陷于苦闷之中的时候,朝廷来信了,来信让他去干吗呢?让他考试。我们知道宋代和唐代要做官都有一系列的制度,就跟我们现在考公务员一样。他这也是得考试,当时就给他来信,让他要在舍人院就试,就是让他去考试。十月份的时候,四川方面已经给他打了招呼,等到十一月份的时候,他在眉山正式接到中央给他的诏令,要他去考试。

到十二月初的时候,苏洵就给宋仁宗写了一封信,对不起,情领了,我不去。然后又给他的朋友雷简夫和梅圣俞,这梅圣俞跟欧阳修是铁哥们儿,文坛上的应该说是当时的“双壁”,写信一说,他为什么不去。

等到再过了半年以后,朝廷催促他说你赶紧来考试吧,他又再次声明自己不愿意考试的原因。他为什么不愿意?其他人说你不是吃饱了撑的吗?你不着急吗?他给你个渠道你不去啊?就不去。

理由如下:第一,俺有病。大家一听你确实有病,你没病你肯定就去了呗。他说我真的有病,他说您看我长期待在乡下,今天突然被您召见,我身体不好,我年纪大了,这长途跋涉的我真有点受不了。再者说了,朝廷做官的人多了,像我这种水平的很多很多,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那意思说我就不搀和了,把机会让给更年轻的同志。真的是有病?还真有点病,可这点病不足以阻止他不去参加这个考试,所以说病是假,说别的是真的。那大家说既然病不是主要的理由,那什么是主要的理由呢?不满意这科举考试的制度。我们前面说过,苏洵这个人是不擅长于应试的,他不善于写有韵之文,他不擅长写诗。哪儿像他那大儿子苏轼,那一写起诗跟水龙头开开似的,让考第几名随便,考第一也行,考第二也行,由他挑了。苏辙虽然说写诗不像他哥哥写得那么好,但是这哥俩儿在这方面敲门砖的功夫是相当了得。他爸爸不行,他不满意科举考试。

大家说那你这个不是参加科举考试,为什么不去?底下说了这么几条理由,他在给朋友的信里边写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说现在我是衰朽之��,我都老了,而且我待在乡下,应该说我这吃饭还能管饱,我还真是犯不着为了这趟功名去参加这个考试,看那些考官的脸色。我想起我年轻的时候去开封参加科举考试的情形,半夜三更、天寒地冻地等在东华门外,拿点干粮,锣敲响了,然后排着队鱼贯而入,看着他们的脸色,小心翼翼谨慎地写下文字,那时候我可以,现在哥哥我老了,我五十了,我不可能再像年轻人那样,拿着自己的高贵的人格去给考官们蹂躏了。你细想想也是这么回事,五十岁了你参加自学考试,还老考不中,还接受别人的耻笑,朝廷耻笑你也就算了,你回到眉山,回到你们村,人家说你这么大年纪干吗去了?就为进趟城吗?不好看也不好听。原来的话吃点苦也就算了,现在这把年纪难道让那帮达官贵人们还再对我指指点点,给我提点问题,问得我再答不上来,这脸上多难看。而且他现在已经文满天下,这是很关键的,大家都知道他文章写得好,欧阳修都说他的文章像荀子了,韩琦老请他吃饭,那你这么大的名气如果考砸了,那算谁的不对呢?所以这里边就是你注意为什么讲这一块儿呢?就是知识分子在科举考试的压榨之下的那种非常难以言表的、微妙的心理,把一这么好的人才给压成这样了。

还有一条他不满意的,他不想去的是什么呢?他认为官府的、朝廷的拖沓的作风他根本受不了。他给欧阳修写信说什么?说当初您推荐我那时候,给朝廷写信那是什么时候了?那是在1056年的时候,可是现在都两年过去了,这两年过去了才想起我来,这都七百多天了,这朝廷也太拖沓了。然后他给欧阳修算了笔账,他说您看,他现在给我下了诏书,然后我去参加考试,考完之后再等好多天,等完好多天之后,然后中间可能要给我安排个官职,然后安排官职期间我再等好多天,我等完好多天之后,这官下来了,下来了还有我满意不满意的呢,如果我觉得这不合适我,我又年纪大了,我想调整调整,再等好多天,如果都调整好了,一切都还顺利呢,这好多好多天过去了,我也快走到生命的终点了,您觉着我当这官还有什 9 么意思吗?您拖成这样,不就想拖得我都接不到通知了,你们也就都爽了吗?这当然是给欧阳修发牢骚,这不是欧阳修在拖的,欧阳修很帮他的忙的,但是欧阳修当时不也不是宰相吗?宰相是富弼和韩琦。欧阳修只有推荐的资格,他没有这直接给你任命的资格。而且任命一个官员哪那么容易啊?还得考量各种各样的关系,这又是一条。

你看,病了,甭管是真病假病,反正是一托词,就说明他对这事不积极。第二,考怕了,考烦了,年纪大了,不愿意因为考而受侮辱。第三,对(于)朝廷拖沓的作风,实际上是代表朝廷对自己不重视。还有一条也很致命,觉得朝廷对我不信任,你文章都看了,欧阳修都评价了,你们吹得都上了天了,怎么还要考我呀?这么说吧,如果说你们真的信任我,那你们就不用考了;如果说你们不信任我,我就在那儿考一天,你怎么就信我了?这道理还挺对的,你看,这几条从苏洵的角度来讲,说得都还在理,特别是一个五十岁的人说出这话来,你还真不能不服。要不然人家文章写这么多年没白写,论理人家是论得清楚的。

最后就说,我为什么要做官?不是因为我穷,我吃得起。我做官是你们的荣幸,我不做官是你们的损失,你懂吗你?这就是一知识分子的特殊的骄傲,其实心里特酸楚,你知道吧?很纠结。像把那纸“歘”一揪,揪成一团似的,你要给它再展开,上面不都有皱褶的痕迹了吗?一颗受伤的心。谁让他受的伤?制度,就制度让他受伤了。那你说他要真没水平怎么可以列入“唐宋八大家”里边呢?“唐宋八大家”里头他是惟一的一个没有科举经历的人,就是没有考中进士的人。你要是连大学都没上过,然后你名列到什么科学家里头那得多难啊。你原来只是一修拖拉机的,最后成了物理学家了,你说谁相信这事啊?这咱打个比方就都能明白。你现在是因为知道苏洵已经是“唐宋八大家”了,所以你就觉得一切都是合理的,但是在那个时代底下,没有进士这个名头你就寸步难行,所以他发出这样的埋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尤其他真的很优秀。【画外音】:

苏洵胸怀大志,有理想,有抱负,虽然大器晚成,但“治国、平天下”的豪迈却未曾减过半分,在他年近半百之时,面对朝廷召唤他入围选拔考试的诏令,本应该欣喜赴京的苏洵却做出了拒绝的选择,是什么让苏洵求仁得仁,却又起了他念?苏洵的仕途之路究竟如何呢? 【康震】:

去了俩孩子参加制科考试这结果我们也都知道,考得非常好,一个考了第三等,一个考了第四次等,这一会儿我们讲苏辙会讲到这一块儿,他(苏洵)呢?等着呢,没参加考试。韩琦说算了,别考了,这老头都这样了,还考?给一官,忒小点,秘书省的校书郎。我们原来说过这个官,大家特熟悉、对这个官,秘书省校书郎是什么呢?秘书省那就属于国家高等研究院或者是高等皇家图书馆里的助理研究员,九品。

五十一了,咱说“二

十七、始发愤”,过了二十四年以后,给一九品,五十一,九品。他那俩儿子五十多岁的时候那都是高级官员了,部级干部了,那到后来像他二儿子苏辙后来都做到副宰相了,他爸爸九品。七品是芝麻官,你把芝麻劈了一半是八品,那再三分之一那不就九品吗?忒惨点儿,你说他心里能高兴?你还不如什么都别给他,保持一个名士的气节。给了,这玩意儿就不好办了。

我说这话是苏洵自己都意识到这个问题,为什么呢?他说原来我是一介名士,我跟你官员之间没有上下级关系,你知道吗?你对待我的时候是以宾客之礼相待。这个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帝王跟知识分子的关系很微妙,你比方说孔子和孟子都周游列国,见了很多的君王,那你待之以礼呀,临走的时候你得给人送点钱、送点大米、送点牛肉啊,馈赠给他,还得是按规矩来。古代的时候有一个读书人挺有学问的,挺有见解的,去见一个王,王说来来来,到我跟前来,那人说干吗呢你?你到我跟前来,没规矩。知道什么是道吗?道要高于你的势。但是你这是因为你那会儿没在他那个体系里头,你跟他没有上下级关系,你说破天去,他也 10 不搭理你,他还尊重你。现在完了,原来本来在韩琦、富弼、欧阳修这些人跟前,那后背上还有根杆儿能撑着,那就是我的“道”,我的那种不服之气,我那种君子的“威武不能屈”的气,但现在你成了人上下级关系,你在人跟前怎么办?你拿人俸禄了。人家说,去,给我写个稿去。你说不写。不写工资关系给你断了,九品都没了,到十品去,那你怎么办?就是说你这个东西,他不是个有没有气节的问题,是你必须遵守规则,大家明白这个道理吗?所以这样一来你作为知识分子那种独立性的气节就没了。

最糟糕的是如果这时候给个三品也就罢了,还是一九品,为什么呢?因为开始说得都挺好的,都说这人有本事;这人文章写得好;这人特别有道德;这人知行并重;这人什么都特好,给一九品这就让人觉得名实不相符,对于当事人来讲,心里头是一万个不痛快,所以作为一个有着独立的文章写作的能力与独立的思想能力的这样一个知识分子,尤其是培养了两个如此优秀的儿子的这样一个父亲,而且还是一个与欧阳修等在文坛上和朝廷上有重大影响的人有着比较深厚的、知根知底的那种知交的友谊的这样一个人,他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也没办法呀,已经被套上了笼头,你就得按照笼头的原则来办事。还算好,隔了一年之后,朝廷要修礼书,就是要编纂礼书,把历来的关于礼仪礼乐方面的书、要编纂这个礼书,就抽调他做编纂者,然后这官升了一点,升到八品了,苏洵这辈子做的最大的官就是八品。【画外音】:

宋英宗治平三年,即公元1066年,在仕途中挣扎半生又屡屡受挫的苏洵,在八品官位上去世,享年五十八岁。欧阳修专门为苏洵撰写了墓志铭,以表他取得的成就和对国家的贡献。作为苏轼与苏辙的父亲的苏洵,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称职家长;作为北宋官员的苏洵,是一位终身不得志的小官;但作为“唐宋八大家”的苏洵,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苏洵的文章和苏洵的成就呢? 【康震】:

苏洵名列唐宋八大家,当然主要还是因为他的散文,苏洵的散文在北宋时期是很受推崇的,他本人对待写文章是有些自己的看法的,归结起来有主要这么几点:

首先,苏洵认为写文章要反对写时文。什么叫时文呢?时代的时,就是反对当时所流行的那种比较浮夸的、只注重形式的、只注重美的形态的,但是内容很单薄,甚至有的文章为了求奇求怪而写得特别滞涩,就我们经常说这文章写得别人都看不懂,写得特别奇怪,他反对这种时文。那么相应的他认为写文章应该要有真知灼见,就是要言之有物,不要单纯地因袭前人,不要去单纯地模仿别人,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反对时文,提倡写真知灼见的文章。

紧接着就说,一定要写“不得不为之文”,不要为文而文。什么意思?不要单纯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要写那些不得不写,心里边特别想写的时候,这样的文章你才下笔写。

还有一个主张,就是说写文章一定要有用,不要写没有用的文章,凡是写出来的文章要对社会有用。

相应的,苏洵评价别人的文章的时候,他认为不同的人写不同特色的文章,所以他对于文章的态度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要写得好,写得有用,言之有物,有真知灼见的文章都是好文章,这是他对文章的看法。

苏洵本人的文章有很多特色,比如说他的文章纵横捭阖,气势磅礴;他的文章曲折多变;他的文章文气很质朴;他的文章写得非常地巧妙,有时候善用比喻,它最大的特色首先是汪洋恣肆、气势磅礴、一泻千里,为什么呀?我们前面不是说过吗?欧阳修看了他的文章,说你的文章很像荀子,他不但是像荀子,他的文章像孟子、像荀子、像战国诸子的文章。他的文章写的起点、学习的起点就从战国纵横家的文章来的,那些人的文章,当时写的时候不是为文而文,是为了说服君王、说服诸侯,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见解,强化自己的见解,所以多用排比句,有排山倒海的气势,苏洵在这方面颇得其中的趣味。比如说,他曾经写过一篇政论的文章,叫《项籍论》,就是项羽论,论项羽的,他在写到论项羽的时候,把项羽和曹操 11 和刘备做了一个比较,其中这一段写得非常好,他说,“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玄德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故三人者,终其身无成焉...”

——苏洵《项籍论》

什么意思啊?说项羽他有夺取天下的才能,但是他没有夺取天下这脑子,他智商低。曹操是有谋取天下之虑,但是却没有谋取天下的胸怀,曹操智商是够了,情商有问题,胸怀有问题。说刘玄德刘备有夺取天下之量,却无取天下之才,说刘备这个人是情商足够了,大家听过三国,刘备的情商绝对是天下第一,要不然怎么诸葛亮、关、张、赵云都跟着他呢?但是可惜这个人缺智商。你说这怎么弄啊?项羽有智商,但是他没有谋略;曹操是有这智商,他没有这情商;刘备是有这情商,没这智商。但是他这段话说得一泻千里、纵横而下,排比句用得非常有力量,它有说服力,所以这仨人没有一个能成事的,这是说他的文章汪洋恣肆有气势。

同时他的文章还特别擅长用比喻,这个大家可能就不太熟悉了。说这爱用比喻是他儿子苏轼爱用比喻,他也爱用比喻吗?他用得不但好,而且很准确。比如他有一篇文章,苏洵的大部分的文章都是政论式的,叫谏论,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关于论大臣们向皇帝、向朝廷上谏言的文章,他其中说到、有一处,说什么呢?说一个君王、一个领导者如何才能有效地鼓励臣下大胆地上谏、谏言,有两个手段,一个是赏、一个是罚,怎么赏、怎么罚呢?他讲了个小寓言故事,说有仨人,一个人胆儿特大,勇敢;还有一个人有点勇敢、有点胆怯;还有一个人完全完蛋,特别胆怯,说三个人走到一个悬崖边上,深谷悬崖边上,别人说,从这儿跳到对面去,跳过去的就是勇夫,跳不过去的就是懦夫。这是纯粹的精神鼓励,啥也没有。那肯定是那个最勇敢的“呼啦”就跳过去了,那个有点胆怯、有点勇敢的他不敢跳,那个更胆怯的压根儿就不敢跳。苏洵说你换个说法,你说凡是能跳过去的赏一千两银子,这回那胆儿最大的不用说就跳过去了,那有点胆量、有点胆怯的受了这一千两银子的鼓励,那点胆怯收起来揣到怀里头,“嘣”地一下也跳过去了,就剩这最胆怯的还是不敢跳。最后来一绝的,动物园放只老虎出来追他们仨,我跟你说,一眨眼儿都没影了,都在对岸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天下并无绝对之勇敢,也无绝对之怯懦,关键是看造成怎样的局面和形势,形势使然,形势造英雄。这比喻多好,那意思就是说,你作为君上、作为领导者,针对不同的人你要鼓励他用不同的方法,对于那特怯懦的,你必须置之死地他才能后生;对于那有点犹豫的,你给他点好处,他就克服了;对那胆儿最大的,在任何情况下他都是义无反顾,他的文章有这种特点。

大家说那就这点特点就进“唐宋八大家”?可能还是沾了他儿子的光吧?是,光这点不足以服人。清朝有一个学者叫邵仁泓,他在《苏老泉先生全集序》当中对苏洵有一段很准确的评价,他说什么呀?他说苏轼、苏辙有成就不足为奇,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他们本身有天纵的雄才,又加上他们父亲的导引,所以成事了,这没什么奇怪的。最难得的就是他爸爸苏洵,完全自学成才,没有考科举,也没有师承,他没有老师,完全是自学,自学之后达到了一个什么效果呢?达到的效果是足以能够与先秦的孟子、汉代的刘向、贾谊、董仲舒的文章相抗衡,那就是他的文章是从孟子、荀子和汉代的刘向、贾谊、董仲舒的文章而来,他��文章的水平达到这个高度。他不但达到了这个高度,自成了一家,而且和后来的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分庭抗礼。那就是一自学成才的人、上可以与先秦两汉的大家相媲美,下可以与唐宋第一流的散文家相抗衡,自成一家,不但如此,而且开启了后边的“大苏”和“小苏”。

他说这个能够凭独自之力抗衡于先秦、两汉、唐宋的一流的大文章家,并且以这样的力量开启了苏轼和苏辙的文章的道路,不简单不容易。这就是从文学发展的线索当中给你点明了苏洵处在一个什么关键的位置,听上去好像是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其实不然,这就是说,12 中国古代的散文从先秦、两汉发展到唐宋,这苏洵是中间很重要的一环,因为有了这重要的一环和这一环的教育,所以导引出来了苏轼和苏辙这两位俊才,他们又经过欧阳修等人的奖誉和提拔,所以终于成了宋代文坛上的大师。

你看,他有个人的努力,有个人努力之后所达到的水准,有这种水准所引导的更高的水准,这不仅是文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也有教育史上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我们说苏洵进入“唐宋八大家”,除了我们前面所讲过的他的人生经历、他的思想、他的个性之外,他在散文方面所表现出的这种特质,他在散文发展的历程当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阶段性的贡献,以及他对于苏轼和苏辙的这种先导的作用,是绝对不可忽略的。这就是说做父母的你要想教出高质量的儿女来,你自己必须质量很高,咱不说是达到苏洵这质量吧,起码是心向往之,这总可以。从这个角度我们对于苏洵在唐宋八大家当中的地位和他的历史性的这样一个贡献,那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就是我们讲他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好,谢谢大家。

第四篇: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人家人爱苏东坡

演讲人:康震

讲师简介: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李白学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各类学术著作4部,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5项,主持、参与的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4项。

内容简介:这是一个全能型的文化巨人,这是一个活得精彩的真心英雄。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在近一千年的时空当中,感染、感动着他身边周围、生前身后无数的人。公元1037年,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此时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呱呱坠地的新生命在未来将会以荡气回肠、精彩绝伦的人生,影响着世间的人们。而他的一生,真的就像一部美妙的大片一样,自始至终震撼和撞击着每一个走近他的看客。

苏轼,曾经创造了北宋科举考试历史上的“最高分”,拥有了“全民偶像”的殊荣;他是一个全能型的文坛领袖,也是锐意改革的政治家;他曾经青云直上、指点江山,也曾经几起几落、生死未卜,四十五岁被贬黄州,五十九岁被贬惠州,六十二岁被贬儋州,他的经历中似乎多了几分坎坷与折磨,但是也许恰恰是这样的苦难经历,造就了他独特而鲜明的魅力。于是,当我们回望他六十六年的人生就会发现,青年的意气风发、中年的愈挫愈勇、老年的达观淡泊,竟然如此完美地结合在苏轼的身上,连绵千年依然余音绕梁。

苏轼,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他既写诗填词做文章,也挥汗弯腰种过田;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他是一个真诚得让人心碎的人,苏轼得到了最大多数人发自内心的喜爱。那么人们为什么如此喜爱苏轼、欣赏苏轼,苏轼的身上,到底蕴藏着怎样巨大的人格魅力?这样一个人见人爱的苏轼苏东坡,究竟是如何炼成的呢?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跟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一起,走近这位唐宋八大家中可敬可爱的文化巨人。全文: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兄弟、父子并称的著名人物,比如说在三国时代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在西晋时代还有所谓的“三张”:文学家张载、张协、张亢;到了明代,还有著名的“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宗道兄弟仨人。你看人家这一家子生得特别辉煌,一出来就是兄弟父子兵。还有咱们今天要讲的“唐宋八大家”的最后一个系列——“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一般的情况下,人们把父亲苏洵叫“老苏”,把大儿子苏轼叫“大苏”最后那苏辙是“小苏”。但是,咱们说句实话,就是刚才讲了“三曹”、“三张”、“三袁”,有很多其实大家都不太熟悉,“三曹”可能还好点,有的可能根本就没听说过。你要说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特别是在文学艺术史上,兄弟父子并称的人里头,应该说“三苏”名气是最大的、最为著名的,那么在这个“三苏”当中我们先讲谁呢?大家可能会说你先讲苏洵吧,他是老爸。我们不弄论资排辈这种事,我们从“三苏”里边最有名的苏轼开始。苏轼大家都很熟悉了,你说苏轼有名气,你说苏轼很可爱,你说苏轼很可敬,那你得说出理由来,你不能很笼统地这种理解。我们说苏轼很著名、名气大、很可敬、也很可爱,主要的我们分四点来看他:

第一点,苏轼是一个在文学艺术上的天才加全才,这是他的可爱的一个基础,何以见得呢?我们掰着指头可以算,在诗歌领域里边,苏轼和他的弟子黄庭坚并称“苏黄”,被认为是宋代诗歌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词的方面,他和南宋的辛弃疾并称“苏辛”,公认为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和主要的代表人物。在散文方面,他和他的老师欧阳修,并称“欧苏”,被认为是宋代散文最高成就的代表,有句话说得好,是“欧文如潮、苏文如海”,欧阳修的文章像潮水一样,苏轼的文章像大海一样,“欧苏”。苏轼的书法,“苏、黄、米、蔡”北宋四大家他排第一,这书法是大家。他的绘画,跟他的表哥文同学的画,被认为是北宋“湖州竹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擅长画什么呢,枯木、怪石、墨竹。苏轼在哲学方面,是当时北宋关学、洛学、蜀学这三大派当中蜀学的代表人物。在史学方面,苏轼也颇有见地。

这么说吧,如果有一个人,只要在这其中的一项取得这样的成就,这辈子也可以告慰平生了,但是苏轼在这所有项目上都有斩获,并且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所以我们说他确实值得我们尊重,确实是个人见人爱的人。苏轼是天才加全才,这个特点在“八大家”当中是具有惟一性的。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可以再接着掰着指头算,你像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辙等人,他们要么是散文家;要么是诗人;要么是政治家;要么是史学家;要么是文物收藏家;要么是有的兼而有之,但是他们中间没有任何一个人像苏轼这样在文学和艺术的领域里边有着全面的成就,在“八大家”当中,只有苏轼可以说做到了这一点。他一生当中写了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4800多篇文章,总计将近一万首篇,他活了六十六岁,就算从二十岁开始创作,在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这么大数量的创作,并且在这大的数量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精品,这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确的一个奇迹。

大家说你这说了半天,说他这个好、那个好的,何以见得呢?这创作到底在哪儿体现出来好呢?我们举个非常简单的小例子,写庐山。我们知道写庐山的诗,你首先得说人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绝了。你再怎么写吧,你再去庐山,还能写得比这更好吗?不可能。什么叫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苏轼就不会按照他这个套路再去写了,他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不写瀑布,不写“生紫烟”,写什么呢?写对庐山的人生的感悟。读李白的诗,你激情澎湃,激动得不行,浑身发热。读苏轼的诗,你会陷入到沉思当中,会把你变得更加成熟,会思绪万千、浮想联翩。正好写庐山这两首诗都是唐代和宋代最大的两位诗人,最著名的两位诗人,写出了两个时代风格和时代性格的不同,唐代是一个青春勃发的时代,而宋代是一个成熟而富于思考的时代。你得这么写,这么写就叫原创诗人,以前从来没人这么写过,从这角度没写过,而李白这么写了,你不能再按着他的路数来,那这就是苏东坡心中的庐山。

你说苏轼为什么老是说人家第一,什么全才、天才,这就是天才,你不服不行。所以我们说,这是他的第一个最大的特点。我刚才说了,天才加全才,在“八大家”当中独一份,这是他可爱的基础,才子谁不爱啊,人见人爱。

解说:天才加全才,苏轼确实有这样的资格赢得人们的青睐,然而仅仅拥有才情和魅力恐怕是不够的,平和与道德的力量,才能够成为感召天下读书人的利器,苏轼在这方面恰恰是当仁不让。围绕在苏轼身边,活跃着一批著作等身、闻名天下的文化精英,苏轼以“士林领袖”的身份带动了北宋文坛的风起云涌,在北宋文坛上留下了一段不可磨灭的传奇佳话,那么苏轼究竟是如何成为士林领袖的?苏轼与他的弟子、学生们之间有着怎样感人的师生情谊呢?

可光有才还不行,你还得有范儿。苏轼第二个可爱的地方是,他是士林的领袖,文人的领袖,这个可不是所有的天才和人才都能够有的地位。在“八大家”当中好几个人都当过领袖,比如说王安石,这不用我说,改革变法的领袖,他当过宰相,他当然是领袖,但是王安石缺人气,反对他的人太多了,他成不了精神领袖。欧阳修最接近于苏轼这种状况,他不但当过副宰相,算是政治上的领袖,同时他领袖群伦,是文坛的盟主,这也算,但欧阳修有个弱项,他在民间的影响力那跟苏轼根本没法比。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的领袖,但是在政治上他们影响力要弱得多。至于像苏洵、苏辙、曾巩,那还从来没有获得过士林领袖这样的地位。

所以我们说苏轼这个士林的领袖,不是说着玩的,确实有他独特的地方:首先他有基础,什么基础?苏轼在政治上那也是一方诸侯,他做过多任的地方官,在杭州做过通判、副市长,还做过知州、市长,杭州知州、湖州知州、密州知州、扬州知州、颍州知州、登州的知州,八任。长期在地方担任第一行政首长,获得了丰富的地方行政经验。他在中央也做过很重要的官,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那你还让他做什么啊,都做遍了,就剩下做宰相了,翰林学士这就离宰相的位置特别近了,他做翰林学士的时候,他弟弟做的是副宰相,总不能让你们俩都做宰相吧?在政治上是很有基础的,很少有像苏轼这样的超级的大文人在政治上也有过如此广泛的经验,所以你说他是士林的领袖,首先在政治上他有这基础,但是我们说,你这个士林的领袖,你不是说你官当得多,官当得大,能够自立山头,就能够成为领袖的,大哥不是那么好做的,得真有个领袖的样子。苏轼最为人们所称道的就是他门下有所谓的“四学士”、“六君子”,我们经常说孔子门下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我想接受过苏轼教诲和教导的人肯定非常多,但是这个“六君子”、这“四学士”肯定是在里边最优秀的人物,这些人能够聚集在苏轼的身边,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苏轼具有强大的道德的魅力,这些人,“苏门四学士、六君子”,你像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陈师道、李廌,这在当时文坛上那都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他们为什么能够服服帖帖地跟随着苏东坡,道德的力量、人格的感召,还有文学和文化上卓越的创造力,让他们凝聚在一起。这不是因为苏轼官当得大,因为,苏轼倒霉了好几回,他们是与苏轼的倒霉和兴起是共进退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一荣俱荣很好做到,一损还要跟着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所以苏门的“四学士”和“六君子”成为了后代文人心目当中一个非常理想化的文人的群体。苏轼对他这个领袖的地位是很自觉的,当仁不让,他给朋友的信里边说,说凡是一个盛世,是要有文章事业的,凡是文章事业要走向兴盛,必然要有领袖。想当年我的老师欧阳修就把领袖的重托给了我,我要自觉地承担起领袖的职责,我不是为了满足领袖的欲望,而是为了造成文章的盛世,等我老了,我over(死)了,我这副重担还要传给你们这些年轻人,文章的盛世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江山代有才人出”,他是很自觉的。

当然,苏轼不是个夸夸其谈的人,不是说我做这个文坛盟主,你们就供着我,我洋洋自得,我特有派、我特风光,不是的。我刚才说了,在江湖上做大哥首先是要承担义务的,这些“六君子”、这些“四学士”是要受教于他,是要受恩惠于他的,我们举个简单例子吧,“六君子”之一的晁补之,写诗词和文章都写得非常好,他写了一篇文章挺好的,苏轼看了觉得写得也不错,可是有点小问题,这文章太华丽了。你想苏轼比这晁补之要大出十几岁、将近二十岁,既是长辈又是老师,而且苏轼当时在政治上地位很高,他看了这文章,他觉得这文章写得这么华丽是挺好,有才情,可是,对于一个年轻的文学青年来讲,刚刚开始从事创作,他正常的顺序应该是先要写得平和一点,由平和慢慢地走向华丽,这符合创作的一般规律,如果现在就先华丽了,缺了点平和之气,对未来的创作发展不利。可是你想这晁补之那也不是一般的人,能让苏轼引入门内为入室弟子的人,肯定在当时已经是卓尔不群了。苏轼就想到这个问题,说你看,我和年龄比他大,地位比他高,跟他又是师生关系,我要直接就这么跟他说,这年轻人虽然说狂点吧,他还是需要点锐气的,我一说弄(得)他不高兴,垂头丧气的,失去了锐气也不好,怎么办呢?想来想去,他就给黄庭坚、他的大弟子写了一封信,黄庭坚只比他小八岁,而且黄庭坚说实在的,在诗歌方面跟苏轼并驾齐驱,所以,他们两个人虽然是名义上有师生关系,但是亦师亦友,有些话跟黄庭坚就好说,他就跟黄庭坚说,说你看,这样我这个意见你拿去,当做你自己的意见,你来告诉晁补之,效果会好很多,因为你们俩是平辈,你跟他怎么说,他还能跟你争论,我跟他一说,他哑了,这就不好办了。你说这玩意儿容易吗?你说苏轼什么地位?要搁我们的话,我这么高地位,我说你小年轻两句,你怎么着你?你还跟我争不成?没有,我刚才说了,所谓士林的领袖、文人的风范你要细致而体贴入微地关心他的成长,你想得有多细,就说明你这个人的高度有多高。通过这样的方式,既给晁补之提了意见,又不挫伤他的锐气,非常厉害,这就是领袖的风采,这是苏轼可爱的第二个地方,士林的领袖,我们知道当领袖不容易,心得细、心得热,还得会关心人,不愧是领袖。

解说:苏轼不仅仅在读书人中,有着极高的威望,在民间也广泛地为人称道,不管他面临怎样的黑暗与险境,也不管周围 人际关系是怎样的错综复杂、尔虞我诈,苏轼总是用真心、热忱与包容面对一切,所以无论是山野村民、贩夫走卒,还是老妪孩童、和尚道士,都会把苏轼当成知心人而真心喜爱,那么苏轼这样一种非常难得的阳光心态究竟是如何体现的呢?

第三点,这一点比较独特,他是一个世俗和方外的顽童,苏轼苏东坡,为什么我们大家觉得他身上除了那刚才的全才之外,除了刚才的领袖之外,我们总觉得他身上有一种可爱的地方,有趣的地方,总觉得他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气质,这种特别的气质是什么呢?就是感觉这个人老长不大,总是特别逗、特别好玩,这实际是因为他看世界是可爱的,所以世界看他也是可爱的,道理其实就这么简单。辛弃疾不是有一首词说的吗,“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我瞅着青山很妩媚,青山看我也很妩媚。那我看世界多可爱,料世界看我应如是。这就是说苏轼呢。他不是也说过这么一句很有名的话吗,说“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我能跟玉皇大帝聊天,那是高级的,我还能到流浪儿的收容所里,跟穷人家的孩子聊个没完没了。看谁都很好,这是因为他热爱这个世界和人群。

苏辙比他哥哥谨慎,就劝他说你别乱交朋友了,你交的都什么朋友啊?你选择朋友,你得选择性地交往朋友,知道不知道?得慎重。苏轼是怎么回答的?苏轼说我眼见得天下没有一个不好的人。大家说这不傻话吗?是啊,你不觉得我们都活得太聪明了吗?都太精明了吗?你这么聪明和精明,你还能可爱吗?你不可能可爱了,这时候突然出现一个有点犯傻的苏东坡,这不正是我们生活的侥幸吗?这不正是我们生活当中的一点荣幸吗?一个可爱的人出现了,他有点傻,但是他是有一颗赤子之心的,让我们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有趣味而可爱起来。

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抓起来了,抓起来以后,就有狱卒、狱吏得看管他,你想你跑监狱里头,那些狱卒能对你好到哪去?不可能,对他态度不太好。后来苏轼重新被朝廷起用了,在去上任的路上,很巧就碰上当年在监狱里头看管他的那个狱卒,这狱卒一看见他,挺不好意思的,有点难为情,有点尴尬,脸上挂不住。苏轼现在已经是做了大官了,看着这个当年的小狱卒,挺难受的样子,要咱们想,得发一通官威,退下、抓起来!你觉得这是苏轼干的事吗?不是。苏轼给他讲了个小故事,现编的,苏轼说你知道吗?有条蛇咬死人了,被押到阎王爷那儿,阎王爷说你这得判死刑啊!蛇说你别杀我啊,我是咬死人了,可我还救过人呢,我将功补过。阎王说你有什么功劳?(蛇)说我肚子里有蛇黄,蛇黄可以入药,我这蛇黄救过很多人。阎王爷一听你有蛇黄,好好好,免过死罪。过了一天,有一头牛,黄牛,牛角把人顶死了。阎王说死刑,这牛说我也有黄,我有牛黄,这牛黄做成解毒丸,你不经常吃吗?我这也是将功补过。行行行,放了。又过了一天,押来一个杀人犯,这是个人。(阎王)说死罪!这人急了说,仓惶之下说,我也有黄。阎王说,蛇有蛇黄,牛有牛黄,你哪来的“黄”啊?这人想想说,我、我很仓惶,我很惶恐,这就是我的“黄”。你知道了吧,这个故事是安慰这个小官员的,你见了我不要那么仓惶,不要那么惶恐,听我这故事,你笑一笑,相逢一笑泯恩仇,这是非常具体的例子。他很宽容,也很幽默,所以我们说,苏轼这种顽童的心态,他有个基础是对所有的人,无论是他的敌人,还是他的朋友,都保持一种极大的善意,以德报怨。所以他的这种幽默,他的这样一种诙谐才非常有内涵,这我们只是挂一漏万,举了很小的例子,以后我们讲到的还多着呢,在各种情况下,他都能编出很多的故事来,而且都非常地贴切。

解说:苏轼的一生不是在浅吟低唱中形成,而是在惊涛骇浪里铸就的,从眉山小镇到汴京都城,从密州出猎到黄州躬耕,从西子湖畔到南国孤岛,他几起几落、九死一生,然而这种苦难的经历却改变和塑造了一代文化巨匠的人文气质和精神世界,从而让我们真正看到了一个胸怀天下、浩气长存的苏轼,那么,在漫漫逆境之中的苏轼到底是如何对待种种磨难和生死考验的呢?

苏轼还有第四个可爱的地方,就是在贬谪和流放中,他是个达者,很达观的人。苏轼第一次被贬黄州,已经四十五岁了,在黄州待了六年;等他五十九岁的时候,年近花甲的时候,被贬广东惠州,在惠州待了三年;等到他已经六十二岁的时候,他被贬到了海南岛的儋州,在那儿又待了三年。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朋友们,前后脚加在一块儿十二年,人生中能有几个十二年?他才活了六十六岁呢。苏轼说得好,“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你问我一辈子干了哪几件大事,我就干了三件事,前头四十多岁去了趟黄州,快六十的时候去了趟惠州,赶到六十了,还有最后一末班车呢,我又跑趟海南岛。

这个说法本身是自我解嘲的,但是充满了一种无畏的精神。可以这么说,在“八大家”当中,从贬谪和流放的时候的岁数、次数、时间之长、所贬之地的艰苦,以及经历贬谪之后对他人生产生的重大的影响,苏轼都是独占鳌头、首屈一指的。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在苏轼被贬黄州、被贬惠州和海南岛之前,那是我们不太了解的苏子瞻,等到他被贬之后,那才是我们所了解的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大江东去”的苏东坡,我们现在真正心目当中,我们熟悉的那个苏东坡,那是经历了好几次贬谪之后的真正的、新的、我们所爱的那个苏轼。

苏辙曾经回忆说,他的哥哥跟他原来说过,说当今之世,文人当中能够与我一较上下高低的,也就是你了兄弟。这当然是苏轼对他弟弟很爱护了。但是苏辙也不是“善茬”,他也认可这一点,可是苏辙接着说,等到我的哥哥被贬黄州之后再回来,他写的文章我一看吓一跳,好像长江大河奔涌而来,我是难以望其项背,再等到后来,他被贬惠州和儋州之后,广泛地阅读佛家的著作,并且跟孔孟、老庄的著作参照阅读,学问的广大如浩瀚的海洋看不到边界,这回我彻底就瞎了,赶不上我哥了。

所以我说他的贬谪生涯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最核心的因素,就是很达观、很从容。举个小例子,例子不在多,一个就能说明问题,苏轼被贬惠州,惠州现在很发达了,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但我们必须说在九百多年前的北宋时期,那还是一个不咋地的地方,不然怎么会把你贬到那儿去呢?苏轼到了惠州以后,他很多朋友很担心他,你想,六十岁的人了,杜甫说得好“人生七十古来稀”,在那个社会保障条件下、医疗条件下,能活到七十很罕见。他有个好朋友,和尚,道潜和尚,给他写信,担心他,那边医疗条件差,听说有瘴气、有毒气,你身体要小心,弄不好死在那儿回不来了。苏轼给道潜回了一封信,信写得非常好,他说你的信我收到了,谢谢,你很关心我,我自从来这儿已经半年了,很多事就不用给你细说了,这玩意儿也没法细说,我就全都不说了,我说点你关心的,我是这么来感觉我现在的状态的,我现在不是当年的翰林学士了,也不是那个士林的领袖,我是杭州灵隐寺、天竺寺一个退休的老和尚,我退休了以后,住在一个村子里头、一个小院里头,天天的拿一口断了腿的锅,古代的时候那锅得有腿儿啊,架在火上才能烧饭,我天天拿一个断了腿的锅,里头盛点粗米饭,吃得香着呢,就这样过一辈子也很好。至于你说南方多瘴疠之气,水土不服,容易得湿热之病,我是这么想的,就是在北方,人也会得病。您又说这边生病了药少,确实,我觉得这边药少,没有好药,得了病不好治,可我想,每年就在咱们京城里头,那些国医、那些御医手里死的人也太多了,这样一想,我就觉得我在这儿待得还挺好,反正在哪儿待着都有死亡的危险,死亡的机率也并不见得比你们那儿就高多少。这些话我说给你听,老朋友,碰上咱们熟的人就这原话告诉他,说我挺好的,没事。要是不熟的人,什么也不用说了,自己心里明白就行。倒是你年岁大了,好好注意身体,别出个三长两短的。朋友们听听,在那种极端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下,苏轼就是这样来处理自己的。

有人说这是骗人,说这话这不是在欺骗自己吗?是啊,道潜担心的就是怕他死,他自己也知道到了这儿有生命的危险,可是问题是,当他说北方也会得病,京城里头御医手里也会死人的时候,这实际上是以退为进,这样一来就降低了在惠州这个地方可能会死亡的恐惧感,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一个人的生存空间很小,一个人要生存下去的理由很少,只有这样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步心平气静,才能够为自己拓展出空间生存,才能为自己找到更多生存的理由,这不是懦夫的哲学,也不是鸵鸟的哲学,这是真正的生命的强者在困难面前表现出的强大的姿态,这是个强者的表现。

所以你看,我们刚才说了,苏轼很可爱,苏轼很可敬,苏轼反正很招我们待见,有很多的原因,但是我们认为这四条是最核心的,他是个全才,是个天才,这是基础,这让我们感到非常地钦佩和崇拜;他是士林的领袖,让我们无比地敬重;他还是一个世俗方外的顽童,这让我们觉得超级可爱、超级亲切,像邻家大叔一样;他还是一个在困难面前的达者,这让我们对他充满了钦佩之情。你说这种人,这世界上要多一点有多好,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变成苏东坡,那就太棒了。那你怎么才能变成苏东坡呢?那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那得先看人家少年时代、人家小时候是什么环境啊,我们下一次再接着说。

第五篇:唐宋八大家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2、四、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3、5、纪年法。

(1)公元纪年法。

(2)皇帝、年号纪年法,庆历四年春。

(3)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除10)4,5,6,7,8,9.,0,1,2,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除12)4,5,6,7,8,9.,10,11,0,1,2,3

计算方法:用公历年代除以10,余数为天干顺序。

4、用公历年代除以12,余数为地支顺序。

例如:1919年,农历年号,天干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0,余数为1,对表“1”为“辛”;地支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2,余数为3,对表“3”为“亥”,那么1919年为“辛亥”年,故“辛亥革命”发生在1919年。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6)笑对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