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数学课堂游戏 一二年级
编辑:风华正茂 识别码:15-1078519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25 18:11:33 来源:网络

第一篇:数学课堂游戏 一二年级

数学课堂游戏

1、《森林运动会》

我在《森林运动会》一课中,就设计了一个猜谜语的环节,让小朋友特别感兴趣。具体的游戏过程是这样的:课前我在黑板上贴了一些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是用不同颜色的彩色纸剪的,每一个小动物身上都写了一则数字谜语。上课的时候,我首先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小朋友高兴地回答说喜欢,于是我让他们一起看黑板上的小动物,说:“这些小动物每人给大家出了一则谜语,你们谁猜中了就把小动物送给谁。”小朋友一听,高兴极了,争先恐后地举手说要来猜,我让小朋友分小组来猜,每一小组猜一则谜语,结果小朋友几乎都猜出了谜语所代表的数字,所以我就把小动物奖给了他们,看到他们兴高采烈地拿着漂亮的小动物互相炫耀的样子,我的心里感到由衷地高兴。

2、《10以内数的组成》1 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我设计了一个“碰球”的游戏来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如我先出示数字8,对学生说:“嗨、嗨,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可以说:“嗨、嗨,你的3球碰5球,”学生说出的数必须与老师说的数合起来是8。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迅速地说出碰球的数,于是10以内数的组成很快就被小朋友牢牢地记住了。《10以内数的分与合》2 在教学《10以内数的分与合》时,我设计一个扔皮球的游戏,让学生讨论数的分与合的不同方法。学生分成小组,指名学生拿10个皮球,看谁先报出他扔进几个皮球,就让谁来扔皮球,并请他讲讲是怎么想的。如一个学生扔完后,篮外有3个皮球。有的说我是想3和7合成10,所以扔进7个球;有的说前面一个同学篮外有4个球扔进6个,现在篮外是3个,我可以肯定他扔进了7个,因为外面少一个,里面就多一个„„学生们从不同角度想出正确答案,呈现出思维的个性化,多样化,更可贵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10以内的加减法》

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学生最喜欢和我一起参加“乘车游戏”,游戏之前,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司机头饰和算式卡片,把它们发到每个学生手中,游戏开始了,得到司机头饰的学生就当小汽车司机,戴上头饰神气地站到指定的地方,我一般也是戴上头饰当“小司机”,每个头饰上写了一个10以内的数,拿到算式卡片的学生就根据自己卡片上的得数去乘坐不同的“汽车”,全部上车之后,由司机验票,乘错车的被罚下车,验票结束之后,司机就带领乘客在音乐声中“坐车”,因为有我的参与,所以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他们都想坐上我的车,都为能跟老师一起做游戏而感到自豪。

4、《分类》

在教学《分类》这课时,一开始我就问学生: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学生齐声说好,所有的眼睛都注视着我,思想高度集中。此时我轻声慢语地说:“请小朋友们注意听,并按老师要求去做。小朋友们请注意,请你按我的要求做:男孩子请你站起来,女孩子请你站起来;高个子男孩坐下去,矮个子男孩坐下;长头发女孩坐下,短头发女孩坐下;大眼睛的小朋友请你拍拍手,小眼睛的小朋友

请你拍拍手;穿皮鞋的小朋友请你跺跺脚,穿旅游鞋的小朋友请你跺跺脚;全班小朋友们一起跺跺脚!”在这样有趣的游戏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追求和掌握知识的精神力量,为学习《分类》做了很好的铺垫。

5、《有余数的除法》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分水果游戏:“六一”儿童节到了,我们班要举行联欢会,老师给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些水果,请小组长打开水果箱,将本组的水果每人分5个。学生分完后发现:15个苹果,每个人分5个,可以分给3个人;16个梨,每个人分5个,可以分3个人,多了1个;18个香蕉,每个人分5个,可以分3个人,多了3个„„为什么有时没有多余,有时多1,有时多3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样,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有意注意到发现问题,在他们心灵上初步有了“余数”的痕迹。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在讨论中悟理、在尝试中形成认知结构。

6、《10以内数的顺序与大小》

在教10以内数的顺序与大小中,就可设计游戏“找兄弟”,学生拿着数字卡片“6”说:“我今年6岁,弟弟比我小两岁,弟弟在哪里?”学生们想出答案举起数字卡片“4”说:“我今年4岁,比你小两岁的弟弟在这里。”学生继续问:“比我大1岁的哥哥在哪里?”学生举起卡片“7”说:“今年我7岁,比你大1岁的哥哥在这里。”在这个游戏中,学生依据数序知识想出结果,轻松的掌握知识,也为今后学习有关的应用题做了铺垫。

7、《数学乐园》

在教学实践活动《数学乐园》时,我设计一个踢毽子比赛的游戏活动,将学生按座位划分为苹果队、西瓜队、香蕉队,每队推选一名运动员和一名统计员,在30秒钟内统计踢毽子的个数,老师贴统计表,统计员用红、绿、黄彩笔做统计,其他同学数数。根据统计结果,学生就会知道:(1)一共踢几个?(2)谁比谁多或少几个?(3)谁再踢几个就和谁同样多?„„这样,通过不断应用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归纳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促进每一个学生掌握有效的分析问题策略,发展学生的策略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8、《30以内的加法》

例如:在学习30以内的加法后,我设计了一个打扑克牌凑21的游戏活动,这个游戏活动包括了30以内所有进位(不进位)的加法。只要学生熟悉游戏规则,其学习效果令人惊喜。每四人一个小组,每个人都尽情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有的把头凑在一起看牌的点数,有的坐下来做记录,有的翘起小屁股趴在桌面上出牌,有的走出座位向老师请教。因为牌上有实物点,对于计算暂时不熟练的学生,还可以借助数点数的方法来计算;对于大部分学生,只要小组长的两张牌刚出手,“等于多少?”的话音未落,对方小组员已迅速抢答出得数。看到每个同学都在这种积极主动的活动中乐此不疲地学习,我感觉自己真开心,好像回到了跟他们一般年纪的童年。游戏教学,不是靠老师出色的教,而是靠学生自主的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引导者,让出大量的时间给学生游戏活动,孩子们

在不知不觉中熟练了计算方法,教师的工作更加高效。这样自由的数学课堂,难怪他们这么喜欢上数学课。

9、《加、减混算》

例如,在学习加、减混算时,课一开始,我就问学生:“小朋友,你们乘过汽车吗?”同学们齐声回答:“乘过。”“好,下面我们来做„乘汽车‟的游戏。”录音机播放出小汽车喇叭声响的音乐,有6位学生上来乘汽车,到站后下去3人,又上来2人,学生通过看到的情境,马上能顺利地编出两步计算的生活中的数学题,计算就更不在话下了。这样导入新课,自然贴切,趣味猛增,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同教师的讲课交融在一起,在游戏活动中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了知识。

10、《平均分》

在教学“平均分”一课时,课刚开始,我就问学生:“小朋友,你们知道小猴子最爱吃什么吗?”学生们回答:“桃子。”“对。瞧,今天猴兄弟俩一块儿上山摘桃子了。你们看,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让学生甲、乙扮演猴兄弟俩,搀着一篮桃子入场。)学生观察得出:“一共摘了8个桃子。”提问:“你认为怎么分最公平呢?”让学生分组讨论后派代表亲自分一分,再引导学生说出:“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进一步提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子呢?”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意识地通过游戏的形式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让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增强了他们的问题意识,“猴子分桃的游戏”功不可没。

11、《5的乘法口诀》

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中,做一个“变手游戏”,电脑屏幕上孙悟空伸出一只手,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得出乘法口诀“一五得五”,接着孙悟空再变出二只手、三只手、四只手、五只手,与此同时得出相应的乘法口诀。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喜爱的神话人物的吸引下,兴趣盎然、积极性高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12、《时间》

在教“时间”时,我把教具钟带进教室,让学生扮演“时间老人”角色做游戏。学生看到多彩的教具、学具这些新鲜的物品,好奇心驱使他们想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算一算。他们兴趣倍增,课堂气氛活跃,不再感到数学新知的抽象与枯燥乏味,因为摆在他们面前的是鲜活、形象、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从而产生喜欢数学的情感,使自主学习意识增强,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13、《小小商店》

例如:进行“小小商店”模拟购物的游戏,使学生体验实际购物中人民币的使用方法和所要遇到的计算问题。

14、《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时,我采用童话创设了游戏情境:秋天来了,李大爷家的苹果树上结满了红通通的苹果(出示图片,苹果上写着竖式),可是有的苹果被虫子咬坏了,小朋友你们能帮李大爷捉住虫子吗?学生听着童话,又是帮人做好事,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他们争先恐后地“捉虫子”(说出了每道题的错误原因)、“补苹果”(做出正确答案)。这样学生在辨误诊断中,不但能加深理解,增强记忆,还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15、《常见游 戏》

数学扑克算24 对口令 开火车 登山 口算接力赛、找朋友、夺红旗、对口令、浇开数学知识花、红花配绿叶、小猫钓鱼、小动物找家、小小邮递员、速算接力赛、摘仙桃等等。把枯燥乏味的计算练习变成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在“玩”、“乐”中获取知识,增长智慧。

计算题中的游戏还有很多:如形式活泼又有竞争性的“数学扑克算24”、“对口令”,培养学生团体合作意识的游戏“开火车”、“登山”、“口算接力赛”„ 找朋友、夺红旗、对口令、浇开数学知识花、红花配绿叶、小猫钓鱼、小动物找家、速算接力赛、争当数学小博士等等。

16、《乘法口诀》

复习乘法口诀时,我设计算12的游戏,让学生任意选择四个数字来比赛算得数

12。游戏前我用鼓励性的语言来激励学生:“谁第一个算出来就是优胜者,大家为他鼓掌。”这时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不甘落后。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了一道又一道,结果下课铃响了,学生一个也不愿意下课,还一个劲地说:“我还有一种„„”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积极思维的心向,培养了初步的竞争意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融洽了师生关系。平时,我还经常带领学生做一些竞赛游戏,如投篮比赛、接龙比赛、指得数比赛等等。

17、《可能性时》

在教学《可能性时》,我一开始就设计了游戏,让学生分成小组,我拿出事先准备的几个盒子{盒子上设计了一个拳头大的口},每个盒子里装有两个球,有的盒子里放的两个全是白球或全是黄球,有的盒子里放的是一白一黄两个球。每个同学一次只能摸一个球,看一看是什么颜色的球,摸好后继续把球放在盒子里,另一个同学继续摸,每组推选一人记录。学生感到新奇,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合作学习不知不觉地展开了。活动结束后,每个小组汇报摸球结果,教师自然地引出“可能、不可能、一定”等概念。

18、《图形的初步认识》1 在教学《图形的初步认识》时,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用手中的小棒搭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再用钉板围一围这些基本图形,并没有一味的让学生说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而是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在头脑里建立起这些基本图形的表象,为今后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打下基础。这时,我运用谈话法为全班引进一个虚拟的竞争对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淘气是个善于留心观察的孩子,在生活中他发现了许多图形。他想和同学们挑战,你们愿意和他比一比吗?”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再次激起思维高潮,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认识图形》2 教学《认识图形》时,我设计了一个关于图案设计的课外实践游戏,要求有两点:一是设计的图案要用上我们学习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二是给该图案命名,即该图案具有的实际意义。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图案,有电扇、花瓶、花朵、山峰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做数学”,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种享受,巧妙地利用实践操作的游戏作业,不仅掌握了新学的知识,拓宽了知识面,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真可谓一举两得阿啊!

19、《加法 减法或表内乘法》

在教学“表内乘法”时,我从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入手,出示了一下一组信息:

从身边鲜活的数据引入数学知识,学生联系日常生活自己提出数学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求知欲望,巩固计算方法,而且可以沟通生活、具体问题与数学学习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机会。20、《左右》 如教学《左右》一课时,设计师生反动作游戏,既活跃了气氛,使学生身不由己的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又通过与老师的反动作对比,体会到左右的相对性。

21、《比较大小》

教学《比较大小》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领悟“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意义,我设计了猜数游戏,让学生互相从同桌所叙述的描述性语言中,依据多少比较的提示猜出数字。游戏场景为学生灵活的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提供了良好空间,使学生无拘无束的从不同的立场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2、《认识人民币》

如《认识人民币》一课,学生初步了解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后,组织兑换人民币、模拟购物游戏。在这样类似生活的情景活动中,学生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体会做数学的乐趣,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了探究实践能力。

23、用扑克游戏学习识数和计算

一、认识10以内的数及其组成

方法:每个同学手里分别拿着1(A)—10的扑克牌各一组。

1、认识10以内基数

如一年级学了3后,教师出“3”字牌问他们,“牌中画有几个大图案?”(答:

第二篇:数学课堂游戏

抢卡片

游戏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9加几的计算,提高口算速度. 游戏准备

写有算式和得数的卡片若干张. 游戏过程

1.学生分组进行.

2.把算式卡片和得数卡片放到桌子上,由组长举算式卡片,其他同学抢得数卡片,谁抢到的多谁获胜.

3.游戏控制在3分钟左右.

成双配对 游戏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游戏准备

将所有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算式制作成口算卡片. 游戏过程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2.组长任意说一个数字,其他学生就从口算卡片中拿出得数等于组长所报数字的口算卡片.

注意:口算卡片不能重复使用.如组长说“14”,第一次可以拿出“13+1”这个卡片;第二次组长再说“14”的时候,可以拿“12+2”“15-1”等等,但是不能再拿“13+1”这个卡片.

3.每次第一个拿出卡片的学生获得奖励(小红花,小星星等等),最后获得奖励最多的学生就是优胜者.

搭积木 游戏目的

1.通过学生接触不同形状的积木,熟悉各立体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游戏准备

有正方体、长方体、球、圆柱等形状的积木. 游戏过程

1.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发给一副积木.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搭积木,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搭成自己喜欢的事物(如:桥、房子等).

3.将各小组的作品摆在一起,由各小组推举的一名学生讲解自己组摆的是什么事物,用了那些形状的积木,并一一指出来.

4.全体学生评判出最优作品.

拼一拼,摆一摆 游戏目的

1.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游戏准备

1.教师提前准备一个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拼摆的玩具. 2.每个学生准备与教师相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若干个. 游戏过程 1.教师分步描述自己的玩具.(玩具不要让学生看见)2.学生根据教师的描述逐步拼摆.

3.教师将自己的玩具展示给学生看,全班同学一起评选与教师玩具相似的作品. 4.谁的作品与教师的玩具最相似,哪个学生就获得“小小设计师”的称号.

猜猜看 游戏目的

1.通过游戏使学生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认识. 2.发展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游戏准备

每人准备一盒积木. 游戏过程

1.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两名学生.

2.将积木放入课桌中,其中一个学生随便摸出一块积木(不要让另外一个学生看到),然后摸的学生说明积木的特征.

3.另外一个学生根据特征说出积木的名称. 4.交换说和猜的角色.

5.每猜对一次加一分,得分高者即为优胜者. 游戏说明

这个游戏还有另外一中玩法.

1.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两名学生.

2.将积木放入课桌中,其中一个学生任意说出一种一种几何体的名称. 3.另外一个学生从课桌中摸出相对应的积木. 4.交换说和猜的角色.

5.每猜对一次加一分,得分高者即为优胜者.

捏图形 游戏目的

通过捏图形使学生切实地了解各图形的特征. 游戏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一盒橡皮泥. 游戏过程

1.每人用橡皮泥捏3个图形,一个正方体,一个一般的长方体,一个特殊的长方体,一个球,一个圆柱.2.每个小组评出一个优秀作品参加全班的评选. 3.全班评出一、二、三等奖.

听口令指方向 游戏目的

1.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游戏过程

1.教师将学生平均分成两组,面对面站成两横排. 2.教师站在两队学生的中间.

3.教师发出口令,如“左”“右”“上”“下”等等. 4.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指方向. 游戏说明

1.将学生分成面对面的两队,一是使学生体会位置的相对性;二是增加游戏的难度. 教师也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同向的几组.

2.指错方向的学生可以为大家表演节目,然后继续活动;也可以将其淘汰,等待下次机会.

营救队员 游戏目的

1.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领会前、后、左、右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游戏过程

1.教师在操场上画一个比较大的方格图,方格图中标有两条行进的路线.

2.教师将学生平均分成两组,每组选出一名指挥官,剩下的人再平均分成两组,一组在方格的左面,作为被营救的队员,另外一组在方格图的右面,作为营救队员.

3.营救队员的眼睛用手帕蒙上,在指挥官的指挥下顺着路线前进,如指挥官说:“向前走两步”“向左三步”……营救队员根据命令前进.

4.每次只能营救一名队员归队.

5.最早将队员全部营救归队的小组获得冠军. 游戏说明

1.走错方向视为一次营救失败,队员必须出局.后面的队员继续活动. 2.前进路线的难度要适合学生.

拍手游戏 游戏目的

1.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前、后、左、右、上、下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反应能力. 游戏歌词

冰板、冰板,冰冰板板,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骨碌骨碌锤,骨碌骨碌叉,骨碌骨碌一个还剩三,看谁能得大红花. 游戏过程

1.教师介绍拍手游戏的歌词,并教会学生. 2.要求学生根据歌词加上手上的动作. 3.学生以两人为一小组,分组进行表演. 4.选出最好的一组作为班级课间休息的游戏.

听反话 游戏目的

1.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领会左右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游戏规则

1.学生要根据教师的口令做出相反的动作. 2.做错动作的学生要为其他学生表演节目. 游戏过程

1.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纵队),面向教师站好. 2.教师发出口令,学生做出相反动作.如:教师说:“向左看”,学生就把头转向右边;教师说:“向前一步”,学生就向后一步;教师说:“摸左耳”,学生就摸自己的右耳. 游戏说明

1.这个游戏可以在教室中进行,也可以在操场上进行.

2.在操场上活动时,可以增加一些内容.比如“向上跳”“向前跑”“蹲下”等等.

找朋友 游戏目的

使学生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法. 游戏准备

1.若干套1到9的数字卡片. 2.每次游戏前发给每个学生1张. 游戏过程

1.把几套从1到9的数字卡片分别发给全班同学,戴在胸前.全班同学围成一圈做丢手帕的游戏,捉到谁,谁就站在圈中央找出自己的朋友来搭救自己.

2.数字凑成10才能做朋友(可以是两人做朋友,如7和3,也可是三人做朋友,如2,4和4,还可以是四人、五人……做朋友),朋友越多越好.

3.根据找到朋友的人数多少,大家用掌握声进行奖励,找到一个朋友,鼓一次掌,找到两个朋友鼓两次掌,以此类推.

听口令,做动作 活动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以及大小比较. 活动准备 1-20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20名同学每人胸前都佩戴一张数字卡片.

2.教师说要求,学生活动.如: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比17大的数出列,分别介绍自己(说组成),两位数原地转两圈,找相邻的数做朋友,15后面第三个数教大家做动作等.

找座位

电影票制作方法:在电影票的前面画上一些学生喜爱的小动物形象,后面注明几排几号,但排数和号数不直接写明,而是由加减法算式化替,如:9-5排1+4号.

夺金牌 游戏目的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竞争意识及集体观念. 游戏规则

1.由教师或学生将比赛题目写在一块黑板上,并在最上面放上精制的金牌.

2.比赛分两组同时进行,每组10人参赛,一组做上边10题,另一组做下边10题,一人做一题. 3.两组都从塔底开始做,一直到塔顶.

鸡毛信 游戏目的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竞争意识及集体观念. 游戏材料 45封“鸡毛信”. 制作方法

在45张硬纸卡片上分别写上5以内所有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并在左边画片鸡毛. 游戏过程

1.将“鸡毛信”平均分发给参加游戏的学生. 2.出示六个信箱,英文字母为信箱代号. 3.学生按要求投送信件:(1)把得数是5的信投入A;(2)把得数是4的信投入B;(3)把得数是3的信投入C;(4)把得数是2的信投入D;(5)把得数是1的信投入E;(6)把得数是0的信投入F.

4.学生做题时能口算的可直接写得数.后面的同学如发现前一位同学计算错误,允许先订正,再算自己该做的题.

5.算得快且正确率高者得金牌. 注意事项

1.此游戏宜安排在新知系统认识之后,比赛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编制,还可以让参赛的学生互相出题. 2.为公平合理,一轮比赛后,可交换比赛题目再赛一次,以两次的总分决胜负.

倍数游戏

按座位顺序,第一个同学念1,接下来第二个同学念2,第三个同学要拍手(轮到3的倍数拍手)没拍手或念错的要罚(随便罚)。同学说1—100以内的数,但是不能说和7有关的数字。比如不能说7、14、17、21、27、28、35、37、等等。可以锻炼学生的反映能力,也可以换个数。

按小组轮流报数(1、2、3……)报到老师规定数的倍数的同学起立。抢三十

轮流报数(两人),可以报一个,也可以报两个,抢到三十的赢。方格

2排方格(每排的方格要连在一起的啊),每排在7到10个左右吧,2排格子个数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

2个人分别在格子中画“圈”和“叉”,一个人先,一个人后,一个人从左到右画,另一个人从右到左画(不能一个隔一个画)。

每个人每次只能在一排里画,个数不限。

假如一个人画到最后,没有格子可画时,这个人就输了。这是2个人比赛。

这个考验的是逻辑思维,掌握秘诀就行了。

记得以前和数学老师玩时不知道诀窍,所以每次都输。还有就是每个人0、1、2.......这样报下去。每当这个数字中有3 或为3的倍数就拍手。不该拍手时的拍手,该拍手时没拍手,就随意怎么处置。

以前玩的时候,记得到30之后全乱了,因为31、32、33......39都要拍手,所以很多人反应不过来。

有报数游戏

两人报数可报1----8的任何数,不能不报,谁先报到两人报数的和为88 赢,谁有必胜的策略,怎么报

全班轮流报数,轮流报1,2,3中的一个数,报出的数依次加起来,谁报数后加起来的数是50,谁就获胜。

一只青蛙四条腿。两只眼睛一张嘴。我们刚学乘法的时候就玩这了、54张扑克牌,两个人拿,每次只能拿1至4只,拿到最后1只的输,先拿的人怎样拿才会赢? 先拿3张,在以后的拿牌中,都与对方凑5,即可获胜。先拿3张后,如对方1则我4,对方2则我3,对方3则我2,对方4则我1.这样就能叫到:3+5×n的张数,最后我总能拿到第53张。这是一道凑数的题,最大的数+最小的数=要凑的数(本题即1+4=5)总数÷凑的数=商-----余数(本题即54÷5=10------4)有余数必须先拿余数,然后和对方凑数.(如果没有余数就让对方先拿,然后和对方凑数)答案是:先拿4张,然后不管对方拿几,你就拿5减几.

第三篇:一二年级体育游戏

1-2.击鼓

一、游戏准备: 鼓四个,鼓槌四 根,标竿20根。布置如图1一2:

二、游戏方法:

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四队。发令后各队排头持鼓糙从起点跑出,绕过第一标竿返回击一下鼓,紧接着马上又绕过第二标竿返回击二下鼓,依次类推。最后击完五下鼓后跑回起点把鼓槌传递给下一个人,自己退于队尾。下一个人做,方法同前,一直进行到最后一人为止,先完成的队为优胜。

三、游戏规则:做错者必须返回起点重做。

四、教法建议:

1.教师要鼓励游戏者顽强奋斗,为集体争取荣誉。2.教育游戏者动脑筋安排本队出场顺序。3.要求游戏者正确对待胜负,自觉遵守规则。4.跑的距离和标志多少可视对象决定。

1-4.穿越地道

一、游戏准备:藤圈(或呼啦圈)若干个。场地布置如图1-4:

二、游戏方法:

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数队,再将各队等半分成甲乙两组相对(迎面)站立于两条起点线之后。裁判发令后,各队甲组排头朝前跑出,至地道口将圈从头穿过身体至脚下取出(进),跑到地道另一头再把圈从脚下穿过身体到头上取出(出),之后,跑到对面拍及本队乙组排头手掌,同队队员跑出,方法同前;自己退于队尾。依次往返到最后全队完成,先完成的队为胜。

三、游戏规则:套错圈者必须重新套圈。

四、教法建议:

1、向游戏者说明圈从下向上套为进,反之则为出。而另一端队员也必须先进后出。

2、教育游戏者动脑筋,如何才能做到快进、快出。

3、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选用。1-6. 割麦子

一、游戏准备:手榴弹若干枚或饮料瓶(如可乐瓶等),接力棒四根。场地布置如图1-6:

二、游戏方法:

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队再等分成甲、乙两组,相对排纵队于起终点线后。发令后,各队甲组排头手持接力棒当镰刀。朝前跑出,至“麦子”(竖放手榴弹或饮料瓶代替)时依次用左手提起,从下面挥过再放下,共做三次,然后跑至对面,把“镰刀”传递给本队乙组排头,自己退于乙组队尾。接着,乙组排头做,如此接力,直至最后一人为止,以先完成任务的队为优胜。

三、游戏规则:“麦子”不得少割,倒了应扶好再跑。

四、教法建议:

1、培养游戏者热爱劳动的思想品质。

2、游戏还可在最后一人割后,把收割的麦子全部收回,以示“丰收”。

3、适合小学低年级选用。1-9:跳皮筋追人

一、游戏准备:把一根长皮筋的两头打结,由四人扯成正方形。如图1-9:

二、游戏方法:

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每组排头各站皮筋的一边。发令后赶快用左右脚各钩跳一次皮筋,再按顺时针方向跑到下一边皮筋处钩跳,并力争动作迅速追拍前一人,一旦拍到就可为本组得一分。接着轮换各组下一人继续进行,最后以得分多的组为胜。

三、游戏规则:

1、必须按规定顺序和动作去做,违者算失分。

2、在规定时间内未能追拍上,可判为平局。

四、教法建议:

1、鼓励游戏者关心集体争取荣誉。

2、鼓励游戏者总结跳得好跑得快的体会。

3、根据游戏的对象,可减低或增大跳皮筋的难度。1-11.欢乐的小矿工

一、游戏准备:在二只凳子中间搁一个藤圈(或呼啦圈)当矿井,每行布置三个。如图1—11。

二、游戏方法:

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数队,各排纵队于起点线后。发令后,各队排头脖颈上系一条毛巾(或戴一顶安全帽)朝前跑出,依次从三个矿井口跳进去再从下面钻出来,迅速返回,把毛巾(或帽)传递给下一个人,自己退队尾。接着下一个人做,方法同前,直至最后,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三、游戏规则:如果碰倒藤圈(呼啦圈)必须放好重做。

四、教法律议:

1.培养游戏者热爱劳动,为实现四化作贡献。

2.教育游戏者注意生产安全,做到快速、安全完成任务。3.适合小学低年级选用。1-15.跨岛追拍

一、游戏准备:在地上划一个稍大的圆圈,再在其周围划许多多层小圆圈。间距各为一大步。如图1-15:

二、游戏方法:

选一人当追着,其他人当逃者,在各圈之间跨跃着追拍,拍及三下就互换角色。累了可以进入大圈休息,追者是不得人内追拍。

三、游戏规则:

1、在追拍中跑出圈外为失误。

2、只能拍击,不得推、拉或踢绊。

四、教法建议:

1、教师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经过练习再进行比赛。

2、告诉游戏者善于保存体力,躲避追拍。

3、适合小学低中年级选用。

1—16.捉兔

一、游戏准备:藤圈若干个。如图

二、游戏方法:

每两人半跪着扶住一只藤圈,分散在场地上当“山洞”。另选一人为逃者.一人为逃者。游戏开始,逃者钻过哪个圈,追者也必须钻过那个圈,钻过后,拍到对方三就互换角色。如果逃者累了或遇到危险,可以抓住任意一只藤圈,靠近的一个扶者即变成逃者,继续进行。

三、游戏规则:只准拍击,不准推拉脚绊。

四、教法建议:1.注意轮换扶圈人,使大家都有机会参加游戏;2.适合小学低中年级选用。

1-20:跟踪追击

一、游戏准备:在场地上划半径为3米、50厘米的同心圆。准备两个小皮球(一红、一白)。

二、游戏方法:

游戏者四人,两人取名为红球,两人取名为白球,在大圆圈内自由活动,教师持小皮球站在小圆内。如图1-20所示:游戏开始,教师将手中任意一个球,向任何方向用力掷出,同时鸣笛,如掷出的是红球,则取名红球的两名游戏者闻笛声迅速跑出抢球,先抢到球者得一分。同法反复进行数次,积分多者获胜。

三、游戏规则:

1、掷球前游戏者必须在圆圈内自由活动。

2、鸣笛后才能跑出去追球。

四、教法建议:

1、可连续把两个不同颜色的球向不同方向掷出。

2、追球时教育学生注意安全,不准推拉同伴。

1-21.找队旗(跑)

一、游戏准备:在场地上并排划直径4米相距约2米的四个圆圈,在距四个圆圈平行10米处划一条线。见图1一21。

二、游戏方法:

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每队选一名旗手,手拿一面队旗(每队颜色不同人 站在一个圆圈的中央,其余参加游戏的学生面对本队旗手站成一个圆圈。裁判发出一声哨音,除旗手外,其余游戏者立即散开,跑到线外,背对圆圈按裁判示范的体操等做动作,同时旗手互相交换位置。当裁判发出两声哨音时,游戏者迅速跑向并面对本队旗手,站成一个圆圈,以先站好圆圈,动作快、静、齐者为胜。

三、游戏规则:1.必须在听到哨音后进行活动。2.跑动时要注意安全,不要冲撞;既要 迅速又要遵守秩序。

四、教法建议:此游戏队形还可变成纵队或横队。1-24.插红旗

一、游戏准备:红旗四面,啤酒瓶(或饮料瓶)八个,场地划法见图1—24:

二、游戏方法:

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各成一路纵队站在起跑线后。游戏开始,各队的排头一齐向对面的瓶子跑去,把红旗由一个瓶子里拿出来插到另一个瓶子里,然后迅速跑回本队,站在排尾。依次进行,最后以先跑完的组为胜。

三、游戏规则:

1.教师发出口令后才能起跑。

2.谁把瓶子弄倒,还要由本人扶起。

四、教法建议:出场比赛次序可由各队自行决定,以调动游戏者的积极性 1-26.挑战(跑)

一、游戏准备:划两条平行线,线后分别是甲乙队双方的“大本营”如一26。两营之间的距离视参加游戏人数多少和场地条件而定,一般为30—40米。如图示1-26:

二、游戏方法:

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各队选出队长一人。游戏开始前,双方都在“大本营”里站成横队并报数。教师任意确定一队为先挑战的队,该队由队长指定报任何数的一个队员到对方“大本营”去挑战。应战一方的全体队员将右手伸出,手掌向上,迎接挑战。挑战者在应战的一方任意一人的手掌上拍击一下即转身向本方的“大本营”奔跑。被拍击的队员立即追赶挑战者,并设法在其进入“大本营”之前追拍他。挑战者被拍及后,即参加到应战一方的行列。如应战者未捉住挑战者即站到挑战一方的行列。然后由原应战一方向原挑战一方进行挑战,依此类推,直至双方所有的人都充当过挑战者。最后看哪个队人数多即为胜利。

三、游戏规则:1.挑战者只准拍应战者的手掌,确实拍击着对方之后才能往回跑。2.应战者确实被拍击后才能追赶对方。追击时不准推、绊、撞对方,否则算犯规。

3.如挑战者一方的队长被捉住,可另选一人担任队长。

四、教法建议:

1.此游戏还可让挑战者在应战者手上连击三下,当拍到第三下时转身向本方大本营

胞。但挑战者不一定在一个队员手掌上击三下,可拍一下,再拍另一人两下,但总数

不超过三下,拍后往自己大本营跑。

2.根据游戏者的年龄,体力情况决定跑的距离

1-30.蚂蚁搬家(跑)

一、游戏准备:在场地中间划一条中线,距离中线两侧15米处各划一条平行于中线的直线,并在两直线处各划三个同样大小,同样间离的圆圈,每个圈放一只球(顺序是篮、足、垒球)。如图1一30

二、游戏方法:

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同的两组,各队第一人如图示站在比赛位置。比赛口令发出后,两游戏者前跑,将篮球拾起后夹在一臂腋下,再将足球拾起后夹在同一臂肘部,最后用另一手拾起垒球回跑,并把球放在另一侧的三个圈内。接着空手跑回本场内拾起对方放置的三只球。游戏奔跑不息,拾球、放球不止,至六只球在同一侧场内地圈中。追上者得一分,如此依次进行,最后以得分多者为胜。

三、游戏规则:

1、无比赛口令,判无效。

2、球掉地,应就地拾起后才能继续游戏。

3、三只球安置的位置不能颠倒,否则判对方胜。

4、六只球同时放在一侧圈内时,判追上者为胜。

四、教法建议:

1、不要使用石块或铁球。

2、小学一.二年级选用应缩小场地尺寸,球改用大、中、小皮球。

3、该游戏运动量很大,不宜扩大场地。

1-35:挂环比赛(跑)

一、游戏准备:在场地上竖两根木棍(高3米左右)中间栓一绳子。绳子挂上铁钧(长短两种,长2短3为一组,按组数准备铁钩)备蓝、黄、黑、绿。红五种颜色的环五个为一组(按组数准备环圈)在架子旁边挂一张奥运会五环旗帜图。距架前7-10米处划一起跑线。如图1一35。

二、游戏方法:

把游戏者10一 15人分成 2—3个组,成纵队站在起点线后,裁判发令后,各队排头迅速跑到架前,拾起环圈捺在铁钩上,然后跑回本队拍第二人的手,第二人向前跑去挂上第二个环,如此依次进行,直到五个环都挂好,看哪一队挂得快、挂得对(指环圈颜色)为胜。然后,下一队继续游戏,最后,以累计胜的多少排列名次。

三、游戏规则:1.听到开始口今时才能跑。2.必须按奥运会旗帜的颜色排列,挂错者为失败。

四、教法建议:1.事先画好奥运会旗帜,让游戏者记清楚颜色和顺序。

2.低年级学生可采取二人手拉手跑去挂环圈,可以互相商量,纠正。

3.高年级学生允许自由 组队,搭配力量争取胜利。1-41.修筑铁路(跑)

一、游戏准备:在场地上划一条起跑线,线前5米处并排4面小旗(视队数而定)间距2一3米。在小旗前25米处各放一个实心球,体操捧若干。如图1-41所示:

二、游戏方法:

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四个队,每人手拿一根体操棒,站在起跑线后,裁判发令后,各队第一人持体操棒跑到小旗前,将体操棒放在地上当“枕木”或“铁轨”,然后迅速向前跑,绕过实心球跑回本队,拍第二人的手后站到队尾;第二人跑过小旗将体操棒同前人一样参加架路,跑回拍第三人的手。如此依次进行,最后以铁路筑成得又快、又整齐、又好的队为胜。

三、游戏规则:1.筑好的“铁路”像铁路,乱放和不像铁路者算失误。2.后一人需与前一人击掌后才能跑。

四、教法建议:1.铁路筑法不作具体规定,让游戏者自行施计和施工。

2.铁路筑成后,也可让游戏者成纵队,左手搭肩,右手握前者的右肘,从起跑线起

跑,排头跑到红旗处拿起红旗举起前进。其余队员右手模仿车轮转动,通过铁路线

绕过实心球跑回起点。先回到起点,队伍整齐者为胜。

3.适合小学低中年级选用。1-42.抢空位置(跑)

一、游戏准备:如图1-42。

二、游戏方法:

游戏者站成一个圆圈,两手背在后面,教师选一个“引导人”站在圈外。游戏开始时,“引导人”绕圈跑,突然拍某个游戏者的背(或手),便随意向任何一个方向继续绕圈跑,被拍人则向相反的方向绕圈跑,设法比“引导人”更快地跑回自己的原位。两人在途中相遇时,需相互“问候”如握手或相对做下蹲动作后继续跑,看谁先抢到空位置。未抢到位置的人向大家敬礼,然后,就充当“引导人”,游戏继续进行。游戏进行4—5分钟或大部分人都得到活动时,结束游戏。

三、游戏规则:1.“引导人”不得只拍某一个人。

2.两人相遇时,所做动作由“引导人”带头,被拍者必须学着做。否则做未跑到位置

处理。圈外人赛跑时,圈上人可助兴,但不得妨碍他们跑动。

3.两人做动作后,应从右侧跑。

第四篇:小学一二年级数学游戏智力题

1.四个人一起玩扑克牌,一共玩了40分钟,他们每人玩了()分钟。

A.10B.40

2.如果每人步行速度相同,4个人一起从甲地走到乙地,要25分钟,那么8个人一起从甲地走到乙地要()分钟。

A.25B.50

3.1+2+3+4+5+6+7+8+9+10=()。

A.45B.554、教室里有10只点燃的蜡烛,被风吹灭了3只,请问还剩()只。

A.7B.10

5.小明今年7岁,小华今年5岁,请问3年后,小明比小华大()岁。

A.2B.56、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人。

A.7B.8C.9

7、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个,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个,这一队一共有()人。

A.8B.9C.108、第一个盘子里有5个梨,第二个盘子里有4个梨,把第一个盘里拿1个放到第二个盘里,现在一共有()个梨。

A.8B.99、5个小朋友同时吃5个苹果需要5分钟,照这样,10个小朋友同时吃10个苹果需要()分钟。

A.5B.1010、13个小朋友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已经抓住了5只“小鸡”,还有()只没抓住。

A.8B.711、书上有10只鸟,用枪打死了1只,还有()只。(脑筋急转弯)

A.9B.012、鱼缸里有10条鱼,突然有一天死了3条,鱼缸里现在还有()条鱼。

A.7B.1013、狐狸用50元的假钞买走了老山羊店里一件45元的皮衣,老山羊还找给狐狸5元钱,那么老山羊损失了()元钱。

A.5B.5014、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每锯一次需要2分钟,一共要锯()分钟。

A.10B.815、一个三角形有三个角,那么剪掉一个角后,还剩()个角。

A.2B.416、小明走楼梯,从一楼走到3楼要花6分钟,那么他从一楼走到5楼要花()分钟。

A.10B.1217、在一个正方形的花坛四周摆放花盆,如果每边都要放5盆,那么一共要()盆花。

A.16B.202_、公交车起点站每隔6分钟向南山方向开出一辆车,当这个车站开出第10辆车时,一共经过了()分钟。

A.54B.6019、一天,2个爸爸,2个儿子一同上公园玩,他们至少有()个人。

A.4B.320、现在州杭州的时间是晚上8点,请问再过24个小时候后杭州的上空会出现太阳吗()

A.会B.不会

第五篇:二年级数学课堂游戏

1、《森林运动会》

我在《森林运动会》一课中,就设计了一个猜谜语的环节,让小朋友特别感兴趣。具体的游戏过程是这样的:课前我在黑板上贴了一些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是用不同颜色的彩色纸剪的,每一个小动物身上都写了一则数字谜语。上课的时候,我首先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小朋友高兴地回答说喜欢,于是我让他们一起看黑板上的小动物,说:“这些小动物每人给大家出了一则谜语,你们谁猜中了就把小动物送给谁。”小朋友一听,高兴极了,争先恐后地举手说要来猜,我让小朋友分小组来猜,每一小组猜一则谜语,结果小朋友几乎都猜出了谜语所代表的数字,所以我就把小动物奖给了他们,看到他们兴高采烈地拿着漂亮的小动物互相炫耀的样子,我的心里感到由衷地高兴。

2、《1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我设计了一个“碰球”的游戏来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如我先出示数字8,对学生说:“嗨、嗨,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可以说:“嗨、嗨,你的3球碰5球,”学生说出的数必须与老师说的数合起来是8。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迅速地说出碰球的数,于是10以内数的组成很快就被小朋友牢牢地记住了。《10以内数的分与合》2

在教学《10以内数的分与合》时,我设计一个扔皮球的游戏,让学生讨论数的分与合的不同方法。学生分成小组,指名学生拿10个皮球,看谁先报出他扔进几个皮球,就让谁来扔皮球,并请他讲讲是怎么想的。如一个学生扔完后,篮外有3个皮球。有的说我是想3和7合成10,所以扔进7个球;有的说前面一个同学篮外有4个球扔进6个,现在篮外是3个,我可以肯定他扔进了7个,因为外面少一个,里面就多一个„„学生们从不同角度想出正确答案,呈现出思维的个性化,多样化,更可贵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10以内的加减法》

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学生最喜欢和我一起参加“乘车游戏”,游戏之前,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司机头饰和算式卡片,把它们发到每个学生手中,游戏开始了,得到司机头饰的学生就当小汽车司机,戴上头饰神气地站到指定的地方,我一般也是戴上头饰当“小司机”,每个头饰上写了一个10以内的数,拿到算式卡片的学生就根据自己卡片上的得数去乘坐不同的“汽车”,全部上车之后,由司机验票,乘错车的被罚下车,验票结束之后,司机就带领乘客在音乐声中“坐车”,因为有我的参与,所以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他们都想坐上我的车,都为能跟老师一起做游戏而感到自豪。

4、《分类》

在教学《分类》这课时,一开始我就问学生: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学生齐声说好,所有的眼睛都注视着我,思想高度集中。此时我轻声慢语地说:“请小朋友们注意听,并按老师要求去做。小朋友们请注意,请你按我的要求做:男孩子请你站起来,女孩子请你站起来;高个子男孩坐下去,矮个子男孩坐下;长头发女孩坐下,短头发女孩坐下;大眼睛的小朋友请你拍拍手,小眼睛的小朋友 请你拍拍手;穿皮鞋的小朋友请你跺跺脚,穿旅游鞋的小朋友请你跺跺脚;全班小朋友们一起跺跺脚!”在这样有趣的游戏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追求和掌握知识的精神力量,为学习《分类》做了很好的铺垫。

5、《有余数的除法》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分水果游戏:“六一”儿童节到了,我们班要举行联欢会,老师给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些水果,请小组长打开水果箱,将本组的水果每人分5个。学生分完后发现:15个苹果,每个人分5个,可以分给3个人;16个梨,每个人分5个,可以分3个人,多了1个;18个香蕉,每个人分5个,可以分3个人,多了3个„„为什么有时没有多余,有时多1,有时多3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样,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有意注意到发现问题,在他们心灵上初步有了“余数”的痕迹。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在讨论中悟理、在尝试中形成认知结构。

6、《10以内数的顺序与大小》

在教10以内数的顺序与大小中,就可设计游戏“找兄弟”,学生拿着数字卡片“6”说:“我今年6岁,弟弟比我小两岁,弟弟在哪里?”学生们想出答案举起数字卡片“4”说:“我今年4岁,比你小两岁的弟弟在这里。”学生继续问:“比我大1岁的哥哥在哪里?”学生举起卡片“7”说:“今年我7岁,比你大1岁的哥哥在这里。”在这个游戏中,学生依据数序知识想出结果,轻松的掌握知识,也为今后学习有关的应用题做了铺垫。

7、《数学乐园》

在教学实践活动《数学乐园》时,我设计一个踢毽子比赛的游戏活动,将学生按座位划分为苹果队、西瓜队、香蕉队,每队推选一名运动员和一名统计员,在30秒钟内统计踢毽子的个数,老师贴统计表,统计员用红、绿、黄彩笔做统计,其他同学数数。根据统计结果,学生就会知道:(1)一共踢几个?(2)谁比谁多或少几个?(3)谁再踢几个就和谁同样多?„„这样,通过不断应用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归纳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促进每一个学生掌握有效的分析问题策略,发展学生的策略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8、《30以内的加法》

例如:在学习30以内的加法后,我设计了一个打扑克牌凑21的游戏活动,这个游戏活动包括了30以内所有进位(不进位)的加法。只要学生熟悉游戏规则,其学习效果令人惊喜。每四人一个小组,每个人都尽情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有的把头凑在一起看牌的点数,有的坐下来做记录,有的翘起小屁股趴在桌面上出牌,有的走出座位向老师请教。因为牌上有实物点,对于计算暂时不熟练的学生,还可以借助数点数的方法来计算;对于大部分学生,只要小组长的两张牌刚出手,“等于多少?”的话音未落,对方小组员已迅速抢答出得数。看到每个同学都在这种积极主动的活动中乐此不疲地学习,我感觉自己真开心,好像回到了跟他们一般年纪的童年。游戏教学,不是靠老师出色的教,而是靠学生自主的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引导者,让出大量的时间给学生游戏活动,孩子们 在不知不觉中熟练了计算方法,教师的工作更加高效。这样自由的数学课堂,难怪他们这么喜欢上数学课。

9、《加、减混算》

例如,在学习加、减混算时,课一开始,我就问学生:“小朋友,你们乘过汽车吗?”同学们齐声回答:“乘过。”“好,下面我们来做„乘汽车‟的游戏。”录音机播放出小汽车喇叭声响的音乐,有6位学生上来乘汽车,到站后下去3人,又上来2人,学生通过看到的情境,马上能顺利地编出两步计算的生活中的数学题,计算就更不在话下了。这样导入新课,自然贴切,趣味猛增,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同教师的讲课交融在一起,在游戏活动中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了知识。

10、《平均分》

在教学“平均分”一课时,课刚开始,我就问学生:“小朋友,你们知道小猴子最爱吃什么吗?”学生们回答:“桃子。”“对。瞧,今天猴兄弟俩一块儿上山摘桃子了。你们看,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让学生甲、乙扮演猴兄弟俩,搀着一篮桃子入场。)学生观察得出:“一共摘了8个桃子。”提问:“你认为怎么分最公平呢?”让学生分组讨论后派代表亲自分一分,再引导学生说出:“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进一步提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子呢?”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意识地通过游戏的形式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让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增强了他们的问题意识,“猴子分桃的游戏”功不可没。

数学课堂游戏 一二年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