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看画题诗
编辑:繁花落寂 识别码:15-796466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14 17:18:52 来源:网络

第一篇:看画题诗

看画题诗

伦文叙是明朝的状元.小时候,他文思敏捷,书虽然读得不多,但都能用心理解,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因此得到本地胡员外的赏识.

一天,胡员外家来了不少宾客,他把伦文叙叫进书房,然后郑重其事地捧出一卷画轴.那是苏东坡画的《百鸟归巢图》,让伦文叙在这幅家藏之宝上题一首诗.

伦文叙不顾众人的诧异、惊疑和敌视的目光,稍稍思索,就执笔直书了第一句:“天生一只又一只,”接着又写了第二句:“三四五六七八只.”他的第三句是:“凤凰何少鸟何多?”紧接着又写了第四句:“啄尽人间千万石.”

有人看出伦文叙这首诗暗藏玄机,把画名中的“巢”比喻成朝廷的“朝”,把众多庸碌官吏比喻成啄尽百姓粮食的鸟,感叹真才实学的人才如凤凰般稀少,28个字反映了当今的弊端,使苏东坡的画获得了更深一层的意境.

可有的宾客却说:“诗倒是写得不丑,却和苏东坡的画没什么关系.诗是题在画上的,画题就是诗题,做诗跑了题,那么不做也罢!”

伦文叙见大家没有明白,只好解释说:“我的第一句是‘天生一只又一只’,一只加一只就是两只;而‘三四五六七八只’的意思不在表面,而是暗指三四十二,五六三十,七八五十六.2+12+30+56不就等于一百吗?实际上这就是对《百鸟图》的概括.”

此话一出,大家才恍然大悟,交口称赞.

第二篇:看画感想

看画感想广东省珠海拱北小学二(2)班梁家萃今天,我看见一幅画,一个小朋友在捉青蛙来煮汤,我看了以后,心里觉得很难过,因为人们太残忍了,我想对这个小朋友说:“小弟弟,你知道吗?青蛙是益虫,专门吃害虫、保护庄稼、为民除害,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你不能捉它,要好好保护它,如果没有它,蚊子来咬你,庄稼被虫咬,农民伯伯就没有收成,没有了粮食,那你还能长大吗?环境会美吗?现在你懂了吧,以后不要去伤害青蛙了,好吗。”

投稿:2004-6-259:44:15

第三篇:瞿秋白赠李子宽画及题诗考辨

瞿秋白赠李子宽画及题诗考辨

刘小中 丁言模

瞿秋白爱作画,风格颇类四王。在其画作中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上海博物馆收藏的瞿秋白赠李子宽的山水图一幅。图中画有老松数株,浓荫匝地;水阁一座,阁内士人横琴抚弦;一侧溪水潺潺,隔溪幼树成林。图上题:“松风自度曲,我琴不须弹,胸中具此潇洒,腕下自有出尘之慨,何必苦索解人耶。”下题:“未清明节,子宽学兄雅作。”末署“秋白瞿爽”四字。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瞿秋白研究著述均认为此画及题诗为瞿秋白所作,近年出版的《瞿秋白诗歌鉴赏》还对题诗作了专门赏析。

但据笔者了解,此画“脱胎”于清汤贻汾的一幅山水画,画中所题“松风自度曲”一诗,基本抄录汤贻汾画中题诗。因此,将该诗认为是瞿秋白创作是不符合史实的。

汤贻汾的这幅画及题诗于1997年4月18日由中国嘉士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并成交,成交价为¥15,400.00。该画长83厘米,宽34厘米,画面左上方题诗:“松风自度曲,我琴不须弹。胸中具此潇洒,则腕下自有出尘之概,何必苦索解人耶。”落款“道光乙巳春分后一日,雨生汤贻汾”,道光乙巳,即1845年。画面上有3个钤印:“龙山琴隐”、“雨生诗画”、“粥翁题识”。其中“琴隐”“雨生”“粥翁”均为汤贻汾字号;另在画面左下方有收藏印:“汉鹿斋金石书画印”。

将汤贻汾此山水画与瞿秋白赠李子宽画相比较,构图相似,山、林、石等细节描绘有差别。两幅画上题诗原无标点(标点系后人添加),文字基本一致,细微的区别在于:原诗第四句中“则腕下”,瞿秋白去掉一个“则”字;出尘之“概”,瞿秋白改为“慨”。

汤贻汾题诗中的“松风自度曲,我琴不须弹”二句是千古名句,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题伯时画松子渊明》。所谓“自度曲” 就是作者自创的曲子加歌词,而在宋朝,流传中的词牌都是有固定的旋律、节奏、音高、平仄要求的,若是能自度,作者必是妙解音律兼能作词的高手。自然界的“松风”就是这样的“高手”,松涛阵阵,乃天籁之音,非人为琴声所能比,故“不须弹”,此境界给人以出尘脱俗之感,常为历代文人所向往。汤贻汾、瞿秋白题诗均取此意境。其实,以松风琴韵冠名,或以此题材作画题诗者众多,以至成为中国传统山水画、山水诗中常见题材和构思。瞿秋白赠李子宽画及题诗也是用此类题材及意境表达自己的“出尘之慨”和对朋友的真挚情谊。从画面构图和题诗文字来看,明显借鉴了汤贻汾画及题诗。

汤贻汾(1778-1853),字若仪,一字雨生,号粥翁,又号琴隐道人,江苏武进(常州)人。汤贻汾曾官温州镇副总兵,后寓居南京,天平天国攻破金陵时,投池而死。其人多才多艺,工诗文书画,精于山水,擅长淡墨干笔皴擦法,枯中见润,境界平实。时与方薰、奚冈、戴熙齐名。不仅三子一女均为书画名家,其后三代也出书画家。其曾孙汤涤与瞿秋白是同时代人,长瞿秋白21岁,擅山水,尤长于画松,挺拔遒健,自具一格。然四代丹青,一脉相承。汤

氏故居在青果巷东首,瞿秋白诞生地八桂堂天香楼也位于青果巷,瞿秋白画风受汤家影响,甚至仿其画、录其诗,并不奇怪。瞿秋白作此画并题诗时,与汤涤同在北京,汤涤时应蔡元培、庄蕴宽之聘,担任北京大学书画研究会导师及故宫博物院鉴定,又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性豪爽,喜交游,尤善培养后进。瞿秋白是否求教于汤涤,并在其处见其曾祖真迹尚不得而知。

瞿秋白与李子宽是常州中学同学、好友,曾一起吟诗诵词。李子宽后来回忆当年情景时曾说:“我班同学年龄较幼者四人即江都任乃誾,宜兴吴南如与秋白和我,相约学作诗词,从咏物开始”,“秋白与任君进步尤速”。①瞿秋白在《饿乡纪程》中也回忆说,当年“大家不期然而然同时‘名士化’,始而研究诗古文词,继而讨究经籍;大家还以‘性灵’相尚,友谊的结合无形之中得一种旁面的训育。”②

这种以性灵相尚的同窗友谊,在瞿秋白初到北京时还在继续。瞿秋白曾到天津与久别重逢的江苏常州中学的老同学任乃讷、吴南如、张太雷,李子宽、吴炳文等会晤,尽情交谈,并合影留念。不久,李子宽到北大政治系就读,瞿秋白入俄专,住在其堂兄瞿纯白家,二人往来频繁。李子宽回忆,当时瞿秋白“生活颇清苦,我不时往访,秋白亦偶来北大宿舍,往访皆徒步;我去时偶和秋白同饭,常以白萝卜和干贝两小块或虾米少许就煤球炉上狂煮,以汤佐餐,取其味隽,不需更加作料,亦不求量也。”③瞿秋白就是在此时赠好友画并题诗。

瞿秋白赠李子宽诗及题诗,真实地反映了他当时的心态。在《饿乡纪程》中,作者曾深入反思了“五四”前三年的思想状况:

这“厌世观”已经和我以前的“避世观”不相同。渐渐的心灵现象起了变化。因研究国故感受兴

厌世观的哲学思想随着我这三年研究哲学的程度而增高。然而趣,而有就今文学再生而为整理国故的志向;因研究佛学试解人生问题,而有就菩萨行而为佛教人间化的愿心。这虽是大言不惭的空愿,然而却足以说明我当时孤独生活中的“二元的人生观”。④

因“避世”、“厌世”而有“出尘之慨”,但又“试解人生问题”,而“苦索解人”,“二元人生观”正在深深折磨着他,是不久以后的“五四”惊雷和赤都之旅将之引向新的征程。

瞿秋白多才多艺早已为人称道,就其绘画艺术而言,人们多认为受其父亲熏陶,但从瞿秋白赠李子宽画及题诗中,我们还可以直观并感受到瞿秋白曾受到同乡前辈画家的深刻影响。尽管事实证明,画中题诗非其原创,但从中仍然可以窥见瞿秋白当时的心绪和情操。时至今日,该画及题诗仍然是我们研究瞿秋白当时思想、艺术及人际交往等方面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

注释:

⑴⑶ 李子宽:《追忆学生时期之瞿秋白张太雷两先烈》,《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1期。⑵⑷ 瞿秋白:《饿乡纪程》,《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4页。

附两幅画照

图一:汤贻汾山水轴

作 者: 类 别: 创作年代:材 质: 尺 寸:

汤贻汾 山水 轴

汤贻汾 中国书画 清道光 轴 83×34cm

估 价: 成交价:

拍卖日期: 公司全称:

RMB 12,000-15,000 ¥15,400.00 HK$14,529.00 $1,863.00 1997-04-18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乙巳(1845年)作钤印:龙山琴隐、雨生诗画、粥翁题识:松

风自度曲,我琴不须弹。胸中具此潇洒,则腕下自有出尘之概,何必苦索解人耶。道光乙巳春分后一日,雨生汤贻汾。收藏印:汉鹿斋金石书画印。

图二:瞿秋白赠李子宽画

图上题:“松风自度曲,我琴不须弹,胸中具此潇洒,腕下自有出尘之慨,何必苦索解人耶。”下题:“未清明节,子宽学兄雅作。”末署“秋白瞿爽”四字,下有方印,系瞿秋白手刻。该画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第四篇:墨梅图题诗

附件:作业模板 改进后的教学设计 学校:渑池县第三初级

教材版本:北师大

教师 课题 赵丽娟 年级

墨梅图题诗

六 课时安排

科目

语文

授课时间

12月5日

1课时 第 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我校虽然地处河南省西部的一个小县城,但学校办学条件优越,校园网络畅通。学生主要来

一、学情分析 源于城市及城市化的农村,由于受环境影响,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学习主动性较强,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善于合作,乐于探究,勇于发现,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成长较快。

这幅《墨梅图》构图新奇、别致,一枝梅花横贯画面,花朵淡墨轻染,照应诗中的“淡墨痕”,二、教材分析 花“好色”,但“梅花”香气淡淡溢出,使人不能不叹为观止。而且,画中题诗书法饱满苍劲,与诗意画意相融合,更添一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三、教学目标设计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3.德育目标: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气概。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五、教学方法

六、教学媒体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多媒体

ppt 1.创设情境策略。通过制作课件,图文赏析兼并,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以读促悟策略。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感悟诗情,获得体验,从中获得语言和精神的整体提

七、教学策略设计 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也使课堂教学回归了语文的教学本色。

3.迁移拓展策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旧知识与学习经验促进新的学习,自主学习,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过程

创境自学引思入情,导入新课。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深受文人墨客的推崇,有古诗云“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纵观历代文坛,诗书画三绝的名家,层出不穷。而图题诗则是诗坛画苑

教师活动

八、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1

中一朵绚丽的花朵。今天,就让我们一道去感受——郑板桥在《墨竹图题诗》中要表达的诗情画意。

2、今天我们不仅要学一首诗,而且要欣赏一幅画。

(多媒体出示《墨竹图》及诗,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 让学生认真观察并交流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

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诗句的意思。

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1.讲述文人墨客对梅花的喜爱并通过诗词赞美梅花,让学生受到

设计意图

优秀诗文的感染和激励,也对所学诗歌及内容有进一步的认识。

2.通过声、像并茂的梅花美图欣赏,直观地体现出梅花的美丽与傲霜斗雪的精神,把学生带入情境中去,促发学生激动的情绪,产生表达欲望和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

课件出示《墨竹图》

1)介绍作者。2)介绍背景:

这是一首图题诗,写于郑板桥在山东任职时。当时山东受灾,饥民无

教师活动 数,作为一名体恤百姓的县官,郑板桥整日为民奔波,白日劳顿,夜

不思眠。本文记载的是又一个不寐的夜晚,听着冷雨拍打窗棂,风吹教学环节2 教学环节3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疏竹,发出萧萧之声,板桥竟错觉为百姓发出了啼寒饥号的怨声,于

是提笔展纸作画,遂成此文。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讨论,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不仅促进了学生间相互协作的精神,同时又使资料得到了共享,学生的知识面会更广。

重点认知

(一)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感知。(2)范读。(3)练读。a、学生自渎。b、指名读 c、再读

(3)提问: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自主学习

(1)字:衙、斋、燮、号、寒放赈、救济、遂(2)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劳顿:劳累。思绪:思路。救济:用金钱或物质帮助灾区或生活上有

困难的人。赈灾:赈济灾民。岿然不动:高大独立的样子。

(三)合作探索

1、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2、检查汇报

3、介绍诗意。a、自练。b、小组内练讲。c、指名讲。

4、请学生说自己感受最深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5、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的?(第一句是实写,第二句是虚写,第1句是第2句发挥联想的基础。)

6、对最后一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理解。

听录音

注意字音,语气,节拍等大家评议

小组合作,比一比谁读好

讨论:令人感受最深的是哪句诗?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小组

讨论交流,读懂的地方小组内交流,不明白的地方一起讨论。

(1)多种形式的诵读。促进学生积累。形成个性的体验,进一步培养了语感。

设计意图

(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尝试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学过程

总结并进行拓展阅读

1、《墨竹图题诗》表达了诗画家淡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教师活动

2、让生阅读有关“竹”的诗句,认真体会“竹”在古代诗句中的蕴涵。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赞美竹。

4、背诵并默写古诗。

唐代.杜甫《咏竹》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教学环节4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学生活动 宋.陆游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请学生写出“岁寒三友”对自己的启示。

明确似是写竹,实则写。写诗人对百姓的仁爱之心,体恤之情。

设计意图

令人叹为观止,文中以竹喻人,比喻新颖奇特,把一个铮铮铁骨的文人写得极入情理,表现了他的高标挺立,特立独行,充满了爱民之气节。

九、板书设计

干:细中有强

特立独行

叶:青翠欲滴

爱民如子

傲然树立

1、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竹的诗句,绘画作品。

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赞美竹。

初稿

修改稿

十、作业设计

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被称

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为“岁寒三友”,深受文人墨客的推崇,深受文人墨客的推崇,有古诗云“诗堪入画方称妙,画有古诗云“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可融诗乃为奇”。纵观历代文坛,诗书画三绝的名家,为奇”。

2、今天我们要学一首题图诗。

层出不穷。而图题诗则是诗坛画苑中一朵绚丽的花朵。

2、今天我们不仅要学一首诗,而且要欣赏一幅画。

3、这是一首图题诗,写于郑板桥在山东

3、这是一首图题诗,写于郑板桥在山东任职时。当时对教学设计初稿的修改点 任职时。本文记载的是又一个不寐的夜山东受灾,饥民无数,作为一名体恤百姓的县官,郑板晚,听着冷雨拍打窗棂,风吹疏竹,发出桥整日为民奔波,白日劳顿,夜不思眠。本文记载的是萧萧之声,板桥竟错觉为百姓发出了啼寒又一个不寐的夜晚,听着冷雨拍打窗棂,风吹疏竹,发饥号的怨声,于是提笔展纸作画,遂成此出萧萧之声,板桥竟错觉为百姓发出了啼寒饥号的怨文。

4、《墨竹图题诗》表达了诗画家淡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

声,于是提笔展纸作画,遂成此文。

4、《墨竹图题诗》表达了诗画家淡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5、让生阅读有关“竹”的诗句,认真体会“竹”在古代诗句中的蕴涵。

5、生阅读有关“竹”的诗句。

第五篇:紫藤题诗

【玉阶怨】虞炎

紫藤拂花树。黄鸟度青枝。思君一叹息。苦泪应言垂。

【都尉山亭】杜审言

紫藤萦葛藟,绿刺罥蔷薇。

下钓看鱼跃,探巢畏鸟飞。

叶疏荷已晚,枝亚果新肥。

胜迹都无限,只应伴月归。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登字)】萧嵩

帝曰简才能,旌贤在股肱。

文章礼一变,礼乐道逾弘。

芸阁英华入,宾门鹓鹭登。

恩筵过所望,圣泽实超恒。

夏叶开红药,馀花发紫藤。

微臣亦何幸,叨此预文朋。

【紫藤树】李白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出关经华岳寺,访法华云公】岑参

野寺聊解鞍,偶见法华僧。

开门对西岳,石壁青棱层。

竹径厚苍苔,松门盘紫藤。

长廊列古画,高殿悬孤灯。

五月山雨热,三峰火云蒸。

侧闻樵人言,深谷犹积冰。

久愿寻此山,至今嗟未能。

谪官忽东走,王程苦相仍。

欲去恋双树,何由穷一乘。

月轮吐山郭,夜色空清澄。

【和杜中丞西禅院看花】杨巨源

一林堆锦映千灯,照眼牵情欲不胜。

知倚晴明娇自足,解将颜色醉相仍。

好风轻引香烟入,甘露才和粉艳凝。

深处最怜莺蹂践,懒时先被蝶侵凌。

对持真境应无取,分付空门又未能。

迎日似翻红烧断,临流疑映绮霞层。

幽含晚态怜丹桂,盛续春光识紫藤。

每到花枝独惆怅,山东惟有杜中丞。

【紫藤】白居易

藤花紫蒙茸,藤叶青扶疏。

谁谓好颜色,而为害有馀。

下如蛇屈盘,上若绳萦纡。

可怜中间树,束缚成枯株。

柔蔓不自胜,袅袅挂空虚。

岂知缠树木,千夫力不如。

先柔后为害,有似谀佞徒。

附著君权势,君迷不肯诛。

又如妖妇人,绸缪蛊其夫。

奇邪坏人室,夫惑不能除。

寄言邦与家,所慎在其初。

毫末不早辨,滋蔓信难图。

愿以藤为戒,铭之于座隅。

【秦中吟十首·伤宅(一作伤大宅)】白居易

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

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

累累六七堂,栋宇相连延。

一堂费百万,郁郁起青烟。

洞房温且清,寒暑不能干。

高堂虚且迥,坐卧见南山。

绕廊紫藤架,夹砌红药栏。

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

主人此中坐,十载为大官。

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

谁能将我语,问尔骨肉间。

岂无穷贱者,忍不救饥寒。

如何奉一身,直欲保千年。

不见马家宅,今作奉诚园。

【三月三十日题慈恩寺】白居易

慈恩春色今朝尽,尽日裴回倚寺门。

惆怅春归留不得,紫藤花下渐黄昏。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潭上紫藤】李德裕

故乡春欲尽,一岁芳难再。

岩树已青葱,吾庐日堪爱。

幽溪人未去,芳草行应碍。

遥忆紫藤垂,繁英照潭黛。

【紫藤】许浑

绿萝萦数匝,本在草堂间。

秋色寄高树,昼阴笼远山。

移花疏处种,劚药困时攀。

日暮微风起,难寻旧径还。

【紫藤】许浑

绿蔓秾阴紫袖低,客来留坐小堂西。

醉中掩瑟无人会,家近江南罨画溪。

【陈家紫藤花下赠周判官】白居易

藤花无次第,万朵一时开。

不是周从事,何人唤我来。

胡蝶-全宋诗-戴表元

春山处处客思家,淡日村烟酒旆斜。

胡蝶不知人事别,绕廧间弄紫藤花。

胜业寺悦亭-全宋诗-黄庭坚

苦雨已解严,诸峰来献状。

不见白头禅,空倚紫藤杖。

以天坛灵寿杖送莘老-全宋诗-黄庭坚

王屋千霜老紫藤,扶公休沐对亲朋。

异时驷马安车去,拄到天坛愿力能。

秋思-全宋诗-陆游

一篇旧草天台赋,六幅新传太华图。

占尽人间清绝事,紫藤香起竹根炉。

自上灶过陶山

宿雨初收见夕阳,纵横流水入陂塘。

蚕家忌客门门闭,茶户供官处处忙。

绿树村边停醉帽,紫藤架底倚胡床。

不因萧散遗尘事,那觉人间白日长。

寄谢师直-全宋诗-梅尧臣

忆同仲春月,冒雨过穰亭。

聊酌山酒别,独吟夜灯青。

明朝上岭路,群岫张云屏。

忽入川谷秀,固非平生经。

绿竹间红萼,紫藤垂千扃。

春塘水决决,野老发星星。

田父相与至,里言尚可听。

始闻丹砂岑,遂识五垅形。

傍瞻禹汤迹,竞信庙貌灵。

邀我陟巉巉,宿雾方冥冥。

暗沾衣裘湿,时袭草木馨。

栋宇敞绝顶,牲酒列幽亭。

竹杯占祸福,巫锦醉一咛。

日晏别云外,月出至近垧。

仆夫疲不进,鞭策无暂停。

我马忽颠坠,君心同鶺鴒。

再驾体无伤,扣关烛已荧。

自兹期莫逆,未契心所铭。

匆匆操行袂,泛泛如水萍。

今来各一方,安得且醉醒。

春暮怀伯弓-全宋诗-释永颐

筼筜深谷近青霄,春尽思君梦自劳。

歌不来香室掩买,绶花空结紫藤高。

荒池瓦砾迷芳草,晓案烟云拥墨袍。

山近响潭多胜好,论诗无处觅刘曹。

华山-全宋诗-夏竦

三峰森翠倚云棱,凝睇烟萝最上层。

八水乱分秦帝国,四关空锁汉皇陵。

仙羊未起眠春草,塞马初归放紫藤。

堪惜圣朝无傲吏,夜来风月属间僧。古代:

王世贞

蒙茸一架自成林,窈窕繁葩灼暮阴。

南国红蕉将比貌,西陵松柏结同心。

裁霞缀绮光相乱,剪雨萦烟态转深。

紫雪半庭长不白,闲抛簪组对清吟。

紫藤树

紫藤花

李白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流美人.七言律诗· 《雨绕红花醉酒家》

小小说说

石子

我长藤萝观帝树,君生松骨望天涯。

风缠碧水迷诗海,雨绕红花醉酒家。

片片紫霞羞晚日,层层白雾扰晨纱。

流波玉女裙罗动,荡浪箫郎曲乐华。

七言律诗·《紫藤韵》

万串紫晶藤架缀,千枝玛瑙树箩生。

凭添曲赋舒张韵,任点诗词缓慢平。

醉酒当歌情两片,香花欲诉鼓三声。

春风艳舞云飘去,夏雨厮磨海浪行。

串串小花垂木缭,晓风细抚紫衣袍。

谦和一树垂身首,淡雅温馨显节操!

致《紫藤花》——

海涛博客

紫色花开悬崖边,凄美故事惹人怜。

缠绵只为情切切,藤树相依泪涟涟。

看画题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