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两章》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两章》知识点整
理
一、重点字词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畎亩
胶鬲
拂士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委而去之
委:放弃。去:离开。
寡助之至
至:极点。
天下顺之
顺:归顺,服从。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任用,选拔。
苦其心志
苦:使……苦恼。
人恒过
恒:常常。
而后作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而后喻
喻:明白,了解。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亲戚畔之
畔通叛,解释为背叛。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解释为增加。
衡于虑
衡通横,解释为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解释为辅佐。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用原文填空。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君主不战则已,作战就一定胜利。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到这样的人身上。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增加他尚未具备的才干。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人们才会懂得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三、重点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
3.《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第二篇:孟子两章知识点盘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
天时⑴不如地利⑵,地利不如人和⑶。三里之城⑷,七里之郭⑸,环⑹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⑺非不深也,兵革⑻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⑼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⑽民不以封疆⑾之界,固⑿国不以山溪⒀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⒁者多助,失道⒂者寡助。寡助之至⒃,亲戚畔(叛)⒄之。多助之至,天下顺⒅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叛),故⒆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⑴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⑵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⑶ [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⑷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⑸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⑹ [环]包围。
⑺ [池]护城河。
⑻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⑼ [委]放弃;[去]离开。
⑽ [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⑾ [封疆]划定的疆界。
⑿ [固]巩固。
⒀ [山溪]地势;山河。
⒁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 者,...的人,次处特指君主 下同。
⒂ [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⒃ [至]极点。
⒄ [畔]通“叛”,背叛。
⒅ [顺] 归顺,服从
⒆[故]所以。
(20)[是]这
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
古今异义
城
古义:城墙
今义:城市
池
古义:护城河
今义:小水池
委
古义:放弃
今义:委屈、不甘心
国
古义:国防
今义:国家
亲戚
古义: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
去
古义:离开
今义:往、到
域
古义:界限,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域
是
古义: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判断动词
兵
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
然而
古义:这样却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一词多义
利
天时不如地利 有利条件
兵革非不坚利 锋利
之
三里之城 的,助词
多助之至 到
天下顺之 代词,指得道者
“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2、家和万事兴。
3、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
3、众人拾柴火焰高。
4、团结就是力量。
4、人心齐,泰山移。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简析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运用否定排比句式。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问题探究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⑴ 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⑵ 论证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解析
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那么,什么叫“正义”?《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里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对的意思。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
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关爱和保护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们聚积起来,人民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人民所希望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认为,这是行仁政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然后民心归服、天下归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战必胜矣”的主要原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整体把握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很有说服力。比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双重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又如在阐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时,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写作特色
(1)文章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战争,却多次提到战争。这是为了迎合诸候
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
(2)文章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还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参考翻译
(考试要求版本)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是从农耕的田野中被发现的,傅说是从泥水匠中被选拔出来的,胶鬲是从鱼盐贩子人中被选拔出来的,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加以任用的,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提拔上来的,百里奚是从集奴隶市场被赎出后加以重用的。所以上天将要降临重大责任在这个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而体肤消瘦,使他缺乏钱财、受贫困之苦,使他所行不顺,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韧,增长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心意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发;(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内)如果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与之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以后可以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衰亡。
篇章结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全文共四段,可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二段):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
第二部分(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说明人才在困难中造就,安逸享乐能使人(国家)死亡
一、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理解
统编教材(人教版)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中的一篇经典文章,它的原题叫《舜发于畎亩之中》。说它是经典,在于:
(一)文章第一段便列举了6位名人: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他们或者是传说中的圣君,或者是历史上有名的贤相、贤才,而他们之所以名列文章的第一段,是因为他们在成为名人之前,要么经受磨难,要么从事着不起眼的工作,要么都不为世人所知……
(二)文章第二段是振聋发聩的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它告诉人们: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身体,生活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能吃的苦都吃过了,能经受的挫折都经受过了,以后即使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冷静对待,设法克服和应对。
(三)第三段也是名句:“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其出名,则在于它道出了全篇的中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就是说,一个人假设常处于安乐的生活中,不思进取,没有忧患意识,就会走向灭亡。
(四)写法上,第一、二段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前者用了6个“于”、5个“举”字,来概括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第二段的6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练、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第三段,则从个人经受磨难的作用谈起,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如果太平太顺,在这虚假的太平表象下,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使国家一旦遇到内扰外患便土崩瓦解,顷刻间便走向灭亡。这以点带面、从小到大的写法,也堪称经典,使人读来欲罢不能、欲忘不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通假字
1、曾,同“增”,增加。
2、衡,同“横”,梗塞,不顺。
3、拂,同“弼”,辅佐。
4、忍,通“韧”,坚韧。(课文课下注解中没有此通假)
词性活用
使动用法:
苦:使......痛苦 例如:必先苦其心志,劳:使......劳累 例如:劳其筋骨
饿:使......饥饿 例如:饿其体肤
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 例如:空乏其身
忍:使......坚韧 例如:动心忍性。
乱:使......受到阻扰。例如:行拂乱其所为。
动词用作名词:
入:在国内 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在国外 例如: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名词用作动词:
过:犯错 例如:人恒过
特殊句式
倒装句 状语后置: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于心困,于虑衡)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于色征,于声发)
一词多义
1.拂(fu)违背 例如:行拂乱其所为。
2.拂(bi)同“弼”,辅佐 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
发(fa)起,被任用 例如: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fa)表现 例如:征于色,发于声。
中心
逆境造就人才。
论证方法
1.事实论证
2.道理论证
3.类比论证
4.对比论证 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问题探究
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这六个人物都出身贫贱,在经历了艰难的磨练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2、文章第一段写舜、傅说等六人的经历,是为了证明:
生于忧患
3、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
内心“苦其心志”、身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行拂乱其所为”。
4、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5、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
6、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7、202_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国家。短文先列举六位从 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
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
亡,在此基础上顾理成章地得出 的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言之成理即可。
10、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第1段为例加以具体分析。
这段文字以“先必”二字领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构成一组排比,读起来一句紧似一句,非常有气势;且这组句子句式较整齐,以短句为主,和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使全段句式富于变化,读起来节奏感很强。
比较两章论证方式
相同之处
这两则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
·第一则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用的是演绎推理;
·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用的是归纳推理。
不同之处
提出论点方式不相同:
·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
·第二则短文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的。它们主要都是针对最高统治者来说。
第三篇:孟子两章 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
①“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②“曾”通“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③“衡”通“横”,梗塞,不顺(困于心,衡于虑)④“拂”通“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二、一词多义
①之:三里之城/兵革之利 /鱼盐之中(助词,的)
环而攻之而不胜 / 委而去之(代词,代它,城)
亲戚畔之(代词,代他,“失道”者)
寡助之至 / 多助之至(动词,到)
天下之所顺 / 亲戚之所畔(主谓之间,不译)②而:委而去之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表承接)
攻之而不胜 / 然而不胜者(表转折)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表并列)
③于: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从)
困于心衡于虑 / 征于色发于声(在)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由于,因为)④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家)
三、古今异义
1、池非不深也:护城河(古);水池,池塘(今)。
2、城非不高也:内城(古);城市(今)。
3、亲戚畔之:内外亲属(古);
与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及其成员(今)。
4、委而去之:离开(古);到(今)。
5、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古);判断词,是(今)。
6、舜发于畎亩之中:起,被任用(古);出发,发现(今)。
第四篇: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两章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两章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正确认识“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 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4.比较法
课时安排 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年 月 日 星期
一、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了《曹刿论战》,那么鲁庄公何以战呢?我们知道司马迁的伟大,那么他 何以成才呢?
今天我们学习《<孟子>二章》。
二、展示目标
了解作品,解题;朗读课文(重点),了解内容。
三、实施巩固
(一)解题
《孟子》及孟子。书P125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县人)人,思想家、教育家。地位仅次于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有《孟子》(现存七篇)一书传世。《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二)、初读课文,指导朗诵。
1、标句序。
师:为了便于后面的学习,请同学们给文章标上句序,好吗?
2、分男、女生读课文,一组读①、⑤-⑨句,一组读②-④句,让学生自由选择要读哪一组。
男生读完后女生评价,女生读完后 男生评价。教师相机正音,指导朗读。
(三)、再读课文,了解文意。
1、全班齐读课文。
2、学生对照书下注释,同桌交流,逐句疏通文意。
3、教师巡视释疑点拨,重点注意古今异义词。
师:大家对照注释同桌自学,不懂的可以举手提问。
4、小组竞赛,检查学生是否理解字、词、句的意思。
将全班同学分成三个组,各组间互相提问题考对方,答对的小组加一分。问题只是提字、词、或句的意思。
师:我们班谁比较公正,派他来当记分员,好不?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
注音:夫fú谿xī畔pàn粟sù畎quǎn说yuè乏fá曾céng
四、练习矫正
朗读课文。
五、检测反馈
练习册P54一1 P55一1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依据注释试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重点字词。
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年 月 日 星期
一、引入新课。
伊拉克战争,美军装备精良,实力强大,却深陷泥潭,这是为什么?谁愿意来说说?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中的一篇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展示目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 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三、实施巩固
(一)看注释,翻译课文。
注音:
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解词:
译句: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注音:
原文: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解词:周围三里的内城。包围。
译句: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注音:fú
原文: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解词:
译句: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注音:
原文: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解词: 此,这。
译句: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注音: sù
原文: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护城河。泛指武器装备。
解词:
译句: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注音:
原文:委而 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解词:舍弃,丢弃。离开。
译句: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注音: yù
原文:故曰,域民不以 封疆之界,解词: 使┄┄居住。封疆同义。
译句: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注音:
原文:固国不以山谿之险,解词:
译句: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注音:
原文: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解词: shè
译句: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注音: guǎ
原文: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解词:
译句: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注音:guǎ
原文:寡助之至,亲戚 畔之;
解词: 到了极点。通“叛”。
译句: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
注音:
原文: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解词: 服从。
译句:帮助他的多到了 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注音: qī
原文: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解词:
译句: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注音:
原文: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解词: 古代统治者的通称。此指“得道者”。
译句: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二)、精读课文,理解写法。《得》
1、分组读课文,①,②-④,⑤-⑨。
2、师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作者接着是举例进行论证,还是用道理进行论证?
4、怎样才能做到“人和”呢?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5、请你谈谈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特征?
《生》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多媒体显示: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 /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
师: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对“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你为本文添加一些论据。可以是从古代的历史,谈到当今国际政坛上的,还可以从国家大事谈到我们班小集体。
四、练习矫正
练习背诵。让学生背诵文章里的重点句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五、检测反馈
检查背诵的情况。
六、布置作业。
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抄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课后小结: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总论点 分论点 论据(事实)道理 结论
天时不如地利 城小环攻不胜(有天时无地利)
天时不如地利 得道者多助
地利不如人和 城高、池深 失道者寡助
地利不如人和 兵强、粮多(有地利无人和)(“人和”实质)
却委而去之
开篇立论 摆事实 讲道理 以理服人
第三课时
年 月 日 星期
一、导入新课
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 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学生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板书文题。)
二、展示目标
知识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4.比较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
二、实施巩固
(一)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注音:shùn quǎn fù yuè
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解词: 起,被任用。农田。被举用。
译文: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注音: gé
原文: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解词: 狱官。
译文: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注音: áo
原文: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解词: 市井之中。
译文: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注音:
原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也,解词: 这样。
译文: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注音: jīn
原文: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解词: 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
译文:一定使他内心痛苦筋骨劳累身体饿瘦。
原文: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
解词: 所行不顺。使……颠倒错乱。
译文:使他受贫困之苦,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注音:
原文:所以动心 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解词: 使……动。使……忍。
译文: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注音:
原文:人恒过,然后能改:
解词: 这样以后。
译文: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原文: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解词: 表承接。
译文: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注音:
原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解词:
译文: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
注音: bì
原文:入则无法家拂士,解词:
译文: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注音:
原文: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解词: 敌对的国家。外来侵略的忧患。恒,往往。
译文: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注音:
原文: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词:代词,这。表并列。
译文: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二)、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2.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每小题赋5分。以积分多少分出胜负。
多媒体显示--
第一板块:文言知识
(1)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 ②傅说 ③胶鬲 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3)一词多义。
①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②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③国恒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④胶鬲举于鱼盐之中--死即举大名耳
⑤舜发于畎亩之中--发于声
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扶苏以数谏故
(4)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 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 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
4.教师综合评判,分出优胜组,全班鼓掌祝贺。
5.学生齐背课文。
(三)、总结升华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
成果展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四)、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 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五)、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三、检测反馈
四、布置作业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课后小结: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 子》
论点 论据
摆事实:古代六大名人都来自困境
生于忧患 苦其心志
(正面)劳其筋骨
讲道理:天降大任 必先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入则无发家拂士 行拂乱其所为 死于安乐 国恒亡
(反面)出则无敌国外患
第四课时
年 月 日 星期
一、引入新课。
背诵课文。
二、展示目标
强调掌握孟子二章基础知识
三、实施巩固
(一)、古今异义
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此,这。今常用义作判断词。“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中“是”同此)
2、所以动心忍性(“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用来……的”。今常用作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七里之郭(郭:外城。今仅用作姓氏)
4、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今常指水塘)
5、委而去之(去:离开,这里指“逃跑”。今常用义为: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6、亲戚畔之(亲戚:内亲外戚。今常指“内亲”,即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下文“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中“亲戚”同此)
7、舜发于畎亩之间(“发”,被任用。今常用义:送出、交付、发现)
8、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举用。今常用义:举起)
9、管夷吾举于士(“士”,狱官。今常用义:士兵)
10、征于色(“征”,征验,表现。今常用义:征讨,出征)
11、而后喻(“喻”,明白,了解,知晓。今常用义:比喻,比方)
(二)、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2、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下文“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中“畔”同此)
3、衡于虑(衡通横,堵塞、不顺)
4、法家拂士(拂通弼,辅弼)
5、固国不以山谿之险(谿同溪,河)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而”一般指连接动词或动宾词组,名词“环”由“而”与动词“攻”连接,用作动词:环绕,这里有包围的意思。下文“夫环而攻之”中“环”同此)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过: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
2、使动用法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域,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定居。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巩固。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害怕,威服)
②必先苦其心志(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③劳其筋骨(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④饿其体肤(饿:动词使动用法:使……饥饿)
⑤空乏其身(空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贫困、痛苦)
⑥行拂乱其所为(乱: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
⑦所以动心忍性(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韧)
3、动词作名词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动词用作名词,国内)
4、名词作状语
行拂乱其所为(行:名次用作状语,用行动)
(四)、一词多义
1、利
①天时不如地利(有利,动词。下文“地利不如人和”“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中“利”同此)
②兵革非不尖利也(锐利,锋利,形容词。下文“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中“利”同此)
2、发
①舜发于畎亩之间(发迹,被起用)
②发于声(表现出)
3、士
①管夷吾举于士(狱官)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贤士)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②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以上两句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
③城非不高也
④池非不深也
⑤兵革非不尖利也
⑥米粟非不多也(以上四句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2、倒装句
①舜发于畎亩之间(“于畎亩之间”做“发”的状语,译时应调到“发”前。状语后置)
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倒装
3、省略句
所以动心忍性(“动”、“忍”后面均省略“其”)
4、被动句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六)、名句积累: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四、检测反馈
五、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第五篇:孟子两章
九年级语文(下)《孟子》两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202_-10-25 07:42:43)转载
标签: 分类: 实践反思
曾益其 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 现代汉语 参考答案 教育
九年级语文(下)《孟子》两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畎亩()傅说()胶鬲()百里奚()夫环而攻之()法家拂士()行拂乱其所为()米粟非不多也()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通 解释:。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 解释:。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通 解释:。4.入则无法家拂士„„ 通 解释:。
三、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1.环而攻之而不胜()2.池非不深也()3.兵革非不坚利也()4.委而去之()()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6.寡助之至()7.舜发于畎亩之中()8.行拂乱其所为()()9.人恒过然后能改()10.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1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1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四、填空。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先提出论点_________后,再进行论证。文中揭示中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表达方式看,文体为________________,揭示中心及论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默写。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六、选出多义词解释有错误的项。
1.下面对加点词“道”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得道多助(指施行“仁政”)B.不足为外人道也(说)C.策之不以其道(道理)D.道不拾遗(道路)2.下面对加点词“故”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温故而知新(旧的)B.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C.故弄玄虚(故意)D.故君子有不战(原来的)
七、把下面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八、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 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某 战,战必胜矣。1.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时应停顿的地方。(1)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下列加粗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池非不深也 园林池沼宽敞 B.兵革非不坚利也 可汗大点兵 C.然而不胜者 不以木为之者 D.攻亲戚之所畔 多助之至 3.本文作者运用了——这种论证方法而论证首句,在首句中连用了两个“不如”来强调 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性。4.分别写出两个含有下面加粗词的成语。
(1)多助之至________ ___________(2)失道者寡助 ______ _______
九、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兵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选文首段列举的几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作者写这些人物有什么作用?
2.作者认为一个人要成就大业需要经过哪些磨砺?请用原文回答。
3.写出从反面论述论点的句子,并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4.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读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的感受。参考答案
一、quan yue ge xi fu bi fu su
二、l.畔叛背叛 2.曾增增加3.衡横梗塞,不顺 4.拂弼辅佐
三、1.围2.护城河3.兵器4.放弃离开5.限制6.极点7.起,被任用 8.违背扰乱9.常 常 10.奋起,指有所作为 ll.明白,了解l2.在国内 在国外
四、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议论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五、D
六、1.c 2.D
七、l.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少。2.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3.内心困扰,思虑堵塞,然后才奋起有所作为„„
八、l.(1)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C
3.举例论证“人和”
4.如获至宝、至高无上、至理名言等; 曲高和寡、孤陋寡闻、寡廉鲜耻、孤家寡等。
九、l.这几个人物都是身处逆境而后有所作为的。举这些例子可引起下文的论述,并充当论点的 事实论据。
2.“必先苦其心志”至“曾益其所不能”。
3.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译句: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忧患,国家常常会灭亡。4.略
分享
顶
阅读(153)┊ 评论(2)┊ 收藏(1)┊转载(3)┊ 顶▼ ┊打印┊举报 已投稿排行榜 圈子(精)到:
前一篇:九年级语文(下)《公输》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后一篇:多想对你说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