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苏东坡生平大事年表
编辑:红尘浅笑 识别码:15-963758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4-16 16:43:41 来源:网络

第一篇:苏东坡生平大事年表

苏东坡生平大事年表

宋仁宗时代

景祐三年(1036年)丙子 一岁

公历1036年12月19日,卯时,生于眉山县(属成都府路之眉州)纱縠行。

此年父苏洵二十八岁,母程氏二十七岁。范仲淹四十八岁,梅尧臣三十五岁,欧阳修三十岁,司马光十八岁,曾巩十八岁,王安石十六岁,程颢五岁,程颐四岁。范仲淹因反对宰相吕夷简,贬知饶州,欧阳修亦坐贬夷陵。

宝元元年(1038年)戊寅 三岁

苏轼兄景先卒。

元昊称帝,国号“夏”,史称“西夏”。

宝元二年(1039年)己卯 四岁

弟苏辙生于二月二十日。

庆历二年(1042年)癸未 八岁

始入乡校,从道士张易简读书,闻欧阳修等名。

此年范仲淹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新政”。

庆历五年(1045年)乙酉 十岁

苏洵东游京师,拟应次年的“茂才异等”科考试。苏轼从母程夫人读书,“奋厉有当世志”。此年因苏舜钦进奏院事件,范仲淹等离朝出任地方官,“庆历新政”中断。

黄庭坚生。

庆历七年(1047年)丁亥 十二岁

苏洵因制科落第,南游庐山等地。五月苏轼祖父苏序卒,苏洵闻讯返家,自此居丧读书,并教养二子。

皇祐元年(1049)己丑 十四岁

苏洵作《名二子说》,名轼及弟辙。

是岁,秦观生。

皇祐四年(1052年)壬辰 十七岁

三姊受其舅程濬、姑宋氏、夫之才(正辅)之虐,卒。苏、程结怨。

范仲淹卒。

皇祐五年(1053)癸巳 十八岁

至是岁,日益壮大,好读史、论史,章亦好道。晁补之、陈师道生。

至和元年(1054年)甲午 十九岁

娶妻王弗。张方平镇蜀,访知苏洵之名。

是岁,张耒生。

至和二年(1055年)乙未 二十岁

以诸生谒张方平于成都,张一见待以国士。

嘉祐元年(1056年)丙申 二十一岁

张方平致书欧阳修推荐苏洵,苏轼、苏辙随父进京.兄弟俱获开封府解,拟应次年的进士试。苏洵上《书》欧阳修,并上所作《洪范论》、《史论》,修大称赏之。时欧阳修任翰林学士,荐苏洵于朝,洵文名大盛。

嘉祐二年(1057年)丁酉 二十二岁

正月六日,以翰林学士欧阳修知贡举。应省试,所撰《刑赏忠厚之至论》无所藻饰,一反险怪奇涩的“太学体”。梅尧臣得之以荐,欧阳修喜置第二。省试时并作杂策五首、诗一首。

母程氏卒于家,父子三人回蜀治丧。

嘉祐四年(1059年)己亥 二十四岁

母丧服除,十月与父、弟携眷赴京,沿岷江、长江东下,岁末至江陵,将三人一路唱和诗歌编成《南行前集》,苏轼作序。

嘉祐五年(1060年)庚子 二十五岁

回朝,授河南府福昌县主簿。苏洵试秘书省校书郎。

梅尧臣卒。

嘉祐六年(1061年)辛丑 二十六岁

与弟苏辙同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制策,苏轼入三等,除大理评事凤翔府签判,十二月赴任,苏辙送至郑州西门。苏洵授霸州文安县主簿,在京编撰礼书;苏辙制策入四等,除商州军事推官,知制诰王安石封还诏命,辙遂辞官不赴,居家侍父。

《石林燕语》卷二云:“故事,制科分五等,上二等皆虚,惟以下三等取人,然中选者亦皆第四等。”

嘉祐八年(1063年)癸卯 二十八岁

三月仁宗皇帝崩,英宗即位。

苏轼在凤翔任。时陈希亮知凤翔府,其始,轼与希亮不甚叶,作《客位假寐》诗。

秋,考试永兴军。王安石丧母,苏洵不赴吊,作《辨奸论》刺之。苏轼兄弟有“嘻其甚矣”之谏。

宋英宗时代

治平二年(1065年)乙巳 三十岁

凤翔签判任满代还,转殿中丞判登闻鼓院。召试馆职,除直史馆。

妻王弗卒。

此年宋廷议英宗本生父濮安懿王称号,宰相韩琦、参知政事欧阳修,与天章阁待制司马光、御史吕诲、范纯仁、吕大防等激烈相争,史称“濮议”。

治平三年(1066年)丙午 三十一岁

苏洵卒于京师,苏轼、苏辙兄弟护丧返蜀。

治平四年(1067年)丁未 三十二岁

在家乡眉山居父丧。

宋英宗崩,神宗即位。欧阳修罢参政,知亳州。

宋神宗时代

熙宁元年(1068年)戊申 三十三岁

除父丧,离蜀赴京。

神宗召见翰林学士王安石,酝酿变法。

熙宁二年(1069年)己酉 三十四岁

二月,王安石参知政事,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苏轼至京,除判官告院。苏辙除条例司检详文字。四月,诏议改贡举法。五月,苏轼上《议学校贡举状》,认为不当轻改,得神宗召对。御史中丞吕诲弹劾王安石,出知邓州。秋,苏轼为国子监考试官,策题讽刺王安石。神宗数次欲用苏轼,被王安石阻止。冬,苏轼权开封府判官,作《上神宗皇帝书》,全面驳斥“新法”。

《能改斋漫录》曾记一事,言轼作诗以讽安石:“安石作假山,其中多诡怪。虽然知是假,争奈主人爱。”

熙宁三年(1070年)庚戌 三十五岁

判大名府韩琦言青苗法害民。苏轼《再上皇帝书》,要求罢免王安石。神宗贬黜群官,扶持安石。苏辙在条例司议事不合,出为河南府判官。御史谢景温诬奏苏轼,查无实据。王安石拜相。

熙宁四年(1071年)辛亥 三十六岁

六月,得通判杭州差遣,离京赴任。途经陈州,时张方平守陈州,苏辙为州学教授。九月离陈州,苏辙送至颖州,同谒欧阳修。十一月至杭。此年司马光因反对“新法”,罢归洛阳。

熙宁五年(1072年)壬子 三十七岁

在杭州通判任。七月循行属县,八月监试进士。时卢秉提举两浙盐事,改革盐法,十二月,苏轼被命监视开运盐河,至湖州考察堤岸,又至秀州。

欧阳修卒。

熙宁六年(1073年)癸丑 三十八岁

在杭州通判任。冬,往常、润、苏、秀等州赈济饥民。

朝廷设立“经义局”,修《诗》、《书》、《周礼》三经义,命王安石提举。

熙宁七年(1074年)甲寅 三十九岁

在杭州通判任。纳侍妾朝云。九月,差知密州。离杭赴任,十一月至密。

此年大旱,流民多入京,郑侠上《流民图》,坐编管。王安石罢相,知江宁府,吕惠卿参知政事,继续施行“新法”。

熙宁八年(1075年)乙卯 四十岁

在密州知州任。

此年王安石复相,吕惠卿罢。颁行《三经新义》。

熙宁九年(1076年)丙辰 四十一岁

在密州知州任,九月移知河中府,十一月离密赴任。

此年王安石罢相,知江宁府,神宗亲自主持续行“新法”。

熙宁十年(1077年)丁巳 四十二岁

二月,于道中改知徐州。至京师,有旨不许入国门。五月至徐州。七月,黄河决堤,水汇徐州城下,苏轼亲率军民筑堤抗灾。

元丰元年(1078年)戊午 四十三岁

在徐州知州任,筑黄楼。

元丰二年(1079年)己未 四十四岁

二月移知湖州。七月,因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亶、何正臣等弹劾苏轼诗语讥讽朝廷,自湖州任上被拘捕入京。八月至京,系于御史台狱,十二月结案出狱,诏贬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史称“乌台诗案”。轼任地方官数年,相继与晁补之、秦观、黄庭坚、张耒结识,四人后来被称为“苏门四学士”。

元丰三年(1080年)庚申 四十五岁

二月,至黄州,寓居定惠院,撰作《易传》、《论语解》。五月,苏辙送兄长家眷至黄,留伴十日后别去,赴筠州任。黄州士人多与苏轼交往。

宋廷议改官制。王安石封荆国公。

元丰四年(108l年)辛酉 四十六岁

贬居黄州。开始经营东坡。

此年神宗决策以五路兵进攻西夏。曾巩被召为史馆修撰,专典国史。

元丰五年(1082年)壬戌 四十七岁

贬居黄州。筑成东坡雪堂,居之,自号东坡居士。于秋、冬两次游赤壁,作前、后《赤壁赋》。此年宋与西夏交战,宋兵大败于永乐城。新官制施行。

元丰六年(1083年)癸亥 四十八岁

贬居黄州。苏辙权筠州州学教授,所作策题违反《三经义》旨,被劾罢。

此年西夏攻宋,宋兵败求和。

曾巩卒。

元丰七年(1084年)甲于 四十九岁

正月,神宗出御札,苏轼量移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四月离黄州,自九江至筠州,访苏辙。游庐山。七月,回舟当涂,过金陵,见王安石,相谈甚欢,留一月别去。岁晚在泗州,上表请常州居住。此年司马光等修《资治通鉴》成。

元丰八年(1085年)乙丑 五十岁

正月离泗至南京,得请常州居住。三月,宋神宗崩,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吕公著。苏轼在江宁闻讯,赴常州。五月过扬州,游竹西寺。有旨复朝奉郎知登州,又除尚书礼部郎中。十一月至登州任,迅即被召进京,十二月除起居舍人。苏辙亦被召为右司谏。

程颢卒。

宋哲宗时代

元祐元年(1086年)丙寅 五十一岁

在京师,三月除中书舍人,四月差同详定役法。时司马光主持政事,尽废“新法”,史称“元祐更化”。苏轼以为免役法不当废,遂与司马光议论不合,然深受太皇太后高氏器重。九月除翰林学士,值司马光卒,御史孙升恐苏轼入相,始上章论之。

此年苏辙迁中书舍人。

王安石卒。

元祐二年(1087年)丁卯 五十二岁

在翰林学士任,八月兼侍读。

朝臣分裂为朔、蜀、洛三党,迭相攻轧,史称“洛蜀党争”。苏轼为蜀党之首。此年程颐罢经筵,苏辙迁户部侍郎。

元祐三年(1088年)戊辰 五十三岁

以翰林学士差知贡举。因台谏攻击,上章乞郡。

宋廷吕公著年老,拜司空、平章军国重事,吕大防、范纯仁为相。

元祐四年(1089年)己巳 五十四岁

三月,除龙图阁学土知杭州,四月出京,七月至杭。十一月,以浙西七州旱灾,乞赈济。

此年吕公著卒,范纯仁罢相,苏辙迁翰林学士,进吏部尚书,出使契丹。

元祐五年(1090年)庚午 五十五岁

在杭州知州任,疏浚西湖,筑长堤,杭人称为“苏堤”。因浙西灾伤,连章请求赈济。

苏辙使契丹归,为御史中丞。宰相吕大防、中书侍郎刘挚欲引用新党人士以为调停,因苏辙激烈反对而罢。

元佑六年(1091年)辛末 五十六岁

正月,自杭州内调为吏部尚书。二月,因苏辙为尚书右丞执政,避亲嫌改翰林学士承旨。三月离杭州,沿途具辞免状,至京后仍上章乞郡。五月,兼侍读。程颐门人贾易等弹奏不已,朝廷两罢之,八月以龙图阁学士知颍州,闰八月到任。

此年刘挚为右相,与左相吕大防不和,朋党之论复起,挚遂罢相。

元祐七年(1092年)壬申 五十七岁

正月自颖州移知郓州.寻改扬州,三月到任。七月,内调为兵部尚书,充南郊卤簿使。八月兼侍读。九月至京。十一月除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上,充礼部尚书。

此年苏颂为右相,苏辙进下侍郎。

元祐八年(1093年)癸酉 五十八岁

在礼部尚书任。三月苏颂罢相。御史黄庆基、董敦逸等连奏川党太盛,苏轼亦自请外任,六月,除知定州。七月,范纯仁为右相。八月,继室王闰之卒。九月,太皇太后高氏崩,宋哲宗亲政。苏轼将赴定州,请面辞,不允。十月至定州。

绍圣元年(1094年)甲戌 五十九岁

在定州知州任。宋哲宗行“绍述”之政,恢复神宗“新法”。罢免吕大防、苏辙、范纯仁,召回章惇、曾布等新党人物。苏轼于四月落二学士,以本官知和州,又改英州,旋降左承议郎。闰四月离定州,六月责授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十月,至惠州,初居合江楼,不久迁嘉祐寺。苏辙于三月出知汝州,六月降官知袁州,七月贬筠州居住。

绍圣二年(1095年)乙亥 六十岁

贬居惠州。表兄程之才任广东提刑,巡行至惠州,苏轼得以再住合江楼。游罗浮、白水山等地。

绍圣三年(1096年)丙子 六十一岁

贬居惠州。四月,始营白鹤新居。又迁于嘉祐寺。惠州造东西二新桥,出资赞助。七月,侍妾朝云卒。

绍圣四年(1097年)丁丑 六十二岁

贬居惠州。二月,白鹤新居建成,自嘉祐寺迁入。朝廷重贬“元祐党人”,苏辙贬雷州。闰二月,苏轼再贬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四月离惠州,至藤州,与苏辙相遇,同行至雷州。六月,别弟渡海。七月至昌化军,军使张中以官舍居之。

元符元年(1098年)戊寅 六十三岁

贬居海南。朝廷遣董必察访两广,将苏轼逐出官舍。苏轼于城南买地,筑室五间,当地士人多助之。苏辙自雷州移循州。

元符二年(1099年)己卯 六十四岁

贬居海南,与当地书生、黎民游。琼州人姜唐佐来从苏轼学。

元符三年(1100年)庚辰 六十五岁

正月,宋哲宗崩,弟徽宗即位,向太后同听政。二月,诏苏轼移廉州安置,苏辙移永州。四月,苏轼授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居住,苏辙岳州居住。六月,苏轼离海南,渡海,与秦观别于海康,秦观寻卒。十一月,诏苏轼复朝奉郎提举成都府玉局观,在外州军任便居住;苏辙授太中大夫提举凤翔府上清官,外州军任便居住。苏辙即往颍昌府,居焉;苏轼犹在北归途中。

宋徽宗时代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六十六岁

朝廷欲调和党争,兼用新旧,故以“建中靖国”为年号。正月,苏轼度南岭,北上,五月至当涂、金陵、真州,病作。六月至常州,上表乞致仕。七月二十八日卒于常州,次年葬汝州郏城县小峨眉山,苏辙作墓志铭。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嘉祐八年(1023~1064)

1036年 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苏轼降生 1054年 娶王弗

1056年 嘉佑元年,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1057年 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1059年 举家前往京都,苏迈降生 1061年 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

1061年 任凤翔府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四年(1064~1068)

1064年 任职史馆

1065年 妻丧

1066 父丧;服孝(1066.4~1068.7)

神宗熙宁元年——元丰八年(1068~1086)

1068年 娶王闰之(王弗之堂妹)

1069年 返京;任职史馆 1070年 苏迨降生

1071年 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 1072年 苏过降生

1074年 收留王朝云;任密州太守

1076年 任徐州太守

1079年任湖州太守;“乌台诗案”入狱

1080年 谪居黄州任团练副使,自号“东坡居士”纳朝云

1084年 往常州

1085年 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

哲宗(1086~1100)元祐年间太后执政(1085~1093)

1086年 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9年 以龙图大学士身份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

1091年 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任颍州太守

1092年 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1093年 妻丧;太后逝世;调定州太守;河北军区司令

1094年 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

1097年 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

徽宗(1101~1126)太后执政(1100)

1101 北返;往常州;逝世终年66岁,谥号“文忠”

1127 北宋亡

第二篇:许地山生平大事年表

许地山生平大事年表

1894年

2月3日(清光绪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丑时,出生在台湾台南府城南门外延平郡王祠(郑成功祠)一侧的“窥园”。名赞堃,字地山,乳名叔丑,排行第四。

父许南英为清末进士,人称“窥园先生”,近代台湾爱国诗人。母吴慎,为台南著名乡绅吴樵山之三女。

长兄赞书,二兄赞元,三兄赞祥,姐葵花。

这一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父南英任台南“团练局”(后改为筹防局)统领,率兵两营,随民族英雄刘永福扼守台南,抵抗日寇入侵。

1895年(二岁)

清政府战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定。台湾被“割让”日本。日军大举侵台。

随家人仓促离台,避居广东揭阳桃都园村许氏宗祠。五弟赞能(庶出)与六弟赞乔同年生。1896年(三岁)

入私熟,从吴献堂先生发蒙。1897年(四岁)

因吴献堂先生回汕头,改从徐展云先生学。因迫于生计,1 父赴京投“吏部”,改官知县,往广州禀到。因清末官制规定,文官不得在原籍供职,遂寄籍语言和风俗多半相同之福建龙溪(漳州)。

1898年(五岁)仍从徐展云先生学。妹赞化(蟾花)生。1899年(六岁)仍从徐展云先生学 1900年(七岁)仍从徐展云先生学 1901年(八岁)仍从徐展云先生学 1902年(九岁)仍从徐展云先生学 1903年(十岁)

因徐展云先生病故,改从倪玉笙先生受业。1904年(十一岁)

随父迁居阳江,入阳江真道小学读书,课于仍从倪玉笙先生学。

1905年(十二岁)

进广东“韶舞读书所”学习。课余仍从倪玉笙先生学。1906年(十三岁)因倪玉笙先生病故,改从韩贡三先生学,始读经史。是年入广州“随宦学堂”读书。

1907年(十四岁)

仍在广州“随宦学堂”读书。课余兼从韩贡三先生学。是年冬。姐葵花病故。1908年(十五岁)父许南英赴三水县任。

居广州“和梅宿命”(父许南英在六榕寺内辟官房数间,名“和梅宿舍”,囚笼为许地山兄弟之学塾),仍从韩贡三先生学。

1909年(十六岁)

仍在“随宦学堂”读书,兼从韩贡三先生学。1910年(十七岁)十月,毕业于“随宦学堂”。1911年(十八岁)

辛亥革命爆发。父许南英去官职,赴漳州。后被推举为漳州民事局长,举家迁居福建。

1912年(十九岁)

开始独立谋生。在漳州福建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担任教员。课余撰《荔枝谱》,但未发表。

父许南英回台湾台南省亲扫墓。1913年(二十岁)

赴缅甸仰光,在华侨办的中华中学、共和中学任教。父任民国政府首任龙溪县知事,但未久便卸任。全家迁居漳州东门外管厝巷。

五弟赞能病故。1914年(二十一岁)仍在缅甸仰光任教。

是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5年(二十二岁)

仍在缅甸仰光任教。年底回国。

与台湾台中“雾峰”林朝栋之六女林月森订婚。1916年(二十三岁)

在福建漳州华英中学任教,并加入闽南“基督教伦敦会”,有志於宗教比较学的研究。

父许南英再度回台湾省亲扫墓。农历九月,应友人林叔臧之荐,赴苏门答腊棉兰市,为华侨市长张鸿南编辑生平事略。

1917年(二十四岁)

任福建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教员,并兼任附小主事(相当於现在的校长)。

考入北平私立汇文大学读书,暑假后北上。父许南英喜不自禁,特从棉兰寄赠词一首:《丑儿入京游学作此送之·花发沁园春》。

农历十一月十一日,父许南英於苏门答腊猝然病逝。1918年(二十五岁)在汇文大学就读。

年初,回福建,在厦门与林月森举行婚礼。年底,生女

新。

1919年(二十六岁)

北平私立汇文大学与北通州协和大学合并,改名燕京大学。在燕京大学文学院就读。

“五四”运动爆发。被推举为学生代表,参加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及“火烧赵家楼”义举。

与郑振铎、瞿秋白、瞿世英、耿济之等创办《新社会》旬刊。

十一月,许地山参加编辑工作。当年,在缸瓦市基督教堂结识老舍。参加教育部读音统一筹备会。1920年(二十七岁)

从“燕大”文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又入“燕大”神学院就读。

十月,回福建接林月森母女来京,途中林月森忽得急病,客逝上海。

先后在《新社会》上发表文章九篇:《女子的服饰》、《强奸》、《柏拉图的共和国》、《我对于译名为什么要用注音字母》、《社会科学的研究法》、《十九世纪两大社会学家的女子 观》、《劳动的究竟》、《劳动的威仪》、《“五一”与“五四”》。五月,《新社会》为军阀当局查禁。八月,许地山等创办《人道》月刊,仅出一期。

十一月、十二月与北京文学界人士聚会商量组织文学会事宜。

1921年(二十八岁)仍在燕大神学院就读。

一月四日,我国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成立,许地山为十二位发起人之一。

一月,处女作短篇小说《命命鸟》在《小说月报》上发表。随后陆续发表《商人妇》、《换巢鸾凤》、《黄昏后》等小说,均使用“落华生”为笔名。同时发表译文《在加尔各答途中》(泰戈尔作)。又,参加《小说月报》创作讨论,发表文章《创作的三宝和鉴赏的四依》。

同年,成立“燕京大学文学研究会”,与瞿世英同为主持人。又,与郑振铎等组织“泰戈尔研究会”。

八月,编著《语体文法大纲》出版。1922年(二十九岁)

当宗教学院助教,讲授《中国古代宗教史》。当文学院助教,代替周作人给冰心所在班上课。兼私立平民大学教员。二月,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短篇小说《缀网劳蛛》,为其早期代表作。四月至八月,在《小说月报》上连载散文小品《空山灵雨》,连同《东方杂志》上的《爱流汐涨》,共四十四篇,为“五四”以来最初成册的散文小品集。

同年,发表《宗教的生长与灭亡》、《我对于“孔雀东南飞”的提议》、《古希伯莱诗的特质》、《粤讴在文学上的地位》等论文四篇。

1923年(三十岁)

从燕大神学院毕业,得神学士学位。四月,发表论文《我们要什么样的宗教》。

四月至五月,连续发表书信体短篇小说《无法投递之邮件》。

六月,为瞿秋白《赤湖曲》谱曲。

八月十七日,在上海乘船赴美国留学。途中与冰心、梁实秋、顾一樵等四人合办舟次壁报《海啸》。发表新诗一首:《女人我很爱你》。短篇小说三篇:《海事间》、《海角的孤星》、《醍醐天女》。

九月,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宗教研究院研究宗教史与宗教比较学。

1924年(三十一岁)

仍在哥伦比亚大学宗教研究院研究宗教比较学。二月,受顾一樵《芝兰与茉莉》启发,创作《读〈芝兰与茉莉〉因而想及我的祖母》,这是一篇充满台湾风情的小 说。

二月,发表新诗《看我》。

三月,发表短篇小说《枯杨生花》。新诗《情书》、《邮筒》、《做诗》。

五月,发表短篇小说《读〈芝兰与茉莉〉因而想及我的祖母》。

五月,发表新诗《月泪》。

六月,发表“带音乐的故事”《可交的蝙蝠和伶俐的金丝鸟》。

七月,获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九月,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在伦敦与老舍故乡重逢。

十月,曾以《道家思想与道教》参加秋季在伦敦大学举办的“帝国宗教大会”,从此文收入《帝国的宗教》一书。

1925年(三十二岁)

继续在牛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被同学戏称为“牛津书虫”。

为挚友郑振铎赴大英博物馆搜集敦煌风俗史料。一月,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收作品十二篇,被列为“文学研究会丛书”。

五月,发表译作《月歌》。

六月,散文小品集《空山灵雨》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收 作品四十四篇,被列为“文学研究会丛书”。

七月,发表论文《中国文学所肥印度伊兰文学的影响》。1926年(三十三岁)

获牛津大学文学学士和宗教学学士双学位。

在牛津大学波德林图书馆搜集鸦片战争前中英文交涉史料。

九月,在《小说月报》上发表表独幕剧《狐仙》与粤讴形式的新诗《牛津大学公园早行》。

十月,取海路回国,去印度大学作短期考察访问。专程去圣蒂尼克坦拜访印度“诗圣”泰戈尔。泰戈尔赠白色瓷像并建议他编撰《梵文字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先驱。

1927年(三十四岁)

回国后在母校燕京大学文学院任助教。此后文学创作渐少,专心于宗教比较学研究。

一月,发表随笔《中国美术家的责任》。二月,发表新诗《我的病人》。

发表论文《道家思想与道教》、《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的点点滴滴》、《大乘佛教之发展》(连载)。

十一月,原收入《缀网劳蛛》的《无法投递之邮件》出版单行本。

1928年(三十五岁)

任“燕大”文学院,宗教学院副教授。并在北京大学兼教 印度哲学,在清华大学兼教人类学。

经熊佛西、朱君允介绍,与周俟松结识。周俟松(1901-1995),字芝子,湖南湘潭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士学位。其父周大烈(印昆)为湖南名士,梁启超、陈叔通挚友,曾任国会议员。

业余翻译《孟加拉民间故事》二十二篇。十一月,发表短篇小说《在费总理的客厅里》。十一月,发表论文《陈那以前中观派与瑜珈派之“因明”》。十一月、十二月,发表散文《欧美名人的爱恋生活》。暑假,率燕大学生赴上海作蜑民(即以船为家的水上居民)生活调查。

1929年(三十六岁)

仍任教燕京大学。并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兼课。五月一日,与周俟松结婚。婚后住石驸马大街。十一月,《孟加拉民间故事》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十一月,发表论文《大中磬刻文时代管见》。十二月,发表论文《燕京大学校址小史》。十二月,发表论文《近三百年来印度文学概观》。1930年(三十七岁)

擢升燕京大学教授。仍兼教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北京师范大学。

搜集古书影印本和照片,并制作大量卡片,打算编写《中 国服装史》。又,搜集不少古钱币,准备编写《压胜钱谱》。

十月,专著《印度文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被列为“万有文库”第一集。

十一月,沈从文《论落华生》发表,为许地山研究的第一篇专论。

1931年(三十八岁)仍在燕京大学任教。

教学之余,潜心研究《道教史》。

一月,发表译作《主人,把我的琵琶拿去吧》。一月,发表散文《乐圣菲德芬的恋爱故事》。

四月,编著《达衷集——鸦片战争前中英交涉史料》,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六月,发表短篇小说《归途》。子苓仲生,从母姓。1932年(三十九岁)仍在燕京大学任教。

教学之余,对道教的重要著作《云芨七签》作精心校勘,正其谬误,撰写《云芨七签校异》一书。为深入研究道教史作准备。同时又着手编写工具书《道教辞典》。

假日伴岳父及友人出游,谈笑风生,对庙宇道观典故,解说娓娓动听。岳父以诗记之。

石驸马大街寓所遭火灾,全家迁至景山西街。1933年(四十岁)仍执教于燕京大学。

三月,研究佛教经典《大藏经》之大型工具书《佛藏子目引得》(三册,与洪业等人合编),由燕京大学图书馆引得社印行。

四月,小说戏剧集《解放者》出版。

六月,父许南英诗词集《窥园留草》由台湾同乡资助,许地山自费出版。内收许地山《窥园先生诗传》。

燕京大学实行教授工作五年休假一年的制度。许地山应邀赴广州中山大学讲学,周俟松同行。趁此机会,许地山、周俟松特意绕道由香港乘船云故乡台湾,瞻仰故居,拜会庶母与亲友,历时十余天。

八月,由许地山作词,译词的歌曲集《初中模范唱歌教科书》出版。

十月、十一月,发表短篇小说《女儿心》。为青岛圣功女子中学作校歌歌词。次女燕吉生。1934年(四十一岁)

一月,发表短篇小说《人非人》。

二月,许地山从广州出发取海路第二次去印度考察。周俟松返京。

六月,论著《道教史》(上册)出版。是为许氏宗教研 究的重要成果。

赴印度途中创作短篇小说《春桃》,于七月发表。是为人们一致称道的现实主义杰作。

七月初从印度启程回国,特意绕道苏门答腊棉兰市祭扫父墓。

十一月,发表论文《观音崇拜之由来》。十二月,发表杂文《上景山》。

本年十月,茅盾《落华生论》发表,为许地山研究之重要专论。

岳父周大烈(印昆)逝世。1935年(四十二岁)

一月,发表译作《二十夜间》(印度民间故事)。后又翻译《太阳底下降》。

一月,发表杂文《先农坛》

二月,在北京大学对学生作题为《造成伟大民族底条件》。

三月,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被捕。许地山联合友好多方营救,未成。

四月,发表《序〈野鸽的话〉》。

五月至八月,发表论文《近三百年来的中国女装》。时与燕京大学教务长意见不合。适逢香港大学登报招聘中文学院创院讲座教授,主动去函联系。经胡适推荐,毅然 应聘。九月一日正式赴港就任。到职半月即提出改革建议。

十二月,出席欢迎徐悲鸿之晚宴。

本年三月,阿英《钱杏邨》的《现代十六家小品》一书出版,对许地山的《空山灵雨》作了专题评论。

1936年(四十三岁)

一月,香港大学中文系正式改组,许地山获委任为中文系教授,主持中文系工作。

许地山就任后,着手对港大中文系课程进行全面改革,使面貌焕然一新。

三月,在中文系讲师马鉴演讲会上发表谈话,指出中国文学之三弱点。

四月,与科士打教授带领港大二十余学生赴广西、湖南、江西考察教育。

重视社会教育、青年教育,连续数月作过多次演讲。十一月二日,在港大举行的鲁迅追悼会上,作题为《鲁迅先生对于中国新文学之贡献》的演讲。

十一月,与华南人士签名响应北平文化界八项主张,要求国民政府组织统一战线,一致抗日。

与许多南来文化界人士交往密切,帮助他们在港从事文化活动。

1937年(四十四岁)

任职港大中文系,积极从事社会文化活动。年初,港大英籍教授诺曼·法朗士(后在日军进攻时阵亡)曾邀许地山一同送药延安(由中国福利会筹措),惜请假未准。三月,率“香港大学广西考察团”赴梧州、南宁、柳州、桂林考察。

四月,在港大作“桂游感想”的演讲。

五月,协助徐悲鸿在港大举办个人作品展览,并同游赤湾宋帝昺陵墓。

“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许地山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走出书斋,上街头演讲;写文章宣传抗日,深夜帮流亡学生补习文化课,与汉奸文化作斗争。

与林语堂、郑振铎、汤又彤、简又文等发起组织“中国非常时期高等教育维持会”,并发表“保卫文化,完成救亡使命”的宣言。

十二月,筹划多时的“中国古物展览会”在港大举行。1938年(四十五岁)仍任职港大中文系。

一月,前国务总理熊希龄在港逝世,许地山夫妇执拂致祭。

一月,为香港大学女生同学会演剧筹赈支持抗日将士而创人选独墓历史话剧《女国士》。

三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许地山与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丁玲、胡风、夏衍、田汉、郁 达夫、朱自清等四十五人被推选为理事。

四月,往大屿山考古。

四月,出席第二次“文艺座谈会”,并讲述“抗战中文写作应取的方针”。

四月,因长女棥新出走,两次接受《华字日报》记者访问。

五月,任“基督教学生联合会”国语演讲评判。

十月,任“鲁迅先生逝世二周年纪念会”发起人。在纪念会上发表演讲。

又,闻鲁迅上海寓所失火,与茅盾等以纪念会名义致电慰问许广平。

十一月,在“旅港福建商会救济难民临时委员会公演大会”上演讲。

十二月,任“中华艺术团”主席。

十二月,引导港督罗富国爵士夫妇参观“中国现代名人书画展览会”。

十二月,被聘为“华南电影界兵灾筹赈会”顾问。本年发表各种体裁的作品有:

六月,发表旧体诗:《二七年六月我空军轰敌长江捷报飞来喜而赋此》。

七月,发表英文稿《武训》(wunshiunu)。

十月,发表杂文:《关于鲁迅先生纪念会的“不守时刻”》。十一月,发表独幕话剧:《女国士》。1939年(四十六岁)

仍任职香港大学。每周任课二十小时以上。业余时间准备《梵文字典》的编纂工作。并着手撰写《扶箕迷信的研究》一书。三月,与文化界人士积极筹备的“香港新文字学会”得香港政务司批准登记为合法团体。

三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香港文协)成立。与搂适夷、戴望舒、叶灵风等九人被推选为常务理事。此后连续三年许地山都担任理事兼总务之职,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从事抗日救亡运动。

五月,香港“中英文协会”成立,被推选为主席。七月,“香港新文字学会”成立,被推选为理事。曾举办语文讲座,讲解《中国文字的将来》等专题。

九月,与简又文、陆丹林、叶浅予、欧阳予情、胡春冰、李应林等发起成立“中国文化协进会”,被推选为理事,后任常务委员,并兼该会举办的“文化讲座”讲师。

十二月,“中国电影教育协会香港分会”成立,被推选为理事。

本年积极参加上述各团体组织的活动,如:“欢迎粤剧救亡服务团大会”、“文艺鲁迅纪念座谈会”、“广东文物展览”等,还主持或协助其它一些活动,如:“何铁华沦陷区名胜影展”、中小学生的国语比赛、作文比赛、故事演讲等。本年发表各种体裁的作品有:

一月,发表论文:《一年来的香港教育及其展望》。一月,发表论文:《怡情文学与养性文学》(为简又文编译之小说集《硬汉》所作序言)。

一月,发表论文:《中国思想中对于战争的态度》。二月至五月,发表中篇小说《玉官》(连载)。三月,发表旧体诗:《题南注公手迹》(并序)。四月,发表旧体诗:《面壁齐稿·题徐悲鸿柳间双鹊图》。四月,发表旧体诗《面壁齐稿·仲琴先生五十初度敬献拙句为寿》、《面壁齐稿·为雷竺笙先生题张大千检书看剑轩图》。

七月,发表杂文:《七七感言》。七月,发表杂文:《忆卢沟桥》。八月,发表杂文:《老鸦咀》。八月,发表杂文:《一封公开的信》。十月,发表杂文:《国庆日所立的愿望》。1940年(四十七岁)

仍任职于香港大学。于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着手编纂《道教史》之工具书——《道藏子目通检》。在弟子李镜池的协助下,将一千余册道藏及辑要的子目,制成三万多张卡片,历时一年多,完稿后交香港商务印书馆发排。

从事文化教育事业,社会活动极其频繁,例如: 一月,担任港大中文系研究室“中国语文讲座”讲师。二月,受聘为“民族文化书院”在港招生考试的评阅委员。二月,协助画家关良举办画展。

三月,在“梅芳学校”演讲《中国新文学之研究》。三月,担任蔡元培临时治丧委员会委员。三月,担任“青年励志社”文学指导。四月,担任“元培图书馆筹备委员会”委员。

四月,出席香港“文协”会员大会。与胡乔木、杨刚等起草电讯稿,以大会名义致电慰问前线将士。

五月,出席香港“文协”举办的音乐座谈会。

六月,为香港“文协”举办的“文艺讲座”主讲《中国文学与印度文学》

六月,应“港九教师联会”之邀,为该会会员演讲《拼音字和像形字的比较》

七月,担任“国立院校统一招生考试”的巡视委员。八月,担任“鲁迅先生六十诞辰纪念会”主席并致开会词。八月,在香港“文协”主办的文艺讲习会结业典礼上演讲《作家的责任》。

九月,在“新文字学会”举办的语文讲座上讲《中国文字的四声问题》。

十月,积极推行“儿童剧场”,并出席指导会。

十一月,在“中国文化协进会”的“文化讲座”上主讲《现代文化》。十二月,担任“基督教华南战时儿童教养会香港筹款特组委员会”委员。

本年发表的各种体裁的作品: 一月,发表论文《中国文字的命运》。

一月,发表书信体短篇小说《无法投递之邮件·答寒光》。三月,发表纪念文章《蔡孑民先生的著述》。三月,发表论文《香港小史》(上)。四月,发表论文《香港小史》(下)。六月,发表两幕历史话剧《凶手》。七月,发表杂文《今天》。

七月,发表书信体短篇小说《危巢坠简》。

八月,发表杂文《对于本年公立各院校统一招生入学考试的感想》。

九月,发表杂文《谈〈菜根谈〉》。十一月,发表杂文《论“反新式风花雪月”》。

本年还在《香港大学学生会会刊》上发表杂文《猫乘》。1941年(四十八岁)仍任职于香港大学。热心从事社会活动,例如:

一月,出席香港“文协”欢迎柳亚子之茶叙,并任主席。一月,在香港“文协”主办的第二次文艺讲习会上主讲《情感与文学》。一月,为叶浅予、戴爱莲主持婚礼。一月七日,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

二月一日,香港文化界人士公开发表宣言,呼

团结、和平、息战。许地山第一个签了名。

二月,在“中国文化协进会”主办的第二期“文化讲座”上,主讲《现代文化概观》。

二月,出席香港“文协”欢迎夏衍、范长江、宋之的大会。三月,任“合一堂”少年部主办“升学与择业问题演讲会”主讲。

三月,任“北大同学会理事会”的财政委员。四月,出席“中英文文化协会”欢宴港督大会。

四月,出席“中国文化协进会”的“补助文艺作家贷金委员会”,负责审查申请者资格。

五月,担任“青年会”主办的全港学生论文比赛评判。五月,“香港妇女兵灾筹赈会”为教育难童筹款而义演《孔夫子》。许地山主持揭幕礼。

六月,出席“中英文化协会”主办的王济远画展。六月,出席香港“文协”主办的“高尔基逝世五周年纪念大会”及电影《高尔基的童年》献映礼。许地山主持揭幕并报告高尔基生平。

七月,与郭沫若、茅盾、巴金、胡同等联名致函世界作家:赛珍珠、斯诺、罗曼罗兰等,提倡正义与人道。七月,起草“从业知能补充学校”建立意见书及计划。本年发表的各类作品:

一月,发表论文《民国一世——三千年来我国礼俗变迁的简略回顾》。

一月,发表论文《香港与九龙租借地史地探略》。二月,发表短篇小说《铁鱼的锶》。发表不久,即为郁达夫转载于新加坡《华侨周报》,并称之为“坚实细致的小说”。

三月,发表论文《香港史地探略》。四月,发表论文《香港考古述略》。五月,发表杂文《青年节对青年讲话》。六月,出版论著《扶箕迷信的研究》。六月至七月,发表童话《萤灯》(连载)。

七月至八月,发表童话《桃金娘》(连载,为批评香港守旧派鼓吹所谓“保存国粹”而作。引起学术界的很大震憾。此文极受茅盾、柳亚子、胡愈之、胡绳等人称赞。

又,本年还发表自传《我的童年》(包括周苓仲《父亲的童年》)。

暑假期间,为集中精力完成《道藏子目通检》一书的序文《道教源流考》,独往沙田櫱园埋头写作。由于工作过度,积劳成疾。七月二十八日回家,次日下午,视察华侨中小学教师暑期讨论会。晚上,接待蔡元培夫人来访。深夜,忽然背痛,出汗,呼吸急促,家人为之按摩。经医生诊断,为心 肌炎,嘱在家休养。但他病中仍以笑谈答谢友人慰问。八月四日下午,神色骤变,呼吸困难。医生闻讯于二时一刻赶至,然许地山心脏已停止跳动,猝然与世长辞,终年四十九岁(虚岁)。当日下午四时许,宋庆龄先生第一个送来花圈,并与遗体告别。

八月五日十二时大殓。许夫人周俟松率子女和亲友百人向遗体告别。下午三时,移灵于香港大学礼堂,行基督教告别仪式。此时,港大钟楼鸣钟,并降半旗致哀。港大校长史乐斯报告许地山生平事略。参加祭灵的知名人士有:颜惠庆、王云

五、周寿臣、叶恭绰、马鉴、梅兰芳、陈君葆、陈铁

一、费招若兰、何艾令、张一麟、史乐斯等。同时,香港大学教职工和学生、燕京大学旅港同学会、北京大学同学会、保卫中国大同盟、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中英文化协会、中国文化协进会、新闻记者公会以及香港和广州各界代表群众近千人参加祭仪。四时举殡,由弟子扶灵出堂,安置灵车,一路缓缓而行,移葬于香港薄扶林道中华基督教坟场。

八月二十一日下午三时,全港文化界在加路连山孔圣堂举行“许地山先生追悼大会”。宋庆龄先生送了花圈。张一麟致词,叶恭绰宣读祭文,马鉴报告生平事略。花圈、挽联甚多。

十一月九日,新加坡华侨及各界人士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也举行了追悼会。胡愈之致词,郁达夫宣读悼文,徐悲鸿 等知名人士送了花圈或挽联。

地山先生殁矣!大著《道藏子目通检》生前曾交商务印书馆付印,日寇占领香港后,将印书馆藏稿室改为马廄,使其三万张稿卡散失无遗。这真是终身憾事,无可弥补的损失!

第三篇:202_大事年表.doc

大事年表

◆ 一八六六年十一月十二日,出生于翠亨村。

◆ 一八七五年,在翠亨村读私塾。

◆ 一八七九年六月,赴檀香山读书。

◆ 一八八三年七月,从檀香山回乡。

十一月,赴香港读书,与陆皓东在香港入基督教。

◆ 一八八四年五月,与外沙乡卢慕贞结婚。

◆ 一八八六年,入广州博济医院学习西医。

◆ 一八八七年,转学香港西医书院。

◆ 一八九○年,致书郑藻如提出改良乡政、建设家乡的设想。与杨鹤龄、陈少白、尢列抨击时政,倡言革命,结成四大寇。

◆ 一八九二年,回乡翠亨主持建造新居。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赴澳门、石歧、广州等地开中西药局行医。

◆ 一八九四年一月,在乡起草《上李鸿章书》。赴上海、天津寻找上书门径。

十一月,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 一八九五年,广州起义事泄,经澳门、香港往日本。

◆ 一八九六年,伦敦蒙难后在英国考察西方政治。

◆ 一九○○年,在东南亚从事武装起义的准备活动,发动惠州三洲田起义,建立起义指挥中心于台北。

◆ 一九○三年,领导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 一九○四年,在檀香山加入洪门致公堂。在欧美宣传革命,组织革命团体。

◆ 一九○五年,联合各革命团体在东京成立同盟会,被举为总理。系统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体系。

◆ 一九○七年五月,发动潮州黄冈起义。

六月,发动惠州七女湖起义。

九月,发动钦州防城起义。

十二月,发动镇南关起义。

◆ 一九○八年三月,发动钦州、廉州起义。

四月,发动云南河口起义。

◆ 一九一○年二月,发动广州新军起义。

◆ 一九一一年四月,发动广州“ 三二九” 黄花岗起义。

十月,武昌起义,全国响应。

十二月,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一九一二年元旦,就任临时大总统。结束中国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

三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四月,解临时大总统职,倡办实业,宣传民生主义。

八月,同盟会与其他革命组织联合改组为国民党。

九月,受任全国铁路督办。

◆ 一九一三年,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

◆ 一九一四年七月,在东京组织成立中华革命党,任总理。

◆ 一九一五年十月,在东京与宋庆龄结婚。

十二月,发动讨袁护国运动。

◆ 一九一七年九月,组织护法军政府,任海陆军大元帅,在广州建立政权。

◆ 一九一八年五月,辞职赴沪著书立说,规划国家经济建设的蓝图。

◆ 一九一九年十月,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

◆ 一九二一年五月,在广州组织中华民国非常政府,任非常大总统再次在广州建立政权。

十二月,接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

◆ 一九二二年一月,出兵北伐,誓师桂林。

六月,陈炯明兵变。

八月,赴沪后与中国共产党代表李大钊会谈。

十一月,审议中国国民党改进案。

◆ 一九二三年一月,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宣布建国主张;发表《中国国民党党纲》,宣布三民主义

、五权宪法为建国纲领。与苏俄代表越飞会谈后签署《孙文越飞宣言》。

二月,在广州设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任大元帅,三次在广州建立政权。

十一月,发表《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中国国民党党纲草案》和《中国国民党章程草案》。

十二月,发表《关于海关问题之宣言》,抗议英美干涉中国内政。

◆ 一九二四年一月,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宣言,重新阐释三民主义

理论体系,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推动国民革命。

五月,创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九月,发表北伐宣言,誓师韶关,准备北伐。

十月,平定广州商团叛乱。

十一月,应邀北上共商国是,寻求国家统一,主张速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中外不平等条约。

◆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因病不治逝世于北京。

第四篇:孔子——【生平年表】

孔子——【生平年表】

【生平年表】

1岁: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9月28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关于孔子出生年月有两种记载,相差一年,今从《史记?孔子世家》说。

2岁:公元前550年(鲁襄公二十三年)孔子在鲁。

3岁:公元前549年(鲁襄公二十四年)其父叔梁纥卒,葬于防山(今曲阜东25里处)。孔母颜征在携子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

4岁:公元前548年(鲁襄公二十五年)孔子在鲁。

5岁:公元前547年(鲁襄公二十六年)孔子弟子秦商生,商字不慈,鲁国人。

6岁:公元前546年(鲁襄公二十七年)弟子曾点生,点字皙,曾参之父。

7岁:公元前545年(鲁襄公二十八年)弟子颜繇生,繇又名无繇,字季路,颜渊之父。

8岁:公元前544年(鲁襄公二十九年)弟子冉耕生,字伯牛,鲁国人。

9岁:公元前543年(鲁襄公三十年)孔子在鲁。这一年,郑国子产执政,“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左传?襄公三十年》)郑国大治。后来孔子对子产的政绩评价很高。

10岁:公元前542年(鲁襄公三十一年〕弟子仲由生,字子路,卞人。是年鲁襄公死,其子躌继位,是为昭公。

11岁:公元前541年(鲁昭公元年)孔子在鲁。

12岁:公元前540年(鲁昭公二年)弟子漆雕开生,字子若,蔡人。

13岁:公元前539年(鲁昭公三年)孔子在鲁。

15岁:公元前537年(鲁昭公五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故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16岁,公元前536年(鲁昭公六年)郑铸刑鼎。弟子闽损生,字子骞,鲁国人。

17岁:公元前535年(鲁昭公七年〕孔母颜征在卒。是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19岁:公元前533年(鲁昭公九年)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

20岁:公元前532年(鲁昭公十年)亓官氏生子。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21岁:公元前531年(鲁昭公十一年)是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此“鄙事”当包括“委吏”、“乘田”。

27岁,公元前525年(鲁昭公十七年〕郯子朝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30岁:公元前522年(鲁昭公二十年〕自十五岁有志于学至此时已逾15年,孔子经过努力在社会上已站住脚,故云”三十而立”。(《论语?为政》)是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鲁国访问。齐景公会见孔子,与孔子讨论秦穆公何以称霸的问题。弟子颜回、冉雍、冉求、商瞿、梁鴷生。回字渊,雍字仲弓,求字子有,瞿字子木,皆鲁国人;鴷字叔鱼,齐国人。

31岁:公元前521年(鲁昭公二十一年)弟子巫马施、高柴、宓不齐生。施字子期,陈国人;柴字子高,齐国人;不齐字子贱,鲁国人。

32岁:公元前520年(鲁昭公二十二年)弟子端木赐生,赐字子贡,卫国人。

34岁:公元前518年(鲁昭公二十四年)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聘,问乐于苌弘。

35岁: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发生内乱。《史记?孔子世家》云:“昭公率师击(季)平子,平子与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齐。”孔子在这一年也到了齐国。

36岁,公元前516年(鲁昭公二十六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得到齐景公的赏识,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于,被晏子阻止。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37岁:公元前515年(鲁昭公二十七年)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由齐返鲁。吴公子季札聘齐,其子死,葬于瀛、博之间。孔子往,观其葬礼。弟于樊须、原宪生。须字子迟,鲁国入;宪字子思,宋国人。

38岁:公元前514年(鲁昭公二十八年)晋魏献子(名舒)执政,举贤才不论亲疏。孔子认为这是义举,云:“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

39岁,公元前513年(鲁昭公二十九年)是年冬天晋铸刑鼎,孔子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40岁:公元前512年(鲁昭公三十年)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故自云“四十而不惑”。弟子澹台灭明生。灭明字子羽,鲁国人。

41岁:公元前511年(鲁昭公三十一年)弟子陈亢生。亢字子禽,陈国人。

42岁:公元前510年(鲁昭公三十二年)昭公卒,定公立。

43岁:公元前509年(鲁定公元年)弟公西赤生。赤字华,鲁国人。

45岁:公元前507年(鲁定公三年)弟子卜商生。商字子夏,卫国人。

46岁:公元前506年(鲁定公四年)弟子言偃生。偃字子游,吴国人。

47岁:公元前505年(鲁定公五年)弟子曾参、颜幸生。参字子舆,鲁国人。幸字子柳,鲁国人。

48岁:公元前504年(鲁定公六年〕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陪臣执国命”。(《论语?季氏》)《史记?孔子世家》云:“陪臣执国政。。。。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阳虎欲见孔子,孔子不想见阳虎、后二人在路上相遇。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没有明确表态。此事当在鲁定公五年或鲁定公六年。

49岁:公元前503年(鲁定公七年)弟子颛孙师生。师字子张,陈国人。

50岁:公元前502年(鲁定公八年)自谓”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公山不狃以费叛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被子路阻拦。

51岁: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九年)孔子为中都宰,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四方则之。弟子冉鲁、曹坅、伯虔、颜高,叔仲会生。鲁字子鲁,鲁国人:坅字子循,蔡国人:虔字子析,鲁国人;高字子骄,鲁国人:会字子期。鲁国人。

52岁: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后升大司寇,摄相事。夏天随定公与齐侯相会于夹谷。孔子事先对齐国邀鲁君会于夹谷有所警惕和准备,故不仅使齐国劫持定公的阴谋未能得逞,而且逼迫齐国答应归还侵占鲁国的郓、鄵、龟阴等土地。

53岁:公元前499年(鲁定公十一年)孔子为鲁司寇,鲁国大治。

54岁:公元前498年(鲁定公十二年)孔子为鲁司寇。为削弱三桓,采取堕三都的措施。叔孙氏与季孙氏为削弱家臣的势力,支持孔子的这一主张,但此一行动受孟孙氏家臣公敛处父的抵制,孟孙氏暗中支持公敛处父。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弟子公孙龙生。龙字子石,楚国人。

55岁: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春,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到了卫国。十月,孔子受谗言之害,离开卫国前往陈国。路经匡地,被围困。后经蒲地,遇公叔氏叛卫,孔子与弟子又被围困。后又返回卫都。

56岁,公元前496年(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子路对孔子见南子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郑国子产去世孔子听到消息后,十分难过,称赞子产是“古之遗爱”。

57岁:公元前495年(鲁定公十五年)孔子去卫居鲁。夏五月鲁定公卒,鲁哀公立。

58岁:公元前494年(鲁哀公元年〕孔子居鲁,吴国使人聘鲁,就“骨节专车”一事问于孔子。

59岁:公元前493年(鲁哀公二年)孔子由鲁至卫。卫灵公问陈(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去卫西行。经过曹国到宋国。宋司马桓?(左鬼右隹)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60岁: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孔子自谓”六十而耳顺”。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61岁:公元前491年(鲁哀公四年〕孔子离陈往蔡。

62岁:公元前490年(鲁哀公五年)孔子自蔡到叶。叶公问政于孔子,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在去叶返蔡的途中,孔子遇隐者。

63岁:公元前489年(鲁哀公六年〕孔子与弟子在陈蔡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后被楚人相救。由楚返卫,途中又遇隐者。

64岁:公元前488年(鲁哀公七年)孔子在卫。主张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

65岁:公元前487年(鲁哀公八年)孔子在卫。是年吴伐鲁,战败。孔子的弟子有若参战有功。

66岁:公元前486年(鲁哀公九年)孔子在卫。

67岁:公元前485年(鲁哀公十年)孔子在卫。孔子夫人亓官氏卒。六年后孔子逝世,也算作两人恩爱一生。

68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是年齐师伐鲁,孔子弟子冉有帅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答曰“学之于孔子”。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于归鲁。孔于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季康子欲行“田赋”,孔子反对。孔子对冉有说:“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丘亦足矣”。

69岁:公元前483年(鲁哀公十二年)孔子仍有心从政,然不被用。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孔子的儿子孔鲤卒。

70岁:公元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孔子自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颜回卒,孔子十分悲伤。

71岁: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是年春,狩猎获麟。孔子认为这不是好征兆,说:“吾道穷矣”。于是停止修《春秋》。六月齐国陈恒弑齐简公,孔子见鲁哀公及三桓,请求鲁国出兵讨伐陈桓,没有得到支持。

72岁:公元前480年(鲁哀公十五年〕孔子闻卫国政变,预感到子路有生命危险。子路果然被害。孔子十分难过。

73岁: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孔子患病,不愈而卒。葬于鲁城北。鲁哀公诔之曰:“天不吊,不潎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子贡为之守墓六年。弟子及鲁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孔子受到人们的奉祀。相关阅读:

第五篇:高中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知识点(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6月在虎门海滩销烟。英国政府决定发动侵略中国战争。(根本原因:开辟国外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1840年

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从广州转攻厦门,攻陷定海,北犯天津。

1841年

1月,琦善(就是代替林则徐的那个)同英国签订《穿鼻草约》,道光帝不满,派奕山到广州主持军事,对英作战。关天培在虎门炮台抗击英军,壮烈牺牲。5月,英军进逼广州,奕山投降。

1842年

8。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割地。清朝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协定关税。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1年

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9月,在永安州城建制封王。1853年

3(评价: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平均主义思想,要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并绝对平均分配所有财物,这是一种空想,加上连年征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能实现的)。4月,发动北伐与西征。1856年

秋,“天京事变”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主犯,俄、美帮凶)

1858年

沙俄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爱珲条约》。英法联军占领天津。俄、英、法、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内容:增设通商口岸。赔款。中国给英国赔款银四百万两;确定领事裁判权和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对中国社会性质影响: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北京。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内容: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1861年曾国藩创设安庆军械所。它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洋务派:地方,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中央,恭亲王奕忻)。

1862年

陈玉成在安庆防御战中牺牲。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同中外反动军队激战。曾国藩统率反动武装,在外国侵略者配合下围攻天京。太平天国军民进行天京保卫战。

1864年

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

1865年

阿古柏率军侵入新疆。不久,成立“哲德沙尔国”,自立为汗。俄、英侵略者先后承认这个伪政权。

沙俄派兵侵占伊犁地区。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轮船招商局。它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与民用有关的工业。

广东南海商办的继昌隆缫丝厂创立。

1881年

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伊犁条约》。

1888年康有为第一次向光绪帝上书,要求变法。

1894年

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出兵朝鲜,占领汉城。7月,日军突然袭击在牙山附近的中国运输船和驻军,挑起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左宝贵在平壤战役牺牲。在黄海战役中,邓世昌、林永升等牺牲。日军侵入辽东半岛,东北人民英勇抗敌,保卫国土。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1895年在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海军覆灭(影响:洋务运动失败。洋务运动评价:是一次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的倡导下出现了,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清政府向日本求和,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徐骧领导的台湾义军和刘永福配合,抗击日军。

康有为等“公车上书”,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1897年严复译述的《天演论》在《国闻报》上定期发表。

1898年

9月,那拉氏(就是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等六人(即戊戌六君子)。史称“戊戌政变”。戊戌变法失败。(戊戌变法评价: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它冲击了封建网罗,显示了中华民族新的觉醒.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奋起救亡图存,提倡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些行为是爱国的进步的.但是他们把维新变法的希望寄托在清朝皇帝上,主张采用合法的自上而下的改良手段,不愿发动群众,结果在顽固派的反击下很快失败.这些教训也告诉后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革命暴力,才能推翻清朝的反动统制.)1899年

秋,山东平原县义和团在朱红灯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

美国提出侵略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1900年

夏,在京津地区义和团运动的影响下,其他各地也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全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浪潮。6月,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义和团在廊坊、老龙头车站、紫竹林租界等地抗击八国联军,围攻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在北仑配合清军阻击八国联军。沙俄出兵侵略我国东北,制造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1901年

9月,《辛丑条约》签订。(辛丑条约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完全沦为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

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在《苏报》上发表。

1903年邹容著《革命军》,章炳麟为《革命军》作序。

1904年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华兴会、光复会成立。陈天华著《猛回头》和《警世钟》。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意义: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提出政治纲领,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创办了《民报》。

1911年

4月,孙中山和黄兴发动广州起义,失败。5月,保路运动爆发。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首先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接着成立临时参议院,不久,颁布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月,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接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

3月,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杀害了宋教仁。7月,爆发“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他为正式大总统,权力进一步扩大。

1915年 1月,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2月,袁世凯当上了“中华帝国”“皇帝”,改年号为“洪宪”。蔡锷在云南起义,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新青年》),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

1916年

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黎元洪继任总统。总理段祺瑞操纵北京政府实权。

法国强占天津老西开,以扩大法租界。天津工人首先起来反抗,全国人民大力支援,粉碎了法国侵占老西开的阴谋。

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

段祺瑞下令对德宣战,宣布不再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在广州发动护法运动。1918年鲁迅发表《狂人日记》,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吃人的旧社会。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歌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9年5月4日

“五四”运动爆发

6月3日 上海工人大罢工

1921年7月 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1月-3月 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

7月 中共“二大”召开

9月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1923年2月 京汉铁路工人举行“二七”大罢工

6月 中共“三大”召开

1924年1月 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25年3月12日 孙中山先生逝世

5月30日 发生“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

1925年6月-

1926年10月 香港工人大罢工

1926年3月 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蒋介石策动“中山舰事件”

5月 蒋介石提出“整理党务案”

7月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6年10月-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1927年1月 武汉和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3月 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

7月15日 汪精卫集团叛变革命

第 二 次 国 内 革 命 战 争

8月1日 “八一”南昌起义

8月7日 中共中央召开“八七”会议(在汉口)

9月 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10月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

12月11日 广州起义

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1929年12月 古田会议召开

1930年3月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

冬-

1931年秋 中央革命根据地工农红军粉碎国民党三次反革命“围剿”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

11月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2年1月28日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奋起抗战

3月 日本操纵的伪“满洲国”成立

1933年春 工农红军粉碎国民党第四次反革命“围剿”

1934年10月 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革命根据地主力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 遵义会议召开

2月 东北抗日联军建立

10月 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

12月9日 “一二·九”运动爆发

12月 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毛泽东发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936年5月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

10月 全国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12月 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抗 日 战 争

1937年7月7日 “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开始

7月15日 中共提出国共合作的抗日宣言

8月13日 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

8月 中共洛川会议,颁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9月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抗日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八路军平型关大捷

10月 八路军创立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

1938年春 台儿庄战役胜利

5月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0月 中共召开六届六中全会

广州、武汉失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939年底 中共打退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

1940年1月 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

8-11月 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1941年1月 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

-1942年 中国共产党采取“三三制”原则,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进行反“扫荡”斗争,保卫解放区

1943年6月-7月 国民党第三次反共高潮被制止

1944年9月 林伯渠代表共产党提出废除国民党***,组织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1945年4月 中共“七大”召开

8月8日 苏联对日宣战

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 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

第 三 次 国 内 革 命 战 争

8月28日-

10月10日 国共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10月中下旬 上党、邯郸战役,粉碎国民党的局部进攻

12月 昆明学生发动“一二·一”爱国运动

1946年1月10日 国共两党签订停战协定

政协会议开幕

6月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

12月 北平学生发动抗议美军暴行的运动

1947年2月28日 台湾人民举行“二·二八”起义

3月-7月 延安保卫战,孟良崮战役,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5月 全国学生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

6月30日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7月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9月 中共全国土地会议召开,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10月 《中国亿解放军宣言》发表

中共宣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

1948年9月-11月 辽沈战役

11月-

1949年1月 淮海战役

12月-

1949年1月平津战役

1949年3月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4月21日 毛泽东、朱德发而进军令,解放军渡江作战

4月23日 解放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结束

6月30日 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9月21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

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主革命终结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始

苏东坡生平大事年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