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2014年春季《德育原理》期末考核作业(小文档整理)
编辑:清风徐来 识别码:15-700643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18 08:18:25 来源:网络

第一篇:2014年春季《德育原理》期末考核作业(小文档网整理)

2014年春季 期末作业考核

《德育原理》

满分100分

一、判断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40分)

1、加强学校德育,就要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答:正确

2、德育是对人思想品德给予多方面培养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答:正确

3、品德是人的心性(心理因素活动)和社会规范价值系统相互作用内生而成的“合金”。

答:正确

4、德育的社会价值就是维护和发展社会关系,而不是社会生产。答:错误,因为德育的社会价值,就是德育对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二、问题分析(每题10分,共20分)

1、现实教育中,有的教师那种对学生“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等做法,实质是伦理观念上的误区。请你谈谈这其中的道理。

答: 教育受实践应有的理性把握就是要坚持和体现它的人道性、引导性、广泛性、理智性和纯洁性、爱与严的结合性。教育爱的人道性不仅指教育目的上对学生良好人性发展的追求及其制度化保证,而且还 包括在教育过程中对人的生命极其价值的重视,对人的人格、尊严和应有权利的尊重,对人 的尊重、关心和爱护,以及对人的合法权益的维护性。对教师而言,就应在教育过程中自然 体现这些。但如何体现?却是不能没有理性把握的,这种理性就是要理解把握教育爱内在的 人道规定性。我们看待和评价教育爱之所以要坚持人道性的标准,是因为在实践中并不是教 育爱的所有言行都具有人道性。那些“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行为,那些“恨铁不成钢”的 粗暴行为,那些信奉“打是疼骂是爱”的行为等等,极易导致学生对教育爱的回应的消极性 或“过激反应”,有时还会导致非人道的现象发生,使教育爱走向它的反面。我们不否认,在现实教育中,有些教师对学生“宁给好心不给好脸”,有着内在的对学生关爱的良好动机,也确实是为学生负责,也有着使学生成材的良苦用心。因此,要保持教育爱对学生人性健康 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要保持教育爱的人道性。这在实践上意味着:教育爱必须要建立在对学生人格及其尊严尊重的基础之上,体现出人格地位的平等性。这样的批评或处分才是具有人道性的道德表现;在履行教育职责中,要充分认 识学生合法权益的不可侵犯性,不能损害学生的合法权益,体现出对学生合法权益的尊重和 自觉维护。教育爱内含的人道性规定是不可违背的,违背了人道性,爱也会变成鞭挞人性,摧残人性甚至是残害人性的凶手,这已是许多事实所证明了的。

2、教育(德育)有法(方法),但无定法。为什么是这样?请你谈谈自己的理解。

答:德育有法,但无定法,一劳永逸的方法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德育方法都会因时间、地 点、条件和操作方式的不同而此时有效,彼时无效,或此时无效彼时有效。这便需要从实际 出发,灵活而富有机智地选用德育方法,并不断探究新的德育方法。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教 育过程中对各种意外的意想不到的事件,能够恰当判断灵活处理的一种能力。教育机智对德育方法取得良好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无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教师在千变万化的教育情境中,对事物敏锐的感觉和恰到好处的判断,采用因地、因时、因人 而宜的德育方法,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同时有 助于提高德育实效。教育机智主要指的是教师的一种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冷静理智的自制力,灵活机智 的解惑力,随机应变的变通力,及时果断的调控力以及细致的观察力。这些能力的形成与教 师的教育素养密不可分,即第一,教师必须首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发自内心地热爱 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教育机智形成的前提;第二,教师还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善于 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师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只有沉着冷静,才能灵活地处理好各种事件;第 三,教师应具备渊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时产生教育机智的源泉。

三、案例分析(共20分)

1、在某地召开的德育工作会议上,与会的一位负责德育工作的校领导抱怨学校不重视德育工作,说“学校整天上课补课,我们搞德育连时间都没有”。请分析:在学校搞德育连时间都没有,除了有“不重视德育”这一原因外,还说明了德育自身一种怎样的观念?你认为应怎样解决好“连时间都没有”的问题”

答:还说明了把德育理解成为是一种独立的工作。解决好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改变错误的德育观念,德育不是独立于整体教育之外而单独进行的,有效的德育是渗透于各育之中的,每一堂课都是很好的“德育课”,所以德育并不缺少时间,而是缺少正确的观念,缺少又实效的德育方式和方法。

四、联系实际论述(共20分)

1、多元化社会生活条件下学校德育应如何看待和把握好“一元”和“多元”的关系问题。

答:

(一)多元化社会现实及其对德育的挑战

1、多元化:学校德育不可回避的社会现实

多元化并不是当今社会特有的现象,但它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表现得如此强烈,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开放国家在谋求现代化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背景和因

素。多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

第一,改革取代保守,开放取代封闭,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而带来的思想解放,使多元价值生存空间逐渐生成、迅速扩大。第二,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变革旧的体制和确立新体制的过程中,导致人们思维视角的转换。思维视角的历史转换,又必然带来价值观的巨大变化。第三,改革开放使社会结构和单一的所有制关系得到了改变,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利益主体,他们在社会市场经济和生活方面都具有同等的权利和自由,都有不同的价值取向。第四,改革开放使中国融入了世界一体化、全球化的洪流之中。在广泛地与世界交往与合作之中,各种思想、价值观念、文化等大量涌入。正是上述原因,使当代中国无论在价值取向上还是在观念上,无论在生活方式还是在思维方式上,无论在评价标准上还是在经济发展上,都呈现出一个多样化的现实世界,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现实。学校德育也是如此。

2、多元化社会现实中德育面临的挑战

在多元化的社会现实中,多元的碰撞与互补,使学校德育既面临着使自身焕发活力的新机遇,又面临巨大的困惑和挑战。首先,是多样化价值观的存在对以往“一元化”的价值取向提出了挑战。其次,是多样化的社会现实对以往的学校德育观念提出了挑战。再次,是多元化社会现实对学校德育工作方式提出了挑战。最后,是多元化社会现实导致德育环境的复杂化。

(二)多元化社会现实学校德育内容建构的基本选择

多元化是学校德育不可逾越的社会现实,回避不了。正视多元化的社会现实及其所具有的利弊影响,面对多元化社会对学校德育的种种挑战,学校德育必须主动地调整改革以往的观念、价值体系和教育的方式。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要在自身运行中,体现“一元”主导,多元并存。

1、坚持一元主导,多元并存

“一元化”的德育是历史上一切落后、封闭、专制式社会的主要特征。它在帮助社会确立统一的价值导向,整齐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面确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绵延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或保持价值观方面功不可没。但它在历史的进程中往往过分强调对“一元”的服从或信仰,有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僵化、保守,甚至漠视人的个性,这种教育是值得反思和批判的。所谓“一元”主导,就是要坚持把能够有效凝聚民族精神、体现民族或国家切身利益和良好人性品质的价值体系摆在教育的主导地位,当作施之以教的主体内容。也就是说,要以能够支撑起一个国家民族精神脊梁和志气、培养良好人性的思想价值体系作为德育的核心,使其在人的培养中起主导作用。在当前社会多元化的条件下,不能抛弃“一元”,必须坚持“一元”的主导地位。

坚持“一元”的主导地位,并不是无视多元的存在。“一元”主导不是一元唯

一。“实际上,只有在文化上是多元的,才可能是可行的:一致性在人类领域里可能像在自然领域一样是极其有害的”。因为,在实际的社会发展中,一元化的观念体系不可能完全地、完整地、毫无遗漏地把握人类和自然的无限存在,解决所有的问题。“一元”主导,多元并存,意味着承认“一元”以外的多元存在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含有一定的积极价值,它们在社会的某一方面或生活的某一方面有其不可代替的作用,具有它存在的价值。

当然,不能否认在“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状态中,“一元”与多元之间难免会有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但这并不意味“一元”与多元完全没有并存的可能性。在“一元”与多元之间,除有相互矛盾和相互冲突的可能性外,还存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可能性。

2、一元主导应有的品性

坚持“一元”为主导,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无疑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不应把这里的“一元”视为僵化的,更不应把它看成是封闭的。我们现在强调“一元”主导必须赋予它新的品质:一是“一元”要有容纳性。既保持与其它各元的共存,同时又能不断从多元存在中吸收借鉴有益的因素,这是一元得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机制所在。

二是“一元”要有开放性。只有坚持开放性,才会不断增强“一元”的容纳性,实现与其它各元的互补互换,更好地走向世界。

三是“一元”应具有普适性,就是说,所确立的“一元”,它所含有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以及各种准则和规范应具有普遍的社会适应性,体现对社会所有成员的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一元”不具有普适性,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难以承担起主导性的使命。

总之,在“一元”和多元关系上,必须要打破他们相互对立的思维模式,改变二者完全对立的偏见。一方面,“一元”主导不应僵化保守,要具有普适性。另一方面,在看到“一元”与多元存在难以消除的矛盾的同时,也要看到他们之间互补共生的一面,使多元成为“一元”不断丰富发展的源泉。“不同文化的人所信奉的许多不同观点和观念,只要互不对抗,就能使当代世界增添丰富的活力。”

第二篇:2014年春季《德育原理》期末考核

2014年春季期末考核

《德育原理》

一、判断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40分)

1、加强学校德育,就要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答:正确

2、德育是对人思想品德给予多方面培养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答:正确

3、品德是人的心性(心理因素活动)和社会规范价值系统相互作用内生而成的“合金”。答:正确

4、德育的社会价值就是维护和发展社会关系,而不是社会生产。答:错误,因为德育的社会价值,就是德育对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二、问题分析(每题10分,共20分)

1、现实教育中,有的教师那种对学生“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等做法,实质是伦理观念上的误区。请你谈谈这其中的道理。

第三篇:2018秋奥鹏期末作业考核 德育原理

期末作业考核

《德育原理》

满分100分

一、判断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40分)

1、加强学校德育,就要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答:正确

2、德育是对人思想品德给予多方面培养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

答:正确

3、品德是人的心性(心理因素活动)和社会规范价值系统相互作用内生而成的“合金”。

答:正确

4、德育的社会价值就是维护和发展社会关系,而不是社会生产。

答:错误,因为德育的社会价值,就是德育对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二、问题分析(每题10分,共20分)

1、现实教育中,有的教师那种对学生“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等做法,实质是伦理观念上的误区。请你谈谈这其中的道理。

答:教育受实践应有的理性把握就是要坚持和体现它的人道性、引导性、广泛性、理智性和纯洁性、爱与严的结合性。教育爱的人道性不仅指教育目的上对学生良好人性发展的追求及其制度化保证,而且还 包括在教育过程中对人的生命极其价值的重视,对人的人格、尊严和应有权利的尊重,对人 的尊重、关心和爱护,以及对人的合法权益的维护性。对教师而言,就应在教育过程中自然 体现这些。但如何体现?却是不能没有理性把握的,这种理性就是要理解把握教育爱内在的 人道规定性。我们看待和评价教育爱之所以要坚持人道性的标准,是因为在实践中并不是教 育爱的所有言行都具有人道性。那些“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行为,那些“恨铁不成钢”的粗暴行为,那些信奉“打是疼骂是爱”的行为等等,极易导致学生对教育爱的回应的消极性或“过激反应”,有时还会导致非人道的现象发生,使教育爱走向它的反面。我们不否认,在现实教育中,有些教师对学生“宁给好心不给好脸”,有着内在的对学生关爱的良好动机,也确实是为学生负责,也有着使学生成材的良苦用心。因此,要保持教育爱对学生人性健康 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要保持教育爱的人道性。这在实践上意味着:教育爱必须要建立在对学生人格及其尊严尊重的基础之上,体现出人格地位的平等性。这样的批评或处分才是具有人道性的道德表现;在履行教育职责中,要充分认识学生合法权益的不可侵犯性,不能损害学生的合法权益,体现出对学生合法权益的尊重和自觉维护。教育爱内含的人道性规定是不可违背的,违背了人道性,爱也会变成鞭挞人性,摧残人性甚至是残害人性的凶手,这已是许多事实所证明了的。

2、教育(德育)有法(方法),但无定法。为什么是这样?请你谈谈自己的理解。

答:德育有法,但无定法,一劳永逸的方法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德育方法都会因时间、地点、条件和操作方式的不同而此时有效,彼时无效,或此时无效彼时有效。这便需要从实际出发,灵活而富有机智地选用德育方法,并不断探究新的德育方法。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教 育过程中对各种意外的意想不到的事件,能够恰当判断灵活处理的一种能力。教育机智对德育方法取得良好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无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教师在千变万化的教育情境中,对事物敏锐的感觉和恰到好处的判断,采用因地、因时、因人而宜的德育方法,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同时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教育机智主要指的是教师的一种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冷静理智的自制力,灵活机智的解惑力,随机应变的变通力,及时果断的调控力以及细致的观察力。这些能力的形成与教师的教育素养密不可分,即第一,教师必须首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发自内心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教育机智形成的前提;第二,教师还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师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只有沉着冷静,才能灵活地处理好各种事件;第三,教师应具备渊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时产生教育机智的源泉。

三、案例分析(共20分)

1、在某地召开的德育工作会议上,与会的一位负责德育工作的校领导抱怨学校不重视德育工作,说“学校整天上课补课,我们搞德育连时间都没有”。请分析:在学校搞德育连时间都没有,除了有“不重视德育”这一原因外,还说明了德育自身一种怎样的观念?你认为应怎样解决好“连时间都没有”的问题”

答:还说明了把德育理解成为是一种独立的工作。解决好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改变错误的德育观念,德育不是独立于整体教育之外而单独进行的,有效的德育是渗透于各育之中的,每一堂课都是很好的“德育课”,所以德育并不缺少时间,而是缺少正确的观念,缺少又实效的德育方式和方法。

四、联系实际论述(共20分)

1、多元化社会生活条件下学校德育应如何看待和把握好“一元”和“多元”的关系问题。

答:

一、多元化社会现实及其对德育的挑战

1、多元化:学校德育不可回避的社会现实

多元化并不是当今社会特有的现象,但它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表现得如此强烈,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开放国家在谋求现代化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背景和因素。多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

第一,改革取代保守,开放取代封闭,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而带来的思想解放,使多元价值生存空间逐渐生成、迅速扩大。第二,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变革旧的体制和确立新体制的过程中,导致人们思维视角的转换。思维视角的历史转换,又必然带来价值观的巨大变化。第三,改革开放使社会结构和单一的所有制关系得到了改变,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利益主体,他们在社会市场经济和生活方面都具有同等的权利和自由,都有不同的价值取向。第四,改革开放使中国融入了世界一体化、全球化的洪流之中。在广泛地与世界交往与合作之中,各种思想、价值观念、文化等大量涌入。正是上述原因,使当代中国无论在价值取向上还是在观念上,无论在生活方式还是在思维方式上,无论在评价标准上还是在经济发展上,都呈现出一个多样化的现实世界,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现实。学校德育也是如此。

2、多元化社会现实中德育面临的挑战

在多元化的社会现实中,多元的碰撞与互补,使学校德育既面临着使自身焕发活力的新机遇,又面临巨大的困惑和挑战。首先,是多样化价值观的存在对以往“一元化”的价值取向提出了挑战。其次,是多样化的社会现实对以往的学校德育观念提出了挑战。再次,是多元化社会现实对学校德育工作方式提出了挑战。最后,是多元化社会现实导致德育环境的复杂化。

二、多元化社会现实学校德育内容建构的基本选择

多元化是学校德育不可逾越的社会现实,回避不了。正视多元化的社会现实及其所具有的利弊影响,面对多元化社会对学校德育的种种挑战,学校德育必须主动地调整改革以往的观念、价值体系和教育的方式。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要在自身运行中,体现“一元”主导,多元并存。

1、坚持一元主导,多元并存

“一元化”的德育是历史上一切落后、封闭、专制式社会的主要特征。它在帮助社会确立统一的价值导向,整齐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面确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绵延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或保持价值观方面功不可没。但它在历史的进程中往往过分强调对“一元”的服从或信仰,有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僵化、保守,甚至漠视人的个性,这种教育是值得反思和批判的。所谓“一元”主导,就是要坚持把能够有效凝聚民族精神、体现民族或国家切身利益和良好人性品质的价值体系摆在教育的主导地位,当作施之以教的主体内容。也就是说,要以能够支撑起一个国家民族精神脊梁和志气、培养良好人性的思想价值体系作为德育的核心,使其在人的培养中起主导作用。在当前社会多元化的条件下,不能抛弃“一元”,必须坚持“一元”的主导地位。

坚持“一元”的主导地位,并不是无视多元的存在。“一元”主导不是一元唯一。“实际上,只有在文化上是多元的,才可能是可行的:一致性在人类领域里可能像在自然领域一样是极其有害的”。因为,在实际的社会发展中,一元化的观念体系不可能完全地、完整地、毫无遗漏地把握人类和自然的无限存在,解决所有的问题。“一元”主导,多元并存,意味着承认“一元”以外的多元存在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含有一定的积极价值,它们在社会的某一方面或生活的某一方面有其不可代替的作用,具有它存在的价值。

当然,不能否认在“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状态中,“一元”与多元之间难免会有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但这并不意味“一元”与多元完全没有并存的可能性。在“一元”与多元之间,除有相互矛盾和相互冲突的可能性外,还存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可能性。

2、一元主导应有的品性

坚持“一元”为主导,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无疑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不应把这里的“一元”视为僵化的,更不应把它看成是封闭的。我们现在强调“一元”主导必须赋予它新的品质:一是“一元”要有容纳性。既保持与其它各元的共存,同时又能不断从多元存在中吸收借鉴有益的因素,这是一元得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机制所在。

二是“一元”要有开放性。只有坚持开放性,才会不断增强“一元”的容纳性,实现与其它各元的互补互换,更好地走向世界。

三是“一元”应具有普适性,就是说,所确立的“一元”,它所含有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以及各种准则和规范应具有普遍的社会适应性,体现对社会所有成员的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一元”不具有普适性,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难以承担起主导性的使命。

总之,在“一元”和多元关系上,必须要打破他们相互对立的思维模式,改变二者完全对立的偏见。一方面,“一元”主导不应僵化保守,要具有普适性。另一方面,在看到“一元”与多元存在难以消除的矛盾的同时,也要看到他们之间互补共生的一面,使多元成为“一元”不断丰富发展的源泉。“不同文化的人所信奉的许多不同观点和观念,只要互不对抗,就能使当代世界增添丰富的活力。”

第四篇:2014年春季 期末作业考核劳动法

2014年春季 期末作业考核

《劳动法》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劳动争议

答:劳动争议,亦称劳资争议或者劳资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发生的纠纷和争议。

2、劳动者

答:劳动者是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取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自然人)。

3、罢工权

答:罢工权是劳动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暂时停止其劳动的权利。

4、劳动安全卫生

答:劳动安全卫生是直接保护劳动者在劳动中(或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的法律保障。

二、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劳动合同不得解除的条件

答:(1)劳动合同期限未满又不具备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合同条件的(2)劳动者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劳动者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答:(1)劳动关系兼有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的特征。劳动关系具有平等性的特征,劳动关系是按照平等协商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这种相互选择的关系可以说具有平等关系的特点。劳动关系同时也具有隶属性的特征,劳动关系一经建立,资方成为劳动力的支配者,也就成了劳动者的管理者。资方和劳动者之间必须建立一种以指挥和服从为特征的管理关系,这种从属性的管理关系可以说是一种隶属关系。

(2)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特征劳动关系具有人身关系的特征,劳动如果撇开它的具体形式,无非是人体的一种生理机能。劳动力存在于劳动者肌体内不能须臾分离,基于劳动力的使用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是与劳动者的人身紧密相联的。劳动关系具有财产关系的特征。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人们还需要通过劳动来换取生活资料,由此缔结的社会关系是一种财产关系。

3、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答:(1)劳动报酬权(2)休息权(3)劳动保护权(4)职业培训权(5)社会保险和福利权(6)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

4、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答:(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这里,上下班途中,既包括职工正常工作的上下班途中,也包括职工加班加点的上下班途中);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5、完善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措施

答:(1)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

(2)增强个体维权意识

(3)发挥工会组织(或者其他民间组织)的功能

(4)加强政府的监督和管理

(5)完善工伤保险制度。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共50分)

1、这几年,各级部门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治理高度重视,如农民工工会的成立、欠薪其他预警制度的出台、“一票否决”驱逐市场。但是这个问题总是屡禁不止。面对久拖不决的欠薪问题,民工们往往期望“外力”帮助自己,有的农民工甚至爬上高楼、塔吊以自杀来引起社会公众和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在他们看来,只有把事情高大引起各界重视,才能达到解决欠薪问题的目的。一时间,“媒体讨薪”、“讨薪英雄”、“社会舆论”等成了讨薪主角。熊徳明这位42虽的农村妇女,在偶然的机缘下成为新闻人物后,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为农民工维权的重任。请根据目前针对农民工维权问题出现的种种现象,分析其中所体现的法律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的论述。

答:农民工的根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其根本原因在于全社会维权体系的缺失,在农民工中缺少一个普及维权的机制。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仅靠社会、媒体、公众等外力因素是不行的,必须尽快建立健全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维权体系”。通过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提高民工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信心,让更多的民工成为自己的“讨薪主体”,从而从根本上遏制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的发生。目前存在的种种依靠某个人而不是法律来解决问题的现象,从根本上来说不利于我国法治进程的发展。

2、《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出现了一些企业用支付较优厚的经济补偿等方式促使员工主动辞职,或者用强制手段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虽然企业声称如此做的目的是为企业更好地发展,但是社会舆论大多认为这是为规避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中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对这些企业的做法以及《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各有毁誉,有观点认为这些企业的做法是恶意规避法律,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利益,有观点认为《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有可商榷之处,也有观点认为难以简单地评判对错。请以掌握的法律和法学知识对该问题进行论述。

答:由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相比一般处于弱势,因此《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以倾斜保护劳动者利益达到实质公平,第14条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的,以及连续两次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提出或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该条规定充分体现了保护劳动者利益这一立法宗旨。但是,正如有些人预测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很多企业采取了规避措施,使该规定成为具文。无可否认的是,劳动法侧重保护劳动者利益,限制用人单位

权利的宗旨并无错误,但是在具体制度的设计上,应结合中国国情,不能盲目借鉴,并且在立法程序上,应贯彻立法的民主原则,充分听取相关各方意见,否则,貌似先进的法律规定可能不仅不能发挥积极的干预作用,反而带来较大的消极作用。当然,这些企业规避法律的做法并不是无可指摘,相反体现了企业对法律一定程度上的误读,也体现了企业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的缺乏。同时,这些事件反映了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紧张对立的社会现状,以及“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实施需要经济、社会、民众法律意识等方面的协作配合等问题。

第五篇:2018年春 东北师范大学《德育原理》期末考核专题

期末作业考核

《德育原理》

满分100分

一、判断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40分)

1、德育原理中的德育概念,不应特指某一社会或某一历史时期的德育,而应是作为古今社会德育现象的德育。

答:正确。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 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2、集体教育是个别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和背景,但不能完全代替个别教育。

答:正确。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成功教育经验的总结。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 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育和培养集体,通过集体教育每个学生,通过教育个人影响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联系起来。要求老师做到:组织和培养优良的集体,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重视个别教育,做到因材施教。正确处理集体和个别教育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

3、德育与整体教育自身的发展是没有关系的,主要是由于社会的需要和人之为人的需要。答:错误。德育是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份,在教育体系中处于首要位置。与学科教育和专业 技术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成效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德育是对人的思想 观念进行教育,教育的成效体现在人的言行之中,是无法进行量化的。

4、学校德育中的法制教育就是要达到使学生知法、懂法和守法。

答:错误。法制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个组成部份,实施法制教育,离不开思想上、道德上的基础性教育。如果学生没有社会主义的道德意识、规范及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风尚,就不会以极大的积极性去学法、了解法,从而达到知法;就不能从“法律规范”中体会出共产主义道德的精神实质,达到真正懂法;更不会在实践中自觉地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自觉守法。这就是道德规范在学法理论指导及守法实践中的意义。

二、问题分析(每题10分,共20分)

1、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请你谈谈这其中的道理。

答:德育实施过程之所以要注重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主要在于: 第一,这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可靠保证。德育实施过程的目的,不在于它确立了 相应的影响机制或组织形式,也不在于它建立了广泛的影响渠道和约束机制。而在于它是否真正促进了教育对象思想品德的真正发展。思想品德的真正发展虽需要一定的外在 教育影响,但这种发展在本质上是自我性的——即经过自己的身心活动建构起自身的品德。这种情况意味着:外在的教育影响能否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与教育对象自身是否具有相应的内在活动密切相关。自我教育作为教育对象自身内在活动的重要方式,具有“自教”性特点。这种“自教”的发生,既表现教育活动之外,也常常表现在教育活动之中。第二,自我教育不仅是影响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也是当代教育追求的目标。当代社会的文明发展,使人的主体地位日益得到重视,日益得到提升。现实社会的改革开放和激烈的竞争,无疑需要人以更大的主体性来适应。正因为如此,人的主体性发展在当 代教育中被受关注,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而人的主体性发展与自我教育有着极为密切 的联系,自我教育既是人主体性成长的内在土壤,也是主体性体现的主要标志。没有自 我教育,人的主体性发展失去了内在的土壤,主体的素养就难以得到提升,就难以实现本质力量的丰富性。人的自我教育是人生存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的体现,人的主体性 发展总是伴随自我教育而发展,人的主体性只有在自我教育中才能得以真正确立和不断巩固。

2、有人认为,当代德育改革的根本问题是教育的方式方法,而不是观念问题。请你分析:当代德育改革最为根本的问题是不是这样?为什么?

答:我认为德育改革中最根本的问题是观念问题,其次才是方式方法、内容、评价 等等各方面改进的问题。因为思想是行为的指南,一切改革最大的阻力就是参与改革之 中的人的观念改变的问题,一个人观念的改变不是听几次报告、讲座,或者是朝夕之间 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又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参与和影响,然而,人们观念的改变又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最前提性的条件。

三、案例分析(共20分)

现实中有人往往用这样的情况来说明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有问题的:如:有百分之多少多少人不了解林则徐,有百分之多少多少人不知道“

9、18”是什么日子„„等。

请分析:这种评价中所说的问题,是属于学生思想品德上的问题吗?你认为哪些方面才属于思想品德问题?为什么? 答:这些问题不是思想品德问题。在涉及到善和恶的问题上才属于道德问题。道德问题不是知多知少的问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首先,因为德育对社会、对人的发展、对整体教育发展具有巨大价值。其次,因为这是教育目的决定的,教育目的是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而德育方面的要求往往是教育目的构成的主体部分,古今中外的任何社会都是如此。在中国,古代的 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建国君民”的统治人才,以利“化民成俗”,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第三,因为思想品德是决定人社会价值的根本所在。也是社会衡量人社会价值的根本所在。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社会价值,就不可忽视德育地位。德育是个体社会化及其社会价值提高不可缺少的。德育的地位说明,德育不是可有可无的,无关紧要的。更不是“软”任务,“虚”任务,而是一项重要的关系社会稳定、个体发展及其人才培养质量的大问题。这样言说德育的地位,并不是否认德育为首的地位观。主要是 因为这样更利于在实践中更好地把握德育与各育的关系。德育为首,呈现了重视德育的 一种意识,并为德育的整体教育和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作了明确的指向。这是能使人较 为清楚看到德育应处于怎样的位置的。作为重视德育的一种观念,是没有问题的。但是 作为具体工作的绝对化原则,则是值商讨的。作为重视的一种观念,“首位”是一个具 有形容性的概念,强调的是的不可忽视性,对首位的东西都忽视了,这是不应该的。但是如果把首位作为实质的量词和序词,绝对化地要求具体的教育实际。那就意味着,不 管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进行什么教育,都要首先进行教育。这样势必造成教育的尴 尬局面,陷入机械的僵局。所以需要正确认识和看待德育为首。在实践中正确体现德育为首,既要保持一种“绝对”性,也要保持“相对性”。所谓绝对性是指德育在长远教育工作中的不可忽视性。不能视为可有可无的,应在长远的教育工作中,使它在各项工作之中得到体现。所谓相对性,即指德育相对于各育处于薄弱状态,或根据某种际情况需要,在某一时期对德育工作有所侧重。学校教育是整体的。但并不意味着工作上各育平分秋色,始终体现量的对等性。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或针对某一育的薄弱性,在某一阶段对某一育有所侧重,以使这种情况得到改变。这种有利于整体教育工作的有所侧重也是应当的。

四、联系实际论述(共20分)

1、德育是整体教育的必然使命。

答:学校德育的经常性工作应在整体教育中来进行,而不是以整体教育(教学)之 外的活动来表现德育的经常性。这主要是因为:在整体教育中,“各育”具有互含性,“每一育”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含有其他各育的因素,那种纯而又纯的德育、智育、体育是极少存在的。这意味着整体教育中蕴含十分广泛而又丰富的教育资源(特 别德育资源),注重整体教育中的德育,有利于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各育”的这种 互含性,决定了“各育”的互为性。使得每一育的开展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会 为其他各育的进行奠定一定的基础,创造一定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整体教育中进行德育,会使德育得到整体教育的烘托;同时应看到学校中的“各育”,都统一在整体教育目的之中,都是整体教育目的所要实现的任务。“各育”与教育目的的这种联系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每一育所要解决的问题,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是其他各育所要解决的问题,每一育所要完成的任务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是其他各 育所要完成的任务。德育的任务和目的,无不包含在整体教育目的之中;从现实来看,整体教育中的德育,能使全体教育工作者自然界入其中,发挥多方面的影响作用。这是整体教育(教学)之外的德育很难做到的。以上这些都说明,德育虽有其独特性,但它的日常进行应是与整体教育融为一体的。强调德育与整体教育的不可分割性,并不是要抹煞德育的独特性,并不是要把德育消融在整体教育之中,否认德育的不可代替性,这样的话也是对德育地位的否定。强调 德育与整体教育的不可分割性,也不是要求学校德育不能独立地进行一些活动。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倒真是抹煞了德育的独特性。需要指出的是,不能把这类活动当作德育的全部或主体,来代替德育应有的全部形式。

2014年春季《德育原理》期末考核作业(小文档整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