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落实六项机制 破解征拆难题
保证“四个到位” 破解“第一难事”
征地拆迁是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征收农村土地其实是一个使农村村民减少、失去土地的过程。征地拆迁工作牵涉面广,社会关注度高,事关被征地群众根本利益,被喻为新的天下第一难事,在实践中,我们也深刻体会到,征地拆迁无法顺利推进往往成为困扰重点项目及时落地的重要原因。面对拆迁工作这件天下第一难事,关键是要坚持践行“精心谋事、用心干事、专心成事”的工作作风,全面落实“六项机制”,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协调和平衡各方面利益关系,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资金调度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安置保障到位,“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一、立足发展为民,保证思想到位
征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理念,直接决定了工作成效的好坏。一些地方的开发建设,总是把天平向自己一方倾斜,使征拆对象感觉利益受损,产生对抗心理,进而演变成征拆难。为化解这一难题,我们必须走出思想误区,把征拆对象作为“四化”发展的建设者、发展成果的共享者来看待,牢固树立民本拆迁、阳光拆迁、依法拆迁、和谐拆迁的思想理念,为征拆工作指引方向。
1、树立民本拆迁的理念。征地拆迁 “进民户、访民情、交民友、解民难”,以心换心、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做到文明行动、友情操作。
2、树立阳光拆迁的理念。在拆迁工作中,全面推行阳光操作,公开拆迁法规政策、补偿标准、补偿数额,把拆迁工作置于社会监督之下,使征拆工作“见得阳光、晒得太阳”,消除拆迁户的疑虑。
3、树立依法拆迁的理念。在拆迁工作全过程,注重实事求是,依法运作。特别是在补偿数量、安置面积等方面,均按实物量调查勘测确定数据,核发补偿,以事实为依据;在政策运用、拆迁程序、拆违控违等方面,严格依法依规操作,以法律为准绳。
4、树立和谐拆迁的理念。充分考虑拆迁户的各类诉求,真心维护拆迁户的合法利益,妥善解决被征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做细工作,搞好服务,“征”出良好的创业氛围,“拆”出和谐的发展环境。
二、立足让利于民,保证资金到位
资金问题是制约征地拆迁进程的主要瓶颈。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资金调度以征地拆迁为先,让利于民”,确保了征拆安置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
1、资金安排重点倾斜。在资金调度上集中财力,重点倾斜,优先安排,为项目征拆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确保各个征拆项目的快速推进。
2、资金发放直接支付。为切实加强征地补偿安置费的兑付和管理,我们减少资金拨付环节,在拆迁户签订协议、核对无误后,根据征地补偿标准采取统一发放存折形式,直接送到群众手上,有效防止“跑”、“漏”现象。
3、资金使用加强引导。一些拆迁户在获得数十万的征拆补偿款后,聚众赌博、大肆挥霍,有可能产生新的社会问题。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财教育培训,帮助和引导拆迁农民合理规避风险,科学、有效理财。
三、立足取信于民,保证工作到位
实践证明,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单纯依靠行政力量和法制手段是行不通的。我们认识到,要取信于民,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就必须真正为民众着想,就必须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就必须认真对待并妥善处理征拆矛盾和问题。
1、在工作机制上,实行“三联”。以镇党委政府成立的专门征拆队伍为主,充分发挥相关村组贴近群众、了解群众、善做群众工作的优势,将行政力量、法制手段和基层参与、社会动员有机结合,建立了“乡镇—村—组”三方合作联动的征拆管理模式,形成了一支善打硬仗、善做工作的征拆“铁军”。征地拆迁队伍“三联”模式的推行,为广大拆迁户掌握政策、表达诉求开辟了更为直接的通道,也为村民参与和支持城镇建设、项目推进建立了坚强的组织堡垒。
2、在工作方法上,坚持“三讲”。始终把政策性、法制性和原则性融入高度的人文关怀之中,做到依法拆迁与友情操作有机结合,切实增强党委政府的亲和力、公信力。一是讲政治。即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确保征拆安置政策贯彻落实;二是讲正气。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惧压力,杜绝拆迁安置工作中的“人情户”和“关系户”,真正做到公平、公
正;三是讲奉献。从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到每一位征拆工作人员,发扬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践行了“走进每家每户,踏破一双鞋底,磨破一张嘴皮”的作风,深入村组,与拆迁户面对面交流,倾听和关心群众呼声,切实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工作。通过不分早与晚、不分节假日的走村串户,把工作做细作实。
3、在处理问题上,坚持“三不”。征地拆迁中的矛盾和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不仅是一个农民家庭之忧,同时也是整个乡镇之患。为此,我镇将“三不”作为处理征拆问题不可突破的底线:首先是不损害群众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将拆迁户的合法利益、合理诉求摆在首位。其次是不出现业务差错。加强征拆队伍业务素质锤炼,做到“心中有进度、时刻有责任”。多次组织征拆大队工作人员进行拆迁丈量登记、绘图、计价补偿现场演习,提升业务素质,确保在实际工作中少出错、不出错。第三是不遗留新的问题。认真对待拆迁户的每一件来信来访,全力排查和化解每一件矛盾纠纷,确保不留下任何新的隐患。
四、立足怀情于民,保证安置到位
在城镇化进程和项目建设中,失地农民作出了贡献,甚至牺牲了利益,必须在安置方面充分考虑和维护其合法权益,给予更多更大的支持和倾斜。为此,要坚持安置先行,根据项目开工时间、征地拆迁时间、农民建房所需时间等因素综合考虑,事先规划确定好安置区,并尽快实施安置区的征地拆迁、场地平整等各项前期工作,为项目建设征地拆迁顺利实施提供良好条件,自觉担当和履行“怀情于民”的社会责任。
1、等面积安置,实行与所拆房屋主房占地面积等面积安置。2、集中安置根据实际情况设立集中安置点,由镇政府负责,相关部门协助。集中安置点做
到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搞好“ 三通一平”,统一办理报建手续,统一设计户型,根据主房拆一补一的原则给拆迁户安置宅基地,根据户型需要拆迁户的宅基地有多或不足,由拆迁户间相互调剂,新建房屋的每户办证规费建设、国土、房产总费用包干。
3、安置用地的选择办法,按照“谁先拆迁,谁先安置”的原则执行,安置用地由被拆迁人按“房屋拆迁验收单”的编号顺序优先挑选安置地。
征地拆迁安置是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最关键、最艰苦、最繁重的一个环节,这项工作的进度和成效,影响着项目推进的发展和稳定大局。下阶段,我们将坚持深入贯彻“六项机制”,把维护拆迁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真正做到文明拆迁不压制群众,诚信拆迁不愚弄群众,依法拆迁不伤害群众,最大限度地保障和维护广大拆迁户的合法权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第二篇:三招破解征迁难题
洞新高速司马冲镇段协调指挥部三招破解征迁难题
202_-07-19 17:05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大 中 小】
征地拆迁是工程建设中一道必须逾越但又很难逾越的坎,许多人把它说成是“天下第一难事”。然而洞新高速司马冲镇段协调指挥部却创造了令人惊奇的奇迹:3天,签定46份房屋拆迁合同;7天,签定737.5亩征地合同;8天,2400多万元征地补偿费全部兑付至农户;9天,330座坟墓迁往异地;7天,拆迁户全部顺利拆迁,并实现了“征地补偿零差错,矛盾协调零上访”的目标。这项奇迹是怎样创造的?
零距离沟通:赢得群众的理解
“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多亲”,司马冲镇党委、政府准确把脉征迁这根敏感的神经,细心地考虑到征迁户可能遇到的每一处困难,想每一户征迁户之所想,逐一上门沟通交心,耐心地宣讲征迁政策,解答征迁户疑问,及时消除群众对征迁的抵触情绪,把思想工作做到征迁户的心坎上,从而赢得群众理解,使洞新高速工程成为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连心工程。
面对面。多次组织召开群众座谈会、解决问题承诺会、特困户交心会等会议。每一次会议都向征迁户承诺“四个不征迁”:群众有疑虑不征迁,宅基地不落实不征迁,工作有误差不征迁,补偿金未落实不征迁。会上,干部们与群众掏着心窝,面对面地解答征迁户反映的问题,真心实意地为征迁户想法子,出主意,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疑虑。
心贴心。事关征地拆迁的一切决策,事先都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实地调研。指挥部发出了一封封情真意切的《致农民朋友的感谢信》,感谢全体征迁户顾大家,舍小家的崇高精神,请求他们对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多给予理解支持。感谢信中还公布了指挥部成员的职务、电话号码及各村负责人的电话号码。山背村一位征迁户说:“这封信,说到我们的心上,暖了心,贴了心。我们有困难找干部也方便多了”。为了做好每户征迁户的思想工作,司马冲镇实行了联村包户责任制,落实了镇党委书记和镇长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负专责、直接抓,联村包户干部负直接责任、具体抓的联村包户征迁责任体系,以“白加黑”、“五加二”、“晴加雨”的连续作战状态,不漏访一户征迁户,不漏接一个群众电话,不拖延一天时间,不上交一件矛盾,对群众的来访及时解释到位。“指挥部每位成员的电话就是我们征迁户的民情热线。”一位征迁户感慨道。
阳光操作:取得群众的信任
“征地拆迁还不是我们„红脚把子‟吃亏,那些家里有人当官的补偿肯定要比我们高,我要等到大家都签了征迁合同我才签”,司马冲山背村一位征迁户对每一位上门做工作的工作人员都是这么说。后来,村支书王保林拿着全村的合同,把他请到村级活动中心。四十多份合同,详实的补偿政策、面积、类别、档次,补偿金额,清清楚楚,一目了然,看得他眼神都直了:“真的是按政策来的!比不烂,我签了。”
洞新高速司马冲段指挥部就是通过阳光操作,让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表达权、监督权。一碗水端平。公平,是征迁这根敏感神经上让征迁户最为敏感的环节。司马冲镇党委、政府一视同仁,为征地拆迁提供一个公正、公平的环境。一方面多次组织召开政策宣讲会,将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和安置办法装订成册,发放至每户征迁户。会上,向群众一一讲明各类征地拆迁的补偿标准和计算方法。另一方面扎实细致地做好征迁前的准备工作,将洞新高速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所有实物进行调查摸底。而每一份收集存档的资料,都坚持做到“三公开”、“二张榜”,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每个村的村级活动中心公开征地文件、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和征地范围,第一次张榜公示征拆户的土地、房屋面积,第二次张榜公示征迁户的补偿金额。
让群众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征迁中,有些人往往会利用土地测量的误差,进行暗箱操作。为从机制上保证公正,每次测绘都是在村民代表和征迁户本人的监督下,公正测量。在登记土地类别、土地勘界中,镇、村组工作人员和征迁户主本人都必须在场,每位征迁户都亲自参与,一同丈量,然后统一核算。对测绘数据结果,经由国土所经手工作人员初审,所长复核,再上报征地拆迁办复审,由户主当场签字认可后,再张榜公示。
杜绝权力寻租空间。分立账户、分开核算的征地补偿费发放方案,从操作上规范了权力的运行。先由村组做好分配方案,户主签字,协调指挥部初审,村联席会议复审,再把资金打到银行卡上,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公示,经多方核实无误后,采取多级密码发放存折,并由征迁户凭身份证取款。
勒石村磅谷岭原来是一片集体的荒山石窝,过去山上除寥寥的几棵树外,共它土地几乎没有利用起来。十多年来,少数村民在此垦荒,使得山上的荒山石窝变成了可耕的农用地。这次被征用20多亩,总计征迁补偿26万多元,在补偿分配上群众异议很大,有的说归集体统一分配,有的说归开荒者全部所有,一时间焦点突出,矛盾迭起。洞新高速司马冲镇段协调指挥部不偏听偏信,不盲目拍板,多次召开群众大会,听取各方代表意见,本着尊重历史,依据法律,结合实际的思路,明确被农户开垦出来的增值部分归开垦户所有,原土地的类别价值归集体分配,让群众打心底满意。事后,各方代表都认为:“如果领导倒了边,这事肯定得不到公平解决”。
温情征迁:获得群众的支持
洞新高速司马冲镇段协调指挥部将一个“情”字贯穿于整个征迁工作的始终,事事为征迁户着想,对征迁户遇到的困难,立即解决;对征迁户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尽快解决;对一切有益于征迁户的事,不管与征迁是否有关系,也是提前规划,全力去办。尽最大的努力想征迁户之所想,急征迁户之所急,解征迁户之所难,帮征迁户之所需,使洞新高速工程成了民心工程、暖民工程,从而赢得了征迁户对洞新高速工程的大力支持。
在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后,施工队伍压坏了村组道路、水渠的事时有发生,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多不便。司马镇协调指挥部凡是接到这方面的反映,都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积极与施工单位及有关部门协调,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道路和水利设施。
江姐村13组村民戴作虎一直找不到宅基地,驻村干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反复找与有宅基地的农户做工作,终于为他换到一块他满意的宅基地。
司马冲镇电网密布,水管密,杆线多,施工环境差,征迁及矛盾协调任务艰巨。对此,司马冲镇党委、政府以人为本,以“情”来体现党和政府的人文关怀。今年,司马冲镇党委、政府通过多方努力,以“一事一议”项目试点工作为契机,争取项目资金100万元,投入到洞新高速途经7个村的水渠、山塘的整修。现已投入46万元,把勒石村和江姐村的水渠、山塘整修好。
通过招商引资,投资360万元的司马冲镇水厂年底将投入生产,彻底解决了征迁群众的生活用水问题;经与照明用电供应单位大圳管理局联系,将在征拆后全面实行农网改造;经积极争取,洞新高速途经7个村新增通村公路10多公里,让水泥硬化路通到征拆户新家门口;对合适的建房选址点,不是拆迁户本人承包的地,镇政府与国土所工作人员动员一切可行的力量解决好选址用地难题,对找不到合适选址点的,由镇国土所统一征地,统一安置在勒石村和麻腾村,至202_年12月10日,46户拆除户全部落实好安置地……像这样一个个尽早、尽快、尽力、尽心为群众着想,时时处处帮群众解决困难的“温情”征迁,解开了群众心头的结,也解开了洞新高速司马冲镇段征迁中“不阻工、不闹事、有矛盾不上交、不激化矛盾”的密码,实实在在地让群众吃了“定心丸”,谱写了一首首和谐征迁的进行曲:
202_年5月,司马冲镇新安村7组王清林的母亲去世,王清林耗资一万多元修建了一座坟。在协调指挥部工作人员的温情工作下,尽管才补偿了202_元,但王清林还是在规定时间前主动迁走了这座坟,在他的带动下,全村88宗坟在6天内全部迁葬。
江姐村村民戴勇云承包了40亩脐橙地,被洞新高速公路占用6亩,并且还被一分为二,在协调指挥部工作人员的温情感召下,他主动将果园里的12根电杆、202_多米电力线路全部搬迁到位。
第三篇:探索创新机制破解发展难题
探索创新机制破解发展难题
争当试验区建设建设排头兵
-------赵岗乡石堰村试验区建设情况汇报
石堰村位于赵岗乡南部,距乡政府驻地3公里,属浅山垄岗区,全村耕地997亩,山地面积1600亩,391户,1237人。近年来,石堰村抢抓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市级示范村建设机遇,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在县乡两级的坚强领导下,勇挑重任,居弱图强,充分发动群众,积极探索新机制,破解发展难题,全村试验区建设建设各项事业开展的生机勃勃,稳步有序。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群众参与为基本点,探索文化引领新机制
石堰村依托三高“固始鸡”养殖养殖产业优势,积极探索固始鸡养殖文化引领全村产业发展,大力培育石堰村固始鸡养殖产业,建立以群众的主体参与机制,充分征询民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广泛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设,落实农民群众对试验区建设建设的发言权、建议权和决定权,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真正把全村农民群众引领成建设的主力军。村级着重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会议推动的做法,利用多种形式,特别采取一些通俗易懂、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如组织村干部送文件到村民组,召集群众利用远程电教系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成立村干部春耕夏收帮扶队,在田间地头征求群众对试验区建设的看法和建议,带领村党员、干部到光山、平桥等参观学习开眼界等措施,广纳群众智慧,汲取群众首创精神,-1-
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全村上下联动,群策群力,保障了工作措施的落实。
二、以土地流转为切入点,探索土地效用新机制
石堰是浅山丘陵区,耕地金贵,农民恋土情深,土地大面积流转工作难度很大。对此,村两委班子正视困难,迎难而上,做活土地大文章。一是加强政策指导,在充分调研、实践的基础上,出台了《石堰村土地流转实施方案》,规范了全村土地流转的原则、范围、程序和工作机制,村级建立服务站,选配了土地流转信息员,规章制度上墙,操作规程统一。采取鼓励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组织,集中群众资源成立农机合作社、邀请县农业局专家开办讲座引导乡农技人员与种粮大户强强联合成立农技合作社,以合作社组织群众,推动土地规模经营。二是广泛吸引投资。召开由村、组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及种粮大户参加的土地流转百人专题大会,进一步宣传政策,消除群众顾虑,利用各种渠道在县内外发布土地流转招商信息,吸引鼓励社会有识之士到石堰村考察、投资土地规模经营。目前已接受各类咨询200余次,接待实地考察47批次,全村落实流转耕地达800亩。三是规划文明小集镇。该村利用204省道穿村而过的优势,积极整合群众闲散土地资源,规划新型小集镇。在县规划部门的指导下,山南、槽坊两个试验区建设建设示范点正在积极筹备中。
三、以特色产业开发为侧重点,探索现代农业经营新机制 石堰村是全县固始鸡养殖传统村,在村级产业发展过程中,他们以发展固始鸡特色产业开发为侧重点,立足传统,放大优势,闯出一条新路。1是明确一个目标。瞄准把石堰村建成“豫南养鸡基地”的宏伟目标,提纯固始鸡养殖,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品牌效应。2是提供两种保障。对养殖户兑现政治保障和政策激励。在政治上对养殖户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对群众发展养殖用地需求,积极协调土地流转,减轻群众资金投入压力。给群众实实在在的实惠和支持。3是推广三种形式。群众自身条件和实力不同,注就了发展不能搞一刀切,对此我们大力推广三种形式。一个是对有一定影响力的养殖户,引导成立专业合作组织,目前已注册2家,会员180余户;第二个是对入行不久,实力较弱的农户鼓励走“公司+农户”的路子。由村两委出面,协调三高养殖园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持,产品由三高公司以保护价回收,有30多农户采取此种方式投入养殖。第三个是在养殖户比较集中的地方,规划发展专业养殖小区,构建养殖专业村。目前,全村固始鸡存栏量达100万只,产、供、储、销链条完整,初步形成了以市场引导组织,以龙头催生基地,以协会组织农民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四、以资金投入为着力点,探索金融保障新机制
鱼无水不活,商无钱不灵,村两委始终把帮群众“找钱”作为试验区建设建设工作的着力点,积极探索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破解没钱的难题。一是引导群众成立村民资金合作互助会,集聚民财办大事。吸引150户农户筹集股本30万元,已投放资
金20.8万元,帮助40户农户圆了致富梦。二是积极协调金融部门贷款。主动与县农行沟通合作,在石堰村成立服务三农示范点,发放金穗惠农卡,向农户提供3—5万元的低息贷款。已发放信贷70余万元,有力地支撑了群众发展农业生产经营。三是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支持。至今争取县扶贫办累计对石堰村投入资金300余万元进行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试验区建设建设进程。
五、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探索事业发展新机制
该村试验区建设建设中把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做好五件实事,深入推动试验区建设,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农民新村吃上放心自来水。石堰村是浅山重丘村,目前群众居住较为分散。根据全村村实际情况,于202_年8月在小竹园村民组建设无塔供水厂一个,日供饮水量40方,铺设管网21千米,工程现已全部竣工入户,确保了300户、1237人安全饮水;二是建立旱涝保收田。该村属浅山重岗地带,地形狭长,境内取水渠系少,原有取水渠——亮山西支渠因修火车道和高速公路,被挖断,使得全村本就短缺的的农业生产用水更加紧张。为满足全村的农业生产需要,现新修、整修万方水库2口;整修南干四支渠1.5公里,配套涵闸30处,做到全村耕地旱涝保收;三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石堰村被列为全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村机遇,乡、村两级全力以赴,本着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的原则,想得深,做得细,抓得实,科学筹
划,精心组织,从4月12日到25日,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了石堰村新农保的落实工作。全村参保率达到68%,并于5月25日将新农保养老金存折发放到全村103位花甲老人手中,掀开了我村农民养老机制的新篇章;四是迁村并村,建设农村新型社区。石堰村已在202_年由县民政部门挂了石堰村社区的牌子。根据全村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选址在本村小竹园村民组,火车站北道两边,规划建筑用地100亩,建成后可入住300余户,600人左右。目前,前期规划、征地、迁居、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虽正在紧张进行之中。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攻坚克难,广泛动员群众新建、改建住房到新规划点建设,也希望能够得到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更多的关怀和扶持,以期能够尽快完成新村建设任务。五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石堰村独特的区域位臵和区位优势,是建设新型中心集镇的良好基础。目前该村全力推动全村试验区建设向纵深开展,加大特色养殖的发展力度,让更多的农民从种植经济、劳务经济转向养殖经济,以标准化、园区化、规模化的养殖模式带动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变农民、农民工为养殖业主、产业工人、农民经纪人,提高农民收入,发展村域经济,建设农民新村和新型中心集镇切实推动城乡一体化。
石堰村依托三高“固始鸡”养殖养殖产业优势,积极探索固始鸡文化引领全村产业发展,建立以群众的主体参与机制,充分征询民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广泛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设,落实农民群众对试验区建设建设的发言权、建议权和决定权,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真正把全村农民群众引领成建设的主力军。村级着重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会议推动的做法,利用多种形式,特别采取一些通俗易懂、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如组织村干部送文件到村民组,召集群众利用远程电教系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成立村干部春耕夏收帮扶队,在田间地头征求群众对试验区建设的看法和建议,带领村党员、干部到光山、平桥等参观学习开眼界等措施,广纳群众智慧,汲取群众首创精神,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全村上下联动,群策群力,保障了工作措施的落实。
第四篇:“3+1”机制破解人居环境整治难题
“3+1”机制破解人居环境整治难题
今年以来,×××坚持以“党建强村、旅游富村、产业兴村、生态美村”为目标,积极创新人居环境整治“3+1”(“3”是“日检查、周通报、月评比、季督查、年考核”“一次批评、二次通报、三次辞退”和“随手拍现场直播”制度;“1”是发挥“小喇叭”大作用)工作机制,以“小措施”破解“大难题”,以“微改革”推动“大变革”,有效形成了户户比干净、村村争先进的良好局面。
一、“日检查、周通报、月评比、季督查、年考核”破解“清理不及时、整治不彻底、督促不到位”难题。“日检查”,建立村参与、乡为主的人居环境日检查制度,乡人居环境办公室人员坚持每天对乡域垃圾、环境整治、卫生改厕等工作轮回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表扬环境卫生干净户、激发带动清扫不彻底户,对于长期环境卫生不整洁户,不得评为“美丽庭院”“和谐五星”。“周通报”,由乡执法中队负责,坚持每周五对全乡×个行政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督查,掌握工作动态,推动任务落实,并将督查情况在全乡范围内进行通报,肯定成绩、通报后进,倒逼各村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月评比”,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根据日常巡查、执法中队督查情况,按月对各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量化考评,评出全乡本月“美丽庭院”和“整洁村组”。“季督查”,按季度组织全乡领导班子、人大代表、各村“两委”负责人,采取听取汇报、现场视察、量化打分、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各村“三大革命”推进情况进行观摩督查,学习交流,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互促共进。“年考核”,由乡政府统一组织,结合全乡重点工作年终考核,对全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全面系统地考核,查责任落实、看任务完成、促干部作风、推特色亮点,将考核结果纳入各村整体工作考核范畴进行表彰奖励。截至目前,共开展“月评比”活动×次、“季督查”×次,发工作通报×期,评出“美丽庭院”×户,“整洁村庄”×个,促进全乡上下形成了履职尽责、齐抓共管、争先评优的浓厚氛围。
二、“一次批评、二次通报、三次辞退”破解“管理宽松软、在岗不作为、担当不尽责”难题。将规范村级管理、公益性岗位、村级维管员、生态护林员等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抓手,采取“分段包干、划片负责、责任到人、网格管理”的方式,把全乡××名村级维管员、××名公益岗、××名生态护林员划入××个责任网格区,把每条路、每道沟、每个巷道、每个垃圾桶、每处三堆集中堆放点具体到每个人,考勤考核与本区域环境整治工作挂钩,对督查检查和考核评比中排名靠后的维管员,采取第一次批评、第二次通报、第三次辞退的方式进行严格管理,督促其认真做好环境整治工作,破解“管理宽松软、在岗不作为、担当不尽责”,人浮于事的难题。有效营造了积极主动、你追我赶、齐头并进的良好工作氛围。
三、“随手拍现场直播”破解“监管不到位、清洁不主动、问题不整改”难题。充分利用全乡微信公众号、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群等信息平台,采取手机“随手拍现场直播”的方式,上传人居环境整治图片、视频,鼓励干部和群众及时分享人居环境正能量,通报曝光不良行为。特别对个别村、个别社、个别户环境
“脏、乱、差”和门前“三堆”问题严重的问题,现场直播,通报曝光,督促整改。通过以上手段,形成了争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全乡“现场直播”曝光人居环境整治问题××余条,有效破解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监管不到位、清洁不主动、问题不整改”的难题。
四、发挥“小喇叭”大作用破解“参与不积极、氛围不浓厚、整治不主动”难题。录制“三大革命”倡议书音频一套,购买高音频车载移动小喇叭一部,专门固定车辆,对中央和省市区关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无垃圾、农户门前“三堆”清理等政策进行全天候、无死角宣传。发放“三大革命”倡议书××余份。同时充分利用“村村响”广播,进一步动员全乡广大党员、人大代表、群众积极参与到环境整治工作中来,自觉维护和共同遵守生活环境,自觉养成讲卫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为白庙的碧水蓝天奉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宣传,发挥了“小喇叭”大作用,营造了浓厚氛围,使乡村振兴、“三大革命”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破解了群众“参与不积极、氛围不浓厚、整治不主动”难题,真正把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掀起了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新高潮。
第五篇:靠制度机制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
靠制度机制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
湖北省纪委
202_-2-3 17:01:58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_年01月24日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各级党政“一把手”在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是我们执政治国的骨干力量。加强对各级“一把手”的监督,规范其从政行为,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把手”违纪违法问题主要集中在违规用人、违规用权、违规决策等方面
从近几年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腐败案件和接收的信访举报来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违规用人,借选拔任用干部、组织人事调整之机收受钱物、索贿受贿、买官卖官。二是违规用权,利用手中掌握的资金拨付权、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司法权、建议权等收受贿赂,谋取私利。三是违规决策,在“三重一大”问题上独断专行,搞个人说了算,致使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四是违规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主要是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干预和插手工程建设项目承发包、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介机构服务以及国有企业重组改制等。五是违规收送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礼金“红包”问题。
权力过度集中、监督主体缺失、监督制度不完善等是造成对“一把手”监督难的主要原因
权力过度集中。“一把手”在一个领导班子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很多的“一把手”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于一身。很多事情强调“一把手”负总责,使“一把手”实际上拥有了决策主导权和决定权。由于权力过度集中又没得到有效的制约,使“一把手”权力行使的自由裁量空间很大,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督。
权力运行没有充分体现民主公开的原则。一些领导班子对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不好,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要求没有落到实处,权力得不到有效地分解和制约,致使少数“一把手”独断专行。一些地方和单位党务、政务、财务、事务的公开机制还不健全,为权力的“暗箱操作”预留了空间。
监督主体缺失。上级监督虽有效,但由于时空距离,难以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下级“一把手”的真实情况,很难进行全面监督。同级监督虽然直接,但慑于“一把手”的权威,存在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的问题。干部群众监督虽然广泛,但由于公开机制不完善,致使他们对“一把手”情况不熟悉,只能是“雾里看花”,因而也无法实施有效的监督。
监督制度不够完善,执行力不强。一些监督管理制度过于原则、过于笼统,科学性、配套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没有发挥监督效力。还有一些制度执行力不强,落实不够,如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等。
监督资源和力量没有有机整合。各级党组织、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巡视机构等党内监督主体与人大、政协、审计、财政、司法部门等党外监督主体的职责既交叉重叠又没有全面覆盖,既有时相互推诿又有时相互脱节,影响了监督整体合力的发挥。
对“一把手”有效监督的政治和社会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当前,封建社会落后的思想残余没有彻底清除,官僚作风、特权思想和利益至上、等价交换观念,以及明哲保身、好人主义思想等在人们意识中不同程度存在,致使对“一把手”的监督不够有力。
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必须以贯彻执行党内监督条例为重点,以制约权力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建立全方位的监督制约机制
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各级“一把手”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监督观。在权力观方面,要引导各级“一把手”认识到权由民赋,要向人民负责;权为民用,要为人民谋利;权归民属,要受人民监督。在监督观方面,要引导他们认识到监督是对自己最大的关心和爱护,自觉接受监督是对自己的珍惜和鞭策,养成在监督下行使权力、工作生活的习惯。
突出重点内容,实施有针对性的监督。一是加强对执行政治纪律情况的监督,确保各级主职干部和领导班子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加强对决策权的监督,保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防止独断专行;三是加强对用人权的监督,坚持公道正派选人用人,防止封官许愿、买官卖官、以权谋私。四是加强对行政管理权的监督,防止失职渎职、权钱交易。
落实“一岗双责”,强化层级监督。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上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对下级“一把手”教育、监督和管理方面的责任。要建立健全上级党组织书记、行政主要负责人、纪检监察机关主要负责人、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与下级党政“一把手”定期谈话制度、重点监管制度,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教育、督促纠正。下级“一把手”
出现严重的违纪违规问题,要追究上级“一把手”失察、失管的责任。
完善民主集中制,强化班子内部监督。一是要严格落实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度,在班子内部实行分权制约,防止“一把手”权力过度集中。二是要完善领导班子内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凡属“三重一大”问题,都必须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行民主、科学决策,防止“一把手”说了算。三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反对和克服好人主义,增强党内生活原则性和实效性。四是对“一把手”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实行考核测评制度,对考核和测评结果较差的“一把手”,按相关要求作出相应处理。
整合监督资源,强化“全方位”监督。建立由纪检监察机关与组织人事、审计、财政、司法等部门参加的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定期召开会议,互通情况,研究问题,落实对策,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拓宽监督渠道,加强人大、政协、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对“一把手”的监督。
完善公开机制,强化公共监督。公开是一切监督的前提和基础。要进一步完善党务、政务、财务、事务、司法等公开机制,重点围绕加强对“一把手”权力的监督制约,建立健全各级党政“一把手”职责、权限和决策内容、形式、程序、结果等情况公开制度。
加大惩治力度,强化法纪监督。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加大对“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坚决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同时选择典型案件予以曝光,进一步加强警示教育,取得查处一件、教育一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