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八大山人精品《个山杂画册》探析
编辑:落日斜阳 识别码:15-982723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01 12:25:0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八大山人精品《个山杂画册》探析

八大山人精品《个山杂画册》探析

蕉心鼓雷电 叶与人翻飞——艺术史视野中的《个山杂画册》

吴晓明

中国的花鸟画至明代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从明代前期的林良、吕纪,明中期的沈周、文徵明、陈淳到后期的徐渭,形成水墨大写意的风潮,其间尤以“青藤白阳”最为著称。八大山人正是选择花鸟画为突破口,以深厚的书法和山水功底为依托,以象征寓意的手法渲泄自己极度压抑的情感,将花鸟画“缘物抒情”的传统推向极致。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八大在五十八岁,即一六八四年十月作《花竹鸡猫图》册时始署名号八大山人,而绘制于一六八四年“春正”的此《个山杂画册》已经钤有“八大山人”的名号印,这是此年八大山人名号开始使用的明证,也是此件作品的艺术史价值之一。

在八大山人绘制《个山杂画册》的前五年,八大山人经历了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现代的研究者普遍认为八大山人为了能顺利还俗,不至于被清政府迫害,采取佯疯装癫的方式完成从僧侣向平民的过度。史载八大在临川精神失常,焚毁袈裟,奔走南昌,最后被族侄收留。在特殊的年代,八大以如此奇异的方式还俗,给八大一生增添了些许传奇的色彩。

时间向后推近两百年,英国人以征服者的身份开始进入中国,随后当年的征服者满清一步步走向衰亡,最终在二十世纪初谢幕。然而在整个清代的艺术史中,遗民画家、金陵画派、扬州画派等现在耳熟能详的画派和画家,在当时均非主流的画派,“四王”作为主流画派的影响力要远远超过其他画派。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末,直到民国初期清代的遗老曾经在北京炒作“四王”的绘画,使其画价不仅超过时辈,也超过宋元的名画,希望以此来对抗已经到来的新时代。然而伴随著五四新文化运动和西方现代艺术及其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一场以革“王画”命的中国现代美术运动拉开了帷幕,而八大等遗民画家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至今八大山人的艺术研究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其研究愈加精密。八大《个山杂画册》即是研究者所关注的作品之一。

花鸟杂画形式的出现在明代中晚期有重要的表现,如明代中期沈周的蔬果画,晚明孙克弘的《写生花卉蔬果图》卷等,其中包括禽鸟、家畜、花卉、蔬果等,日常的事物开始不断进入到花鸟画的视野中,而其中的每一种形象都被赋予一定的象征意味。在《个山杂画册》

中,八哥、灵芝、芋头等都成了抒发情感之物,如芋头在八大的绘画中,成为八大禅门经历与隐居生活的某种象征,使这一类题材的意义得以延展。可以说,在八大的内心深处,任何一种平常的事物都可以蕴含不平常的精神。八大山人一生画过许多花卉册页,此册可以说是八大山人个人面貌成熟的标志。

当然除了题材的选择之外,风格的历练和特殊性是八大花鸟画成功的主因。八大山人书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继承了中国艺术史中书画沟通的传统,邱振中曾经将八大山人的书法和绘画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在中国艺术史的演化中,书画的关系是明清以后艺术史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八大的书画在空间形式上有明确的同构关系。这些表现都源于八大山人的书法兼之画法的艺术观。在八大山人六十八岁所作《书法山水册》题识:“画法董北苑已,更临北海书一段于后,以示书法兼通八法。”这段话体现了八大对书画关系的认识。中国画的题款萌于唐,始于宋,成于元,盛于明清。题款成为后期中国绘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八大山人的《个山杂画册》属书画对题的形式。《个山杂画册》题诗书法,结字喜采用异体字草书,这在明末清初已然形成了一种风气,如傅山的杂体书,这是清代碑学之胎动,只不过此时还是更多地采用传抄文字和历史上流传的金石材料,而清代的碑学取法更为广泛,学术上更为严谨,然其理是一致的,可以说八大是碑学的先驱之一。

此册题字书法在字法上更强化了字形的欹正相间和大小对比反差,章法如春风吹浪湧,气势雄伟。从这个意义上,《个山杂画册》应该看成是书画合册,或者是中国晚期艺术史中诗书画不断走向综合的成果。减少提按顿挫,增加绞转的笔法。又有秃笔篆书笔意的使用,对黄庭坚书法的遗貌取神,笔法有董其昌简约的气象。八大早年博涉晋唐以来的法帖,俱擅六体,这样的经历,使八大能融汇贯通之。

《个山杂画册》从题画诗书风到画面造型,都有一种手疾笔灵的婉转活力和气势。欹正大小参差的狂草与简略夸张的花鸟画造型,如兔、灵芝等组成大气将临的协奏曲。尤其是兔的眼睛,夸张简化成方形,预示八大花鸟造型风格的蜕变,以及与书法体势的同构关系。

此图册经清代著名收藏家曹步郇收藏,后流传至新加坡,当代著名国学学者饶宗颐观此册后有题识,提示了其艺术史价值之所在,难怪几乎所有的八大山人作品集和研究著作都收入此作,并作为重要作品来标示。然而一件作品的艺术史价值远远不止如此,“蕉心鼓雷电,叶与人翻飞”,它将引领我们走进一个时代及体会那个时代人们的悲欢离合。

八大山人的兔子

口述/许宗炜‧整理/郭怡孜

清初有「四王」与「四僧」,我一直喜欢清初四僧胜于四王。四僧之中我又特别喜爱八大,家里光是八大的书,叠起来大约就有1米高。202_年,我得以收藏八大山人的《个山杂画册》,让我欣喜若狂。

十七世纪清初,八大山人因对月伤怀而画了《个山杂画册》里的一幅兔子,喜迎兔年的此时,我们则因为兔子而想起了八大。这位生命跌宕而才情四溢的文人,以精纯的书画技法为基础,以哲学的智慧作画,从极平常的生活中提炼高严生命感受,前无古人,后人更无从模仿,可称为中国绘画史上最奇特的画家。

八大山人 中国画坛上的奇人

八大山人《个山杂画册》里的兔子册页。诗文为:「下第有刘蕡,捉月无供奉,欲把问西飞,鹦鹉秦州陇。」

八大山人(1626-1705),名朱耷,明朝皇室遗族,南昌宁献王朱权九世孙,也有一说是崇祯皇帝的王储。朱耷19岁时满清入关,明朝灭亡,国毁家亡的悲愤影响他一生。清朝要百姓剃发,朱耷干脆全剃了出家,皈依禅宗里的曹洞宗,法名传綮,字刃庵,变成一个很了不起的禅师。

八大山人是朱耷还俗后使用的号,所谓「四方四隅惟我独大」就是八大,也有一说是因为他很喜欢《八大人觉经》而以此为号。八大山人早期的绘画大概都是隐喻国破家亡,此身飘零之感,乃至于对清朝的怨怼,他笔下的花一定折枝,树都没有根,意喻自身失去家国的处境。他画鱼、画鸟,都是瞪着眼,即白眼瞪青天,这「青天」暗指满清。他画的鸟都不飞,总是单脚站立,意谓和清朝誓不两立。不画飞鸟也和禅宗有关系,禅宗讲的是顿悟,提倡不沾不黏,而鸟一飞就有所追逐,不符禅宗的精神。八大后来逐渐以禅道化解对政治、家国灭亡的悲愤,晚期的绘画也愈见精彩。

就我对中国绘画的认识,我认为倪云林、八大、石涛可谓是三位具有独创意义的大家。他们对中国绘画有深入的认识,并走出新的风格,但三个人的路线各自不同:倪云林妙在冷,石涛妙在狂,而八大妙在孤。八大作品中总是体现一种强烈的孤独精神,这是他长期关注人的存在价值思考的结果,为了突出孤独精神,常以独木、独鸟、独鱼等为尚,但这只是表象,孤独不是外在形式,而是其内在不依恃的精神。此外,八大作画不杜馔触目不知的抽象,也不描绘极目便知的具象,有趣在此。

清初有「四王」与「四僧」,我一直喜欢清初四僧胜于四王。四王对中国绘画有所改革,但基本上他们是崇古的,不在形式上创新,因为他们认为古人都俱备了,而是用力在笔情墨?的精进。四僧同样在改革绘画,却突破了以往的形式,以绘画语言来表现对宇宙、人生及历史的思考。四僧之中我又特别喜爱八大,家里光是八大的书,叠起来大约就有1米高。202_年,我得以收藏八大山人的《个山杂画册》,让我欣喜若狂。

意义非凡的藏品

《个山杂画册》是八大山人最早的书画合璧创作,他的字,看似随意,每一笔都藏头缩尾,没有随便的,且大小错落有韵律感,和画互相呼应,构成疏落有致的整体。《个山杂画册》作于八大59岁甲子春之时,即1684年,属于他56岁还俗之后的作品,落款「个山」,而使用的「八大山人」白文印乃属初见,可以说是朱耷最早以八大山人之号落款的画作,曾是新加坡画家陈文希旧藏,香港学者饶宗颐有过很丰富的研究,在学术上具有重要地位。

《个山杂画册》曾经在202_年西泠印社春拍中上拍,以2352万人民币成交,当时正逢金融海啸对艺术市场冲击最严重的时候,价格虽然高昂但还算合理,但是买的人有点后悔,交割后就想卖,我遂以多出将近一倍之价,买下这套册页。这是我买过最贵的画,但是我非常开心。

买这套册页时,对方狮子大开口,然而我还是买下了。我买东西,并不在意别人赚多少

钱,而是在意它的未来性。因为我对八大有所认识,有所本,心里有个底,知道这件作品的价值,才能出这个价钱把它买下来。最重要的是,我真的非常喜欢这件作品,至于金钱获利,老实说真的不知道将来能卖多少钱,这是不能预测的。之所以能够用这么大的金额购藏一件作品,一方面是靠之前旧藏转出所得的资金,一方面靠得就是本身对作品的理解力和想象力,以及一份自信。(有个参考,202_年西泠印社秋拍中,八大的《竹石鸳鸯》,即以1亿1870万人民币拍出。)

这就是我常提的眼光、勇气和福气。收藏除了带来心灵上的满足,能在转手时获利,那是福气,而一开始能有那份勇气收藏,依凭的是眼光,其中能讲清楚的、能下功夫的还是眼力,眼力的培养来自于大量的阅读、了解、体会。有眼力才有勇气支付画价,也才能有后来的福气。另一方面,有眼力才会对作品的价值有一套定见,那些一眼看尽而没有咀嚼余地的作品,我都不要。当我认为一件作品的定价超过了它应有的价值,就不会去追逐,这样的例子其实不少。

八大的艺术是前无古人,后人也无法模仿,他的画是心情的流露,是心画,是禅画,别人用手画怎么画得出来?八大一生有太多的故事,他的书画象是达文西密码,暗藏许多玄机和象征,例如他写「画」字,看起来像「思君」,这思的当然是明朝的君主。由于八大实在是太精深了,我对他的研究并不能说非常透彻,大致上是就各家之言,对他进行了解,主要聚焦在他的绘画表现上,光是这部分,就让我深深着迷。

《个山杂画册》里头的一幅兔子是我们目前知道八大山人唯一一件以兔子为题材的画作。八大嗟叹李白捞月落水的故事,并无人感觉浪漫而深感惆怅,画下了兔子以代表月亮。今年适逢兔年,正好将这件极为珍贵的画作印制为新春贺卡,向亲朋好友道贺。也在此衷心祝福各位,没有惆怅,只有珍贵。

阴山工作室(微信公众号yinshanStu)搜集整理

第二篇:八大山人纪念馆简介(本站推荐)

八大山人纪念馆简介

八大山人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国画大师,其艺术思想融合了儒、释、道文化精髓,其艺术风格深邃、空灵、含蓄、自然,表现了中国绘画追求的崇高意境,其艺术技巧达到了中国笔墨功夫的最高境界,“三百年来领袖群伦”,其后历代大师如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等莫不对其推崇备至而心追手摹。

1959年八大山人纪念馆于青云谱旧址内成立,是我国第一座古代画家纪念馆,占地约15亩。青云谱原为道教净明派道场,内有三进四院二楼一园,园内有众多名木古树,自古为南昌名胜,八大山人常于此地创作、会友,202_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_年南昌市人民政府投巨资扩建八大山人纪念馆,扩建后的“纪念馆”占地面积扩至39亩,四面环水,形似“八大”笔下游鱼,与西南面梅湖浑然一体,水陆相生,宛若“太极”天成,东北面有碧溪环绕,又仿佛“山人”遗墨,辗转反侧、潺潺不绝。馆内布局一院一馆一中心,品形而立,风格迥异。南面为“青云谱”道院,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自然脱俗,内部陈列以 八大山人生平及艺术介绍为主;北面为真迹陈列馆,建筑风格现代抽象、含蓄简约,是中科院院士齐康先生的精心之作,主要展示八大山人书画真迹,又名“真

赏楼”;西面八大山人研究中心为仿古建筑,又名“在芙山房”,建筑风格富丽堂皇,主要用于艺术研究、交流和为观众提供周到、现代的博物馆休闲文化服务。三大建筑貌离神合,表达了八大山人不同阶段的传奇人生,“青云谱”的古典代表了八大山人被逼出家的人生经历和隐逸出尘的艺术气质;“在芙山房”的繁华比喻了八大山人的贵族身世,及其青少年时期的王府生活氛围;真迹馆的风格与内容则展示了八大山人阅尽人间富贵与贫穷之后,艺术上的追求与升华。徜徉其间,观众的思绪将随着三大建筑的变化,飞向八大山人的生活和艺术空间。

第三篇:八大山人教案讲稿

在讲课之前,请同学们看一幅画,《荷石水禽图》。大家仔细观察这幅画中的形象有什么特点呢?好,为什么鸭子会翻白眼呢?这幅画的作者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同学们大胆猜测,踊跃发言。

那么,大家的猜测对不对呢?这幅画的作者是谁?画家想通过作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进入我们今天的内容。

白眼向天——八大山人的绘画艺术

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艺术主要有两种性质,一种是文以载道,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艺术为政治和道德服务,这主要源于儒家传统,老祖宗可是上溯到孔子。这种艺术的审美取向是庄严、雍容。例如唐朝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 》,从名称我们可以知道图中画的是唐明皇李隆基临幸四川,这应该是四川的荣幸,但实际上是因为安史之乱,长安失陷,李隆基去四川是为了避难!很明显,这幅画是试图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的。

艺术另一种性质是表现自我,艺术家通过作品直抒胸襟、表达个性。注重自我情感的抒发,老祖宗可以上溯到老庄,后期主要受到王阳明心学、尤其是李贽的童心说影响,也就是像小孩子一样将自己真实想法通过艺术表达出来。我们来看这两幅画,和上一幅相比明显的自然,舒畅。《墨葡萄图》风格疏放,代表了明末画家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的风格。八大山人的风格受徐渭的影响,作品无拘无束、寄情与画。如《荷鸭图》。

一、爱国情怀

要了解八大山人的绘画艺术,首先要了解他的身世生平。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画家,江西南昌人,清初画坛著名的四位僧侣画家之一。明朝灭亡后,国毁家亡,八大山人心情悲愤,出家当了和尚,法名传綮,字刃庵。八大又名朱耷,这是他它的僧名。他的别号很多,例如雪个、个山、个山驴、驴屋、人屋、道朗等。八大山人是他晚年还俗以后用的别号。

清初有不少画家都是由明入清的遗民画家,其中有些人或多或少有些不满清廷、怀念旧王朝的倾向,但八大是最典型最爱国的一位。我们可以把他与当时的另一位大画家石涛比较一下,石涛的父亲是南明监国,那么石涛就是贵族的公子哥了,按说满清入侵后,石涛的国破家亡之痛应该更强烈,但石涛曾在康熙南巡时两次接驾,山呼万岁,可见其人品和气节不受人尊重。八大的爱国情感非常强烈,可以和我们以前讲过的由宋入元的遗民画家郑思肖相比,郑思肖画兰不画土,为什么呢?因为他说自己的国家已被元朝灭了,哪里还有国土!郑思肖和八大山人是遗民画家的代表,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对故国的眷恋,寄人篱下的孤单以及内心深处的幽愤情感。到这里,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刚开始的那幅画里两只鸭子会白眼向天,画面给人一种孤独冷寂、苦涩的感觉。他有很多作品都是这样。

八大最擅长大写意花鸟,但也画山水,他的山水画也有一种萧条荒凉的感觉。画面没有多少笔墨,也没有多少的树木,对于欣赏的人来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悲情与伤心。我们可以用八大自己的题画诗来形容他的山水画: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零碎山川颠倒树,不成图画更伤心。

另外,八大的提款也很特别,他的每幅画的“八大山人”四个字都是竖着写,八大连起来,像哭或者笑,山人连起来写像个之字,既像哭之又像笑之,犹如哭笑不得的意思。他有的画上面有一种龟形押印,这个押印曾让许多人费解,看不懂,后来才发现是三月十九日这几个字的变形组合,三月十九日这一天正是明朝皇帝崇祯在煤山上吊而死,明朝灭亡的日子,从提款押印上,我们看出八大的爱国情怀昭然若揭。

二、艺术特点

下面我们重点了解一下八大山人的艺术特点。

首先看几幅八大山人的艺术作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体会,从笔墨、布局、形象、手法和情感几个方面总结一下八大的艺术特点  放图片,启发。

八大的构图疏简空灵,大写意的笔墨凝练豪放,形象夸张、怪异而单纯,常常运用拟人的手法,这是前所未有的,把花鸟鱼虫附以象征寓意意味,寄情于画,强烈表达内心孤独,愤怒的情感。

三、八大的艺术风格对后世的影响

八大不仅吸取了前人的绘画精髓,他自己的绘画风格也被后人所模仿,影响深远。

这是咱们美术学院高院长的画,他画的鸟颇有八大的感觉,但高院长的的画比八大构图饱满、笔墨湿度大。

齐白石的这两幅画一个是如八大构图疏简的,一个是山水荒寒的感觉

我们看潘天寿的画和八大非常像,看这只鹰翅膀笔法的肯定,以及笔墨的肯定,特别是这两幅,不仅在构图上和八大相像,就连鸟的神态也非常相似

四、总结

八大是一个勇于创新的画家,同样现代艺术也最注重创新,即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其次,八大是借绘画抒发个性的代表,这正符合了中国文人画的特征,文人画所主张的绘画的目的就是自娱自乐、消遣,而不受外界的约束。无独有偶,德国哲学家席勒也提出艺术的本质就是游戏。

最后,我希望大家学习八大的人品及他坚贞不阿的气节。另外,我们还要学习他不蹈前人巢臼,勇于创新的艺术精神。

第四篇:鸿山是个好地方

好地方

小小百家讲坛,一样谈古论今。今天我们不讲三国,也不讲水浒,我们来讲一讲一个好地方。

那么哪里是个好地方呢?来——听我讲。

鸿山是个好地方,人杰地灵是块宝。到底好在啥地方,听我细细搭你讲。(白):讲啥个呢?

要从哪里开始讲?先讲鸿山的好风光。吴文化节、清明节,一大家门去白相,爬爬山,吃吃茶,看看鸿山十八景。鸿隐堂格龙娘庙,鸿山风光真漂亮,下山逛逛风情街,广场上面练两拳。水上餐厅生态园,金鱼成群跳出水。湿地公园赤赤脚,摸摸蛳螺捉捉蟹。鸿山遗址还要棒,出土文物三千多。活龙活现玉飞凤,成为无锡吉祥物。

讲好看个讲吃个,艾个我俚最欢喜。清白团子马桥烧饼风味小吃样样有。鸡蛋蔬菜绿色食品多得多到不得了。还有鸿山葡萄园,品种多得吓煞人。好吃的么事不得了,我馋唾水(吴语)么嗒嗒滴。(白)哎呦,馋到,推眼皮!

讲好吃格讲啥个,再来扯扯鸿山人。古有泰伯和梁鸿,现有院士七大人; 鼎鼎有名是钱穆,国学大师真伟大;

科学家——钱伟长,经济学家——钱俊瑞; 临照令希与钱易,钱家门里了不起。别看我俚现在小,只要从小好好学,立志为国争荣誉,说不定下加也出名。

我俚鸿山真正好,人杰地灵是块宝。今日讲得已不少,听点拨了下加讲。归根结底一句话:

我俚鸿山啊——,真正是个好地方!真正是个好地方!

第五篇:《山上有个木头人》教案

小班语言教案:

《山上有个木头人》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正确发出“山、上、三)等字音,区别s和sh,an和ang等音。

2.帮助幼儿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提高对指令性语言的倾听水平。

3.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听说应变能力。

(这个活动的目标体现了听说游戏的主要目标:帮助幼儿发准难发的音和易混淆的音,听懂并理解游戏规则,提高控制自己的动作及语言反应的能力。目标较全面,也较具体,且目标的难度适中,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活动准备

1、手偶教具。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创设游戏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以小木偶的口吻向大家自我介绍:“我是木头人。今天我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山上有个木头人。”接着,教师边操作手偶,边念儿歌,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基本内容。

表演结束后,教师继续以木偶的口吻与幼儿交谈。“谁想和我玩游戏呢?那你必须先告诉我,刚才我说了些什么?”引导幼儿回忆儿歌内容,学会念游戏儿歌,正确发出每个字音,特别是“山”“上”“三”。

(活动开始,采用木偶表演的形式创设游戏情境,更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更能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在此活动中,教师通过语言激发幼儿学念儿歌,在幼儿学习过程中,要及时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发音,教幼儿正确地念儿歌·这样可以为以后顺利开展游戏奠定基础。)

2.向幼儿介绍游戏的规则及玩法。

(1)游戏时须念儿歌,并可自由做动作。儿歌做完后就不能动,也不能发出声音。

(2)如果谁动了或发出了声响,就必须将手伸给同伴,而同伴则拉住他的手说:“本来要打千千万万下,因为时间来不及马马虎虎打三下。”然后边拍同伴的手心边说:“一、二、三。游戏结束。

(听说游戏规则中一定要包含语言练习的要求,否则就不能达成语言学习的目标。此游戏规则中要求幼儿边念儿歌边进行游戏,这就充分体现了语言练习的要求。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教师制定的规则一定要简单,语言也一定要简洁明了,以便于幼儿理解游戏的规则,基本了解游戏的玩法。)

3.教师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分别与全体或个别幼儿进行交往活动,给幼儿观察和练习的机会。

(1)教师带领全体幼儿边念儿歌,边坐在椅子上自由做动作,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动作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儿歌念完后,教师自己故意先动,然后伸出一只手让全班幼儿边说边打三下,给幼儿以练习游戏语言的机会。

(2)教师与个别幼儿游戏,及时纠正个别发不准的音。

(在幼儿基本了解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教师担任主角指导游戏,这一环节十分重要。

教师先与全班幼儿游戏,可以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出现,让幼儿成为胜利者,练习游戏中的规则性语言,并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

接着,教师再与个别幼儿进行游戏,让每一位幼儿清楚地感知游戏的全过程,为幼儿自主游戏做好充分的准备。)

4.幼儿自主游戏。

教师安排幼儿与同伴结对,自由组合,自主地开展游戏活动。注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友好合作游戏。

(此游戏较适合采用让幼儿两两自由结伴的形式进行活动。这样可以让每位幼儿都能充分地、自主地进行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练习的机会,也有利于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在此过程中,教师从主角地位退出,放手让幼儿自主游戏,但并不是袖手旁观,而是巡回观察幼儿的活动,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附游戏儿歌:

山上有个木头人

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

三,三,三,三个好玩的木头人。

不许说话不许动。

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可启发幼儿想象,进行简单的听指令仿编游戏儿歌的活动。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如“除了木头人,你还看见过用

其他材料做成的人吗?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做人呢?”引导幼儿说出“铁皮人”“石头人”“稻草人”等。

游戏时,幼儿必须听指令改编游戏儿歌,如发令人说“稻草人”,幼儿就念“山上有个稻草人”的游戏儿歌。

(建议此活动可安排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让幼儿有更充分的时间去进行发音练习和训练各种能力。

在幼儿较熟练地开展上述游戏的基础上,组织安排幼儿进行简单地仿编游戏儿歌活动,一方面可以丰富游戏的内容,提高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培养幼儿听说应变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仿编能力。)

八大山人精品《个山杂画册》探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