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黄山奇松
编辑:紫陌红尘 识别码:15-1043556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21 00:27:10 来源:网络

第一篇:黄山奇松

《黄山奇松》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朗读感悟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在读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在读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1、出示“黄山全景图”课件。同学们,这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两次游完黄山之后,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出示“徐霞客诗句”

2、黄山究竟有多大的魅力,让古今中外的许多游人如此迷恋?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黄山奇松》,读通了课文,我们从中知道了那是因为——黄山有四绝。哪四绝呢?(学生回答)

出示“第一段”课件,齐读、理解。

3、同样是“四绝”,人们为何对黄山松树特别偏爱呢?(指名回答)用“因为„„所以„„”说话 这就叫“情有独钟”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欣赏黄山奇松吧。

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告诉大家,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出示“玉屏楼图”课件。

2、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著名的奇松呢?它们有什么奇特之处呢?请同学们根据学习提纲,自己读读课文第2小节。出示“学习提纲”课件。

(1)站在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

(2)读第二自然段,分别找出描写这三大奇松的句子,分别用“、、”表示出来。

(3)这三大奇松 “奇”在哪里?在表示特点的词句下加小圆圈。

3、这三大奇松 “奇”在哪里?在表示特点的词句下加小圆圈。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过度:这三棵松到底奇在哪呢?我们一一来学习板书:奇? 学习迎客松部分

1、出示迎客松图片

瞧,迎客松已经在迫不及待地等待着我们的到来,课文里是怎样来描写迎客松的呢?迎客松到底奇在哪里呢?请一个同学找出迎客松的句子读一读,其他同学思考老师的问题(出示句子)

2、听了朗读之后,你觉得迎客松奇在哪里(指名说)(1)姿态优美、枝干遒劲

怎样的枝干才是遒劲的?结合图片说说(枝干苍劲有力)指导朗读,读出迎客松之奇 指名读,齐读(2)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想象一下:迎客松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一千多年里,迎客松经历了哪些艰难困苦?她的表现又怎样呢? * 请做下列的填空: 狂风来了,迎客松()暴雨来了,迎客松()电闪雷鸣,迎客松()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狂风暴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电闪雷鸣,课文用了一个怎样的词语来形容?(饱经风霜)请用“饱经风霜”说一句话。

虽然不知经历了多少烈日暴晒,多少风吹雨打,但它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迎客松的生命力顽强)指导朗读,读出迎客松生命力之顽强 指名读,齐读

(3)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这是一个什么句?(比喻句)

把()比作()。(把斜伸出去一丛青翠的枝干比作好客的主人伸出的手臂)同学们可以伸出手臂,边做动作边反复读这段文字。指名读,齐读

(学生做动作、读课文)

远远望去,斜伸出去的枝干多么像主人伸出的手臂,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生动的比喻。

是啊,其实这就是“迎客松”——(名称的由来)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一说 想象:如果现在老师是宾客,在座的各位同学来演一演迎客松,说说在宾客到来时,迎客松会说些什么呢?

3、如今,只要人们一提到黄山就会想到迎客松,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黄山。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4、朗读课文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生命力是那样的旺盛,让我们怀着赞叹,喜爱之情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学习陪客松部分

黄山松真神奇啊!当游客被迎客松热情地迎接到黄山后,接着谁来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陪客松)

1、出示图片,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陪客松又奇在哪呢?

2、“绿色的巨人”说明陪客松高大挺拔,苍翠茂盛

过度:是呀,陪客松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正在陪同客人欣赏黄山风光呢!所以给它取名叫——陪客松。

3、指名读,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棵松,介绍出陪客松高大挺拔,苍翠茂盛的样子。齐读

学习送客松部分

当游人饱览美丽的黄山风光后,接着谁来向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送客松)

1、指名读送客松的句子,想想送客松奇在哪里? 出示“送客松图——文”课件,(1)姿态独特,枝干蟠曲

刚才学习的迎客松,比较这两棵松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陪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从中不难发现作者观察非常细致,抓住枝干的特点来写,我们读读送客松的句子。(2)理解“天然盆景”

为什么把送客松比作“天然盆景”? 什么是盆景?

(盆景是园丁精雕细刻、刻意造型,为的是追求它优美的姿态。)那培养这棵天然盆景的园丁又是谁呢——大自然(3)指名回答:谁来说说为什么叫他送客松?

送客松跟游客告别,多么依依不舍啊!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指名读,齐读 配乐朗读第二小节

同学们,读完了课文第二小节。看完了玉屏楼前的三棵奇松,我们一定会被枝干遒劲的迎客松,形似巨人的陪客松,姿态独特的送客松给深深地吸引住,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三棵奇松,好吗? 出示“描写三松的文字”课件 配乐齐读

总结:黄山松真是„„很神奇!(板书:“?”改“!”)学习课文写作方法

文中描写的三种松树,其中迎客松写得比较具体,而陪客松、送客松写得比较简单,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是不是陪客松和送客松没有迎客松长得好呢?(习作时有详有略,文章才眉目清楚,中心突出,我们平时写作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其实黄山松数量成千上万,形态不一,用一个词那就叫——“千姿百态”。出示“第3自然段”课件。

这样千姿百态的黄山松你们喜欢吗?那就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一起齐读课文最后一小节。齐读

2、黄山奇松的姿态仅仅是课文里介绍的这些吗?你是怎么知道的?(„„)黄山松都有哪些姿态?

出示黄山松“千姿百态的图片”课件,3、发挥你的想象,仔细观察它们的姿态,试着给这些松树取名字,并说说理由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全文围绕一个“奇”字,为我们具体介绍了黄山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作者用词贴切,比喻生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起带着赞美之情,来赞美一下黄山奇松!

五、布置作业,总结延伸。出示“作业”课件。

1、记一记——把奇特的黄山松记在脑海里。

2、找一找——收集更多的关于黄山资料。

(可以是黄山的来历; 关于黄山的传说;有关黄山的诗词;有关黄山的名言;黄山风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人文景观;)板书设计: 迎客松

16、黄山奇松 陪客松 奇?(!)送客松

黄山松千姿百态。有“卧龙松”的腾云驾雾,有“凤凰松”的展翅高翔,有“团结松”的簇拥相抱,有“扇子松”的娇小玲珑,有“贴壁松”的攀龙附凤,有“蒲团松”的厚重稳健,有“黑虎松”的虎虎生威„„它们有的倚岸而立,有的独钓寒江,有的悬空绝壁;它们有的亭亭如盖,有的尖削似剑,有的迎风展翅„„它们在风雨中碧如大海,在阳光下颜如翠玉,在大雪中状若珊瑚„„每一棵黄山松都是一处独立的风景,以各自独有的本色展示其个性的魅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2、搜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黄山去游览一番。高兴吗?谁先说说课外搜集到的关于黄山的资料?

师结:黄山是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在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它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峨眉之秀丽于一身,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我国古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在游览了黄山之后,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四绝中最奇的要数黄山松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黄山奇松》。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三、细读课文,感悟松之奇美。

1、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里哪个词最能体现人们对黄山松的喜爱?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情有独钟”的意思吗?

过渡:黄山松到底奇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登上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观赏奇松吧。

2、出示小组讨论,按要求学习。

3、交流。我们先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迎客松的?(出示)谁来读读写迎客松的句子?你从哪些词语能看出迎客松的美?(“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迎客松不光美,更奇的是„„(生:更奇的是“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师:说得真好。

(出示投影)同学们看图,你想象中的迎客松是不是这样的?(指图)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来,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多么热情好客啊!所以,人们把它叫做(生齐:迎客松)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其实,岂只是黄山的象征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里陈列着巨幅铁画《迎客松》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热情好客。真是国之瑰宝啊!你能用读来表现它的奇吗?

请同学们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多练习读几遍。指名朗读,学生评价,可让同一生再读比较。

4、你把迎客松给读活了,老师觉得他好像在朝我们招手呢!迎客松的热情好客,给人以宾至如归的感觉,陪客松又有什么特点呢?谁来读读写陪客松的句子。(出示投影)

师:同学们,当你登上黄山欣赏着这美丽的黄山风光时,陪客松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你旁边,陪伴着你,保护着你,你会是怎样的感觉呢?想想这儿应该怎么读?生:(自由练读。)

师:(指一生读)观赏完美丽的黄山风光,天也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这时,你会发现,还有人在送你呢!谁呀?(生答:迎客松)你能找出送客松与迎客松的不同之处吗?

生:(看书后回答)迎客松姿态优美,送客松姿态独特。

生:迎客松枝干遒劲,送客松枝干蟠曲。

生:虽然都是伸出手臂,但迎客松是欢迎游客的到来,而送客松是向游客告别。

师:你看的真细,找得多准。要想把写送客松的句子读好,就要把刚才同学们说的那些词语读好,特别是把最后一句写送客松与游客依依惜别的样子读出来。

生:(练读后,指名读)

5、师:三大名松的确美,的确奇,美在姿态奇特,更奇在它们仿佛通了灵性,好像成了黄山的主人了。有的伸出手臂,把你迎上山;有的伴你左右,陪你看风景;还有的送你下山,伸出长手臂,向你告别。真是奇迹!读了这段文章,相信同学们也一定会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了吧!下面让我们再次去黄山领略一下这“三大奇松”的风采。

生:(全神贯注地欣赏)(看录像,听老师配乐背诵)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把这一段连起来读一读,看谁读得好,老师也给他配上音乐。

6、师:黄山处处有松树,棵棵有奇态,作者不可能把每一棵松树都一一详细地描述一番。但是不写又不能体现黄山松的奇,所以,作者在最后一段概括地写出了黄山松的千姿百态。(板:千姿百态)怎样才能读出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呢?自己练习读一读。(自由练习有感情朗读。)

(指一生读)

(生齐读)

四、作业设计。(投影出示)

教后记:“不读书的语文课,不是一节好的语文课”。我在教《黄山奇松》一课时,读书成了重头戏。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欣赏,引导学生探求美、学习美,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读,贯穿本课教学始终,读的方式多,读的面很大,读的要求又逐渐提高,使学生入情入境读出美。以教师之情激发学生之情,以文章之情动学生之心,使学生在动情、动心、入情、入境的状态下受到感染,水到渠成的感情朗读。从学生绘声绘色的朗读中,我再一次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第二篇:黄山奇松

《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结合课外资料,感受黄山奇松的独特之美。

3、能借鉴文中第二段的写法,描写黄山奇松的姿态,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学习难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并能模仿写一写。

预习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文章,感受作者对“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情态描写。

2、思考课文第三小节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补充省略处。学习过程:

一、回忆导入 游历黄山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这四绝闻名于世,特别是四绝中的“奇松”,人们对它更是情有独钟。今天让我们再次进入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去触摸黄山松,去欣赏黄山松,去感受黄山松!

二、欣赏奇松

体悟奇美

1、点击“黄山奇松”欣赏。说说感受到了什么?书中怎样描述的呢?快读一读吧。

2、出示“活动单”一

活动一

品读字词

体悟奇美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重点介绍了几种松树,把你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从哪些字词中体会到黄山松树的奇特,并用书中词或自己积累的词概括。小组合作:小组交流。文中哪些字词非常巧妙的展示了黄山松的奇特,并挑选一种黄山奇松的“奇”重点探究。

展示交流:全班交流。

3、交流并指导朗读。(学生表达各种松树的特点的词让他板书。)迎客松

1、)据资料说迎客松已经有1300多岁了,这棵屹立在黄山之巅的千年松,见证了黄山的沧桑、变迁,请大家想象一下它可能会经历了哪些磨难呢?同桌互相说说。指名说说。(骄阳、狂风、大雪、暴雨„„)

2、)迎客松屹立在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上,它饱受风吹日晒,经历了无数次的狂风暴雨,按理说,这棵树早就会怎么样了呢?(压垮、被雷劈断了,枯死了„„.)可是这棵迎客松仍然()引导学生说迎客松的神奇特点的词语。

3、)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把这种“奇美”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陪客松 好客的迎客松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又是谁在那儿热情地接待、陪伴他们游览观光的呢?(出示陪客松的图片)(现在,请你一边欣赏陪客松的图片,一边美美地多读课文,看看陪客松“奇”在哪里呢?)相机指导朗读,读出陪客松高大挺拔,苍翠茂盛的样子。请学生读。

送客松

天色已晚,游人即将告别,好客的送客松矗立在蔼蔼暮色中,与游人依依告别,(出示送客松的图片)请你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送客松的句子读一读,并想一想:你想用哪个词来形容这棵松?

天然盆景与盆景有什么区别?重点欣赏枝干蟠曲(枝干弯弯曲曲,这就是蟠曲)、天然盆景(没经人工修饰,天然形成的,正因为它的枝干蟠曲,所以人们把它们比作天然盆景)、依依不舍(指导朗读)

3、刚才我们看完了三大名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形态奇美,神韵非凡。让我们完整地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配乐朗读第二段)

过渡:大家想一下,三大名松能代表黄山上所有的松树吗?(不能)我再次观赏奇特的黄山松。(点击其他姿态的黄山松)

引读第三小节

1、你想用哪个词形容看到的这些松树?(形态各异、千姿百态、姿态万千)

2、引读:是呀,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

,或

,或

;或,或

;有的状如

,有的形似

„„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3、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你能把他说得更丰富些吗?

4、练习说话

出示: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

,或

,或

;或,或

;有的状如

,有的形似

„„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过渡:同学观察认真,讲得到位,听得仔细,让我们把对黄山松的赞美,把它们的千姿百态读出来。我们不妨也学学作者的写法描述一下你所见到的其他黄山松吧。

三、回味奇美 描绘奇松

1、出示要求

活动二

回味奇美

描绘奇松

n

自主学习:

1、回味课文中丰富的语言材料,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2、自由选择观赏到的奇松,用生动的语言写一写。

n

小组合作:小组交流。挑选最优秀的读一读。展示交流。

n

展示交流:全班交流,品松之“奇”。

四、总结拓展

升华情感

总结:同学们,“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高度赞美了黄山无穷的魅力。我们读读其他诗歌怎样赞美她的。(出示诗歌齐读)

五、作业设计:

1、当一次小导游,给爸爸妈妈介绍黄山奇松。

2、今天我们感受了黄山奇松的奇特,大家能不能选最喜欢的松树,把它画出来。

板书设计: 16 黄山奇松 迎客松

陪客松

千姿百态 送客松

第三篇:黄山奇松

《 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案

淮安市码头中心小学夏继振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2.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黄山奇松。

2.指名读第一段。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松奇特之一是生长位置之奇。(板书:位置)今天,我们将走近奇松尽情领略黄山松还“奇”在何处?

(二)激情导读,感受三大奇松。

1.如果要让我们去寻个最佳观赏点,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就将玉屏楼誉为“黄山绝胜处”。解释“黄山绝胜处”。(联系上下文,理解“黄山绝胜处”意思)

2.站在玉屏楼,放眼四望,玉屏楼的周围到处都是郁郁苍苍的黄山奇松,其中最美、最吸引人们的是哪三棵松树?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这三大名松各具特色,深得人们喜爱,那么,作者是怎么描写它们的呢?

出示自学提示:

(三)细读品味

1、学习迎客松

“指名读

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迎客松的奇。

(1)一奇在姿态。

(2)二奇在精神:

a.理解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形容一个人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

b.如果你是一名游客,看到这样一棵令人称奇的树此时你感受到它那精神。

c.课文中哪一句话告诉我们迎客松名字的来历。

d.通过朗读来表达对她的敬意吧。(齐读)

练习背诵。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学习陪、送客松

1.欣赏完迎客松,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陪客松和送客松。请同学们读描写这两大奇松的句子。你从哪里感受到他们“奇”?

2.交流。理解“枝干蟠曲”、“天然盆景”。

3.如果说送客松、陪客松在你的面前,你能猜猜这是什么松?你根据什么来判定?将原因说的更充足一点。尽量地用书上的语言。(出示送客松的图片,学生猜,说理由)

★感悟文章的写法:

三、感受松之千姿、升化情感。

1.课文里还写了黄山松的那些姿态?板书:千姿百态

2.漫山遍野普普通通的无名松,就足以把黄山装点得妙不可言。看了这些图片此时你想说什么?

3、带着你的一份赞叹、一份惊喜读这一段

四、总结交流。

板书设计

16黄山奇松

位置

奇?!迎客松

陪客松大自然的杰作

送客松

千姿百态„„

第四篇:黄山奇松

第五单元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由《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习作五”、“练习五”组成。3篇课文分别讲述了三处景区:黄山的三棵奇松、壮观的黄果树瀑布、莫高窟(彩塑、壁画、藏经洞)。《黄山奇松》写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黄果树瀑布》写“我们”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莫高窟》生动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示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习作5”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四幅神情各异的脸蛋图和一段文字说明。第二部分是本次习作提出的具体要求: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要把事情写具体,要给习作定题目,最重要的是学习准确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练习5”有五项内容,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其中,“语文与生活”和“口语交际”是训练的重点。

二、单元目标:

1.学习本单元生字,并能理解由生字所组成的词语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3.学习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学会抓住特点,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写作手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时间安排:

10课时、黄山奇松

教材分析: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第十六课。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自然段写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写独具特色的三大名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黄山松使黄山更加秀美。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新的词语的意思。会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1、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教学准备] 录像、课文录音、投影片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黄山松“奇”在哪儿。[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理解课题:

1、你知道松树有哪些品种吗?

2、从课题看“黄山松”有什么特点?

3、质疑:你还想了解“黄山松”的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渎课文,思考讨论:

(1)课文中介绍了黄山的那些特点?重点写了哪一点?(2)文中写了哪些松树?是在哪一节写的?(3)每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第一节: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节: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节:千字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

2、集体朗读课文。

3、交流自学的字词。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这一节有几句话?你从这两句话中知道了什么?(理解“四绝”“情有独钟”)

2、第一句中是怎样引出黄山的?第二句与第一句有什么联系?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三、板书设计:

情有独钟

黄山四绝——奇松

闻名于世

四、作业:

1、抄写词语。掌握词语。

2、钢笔描红。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黄山被誉为(跟说:“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闻名于世,也就是(跟说:“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投影展示黄山四绝图片),特别是四绝中的“奇松”,人们对它更是(跟说:“情有独钟”)。(多媒体展示黄山松)瞧!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山,齐读课题,注意老师用红笔写的字了吗,是什么呢?(奇)黄山的松奇在哪儿呢?

二、感知: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写到了哪些奇松?

三、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过渡:读第二自然段,分别找出描写这三大奇松的句子,用()表示出来。

2、.这三大奇松有什么特点?“奇”在哪里??(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指导)

(1)迎客松:(多媒体展示迎客松图象)

瞧!这就是黄山第一大名松迎客松。请同学们结合图片,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细细地品读,并体会一下迎客松奇在哪儿? 句一:

①“姿态优美”感受到了迎客松的美。

② “枝干遒劲” 借助形象理解“遒劲”,体会迎客松的雄健有力,③“郁郁苍苍,充满生机”体会它的茂盛,生命力顽强。

④“饱经风霜”体会它的古老顽强的生命力。我们平时会用这个词来形容什么呢?(指名说:建筑、人物„„)能将它用在“人”上造个句子吗?是啊!老爷爷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从他的皱纹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他是饱经风霜的,同样,迎客松已经在高高的悬崖上生长了八百年,它会经历什么样的磨难呢?(讨论)是啊,岁月的流逝,自然环境的变化会给这棵八百岁的老树留下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迎客松的枝干会是什么样的呢?(树皮变得开裂,斑驳)而它的叶是怎样的呢?(仍是那么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的生命力是那么的顽强啊,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练读第一句)指名读、齐读。句二:迎客松的奇还表现在哪儿呢?(“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的欢迎宾客的到来”)①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比喻)从这儿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②从“热情的欢迎”体会迎客松非常热情”。是啊!迎客松斜伸出去的手臂多像热情好客的主人啊!

③远方的宾客慕名而来了,这位热情的主人会怎样欢迎呢?假如你就是迎客松,你会怎样来欢迎宾客呢?

多么热情的迎客松呀,我们能把这句话读好吗?练读第二句。(指名读、齐读)

句三:迎客松不愧为一大奇松,它姿态雄伟生命力顽强,你知道人们是怎么评价它的吗?(指名说)

①“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②人们对它的评价怎么样?(很高)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代表”“象征”体会人们对它的评价很高。

③你能用“不仅„„而且„„”把它的意思也表达出来吗。(指名说)④这句话你理解了吗?你能把它表达的意思读出来吗?(指名读)小结:

1、看着这棵迎客松你想说些什么呢?(迎客松你真神奇,你真美!)

2、同学们能通过朗读把你对迎客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读出来吗?(齐读)

(2)陪客松:

过渡:你还想看看什么松?(陪客松)。(多媒体出示陪客松图片),瞧!这就是陪客松了,请同学们仔细看看图,再读读描写它的句子,说说你觉得陪客松奇在哪儿?

①“绿色的巨人”体会它的高大挺拔,苍翠茂盛。

②是啊,陪客松高大挺拔,真像一个正陪同游人观赏黄山风光绿色的巨人。它的神奇之处就在这里,你能把它读好吗?(指名读)(3)送客松:

过渡:最后我们去看看送客松(出示送客松图片)看了送客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觉得它的神奇之处在哪呢?

①姿态独特,枝干蟠曲,就像“天然盆景”。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枝干是弯弯曲曲的,就像什么呢?(“盆景”。)(出示图片比较盆景),但盆景是经过园艺工人修剪出来的,而送客松却是(跟说“天然形成的”)从这儿我们感受到了它的神奇。②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从“依依不舍”体会它的热情。③送客松好像在说什么?指名说

④多么好客的送客松呀!你能把它的热情读出来吗?练读送客松的句子。(指名读)(4)玉屏楼:

过渡:刚才同学们所见到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这三大名松虽各有特点,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齐说)“奇”,这么神奇的黄山松,在哪里观看最好呢?

①快速浏览第二自然段,看谁先发现?(指名说)“玉屏楼” ②对!就是玉屏楼,在这里我们可尽睹三大名松的风采,所以它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绝胜处”是什么意思?也就说此处是黄山松独一无二的、最妙的观松处。

这一自然段先总写玉屏楼是最佳的观松处,然后分别写了三大名松。如果给这一自然段划分层次,该如何划分。(讨论:可分为二层或四层)请用“//”在每一层后面标出。

现在,大家想不想登上玉屏楼去看看黄山的三大名松啊!现在有个好机会,想不想试试呀。(争当介绍三大名松的“奇美”)

四、细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玉屏楼前的三大奇松是最有代表性的,其实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的松树,真是数不胜数,咱们在去看看其他的奇松好吗?请同学们自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2、“黄山的松千姿百态”。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出示:(或„„或„„或„„;或„„或„„或„„有的„„有的„„有的„„)

3、黄山奇松只有这些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省略号)

4、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呢?(欣赏图片)你觉得黄山松还像什么呢?(指名说)?

5、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谁能用“有的像„„有的如同„„有的仿佛„„有的状如„„它们„„”把刚才同学们说的连成一句完整的话呢?

6、黄山的松千姿百态,是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学生跟说: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7、谁来能把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美美的读出来呢?(指名读)

8、我觉得,我们在读的时候应放慢速度,这样才能把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它的神奇秀美给读出来。(齐读)

五、总结:

黄山的松是神奇的,是黄山上不可缺少的一道亮丽风景。黄山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峨眉山的秀丽,这些,黄山全有。(出示黄山全景图)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他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的风景确实令人着迷。

六、拓展:

学写广告词:“元旦假期快到了,宝都旅行社准备开辟‘黄山三日游’的旅游线路,请你代写一句广告词。”

七、作业:

1、当一次小导游,给爸爸妈妈介绍黄山奇松。

2.今天我们感受了黄山奇松的奇特,大家能不能选你印象最深或最喜欢的松树,把它画出来。板书设计:

迎客松

陪客松

千姿百态 送客松

教学反思:《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苏教版小语教材特别注重“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朗读作为学习语言行之有效的方法。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还有:在朗读的教学环节教师缺乏指导学生朗读,并没有进行示范的朗读或录音带朗读,没有起到示范的作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是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展开的,在教学三大名松的环节,我在想能不能分组来学习三大名松,然后小组选成员来汇报,给学生以更大的讨论交流的空间。总之在不断地反思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作业设计:

1、黄山松()。它们或(),或(),或();或(),或(),或()。

2、被誉为“()”的黄山,以()、()、()、()“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更是()。

3、写导游词(要示写出黄山奇松“奇”在哪里):

第五篇:黄山奇松)

洋思语文课教案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书写。③ 尝试背诵第二自然段。

④ 朗读品味,体会黄山松之“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黄山奇松的奇美,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

理解“饱经风霜”。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教师:黄山奇松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3分钟)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美文——《黄山奇松》。(齐读课题)

2、通过预习,谁能用一两句话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黄山?(交流后出示)一起读:

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

3、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这黄山松到底奇在哪儿,引得人们对他特别偏爱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美文。

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①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书写。③ 尝试背诵第二自然段。④ 朗读品味,体会黄山松之“奇”。二、一读课文,扫除生字(7分钟)

1、出示自学引导

(一):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识记生字词。

·下面,老师请几位同学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有读错字音的,请其他同学举手帮助更正。[如有读错字音的,则说停,并引导学生更正,教师板书] [可能读错的字音:枝干 多音字:gān 干脆,不相干gàn 树干 干部 写在书本上]

2、出示生字词及文中四字词语:(检查预习)

誉为 陡崖 玉屏楼 宾客 屹立 卧倒

闻名于世 情有独钟 潇洒挺秀 充满生机 姿态优美 枝干遒劲 饱经风霜 郁郁苍苍 姿态独特 枝干盘曲 千姿百态 神奇秀美 ·这些生字词谁会读? 再请一位。·文中还有一些四字词语,谁来读?(一人一行)一起读。

3、给你一分钟时间记字形,准备听写词语。

听写词语(玉屏楼 宾客 饱经风霜 充满生机),写在自备本上。

4、以最快的速度对照屏幕,同桌交换批改。检查反馈:全对的举手。三、二读课文,理清脉络(3分钟)

1、出示自学引导

(二):二读课文,快速浏览。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2、思考:是什么原因令人们对黄山松情有独钟?

2、谁来说说课文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第二段呢? 第三段?

交流问题1后出示:每段大意:1.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2.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3.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一起读

3、那么是什么原因令人们对黄山松情有独钟?

板书:奇(擦去题目中的“奇”,用红色粉笔写一个大大的“奇”)

四、品读课文,体味黄山松之奇(20分钟)

1、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味黄山松之奇。

2、出示自学引导

(三):快速浏览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构段方式,用“‖”给这一段分层。

[ 分对则说说理由; 可能有学生分四层则引导:这一段主要介绍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分别是哪三棵名松?(板书: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你再看看这一小节开头,想一想它是怎样的构段方式?(板书:总 分 三大名松)]

(出示第二自然段。红色“‖”分层)

3、出示三大名松图片:给大家带来了三大名松的图片,你能认出它们分别是什么松吗?

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松树,迎客松谁来说? 陪客松? 送客松?

4、出示自学引导

(四):细细品读描写三大名松的语句,你从哪些词句中品出了它的神奇?(圈划词句,在旁边写写批注)。

5、交流:(先来看看迎客松,哪些语句让你感到了它的神奇?)

迎客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姿态优美:能用文中的语句说说它的姿态美吗?

·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谁能把它读美了? 师评价:多么热情的迎客松啊,难怪会吸引那么多游客!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注意加上动作做一做姿态优美的迎客松。这就是“迎客松”名称的由来。·枝干遒劲:你知道“遒” 的意思吗?(就是矫健有力)你从这个词中感受到什么?(迎客松生命力旺盛)请你读一读第一句,读出它旺盛的生命力。

·饱经风霜:谁知道饱经风霜的意思?(饱:充分;经:经历;风霜: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想一想,这个词一般是用来描写什么的?(写人)(出示饱经风霜的人物头像)这就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谁能用饱经风霜来说一句话?(例:人们那被晒黑的~的脸上,显出严肃而紧张的神情。)而文中用它来描写迎客松,同学们知道吗,黄山上尺把高的松树都生长了几十年,可想而知,这么高大的迎客松,不知经历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狂风吹,暴雨浇,雷电劈,骄阳烤,积雪压,但它却仍然是——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一起读好第一句话,表达你对它的赞美!

·如今,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给“乃至”找个近义词?(甚至)找近义词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代表、象征” 可见迎客松在黄山的地位,在游人心中的地位!一起来读好这句话。·小结:同学们,迎客松的神奇,就在于它姿态优美,生命力旺盛,它代表着黄山奇松,更象征着整个黄山。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神奇。

陪客松:“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绿色的巨人:(奇在它在岩石上生长竟然如此高大挺拔!生命力顽强!)

·陪同:(拟人)

细细品味,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独具匠心。游人累了,可以靠着它歇一歇;热了,可以在它树荫下纳凉;下雨了,可以在它身下躲雨,多贴心的陪客松呀!

·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送客松:“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姿态独特,枝干盘曲:与众不同

·天然盆景:“盆景”见过吗?人工培植的常绿植物,借助绳子捆绑等外力进行盘曲,得到人们想要的优美姿态。而送客松的优美姿态却是自然形成的,真是——神奇!

·长长的“手臂”是指——(枝干)。

同样是“手臂”,比较一下,和迎客松伸展的姿势有什么不一样?谁来给大家做个动作?(注意:告别)就请你读一读这句话,加上动作,展示送客松的姿态。

形若其名!不愧是“送客松”!谁再来读?

评价:听了你的朗读,我们感受到了迎客松向游人道别时的依依不舍,情意浓浓。一起读。

4、小结写法:赏完了玉屏楼前的三棵奇松,我们都被深深地吸引,细细比较描写三大名松的语段,你有什么新的发现?(都用了比喻、拟人的表达方法)是呀,这样的描写形象生动,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五、背诵积累(6分钟)

1、这样生动的描写,让我们记在脑海中。

出示:背诵积累:初步背诵第二自然段。(三大名松中可选一两种你喜欢的松树描写背诵,看看提示,读一点,背一点,背不出来的,再看看书,5分钟后,比谁背得多。)(总写)——(分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2、出示第二自然段填空,检查背诵(不熟练的地方可以看看书)指名背诵一人一节。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楼前。

迎客松,虽然,却仍然。它有一丛,如同。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乃至。

陪客松,如同,在。送客松,游人把它比作“ ”。它向山下。好像。

六、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黄山三大名松的神奇,而黄山松成千上万,可谓千姿百态。想见见它们吗?(幻灯片放映黄山奇松图片)

小练笔:选择你喜欢的几棵松树,模仿课文中三棵名松的写法,用一段话写出它的特点。(注意用上总分的构段方式、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

板书设计: 黄山奇松

迎客松

热情欢迎

三大名松

陪客松

陪同观赏

送客松

依依不舍

黄山奇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