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旱片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辑:沉香触手 识别码:15-540373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23 15:15:45 来源:网络

第一篇:旱片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概况

1、工程项目:**乡旱片治理工程

2、项目主办单位:**乡人民政府

3、项目主管部门:崇左市**区人民政府

4、项目技术协作单位:**区水利电力局

5、项目实施协作单位:**区计划局

6、项目实施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teniu.cc地点:**乡岜那村

二、研究工作依据

三、项目建设的基本内容

修建一条3.5公里水渠、一条3.5公里机耕路

四、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500万元

五、效益

将1500亩的旱地改造成水田,每年增加粮食产量120万公斤。提高当地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粮食生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六、结论

项目建设必要,社会效益好,建设条件成熟可行。

第二章 建设背景及建设意义

一、项目建设背景

**乡位于**区东南部,分别与扶绥、宁明交界,距崇左市区32公里,设9个村(居)委会61个自然屯,全乡总人口2.63万人,其中壮族占81.7%,土地总面积158.36平方公里,境内多为石山属丘陵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在 1100mm,以甘蔗为支柱产业,粮食主要有水稻、玉米等。

岜那村位于**乡西北面,离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距崇左市区32公里,毗邻省道20311线,上通市区,下达南宁,交通十分便利。村委会下辖8个自然屯,共526户2898人。全村有耕地面积8882亩,其中畚地7302亩,水田1580亩,是典型的畚地作物耕作区。主要农作物有甘蔗、水稻、玉米、红瓜子、木薯、花生等。

岜那村原来拥有耕地8882亩,除去部分种甘蔗,目前仅有800多亩的水田。人均年产大米207公斤,全村一直处于缺粮状态,每年吃粮不足只能从外面购买。而全村却有一片贯穿的岜弄、新庆、岜勘、坝凛、弄那、渠留6个屯的1500亩的连片旱片,该旱片地势较平坦,靠近派章水库,具有进行改造的地理优势。可以从派章水库饮水灌溉,改造成水田。

二、建设意义

可将1500亩旱地变成良田,使岜那村水田面积增加到3100亩,粮食年产量提高到人均595公斤,大大提高农民纯收入。

第三章 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是,修建一条从派章水库到旱片总长3公里的干渠,一条3公里的配套机耕路。

第四章 建设条件

第一节 自然条件

一、气候

**乡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暖易旱,夏热易涝,秋凉干燥,冬短微寒。年平均气温 21℃ — 22.3℃ 之间,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1.9 ℃,极高气温 41.2℃,年均日照1634.4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150—1450毫米,降雨多集中于5—8月,全年无霜期间346天,除每年5—10月的雨季对施工有一定影响外,其余的均对施工无太大的影响。

二、地质地貌

岜那村地形属于平原微丘地带,主要地质为砂性土、赤红壤及小量石灰岩,地质地貌对建设比较有利。

第二节 原材料条件

一、水泥

水泥是本项目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本项目实施的水泥可从崇左三家水泥厂购进,也可以从市场购进,货源充足。

二、石料

石料是本项目使用量最大的原材料,本项目改造的渠道两边有石山,所用石料需要就近开采及加工。

三、钢材

钢材可以从市场购进,货源充足。

第三节 协作条件

一、交通

岜那旱片位于岜那村岜弄屯、新庆屯、岜勘屯、坝凛屯、弄那屯、渠留屯,可正常通行拖拉机,进行配套机耕路的修建,对施工队进场、原材料运输等较有利。

五、管道及机电设备

管道及机电设备可以从县水电物资或从南宁市管道、机电设备市场购进。

第五章 总体规划设计

新建一条3公里的水渠,贯穿岜弄屯、新庆屯、岜勘屯、坝凛屯、弄那屯、渠留屯6个屯的旱地,提供从派章水库引来足够灌溉1500亩水田的水量。新修一条三米宽的机耕路,保证拖拉机、农机等能够畅行。

第四章 环境保护

本项目为非生产性项目,不产生废气、废水,在施工用开挖土方、运输,使用水泥等产生少量污染,只要采取相应措施即可减少污染。

第五章 项目实施安排

1、年 月完成项目上报审批。

2、龙图腾 乱世巨星 魅惑羔羊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teniu.cc

第二篇:2017年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2017年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可行

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0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申请资金、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 是在招商引资、投资合作、政府立项、银行贷款等领域常用的专业文档,主要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如何实施、相关技术方案及财务效果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

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关联报告:

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 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申请报告 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商业计划书

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第一章 总 论

1.1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概况 1.1.1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名称 1.1.2建设性质

1.1.3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承办单位及负责人 1.1.4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地点 1.2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设计目标 1.3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4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4.1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建设总投资 1.4.2资金筹措

1.5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主要财务经济指标 1.6可行性研究依据 1.7研究范围

第二章 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建设背景

2.1宏观形势 2.1.1地理、历史 2.1.2交通 2.2宏观经济运行

2.2.1宏观经济发展(GDP发展)2.2.2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2.3人均生产总值 2.2.4人口变化

2.3地区及行业的发展规划 2.3.1城市总体规划(2015—2020)2.3.2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第三章 农村旱厕改造工程市场分析与市场定位 3.1农村旱厕改造工程市场分析 3.1.1农村旱厕改造工程市场近况 3.1.2农村旱厕改造工程市场划分 3.1.3板块特征分析及小结 3.1.4农村旱厕改造工程 市场总结 3.1.5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机会分析 3.2项目市场定位

3.3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的SWOT分析 3.3.1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优势(STRENGTH)3.3.2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劣势(WEAKNESS)

3.3.3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机会(OPPORTUNIES)3.3.4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威胁(THREATS)3.4营销策略 3.4.1营销主题 3.4.2广告创意 3.4.3营销策略 3.4.4宣传推广策略 3.4.5促销策略

第四章 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区建设条件 4.1市区域概况 4.2区域文化特色 4.3区域人居环境 4.4区域交通网络 4.5基础条件

4.5.1.自然及气候条件 4.5.2.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条件

第五章 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建设方案 5.1总体规划 5.1.1设计依据 5.1.2规划设计构思 5.1.3指导原则 5.1.4规划目标

5.2总平面布置及道路景观设计 5.2.1总平面布置 5.2.2道路及景观设计 5.2.3竖向设计 5.2.4技术指标 5.3建筑单体设计 5.3.1平面设计 5.3.2立面设计 5.4结构设计 5.4.1工程概况 5.4.2设计依据 5.4.3基础设计 5.4.4结构选型

5.4.5主要荷载(作用)取值 5.4.6主要结构材料 5.5公用辅助工程 5.5.1给排水工程 5.5.2暖通工程 5.5.3电气工程 5.5.4燃气工程 5.5.5人防设计 5.5.6无障碍设计

第六章 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6.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 6.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6.2.1施工期污染源 6.2.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6.3项目建成后环境影响分析 6.3.1大气污染源分析 6.3.2水污染源分析 6.3.3环境保护措施 6.4公众参与

第七章 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7.1卫生防疫 7.2消防

7.2.1消防给水系统 7.2.2防排烟系统 7.2.3电气消防

第八章 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节能节水措施 8.1节能 8.1.1设计依据

8.1.2能源配置与能耗分析 8.1.3节能技术措施 8.2节水

8.2.1水环境

8.2.2绿化景观用水节水 8.2.3节水器具应用 8.3太阳能利用

第九章 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 9.1项目组织管理 9.1.1项目组织机构与管理 9.1.2人力资源配置 9.2物业管理 9.2.1物业服务内容 9.2.2物业服务标准 9.3项目实施安排

第十章 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1投资估算 10.1.1估算依据

10.1.2投资构成及估算参数 10.1.3投资估算 10.2资金筹措 10.3借款偿还计划

第十一章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工程招标方案 11.1 总则.2 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3 招标内容

第十二章 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效益分析 12.1财务评价的依据和原则 12.2成本费用、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 12.2.1 成本费用估算 12.2.2收入及税金估算 12.3 财务效益分析 12.3.1项目损益分析 12.3.2项目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12.4盈亏平衡分析 12.5敏感性分析 12.6财务效益分析结论

第十三章 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结论与建议 13.1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结论 13.2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建议 1、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位置图 2、主要工艺技术流程图 3、主办单位近5 年的财务报表、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所需成果转让协议及成果鉴定 5、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6、主要土建工程的平面图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摘要表、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投资概算表 9、经济评价类基本报表与辅助报表 10、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现金流量表 11、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现金流量表 12、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损益表、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14、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资产负债表 15、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财务外汇平衡表 16、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17、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流动资金估算表 18、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19、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表、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21、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农村旱厕改造工程项目产品销售(营业)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第三篇:沃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沃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摘 要 4 第一章 项目背景 6 第二章 必要性和可行性 8

一、必要性 8

(一)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 8

(二)是实施农业重大规划的重要基础保障 9

(三)是遏制土壤退化的重大举措 9

(四)是促进农业“三增”的现实需要 10

二、可行性 11

(二)沃土工程受到广泛关注 11

(二)前期示范项目打下较好基础 11

(三)有一支土肥科技队伍 12

(四)有历史形成的土肥科技基础 12

(五)形成了一套农化技术服务模式 13 第三章 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与原则 13

一、指导思想 13

二、建设目标 14

三、建设原则 14

(一)紧密衔接重大农业规划的原则 14

(二)突出重点的原则 15

(三)充分利用现有基础的原则 15

(四)多方协作与综合建设的原则 15

(五)基地建设与技术推广并重的原则 15 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区域布局 16

一、建设内容 16

(一)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建设 17 1.建设规模和类型 17 2.主体技术 18 3.建设内容 19

(二)土壤肥料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中试基地建设 21 1.新型肥料研发中试基地 21 2.精准施肥研发中试基地 24 3.有机肥资源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研发中试基地 25 4.耕地改良与培肥研发中试基地 27

(三)国家土壤农化监测网络体系建设 28 1.建设规模 29 2.建设内容 29 3.业务功能 31

二、区域布局 33

(一)东北黑土及北方风沙盐碱土区 34

(二)华北潮土及褐土、棕壤土区 34

(三)长江中下游水稻土区、潮土区 35

(四)南方丘陵岗地红黄壤区 36

(五)西北旱作黄绵土及荒漠灌耕土区 36 第五章 投资估算与效益评估 37

一、投资估算 37

(一)投资估算 37

(二)资金筹措 38

二、效益评估 38

(一)经济效益 38

(二)社会效益 39

(三)生态效益 40 第六章 实施步骤与保障措施 40

一、实施步骤 40

二、科技支持 42

三、保障措施 43

(一)组织保障 43

(二)政策支持 43

(三)资金保障 44 附件: 45

摘 要

当前,我国耕地数量锐减、质量下降和肥料资源浪费,严重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三增”(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部研究提出了《沃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2003-2007年)。沃土工程以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肥料利用率为目标,全面实施“增”(增施有机肥)、“提”(提高肥料利用率)、“改”(改良土壤)、“防”(防止土壤退化)主导措施,以基本农田耕地质量和综合示范基地建设为主体,以土壤农化监测网络体系和土肥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中试体系建设为支撑,全面增强农化综合服务能力,重点推广测土平衡施肥、有机肥资源综合利用和改土培肥三项主导技术,保证耕地用养平衡和肥料资源优化配置,创建安全、肥沃、协调的土壤环境条件,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沃土工程规划按照我国五大耕地土壤类型区划分,综合考虑优势作物区域布局,一是在西部地区和东北黑土区分别建设1亿亩和5000万亩旱涝保收基本农田和在全国主要耕地土壤亚类上建设680个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以巩固东北黑土区商品粮食生产能力,保证西部退耕还林地区农民口粮,实现“以建保退”目标,起到改土培肥和平衡施肥的核心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建设48个不同类型的土肥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中试基地,作为沃土工程的技术支撑和高科技产品支撑;三是完善国家土壤农化监测网络体系(1个全国土壤农化监测中心,34个分中心和307个区域站),作为沃土工程的信息和手段支撑。

项目计划于2003—2007年实施,总投资5058122.1万元,其中:中央非经营性基本建设投资2628602.1万元,占52%;地方配套2429520万元,占48%。通过全面实施《沃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建成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土肥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中试体系,完善网络化、高效化的土壤农化监测网络体系;实现项目区耕地地力提高1个等级,化肥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00亿公斤以上,节本增效270亿元。

第一章 项目背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土壤是农业的基础,肥料是作物的粮食。肥沃、无污染的土壤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科学施肥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根本保证。

我国耕地资源紧缺,人均耕地仅1.46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同时由于耕地产出多、投入少,用养失衡,导致耕地地力明显下降。目前我国中低肥力耕地面积占2/3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附件1),缺素面积日益增加。土壤严重缺钾面积由1985年的31%增加到1995年的56%,几乎扩大了一倍。同时,约一半以上的耕地土壤中微量元素匮乏,硼、锰、锌、铁的缺乏面积总计达到23.6亿亩(次)(附件2)。由于重用轻养,造成土壤退化、耕层变浅、耕性变差、保水保肥和抗灾能力降低,同时污染加重,全国有1.5亿亩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我国化肥用量居世界首位,化肥施用对农业的发展,特别是保证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技术与物资严重脱节,农化服务手段不配套,同时严重存在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磷,轻钾肥;重大量元素,轻中、微量元素的“三重三轻”现象。目前我国有机肥料投入比例连年下降,在总养分中有机肥仅占25%左右,耕地有机质投入不足;化肥氮、磷、钾比例为1:0.45:0.18,较世界平均水平1:0.59:0.48相比还相差甚远,尤其是钾肥施用严重不足;微量元素肥料施用尚未普及,施用面积仅占缺素面积的15%左右。

由于施肥方法落后,农化服务不到位,偏施、过量施肥,导致长期以来我国化肥当季利用率氮肥只有30%左右,磷肥10~20%,钾肥45~50%,比发达国家约低20个百分点。20世纪50年代我国每公斤化肥可生产粮食15公斤,70年代为9公斤,90年代为7公斤左右。肥料投入已占种植业生产性成本的50%左右(附件3),施肥效益下降导致增肥不增产,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普遍存在,降低了农产品竞争力,直接影响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我国有机肥资源中畜禽粪便(湿基)总量43亿多吨,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约7亿吨,然而有机肥资源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率低,有机肥料养分所占比例连年下降(附件4),土壤有机质投入不足,耕地质量下降。同时,有机废弃物进入水体,变成了一大污染源。再加上化肥特别是氮肥、磷肥的不合理施用造成流失,带来了地下水及江、河、库、湖的富营养化,使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中硝酸盐含量超标,直接危害人们身心健康。

党和国家领导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温家宝总理批示“滥施化肥,重用轻养,导致耕地重疾沉疴,农产品质量下降和环境污染。科学家的呼吁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科学施肥、多用农家肥,虽然多年强调,但缺少有力措施,成效不大。请农业部、国家计委认真研究并提出意见”;朱镕基总理批示“请计委、农业部就沃土工程计划起草文件,报国务院审批实施”(附件5~8)。为此,农业部在总结了前期沃土工程综合示范项目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时期农业发展的任务和需要,组织编制了《沃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2003-2007年)。

第二章 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一)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 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民众福祉、国家富强和社会稳定。耕地数量和耕地质量是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两大关键因素。1996到2002年6年间,全国因退耕还林、经济开发区和小城镇建设,以及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净减耕地6200万亩,相当于我国辽宁省的全部耕地面积。在推进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伴随生态环境建设的加强,国家计划到2010年退耕2.2亿亩,全国耕地数量减少的势头不可逆转。而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左右,按目前人均400~500公斤粮食消费水平计算,需要在目前基础上多生产粮食16000万吨。也就是说在耕地面积不再减少的情况下,要满足15亿人口粮食的需要,我国耕地的单产必需从2002年的每亩293kg增加到428kg,粮食总产量和耕地单位面积产量平均每年要求以0.7%的速度递增,我国耕地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承载压力。最近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强调指出:在粮食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中央反复强调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从全局和长远考虑的,是着眼于我国农业发展环境的变化,未雨绸缪的战略思考。同时特别强调:粮食关系国计民生,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要针对当前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要“藏粮于地”。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依靠进口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既不可能也不现实,靠中国的耕地养活、养好中国人的基本国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动摇。因此,在人增地减的现实情况下,加强耕地地力建设,稳定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唯一选择。

(二)是实施农业重大规划的重要基础保障

农业部制定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为优化我国农业生产合理布局,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发展和比较优势的发挥提供了及时和现实的指导。2001年,实施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明确了新世纪初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目标、任务和重大行动措施。这两项工作的落实,都要建立在以耕地为基本生产资料的基础之上。而目前由于缺乏对耕地地力和农业投入品的有效监控,耕地污染日趋严重,给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增加难度。

鉴于上述问题,只有抓紧实施沃土工程,建立健全土壤农化监测网络体系,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国耕地土壤基础地力、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情况,建立健全“测配产供施”平衡施肥技术服务体系,才能为优势作物合理布局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供必需的“土宜”决策依据和无害化施肥技术。通过土肥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中试基地和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建设,推广测土平衡施肥技术,改变不合理的施肥习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耕地投入产出率,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最终为结构调整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供基础保障。

(三)是遏制土壤退化的重大举措

江泽民同志指出:“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保护耕地,同时包含耕地数量保护和耕地质量保护两个方面的含义。在耕地数量减少不可逆转的现实情况下,加强耕地质量保护,才是对耕地的根本性保护。目前,我国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不仅对农业,而且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实践证明,南方新开耕地,即使采用现代先进的生土熟化、快速培肥技术,土壤有机质每3年时间才提高5~8g/kg。可见培肥地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通过

一、两年努力就能办到的;耕地土壤退化与污染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缓慢发展的过程,一旦出现污染,要彻底治理必须花费巨额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必须作为一条基本国策,警钟长鸣,常抓不懈。防止耕地土壤退化,修复治理污染耕地,关键是切实加强耕地质量监测管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合理使用耕地,合理改良土壤。沃土工程就是以科学施肥、培肥地力为中心,以提高耕地投入产出率和肥料利用率为目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土、肥、水等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实施沃土工程,加强地力建设,因地制宜对耕地进行修复、整治和改良,合理施肥、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对防止土壤退化、改善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四)是促进农业“三增”的现实需要

在我国粮食生产中,肥料投入作用极其显著。试验资料表明,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34%,肥料投入占粮食生产物质投入费用的50%左右。当前,我国肥料使用存在严重的养分失衡、比例不当、施肥技术落后、肥料利用效率低等突出问题。导致的大量资源浪费,农民投入逐年增加,生产效益却不断下降,农产品品质降低。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仅因氮肥不合理施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多亿元。如不尽快采取措施,解决耕地地力退化和施肥技术落后等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新阶段农业“三增”目标的实现。为此,必须加大沃土工程实施力度,加强耕地地力建设,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先进的高效平衡施肥技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目标。

二、可行性

(二)沃土工程受到广泛关注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土壤肥料工作。国务院曾两次发文开展全国土壤普查,1989年又专门发出《关于重视和加强有机肥料工作的指示》。邓小平同志曾经指示:“粮食基本过关不容易,要从各方面努力,在规划中要确定用什么手段来达到这个增产目标。比如,从增加肥料上,从改良种子上,从搞好农田基本建设上”。1996年,江泽民同志在考察河南农业时指出:“我国化肥有效利用率只有3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如果不改变这种高耗低效的生产方式,在资源投入方面,我们将难以为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有战略眼光和紧迫感。”1999年,朱镕基同志在湖南考察时强调:“不能把维护粮食安全简单地理解为增加粮食总产量,而主要是保护好粮食生产能力,特别是保护好耕地,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1999年6月,温家宝同志批示:“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指导农民科学、经济、合理施肥,既可以节约开支,降低成本,提高耕地产出率;又有利于改良土壤,保护地力和环境,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应当作为农业科技革命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2000年5月,温家宝同志再次就我国耕地损坏严重和实施沃土工程的建议作了重要批示。

(二)前期示范项目打下较好基础

由农业部组织编制的《沃土工程建设规划》经过多次修改完善,于2000年7月通过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评估论证。评估认为:该《规划》经过多次修改完善,方案得到了优化,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比较明确,规划思路比较清晰,建设内容与项目布局基本合理。实施沃土工程不仅是我国农业在人增地减形势下的必然出路,而且也是保障食品与水资源安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环保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该项目近两年来作了大量技术性筹备工作,并在21个县布点示范,均取得显著成效,为沃土工程大规模实施提供了多方面的经验。

(三)有一支土肥科技队伍 我国土肥技术机构和体系,伴随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的开展陆续建立。先后从国家到省、市、县各级,分别建立了土壤肥料技术推广机构,2002年,全国土肥技术人员达到17000人,同时建设了一批具有一定检测能力的土壤肥料化验室。在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取得一些的成果。历经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懂技术、精业务、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历史积累的土肥技术成果和技术推广经验有待项目应用。在国家提供支持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土肥技术成果向基层推广应用,有效地保证沃土工程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顺利实施。

(四)有历史形成的土肥科技基础

从1978年起,在农业部的统一组织领导下,经过15年的艰苦工作,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初步获得了全国土壤资源的相关信息,从省到县,各级土肥站都有普查成果和技术档案。多年来,为保证土肥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农业部先后发布了《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全国耕地土壤监测技术规程》、《肥料合理使用准则》《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及《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建设投资估算标准》等国家行业标准;制定了《平衡施肥技术规程》、《土壤分析技术规范》、《全国耕地土壤质量调查技术规程》、《全国节水农业技术标准与投资估算指标手册》等技术规章。同时,各地也参照制定了符合本地实际的土肥技术规程。土肥技术标准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沃土工程项目的实施和科学管理创造了条件。

(五)形成了一套农化技术服务模式

经过长期的土肥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全国土肥系统在平衡配套施肥、有机肥资源利用、中低产田改良和节水农业技术示范推广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科技成果。初步形成了“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技术指导”一体化施肥服务模式,经示范应用证明,可有效地提高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的到位率,可有效地解决农民掌握科学施肥技术难度大、一家一户难办到的问题。这些工作为实施沃土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 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新时期农业“三增”目标为指导,以改土培肥、科学施肥为核心,以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和肥料利用效率为目标,以强化土肥技术服务体系为手段,建立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土壤农化监测网络体系和土肥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中试体系,通过“增”(即增施有机肥)、“提”(即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即改良土壤)、“防”(即防止土壤退化)主导措施,加快平衡施肥推广和耕地地力建设,提高土壤农化监控预报能力,增强土肥科技持续创新功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形成“测、配、产、供、施”一体化服务模式,创建安全、肥沃、协调的土壤环境条件,保证耕地用养平衡和肥料资源优化配置,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建设目标

通过全面实施《沃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在西部地区和东北黑土区分别建设1亿亩和5000万亩旱涝保收基本农田和在全国主要耕地土壤亚类上建设680个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以巩固东北黑土区商品粮食生产能力,保证西部退耕还林地区农民口粮,实现“以建保退”目标,起到改土培肥和平衡施肥的核心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建设48个不同类型的土肥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中试基地,作为沃土工程的技术支撑和高科技产品支撑;完善国家土壤农化监测网络体系(1个全国土壤农化监测中心,34个分中心和307个区域站),作为沃土工程的信息和手段支撑。形成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土肥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中试体系,完善的网络化、高效化土壤农化监测与服务网络体系,实现项目区耕地地力提高1个等级,化肥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00亿公斤,节本增效270亿元的目标。

三、建设原则

(一)紧密衔接重大农业规划的原则

根据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重点在土肥基础设施较好、技术力量强、示范效果好的优势作物主产区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及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建设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提高耕地地力与环境质量,普及平衡施肥技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突出重点的原则 以稳定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国家粮棉油等重大农产品供应安全为根本出发点,针对各类型区耕地土壤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建立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开展土壤改良和耕地培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提高耕地灾害抵抗能力。

(三)充分利用现有基础的原则 国家土壤农化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坚持以现有土壤肥料监测中心为基础,根据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主要耕地土壤类型为主,兼顾行政区划和农业种植区域布局,对现有国家级和省级土壤监测中心进行巩固和完善,保证覆盖全国主要耕地土壤类型。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建设,坚持立足现有配肥中心,重点强化测土、配方和施肥技术服务3个核心环节。

(四)多方协作与综合建设的原则

沃土工程的建设需要科研、教学、推广多方协作和共同参与,在建设内容上监测、研发和示范推广三部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提高土肥新技术的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速度。在建设上遵循综合建设的原则,相互配套,发挥整体效果。

(五)基地建设与技术推广并重的原则

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是项目建设的主体和核心,土壤农化监测网络体系和土肥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中试基地建设是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建设的数据支撑和科技保障。在注重基地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平衡施肥、增加有机肥料投入和中低产田改良三项主导技术的示范推广,在综合示范基地产生的效益。

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区域布局

一、建设内容

沃土工程的建设内容贯彻“增、提、改、防”的总体方针,以改土培肥和科学施肥为核心,建设“三大体系”,即加强基本农田质量和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建设,带动沃土工程示范推广;建设土肥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中试体系,提供科技和服务支撑;建设国家土壤农化监测网络体系,提供信息和手段支撑。通过全面推广“三大技术”,即有机肥料综合利用、平衡施肥和中低产田改良三项主体技术,达到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肥料利用率,改善农产品品质和促进农业“三增”的目标,确保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建设内容:在西部地区和东北黑土区分别建设1亿亩和5000万亩旱涝保收基本农田和在全国主要耕地土壤亚类上建设680个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建设48个土肥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中试基地和1个国家土壤农化监测网络体系(1个全国土壤农化监测中心,34个土壤农化监测分中心和307个土壤农化监测区域站)。在建设内容中,西部和东北黑土基本农田质量建设和综合示范基地为项目建设的主体,为增加有机肥投入、改良土壤、平衡施肥提供设施保证,发挥改土培肥和平衡施肥示范推广的主导作用;土肥新技术新产品中试基地是土肥新技术的孵化车间,是链接科研与推广应用的纽带,解决土肥科技成果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瓶颈”,促进土肥科技成果转化,为项目运行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国家土壤农化监测网络体系是科学监测土壤地力和肥情肥效的手段,是耕地保养与科学施肥方面的信息库,为地力建设和平衡施肥提供科学的依据;三方面建设内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附件9)。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一)基本农田质量和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建设 1.建设规模和类型

在西部地区和东北黑土区分别建设1亿亩和5000万亩旱涝保收基本农田,巩固东北黑土区商品粮食生产能力,保证西部退耕还林地区农民口粮,实现“以建保退”目标。同时按照五大耕地土壤类型区,综合考虑行政区划,在307个百万亩以上的土壤亚类上,100~200万亩的亚类建设1个,200~500万亩的亚类建设2个,500~1000万亩的亚类建设3个,1000万亩以上的亚类建设4个,共建设680个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每个综合示范区建设规模核心示范区2万亩,带动辐射示范面积50万亩。综合示范基地分为三种类型: 按照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在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柑橘、苹果等八大优势作物和水稻、蔬菜等大宗农作物主产区,选择代表性耕地土壤亚类,针对施肥比例失衡、用养失调等突出问题,建设以用养平衡为主的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全面推广有机肥料综合利用、平衡施肥和中低产田改良三项主体技术,带动耕地地力建设和肥料合理使用。

针对我国局部地区耕地土壤退化问题,按照5种耕地土壤类型区,针对东北黑土退化、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西北内陆干旱荒漠化、华北潮土盐碱化区、长江中下游水稻土次生潜育化区、南方红壤酸化与贫瘠化的不同类型特点,选择代表性耕地土壤亚类建设以土壤退化防治与修复为主的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通过完善配套田间灌溉、排水等设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自我修复功能。推广种植绿肥、积制农家肥、作物秸秆还田、示范推广生物有机肥,加强有机肥料投入。通过科学施肥,达到用养结合,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的目的。

在东南沿海和主要大中城市郊区等高度集约化种植区,针对目前普遍采用“高投肥、高产出”的超常规生产方式,土壤酸化、次生盐碱化、养分失调和土壤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的状况,选择代表性土壤亚类,重点在东南沿海和主要大中城市的蔬菜基地,建设以土壤改良与培肥为主的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通过采取水肥调控、平衡养分等土壤改良与利用相结合的技术措施,提高土壤肥力,防治污染,创造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土壤环境。2.主体技术

在综合示范基地重点推广三项主导技术措施: 一是农作物平衡施肥技术。充分利用国家土壤农化监测网络体系的监测信息,在对基地土壤质量、墒情、施肥效益以及农产品品质动态监测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及时准确地对大宗农作物施肥参数进行校正和系统更新;根据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栽培方式、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建立区域性的农作物平衡施肥模型和计算机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强化农化服务综合能力,重点开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一体化服务模式。二是有机肥料综合利用技术。建设有机肥料积造设施,包括堆腐塔、发酵池和农田有机肥积制坑(池)等,加强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示范和推广,变废为宝,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同时,强化秸秆还田示范普及,引导农民恢复和发展优质绿肥生产。三是土壤改良配套措施。主要是田间排灌沟渠等设施配套、农田整治等,包括合理耕翻改善耕层理化性状,合理灌排调节土壤水分和地下水位,绿肥合理利用、秸秆还田、生物覆盖增加有机肥投入,以及生物修复等综合措施,改良土壤耕作性状,提高灾害抵抗能力。3.建设内容

基本农田质量建设和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以测配站为主体的农化服务体系,开展平衡施肥、培肥地力和基本农田整治。示范区从土壤养分测试、肥效试验、科学配方、合理配肥等环节入手,带动土壤监测、地力建设、养分调查和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应用及其他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以测配站建设为龙头,以施肥专家咨询系统为中枢,以测试监测为手段,完善与其配套的“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技术指导”一条龙服务。在配肥体系建设上,广泛吸引企业和社会投资,采用市场经济运转机制,使农化监测和配肥一体化,创建全新的农化服务模式,形成一体化服务的联合体。统一为农民提供测土、施肥指导等技术服务,促进配方肥的推广应用。逐步建立起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管理的新型推广系统。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建设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附件10~13):(1)测配中心建设

以建设“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公益性服务设施为主,配备以常规分析项目为主的农化监测设备,建立平衡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平台,配备原位监测仪、流动测试仪器、技术培训设备,开展流动服务,把测试服务延伸到农户和田块。集中培训农民土壤采样技术,由农民采样、送样,进行速测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和有关基础信息确定施肥和培肥改土方案,提供给农民作为参考,并将微量元素肥料、叶面肥和其他农化物资等送到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配肥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和设备,起到示范作用,带动社会各界投资,采用联合开发、合股经营形式,联合“配肥、供肥”经营性单位,促进“测、配、产、供、施”一体化服务体系的形成,为农民提供土壤测试、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指导服务。

每个测配站建设农化监测服务能力覆盖主要常规检测项目,服务范围达到50万亩以上;建设配肥设施年生产能力2万吨左右,带动配方肥服务范围40-50万亩(次)。主要建设内容是:补充完善农化监测仪器设备,改进测试技术、改善测试环境,补充配肥机械设备,利用土壤测试和肥效试验取得的数据资料,通过计算机专家咨询系统,形成科学的肥料配方,经过配肥,加工生产成专用配方肥料,供应给农民并指导农民科学施用。(2)有机肥资源综合利用设施建设

按照科学积制农家肥,无害化处理集中产出的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发展绿肥和示范推广生物有机肥的要求,加强有机肥资源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绿肥生产,坚持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南方以发展冬绿肥为主,北方以发展旱地绿肥为主,恢复和发展绿肥生产,确保农闲季节作物覆盖率达80%以上,其中绿肥面积占50%左右,每亩鲜草产量达2000公斤以上。

主要建设内容是建设有机肥田间积造设施,平均每100亩建设一个积肥凼,每个基地建设200个。建设集中连片的优质绿肥试验示范田,开展不同绿肥品种的肥效试验,筛选、示范优质绿肥及综合利用方式。购置秸秆还田、绿肥翻压及有机肥综合利用相关设备。(3)基本农田建设和沃土工程高标准示范方建设

一方面在西部退耕还林区和东北黑土区分别建设1亿亩和5000万亩旱涝保收基本农田,同时在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建设核心示范区高标准示范方,每个面积为2万亩。通过高标准示范方的建设,建立改土培肥和科学施肥技术的示范展示窗口和培训基地,引导、带动、培训农民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推广普及实用技术。主要建设内容:一是小型土地整理,完善田间道路和沟渠配套,修缮田间桥、涵、闸、水窖等设施;二是土壤改良,针对土壤障碍类型采取相应的工程、农艺、生物和农业化学等综合改良措施。包括合理耕翻改善耕层理化性状,合理灌排调节土壤水分和地下水位,绿肥合理利用、秸秆还田、生物覆盖增加有机肥投入等;三是农业生产设施和小型农机具配备,包括耕翻、秸秆还田小型机械、大棚、节灌设备、灌溉施肥设备等;

(二)土壤肥料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中试基地建设

中试基地主要功能是进行土肥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试验、示范、中试和集成创新,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通过基地的示范、展示,加快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辐射与推广,为沃土工程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具体建设内容有: 1.新型肥料研发中试基地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在肥料施用上,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磷肥、轻钾肥,重大量元素、轻微量元素,导致施肥比例严重失调。在肥料品种上,以单质氮肥、磷肥和广谱型复混肥为主,针对性强的专用肥和复合微肥品种少,缺乏利用率高的缓释肥、包裹肥、控释肥。在施肥方法上,以撒施、表施、带水冲施肥为主,速效氮肥流失、挥发较多,肥料利用率持续偏低。因此,必须适应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抓紧对有发展前景的新型高效叶面肥、高效配方微肥、微生物肥料、优势特色农产品配方专用肥及其增效剂进行研发中试与示范推广,做到因土因作物科学施肥。通过技术创新,调优肥料结构,调精肥料品种,调高施肥效益。通过试验示范和技物配套服务,加快土肥科技成果转化。(1)主要建设内容:根据5大类型区、优势农作物区域布局和中试基地技术辐射范围,建设12个新型肥料中试基地。一是建设5个优势特色农作物专用肥研发中试基地。其中东北黑土区1个,研发中试玉米、大豆专用肥;华北潮土区1个,研发中试优质小麦专用肥;长江中下游区1个,研发中试优质水稻、“双低”油菜专用肥;南方丘陵区1个,研发中试优质水果、茶叶专用肥;西北旱区1个,研发中试棉花、药用植物专用肥。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中试车间土建工程(每个面积1200平方米),以及中试生产基地水、电、气、沟、渠配套;肥料中试设备购置,包括:搅拌机、粉碎机、提升机、烘干与造粒设备、包装机、全自动输送设备与电控系统;研发试验田间设施建设,包括试验隔离设施建设、土地平整、小型施肥器具购置、塑料玻纹管埋设等,研发试验田建设面积200亩。二是建设4个高效配方微肥与新型叶面肥中试基地。其中东北黑土区1个,研发中试优质大豆复合微肥和叶面肥;长江中下游区1个,研发中试 “双低”油菜复合微肥和叶面肥;南方丘陵区1个,研发中试优质水果、茶叶复合微肥和叶面肥;西北旱区1个,研发中试棉花复合微肥叶面肥。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肥料研发用房与中试车间土建工程(每个1000平方米),以及中试生产所需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配套;自动化生产线中试设备购置:搅拌机、粉碎机、造粒机、硫化床干燥机、包(分)装机、高压锅炉及部分质量控制与辅助设备;研发试验田建设面积150亩及其田间设施配套。三是建设2个微生物肥料中试基地。其中华北潮土及褐土、棕壤土区1个,重点研发中试适宜北方碱性土壤、干旱、半干旱条件下的微生物肥料新产品;南方丘岗地红黄壤区1个,重点研发中试适宜南方酸性土壤、湿润条件下的微生物肥料新产品。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菌种发酵室土建工程建设(每个1500平方米);购置研发与中试设备,包括:高压蒸汽灭菌设备、低温烘干设备、发酵设备、粉碎机、搅拌机、包装机以及显微镜等相关检验设备;中试基地研发试验田建设(面积150亩)及其设施配套。四是建设1个高效缓释肥、包裹肥与化肥增效剂中试基地。依托科研院所等技术单位,在长江中下游水稻土区建设1个包裹肥、缓释肥、化肥增效剂等新产品中试基地。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中试基地土建工程建设(面积2000平方米);购置高效缓释肥与化肥增效剂中试反应釜、搅拌机、粉碎机、包膜喷浆机、造粒设备、包装机;研发试验田建设及其试验设施配套,试验田建设面积150亩(附件14)。(2)主要功能:一是中试功能。即在大量的田间配方筛选试验、肥效试验、安全性鉴定试验的基础上,对先进实用的土肥技术进行物化产品的中试。中试产品应是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具有市场发展前景或需示范引导的土肥新技术、肥料新产品,以确定相关产品的设备选型、技术参数,完善生产工艺,同时为制定相关产品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展示功能。组装、集成土肥新技术及其配套技术,并通过物化后的新型肥料产品的试验示范,展示新型肥料和新技术在优势农产品生产中的功效,从而带动新型肥料产业的发展;展示其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和防止肥料流失的作用,从而保护农业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展示其在农业生产中节本增效、降本增收的作用,从而为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三是培训功能。新型肥料中试基地不仅是展示土肥新技术、肥料新产品的窗口,也是培训从事肥料生产、经销、农技推广与管理人员以及农民的有效阵地。肥料生产商和经销商、基层干部、广大农民,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新产品和示范展示现场,得到知识更新和技术更新,从而为今后直接或间接地引进、开发、推广相关技术和肥料产品打下基础。2.精准施肥研发中试基地

精准农业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方向。精准施肥的基本原理是信息技术与施肥、灌水等农艺措施的有机结合,逐步缩小田间操作单元。根据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精细准确地调整各项生产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优化各项农业投入。通过实现小尺度管理田间变异,获取最佳产量和效益,并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它基于“3S”系统,综合、集成、管理区域(农田)的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及施肥参数,及时给出并适时调整农田(与系统特性相关的操作单元)施肥方案。在田间施肥过程中,通过专家咨询决策系统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施肥机械,对每个操作单元进行精确定量的施肥操作。为紧跟世界农业科技发展潮流,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实际,缩短我国农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推进我国农业科技革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针对全国五大耕地土壤类型区的特点,建设5个精准施肥研发中试基地。

(1)主要建设内容:一是研发中试基础设施及仪器设备。包括精准施肥研发中试实验室、配套用房等基础设施及遥感接收、信息处理、指令传达与信息反馈等仪器设备。二是中试基地及机械设备。中试基地及示范区土地占用、小型田间工程建设、机械库、变量施肥机械设备及仪器购置等。三是“3S”系统相关软件购置与配套。即RS、GPS与GIS系统硬件设备配套及相关软件购置。四是基地基础数据库建立与应用软件开发。主要是基于“3S”技术,收集耕地基础地力与田间肥效试验参数,绘制中试基地耕地地力要素基础图件,建立土壤农化基础数据库,开发精准施肥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传输、管理平台和施肥专家咨询与决策服务系统,并进行示范推广,对系统参数进行校正完善等(附件15)。

(2)主要功能:一是获取技术参数。通过田间试验和示范,取得5大类型区不同种植制度和生产条件下主要作物的施肥技术参数,为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提供基础数据。二是建立专家施肥技术体系与决策支持系统。采集示范基地的农业资源数据和生产管理数据,输入计算机系统进行分析处理。运用“3S”技术,构建不同区域、多层次的农化信息管理系统、专家咨询与决策支持系统,指导田间操作和管理措施,实现土、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管理,为全面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三是系统完善与技术示范。将GIS技术和专家咨询与决策支持系统相结合,建立田间管理支持系统与机具自动操作系统,在示范区示范应用(中试),并不断完善。四是研制开发自动控制与变量作业机具。在引进与GIS技术相配套的变量控制作业机具的前提下,加强技术吸收与开发,研制开发国产化的变量作业机具,降低技术应用成本。

3.有机肥资源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研发中试基地

大量的城乡生活垃圾、农作物秸秆、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日益增多,其中城乡生活垃圾累计量已达世界之最。但仅有不到30%得到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全国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约7亿吨,但随意焚烧秸秆的现象随处可见;来自国家环保局的数据显示,黄浦江流域牲畜粪便污染占污染总量的36%;云南滇池中的有机废弃物、农田废水等达2000万吨,占污染总量的45%。同时,传统的以培肥地力为主的绿肥生产连年滑坡,农田有机肥投入日趋减少,耕地用养失衡、质量下降,难以适应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的需要。为此,根据我国有机肥资源的现状和有机肥产业的发展基础,以促进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综合开发利用,恢复和发展绿肥生产为目的,建设3个秸秆高效腐熟菌剂中试基地;建设10个有机肥产业化中试基地;恢复和完善8个绿肥生产试验示范基地。

(1)主要建设内容:一是秸秆高效腐熟菌剂中试基地。在华北潮土及褐土、棕壤土区,长江中下游水稻土、潮土区,南方丘岗地红黄壤区各建立1个秸秆高效腐熟菌剂中试基地。内容包括菌剂中试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菌种筛选、繁育、保藏、检测等研发设备购置等。二是有机肥产业化中试基地。在长江中下游区、华北区的沿海(渤海、黄海)、沿江(长江)和沿线(南水北调中线)大城市周边,按农作物秸秆、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城市生活垃圾和农产品加工下脚料(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产业化中试基地4种类型,建立10个有机肥产业化中试基地,每个基地占地150~300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中试车间、晒场、仓库、预处理沉淀池等建设,有机物料发酵塔与传送装置,粉碎机、造粒机、包装机等中试设备等。三是绿肥综合利用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在长江中下游区建设3个,南方区建设5个绿肥综合利用试验示范基地,完善和配套试验示范田间基础设施,建设绿肥越冬越夏保护设施,筛选优质绿肥和多用途绿肥,开展绿肥综合利用中试示范,提高绿肥生产能力和质量。(附件16)。(2)主要功能:引进、筛选、繁育适应不同有机废弃物类型的发酵除臭菌种(剂),如农作物秸秆快速发酵腐熟剂、畜禽粪便与生活垃圾发酵除臭剂等,为各地城市生活垃圾与秸秆处理,全国生物有机肥、精制有机肥生产提供安全、高效、实用的新型功能菌剂(种)。同时,开展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性试验,为项目实施区提供相关技术和核心原料(发酵、除臭菌剂),为有机肥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有机肥产业化中试基地主要是开展先导性技术研究与集成,针对不同气候不同农区的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城市生活垃圾等有机肥源类型,集成核心技术与配套技术研究(如不同有机废弃物的发酵、除臭、脱水、保肥技术),获取相关技术参数、定型生产设备、完善生产工艺、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并进行示范应用,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有机肥产业化开发应用模式。实现分类指导,为全国有机肥产业化开发树立示范典型。绿肥综合利用生产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主要功能为引进、筛选、开发与当地耕作制度相适应的高效经济绿肥及水土保持绿肥(以紫云英和多用途的经济绿肥为主),兼顾水田、旱地和园地绿肥,保护绿肥种质资源。同时,研究开发和示范推广绿肥高效种植技术,促进绿肥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优化绿肥生产结构,走肥粮、肥菜、肥饲兼用的路子。

4.耕地改良与培肥研发中试基地

耕地土壤退化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土壤流失、盐碱化、荒漠化、次生潜育化、酸化、城市郊区和工矿区周边土壤污染等已不容忽视,有机质下降、土壤结构性变差,导致抗旱、抗涝能力减弱,土壤自然肥力的降低和持续生产能力下降。因此,要加强耕地改良与培肥技术的开发和中试,解决耕地土壤退化问题。按照5大耕地类型区的土壤改良特点,建设10个耕地改良与培肥研发中试基地,其中东北区2个,中试黑土退化与保育技术;华北区2个,中试潮土盐碱化、耕地污染防治与培肥技术;长江中下游区2个,中试耕地次生潜育化、耕地污染防治与培肥技术;西北区2个,中试荒漠化防治与培肥技术;南方区2个,中试水土流失、土壤石漠化、耕地污染防治与培肥技术。

(1)主要建设内容:中试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日光温室、实验室、办公用房等;试验基地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田间灌溉工程、小型田间排水工程、土地平整和田间模拟设施等;科研仪器设备和农田作业小型机械等(附件17)。

(2)主要功能:一是提供技术支撑。为耕地改良与培肥技术中试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我国耕地土壤改良与培肥技术创新,提高改土培肥的整体科技水平。通过对各耕地土壤类型区的障碍因素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针对不同区域耕地土壤类型的工程、生物和农艺改良培肥技术措施,建立适合本区域土壤类型的高效种植模式,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提供技术支撑。二是示范应用。通过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和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引导基地周边乃至整个区域的广大群众应用改土培肥新技术、新成果,改善本区域农田生态环境,提高耕地地力等级和产出能力,促进耕地土壤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三)国家土壤农化监测网络体系建设

土壤农化信息是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因土种植、因土改良、因土施肥和合理配置土肥水资源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为此,必须加强全国土壤农化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土肥数据库系统,开发信息分析处理和管理软件,及时收集、汇总、整理、分析有关数据,定期发布汇总信息,为农业生产决策和土壤肥料行业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1.建设规模

考虑到全国不同农区生态环境、作物布局、耕作制度、土壤类型、代表面积、管理水平、经济基础的差异,全国耕地土壤农化监测网络体系的建设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按照我国耕地土壤类型分布,建立覆盖全国307个100万亩以上耕地土壤亚类的土壤农化监测区域站;二是建立34个覆盖全国5大耕地土壤类型区的土壤农化监测分中心;三是完善全国土壤农化监测中心。通过沃土工程建设,建成网络化、自动化、高效化、信息化的土壤农化监测体系,覆盖全国主要土壤类型。其中307个区域性土壤农化监测站是基础和骨干,直接为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服务,是系统数据的主要来源,是体系实现自身基本功能,服务农业,服务农民,服务农村,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34个分中心是关键,起到衔接中央与地方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起传递土壤农化监测信息,管理和指导所辖行政区域监测站的作用,为省级政府和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是维持体系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全国土壤农化监测中心是核心,起龙头和统率作用,保证整个土壤农化监测体系的运转,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全国土壤农化信息的动态变化情况,为保护土地资源、指导科学施肥,进一步依法兴农、依法治土提供信息支撑,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建设内容

(1)完善307个土壤农化监测区域站

土壤农化监测区域站是根据我国主要耕地土壤类型区域分布情况而建立的,每个100万亩以上的耕地土壤亚类建立1个土壤农化监测区域站。区域站是全国土壤农化监测网络体系的基础和数据源;是土壤肥料理论创新、科技创新的基础。它直接面向基层,是土肥部门服务农业、服务农民、服务农村的重要手段。主要建设内容:重点加强区域性的土壤地力监测和肥料区域试验,对基层土壤农化监测点的监测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完成区域性的微量元素、重金属等监测内容。一是加强监测点田间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耕地地力长期定位监测点、肥料区域试验基地田间设施,包括试验地的土地平整、沟渠完善、小区设置、不同处理监测小区的水泥板隔离、田间标志以及必要的灌、排田间设施等;二是配备相应的监测设备,包括田间样品采集、制备、称量、分析化验相关仪器,增加微量元素、重金属等分析仪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GPS定位仪、采样监测专用车等设备;三是改造监测环境条件,包括化验室装修、水电改造、控温、通风、排毒设施等(附件18)。

(2)完善34个全国土壤农化监测分中心

土壤农化监测分中心是链接中央和地方土壤农化监测的桥梁和纽带,为省级政府和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代表全国土壤农化监测中心,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壤农化监测技术指导、数据汇总、信息传递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主要建设内容:按照全国土壤分布规律、气候特点、种植利用特点和主要生产问题,在5个类型区域内建立34个全国土壤农化监测分中心。建设内容一是加强肥料肥效鉴定试验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试验地的土地平整、沟渠完善、小区设置、不同处理监测小区的水泥板隔离、田间标志以及必要的灌、排田间设施等;二是配备相应的监测设备,包括田间样品采集、制备、称量、分析化验相关仪器,增加大型、精密分析仪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GPS定位仪、采样监测专用车等设备;三是改造监测环境条件,包括化验室装修、水电改造、控温、通风、排毒设施等(附件19)。(3)完善全国土壤农化监测中心

全国土壤农化监测中心是国家土壤农化监测网络体系的龙头、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收集、汇总、分析和发布全国土壤农化监测信息报告,对全国各级土壤农化监测站起行业指导和质量监督管理作用。

主要建设内容:一是加强肥料肥效鉴定试验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试验地的土地平整、沟渠完善、小区设置、不同处理监测小区的水泥板隔离、田间标志以及必要的灌、排田间设施等;二是配备相应的监测设备,包括田间样品采集、制备、称量、分析化验相关仪器,增加现代化大型、精密、自动分析仪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GPS定位仪、采样监测专用车等设备;三是改造监测环境条件,包括化验室装修、水电改造、控温、通风、排毒设施等(附件20)。3.业务功能 为适应当前农业生产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更新和完善耕地土壤农化监测内容,应用先进的GPS、GIS、现代测试和网络传输技术,对涉及土壤农化的主要项目进行定量监测。国家土壤农化监测网络体系主要完成六大方面的业务功能:土壤地力监测;土壤墒情监测;耕地养分轮查;肥料区域试验;肥料肥效鉴定;养分资源和肥情监测。监测信息经过逐级汇总,建立全国耕地土壤农化监测信息定期分级发布制度。全国土壤农化监测中心及分中心在收到监测资料后,及时进行整理分析预测,并于当年七月底前,分别通过有关渠道发布上全国和各省的耕地土壤农化监测简报,其中土壤地力监测、肥料区域试验、肥效鉴定监测简报每年发布1次;肥情监测简报每月发布1次,土壤墒情监测、耕地养分轮查简报与作物生育期相适应,做到及时准确;监测报告分别阐述相关监测内容变化的状况,分析原因,对变化趋势作出预测预警,并提出风险防范对策,为政府部门、涉农企业和广大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具体监测内容如下:(1)耕地土壤肥力监测

按照《全国耕地土壤监测规程》,在不同土壤类型上,根据基础地力的高低,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作为监测点,重点对耕地土壤肥力变化状况进行监测。观察和记载耕地土壤的立地条件(地形部位、成土母质、耕层厚度、地下水位、剖面构型)、农田基础设施(灌溉排水能力、水土保持水平)、土壤理化性状(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酸碱度、容重、机械组成等)、大田作业生产情况和灾害发生情况,采集土壤和植株样品进行分析化验等。

(2)耕地土壤墒情监测

按照《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技术规程》要求,在不同气候区,通过对降雨量、气温、农业技术配置、作物产量、灾害性天气等的观测记载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分析耕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分析土壤墒情对不同作物的影响,提供旱情程度的预测预报。(3)耕地养分轮查

开展耕地养分的分片轮查,对所在区域的土壤大量元素速效养分每年调查1次,中、微量元素、全量养分等每3~5年进行一次调查,获得我国耕地养分状况信息,指导当地的农业生产。同时重点监测城郊蔬菜、水果生产基地土壤环境状况,指导优势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合理布局。(4)肥料区域试验

通过建立全国肥料肥效区域试验网,进行联合肥料区域田间试验,明确不同肥料品种的适宜区域,特别是新型肥料的肥效和适用区域、适用作物;筛选、推荐优质肥料品种,提出不同地区、不同土壤、不同作物需要的肥料种类、肥料用量和最佳的施用技术;制定全国和本辖区肥料区划,提出不同地区氮、磷、钾和微量元素适宜的比例以及肥料资源合理配置的宏观规划。

(5)肥料肥效鉴定

根据农业部颁布的《肥料登记管理办法》,要求所有的新肥料品种、土壤调理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必须经过多个地区、两年时间以上的正规田间试验,证明其有效(增产)、无毒、无污染,方可允许进入农业推广领域。借鉴国外肥料管理工作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肥料肥效鉴定网络,按照《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进行规范的肥效鉴定试验,以达到鉴定、筛选和向农民推荐可靠、信得过产品的目的。(6)养分资源和肥情监测

对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肥料投入数量、品种、比例、施用方法、施肥习惯等进行农户定点调查,并在肥料经销点对肥料市场价格变化、肥料供求能力、施肥结构等情况进行调查,提供全国养分资源利用状况和肥情信息。在测定土壤养分,调查施肥投入养分的基础上,监测养分利用率和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状况。对农田养分投入进行监测,特别是对有机肥料的安全使用进行监测,确保养分资源的合理、安全使用。

二、区域布局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自然气候条件迥异,耕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因此,实施沃土工程必须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按照全国土壤分布规律、气候特点、种植利用特点和主要生产问题,分5个类型区域实施沃土工程项目(附件21,22)。

(一)东北黑土及北方风沙盐碱土区

该区包括辽、吉、黑、内蒙古4省区的全部,总耕地面积约4.2亿亩,以一年一熟为主,为世界著名的“黑土带”、“黄金玉米带”,是我国重要的优质小麦、专用玉米和高油大豆生产基地。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地力退化速度快,风沙、盐碱危害重,科学施肥水平低,土肥基础设施差。

主攻方向:重点建设东北黑土5000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完善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做到耕地用养结合,实现黑土保育和持续利用,巩固东北黑土区粮食生产能力。同时在优质强筋小麦带和专用玉米带及高油大豆主产区的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水稻土、栗钙土、盐渍化土和风沙土等耕作土壤类型上,建立5个土壤农化监测分中心、69个土壤农化监测区域站;在东北黑土退化和风沙盐碱危害严重的核心区,建立2个耕地改良与培肥研发中试基地;在土肥新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强的省会城市,建立2个新型肥料研发中试基地;在有机废弃物和秸秆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2个有机肥料资源综合利用研发中试基地。选择土肥技术力量相对较强的省(区),建立1个精准施肥研发中试基地。在优质强筋小麦带和专用玉米带及高油大豆主产区,建设101个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

(二)华北潮土及褐土、棕壤区

该区包括京、津、冀、鲁、豫5省市的全部和苏、皖的北部部分地区,耕地面积约4.67亿亩。以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为主,是我国优质小麦、玉米、棉花、苹果等优势农产品的主产地。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田间地头焚烧秸秆严重,耕地用养失衡,尤其在平原区,问题更为突出;肥料投入相对不足,有机肥与无机肥施用比例失调;土壤耕层变浅、板结,沙化、盐渍化严重;农田基础设施不配套,防涝或抗旱能力不强,尤其是丘岗山地季节性干旱非常严重。

主攻方向:重点在黄淮海平原,燕山和太行山区,山东丘陵区的潮土、褐土、棕壤、砂姜黑土等主要耕地土壤类型上,建立6个土壤农化监测分中心、66个土壤农化监测区域站。在土壤盐碱化危害严重的黄淮海地区建立2个耕地改良与培肥研发中试基地。在大城市郊区,选择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3个有机肥资源综合利用研发中试基地。选择土肥科研、教学、推广力量相对较强的地区,建立2个新型肥料研发基地,1个精准施肥研发中试基地。在优质小麦、玉米、棉花、苹果等优势农产品的主产地建设160个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

(三)长江中下游水稻土区、潮土区

该区包括鄂、湘、赣、沪、苏、浙、皖等7省市的绝大部分,总耕地面积约3.26亿亩。以两熟或三熟制为主,是我国水稻、“双低”油菜、柑橘、棉花、茶叶和蔬菜主产区。主要问题:一是我国单位面积氮肥用量最高区,导致河网水系污染严重;二是我国土壤贫钾区,导致土壤养分严重失衡;三是潜育性稻田面积最大区。主攻方向:重点在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浙江、苏南的水稻土和潮土类型上,选择主要的优质稻、“双低”油菜、柑橘、优质棉、名优茶和蔬菜生产基地,完善8个土壤农化监测分中心、46个土壤农化监测区域站。在环太湖高度集约化种植,土壤退化、盐渍化危害严重的土壤类型上建设2个耕地改良与培肥研发中试基地,在面源污染严重的地区建设6个有机肥资源利用研发中试基地,选择科技力量强的地区建设3个新型肥料研发中试基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建设1个精准施肥研发中试基地。同时,在优质稻、“双低”油菜、棉花、蔬菜等主产地,建设158个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

(四)南方丘陵岗地红、黄壤区

该区包括闽、粤、桂、琼、云、贵、川、渝等8省区市的绝大部分和湖南、江西两省的一部分,是我国重要的“双高”甘蔗、优质柑橘、优质脐橙、烤烟和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总耕地面积4.2亿亩,其中西南4省市水田旱地基本各占一半,主要问题:一是在西南“喀斯特”山丘地区和南方红壤区土壤酸、粘、紧、瘦,季节性干旱严重,冷浸田、瘠薄地是该地区最典型的低产土壤;二是旱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沙化、石漠化严重;三是施肥水平低,投肥质量不高。主攻方向:重点在桂中南、滇西南、粤西等“双高”甘蔗优势产区,长江上中游、赣南、湘南、桂北、浙南、闽西、粤东等柑橘优势产区,云贵高原、桂北湘南山地优质烤烟原料生产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集中分布的红壤、黄壤、紫色土、水稻土和石灰土等主要耕地土壤类型上,完善8个土壤农化监测分中心、66个土壤农化监测区域站。同时,建立3个新型肥料研发中试基地,2个土壤改良利用技术研发中试基地,8个有机肥资源综合利用研发中试基地和1个精准施肥研发中试基地。在优质水稻、“双高”甘蔗等优势作物主产区建设166个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

(五)西北旱作黄绵土及荒漠灌耕土区

该区包括晋、陕、甘、宁、青、新、藏等7省区的绝大部分,总耕地面积约3.2亿亩,其中灌耕土约3500万亩,以一熟或套作两熟为主,其中新疆的南部是世界著名的新棉区。该区既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也是耕地土壤退化和干旱缺水相对严重的区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干旱缺水,旱区水土流失和灌区次生盐渍化严重;二是施肥水平低,不仅投肥结构不合理、有机肥投入明显不足、养分比例失调严重,而且肥料投入水平是全国最低的地区之一。主攻方向:重点建设西部退耕还林区1亿亩旱涝保收基本农田,加强农田整治和中低产田改良,稳定和提高耕地地力,保证西部退耕还林地区农民口粮,实现“以建保退”的目标。同时在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和新疆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甘肃河西走廊西北内陆棉区的黄绵土、褐土、黑垆土、灌淤土、灌漠土等主要土壤类型上,建立健全7个土壤农化监测分中心、60个土壤农化监测区域站。同时,建立2个新型肥料研发中试基地,2个土壤改良与培肥研发中试基地,2个有机肥料综合利用研发中试基地和1个精准施肥研发中试基地;在棉花、苹果等优势作物主产区,建设95个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以“秸秆覆盖、生土熟化、蓄水保墒、平衡施肥”为重点,加强耕地退化、荒漠化治理与修复。

第五章 投资估算与效益评估

一、投资估算

(一)投资估算

整个项目需要总投资5058122.1万元,其中西部退耕还林区1亿亩旱涝保收基本农田建设3000000万元,东北黑土区5000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1500000万元,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建设359040万元,土肥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中试基地建设投资60133.7万元。国家土壤农化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投资138948.4万元(附件23)。

(二)资金筹措

项目规划期内总投资5058122.1万元。其中,中央非经营性基本建设投资2628602.1万元,占52%;地方配套2429520万元,占48%。除国家土壤农化监测网络体系和土肥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中试体系建设资金全部为中央投资外,其它建设项目均按中央和地方1:1的比例筹措资金。中央投资主要用于监测设施、分析仪器设备、数据收集处理设备、研发中试设备、有机肥综合利用设施等建设,地方配套主要用于土建和部分设备购置配套等费用。

二、效益评估

沃土工程项目的实施,将大大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肥料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明显增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服务功能,加快新技术研发和实用技术推广,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效益

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通过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平均每亩可增产粮食40公斤以上。沃土工程项目建成后,可建成西部退耕还林区1亿亩旱涝保收基本农田,东北黑土区5000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按西部亩增产50公斤,东北亩增产80公斤计算,可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90亿公斤。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区建设每年受益面积可达3.536亿亩。考虑到沃土工程是大面积推广示范,按我国平均复种指数155%,核心示范区每亩增产粮食40公斤,辐射推广区每亩增产粮食20公斤计算,每年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13.8亿公斤,增收113.8亿元以上;按我国粮食平均单产293公斤计算,相当于新增6825万亩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按项目区受益人口2.17亿计算,相当于人平增收92元。按2002年我国平均亩施用化肥22.2公斤(纯养分),通过项目实施提高肥料利用率10%计算,相当在现有基础上节肥25%,每年可减少肥料损失196.2万吨,按目前1:0.45:0.18的氮、磷、钾施用水平,折合尿素、普钙和氯化钾769.3万吨,价值60亿元(按2003年4月全国尿素1438元/吨、普钙375元/吨、氯化钾1361元/吨的平均零售价计算),相当于项目区人均节支27.6元。合计每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00亿公斤,节本增效270亿元,为项目区农民年人均增收节支120元。

(二)社会效益 通过实施沃土工程,建立健全全国土壤农化监测网络体系,保证耕地土壤农化监测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及时、准确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耕地地力与施肥效益、耕地环境质量、肥料市场行情等方面的动态信息,增强政府宏观决策的针对性、科学性;定期发布耕地土壤肥力、墒情、肥效肥情变化预测预报,提高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加强耕地、肥料质量管理的整体水平,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势作物区域布局。同时利用监测信息,为农民合理种植提供科技指导,指导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快平衡施肥、培肥改土、旱作节水等实用技术的推广,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通过加强土肥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中试基地建设,增强土肥科技的持续创新能力,为合理利用与管理耕地资源,因地制宜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强作物产业带区划与宏观管理提供技术支撑;通过中试功能,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提高土肥技术推广的科技含量。通过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建设,全面推广有机肥料综合利用、平衡施肥和中低产田改良三项主体技术,带动耕地地力建设和肥料合理使用,从而充分发挥耕地生产潜力,减少不合理的化肥施用和结构调整的盲目性,改善农产品品质,保证广大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生态效益 通过实施沃土工程,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逐步优化肥料施用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避免盲目施肥造成的肥料流失和浪费,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通过合理施肥,增强作物抗性,减轻作物生理病害的发生,减少农药使用量,促进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生产。通过加强有机肥资源利用研发,促进农作物秸秆还田,解决田间地头随意焚烧秸秆造成的大气污染等危害;推进有机肥料产业化进程,加快城市郊区大型养殖场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减轻废弃物堆弃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和江、河、库、湖的富营养化。通过沃土工程建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作物根系环境,提高耕地地力,增强耕地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总量和活性,提高土壤的自净能力和作物的抗逆能力。

第六章 实施步骤与保障措施

一、实施步骤

该规划计划从2003年开始启动,至2007年实施完毕,历时5年时间。根据轻重缓急和工作基础,项目投资进度如下(附件24):

(一)2003年为前期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完善《沃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2003-2007年),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落实项目建设投资计划。编制项目初步设计,细化分项内容建设方案,制定详细的分工作计划;成立项目组织机构,组建项目管理机构,建立项目管理相关制度;做好项目技术准备,制定相关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

(二)2004年为项目全面启动阶段

主要任务是在全国34个省(市、区)全面启动沃土工程建设,重点是完善国家土壤农化监测网络体系,包括1个全国土壤农化监测中心,20个全国土壤农化监测分中心和80个农化监测区域站建设。完成23个土肥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中试基地建设,约占总数量的50%;建设3000万亩西部、东北黑土旱涝保收基本农田和100个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

(三)2005年为监测体系与中试基地建设攻坚阶段

主要任务是基本完成国家土壤农化监测网络体系建设任务,包括14个全国土壤农化监测分中心和200个农化监测区域站建设;建设25个土肥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中试基地,完成研发中试体系建设任务;建设5000万亩西部、东北黑土旱涝保收基本农田和200个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

(四)2006年为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建设攻坚阶段

主要建设27个土壤农化监测区域站,全面完成国家土壤农化监测网络体系建设任务;完成全部土肥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中试基地建设任务;建设5000万亩西部、东北黑土旱涝保收基本农田和200个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

(五)2007年为项目建设扫尾与验收总结阶段

全面完成项目总体建设任务,充分利用全国土壤农化监测网络体系,广泛采集耕地地力、墒情、肥效和肥情信息;经过逐级汇总处理和定期发布,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建设2000万亩西部、东北黑土旱涝保收基本农田和180个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完成全部综合示范基地建设。做好项目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组织项目验收和总结。

二、科技支持

沃土工程是一项社会公益性、基础性很强的农业基础工程,建设内容丰富,投资规模大,建设时间长,工作难度大,科技含量高。为此,必须从保障国家安全和确保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实施沃土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力的科技支持和保障措施,确保该规划的顺利实施。

(一)广泛应用现代高新技术

重点应用GIS技术、GPS技术、网络传媒技术、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现代土肥监测技术等等。通过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加强技术创新,建立适合我国情况的土肥高新技术应用模式,全方位提高沃土工程项目建设的科技含量。

(二)吸取各界力量共同参与

重点是搞好土肥行业的农、科、教三结合,加强土肥技术交流,协作攻关合作开发,实现优势互补,增强科技研发实力,缩短科技转化周期,加快科技成果的利用。

(三)加强技术培训与标准化管理

重点是加强土肥系统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的技术培训,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开展土肥先进实用技术的宣传,迅速提高广大土肥科技工作者应用现代高新技术的水平,推进土壤农化监测、数据采集处理以及技术推广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土、肥、水新技术和新工艺,特别是快速、自动化监测技术、配方掺混肥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的引进与应用,全面提高地力建设和科学施肥的技术水平,实现农业科技进步的跨越式发展。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沃土工程建设内容丰富、层次性强、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建设难度大。因此,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上下同心,左右协调,齐抓共管,才能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农业部成立沃土工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牵头组织规划编制,负责项目计划、财务、资金和实施管理工作。各省(市、区)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沃土工程项目建设的组织协调、质量监督管理与配套资金筹措等工作。二是建立良好的项目运行管理机制。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和项目合同管理,层层签订项目合同书,以合同的形式对项目建设目标任务、技术经济指标、技术质量标准、建设期限、资金配套与使用以及奖惩方法等做出具体规定。三是加强项目计划、财务与资金管理。为保证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地方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明确各项目承担单位必须设立沃土工程项目专账,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和封闭运行管理。各项目建设单位必须根据农业部下达的项目批复,加强项目资金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每一个项目都要进行专项审计,并将审计结论列为项目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

(二)政策支持

一是在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尽早出台《全国耕地保养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管法律法规。二是在全面贯彻《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抓紧制定《肥料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肥料市场准入管理与质量监督管理。三是制定鼓励农民积造有机肥料、种植绿肥、增加有机肥投入的相关政策,对有机肥料资源利用、新型肥料研发项目所需流动资金,优先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科技跨越计划等重大项目扶持范围,给予税费减免和贷款贴息。对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等的生产和运输,在生产许可证管理和运价上给予政策支持,促进土肥科技产业化和土肥技术服务社会化。

(三)资金保障

沃土工程属于国家重大的公益性、基础性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符合我国加入WTO后国家关于“加强农业国内支持,调整农业补贴方向和支持结构,把农业国内支持的重点转到提高农业竞争力上”的一般原则。因此,将建设投资全额纳入中央和地方非经营性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同时,将项目建成之后维持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公益性、基础性工作经费,如耕地地力监测、土肥信息采集、系统数据维护、更新和分析化验经费等等,分别列入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预算。

附件:

附件1全国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

附件2 1985-1995年我国耕地土壤缺素状况变化 附件3粮食生产物质投入成本示意图 附件4全国农田有机、无机养分投入量表 附件5温家宝对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调查报告的批示

(一)附件6温家宝对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调查报告的批示

(二)附件7温家宝对高祥照等同志致朱镕基信实施沃土工程的建议的批示 附件8朱镕基关于实施沃土工程的批示 附件9 沃土工程体系结构示意图

附件10 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基地建设内容和投资估算表 附件11 测配中心土壤农化监测设施和仪器设备明细表 附件12 测配中心配肥和流动测试服务设备明细表 附件13 高标准示范方建设内容和投资估算表

附件14 新型肥料研发中试基地建设内容和投资估算表 附件15 精准施肥研发中试基地建设内容和投资估算表

附件16 有机肥资源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研发中试基地建设内容和投资估算表 附件17 耕地改良与培肥研发中试基地建设内容和投资估算表 附件18 土壤农化监测区域站建设内容和投资估算表 附件19 全国土壤农化监测分中心建设内容和投资估算表 附件20 全国土壤农化监测中心建设内容和投资估算表 附件21 沃土工程区域布局示意图

附件22 沃土工程建设内容区域布局示意图 附件23 沃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投资估算表 附件24 沃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投资进度表 附件25 沃土工程规划建设项目表(分年安排)

第四篇:园林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园林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摘要: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项目投资决策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科学论证,包括对与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得出真实可行的结论,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区北二路园林绿化工程为例,论述园林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关键词:风景园林;风景园林工程;可行性研究和论证;珠海 1 项目总论 1.1 项目背景

珠海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的最南部,东与香港水路相通,南与澳门相连,是我国最早创办的经济特区之一。高栏港经济区是珠海市新开发的以港口、石油化工为龙头的经济开发区,开发总面积达380km2。高栏港口岸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拥有珠江三角洲最大吨位的液体化工品码头泊位和建设30万t级石化大码头的良好自然条件。

目前港区产业链条日臻完善,经济增长势头异常迅猛,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引擎”和“龙头”作用初步显现,正奋力打造世界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广东省先进重化产业基地、中国南方大型环保能源基地,努力建设中国休闲旅游度假中心和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的“3+2”产业[1]。

1.1.1 项目名称

珠海高栏港经济区北二路园林绿化工程 1.1.2 项目主管部门

珠海高栏港经济区管理委员会 1.1.3 项目拟建地点

本项目位于高栏港经济区石化基地内,以景观工程为主。道路起点坐标:X=2432671.3664,Y=86092.2721;终点坐标:X=2433375.3350,Y=85330.1458,道路长1 038m,宽14m,属城市支路。

1.1.4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地方政策、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

2)《珠海市临港石化基地市政工程规划》(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3)高栏港经济区管委会提供的近期划地工作图。4)珠海高栏港经济区政府2012年投资计划。5)有关地形、地质、气象、潮汐资料。6)有关市政基础资料,相关合同等。1.1.5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概况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本项目的实施对改善石化基地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促进该片区城市土地升值和全面开发,保持经济高速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对提高石化基地整体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项目的实施是必要和急需的。

2)项目发展及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念。本次道路绿化位置位于化工园区,针对周围环境的特殊性,应符合相关国家行业规范——石油化工厂区绿化设计规范。

3)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深圳市中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并通过珠海高栏港经济区环保局的审查批复。

1.2 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珠海高栏港经济区石化基地的开发建设已取得了很大成效,北二路景观工程的开工建设,为园区的开发提供了基本的市政配套设施,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置业环境,是南水化工专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前提,为了加快园区的开发建设,提高园区的影响力,本项目的建设刻不容缓。

1.2.1 项目规模

本次改造的主要内容为2条市政道路红线外侧绿地景观的美化、人行道铺装、排洪渠边坡防护绿化、绿化喷灌和排水。其中绿化总面积约3.5万m2、人行道铺装面积约1.1万m2,喷灌面积约3.5万m2。

1.2.2 环境保护

为了减少工程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施工中遇到连续晴好天气但起风的情况下,对堆土表面洒水,防止扬尘,同时施工者应对土地环境实行保洁制度。

1.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本项目属于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工程一次性做好地下管线的综合设计、预留及预埋工作,避免重复开挖、重复建设,节约建设投资[2]。

施工单位加快前期工作,落实建设资金,早日开工,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养护管理措施。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2008年底,《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珠海定位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3]。目前,高栏港经济区石化基地内已吸引了包括中海油、PTA、壳牌、三一重工、宝塔石化等在内的一大批企业落户,为其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工业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日渐突出,人们对改善生存条件的愿望也日趋迫切。

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和工业、旅游业一样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如何搞好环境绿化,构建生态园区,提升高栏港园区的竞争力,是发展高栏港经济区经济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1 项目发展概况 2.1.1 地形地貌

本地区属华南准台地的一部分,按大地构造划分为华夏东南地洼区的浙粤地穹系中段偏南。区内主要以东北向和近南北向断裂构造为主。本地区属东南非地震亚区的广州—阳江地震带的南部,是区域构造较为稳定的地区,按中国地震带烈度区划图,本区地震烈度定为7度。本地区地下水埋深浅、软土层厚、地基承载力较低,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

2.1.2 气候

珠海高栏港经济区位于低纬度的亚热带季风区,常年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夏季受热带气旋影响常有暴雨发生,冬季温和,作物种植四季皆宜、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为22.4℃左右,受海洋气温调节,一年四季气温变化不大。根据历年气温统计,最高温度为38.5℃,最低温度为2.5℃。降雨充沛,年平均雨量为1 700~2 300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

2.1.3 水文

项目所在区域南临南海,位于伶仃洋和黄茅海之间,较大的水道有磨刀门、泥湾门、鸡啼门等。附近河涌具有年变幅小、水位较高等特点。受汛期影响较大,每年4—9月为汛期,洪水流量突增,造成水位暴涨暴落。

2.1.4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珠海市临港工业区南水化工专区经二十路勘察报告揭示,场地内岩土层自上而下分为:人工层,淤泥层,亚黏土层,淤泥质土。

2.2 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审及审批过程

根据珠海市政府投资67号令,投资规模超过3 000万元以上的项目需要报审项目建议书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3 000万元以下的只报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故本项目没有超过3 000万元,无需报审项目建议书。

2.3 投资的必要性

2.3.1 符合珠海发展的需要

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的出台,“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成为珠海城市发展新的战略目标。为贯彻落实此战略目标,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争当科学发展示范市的决定》掀起珠海市园林绿化建设新一轮的高潮,为全面提升城市绿量和生态质量,确保珠海市生态环境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人文和自然景观相融,使珠海成为一个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山海相拥、陆岛相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滨海生态园林城市[3]。

2.3.2 改善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随着珠海市的飞速发展,珠海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条件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珠海市作为国内外著名的“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其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友好和谐的生活环境吸引着全世界的人们。城市的发展以发展城市经济、改善市民生活条件、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为目标。本项目的建设将为该地区市民的生活提供巨大的便利,同时配合区域配套设施的建设,形成一个统一、协调、优雅、全面的生活共同体,对改善市民生活条件、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有着重大的作用。城市功能的优化,令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居民感到越来越舒适、便捷,处处显现出珠海这座滨海城市的无限魅力。

2.3.3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

珠海市作为滨海城市的独特区位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部分绿地景观单调、缺乏层次感、主题不够鲜明;道路绿化特色不突出,缺少代表珠海城市形象的景观大道。因此,迫切需要对现有绿化进行提升和完善,以充分发挥其区域优势,提高竞争力,给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3.4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城市的发展与运转需要好的环境,城市在扩张过程中又产生一系列新的环境问题,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关键。工程技术方案 3.1 方案设计原则

功能性原则:在树种的选择上,注重减弱噪声,净化空间、调节小气候的功能。

生态型原则: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植物群落多层次的配置,创造植物群落的整体美。

融合性原则:道路绿化的融合性包括很多方面,不是简单地同环境的融合,而是同城市时代性、地域文化性、自然环境性的融合。

符合规范原则:本次道路绿化位置位于化工园区,针对周围环境的特殊性,应符合相关国家行业规范——石油化工厂区绿化设计规范。

3.2 方案设计主题

按照生态学原理营造植物景观,植物材料的选用需体现生物多样性,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适地适树,充分模仿及营造自然环境、自然群落。植物配置讲究层次美、季相美,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美化环境的作用。充分考虑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边界地带,针对生态脆弱性等特征采取自然生态的处理手法,从而达到不同环境的紧密融合[4]。

本次改造绿地断面较宽,同时绿地内有滨水廊道,基地改造条件较好,是临港工业园区为数不多的几块城市生态绿地,设计时运用自然生态的造园手法,合理采用微地形处理、生态驳岸等绿化形式,通过红花及红叶植物表达设计主题“鸿运当头”,通过蓝、紫花及紫叶植物表达设计主题“紫气东来”,因此本次设计主题为“鸿运当头、紫气东来”。4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本工程总施工期约为3个月。具体施工进度安排见表1。投资估算

参考本地区类似工程进行计算,材差调整按《珠海工程造价信息》市场价2012年第4期。废弃石方外运距8km,弃土外运8km,土方平衡利用运距1km内,借土回填按20km内市场价45元/m3包干,通用种植土(松方)定额价22元/m3;管理费按二类地区城市计入,综合人工预算单价82元/工日,利润按人工费的18%计,税率3.477%;暂未考虑文明工地增加费、地下管线交叉降效费、工程优质费等。基本预备费8%;未计列其他项目清单中的暂列金额[5](表2)资金筹措

珠海市高栏港石化基地北二路绿化改造工程估算总投资928.40万元,其中建安费为784.19万元,二类费用为75.44万元,不可预见费为68.77万元,全部由高栏港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统筹,来源为财政预算内用于基础建设部分投资。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评价 7.1 项目主要污染物

主要污染物有粉尘、废渣、石块、噪声等。7.2 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根据珠海城市总体规划和所在地现状资料,作业区的环境空气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噪声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第4类标准。

7.3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项目在施工和运营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污染。大量取土会破坏土地的原有自然结构,土壤循环受到影响,相应的生物链随之发生一定的改变,此外,施工机械噪声影响企业、居民的生产生活。营运期间,汽车排放废气,产生噪声,对大气环境和声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7.4 环境保护及措施

本工程位于高栏港经济区南水化工专区。根据可能存在的污染源和污染物,提出规划治理措施,对本工程引起的污染物进行统一治理,改善环境,使本工程建设能满足城市规划发展和自身的环境要求。在实施过程中要针对性地采取防治对策和管理措施,实行污染排放总量控制,作业区环境质量不因本项目建设产生明显的改变。

7.5 环境影响评价

综上所述,拟建项目对当地社会和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繁荣地方经济,促进社会综合事业的发展,改善当地城市交通质量,提高当地企业和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社会效益显著。对于负面影响,只要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通过加强管理就可以将其影响降到最低。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8.1 经济效益

本工程项目的实施,将加快南水化工专区的建设,从而拉动土地资源、房地产、建材、轻工、设备市场、劳动消费需求的上升,间接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该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

8.1.1 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珠海本身就是一个旅游发达的滨海城市,本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到珠海旅游观光。

8.1.2 沿线土地增值

本项目的实施,将会较快拉动高栏港经济区的开发建设,带动本地段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地域经济价值,使其土地资源得以充分开发利用,加快可用土地增值速度及功能转换,形成城市骨架,构筑城市发展热线。

8.2 社会效益 本项目的实施,将为高栏港经济区南水化工专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同时也起到了宣传作用,有助于新的城市景观的形成,对进一步发展港区经济起到了保障作用,市政配套设施的完善对园区的招商引资起到积极的效果,对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起到良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本项目的社会效益显著,社会风险较小,社会评价可行。

8.3 环境效益

本项目的实施以创造生态化、绿色工业园区为目标,发展高层次特色产业,在企业投产前期已完善相关的景观建设,避免了对企业投产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道路绿化构筑了园区绿色景观带,极大改善了现状荒芜的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 杨穆.珠海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0蓝皮书[M].珠海:珠海出版社,2011.[2] 陈光健.中国建设项目管理实用大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3] 蔡新华.珠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珠海篇[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9.[4] 刘荣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5] 尚红.园林景观工程概预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第五篇:区农村污水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区农村污水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区农村污水治理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综合说明.........................................9

1.1项目名称............................................9

1.2基本情况............................................9

1.2.1背景............................................9

1.2.2工程区基本情况..................................9

1.3工程建设内容.......................................10

1.3.1污水治理.......................................10

1.3.2 污水管线.......................................10

1.3.3 农户污水收集系统...............................10

1.4工程实施效果.....................................10

1.5工程投资.........................................11

1.5.1工程投资明细...................................11

1.5.2资金筹措计划...................................12

1.6运行机制...........................................12

1.6.1落实管理,责任到人.............................12

1.6.2运行管理费到位,保证运营.......................12

1.7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12

1.7.1编制依据.......................................12

1.7.2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和标准...................13

1.7.3编制原则.......................................13

II

第二章 工程区域概况....................................14

2.1地理位置...........................................14

2.2自然条件...........................................14

2.2.1地形地貌.......................................14

2.2.2气候特征.......................................14

2.2.3主要资源.......................................15

2.3社会经济...........................................15

2.3.1民族人口.......................................15

2.3.2交通条件.......................................15

2.3.3经济发展.......................................15

2.4村庄概况...........................................16

第三章 建设规模与处理程度...............................17

3.1建设规模...........................................17

3.1.1 污水处理规模...................................17

3.1.2农户污水收集系统...............................17

3.2处理程度...........................................17

3.2.1工程目标.........................................17

3.2.1.1 建立系统完善的污水收集管网...................18

3.2.1.2 建立安全可靠的污水处理系统...................18

3.2.1.3 节约水资源,实现污水资源化...................18

3.2.2 工程进出水质.....................................18

3.2.2.1 污水进水要求.................................18

III

3.2.2.2 工程出水水质标准.............................18

3.3雨水排放收集系统...................................19

3.4治污方案选择.......................................19

3.4.1 治污方案的确定.................................19

3.4.2 设备(设施)集中治理的主要方式.................19

3.4.3 设备(设施)分散治理的主要方式.................20

3.4.4 管网截污的方式.................................21

3.4.5 28个村治污方式...............................22

第四章 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23

4.1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23

4.1.1 污水处理装置...................................23

4.1.2农户污水收集系统...............................23

第五章 方案选择......................................23

5.1治污工艺技术选择原则...............................23

5.2治污工艺初选.......................................24

5.2.1 28个村设备(设施)治污工艺方法的比选............24

5.2.1.1 生物接触氧化法..............................24

5.2.1.2 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25

5.2.1.3 组合式地埋曝气处理工艺......................26

5.2.1.4 组合式地埋无动力处理工艺....................27

5.2.1.5 智能化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工艺(CWT-M).........27

IV

5.2.1.6 复合湿地处理工艺............................29

5.2.1.7 不同工艺方法对比特点........................29

5.2.2 28个村设备(设施)集中处理工艺确定.............30

5.2.2.1 智能化小型污水处理工艺(CWT)................30

5.2.2.2 MBR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工艺.....................31

5.2.2.3 复合湿地处理工艺.............................31

第六章 工程建设方案..................................31

6.1 28个村的污水水质、水量............................31

6.1.1 远期考虑与服务范围...............................31

6.1.1.1 远期考虑.....................................31

6.1.1.2 排水体制.....................................31

6.1.1.3 工程服务范围.................................32

6.1.2 污水水量........................................32

6.1.2.1 污水量预测计算原则...........................32

6.1.2.2 28村污水水量确定............................32

6.1.3 污水水质........................................32

6.2 本工程污水治理方式与工艺...........................33

6.2.1 污水处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3

6.2.2 污水处理工程高程、总图布置及交通运输.............34

6.2.2.1、污水处理工程高程设计........................34

6.2.2.2、总图布置....................................34

6.2.2.3、交通运输....................................34

V

6.3 污水收集管网工程...................................34

6.3.1 工程管网设计方案...............................34

6.3.2 管网工程主要工程量............................34

6.3.3 废水排入污水管网的水质要求.....................35

6.4农户污水收集系统...................................35

6.4.1农户污水收集系统方案设计.......................35

6.4.2农户污水收集系统工程量.........................35

第七章 项目建设管理及实施计划..........................35

7.1 项目实施原则及步骤.................................35

7.2 项目建设的管理机构.................................35

7.3 实施计划..........................................35

第八章 运行管理与操作维护..............................36

8.1 运行管理与操作维护................................36

8.1.1 项目运行劳动定员.................................36

8.1.2 项目运行管理机制.................................36

8.1.2.1 技术先进,设备运行稳定,操作管理简单.........36

8.1.2.2 落实管理,责任到人...........................36

8.1.2.3 运行管理费到位,保证运营.....................37

8.1.2.4 严格执法加强教育.............................37

8.1.2.5 注重水资源再生利用,创造直接效益.............37

8.1.2.6 借鉴其他成功经验............................37

VI

第九章 环境保护........................................37

9.1 环保措施..........................................37

9.1.1 处理后排放水的综合利用.........................37

9.1.2 污泥的综合利用.................................38

9.1.3 绿化...........................................38

9.1.4 噪声控制.......................................38

9.1.5 臭味防治.......................................38

9.2 环境影响分析......................................38

9.2.1 水环境影响.....................................38

9.2.2 固体废弃物影响................................39

9.2.3 噪音影响评价与控制措施........................39

9.2.4 环境影响.......................................39

第十章 劳动保护与安全..................................39

第十一章 节能..........................................40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运行费用............................40 12.1

投资估算.........................................40 12.1.1

基础数据.......................................40 12.1.2

投资估算.......................................40

12.1.3 编制依据......................................40

12.1.4 工程投资估算明细..............................40

12.2运行费用........................................43

VII

第十三章 工程效益....................................44 13.1 工程效益分析.....................................44

13.1.1 资源节约效益.................................44

13.1.2 环境效益.....................................44

13.1.3 经济社会效益.................................44

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45 14.1 结论.............................................45

14.1.1 工程实施必要性................................45

14.1.2 处理方案可行性................................45 14.2 建议.............................................45

VIII

第一章 综合说明

1.1项目名称

2008年XX区农村污水治理工程

1.2基本情况

1.2.1背景

2008年年初中央、北京市先后发布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文件显示,要求“十一五”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其是,2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为省级主要领导干部讲新农村建设中反复强调新农促建设的必要性和现阶段解决好“三农”问题。之后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又在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市长王岐山陪同下对对延庆、昌平、XX、怀柔等地调研共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计,明确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中央、北京市都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XX区新农村规划建设适合乡村特点的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系统,提高乡村污水处理率。旧村改造要考虑建设污水收集系统。选择和推广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净化效果好的自然生物处理技术,提高乡村污水处理能力。实施雨污分流,加强雨水资源化利用。

1.2.2工程区基本情况

XX区28个新农村建设村分别地处山区、平原,环境优美,风光秀丽。但是各个村在污水治理方面一直是个空白,没有污水收集管网,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厕所多为干厕,污水随地泼洒,渗入地下,污染环境;雨季污水雨污合流,进入河道,对水环境造成危害;夏季蚊蝇滋生,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严重影响农村环境,制约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影响村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整治农村水环境,已经成了各个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3工程建设内容

1.3.1污水治理

按照XX区新农村建设污水治理的要求与水源保护区污水排放的要求,根据28个村内污水排放特点,根据地形地貌划分区域,因地制宜,实行多种污水治理模式,包括农户污水收集系统治污、相对集中治污、市政管网截污、养殖粪便治污等模式,采用多种污水治理工艺,包括各种工艺的污水处理设备(MBR工艺、活性污泥工艺、复合湿地工艺)、自然渗滤处理工艺(化粪池处理后自然渗滤或再结合雨洪利用)、养殖粪便的沼气发酵处理工艺、市政管网截污措施等(管网收集污水后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出水达到再生水回用标准,可以回用或直排河道,实现污水零排放与污水资源化。

1.3.2 污水管线

污水收集管网是新农村建设污水治理的重要内容,各种模式的污水治理方式都需要铺设相应的污水管网。农户污水收集系统治污方式需要户内做污水收集管网;集中处理污水方式需要村内铺设污水主管网与入户管网;管网截污方式也需要在村内铺设主管网与入户管网。本工程污水管网包括村内主管网与入户管网。

1.3.3 农户污水收集系统

采用集中方式治理农村污水,户内冲厕污水、洗浴污水、盥洗污水、厨房污水是主要污水来源,需要农村干厕进行改造,冲厕污水进入小型化粪池,居民院内设集水池,居民将污水到入集水池内,集水池污水进入化粪池,化粪池污水进入户外污水收集管线,供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农户污水收集系统集水是本工程的重要内容。

1.4工程实施效果

XX28个村污水治理范围内人口总数12141人,居民生活污水排放总量2535.12吨/天,污水排放总量92.53万吨/年,处理后,可消减COD排放量399.45吨/年,BOD排放量239.67吨/年。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国家的再生水回用标准,28个村每年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水量达92.53万吨。

1.5工程投资 1.5.1工程投资明细

1.5.2资金筹措计划

本工程估算总投资为11759.39万元。其中:工程费用9994.86万元,其他费用695.49万元,基本预备费1069.0.4万元。资金筹措方案为北京市支持11759.39万元,占总投资的100 %。

1.6运行机制

1.6.1落实管理,责任到人

落实管理责任,由区水务局、地方水务站牵头、在地方成立水务管理合作社,由地方水务管理合作社指派专人负责兼职管理污水处理系统,委托专业水处理公司负责维护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由专业公司维修解决,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1.6.2运行管理费到位,保证运营

采取政府、集体相结合的方式,落实运行费用。初期由政府部门负责一定的运行费用,通过水环境的改善,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步过渡到由村委会、盈利个体经济负担运行费用。最终实现良性的污水管理运营机制。

1.7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1.7.1编制依据

(1)《XX区总体规划》

(2)XX区1:10000地形图

(3)《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

(4)XX区水务部门提供的编制综合治理项目可研性报告的其他资料。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8)北京市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

1.7.2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和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标准(GB3838-2002)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标准(GB/T 18920/189212002)

(4)《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05)

(5)《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6)《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997年版))

(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

(9)《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GBJ31-89)

(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

(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

(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F7-89)

(13)《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

(14)《采暖、通风及空调设计规范》(GBJ19-87)

(15)《城市污水回用设计规范》(CECS 61:94)

1.7.3编制原则

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遵循以下原则:

(1)认真贯彻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规范、标准。

(2)工程建设与发展相协调,既保护环境,又最大限度的发挥工程效益。

(3)采用适合本地区条件的技术,因地制宜地选用多种治理模式与污水处理工艺,并充分利用地址地形,做到投资省、运行费低、技术可靠、运行稳定。

(4)实现污水资源化,污水经处理后,可回用于绿化、景观、冲厕等,实现污染零排放。

(5)考虑发展状况,在设计上留有余地。

第二章 工程区域概况

2.1地理位置

XX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北纬39°30′~39°55′,东经115°25′~116°15′,是首都北京的西南

门户。东北与丰台区相邻,东与大兴县以一水相隔,南和西面与河北省诼州

市、涞水县相连,北与门

头沟区以百花山为界。全

区总面积2019平方公里,区政府东移良乡后,其所

在地距市区22公里。2.2自然条件

2.2.1地形地貌

XX地形复杂多变。处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交界地带,西部和北部是山地、丘陵,约占全区总面积三分之二。主要山脉有:大XX、大安山、三角山、百花山、大游龙山和新盘岭山(又名西占山),均系太行山脉分支。最高山峰是百花山的白草畔,海拔2161 米,东部和南部为沃野平原,最低处是东南部立教洼,海拔为26米。境内有大小河流13条,主要大河有:大石河、拒马河、永定河、小青河。

2.2.2气候特征

XX气候宜人。本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1.6℃,最高气温曾达43.5℃(1961年6月10日),最低气温曾至-26℃(1966年2月22日);年平均降水量687mm,最大降水量1322mm(1954年),最小降水量277mm(1975年);年平均无霜期185天。

2.2.3主要资源

XX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全区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25种。其中,原煤储量21亿吨,大部分为灰分少、热量高的优质无烟煤。大理石有汉白玉、艾汗青、芝麻花等17种,储量4亿平方米。以质地纯正、洁白如雪著称的汉白玉,储量达154万立方米。石灰石储量100亿吨;白云石储量1.5亿吨。铁、硅石储量2860万吨。

XX水资源充足。总储量6.8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储量3.6亿平方米,水面面积500多万平方米。良乡、长阳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地下水温最高达60度以上,目前正在开发利用之中。

XX生物资源分布广、品种多。可供药用、工业用的野生植物达550多种;野生动物20多种,主要是獾、狼、野兔、野猪等。干鲜果品资源丰富。享誉海内外的良乡板栗,闻名北京的张坊磨盘柿、上方山香椿、中华猕猴桃及倍受青睐的大巴达杏、白梨、肖梨、大雪枣、大红袍花椒等均已形成一定规模,干鲜果品年总产量51373吨。

2.3社会经济

2.3.1民族人口

XX是北京远郊区县人口最多的地区。总人口达81万,这里居住着汉、回、满、蒙、苗、白、朝鲜族等24个民族。XX人民勤劳勇敢,热情好客,民风朴实。

2.3.2交通条件

XX交通四通八达。铁路、公路形成网络。京广、京原两条铁路干线穿境而过,专用支线直通大型厂矿企业,大小火车站24个;公路贯通城乡,总长1769.1公里,公路密度0.88公里/平方公里,居全国诸区县之前列。公路主干线9条,京周、京保、京原干线和京石高速公路直通京城。为发展XX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

2.3.3经济发展

几年来,XX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积极实施“龙

旱片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