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当代中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编辑:风吟鸟唱 识别码:15-1132328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09 11:59:4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当代中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中学生德育教育

摘 要:纵观教育改革的历史,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深刻的教训,在追求理想教育模式和科学教育方式的过程中,各类教育精英、普通教学工作者都贡献出了无穷智慧。时至今日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且日渐被人们认可,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中学生地位、现状有较深刻的认识和分析,并对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做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令人堪忧;道德;心理健康

一、中学生与德育

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学生就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其心理生理发展具有不成熟、可塑性强的特点,他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能否全面认识理性分析问题不仅是部分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众所周知,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当代青少年面临更多的机遇和史无前例的挑战,只有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才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取得成功。

二、中学生现状令人堪忧

1.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接二连三发生的暴力案件令人触目惊心。某校两个14岁的中学生因发生一点小矛盾,男孩便有预谋地在放学途中将女孩连勒带砸至死。今年二月在某校均为三好学生的刘某和杨某在家做完寒假作业后,谈到了网上色情,心里产生了躁动,将在宿舍里玩耍的七岁幼女骗至家中,将其猥亵奸污。更有甚者,由于学校考试中四门功课不及格,难以向家人交待,竟将父母和奶奶杀死,然后自杀。

2.厌学队伍日渐扩大。据对部分学生抽查,近20%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整日泡在网吧,有的甚至猝死在网吧,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数周的现象。

3.日常行为极不规范。在校园经常听到学生胡侃,什么社会上的“行话”、俗语如行云流水脱口而出,脏话臭话随口流露,这部分人也不排除女生。长发、染发、穿耳者为数不少,以至常听到社会人员议论“如今的学生有时候真的分不清是否是学生”。

4.造成上述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社会风气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溺爱,父母外出打工缺乏家庭管教,影视音像制品及网络文化的影响等。

总之,中学生表现出的种种现象令人堪忧,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都有责任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上述情形,当代德育教育犹其应强调如下几点:

1.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讲道德是做人的起码原则,中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具体表现在坚持“五爱”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在此过程中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以身作则,以身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应以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去感化学生,让学生耳濡目染,最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紧抓心理健康教育。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二者不可偏废。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具有情绪不稳定,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尚未定型,以及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特点。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要做到:增强学生交往能力,培养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情绪,以及较强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培养,不是纸上谈兵,重要的是结合社会实践,联系中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挖掘和提炼,正反两方面施加影响,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自觉调节情绪、意志坚强、性格良好等。3.提倡个性发展教育。个性发展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中学生主要是进行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二十一世纪,人们的审美观易受影视、音像制品、网络文化以及广告宣传等的影响,中学生更是如此。因此,个性发展教育的迫切任务之一就是要在尊重发展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培养健康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综上所述,中学生德育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探讨,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一位中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并最终成才。

内容摘要:纵观教育改革的历史,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深刻的教训,在追求理想教育模式和科学教育方式的过程中,各类教育精英、普通教学工作者都贡献出了无穷智慧。时至今日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且日渐被人们认可,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中学生地位、现状有较深刻的认识和分析,并对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做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中学生 德育 令人堪忧 道德 心理健康

一、中学生与德育

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学生就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其心理生理发展具有不成熟、可塑性强的特点,他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能否全面认识理性分析问题不仅是部分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众所周知,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当代青少年面临更多的机遇和史无前例的挑战,只有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才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取得成功。

二、中学生现状令人堪忧

1、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接二连三发生的暴力案件令人触目惊心。某校两个14岁的中学生因发生一点小矛盾,男孩便有预谋地在放学途中将女孩连勒带砸至死。今年二月在某校均为三好学生的刘某和杨某在家做完寒假作业后,谈到了网上色情,心里产生了躁动,将在宿舍里玩耍的七岁幼女骗至家中,将其猥亵奸污。更有甚者,由于学校考试中四门功课不及格,难以向家人交待,竟将父母和奶奶杀死,然后自杀。

2、厌学队伍日渐扩大

据对部分学生抽查,近20%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整日泡在网吧,有的甚至猝死在网吧,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数周。

3、日常行为极不规范

在校园经常听到学生胡侃,什么社会上的“行话”、俗语如行云流水脱口而出,脏话臭话随口流露,这部分人也不排出女生。长发、染发、穿耳者为数不少,以至常听到社会人员议论“如今的学生有时候真的分不清是否是学生”。

4、造成上述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社会风气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溺爱,父母外出打工缺乏家庭管教,影视音像制品及网络文化的影响等。

总之,中学生表现出的种种现象令人堪忧,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都有责任为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上述情形,当代德育教育犹其应强调如下几点:

1、加强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讲道德是做人的起码原则,中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具体表现在坚持“五爱”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在此过程中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以身作则,以身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应以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去感化学生,让学生耳濡目染,最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紧抓心理健康教育

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二者不可偏废。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具有情绪不稳定,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尚未定型,以及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特点。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要做到:增强学生交往能力,培养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情绪,较强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培养,不仅仅是纸上谈兵,重要的是结合社会实践,联系中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挖掘和提炼,正反两方面施加影响,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自觉调节情绪、意志坚强、性格良好等。

3、提倡个性发展教育

个性发展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中学生主要是进行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二十一世纪,人们的审美观易受影视、音像制品、网络文化以及广告宣传等的影响,中学生更是如此。因此,个性发展教育的迫切任务之一就是要在尊重发展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培养健康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综上所述,中学生德育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探讨,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一位中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并最终成才。

第二篇:当代中学生德育教育的探讨

文章标题:当代中学生德育教育的探讨

当代中学生德育教育的探讨

内容摘要:纵观教育改革的历史,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深刻的教训,在追求理想教育模式和科学教育方式的过程中,各类教育精英、普通教学工作者都贡献出了无穷智慧。时至今日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且日渐被人们认可,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中学生地位、现状有较深

刻的认识和分析,并对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做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令人堪忧道德心理健康

一、中学生与德育

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学生就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其心理生理发展具有不成熟、可塑性强的特点,他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能否全面认识理性分析问题不仅是部分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众所周知,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当代青少年面临更多的机遇和史无前例的挑战,只有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才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取得成功。

二、中学生现状令人堪忧

1、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接二连三发生的暴力案件令人触目惊心。某校两个14岁的中学生因发生一点小矛盾,男孩便有预谋地在放学途中将女孩连勒带砸至死。今年二月在某校均为三好学生的刘某和杨某在家做完寒假作业后,谈到了网上色情,心里产生了躁动,将在宿舍里玩耍的七岁幼女骗至家中,将其猥亵奸污。更有甚者,由于学校考试中四门功课不及格,难以向家人交待,竟将父母和奶奶杀死,然后自杀。

2、厌学队伍日渐扩大

据对部分学生抽查,近20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整日泡在网吧,有的甚至猝死在网吧,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数周。

3、日常行为极不规范

在校园经常听到学生胡侃,什么社会上的“行话”、俗语如行云流水脱口而出,脏话臭话随口流露,这部分人也不排出女生。长发、染发、穿耳者为数不少,以至常听到社会人员议论“如今的学生有时候真的分不清是否是学生”。

4、造成上述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社会风气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溺爱,父母外出打工缺乏家庭管教,影视音像制品及网络文化的影响等。

总之,中学生表现出的种种现象令人堪忧,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都有责任为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上述情形,当代德育教育犹其应强调如下几点:

1、加强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讲道德是做人的起码原则,中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具体表现在坚持“五爱”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在此过程中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以身作则,以身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应以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去感化学生,让学生耳濡目染,最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紧抓心理健康教育

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二者不可偏废。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具有情绪不稳定,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尚未定型,以及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特点。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要做到:增强学生交往能力,培养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情绪,较强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培养,不仅仅是纸上谈兵,重要的是结合社会实践,联系中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挖掘和提炼,正反两方面施加影响,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自觉调节情绪、意志坚强、性格良好等。

3、提倡个性发展教育

个性发展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中学生主要是进行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二十一世纪,人们的审美观易受影视、音像制品、网络文化以及广告宣传等的影响,中学生更是如此。因此,个性发展教育的迫切任务之一就是要在尊重发展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培养健康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综上所述,中学生德育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探讨,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一位中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并最终成才。

《当代中学生德育教育的探讨》来源于teniu.cc,欢迎阅读当代中学生德

育教育的探讨。

第三篇:当代中学生德育教育的探讨

当代中学生德育教育的探讨

内容摘要:纵观教育改革的历史,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深刻的教训,在追求理想教育模式和科学教育方式的过程中,各类教育精英、普通教学工作者都贡献出了无穷智慧。时至今日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且日渐被人们认可,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中学生地位、现状有较深刻的认识和分析,并对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做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令人堪忧道德心理健康

一、中学生与德育

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学生就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其心理生理发展具有不成熟、可塑性强的特点,他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能否全面认识理性分析问题不仅是部分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众所周知,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当代青少年面临更多的机遇和史无前例的挑战,只有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才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取得成功。

二、中学生现状令人堪忧

1、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接二连三发生的暴力案件令人触目惊心。某校两个14岁的中学生因发生一点小矛盾,男孩便有预谋地在放学途中将女孩连勒带砸至死。今年二月在某校均为三好学生的刘某和杨某在家做完寒假作业后,谈到了网上色情,心里产生了躁动,将在宿舍里玩耍的七岁幼女骗至家中,将其猥亵奸污。更有甚者,由于学校考试中四门功课不及格,难以向家人交待,竟将父母和奶奶杀死,然后自杀。

2、厌学队伍日渐扩大

据对部分学生抽查,近20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整日泡在网吧,有的甚至猝死在网吧,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数周。

3、日常行为极不规范

在校园经常听到学生胡侃,什么社会上的“行话”、俗语如行云流水脱口而出,脏话臭话随口流露,这部分人也不排出女生。长发、染发、穿耳者为数不少,以至常听到社会人员议论“如今的学生有时候真的分不清是否是学生”。

4、造成上述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社会风气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溺爱,父母外出打工缺乏家庭管教,影视音像制品及网络文化的影响等。

总之,中学生表现出的种种现象令人堪忧,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都有责任为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上述情形,当代德育教育犹其应强调如下几点:

1、加强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讲道德是做人的起码原则,中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具体表现在坚持“五爱”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在此过程中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以身作则,以身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应以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去感化学生,让学生耳濡目染,最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紧抓心理健康教育

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二者不可偏废。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具有情绪不稳定,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尚未定型,以及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特点。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要做到:增强学生交往能力,培养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情绪,较强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培养,不仅仅是纸上谈兵,重要的是结合社会实践,联系中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挖掘和提炼,正反两方面施加影响,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自觉调节情绪、意志坚强、性格良好等。

3、提倡个性发展教育

个性发展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中学生主要是进行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二十一世纪,人们的审美观易受影视、音像制品、网络文化以及广告宣传等的影响,中学生更是如此。因此,个性发展教育的迫切任务之一就是要在尊重发展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培养健康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综上所述,中学生德育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探讨,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一位中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并最终成才。

第四篇:浅谈中学生德育教育

浅谈中学生德育教育

摘要: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文化科目,明显德育教育处于被忽视状态。然而从当今中学生身上反映出的诸如早恋、冷漠、自私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上看,中学生德育教育亟待加强。

在学生进入中学也就是青春期以后,伴随着身心的不断成熟知识面的越加丰富,加之网络、媒体等多元化的促进,他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日益增强,渴望得到成年人特别是老师和家长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平等交流。这种现象与以教师、家长为中心的传统的思维格局中格格不入,从而出现青春叛逆、道德滑坡等现象。那么如何对待这种现象,就是需要提高德育教育重视程度的范畴了。

一、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素以道德修养、文明礼貌,为传统美德。从国家领导人到各级教育领导部门纷纷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寄予厚望,强调必须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当前德育教育还是稍显消极,主要有以下几点体现:

一是是重知识、轻德育的现象尤为突出。面对以升学率为衡量标准的考核机制,德育教育不会被纳入升学考试的主要科目,自然是不能和文化科目相提并论。

二是抽象化的德育教育致使德育消极。在以思想道德修养或思想品德科等纯理论课程为主的中学德育教育中,将德育作为知识条目等直接讲授的方式,其实用性和实效性不大。

三是隐性德育教育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校园隐性德育教育主要体现在校园的黑板报、宣传栏、行为准则等一系列能够直观察觉,却又经常被忽视的层面上,比如黑板报、宣传栏等更新较慢或者说只是为了存在而设置。

四是专业德育工作者队伍有待加强。由于师资力量的局限性,专业德育队伍普遍不强,很大程度上这一角色由班主任担当,又因教学压力、任务较重,教师在工作不仅是教育工作者还要扮演德育工作者的角色,往往是力不从心。

二、中学生特征现状分析

刚刚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身心发展正在从幼稚向成熟蜕变,随着网络媒体飞速发展,新知识、新事物接受渠道多元化变化,当前中学生已不再是一味听从教师、家长、大人的教育和指导状态,从一些现象分析呈现以下的特征。一是以早恋为代表性的青春期叛逆。中学生刚刚接触社会,接触相对独立生活,尚未有自我规划、控制的能力,在咋脱父母管制的情况下,面对异性交往问题,是既追求向往又要固守本分,在这种两难抉择中稍有不慎就形成早恋。目前 1

早恋问题已是影响学生学业的一大障碍,据观察外向、虚荣、文采型的学生,以及学习成绩差、缺少家庭温暖和身边环境不好的学生容易早恋。

二是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明确。主要体现为自尊心强、报复心理强,不听话、倔强,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模糊而又只以为是。中学生年龄阶段是人生中对周围世界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的开端,这个年龄阶段学生会有忽然之间成熟了许多的感受,从此对人生观虽然有新的定义但又不太明朗,懵懂之间还是说不太清楚;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去尝试理解周围的世界和事物,但往往还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没有能力深入理解;当然对价值观的理解大多数也是从课本课堂上学习的,正真自我的深刻解析和定义还是模糊地。

三是道德、纪律观念不强。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强、自私冷漠、麻木等。从对人类自我约束的范畴上讲,有两条是必须得一是纪律,二是道德。纪律规范了人得行为准则和要求,纪律依规定以外的范围自然要依靠道德约束了,就拿公交车上让座来说,没有一条纪律要求必须让座,这就要靠自觉,利用道德去约束了,其实现实中公交车上遇到该然让座的时候很少有人让座,这就体现出一种就自私冷漠和麻木以致道德缺失。对于纪律规定,更是不以为然,比如迟到缺课等现象屡禁不止,更有些学生以违规多少次为荣。

四是消费观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盲目攀比不懂节约。由于我国国情决定现在的中学生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因此不管家庭条件如何,都对孩子全力付出,致使他们形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之外,还形成了互相攀比的心里,从而一定量的零花钱,和各式各样的玩具等学习之外的东西成为同学之间炫耀的资本。这种局面的结果除了养成了他们大手大脚花销外,还有就是根本不理解大人工作养家的辛苦,更不用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道理。

三、中学德育教育的思考

多年的实践越来越强有力地证明了德育在人的精神提升和人格完善方面的重要而独特的价值,探求德育工作的规律,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愈加显得重要。所以中学教育应当把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指导,积极应对随着网络信息飞速发展,中学生步入青春期后原有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受到的冲击和影响。

一是当前中学德育教育的思考。在当前以升学率为尺度的应试教学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对德育引的不重视,但是从教育的本身意义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根本的是育人,是培养新一代接班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入德育理念,使得新生一代接班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应当逐步转变教育理念,大力提倡德育教育。第一转变重传授、轻交流的教育理念,大力提倡经常性的谈心制度、家访制度,充分发挥德育在对中学生人生引导上的积极作用。第二转变重显性、轻隐形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隐性教育作用,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多种手段的效能,积极促进以人为本教育。第

2三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高课堂互动程度,充分发挥学习小组、兴趣小组的优势,将学生按同质、异质或自愿方式编组,因材施教,积极发挥师范的示范作用,建立平等方式为前提的教育理念,指导学生以尊重信任的态度学会倾听,以理解沟通为目的学会交流,营造出良好的德育氛围。

二是针对中学生存在问题的思考,从青春叛逆开始,中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出现怀疑态度,加之各方面发育和发展均处于过渡期,思想不成熟,不能客观的看待自己不足,但又处处乐于表现,为此在处理中学生存在问题上应当是充分发挥“南风效应”的优势,积极正面引导。第一正视早恋性质的青春叛逆,早恋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复杂的,要善于发现早恋的先兆,掌握教育的主动权;然而对于出现早恋学生,要冷静对待思考,不要夸大早恋的危害作用,在平等的基础上对话,一起寻找原因和适宜的解决办法。但不要把青春期健康的异性交往扣上早恋的帽子,应当理解,异性交往是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也是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是值得我们珍惜和重视的,我们应当极力避免对青春期异性交往的种种误解。第二善于运用批评的艺术。要理解没有一个学生一开始就要做一个问题生,没有一个学生为了犯错误而犯错误,中学生出现问题往往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缺少关爱,无处宣泄又期望表现和关注而产生的。因此在处理问题时要把握主动,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获本意,帮助学生及时补救或者正面引导,而不是一味严厉批评和否定。即使是造成一定后果,在批评时也要把握分寸、注意场合、保留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适当给中学生一些挑战,对于中学生来说,爱表现是期望关注的心理需求,他们如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精力旺盛,内心需求强烈,适当给予有一些难度的挑战,再配合适当的肯定,使得学生在挑战中发现自身不足并不断成熟,对其成长有很大意义的,当然挑战的难度不宜太大,尽量使学生通过一定努力能够达到或者近似完成。3

第五篇:如何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

如何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当今社会青少年身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也在思考如何抓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归纳起来,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抓班级常规管理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基地,班级文化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学生。如果一个班级是积极向上、学风严谨的集体,生活在其中的学生也必定会充满激情、热爱学习、思想觉悟高;相反,如果一个班级像一盘散沙,没有一定的组织纪律,那么这个班级的学生在做事时也一定会是自由散漫的,因此,抓好班级管理,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既是班主任的基本工作,又是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首要条件。

在抓班级管理时,我们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礼仪方面的教育。因为万事“礼”为先,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礼仪方面的教育,礼仪虽然不是基本的道德准则,但却是搞好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因此,我认为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做好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这就包括了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以及自觉遵守各种纪律的习惯。要做好安全、纪律、法制这些方面的教育,我们必须认真贯彻《中小学生德育纲要》、《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中小学生礼仪常规》等文件精神。

做好班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班干部既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又是学生群体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班干部自身的榜样示范会给其他学生做好表率,又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监督班上其他成员的行为习惯。当然,要做好这块工作,班主任自身的榜样示范也很重要,班主任是一面旗帜,走到哪儿,学生就跟到哪儿;班干部就是旗帜上的星星,随时照亮着班上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构建了班主任、班干部、班级成员都和谐融洽的关系,才是最理想、最具有教育力量的班集体。

另外,班主任还要重视班级成员间的互相监督作用,道德行为的规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德育教育要有一定的持续性。班主任要在全体成员的配合下,抓点滴,防微杜渐,及时巩固学生已掌握的德育知识,在抓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

二、重视文化教育,学科渗透德育。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而道德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但起到了学科间教学内容的整合,而且能够对学生的行为养成起到促进作用。因此,班主任要重视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协调好各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各学科的同时起到增长知识、愉悦身心、形成能力、提高思想认识的目的。

.班级文化建设也不可忽视,可以让学生参与设计班规、班训,班歌,把自己的奋斗目标、喜欢的一句话写下来贴在展板上,用以激励自己,班中墙壁上书写催人奋进的话语,班级健设图书角,每人捐献一本书,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将同学们的读后感、好的书法作业、作文展览等,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育人环境。

三、关注、关爱、尊重问题学生,在班集体中,不是每个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都完全正确,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问题学生占了一定的比例。对待问题学生,我们不能放任自流,任其自生自灭。我们要充分利用情感的力量,帮助他们改变自我。我们要格外关注他们,在纠正他们不良行为的同时,给他们更多的爱,温暖他们的心,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自尊。一个人只有在获得了尊重之后才会想起怎样去维护自己的尊严,竭尽全力去做好自己应尽的职责,从而获得别人的认可。我们在转变问题学生时必须要给予更多的关爱,要尊重他们,要让班级的成员都尊重他们,帮助他们改正过错,重新认识自我,向温暖的集体靠近。

问题学生是班级中的一分子,问题学生没有得到转变,班级的管理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制约,班上学生的思想认识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关注问题学生,使他们不再带着“问题”,使他们不再拖德育教育工作的后腿,从而提高班级德育教育的实效。当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健康发展时,这才体现了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在深化德育教育时,我们要充分认识活动所起到的作用,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在无意识中就巩固了认识,提高了思想觉悟,教师也真正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每周一的升旗、唱国歌、国旗下讲话就一个最好的时机;利用一些节日如:教师节、国庆节、感恩节、春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对学生进行感恩、革命传统教育,利用班会、校会时间进行专题讨论、教育,这些都不失为好的方法。

五、优化家校联系 学校、家庭、社会是一个整体,任何环节脱节了,教育的效果都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除了要重视校内教育外,还要重视校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我们要经常家访,和家长交流沟通,让家长们多了解自己的子女,教给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让学生在校内所受的思想教育在家中得到延伸,行为习惯得到巩固,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一件关系到国运兴衰的大事,我们任何人都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我们作为班主任的,更应该切实抓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重视他们努力后的结果,鼓励他们持之以恒,做得更完美,最终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保和初级中学:杨淑琴

当代中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