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西城初中初二语文专项训练(一)(诗歌赏析文
编辑:雨后彩虹 识别码:15-1146007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20 10:47:00 来源:网络

第一篇:西城初中初二语文专项训练(一)(诗歌赏析文

西城初中初二语文专项训练

(一)(诗歌赏析、文言文阅读)

命题:潘海彬 审核:王晔 202_.5.20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家长签字_________ 一.诗歌赏析:

(一)阅读白朴的《天净沙·春》,完成1~2题。

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注释】① 帘栊:带帘子的窗户。②飞红:花瓣飞舞,像落花。1.这首元曲的画线句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这里的“小桥流水飞虹”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过湖 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1.发挥想象,完成《过湖》由诗句到画面的转换:

初春时节,诗人乘一小舟离开湖岸,水面荡起波纹;和风携来花香,梅花悄然飘落抬头望去:

2.古人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结合诗中所绘之景,思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意犹不足:

(2)征求不已:

..(3)遂致灭亡:

(4)惟欲清净:

..2.为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节奏(停两处)。

百 姓 何 得 不 安 乐 乎? 3.翻译下列句子:

(1)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2)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4.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西城初中初二语文专项训练

(二)(诗歌赏析、文言文阅读)

命题:潘海彬 审核:王晔 202_.5.20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家长签字_________ 一.诗歌赏析: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在诗人齐己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

2.诗歌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将其中的“数枝”改为“一枝”,请谈谈这样修改的妙处。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1.诗歌第二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三)阅读文言文《朱晖守信》,回答问题。

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③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④,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⑤之。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节选自《后汉书》)【注释】①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②名称:名声,名望。③大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④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⑤赈赡:救济,周济。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1)张堪素有名称:(2)乃把晖臂曰: .(3)举手未敢对:(4)子孙窃怪之: 2.与“欲以妻子托来生”中的“以” 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以千里称也 B.晖以堪先达 C.策之不以其道 D.撰长书以为贽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晖闻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

(2)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4.结合文中朱晖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

西城初中初二语文专项训练

(三)(诗歌赏析、文言文阅读)

命题:潘海彬 审核:王晔 202_.5.20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家长签字_________ 一.诗歌赏析: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姜夔①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② 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注释】①姜夔(kuí):宋朝著名诗人 ②玻璃:形容西湖湖面如镜子一般。1.第二句诗中“卧看”二字体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2.三、四句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二)阅读李白的《塞下曲》(其一),完成1~3题。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1.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 的特点。2.“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有什么妙处?

3.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

(三)阅读文言文《拷打羊皮定案》,回答问题。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①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惠②遣争者出,顾州纲纪③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释】①藉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②惠:李惠,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③州纲纪:州府的主簿。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负盐负薪者:(2)且行: ..(3)顾州纲纪:(4)咸无应者: ..2.划分句子的停顿节奏。(停一处)负 薪 者 乃 伏 而 就 罪。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4.文中的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不少于两点)

西城初中初二语文专项训练

(四)(诗歌赏析、文言文阅读)

命题:潘海彬 审核:王晔 202_.5.20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家长签字_________ 一.诗歌赏析:

(一)阅读白居易的《望月有感》,完成1~2题。

①②③④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⑤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①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②羁旅:犹漂泊。③寥落:冷落。④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⑤九秋:秋天。

1.请指出诗歌的颈联有哪些意象?

2.“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诗句除了运用对偶,还运用了比喻,请结合全诗对该句比喻修辞的作用作具体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咸阳值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1.诗中“悬”、“隔”两字都用得极妙,请任选其一略作分析。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相关诗句作简要分析。

(三)阅读文言文《国有三不祥》,回答问题。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①所谓不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②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③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注:①殆:大概、恐怕。

②与:一样。

③如:去,到。1.解释加点的词语。(1)所谓不祥:(2)是不与焉: ..(3)乃若此者:(4)曷为不祥: ..2.下列各句中与“召晏子而问之”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夫有贤而不知 C.假诸人而后见也

D.潭西南而望 3.翻译下列句子。(1)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

(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4.晏子借为景公解疑的机会,向景公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参考答案

(一)1.风和日丽、和煦明媚、春意盎然。2.马致远的 《天净沙·秋思》中,借“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画面,衬托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而这首小令中,则通过“小桥流水飞虹”之景,抒发了在明媚春光里陶醉、喜悦、惬意之情。

(二)1.远处群山若隐若现,像画轴般横在天地间;忽有白鸥翩翩飞来,给人带来吟诗的雅兴。2.愉悦、快乐。

(三)1.还、尚且 停止 于是 只 2.百姓/何得/不安乐乎?3.(1)治理国家就像栽种树木,不动摇它的根基,它就会长得枝叶繁茂。(2)略 4.治国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

(一)1.不畏严寒,傲然独立(清丽脱俗,素雅高洁)。2.将“数枝”改为“一枝”,照应题目,突出其开放之“早”,显示出“早梅”的不同寻常,更突出它傲然独立的个性。

(二)1.用“红”对“青”,色彩鲜艳,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或静的山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2.写了凄黯(凄清)之景,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

(三)1.一向、平素 握、持 答复、回答 对„„感到奇怪 2.D 3.(1)朱晖听说他的妻子儿女生活贫困,于是亲自去问候看望,并救济他们很多东西。(2)略 4.朱晖是个重信义(情义)的人,虽然口头没有答应张堪的嘱托,却铭记在心,在张堪死后,还是帮助他的家人。

(一)1.向往自然,追求宁静(或“闲适”“愉悦”“沉静”等)。2.展现了静谧怡人的湖上夜景:一叶扁舟窗外过,轻快迅捷,微波轻漾,芦苇随之摇曳。

(二)1.单调、清冷。2.“抱”字是拥抱,怀抱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表现了将士们心寄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也能表现将士们生活的艰苦。而用“枕”则不能达到这个效果。3.主题:①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②边塞生活的艰苦③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手法:化用典故,虚实结合,衬托。

(三)1.背 将要 回头看 全、都 2.负薪者/乃伏而就罪。3.(1)凭借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主人吗?(2)略 4.①不能贪图不义之财。②为人要诚实。③多思考,多观察,用智慧解决问题。④谎言终究会被揭穿(纸包不住火)。⑤多积累生活常识和经验。⑥事实胜于雄辩。

(一)1.影、雁、根、蓬 2.(1)千里雁”一喻,将与亲人分离后孤单的自己比作在千里迁徙中落单的孤雁,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孤独感,有形影相吊之意。(2)“九秋蓬”一喻,将在荒年、战乱中离散的兄弟姐妹比作散飞的蓬草,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相思之情,深化了骨肉分离而自伤孤寂的感情。

(二)1.示例一:“悬”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咸阳雨景的雨脚如麻,连绵不绝的特点。示例二:“隔”是隔开,写出了“钓船”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景致,营造了一种烟雨空濛的意境。2.诗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诗中一、二句实写眼前的咸阳雨景,三、四句虚写心中境况,全诗用“还似”一词将一北一南、一实一虚两幅图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

(三)1.说 这 像 是 2.C 3.(1)晏子回答说;“国家有三不祥,这些都不在其中。”(2)略 4.要发现人才、信任人才、重用人才。

第二篇:西城初中初二语文专项训练(一)(诗歌赏析、文言文阅读)

西城初中初二语文专项训练

(一)(诗歌赏析、文言文阅读)

命题:潘海彬审核:王晔202_.5.20

班级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家长签字_________

一.诗歌赏析:

(一)阅读白朴的《天净沙·春》,完成1~2题。

天净沙·春【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注释】① 帘栊:带帘子的窗户。②飞红:花瓣飞舞,像落花。

1.这首元曲的画线句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这里的“小桥流水飞虹”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过湖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1.发挥想象,完成《过湖》由诗句到画面的转换:

初春时节,诗人乘一小舟离开湖岸,水面荡起波纹;和风携来花香,梅花悄然飘落抬头望去:

2.古人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结合诗中所绘之景,思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意犹不足:(2)征求不已:..

(3)遂致灭亡:(4)惟欲清净:..

2.为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节奏(停两处)。

百 姓 何 得 不 安 乐 乎?

3.翻译下列句子:

(1)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2)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4.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命题:潘海彬审核:王晔202_.5.20

班级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家长签字_________

一.诗歌赏析: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早梅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在诗人齐己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

2.诗歌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将其中的“数枝”改为“一枝”,请谈谈这样修改的妙处。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谢亭送别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1.诗歌第二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三)阅读文言文《朱晖守信》,回答问题。

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③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④,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⑤之。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节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②名称:名声,名望。③大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④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⑤赈赡:救济,周济。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张堪素有名称:(2)乃把晖臂曰:.

(3)举手未敢对:(4)子孙窃怪之:

2.与“欲以妻子托来生”中的“以” 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千里称也B.晖以堪先达C.策之不以其道D.撰长书以为贽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晖闻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

(2)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4.结合文中朱晖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

命题:潘海彬审核:王晔202_.5.20

班级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家长签字_________

一.诗歌赏析: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姜夔①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②

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注释】①姜夔(kuí):宋朝著名诗人 ②玻璃:形容西湖湖面如镜子一般。

1.第二句诗中“卧看”二字体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2.三、四句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二)阅读李白的《塞下曲》(其一),完成1~3题。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1.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的特点。

2.“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有什么妙处?

3.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

(三)阅读文言文《拷打羊皮定案》,回答问题。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①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惠②遣争者出,顾州纲纪③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释】①藉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②惠:李惠,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③州纲纪:州府的主簿。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负盐负薪者:(2)且行:..

(3)顾州纲纪:(4)咸无应者:..

2.划分句子的停顿节奏。(停一处)

负 薪 者 乃 伏 而 就 罪。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4.文中的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不少于两点)

命题:潘海彬审核:王晔202_.5.20

班级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家长签字_________

一.诗歌赏析:

(一)阅读白居易的《望月有感》,完成1~2题。

①②③④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⑤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①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②羁旅:犹漂泊。③寥落:冷落。④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⑤九秋:秋天。

1.请指出诗歌的颈联有哪些意象?

2.“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诗句除了运用对偶,还运用了比喻,请结合全诗对该句比喻修辞的作用作具体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咸阳值雨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1.诗中“悬”、“隔”两字都用得极妙,请任选其一略作分析。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相关诗句作简要分析。

(三)阅读文言文《国有三不祥》,回答问题。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①所谓不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②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③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注:①殆:大概、恐怕。②与:一样。③如:去,到。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所谓不祥:(2)是不与焉:..

(3)乃若此者:(4)曷为不祥:..

2.下列各句中与“召晏子而问之”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夫有贤而不知

C.假诸人而后见也D.潭西南而望

3.翻译下列句子。

(1)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

(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4.晏子借为景公解疑的机会,向景公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参考答案

(一)1.风和日丽、和煦明媚、春意盎然。2.马致远的 《天净沙·秋思》中,借“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画面,衬托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而这首小令中,则通过“小桥流水飞虹”之景,抒发了在明媚春光里陶醉、喜悦、惬意之情。

(二)1.远处群山若隐若现,像画轴般横在天地间;忽有白鸥翩翩飞来,给人带来吟诗的雅兴。2.愉悦、快乐。

(三)1.还、尚且停止于是只2.百姓/何得/不安乐乎?3.(1)治理国家就像栽种树木,不动摇它的根基,它就会长得枝叶繁茂。(2)略4.治国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

(一)1.不畏严寒,傲然独立(清丽脱俗,素雅高洁)。2.将“数枝”改为“一枝”,照应题目,突出其开放之“早”,显示出“早梅”的不同寻常,更突出它傲然独立的个性。

(二)1.用“红”对“青”,色彩鲜艳,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或静的山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2.写了凄黯(凄清)之景,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

(三)1.一向、平素握、持答复、回答对„„感到奇怪2.D3.(1)朱晖听说他的妻子儿女生活贫困,于是亲自去问候看望,并救济他们很多东西。(2)略4.朱晖是个重信义(情义)的人,虽然口头没有答应张堪的嘱托,却铭记在心,在张堪死后,还是帮助他的家人。

(一)1.向往自然,追求宁静(或“闲适”“愉悦”“沉静”等)。2.展现了静谧怡人的湖上夜景:一叶扁舟窗外过,轻快迅捷,微波轻漾,芦苇随之摇曳。

(二)1.单调、清冷。2.“抱”字是拥抱,怀抱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表现了将士们心寄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也能表现将士们生活的艰苦。而用“枕”则不能达到这个效果。3.主题:①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②边塞生活的艰苦③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手法:化用典故,虚实结合,衬托。

(三)1.背将要回头看全、都2.负薪者/乃伏而就罪。3.(1)凭借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主人吗?(2)略4.①不能贪图不义之财。②为人要诚实。③多思考,多观察,用智慧解决问题。④谎言终究会被揭穿(纸包不住火)。⑤多积累生活常识和经验。⑥事实胜于雄辩。

(一)1.影、雁、根、蓬2.(1)千里雁”一喻,将与亲人分离后孤单的自己比作在千里迁徙中落单的孤雁,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孤独感,有形影相吊之意。(2)“九秋蓬”一喻,将在荒年、战乱中离散的兄弟姐妹比作散飞的蓬草,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相思之情,深化了骨肉分离而自伤孤寂的感情。

(二)1.示例一:“悬”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咸阳雨景的雨脚如麻,连绵不绝的特点。示例二:“隔”是隔开,写出了“钓船”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景致,营造了一种烟雨空濛的意境。2.诗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诗中一、二句实写眼前的咸阳雨景,三、四句虚写心中境况,全诗用“还似”一词将一北一南、一实一虚两幅图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

(三)1.说这像是2.C3.(1)晏子回答说;“国家有三不祥,这些都不在其中。”

(2)略4.要发现人才、信任人才、重用人才。

第三篇:初二语文标点符号专项训练

初二语文标点符号专项训练

命题:丁莹

审核:印玉美

一.知识梳理: 1.问号:

①选择问句,句中用逗号,句末用问号。

②连续问句后均用问号。

可爱的,我将用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③倒装句,问号放在句末。

领到新书了吗,那几个刚来的同学?

④有的句子虽有疑问词,但没有疑问语气,句末不可用问号。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⑤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有时可用感叹号:

野豆角花,谁不认识!2.冒号:

①用在称呼语的后面,表示引起下文。

“同志们:现在我们开会了。”

②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例如”、“如下”、“想法”等词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

不靠窗口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口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 ③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他们热衷的话题:足球。

④转述的话(间接引语)不能用冒号。

老师说过,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

⑤冒号一般管到句终,不能管到句终则不能用冒号。如果只管其中的一部分,就只用逗号、破折号或不用。

本市文坛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⑥引文不独立,不能用冒号。苏轼《念奴娇》词描绘了长江:(冒号去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景象。⑦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他本来也以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这一点。⑧冒号不能和表示提示性的词(就是、即等)同时使用。

如:这位老“巴尔干”同意本报记者的看法:即协议虽签,维和部队开始“维和”,但科索沃的危机并没有消除。(冒号应改为逗号)

⑨“XX说”在中间,话在“XX说”前后,不能用冒号,用逗号。⑩同一句话内一般不能有两个冒号。下句中的冒号应改为逗号。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改:为,)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改为“,”)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3.引号:

①表直接引用(引号里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文)②表特定称谓

③表强调突出

④表讽刺、否定

⑤用于某种特定的名称、简称、节日、纪念日等

Ⅰ。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我们就叫他‘小诸葛’吧!”他提议道。

Ⅱ。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我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Ⅲ。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Ⅳ。一般的专有名词上不用引号,但含有概括性的、有特定含义的名词要加上引号。如:三峡工程、京广铁路 “三个代表”“一国两制”“四化”建设 Ⅴ。对句中某个词进行强调时,该词上要用引号。

恐怕中国以外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是不可能从他本民族母语中的“明”字引发如此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的。4.省略号:

①并列的词语,至少先列举三个以上后,才可使用省略号。

他教我写作:给我讲怎样选材,怎样构思,怎样立意,怎样开头……

②省略号不能与“等”“等等”并用。5.顿号

①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②顿号不能与“和”“或”同用。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去掉)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③多个并列词语,最末两个之间用连词连接,不用顿号。晚会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合唱、相声、(去、改为和)杂技。

④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等语气助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到诱人的香味。

⑤较长的并列成分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流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陶醉了。⑥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号。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等。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⑦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表确数时必用。⑧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6.书名号:

①主要用以表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活动名、栏目名不用书名号,用引号)

电视节目、报刊栏目、主题等不能滥用书名号。

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2_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书名号应改为引号)②、注意书名号的统管范围。

如:1933年到1934年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的《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申报副刊》”应改为“《申报》副刊”,“《自由谈》”应改书名号为双引号)③、书名号内还有书名时,外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

如:《读〈石钟山记〉有感》

《〈中国工人〉发刊词》

④、书名和篇名连用,或词牌曲牌名与题目连用时,中间用间隔号,外面用书名号。

如:《荀子·劝学》

《念奴娇·赤壁怀古》 7.分号:

①表示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

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②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8.括号:

表示对前面的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常放于句号逗号后,表示句子的完整。他一般晚上都待在家里(周日除外)。二.实战演练:

1.下面句子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

B.据《沙县志》记载,清朝宣统年间,沙县民间的戏剧十分活跃,各个戏班竞相演出。C.戏有生、旦、净、末、丑之分,小孩担任什么角色,大人就走什么台步? D.大人更不含糊,或跑、或跳、或碎步、或弓步、或垫步„„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B.在中国传统教育典籍里,大家一致认为最重要的是《四书五经》。C.怎么可能这样?你说的?没搞错吧?有没有再调查? D.贵州的黄果树、龙宫、重庆的武隆、四川的乐山均是旅游胜地。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故乡,该不是地域的概念,而是一种情感的归属吧?

B.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对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无法估价的贡献”。

C.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时、肥硕的块根和果实,却可以食用。

D.口语交际中,说话者往往通过表情、身姿等非语言因素(俗称身体语言)传递信息。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俄国大文豪屠格涅夫晚年曾写过一篇散文诗,题目就叫“俄罗斯语言”。

B.保尔身上表现了这样的人格特征: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

C.到底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D.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总书记明确要求省部级干部“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

B.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C.提起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D.母亲的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B.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小桥上了。C.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

D.他看上去才十七、八岁,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7.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 B.“郭青建是我们蓬溪人学习的榜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代文益说:“我们一定要让蓬溪人永远记住这个骄傲!” C.“这是怎么啦?同学们。”张老师一进门就问。D.游客走进“神奇遂宁”,亲身体验“拜慈善观音,漂中国死海,赏国宝宋瓷,游观音圣湖”之旅。8.下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亲爱的宝贝已在腹中8个月了,是个美丽的姑娘呢,还是个漂亮的小伙? B.有谁会有闲心关怀一颗古藤罗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C.我们已经超过自己的纵队,跑到“红星”纵队的尾巴上。

D.就像奥兹国的男巫师里的锡皮人,我觉得所有的关节都需要加油。9.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B.我们不久就会看到:我们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C.《红色歌曲,唱响津城》活动,表达了天津人民对红色历史的缅怀,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

D.两年来,我只身闯大漠、走戈壁、攀高山,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10.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傣族人最隆重的佛教节日是关门节和开门节。

B.24小时的时间变得没有意义---一天之中太阳会升起15次.C.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

D.至于下一个星期天到哪里去参观?大家好好商量一下。1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A.一二两排的同学准备活动。

B.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

C.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D.我心中闪过了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亲爱。” 1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小石潭记》选自《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

B.专家们正在研究这座千年古塔将怎么修,周围近百株古树将怎么办?

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D.诗人刘禹锡看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奇景,不禁发出“道是无晴还有晴”的感慨。1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如果你喜欢自然,喜欢绿色,就来关注一下刚刚诞生在澳洲的“生态住宅”吧。B.春花灼灼,难免林黛玉葬花之悲;秋色如水,亦有欧阳修的夜读之凉。C.他不由得大吃一惊:由于疾病的折磨,首长的变化多大啊!D.保尔用不平凡的一生演绎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的恋歌。C.荷塘涌现出一股强烈的生命力,向上,向上,向上,欲与天公试比高。A D.“我喜欢孩子们,”月亮

说,“特别是那些非常有趣的小不点们。” 1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从一个方向考虑问题,路子越走越窄。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得到遗像不到的收获。

B 在飞机翱翔于蓝天之前,有谁相信人类能在云海漫步?在电话诞生以前,有谁相信远隔千里能够自由交谈?然而,无数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都变成了现实。

C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问题在于,有了“过”,是任其自然发展,还是从“过”中吸取教训,变“过”为前进的动力。

D革命者发出了“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这牢底坐穿!”的誓言。

标点符号答案

1.C ?改为。

2.C(A.:改为,B.四书五经不加书名号

D.后两个、改为,)3.C(欣赏后面的,改为;)

4.C(两个?改为,)

5.A(。移到”后边)6.D(顿号去掉)

7.A(B.:改为,C.?改为,句号改为问号

D.第一处引号去掉)8.D(奥兹国里的男巫师加《 》)

9.C(书名号改为引号)

10.B(A.开门节和关门节加引号

C.书名号改引号

D。问号改逗号)11D.(A.一二之间加顿号

B.问号改逗号

C.等和破折号重复)12.D.(A.句号移到括号外面

B.问号改句号

C.二四逗号改分号)13.D.(书名号改引号)

14.A(第一个问号改逗号)

15.B(A.窄后用分号

C.问号移到括号内

句末用问号

D.感叹号去掉)

1.C ?改为。

2.C(A.:改为,B.四书五经不加书名号

D.后两个、改为,)3.C(欣赏后面的,改为;)

4.C(两个?改为,)

5.A(。移到”后边)6.D(顿号去掉)

7.A(B.:改为,C.?改为,句号改为问号

D.第一处引号去掉)8.D(奥兹国里的男巫师加《 》)

9.C(书名号改为引号)

10.B(A.开门节和关门节加引号

C.书名号改引号

D。问号改逗号)11D.(A.一二之间加顿号

B.问号改逗号

C.等和破折号重复)12.D.(A.句号移到括号外面

B.问号改句号

C.二四逗号改分号)13.D.(书名号改引号)

14.A(第一个问号改逗号)

15.B(A.窄后用分号

C.问号移到括号内

句末用问号

D.感叹号去掉)

1.C ?改为。

2.C(A.:改为,B.四书五经不加书名号

D.后两个、改为,)3.C(欣赏后面的,改为;)

4.C(两个?改为,)

5.A(。移到”后边)6.D(顿号去掉)

7.A(B.:改为,C.?改为,句号改为问号

D.第一处引号去掉)8.D(奥兹国里的男巫师加《 》)

9.C(书名号改为引号)

10.B(A.开门节和关门节加引号

C.书名号改引号

D。问号改逗号)11D.(A.一二之间加顿号

B.问号改逗号

C.等和破折号重复)12.D.(A.句号移到括号外面

B.问号改句号

C.二四逗号改分号)13.D.(书名号改引号)

14.A(第一个问号改逗号)

15.B(A.窄后用分号

C.问号移到括号内

句末用问号

D.感叹

第四篇:高二语文备课组诗歌默写专项训练(一)

高二语文备课组诗歌默写专项训练

(一)1、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猎》

2、今夜鄜州月,____________________。遥怜小儿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夜》

3、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蜀相》

4、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岳阳楼》

5、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幽州台歌》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望月怀远》

7、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宿建德江》

8、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非花》

9、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乌江亭》

10、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华清宫》

11、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题》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

第五篇:25课诗歌赏析初二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练习】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2.古诗词中多有运用典故的句子,请你说说“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中运用来了哪些典故,其中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引用典故①向秀作《思旧赋》怀念嵇康②晋人王质在山中观二童子对弈,一局终了发现已过百年。表达作者对故友的怀念和感慨时光飞逝、物是人非的凄凉惆怅之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历来传颂的名句,请你作简要赏析。

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表现了诗人对宦海沉浮、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这句诗还寄寓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深刻的哲理。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发挥想象,展现画面:

答: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浩浩荡荡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绽青吐绿,欣欣向荣。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主题】见练习2

【练习】

1.《赤壁》《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骊山怀古》都是怀古诗(题材),这类诗歌的特点是明为咏史,实为咏怀。借凭吊古迹、咏怀旧事抒发作者的认识和感情。

2.在这首诗中作者借凭吊赤壁古迹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答: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答:这句话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改写。这句诗通过假设的方式,以两位美女的命运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要影响。其中蕴含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以小见大,深刻警醒。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主题】诗中回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之痛和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练习】

1.诗歌第2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国势危亡的宋王朝比作风中飘舞的柳絮; 将自己的坎坷一生比作漂泊无根、时起时伏的雨中浮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都历经艰辛危苦。

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一联构思精巧,请你作简要赏析。

答:这句诗运用一语双关的手法,巧妙的借用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

和境况的危苦。

3.尾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慷慨悲壮。请你仔细品读,说说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怀? 由此你还能联想到哪些与之表达相同思想的诗文名句?请写出一句并注明作者。答: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主题】上片写作者在“天上”与“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最终以积极乐观的旷达胸襟作结。

【练习】

1. 词中的“婵娟”指的是月亮。后人常引用上阕中“高处不胜寒”一句表达人身居高位往往容易遭到周围人的非议、攻击/一个人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造诣而产生曲高和寡的寂寞的意思。

2.品读全词,说说在中秋佳节,词人咏月抒怀,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

答:中秋之夜,皓月当空。诗人赞美明月、向往明月,但经历了在“人间”“天上”的几度徘徊、矛盾之后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万家团圆之时诗人与亲人不能相聚心中充满对亲人的思念和不得团聚的惆怅,但是诗人能够自我排解,心情由郁结到心胸开阔变得积极乐观,最后归结为相隔千里而共赏明月的美好的愿望。

3.这首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词中脍炙人口的名句颇多,请你就其中一个佳句选择一个角度来赏析。

答:“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一句表现了诗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同时,这句诗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别离;这正与月亮有圆有缺一样,原是自然界的规律。

4.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只愿我们都能健康长在,虽然远隔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也是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练习】

1.在这首散曲中作者借咏怀古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集中体现这一思想的诗句是? 答:作者借凭吊潼关古迹,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品读“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下这句诗所展现的壮阔景观。

答:群山层层叠叠,好像是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黄河汹涌澎湃,奔腾咆哮。险要的潼关雄

踞在山河之间。

②请你从炼字的角度赏析一下这句诗。

答:这一句用字精炼,写景传神,写出了潼关的雄伟气势。“聚”字和“怒”字用得好。聚,聚拢,写出了山峦的动态之感,写出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发怒,具有拟人的意味,表现了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这两个词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险要,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

西城初中初二语文专项训练(一)(诗歌赏析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