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古诗词四首练习题
编辑:玄霄绝艳 识别码:15-999069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18 00:12:12 来源:网络

第一篇:古诗词四首练习题

《 秋

词》测试题

1.默写《秋词》这首诗。

2.历代文人为了抒发“悲秋之情”,常借助哪些事物?

3.本诗作者表达了对秋的什么迥异态度?

4.你认为这首诗最可贵的是什么?

5、诗的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用的是什么手法?

6、结合具体形象简要说说最后两句诗对你人生态度的影响?

7、赏析“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诗句。

8.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句。

9、“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有何妙处?

《夜雨寄北》练习题。

1、默写《夜雨寄北》这首诗。

2、文学常识填空: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______和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

3、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的意思。①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_____ ② 却话巴山夜雨时 [却]:__;[话]:_____

4、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5、《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6、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

7、诗中表达作者渴望团聚及美好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2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练习题。

1、默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这首诗。

2、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4、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什么?

5、请你对“夜阑卧听风吹雨”—句略作赏析。

6、诗中“僵”、“尚”二字用得好,请你说出一点理由。

《潼关》练习题。

1、默写《潼关》这首诗。

2、哪个词语表明潼关是个历史悠久的古城?

3、哪句表明潼关地势险要?哪句表明潼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4、试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5、请从修辞的角度和写作手法的角度来赏析后面两句诗?

《秋词》答案:

2、落叶、悲鸿、衰草、枯木、银霜。

3、借“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直上,矫健凌厉,体现了激越向上,积极乐观人生态度。

4、这两首诗最可贵的是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5、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用了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来表现的。

6、属主观题,可从虽遭遇人生坎坷,仍要不屈不饶,具备奋斗精神这个角度阐述。

7、自古以来文人笔下的秋天,往往是肃杀、冷清,令人伤感凄凉。而在我看来秋天远胜初春。诗人一反常情,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抒发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情感。

8、诗人抓“鹤飞冲天”的景观加以描绘,展现出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似乎也载着诗人的一缕诗情,直冲霄汉。在诗人看来“鹤”是不屈的化身,它给于读者的感受,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色彩,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9、一个“排”字,“推开”的意思,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这正是诗人虽遭贬谪,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夜雨寄北》答案:

2、李商隐 ;

3、①何时能够 ②再 回叙;

4、D;

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

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涨”字一词,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答案:

2、“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3、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4、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了(南宋王朝命运芨芨可危)。全诗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5、写时间、环境和现实生活中的诗人形象。“风吹雨”既是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想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爱国之情。

6、“僵”写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凄凉,“尚”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潼关》答案:

2、终古

3、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4、高云簇拥着古城,古城在高云的环绕下愈显得伟大。骑马行进在半山间的潼关古道上,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中。

5、采用了拟人、对偶的修辞方法和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来描绘潼关的奇险的壮丽的景色,表达了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

第二篇:古诗词四首

古诗词四首

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译文】冰雪消融,胡地已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时分,战士们赶着马群回来,明月洒下一片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澄明的夜色中,从戍楼中传来熟悉的《梅花落》曲调。风传笛曲,一夜之间传满了关山。在这样苍茫而清澄的夜境里,羌笛的声音如泣如诉,它牵拽出的是将士们对千里之外家乡的绵绵思情。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译文:海边的尖尖的山峰如同剑锋,在这悲秋的季节,处处都感到它在刺痛我的愁苦的心肠。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愁肠和身子割成千万份,撒落在峰头上看到故乡?

乡 思(宋)李觏(gòu)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译文:人们常说落日处是天涯,可“我”望尽天涯,落日可见,故乡却不可见,故乡远在天涯之外。故乡为碧山阻隔,已令人惆怅不已,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掩。

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译文: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思念家乡黯然销魂,羁(jī)旅的愁思缠绕不休。只有在梦中得到暂时的慰藉。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月是故乡明(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去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家乡的桥(郑莹)

家乡的桥是我梦中的桥。

家乡村边有一条河,曲曲弯弯,河中架一弯石桥,弓样的小桥横跨两岸。

每天,不管是鸡鸣晓月,日丽中天,还是月光泻地,小桥都印下串串足迹,洒落串串汗珠。那是乡亲在追求多彩的希望,在兑现美好的遐想。弯弯小桥,不时荡过轻吟低唱,不时露出舒心笑容。

因而,我幼小的心灵,曾将心声献给小桥:你是一弯银色的新月,给人间普照光辉;你是一把闪亮的镰刀,收割着欢笑的花果;你是一根晃悠悠的扁担,挑起了彩色的明天!哦,小桥走进我的梦中。

我在漂泊他乡的岁月,心中总涌动着故乡的河水,梦中总看到弓样的小桥。当我访南疆探北国,眼帘闯进座座雄伟的长桥时,我的梦变得丰满了,增添了赤橙黄绿青蓝紫。

弯弯的小桥,是我梦中的桥吗? 三十多年过去,我戴着满头霜花回到故乡,第一紧要的便是去看望小桥。

啊!小桥呢?小桥躲起来了?河中一道长虹,沿着朝霞熠熠闪光。哦,雄浑的大桥敞开胸怀,汽车的呼啸、摩托的笛音、自行车的叮铃,合奏着交响进行曲;南来的钢筋、花布,北往的柑橙、家禽,绘出交流欢乐图„„

满桥豪笑满桥歌啊!蜕变的桥,传递了家乡进步的消息,透露了家乡富裕的声音。时代的春风,美好的追求,我蓦地记起儿时唱给小桥的歌,哦,明艳艳的太阳照耀了,芳香甜蜜的花果捧来了,五彩斑斓的月拉开了!我心中涌动的河水,激荡起甜美的浪花。我仰望一碧蓝天,心底轻声呼喊:家乡的桥呀,我梦中的桥!

后院的绿草地(陈丹燕)

小时候最爱的,是后院一块狭长的绿草地。后院的树很高,由于大楼背面的关系,后院很少有人走,以至于方格子的小路上,长了真正的野草和车前子。

沿着那条非常绿的狭长草地走,旁边是一楼人家的厨房窗,敞开的厨房窗里,散发出非常好闻的煮肘子的气味,以及将新鲜蔬菜和新鲜水果切开以后发出的气味。从窗外看那些洗干净挂在墙上的锅和捞面条的白铁勺,感觉很亲切。小时候喜欢一个人独自玩,因为大家一块儿玩的许多游戏,我都玩不过别人。总的来说,我是个笨拙的女孩,但别人过分不满意我,我会感到难过,也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渐渐就养成了自己玩的习惯。自己玩的时候,心是很安静的。

那条狭长的草地上,在初夏的时候开满了极小的紫花,还有小小的雏菊。野草在阳光里,绿得非常纯粹。在草的下面,常常能发现别人丢掉的东西,一个空药瓶,一张被阳光晒黄的旧报纸,最有趣的是撕碎的照片,黑白的照片,小碎片上,也许是半张微笑的脸,也许是许多被阳光照耀的美丽的树叶子。照片上能看到平时在大院子里严肃地昂然而过的女人,对着我犹豫并且害羞地笑。我小时候,是在那些草里的碎照片上,发现人人都有秘密,秘密并非可怕,甚至也许是美好的。

草里的狗尾草是最漂亮的,又朴素,又美,可惜叫狗尾草,在太阳光里,狗尾草很抒情。

草地上有很窄的一块天空,初夏的时候,家家朝后院的北窗都打开了,窗里面的白漆,在阳光下面变得非常白。后院充满了看不见的家居气氛,有食品的气味,炝油锅的气味,房间家具的气味,挂久了的窗帘气味,还有浴间潮湿的有肥皂香味的空气。这就是家,真的家。比起楼前的音乐声,妈妈叫小孩吃饭的声音以及站在阳台上散心的大人,更加接近真实。

真实的生活使人感到定心。

小孩不常去的后院,是小时候我的乐园。我想乐园不是狂欢的意思,而是使人定心。

草地里常常能发现一分钱、二分钱的硬币,大概是洗衣服的人不小心连同洗湿的纸一同扔掉的。小时候虽然瘦,但极馋,家里管得严,不给零花钱,也不让吃水果糖以外的任何零食。但被家里认为不干净的话梅啦陈皮啦,对小女孩来说,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所以,如果在草里拾到零钱,那天就是盛大的节日。马上就把钱紧紧捏在手里,到拐弯小店去买东西吃。卖东西的老头从玻璃瓶里数出三根陈皮条,收去一分钱。陈皮条且酸且咸,很好吃。

关于草地的故事结束了,太阳光里的狗尾草、被撕碎的神秘照片、旧窗帘的气味以及又酸又咸的陈皮条统统留在记忆里。长大了,就是童年的句号。

故乡的云(林红宾)

儿时,我和伙伴们最爱跑到旷野上嬉闹玩耍,玩累了,就四仰八叉地躺在绿毯样的草地上,谁都不说话儿,只是十分专注地凝视着蓝天。但见周遭的峰岱岗峦如同一些罗汉金刚在打坐诵经。蓝天是那么高远,那么深邃,俨然一泓泱泱阔水;又恍若一个透明的无与伦比的大帐篷,笼罩着人世间的大千万物。乡间有二八月看巧云之说,这话半点不假,二月和八月,天空分外清澈,云彩格外好看。无垠的苍穹委实像一个环形银幕,那些千变万化的五彩云霞酷似画面纷呈的幻灯片,依次上演,会令你张开想象的双翼,去感悟,去发现,去渲染。你会走火入魔,潜心观看,以至心旷神怡百看不厌。

看啊,那纤巧的云朵多像星罗棋布的蘑菇,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一场山雨润酥了大山,催发出形形色色的蘑菇,我们像小鸡啄米似的采呀采呀,人喊谷应,闹沸了山洼„„

看啊,那些洁白的云朵宛若一群曲颈划蹼的天鹅,把我们领进《天鹅湖》那美丽的神话意境之中„„

看啊,那一片云朵莫不是草原上的羊群,我们的耳畔会萦绕着马头琴那悠扬动听的旋律„„

看啊,那一片云朵莫不是远海驶来的归帆,那金鳞银翅压扁了丰收的舟舸„„

有时,一方碧空只有几缕云丝儿,那么菲薄,那么缥缈,好像丹青高手在宣纸上随意抹了几笔,像泥鳅,像蜗牛,像苍狗„„

有时会从山后无端地冒出一堆白雪般的云团来,并且迅速升腾、舒展,似冰山漂移,似雪峰突兀,似棉垛高耸,似氢弹爆炸„„

有时乌云满天,急剧蔓延,如同骤然发生兵变:征尘遮天蔽日,刀光剑影闪烁,杀声此起彼伏,将士汗滴洒落。当一道彩虹凌空飞架,这场雷雨就结束了,会让人突发奇想:是谁献出良策,制止了这场战争?自然会联想到那个历史典故,哦,原来是浣纱的西施博得君欢,驾前献舞,舒展七彩绫罗„„

白云本来就好看,一经太阳用神奇的画笔涂抹,就更加妖娆多姿,那破晓时的满天朝霞,色彩斑斓,极其生动,犹如一湖莲花怒放,更似宝库打开,放射出迷人的奇光异彩„„ 当夕阳滑下西山,那残存的火种点燃了西天上的棉絮样的云朵,形成一片熊熊的火烧云;犹如一个巨幅的灯光布景,把人生的大舞台装点得恢宏、辽远、壮观!到了晚上,天上的云彩又是另一番景致了,月牙儿如同一只小船儿执著地在礁石样的云团里穿行,在一片老龙斑样的浮云里时隐时现地悠悠颠簸。

父老乡亲们善看云象,称之为庄稼人的晴雨表哩。比如“天上出现老龙斑,下雨不过两三天。”“早上胭脂红,无雨必刮风。”这类农谚就如八月山上的野葡萄──一嘟噜一嘟噜的。这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的,这些农谚还挺灵验呢。

我离开故乡好多年了,辗转的地方也不少,什么样的景致都看过,但是,在我的心中,故乡的云是顶好看的,它们时常飘进我的梦里。

啊,故乡的云,你像一幅幅名贵的油画,赞美着故乡的美好!啊,故乡的云,你像一首首优美的诗作,歌颂着故乡的可爱!

第三篇:古诗词四首

15.《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这四首古代诗歌。2.培养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3.品味诗歌的意境。【教学重点】

1.朗读并背诵这四首古代诗歌。2.感悟古代诗歌的内容。【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的意境。【课时】 2课时 【预习导引】 1.朗读这四首诗。2.就诗歌不理解之处质疑。【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四首古代诗歌,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唤起我们美好的情怀。朗读时应该讲究抑扬顿挫,在朗读中要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与诗人同喜共悲,然后再作客观评析。

二、学习《观沧海》

1.朗读《观沧海》,要求读得富有节奏感,读出作者的感情。2.作者作品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建安五年(200)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有《魏武帝集》。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

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3.关于汉乐府诗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配乐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4.赏析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交代观海的地点,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开阔,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描写由此拓展开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是“多么”的意思,是赞美之词。在这水波澹澹的大海上,最先映人眼帘的是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辽阔的大海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天萧瑟,洪波涌起。

虽然已到秋天萧瑟、草木零落的季节,但岛上依然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诗人面对萧瑟的秋风,极写大海辽阔壮美,波涛汹涌,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感伤的情调,表现作者壮阔的胸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两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慨,写出大海的气势和威力。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

5.小结:这首诗写登山望海的景象,气势雄浑,表达了作者壮阔的胸襟和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6.背诵。

三、学习《次北固山下》 1.朗读《次北固山下》。2.作家作品简介。

王湾,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玄宗开元年间进士。开元初,为荥阳主簿。五年至九年,参与编撰《群书四部录》。官至洛阳尉。《全唐诗》存其诗十首。

这首五言律诗最早见于《国秀集》。诗题的“次”字是停宿、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三面临江。诗人这次途经北固山去游吴中,但见船下江水潮平岸阔,头顶南雁

北归,触发了心中情思,于是写下这首传世佳作。3.赏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首联“客路”点明自己是客游在外,规定了全诗的情调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己乘坐的船正在绿水中向前行。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颈联写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作者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了出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颈联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既写景又点出时令。这两句可以说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尾联,不言思乡之情,而思乡之情自在其中。看到南雁北归,自然想到鸿雁传书的典故,便想让大雁把他这游子的音讯带给洛阳家乡。“乡书”、“归雁”与首联的“客路”、“行舟”,遥相呼应,流露出身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清淡的乡思愁情。4.小结:这首诗借停泊北固山下所见,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给人以积极、乐观、奋发的艺术享受。5.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这四首古代诗歌。2.培养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3.品味诗歌的意境。【教学重点】

1.朗读并背诵这四首古代诗歌。2.感悟古代诗歌的内容。【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的意境。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赏析了前两首诗歌,这节课我们继续赏析后两首诗歌。

二、学习《钱塘湖春行》

1.朗读《钱塘湖春行》,要求读得富有节奏感,读出作者的感情。2.作家作品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贞元十六元(880)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因上书言事,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长庆时,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苏州刺史。晚年,以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是他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此诗是长庆三年或四年(823—824)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诗人早春游湖,面对湖光山色,莺歌燕舞,草色花香,心情十分愉快。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诗的风格自然清新,娟秀明丽。3.赏析:

诗人以“春行”二字作为贯串全诗的主线,由点到面又由面到点地逐层展开描写。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首句直述“春行”的出发地,是在杭州西湖的登揽胜地“孤山寺”之北,“贾亭”之西,既点明了具体环境,又为展开湖上春光的描写作好了铺垫。次句大笔勾勒出湖上早春水涨云

低的混茫景色,令人透过西湖水面刚与岸平以及天上和湖上波澜连成一片的画面,已经感受到春意的氛围。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这样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勃郁的感觉,作者描写莺“争暖树”、燕“啄春泥”,细腻而生动,流露出诗人一路行来的新鲜感受和喜悦心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颈联写花草。随着“乱花„‘浅草”一联镜头的转换,诗人已由“贾亭西”来到了“湖东”,写法也由点的展开变为面的收缩。唐人有骑马游春的习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人在马背上自然感到舒适,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给。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够,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4.小结:这首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诗人从大处落笔,颔联写莺燕,颈联写花草,尾联直抒胸臆,着重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全诗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5.背诵。

三、学习《天净沙·秋思》 1.朗读。2.作家作品简介。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不久即跳出宦海,退隐田园,写出许多“叹世”之作。一生著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岳阳楼》《马丹阳》《黄粱梦》等杂剧共15种,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并写有小令、套数二百余首,经后人辑入《东篱乐府》。他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位居第一。在他的作品中,最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王国维称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音”。这些评价,并非溢美之辞。

天净沙:散曲曲调名。散曲是元代的新诗体,是在民间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长短句歌词,以后文人相继大量写作。

散曲分小令与套数两种。小令只有一支曲子。套数又叫“散套”、“套曲”,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一套至少两支曲子,多的可达三四十曲,没有定数限制,但必须是同一宫调,而且要一韵到底。在结尾的地方,一般有“尾声”,以表示首尾的完整和音乐的终结。散曲的长短句形式较词更为灵活自由,最短的有一字句、二字句,最长的可有二三十字为一句的。句中可以衬字,使唱词生动、通俗、口语化。3.赏析。

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前三行全是写景,用名词构成一幅凄切恸人的图画。“枯”、“老”、“昏”、“古”、“西”、“瘦”等词语的色彩情调都贴切地衬托出天涯游子的思绪。后两行才点明在夕阳西下环境中的游子,显得何等孤凄悲凉。这些细节联结在一起,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境界: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缤纷;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来,这是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方呢?异乡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断肠人在天涯。”由此可见他的乡愁是何等的浓重。

4.小结:小令由昏鸦的归栖,引出古道上慢步行进的瘦马,最后才点出这一切是断肠人在天涯的秋思。总共二十八字,通过抒写秋野萧瑟凄凉的景色,将一个飘零他乡的游子在旅途中思念故乡的寂寞情怀表现得十分深刻,显示出作者高度的概括能力及精巧的艺术构思。5.背诵。

四、课外作业:背诵默写这四首诗。

【教学反思】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1、初步学会鉴赏诗词,领会乐府诗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3、培养学生想象和再造想象能力。

第四篇:诗四首练习题

第1页

诗四首 ++++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晨兴理荒秽(suì),带月荷(hè)锄归。B.萧(xiāo)关逢候骑,都护在燕(yàn)然。...C.登临吴蜀(shǔ)横分地,徙倚(yǐ)湖山欲暮时。D.征蓬(pēng)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下列诗句中带线词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带月荷锄归(扛着)B.晨兴理荒秽(污秽的垃圾)..C.但使愿无违(违背)D.仍怜故乡水(爱)..3.下列作品与作者、作者所属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使至塞上》 王右丞 唐代 B.《登岳阳楼》 陈与义 宋 C.《归园田居》 陶渊明 西晋 D.《渡荆门送别》 李白 唐代

5.古诗名句默写。

(1)王维《使至塞上》有一对偶句,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

”的名

是“。”(2)江南有三大名楼是:黄鹤楼、岳阳楼和。请默写赞美黄鹤楼的名诗:

。(3)《渡荆门送别》中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4)《归园田居》中表示要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保持自我节操的诗句是。

(5)《登岳阳楼(其一)》的颈联是:。

第2页

判断

①《归园田居》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句以极富诗意的笔法写出诗人早出晚归、不辞辛劳的形象。()②.《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表现了诗人即将到达西北边塞的欣喜之情。()

③.《渡荆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联描绘了两幅美丽的画面:一幅水中映月图,一幅天边云霞图,让人感受到了江上的美景。()④《登岳阳楼》中“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一联表达了诗人三年多来,辗转万里,备尝艰辛的无限感慨。()(3).对《使至塞上》诗句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首句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交代了诗人的路程去向。

B诗人用“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初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雄心。C第三句展现了大漠的辽阔与奇特壮丽的景色,把自己的孤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对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D整首诗叙事与抒情结合,而作者的情感却在事件和景物中表现得酣畅淋漓,使得事、景、情融为一体。

(4)对《渡荆门送别》的内容、写法理解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

A.诗的一开头,就以明快的手法点明了此行将要前往的目的地,以至乘坐的交通工具。B.全诗以远游起笔,中间写途中所见景色,最后以惜别作结,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写景用语着字,也独具匠心。

C.诗中所写景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

D.这首诗从题材上说是一首五言律诗,从体裁上说是思乡诗。诗中不是写诗人离开故乡的不舍,而是以故乡水为抒情主体,描写其万里相送的情谊,使游子对故乡之思倍增。(5).对《登岳阳楼》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而近。

第3页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D尾联“风霜”一语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6)下面对诗文内容,写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A《登岳阳楼》背景是靖康之变,诗人凭栏吊古,抒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愁,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脱胎而来,诗歌气象开阔,苍凉悲壮,堪称杜调。B《归园田居》从表面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其实是传达出诗人归隐田园的心愿,也流露出诗人淳朴率真的生活情态,是五言古诗中的精金良玉。

C《渡荆门送别》写景部分,诗人坐在船上沿途观赏,一路看来,眼前的景物逐渐变化,这是“移步换景”的写法。

D《使至塞上》以简练的笔墨写了出使边塞的经历,诗中所写景物,极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无近景)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精段阅读:阅读

(一)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7.解释带线的词。

(1)使至塞上(2)征蓬出汉塞 8.下列带线的词语不属于地名的一项是()

A.属国过居延 B.属国过居延 C.萧关逢候骑 D.都护在燕然 9.“征蓬出汉塞”一词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10.“大漠孤烟直”中的“烟”字有人认为是烽烟,有人认为是炊烟。你同意哪一种意见?为什么?

第4页

1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千古流传的名句,你认为它好在哪儿?简洁地说一说。

(二)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2.请依次写出这首诗押韵的字:________________。13.为下列画线字选择正确的义项。(1)渡远荆门外()

A.通过 B.载运过河 C.渡口 D.渡船(2)山随平野尽()

A.全 B.完 C.死 D.用力完成(3)仍怜故乡水()

A.怜悯 B.怜惜 C.怜爱 D.怜恤 14.解释下列诗句画横线的词语。(1)江入大荒流:(2)月下飞天镜:(3)云生结海楼:(4)仍怜故乡水:

15.对诗的内容、写法理解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

A.诗的一开头,就以明快的手法点明了此行的特点、途中已经到达的地方以及将要前往目的地,以至乘坐的交通工具。

B.诗的颔联景象雄阔,颈联景象瑰丽。“荆门外”的山川胜景,兼收笔底。尾联抒发诗人

第5页

作别故土,惜别亲友的诚挚。

C.全诗以远游起笔,中间写途中所见景色,最后以惜别作结,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写景用语着字,也独具匠心。

D.诗中所写景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

16.本文的作者是 朝的,字,诗词著作有《 》、《 》、《 》等。

参考答案

1.C(A项“秽”应读huì;B项“燕”应读yān;D项“蓬”应读péng。故选C)2.B(“荒秽”指野草)3.C 4.(1)后乐先忧、昔闻今上(2)淮海南来第一楼(3)万家忧乐到心头(4)何必登斯楼把酒 方可对仙人吟诗

5.(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滕王阁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4)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5)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6.(1)略。(提示:不要写成对诗句的翻译。要合理大胆地想象,对诗句的描写进行再加工,写出自己心目中的美景。)(2)√ ×√ √(3)B(4)D(5)A(6)D 7.(1)出使;(2)飘飞的蓬草。

第6页

8.A(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故“属国”不是地名。)

9.“征蓬”指飘飞的蓬草,作者以此自比,写出了自己的飘零之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幽微难言的心情。

10.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我认为是烽烟,因为边塞之地,战事频繁,随处可见烽烟,这样写更能体现边塞的特征。)

11.参考: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12游;流;楼;舟 13.(1)A(2)B(3)C 14..(1)莽莽平原;(2)月亮;(3)海市蜃楼;(4)始终。15..D 16.唐 李白 太白 《蜀道难》、《行路难》、《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等

第五篇:古诗词练习题

古诗词练习题

一、请你根据情景写出恰当的诗句。

1、春日来临,万紫千红的花儿开了,我会吟诵古诗:

2、夏日来临,面对满池荷花,我会吟诵古诗:

3、秋天来了,满山的枫叶红了,我会吟诵古诗:

4、冬天,百叶凋零,我想起龚自珍的名句:

5、求学贵在广泛地学、问、想、做,由此我想到一句文言名句:

6、武汉是黄鹤楼的故乡,提到黄鹤楼我会想到诗句:

7、《长歌行》一诗中,千百年来无数次被用来劝勉人们珍惜时间的名句是:

8、我们的班主任教育学生很有方法,我们常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请用杜甫在《春夜喜雨》中的诗句来形容:

9、有的同学只注重书本学习,不会灵活运用,不注重实践,请你用一句名言来劝诫他:

10、梅花那坚强不屈的品格令人敬佩,毛泽东同志在一首词中大加赞赏,请你写出其中典型的一句:

1、爸爸常常后悔自己年少时贪玩,没有好好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学习,现在经常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由此,我想到了著名的诗句:

1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

13、小兰成绩很好,但有点骄傲,我们可用名言: 来劝告她,还可用诗句:

14、提到“爱国”陆游诗句中的

令我映象最深。

15、人们常用“情同手足“来形容兄弟情深,可曹植《七步诗》中的:

读后令人悲愤不己。

16、王明做数学题遇到难题,不想做了,你作为他的好朋友,可用一句名言或格言对他说:

(1)(2)(3)(4)

17、看到近段班上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班主任引用了岳飞《满江红》中的句子: 来教育我们。

1

18、人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用: 揭示了这层意思。

19、送别诗中,一改悲凉愁苦的情绪,而让朋友精神为之一振的有高适的《别董大》中的:

如果你读的古诗多,你还会想起王勃送别诗中的名句: ;还有李白的《赠汪伦》中的:

20、在小学,我们学习了两首关于送别内容的诗,它们是一个人写的。

写诗人送好朋友的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朋友送诗人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母亲节到了,小芳自己动手制作了张贺卡,并在卡上工整的写下了《游子吟》这首诗中的句子:

22、爸爸给我装修了一间小书房,我会选:

为内容制作一个条幅勉励自己。

23、根据以下情况,说一句最恰当的歇后语:“我今天放学回家,还没放下书包,就被妈妈训了一顿。”真叫我:

24、古人写诗常借月抒怀,如苏轼的: 我还知道王安石借月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还有李白的:

25、《游园不值》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诗中

这句集中的表现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活力。

26、《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中表现朋友间深情厚谊的句子是:

27、我们要不断学习,加强修养,这样才能获得新的知识,提高个人素质,用朱熹《观书有感》中的:

来形容。

28、历代诗人歌咏春秋佳境的诗句俯拾皆是,比如叶绍翁的歌颂春天的名句:。家喻户晓;再比如杜甫的五言绝句:“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抒发了诗人对春天景物的赞美;有着“ ”之称的杜牧歌咏

绚丽迷人昀秋色的诗句:,29、人的学问、知识、能力须经反复磨练、研讨才能形成。由此,我想到了文言格言:

30、我们无论治学、办事,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由此,我想到了文言格言:

2

31、表达“学会明辨是非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只有这样,才会得出真知灼见”这个道理的诗句是:

3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表现诗人高兴的句子是: 表达诗人还乡路线的句子是:

33、《长歌行》-诗中:“ ”是用流水逝去,永不回头的事实说明时间的不可逆转。

34、毛泽东同志的《卜算子·咏梅》词中的:“

”这两句赞美了梅花报春不争春的谦逊品格。

二、按分类要求填写恰当诗句

1、思乡的

(1)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2)李白《静夜思》中的:

(3)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

2、爱国的

(1)陆游《示儿》中的:(2)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3)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

3、春天的

(1)朱熹《春日》中的:(2)贺知章《咏柳》中的:(3)孟浩然《春晓》中的:(4)杜甫《春夜喜雨》中的:(5)杜甫《绝句》中的:

(6)杜甫《绝句》中的: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7)高鼎《村居》中的:(8)杜牧《江南春》中的:(9)杜甫《江南独步寻花》中的:(10)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

4、夏季的

(1)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2)杨万里《小池》中的:(3)李绅《悯农》中的:

5、秋季的

(1)杜牧《山行》中的:(2)白居易《暮江吟》中的:(3)张继《枫桥夜泊》中的:

6、冬天的 3

(1)柳宗元《江雪》中的:(2)高适《别董大》中的:(3)王安石《梅花》中的:(4)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

三、描写春天的句子

(1)________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长恨________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3)________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4)满园________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5)主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水暖鸭先知。(6)________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根据语境写诗句或名言

1、为了表达自己追求真理的决心,人们往往引用《离骚》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鞭策自己。

2、《观猎》一诗中,描写狩猎场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在绘画影同时,也传达出冬末春初的季节信息。

3、《题临安邸》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诗中一语双关的词语是_______,它既指________,又指______________。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中,表现诗人高兴或喜欲狂的样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乡路线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马”和“鸟”来说明人不能忘本的名言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西江月》一词中,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一幅江南村庄盛夏的月夜图,而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则从侧面烘托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7、比喻人不该忘记故乡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劝诫人们,要经常注意身边那些小的祸患,不要掉以轻心否则会积成大祸。对事务的钟爱要适度,不然就会产生不良的结果,影响自己才能的发挥。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启

4

示我们:要学会一种技艺,不是容易的事,做个鉴赏家,也要多观察实物,纸上谈兵是不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任何事情,没有一定的经验和积累,就不会有很高的造诣。

10、如何选择和看待自身的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中可以得到启示。

11、每个朝代的执政者都会倚鉴前世,国家兴衰的原因,来考虑当今政策,正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激励自己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为之努力奋斗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农忙时节,农民伯伯开始了繁忙、紧张的劳动,我们可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对自然、对生活都要认真观察和思考。

15、激励人们战胜自我,永远向上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

16、劝勉人们努力进取,有所成就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

17、宋朝诗人文天祥《过零丁洋》中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懂得做学问必须终身为之奋斗。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的道理。

20、比喻换个好的环境,能更真切的感受到一些东西的存在和价值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们做人应该象鲁迅先生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那样。5

古诗词四首练习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