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高中语文第一册复习5篇
编辑:无殇蝶舞 识别码:15-1131398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08 17:17:23 来源:网络

第一篇:高中语文第一册复习

第一册

一.《沁园春

长沙》:

1.常识:词牌与 词题

毛泽东

风发意气与满怀豪情,风格雄奇。2.背诵

3、鉴赏:景物描写的角度变化;景物描写对渲染气氛营造意境的作用;直抒胸臆的豪情。

4、写作素材积累:孤独是一种哲学境界

A独立寒秋——孤独是一种哲学境界。它标志着对自身和外物的本质思考。唯有孤独和沉寂才会产生丰富和深刻的思想。

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晏殊《鹊踏枝》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柳永《凤栖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辛弃疾《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B粪土当年万户侯——壮志者的高傲。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苏轼《送张嘉州》“浮云轩冕何足言,惟有江山难入手。”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C、勇于战胜困难的拼搏精神: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二.《跨越百年的美丽》

梁衡

1.常识: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1903和蔼1911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奖。2.鉴赏:类比手法;侧面描写。

3、写作素材积累 A善于思考: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她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个人。“别人在海滩上捡到一块贝壳,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问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 B执着追求,为科学而奉献青春和生命/战胜自我——她是属于很漂亮的女子,但她偏偏没有里利用这点资本。剪短长发,对热闹不屑一顾,25岁妙龄耐得苦寒,开出美丽之花。

C善于藏锋:

“她让我们明白,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而有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诸葛亮戎马一生,气吞曹吴,却不披一甲,不佩一刀;毛泽东指挥军民万众,在战火中打出一个新中国,却从不受军衔,不背一枪。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着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三.《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1、常识:周国平散文观:平淡而有味。真挚而生动,随意而不拖沓。

文眼: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领悟的温暖 2.素材:简单与芜杂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可是,随着我们长大,越来越深地沉溺于俗务琐事,已经很少有人能记起这个最单纯的事实了„„ 浩瀚宇宙间,也许只有我们的星球开出了生命的花朵,可是,在这个幸运的星球上,比比皆是利益的交换,身份的较量,财产的争夺,最罕见的偏偏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我愿保持住一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的倾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

四.《边城》

1.常识:沈从文和他的湘西。

这是一曲优美的田园牧歌,歌里有多采的黄昏,清澈的月光,以及青山绿水滋养出来的纯真的人情,这是优美健康,自然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境界的呈现,是生命的另一种美。

作品的永恒来自于对人性的本真认识。2.主人公:翠翠

3。沈从文:现代作家,湖南凤凰人,代表作中篇《边城》,唱片《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

一个自学成为西南联大文学教授的人,一个面对别人嘲笑淡然一笑的人,一个在风雨中能看到阳光的人,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

五.《合欢树》

1。史铁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著,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

2.鉴赏:十岁——二十岁——三十岁 的构思方法;合欢树的象征义。3.写作素材。母爱——

老舍:“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泰戈尔:妈妈是母亲、知己和朋友的完美结合。

六.《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里柯克,加拿大作家

母爱真的不需要回报?

母亲不求回报,一个吻就可以让她认为自己度过了“有生以来过得最最快活的一天。”

但是,子女们是否也应该考虑母亲的需要,用行动表达对母爱的感恩?

七.《最后的常春藤叶》

1.常识: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美国

欧 亨利

代表作《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的常春藤叶》

法国

莫泊桑《羊脂球》(成名作)代表作《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俄罗斯

契诃夫

代表作《套中人》《变色龙》等

欧 亨利作品:“含泪的微笑”、“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

2、鉴赏: 幽默的语言风格——调侃背后的同情与尊敬。《阿Q正传》调侃背后的同情与讽刺 “欧 亨利式”结尾,伏笔和悬念的构建。3.写作素材:

平凡与伟大

老画家贝尔曼用最后的生命完成了他生命中的杰作,点燃的琼珊的希望之灯,展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与情谊,闪耀出人性美。

八.《邂逅霍金》

葛剑雄

一、文学常识:

1、葛剑雄:复旦大学教授,历史学家。

2、霍金:是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学家。他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报道称,霍金患有卢伽雷氏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几乎完全瘫痪。他不能说话,只能通过一台模拟人声的电脑与人交流。通常,此病被诊断之后也就相当于判了“死刑”,因为多数情况下不会存活超过3年,而霍金被诊断出此症之后,仍旧顽强地与死神搏斗了40余年。

二、概括:

霍金留给作者强烈的心理震撼。作者第一次见到霍金就震撼不已——霍金的身躯是如此的弱小和残疾,霍金的行动如此的不便,霍金的语言如此的艰难,而霍金所取得的成就却是如此的巨大,真令人难以置信——这是第一层震撼;但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是内心的第二层震动: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认识他和不认识他的人都毫无异样,大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作者要告诉人们的是,天才的成长除了科技因素外,和谐、宽松、平等、充分尊重个人自由的人文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三、要点:

1、侧面描写 谈《时间简史》凸现在当今世界的广泛影响。

正面描写 体态:稍向右侧地靠在——或者说是被安放在轮椅的背上

目光:异乎寻常、极度冷漠、超常的魅力

2、文章以作者与霍金的相遇为线索,从作者不断变化的心理感受出发来表现主旨:

先是敬意、期待、百感交集、震撼、感染、惋惜、庆幸最后到期望。

3、启示:

在现代社会,应当给予名人包括普通人人文关怀。剑桥人给予霍金的,是把他视为常人的尊重,给予他充分的空间和时间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四、可用作作文的角度:

1、霍金在科学成就上,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最持久吸引我们,打动我们的并不是他的科学成就,我们往往被他不幸的病痛、超常的智慧和毅力深深触动。他曾说:“我得病的一个体验是:当一个人面临早逝的可能,就会体验到活下去是值得的。”恐怕正是这种对生命的理解和热爱,支撑着他顽强的活到今天。

2、感恩:

有一次,一个学术报告会即将结束时,一位年轻的女记者走上讲坛,面对这位在轮椅上生活了30余年的大师,不无悲悯的问道:“霍金先生,卢伽雷病已经把你永远固定在了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如此突兀而尖锐的问题,让报告厅顿时鸦雀无声。

霍金听了,依然微笑着,用他还能活动的一根手指,艰难的敲击着键盘,随着合成器发出的声音,投影屏幕上缓慢的显示出一段文字: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霍金不仅仅是智慧的勇士,更是人生的斗士。感动人们的并不是霍金从前的苦难,而是他直面人生的坚守、勇气和乐观。人生如潮起潮落,有得便有失,总是自以为失去很多的人,是最不幸的人。

3、作者在剑桥访学期间,在散步时与霍金匆匆见过一面。给作者印象最深的不仅是霍金“独特的形象”,还有周围的人面对霍金时的那份平静、剑桥大学那种看似冷淡却隐藏着大爱的人文环境。作者对培育、涵养了霍金的人文环境给以高度赞美。

课文节选:“霍金是幸运的,它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

我更庆幸的是霍金生活在剑桥,他可以完全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因为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可贵。”

4、链接:202_年8月12日,在美国总统自由勋章的颁奖仪式上,奥巴马亲自为霍金佩挂上了总统自由勋章。白宫网站称,“霍金在学术上和非学术上的成就无与伦比,他的坚持和奉献打开了人类通往探索的新道路,激励着当今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九.一碗阳春面

栗良平(日本)

一、文学常识:栗良平,日本作家。

二、概括:小说选取北海道一家小面馆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景,通过四个大年夜吃阳春面的故事,描写了母子三人在遭受厄运后积极勇敢面对生活,顽强奋斗渡过难关的经历,刻画了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并传达出周围社会温暖的人间真情。

三、要点:

情节安排:一碗阳春面到三碗阳春的变化,四个吃面场面

结构线索:一家三口四次吃阳春面的过程 环境:自然环境——“大年夜”“白雪”“清风” 社会环境——“北海亭面馆”“二号桌”

人情美:母子之情(母子三人身上所体现出的亲情的力量、生活的勇气)、主顾之情(店主夫妇对逆境中的人们所给予的同情、鼓励和尊重)、向上奋斗之情等

四、可用作作文的角度:

小说洋溢着浓郁的人情美,歌颂了在逆境中顽强、团结、奋争的重要性,揭示出团结奋斗者必能成功的生活哲理。“信念”:小说中弟弟的那句:“不要放弃,要努力,要好好活着”,更喊出了母子三人为了达到目标而永不放弃的坚定信念。巴尔扎克:“不幸,是天才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 “幸福的桌子”:平凡人打造幸福——他们对于生活的勇气,一家人之间相互鼓励、努力奋斗的种种温暖,以及小饭馆老板的体贴尊重,和酒馆里爆发出的欢呼声和鼓掌声。

十.再别康桥

1、徐志摩:1897—1931 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在剑桥学习期间,深受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参与发起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历任北京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北京女子大学等大学的教授;历任《晨报》《新月》等刊物的主编。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而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散文集《落叶》《自剖》等,另有小说散文集、日记、译著等诸多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

2、志摩的诗字句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3、本文是一首留别诗,写的是作者第二次离别康桥(即剑桥)时的情形。全诗通过对康桥优美景致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康桥的深情依恋。毕竟在康桥的那段岁月,是徐志摩短暂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光,为此他曾三度以“康桥”入题抒写自己对康河永久的恋情(1922年诗歌《康桥,再会吧》、1926年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诗歌《再别康桥》)。

4、本诗所体现的“新月派”诗歌的“三美”: 建筑美: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形式)

音乐美:节奏感、旋律美(语言)

绘画美:金柳、新娘、青荇、彩虹似的梦(意境)

5、写作特色:

全诗运用一系列意象,表现作者对康桥深深的眷恋之情。无论是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潭水,还是凄婉的笙箫、西天的云彩,都是柔美而抒情的意象,都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恋情。这些意象共同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使得这位浪漫诗人如痴如醉,物我两忘;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诗人渴望放歌却又不能放歌,不想沉默却只能沉默,不忍离别却不得不离别的那份惆怅和淡淡的忧伤。

6、物象与意象:物象即是客观事物呈现在眼前的形象,它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有形状、颜色,有声音、味道,是具体可感的。

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用语言描绘出来的事物形象,它渗透了诗人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一般来说,诗人在写作时都会借助客观事物来抒写情志,化物象为意象。

物象是意象的基础,意象是物象和情感的有机统一。

十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1.常识: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诗人。诗集《大堰河》《向太阳》,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2.构思:四幅画面是当时社会的浓缩,由北而南,循序渐进地呈现出抗战时期人民的苦难,流离失所——失去依赖——不知去向——向天“乞援”。

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在诗中出现四次,结构上起承转合,内容上渐进渐升,表达上复沓咏叹,凝重与悲情得以强化。

4.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土地》)

十二 《双桅船》

1、常识:舒婷:福建人,当代朦胧诗的代表。原名龚佩瑜。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2、鉴赏:意象的象征性和多义性。

3、写作素材:不懈而无悔的追求:

“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若即若离,满怀温情 《诗经 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无望而不绝望

辛弃疾《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懈付出,偶得正果

十五 《诗经

蒹葭》

1. 背诵全文

2. 诗经六义及重章叠唱手法。3. 毫无希望又重满诱惑的追求。

十六《种树郭橐驼传》

1. 常识: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因参与“永贞革新”被贬湖南柳州,有《永州八记》传世,我们初中学过《小石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另外还学过他的《捕蛇者说》。又被贬柳州,政绩卓著被称“柳柳州”。有《柳河东集》,与韩愈并称“韩柳”。“古文运动”(文以载道,唯陈言务去)的倡导者。/ 诗歌有《江雪》《渔父》等,/寓言大家,有《三戒》、《蝜蝂传》等。2. 鉴赏:

A讽喻手法:婉约而多讽:寓言方式进行讽谏,“传其事以为官戒”.主旨“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指责中唐吏治扰民,伤民弊端,反映对人民的同情,体现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哲学思想。B类比手法:种树(顺天致性)——治民(休养生息)

爱之太恩,忧之太勤——好烦其令

木之性日以离——故病且怠 C对比手法:橐驼与“他植者”

3.文言现象,特别注意“移之官理(做官治民)”,“字而幼孩(养育),遂而鸡豚”(成,这里指养大)

十七《病梅馆记》

1. 常识:龚自珍:号定庵,近代杰出思想家,文学家。诗歌代表作《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冲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 鉴赏:借物喻人的手法

梅——人才

病梅——遭摧残,压抑的人才

文人画士——封建统治者

品梅标准——选材标准

摧残梅的手段——束缚人才的手段

摧残梅的后果——人才遭屠杀

疗梅措施——解放人才束缚

疗梅愿望——拯救人才的愿望

十八

《诗二首》

1. 左思《咏史》。借“咏史”来表现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之情。比喻和对比手法: 涧底松——山上苗 世胄——英俊

金 张——冯 公

2. 陶渊明《饮酒》,写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

融叙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说理(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抒情(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于一体。

十九

促织

1、常识:《聊斋志异》,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2、鉴赏:虚幻的获救表现现实的无告,讽喻性。

3、文言: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二十香菱学诗

1、常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二十一

群英会蒋干中计

《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号湖海散人。

二十二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水浒》,施耐庵,元末明初。

四大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红楼梦》

第二篇:高中语文第一册期末复习

第一册期末复习

一、所有课文作家【包括字、号,朝代,流派,主要成就,主要生平等】及其代表作品,与课文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如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新月诗派”及“三美”的主张,《诗经》,唐宋八大家,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中国小说发展的主要脉络等】。

二、所有背诵篇目以及下发的三张名言名句。《沁园春·长沙》、《诗经·蒹葭》、《诗二首》

三、课内现代文重点复习篇目课文及PPT:《跨越百年的美丽》、《边城(节选)》、《合欢树》、《最后的常春藤叶》、《邂逅霍金》。

要求把握主旨,理清结构,掌握文中的主要写作特点及其效果。

四、课内文言文重点复习篇目课文及PPT:《种树郭橐驼传》、《病梅馆记》、《促织》、《香菱学诗》。

要求结合课后注释复习字词含义、特殊用法以及句子翻译,并能对主旨及手法了然于心。

五、课内诗歌复习篇目课文及PPT:《沁园春·长沙》、《再别康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双桅船》、《诗经·蒹葭》。

要求把握主旨,了解主要写作特点,品读语言。

六、复习所有下发资料、试卷、作文及随笔。

考试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月12日(周三)

下午1:00——3:00 2.只能用黑色或蓝黑水笔答题,不能使用修正液或修正带。卷面整洁清晰,不写错别字。

3.考试常规题型:现代文两个语段、名句及文学常识填空若干、诗歌鉴赏、文言文两个语段、作文。

4.试卷发下后先浏览全卷,看主要篇目、试卷构成、试题难度、作文题目等,做到心中有数,全局安排,合理安排时间。

5.答题前仔细审好每一题,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积累,完整答题。特别是作文题,一定要完整仔细地审题,慎重落笔,千万不要套题,不动脑筋把自己以往的作品直接套上去。

6.如果做完了还有时间,仔细检查缺漏,不放弃不抛弃。

7.对待任何一门功课的考试,都应该认真复习,认真对待。现在的学习考试态度,就是你将来的工作生活态度。

202_-1-5

第三篇:高中语文第一册复习指导

高中语文第一册复习指导

一.第一单元要点回顾

1.中国现当代诗歌及外国诗歌的一般特点和有关知识。

现当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新诗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格律的束缚,创造出不少新样式,朱自清在回顾新文学头十年(1917—1927)的新诗时,把新诗概括为自由诗派、象征诗派和格律诗派。

有的新诗讲究格律,然而不像旧体诗那么严格。诗行有一定的节拍,双数诗行最后一个字押大致相同的韵;有的诗分几个诗段,每个诗段又有大致相同的诗行。本单元徐志摩、闻一多的诗歌就属于这一类“格律诗”。

有的新诗比较自由,无论篇幅的大小,句子的长短,还是平仄、押韵都不拘一格,甚至不用标点。或行或止,一概服从感情自然抒发的需要。作者以自己的思想情绪自由支配诗行,按情绪的旋律来安排诗的节奏。

也有一些现代诗人用旧体诗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他们所写的诗也是现代诗歌,如本单元中的《沁园春·长沙》。

2.把握诗歌中的独特意象,体味诗美,从而领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1)中国现当代诗歌

①《沁园春·长沙》上片写景,提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下片回忆往事,巧妙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问题,表现出毛泽东早年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鉴赏《沁园春·长沙》这首词,要抓住关键词语反复朗读,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感受毛泽东早年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把握诗词中昂扬的革命精神;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②《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作者在康桥度过了一年(1921—1922)难忘的时光,作者对康桥的眷恋之情通过“金柳”、“青荇”、“榆阴下的一潭”等意象表现出来。学习时要体会《再别康桥》这首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学习诗人徐志摩用评议的彩笔向读者展现康桥秀丽的风光,创造空灵、飘逸意境的写法。

③《死水》是闻一多的代表作。诗歌题为“死水”,以此引出一系列想象。诗篇中看似鲜艳,实则丑恶的意象,很容易使我们感觉到那种对“现实丑恶”的泄愤式的诅咒。体会《死水》用反语描写丑的事物,使丑的事物显得更丑的写法特色。读《死水》时,注意理解该诗丰富的象征意蕴。④《赞美》写了抗日战争前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苦难和崛起,反复表达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豪壮心声。全诗用词造句都显示鲜明的欧化色彩,诗人力避中国古典诗词的熟语和用熟的意象而希求全新,可视为新诗向西方现代派学习的一种探索。欣赏《赞美》一诗时,应把握作者把炽热、深沉的思绪寄寓在鲜明的意象中的写作特点。

⑤《致橡树》热情而坦诚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它完美地体现了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爱情品格:真诚、高尚的互爱应以不舍弃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这是新时代的人格在性爱观念上对前辈的大跨度的超越。

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诗篇中的许多意象能引起人们一系列美好的想象。

(2)外国诗歌

外国诗三首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或象征性强,或形式优美,或哲理深刻,1

或形象鲜明等特点。

3.反复诵读诗篇,诵读时体现诗歌语言的精练、节奏的和谐,把握诗的节拍和韵律。

闻一多主张新诗应该具备三美:音乐的美(指音节)、绘画的美(指词藻)、建筑的美(指章句),《死水》所具有的形式美,可谓是闻一多实践他“三美”理论的样板。而徐志摩写《再别康桥》时,正是他对闻一多“诗的格律”理论表示赞同的时候,因此诗的排列、韵脚、节奏,乃至语言和感情色彩,都体现了“三美”的特点。

二.第二单元要点回顾

本单元共选了4篇散文。

《荷塘月色》写的是一个夏夜,作者为了散心,排解苦闷,去观赏月下荷塘时所见到的景色和此时此际的心情。文章看似散漫,其实谋篇布局相当精巧。作者写了幽静的小径,蓊蓊郁郁的树,无边的荷塘,参差斑驳的树的倩影以及荷塘四周的树木、远山、灯光、蝉声和蛙声。而所有这一切都笼罩在淡淡的柔和的月色之中,处处紧扣了“月色”二字。作者又从眼前的景联想到六朝时的《采莲赋》和《西洲曲》以及昔日采莲的盛景,以此映衬作者淡淡的愁绪。孤独和苦闷之感渗透于所描写的景物中,文中一会儿写“动”,一会儿写“静”;一会儿写“幻觉”,一会儿写“实感”;一会儿描摹眼前,一会儿展开联想,“形”确实很散,但始终没有离开,“颇不宁静”这一感情的主旋律。

学习本文,要在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的基础上认真阅读体会,逐步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我的空中楼阁》一文通过描写作者心爱的小屋的周围环境,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小屋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向往。需要指出的是,作者所写的是远离都市喧嚣与拥塞的山野中的生活处所,对现代文明全无评价之词,但从这种“不置一词”中,从对“远离喧嚣”生活的肯定、追求和讴歌中,隐约地可以感觉到作者对都市生活的厌恶,对现代文明束缚人自由、隔离人与大自然交融的消极一面的批判,托物言志是本文整体性的表现手法。

《我与地坛》这篇散文写作者落难后对生命的感悟,对母亲的苦难、伟大的歌颂及自己对母亲的痛切的悼念。

文章第一部分主要写“我”双腿截瘫后对生命的思考,其中写了地坛景物的衰败,表现出一种沉重、压抑的氛围,而作者却不是沉陷其中不能自拔,他更多的是感受到衰败之中不息的生命,永恒的活力,他的思想也由此渐渐复苏了,对生命又充满渴望。

文章第二部分,主要是写母亲,写母亲那种深切的爱,一种充满担心又不愿使儿子失掉自尊的爱,更写出了自己对母亲的歉疚心情。

文章写地坛,写自己,写母亲。写地坛,重在写地坛给自己的人生启示;写自己又为写母亲作了铺垫。

《花未眠》是以“标举新感觉,写出传统美”著称于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1968年他因《雪国》、《千鹤》、《古都》三部小说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

川端康成在他的散文名篇《花未眠》中完美地层示了他对美的敏锐的感受能力。本文是作者从一点日常生活琐事中得到的感悟:自然美是无穷无尽的,可惜人类感受美的能力太有限;能捕捉美是幸运的,因为这需要机缘。

三.第三单元要点回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论述内容高度概括,行文有很强的逻辑性。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内容极其丰富,革命实践活动的范围极其广泛,但恩格斯却用短小的篇幅表现出来,全面且有重点。比如讲到马克思的两个发现,几句话就作了精辟的阐述。对于马克思的伟大实践,只选取了马克思

从事革命的宣传和组织工作,而这两方面,又仅仅列举他所编的刊物和他创建、领导的第一国际,内容高度概括,语言十分精辟。

在论述中,逻辑非常严密。全文分三部分:悼念、评价、赞颂,思路清晰。评价时围绕“革命家”和“思想家”两方面来论述,第2段是个总纲。为了使上下文紧密联系,有的地方用了过渡段,有的地方用了一些承递性语句。比如整个第2段,第4段的“不仅如此”,第6段的“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第7段“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第8段的“正因为这样”等等,这些语句,不仅使段落过渡自然,文章段落之间的联系极为紧密,结构严谨,而且使得论述内容重点突出,层次井然,加强了论述的严密性与完整性。

《我有一个梦想》演讲者从会场所在地——林肯纪念堂,引到了林肯所签署的《解放宣言》,紧紧抓住了民权问题的要害。紧接着他摆出了百年来黑人的苦难史实。他从美国这个商品社会中人们最熟悉的事情出发.将历届美国总统关于民权的许诺比做一张空头支票,将美国政府比做支票的签字者,而每个美国公民都是支票的合法继承人。这样彼此的关系就十分明朗,一览无余,从而使听众与演讲者心心相印,产生共鸣。往下,演讲者始终抓住“支票”不放,就支票的性质、支票的作用、签字人的责任、继承人的权利淋漓尽致地推演下去。演讲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美国没有履行这种神圣的义务。”所以,他义正词严地高呼:“因为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高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演讲者音韵悠扬的话语滔滔不绝,在林肯纪念堂前回荡,赢得了一阵阵惊涛般的热烈掌声。金并未就此打住,他接连用了6个“我梦想有一天”的排比句式,畅快,不可阻挡。本篇演讲词有力地冲击了当时那个时代,美国各大报纸和期刊纷纷引用本篇演讲,许多记者撰写评论,称之为“经典之作”。

《北大讲话》总体思路是回顾过去一直面现在一寄望将来。具体演讲思路可作如下分析:这类主题的演讲,自然需要先简要地回顾历史,叙述它艰难奋斗的历程;而北京大学的历史又与中国现代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史和民族奋斗史分不开,所以江泽民同志在阐述北京大学历史的时候,自然把它与党、国家民族的历史联系在一起。而历史的回顾又往往是为现实服务的,所以讲话必然是回到现实,从高处着眼、联系高校、教育、人才问题,重点论述科教兴国战略问题和建设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的问题。最后,因为讲演的对象主要是北大师生,重点又是青年学生,所以江泽民同志自然要从国家民族角度,对青年一代提出希望。

《我的呼吁》选自《敬畏生命》,作者阿尔贝特·史怀哲,195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这是他在斯德哥尔摩授奖仪式上的演说词。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呼吁全人类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以及这种伦理体系中的善恶观,并对此加以具体阐释。然后作者联系现实社会状况及自身从事人道主义事业的感受,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具体论证了“尊重生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劝诫人们要选择良善,放弃暴力;选择互助,放弃歧视;选择和平,放弃战争。最后作者再次发出呼吁,希望掌握国家命运的领袖们,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尽力维持和平。

四.第四单元要点回顾

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序言,其中《<呐喊>自序》、《<宽容>序言》、《<名人传>序》三篇是自序,《胡同文化》是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虽然四篇文章都是序言,但内容的侧重点和写法都各具特色,各不相同。

《〈呐喊〉自序》不但交代了《呐喊》一书的由来,也交代了《呐喊》一书的创作目的,但文章并不仅限于此,文章还通过叙述作者年轻时的“梦”,通过叙述作者创作小说的过程,揭示了作者生活变化和思想发展的历程,同时也发映了作者的社会观、文艺观、创作观。《胡同文化》是一篇序言,但更像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北京胡同的描写,揭示了它衰败的必然性,更揭示了北京胡

同文化的精义,作者写的是北京胡同,用的是京味的语言,体现了作者一贯的创作风格。《<宽容>序言》是作家房龙为自己的作品写的序言。这是一篇别致的序言,文中并没有直接交代作者写作的经过和作书的目的,而是运用散文诗的形式,运用蕴含哲理的语言,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从而形象地阐述了《宽容》一书的精髓。《<名人传>序》更准确地说,应是《<贝多芬传>序》,作者融议论、抒情于一炉,用饱含浓情的笔墨,不但揭示了作者创作名人传记的目的,同时也表明了作者的英雄观,并对人们提出了自己的希望。

四篇序言,有相同,有不同,各具特色,摇曳多姿,可以说都是“序言”这种文体的经典力作。

五.第五单元要点回顾

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先秦历史散文。先秦历史散文是我国叙事散文的源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保存了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史料,是珍贵的历史文献,同时,在叙事、说理、描写等方面也具有很高文学价值,为后世作家提供了丰富营养。

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所记载的历史年代,始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53年)。书中比较详细地记载了这一时期各诸侯国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记叙战争时这个特点更为突出,记叙人物善于抓住人物语言行动进行细致描绘,有不少外交辞令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极富形象性和说服力。《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晓以利害,析以今事往事,最终退秦兵而保郑国,是其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国别体的《国语》偏重记言,文字朴实简练,语言生动活泼,刻画人物细致深刻,借助政治人物言论,评品人物高下,分析历史得失,只是其中杂有一些天命鬼神迷信思想。《勾践灭吴》记载了越王勾践雪耻复国的历史事实。虽不作一字评论,但是,在以对话为主体的行文中,对勾践卑事夫差,严于责己,善用谋臣,爱护百姓,借以复国报仇的言行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褒扬。西汉刘向辑纂的《战国策》也是国别体,记载了战国时代谋臣策土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谋议或辞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变革,作者长于铺陈,恣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描写人物活动绘形绘声。《邹忌讽齐王纳谏》以邹忌亲身体验的生活琐事为喻,小中见大,使齐王接纳谏劝。文章所表现的“广开言路,接受批评”的思想和做法,至今还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触龙说赵太后》的谏说同样从生活小事切入,而对比的鲜明和分析的透辟更具特色,为历来传诵之名篇。

六.第六单元要点回顾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皆为先秦的作品。春秋战国时受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最有影响的学派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论语》、《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分别代表诸家的著作。这些著作集中体现了各流派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述了孔子与他的四位弟子间一次关于“志”的谈话,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同时,通过对人物言行的记述,通过记言绘形,使得师徒五人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把孔子侧重于道德修养的“仁”发展为“仁政”,主张行王道,希望通过“王道政策”从而使天下(人)归顺,达到成就工业,人民安居乐业的目的;《劝学》的作者荀子和孟子在人性上持相反的观点,认为“性本恶”,因而主张学习,希望通过后天的学习来改变人的天性,提出了“学不可以已”的重要命题;庄子在《秋水》中,以河伯和海神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

诸子散文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同属语录体典籍的《论语》和《孟子》,前者善以对话刻画人物性格,质朴自然。后者感情充沛,才情激越,“尽雄辩”、“长比喻”,以气势见长。荀子学问渊博精深,行文气魄宏大,文章“雄浑”(包容诸家)。而庄子的文章从文学角度

最有影响,辞趣文深,行文“恣肆”,多采用形象化的寓言,拟人化的设喻来说明人世纷纭的大道理,诡辩中含辩证法,无论是思想,还是艺术特色在历史上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本单元要求积累的重点词语有以下—些:是、危、颠、相、过、萧墙、陈、列、国、家;(以上出自《季氏将伐颛臾》)凶、曳、兵、谷、胜、数罟、湾、斧斤、树、豚、彘、夺、时、庠序、悌、涂、饿莩;(以上出自《寡人之国于也》)劝、中、假、兴、跬、功(以上出自《劝学》)。学习文言文要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词文的变化、一词多义现象,还要进一步把握词的活用和古汉语句式的特点。

现代文 字词

第一单元

1、橘子、百舸、寥廓、峥嵘、遒劲、粪土、遏止

2、青荇、揉碎、漫溯、斑斓、笙箫、残羹、油腻、罗绮、发酵、山峦、佝偻、叫嚣、倾圮、枯槁、踟蹰

3、跫音、春帷、慰藉、霹雳、雾霭、流岚、虹霓、眷属

4、徘徊、魅惑、暴虐、絮语、深邃、憩息

第二单元

5、蓊蓊郁郁、袅娜、羞涩、霎时、酣眠、斑驳、倩影、没精打采、媛女、嬉游

6、婀娜、阡陌、游目骋怀、宁谧、花蕊、缥缈

7、沧桑、剥蚀、坍圮、亘古不变、窸窸窣窣、譬如、熨帖、猝然、声名狼藉、隽永、恪守、教诲、焦灼

8、邂逅、拙劣、迥然不同、釉彩、拜谒

第三单元

9、浅尝辄止、坚韧不拔、诽谤、诬蔑、卓有成效

10、镣铐、枷锁、骇人听闻、兑现、缔造者、邮戳、磐石、蜕变、汹涌澎湃、巍峨、蜿蜒、瞭望

11、诚挚、百折不挠、永葆生机、端倪、砥砺、遐想、憧憬、气馁、梦寐以求

12、呼吁、欺瞒、和睦

第四单元

13、侮蔑、甘蔗、蟋蟀、走投无路、奚落、愤懑、慷慨激昂、缢死、高不可攀、敷衍、侥幸、悬揣

14、国子监、拴马桩、棱角、低徊、虾蟆陵

15、绵亘、亵渎、跋涉、眸子、杀一儆百、潺潺、饿殍遍野

16、阻挠、窒息、蹉跌、油膏、铁砧、戕害、汲取

第五单元

17、氾南、缒、戍边

18、会稽、囿

19、昳丽、纵横捭阖

20、沟壑、媪、膏腴

第六单元

21、饥馑、哂之、喟然

22、数罟、洿池、鱼鳖、狗彘、庠序、孝悌

23、輮、槁暴、跂、舟楫、蛟龙、跬步、骐骥、驽马、锲而舍之、镂、螯

24、涘、渚

第四篇:高中语文第一册复习纲要

《沁园春·长沙》

圈划并品味这首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体会其中景中寓情,情景交融的特点。

《跨越百年的美丽》

本文的题目能否改成“居里夫人的美丽”或者“美丽的居里夫人”?说说你的理由。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这篇散文反复出现某些语句,例如:“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吧,我是,你是”,“是的——我是,你是”。本文中还有这类反复吗?由此入手,谈谈这篇散文的抒情意味。《合欢树》

1、找出文中描述合欢树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感受“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体会其象征意义。

2、朗读下面的语句,体味深沉出于平淡的语言风格,并从文中找出其他类似的表达。

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在给自己做提条蓝地百花的裙子。

母亲那是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最后的常春藤叶》

这篇小说的艺术特点是什么?这样写对表达主旨有什么作用? 《邂逅霍金》

为什么说霍金的眼光“极度冷漠”而又“显示着超常魅力”? 《一碗阳春面》

“二号桌”变成了“幸福的桌子”。这“幸福的桌子”是由谁打造的?说说“幸福”的具体含义。

“阳春面”在小说中反复出现,它在这篇小说中有什么作用?小说写了四次吃面的场景,有人说题目改为“阳春面”更符合情节的变化,谈谈你的理解。

《再别康桥》

意象是融入作者主观情思的意象,是诗歌的要素,鉴赏诗歌不妨从意象入手。体会下列诗句中的意象所传达的丰富内涵。

1.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2.悄悄是别离的笙箫。3.为什么用“西天的云彩”而不说“东方的朝阳”?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一诗句总共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经历,说说“风”、“雪”、“寒冷”有什么象征意义?“封锁”这个词语好在哪里?句中省略号能否删去? 《双桅船》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朦胧诗”意蕴含蓄丰赡。看看大家对这首诗有多少种解读,哪一种理解最有诗理诗味。《蒹葭》

《诗经》的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三种。重章、叠句、叠字也是其表现形式上的突出特点。《蒹葭》这首诗反映出哪些特点?请具体分析。《种树郭橐驼传》

具体说说本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和类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病梅馆记》

有人评价本篇和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在思想倾向上有相同之处。相同之处在哪里?请简要分析。《诗二首》

用典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请说说《咏史》以一诗是如何使用这种表现手法的,其表达效果如何? 《促织》

促织是整篇小说的聚焦点,也是小说情节展开的中心线索,试分析促织的活动与情节发展的关系。《香菱学诗》 通过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心理,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艺术手法,《红楼梦》把这一手法发展到了高峰。请以本文为例具体分析。

第五篇:上海高中语文第一册

高一第一册

一、《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 文学常识:沁园春,词牌名. 主要内容:描绘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回忆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抒发对革命事业的坚强信心. 主要写作特点:1 情景交融(描写万物极富生命力之景,表现风发意气、满怀豪情)

动静结合(枫树、百舸争流)

用词精当、形象,富有表现力。 背诵

二、《跨越百年的美丽》梁衡

 文学常识:梁衡,当代散文家。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

 主要内容:

从“美丽”的角度切入,表现居里夫人之美——外在美(世俗称羡的美貌)、内在美(远大志向、执着追求进取)

 主要写作特点:

1、叙议结合。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P5、P7)

3、引用名言。(深化主旨,加深文化内涵)

三、《边城》沈从文

 文学常识:作者:沈从文,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代表作:《边城》(中篇小说)、《长河》(长篇小说) 主要内容:本文描写了湘西边境的一幅民风淳朴的风情画,通过叙述主人公翠翠与傩送、天保的爱情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人性(亲情、爱情、人与人之间友爱之情)的赞美,和对已被现代文明破坏的传统美德的呼唤。 主要写作特点:

1、田园牧歌式抒情小说(诗意的边城 诗意的人)

2、以简练而细腻的笔法刻画人物心理。

3、对地方风物的描绘富有诗情画意。(景物)

四、《合欢树》史铁生

 文学常识: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我与地坛》

 主要内容:

通过合欢树写出母亲对儿子的关爱,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和“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酸楚。

 主要写作特点:

1、象征手法的运用:

母亲—合欢树:母爱,对儿子的期盼

儿子—合欢树:我的成长,对母亲的思念

母子合欢—母亲的期望得到实现,儿子理解母爱

2、语言风格:沉静、淡然。(平淡朴实)

五、《最后的常春藤叶》

 文学常识:

1、作者:欧 亨利,美国,代表作:《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的常春藤叶》

2、三大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法国。《项链》、《我的叔叔于勒》;契诃夫,俄国。《套中人》、《变色龙》

 主要内容:用一个构思巧妙的故事,描写了几个穷苦朋友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展现人性之美。贝尔曼:舍己为人、以生命为代价创造出真正杰作的画家。

 主要写作特点:

1、埋伏笔:

贝尔曼 “担心地瞥着窗外的常春藤(”P32)

2、欧亨利式结尾: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3、语言风格:幽默俏皮,被称为“含着眼泪的微笑”。

六、《邂逅霍金》

 文学常识:葛剑雄,大学教授。史蒂芬 霍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

 主要内容:通过记述邂逅霍金的过程,不仅展现霍金独特的人格魅力,更从人文视角,引发人们对霍金生活环境的关注,强调应该弘扬人文关怀精神,构建和谐、宽松、平等、充分尊重个人自由的人文环境。 主要写作特点:

1、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现霍金形象。

2、用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来组织文章,点明主旨。

七、《再别康桥》

 文学常识:作者: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人物。诗集《志摩的诗》、《云游》

 主要内容:表达诗人对康桥的依依惜别的深情和对难忘岁月的深深眷恋。 主要写作特点:

1、“新月派”诗歌的“三美”主张(闻一多):音乐美(语言清新,节奏轻柔委婉),绘画美(情景交融,意境美),建筑美(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

2、折柳赠别意象

八、《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 文学常识:作者:艾青,现代诗人。

 主要内容:描写大雪纷飞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 主要写作特点:

1、巧借意象含蓄地表达思想感情。

2、缘情造境,以境显情的手法。

3、沉郁回环的表现手法。(“呀”)

九、《双桅船》

 文学常识:

1、作者:舒婷,当代诗人。

2、“朦胧诗派 ” 代表诗人:顾城、舒婷、北岛

 主要内容:表达诗人对爱情、友情、亲情及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 主要写作特点:意象、象征手法(如:岸----港湾、依靠、寄托、家、爱人、温暖)十《诗经

蒹葭》

 文学常识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乐府继承),原名《诗》,共305篇,又称《诗三百》,高中学过《蒹葭》、《采薇》

2、内容:风、雅、颂(“风骚”并称:《国风》《离骚》)

3、表现手法:赋、比、兴

4、结构特点:重章叠句

十一、《种树郭橐驼传》

 文学常识:作者:柳宗元,唐,字子厚,世称“柳河东”(籍贯)、“柳柳州”(官职),代表作《捕蛇者说》、《永州八记》、《江雪》,与韩愈共同倡导了中唐时期的“古文运动”。

 主要内容:记叙郭橐驼的种树之道,突出“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根本法则,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了中唐吏治扰民伤民的弊端,体现了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哲学思想(顺天致性)

 主要写作特点:

1、对比:郭橐驼—他植者(论述性的)

两种种树方法的对比(叙事性的)

2、映衬(互相照应):养树—养人、治民(增强气势)

3、寓言体:通过郭橐驼种树,说明了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

4、语言:婉约多讽。

十二、《病梅馆记》

 文学常识:作者:龚自珍,号定庵,近代(晚清),《己亥杂诗》

“记”,一种文体。如:《黄州快哉亭记》苏辙、《石钟山记》苏轼、《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 主要内容:作者通过谴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与“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异曲同工。

 主要写作特点: 托物言志、象征: 梅—人才;病梅—压抑的人才;文人画士—封建统治者

十三、《饮酒》《咏史》

 陶渊明,东晋,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饮酒》《归去来兮辞》  左思,西晋,字太冲  手法:1 情景交融 2 对比手法 典故的表达效果:含蓄,内涵丰富

十四、《促织》

 文学常识:

1、作者:蒲松龄,清代,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2、课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书斋名;“志异”,记载奇闻异事。它的特点是以谈鬼说狐的方式反映现实。

3、每篇后有“异史氏曰”,表达作者看法,“异史氏”指作者,“曰”为评论之义。 主要内容:通过成名一家不幸遭遇的描写,深刻揭示为政者的贪婪、凶残、自私,批判封建官僚制度的腐朽,横征暴敛的罪恶,表现百姓为生计奔波的艰辛,寄托作者对百姓的同情。

 主要写作特点:

1、情节跌宕起伏,曲折多变。

2、对比手法的运用。(如成名自身前后际遇的殊异)十五、四大名著:

 《红楼梦》

曹雪芹,清,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原名《石头记》,高中节选《香菱学诗》

 《三国演义》 罗贯中,元末明初,高中节选《群英会蒋干中计》  《水浒传》

施耐庵,元末明初,高中节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 《西游记》

吴承恩,明

高中语文第一册复习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