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美术鉴赏论文-《拾穗者》赏析(共五则范文)
编辑:蓝色心情 识别码:15-1124165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31 17:32:02 来源:网络

第一篇:美术鉴赏论文-《拾穗者》赏析

《拾穗者》

院系:软件学院

专业:11软件设计

班级:软件设计一班 姓名:曹玉霞 学号:1115115180 联系方式:*** 指导老师:

《拾穗者》作品赏析

摘要:

《拾穗者》是法国画家米勒在1857年创作的著名油画,是最能够代表米勒风格的一件作品,画面描绘了描写农村秋季收获后,三位弯腰的农妇在地里寻找拾取剩下的麦穗,长时间的饥饿与贫穷,不得不让她们只能在别人收完麦穗之后到田地里拾取残留的粮食。从她们的动作和躯体中能够看出她们内心深处那种艰苦与辛劳。

关键字:

麦穗

艰苦

辛劳

饥饿

正文:

【画作名称】《拾穗者》又名《拾穗》The Gleaners

【创作者】让·弗朗索瓦·米勒

【创作年代】1857年

【类别】画布油画

【风格】现实主义

【题材】场景

【规格】83.5cm×111cm

【材质】布 油彩

【现存藏处】巴黎 卢浮宫(The Louvre,Paris)

《拾穗者》是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于1857年创作的一幅作品,它生动描绘了十九世纪法国农村生活,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是最能代表米勒风格的一件作品。米勒在此画中精湛的绘画技法也使人无可挑剔,让人叹为观止。

”米勒出身于农民家庭,在他眼里,大自然有着“无穷无尽的壮观”。这幅画中试图把我们引入土地的深处,在开阔而又静穆的景观中去感受她的沉重与充实,倾听她深沉宁静的呼吸,体会她朴实顽强的生命,体会土地与土地上的农民自然般运行的命运。

他将风景画的新突破带入到人物画里,致力于观察田野、大地,以及在上面辛勤劳作、繁衍生息的人,尽量捕捉他在乡间的所见所闻,哪怕是别人眼中极微小琐碎的事物,米勒也富于感情地把它表现出来,铭记在心并强烈地传达给别人。曾有如此的评价,站在米勒作品面前,多情的人会闻到野草和土地的气息,夹杂着牛粪的味道,会对着画面上一个土疙瘩掉眼泪,而勾起对乡村生活无限美好的畅想。

《拾穗者》便是最能够代表米勒风格的一件作品,它没有表现任何戏剧性的场面,只是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画面的主体不过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而已,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麦垛。这三人与远处的人群形成对比,她们穿着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体态健硕,谈不上美丽,更不好说优雅,只是谦卑地躬下身子,在大地里寻找零散、剩余的粮食。然而,这幅内容朴实的画作却给观众带来一种不同寻常的庄严感。米勒一般采用横的构图,让纪念碑一般的人物出现在前景的原野上。三个主体人物分别戴着红、蓝、黄色的帽子,衣服也以此为主色调,牢牢吸引住观众的视线。她们的动作富于连贯性,沉着有序,布置在画面左侧的光源照射在人物身上,使她们显得愈发结实而有忍耐力。或许长时间的弯腰劳作已经使她们感到很累了,可她们仍在坚持。尽管脸部被隐去了,而她们的动作和躯体更加富于表情——忍耐、谦卑、忠诚。

三个人物在场景中的位置也是由画家精心安排的。很明显,画中人物的位置是与画中光源走向之间有默契搭配的。光源自画面后方左上角而来,直接向前偏右照射过来。人物的站位也随着光源的走向一字排开,因此,由于光源的变化,三个人物身上受光的强度及光在人身上造成的明暗对比度也略有不同。此外,由于人物在画面中离观众的远近也是不同的,根据近大远小的透视原则,人物在画面中的大小也是有差异的。再次,加上米勒对背景的精彩处理。当然,对背景的处理也是在与画面中光源走向和画面中描绘对象所处位置相协调的原则下处理的。在远处的背景部分由于离光源近,所以较离光源较远的画面前方在色彩明度上较亮。

而在描绘对象位置处理上,画家把像草垛、树木和农舍等物体放在了画面背景后方,把农妇们画在画面前方。这又体现了透视及近大远小等在绘画中基础并实用的原则,然而却被很多人忽略。即使运用了,也很少有像米勒这样运用得炉火纯青的。由于在画面中离观众的位置近,三个农妇与远处的在绝对比例上要比她们大得多的背景对象相比,三位主人公在视觉上显得更大。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拾穗者》整个画面中充满了对比的元素:主体人物劳动场面中充满的生气活力,与农场后方像草垛、树木和农舍等无生命力的物体的死寂的对比;画面中远近色彩明度的对比,和通过透视形成的人物与景物之间大小的对比。

再有,最经典的就是在后方天地交汇的那条水平视平线与画面左上方偏后斜插下来的光源的对比,形成了画面中二维与三维空间效果的交错,从而进一步加强了画面的空间感。

这幅表现农民境况的《拾穗者》在沙龙展出后,引起了资产阶级舆论界的广泛注意。一些评论家写文章说:画家在这里是蕴有政治意图的,画上的农民有抗议声。有人在报纸上发表评论说:“这三个拾穗者如此自命不凡,简直就象三个司命运的女神。”《费加罗报》上的一篇文章甚至耸人听闻地说:“这三个突出在阴霾的天空前的拾穗者后面,有民众暴动的刀枪和1793年的断头台。” 发人深思的是,《拾穗者》何以能产生如此大的震动?米勒的一位艺术辩护人朱理·卡斯塔奈里曾这样来描述这幅画:“现代艺术家相信一个在光天化日下的乞丐的确比坐在宝座上的国王还要美;……当远处主人满载麦子的大车在重压下呻吟时,我看到三个弯腰的农妇正在收获过的田里捡拾落穗,这比见到一个圣者殉难还要痛苦地抓住我的心灵。这幅油画,使人产生可怕的忧虑。它不象库尔贝的某些画那样,成为激昂的政治演说或者社会论文,它是一件艺术品,非常之美而单纯,独立于议论之外。它的主题非常动人,精确;但画得那样坦率,使它高出于一般党派争论之上,从而无需撒谎,也无需使用夸张手法,就表现出了那真实而伟大的自然篇章,犹如荷马和维吉尔的诗篇。” 《拾穗者》这幅画的生命就在于真实,这种真实能引起人们对那个社会的怀疑。米勒在他所有的画中都采用了简洁手法,表现丰富的内涵,他的思想观点都通过真实的形象和场面自然地流露了出来。他创造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农民典型,他笔下的农民具有一种朴实、善良、憨厚和稚拙的美,永远散发着泥土的气息。他用画笔和颜色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依恋,也揭示了人类围绕土地而争斗的喜悦与悲哀。自我赏析

当第一次看到这幅作品的时候,整幅画金黄的主色调让我有种温暖的感觉,但是当我再仔细的欣赏这幅画的时候却给我一种沧桑的感觉。整个画面的背景是秋季的农村田间,三位穿着破烂的农妇正弯腰拾取地上残留的麦穗,而身后是堆积如山的麦穗以及一位农场主正骑着马监督着一群农工收麦子的情景。地上残留的麦穗与后面堆积如山的麦穗以及三位弯腰劳作的农妇与身后一群干净利索收麦子的农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中让人感觉到一种凄凉与孤寂。三名农妇她们穿着破旧的衣服和笨重的木鞋,远离着农场主在田地里寻找零散、残留的粮食。这种场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劳苦的农民幸苦的为农场主做完农作,却不能得到足够的粮食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只能在田间拾取残留的麦穗来充饥。而农场主却什么也不做,只是骑着马匹看着农妇艰苦的为自己收割田间的麦穗,不但如此,还克扣着这些农民应有的粮食。如此悲情的画面不禁让我想起我国以前的地主阶级,那时的地主阶级和这个场景中的农场主没有丝毫差别,他们的绝情,让这些幸苦的农民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只能凄惨的在田间拾取残留的麦穗。农民将自己的壮年交给了农场主,老了之后只能弯着自己开始驼背的腰去田间拾取残留的麦穗养活自己,得不到一点生活的保障。如此凄凉的场景让人无不感到痛心。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想象的到当时的生活环境是多么的恶劣,作者是想通过这幅画来反映心中的不满,向劳苦大众反映这 种悲催的现实。

第二篇:美术鉴赏论文-《拾穗者》赏析

《拾穗者》作品赏析

《拾穗者》是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于1857年创作的一幅作品,它生动描绘了十九世纪法国农村生活,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是最能代表米勒风格的一件作品。米勒在此画中精湛的绘画技法也使人无可挑剔,让人叹为观止。这幅画原来的题目是《八月》。表现的是一个收获场面使富饶美丽的农村自然景色与农民的辛酸劳动形成了对比。接近米勒的几位社会活动家看到了这幅画中可贵的真实,建议画家修改构图直至最后前景上只剩下三个拾穗粒的农妇形象。这一修改,竟使作品产生了惊人的社会效果。《拾穗者》是最能够代表米勒风格的一件作品,它没有表现任何戏剧性的场面,只是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画面的主体不过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而已,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麦垛。这三人与远处的人群形成对比,她们穿着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体态健硕,谈不上美丽,更不好说优雅,只是谦卑地躬下身子,在大地里寻找零散、剩余的粮食。然而,这幅内容朴实的画作却给观众带来一种不同寻常的庄严感。米勒一般采用横的构图,让纪念碑一般的人物出现在前景的原野上。三个主体人物分别戴着红、蓝、黄色的帽子,衣服也以此为主色调,牢牢吸引住观众的视线。她们的动作富于连贯性,沉着有序,布置在画面左侧的光源照射在人物身上,使她们显得愈发结实而有忍耐力。或许长时间的弯腰劳作已经使她们感到很累了,可她们仍在坚持。尽管脸部被隐去了,而她们的动作和躯体更加富于表情——忍耐、谦卑、忠诚。

《拾穗者》的暗黄色调总给人一种宁静而沉重、庄严而伤感的感觉,而那三名农妇的头巾的鲜艳颜色也染上了一种淡淡的有伤感。整幅画面的暗色调流露了农妇沉重的心情,也表达了米勒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尊重。整幅画作的色彩虽然丰富,却能融为一体,显得简洁而又明了,同时又不失和谐,晴朗而辽阔的天空与一望无垠的田野也融为了一体,共同衬托着默默劳作的农妇,包容着他们。

《拾穗者》这幅画的生命就在于真实,这种真实能引起人们对那个社会的怀疑,所以写实主义画家米勒使资产阶级害怕。重大的社会问题,严酷的阶级对立,在这幅画中被画家深刻地揭露出来。这幅画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对农村生活的特别挚爱。同时米勒在这幅画中试图把我们引入土地的深处,在开阔而又静穆的景观中去感受她的沉重与充实,倾听她深沉宁静的呼吸,体会她朴实顽强的生命,体会土地与土地上的农民自然般运行的命运。米勒创造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农民典型,他笔下的农民具有一种朴实善良、憨厚和稚拙的美,永远散发着泥土的气息。米勒是伟大的农民画家,他的艺术是公认的农村庄严史诗。他用笔画和颜色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依恋,也揭示了人类围绕土地而斗争的喜悦和悲哀。

《拾穗者》这幅画的生命就在于真实,这种真实能引起人们对那个社会的怀疑。米勒在他所有的画中都采用了简洁手法,表现丰富的内涵,他的思想观点都通过真实的形象和场面自然地流露了出来。他创造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农民典型,他笔下的农民具有一种朴实、善良、憨厚和稚拙的美,永远散发着泥土的气息。他用画笔和颜色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依恋,也揭示了人类围绕土地而争斗的喜悦与悲哀。

第三篇:米勒拾穗者赏析美术鉴赏

米勒《拾穗者》赏析

姓 名:

学 号:

系 别: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米勒《拾穗者》赏析

【摘 要】:《拾穗者》展现了秋收后的农家风光,体现了法兰西农民的整体面貌,是法兰西农民生活的真实再现,描绘了农民勤劳而又辛苦的劳作。【关键词】:秋收,农妇,辛劳

《拾穗者》是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代表作之一,以秋天的田野为背景,描绘了三名农妇弯身拾捡麦穗的情景。秋天本来是丰收的季节,是金黄色的季节。可是,在一望无垠的田野上,三名衣着破旧的农妇却“面朝黄土背朝天”,正在辛苦地捡着遗落的麦穗。三名农妇分别戴着蓝色、红色、黄色的头巾,穿着破旧的衣服,他们的皮肤是黝黑而又粗糙的,不难看出他们都是出生贫寒的下层人民,都是终日辛苦劳作的贫苦农民。与农妇的艰辛与落魄相比,他们身后的地主却是满载而归,风光无限。这种鲜明的对比更加突显了地主与劳动人民的两极分化,突显了下层劳动人民的的不公平待遇。

《拾穗者》也从一个侧面为我们展现了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艺术的重要特色。通过对画面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三名农妇占据了画面的中心。三个人的动势被画家描绘得各不相同,这既体现了在现实劳动中的各种不同姿态,也显露出米勒在人体素描方面扎实精湛的基本功。通过画中人物的衣服,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人物在劳动中形体的姿态与动势。如果没有大量的练习和对解剖学的研究,就不可能把人物在不同姿态下的结构关系描绘得如此精准。

它没有表现任何戏剧性的场面,只是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画面的主体不过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而已,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麦垛。这三人与远处的人群形成对比,她们穿着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体态健硕,谈不上美丽,更不好说优雅,只是谦卑地躬下身子,在大地里寻找零散、剩余的粮食。然而,这幅内容朴实的画作却给观众带来一种不同寻常的庄严感。三个主体人物分别戴着红、蓝、黄色的帽子,衣服也以此为主色调,牢牢吸引住观众的视线。她们的动作富于连贯性,沉着有序,布置在画面左侧的光源照射在人物身上,使她们显得愈发结实而有忍耐力。或许长时间的弯腰劳作已经使她们感到很累了,可她们仍在坚持。尽管脸部被隐去了,而她们的动作和躯体更加富于表情——忍耐、谦卑、忠诚。在这幅画中,米勒没有正面描绘这些劳动者的表情,甚至没有清晰的刻画他们的面部。但沉着的色彩和丰富细腻的暖调子,使作品在淳朴浑厚中,具有憾人的力量。此画完整的捍卫了农民的高贵与尊严,有着古代雕塑般的魅力。整幅《拾穗者》以三名农妇为主要人物,以暗黄的色调为主,在那一望无垠的金黄色田野上,三名默默无名的农妇突然显得无比的巨大,而压在他们身上的负担也同样的变得无比的巨大,似乎把他们的腰都压弯了。在他们的身上,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他们生活的艰辛,劳作的辛苦,在丰收的季节里,他们却没有丰收的喜悦,更没有丰收的成就,只能在收割后的麦田里捡着遗落的麦穗。佝楼而沉重的身躯正显示了他们是多么的凄凉,多么的无奈,多么的痛苦。

《拾穗者》的暗黄色调总给人一种宁静而沉重、庄严而伤感的感觉,而那三名农妇的头巾的鲜艳颜色也染上了一种淡淡的有伤感整幅画面的暗色调流露了农妇沉重的心情,也表达了米勒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尊重。整幅画作的色彩虽然

丰富,却能融为一体,显得简洁而又明了,同时又不失和谐,晴朗而辽阔的天空与一望无垠的田野也融为了一体,共同衬托着默默劳作的农妇,包容着他们。这幅《拾穗者》让我想起唐朝诗人李绅的诗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 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米勒以凝重质朴,造型简约的概括力,来极富表现力地塑造平凡人物。他表现的是人和大地的亲密关系,是史诗所不能达到的质朴平凡。我们从这三个穿着粗布衣衫和沉重木鞋的农妇身上感到一种深沉的宗教情感,在生存面前,人类虔诚地低下他们的头。虽然远处飞翔的鸟儿依旧烘托出田园诗般的意境,但我们知道田园生活不可能是理想化的,人类凝重的身躯似乎预示着生存的重压。正是这种宗教般的感情使《拾穗者》超越了一般的田园美景的歌颂,而成为一幅人与土地、与生存息息相关的真正伟大的作品。

《拾穗者》生动地描绘了十九世纪法国农村生活的场景。画家在画面中以农场场景为背景,以三名正弯着腰繁忙地捡遗落在地上的麦穗的农妇为主要描绘对象。表面上看去,是一幅以农民和农村生活为题材的油画。但无论在绘画技法的运用或画面的构思上,还是在绘画语言和画家审美情感的表达上来讲,此画绝不是平庸粗浅之作,而是一幅寓意深长,发人深思的杰作。通过这幅作品,我们可以看出画家米勒个人的生活经历对其在艺术创作上的影响。

《拾穗者》这幅画的生命就在于真实,这种真实能引起人们对那个社会的怀疑。米勒在他所有的画中都采用了简洁手法,表现丰富的内涵,他的思想观点都通过真实的形象和场面自然地流露了出来。他创造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农民典型,他笔下的农民具有一种朴实、善良、憨厚和稚拙的美,永远散发着泥土的气息。他用画笔和颜色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依恋,也揭示了人类围绕土地而争斗的喜悦与悲哀。【参考文献】:《拾穗者》米勒

第四篇:拾穗者

拾穗者

导演;阿涅斯·瓦尔达

简介:一部以DV拍摄的低成本实验性艺术纪录片,在两年多时间里参加了几乎所有的重要国际电影节,并且获得30个奖,无论如何不能不说是奇迹。这部影片就是《拾荒者》,导演就是享有“新浪潮之母”美誉的阿涅斯·瓦尔达。《拾荒者》于12月13日在洛杉矶获得第30个奖,即国际纪录片协会颁发的“先锋奖”。74岁的瓦尔达领奖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兴地说:“我拍了48年电影,数这部影片得奖最多。”她还说:“我在这把年纪获得的奖项大多是对我的终生事业所做的评价,这里的人们以雅致的方式为我颁发先锋奖,他们多少有点把我看作新浪潮的祖母了。”然而在中国,即便是许多资深的影迷甚至电影圈内的一些人士对这位法国女导演也不是非常熟悉,往往将她的名字与波兰男导演安杰·瓦依达混为一谈。

从《拾穗者》到《拾荒者》

1998年12月至1999年4月,年过七旬的瓦尔达带着数码摄像机,在法国的城市和乡村“闲逛”的过程中,亲自拍摄了一些关于当今拾荒者的影像。经过一年的后期制作,于202_年6月完成了一部82分钟的纪录片,法文片名Les Glaneurs et la glaneuse,汉语可直译为“拾荒者们与女拾荒者”。“拾荒者们”是指瓦尔达拍摄的人物,“女拾荒者”则是指瓦尔达本人。本着简洁的原则,我将之译作《拾荒者》,台湾译名为《艾格妮捡风景》。

这部受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的名画《拾穗者》启发拍摄的影片,描绘了法国当今时代的拾荒者形象:从在乡村农田里拣拾土豆的农民,到那些在食品超市的垃圾堆里翻找仍然可以食用的食物的城市居民,再到寻找可供制作艺术作品的废弃物的艺术家,拾荒者们在瓦尔达的镜头前讲述自己对拾荒的看法。瓦尔达将形形色色的拾荒者分为三类:“有些人拾荒是因为生活所迫,有些人拾荒因为他们是艺术家,有些人拾荒因为他们喜欢拾荒。”流浪汉和生活贫困的人为维持生计拣拾各种生活必须品,艺术家们从废铜烂铁堆里寻找创造艺术作品的原料,喜欢拾荒的人的动机更多是出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品德。瓦尔达说:“这是一部关于浪费的影片。”

《拾荒者》的主要线索是拾荒,同时还有一个游离于主线之外的副线,即表现了一些表面看来与拾荒无关的事情。比如,瓦尔达在访问一个葡萄园时得知,葡萄园的主人恰好是发明电影的先驱者之一马莱的后代,这个意外发现使瓦尔达有机会向这位被她称为“所有电影工作者之父”的人致敬。她说:“在一部关于拾荒的影片中表现马莱显然非常困难,但这的确是一个惊奇。我允许自己自由地去发现这样的事情,因为我可以说这也是一部关于我自己的寻访拾荒者之旅的影片。”《拾荒者》中的所有人都在拾荒,游移于摄影机前后的瓦尔达本人也在拣拾和追忆那些被遗忘的人与事。

《拾荒者》还是一幅影片作者的自画像。瓦尔达不时从镜头后面走到镜头前面,即使当她在镜头后面时也有意地适度表现自己,而且有些镜头还是由她亲自拍摄的,就像照相的人按动自拍按钮之后迅速跑到镜头前面拍摄自己那样。《拾荒者》的艺术成就不仅表现在瓦尔达创作了一部以第一人称叙事的实验性数码纪录片,而且表现在影片导演如何把握“唯我”和“主观”之间、影片作者的“自我”和被拍摄的社会现实中的“别人”之间的细微界限,这同样是经常被人遗忘的东西。

【评论】

非完全电影笔记:拾穗者与拾荒者

一、这是消费的时代,也是浪费的时代。这是真正的精品迹近稀有动物的时代,也是“垃圾精品”大量复制的时代。我们的书柜堆满读不完或不想读的读物,我们的抽屉装满看不完或不想看的影碟,我们的冰箱塞满吃不完或不想吃的食物,我们的衣柜挂满穿不完或不想穿的时尚。我们的邮箱,无论现实还是虚拟,快要被铺天盖地的垃圾邮件挤爆了,却少有我们真正想听到的问候,哪怕只言片语。

但我们仍然饥饿,精神与物质;我们仍然寻找,现实与虚拟。据说新时代的人们有福了,因为他们都患有时髦的“资讯饥渴症”。我们一天不消费,我们一天就心烦意乱。我们一天得不到最新的讯息,我们一天就坐卧不宁。我们如饥似渴,生怕落在时事与时尚的后面。纽约的股票巴黎的时装中东的战局国内某民营企业的收购案,都是我们念兹在兹的关注热点。我们大把花钱大快吃肉大碗喝酒。我们陶醉在歌舞喧腾燕舞莺歌的升平盛世。我们心安理得。

二、这是一部关于浪费的电影,也是一部关于节约的电影。这是立场鲜明充满真诚的电影,但不是枯燥说教高高在上的电影。法国电影新浪潮祖母(grandmother of the New Wave)——艾格尼丝·瓦达(Agnès Varda)我还第一次听说。而纪录片《我与拾穗者》(The Gleaners And I),也是我看过的唯一一部她拍的电影。据说瓦达有句名言:“就其形式而言,电影是不自由的。我深感苦恼,想用写小说的方法来拍电影。”据说瓦达自一九五四年投身电影直到今天,她所有的作品都贯穿着一个重要主题,就是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我与拾穗者》拍于二零零零年(两年后,瓦达还拍了一部五十多分钟的续集,有兴趣的观者当不容错过),在短短的一个来小时里,瓦达的确是以散文般的叙述与饶富诗意的画面,带领观者一会儿徜徉于法国乡村的田间地头,一会儿伫足于巴黎的街头巷尾。她就像一位孤独的漫游者,有时候置身自然美景中喃喃自语,有时候与偶然相遇的路人闲话二三,而电影的主题就在散漫的形式下慢慢铺展,这个主题就是——垃圾!

主题虽是垃圾,但电影的切入却富于艺术气息。瓦达追踪溯源,从十九世纪法国画家米勒的名作《拾穗者》谈起。秋高气爽,收获已过,田地里散落着零星的麦穗(从广义角度理解,也可叫做垃圾),三三两两的拾穗者弯腰捡取麦穗的情景,不仅是画家笔下完美无缺的写生素材,也让人追怀以往岁月的勤俭美德。然而星移斗转,乡村拾穗的景象渐渐式微,田园牧歌般的诗意,多被城市街头的拾荒者取代。电影采访了多个现代“拾穗者”(或拾荒者),既有失业的中年汉,单身母亲,独居老人,也有艺术家,餐馆大厨,城市愤青。他们的个人背景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但在瓦达看来,就“拾穗”的本质而言,无论“拾穗者”的动机是出于生存需要还是个人乐趣,都是值得赞赏的行为。更有意思的是,为了理直气壮地褒扬“拾穗者”,瓦达还请来法律专家,让他们置身田间或闹市,高声宣读圣经或法律条文,以认可这一行为的天经地义。

三、的确,不论“拾穗”还是拾荒均无可厚非。前者是自然的馈赠,就像电影中葡萄与土豆丰收之后,种植园主允许“拾穗者”进入田间地头,采撷剩余或无法出售的果实(反正它们都没用)。那不仅是淳厚古风的遗响,更何况——“当我看到这些全被浪费,而一些人却没东西吃,这真是一种耻辱。”一位失业的“拾穗者”如是说。而且,“拾取别人不要的果实,总好过去商店偷窃。”——这恰好也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人穷志不穷。至于那些拾荒者,他们依靠城市的垃圾为生。但在瓦达的镜头下,这些所谓的垃圾中,有刚刚过期并未变质的面包与肉类,有经过修理就能使用的家用电器与家具。食用匮乏的人能借此存活,艺术家也可以从中找到创作灵感(片中采访了几位以垃圾为材料创作的艺术家)。我猜瓦达并非想一味控诉消费社会的暴殄天物,她也不想掩盖美化“拾穗者”或拾荒者的生存困境,或是让人人都成为节衣缩食的苦行僧,但观者看过这些画面后,很难不反躬自省。

《我与拾穗者》予我印象最深处,当数片尾那个拥有硕士学位的年轻素食者。他住在专为流浪者提供的避难所内,迄今已经八年。这位素食者每天在火车站卖报纸,拾取市场里扔弃的面包、水果与菜蔬作为食物。但在我眼中,他并非属于主流社会不屑一顾的弱势人群,而是怡然自得的现代隐者。他曾是大学助教,但电影并未披露他“落魄江湖”的原由。其实姑且不论理由,他的生存方式让人敬重有加。避难所的住客有一半是文盲,且大多为非洲新移民。六年来,他每晚无偿为这些人上课,自己装饰教室,自己设计课程。我想,在满脑现世得失的聪明人眼里,这位素食者的故事一定是个遥不可及的天方夜谭!

四、法国的“拾穗者”与拾荒者有福了!——看完《我与拾穗者》,我突然冒出这样的怪念头。那不仅因为富庶发达的商业社会有理由产生更“富庶”的垃圾,也因为在民智已开的社会环境中,弱势人群(当然还有以“拾穗”或拾荒为乐趣者)总能设法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甚至活出自己应有的人格与尊严。我周围的社会充满暴发气息,我也很难想象哪位中国电影人(请原谅我的不敬)能够如新浪潮祖母艾格尼丝·瓦达,拍出如此情怀如此灵动的纪录片。其实这也不能怪他们,因为我们“拾穗”的传统已经丢掉了。我们要么哄抢,要么打劫(合法或不合法),我们都想成为成功人士,我们都不想做“拾穗者”与拾荒者!

附记:《我与拾穗者》曾于各类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无数。主要计有: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202_);欧洲电影学院最佳纪录片奖(202_);波士顿电影评论家协会最佳纪录片奖(202_);纽约电影评论家协会最佳纪录片奖(202_);美国电影评论家协会NSFC奖(202_)。

第五篇:大班美术活动:拾穗者

大班美术活动:拾穗者

活动目标:

1、欣赏米勒的《拾穗者》,理解画面内容,感受画面凝重的色彩和人物动态。

2、尝试创作不同人物的劳动动态。

活动准备:

1、PPT。

2、作画工具:记号笔、油画棒、纸。

活动过程:

一、欣赏米勒的《拾穗者》。

师:

1、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季节?

2、你们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是秋天?

3、小朋友们看这3个农妇在干什么?

弯腰,捡起地上被遗落的一根根的麦穗。讲解土地上面积那么大,一根根的麦穗都要捡起,为了不浪费一点粮食,她们是不是很辛苦啊?那我们应该怎么样?

——爱惜粮食不浪费。那中午吃饭时不要把饭饭掉在桌上和地上,菜菜、汤汤都

要吃光哦。

4、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她们的服装和我们的有什么不一样?——破旧、长

5、她们是外国人,穿着衣服不一样。

6、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这幅画是法国著名画家米勒的代表作《拾穗者》。

二、幼儿创作绘画。

师:小朋友看了大画家米勒的《拾穗者》,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其他小朋友画的画,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初初讲解一下动作,捡起的是一根根的麦穗)

看了其他小朋友画的画,那我们班的小朋友今天想不想也来当一回小画家,画一画你们想象中的《拾穗者》。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的画都画好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美术鉴赏论文-《拾穗者》赏析(共五则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