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高中作文指导应当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五篇
编辑:清香如梦 识别码:15-704449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20 08:40:34 来源:网络

第一篇:高中作文指导应当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高中作文指导应当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从网上披露2011年上海高考一篇优秀作文说起

2011年上海高考作文题中有两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并以此发问“这

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考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

毫无疑问,理解材料核心,正确领悟题意,是可能写出好作文的首要前提。然而总有许多考生在这第一关就卡壳了。问题通常被归咎为审题的差错,其实,根本的原因在于思维能力与思维逻辑的薄弱与欠缺。面对如此饱含深意的材料,不会分析,不会综合,不会概括,情况自然是中心抓不住,角度选不好。思路尚未理清,匆忙之中撮取一鳞半爪或者瞬间直觉,捡拾记忆里的典故轶事,便洋洋洒洒地挥笔,文章哪有站立得起来的?

从表象到本质,第一步就是要学会分析。什么叫分析?分析就是把整体分条、分块、分层次地仔细观察与思考。比如“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话对吗?或者说这两个命题成立吗?它们分别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成立?一个高中毕业生凭着他们既有的理论知识与生活体验,通过分析与思考是能够获得相应的见解与结论的。接着,再把这两句表面矛盾对立的铭文放在一起,分析与思考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含义。这种对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观察与思考过程,可以称之为综合。所谓概括,就是把综合的结果,选择适当的语汇、语段直至语句明确地表述出来。例如,任何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事物的存在形态不过是它们的过程,而过程都有它的结局和终点,包括生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会过去”;然而,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定理、以及由此而衍生的种种意识观念,比如物体总要下落,生命需要氧气,真理终将胜利,等等,这“一切都不会过去”。这就是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后获得的看法、观点。这也正是试题“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所期待的。如是,“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也就水到渠成了。

曾几何时,高考材料作文总会附有一句“写一篇议论文”的说明。近些年这句话没有了,就是说文体不限。可考生们不要误解了,那意思只是说文章的取材、结构,以至语言风格等,可以比较地自由。但是,凡要求对材料谈谈看法,说说意义,评评是非的,就是一种议论,即使散文色彩很浓,也属于所谓的议论性散文,它对论点论证等的要求,与议论文并无二致,而且,隐含于语句语段背后的逻辑关系一样必须严谨,它一样是思维能力与思维逻辑状况的体现。

现在让我们把话题转到本文的副标题上来。相信网上披露的优秀作文会有它的遴选过程,作文本身确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点评者也肯定是位有身份的老师。在此我首先必须真诚地声明,作文教学议论纷纷至今,我想也许只有通过对一些具体案例的剖析,讨论才有可能产生某种切实的效应。出于对作文教学的一贯关注,我将发表一点不同的看法,敬请有关老师和同学理解。

为了便于讨论,让我们把网上上海高考优秀作文之首篇,以及专家的点评全文引述如下:

理性的声音永远不会沉默

①德国总理默克尔最近显然未能躲过一场**:由于她在得知本·拉登被击毙后当众表示“十分”高兴,而惨遭德国知识界的集体质疑。尽管她已多次道歉以希望这场**快点过去,但这似乎依旧难平众怒,甚至还有法官准备为此起诉她。(开篇无应试习气)

②作为德国基督教民主党领袖的默克尔理应知道:根据基督教教义,任何生命都是等价的,都应该被尊重,哪怕是罪犯。正因为犯了这样一个看似微小的常识错误,即使她是权威的领袖,在涉及德国知识分子的底线问题时,她也最终无法过去。(拉登确应惩处,但不能“十分”高兴。有独到见解。这就是“理性的声音”。)

③依旧是在德国,依旧与默克尔有关。前不久,德国前国防部长的博士论文涉嫌抄袭一事引起德国国内一片哗然,为了保护这位将大有作为的政治新星,默克尔以“我们需要的是政治家而非学术研究人员”为之辩解,但是德国两万名教授联名上书反对,直截地表达了德国知识分子的态度。因为他们担心这将会成为日后学术不端的借口,他们又一次没有给默克尔面子,再一次让她“一切都会过去”的计划继续泡汤。(见解深刻,积累丰厚)

④我感动于这样一群理性声音的存在,也欣然于确实因为这些知识分子对于任何权威都能以这种“一切都不能过去”的态度才最终成就了德国学术圈严谨的优良传统。(主题登场,自然天成)

⑤然而,如此理性的声音又何曾仅仅嘹亮于德国?它又何曾沉默于经历过五千年光辉、五千年昏暗的华夏大地?(笔锋一转,到华夏)

⑥尽管受到当时政治的压力,梁思成“拆掉北京的一座墙就等于扒掉我的一层皮”掷地有声,时至今日仍在我们耳边余音缭绕。当我们面对现在的北京已与其他城市毫无区别,当我们眼睁睁地看到古老的北京城只活在文字上、照片里、记忆中的时候,我们终究不禁感叹先生的先见之明,敬佩先生不顾一切的理性呐喊。也许政治的压迫一度埋没了先生的呼喊而让一切都过去了,但是历史的拷问却永远不会让错误过去。(对国运之关怀,情深)

⑦回望历史,多少统治者以权威的姿态、以“一切都会过去”企图将真理掩埋的时候,又是多少知识分子毅然决然地站出来,以一句“一切都不会过去”来回答而绝对不容置疑。(责任感)

⑧“一切都不会过去”,这是理性的声音永远不会沉默;“一切都不会过去”,这是知识分子的呐喊永远不会沉默!(再次点题,有个性,又中规中矩)

⑨作为一名社会的准知识分子,当我们面对祖国日新月异变化发展的同时,倘若我们对于社会的阴暗面置之不理而臣服于表面的和谐,不勇于揭开那些隐藏在这表面和谐底下更多不和谐的元素,这又何尝不啻为一种真正的悲哀呢?(有气度)

⑩真心希望有识之士在听到“一切都会过去”时,都能异口同声地以一句“一切都不会过去”来捍卫真理,以坚守住最后的底线。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而我们——

是社会的良心。(说得太好了)

简评:

什么叫大气,什么叫深刻,这就是!一个中学生放眼世界,回眸历史,关注现实,不偏不倚,着重分析“理性的声音不会过去”,何等可贵!文章虽重点谈“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一面,但隐含着对某些人以为“一切都会过去”的侥幸心理的批评。这是一个有大关怀的学生。读罢文章,我真高兴!我们的下一代有人!

初读《理性的——》,觉得从对资料的掌握、关心世事的视野,从叙述事理的娓娓道来,从语言文字运用较为熟练、文章结构的起承转合等方面看,作文者都具有相当的功底。然而,仅此并不就能成为一篇优秀的作文。一篇议论性文章的优劣,重要的要看它提出了什么问题,要看它怎样回答和解决问题,更要考察它的思维逻辑是否严谨。而且,材料作文,还必须审视所提问题是否出于对材料核心的理解、发掘,抑或合理的延伸。因为这一切才正是体现一个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逻辑状况之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理性的——》被誉为优秀作文,我以为是大有疑问的。

为使讨论话在实处,让我们先对文章进行一番梳理:

①②③④自然段,说的是德国总理默克尔讲话一再出错,尽管多次道歉以希望“一切都会过去”,但德国的知识界不给她面子,使“一切都不会过去”。称赞这是德国知识界理性的声音。⑤自然段,承上启下,点明这种理性的声音在华夏大地也未曾沉默。

⑥例证是梁思成顶着压力反对“拆北京的一座墙”,虽然一度埋没了先生的理性呼喊而让一

切过去了,但历史的拷问永远不会让错误过去。

⑦⑧概括强调,统治者以“一切都会过去”企图将真理埋没,而知识分子以“一切都不会过去”予以回敬。这就是知识分子理性的声音,永远不会沉默。

⑨指出知识青年对社会的阴暗面置之不理,不勇于揭开,让“一切都会过去”是一种悲哀。⑩希望有识之士针对“一切都会过去”要异口同声以“一切都不会过去”予以抵制,捍卫 真理。

经以上梳理,可以看出文章显然地存在如下问题:

一、两句铭文哲学意义上的矛盾对立,被粗疏地理解为互不相容的是非意义上的矛盾对立。“都会过去”与“都不会过去”,是可以从字面理解其意义的,然而加上“一切”,没有例外,其意义便极为深广,需要从自然、社会等所有领域着眼去认识它。本文开头已有提及,两句铭文实质上是两个哲学命题,既对立又统一。试题中“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实际上是在提示考生必须注意这两句铭文既相对成立而又互相矛盾的深刻含义,应当调动既有的理论知识与生活体验深入地思考,得出合乎逻辑的见解和结论,进而确立自己作文的主题和中心。

但是,《理性的——》却视“一切都会过去”为统治者企图躲避错误,掩埋真理的计谋,而视“一切都不会过去”为知识分子的理性声音,不让错误过去,捍卫真理。这就把“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简单地处理为互不相容的是非意义上的矛盾对立。这远离了试题的原委,纯粹是一种随意假想、闭门臆造。岂止是审题的差错,问题出在思维能力与思维逻辑方面。揣测原因,大约是作文者过于清晰地记住了有关默克尔的材料,所以一见“都会过去”与“都不会过去”,立即对上了号,于是错误的观点也便顺势而就。在这里,思维活动无所谓出发点,也无所谓针对性,只是跟着个人的主观意向走。思维能力与思维逻辑之薄弱与欠缺可见一斑。

二、作为论证的某些材料与判断,从事理上,或者说从思辨的角度是站不住脚的。

比如,第⑥自然段中有怎么一段话:“当我们面对现在的北京已与其他城市毫无区别,当我们眼睁睁地看到古老的北京城只活在文字上、照片里、记忆中的时候„”。纵然,大建设对于北京古老文明的保护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当今北京的现状与这样的判断是不相符合的。是作文者对北京的现状了解不够呢,还是面对北京的现状判断的失误?或者说这个判断本身就不是合乎逻辑的思维活动的产物。说理、议论,藉以论证的材料或者判断必须是切实可信的,因为虚幻与不实是什么也证明不了的。总之,用上面那句与实际不相符合的判断,去拷问北京城变化的历史错误,并不切合。问题就出在思维逻辑的不够严谨。

又比如,不让错误过去,抵制统治者掩埋真理的企图,这种理性的声音,似乎唯有发自过往的当今的与未来的知识分子,似乎唯有知识分子才是社会的良心。这是思维能力与思维逻辑缺乏周全性的表现。

三、议论文或者议论性文章,从头至尾找不到一句明确表达作文者观点的完整的语句,这是当前高中生写作议论文或者议论性文章的普遍性毛病。原因是思维能力与思维逻辑对于事物的认知尚未完善,《理性的——》亦然。

基于以上三点,我感到疑惑,《理性的——》怎么能超越几万同类而被誉为优秀作文?更感疑惑的是,优秀作文之首尚且问题多多,那它身后的汪洋怎堪回首?不过,情况似乎还不至于那么悲观,《理性的——》就当前的眼光,也即是说并不以思维能力与思维逻辑为议论文或者议论性文章的衡量核心,那么它还是称得上较好的作文。问题的关键是应当向哪边靠?是迁就、或者说满足于当前很有不足的高中生议论文或者议论性文章的写作现状呢,还是确立更加客观的可望又可及的高一层次的目标?我以为改革作文教学者的指导宗旨,改革作文评论者的评论尺度,共同认可并且实践思维能力与思维逻辑对于高中生议论文或者议论性文章写作的重要意义,那么,情况是可以逐渐地得以改观的。按着作文能力的潜质,《理性的——》的作者假如高中阶段在议论文或者议论性作文的训练过程中,能够得到思维能力与思维逻辑方面的指导与鼓励,那么,面对今年的试题,他的应考作文肯定将另有一番真正可嘉的面貌。

至于点评,显然未能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逻辑方面的评述与培养。此处不多说。思维能力与思维逻辑是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独特武器。一个人能力的核心,本质上就是他的思维能力与思维逻辑的状况。高中的议论文或者议论性文章的训练,目的是学习观察与阐述生活的内涵与本质,而这首先是一种发掘与发现,它需要思维能力与思维逻辑的不断积聚。所谓议论文或者议论性文章其本质是思维活动的书面化。不会有思维混乱而质量上乘的议论文或者议论性文章,也不会有思维清晰而质量糟糕的议论文或者议论性文章。这就是说,提高思维能力与思维逻辑是提高学生议论文或者议论性文章写作质量的内在需要。反过来说,议论文或者议论性文章的训练过程中有着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逻辑的潜在功能。虽然,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逻辑的提高还有其他的途径,但是议论文或者议论性文章的训练过程中这种潜在功能的存在,却是特别的显而易见。作为教育者理应意识到,当着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思维逻辑真正地有所提高,那么得益的决不仅仅是议论文或者议论性文章写作本身,其他领域也一定会受益,甚至可能是他们的整个人生。对这种潜在功能或者无所发现,或者视而不见,或者懒于实践,是教育的平庸。平庸的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污泥,而不是沃土。

第二篇:提高学生作文的辩证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作文的辩证思维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整体水平的重要尺度。《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语文)对作文考试发展等级“深刻”的要求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而长期以来,高中作文教学的效果不是很好,学生作文水平不是很高。这主要体现在作文的思想内容上,有的认识事物表面化,有的思考问题太肤浅,有的分析问题太绝对,有的只见林木不见森林,有的只看到偶然没看到必然,有的甚至思想感情不健康,等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注意指导学生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不善于引导学生运用辩证思维来构思作文。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中作文教学效益,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并以此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的任务,不但要提高学生的文字书写、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技巧方法等素质,还要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地认识评价社会生活。作文教学要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必须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辩证思维,指导学生运用辩证思维来构思作文,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分析和解决作文中的相关问题。

对高中作文教学有重要导向作用的高考作文试题,大多蕴含着辩证思维因素。1981年《读〈毁树容易种树难〉》的毁与种、难与易;1986年《树木、森林、气候》的个体与群体、量变与质变;1990年“花和刺”中包含的好与环、全面与片面、主流与支流、相对与绝对;1995年《鸟的评说》中蕴含的优点与缺点、嫉妒与宽容;1998年心理承受力方面的坚韧与脆弱;2010年全国题“读图画作文”中的权利与义务、众多与唯

一、本份与非份,广东题“与你为邻”中的自己和他人他物、主动为邻和被动为邻;2011年广东题“彩票中奖后及其调查”中的诚信和不诚信、为自己和为别人;2012年广东题“生活与时代”中的古代和当代、现在和未来、自我兴趣和社会价值;2013年广东题“捐助与接受”中的拒绝和接受、为名和为利、报答和不报答;2014年新课标全国二卷“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中的喂与不喂;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二的作文材料“创新、技术、爱好”中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思考人生命运,把个人的认知体验、成长和国家的发展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的辩证 关系,蕴含着辩证思维因素是不言而喻的。

“所谓辩证思维,就是反映客观现实的辩证法,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辩证法去进行思维。”(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第562页)我认为要培养学生在作文中运用辩证思维的能力,其前提是要指导学生掌握辩证法的基本知识。要结合政治课学习,指导学生掌握辩证法中对立统一、肯定否定、量变质变三个规律,重点掌握对立统一规律及其统帅下的现象与本质、内因与外因、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个别与一般、必然与偶然、运动与静止、相对与绝对、理论与实践等辩证观点。让学生从理论上认识事物是多方面的、发展变化的、互相联系的,因而要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看待人和事物,透过现象看本质,实事求是。

我在指导学生基本掌握辩证法的基本知识之后,更注意指导学生在作文中运用辩证思维。

一、指导学生用辩证思维来观察生活、认识事物

没有一定的材料积累写不出好作文。观察生活、认识事物是积累作文材料的好方法。我重视指导学生运用辩证思维来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正确认识社会。

例如,指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犯过错误的同学,用联系的眼光看待成功的取得,一分为二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既看到少数领导干部贪污腐化更看到大多数领导干部忠心为公,既看到商品经济引起的种种现象又要看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既看到减轻学生负担的正面作用也看到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等等。

如果学生能用辩证思维来看待、认识和评价人和事物,就可以尽量避免片面地、孤立地、静止地、绝对地看问题,就能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观察生活有所得益。这样不但积累了作文材料,更重要的是明辨了是非,提高了思想认识水平,写起作文来就能逐步做到思想感情健康、内容丰富充实,见解深刻有思辩性。

二、指导学生用辩证思维来审题立意

审题立意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平时作文和应试作文,都有部分学生审题立意失误。这除了没有掌握审题的方法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片面地、静止地、绝对地看待作文题目材料及相关的人和事物,以致或断章取义,或以偏概全,或蜻蜓点水,或牵强附会。我平时很注意指导学生运用辩证思维来审题立意,辩证地分析和理解作文题目及相关的材料,让学生尽量减少这方面的失误,使作文切合题意,且具有一定深度。

例如,以“绿树”为话题作文,绿树调节气候,造福人类,但必须扎根土壤,吸收水分和养料。写这样的作文,我指导学生用辩证思维来审题立意,让学生认识到吸收和给予具有辩证关系,它们是互相联系的,不是独立的。给予的基础是吸收,吸收的目的是给予。如果只讲给予或只讲吸收,都会走向极端。有了这些辩证的认识,学生作文时就可以树写人,提倡多奉献,但也不反对合理的索取。诚如此,学生作文就较有科学性,说理也较有逻辑力量。

像2012年广东题“生活与时代”,可以写生活在古代、当代和未来,如果能用辩证思维去阅读认识材料,抓住主要矛盾,学生就会以居里夫人的话为核心,得到“无论生活在何时,都要把个人兴趣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既重兴趣更重价值”,“生活的价值在于为社会”等深刻主题。相反,像2010年湖南题“早”,如果只是“就早上写早上”,而没有深刻认识到其蕴含的“早先、在先、靠前”与“后来、在后、靠后”的辩证因素,没有挖掘出“敢为天下先”、“一日之计在于晨”、“先来主动后到被动”等深刻内容,作文也就只能是仅及皮毛,贫乏无力。

指导学生作文用辩证思维来审题立意,必须指导学生以小见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启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这样才能使学生作文切合题意,有一定深度,有较强的辩证说理力量。

三、指导学生在作文内容上运用辩证思维

1、在分析问题时运用辩证思维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要指导学生在作文中分析问题时运用辩证思维,用发展的、联系的、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作文中的人和事物。

例如,我指导学生分析事物的内容和形式,要求学生讲清内容是主要的,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靠形式来表现,内容统帅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要做到内容和形式统一。分析外来事物,既看到它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既占有继承好的,又识别、剔除坏的;既不是无选择地兼收并蓄,也不是盲目的全盘否定。分析客观和主观,既要看到客观环境的作用,又要看到主观品德意志的动力;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以改变人。这样分析问题,就可以使作文丰富深刻,言之成理。

2、在写人记事时运用辩证思维

在高中生作文中,写人记事类占有较大比例。由于种种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写人记事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写人不能抓住人物的主流,未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没有把人物和社会联系起来。写事只是记述事物的表象,未能挖掘出事物 3 的本质,没有把事物的深层含义揭示出来。如果学生能注意用辩证思维来写人记事,也许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写《我的老师》,我指导学生要抓住老师以教为主,不能面面俱到;要深掘出老师的思想感情,不能只停留在备课、上课、改作业等表象上;要写出老师的个性,不能千人一面。高考后我要求所教的高二学生练写《与你为邻》(2010广东题),我指导学生必须点出“邻”是谁或什么,透过“邻”的表象写出人的或事物的心理品质和深刻内涵,分析选择与其为邻的理由,探究“邻”对我的影响作用,提示出“邻对人有影响作用,要选好邻”的主题。学生有了这样的辩证思考,写人记事时就能注意详略得当,突出重点,联系社会生活由表及里,把人物、事件给人的启发教益揭示出来,深化主题。

四、指导学生在作文中适当运用辩证思维的观点

我注意引导学生平时必须积累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名家有关辩证思维的名言,在作文时适当地直接运用或间接运用。

例如,一个学生在练写《与你为邻》时,直接运用毛泽东同志的话:“鸡蛋因为适宜的温度变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同理,邻会对我们有影响,但我们要发展提升,不能完全靠择邻,不能只是被动接受邻的影响,而是要在选择、借鉴邻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才能。”这样写,有力地说明了人与邻的辩证关系,较为深刻。另一学生则间接运用辩证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是辩证的,人的思想性格在不同程度上会受邻的制约和影响,有时邻甚至起着决定作用。然而在一定条件下,人们的主观意志对邻这个客观环境又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它可促使人们‘立污泥而不染’和改善环境。因此,我们在面对不好的邻时,是否可以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去影响和改变邻呢?” 这样间接运用名家辩证思维理论,使作文具有辩证统一性,说服力强。

指导学生在作文中运用辩证思维,还有其他方面。例如,在读写结合、以读带写方面,要辩证地分析所读的文章,全面正确地评价文章中的人和事。在模仿借鉴名作方面,要联系实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进行,在模仿中创造,在创造中模仿。在自我评改作文方面,必须实事求是,一分为二,既看到良好的一面,又看到存在的不足,明确努力方向。等等。

如果我们注重并善于指导学生掌握辩证思维方法,并把它运用到作文学习中去,学生就能循序渐进,从易处做起,辩证地分析问题,科学地解决问题,从而 4 提高思想认识、辩证思维等作文素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使作文切合题意,感情健康,内容丰富,深刻有力。

第三篇: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实践意识,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恰如其分地组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活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积极创新,使其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是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目标。活动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求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一、组织游戏趣味型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的自主性。

数学课上,如果老师动得多,那么学生可能就只是一个听众,静的机会多,失去了亲身经历的机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显现出来。教师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转化知识的呈现形式,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例如:排队是学生天天都在经历的生活事例,通过排排坐游戏活动,可以使学生自主地了解基数和序数的知识。学习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课,可以通过创设模拟的商场,让学生在组内进行买卖活动,在充满趣味性的自主活动中,学生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而且也学会了简单的兑换。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有着更显的自主性。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切实感受数学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因此,自主参与活动是帮助学生积极思维,掌握知识的法宝。

二、组织知识拓宽型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注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思维的源头就是课堂,在

组织数学活动过程中,我们要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活知识,用活知识。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我创设买玩具的活动情景,让学生用36元钱买一件价值8元的玩具,看看还剩多少元?学生通过活动、交流得出了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的小组认为可以先用10元减8元,再加上没用的26元得28元;有的小组认为可以先用36减6再减2得28元;还有的小组认为6减8不够减就用16减8得8,再加20得28元经过讨论,学生争着说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我让学生课后用自己想出的计算方法,看看什么时候你会选用什么样的方法。第二天学生兴高采烈地说:我有21元,买文具盒要用6元,我就用10元减去6元得4元,再加11元,就剩下15元了;我有32个珠子,送给弟弟8颗后还有24颗,因为12减8等于4再加20就是24颗了学生通过在生活中去看、去想,在课堂上议一议、算一算,即拓宽了学生知识视野,又把数学课上获得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平时的生活实际中,让学生觉得学了数学非常有用,这样的数学活动,就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page]-->

三、组织探究创新型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究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整理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因此开展有组织的数学实践活动,能为学生探索知识形成过程,掌握思维方法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同时也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归纳,清楚地发现其本质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得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

例如,教学角的分类一课时,我为学生提供了十个角为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先量出各个角的度数,然后各小组进行讨论,把十个角进行分类。汇报时,学生各抒己见,发现划分的标准不一样,得到的种类也不同。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多角度的创造性思维。当学生按照三角形角的特点分为三类时,我要求学生根据三类角的特点,大胆地为它们取名。学生争着回答,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对于取对名的学生我及时加以表扬,大大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把学习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活动,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灵活,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把活动的时间交给学生,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充分地得到发挥;把活动的空间留给学生,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是数学课组织活动的有效策略。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改变了一种静态的教学,给了数学课堂一种蓬勃的生机。学生是活泼的个体,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给学生动手的机会,思考的空间,创新的余地,让学生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有效的组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根本。

第四篇:语文教学应注重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应注重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来源:本站 | 作者:梅冬青 | 日期:2009年6月30日 | 浏览262 次]

关键词:语文教学 拓展 学生思维能力

内容提要:如何把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拓展思维能力的乐园?我从五个方面进行探索尝试:

1、抓住心理,激发兴趣,调动思维;

2、打破常规,师生互动,启发思维;

3、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4、设计问题,拓宽空间,培养思维;

5、巧设活动,变换方式,促进思维。课堂教学只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兴趣地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去,能用自身体验去感悟,每位学生才能学有所获。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孕育了美,生成了美,它是心灵自由翱翔的天空,是思想尽情展示的舞台,是才智得以纵横驰骋的原野,是个性异彩纷呈的天地„„,语文课堂虽小,却有着广阔的钻研天地,怎样带领学生们在语文天地中尽情地遨游,让语文教学的内容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我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抓住心理,激发兴趣,调动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乐此不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

1、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习积极性的源泉。

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相互爱护、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老师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自己置身于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地位,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友爱、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全方位调动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反之,师生关系就会造成不和谐局面,激化大多数学生与少数成绩好的学生之间的矛盾,就不能达到教学上“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化的学习需求”的目标,不能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更无法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老师是引导者,能给学生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轻轻的摸头动作,一句赞扬的话语,学生们都会产生相应的反应,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

2、注重导入,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

导语设计得巧妙,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唤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建立知识联系;可以触动学生心弦;可以立疑激趣,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求知渴望,情绪高潮、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导语设计得巧妙,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如在讲《论语八则》时可设计这样的导语:“火之光,电之光能照亮世间道路,思想之光能照亮人们的思想,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联合国教科组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有如牛顿、哥白尼„„那么在十位思想家中谁排在第一位?”(让学生讨论一会),他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夫子!这样一点明,学生们学习《论语八则》的兴趣就会高多了。

3、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从感受中引发探究。

对于文章的妙处,可以让学生将文字变成画面,而且力求把每位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如教《老山界》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想象当年的红军战士在半山腰仅一尺多宽的山路上睡觉的情景,我就发动几名学生,让他们轮流躺在铺满碎瓦片的课桌上,结果是这几位同学不敢翻身(因为一翻身就会坠入悬崖),被碎瓦片硌得直咧嘴,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长征的艰难。

当然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又何止这些呢?我们必须承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习兴趣,把语文课单一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的欲望,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

二、打破常规,师生互动,启发思维。

传统的教学,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地位,完全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更不会主动地学习。由于过于注重传授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把传授知识和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导致课程应有的教育功能不能完整充分地发挥,最终是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生活在改革开放年代中的中学生,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陶行知老先生曾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儿童的口,让他们能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建立师生互动型课堂,即师生双方、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多种感言的协调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如在讲《皇帝的新装》中“皇帝赤身裸体参加游行大典,孩子揭穿骗局”一部分时,我组织学生分别扮演皇帝、侍臣、小男孩、百姓等,学生兴趣高极了,他们的表演是出色的,对人物形象的揣摩、分析也是准确的。这不但让学生展示了才华,还让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轻松地领会了课文的深意,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那么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去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就可让学生们去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的指示,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四、设计提问、拓宽空间,培养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设计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方法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假如依照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去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和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中竺可桢持之以恒的精神后,可让学生们去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五、巧设活动,变换方式,促进思维。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也不例外,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样能激起学生的思维兴趣,将这一核心贯彻落实到位。

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时,我就尝试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学生把它编成课文剧上演。学生要演好这一课本剧,就在弄清故事的来龙去脉,熟悉故事情节,把握好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而要做好这些,就必须弄清每个字、词、句的意思。由于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学生自然积极主动地学习课文,自觉利用工具书,查找资料完成了本文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精彩的表演中我感受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态度以及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在教学《山市》一文时,我要求学生画出山市变化图,感受山市的奇特美,并用影仪将他们的作品展示出来。因为学生的图画能表现出他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展示出他的表现力,能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学生们都能兴味盎然地去研读课文,积极地创作作品。

初中生活泼好动,富于幻想,但精力专注上有一定的限度,所以课堂教学不应该是某一种模式,而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探求语文知识的欲望。如开展诗歌朗诵、演讲、故事会、口头作文、排演话剧等多样形式的竞赛活动,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因为语文活动是一种群体间的经验交流及相互配合的活动,主要靠学生自主安排和决定,他们在活动中相互启发,产生了更强的探索欲望,使他们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总之,“语文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主动实践的机会,使他们用自己的大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双手来做”。(郭沫若语),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教会科学知识不如培养科学素质。培养他们主动学习语文的兴趣、习惯、方法、能力将变得更为重要,这样才能使每位学生充分享受到做学习主人的权利和欢乐。

第五篇:注重方法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注重方法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天祝县朵什教育辅导站中心小学吴红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较熟练地运用读书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小学语文教学的编排在内容和数量上都受到局限,一个学期单靠教材上的十多篇课文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这就需要大量的课外文章来补充“营养”,但学生如何来阅读课外文章呢?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传授学法,培养学生掌握、运用阅读方法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笔者根据教学实践介绍以下几种读书读书方法。

一、问题法。

读书时带着自己渴望解答的问题去读,边读边思考,达到基本上读懂课文的目的。如在教学《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篇看图学文时,教师可在上课前几分钟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引出疑问,如①这幅画描述的是什么年代哪个国家的纤夫生活?②纤夫们是心甘情愿拉纤的吗?③他们拉纤的动作、表情怎样?等等,让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使学生不盲目、有目的的读。这种“问题法”,在我们班级也实验过,学校布置学生出一份关于“庆祝建国 80 周年”的手抄报,由于小学生对于“团”的了解不深,不懂得“建团”的历史意义,他们无从做起。于是,我拿给学生一些关于“团”的材料,让学生带着哪年哪月哪日诞生了团?建团有何意义?等问题,阅读之后,同学们对于“庆祝建团”这个概念理解得就比较透彻了,做起手抄报来也就有章可循了。

二、移位法。

课外同步阅读既是教学的一种补充,也是向纵深阅读练习的一个过程。教师在选择课外读物给学生阅读时,应该根据所教文章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在移位中获得知识。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学生体会到了作者通过合理的想象,虚构出如此感人、逼真的童话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看到种种幻象等都是作者的想象,这些想象都是很合理,符合小女孩的现实处境和她当时的心理,但学生只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未必能够体会到“展开合理理想象”写作的重要性。这时,教师就要适时推荐《安徒生童话集》、《格林童话集》等给学生阅读。又如在学完古诗后,可选读《唐诗三百首》。在学习《桂林山水》后,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一些写景的文章给学生阅读,使学生真正掌握抓特点描写景物的技巧。这样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

三、勾画、摘录法。

中国有句古话: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画出本课生字词,并注上音;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子以及自己喜爱的词句;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注上符号。通过阅读,在课本上留下自己“钻”过、“爬”过的痕迹。当然,阅读时也要对必要的词句等作适当的摘录,如丽词佳句、难词难句、文章主旨等,逐步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如在阅读《桂林山水》这篇课本时,可把文中的优美词句摘录下来:“波澜壮阔的大海”“峰峦雄伟的泰山”“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危峰兀立,怪石嶙岣”等。做读书笔记正所谓是:“养兵千日,必有一用”。《针眼里逃出的生命》的作者李凤杰这样介绍自己的成功之由:当他写完这部中篇小说后,觉得精疲力尽,修改不下去。于是参加了陕西省作协举办的读书会,花了三个月工夫,专门读书,把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速读了三遍,分析、体会、写笔记。后来动手修改自己的作品,奇怪地顺手和轻松,很快达到出版水平,并在全国儿童文学评奖中获了一等奖,可见在阅读时勾画、摘录、做笔记的重要性。如果大家掌握并运用了这种阅读方法,长此以往,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眼看心到”的默读法。

默读是语文学习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新大纲中规定从小学二年级起开始默

读。默读跟朗读不一样,朗读讲究“三到”,即眼到、嘴到、心到;默读只讲究“两到”,即眼到、心到,默读时只能用眼睛看,不能用手指着字一个一个读,更不能读出声来。要求较高的默读,要做到边看边思考,而且要有比较快的速度。边看边思考,就是要把每句话、每段话的意思看懂,读完一段就想一想,这一段大意是什么,最后把大意连起来,概括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如阅读《小青石》这类课文,篇幅较长,内容又浅显易懂的,多采用默读的形式,但只了解主要内容还不够,还要再深入地想想,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语文特色。阅读课外中长篇小说,一般也采用“眼看心到”的默读法,学会这种默读法,要靠平时经常地训练,认真地训练。读书的速度快了,获得的知识多了,写作水平也就随之提高了。古人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这个道理。

五、笔记法。

孩子们阅读文章,最大的毛病就是:常常只注意作品的故事情节,对作品的思想和语言只满足于一知半解。克服这个毛病的最好办法,就是读书要做笔记。做读书笔记是加深对所读文章内容的理解、记忆,锻炼同学们思维和写作能力,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做读书笔记呢?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①列表式。如《琥珀》这篇课文,读书笔记可列表如下:学生们对于这类阅读课文,只要通过自学做到列表笔记,即可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达到训练目的。同样的,如读童话故事《丑小鸭》,可做这样的列表笔记,书名是什么,作者是谁,书中写什么,你喜欢书里的什么。对于课内的,笔记一般根据“预习”和“思考·练习”列表,而对于课外的,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列表,只要有收获即可。②提要式。用自己的语言把文中重点内容归纳出来,并写上点滴感受,不要求面面俱到,但文字要简明扼要。③摘录式。摘录内容包括:有教育意义或精彩生动的词语、句子、段落。④卡片式,就是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摘抄在卡片上,然后分门别类排列在一起,以便今后查找使用。对于以上几种读书笔记,只要在上课时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他们必会掌握得很好。日积月累,必有收获。

高中作文指导应当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