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科研论文:让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编辑:烟雨迷离 识别码:15-1064408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13 23:30:12 来源:网络

第一篇:科研论文:让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科研论文:让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科研论文:让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根据幼儿好动、好玩、好想象的特点,开展不同类型的角色游戏,是非常重要的。在角色游戏中,小班幼儿特别是初入园的幼儿角色意识弱,所以他们玩起来难以进入角色,游戏形式单调、平淡,使角色游戏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意义和目的。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角色意识,使角色游戏达到其相应的教育意义和目的,我们深入观察、记录、分析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现状。

1.缺乏角色意识

小班幼儿在对游戏的兴趣和注意力不稳定,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在角色游戏中,小班幼儿经常会出现不停换工作的现象,如:林林小朋友一开始在超市里做营业员,站在柜台前大喊:“买一送一,买一送一„„。”忽而到动物园跟其他小朋友去争做喂食的饲养员了„„;忽而去小舞台,围上漂亮的围裙做小舞台的演员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意志比较薄弱,缺乏坚持性,而且不善于控制自己,行为极易受外界的干扰而改变自己的行动目的。在游戏过程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角色意识不稳定,随心所欲的变换角色。

2.缺乏交往能力

游戏中幼儿与幼儿之间不善于交往,如:娃娃家里来了客人,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只顾着做自己的事情,对于客人置之不理。又如:超市里来了一位顾客,营业员不和顾客打招呼,顾客自己拿了东西就走了。小班的幼儿在游戏中幼儿缺乏语言交往,幼儿在玩游戏的时候一般动作交往多于语言交往,更多的依赖玩具进行游戏,满足于玩具的摆弄之中,缺乏交往能力。

3.不会整理游戏材料

角色游戏环境是开放的、自主的,幼儿可以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游戏区域内自主的活动。每次游戏,幼儿总会把玩具弄得乱七八糟的,不是他们不肯整理,而是他们不会整理玩具。有的小朋友很喜欢整理玩具,但放的地方不对,萝卜和鸡腿等放在一起,西瓜和青菜等放在一起,铲子放在娃娃家床上等。小班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究其原因,是幼儿在生活中缺少自己整理东西的经历,生活经验比较少,以至于在游戏中出现了乱放东西的现象。

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现状,我们有针对性的采取一定的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出了提高小班幼儿的角色能力的几个策略:

一、做好游戏前的准备是提高小班幼儿角色游戏能力基础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顺利开展,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要考虑到幼儿的已有经验,再投放适合的材料,创设良好的游戏氛围,从而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游戏中去。可以说,游戏的准备,是游戏顺利开展的前提。

1.营造生活化的游戏环境

环境能够影响人、也能够塑造人,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的发展,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为此我们在游戏时为幼儿提供了足够的游戏材料,它是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游戏的工具。幼儿是通过使用玩具材料在游戏中学习的。我们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小班幼儿年龄小、对家庭中亲人的依恋会让他们的情绪不稳定,易受环境的刺激和影响,所以为了改善孩子们的焦虑情绪,创设自由、安全、宽松、舒适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娃娃家游戏对于调整幼儿的情绪情感有很好的作用,在游戏时,我们为幼儿设置了温馨的家庭式游戏环境,在家的氛围中幼儿的情绪得到缓解和放松,在游戏情景中再现生活场景。增进他们对环境的亲切感和信任度,让幼儿在温馨的环境中获得良好情感体验。如:我们从创设娃娃家开始入手,在娃娃家四周的墙壁上贴上了漂亮的壁纸,贴上了全家福的图片。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精心挑选了带有卡通小动物的全棉布料,制作了床套、被套、枕套等。温馨的生活化环境非常好的激起了幼儿的游戏兴趣和欲望,从而迈开他们角色游戏的第一步。幼儿在这样游戏环境中不仅感到了安全也体验到了快乐。

2.创设生活化的游戏空间

小班幼儿游戏时往往喜欢一个小型的、相对真实的一种生活化的游戏空间,这样幼儿在其中有一种真实的、舒适的、又不乏童趣的游戏体验。如:我们通过衣柜、橱柜、棒和纱、拱形门等东西的巧妙搭配,为幼儿隔出了卧室、客厅、洗手间、厨房这些家中常见的格局。幼儿可以在纱帘遮挡的卫生间里中为宝宝洗头、洗澡,在开放式的厨房间中摆弄厨具给娃娃炒菜、煮饭,在客厅里招待客人。尽情感受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化游戏空间带来的乐趣。

3.提供生活化的游戏材料

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那些物质。小班幼儿年龄小,好模仿,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喜欢操作和摆弄,他们在游戏活动中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因此创设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让孩子在摆弄、操作物品中,获得各种感官活动的经验,从中获得发展。为此,我们在娃娃家中投放了温暖的舒适的皮凳子,立体的塑料冰箱、洗衣机,小型的饮水机、自制的水槽,一整套的仿真式的塑料厨房用具:煤气灶、锅子、铲子、碗、勺子,砧板、菜刀、杯子等。还有孩子们平时在家里经常的东西:蔬菜(胡萝卜、青菜);荤菜(鸡腿、鱼);水果(苹果、西瓜);点心(饺子、馄饨)„„等。这些材料对小班幼儿来说是熟悉的,可操作性又是非常强的,温馨的环境也非常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从而非常好的激起了幼儿的游戏兴趣和欲望。幼儿在这样家庭化的游戏环境中不仅感到了安全也体验到了快乐。

二、做好游戏中的指导是提高小班幼儿角色游戏能力关键

(一)游戏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角色游戏是幼儿自然的游戏,带有很大的自发性,然而游戏又是重要教育手段,要实现游戏的教育作用,并使游戏和其它活动结合起来,必须有教师的指导。小班幼儿的角色意识还比较的弱,应着重增强他们的角色意识。根据主题活动的开展、幼儿近阶段的兴趣点不断更新的游戏的材料和游戏的内容,调整游戏的难易度,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下,发挥好游戏的教育功能。

1.自主选择佩戴标志稳定幼儿的角色意识

在角色游戏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意志比较薄弱,缺乏坚持性,而且不善于控制自己,为了帮助幼儿认识自己今天在游戏中所承担的角色,并提供幼儿一个充分自主选择的空间,我们在游戏环境的创设中设立了工作服务站,在这里我们把班级的角色游戏区域用简笔画图标的方式进行的简单的罗列。并根据游戏的内容制作了相应的角色标记。如:在娃娃家这一行的口袋中放置了可以戴在脖子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标志。在超市里投放了营业员的工作牌,在小舞台投放了演员的工作牌。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形象的工作牌既能帮助幼儿理解自己的角色又能稳定他们的角色意识,在游戏开始时宝宝们会在选择区前停留片刻,选择今天想扮演的角色,这种选择的过程其实也是孩子思考的过程,有了思维的撞击孩子们才会对自己的角色更加明确。

2.通过图标来帮助幼儿形成整理玩具的习惯

角色游戏的环境是开放的、自主的,幼儿可以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游戏区域内自主的活动。每次游戏,幼儿总会把玩具弄得乱七八糟的。为此,游戏初期我们几个老师总要在游戏结束后,把玩具进行再次的分类整理。于是我们就想怎样才能让幼儿自己把这些玩具物归原处呢?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偏爱游戏化的学习过程,我们将一些区域游戏中所涉及的认知元素有机的渗透在环境中,通过图标来帮助幼儿整理玩具。我们在超市的每个篮子一头贴上了水果、蔬菜、荤菜的图标。在娃娃家贴上了挂铲子、篮子、砧板的图标。在游乐场的投篮的地方,贴上了放篮子和球的标记和等候区。在小舞台贴上了道具摆放标记,舞台站位标记。在建筑区投放了放安全帽的标记。通过标记的提示,幼儿渐渐地对游戏材料的整理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玩具哪里拿就应该放到哪里去,整理玩具的能力提高了。

3.教师直接扮演游戏角色促进游戏的发展

小班幼儿生活经验少,对成人的依赖性强,他们喜欢游戏又不会游戏,有时他们迫切需要老师的具体指导和帮助。当老师扮演角色,成为他们的游戏伙伴时,幼儿会格外开心,当教师以角色身份提出意见,幼儿也容易接受。在小班,教师可以担任游戏的主要角色或一般角色,也可以不固定角色,仅用游戏的口吻提醒幼儿,要根据需要灵活掌握。如: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不知道怎样招待客人,教师以客人的身份进入游戏,让幼儿知道家里来了小客人,应请客人坐下来,给客人倒水、与客人聊天。或主动招呼小客人一块去玩,分给他玩具或图书,拿水果招待小客人,不能欺侮对方。当客人离去时,要说“再见”,并请客人以后再来。等,通过教师的直接参与、扮演角色,丰富了游戏情节,促进了幼儿游戏能力的提高和社会性发展。

(二)不断调整更新游戏材料和内容

不断调整游戏要求和材料投放,保持幼儿的游戏热情,游戏材料的提供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孩子们喜欢推诚出新的游戏材料,要保持幼儿游戏的热情,需要老师不断的调整和更新,保持游戏材料的新颖性、挑战性和适宜性。

1.提供不同的材料让孩子们尽情的游戏

幼儿是通过游戏学习的,陈鹤琴先生指出:“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幼儿在游戏中才会显出“真我。”游戏就要提供给孩子不同的玩具、材料,它们有着各自的功能和特点,就是具有可操作性。所以,在超市我们准备了半成品的糖、糖果盒包装纸、包装袋子、各种坚果、纸、盘子等。在娃娃家准备了扣纽扣、拉拉链、穿项链、梳辫子、系鞋带、叠手帕、整理盒等等,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玩。在游乐场,提供了10个瓶子和圈圈,一次性的纸瓶子,让孩子们玩套圈和叠叠乐的游戏。孩子们在超市里把糖果一颗颗放在糖果纸中包起来;把坚果装在包装袋里;把纸撕成一条条的面条,放在盘子里;把纽扣一颗颗对准纽扣眼,挖出来,扣好;把珠子穿成一条条项链和手链放在礼品盒里„„。孩子们尽情的享受着游戏带来的乐趣。从中也提高了动手能力、自我服务能力、交往能力。我们也为孩子们在游戏中表现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高兴。

2.根据主题活动的开展增设游戏内容

在开展“六个好宝贝”主题活动时,我们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点和活动的开展和延伸活动的需要,创设了“感官总动员”的游戏区域。设置了“贴五官游戏”,我们在墙面上贴上了人的头像,并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发型:男孩子的,女孩子的(梳辫子发型、小丸子发型)等,各种各样的眼睛(圆形的、月亮型的、半圆形的),各种各样的嘴巴形状(张大的,合拢的,向上翘的),各种形状的鼻子(圆形、三角形的),各种形状的耳朵。让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摆出哭、笑、生气、发怒、伤心等各种不同的表情。我们还为孩子设置了“小耳朵真灵”的游戏。提供了黄豆、绿豆、红豆,棉花糖、海绵、棉花、积木、纸片、螺丝和瓶子等材料,让幼儿自己把各种材料放进瓶子,摇一摇,听一听,对其进行分类。幼儿在这样的活动中感受着自己六个好宝贝的用处,体验着游戏的乐趣。

3.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阶段性的调整材料和要求

游戏材料的提供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孩子们喜欢推诚出新的游戏材料,要保持幼儿游戏的热情,需要老师不断的调整和更新,保持游戏材料的新颖性、挑战性和适宜性。我们根据近阶段主题活动的开展来更新游戏材料。如:手工作坊中的串项链,孩子玩了一阶段之后学会了,就会很少有孩子去了。为此我们提高了游戏的难度。我们做了五个奶奶、妈妈的头像贴在墙上,并提供了穿项链的图谱,让孩子们根据图谱有规律的交替穿。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又被调动起来了。又过了一阶段我们提供的串项链的材料由一段段地吸管改换成了一颗颗的珠子,洞洞眼儿变小了,这样穿项链的难度又一次提高了孩子们的游戏热情,随着我们一次次的游戏材料的变化和游戏要求的调整,幼儿的游戏热情也一次次地被激发出来。

三、进行游戏后的讲评是提高小班幼儿角色游戏能力的保证

角色游戏的评价是游戏组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评价能对游戏的发展起导向作用。游戏结束时,幼儿还会兴致勃勃地谈论游戏,这时,组织幼儿进行评议、小结,对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发展游戏的情节、巩固游戏中所获得的情绪体验等都有着直接的作用。

1.善于捕捉游戏中的亮点

教师在游戏中要敏锐观察、善于捕捉幼儿游戏中的各种状况。以此作为交流分享的基础。让讲评成为促进游戏进程、幼儿能力发展的有价值的活动过程。这就需要老师心中有目标,明确这次游戏的指导重点是什么?比如:发现大胆、善于交往的孩子在游戏中的闪光点,玩得有创意、精彩的地方和有价值的情节。关注、鼓励平时少言寡语、内向、不善表现的孩子。发现他们能力差异所在的地方,发现他们的需求,发现他们真实的情感、想法、点滴进步,并用照相机拍摄下来或用笔记录下来。引导幼儿讨论游戏中孩子的的创意、想法、做法是否正确,让幼儿游戏时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水不对的。

2.讲评时教师要及时提升

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玩得自主、开心、投入、富有创意。但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教师在讲评时可以根据本次游戏的指导重点,把刚才记录的精彩情境、幼儿的闪光点,通过媒体在幼儿面进行再现,以此来唤起情境中幼儿的记忆,激发他们参与讲述的欲望。让他们的讲述也更加的形象、生动具有视听性,让其他听的小朋友也听得清楚、明白、入味产生共鸣。同时通过幼儿的讨论,幼儿之间的互动来表扬那些表现好的幼儿,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鼓励他们上进。也为幼儿进一步游戏提出了方向。当然,游戏中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交往不顺利,材料使用不当,或游戏中还需要补充调整、更新什么材料等问题。游戏结束时,孩子们也许在讲述中会流露出来或提出来。或由老师来发问,利用幼儿之间的互动,经过老师的梳理,最后引导幼儿主动解决问题,同时获得经验的提升。

总之,教师要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自由、宽松的讲评环境中,让幼儿在讲评中再次回味、体验游戏中的成功和快乐精彩的瞬间,从而使他们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为了使游戏讲评活动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它的教育功能。

第二篇: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教师:罗颖

游戏,是一切动物的天性。我们常见小猫、小狗嬉戏打闹,动物园里也常见老虎、熊猫扑打逗乐,这就是游戏。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一样,在幼儿时都喜欢游戏。人的身体、智慧,就在游戏中得到增长,因此,幼儿教育大纲中说:“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向导,为基本活动。”

人在幼儿阶段,求知欲旺,模仿力强,身心发展迅速。作为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这一特点,恰当引进一些流传在民间的有益于幼儿健康快乐的民间游戏进入教学课堂,丰富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

在农村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引进民间游戏有以下好处:

一、民间游戏玩具简单,成本不高,适合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幼儿园采用,农民负担得起。

如:抓石子,每人只备大小一致的,圆润无明显棱角,轻重适度的小石子五至七粒即可:跳板只备一块瓦片,或用废旧纸折成一个正方块即行。跳绳、抱鹅蛋前者只要一根数米长的绳子,后者只要三、五坨鹅蛋大小的石头或者砖头即行。随处可找,不花成本:自己动手就可以制作。

二、民间游戏有浓厚的趣味性、娱乐性。捉迷藏、拉拉羊(又叫老鹰捉小鸡)、瞎子追跛子、丢帕子,都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对幼儿很有吸引力。如:“瞎子追跛子”,很多小朋友围成一圈坐着 蹲着,有一个幼儿蒙住双眼做瞎子,另一名幼儿右手绑在左腿上做跛子,都在圈中。跛子口含哨子吹响,瞎子就去捕捉,跛子逃跑。在一追一逃中,做出许多滑稽动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颇具娱乐性,幼儿们很爱玩。让幼儿们活泼、开朗,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其组织纪律性。

三、民间游戏有很强的随机性。

民间游戏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随处都可以玩,随时可以玩,人多人少都可以玩。如:抓石子、跳板、踢毽、跳绳、打陀螺、滚铁环等。当然,抓石子适宜在夏天,跳板、跳绳适宜冬天。冬季热量不足,蹦蹦跳跳可以增加血液循环,身体发热抵御寒冷,有利于幼儿身体发育,健康成长。抓石子可以锻炼手指灵活,注意力集中,技巧性也很强。棋类活动如走“和尚棋”可以锻炼孩子的智慧和观察力,也适合夏天开展。

四、民间游戏花样翻新,形式多变,有很强的趣味性。如:翻花被单,一个绳套两个人对完,靠十个手指头就可以翻出花被单、双双筷、牛股眼、凤簸等多种花样。跳绳可以单人跳,双人跳,许多人一起跳,集体轮流跳等。踢毽子可以单腿踢,也可以双腿踢,盘腿踢,拐腿踢,倒着踢等。初学者可以在毽子上系一根绳子拎着踢,熟练后就可以变着花样踢。颇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

幼儿阶段达不到这个要求。假如我们幼儿教师掌握了这些活动技巧,就可以表演给幼儿看,让幼儿模仿,吸引幼儿积极参与的兴趣。民间游戏内容丰富,趣味性强,随机性好,对幼儿有很强的吸引力。教学活动中引进民间游戏,可以让传统得到传承,让幼儿的娱乐丰富多彩。有的游戏还配有儿歌,孩子边玩边唱,有的配有问答对白。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可以使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生活,体验生活,增长知识。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有些民间游戏还配有儿歌,生动有趣,琅琅上口,易诵易记。孩子边玩边唱,既享受了快乐,又锻炼了口才,增强体质。如:圆米花,配有儿歌:“圆米花,圆又圆,新嫁的姑娘来拜年,收拾打扮远路来。”众问:“姑娘,吃饭没得?”答:“吃了。”又问:“姑娘洗脸没得?”答:“洗了”大家一哄而散,四处躲避。姑娘随便抓住一个,继续玩。

玩穿花游戏时,孩子手牵手成一排。一头问:“鹦哥、鹦哥,你到哪去?”一头答:“我到朝门去。”问:“朝门有多高?”答:“千尺万丈高?”“朝门有好矮?千尺万丈矮?”“一匹骡子四匹马,接你鹦哥过来耍。”大家高举手,被邀方牵着手从对方孩子的腋下钻过去。

2、有的游戏可以在玩中让孩子认识自然或学习地理知识,体验生活。如:“放花雀。”先让孩子们各要一种树名,放雀子的人说:“我有一只花雀儿,嘴儿尖尖,尾儿翘翘,笃的一声飞走了。大家问:“飞到那里去了?”放着答:“飞到桃树上去了。”得桃树者立即回应:“没得。”大家问:“飞到那里去了?”桃树回答:“飞到松树上了。”„„如此进行下去。直到有人答错,或反应不过来,被罚唱歌、跳舞,讲故事后又重起。这种游戏还可以改成“坐飞机旅行。”雀子换成飞机,树子换成城市。开飞机者仿报务员说话:“各位旅客请注意,北极的飞机就要起飞了。”大家问:“飞哪里?”答:“飞贵阳。”„„形式一样,增加儿童旅游的兴趣。

3、有些游戏可以培养孩子养成大胆、心细、勇敢、机灵的性格。如:“抱鹅蛋。”用三坨鹅蛋般大小的石头做鹅蛋。一人做母鹅护蛋。蛋放在身下,脚、手触地趴下护着,不能抓在手中。四周小朋友来抢鹅蛋,但要防备脚不被护蛋者蹲着。抢蛋者接近时,护蛋者可以用脚去蹲、踩抢蛋者的脚。若蛋没被抢光而蹲中别人,则要被罚唱一首歌,或跳一个舞。抢得蛋又未被踢中者,被称为英雄,给与一定的奖励。

4、有些游戏可以让孩子体验生活,学习生活,养成团结、互助、协作的精神。如:“办家家”、“接新娘”等,是孩子们爱玩的游戏。玩时孩子们有分工,有合作。有的搓泥团做粑粑,有的搓泥挑做面条,有的掐嫩叶做菜菜„„,各人发挥想象,做完端来放在一起,各自介绍个人的菜肴,然后大家用树枝做筷,装着吃得很快乐的样子。

总之,民间游戏有助于养成孩子的亲和性格。在游戏中,需要大家参与,互谅互让,有分工,有合作。接触面广,朋友多。可以克服孩子唯我独尊、霸道、撒娇、孤僻、木讷等诸多不良缺点,在老师的指导下,养成活泼、开朗、亲和的性格,又可以培养孩子的组织性、纪律性。在游戏中,可以体验成功的快乐,可以品尝失败的滋味。在老师的鼓励下,可以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性格,体验社会竞争,增强承受失败、挫折的能力,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在引进民间游戏进幼儿园的工作中,要对民间游戏进行分析,对于危险性大的游戏、有一定副作用的游戏不能引进。同时,要防止儿童去接触电子游戏,免得对孩子的实力、性格、身体造成不良伤害。

第三篇:论文《让幼儿在游戏中成长 》

让幼儿在游戏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 游戏 健康 成长

摘要:近年来的幼教改革,人们十分重视教育观、儿童观的转变,并且更加重视发挥游戏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中的独特教育作用。游戏,是幼儿近年来的幼教改革,人们十分重视教育观、儿童观的转变,并且更加重视发挥游戏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中的独特教育作用。游戏,是幼儿自由意志的体现,这是游戏的本质特征,教师应确立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意识,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在游戏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是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的,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活动。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幼儿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的学习活动蕴含在生活、游戏活动中,而幼儿游戏既是幼儿认知、个性、情绪、社会交往能力等发展的途径、手段,也是幼儿发展的真实写照。因此,它被确定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成为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基本形式。在游戏中,幼儿既能操作各种材料,又能与同伴交往,其动作、言语、思维、想像、情感等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贯彻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原则的同时,游戏的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习之于嬉”的观念日渐人心。因此,在实践中要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善于抓住生活和游戏中的教育机会,深入挖掘其教育价值,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去感知、操作、探索、发展。

一、游戏设计

游戏设计一:3-4岁幼儿年龄小,动手能力差,但是他们乐于操作、探索,于是我们教师安排了认识“冰”的活动。教师给每个幼儿都准备了一盘冰,有大、有小、有厚、有薄,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玩一玩等方法探索冰的特征。孩子们在玩一玩后,都争先恐后地说:“冰是凉凉的”、“硬硬的”、“容易碎”、“滑滑的”。

游戏设计二:春天来了,我们教师带领幼儿到公园踏青,让幼儿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孩子们在公园中奔跑玩耍,捉迷藏。

教师问:“那你们说春天来了吗?”幼儿说:“春天来了。” 教师问:“谁能说说春天在哪儿?”有的说:“小草变绿了,小树上长出叶子了。”有的说:“迎春花开了。”有的说:“天气不冷了。”有的说:“我看书上说燕子在春天会飞回来。”有的说:“在冬天睡觉的动物会醒来。”有的说:“那叫冬眠。” 教师接着问:“你能说说哪些冬眠的动物在春天醒来吗?”有的说:“有青蛙、有熊、有蛇。”有的说:“还有乌龟。”有的说:“我上动物园时看见很多的小动物从它的房子里出来了。” 教师接着问:“我们出去玩时,衣服上有什么变化呀?”小朋友说:“不用穿棉衣了。”还有的说:“不用戴帽子,不用戴手套了。

反思与体会:在谈话中没想到孩子们把春天说的这么具体,并且情绪高涨,可见家长已经带孩子进行了观察或者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这就增加了教师进行此项活动的信心。游戏设计三:玩色玩纸系列游戏,团纸拓印—小树开花了的游戏。开始我只是把它设计成“玩纸系列”之一,可当我发现幼儿对游戏的某个结果—“红花”印在“黄花”上,花的颜色就变了感兴趣时,马上调整了自己的设想,把玩色融入到游戏中去,丰富了游戏的内容。在游戏中我添加了“变色纸”,“会跳舞、画画的小球”等内容,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还培养了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充分调动了幼儿的视觉感受力和动脑思考的能力。

二、在游戏中启发、引导幼儿

教师作为游戏伙伴的隐性指导。此时教师的指导意识并没有失去,但已不是作为教师,而是幼儿游戏的伙伴,共同处于幼儿愉快的游戏世界的指导。幼儿喜欢独自游戏,自由结伴游戏,他们不需要也不愿意成人的过分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不需要或不喜欢和教师的共同游戏。许多教师的经验是:当教师投入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往往更能够吸引幼儿,玩得更有兴致。因为幼儿年龄小,能力弱,游戏的玩法技能相对比较缺乏,教师的参与往往使游戏有更多的变化和情节的深化。但前提是教师此时是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是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游戏,共享快乐。就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教师要“变成孩子”,与孩子共享欢乐。教师的童心、游戏心会使幼儿备感亲切、自然、融洽,从而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有助于教师更深入细致地观察了解幼儿,更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当然,教师始终不能忘了自己的角色地位、参与游戏的目的所在,要把握好时机和分寸,以不干扰幼儿的游戏为前提,以幼儿游戏的快乐为根本,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教师直接点拨给幼儿建议帮助的显性指导。这是教师在幼儿游戏之外,插入的有目的教育指导。强调游戏中幼儿的主体活动表现并不是对幼儿游戏的放任,也并不排除游戏中教师适时适度插入的教育教学,为了帮助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而更好地开展游戏,只不过这时的游戏已暂时转变为教学,融入了教师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意图。

三、游戏总结与反思

在游戏的结束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自发地进行交流,积极地表达情感,相互体验,共享快乐,共解难题,进一步为幼儿提供表现和交往学习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观察表格作观察记录,便于分析总结,及时调整教育或游戏的目标方案。

同时,在游戏中出现不安全倾向时,教师就及时对幼儿行为进行调整,避免或阻止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后果。游戏中出现了过激的行为时,如幼儿为了争取游戏、争演角色、争夺玩具打起来了,有些幼儿专门干扰别人游戏,破坏别人的玩具,教师必须介入阻止并加以协调。幼儿在游戏中有求助时,教师要予以帮助。如两名幼儿同时要玩同一游戏角色或玩具互不相让,请教师给予裁决等。我们真正感受到:在游戏中,幼儿的动机是“我要玩”、“我要学”,而不是“要我玩”、“要我学”。因此,其身心总处于积极主动状态,而不是无聊、厌烦、无所事事等消极状态,他们按自己的意愿决定活动材料、伙伴、方式、方法,通过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把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具体游戏活动为载体,要让游戏活动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获得发展,达到“看似无教育,其实有教育”的境界。

第四篇:如何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快乐成长

我们不能过分限制幼儿的游戏场所,把知识区的活动和角色游戏绝对孤立开来,而是应该顺应幼儿游戏活动的兴趣,支持他们的想法和玩法,利用这些机会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发展,因为只有当幼儿思维和想象的水平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他们才会对物品进行假想,展开模仿与想象,这样就使材料的游戏意义大于材料本身的意义。

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特殊需要,特别是在角色游戏中孩子通过模仿与想象,创造性地反映自己所熟知的现实生活中的各类人物、事件,轻松愉快地学习、积累适应社会生活的早期经验。虽然没有成人的指导和参与,幼儿同样可以自发地有声有色地进行角色游戏,但是幼儿在充满游戏氛围、材料丰富多样的区域里,在环境与材料的联想下,进行的游戏活动就更生动、更富想象与创新,并且随着操作与交往能力的提高,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需要均能在角色游戏中得到满足,因此角色游戏不仅带给幼儿欢乐的童年,更是引领幼儿愉快成长的特殊学习方式。为此,幼儿园的活动室、走廊甚至盥洗室等等角落,被教师尽可能地利用起来,为幼儿设置了多样化的“游戏乐园”。在这片游戏天地里,教师与幼儿、家长一起收集的材料,经过摆放营造出“家”、“饭店”、“超市”、“理发店”„„等等氛围的活动区,吸引了幼儿在这里玩着不同的“角色”,那孩子究竟在玩什么?怎样玩的?玩得快乐有意吗?教师该怎样处理自己的教育地位呢?就让我们一起到游戏中,去观察去感受几组游戏片段,在思考与实践中,引领幼儿一起畅游“游戏乐园”吧。

(一)宽容“违规”行为,让幼儿主动发展,大胆创新

“娃娃家”里,有小巧精致的餐具、家具、电器模型,有造型逼真的蔬果,有各式点心,„„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足以保证“爸爸”、“妈妈”随心所欲地选择材料,进行“炒菜”“做饭”,“带娃娃”。你看,扎着两只小辫的叶儿细心地把彩纸剪成一丝一丝的细条,放在“锅”里翻炒了几下,端到桌上边招呼大家,边自我夸耀:“快来尝尝我做的菜,这黄的是笋丝,红的是肉丝,白的是香干丝,色香味齐全!”大家高兴地坐下来品尝,忽然“爸爸”觉察出这些菜丝是他刚才从“照相馆”带回的“照片”剪成的,就大声嚷嚷道:“你剪坏了照片,赔给我„„”,一帆、彤彤几个见状,也说要告诉老师,叶儿见势吓得哇哇大哭,原本开开心心的欢乐气氛一下全搅了。游戏就此终止,我边安慰叶儿,边与围过来的幼儿讨论:“彩纸有什么用处?”“什么游戏也需要彩纸?”“象这样的彩纸还有其他东西,老师没有摆在你活动的区域,可是你做游戏时又需要它们,到哪儿去取呢?”经过讨论,幼儿理解了叶儿的行为出于游戏需要,可以谅解,由此也推出了“宝物箱”的设置,解决再次出现的材料问题。

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认为叶儿剪坏了“照相馆”里的彩纸,甘愿放弃游戏中“品尝”的过程而加入指责叶儿的行列,使本来还沉浸在游戏欢乐中的叶儿刹那间失去了创新带来的成就感,而为自己的“破坏”行为感到担心害怕。幼儿园里创设游戏的环境,初衷就是为了回归幼儿喜欢自由自在活动的天性,离开教师的“指挥棒”,让幼儿享受自然发展的活动乐趣。我们也常常鼓励幼儿利用玩具、寻找替代物、半成品进行创新游戏,应该说叶儿的行为是一件值得赞赏的事情,难道就因为使用了“照相馆”的材料就要全部否定吗?,为什么孩子们都认为这张彩纸不能改变它的用途,随意剪开来?追根究底是我们津津乐道的活动常规在作祟,常规确实能够帮助我们形成良好的游戏秩序,方便于我们的日常管理,然而过于细密的常规常常变作绳索捆住了幼儿活动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成为行动的包袱,幼儿由于不能完全把握那些行为是允许的,为了避免出错就克制、压抑自己的游戏行为,久而久之幼儿就习惯于使用教师设置的“道具”开展游戏。

“彩纸事件”使我们意识到,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意愿来要求幼儿发展游戏情节,游戏的环境不是模仿生活的“舞台”,幼儿必须有选择材料的自由,才能在操作中发挥出主动性,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理解幼儿的游戏需要,精简不必要的活动常规,特别要废除那些为了方便自己管理工作而用来约束幼儿行为的所谓规则,在这起“彩纸事件”中,如果不是“常规”要求幼儿不能随意使用其他区域的材料,也就不会有指责叶儿“破坏”行为停止游戏的现象,或许我们的幼儿也不会顾忌这样那样的规则,而压抑自己的活动,那么我们的游戏中类似叶儿的创新行为就能大量涌现出来,我们的游戏也就更精彩更生动。因此,在角色游戏中教师不能图省事,用规则来统一、限制幼儿,而是应该关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反映,视不同的情况分析幼儿的违规行为,及时理解幼儿的意图和需要,给予材料、心理等方面的支持,从而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让幼儿在模仿与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反映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在与同伴一起享受快乐游戏的过程中积累生活经验,逐渐成长起来。(二)关注弱势幼儿,让幼儿共同游戏,共同发展

“小医生”在用“听诊器”给几个幼儿“看病”,接下来轮到“护士”给他们“打针”了,杰非常羡慕正在游戏的幼儿,而“医生”毓以人太多为由,拒绝杰加入到游戏行列,杰无奈又到别的区域转了一圈,又来到“小医院”里,这次毓动员“护士”一起阻拦杰,不让他坐下来“看病”,这下杰生气了,一把抢过“听诊器”,拉扯中听诊器断线了,毓大声说:“老师,我们在好好地游戏,杰捣乱把听诊器弄坏了。”而杰嘟嘟嚷嚷重复着:“我也要玩,我也要玩。”毓对他吼道:“你什么都不会,你只会拆坏玩具的,不要你玩。”我自然明白毓和杰两人各自的心理想法,一边与他们修复“听诊器”,一边与他们交流,“杰不懂怎样使用听诊器,我们这么多做游戏的小朋友,谁能教会他呢?”“如果是你,大家都不让你游戏,你的心情又会怎样呢?”后来,毓和其他幼儿接受了我的建议,让杰扮演“病人”,在看病中学习怎样使用“听诊器”。

我们平息了这例源于幼儿能力之间差异悬殊引发的矛盾冲突以后,不禁对我们的角色游戏的环境与组织方式产生了思考。因为随着幼儿从小班升入中、大班,角色游戏也要从平行游戏向联合游戏、合作游戏过渡发展,期间能力强的幼儿会在游戏中显出自己的优势,不管是轮换角色还是轮换区域,他们都能处于主角地位,有些幼儿还喜欢支配别人配合他们的游戏,如果习惯于这种局面而不加以改变,一些幼儿就会产生“骄气”与“霸道”,另一些幼儿也会失去主见听从于别人的支使,少数幼儿还会失去游戏的机会。喜欢游戏是每一个幼儿的天性,对幼儿来说你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他们越是渴望得到他,如果多次不能参加自己喜欢的游戏,一类幼儿会主动退却,失去进取心与积极性,另一类则会产生攻击性行为,带给他们的不仅是心理受挫,更是失去了成长过程中特殊的学习途径。

因此,游戏的过程不是放任自流的过程,也不是坐等幼儿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师应随幼儿游戏中不同的进展情况,成为他们的“玩伴”,“支持者”、“引导者”等等适合于当时情景中的不同角色,所以遇到上述事例教师首先应该干预幼儿的游戏,给能力弱的幼儿提供援助,既可以是物质上的支持,让水平相差不多的幼儿重组游戏玩伴;也可以参与到游戏中去,担任游戏中的“配角”,用语言等形式协调、平衡幼儿之间的差异,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带动能力弱的幼儿进行游戏,总之教师既要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也要观察幼儿之间的差异,特别要关注弱势幼儿,让他们也能享受游戏带来的欢乐,在游戏中成长起来。(三)倾听幼儿心声,让幼儿展现个性,发展能力

科学区里辰辰把“钓鱼”游戏里的磁性“小鱼”搁在桌上,用小棒蘸着气味瓶里的糖醋、酱油加工“糖醋小鱼”;美工区里佳佳利和同伴用橡皮泥和其他辅助材料制成的“蛋糕”以后,玩起了“过生日”游戏;“娃娃家”里的枫枫、敏敏抱着娃娃躲进了午睡室,在里面轻轻地唱起了《摇篮曲》;„„

我们常会发现幼儿不是游离了知识性区域的活动目标,就是看到幼儿离开了指定的游戏地点,而有的教师不经过深入的观察,就想方设法引导幼儿回到原来预设的活动中去,却不知幼儿的游戏受到教师干预时,很少再会有幼儿继续坚持下去,粗心的老师也就很少能够体验到这些有着独特个性的幼儿,在中断活动以后内心产生的失落感。其实幼儿也有其独特的个性,他们有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每个幼儿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有其独特个性的体现。

因此,我们不能过分限制幼儿的游戏场所,把知识区的活动和角色游戏绝对孤立开来,而是应该顺应幼儿游戏活动的兴趣,支持他们的想法和玩法,利用这些机会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发展,因为只有当幼儿思维和想象的水平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他们才会对物品进行假想,展开模仿与想象,这样就使材料的游戏意义大于材料本身的意义。上述事例中幼儿从“蛋糕”联想到“过生日”,从“睡觉”需要安静联想到带娃娃离开热闹的区域到午睡室活动,这都表明了幼儿的想象上了新台阶。事实上幼儿游离其他区域的活动目标,也是生活经验的反映,幼儿对物品的象征性想象水平是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建立起来的。幼儿能够自觉地以物代物,展开联想角色游戏的情节便会有所发展,这样就使幼儿的心理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思维活动变得频繁,就能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走进幼儿的世界,了解幼儿,仔细倾听他们的心声,观察幼儿的言行,呵护幼儿探求事物的兴趣,让幼儿用自己创造的替代物进行角色游戏,保证幼儿在宽松开放的活动氛围里,自由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学习方式,以此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总之,教师应站在幼儿的视角,深入幼儿的游戏之中,了解幼儿的需要,协调幼儿之间的矛盾,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幼儿个性与能力的发展,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快乐发展。

第五篇:让幼儿游戏中快乐成长

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我们常常听到家长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做什么都没劲,只要玩起游戏来一头是劲”。有时我们也会发现在集体活动中,有一部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单纯的说教引不起兴趣,但老师说“下面开始游戏时,孩子们马上改变原来的姿态,随时准备投入到游戏中去。家长的表述,孩子的表现给我们一个信息:孩子对游戏的渴望,对游戏的需要,就像我们人类对食物的需要一样,游戏能够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食粮,当他们一有空闲,便会想出各种办法玩,并努力玩出新花样。大自然的一声虫鸣,会引发他们去寻找;小鸟的翅膀被折断,他们会像大人一样给小鸟包扎、喂食,扮演鸟妈妈、鸟爸爸精心照顾小精灵;当一簇美丽的花儿开放了,他们便试着种上一两种植物,期盼着绿色的生命给他们带来惊喜。

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这样评价孩子的游戏:“儿童视游戏为生活,儿童好游戏是天然的倾向。”好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是自然赋予的,非人力所能控制的,只有顺应孩子天性的发展,才能挖掘孩子内在的潜力。反之我们人为地加以控制,窒息,扼杀孩子的天性,孩子自身成长的多种可能性将被限制,孩子发展的潜能会在成人人为的控制中失去原有的魅力,有可能一个天才的萌芽被无情的抹杀。

《纲要》中指出:“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活动,教师直

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由此可见,在幼儿园中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形式,那么,我们在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中,应如何给孩子提供适宜游戏,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呢?我认为。

一、为幼儿提供的游戏应源于生活,源于自然。

游戏是自然赋予幼儿的,孩子生下不久便会了游戏。一个月的婴儿会对挂在床上方的气球或颜色鲜艳的玩具挥舞他的小手小脚,两个月的婴儿在妈妈与他捉迷藏的时候用目光寻找自己的妈妈,一岁的孩子会用圆珠笔当体温计塞在腋下测量体温,更大的孩子便摆弄着“娃娃家”“理发店”“超市”的玩具实行游戏。不论是婴儿无目的摆动,还是幼儿有意识的玩耍,我们不能不说,游戏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通过游戏表达他们对社会的理解,对社会的理解。随着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眼睛对社会的持续理解,持续诠释,他们对游戏的需要上也存有较大差异。所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源于他们对日常生活的理解,对自然的喜爱,我们就角色游戏来谈谈如何给不同年龄的孩子提供游戏。

首先我们从主题的选择上来谈谈游戏的选择。小班、小小班的幼儿来到这缤纷的世界时间短,生理机制不成熟,他们接触最多的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庭成员,及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人、事、物,所以小班、小小班阶段的游戏一般以“娃娃家”“理发

店”“医院”居多。中、大班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与社会接触,视野开阔了,社会经验逐步丰富,主题也更丰富,中班孩子就出现了诸如的“**社区”“家乡的桥”,大班孩子出现了“公园”“美食一条街”“小小剧社”等,反映社会生活的游戏。

在游戏材料的选择上,小班孩子更多的选择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的玩具。中、大班的孩子已学会使用半成品、替代品,大自然赋予的材料如水、沙、土,甚至是树上的落叶,也是大、中、小班孩子都共同喜爱的游戏材料,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不同年龄的孩子混在一起玩沙、玩水、玩泥,孩子们钟情于玩沙,玩水,玩土的游戏,正是源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很好地体现。

二、提供具有挑战性的游戏。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游戏的内容也应具有挑战性,应能激起起幼儿学习的欲望。学习是一种知识建构的过程,孩子通过动作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认知冲突,并凭借原有的认知结构实行同化和顺应以求得新的平衡,新的发展。那么在游戏中如何让孩子得以发展?我认为,在游戏中应持续的引导幼儿发展游戏,让幼儿面临新的挑战。

如大班孩子在玩“文峰公园”这个主题游戏时,因为情节的展开,孩子知识的更新,参观活动后视野的扩大,生成了新的主题“建构文

峰塔”。如何把文峰塔这个古色古香的高大建筑变成孩子可随意拼搭的游戏情景呢?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挑战,孩子们苦思民冥想,老师也积极参与,与幼儿一起寻求游戏情景与实物之间的共同点,相似点,于是大大的纸箱替代了塔身,两块展板对插修剪出翘翘的尖角便是塔顶,一座孩子心目中的“文峰塔”便栩栩如生的体现在我们的

科研论文:让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