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法律考试中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编辑:紫竹清香 识别码:15-961125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25 11:49:54 来源:网络

第一篇:法律考试中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法律考试中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一、案例分析类型题的特点与难点

案例分析类型题虽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出题,但还是有一些特征可循。掌握这些特征可以使考生在考试时不至于产生恐慌感,避免不必要的失误。从以往的考题来看,案例分析类型题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1、案件事实被虚拟得很真实。为了考查考生对于法律规范的记忆和理解水平,案例分析类型的题目通常虚拟出很真实的场景。如发生法律纠纷的当事人名字很具体,纠纷的时间具有紧凑感,地点的安排一般也是恰到好处。这样虚拟场景的作用是让考生有置身于案件情景之中的感觉。由此考生就无法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来处理问题。

2、案件事实往往错综复杂。首先,案件往往涉及到多方当事人。甲方、乙方、丙方等等,往往弄得考生晕头转向。其次,案件所涉及到的法律关系往往也不止一个。比如合同关系与侵权关系往往扯到一起,所有权关系与债权关系糅合在几方当事人之间等。再次,案件信息量丰富。由于是虚拟的真实场景,所以考题通常提供了足够多的信息量给考生,这样一方面

让案件更具真实性,另一方面也是考查考生排除不必要信息的能力。多余的信息无疑给考生设置了很多陷阱,考生必须步步小心。

3、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案例分析类型题的目的是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第一是分析问题的能力。针对考题的提问,考生必须排除不必要的干扰信息,利用有用信息对问题的本质做出判断。既然是考法律知识,那么问题的本质其实就是对相关法律问题提出结论性意见。第二是记忆能力。为了解决考题设置的问题,考生必须能够运用已经学过的法律知识,其中自然包括当前中国的立法对某些问题是如何规定的这样基础性的知识点。记忆如果不到位则很难对问题做出正确判断。第三是法律语言表述能力。当考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的本质之后,就应当把结论表述出来。解决法律问题自然要用适当的法律语言回答,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要学会使用“法言法语”来表述自己的看法。这样一来,特定法律词汇就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考察目标。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特点,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考生一见到案例分析类型的题就头疼、发怵。这种类型题目的难点正在于其信息量过多,而考生往往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所以容易陷入出题者预先安排好的陷阱中去。另外,这类型题考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它对考生提出的要求更高,其难度自然而然地提升上去了。

法律考试中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案例分析题 202_-07-22 14:08 阅读36 评论0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一、案例分析类型题的特点与难点

案例分析类型题虽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出题,但还是有一些特征可循。掌握这些特征可以使考生在考试时不至于产生恐慌感,避免不必要的失误。从以往的考题来看,案例分析类型题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1、案件事实被虚拟得很真实。为了考查考生对于法律规范的记忆和理解水平,案例分析类型的题目通常虚拟出很真实的场景。如发生法律纠纷的当事人名字很具体,纠纷的时间具有紧凑感,地点的安排一般也是恰到好处。这样虚拟场景的作用是让考生有置身于案件情景之中的感觉。由此考生就无法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来处理问题。

2、案件事实往往错综复杂。首先,案件往往涉及到多方当事人。甲方、乙方、丙方等等,往往弄得考生晕头转向。其次,案件所涉及到的法律关系往往也不止一个。比如合同关系与侵权关系往往扯到一起,所有权关系与债权关系糅合在几方当事人之间等。再次,案件信息量丰富。由于是虚拟的真实场景,所以考题通常提供了足够多的信息量给考生,这样一方面让案件更具真实性,另一方面也是考查考生排除不必要信息的能力。多余的信息无疑给考生设置了很多陷阱,考生必须步步小心。

3、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案例分析类型题的目的是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第一是分析问题的能力。针对考题的提问,考生必须排除不必要的干扰信息,利用有用信息对问题的本质做出判断。既然是考法律知识,那么问题的本质其实就是对相关法律问题提出结论性意见。第二是记忆能力。为了解决考题设置的问题,考生必须能够运用已经学过的法律知识,其中自然包括当前中国的立法对某些问题是如何规定的这样基础性的知识点。记忆如果不到位则很难对问题做出正确判断。第三是法律语言表述能力。当考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的本质之后,就应当把结论表述出来。解决法律问题自然要用适当的法律语言回答,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要学会使用“法言法语”来表述自己的看法。这样一来,特定法律词汇就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考察目标。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特点,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

很多考生一见到案例分析类型的题就头疼、发怵。这种类型题目的难点正在于其信息量过多,而考生往往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所以容易陷入出题者预先安排好的陷阱中去。另外,这类型题考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它对考生提出的要求更高,其难度自然而然地提升上去了。

二、解答案例分析类型题所需要具备的技能

针对前文对案例分析类型题的特点和难点所进行的分析,笔者在此想强调一下考生在面对这些题时所需要具备的技能。

首先,考生要扎扎实实地学习各门法律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所谓理论是指教科书当中对重要问题的阐释。包括某些理论问题是如何提出来的,学者对这些问题的态度如何,对于个别重要理论问题甚至需要了解一下其他国家的立法是如何处理的。实证是指我们国家的立法是如何规定的。考生往往抱怨法律考试所涉及的法条太多,记忆量太大。其实这是一种对法律考试极大的误解。考试考查的通常是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或者与当前时事紧密联系的内容,并非所有法条规定的内容都有考查的必要。法律考试如果仅仅侧重于记忆、背诵能力的考察是对法律学习很大的曲解。但这并不是鼓励考生在学习的时

候进行选择性学习,因为教科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重要内容。考生在阅读教科书的时候要学会区分问题的重要程度,同时结合我国立法规定来记忆,切忌胡乱猜测考试重点,也忌讳采取应试目的很强的方式去阅读教科书。

其次,考生要善于分析各种法律关系。案例分析类型题的解题关键就在于法律关系的分析,而自考经常考查的法律关系并不多,比如所有权关系、担保物权关系、债的关系是最为常见的法律关系。精通这些法律关系成为学习法律知识的首要目标。后文中还将讲解对法律关系进行分析的方法。

再次,考生在答题过程中要紧扣设问的要求进行解答。考题的设问形式多样,有的仅仅要求考生分析案件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有的就某个问题提问中国现有立法如何规定,比较抽象的设问可能要求对某个案例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不同设问形式的回答方式不尽相同,考生需要认真审查设问要求,对症下药才能做到既不浪费考试时间又能围绕要点回答。

三、解答案例分析类型题的方法

解题技能的积累有赖于考生平时不断的学习和练习,属于考场之外的功夫。而解答方法具有临时应对的特点,属于考场实战的功夫。在这一部分,笔者将针对案例分析类型题为考生归纳一套解题方法。这套方法具有普遍适用的特点,可以适用于各门法律考试中。但是笔者并不赞成把它完全作为应试技巧,而是希望考生在平时练习的时候也多加运用,久而久之形成分析问题的习惯性做法。这样即便在考场中碰到更有难度的问题也能应付自如。

1、准备工作:把应试心态调整到最佳。不管采取何种形式,案例分析类型题的出现意味着一场艰苦战。考生在碰到它的时候不要过于着急,心态越急越容易在阅读信息的时候发生遗漏、错误阅读等不该出现的情况。考生应当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它。首先要做多遍阅读的准备,直至把题意看懂;其次要用心看,不要受无关事项的干扰而影响阅读。

2、初步工作:采取自己熟悉的方法排除无关信息。案例分析类型题目中必然包含一些与解题无关的信息,这些信息被命题者用来有意提升题目的难度。必须排除这些无关信息,把对解题有关的信息保留下来。考生有必要多阅读几遍考题。

3、关键工作:分析法律关系。通过前一步骤的工作,考生已经收集了用来分析法律关系的足够信息,接下来考生应当根据所学过的法律关系来“对号入

座”。法律关系离不开一定的主体(当事人),因此以当事人作为分析切入点最为恰当。按照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案件事实以及从教科书上学习到的各种法律关系,考生可以比较容易地确定案件牵涉到的主要法律关系。

4、展开工作:分析权利与义务。学习过基本法学理论知识的考生都知道,法律关系的主要内容就是权利和义务。那么在分析完法律关系之后,考生应当接着分析当事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权利与义务将决定案件的最终处理结果。一般说来,法律关系分析得当之后,对权利义务的分析就比较容易,解题也自然而然地顺利进行。权利义务内容的确定也离不开平时对教科书的认真学习,属于考场外考生所需重点努力的方向。

5、收尾工作:解答提问。经过上面几个步骤后,考生可以大胆地进行解题答疑了。考题设问无非考查考生对法律关系、法律权利义务内容是否掌握,因此如果前面几个步骤处理顺利,答题就易如反掌。但是,在这一步考生仍然需要注意一点,在表述答案时应当尽可能避免采取通俗口语,在该用法律语言的地方千万不可大意。比如在表述“甲从乙那里要回自行车是合理合法的”这个意思,就应当表述为“甲有权要求

乙返还自行车,因为甲是自行车的所有权人”。另外,适当引用法律条文的规定无疑更好,不一定要清楚地记下条文的原文,只要法条的大体意思表达正确即可。司法:案例分析题答题技巧202_-12-26 11:54第一,“审题”。很多考生都普遍认为第四卷时间不够用,原因有三,一是题干太长,有的题干长达数百字;二是法律关系、事实关系错综复杂;三是论述题的增加。这种情形下,审题一定要有目的性,先看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来阅读题干,这样可以省去题干中很多不必要事实的干扰,节省时间。二是根据部门法的考试特点来审题,比如刑法案例主要集中于考查三方面:“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犯罪,为什么构成该罪。因此审题可以带着这三个问题来筛选有关的素材。

第二,先“析题”后动笔。一般而言,案例分析中所交代的信息都是有用的,有的从正面提供解答线索,有的从反面提供干扰信息,因此对任何一个有法律意义的信息都不能放过。有些考生读完题后就匆匆动笔,贸然作答,显然不对。司法考试中出现综合性大案例分析的可能性不大,一般都是若干小问题,每个问题之间或层层递进,也有的属于大杂烩。如果考生答完前面题目后才发现后面的题目与前面的答案相

矛盾,这时容易慌乱,造成心理压力,浪费时间,影响卷面整洁,直接导致失分。析题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首先,确定案例内容涉及的知识点。以刑法为例,考查的内容从大方面来说不外乎以下几点:

1、总论,包括:犯罪故意与过失、意外事件的认定;相对刑事责任年龄者应当负责任的范围;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犯罪停止形态中彼此的认定与区分;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共同犯罪的认定;刑罚运用中的累犯、自首并罚;罪数形态。

2、各论,包括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侵犯财产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这些都是基本的考察内容,案例分析原则上都会涉及这些犯罪。

其次,清楚题型,抓重点。仍以刑法为例,案例分析题目的提问方式包括:

1、是否构成犯罪。

2、构成何罪。

3、对犯罪人如何处理。

4、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属于何种犯罪形态,如何处罚。对第一种类型的题目,要紧紧抓住犯罪构成,从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全面分析。只有完全符合了这四个构成要件,才可以确定行为人构成了犯罪。

第二种类型需要考生根据不同罪名的犯罪构成,找到他们之间相区别的根本标准。对于第三种情况,我们一般要考虑行为人是否属于累犯、自首、有无缓刑、假释等特殊的刑罚适用情形。应当注意,无论对于哪种类型的问题,我们都必须抓住重点,紧紧围绕所提问题,就处理的合法性、事实根据作出充分的论述,给出具体的方案、结果和法律理论依据。

最后,全面考虑问题,理清思路。我们不可能希望某一道案理分析题只是考察总则或分则某一个知识点。这种题目考的就是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处理实际案件的能力。因此,面对任何一个案例分析题,我们应该树立全局观念。即对待一个行为、一个罪名不能仅仅凭借对法条和某个概念的简单记忆来应付。另外在答题时要考虑每一个案例所涉及的概念或法规、司法解释,将这些明确地串连组织起来。

第三,“答题”。考取高分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组织答案,二是法言法语。

“组织答案”需注意并非多多益善。一来考试时间不允许,二来会使得阅卷人厌烦。案例分析题一般采点给分,因此对任何一个问题的解答应力求全面简明。我们总结了三个部分,一为结论,针对问题直接作答,简洁明了,千万不能答非所问。第二要列出法条或原理,案例分析考查考生对法律的实际运用能力,每题都是根据法条或原理编出来的,所以考生在解答案例题时,一定要分析出这个题背后的法条或

原理时什么,当然对法条的回答不需要一字不差列出原文,只要答出基本意思即可。第三部分是分析说理,把法条或原理分析,说明,结合案例的实际情况,反衬前面的结论。

答题时一定要用法律的语言解答。考试中常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考生把道理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就是得不到高分,因为判卷人不能判断出这个考生到底懂不懂法律。任何一个人,只要面对问题都会有自己的判断,不懂法也可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尤其是民法本来就源于生活,对民法问题的判断往往根据生活常情就能做出。但懂法的人就可以说出“法话”来,比如不安抗辩权、侵权责任等,只有你说出来,阅卷人才能把你与普通人区别开。

第四,“查题”这部分依具体情况而定。卷四分析题、论述题答题方法和应试技巧(最新)同前三卷的客观题不同,卷四的题目都是主观型试题,除部分的案例分析题之外,这部分试题一般没有统一的答案,主要侧重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以及法学基本理论素养的考查。很多考生都认为卷四考查的内容都是相关部门法的基本知识,因而没有必要对卷四的分析题进行集中复习。而且卷四相对来讲得分比较容易,但是想得高分又十分困难,所以复习不复习关系不太。其实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思想,根据相关调查的数据显示,通过司法考试的考生和未通过司法考试考生的四张试卷成绩相差最大的就是卷四。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前三卷试题的难度都比较大,部分题目大部分考生都难以得分,而卷四题目的难度相对来说较小,正好可以起到拉开考生之间差距的作用。由此可见,能否在卷四中获得理想的成绩,是能否顺利通过202_年司法考试的关键。下面对近几年来卷四的命题趋势进行一下分析并介绍分析题和论述题的答题技巧。

一、卷四的命题趋势分析

通过对04——08年来的卷四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到今年来该卷的试题呈现下列趋势:

1.重者横重:从这几年的试题来看,司法考试的论述题和简答题主要集中在对法学基础理论和行政法基本原则的考查,尤其是法的价值冲突,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适用等成为考查的热点,这些知识点都是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应该尤为注意的。

2.简答题继续存在:司法考试制度确立以来,卷四涉及到的考试题型包括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和法律文书写作题。其中202_年司法考试中,首次出现简答题,202_年继续有简答题,可以预见的是,简答题会成为司法考试的常规考察题型继续存在下去。简答题可以看作是微型的论述题,也要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但是与论述题相区别的是回答这种类型试题的要做到观点明确,言简意赅。

3.更加侧重对基础理论的考察:这部分的考查主要体现在论

述题中,也是最能体现考生的法学功底之处。近几年来论述题中涉及到的考点主要体现在法理学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部分,主要体现在法律的价值冲突和法律原则冲突的处理上。命题者采用这样的命题方式,是为了考查考生的理论修养和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

4.体现现实热点问题:无论是08年的关于“三个至上”的考查,还是07年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考查和分析当代诉讼案件数量不断上升的变化的试题,都是当年的热点问题,就这提醒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也不能单纯的只记忆发条,要多关注与法学相关的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并能进行一定的思考,这样在考试中能有的放矢,取得理想的分数。5.试题更具有开放性:这几年的论述题大都不会给出一个固定的观点,在评卷时,这种类型的试题也不会给出标准答案,只是给出一个相应的参考评分标准。比如法学理论的运用、立意观点和文字表达各占多少分。面对这样的试题,考生就要做到观点鲜明、论证有力,能够自圆其说。

另外在案例分析题中也摆脱了之前简析题的模式,出现开放性的要求学生进行全面分析的题目,下文中我们会详细介绍这种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总体上来讲,司法考试卷四的命题越来越趋向综合能力和理论基础的考查,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尤其注意这两个方面。

二、案例分析题应试技巧

案例分析题是202_年司法考试中新增加的一种题型。与简析题相比,虽然都属于根据法律规定和法律原理对案例进行分析,但二者仍存在着一些重大区别。简析题,往往是给出案情后即设置几道小问题,故属于封闭性出题方式,因为设置了小问题后,答案也就基本确定下来了,考生只需要回答问题即可。但有一年出现的案例分析题,却要求考生“根据刑法规定与刑法原理,对本案进行全面分析”。显然此种出题属于开放性方式,考生只能根据法律规定和法律原理对案件进行全面的分析,这就需要具有非常好的规范分析能力。

案例分析题常见失分点

(1)分析出现偏差,基础知识掌握不好。这点只能依靠考生的自身努力和知识的积累。

(2)分析不全面。对材料的分析不够全面是分析题最常见的丢分点,这与上述讲到的分析题的开放性有很大的关系。正是因为题目要求考生进行“全面的分析”而没有像简析题一样通过问题来引导,因此,更增加了分析的难度。就此问题,建议考生在落笔之前先在材料中把关键的字眼挑出,然后分析其法律关系,最后结合上下文进行答题。

(3)个人观点过多,法律分析不足。分析题与论述题最大的区别在于必须运用你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剖案情,而不是对案情进行评论。有的考生在答分析题的时候加入很多主观因

素,甚至出现分点论述,把分析题当成了论述题来答,导致丢分。因此,建议考生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要有太多的主观臆断,所表述的内容一定都要有法律的依据,基本的答题套路就是:“由于„„,依据某某法律,因此„„属于(或构成)„„”

过于口语化,没有法言法语。运用法律的语言来解决案件是一名高素质法律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如果在分析案例的时候无法做到法言法语,甚至没办法做到用书面语答题,其肯定不会得高分。这种现象在非法学的考生中比较常见,因此,考生应当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勤加练习和模仿。不区分段落,格式过于单调。这属于卷面上的问题,但却是致命的问题,因为阅卷老师对于黑压压一片的文章是肯定不会逐字逐句地阅读的,就算你写得再好,分析得再准确,也无法引起老师的注意。而且最好是在段落的开头部分由总结性的语言,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也可以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案例分析题的复习思路

在复习分析题时,掌握相关知识点是前提,所以建议考生在八月份之后再复习此类型的习题。在复习过程中,所作的每一个题目时应坚持独立思考,亲自动手用笔写出答案来,而后再对照“参考答案”部分,看一看自己成功在何处,错误在何处,不明白的地方可参考答案部分的解释。这里要

强调的是,在平时练习中,一定要亲自动笔写出答案,而非在头脑中一形成抽象、模糊的大致答案后即急于翻看正确答案。否则很容易形成眼高手低的毛病,而且如果不亲自动笔书写,也很难暴露自己的问题。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有许多考生在实际考试中面对这种案例分析题缺乏自信,觉得无从下手,答题时往往感到一片茫然,不着边际,最后只能毫无逻辑、信马由缰地乱写,因此低分的结果在所难免。其实,分析题并非如许多考生想象或认为的那样可怕,只要抓住复习与应试的规律,就非常容易作答,甚至成为你最易得分的一种题型。

从应试规律来看,作答分析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确定本题考的是哪一个部门法的内容,这是较容易判断的事情。

其次确定考查的是哪一个或哪几个法律制度。确定了部门法之后,思考的范围就大大地缩小了。如在民诉法试题中,考查管辖、当事人、诉讼程序往往是家常便饭。

确定了是哪个法律制度后不要直接答题,先回顾该法律制度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哪些。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遗漏。对照题目中所给出的案情叙述,寻找关键信息,与上述回顾到的知识点一一对应。

在对案情进行法律定性、法律后果分析之后,落笔作答。对

于考生而言,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判断案件所反映的各种法律关系、行为的定性、法律后果等,因此,如果能用图表方式、按照时间顺序对复杂的案件情况进行梳理,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答题方法。

第二篇:管理学案例分析题答题技巧

管理学案例分析题答题技巧

要想取得管理学案例分析题的高分并不容易。解答时可以参考以下一些技巧。

(1)先问题后案例。分析题的问题一般比较简短,考生可以先看问题,再看案例,这样阅读时能有较强的针对性,容易抓住重点,提高做题效率。

(2)先框架后内容。阅读完背景材料后,一定不要就着某个具体试题立即动笔,而应先花几分钟时间进行系统分析和思考,找到所需运用的相关理论,确定答题思路和要点,先在头脑中或稿纸上构筑起答题框架,这样才能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并且不容易遗漏要点。

(3)先问题后对策。案例分析题常见的形式是问“怎么办”、“应采取什么对策”等。对这种问题,考生不要一上来就摆措施、列办法,而应首先分析企业的问题是什么,造成问题的原因又是什么,然后才针对问题设计对策,这样可以拿全分。

(4)先重点后一般。对分析题,首先要像简述题那样做到答题要点完整;而跟简述题不同的是,要点不能点到即止,而要尽可能展开论述,充分阐述内容。当然对不同的“点”又不可平均用力,重要之“点”应详细论述;一般之“点”讲清即可。论述过程中应遵循“先重点后一般”的顺序,层次分明,循序渐进。

(5)行文流畅,结构清楚。作为主观题,干净、清楚、漂亮的卷面是很重要的,因此必须保持行文的流畅和结构的清楚,既能给评阅教师一个好心情,也有利于保持自己思路的清晰。有几个小技巧可以帮助考生达到这一目标,例如在分段合理的前提下,段落宁多勿少,不要出现大块文字;科学使用不同层次的序号(如

一、1、(1)、①)表示结构层次;对每一要点最好先用一两句话概括,然后再展开论述。

第三篇:二级建造师培训考试中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二级建造师培训考试中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二级建造师培训考试中的案例分析题是由背景材料和若干问题组成。在作答案例分析题时,首先应花一点时间仔细阅读背景材料,分析其中提供的信息,明确相关主题、逻辑关系等内容,真正理解题意;然后分析试题中所要求回答的问题,确定解答问题的要点以及可能运用的相关知识。

应根据背景材料中所提供的前提条件,针对问题的提法,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层次回答问题,做到“问什么答什么”。例如,问题是“XX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在回答时就应该先回答“正确或不正确”,然后再列出正确或不正确的理由。在二级建造师培训考试中试题答案要严谨,层次要清晰,内容要完整。有分析过程的,一定要详细写出分析过程;有计算要求的,一定要写出计算过程。一道题20分或者30分,不可能全部落在一个要点上,也不可能全部落在最终答案上,而是分配于分析过程或计算过程。因此,作答案例分析题时针对问题写出分析过程或计算过程非常重要,20分或30分试题的最终答案可能仅有1-2分,而其余分值均分配于分析过程或计算过程。

在二级建造师培训考试中例分析题答案要点的最小评分值为0.5分,有的答案要点评分值为1分、1.5分或2分,多余2分 的情况不多。考生在作答时可以根据此决定分析过程或计算过程的详细程度。此外,考生在作答时一定要注意内容的完整性。在很多情况下,考生认为考得不错,很 多问题都已正确回答,但成绩并不理想,主要原因之一就的回答不完整。例如在分析某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时,标准答案可能要求答出5个方面的原因,而考生可能只回答出3个方面的原因,即使这3个方面的原因都正确,也不可能得到满分。只有做到这些在二级建造师培训考试中案列分析题才能拿到高分。相关信息请关注建筑类栏目。

第四篇:案例分析题答题参考范本(范文)

案例分析题答题参考范本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45分,法律依据答出法律名称即可)

(一)陆某(20岁)与王某(17岁)窜至甲公司盗窃了价值10万元的电子产品之后来到王某的朋友姜某(22岁)家中,告知其刚偷了一些电子产品,请姜某帮忙。姜某考虑到王某曾帮过自己,便立即答应,将陆某和王某藏在家中,并联系卖家变卖所盗的电子产品,变卖所得8万元。为表示对姜某的感谢,王某告诉姜某,准备再盗窃一部彩电,让姜某去变卖,姜某表示同意。王某于是潜入一家商店,窃得一台彩电(价值3000元)交给姜某。后姜某变卖所得1500元。

公安机关根据甲公司提供的录像资料获取线索破案,将陆某、王某抓获归案。经法院判决,陆某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王某被判处六个月有期徒刑、缓刑一年。宣判结束后王某即被释放回家,陆某因在服刑期间表现较好在服刑半年后获得了假释。

陆某被释放后即向公安局上访,反映其在被公安机关羁押时遗失了一块手表,价值500元,公安局信访部门受理后即安排调查,经查陆某反映问题不实,信访部门及时给陆某予以答复,但陆某因不服而多次至信访部门缠访。某日陆某又至公安局信访部门大吵大闹,并摔砸信访部门的办公设备。信访办即向市局指挥中心汇报,指挥中心立即指令附近的巡逻民警处警。处警民警到达现场后,因发现陆某情绪较为激动,在口头警告无效的情况下,即拔出随身携带的手枪鸣枪警告,陆某听到枪声后逃窜,由于公安局边上即有一所幼儿园,为防止陆某情绪失控后窜至幼儿园滋事,民警紧追后朝陆某腿部开了一枪,陆某跌倒后被控制。问题:

1、陆某、王某、姜某构成什么犯罪?哪些构成共同犯罪?

2、王某有何量刑情节?

3、如何对王某执行缓刑和对陆某执行假释?

4、巡逻民警在处置陆某上访滋事警情时用枪是否符合规定?为什么?

5、民警向陆某开枪致陆某跌倒受伤后,应该如何处置后续事宜?

(一)答案要点:

1、根据《刑法》规定,陆某、王某盗窃价值10万元的电子产品,数额较大,根据刑法规定,陆某构成盗窃罪(1分),同时王某构成盗窃罪(1分)。姜某和王某事先串通,帮助王某变卖赃物,同时将王某和陆某藏在家中,根据刑法规定,构成盗窃罪(1分)、窝藏罪(1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1分)。陆某和王某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1分),王某和姜某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1分)

2、根据《刑法》规定,王某不满十八周岁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1分),王某揭发姜某犯罪行为并协助抓获姜某,属于立功,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1分)。

3、答:根据《刑法》规定,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和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1分)因此王某在缓刑期间、陆某在假释期间,都应该依法实行社区矫正。(0.5分)

4、答:不符合规定(0.5分)。陆某尚未实施严重暴力犯罪,未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根据《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和警械条例》的规定,不属于可以使用武器情形。(1分)

5、答: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规定,民警应按照以下程序处置:一是立即向所属公安机关口头报告;(1分)二是迅速对受伤的陆某采取临时救治措施,并根据需要立即通知急救中心抢救(1分);三是保护现场,寻找相关证人和物证、书证,防止证据灭失。(1分)

(二)202_年4月5日,张某(在本地有固定住处)因犯强迫交易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202_年1月被提前释放。202_年3月20日,张某在一农贸市场使用假币被发现,在逃跑途中被群众抓获,发现其身上有假币4100元。报警后刑警大队民警陈某及时赶到现场,口头传唤张某到刑警大队并补办了传唤文书,将张某身上的假币予以扣押,并同民警郑某对其进行了讯问。张某如实交代了犯罪事实,并详细供述了自己的家庭成 2 员情况和联系电话,讯问结束后,陈某依法办理了立案手续。考虑到张某认罪态度较好,持有、使用假币罪不是严重暴力犯罪,在张某向刑警大队交纳了202_元保证金,并由其朋友李某(无固定收入)作为保证人后,张某当天被取保候审,并被责令将驾驶证和身份证交执行机关保存。

取保候审期间,张某两次在传讯的时候没有到案。202_年4月1日,公安机关决定没收张某交纳的保证金,并对其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指定在刑警大队旁边的一间民房,由刑警大队民警执行。在向张某宣读没收保证金决定的时候,张某对没收保证金决定不服。民警告知其是最终决定,保证金已上缴国库。

取保候审时,张某委托其父亲和律师王某作为辩护人。4月3日,民警将张某被监视居住的情况通知张某的父亲后,其父亲与律师王某要求会见张某,公安机关批准后,其父亲和王某与张某进行了会见。

问题:请指出本案中存在的错误并简述理由。

(二)答案要点: 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本案存在以下错误:

1、将张某口头传唤到刑警大队后补办传唤文书错误(0.5分),口头传唤的,应当在讯问笔录中予以注明。(0.5分)

2、立案前对张某身上的假币扣押错误,(0.5分)刑事立案前不能适用限制财产权的调查措施(0.5分)。

3、对张某采取取保候审措施错误。(0.5分)张某系累犯,对累犯不得适用取保候审。(0.5分)

4、对张某取保候审同时采取收取保证金和提出保证人方式错误。(0.5分)两种保证方式不得同时使用。(0.5分)

5、由李某担任保证人错误。(0.5分)保证人必须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而李某无固定收入,不具备保证人资格。(0.5分)

6、刑警大队直接收取保证金错误。(0.5分)提供保证金的人应将保证金存入执行机关指定银行的专门账户。(0.5分)

7、对张某取保候审时责令其将身份证交执行机关保存错误。(0.5分)可以责令被取保候审人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交执行机关保存,但不 3 包括身份证。(0.5分)

8、对张某采取监视居住错误(0.5分),张某违反取保候审规定,但不符合监视居住的条件,应当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后,责令其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或者提出保证人,或者在符合监视居住、逮捕条件时予以监视居住、逮捕。(0.5分)

9、对张某采取指定居所执行监视居住错误(0.5分),张某有固定住处,应在其住处执行(0.5分)。

10、由刑警大队民警执行监视居住错误(0.5分),应当由犯罪嫌疑人住处或者居所所在地派出所执行。(0.5分)

11、向张某宣读没收保证金决定时未告知其对没收保证金决定不服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核错误(0.5分,答告知其没收保证金的决定是最终决定错误也可得分),没收张某交纳的保证金应当告知其如不服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核。(0.5分,答张某不服保证金决定有权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核也可得分)

12、没收保证金决定作出后立即将保证金上缴国库错误(0.5分),应在超过复核期限或复核维持没收决定的情况下再上缴国库。(0.5分)

13、张某的父亲担任辩护人错误。(0.5分,答允许张某的父亲以辩护人身份会见张某也可得分)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只能聘请律师作为辩护人。(0.5分)

14、指定居所执行监视居住后未在24小时内通知张某家属错误(0.5分),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在24小时内通知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人的家属。(0.5分)

15、律师王某会见张某经公安机关批准错误。(0.5分)除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外,辩护律师可以直接会见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不需要经侦查机关批准。(0.5分)

(三)A县仁华小区居民赵某与王某(男,1999年3月1日出生,在校学生)是邻居。202_年2月,赵某买了一辆二手山地车,王某想借来玩,被拒绝。两人发生争吵,王某扇了赵某一耳光,赵某返回家中,唤出家中大狼狗咬王某,王某害怕,躲回家中。

202_年4月2日9时,赵某报案称,放在家中的山地自行车(价值400元)被盗,并指邻居王某有作案嫌疑。

4月2日10时,派出所民警到王某家,经出示工作证件,口头传唤其到派出所接受调查。因其父母均在上班,就未通知其家属。王某到派出所后,民警小李和小张对其进行了询问。起初王某并不承认,办案人员遂不让其回家,到4月3日14时,王某终于供认其盗窃了自行车,并将自行车藏在同学蔡某家中。

小李和小张到蔡某家中,经出示证件后进行了检查,发现了被盗窃的自行车,对自行车进行登记并告知蔡某保存好自行车等候处理。

根据调查的情况,派出所对王某作出了行政拘留5日,并处500元罚款的决定。后公安机关对王某执行了行政拘留,并收取了王某父母缴纳的罚款。

问题:

1、对王某、赵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并说明理由。

2、请根据办理行政案件程序的有关要求,指出公安机关在办理本案中有哪些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三)答案要点:

1、(1)王某构成殴打他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1分)王某扇了赵某一耳光,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构成殴打他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0.5分)

(2)王某构成盗窃罪,但不承担刑事责任。(1分)根据刑法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构成盗窃罪。王某入户盗窃,构成盗窃罪。(0.5分)由于王某不满16周岁,根据刑法规定不对盗窃罪承担刑事责任。(0.5分)(3)赵某构成故意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1分)赵某驱使动物伤害王某,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构成故意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0.5分)

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本案存在以下错误:

(1)民警口头传唤王某错误(0.5分),王某不属于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 5 管理行为人,不适用口头传唤,应当使用传唤证进行传唤。(0.5分)(2)传唤王某未通知其父母错误(0.5分),应当及时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被传唤人家属。(0.5分)

(3)询问王某未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错误(0.5分),询问未成年的违法嫌疑人时,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0.5分)(4)询问王某的时间超过24小时错误(0.5分),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情况复杂,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0.5分)

(5)仅出示工作证件就对蔡某的家中进行检查错误(0.5分),检查公民住所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0.5分)(6)对自行车登记错误(0.5分),应当予以扣押。(0.5分)(7)让蔡某保存自行车错误(0.5分),应当扣押后及时返还给被侵害人赵某。(0.5分)

(8)派出所作出行政拘留处罚错误(0.5分),行政拘留处罚应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0.5分)

(9)公安机关对王某执行拘留处罚错误(0.5分),不满16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0.5分)(10)公安机关收取王某父母的罚款错误(0.5分),应当由王某的父母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0.5分)

第五篇:案例分析题答题格式

《重庆市产品质量条例》考试

案例分析题答题格式

首先,根据案例中的题干涉及到的违法事实,不作判断,引用《重庆市产品质量条例》的对应法条,能正确引用对应法条,可得分,如:

“根据《重庆市产品质量条例》规定:生产者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

“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业经营者提供的赠品、奖品,也应当符合产品质量的规定。”

“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应当审查入场经营者的营业执照、经营资质、资格等证明文件,明确入场经营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定期对入场经营者的经营环境和条件进行检查。”

“经调查确认产品存在缺陷后,生产者应当及时发出警示,并采取停止生产、销售,召回等补救措施。”等等。

然后,结合题目中的违法事实,进行行为定性分析,如: “本案例中,甲公司生产的电压力锅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身伤害,典型属于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未达到国家安全强制标准。”

“本案例中,A超市开办者未履行审查入场经营者的营业执照、经营资质、资格等证明文件,定期对入场经营者的经营环境和条件进行检查的义务,应对该超市出售的商品发生的质量安全事故,承担连带责任,受害者既可以向生产厂家索赔,也可以向销售者(A超市)索赔。”

“甲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不具备检验化妆品重金属指标的检验资格,但该机构的检验人员私自承接化妆品重金属检验工作并出具检验报告,属于超出该检验机构资质范围开展检验业务,违反了《重庆市产品质量条例》的规定。

最后,根据《重庆市产品质量条例》第四章“法律责任”进行违法行为后果处理。如:

“根据《重庆市产品质量条例》的相关条款,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地方标准的产品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生产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生产者未按照规定建立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或者产品质量档案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对超出检验资质范围开展检验工作,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抽样人员、检验人员等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检验资格。” “销售者和服务业经营者将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品作为赠品、奖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的赠品或者奖品,并处赠品或者奖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

“生产者未按规定履行调查、警示、报告义务或者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以上是案例分析的通用格式,当然,应根据题目的提问形式灵活答题,一般来说,一个案例有2、3个问题,答题只要有得分点,就可以得分,所以尽量引用法条进行回答。鉴于此,建议大家将《重庆市产品质量条例》原文多读几遍!

法律考试中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