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种植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XX学校计算机及种植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规划和申报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和省教育厅有关指示,安达市老虎岗一中组织有关人员针对学校的办学能力、教学水平,特别是实习实训条件进行了全面、认真的分析评估,通过对照检查和评估分析,我们认为学校符合《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奖励评审试行标准》中有关条件要求,决定申请计算机及种植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一、基本情况
老虎岗镇综合中学位于安达市区东45公里处。建校于1968年8月,由老虎岗农业中学改办而成的普通农村中学,位于老虎岗镇政府东100米处。现在是农村典型初中和农村综合中学。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40平方米。现有9个教学班,在校生418人,有教职工49人,专任教师38人,其中女教师18人。
学校现有微机设备台套,录摄像设备 台,播放设备 套。
我校加强了学农基地建设,现有校田地350余亩,校办农场曾被评为省、地级甲级校办农场,不仅为劳动教育提供了场所,也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保障。职普结合,是我校办学的主要特色。2006年11月开始,我校走与社会联合办学可持续发展之路。与天和微机英语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联合办学,定期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微机培训,同时培训了社会上大批待业青年,并安置合格人才就业,解决了当地青年就业难的问题。
针对我校实际,我校还利用当地资源开设了美发专业、养殖业、电焊等专业。2007年9月,职高分校的挂牌标志着我校的职业教育已经初具规模,当年招生27 人,就业去向为大庆、哈尔滨等地。当年为大连船舶技术学校输送5名学员,为大连房地产学校输送2名影视动漫学员。我校加强了学农基地建设,现有校田地 350余亩,校办农场曾被评为省、地级甲级校办农场,不仅为劳动教育提供了场所,也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保障。几年来,我校向劳动实践场所投入近十万元。2008年9月,我校的劳动实践场所被省教育厅劳动生产处评为省先进排名第一。
二、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重要性
实施该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就是培养觉悟高、懂技术、善经营的现代农民。未升入高中读书的学生因没有一技之长,回乡务农或在家待业,这些初中毕业生急需接受专业技术培训。使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走向致富之路,最根本的渠道就是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把众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变为人力资源就必须通过职业培训来提高农村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从而实现生产力转换。但由于我校没有配套的教学场所和实训基地,现有计算机设备和实训基地已不能满足日常教学需要,因此,目前我们迫切需要更新和发展相关实训基地和配套建设项目。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合理占有剩余劳动时间,由于农业生产中机械使用率的增高,减少了劳动者的劳动量,缩短了农业生产的劳动时间,农民闲瑕时间增长,除必要的文娱活动之外有效支配的时间急需要有更合理的分配。二是增加农民的收入,受训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能更合理的解决人地矛盾,能让更多的农民利用一技之长走出去,获得更大的收益,同时解决了当地剩余人口的低收入状况,更有效的增加农民的收入。三是能让外出人口带有一技之长,解决外出打工中的高风险、高付出、低收入状况。利用自己的技术找到更利于自己的工作,改变生存质量,改善生活条件。四是发挥引带和示范作用,加快同类学校的发展进程。全市农村综合中学已有8所,各校根据本校的现有条件做了大量尝试和努力,取得很大成绩。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各项培训工作将成为样板,对调动各校的积极性,促进全市综合中学发展起到引带作用。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是有足够的资源优势,学校可利用土地和房屋经改造后基本能满足需要,师资力量布局将给予全力支持。二是资金有保证。建设资金除申请省投资外,市乡将安排足额的匹配资金,自筹部分也将按时足额解决。三是项目区积极性高。市局对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学校师生也给予极大的关注,都将为项目的实施贡献力量。四是项目建成后的利用率可以得到保证。经调查本镇现可以从事本项培训人员可达 人。安达市区东共有7个乡镇,且都无此培训项目。由于距离较近可实现对其它乡镇的辐射。每年这几个乡镇新增劳动人口 余人,能保证设备的长期有效利用。
三、项目建设规模。
1、计算机项目:
(1)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建筑面积平方米(含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各一口),单位造价 元,计划投资 万元。
(2)教学及实训设备,计划投资 万元。(含 台计算机,另有多媒体设备)
2、种植项目
(1)有机生态型蔬菜无土高效栽培实训及示范项目:建设自动化控制连栋日光温室2座1500平方米,配套建设三眼电机井。
(2)优质高档花卉栽培实训及示范项目:建设自动化控制连栋温棚2座300平方米。
(3)农作物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实训及示范项目:在学校农场北侧新征耕地50亩,配套建设节水灌溉系统,开展各种农作物和蔬菜作物良种的繁育工作。
(4)食用菌栽培实训及示范项目:改建制种车间100平方米,改建菌包生产车间100平方米,购置安装制种所需各种配套设备。建设食用菌栽培温棚3座3500平方米(发菌棚1座、生产棚2座)。
(5)配套小项目:a修建示范园区栅栏500米,东大门1座。b 新架低压供电线路网500米。c 购置货车和农用车各1辆。
四、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 万元,其中计算机设备投资额 万元,配电设备 万元,种植设备 万元,房舍维修改造 万元。
2、资金的筹措。
项目估算投资 万元,其中申请省投资 万元,市教育局匹配 万元。
3、配套设施
学校提供培训场所及相关设施
五、项目效益。
(一)、经济效益。
项目区建成后,年可培训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 人,收益 万元。可培训种植人员 人,收益 万元。示范种植,收益 万元;培育种子,收益 万元。
(二)、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以让想学习一技之长的农民不出远门就实现愿望,减少了外出学习的费用。可以成批的培训当地人员,用职业技能武装农民,培养农民成为工人。计算机班经过几年努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二、三产业,成为有一定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的城市人。
(三)、人才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培训一批急需计算机技术的人员和发展生态农业的技术员,让人们能在外出务工时有一个较好的工作。能为发展现代种植业,培养大批种植技术人员,家家都有种植明白人,提高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效益,实现种植强镇的目标。
(四)、辐射作用
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可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有效地破解“三农”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难题。
(五)、全方位培训,满足农民需求
以丰富农民素质教育为内容,在培训模式创新上下功夫,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采用送教上门的方法,利用笔记本电脑流动式多媒体投影机,把培训办到农民的家门口,充分满足农民个性化培训需求,构筑“天地人”三网,即“天网”远程教育网、“地网”镇村屯三级培训组织、“人网”建立时时、处处、人人皆可学的 “十分钟学习圈”信息服务体系,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创造条件。
第二篇: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佐证材料目录
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省级实训基地项目验收指南之一
实训基地建设佐证材料目录体系
一、申报与批复 1-1项目建设申报书 1-2项目建设资金下达文件 1-3项目建设任务书 1-4项目建设任务书批复文件
二、实训基地建设机制
2-1成立实训基地建设领导组【明确目标、合理分工、细化任务、建立机制、明确制度规范、设计工作流程、统一文件、表格】
2-1-1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关于成立实训基地建设领导组的通知(文件)
2-2制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在实训基地建设领导组领导下,参照省教育厅批复的任务书,由实训基地项目建设组起草建设方案,经领导组批准后执行(按项目时间、建设目标、验收要求等内容起草建设方案)】
2-2-1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关于印发《XXX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通知
2-4实训基地建设管理机制
2-4-1XXX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2-4-2XXX实训基地建设进度检查办法
三、实训基地硬件设施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佐证材料目录体系
3-1实训场地简介及实训室实景图片【要求
1、面积:工科800--1000平米;财经与现代服务类500--800平米;
2、设施布局合理,符合相关生产和工艺流程;
3、按照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对场地进行功能分区,有现场集中教学空间和多媒体教学设施;
4、实训场所环境布置,包括各种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工作流程、技术技能标准等上墙,营造企业文化】
3-1-1实训场所建设名称
3-1-2实训场所建设名称及面积一览表 3-1-3实训场所设备一览表
3-2实训设备购置【实训设备先进真实、经济实用、功能多样】
3-2-1实训基地仪器设备清单及参数要求
3-2-2实训基地设备购置委托代理协议 3-2-3设备使用一览表 3-2-4学生工位一览表 3-2-5耗材清单
四、师资队伍【★总体要求: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使实习实训教师结构合理;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与基地建设同步进行。
★具体做到:1.从企业中选聘部分工程师、技师、能工巧匠和管理人员,经过教学业务培训后担任实训指导教师。2.实习、实训项目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学班要配备双倍于理论教师的指导教师。3.与实训基地相关的专业应有2名专业带头人(含行业企业1名),4名以上专业骨干教师。4.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应占实训基地建设佐证材料目录体系
60%以上。5.聘请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社会能工巧匠等三类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10%以上,任课时数应达到总实训课时的1/3以上。6.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同工同酬。7.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的比例达到60%--85%。8.落实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5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制度,专业教师每2年企业实践的时间累计不得少于2个月。】 4-1实训指导教师培养
4-1-1XXX专业实训指导教师培养导读
4-1-2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实训指导教师培养方案(文件)4-1-3XXX专业实训指导教师培养计划(总体计划、培养对象分配表)
4-1-4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文件)
4-1-5XXX专业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五年规划 4-1-6XXX专业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申请表 4-1-7XXX专业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考核表 4-1-8XXX专业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情况汇总表 4-1-9XXX专业实训指导教师培养工作总结 4-2专业带头人
4-2-1XXX专业专业带头人培养导读
4-2-2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专业带人、骨干教师培养方案(文件)
实训基地建设佐证材料目录体系
4-2-3XXX专业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
4-2-4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关于选聘 4-3-10骨干教师培训记录 4-4双师型教师
4-4-1XXX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导读
4-4-2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专业带人、骨干教师培养方案(文件)
4-4-3XXX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规划
4-4-4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关于选聘 程标准;加强实训方案建设(教材、指导书)建设并认真实施;建设信息化实训教学资源】
5-1校企合作开发实训课程及实训课程标准【从实训项目、实训目标、实训过程、实训组织、实训内容、实训条件、考核评价等制定标准;每一门实训课都要有自己的实训课程标准;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后制定实训课程标准,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能看出本专业的实训体系和实训项目设计内容和要求;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实训体系(明确本专业整个实训项目开设的内容、时间和具体要求)】
5-1-1校企合作协议书总表 5-1-2校企合作协议(抽样)5-1-3XXX专业课程标准
5-1-4《XXX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3-1XXX专业多媒体教学资源统计表 5-3-2XXX专业实训试题库列表 5-3-3实训视频一览表
六、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依托学校数字化教学管理系统,开发、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平台,加强对实践教学过程的检查和监督。包括教师测评、学生自评、群评、互评机制,在线考试,课程资源发布等】
6-1生均训练学时 6-2实训课程表
6-3实训课开课率及实训项目抢单 6-4教学计划 6-5实训学生数及花名 6-6学生双证率及花名 6-7实训基地实训课堂管理办法
6-8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学生评价模式(修订)6-9实训室使用记录 6-10实训室制度汇总表 6-11教学评价及实施方案
6-12专业技能课结业考核评价模式及学生实训考核评价表 6-13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教师评价模式(修订)6-14 顶岗实习满意率统计表 6-15 顶岗实习鉴定表
实训基地建设佐证材料目录体系
6-16设备使用及实训指导人员相关管理制度 6-17实训教学管理制度
七、实训基地项目资金使用【
1、实训基地专项资金只能用于学校实训基地仪器设备购置和开发实训方案,不得用于房屋建设等其他用途,确保专款专用;
2、项目建设完成后,要按照任务书的约定事项,由具有资质的审计机构对项目资金(含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地方财政专项资金、行业企业资金、学校自筹资金)进行审计,并提交《项目建设资金审计报告》】
7-1经费使用报告汇总表 7-2经费使用报告明细表
7-3实训基地硬件设备明细表及凭证 7-4师资队伍建设费用明细表及凭证 7-5实训教学资源建设费用明细表及凭证 7-6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费用明细表及凭证 7-7实训基地建设政府采购项目委托代理协议 7-8实训基地建设各项目招投标文件 7-9实训基地建设各项目采购合同 7-10项目建设资金审计报告
八、创新与特色
8-1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典型案例
九、建设成果推广与应用情况
9-1省级以上技能大赛成绩汇总表
实训基地建设佐证材料目录体系
9-2省级以上技能大赛荣誉证书 9-3市级以上技能大赛成绩汇总表 9-4市级以上技能大赛荣誉证书 9-5开发培训项目课程情况 9-6制订培训计划情况 9-7制订培训大纲及实物 9-8选编培训教材及实物 9-9建立培训考核试题库及实物 9-10社会培训花名表
9-11XXX专业招生与毕业生就业情况表及各类统计表 9-12 XXX专业招生情况佐证材料 9-13 XXX专业就业情况佐证材料 9-14 合作企业接受就业学生花名表 9-15合作企业接受就业学生数 9-16学生实习就业协议书 9-17社会培训考核制度 9-18社会培训工作总结
十、专题网页建设
10-1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概要【建设项目名称及项目概要;建设项目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主要内容;预期效果;项目建设产生的教学效果,推广、带动和辐射等社会效益内容】
10-2建设项目内容【建设项目所涉及的课程名称和各课程涉及的实训基地建设佐证材料目录体系
全部实验、实习、实训项目的名称及其主要内容】
10-3建设项目的保障机制【包括组织机构、项目负责人及其团队、相关制度和规则】
10-4建设项目运行情况【建设项目建设运行情况(包括建设计划、进度、资金使用情况、建设阶段性成果及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0-5实训教学资源【优质的实验、实习、实训指导书及其它学材;优质的实验、实习、实训教学课件、典型工作(项目)任务】
10-6优质的实验、实习、实训项目的教学视频资料。
10-7供教师用的实验、实习、实训项目开发和教学科研的参考资料。
10-8实验、实习、实训教学的评价体系及方案。10-9实验、实习、实训教学改革的典型案例。
10-10实验、实习、实训项目与涉及课程间的关系网络图。
实训基地建设佐证材料目录体系
第三篇:湖南省重点实训基地申请报告doc
关于申报机电一体化技术 省级重点实习实训基地的请示
省教育厅:
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湘发〔2006〕22号)和省教育厅《关于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申报遴选有关事项的通知》(湘教通〔2007〕114号)精神。经我院教学工作委员会认真自查和评议、院长办公议研究决定,特申请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作为省级重点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我院自2003年升格为高职学院以来,就致力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也是我院最先建立的传统专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符合省级重点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的遴选条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行业背景深厚
我院是湖南省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学院依托大汉集团办学,立足湖南、面向全国,具有强大的企业背景和行业支持优势。
近年来,湖南省制造产业发展迅速,对机电类人才需求预计超过10万人。在湖南“十一五”人才培养规划中,职业教育年招生计划达到20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60万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年培训城镇在职职工200万人次,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0万人次。尤其是受2008年的金融风暴的影响,返乡农民工的增多,促使他们走进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实现再上岗就业。
同时,学院的投资方--大汉集团为学院的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和校企合作资源。大汉集团位居中国民营企业百强,在湖南省民营企业中排名第二,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12亿元,公司主营业务是钢材贸易、汽车营销服务与房地产开发,与制造行业的华菱股份、三一重工等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2008年,大汉集团投资360万元建设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计划从2009年起,每年给学院拨款150万元用于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同时,承诺按省财政专款1:1的比例安排配套资金。
二、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已具规模
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现有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教学用设备共计1500多台(套),总价值2360余万元;配备有基础实验实训室、数控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机加实训室、PLC实验实训室等15个实验实训室,可同时容纳600人进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实习实训;有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教室44间,电子图书阅览室2间,馆藏图书28万册,电子图书9.8万册。
基地的教师29余人,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副教授3人、高级工
程师7人,副高以上职称合计11人、中级职称实习指导教师6人、拥有技能和技术证书的“双师型”教师人22人,聘请企业技术人员8人。实训基地在运行过程中,改革了管理体制,实行独立的成本核算机制。为加强管理,已经建立健全了《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实训基地工作流程》、《实训基地日常管理制度》、《实训基地人员岗位职责》、《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
三、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成绩显著
学院目前开设有18个专业,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关的专业4个。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我院的精品教改试点专业。2003年开始招收机电一体化专业大专学生,2003—2008年学历教育累计招生767人。
2007年,学院启动“项目(系列产品)驱动专业建设模式”教学改革。以实践教学改革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教育为突破口,将项目开发、产品开发融入教学中,将满足企业工作需求作为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出发点,教学内容紧跟时代的发展,讲授主流技术和主流工具的使用;以职场工作环境为背景,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性和适应性,使学生能零距离上岗。在教学改革中,由本专业教师主编、主审或参编的教材已有7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科研论文9篇,承担各类科研课题8项。近年来,我院毕业生参加的职业证书考试通过率都在95%以上。
四、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建设蓝图已绘就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的实训基地建设已具有规模,实训基地第二期建设也已基本竣工。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努力,积极探索高职机电一体化技
术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法方式,为湖南的机电行业输送符合国际化要求的高级技术人才,努力将实训基地建设成为湖南中、西部机电行业培训中心、机电职业认证教育业务中心,成为湖南省中、西部机电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总之,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建设,已具规模、初有成效,特色鲜明、优势明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现有规模和软硬件配置还远不能满足机电产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迫切需要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切实加大实训基地项目的建设投入。特早报省级财政支持的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特此请示,请予审议批准。
潇湘职业学院 二00九年三月二十八日
第四篇: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可行性报告
为贯彻落实国家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对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标准”,进行了严谨细致的社会调研和分析论证,对加强“示范性机械加工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提出了详尽的可行性实施规划与方案,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学校基本情况
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始建于1979年,2002年在武汉市市中职学校中率先开设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是国办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隶属武汉市黄陂区教育局,校址位于武汉市后花园---木兰故里黄陂,目前学校占地140亩,建筑面积74779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000余万元人民币。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现有学生4500人,教职工220人,开设机械加工技术、电子电器等九个专业。其中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是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也是武汉市示范性专业。
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自建校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学校领导锐意改革、务实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培养技能型、实用性、创新型人才,走出了一条专业实体化、学生市场化、课程设臵综合化、教学方法创新化的强校之路。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稳步提高,每一名学生都能学得一技之长,服务社会,报效家乡。在省、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比赛中,师生多次摘金夺银,仅我校机械加工专业学生就在2010、2011.2012年武汉市普通车工大赛中分获团体二等奖、二等奖、一等奖,在2010、2011.2012年武汉市钳工比赛均获团体二等奖;在2010、2011.2012年武汉市数控车比赛中获团体三等奖;在2013年市电焊比赛、普通车工比赛、钳工比赛分别获 得团体一、二、三等奖;另外,在近两年普通车工比赛中都有我校的学生突出重围代表武汉市参加省赛。受到省领导的高度评价。
三十几年来,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区各大知名企业,绝大部分成为了企业的技术和生产骨干,有的成为优秀的企业管理者。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成为技术开发专门人才,拥有多项技术专利。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以其优异的教学质量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深受广大学生、家长和用工单位的赞誉。学校先后被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示范职校。
2、实训基地相关专业开设时间及现有实训基地的基本情况
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2002年开设机械加工技术专业。2008年,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机械加工行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在原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基础上,学校开设车、钳、铣加工等专业。并相继开设数控技术等专业。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专业得到了较快较大的发展,已成为学校实力最强、在校生人数最多、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专业。目前该专业教师30人,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全部具有中级以上技术等级证书。高级教师5名,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16名;根据该专业目前实际情况和将来发展的需要,学校拟聘请6名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师到该专业来任教。同时学校面向市场,不断创新机制,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一是面对市场竞争,创新管理机制,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部门主任负责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考核评估制、结构工资制。二是适应市场需求,强化专业建设。坚持“改造、调整、加强、提升”的专业建设思想,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紧紧抓住机械制造业迅猛发展的有利时机,做大机加工专业,形成了数控技术、车工、钳工、焊工门类齐全相互统一的机械加工制造专业体系。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改革。从 2 2010年开始有效实施以“2+1”为主的“学校-企业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创优就业机制,强化职业道德培养,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定期组织优秀毕业生回校作创业报告,加强就业信息反馈力度,及时调整课程设臵。近几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工资均在两千元以上,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我们不断加强与企业联合办学,已经初步形成10余个规范的校外实训基地,提升了学校办学层次。
目前我校机械实训基地已配备校内数字化实训工厂1个、CAD/CAM实训室2个、电焊实训室2个、钳工实训工位80个、数控仿真实训室2个等。校内实训基地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车间面积1850多平方米,配备数控加工中心2台、数控车床12台、数控铣床4台、普通车床20台、各类钻床、磨床电火花设备10余台及各种软件、附件等,总价值1000余万元。
3、与专业相关技能鉴定站的建设情况
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设有玉田区唯一一所技能鉴定站,该技能鉴定站具有车工、钳工、电工、计算机等六种技术资格鉴定功能,是唐山市先进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学生中级工取证率99%以上。争取到2007年,本专业具有技术资格鉴定功能。
4、近两年来该专业的基本情况
根据经济发展和企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结合、订单培养的办学之路,成立了由天津钢管集团、河北星烁锯业集团、玉印集团、海贺集团、天津蓝巢集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等企业、高校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不断调整完善课程设臵和技能标准,进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建立了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学校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开设职业道德课程,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实施弹性学分制,采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管理,各项教 3 学管理制度健全。学校注重强化该专业教师技能培训,每年有计划安排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生产实践,为企业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80%以上的教师专业技能水平都能得到显著提高。近年来,学校每年投入十余万元用于教师的业务培训,使专业师资水平不断提高。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自2000年7月开设以来,成为学校报考人数最多(计划招生人数与报名人数比1:2.5),生源素质最高(录取生均分数355分以上),推荐就业最好(就业率100%)的专业。2004年全校招生1200人,其中该专业招生228人,占招生总数的19%;2005年全校招生1300人,其中该专业招生285人,占招生总数的21.9%。
学校面向京津两大就业市场,大力实施就业拉动战略,先后和天津钢管集团、中海油渤海分公司、内蒙古托克托电厂、山海关船厂、玉印集团、海贺集团、河北星烁锯业集团、信旺机械等18家企业,实现了“订单培养”。根据统计,2005年,唐山市各大企业共有数控机床 3万余台,玉田区有数控机床1000余台,在今后五年内,数控机床的数量将以每年12%的速度递增,企业技术操作人员中数控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社会对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上升。从该专业近两年毕业生就业形势看,供求比达1:3.6,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基本上是学生尚未毕业,已被各企业“订购”一空,目前一些企业已“预定”了2007年毕业生。预计未来3年内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对该专业毕业生需求总量将达到5000人以上,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到2008年,将有120余家大中型、特大型企业落户玉田,其中60%以上的企业是机械加工制造业,并且这些企业科技含量较高,设备比较先进,数控机床是其主要的机械加工设备,此专业面临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肩负着为企业在职职工、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4 下岗失业人员的技术培训任务,目前每年培训达650人次以上。今后几年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数控技术人员的培训人次将以35%的速度递增;为更好发挥该专业职能作用,学校拟在7、8月份举办数控技术操作人员培训班,培训人数在380人次以上。
5、基地建设概况
学校根据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和部颁设备配臵标准以及人才培养规格等实际情况,经过认真的调研分析论证,特申请“示范性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项目设备价值总额500万元。该项目建设内容为仪器设备购臵,申请资金用于数控技术专业设备和配套基础附件的购臵,包括:VMC630立式数控加工中心2台、CAK6150D数控车床10台、汉川XK系列立式数控铣床8台、DK7740A数控线切割机床2台、D7140D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2台、CA6140A普通车床10台、CA6140普通车床10台、配套微机60台、PLC20台及各种软件、附件等。
基地建设的发展,要确保数控技术操作及相关实训条件满足一至两个教学班(40-80人)的需要(达到部颁设备配臵示范级标准),实现每二人一个工位。设备配臵既要考虑紧缺、急需的现实,更要着眼于专业未来发展,创建品牌特色,使专业可持续发展。设备配臵与教学改革是一项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基础工程,缺一不可,必须同步加强。
为了切实搞好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为此,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成立了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孙建岭任组长,副校长苏士华任副组长,杨忠、郑国民、王安喜为成员,王宏伟、单忠生、张晨玉参与这项工作,全面负责基地建设的各项工作。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技术指导和建设论证,机电专业主任杨忠、主任助理郑国民、王安喜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确保项目的 5 顺利运行。
二、示范性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实训基地完全建成后,预期实现目标:
(1)成为唐山市乃至河北省教学改革研究实验基地,探索形成一套适应学分制要求的中职人才培养新型教学模式;(2)成为唐山市中职教师培训基地;
(3)成为唐山市乃至河北省数控技术服务基地,与企业开展多元化的技术合作,加强对企业职工的技术培训,实现产教结合;
(4)成为唐山市数控加工企业教学资源服务基地,实现资源共享;(5)成为河北省市范性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2、基地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数控技术被广泛应用,数控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人才更为紧缺。数控技术人才的严重短缺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党、国家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2004年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五年100万数控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和“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虽然近几年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已初具规模,但仍然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也面临着新的问题。
(1)由于制造企业生产迅速发展,效益的不断增加,今后十几年加工制造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广泛采取新工艺、新技术,使用新的机械设备,因此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需求呈上升趋势。学校历届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均不能满足用人单位 6 的需要,部分企业竟到该校进行“预定”,有的企业采取优厚的条件,挖其他单位的“墙角”,形成了企业与企业间人才竞争的局面。为了满足社会对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逐年扩大该专业的招生规模,现有的专业教学设备已远远不能满足实习实训教学的需要,数控教学设备紧缺已成为人才培养的瓶颈。
(2)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是玉田区职业技能鉴定站,担负着全区技术工人6项职业技能鉴定任务,每年鉴定数量在4000人次以上。同时,还担负着全区各行名业的技术培训任务,每年培训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在职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达8000多人次,其中数控技术培训每年达650人次以上,数控设备的短缺已不能满足培训任务的需要。
(3)教学改革需要良好的硬件设施作支撑。目前企业急需数控技术人才,特别是要求实际操作能力更要贴近生产实践要求,进入企业后能尽快适应生产岗位需求。企业已逐步从量的需求向质的需求方向发展,因此调整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校本开发,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供更好的教学硬件设施已成为当务之急。特别是学校正在实施“项目教学法”,就更加需要数量充足、性能精良的专业实训设备来保证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数控技术的训练和能力培养。
因此,申请数控技术专业设备建设项目支持,加快专业建设的步伐,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适应社会需求,更好地为企业培养急需适用人才,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有效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学校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3、基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
“示范性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是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经历了6年多专业建设发展基础上的再建设,具备较大的师资力量和较为 7 雄厚的设备设施基础。为了使这一项目尽快实施,学校在中共玉田区委、玉田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建了3000多平方米的实训场地,能够合理地安臵该项目实施所购臵的设备;专业教师能够胜任设备的市场调研、预算、购臵以及安装调试、验收工作,保证设备有效的投入使用和功能开发。
数控设备到位之后,使3000平方米的数控实训中心和其他配套的实训车间和基础实训室,具有更完备的实训条件和更强的培训能力。保证每年不低于360人的招生规模,每年可为社会和其他部门培训不少于650人次的技能培训,使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办学达到全省乃至全国一流水平。
4、基地建设的项目风险与对策
(1)存在的风险
尽管该项目是必要的,并且是切实可行的,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仍可能会受到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具有一定的风险,其主要风险是:
①目前数控技术科技含量较高,发展迅猛,企业数控设备不断升级,更新换代,设备类型也不断增加。由于学校用于数控实训的设备数量大,价格和档次相对偏低,不可能随时淘汰原有设备,购臵当前新型设备,因此用于教学的数控设备很难跟上企业数控设备的变化状况,只能力求接近,因此对于学生掌握当前先进的技术,存在一定的困难。
②目前数控技术人员紧缺给数控技术专业的招生和就业带来可喜的态势,但越来越多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也会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开办数控技术专业,数控技术人才紧缺的状况会得到缓解。到那时,学生也会对学校有更多的选择。如果不加强该专业的软、硬件建设,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就会使该专业停步不前,不能吸引足够的生源,将直接影响该项目的绩效,造成资产浪费。
8(2)拟采取的对策
针对以上风险情况,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拟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①在设备选型上,注意先进性和实用性(即教学型与生产型)相结合,既要符合我国企业当前设备现状,又要体现一定的技术先进性。特别要考虑数控系列的普及性,做到功能齐全,覆盖国内外主要系统的绝大部分功能,要有局域网接口和二次开发与扩展接口,软件升级方便,使设备容易改造升级,保证数控系统能不断自我更新。
②充分发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积极开展与企业的技术合作,利用企业技术人才与现代化设备的优势,不断调整教学计划、课程设臵和培养目标,培养技能型、实用型高素质的劳动者,以保证教学与企业需求的同步,人才培养与劳动就业的衔接,确保技能教学的实效性。
③充分发挥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结合”的办学优势,组织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定期到有关企业实习,利用企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弥补学校师资及设备的不足。
三、项目实施保障和机制
1、人才培养发展规划
目前,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已制定了学校建设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对今后五年内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目标:到2010年,在校学生达到7000人,数控技术专业学生达到2100人,并把该专业建设成国家级示范性专业。学校要在2008年前跨入“全国千所”职业学校行列,争创“国家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教学改革先进单位”。
2、项目经办人员条件
该项目负责人(组长)孙建岭,先后担任玉田区有关单位领导职务,有着多年的管理 9 工作经验,思想解放,有很强的改革精神和开拓意识,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较高领导艺术,多次被省、市、区授予各种先进称号。对项目的立项分析、组织管理有丰富的经验。
副组长苏士华,有多年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经验,特别是对于数控技术应用,具有很高的造诣,在全区机械制造领域有较高的威望。
项目领导小组成员杨忠、郑国民、王安喜均具有本专业高级教师或高级技师资格,曾应有关企业邀请,进行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和对工人的技术培训。并在学校组织数控技术专业设备的购臵和使用,对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项目其他参与人王宏伟、单忠生、张晨玉等均为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骨干教师,精通数控设备操作,具有丰富的数控技术专业教学经验。
3、资金条件
项目预计需要设备价值总额500万元,其中,争取中央财政支持200万元、省财政支持100万元,市财政支持80万元、区财政配套 60万元、学校自筹60万元。
4、基础条件
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本专业已有数控加工实训室4个、CAD/CAM实训室8个、控制技术实验室5个、机械加工实训车间10个、电工电子实验室4个、电气控制实训室4个、单片机、PLC实训室2个等;数控加工中心2台、数控车床9台、数控铣床2台、普通车床60台、普通铣床5台、刨床5台、磨床3台、配套微机20台、PLC5台、钳工工作台位100个及各种软件、附件等。
四、建设项目实施与管理
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工作,由项目小组具体负责。
项目的全面工作,由校长孙建岭和副校长苏士华负责。
项目调研、设备购臵和安装调试、设备管理,由机电专业主任杨忠,主任助理郑国民、王安喜负责。
项目资金管理,由财务处主任田文岭负责。
设备采购,通过区政府采购办进行。
项目执行与监督,由校务委员会和区政府采购办进行。
年 月 日
第五篇:吉林信息工程学校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报告
吉林信息工程学校
关于申请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
建设项目的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吉林信息工程学校隶属于吉林市教育局,是教育部首批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占地面积3.7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2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243人,其中讲师、高级讲师156人,在籍学生2543名。开设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与外设维修、电子商务、报关报检、电子技术应用、工企自动化、机电技术应用、工业与民用建筑、美术装潢、电脑美术设计、电脑音乐制作、动漫制作等20个专业。学校是国家六部委确定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和培训中心、国家信息化人才职业技术培训吉林省考试管理中心、省电化教育示范校、吉林市职业技术教育计算机专业教研培训中心、吉林地区公务员计算机考试指定考点、省电子行业特殊工种培训鉴定中心、省职教工作先进单位、市科教兴市先进集体、市招生工 作先进单位、市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吉林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校。
学校于1991年8月开设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是吉林市最早开办计算机专业的学校,该专业为市级重点建设专业。学校校园内共建有学生机房19个,使用的计算机大部分为586型,881台,其中2个硬件维修室、1个网络实训室、16个实训机房,还有5个建筑面积为432平方米多媒体教室。以千兆光缆方式接入互联网的局域网覆盖整个校园,用于教学和办公管理。学校建有独立网站,并注册网址www.teniu.cc。校外位于吉林市长春路的校办公司吉林市永兴文化用品经销公司,成立于1993年,建筑面积200平方米,独立产权,公司法人系学校教工,管理隶属于学校,主要用于对外联系和承接工程。公司主要经营整机销售、维修、网络工程、管理软件开发,同时东校区2千多平方米的计算机实训中心负责公司生产、技术支持和服务,拥有高配置品牌计算机103台,除本校技术人员外,聘请高校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并招聘部分大学毕业生从事软件开发和设计。
为提高学生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学校充分发挥北大青鸟阿博泰克计算机培训中心、电子信息行业特殊工种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的作用,实行“双证书”制度,应届毕业生需参加专业技能或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取得“双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培训可以考取国家高新计算机(ATA)考试、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ADOBE系列技能、北大青鸟APTECH计算机培训、国家劳动部高新计算机(OSTA)考试、计算机调试操作工、计算机软件工职业技能资格等相应的专业技能证书。计算机专业毕业生100%获得各种技能证书,为他们就业和升学创造了条件。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社会知名度的不断提高,用人单位越来越愿意接收学校的毕业生。2004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2.6%,专业对口率达94%以上;2005年本专业一次推荐就业率达94.6%,本专业对口率达95%以上,2006年本专业毕业生目前已被多家用人单位录用。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奖励评审试行标准》的通知,学校按照《评审标准》认真审查了所开设的专业情况,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符合备选条件,特申报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建设型小模式实训基地。
二、项目实施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目标
近几年吉林省IT产业发展较快,经济运行增长迅速,现已将IT产业确立为支柱产业。这除需要一部分高科技技术人才外,还需要大批拥有熟练操作能力的技术工人。基于这种现状学校必须 把原有的计算机实训基地扩大及设备更新,近期建设成为吉林市乃至吉林省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的标志性实训基地,并达到中型计算机软件开发公司生产、开发、培训的标准。从长远看,建设成为既是企业,又是实训基地,具有多功能的实训基地。
(二)未来三年本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今后几年内,我国计算机人才需求每年以100万的数量激增,排在各行业之首。根据国际经验,人才高、中、初之比为1:4:7。按照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7年,我国需要高级人才10万人,中级软件人才32万人,初级软件人才51万人。可以看出社会对中初级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本地区物华集团等各计算机公司需求销售、维修技术人员每年达600余人,高新开发区软件园数据录入、软件测试人员每年需求100人左右,企事业和商业每年需求办公自动化、网络服务、数据库维护人员400人左右,各小型印刷公司排版人员每年需求260人左右,未来三年本地区需求总量达到4000余人。
另外,北京、大连等地数据录入人员、平面图形处理人员、网络游戏开发人员、动画制作人员需求量非常大,而且发展势头迅猛。
(三)实施项目的条件
1、专业教师条件 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36人,其中兼职教师8人,占本专业教师数的22%。高级讲师12人,讲师15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占本专业教师数为33%,“双师型”教师比例达100%。在编教师中有4名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24名本科毕业生,有国家计算机调试员11名,拥有计算机高级等级证书18人,省技术能手5人,省技术能手标兵1人,省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优秀教师7人,还有3名市兼职计算机教研员,实习指导教师高级工以上的比例在82%,完全满足本专业教学实训所需。
2、学校办学资金条件
学校教育经费来源主要有:财政拨款、学生学费和吉林龙鼎集团电气股份公司股息分红、培训中心创收四个渠道。财政拨款每年500万元,学生学费每年580万元,校办企业股息分红每年80万元,学校计算机培训中心、电子技能工业实训中心、省考管中心等培训、管理收入达100万元,累计每年教育经费为1260万元左右,除财政拨款用于支付教师工资外,其它经费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与更新,目前学校现有所有实训设备均为学校自筹资金购买,所以,学校从资金条件方面完全可以满足现有办学规模所需,学校计划利用3年时间筹集资金2500万元,来更新所有实训基地的设备。
3、本专业现有基础(学生)条件 学校开办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到2006年为止,已经 15年,已毕业学生达3500人,现有计算机专业教学班28个,1176人,另外,每年计算机各种培训约1900人次。
4、教学改革
学校在由中国计算机学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5678计算机软件公司、物华集团华邦公司、大唐公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技术人员、东北电力学院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为成员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每年定期对本专业进行市场调研。经过市场调研和专家指导,学校已将骨干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培养方向由过去的大而全调整为小而专,确立了软件开发、网络技术、外设维修、动画设计四个方向,从而形成了以优势较强的主导专业、灵活多样的短线专业为内容的和谐发展的专业群。按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更新、调整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并在学生走出校门之前要经过一学期以上的专业技能训练,让学生能迅速的适应岗位的需求。课程模式按学生的培养目标,采用模块化教学,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突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在教学模式上采取“学分制”和“分层次教学”。让学生根据学习基础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实现弹性选课,利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其中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的教学量占总教学量60%,学生学习兴趣被充 分调动,100%获得相应的技能证书,达到“双证”的要求。学生的专业技能在用人单位得到认可,一次就业率达到94.6%。
学校大部分课程选用高教社、电子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规划教材,学校自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办公软件》校本教材,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发行,现已在本校及吉林地区使用。学校还编写了高职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上、下册教材,由高教社出版面向全国发行。
学校与省教育厅沟通,进行弹性学习制度试点,学生可以在2—4年时间内完成学业,另外,学校实施“学分制”管理,探索“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学习方式。学校弹性学习教学管理制度健全,依靠校长办公系统软件的管理,使学校教学组织、教学过程、教学管理全部实现网络化,并且自主开发了适合本校教学模式和专业特色的学生成绩管理软件。为促进学校发展,带动每位教工工作积极性,学校2000年开始实行全员聘任制,聘期二年,中层领导三年一次竞争上岗。制定教职工工作量化考核方案,实施定岗定编,按照岗位工作职责,实行多劳多得,按劳取酬,以发展性奖励作为评价机制。
同时学校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按照委员会章程,定期召开会议就本专业市场调研、专业建设和教改等问题研讨并制定具体措施。另外各公司作为学校校外实训基地,满足本专业 师生实践教学的需求,让100%专业教师参与了各企业的软件开发和生产实践活动。同时学校也为吉林市华微集团、社保公司、保险公司、医院、公安局、龙鼎集团、工商行、炭素厂、物华集团及全国冬运会等进行开发编制计算机软件、数据录入与各项维护。为市残联组织的各企业残疾职工、税务局职工、人事局公务员、教育局内部人员等多家单位职工进行计算机培训,同时给予技术支持,多年累计达2000余人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校积极发挥鉴定站和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以及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的作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面向在职职工、下岗职工、农民工、在校学生开展计算机等级考试、ADOBE系列证书、北大青鸟计算机培训、微软证书及成人专、本科学历教育等各种内容的培训,自2004年至今,累计培训各种人员达2400多人次,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已被吉林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确定为下岗职工劳务输出定点培训机构,被吉林市教育局、吉林市农委确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中心。
三、项目实施方案的保障机制
(一)人才培养
学校现有计算机教师36人,基本上可满足学校教学需要。每 学期对年轻教师除进行严格的培训外,还和本专业骨干教师挂钩,形成名师带徒弟的传统。使每一名专业教师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本职工作。同时要求任课教师每年至少学习一门相关专业课程,定期在校内举行教学讲座,鼓励教师学习新知识,掌握学科新动向。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对专业教师进行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为他们创造条件外出学习考察,开阔眼界,更新观念。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研究生(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到目前已有4名计算机硕士研究生,5名计算机研究生班结业,并将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习中心项目落户学校。学校还要求他们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鼓励他们参加科研、撰写论文、编写讲义和教材,市级规划课题《我国加入WTO后,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建设的研究》和《远程教育研究》,研究工作已全部完成结题。在雄厚的师资队伍和先进的硬件设施的保证下达到每年向社会输送3000名技能型人才的培训目标。
(二)项目资金的具体用途
1、计算机及网络设备
按每4人一台计算机的标准,需购置305台计算机更换和新建机房5个机房,保证学生上机实训所用,80台用于各教学班,需金额192万元。
2、电教设备
按省级电化教育示范校标准,校园电视台非线性编辑系统一套,36个教学班每班一台电视和一台高亮度投影仪,多媒体教室、机房需21个,共57台套,需228万元。
合计:420万元
(三)运行机制及保障措施
1、组织形式:实训基地是一个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实行财务独立核算,创收经费主要用于设备的维修与更新。基地法人代表要服从学校校长的领导。
2、基地日常管理:设备科负责对所有实训基地设备的维修与更新,制定实训基地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检查执行情况。教务科负责制定实训教学计划、实习指导书、编写实训教材、制定考核方案等,3、运行机制: 在现有设备、场所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资金的投入,加快实训基地建设。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订单式”培养机制。本着设备先进、质高价低、适用性强、合理配置、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快实训室建设,努力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保障机制
计算机实训中心作为学校的一个独立机构,既承担着学校本 专业学生教学实训所用,同时更重要是承担着对外的培训、生产、技术支持和服务等工作,在经费方面,学校一方面保证人员、技术、设备前期的投入,另一方面实训基地创收的经费一部分上缴学校,另一部分用于基地自身,基地财务管理人员原则上由学校指派,人事管理权力由学校人事主管负责,基地法人具有对部分经费全权使用权力,对聘任的员工采取底薪加、效益工资、项目开发提成等,总之,分配遵循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原则,以此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落实方案
(1)明确责任,认真组织实施,严格按规划内容、实施方案确定的时间表进行落实。
(2)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项目落实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研究资金筹措渠道,每年基地建设资金的落实,要争取国家直接投资占全年投资的2/3,自筹资金、校企合作等渠道筹措资金占全年投资的1/3,已保证规划内容的实现和基地的顺利建设和使用。
(四)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和分建设方案
学校为全吉林地区各兄弟学校、市教育学院、市招生办、市科协、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长年提供场地、设备和师资,进行教 师培训和学生实践以及技能培训,充分发挥了学校吉林地区计算机教研培训中心的作用。2005年已完成了计算机实训中心机房、硬件维修基地的改造和建设。2006年完成新建5个机房的准备和安装工作和36教学班的多媒体设备的安装及教师用机的更新。2007年完成计算机实训中心新建一层以及5个机房的准备和安装工作以及44教学班的多媒体设备的安装。
虽然学校已经在计算机专业建设方面投入了560多万元,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还很不足,必须依靠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我们有信心,一定把主干专业建设好,做大、做强,把学校办出特色,多为社会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合格的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为经济发展与经济建设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吉林信息工程学校 2006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