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舒宝透气丝薄卫生巾新产品上市公关案例(5篇范例)
编辑:星月相依 识别码:15-1144334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18 23:41:57 来源:网络

第一篇:舒宝透气丝薄卫生巾新产品上市公关案例

舒宝透气丝薄卫生巾新产品上市公关案例

创新透气保护 引领时尚潮流

----护舒宝透气丝薄卫生巾新产品上市公关案例

主办单位:美国宝洁公司咨询单位:福莱灵克公关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背景 美国宝洁公司(Procter和Gamb e)是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始创于1837年,迄今已经有了162年的历史。1998至1999财政年度,宝洁公司在全球的销售额为381亿 美元,在《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美五百家最大的工业/服务企业中,排名第十九位。作为宝洁旗下众多知名品牌一分子的“护舒宝”,是全球最大的卫生巾品牌。她于1983年正式进入世界市场,短短的两年后,即成为妇女产品的世界领导品牌。现在,护舒宝卫生巾在60多个国家生产,行销世界140多个国家。护舒宝卫生巾于1993年首次进入中国,先后推出了“护翼卫生巾”、“丝薄卫生巾”和“透气卫生巾”。目前,护舒宝卫生巾的销售网已遍及中国250多个大中城市,销售额也位于中国同类产品之首。根据中国行销顾问群发行的98年度《中国消费者行为调查》表明,在女性消费者心目中最好的卫生巾品牌护舒宝是第一位。宝洁公司为了给广大女性朋友提供品质更优、性能更好的卫生巾,十几年来不断对“护舒宝”产品进行研究、改良和创新,先后推出“倍爽”、“护翼”、“丝薄”卫生巾系列,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但是,由于卫生巾不能透气而给经期妇女带来皮肤不适或过敏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她们。为了解决这一难题,1999年宝洁公司研制成功专利透气材料,并推出最新一代产品-护舒宝透气丝薄卫生巾。正如妇科专家胡永芳教授指出,这一新产品的问世,对广大妇女无疑是一个福音,也是对妇女经期保健工作做出的重大贡献。受宝洁公司委托,北京福莱灵克公关咨询公司为“护舒宝”透气丝薄卫生巾新产品上市,于1999年8月18日在北京王府饭店举办了大型产品上市发布会。项目策划公关目标:1.传播宝洁公司奉行“生产世界一流产品,美化您的生活”的宗旨,宣传宝洁一贯关注妇女健康,尽心尽力,不断创新,为妇女提供高质量保健品的承诺。2.准确传播新产品-护舒宝透气丝薄卫生巾给经期妇女带来的福音:• 透气性材料,是获得专利的材料;• 新产品能有效地排出闷热、潮湿,提供干爽、舒适的保护;• 新产品是中国市场上第一片采用透气材料制成的卫生巾;• 新产品得到中国女医师协会的认证。3.取得广泛的媒介覆盖率,包括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公关策略:1.将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即:产品上市前、产品上市时和产品上市后。2.在产品上市前,最大限度的运用媒体的力量,来引发公众对于“透气”这个话题的兴趣。向全国100家媒体同时发送一份“护舒宝套盒”,其中,有两个关于护舒宝透气丝薄卫生巾的小试验品;产品上市发布会的活动介绍;两包新产品。使媒介对于即将上市的护舒宝透气丝薄卫生巾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在媒体刊登“透气”话题的报道。3.鉴于卫生巾产品的特殊性和敏感性,不适宜用产品本身展示,需要借用能展示产品良好透气性的形式。我们将这次活动的口号定位为“透气保护,时尚潮流”,除设计透气性能试验外,主要推出一台风格清新的“透气”时装表演,为媒体报道提供丰富生动的内容。4.邀请为护舒宝透气丝薄卫生巾做验证的中国女医师协会的妇科专家参加活动,从专家的角度,对这种新型卫生巾产品做认证,提高产品的可信度。对象选择:1.媒 体:妇女、时尚、消费、健康类的媒体2.消费者:15-35岁的女性3.城 市:广州、上海、北京、江苏、成都等30个城市项目实施 整个活动从策划到实施,历时三个月时间,集中体现在8月18日产品上市发布会 上。无论是在产品上市前的预备阶段还是在产品上市发布会之后,都密切的同相关媒体保持联系,使媒体充分的参与活动之中,为他们的报道提供了详尽的媒体参考材料。活动结束以后,电视台和电台等媒体的覆盖率为100%;报纸杂志等媒体的覆盖率为76%。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主要活动有:1.调动媒体和公众的兴趣--产品上市之前的准备工作• 所有被邀请参加活动的记者,在产品上市发布会之前,都收到一份精美的“护舒宝套盒”。打开套盒会发现三个信封,每个信封的内容不同,分别是“护舒宝透气丝薄卫生巾透气的秘密在哪里?”“护舒宝透气丝薄卫生巾吸收力大挑战”和“护舒宝透气丝薄卫 生巾隆重登场”。前两个信封内分别装有一个试验品,后一个信封内装的是即将举行的护舒宝透气丝薄卫生巾产品上市发布会的活动简介。记者同时收到的还有两包新的护舒宝透气丝薄卫生巾产品。• 这个小小的“护舒宝套盒”引起了媒体广泛的兴趣,尤其是装在“护舒宝透气丝薄卫生巾透气的秘密在哪里?”这个信封中的两只分别用普通材料和透气材料制成的手套,让记者可以有一个对于“透气”材料的亲身体会的机会,所附的调查表,90%反馈给了福莱灵克公司,媒体普遍反映这种实验方式非常独特,且具有说服力。• 在上市之前,在全国19家时尚、健康和消费类的媒体刊登了关于“透气”给人们带来的益处,并引发公众联想到曾经风靡一时的“透气”运动服装和“透气”运动鞋等。激发出了对于“透气”这个话题的极大兴趣。• 此外,福莱灵克公司还为参加活动的记者精心准备了一本“会务手册”,其中具体说明了在北京举行的“护舒宝透气丝薄卫生巾产品上市发布会”的会议安排等,为邀请来京的全国100家媒体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活动当天,不少外地来京的记者找到福莱灵克公司表示,他们参加过许多活动,但是从未有一个公司象福莱灵克公司这样为记者着想。• 为宝洁公司大中国区副总裁官达迪和中国女医师协会领导准备发言稿,记者问答稿,并为他们接受记者采访进行媒介培训。2.护舒宝透气丝薄卫生巾产品上市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产品上市发布会于1999年8月18 日,在北京王府饭店的水晶厅举行。为了突出“透气保护,时尚潮流”这个主题,500平方米的大宴会厅被装点得清新时尚,主色调是兰白两色,给人以清爽剔透的感觉。大到背景板,小到接待台用以盛放名片的托盘,无一不透出组织者的精心安排。为产品的上市发布会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氛围。• 为了使与会的记者更加了解护舒宝卫生巾这个品牌,在会议厅外的走廊上,还搭建了一个护舒宝展区,并邀请受过专业培训的护舒宝产品推广小姐当场为大家演示有关护舒宝透气丝薄卫生巾的实验,并邀请记者积极参加。同时,将在“透气”时装表演中演示的30套“透气”时装制成精美的照片陈列在展板上,供记者评选出最受欢迎的一套“透气”时装。此外,护舒宝透气丝薄卫生巾的广告片也被搬上展区,使记者了解到广告片拍摄的花絮。• 邀请中国女医生协会的领导,副秘书长于东女士及著名妇科专家胡永芳教授参加护舒宝 透气丝薄卫生巾的产品上市发布会并做了发言,增加了产品的权威性和可信性。• 邀请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杭州、海口、大连、南京、成都、重庆、武汉等地 的百余名记者参加了护舒宝透气丝薄卫生巾的产品上市发布会,二十家电视台和四家电台对活动进行了报道。有三分之二的记者在产品上市发布会结束之后,采访了宝洁公司大中国区副总裁官达迪(Mr.Guenther Trieb)先生;中国女医生协会的妇科专家、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胡永芳教授等人,历时两个小时。• 当来自中国新丝路模特公司的十五名靓丽的模特身着著名青年设计师孙俭设计的“透气” 时装出现在T 形台上时,无数个闪光灯聚焦在这些以代表浪漫优雅的蓝色、清新时尚的绿色的“透气”时装上,整个会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护舒宝透气丝薄卫生巾的特点“透气、时尚”被这些优秀的模特生动地演示出来。项目评估1.护舒宝透气丝薄卫生巾的产品上市发布会的成功举行,引起了媒介广泛的报道,取得轰动效应。全国二十家电视台给予专题报道。四家电台报道了护舒宝透气丝薄卫生巾产品上市的情况。截至99年11月末,全国省市97家报刊包括香港大公报、文汇报报道了此次活动,报刊的媒体覆盖率达76%。在产品上市发布会前,于全国19家时尚杂志及重要报刊上刊登了宣传透气时尚的文章,旨在宣传透气是一种健康的时尚潮流。产品上市发布会后,有关活动的报道有87篇。2.独特的创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产品展示形式是取得媒体广泛报道的重要条件。本来卫生巾产品单一而敏感,很难在公众面前充分展示,但我们没有就产品论产品,而是围绕新产品的主要特点“透气”两字做文章。发布前通过媒体广泛宣传“透气”的重要性,发布时不仅营造会场的清新透亮的氛围,而且通过“透气”小试验,专家论证,尤其是一台独特的“透气时装表演”,吸引了媒体的巨大兴趣。媒体通过这些展示形式,可以写出生动的报道。如将新产品标题为“可呼吸的卫生巾”。全国各地电视台主要通过“透气时装表演”来报道,有的台长达15分钟。如果没有这些有独特创意的丰富多采的展示形式,很难取得如此广泛的媒介报道。3.通过此次活动,许多记者了解到护舒宝品牌为中国女性所作出的贡献,其中包括自1997年,同教育部合作开展的“护舒宝青春期教育”活动,目前已经有120多个城市的1,300多万中小学女生通过了这个教育项目,获得了包括经期卫生健康在内的青春期卫生知识。而作为一个世界知名的品牌,护舒宝品牌自在中国上市起,便连创佳绩,第一个推出护翼卫生巾、丝薄卫生巾和透气卫生巾。这些成绩为记者的报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也使护舒宝品牌关爱女性的形象深入人心。为护舒宝品牌进一步树立自己形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此外,详细周密的策划保障了这个别开生面的卫生巾产品上市会的成功举行,其中许多细节,例如为外地来京开会的记者准备媒介会务手册等,都体现了组织者-福莱灵克公司的与众不同,良好的媒介关系使客户对福莱灵克公司刮目相看。案例点评: 北京福莱灵克公关咨询公司为“护舒宝”的透气丝薄卫生巾策划的大型新产品上市发布活动历时三个月,取得巨大的成功,令人耳目一新,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策划案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新产品发布会匠心独运的创意设计。发布会创意设计的成功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意准确传达产品的定位,从内容到形式保持与宝洁公司,与“护舒宝”品牌形象高度的一致。出于品牌形象考虑,发布会选择在北京王府饭店的水晶厅,采用高雅、时尚、新潮的时装表演来展示新产品的时尚、潮流的领导品牌形象。二是创意达到了优雅、准确、清晰地表现新产品的特点的效果。卫生巾是一种具有特殊性和敏感性产品,不适宜采用产品本身的展示来传达产品本身的特点,上市活动策划有较大难度。发布会推出的风格清新的“透气”时装表演,既给人感受到清新透气的产品特点,留下深刻产品印象,又避免了粗俗和尴尬。三是成功营造了活动的氛围。大型活动策划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活动氛围的营造,而推广卫生巾这类产品,其氛围营造更具挑战性,更能考验创意水准。以清爽浪漫优雅的蓝色白为主调,从大到时装表演,小到活动用到的每一件道具,都刻意追求清新透气的感觉,成功营造了活动的氛围,也为媒体报道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内容,令与会者耳目一新,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在传播沟通方面,策划者敢于挑战常规,通过吸引媒体参与,达到强化沟通深度的成功经验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新产品上市的公关活动策划不仅要控制好信息传播沟通的覆盖面和传播量,而且要特别注意在沟通的深度上下工夫,沟通深度是影响对新产品接受的重要因数。在新产品上市前,策划者采用了的舆论先行的做法,在全国19家时尚、健康和消费类媒体刊登了关于“透气”给人们带来的益处文章,使公众联想到曾风靡一时的透气运动服、运动鞋等,引发对透气话题的兴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吸引媒体参与,他们不是一般寄送新闻资料,而是向百家媒体寄送“护舒宝套盒”,盒中除了有新闻资料外,还有“护舒宝”透气丝薄卫生巾的小实验品和新产品;分别用普通和透气材料制成的手套,让记者能通过亲身实验,对透气有更深刻的体会。又如,为参加北京发布会活动的全国一百家新闻媒体的记者提供精美的“会务手册”。为了使与会记者更加了解产品,在发布会厅外设置“护舒宝”展区,请专业“护舒宝”推广小姐当场为大家演示有关透气丝薄卫生巾的实验。设立透气时装展区,让与会记者参与评选最受欢迎透气时装等。“护舒宝”的透气丝薄卫生巾上市的良好传播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益于这些带有参与性的深度沟通的策划。点评者:纪华强,第四届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评委;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广告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x

第二篇:别克 新车上市公关经典案例

新车上市公关经典案例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上海通用,在车展期间出尽了风头:以情景剧的写实手法将别克凯越(以下简称L-car)从幕后开向了台前,上海通用也由此被拉进了中级轿车市场。

别克凯越走的就是情感路线

案例说明:

根据时代划分,在这次新车上市过程中,创意者将剧情设计为四幕,分别为发生在四个不同时代的四个不同故事,但都由人与车的关系触发,由梦想买车?即将买车?暂不买车?最终买到最满意的车这样一条主线贯穿,有抑有扬,有积累有爆发,仅从情节上就已经能够抓住观众心理了。

当中国轿车开始逐步涉入寻常百姓家的时候,主人公丁锐刚刚参加工作,并且只是普通职员。但此时的丁锐非常梦想有自己的汽车,并对妻子许下买车的承诺。但在1994年的时候,市场上可供选择的车型是很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4年之后,丁锐荣升为主管而且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202_年,丁锐在事业蒸蒸日上并荣升为部门经理。此时的丁对于最初买车的计划却搁浅了,原因是市场上并未出现与其身份地位相匹配 的车型。

着实火了一把的202_年中国汽车市场,仍然没有打动丁锐的心。直到202_年L-car的出现,又重新燃起了丁的购车计划。而此时的丁在公司中已经担任中层经理,事业稳步发展。

看起来,整个剧情的发展在前几部分并没有出现L-car,只是把不同阶段的丁锐对轿车的需求和渴望及认识表现了出来。丁锐在工作中不断向前发展,并得到了晋升机会,这本身就是一种前进动力的表现。这种借喻的手法其实暗示了L-car的品位,是永远追求向上的。

别克凯越以这种形式出现,突出面的是走情感路线作感性诉求,以期更容易拉近车与现场观众的距离。剧情上有很大的时间跨度,也进一步体现了时代特色,将改革开放后轿主逐步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伙伴这一过程加以表现,做到以小见大。以人与车的关系在不同时代中的变化作为剧情主线,消费者对别克凯越可能存在的一些疑问被巧妙的置于剧情之中加以解答,可以更直观自然的了解其特性。至L-car轿车出场时,观众的情绪被调动至高潮,车的出现既自然和谐又满足了观众的期待心理。

按以往的新车亮相方式,则更多注重视觉效果,而将车的出场亮相融于剧情之中则成为本剧的最大亮点,做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既水到渠成,又不乏惊喜,观众在满足视觉的同时得到了更多的心理感受。采用旋转舞台将车徐徐呈现在观众面前,也是对以往新车发布形式的一种突破,形式与内容得到完美融合。

其实无论以怎样的方式结合,所要阐述的是别克中级轿车的品质和内涵。而纵观整个剧情的发展,通过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以及对轿车的需求,则表现出了别克凯越的平和与品位。

上海通用公关人语:时装情景剧现身别克凯越平和“亲民”

至少这种表现形式是很特殊也很吸引人的。

像是在看歌剧或音乐剧!不错,这样的新品发布会是集合话剧、音乐剧、舞剧等多种舞台表演表式,分情景来表演的。尤其是新车的庆典仪式上,这种时装情景的表现手法和力度,演绎的只是一个平凡的故事,但却融入了更多人性化的因素。这是第—新。

第二新是别克凯越定位于中级轿车,不求有大气魄的宣传路线,只求一种平和实际的宣传手法。而这种宣传手法,看起来更似有一种旧属感,一种“亲民”的感觉无形中拉近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第三新是通过50分钟以内的多媒体时装剧,以本款车在中国的典型消费对象为主人公,通过车与人、与工作、与生活的互动关系回答出为什么消费者应当选择这样一款车的问题。与此同时,通过时间的跨度,表现了别克凯越的受众群体的生活状态。而这种以空间和时间跨度来表现产品并贯穿全局的形式,本身就比较独特。

资料来源:《中国经营报》202_.4.21(记者:周颖)

第三篇:加多宝危机公关案例分析--

加多宝危机公关案例

组长:刘晓冰

小组成员:刘晓冰、李杰、岁诗琪、赵雨菲、张凯琳、吴玛瑞雪

1.事件背景

1.1.王老吉和加多宝

王老吉凉茶由王泽邦始创于清道光八年,至今已有184年历史。在动荡的社会中几经周折依然维持着经营。1949年之后,王老吉凉茶分成了两支:一支被收归国有,后更名为“羊城药业”,隶属于广药集团。另一支由王氏后人带到了香港,经营王老吉香港及海外业务,即“香港王老吉国际”,1993年,王氏后人王健仪出任该公司执行董事。

按理说,王老吉分家后隶属不同主人,本应互不相干,怎又牵扯出这么大一桩品牌诉讼案件?这要从一名东莞籍商人陈鸿道说起。

陈鸿道是一名活跃于粤港两地的贸易批发商,1995年,有意在内地经营凉茶产业的他与王氏后人王健仪进行了接触,并获得红罐装王老吉凉茶的配方。然而,王氏后人仅拥有香港及海外的商标所有权,欲在内地经营王老吉凉茶饮料的陈鸿道,便转而与广州羊城药业寻求合作。1.2.合作和共赢

1997年2月13日,广州羊城药业王老吉食品饮料分公司(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与陈鸿道的香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合同规定鸿道集团自1997年取得“王老吉”商标生产销售红色纸包装及红色铁罐装凉茶饮料的独家使用权,合同有效期至202_年12月31日止,有效期为15年,后双方又于202_年续签合同,有效期共计20年。为了王老吉凉茶的发展,鸿道集团投资成立了香港加多宝(广东)股份公司,由香港王老吉集团提供配方,经广州王老吉药业特许在中国内地独家生产,专门负责“红罐”王老吉凉茶的生产和销售,加多宝集团在内地先后设立了四个加工厂,把广药集团授权的王老吉凉茶品牌运作的风生水起。

从1997年广药集团将红罐王老吉商标授权给鸿道集团后,加多宝就开始了对王老吉品牌的苦心经营,然而在202_年以前,王老吉凉茶只是一个区域品牌,销售业绩连续数年维持在1亿元左右,无法走出广东和浙南一带。为此,陈鸿道聘请成美公司对“王老吉”进行了重新定位——明确了红罐王老吉是在“饮料”行业中竞争,竞争对手应是其他饮料;品牌定位为“预防上火的饮料”,独特的价值在于——喝红罐王老吉能预防上火。

加多宝对王老吉的重新的定位,为王老吉凉茶走向全国扫清了障碍。此后几年间,加多宝集团投资十多亿元,强化广告宣传,扩建生产基地,拓宽销售渠道,甚至拍摄了一部讲述王老吉凉茶创始人行医的电视剧《岭南药侠》。202_年汶川大地震中捐款1亿元的高调慈善,更是让王老吉声名大振,最终奠定了红罐王老吉在中国饮料品牌中的地位。公开数据显示,加多宝集团202_年销售额还不及2亿元,202_年销售额窜升至6亿元,202_年飙升至50多亿,202_年高达140亿元,202_年已达到160亿元。借助王老吉品牌的巨大号召力,广药集团也顺势于202_年推出了绿色盒装王老吉,由此,市面上出现了两个“王老吉”。

借红罐王老吉的东风之力,绿盒王老吉年销售额也从202_年的8000万,迅速升至202_年的近20亿元。202_年二者同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北京名牌资产评估公司评估,王老吉品牌价值已达1080.15亿元,成为中国第一品牌。可以说,两家公司的亲密合作,让一个有着近180年悠久历史的百年老字号重又风生水起。1.3.分歧出现

甚至到这里,加多宝与广药大体上还是“共赢”的。然而此一时彼一时,眼看着“寄养出去的儿子”名利双收,王老吉凉茶已培育了一个成熟的市场,广药集团不免着急眼红了。随着王老吉品牌在市场上高歌猛进势头不减,从202_年起,加多宝和广药集团双方在“王老吉”商标使用费和商标使用年限上,开始出现杂音。

这要先从202_和202_年双方签订的两份脆弱的补充协议说起。1997年,广药集团与香港鸿道集团签订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约定香港鸿道集团对“王老吉”商标的租赁期限至202_年。202_年至202_年期间,时任广药集团总经理的李益民又与加多宝签订了“王老吉”商标租赁期限延长合同,在两份补充协议中同意加多宝对“王老吉”商标租借期限延长至202_年和202年。

在这两份补充协议签订之后不久,一手促成此事的李益民即被调查出在收受加多宝300万港币贿赂,案发后以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广药集团据此认定,王老吉商标被李益民“严重贱租”了:公开资料显示,从202_年到202_年,红罐王老吉已从2亿的销售额增加到了160亿元,而同期加多宝给广药的年商标使用费仅从450万元增加到506万元,即便到202_年也只有537万元。而加多宝集团一手将王老吉抚育壮大,觉得功劳苦劳都是自己的,在这一点上,当然也不愿意轻易给广药集团这个“生父”太多退让。于是,这场争夺历时两年而不休可以说,这成了二者“婚变”的直接导火线。

202_年11月10日,广药集团在“中国知识产权高峰论坛暨广药集团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对外宣称广药集团旗下王老吉品牌价值已达1080亿元,成为目前中国评估价值最高的品牌。而作为将王老吉打造成国际品牌的最大功臣,红罐王老吉的生产商加多宝集团,竟然被排斥于该新闻发布会之外,并对广药集团的“大健康产业”计划一无所知,其愤怒自是可想而知。须知,王老吉之所以达到千亿的品牌价值,最大的功劳应是香港加多宝集团,正是依赖他们多年的苦心经营与卓越眼光,王老吉才屡屡创造中国饮料产业的新高度。现在瓜熟蒂落,广药却要做摘瓜人?可想而知,加多宝当然不会答应。

然而,如果仅仅是因为广药眼红王老吉的高歌之势和品牌价值,或许还不足以使二者走向决裂。加多宝集团从长远发展考虑,本可以在剩下的数年内适当提高商标的使用费,努力与广药集团实现谅解,争取获得更久的商标授权,在维护与提升王老吉品牌的基础上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为何最终却走向决裂呢?就在双方为品牌使用权而互相博弈的时候,广药的一项举措,促使了加多宝作出“去王老吉化”的决心。202_年11月起,广药集团宣布开始实施“大健康产业战略”,具体举措包括: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招募新合作伙伴,共享“王老吉”品牌资源,把“王老吉”品牌向药酒、药妆、保健品、食品、运动器械等多个领域扩张,计划到202_年将王老吉品牌下属产品的销量提升到500亿元。

消息传出,加多宝立刻指责广药集团“缺乏商业伦理”。加多宝的不满可以理解,毕竟如今“王老吉”的价值,是加多宝一手经营的,而广药的“大健康计划”不仅有坐收渔利之嫌,更无形中稀释了加多宝红罐装王老吉的品牌价值——这是加多宝无论如何都不愿接受的。1.4.结局

202_年5月12日,广州药业发布公告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已裁决,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签订的商标使用补充协议无效,加多宝将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至此,这场旷日持久的中国第一商标案终于落幕,一手缔造了王老吉神话的加多宝,不得不接受这个“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结局。

2.加多宝的应对措施

对于辛辛苦苦将王老吉品牌打造成中国最知名最具价值的凉茶品牌的加多宝集团来说,无法继续使用这个品牌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但从202_加多宝凉茶的销量数据来看,加多宝在克服首因效应,实现“去王老吉”上的措施显然是十分成功:加多宝获得“202_全国罐装饮料市场销量第一名”的称号,连续六年蝉联“中国饮料第一罐”。;从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发布的“第十七届全国市场销量领先品牌信息”最新数据来看:7~12月,更名后的加多宝罐装凉茶占据罐装凉茶市场份额80%之多,继续稳居凉茶行业第一的位置;加多宝9月完成全年销售任务;202_全年销量突破200亿。

加多宝的危机公关是如何成功带领产品走出危机的呢?以下列举加多宝集团的重点公关措施进行阐述。2.1更改包装、标识

从202_年底开始,加多宝就开始生产一面印有加多宝一面印有王老吉的双面红罐凉茶。202_年底到202_年5月,在此期间,人们在各大超市和餐饮酒店、娱乐场所见到的凉茶都是带有双面标识的产品。因为在此时最终裁决还没有确定,生产这样的产品并不犯法。而在裁决书公布之后,加多宝将只印有“加多宝”商标的产品全面替换市面产品,到202_年5月28日,在市场上就只有加多宝商标的红罐凉茶。2.2更改广告

而在5月10日,即败诉裁决第二日,加多宝将投放广告全面更改。电视广告语由原本的“怕上火,喝王老吉”一夜改为了“怕上火,喝加多宝。原来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现在改名为加多宝,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新广告词向大众强调自己就是原来的红罐凉茶“王老吉”的事实,名字的更改并没有改变其正宗的凉茶配方。2.3.利用舆论博取同情

紧接着,在202_年5月16日,加多宝就败诉裁决召开发布会。在新闻发布会上,加多宝集团宣布“王老吉”正式更名为“加多宝”。但这并不是这次发布会的真正目的。在这次媒体公关上,加多宝集团充分利用公众对国企的抵触情绪,利用各种手段塑造加多宝的悲情者形象,向公众传达其“弱者与受害者”的公关形象,让部分媒体和公众人士对加多宝的处境产生同情进而纷纷站在加多宝这一边,使舆论倾向于加多宝。

在博取公众舆论偏向上,加多宝集团在202_年2月4日利用微博创造了“对不起体”一事可谓是一次非常有效而成功的公关行动。加多宝以四条微博,分别配以四张不同的幼儿哭泣图片。“#对不起#是我们太笨,用了17年的时间才把中国的凉茶做成唯一可以比肩可口可乐的品牌。#对不起#是我们太自私,连续6年全国销量领先,没有帮助竞争队友修建工厂、完善渠道、快速成长„#对不起#是我们无能,卖凉茶可以,打官司不行。#对不起#是我们出身草根,彻彻底底是民企的基因。”成功引起网友们的注意并在微博流行。加多宝还凭借#对不起体#折桂四项营销大奖:金投赏创意营销金奖、艾菲奖、梅花网公关创新金奖、金蜜蜂网络营销互动营销文案类金奖及全场唯一大奖。

为了强调即使失去了“王老吉”这个一直以来的正宗凉茶品牌,加多宝仍然还是唯一的正宗凉茶,加多宝企业还请来了凉茶始祖王泽邦第五代传人王健仪女士为其站台。王健仪女士不但为加多宝拍摄了新广告,而且还举办新闻发布会,为加多宝的独家凉茶配方进行公告声明。

2.4.冠名火爆节目,加大广告投入 为使“加多宝”品牌能够迅速得到大众熟知并认可,加多宝集团在广告投入力度上大大增加。202_年夏季,加多宝冠名“中国好声音”,赢得了巨大成功,在此之后,加多宝连续取得了“中国好声音”第二、三季度的冠名权。而202_年央视元旦跨年晚会、湖南卫视跨年晚会、浙江卫视跨年晚会都由加多宝冠名。在202_年11月18日,中央电视台202_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上,加多宝再次出击,成功冠名202_央视春节晚会,并将天气预报1+

1、世界杯黄金时段广告资源同时收入囊中。同时202_年湖南卫视跨年晚会再次由加多宝冠名。2.5.做公益,塑形象

202_年央视赈灾晚会上加多宝集团一亿元捐款让当时的王老吉品牌“亿捐成名”。而改名之后的“加多宝”延续了其公益品牌的形象,在公益活动上持续发力。延续多年的“王老吉·学子情”爱心助学活动更名为“加多宝·学子情”。202_年4月,加多宝集团向雅安灾区捐款一亿元。202_年10月,向余姚灾区捐赠24000瓶加多宝凉茶和24000瓶昆仑山矿泉水。加多宝集团持续贯彻他们的公益品牌活动,保持了加多宝品牌的良好形象。

3.赞助《中国好声音》——最成功的,效果最好的公关活动

3.1.火爆的《中国好声音》

202_年的中秋节晚上,每一个中国家庭除了传统的吃团圆饭,看央视的中秋节联欢晚会以外,还多了一项活动,就是收看“中国好声音”总决赛。

最终的收视率调查显示,当晚好声音的收视率超过7.0,这意味着当天晚上有超过2亿的观众同时收看这个节目。这个数字对于网络时代的电视节目,尤其是综艺类节目来说,高得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再加上单场次广告收入破亿,以及从初赛就开始不断升温的对于选手、导师甚至主持人的持续关注,这些数字与现象都足以表明,“中国好声音”不仅是火了,而且火得一塌糊涂,能火到如此程度,并成为一种现象,只有202_年的“超级女声”能与之匹敌。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好声音”所遇到的同类节目的竞争激烈程度远超过当年。

当天晚上,现任加多宝集团品牌管理部副总经理王月贵就坐在“中国好声音”总决赛的内场第一排观看了节目,见证了加多宝集团与中国好声音这一次空前成功的合作。

对于加多宝来说,冠名“中国好声音”是一项不菲的投资。关于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投资项目”,王月贵坦言,这个节目是一个全新的东西,肯定是有风险的,但是通过与浙江卫视的沟通,加上他们之前运作一些电视节目的经验,加多宝方面还是比较乐观的。他认为,“企业需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 3.2.合作契合点:正宗

“中国好声音”的诞生,缘起于荷兰的“TheVoice”,当时浙江卫视与灿星制作公司几乎同时看中了此节目,经过一系列艰难谈判和沟通,最终双方合作,引进该节目版权并进行本土化运作。据了解,该节目三年的版权费200万。

而在购买版权之余,“中国好声音”制作方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也尽可能地还原了“TheVoice”,最显著的例子就是那四把红色的椅子。据了解,每把造价高达80多万元人民币,全是在荷兰制造并空运到中国。此外,该节目严格按照节目版权手册制作节目,并接受版权方派专家现场监制,与市面上很多简单粗暴复制的山寨节目有本质的不同。

正是这种“正宗”,吸引加多宝进行洽谈合作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同意进行投资的源动力。加多宝凉茶与“中国好声音”共同具有原汁原味、正宗的品牌内涵,这也是这两个品牌的结合点,同时,虽然加多宝不再使用原来的商标,但更名后的加多宝凉茶,仅仅只改变了产品名称,原有的配方、工艺、口感都不改变,这与“中国好声音”尽可能地还原“TheVoice”的诉求是一样的,归结为一个字就是“正”,正宗、正统、正版。3.3.资源匹配:浙江卫视线上+加多宝线下

然而,在这背后,很少为人所知的是,加多宝在这次合作中,并不仅仅是“项目投资人”,而更多的是一个“项目合伙人”的角色,这也与以往的同类节目的投资方有很大不同。从开始的权益谈判,到后期的利用线下终端、网络做推广,加多宝实际上是一个参与者、一个合伙人。加多宝利用其快消行业的终端推广能力和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实现了电视+微博+网络推广+终端推广。自节目开播以来,加多宝便充分调动自身的渠道资源,先后在西安、武汉、广州、北京等地,与浙江卫视一起,开展十余场推介会活动,并利用自身资源,将中国好声音的宣传海报贴到了终端销售渠道,同时利用电视、平面、网络、微博等媒体、手段,不断强化中国好声音的传播。

同时,正当5、6月份“好声音”进入准备阶段之际,也正是加多宝与广药之争关注度极高的时候,这本身就为“好声音”带来了话题与期待。此外,除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外,加多宝正宗凉茶属性,让中国好声音的“正宗”概念如虎添翼,快速占领了大众心智。在“好声音”成就了加多宝的同时,加多宝也成就了“好声音”。

但是对于节目制作与播出,包括参赛选手的挑选到导师的选择,加多宝却从不参与,他们认为,浙江卫视是一家实力很强的媒体,线上是其强项,而线下则是加多宝的强项,只有把双方的强项有机地结合起来,影响力才会最大程度地得以发挥。浙江卫视也的确没有令人失望。“中国好声音”的内容形式,突破了源自“美国偶像”的那种“毒舌”评委面对面点评挑选的模式,而是采用评委也即“导师”一开始背对选手进行挑选从而决定选手的去留,也就是说,一切以声音来决定选手的去留,并且,选择的导师刘欢、庾澄庆、那英和杨坤这四人,基本都是中国流行音乐“里程碑”式的人物。如此种种设置,相当于对以往选秀类节目的一种“创造性毁灭”,从而再度引起了本来已有点“审美疲劳”的观众们的强烈兴趣。3.4.完美的效果

在这种强强联合的模式下,“中国好声音”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不断攀升,首期1.5,第二期的收视率已经达到2.8,直到总决赛收视率的7.0,让同类节目望尘莫及。通过“好声音”一役,加多宝的“正宗凉茶”身份也随着“正宗好凉茶,正宗好声音”广告语的流行而深入人心。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次完美的公关中,加多宝凉茶实现了品牌的完美转身。数据显示,更名后的加多宝凉茶品牌知晓率高达99.6%,品牌提及率、推荐度方面均占据绝对领先优势。销量也大幅攀升,同比增长已超过50%,在广东、浙江等凉茶重点销售区,同比增长超70%。

4.反例:对手广药的表现

王老吉事件对于广药集团来说也是公共关系危机,其组织形象受损:国企欺压民企、看见利润就反悔、难以承担大牌“王老吉”

加多宝集团与广药集团的“王老吉”品牌之争已经从202_年持续到202_年了,期间大小**不断,较大的诉讼案基本都是以广药集团的胜诉而结束的。加多宝集团不仅失去了自己苦心经营的“王老吉”品牌,又在近日的广告语诉讼案中宣判赔偿广药集团1081万元,对于加多宝集团的处境来说,几乎可以说是“多灾多难”。但是这一系列的打击对加多宝而言非但没有产生想象中的压力,反而使得其销售体系更加团结,甚至得到了整个社会的同情和认可。不可否认的是,加多宝在营销方面实力很强,并且现在很多人都已经开始接受了加多宝。反观广药集团,虽然在诉讼案中获得了胜利,重新拿回了“王老吉”品牌的使用权,看似是各方面的赢家,但是实际情况还是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顺利。这次夺回品牌之战,广药集团也经历了一次公关危机,纵观社会舆论和媒体之间的言辞,广药集团的组织形象似乎在这一次争夺之中受到了损失,一部分人认为广药集团作为国企,对于加多宝集团这样一个民企来说,它的做法可谓是百般欺压,之间的战争更是针锋相对,火药味颇浓。有一部分人认为广药集团看见加多宝集团已经将“王老吉”打造成“中国饮料第一罐”,十分眼红,认为利润应该由自己来赚,因此将品牌收回的这种行为非常的不道德。还有一部分眼光长远的人认为,广药集团相对于加多宝集团来说,对于经营“王老吉”来说经验不足,能力不足,难以胜任和承担起这个大牌。4.1.广药集团的危机管理措施

在这次公关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广药集团最大的失误就是未对这次危机作出明确的应对,面对加多宝的强势攻势之下,广药集团看似在谋划一些大规划,但是行动很少,并且成效甚微。

4.1.1.广告投放花销大,但是成效少

面对加多宝集团在广告赞助方面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202_年11月,广药宣布要投资数亿元广告,其中包括央视三套王小丫主持的《开门大吉》,和湖南卫视年底的三台重磅压轴节目。得知广药的计划后,加多宝抢先在湖南卫视202_年广告黄金资源招标会上冠名了湖南台明星跨年演唱会,由此让广药扑了个空。“广药在广告上的投入太迟,加多宝占据了先天优势”。广药集团选择与央视合作独家冠名选秀类节目《开门大吉》,并且取得了在《新闻联播》后标版组合10秒广告第一顺位的7、8月夏季时段。但是细细看来,加多宝在广告选取方面是做足了功课,加多宝集团选择了收视率极高,公众传播度高的节目,类似《中国好声音》的节目,都是各家各户都会选择集中收看,做到人人皆知,且年轻观众居多,准确针对了消费市场。广药集团选择投放的广告基本在中央台,广告费较高,虽然收视也不低,但是相对于加多宝投放广告的节目来说正是远远比不上了。因此,广药集团的广告可以说是性价比不高。

4.1.2.面对加多宝的挑战未有回应

202_年3月26日,凉茶创始人王泽邦第五代玄孙王健仪携家族成员在深圳召开“凉茶创始人王泽邦后人媒体见面会”。王氏家族发表联合声明,表示从未将祖传秘方授予广药集团使用。王健仪及家族成员发布联合声明,表明他们对广药集团种种侵害其家族利益的行为产生了极度的不满和质疑,因此强烈要求广药集团停止一切损害王老吉声誉的经营活动,对之前广药集团的不实言论和宣传,也将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

广药集团并未对事件作出正面回应,而是通过媒体表示“1956年国家以赎买形式购得王老吉的祖业,发展成百年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广药集团作为王老吉凉茶在大陆唯一合法传承实体,在1992年开创性生产出盒装和罐装王老吉凉茶,成为国内最早的凉茶植物饮料。”对于秘方从未授予广药集团和侵害肖像权的问题,广药集团未作回应,只是一味强调国家以赎买形式购得王老吉祖业,回答官方和客套,无法满足公众对于事实真相了解的需求。广药集团应对质疑没有正面应对,缺乏危机管理机制,反应迟钝,应对不力,导致了公众对于事实真相的不明了,也无法帮助公众更加了解广药集团,更加深信了加多宝才是正宗的印象,增加了加多宝的可信度,同时也让加多宝在处理此次危机时有了底气。由此深化了对于广药集团“欺压”的误解。

4.1.3.对于王老吉的销售计划迟缓

202_年5月10日,广药集团在官网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紧急招聘3000名“快消人才”。从这种也可以看出广药集团对于王老吉品牌的销售策划十分迟缓,显出广药在收回王老吉后渠道难以支撑的困境。在营销经验和渠道方面,广药相比加多宝仍有不小的差距,看在立刻顺利接手“王老吉”这块大蛋糕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

4.2.但广药集团也有做的好的一面,只是成效还要看未来的发展

4.2.1.品牌扩张避锋芒:选择灵活变通应对加多宝集团的挑战

在发布会上,广药公布的目标即“打造以凉茶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还提出中远期计划,将推出不同的产品线,满足更多细分市场需求,包括推出固体凉茶,低糖型、无糖型凉茶。如此一来,就避开了和加多宝在现有的凉茶饮料市场中“狭路相逢”。早在202_年,广药集团便启动了“王老吉”品牌扩张之路。公开资料显示,广药集团通过授权广粮集团推出王老吉固元粥、莲子绿豆爽、月饼等产品,授权白云山和黄推出王老吉百世康绞股蓝饮料等,向保健品、食品、药酒、药妆等多个领域扩展。

广药集团目前只有“大健康”计划,没有具体执行的落地方案,在团队建设、渠道建设、终端建设方面还是未知数,在短期内很难看出效果。总体来看,广药集团对于这次事件,行动上缺乏实际,缺乏沟通意识和沟通渠道,以封闭代替公开,以沉默代替说话;缺乏危机管理机制,反应迟缓,应对不力,使用的公关方式花销大且效率不高,例如广药投放。并且对于外界的质疑,很少予以回答,沟通渠道非常闭塞,公众难以了解广药集团的动向。

5.加多宝公关方案的总结评价

加多宝能顺利度过这次商标危机,这离不开其上述明智的公关处理对策,下面我们看一下在危机来临时,加多宝为应对危机所采取的公关措施的得当之处。我们主要从危机公关原则和危机公关管理两个方面展开论述。5.1.运用5S原则分析加多宝危机公关

5.5.1.符合承担责任原则。

事发后,加多宝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司最高层亲自面对媒体,向媒体表明公司的重视程度。品管部副总经理王月贵在一开始便发表了对仲裁结果的态度和立场:“我们深感失望和遗憾,作为民营企业,纵使我们很努力按照国家法律和仲裁规则争取公平裁决,但始终我们力量微薄,无法如愿。痛定思痛,希望相关单位部门保持冷静克制,共同维护凉茶行业大好局面。”从而表明加多宝更名也是无奈之举。加多宝勇于承担责任的态度,赢得了媒体和公众的理解。

5.5.2.符合真诚沟通原则。

加多宝集团表示自己企业按照法律争取公平裁决,作为民营企业“力量微薄”。争取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同情,然后承诺加多宝自始至终保持了传统凉茶的水平工艺,品质不变,产品本身不变,加多宝凉茶会继续坚守传承下来的秘方,保持传统的水平工艺,强化品质质量管理,输送出合格、安全的正宗凉茶。加多宝集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加强了公众对加多宝的认识。

5.5.3.符合速度第一原则。

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在危机出现的最初12-24小时内,消息会象病毒一样,以裂变方式高速传播。所以危机出现时,能快速处理危机是极其重要的。

早在争端之初,由于‘王老吉’商标使用权前景不确定性,加多宝加快“去王老吉化”步伐,先是在判决之前就做了调整,5月12号判决下达失去商标权之后,加多宝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对危机处理的各项事务做了有条不紊的安排,并制定了一个又一个扩大其品牌知名度的公关营销策略,立即彻底更改了广告词。

5.5.4.符合系统运行原则。

加多宝集团根据自己制定的方案有条不紊地处理来自各个方面的危机。不仅是针对广大消费者的认知转换的广告等方案,还有沟通下游经销商,稳定住销售渠道等。

5.5.5符合权威认证原则。

就在事件发生时,加多宝集团赢得了“王老吉”创始人王泽邦的第5代玄孙女王健仪的支持。“王老吉”嫡系传人王健仪对加多宝的公开支持,能够在消费者心中留下“加多宝确实是正宗”的印象,增加了加多宝的可信度,同时也让加多宝在处理此次危机时有了底气。

通过5S危机公关原则,我们认为加多宝集团在此次危机公关的行为恰当有效,最终能度过这次严重的“商标危机”,并且能在危机中成长成为一家成熟的民营企业。5.2.从危机公关管理的角度分析评价加多宝危机公关

危机公关管理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针对所有可能引发危机的影响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化解,防范危机的发生,并在出现危机时及危机过后采取各种行动减少损失、消除负面影响、恢复企业形象的一系列活动。内容包括三方面: 危机前的防范 危机中的应对 危机后的重建 加多宝在这三个方面——

5.2.1.事前的危机预警及准备工作充分及时

未雨绸缪,去“王老吉化”,迈出品牌重塑第一步。从广药集团202_年上诉开始,加多宝就未雨绸缪,早做准备了,以应对商标失去之策,包括产品包装、广告、产品、渠道的改变。

5.2.2.事中的危机处理得当

我们都知道企业竞争的关键核心是渠道和品牌的维系。加多宝在这两方面做的非常到位,良好的广告效应对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也有很大作用。1)及时调整,转换品牌

危机彻底爆发后,加多宝及时调整,转换品牌,重新定位。2)渠道掌控,全面发力抢占市场

加多宝一方面巩固其渠道系统,稳住现有渠道商,另一方面通过渠道商掌控终端,避免渠道商投向王老吉,同时积极开拓新的渠道商以填补失去的部分渠道商的市场空白。

广药集团是以药物为主营业务,凉茶并不是其渠道优势,而加多宝经营了十几年的凉茶渠道,掌控着凉茶行业的营销渠道。因此,在加多宝品牌更换时,能够迅速拿下终端市场,很好的去“王老吉化”。在加多宝与广药集团红绿之争败诉后,加多宝果断出击,以每箱追加一元的促销力度,迅速获得了渠道商的鼎力支持,把加多宝一夜之间铺满了货,紧紧抓住了营销渠道。3)重拳出击品牌宣传,密集推广,发动全方位品牌传播攻势,达到告知消费者加多宝“名改质不改”的效果

加多宝在开展电视、地铁广告、发布会等传统营销传播方式外,也同时注重通过QQ、微博等社会化媒体获取消费者支持打造一个立体传播策略,无论是在地面还是空中,都展开了密集的攻势,投入巨资,进行宣传。

在传统营销传播方式方面,加多宝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攻势。不仅在覆盖面及影响力最大的央视媒体上投放广告,而且选择重点区域的媒体,如消费者对凉茶认知比较深厚的地区浙江的卫视、广东的南方卫视、体育频道等,进行地毯式狂轰滥炸般的广告投放。

先运用广告宣传:我们改名了。在各媒体上传播“全国销量第一的红罐凉茶,现改名加多宝”的更名信息,从而印证了广告宣传口号——“怕上火,现在喝加多宝”。在消费者接受改名的事实后,加多宝马上又在广告宣传中称:“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加之王老吉传人的权威支持,达到“名改质不改”的目标,让原来支持王老吉的消费者同样支持加多宝。

在社会化媒体方面,加多宝微博4日发布“对不起”系列主题微博,这个看似道歉、实则叫屈,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国企和民企争端的“牺牲品”,在消费者心目中营造了一个弱者的形象。仅仅一天,这条微博很快被转发了2万多次。在转发和评论的人中,大多数对加多宝表示同情。

其次,加多宝选择赞助《中国好声音》,是一次成功的公关活动。因为《中国好声音》与加多宝推行的“正宗凉茶”战略相关联。“正宗好声音”和加多宝想抢占“正宗凉茶”的品类,相互之间形成了呼应,从战略上实现了加多宝重新塑造凉茶品类领导品牌的目标。而且从效果上看,加多宝凭借独家冠名浙江卫视的音乐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赚足了眼球。而看过节目的人都对“加多宝”出现频率之高印象深刻。

5.2.3.危机后的恢复工作有效

注重公益事业,提升企业形象

一则有关“加多宝集团助学金计划”的消息在腾讯QQ 群广泛流传,让加多宝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关注度升级。据悉,加多宝集团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举办“加多宝·学子情”爱心助学行动。今年将出资1000 万,在全国29 省(市、自治区)资助202_ 名贫困高考生。加多宝此举意在塑造其热心社会公益的形象,以提升品牌的美誉度。这与汶川地震时期,加多宝提出“要捐就捐1 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的“善良智慧”似乎如出一辙。而在今年雅安地震发生后,加多宝也迅速反应,再次捐出1个亿。这项举动更加巩固了加多宝在全国人民面前关心公益事业的形象。5.3.总结

我认为危机公关制胜的力量是企业的产品质量、经营理念。只要产品做得受大家认可,消费者就容易转换认知。加多宝是用实力挽救了这次危机。它充分利用了舆论力量和消费者的支持。

其次,全盘把握全国经销商,稳定原有的销售网络。面对着数以万计的大大小小的经销商,加多宝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能够让据称75%以上的经销商死心塌地的跟着他一起运作加多宝品牌,可不是召开一次经销商大会就能够解决的问题。由此足可见加多宝在市场运营上的成熟。

当然,加多宝在短短几个月内所进行的媒体轰炸力度和品牌宣传上面是确确实实的为经销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信心。如果把消费者和渠道合作者放在一边,等待他们的自然选择,而不是有效引导和联合他们的力量,其实是把自己和对手放在了一条起跑线,没有用好原本属于自己的资源和优势。

因此,通过公关处理,吸引广大消费者的注意力,自然也就做了一次极好的品牌推广。让消费者明白“王老吉更名加多宝,换名不换味,还是原来的味道”,这样,消费者也就接受了加多宝这个名字。因此,加多宝的公关危机处理拯救了这个凉茶品牌。

6.注:5S危机公关原则

危机公关5S原则,是指危机发生后为解决危机所采用的原则。其包括承担责任原则、真诚沟通原则、速度第一原则、系统运行原则、权威证实原则。6.1.承担责任原则(SHOULDER THE MATTER)。

危机发生后,公众会关心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利益的问题,利益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因此无论谁是谁非,企业应该承担责任。另一方面是感情问题,公众很在意企业是否在意自已的感受,因此企业应该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表示同情和安慰。企业决不能选择对抗,否则即便是赢了道理也会输 了顾客。6.2.真诚沟通原则(SINCERITY)。

遇到危机时,企业绝对不可以改变事实,但是你可以改变公众的看法。企业应主动与新闻媒介联系,尽快与公众沟通,说明事实真相,促使双方互相理解,消除疑虑与不安。6.3.速度第一原则(SPEED)。

危机发生时,公司的一举一动将是外界评判公司如何处理这次危机的主要根据。媒体、公众及政府都密切注视公司发出的第一份声明。对于公司在处理危机方面的做法,舆论赞成与否往往都会立刻见于传媒报道。因此公司必须当机立断,快速反应,果决行动,与媒体和公众进行沟通。

6.4.系统运行原则(SYSTEM)。

在逃避一种危险时,不要忽视另一种危险。在进行危机管理时必须系统运作,绝不可顾此失彼。只有这样才能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化害为利。6.5.权威证实原则(STANDARD)。

自己称赞自己是没有用的,企业在发生危机时应请有重量级的第三者在前台说话,使消费者消除对自己的境界心理,重获他们的信任。

第四篇:案例19=舒定好在中国上市的策略

舒定好在中国上市的策略

一、拜耳再次进入中国市场

拜耳集团成立于是1895年,总部在德国的勒渥库森市,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跨国集团公司,从初级的化工产品起家,后来由于开发出第一个解热镇痛药“阿斯匹林”,逐渐根植于医药保健品领域,并成为这一领域全世界的主导者之一。现在拜耳已发展成一个足迹几乎遍及五大洲,产品涉及化工、照相器材、药物、诊断仪器、动物保健、农药等许多领域多元化经营的巨型公司,公司的训导是“成功来自有责任感的专业特长”。

拜耳曾于本世纪初进入过中国市场,以后由于国内战争等原因没有大规模发展其在中国的市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对医药保健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拜耳集团近年来尤其关注亚洲的新兴市场,特别是市场潜力巨大的中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医药保健品市场的前景巨大。因此1992年拜耳再次进入中国市场,这几年已经在中国建立了十多家合资企业,这些企业涉及几乎拜耳集团的所有相关领域,投资总额超过4.5亿德国马克。

拜耳集团在中国的发展也继承了其公司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拜耳集团始终如一地追求全球化学制药领域的领导地位,企业宗旨是用良好的产品回报于人类,为了保持产品和市场的优势,拜耳集团努力在科技和研究与发展上加大投入,最终目标是取得公司价值的稳定增长和丰厚的资本回报率。人力资源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拜耳集团尤其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注重员工的认同感、进取性和工作技能等,同时也为员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拜耳中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

拜耳中国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1993年起在中国上市的第一个成品药是尼莫通,这是治疗脑中风的药,公司采取的销售策略是面向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国营医药公司批发,不直接向医院和患者销售,目前放弃农村市场。市场部为此曾进行了专门的调研,提出这一策略的主要理由是:(l)选择国营医药批发主渠道是由于国家规定药品属于特殊商品,必须通过国营的医药公司作为药品的商业销售渠道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和管理,不管是国营的生产厂家还是合资、进口的国外药品,生产厂家都不得直接向医院和患者销售药品。拜耳中国公司的原则是遵守中国的有关法规,进行正规化的市场销售,这也符合拜耳集团的企业口号“成功来自有责任感的专业特长”。(2)放弃农村市场的原因是中国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结构客观上造成了医药保健品消费市场在城市趋于集中,农村市场有待日后进一步发展。中国农村市场虽然人口数量庞大,但没有正规的销售渠道(如国营医药批发公司等),因此很难覆盖整个农村市场,其销售和推广人员的费用也十分昂贵。此外,一般而言,农村人口在诸如心血管和糖尿病领域的发病率较低,考虑到拜耳公司的产品价位与国产同类产品相比都较高,农村的现实购买力水平达不到。公司高层主管同意了市场部提出的这一策略,于是迅速在中国的主要城市招兵买马,在全国除西藏、内蒙古之外的主要城市建立了自己的销售队伍,这些人员主要作为销售代表,向医院和医生具体介绍公司的产品。一年下来该产品的销售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人民币,从1994年至今公司又相继推出了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拜新同,治疗糖尿病的拜糖平,治疗抗风湿的优妥片、拜阿司匹林片,抗生素类药霉克。公司的产品销售收入也从1993年的1200万元人民币迅速发展到1998年的近

1.9亿人民币,拜耳中国公司经历了一个高速成长的好时期。

三、市场竞争,不进则退

拜耳公司在中国医药保健品市场虽然很快地进入并有了较快成长,但相对于整个中国医药市场来说还仅仅是占了一个小头,现在的情况是国外的许多大医药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加上国内原有的情况是国外的许多大医药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加上国内原有的药厂

竞争十分激烈,许多公司纷纷派出大批销售代表到医院和医生那里走动关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无序竞争。

拜耳公司最近两年的成长并不像预想的那么好,已经两年没能完成母公司制定的销售指标。究其原因:一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也有所放慢,医药保健品市场相对疲软,现在市场上同类药物一般都有好几家公司的产品,加上各种各样保健品也来凑热闹,竞争激烈,产品销售较难。二是国家大力整顿了医药市场的混乱局面,前一段时期医药部门给病人乱开药、吃回扣的现象严重,经过整顿使得医药市场的竞争更加有序。这种情况对于注重商业营销活动中良好形象的拜耳公司是有利的,但近期随着前一阶段膨胀的药品处方回复正常,药品消费也相应有所减少。三是国家对公费医疗的范围严格限定,谁都知道公费药好卖,自费药难卖。而且公费报销目录很难进入,这无形中又加大了市场营销的难度。

如何增强拜耳中国公司在中国医药保健品市场的竞争力,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价值增长,成为母公司和中国公司上层决策者思考的问题。拜耳公司的高层主管也意识到公司内部存在一些问题,诸如中国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存在着与集团总部沟通和决策上的慢节奏;中国公司由于许多指标来源于集团总部,也表现出一定的惰性;公司销售人员素质较好,但因为业绩评估机制的问题,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等。看来应该对公司机构进行必要调整,但现在当务之急是为了占领更大的心血管药物市场,集团总部决定在中国上市一种成熟的药物——舒定好。

四、上市舒定好

心血管领域是拜耳公司确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这一领域因为市场潜力很大,产品竞争非常激烈。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逐渐提高,如高血压、冠心病,尤其是血脂水平的升高极易导致冠心病,因此对这方面药物的需求增长很快,拜耳集团在治疗高血脂方面已有一个成熟产品——舒定好,现已在全球20余个国家销售。拜耳集团总体上看好降脂药物市场,认为舒定好的推出可以争得一部分市场份额,至于如何上市,拜耳公司在产品部杨经理的召集下,进行了上市前的调研工作。

西药治疗高血脂的药物主要有他汀类药物、烟酸类、贝特类和其他种类,目前降脂类药物在中国市场的年平均增长率在20%左右,其中他汀类药物是这一领域的主导产品,其年增长率和市场份额都是最大的。拜耳公司的舒定好也属于他汀类药物,是一个小剂量、少副作用的药物。中国市场已上市的该类药物主要都是合资企业的产品,医药市场销量最大的是舒定新、舒定福、舒定美,分别属于不同的世界级药品公司,实力都很雄厚,而且上述厂家在中国都设立了合资工厂。

面对竞争激烈的降脂药物市场,拜耳中国公司将如何进行营销,取得这一领域产品的竞争力呢?这段时间市场部的杨经理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这天他召集了本部门的职员进行商谈。大家议论的主题围绕着自家产品与竞争对手间优势、劣势及机会与难点的分析,归纳起来大家认为:

第一,舒定好上市的优势在于其本身是一个小剂量安全高效,适用性广,副作用小的专利产品,而且可生产多种剂量的片剂提供给病人选用。舒定好上市的优势还来自拜耳集团有良好的企业形象,有一支专业和进取的营销队伍,以及与医院和医生都建立了良好的公共关系,中国降脂药物市场总体是不断扩大的趋势,现在推出这一药物是适时的。

第二,舒定好上市的劣势在于其作为降脂药物现在进入中国市场,已经落在了其他厂家的后面,要面对多个竞争对手。同时由于缺乏对中国降脂药物市场的深入了解,上市前的调研工作还不够完善,缺少在亚洲国家上市的经验数据。对药品本身来说尚未完成大规模严谨的科学实验,目前还不知道在中国上市多大剂量的片剂最好,与他汀类其他产品相比,舒定好并不是药效最强的,也不是最便宜的药。

第三,舒定好上市的机会在于赶上一个高速增长的心血管药物市场,就好象处于股票市场的牛市,这一市场正在不断的长大,显然近三年这几家合资公司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其产品的销售额增长率非常地快。这是因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大,无论是个人还是医生对心血管病都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而且医疗检查方法的提高会检测出更多的心血管病防治人群。舒定好的上市将利用拜耳公司现有的销售力量和渠道,形成较强的营销力量。第四,舒定好上市的难点在于要面临几家强大的竞争对手,而且在明年舒定好上市的同时可能正赶上普尔公司在中国上市舒定强,要面对两家同时争市场的挑战,甚至还可能有其他同类药品的出现。目前舒定好在中国注册的过程,会受到药政部门对药品准入的一些限制,另外该药物的专利保护不久就要到期了,这意味着别的公司可以仿制这种产品。

通过对主要竞争厂家的分析,市场部对舒定好上市提出的方案是:在中国市场目前应避免与主要竞争对手的正面直接较量,近期采取市场追随者的策略,注重产品自身优势的宣传,采用产品差异化的方法打进市场。市场部由此提出了舒定好上市的营销计划并提出了几个必须注意的关键因素。

首先,应突出该产品与其他产品的不同,舒定好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微克级、少副作用,适用广的药物,具有与其他他订类药物相比明显的治疗安全性,因此产品定位的目标是“一个安全、可信、易于使用的降脂药物”。拜耳目前可以生产的片剂有0.1mg、0.2mg、0.37mg、0.4mg、0.8mg五种,包装采用每盒7片/14片/28片三种方式,产品的多剂型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是尽快取得对中国人关于用药情况安全与效果的试验数据,从而确定其在中国上市药剂的主要型号。另外上市产品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医务人员对该产品的接受程度,在英国正在进行舒定好的大规模严谨的科学研究,在欧洲则正在进行舒定好和拜耳原有心血管药物拜新同联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大规模严谨的科学研究目的是为进行专业的学术与临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相比之下舒定新和舒定福的有关科学研究已经完成。

其次,价格的确定应具有竞争力,根据市场调研掌握的资料,既定好的价格定位应高于华旗公司的舒定美而低于斯德公司的舒定新,对上市产品采取统一价格看来是有益的。目前药品市场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是一种普遍的方式,而且对亚洲市场的研究表明,选用某种药物的决策主要来自医疗效果的作用,价格因素则是其次的。

第三,促销和公共宣传的作用是要树立一个清晰的品牌形象,上市的预备和进行阶段是促销的关键时期,促销的主要对象是意见领袖,如心血管专家以及临床主治医师等。要向这些人推销的观念是“舒定好是一种适合临床应用的小剂量少副作用的降脂药物”,此外尽快在中国取得相关的临床实验数据会增强说服力,与意见领袖和专业医师进行交流如举办研讨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四,营销人员对公司策略目标的强烈认同。拜耳公司比较注重自己的营销力量,力图通过公司内部环境的激励作用调动员工的参与感和工作积极性,强调营销人员对本公司产品策略的认同是实现目标的重要因素。对舒定好的上市拜耳公司仍将按目前的销售渠道,以本公司全部销售人员为主,重点进行医院的专业宣传推广活动,以后待销售量达到一定程度以后进行大众宣传活动,打入大众消费市场,这一策略也是考虑到公司推广预算费用的结果。舒定好上市初期其产品在中国工厂进行半成品包装,逐渐待销量增大后进行原材料的合成过程。总之拜耳公司营销的中心是准确全面地宣传推广其产品,目的是让医生知道为什么要给病人开舒定好而不是其他同类药物,营销活动的原则是必须讲求诚信且要符合拜耳的企业形象。

评点:

为了更好地使自己适应市场的变化,取得市场营销的主动权,拜耳公司对中国医药市场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以下观点:(l)中国医药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

自己的健康,也有了对药品的具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治疗药物市场的发展将处于高速增长时期。(2)近两年中国药物市场的发展速度总体上会比前几年15%以上的速度有所回落,尤其是受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但市场这块蛋糕是越做越大了,必须抓住这一机会。(3)中国市场上这几年心血管药物的市场发展速度是最快的一个,其次为抗生素、消化道药物等。结合拜耳的现有产品组合,公司决定将心血管治疗领域、抗生素领域和糖尿病领域作为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

从以上拜耳公司对中国医药市场的分析来看,拜耳公司准确地了解到中医药市场的发展趋势,选定主要发展的目标,取得竞争的主动权,因此是值得我国企业借鉴的。

舒宝透气丝薄卫生巾新产品上市公关案例(5篇范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