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客家歇后语
编辑:暖阳如梦 识别码:15-1124617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31 23:43:3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客家歇后语

三两棉花——弹(谈)唔成 三只手捡田螺——稳拿

还冇上床先争被(pi1)——为时过早 黄竹子不焦尾——会上天 麻袋洗面——粗(初)次见 麻袋绣花——底子差

阎王嫁女——一路都是(hei4)鬼 落水晒谷-----座输

背囊野痒-----倒找

借春(鸡蛋)----完蛋(还蛋)骑马库棍子-----老成 风车放谷-----pang先行

倒米稿番薯------矛划。驼背里睡目------两头吴贴捷(席)阎王gA妹里------鬼爱 脱富(裤)打屁------多搞

炒黄豆里送烧酒---中和

水打松毛---浮西

风吹树尾---瑶兴

两公婆睡目---新南 脚踩茶菇---练优

卖糠壳──粜(调)皮 屎窖门──懒搭(答)打米问仙──同鬼讲 钉屐用钻子──多此一举 阎罗王开饭店——鬼来食 墟背摆摊——外行 孵鸡唔出——坏蛋 瞎目上山——唔知高低 瞎眼狗——唔识人

草蜢撩鸡公——唔知死(自寻死路)

过桥比你行路多——经历丰富

棺材边念经——吵死人

大姑娘上桥——头一回

火吹筒——两头空 蚊子脚——么臂(无比)

瞎眼狗——唔识人(无良心,翻脸不认人)黄牛食草──吞吞吐吐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纸鹞上天——尽放线

天井撑船——难开篙 翻豆剥壳——还有衣 佰公打屁——神气 擎伞又戴笠——多余 猫野糍耙——难脱爪

纸鹞上天——尽线放

纯刀切菜——爱缸帮

老鼠游行——慢上梁

火烧日历——么日子

鸡公髻——外来肉 巴掌生毛——系毛手

石灰打路——打白行

落水挑擀——越挑越重 水桶养鱿——会勿死

天井撑船——难开篙

沙坝开田——系大方 沙煲装酒——唔在乎

翻豆剥壳——还有衣

潮州佰公——学老神 黄牛过河——角打角

天井种菜——无园

佰公打屁——神气 冷水泡茶——无味道

兜凳上棚——唔便梯

满塘鲫鱼——么条理 石头锤网——岩线

驼背睡目——唔搭席

阿婆嫁孙女——么主么意 三斤半猫公——唔怕鼠

钉履用钻——多此一举

擎伞又戴笠——多余 黄莲树下弹琴——苦中求乐

排骨蒸豆腐——有软有硬

嘉应龙船——梅州 雷槌打佰公——咯落神

半条咸菜——唔成格

纸做猪头——哄鬼神

猫哭老鼠——假慈悲 猫造饭增——好死狗

烂灯笼——吊框 苦瓜虫——内贡 死老鼠——尽猫地

瞎眼狗——唔识人

阎王嫁孙女——有鬼爱 一箩芋头——尽头

芋荷缠颈——赅衰

饭增么盖——气冲天 寿星公吊颈——嫌命长 阴间找朋友——寻鬼踢

阴间开舞会——同鬼跳 同阎王商量——同鬼讲

水中哈蟆——好蝈

甘红——红喂喂 甘黄——黄迦迦

甘蓝——蓝嗟嗟

甘乌——乌打打哩 甘甜——甜椰椰哩 甘酸——酸敢敢哩

甘雄——雄邦邦哩 甘神气——兴逐逐哩

甘硬——硬钉钉哩 甘软——软犁犁哩

甘热——热话话哩

甘冷——冷浸浸哩 甘寒——寒森森哩

说三道四——鬼话连天 大吵大闹——喊黄溅天

斜眼看人——眼拐禄天

要落雨了——乌云暗天

嗟光业另——雷公嘭天

踩在地上——四脚惹天

伤风感冒——哈吃拜天

过年过节——锣鼓喧天 大发脾气——火屎赤天 唉声叹气——大气拜天

汝打屁卵——屁卵贡天

独拳——一掌遮天

逞势——神气禄天

讲大话

——

大炮连天

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正在吃饭——食定地

正在穿衣——穿定地

正在走路——走定地

正在睡觉——睡定地

正在看戏——看定地

正在恋爱——恋定地

正在放屁——放定地

烂茶壶——假惜(锡)

屙屎捉狗虱——一举两得

狐狸掌鸡厩——监守自盗

割哩三刀无血出——脸皮厚

屙尿野咸菜——顺手

一家十五口——七嘴八舌。

火烧目眉——救急在眼前。

五更天赶路——越走越亮。

胸前挂钥匙——开心。

算盘珠子——唔拨唔动。

黄连树下食猪胆——苦上加苦。

木匠师傅打墨线——睁一眼,闭一眼。

傀儡(木偶)上戏台——背后有人。

元病打针吃药——自讨苦吃。

牛耕田马吃谷——唔公平。

牛头唔对马嘴——文不对题。

月光晒谷——无用。

落雨大祭墓——唔得跪(意指不顶用)。

落雨天背秆(稻草)——越背越重。

吃了算盘珠子——心中有数。

泥鳅比黄鳝——差一大截。

脚底抹油——想溜。

半天云里点灯——高明。

过河卒子——横冲直撞。

老鼠钻人风箱——两头受气。

过河拆桥丢板——无情义。

雨后送伞——做空头人情。

剃头店关门——唔理(不理睬之意)。

拿豆腐挡刀——招架不住。

独木桥上遇仇人——冤家路窄。

屎缸下的石头——又硬又臭。

烂田里打碌碡——越陷越深。

脚踏两条船——摇摆唔定。

水银落地——无孔唔入。

裁缝打狗——有尺寸。

猫抓糍粑——唔得脱爪。

蚊刁(叮)牛角——无用(无血)。

借一角还十分——分文唔差。

宰相肚里好撑船——大人大肚量。

大舌好话事扁嘴爱唱丫——自不量力

寒狗不识六月天——不识时务

老烟脚的牙齿——难说(刷)

茶亭碗——过人个嘴。

没跟鞋——出唔起。

喉咙痒——掐唔着。

吹火筒——二头空。

钟魁瓦——认鬼唔认人。

砖和瓦——一窑个货。

老皇历——翻到没用。

瞎子屙尿——没向志。

瞎子行路——唔晓高低上下。

瞎子过河——唔晓深浅。

鸡公生蛋——公子。

木匠带枷——自作自受。

隔夜韭菜——出叻头。

茶壶没耳——安落(乐)

纸做栏杆——没依靠。

兔子尾巴——长不了。

黄鳅乌蝇——鲇(粘)样

狗咬乌蝇——信嘴合。

菜蓝揩水——一场空。

蛇进竹筒——没路走。

狗咬裹粽——没解。

猫仔上树——倒爪(找)

翻生牛牯——倒倒力。

木梓钩仔——捭(百)壹。

狗咬火桶——捭钵(百八)。

大茶叶根——闹死人。

棺材老鼠——食死人。

狗咬鸭仔——呱呱叫。

尿泡打鼓——让话唔让钱。

柴刀磨锯——没锉(错)。

牛此饭碗——打唔了。

石灰下水——化得来。

海带下水——大松散。

落雨流砖——没嫌。

石灰泥壁——没来。

田螺下坎——跌壳(的确)。

猫仔上杈——爪(早)来。

石灰见水——开心花。

新打剪刀——难开口。

菜刀下肚——切(绝)倒心。

狗咬老鼠——多管闲事。

绣花枕头——外表好看。

风吹门嗒——叮当。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草鞋没样——占纲(岗)上。

老虎借猪——没借没归。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和尚撑伞——无法(发)无天。

火烧芭蕉——唔死心。

鸡公杞冠——外来肉。

姜公钓鱼——愿者上钩。

木匠吊线——睁只眼闭只眼。

水浸黄烟——食唔着。

半天落雨——没来头。

竹篙晒衫——袖(就)来。

四面结壁——没门(问)。

火烧砻间——碓(对)着。

眼眉毛长——唔认清(亲)。

两家娘守寡——没工(公)夫。

漆匠上披灰——粗糙。

柳树上开花——没结果。

借钱做衫裤——一身尽债。

半夜里鸡啼——唔晓。

麻雀个肚肠——小心肝。

圆鱼下滚汤——爬到死。

大肚婆打屁——细伢仔气。

路上换草鞋——有新撩旧。

桅杆上号火——有明(名)个光棍。

水打擂姜槌——浪荡光棍。

壁上挂棋盘——留子唔住。

墙头上栽菜——没园(缘)。

墙头上栽花——有高种(中)。

船老板烧纸——为河(何)?

小船装太阳——渡日难。

夜叉打十番——鬼作乐。

细碗子食饭——靠添(天)。

火筛洒猪血——眼红。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爷媛死得早——没修。

竹篙晒棉被——驼(妥)叻。

火烧楼开子——没上下。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

船头上上马――走投无路。

老外婆生日――大领(点)。

落雨晒衫衣――收湿(拾)。

灶头上放刀――倒灶头。

水打龙王庙――自家害自家。

粪缸打牌仔――屎好。

老蟹起天支――倒钳(欠)。

老鼠沿称钩――自称。

俩伙计打跤――捭衫(百参)。

叫化子进庙――讨(淘)气。

俩公婆拜年――多礼。

糙米打墩升――量(凉)得过。

麻雀仔找轿――担当唔起。

天晴揩石灰――没化。

哑子吃包子――心里有数。

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

草上的露水――唔长久。

瞎子买猪肉――摸案(暗)。

石壁上长牛――嚼牙颌。

落雨洗衫衣――要朗(郎)。

壁上挂剪世――捭开来。

号窗背量米――前升(身)唔以。

地背脑穿空――好摆。

笆等上晒瓮――倒(到)转来。

棉花包脑盖――随对。

庙门口屙屎――犯神。

落雨搭田塍――较起(显)眼。

胸前戴锁匙――开心。

去年个日历――没用。

矮子上楼开――步步高升。

落雨汤粉丝――有腔。

精猪肉打汤――少肥(陪)。

白布下染缸――唔清白。

孔夫子搬家――危险。

纸做个栏杆――靠唔住。

厅厦个鼓槌――一对。

七错加一错――八(不)错。

老鼠进书箱――食老本。

缺牙子吹火――漏了风。

俩公婆弹床――大家个事。

老眉豆翻花――转少。

伙店个干坡――食客。

牛牯敬牛仔――仞卵。

哑子食黄连――有苦没哪学。

头发对半破――十分小。

火烧苗竹山――一派光棍。

罩上个鱼仔――逐死。

客店里个草席――见人都歇得。

鹅卵石垫桌脚――唔稳。

三十年寡妇婆――老守。

浓丝狗牯过桥――好仰。

翻薯芋仔进灶――该煨。

阎罗王出告示――鬼话连篇。

笆栅上晒菜份――心吊吊。

老太婆的记仔――没记心。

地名堂散猪仔――鬼爱。

石壁上打纸箭――凿(逐)了。

大路上放菩萨――掐唔得。

歪嘴和尚念经――――音唔正。

糖油裹下波箕――――惹麻(骂)。

四脚寨上打席――歇眼。

深潭上打虾公――脱了裤来。

十二月个蛤蟆――开嘴唔得。

旱田上个黄鳅――闹唔出。

八十岁学吹箫――老调。

十窍通了九窃――一窍不通。

田塍背莳芋仔――外行。

烂篓仔装黄鳅――走个走,溜个溜。

半个月的盐蛋――起了心。

二郎神个兵器――二面三刀。

二个哑子讲口――唔晓谁是谁非。

棺材里伸出手来――死要。

半夜回家不点灯――鸟归。

荠麻畦上掂豆仔――杂种。

圆鱼身上号金光――鲎精。

脱下衫衣换酒吃――顾嘴唔顾身。

细人抱在娘怀里――托腹(福)。

铜锣面上映三曼――上也铜(痛),下也铜(痛)。

二十一工没鸡出――坏蛋。

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对稳号窗吹喃叭――名声在外。

食红猪肉屙白屎――转眼唔认人。

瞎猫碰到死老鼠――碰巧。

一家十五个人食――七嘴八舌。

三只手指捡田螺――十拿九稳。

大坂田塍栽豆角――摆上摆下。

黄鼠狼替鸡拜年――没安好心。

大海之中一点水――添吾唔多,减吾唔少。

一只筷子食粉皮――单挑。

三箩砻糠二碗米――尽踏(定夺)。

石头落麓——快

麻篮担水——一场空

猫儿跳入槔——乱了笼

光毛鸡打架——口口是肉

三分钱鸭头——得张嘴

铁槌打铁砧——硬碰硬

刀切豆腐——两面光

穿着大虫皮落山——吓人

秤砣跌落水蒸气——沉到底

火烧竹篙——长长叹(炭)

吃了苦瓜吃黄连——苦上加苦

镬盖无窿——无处出气

笠帽无窿——无处出日

铁拐李打屁——神气!!

火烧鸡——倒找(爪)。

坳上伯公——两头吃。

草蜢撩鸡公——不自量力

脱裤打屁——多此一举

城隍庙放炸弹——炸(诈)炸神(诈)鬼

牛屎煨番薯——吃了净放屁

寿星公吊颈——嫌命长

洗身石——见识多

(识=臀)

刀切翁菜——两头空

屎缸里吃麻饼——难为你开口

屎缸门——懒搭(不理的意思)

和尚头上捉虱麻——显打显

石灰焱路(石灰洒在路上)——打白行(白跑一趟)

非洲人——最帥(晒)

沒(第三聲)<腐爛的>材頭——唔受補

糯米团子——软乎乎的

鸭子嘴巴——叽哩呱啦

米筛筛猪血——眼红

七月半的鸭子——命不长 聋牯耳朵——没用的东西

两公婆拜年——多此一举(多礼)

臭皮柑——好看唔好食

年三十晚养猪——来唔及

沙坝上写数——唔算数

三两鸭子四两嘴——嘴呱呱

老虎借猪——有去无回

棺材里伸手——死要钱

惹起黄蜂叼脑盖——自讨苦吃

火烧目眉——救急在眼前。

五更天赶路——越走越亮。

算盘珠子——唔拨唔动。

水银落地——无孔唔入。

裁缝打狗——有尺寸。

猫抓糍粑——唔得脱爪。

蚊刁(叮)牛角——无用(无血)。

借一角还十分——分文唔差。

宰相肚里好撑船——大人大肚量

绦肚子——勒紧裤带

新打屎缸——三日样(意为没几天能做得好)

点火犁田——照poi1

苯基欧泥——会穿坑!

竹头尾上捉滑苟——虚玄

古井底下取雕兜——虚玄

皇帝相打——争天

瓦煙筒——靠唔住

屙尿射竹壳——听(厅)声

鸭麻蹄——没(凹)

背囊上(巷)抓(也)痒——倒爪(找)

脫得衭來打屁——多搞噶

騎馬Ku4棍哩,釘屐鑽眼哩——多此一舉

貓公戴日麻——賭撞

屎肚古著衭——倒 lui5

鼻公長 chuio2——巴[疤]不得

鼻公子都碍人——唔顺

老公同老婆拍扇——凄(妻)凉

牛栏里挂风扇——吹牛

半山腰滚佛像——战神

棺材里的老鼠——伢鬼

火烧棕——毛驳

大髀画老虎——吓哉(屌)

驼背李睡目——两头唔搭席

张伯咩也鸡李——晓去晓转!

屙屎唔出——硬结!

羊哩屙屎——到娄(退步)

草蜢聊鸡公——唔D死!

草蜢聊鸡公——鸡公一跺吾莫动

屙屎蜡倒牛顿哩——照蜡

丢锅蜡照李——照蜡

阎王出告示——鬼话连篇

黄牛食草——吞吞吐吐

面上写字——表面文章

大年初一翻日历——头一回

屎急咧控屎窖——临时抱佛脚

鼻屎糊灯笼——不结实

屙屎晤出怪下颔(下巴)——责怪得不是地方

阎王嫁孙女——有鬼爱

同阎王商量——同鬼讲

纸做猪头——哄鬼神

排骨蒸豆腐——有软有硬

擎伞又戴笠——多余

冷水泡茶——无味道

饭增么盖——气冲天

满塘鲫鱼——毛条理

食果子拜树头——知恩图报

鸡仔肠雕仔肚——心胸狭窄

烂笠嘛好遮头——有比毛好

雇豹子掌羊----唔得渴

烂底裤里——吾托载。

打屁跌锥——冒介回事

猪肉用油炒——好上加好

米粉肉——真的(蒸)

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一家十五口---------七嘴八舌。

火烧目眉---------救急在眼前。

五更天赶路---------越走越亮。

胸前挂钥匙一一开心。

算盘珠子---------唔拨唔动。

黄连树下食猪胆---------苦上加苦。

木匠师傅打墨线---------睁一眼,闭一眼。

傀儡(木偶)上戏台---------背后有人。

元病打针吃药---------自讨苦吃。

牛耕田马吃谷---------唔公平。

牛头唔对马嘴---------文不对题。

月光晒谷---------无用。

落雨大祭墓---------唔得跪(意指不顶用)。

落雨天背秆(稻草)---------越背越重。

吃了算盘珠子---------心中有数。

泥鳅比黄鳝---------差一大截。

脚底抹油---------想溜。

半天云里点灯---------高明。

过河卒子---------横冲直撞。

老鼠钻人风箱一一两头受气。

过河拆桥丢板---------无情义。

雨后送伞---------做空头人情。

剃头店关门---------唔理(不理睬之意)。

拿豆腐挡刀---------招架不住。

独木桥上遇仇人---------冤家路窄。

屎缸下的石头---------又硬又臭。

烂田里打碌碡---------越陷越深。

脚踏两条船---------摇摆唔定。

水银落地---------无孔唔入。

裁缝打狗---------有尺寸。

猫抓糍粑---------唔得脱爪。

蚊刁(叮)牛角------无用(无血)。

借一角还十分---------分文唔差。

宰相肚里好撑船---------大人大肚量。

屙尿野咸菜-----------顺手

烂茶壶------------------假惜(锡)。

屙屎捉狗虱------------一举两得

狐狸掌鸡济------------监守自盗

大舌好话事扁嘴爱唱丫-----------自不量力

寒狗不识六月天--------不识时务

老烟脚的牙齿---难说(刷)

茶亭碗―――――过人个嘴。

没跟鞋―――――出唔起。

喉咙痒―――――掐唔着。

吹火筒―――――二头空。

钟魁瓦―――――认鬼唔认人。

砖和瓦―――――一窑个货。

老皇历――――――翻到没用。

瞎子屙尿―――――没向志。

瞎子行路―――――唔晓高低上下。

瞎子过河―――――唔晓深浅。

鸡公生蛋―――――公子。

木匠带枷―――――自作自受。

隔夜韭菜―――――出叻头。

茶壶没耳―――――安落(乐)

纸做栏杆―――――没依靠。

兔子尾巴―――――长不了。

黄鳅乌蝇―――――鲇(粘)样

狗咬乌蝇―――――信嘴合。

菜蓝揩水―――――一场空。

蛇进竹筒―――――没路走。

狗咬裹粽―――――没解。

猫仔上树―――――倒爪(找)

翻生牛牯―――――倒倒力。

木梓钩仔―――――捭(百)壹。

狗咬火桶―――――捭钵(百八)。

大茶叶根―――――闹死人。

棺材老鼠―――――食死人。

狗咬鸭仔―――――呱呱叫。

尿泡打鼓―――――让话唔让钱。

柴刀磨锯―――――没锉(错)。

牛此饭碗―――――打唔了。

石灰下水―――――化得来。

海带下水―――――大松散。

落雨流砖―――――没嫌。

石灰泥壁―――――没来。

张飞穿针―――――大眼望细眼。

田螺下坎―――――跌壳(的确)。

猫仔上杈―――――爪(早)来。

石灰见水―――――开心花。

新打剪刀―――――难开口。

菜刀下肚―――――切(绝)倒心。

狗咬老鼠―――――多管闲事。

绣花枕头―――――外表好看。

风吹门嗒―――――叮当。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草鞋没样―――――占纲(岗)上。

老虎借猪―――――没借没归。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和尚撑伞―――――无法(发)无天。

火烧芭蕉―――――唔死心。

鸡公杞冠―――――外来肉。

姜公钓鱼―――――愿者上钩。

木匠吊线―――――睁只眼闭只眼。

水浸黄烟―――――食唔着。

半天落雨―――――没来头。

竹篙晒衫―――――袖(就)来。

四面结壁―――――没门(问)。

火烧砻间―――――碓(对)着。

眼眉毛长―――――唔认清(亲)。

两家娘守寡――――没工(公)夫。

漆匠上披灰――――粗糙。

柳树上开花――――没结果。

借钱做衫裤――――一身尽债。

半夜里鸡啼――――唔晓。

麻雀个肚肠――――小心肝。

圆鱼下滚汤――――爬到死。

大肚婆打屁――――细伢仔气。

路上换草鞋――――有新撩旧。

桅杆上号火――――有明(名)个光棍。

水打擂姜槌――――浪荡光棍。

壁上挂棋盘――――留子唔住。

墙头上栽菜――――没园(缘)。

墙头上栽花――――有高种(中)。

船老板烧纸――――为河(何)?

小船装太阳――――渡日难。

夜叉打十番――――鬼作乐。

细碗子食饭――――靠添(天)。

火筛洒猪血――――眼红。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爷媛死得早――――没修。

竹篙晒棉被――――驼(妥)叻。

火烧楼开子――――没上下。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

船头上上马――――走投无路。

老外婆生日――――大领(点)。

落雨晒衫衣――――收湿(拾)。

灶头上放刀――――倒灶头。

水打龙王庙――――自家害自家。

粪缸打牌仔―――-屎好。

老蟹起天支――――倒钳(欠)。

老鼠沿称钩――――自称。

俩伙计打跤――――捭衫(百参)。

叫化子进庙――――讨(淘)气。

俩公婆拜年――――多礼。

糙米打墩升――――量(凉)得过。

麻雀仔找轿――――担当唔起。

天晴揩石灰――――没化。

哑子吃包子――――心里有数。

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

草上的露水――――唔长久。

瞎子买猪肉――――摸案(暗)。

石壁上长牛――――嚼牙颌。

落雨洗衫衣――――要朗(郎)。

壁上挂剪世――――捭开来。

号窗背量米――――前升(身)唔以。

地背脑穿空――――好摆。

笆等上晒瓮――――倒(到)转来。

棉花包脑盖――――随对。

庙门口屙屎――――犯神。

落雨搭田塍――――较起(显)眼。

胸前戴锁匙――――开心。

去年个日历――――没用。

矮子上楼开――――步步高升。

落雨汤粉丝――――有腔。

精猪肉打汤――――少肥(陪)。

白布下染缸――――唔清白。

孔夫子搬家――――危险。

纸做个栏杆――――靠唔住。

厅厦个鼓槌――――一对。

七错加一错――――八(不)错。

老鼠进书箱――――食老本。

缺牙子吹火――――漏了风。

俩公婆弹床――――大家个事。

老眉豆翻花――――转少。

伙店个干坡――――食客。

牛牯敬牛仔――――仞卵。

哑子食黄连――――有苦没哪学。

头发对半破――――十分小。

火烧苗竹山――――一派光棍。

罩上个鱼仔――――逐死。

客店里个草席――――见人都歇得。

鹅卵石垫桌脚――――唔稳。

三十年寡妇婆――――老守。

浓丝狗牯过桥――――好仰。

翻薯芋仔进灶――――该煨。

阎罗王出告示――――鬼话连篇。

笆栅上晒菜份――――心吊吊。

老太婆的记仔――――没记心。

地名堂散猪仔――――鬼爱。

石壁上打纸箭――――凿(逐)了。

大路上放菩萨――――掐唔得。

歪嘴和尚念经――――音唔正。

糖油裹下波箕――――惹麻(骂)。

四脚寨上打席――――歇眼。

深潭上打虾公――――脱了裤来。

十二月个蛤蟆――――开嘴唔得。

旱田上个黄鳅――――闹唔出。

八十岁学吹箫――――老调。

十窍通了九窃――――一窍不通。

田塍背莳芋仔――――外行。

烂篓仔装黄鳅――――走个走,溜个溜。

半个月的盐蛋――――起了心。

二郎神个兵器――――二面三刀。

二个哑子讲口――――唔晓谁是谁非。

棺材里伸出手来――――死要。

半夜回家不点灯――――鸟归。

荠麻畦上掂豆仔――――杂种。

圆鱼身上号金光――――鲎精。

脱下衫衣换酒吃――――顾嘴唔顾身。

细人抱在娘怀里――――托腹(福)。

铜锣面上映三曼――――上也铜(痛),下也铜(痛)。

二十一工没鸡出――――坏蛋。

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对稳号窗吹喃叭――――名声在外。

食红猪肉屙白屎――――转眼唔认人。

瞎猫碰到死老鼠――――碰巧。

一家十五个人食――――七嘴八舌。

三只手指捡田螺――――十拿九稳。

大坂田塍栽豆角――――摆上摆下。

黄鼠狼替鸡拜年――――没安好心。

大海之中一点水――――添吾唔多,减吾唔少。

一只筷子食粉皮――――单挑。

三箩砻糠二碗米――――尽踏(定夺)。城隍庙放炸弹————炸(诈)炸神(诈)鬼

猪嬷嚼蚌壳-------名声好听,可吃下的就没味道

刀切翁菜--------两头空

屎缸里吃麻饼--------难为你开口

屎缸门--------懒搭(不理的意思)

落雨天揩(挑)杆(稻草)-------越揩越重

和尚头上捉虱麻-------显打显

石灰焱路(石灰洒在路上)----------打白行(白跑一趟)

糯米团子——软乎乎的

鸭子嘴巴——叽哩呱啦

米筛筛猪血——眼红

黄连树上挂猪胆——苦上加苦

七月半的鸭子——命不长

聋牯耳朵——没用的东西

两公婆拜年——多此一举(多礼)

臭皮柑——好看唔好食

年三十晚养猪——来唔及

沙坝上写数——唔算数

三两鸭子四两嘴——嘴呱呱

老虎借猪——有去无回

棺材里伸手——死要钱

惹起黄蜂叼脑盖——自讨苦吃

老公同老婆拍扇——凄(妻)凉

牛栏里挂风扇——吹牛△谷雨田鸡(青蛙)双对子。(青蛙出窝)

△立夏小满,田满塘满。(雨量充沛)

△芒种(下)雨,连结十八“兄弟”(淫雨十八天)

△芒种雨绵绵,夏至晒裂田。

△芒种夏至天,过坑过圳要人牵。(疲倦)

△夏至不过不热,冬至不过不寒。

△四月八,还会冻死鸭。

△夏至雨,有谷做 米。

△夏至下丁当,一日落雨好几场。

△你莫愁,夏至过哩就有大日头(太阳)。

△五月五日粽,寒衣拿来送。

△ 个天晴五月节(端午节),个落雨七月半。

半山腰滚佛像——战神

棺材里的老鼠——伢鬼

割哩三刀无血出---------脸皮厚佛子下岗——赞成(神)

皇帝相打——争天

伯公打屁——神气

新鲜肉丸——正到(剁)

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纸角装盐——包涵(咸)

水牛过河——各打各(角)

狗打老鼠——多管闲事

石灰 路——打白行

石灰落水——看化哩

老公拨扇——凄凉(妻凉)

天井种菜——无缘(园)

阎王唔着裤——笑死鬼

寿仙公吊颈——嫌命忒长

火烧猪头皮——熟面熟目

阿婆嫁孙女——无主无意

棺材里个老鼠——食死人

五角钱老鼠粄——无料欸有人说,谚语是语言中的“盐”,具有类似“盐”的作用的是歇后语。

客家歇后语,是流行民间,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一种语言。指说话时候把一段常用词语故意少说一个字或半句而构成的带有幽默性的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比喻或隐语),像谜面;后一部分是本意,像谜底。本来,它只说前一部分,后一部分留给人家去体会,所以叫歇后语,但通常是前后两部分都说出来,构成特定的短句。

客家歇后语十分形象、生动、贴切、幽默,寓意极为深刻。也具有自己的个性和时代性,以及地域性和行业性的特点,从而具有丰富的客家传统文化的内涵。今将常见的歇后语,择举如下:

卖糠壳──粜(调)皮

屎窖门──懒搭(答)

饭甑肚里放铁尺──蒸(真)家伙

钉屐用钻子──多此一举

钝刀切菜──爱缸“帮”(相帮)

打米问仙──同鬼讲

阎王唔着裤─—笑死鬼

觋公跌撇印——无法

纸做猪头——哄鬼神

刀切蕹菜——两头空

阎罗王开饭店——鬼来食

墟背摆摊——外行

孵鸡唔出——坏蛋

瞎目上山——唔知高低

瞎眼狗——唔识人

禾头下出稗子——杂种

借鸡公打鸡 ——招郎

草蜢撩鸡公——唔知死(自寻死路)

过桥比你行路多——经历丰富

棺材边念经——吵死人

家神透外鬼——为虎作伥

大姑娘上桥——头一回

涌水角——闲潭(闲谈)

火吹筒——两头空

五脚凳——斗多(做事马虎)

烂灯笼——吊框(吊腔)

苦瓜虫——内贡(内讧)

食猪红——吞血块(甚感苦楚)

鸡公髻——外来肉(额外收益)

死老鼠——尽猫拖(斡砂诓肌⒋χ茫? 蚊子脚——么臂(无比)

瞎眼狗——唔识人(无良心,翻脸不认人)沙坝摆摊——外行

胡弦断线——失音(失去知音,失却联系)棚顶睡目——高眠(高明)

半夜鸡啼——唔知丑(不知丑)

天井种菜──么园(无缘)

净食饺肉──么面皮(丢脸)

火烧月历──么日子(日子不多,时间紧迫)书本落甑──蒸斯文(真斯文)

巴掌生毛──系老手(行家里手)

摸目上山──不知高低(不懂事理)

石灰撒路──打白行(白跑一趟)

大字无横──人字好(人际关系好)

落雨担秆──越担越重(负担愈来愈重)

五更落雾──多蒙(承蒙相助、支持)

老鼠缘桁──慢上梁(慢商量)

柑子生虫──桔坏哩(受刺激过甚)

水桶装鲩──刎死哩(太委屈了)

拆了庙──废神(费神)

镜上尘多──难见面(难相见)

水浸石灰──想化哩(思想开朗起来)

花钵种树──难成材

半夜出世──亥人(害人)

纸角装盐──包咸(包涵)

子字么横──了字(了事)

天井撑船──难开篙(难开交)

冷水泡茶──么味道(没意思)

猫抓糍粑──难脱爪(难脱身)

纸糊栏杆──靠唔住(靠不住)

兜凳上棚──唔使梯(不用推辞)

满塘鲫鱼──么个鲤(没有道理)

买田螺食──将钱检到气来抽(自讨气受)

多指猜拳──出六(出洋相、出丑)

剃头刀子──净钢(有限)

一箩芋子──净头(尽是头头)

么火做厨──暗切(暗自悲伤)

背上抓痒──倒抓(倒赔钱)

芋荷缠颈──颏衰(倒霉)

筛子做门──难遮人眼(掩盖不住)

脚盆洗面──么上么下(目无尊长)

黄牛食草──吞吞吐吐

竹篱烧火──长炭(长叹)

阎王嫁女──有鬼爱(谁也不要)

担竿么疙──顾两头(兼顾两边)

三代共间──无房(无妨)

狗食猪利──噍舌头(胡言乱语)

脚上打脉──摸唔准症头(不对头,抓不住要点)

丙药蒸包──发唔起来(发不了财)

孔夫子个手帕──包书(包输)

驼背睡目──两头唔搭席(两头都挨不上)

饭甑么盖──气冲天(大怒)

空壳瘌察──么心柿(没有心思)

哑吧讲话──指手划脚

隔岸观山──瞧岭(蕉岭)

嘉应龙船──梅舟(梅州)

阿婆嫁孙女──么主么意(拿不定主意)

三斤半猫公──唔怕鼠(不怕出丑)

肉桌上睡目──荤眠(分明)

利刀割豆腐──两面光(两面讨好,和事佬)铺板上散步──走过床(走过场)

麻风食狗肉──烂做烂来医(破罐子破摔)

壁上挂窗帘──唔象画(不象话)

硫磺合铳药──少硝(少销)

六月着棉袄──不识时务

西装套短裤──唔登对(不配套,不相称)

空棺材出柩──木中么人(目中无人)

寿仙公吊颈──嫌命长

骑马不用鞭──全靠拍马屁

墙头上睡觉──难翻身

船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排骨炒豆腐──有软有硬(软硬兼施)

暗室里穿针──难过(穷困,悲伤)

麻袋做西装──唔系料子(不是人才)

么砣个秤子──唔知重轻(不知轻重)

丈人老菜地──岳园(愕然)

脱裤换酒食──顾食唔顾着(管吃不管穿)

拳头捶老姜──辣手

擎伞又戴笠──多余

乌龟垫床脚──甲硬撑(尽力支撑;无理顶嘴)

黄连树下弹琴──苦中求乐

绸缎上锈牡丹──锦上添花卖糠壳──粜(调)皮

屎窖门──懒搭(答)

饭甑肚里放铁尺──蒸(真)家伙

钉屐用钻子──多此一举

钝刀切菜──爱缸“帮”(相帮)

打米问仙──同鬼讲

阎王唔着裤─—笑死鬼

觋公跌撇印——无法

纸做猪头——哄鬼神

刀切蕹菜——两头空

阎罗王开饭店——鬼来食

墟背摆摊——外行

孵鸡唔出——坏蛋

瞎目上山——唔知高低

瞎眼狗——唔识人

禾头下出稗子——杂种

借鸡公打鸡 ——招郎

草蜢撩鸡公——唔知死(自寻死路)

过桥比你行路多——经历丰富

棺材边念经——吵死人

家神透外鬼——为虎作伥

大姑娘上桥——头一回

涌水角——闲潭(闲谈)

火吹筒——两头空

五脚凳——斗多(做事马虎)

烂灯笼——吊框(吊腔)

苦瓜虫——内贡(内讧)

食猪红——吞血块(甚感苦楚)

鸡公髻——外来肉(额外收益)

死老鼠——尽猫拖(斡砂诓肌⒋χ茫? 蚊子脚——么臂(无比)

瞎眼狗——唔识人(无良心,翻脸不认人)

沙坝摆摊——外行

胡弦断线——失音(失去知音,失却联系)

棚顶睡目——高眠(高明)

半夜鸡啼——唔知丑(不知丑)

天井种菜──么园(无缘)

净食饺肉──么面皮(丢脸)

火烧月历──么日子(日子不多,时间紧迫)

书本落甑──蒸斯文(真斯文)

巴掌生毛──系老手(行家里手)

摸目上山──不知高低(不懂事理)

石灰撒路──打白行(白跑一趟)

大字无横──人字好(人际关系好)

落雨担秆──越担越重(负担愈来愈重)

五更落雾──多蒙(承蒙相助、支持)

老鼠缘桁──慢上梁(慢商量)

柑子生虫──桔坏哩(受刺激过甚)

水桶装鲩──刎死哩(太委屈了)

拆了庙──废神(费神)

镜上尘多──难见面(难相见)

水浸石灰──想化哩(思想开朗起来)

花钵种树──难成材

半夜出世──亥人(害人)

纸角装盐──包咸(包涵)

子字么横──了字(了事)

天井撑船──难开篙(难开交)

冷水泡茶──么味道(没意思)

猫抓糍粑──难脱爪(难脱身)

纸糊栏杆──靠唔住(靠不住)

兜凳上棚──唔使梯(不用推辞)

满塘鲫鱼──么个鲤(没有道理)

买田螺食──将钱检到气来抽(自讨气受)

多指猜拳──出六(出洋相、出丑)

剃头刀子──净钢(有限)

一箩芋子──净头(尽是头头)

么火做厨──暗切(暗自悲伤)

背上抓痒──倒抓(倒赔钱)

芋荷缠颈──颏衰(倒霉)

筛子做门──难遮人眼(掩盖不住)

脚盆洗面──么上么下(目无尊长)

黄牛食草──吞吞吐吐

竹篱烧火──长炭(长叹)

阎王嫁女──有鬼爱(谁也不要)

担竿么疙──顾两头(兼顾两边)

三代共间──无房(无妨)

狗食猪利──噍舌头(胡言乱语)

脚上打脉──摸唔准症头(不对头,抓不住要点)

丙药蒸包──发唔起来(发不了财)

孔夫子个手帕──包书(包输)

驼背睡目──两头唔搭席(两头都挨不上)

饭甑么盖──气冲天(大怒)

空壳瘌察──么心柿(没有心思)

哑吧讲话──指手划脚

隔岸观山──瞧岭(蕉岭)

嘉应龙船──梅舟(梅州)

阿婆嫁孙女──么主么意(拿不定主意)

三斤半猫公──唔怕鼠(不怕出丑)

肉桌上睡目──荤眠(分明)

利刀割豆腐──两面光(两面讨好,和事佬)铺板上散步──走过床(走过场)

麻风食狗肉──烂做烂来医(破罐子破摔)

壁上挂窗帘──唔象画(不象话)

硫磺合铳药──少硝(少销)

六月着棉袄──不识时务

西装套短裤──唔登对(不配套,不相称)

空棺材出柩──木中么人(目中无人)

寿仙公吊颈──嫌命长

骑马不用鞭──全靠拍马屁

墙头上睡觉──难翻身

船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排骨炒豆腐──有软有硬(软硬兼施)

暗室里穿针──难过(穷困,悲伤)

麻袋做西装──唔系料子(不是人才)

么砣个秤子──唔知重轻(不知轻重)

丈人老菜地──岳园(愕然)

脱裤换酒食──顾食唔顾着(管吃不管穿)

拳头捶老姜──辣手

擎伞又戴笠──多余

乌龟垫床脚──甲硬撑(尽力支撑;无理顶嘴)

黄连树下弹琴──苦中求乐

绸缎上锈牡丹──锦上添花

第二篇:客家童谣

客家童谣赏析

月光光

(一)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头一口塘,放条鲤嫲八尺长。鲤嫲背上承灯盏①,鲤嫲肚里做学堂②。做个学堂四四方,兜③张凳子写文章。写得文章马又走,赶得马来天大光。

注:①承灯盏:放灯火。②学堂:学校。③兜:端、拿。

释:这首童谣,其核心是宣扬客家人崇文重教。

(二)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吂打花,先生喊你摘东瓜①。东瓜吂打籽②,先生喊你钓公式子③。公式子跳落窿④,先生喊你捉禾虫。禾虫嗒嗒跌⑤,先生喊你去打铁。打铁矛(无)铁锤,先生叫你去公式⑥肥。公式肥矛担竿⑦,先生喊你去打砖。打砖矛砖斗⑧,先生喊你赶快走。

注:①东瓜:客家话指南瓜。②打籽:结果实。③钓公式子:钓青蛙。④跳落窿:钻入窿穴。⑤嗒嗒跌:纷纷落下。⑥公式:此为俗字,本字为荷,意指肩挑。⑦矛担竿:没扁担。矛,无也。⑧砖斗:打土砖的砖模。

释:这一首,就从只讲读书,转到教人学会各种生产劳动技能

(三)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口一口塘,放个鲤嫲①八尺长。长个拿来炒酒食,短个拿来娶姑娘②。娶个姑娘矮秃秃③,朝朝匟起打矢忽④。打去矢忽腍不不⑤,畀鸡公鸡嫲嘴到两只忽⑥。

注:①鲤嫲:鲤鱼。②娶姑娘:又曰娶晡娘,即娶媳妇。③矮秃秃:很矮的意思。④匟起:起床、起来;矢忽:屁股。⑤腍(读作ném)不不:绵烂。⑥嘴到两只忽:啄到两只窟。释:这首童谣,借秀才娶妻为话题,贬低矮姑娘。其实,姑娘不论高矮,应以勤俭为好,矮的不一定不好,高的也不一定好。

(四)月光光,秀才娘①。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口一口塘,放个鲤嫲八尺长。长个拿来较②酒食,短个拿来较姑娘。较个姑娘矮秃秃,朝朝匟起来打矢忽。打去矢忽腍噃噃(bóbó),拿畀鸡嫲食欸咯咯咯。(后面有省略)

注:①秀才娘,即是指秀才的妻子。②较,读作告,意指交换。

释:这一首流行于梅县、蕉岭、台湾等地,不同之处是起句为“月光光,秀才娘”。

(五)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前一口塘,放条鲤嫲八尺长。头节拿来食,尾节拿来娶新娘。娶到新娘矮秃秃,煮锅米饭香勃勃。娶到新娘高天天,煮锅米饭臭火烟。

释:这首也属变体,是褒奖“矮新娘”的。

(六)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摘来送亲家。亲家门口一口塘,养条鲤嫲八尺长。长个留来倒酒食,短个留来讨新娘。讨个新娘矮秃秃,生个赖子圆碌碌。讨个新娘高过天,生个赖子变神仙。

释:这首与上首类似,后半段变体,前一首是“褒矮贬高”,这一首是“高矮都好”。童谣,往往只改动一二句,意思就变了。

(七)月光光,照四方。船来等,轿来扛。一扛扛到河中心,虾公老蟹①拜观音。观音脚下一墩禾,打到三担过一箩。大个挑唔起②,细个扛去背驼驼③。

注:①虾公老蟹:虾子、螃蟹。②挑唔起:挑不动。③背驼驼:背弯弯。

释:这首较简单,但也形象鲜明,小孩易记。

(八)月光光,秀才娘。船来等,轿来扛。一扛扛到河中心,虾公老蟹拜观音。观音脚下一朵花,拿畀阿妹转外家,转去外家笑哈哈!

注:这首流行更广,表达出对读书人及其妻子的尊敬,人们把秀才娘奉为观音了。

(九)月光光,夜夜光。船来等,轿来扛。一扛扛到河中心,蛤蟆公式子拜观音①。观音脚下一墩禾②,打到三担过一箩。箩面上,一本书,送畀③哥哥去读书。读到一条红丝线,送畀嫂嫂上鞋面④。上个鞋面正滴滴⑤,送畀阿舅做生日。

注:①蛤蟆、公式子:蛤蟆指田鸡;公式子指小青蛙;观音:指观音菩萨。②一墩禾:一丛水稻。③畀:给予。④上鞋面:做鞋面。⑤正滴滴:很像样,正好。

释:这首童谣,反映了客家崇文重教、爱读书的现象,同时也反映了旧时客家耕读传家的风气。

(十)月光光,夜夜光。船来等,轿来扛。一扛扛到河中心,虾公老蟹拜观音。观音脚下一条蛇,保护爷爷钓蛤蟆。蛤蟆哥子一本书,送畀阿哥去读书。读到两条红丝线,送畀大嫂锁鞋面。锁了几多双?锁了十八双。锁了一纲车,着去转外家。正月去,二月转。转来缸里无点水。鹅担水,鸭洗菜。鸡公砻谷狗踏碓,蟾蜍吹火猫炒菜。猫公屙尿捞韭菜,捞了食哩牙“露露”。

释:这首似两首合并而成的,也有可能原来就是这样的,后来被分成两首,以便小孩传唱。

(十一)月光光,照四方。棠梨熟①,菊花香。城里人,搽粉香。城隍庙,好烧香。烧哩香②,寿年长。百过岁③,响当当。请人客,包槟榔④。做生日,娶新娘。

注:①棠梨:客家山区山上长的野生小梨,果实似山楂,煮熟可吃。②烧哩香:即烧了香。③百过岁:百多岁。④包槟榔:旧时客家风俗,请客用红纸包槟榔以代请柬。

释:这首讲旧时客家城乡请客的习俗。

(十二)月光光,照四方。船来等,轿来扛。一扛扛到伯公坳,伯公教公式跌“圣筶”①。一个阴,一个阳,看到笑洋洋。两个挺挺昂,看到火气上。两个揞揞伏,看到出目汁。

注:①跌“圣筶”:是到神坛下求神,一阴一阳为圣筶,是神明保佑你成事;“两个挺挺昂”为“笑筶”,是不置可否,所以可气又可笑;“两个揞揞伏”是“阴告”,不吉,所以会“出目汁”。

释:这首讲客家人旧时迷信,凡事都求神明,用“跌圣筶”来判断吉凶。

(十三)月光光,好种姜。姜公式目①,好种竹。竹打花,好种瓜。瓜吂黄,孙子偷来尝。瓜吂大,孙子偷来卖。卖到钱,学打棉。棉线断,学打砖。砖断节,学打铁。铁生鲁②,学屠猪。猪爱走,学屠狗。狗爱咬,学打雕③。雕爱飞,飞到哪里?一飞飞到榕树下,捡到一只烂东瓜④。东瓜拿转去,泻到满厅下⑤。

注:①姜公式目:姜,指食用的生姜;公式目,指生笋、长芽。②生鲁:生锈。③打雕:打鸟。④东瓜,指南瓜。⑤厅下:厅堂。

释:这是教育儿童做什么事业都是不容易的,寓教于风趣、幽默之中。许多童谣都借动植物形象,以“寓言”或神话形式进行教育。

(十四)月光光,好种姜。姜公式目,好种菊。菊打花,好种瓜。瓜吂黄,孙子偷来尝。瓜盲大,孙子偷来卖。卖上圩①,么人知。卖上县,么人见。

注:①圩:集市,客话谓“圩场”。

释:这是童谣的“变异性”常见的情况。有些童谣,往往只变换一二句,就有了新的内容。

(十五)月光光,好种姜。姜公式目,好种竹。竹打杈①,好种蔗②。蔗吂长,孙子偷来尝。阿公骂,骂去须惹惹③。阿婆争,争去颈挷挷④。

注:①竹打杈:杈,读去声,竹末开杈枝也。②蔗:甘蔗。③须惹惹:须,胡子;惹惹,直竖也。④颈挷挷:脖子粗直也。

释:这首前半段与上一首类似,但后半段一变,却反映了另一种情况:孙子偷拗蔗,被阿公骂,阿婆却“争”(袒护)。一个骂去须惹惹(惹读去声),一个争去颈挷挷(脸红脖子粗)。阿公阿婆的形象跃然纸上。(十六)

月光光,照四方。四方暗,跌落墈①。墈下捡枚针,拿来敬观音。观音微微笑,拿来换大猫。大猫王,偷旱塘②。塘矛鱼,偷挖薯③。薯矛肉,偷砍竹。竹矛叉,跌落山脚下。皮做皮,骨做骨,扛过饶平换猪骨。猪骨香,换南姜。南姜辣,换铙钹④。铙钹嘀嘀转⑤,换芋卵⑥。芋卵绵⑦,换铜钱。铜钱烂,换火炭。火炭乌,换条猪。猪爱走,换条狗。狗爱吠,换条袋。袋咹⑧长,换条羊。羊爱死,由得佢⑨。

注:①跌落墈:掉到山墈下去了。②旱塘:把鱼塘水放干。③薯:指番薯、地瓜。④铙钹:和尚用的铜钹。⑤嘀嘀转:溜溜转。⑥芋卵:小芋头。⑦绵:指软绵、烂。⑧咹:这么。⑨由得佢:任由他。

释:这首通过描写许多事物的变化、转折,能使儿童了解认识现实事物的矛盾变化,是一种形象教育。

(十七)月光光,照四方。四方暗,照田墈。田墈乌,照鹧鸪。鹧鸪惊,叫一声。鹧鸪飞呀走①,阿爸气敨敨②。

注:①飞呀走:飞走了。②气敨敨:被气得喘不过气来。

释:这是反映山区小孩跟着大人晚上去捕捉鹧鸪的情境。

(十八)月光光,夜夜光。月光饼①,圆叮当,今晡拿来敬月光②。月娘娘呀月娘娘,你爱下来尝一尝,你莫嫌伢③饼矛糖。有糖矛糖你爱食④,有糖矛糖你爱尝。

注:①月光饼:指月饼。②月光:客话,指月亮。③伢:我、我的。④你爱食:你要吃。

释:这反映小孩们对“月光”的敬重虔诚之情。过去穷苦,往往无钱买糖,月饼不够甜,“你莫嫌伢(我的)饼矛(无)糖,”虽是一句平白老实话,也从侧面反映了旧时劳苦农民生活的实况

(十九)八月半①,月光光。阿姊着了花衣裳,么(无)面镜子难梳妆。姊呀姊,你莫慌,公式会上天摘月光②。摘了月光当镜子,还有桂花喷喷香③。

注:①八月半:即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②摘月光:摘月亮。③传说月中有桂花树。

释:这首童谣别有情趣,首先是反映了穷人苦况,大姑娘要打扮,却连一面梳妆镜子都没有。同时,反映了姐弟之情,弟(也可能是妹)为了姐姐的打扮,敢于“上天摘月光”给她当镜子,还要从月光(蟾宫)里采桂花给她,更富神话浪漫色彩。

(二十)月光圆圆,阿妈耕田。莳田插秧①,打谷满仓。

注:①莳田、插秧:“莳田”与“插秧”都是同一回事,“莳田”是古语。

释:这首仅四句十六字,却反映了孩子们祈望丰收的心情。

(二十一)月光光,光灼灼①。公式得(忒)苦,你快乐。穷人么得食②,着又么得着③。天天矢忽晒瓮笃④,咹靓老婆公式么份⑤,一生世人当光棍。一割禾⑥,量得田租食又么⑦,一年耕稼又“噢嗬”⑧。

注:①光灼灼:一是很亮,二是有热的感觉。②么得食:没得吃。③么得着:没得穿。④矢忽:屁股;晒瓮笃:晒瓮底,形容词。⑤这么漂亮的老婆我没份。⑥割禾:收割水稻。⑦食又么:又没吃。⑧噢嗬:指完蛋。

释:这首是旧时穷苦农民的哀叹。一年辛苦耕种,到头来还是没吃没穿打光棍。该童谣流行于平远和赣南地区,记述内容与毛泽东记录的《寻乌调查》中的“月光光”童谣类似。

第三篇:客家风俗

客家主要节日

客家习俗客家人的习俗大致上包括全国性的传统岁序节俗,地方性崇拜、礼节等。

☆春节:有拜年,游乐活动等,是最隆重的节日。

☆立春:即交春。

☆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玩灯,赏灯,猜灯谜。

☆二月二:开正节。

☆清明:客家扫墓习俗多从春分开始,清明达到高潮。

☆端午:客家普遍称为五月节或者端阳节。节日主要内容是吃粽子,雄黄酒,龙舟赛。

☆七月节:也即鬼节。

☆中秋:民间通称八月节。吃月饼,赏月等风俗大体各地相同。

☆重阳节:客家人叫“九月节”。

☆冬至:客家人有“冬大过年”之说。

☆斋戒日:为少数客家人所有在4月20日【非回族斋戒日】

主要礼俗

婚姻礼俗

说媒

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看妹子

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写庚帖

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编红单

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定亲

也叫“行大礼”,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看家门

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行大礼”前,有的在“大礼”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

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送菜和抬嫁妆

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等带回男家。

迎亲

也叫接亲或过门。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有烧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庙宇、社公烧香),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路鸡(一公一母),另一头是酒和松明,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还有扛木箧的二人,要扛去鱼、肉、酒、糕饼、香烟、鞭炮、蜡烛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轿,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一、二十个。

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

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迎亲队伍前面是打灯笼的,接着是吹鼓手,花轿在中间,后面是接亲的人。

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入门一般是早上七、八点或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轿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

拜堂

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

口念:“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

最后是亲戚见面,要给新娘红包。拜堂毕,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从房门口向大厅撒喜糖。然后新郎新娘吃交杯酒。伴娘用托盘捧上一只鸡,边端酒边讲:“团团圆圆,璧合珠联”,“观音送子,早生贵子”;“夫妻和好,白头到老”。(此礼仪在梅州地区亦已不常见,被现代婚礼模式取代)

中午办酒席,吃婚宴,用高声地炮邀客,每半小时放一次,酒席开始入席时放三响。接着由礼生报名单,一桌二个上席,按辈份和亲疏,先安排上席就坐,然后其他人随便入席。男女宾客分开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

闹房

闹房一种在大厅闹,一种在新房闹,也有先在大厅闹后到新房闹。闹房期间,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一直闹到午夜方停。

回门

也叫“转门”。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送满月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丰登,财丁兴旺。

而往往婆婆对儿媳会严格~

嫁入3天后要开始干活

传统喜庆习俗

1.诞生礼仪

催生

出嫁女儿怀孕快分娩时,一般是婴儿出生前一、二十天,娘家要带着鸡、鸡蛋、面条、粉干等来到女儿家“催生”,有预祝平安出生之意。如母亲已不在,则由嫂子去催生,中午要设宴招待。

2.成年礼仪

客家的成年礼仪分男、女两种,男子的成年礼仪叫做“冠礼”,女子的成年礼仪叫做“笄礼”。(客家的成年礼仪俗称“出花园”)

祝寿

祝寿时,出嫁的女儿要送来大公鸡,还要送寿衣、寿帽、寿饼、寿鞋、寿袜,从头到脚一整套,父亲做寿,同时也要给母亲送上一整套,此外还要送来寿轴、喜炮、寿烛、公鸡以及寿桃、寿面、寿饼、寿酒、寿肉等。其他人来祝寿,一般亲友送寿幛、寿联,或者再加上送礼金。

不少地方,七十岁以上高龄、子孙多、家境较好的老人祝寿,要举行拜寿仪式。

客家人生日和祝寿,是知情人自行送礼,上门祝贺,先贺后请;除内亲、至交有发请帖外,不贺不请。

4.建房迁新居

客家人把建房和乔迁新居亦视为重大喜庆之一,要进行隆重庆贺。

建房时,房屋定位,房门定向都要请堪舆先生测定,竖柱上梁时,要张灯结彩,贴红联。新房建成后,要在入宅的前一天晚上,进行“驱邪”、“除煞”,然后才能迁入居住。

迁入新居时,要随带灯笼(或油灯)、火笼、秤等进屋,还要带一窝小鸡,蒸一甑饭捧进新屋,以示新丁兴旺,喜气盈庭。迁新居要办“入宅酒”,宴请亲友和建屋工匠及帮工等。菜肴中要有韭菜、豆腐、猪肠、猪血和米糕等,示意长长久久,发财高升。

客家酒俗

客家人十分好客,每当亲朋戚友到来,他们都喜欢以家酿米酒相待,这种米酒又称“水酒”,如是初开坛提取的酒,称之为“酒娘”。这种“酒娘”好喝,度数虽然不高,但后劲大,容易醉人。他们在喝酒时,很注意礼节。

客家人喜欢使用四方桌,俗称“八仙桌”,一种可供八个人同坐的木头桌。上座时,他们很重视席位的安排,一般按亲朋戚友的尊卑入席就座。宴席间的大小位,是这样安排的,如正厅只排有一张桌子,这时以面对大门的左侧为首位,右侧为第二位。然后从左到右,穿插论序,面对正厅的右侧为最小。如果安排二张桌子,这时候以左边桌位为大,右边为小,席位大小也是穿插而行。如果安排三桌,称之为“一品席”,这种情况,以首席为尊。如果安排五桌,一般要排成“梅花席”。

宴席间第一回斟酒(亦称筛酒),是按尊卑长幼次序先后斟酒,最后再给自己斟酒。酒斟好后,酒壶嘴不能对客人,要对着自己,否则就是失礼。敬酒时,敬酒者要站起来,左手摁胸(表示尊敬和诚意),右手举杯讲几句祝颂的吉祥语,并且要先喝表示敬意。有人迟到,视不同情况罚酒1-3杯,妇女半杯。如中途退席,要喝1-3杯,才能离席。

客家人喝酒时,为了增添酒兴和热闹气氛,在各种宴会场合,或俗、或雅、或简、或繁,都有猜拳助兴的习俗。猜拳时还有一些规则,比如出三时,不能拇指、中指、食指一起出。出一时,大拇指要侧向,不能往上翘。出二时,如使用大拇指、食指表示,出手时要侧向,不能象灯驳壳枪一样食指指向对方,以表示礼貌。

客家人酒令,具有丰富的知识性。猜拳的数字从零到拾,如猜中双方所出的手指合计数,即为胜方。如双方同时猜中或均未猜中,也有采取“四字式”叫法,比如猜“一”时叫“一品高升”;猜“二”时,叫“两家和好”;猜“三”时叫“三星高照”;猜“四”时叫“四季发财”;猜“五”时叫“五子登科”;猜“六”时叫“六六顺心”;猜“七”时叫“七巧成图”;猜“八”时叫“八仙庆寿”;猜“九”时叫“九久长长”;猜“十”时叫“十全十美”。所以喊的就是吉祥语。

喝酒猜拳时,一般以三杯酒为一组,输拳者喝酒,三杯酒喝完就算过关。如余兴未了,可再来一组或几组。如需请人代拳、代酒,应和对方协商,征得对方同意才行。除了猜拳斗酒外,还有出手指点数字斗酒,做法是席间指定一人为首,按大家所出手指的总数,算到谁,谁就得喝一杯,例如大家所出手指是六,从为首者算起,到第六位即为喝酒者。另外也有“转汤匙”斗酒的,桌中摆一个汤匙,由一人旋转汤匙,待汤匙停止转动时,汤匙柄指向谁,谁就得喝一杯。除外还有“猜单双”斗酒的,在手心中任意放入一枚或两枚硬币,让别人猜单、双,输者喝酒。

客家人酒令花样多,有文化的人还喜欢“字词令”(包括地方特产令、农谚令等)、“诗词令”,此外还有“通令”(多是别出心裁,涉及意趣,令人忍俊不禁。),包括猜谜等。客家人喜欢通过酒规酒令、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游戏,增添酒兴,消除寂寞困倦,直至尽欢尽醉。

传统岁时习俗

过年

“百节年为首”,客家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

九、十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开始蒸酒。年近三十日,家家户户要蒸糖糕、做米果、杀猪、做豆腐、宰鸡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烧香、点烛、放纸炮。

入年界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入了“年界”表示锣鼓声就已经可响起。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过大年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过年气氛最为热烈、最为欢乐愉快的一日。这天上午,家家户户要拜菩萨、敬神。大年三十,各家厅堂要挂起祖宗画像,在大门口贴上鲜红春联,谷仓门上、禽畜栏前、家俱床铺以及水缸边都要贴上红纸条,叫做“封岁”,也叫“上红”。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

守岁

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开大门

正月初一按《通书》规定的吉利时辰开大门,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拜年

正月初一早上吃素。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相颂。小孩们穿着新衣,欢乐嘻戏,有的争向年长者拜年:“公公叔叔家发财,糖子饼果拿给涯(我)。”

正月初二,走亲戚拜年。特别是新婚女婿(岳家会用书贴来请)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一般小俩口一起去,也有只女婿一人去;有的当天回来,也有住五、六天的。去时要带小母鸡、米果、糖果和香烛、鞭炮等,到时要在岳家祖先灵前烧香、点烛、放鞭炮。中午岳家请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热情。

吃岁饭

初三早上吃“岁饭”(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初二晚上蒸好),饭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几个人就插几双,再插上一根带叶树枝,有的还要放上桔、柚等水果。吃岁饭前先要把饭摆在“当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吃岁饭要准备很多菜,有鸡有肉,与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差不多。初三不能杀生,鸡要在初二杀好或过年时留下。

出年界

正月初五,出年界。厅堂的祖宗画像要收起,纸门帘要取下烧掉,外出做工干活的就可以启程了。

正月初七,要吃“七样菜”,这里的“七样菜”指的是纯素菜七样加在一起烧炒而成。

也就是擂茶[5],客家人都在人日这天吃擂茶,配上七样素菜享用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家家户户要筹办菜肴,喝酒过年。要闹元宵,新春游乐活动到达高潮。

从过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乐活动不断,以游龙灯、舞狮为多,有的从正月初一、二起开始活动。龙灯和狮队来到前,会预先发贴,来后要给他们送红包、吃点心。龙灯、狮队等除到各家各户表演外,还要到村中各庙宇和祠堂向神灵及祖先拜年。逢到春节后的第一个墟期,各路龙灯、船灯、狮灯等都要到集上表演,叫做“开墟”。春节到元宵期间,各地还有以下一些游乐活动:

送春牛

一般在年初一,由三、五人组成一个小队,向各户送春牛图,有吹唢呐的,打小鼓的,敲小钹的,在每家门口吹打,送上“恭贺新禧”红贴,主人会给红包。

稻草龙

一截一截,插满香火,由小孩抬着到各户灶前和猪舍牛栏去舞,祝贺合家平安、六畜兴旺,各户要给红包,小孩得欢乐,主人求吉利。

蝙蝠灯

也由小孩逐户去舞,“火龙进屋,要你蜡烛”,“恭喜发财,买田建屋”,蝙蝠灯不收红包,只要蜡烛。

船灯

灯状似船,在陆地表演游唱。春节前排练,锣鼓队,奏十番配合。到村以后,吃罢点心,在开阔场地表演,由船夫、艘婆唱“十月怀胎”、“十二月古人”、“瓜子仁”、“一枝花”等曲调,艘公只管划船不唱曲。晚上要在祠堂“开天官”,唱“天官赐福”等,最后喝酒吃饭。

狮灯

有傩人出场,一个狮头,一个狮尾,一个孙猴子,一个沙和尚,还有锣鼓队。狮、猴、沙和尚演唱完后,要进行武术表演,打拳、舞刀、耍棍、跳桌。狮队过年前要请师傅教练武术。

春分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清明

三月清明,祭拜祖先。客家地区除大部分是春分扫墓祭祖外,也有一些地方是清明扫墓的。清明节这一天,也有一些地方要祭路旁土地伯公等神坛的。

端午节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家家户户买肉、杀鸭、包粽子、做米果过节。端午是个大节,许多地方在外面做工的都会回家过节。

中元节

客家地区多以七月十五为“鬼节”。有些地方都要提早一天过节,谓“七月十四人过节,七月十五鬼过节”。有些地方,客家也在七月半祭祖。

中秋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俗称“八月节”,也是个大节。吃月饼,赏月,庆团圆。各家各户要置办酒菜,买猪肉、宰鸡鸭、做米果过节。中秋晚上,家人团聚过节,饭后吃月饼赏月。

重阳节

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也叫重九节,俗称“九月节”,是年尾大节,有“过了重阳无大节”之说,出门的人很多都要赶回家过节。这一天,很多地方人们要带着小孩登高爬山,有的在高山上放风筝,谓可避邪、避瘟疫。很多老人都说,此俗系祖先从北方中原带来,代代相传至今。这一天,有些老人和妇女则上山到庵庙烧香拜佛。

冬至

冬至在农历十一月,也叫“过冬年”。过冬至要吃猪肉、牛肉,做米果、煮汤丸,有钱人要吃鹿茸、人参补冬。

民间娱乐

客家民间娱乐内容非常丰富,节日的主要有秧歌、龙舟竞渡、踩船灯,舞龙灯,舞狮,高脚师,迎花灯,踩马灯,打花鼓,乐器会,演戏,放烟火,平时的有唱山歌,唱小曲,弹琴,弹筝,拉二胡,吹笛子,下象棋,下六子棋,打纸牌,掷状元签,打麻将,养花,钓鱼等。

第四篇:客家童谣

客 家 童 谣

一、寓教于乐,富于娱乐性。

童谣长期以来在劳动人民口头流传,它借助于儿童的心理状态,从儿童的喜爱出发,用游戏娱乐情趣娱乐性的歌儿来培养儿童对生活和劳动的乐趣,这类的童谣有九首。

一、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韮菜,韮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口一口塘,放个鲤嫲八尺长,短鲤拿来煑酒吃,长鲤卖来做学堂,教出学生个个好,朝朝早起向太阳。

二、月光光,照山岗,糖梨熟,菊花香,请人客,包槟榔,搬新屋,讨新娘。

三、月光光,夜夜光,月华姊,在中央,偷眼来把凡间看,人间美景胜天堂。

四、排排坐,唱山歌,唱个脉个歌,唱个好山歌。

五、排排坐,唱山歌,阿哥打鼓,老娣(即弟弟)打锣,阿姆来烧火,大嫂灶背炒田螺,老妹来把山歌唱,阿公阿婆听去背驼驼。六、七姑星,七姐妹,打开园门摘芥菜,摘一皮,留一皮,留来等到嫁满姨。

七、鸦鹊子,打翻车,一打打到大姊门坎下,见到阿姊目汁(泪水)流等下,问佢做脉个,佢就话,么米煑,喝粥花,么床眠,睡树杈,么被盖,树叶遮,么面目,见阿爸。

八、罗毕子,嘴哇哇,上桃树,啄桃花,桃花李花尽吾啄,吾好啄涯个龙眼荔枝花。涯爱龙眼留来生贵子,荔枝留来阿妹转妹家。

九、罗毕子,嘴牙牙,一飞飞到涯屋家,问佢脉个柬欢喜,佢话阿爸金榜题名啦,阿公听来须一抹,阿婆听到笑脱牙。

二、启发联想,富于人民性。

童谣由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流行、形成,对日常生活中的美好和丑恶现象,运用童谣风趣地幽默地给予颂扬和批判,富有一定的人民性,这类的童谣有七首。

一、小花猫,白花花,上桃树,摘桃花,吾做细,转外家,走东路串西家,锅盖上尘灶生花;阿爸看到烟筒敲,话我这个懒尸麻,吾改过,害自家,转去煞煞猛猛做身家。

二、鹧鸪鸪鹧,担水淋蔗。淋蔗肚饥,嫁上江西,江西路远。嫁到平远,平远山多。嫁奔猴哥,猴歌命短。嫁奔竹管,竹管窿空。嫁奔鸡公,鸡公会走。嫁奔黄狗,黄狗尾拖。嫁奔剪刀,剪刀开窍。嫁奔桌扫,桌扫扫桌。嫁奔桌脚,桌脚落地。嫁倒皇帝,黄帝上天,化作神仙。

三、吾耕田,学赌博,入赌场,学吊脚,打纸牌,偷八索,奔人捉,衫裤当面剥,一剥剥到脚,解上县,问口角,问吾承,打嘴角。

四、日头一出千条须,阿妹上山割鲁箕,鲁箕割得多,家娘见到笑呵呵,鲁箕割得少,骨头末渣骂得倒,骂也尽佢骂,肚里想得化,不怨天不怨地,只怨爹娘穷,害涯细细嫁。

五、月光光,好种羌,羌毕目,好种菊;菊开花,好种瓜;瓜会大,摘来卖,卖倒钱,学打棉;棉丝断,学打砖,砖断节,学打铁,铁生鲁,学宰猪,猪蚀本,学卖粉,粉会馊,学做娇。

六、月光光,夜夜光,下莲塘,拗莲藕,扛新娘;新娘重,扛鸡公,鸡公叫,扛条猫,猫跳走,扛条狗;狗爱咬,上山捡柴烧,捡奔阿嫂煑粥吃,煑个菜饭喷喷香,细人食里笑呵呵,阿公食里寿年长。

七、月光圆圆,阿妈种田,耘田壮秧,打谷满仓。

二、以物引事,富于知识性。

童谣从儿童语言感受出发,顺口成章。它又是一束小智慧的诗,好的童谣,对儿童起着知识启蒙和生活教科书的作用。由于童谣音节和谐,通俗易唱,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物引事,以物喻情,别看一首几十字的童谣,它灌输给孩子们的知识容量却很大,且记得牢固。这类童谣有七首。一、一一一,松尾树上一管笔;两两两,两子亲家把理讲;三三三,勤劳致富穿新衫,四四四,邻里之间讲和气;五五五,移风易俗嫁孙女;六六六,村村建起高楼屋;七七七,天上落雨 地下湿;八八八,懒屍大嫂啜粥钵;九九九,家家户户煑老酒;十十十,糍粑粄子软入入;十一食里大家笑哈哈,十二生个儿女一枝花。二、一岁娇,二岁娇,三岁捡樵爷哀烧,四岁学绩绩,五岁学庚布,六岁学绣花,七岁绣个牡丹花,八岁食郎饭,九岁当郎家,十岁带子带女转外家。

三、千思量,万思量,有钱莫讨后来娘。前哀杀鸡留鸡臂,后哀杀鸡留鸡肠。食倒鸡肠臭鸡屎,早知前哀唔好死。

四、头放鸡,二喂鸭,三砻谷,四踏碓,五打掌,六抱胸,七转手,八抓耳,九摸鼻,十听阿哥透大气。五、一岁娇,二岁娇,三岁捡柴爷哀烧,四岁学织絮,五岁学庚布,六岁学绣花,七岁绣出牡丹花,八岁食爷饭,九岁当爷家,十岁带子转外家。老娣(即弟弟)接到去宰羊,大哥接到赶快打鱼塘,阿爷接到真欢喜,哀哩接到就话大家团团园园嬲一场。

六、蟾蜍婆,咯告咯,唔读书,么老婆。

七、上路人,下路狗;唔读书,满山走;走无路,爬上树;树无杈,跌落屎缸下,读书赖子(儿子)看倒笑哈哈。

三、形象生动,富于趣味性。

童谣的比喻生动形象,具有引人入胜的情趣,它符合儿童的兴味和心理状态,唱了一首童谣可以从笑声中获得教育和启迪。它运用传统的“三字经”式短句,押韵重复而自然朴素,吟起来琅琅上口,孩子们接受快,这类童谣二十首(部分)。

一、火萤虫,唧唧虫,嘶呀嘶,张天师,张呀张,碗来张,碗呀碗,莲花碗,莲呀莲,白莲,白呀白,雪白,雪呀雪,落雪,落呀落,长乐,长呀长,古塘,古呀古,猪古,猪呀猪,野猪,野呀野,唱野,(长揖),唱呀唱,禾尚,禾呀禾,割禾,割呀割,番葛,番呀番,过番,翻倒一个腰腰圈。

二、火萤虫,夜夜点灯笼,灯笼光,照四方,灯笼暗,跌落坎,坎下一枚针,捡来送观音。

三、火萤虫,唧唧虫,桂花树下吊灯笼,吊呀吊,蛇吊,蛇呀蛇,葛龙蛇,割呀割,翻割,翻呀翻,翻倒个猪腰圈。

四、画眉子,跳树背,鸡公砻谷狗踏碓,狐狸烧火猫炒菜,猴哥偷食烙疤喙。

五、罗毕子,嘴呀呀,么米食,碓间下,么油食,油槽下,么床眠,睡树杈,么被盖,树叶遮。

六、伯劳子,嘴哇哇,上桃树,啄桃花,有嘴话别人,么嘴话自家。

七、老蟹王,跳落塘。塘中心,一梅针,拣也起,变观音。观音脚下一墩禾,割倒三担过一箩,大人挑一担,细人扛一箩,老人担去背驼驼。

八、洋尾子,四只脚,屎背尾,有人捉,捉也倒,担炭脚。

九、洋子咩咩,两角齐齐,三更半夜,四更南蛇,五更老虎,伯公那里来哩。

十、长牛有嬲,长马有骑,长羊跌烂膝头皮。

十一、莫叫莫叫,乖乖上轿,又有罗鼓,又有花轿,又有花鞋,又有新帽,又有新郎同唔嬲。

十二、点子笃笃,蛇咬屎吻,石子叮噹,蝦嫲甩出。

十三、砻谷四射,簸米煑粥,煑个饭菜香喷喷,吾坐锅唇,涯坐锅笃,食哩打烂锅头笃。

十四、鸡公仔,髻蕾蕾,井边担水泪垂垂。人家问涯叫脉个?么爷么哀受人欺,檐前洗面哥会骂,房里梳头嫂会槌。嫂莫槌,哥莫骂,十七十八涯会嫁。嫁个金屋栋,玉屋梁,金凳子,象牙床。等到另日转妹家,阿哥阿嫂见到笑哈哈。鸡公仔,半夜啼,啼醒满姑来做鞋。做倒一双鞋,一长又一短,拿来换鸡卵。鸡卵圆,换铜钱,铜钱烂,换把扇,扇子凉,换白糖,白糖甜。换白盐,盐雪白。换升麦,麦子香。换块羌,羌味辣,换铙钹,铙钹锃锃锃,换酒罂,酒罂漏,换黄豆,黄豆矮。换老蟹,老蟹沿过塘,满姑捉来食哩做新娘。鸡公仔,翼些些,新娘担水打水花,涯问新娘仰般打,肩头缩上又缩下。

十五、月光光,夜夜光,年三十脯出月光,瞎子看倒贼偷秧,哑子大喊人来捉,跛子赶到禾坪岗,秃手捉呀倒,足足闹到天大光。

十六、月光光,星子光,龙眼熟,桂花香,城皇庙,好烧香,烧了香,寿年长,子满屋,孙满堂,请人客,送槟榔,宰鸡又杀鸭,杀猪又宰羊,食得大家喜洋洋。

十七、羞羞羞,猫公捉湖鳅。湖鳅钻入泥,猫公咀馋馋。羞羞羞,么面见阿舅,阿舅翻呀转,拿倒两只红鸡卵,话涯食哩好去转

第五篇:客家民俗文化

客家民俗文化

我是一个正宗的客家人,家住广东兴宁,属于客家人口分布较广的地区,所以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了解客家的民俗文化的,我觉得客家山歌、客家饮食、客家风俗给我印象最为深刻,所以我将在这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理解跟感受。

首先关于客家山歌,小时候的我并不是沉浸在电视节目中,而是跟着大人们一起看客家山歌的碟子,还边看边跟着唱,什么刘三姐、阿牛哥、大声古,在那个时候都是很熟悉的主演人物,碟子的大部分主题是不畏强权、敢于争取自由权利的老百姓们,有通过斗山歌来巧骂霸主的、有通过对山歌来相亲的、还有通过演绎故事来告诫年轻人要崇尚真善美的、也有比较搞笑类的。下面列举几首比较典型的山歌代表,不过用客家话读唱比较有感情,属于自我陶醉的山歌:

食烟爱食两三筒,连妹爱连两三宗,第一就要言语好,又要人才盖广东。

放下担子坐茶亭,敢唱山歌怕人。

阿歌好比诸葛亮,唔怕曹操百万兵。

属于戏谑性的山歌:

一阵雨来一阵风,看你衰鬼怕老公,肚里心事唔敢讲,蛟子咬里(了)唔敢动。

摘茶阿妹真可怜,背囊拗得像梨圆,茶头绕到茶尾转,几多辛苦做无钱。

衰鬼唔使紧嫌,你个命水还个歪。

一日三餐食唔饱,一年四季着草鞋。属于情歌:

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藤生树死缠到死,树生藤死死也缠。

揽树开花花揽花,阿哥揽上妹揽下,牵起衫尾等郎揽,等郎一揽再回家。

新买扇子七寸长,一心买来送情郎,嘱咐情郎莫跌撇,两人睡目好拨凉。

河边杨柳嫩娇娇,拿起桨板等东潮,阿哥划船妹拨桨,船浮水面任哥摇。

有时候也会大家聚在一起,听老人们唱一些他们那个年代的类似绕口令,又有些节奏的歌,现在长大了,流行歌曲也越来越多,但还是很怀念小时候的那种氛围,很温馨。

然后关于客家饮食,客家人一向以热情好客著称,以前我以为全世界的待客都差不多,但有一次我去外省住了一段时间,发现那里跟我家乡有很大的区别。一般有客人来访,都会泡壶好茶,端给客人解渴并品尝,吃饭的时候也会做一大桌好吃的菜,给客人盛上满满的饭,就怕待客不周,可是那次在外省,他们没有茶壶,没有饭碗,都是用一次性的东西给客人的。我们传统的客家菜式有盐焗鸡、酿豆腐、梅菜扣肉、酒鸡、肉圆以及各色酿菜,一般在过年的时候,会在大年三十这天酿好多豆腐,以备在接下来的几天享用,我还记得爷爷第一次教我酿豆腐的情景,先把豆腐用刀切成两半,然后拿起一小块,用筷子在中间夹出一条缝来,再把早已准备好的肉馅(一般是猪肉、香菇、韭菜等馅)放进那个缝里面,尤其要注意的是,在缝的两头都要是肉馅,这样煮的时候才能更有口感,就这样一直重复,直到把所有的豆腐酿完,然后把酿好的豆腐放进热油锅里,先煎一下,把肉馅和豆腐煎熟,最后再把煎好的酿豆腐放进砂锅里慢火煮,这是为了让口感跟味道更好,大概半个钟左右,就算是做好了。有些人为了看起来喜庆,会放些曲粉,这样会使豆腐变成红色,对豆腐的食用没有影响,闻起来还更香。另外,除了酿豆腐,还有娘酒,一般在过年的四个月之前开始做,是用糯米蒸饭,然后晾凉,放上一些调料(有白酒、曲等),就可以放进缸里封装起来,到了春节,家人聚会的时候再舀出发酵好的酒,有时候会跟鸡、桂圆一起煮,这是一款很有补身体的效果的食物。

最后关于客家风俗,最值得一谈的是婚嫁和祭祖。记得第一次看到婚嫁场面的时候,还很小,但却记得很清楚当时发生的一切,可能是新奇的缘故吧。在那个良辰吉日,新郎及其家人用装扮一新的轿车把新娘先接到祖屋,然后从祖屋那里一路引路到男方家,在这途中,新郎新娘会分发糖果跟红包,代表着好运,所以会有很多小孩子跟在后面要糖果跟红包,我也跟在人群的后面。到男方家后,新人们要对家人、邻居、长辈等敬茶。然后关于祭祖方面,一般在农历二月份左右,刚过完年不久,家人朋友聚完就该去拜祭祖宗了,可能是因为客家人不忘本的特性吧,到了那天,其实也是大家齐聚一堂的机会,因为就跟春节一样重要,一大早,村里的几个主要负责人就准备好一切东西,用大箩装着,里面有猪肉、整只鸡、一些饼干(买的)、红饼(各家自己做的)、还有多个碗、白酒、蜡烛元宝香等等,几个妇女挑着在前面领路,还有一个领导者,由于一年就拜祭一次,所以每次去都是草木丛生,很茂密,所以需要带镰刀之类的东西砍掉一些树木,也就需要有年轻人在前面开路,一路坎坷地终于到了祖宗的墓地,那里也是长了很多草,所以先要清理一下,然后把带来的东西摆放好,先由村长发表重要讲话,谈一下我们祖宗的历史发展,以及我们的现状,以及如何在今后更好的发展,最后分发点燃的香给我们大家,站成几排,开始向祖先鞠躬许愿,再分发饼干给小孩子,保佑他们平平安安的长大。完成后,再回来家里,一般我们客家人都有个围龙屋,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大家都住上了楼房,只有祖屋还是以前的围龙屋形式,回来后大家族人就在祖屋那里一起吃饭,真正的齐聚一堂,也是大家沟通、交流情感的好时刻。晚上还会再聚一次,但不是吃主食,而是各种各样的零食小吃,客家特色,大家在拼凑的长桌上畅所欲言,无论小孩大人,都坐着一起谈笑,很是温馨,一天差不多就过去了,说是祭祖,其实更多的是想大家相聚吧,平时年轻人都出外打工,难得回家大家共聚,也是促进族人团结、倾诉感情的好机会。

作为一个客家人,我很自豪也很骄傲,不仅因为她的民俗文化让我深爱,她的精神更是让我始终牢记自己的本分,让我学习到很多,同时我也将继续热爱客家人的这一身份,希望客家文化能够绵延不绝的传承下去。

客家歇后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