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资助论文(5篇材料)
编辑:琴心剑胆 识别码:16-1058567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02 17:52:22 来源:网络

第一篇:资助论文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公平实现途径初探

摘要:随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进一步加强。但是,在助困资源并不富足的条件下,如何实现公平分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助的效率成为关注的焦点。困难认定的制度缺陷、资源分配中的“条件含糊”等成为影响资助公平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完善困难认定制度、加强高校助困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优化助因资源分配并体现“公平为先,兼顾效率”原则是实现资助公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公平

1.影响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公平的主要因素

1.1困难认定的制度缺陷成为助困工作的难点

202_年6月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制度、程序和结果等层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对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首先,困难认定工作的主要责任分配不合理。任务主要落在学校、学生及家长身上,政府的任务较轻。学校方面承担的困难认定的任务过重且掌握学生家庭真实的困难情况较难,造成困难认定结果可能不准确。学生及家长方面容易造两个极端:一些困难家庭由于家庭成员性格内向、过于憨厚老实、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少,办理《困难情况调杳表》等手续显得困难重重,从而可能与应有的资助擦肩而过;相反,少数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的大学生,他们掌握着充足的社会资源,在“免费午餐”的诱惑下“混进”了困难学生队伍。调查显示,30%的大学生认为困难大学生群体中有滥竽充数者。其次,困难认定等级标准不明确。《指导意见》指出: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财政部门参照本行政区域内各地(市、州)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各地(市、州)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尽管如此,政府相关部门还应将等级标准进一步细化,使等级认定有合理统一的依据,避免同等的困难状况在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院,甚至不同班级认定结果不同的现象发生。

1.2 资源分配中的“条件含糊”导致衡量标准不一

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中除助学贷款外,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和励志奖学金成为资助的核心,不仅资助金额大,而且资助名额较多。但这三项奖助学金的评比条件表述简单,条款仅有4—5项,其中前三项条款均相同:(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其它不同条件如: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条件太过含糊,致使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找不到明确依据。由于“条件含糊”,高校的决策者们在制定细则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细则的制定者不同,资助分配的标准也不尽相同。标准不~致,容易引起受资助对象心理不平衡,这不仅增加了资助工作的难度,而且影响了国家资助政策的严肃性。

1.3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启动地区间不平衡

202_年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开发银行选择在江苏、湖北、重庆、陕西、甘肃5省(市)启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以来,以上省市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力度逐年增加,已基本实现“应贷尽贷”,有效缓解了困难学生上不起大学的窘境。但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尚未在全国普及,部分边远地区的困难大学生因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尚未启动,而得不到贷款资助,常年拖欠学校学费,就连基本的温饱问题也要依赖助学金和勤工助学勉强维持。少数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困难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因学习基础和能力上的明显欠缺,他们获得各类奖助学金的机会大大消减。因此,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启动在地区间不平衡,使教育公平面临尴尬的境地。

1.4困难资助分配过分强调公平,缺乏效率

首先,严格根据困难认定的等级分配国家助学金的额度也难以体现公平。金额和名额按照固定数下放,分配到学院或班级层面时,如同求解三个变量的函数,为了与分配指标吻合,认定的实际情况往往要做调整,这不仅浪费了人力,而且不能做到对特殊学生特殊照顾。其次,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的获得资格缺乏与学生相关量化指标的衔接。虽然有评选条件,但由于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少数学习不认真、成绩差的困难学生也能取得助学金和助学贷款,使资助资源的效率急剧下降,容易在学生中形成“不劳而获”、“助学金太滥”的认识误区,难以弘扬公平正义之风。

2.高职院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公平实现的途径探讨

2.1 进一步完善困难认定制度,建立健全助困体系

首先,政府应大力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尽快在全国普及,实现“应贷尽贷”。其次,应合理分配困难认定的责任。具体说,要在乡镇街道建立困难学生调查制度并建立与《困难学生调查表》相对应的信息管理系统,每年定期维护两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信息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困难资助机构向省级资助中心汇总,再向学校发布。学校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同时,困难信息直接用于困难认定,简化了困难调查的手续。这一制度的建立和调整将有利于政府掌握困难家庭情况,也为高校困难资助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第三,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国家

奖、助学金和励志奖学金的评选条件,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和透明性。第四,增加勤工助学的资金投入,增设岗位,确保特殊困难学生“有需要就有岗位”,一般困难学生择优安排岗位。

2.2加强助困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优化有形和无形助困资源分配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力度的增强,助困工作的内容和内涵更加广泛,工作要求不断提高,工作量大幅增长。学校要按照一定的师生比例配足配齐工作人员,确保各项助困政策落实到位。同时,困难认定环节是困难资源分配的基础和前提,对困难认定结果要及时进行调整,做到困难名册“应删必删,应增必增”。重视无形助困资源的丰富和科学分配。国家的资助体系虽然为经济困难学生暂时解决了学费和生活费的困难,但是解决的只是对贫困的一方面即生理形式的剥夺做出的缓解或临时性消除。对于他们贫困的另一方面,即社会形式的剥夺,包括脆弱性、无话语权、无权无势、无尊严和无自主权利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补偿和缓解。因此,困难学生在精神上并不是轻松愉快的,因为他们承载了更多的家庭希望,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他们为自身能力、就业前景、情感生活等方面的隐忧而困扰,这导致他们精神贫困且心理压力巨大。而且“由于造成贫困生家境困难的原因各异,贫困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成长环境、学习生活环境等影响贫困生性格形成和心理发展的因素也各不相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态是复杂多变的。面对这些困境,教育者要用无形的助困资源对他们实施精神上的安慰、引导和帮扶,即社会救济。例如,建立老师与困难学生定期谈话制度;建立困难群体如勤工助学学生的协会,给予活动经费上的支持,鼓励他们定期开展“论坛”等交流活动;在他们中间开展减轻压力、增强自信的素质拓展活动;组织困难学生中的优秀典型举办励志事迹报告会,树立贫困生学习的榜样,使困难学生成为令人敬佩、催人奋进的独特风景。

2.3分配助困资源应体现“公平为先,兼顾效率”原则

我国现有的助困资源既来之不易亦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也就是说目前的助困资源仍然具有稀缺性。因此,在助困资源的分配上应体现“公平为先,兼顾效率”的原则。首先,助困资源分配中的条件需标准化。细化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对申请者学业成绩的要求,或者制定出参评的最低学业要求,同时给出10%左右的名额空间用以解决一些特例。这样,可以把有限的资源与“免费午餐”划清界限,困难学生得到资助的机会是均等的,这体现了公平;同时得到资助以努力学习、全面发展为前提,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良好品质,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营造良好学风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态度、高校学风的好转也是助困资源使用效率提高的体现。其次,克服助学金分配中的机械化。助学金原则上按照1000、202_、3000元三个等级进行分配,但根据实际情

况可对名额进行小幅度的调整,对少数人的金额可上浮或下调。比如,少数特困生虽然学习很努力,但由于学习基础差、学习成绩不理想得不到奖学金,家乡生源地助学贷款又没有启动,在助学金评比时可以适当照顾,提高助困资源的使用效率。又如,对于少数介于困难边缘的学生,宽容一些可以算困难学生,严格一些可以不算困难学生,这样的对象在困难认定时应特别慎重,如果认定得不恰当,不仅容易造成学生的攀比心理、破坏资源分配的公平,而且会使助困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

第二篇:资助论文

我是如何运用资助政策保生的

乔金凤

近年来,国家资助中职学校经济困难学生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为越来越多的贫困学生解决了学习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那么我是怎样运用资助政策来做好我班的保生工作的呢?

首先我通过主题班会加大对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同学们懂得国家为解决贫困生读书难问题,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实施新资助政策,加大对中职学生的资助力度,资助政策实施以来,从根本上缓解了因贫困而读书难的问题,受到中职师生和社会的广泛赞誉,新资助政策在解决贫困生读书难的同时,也对非贫困同学起到了激励作用。在宣传中我重点强调了要“以诚信为本”,因为在我们生活中也存在少数的学生为争名额弄虚作假,等对学生健康成长十分有害的问题例如:(1)缺乏诚信,弄虚作假。因为资助金额较大,对学生诱惑很大,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并不困难,却开一些假证明,以骗取助学金。(2)不正确看待国家助学金。对资助政策存在错误认识,认为:我贫困,所以我就该受到资助的错误观念。有的贫困学生因为表现不佳没有获得助学金,不但不检查自身原因,反而通过违纪等消极行为表示对政策、学校、老师的不满。(3)不恰当地使用国家的资助。有的贫困生在领到助学金后不是把钱拿来用作学费或生活费,而是随意挥霍浪费,甚至买一些奢侈品。(4)恶意欠费。在助学金评定过程中,有些学生是实实在在经济困难,交不出学费,只能暂时欠学费,但有些学生明明有学费,为了表明自己 “十分贫困”,故意拖欠,以获取助学金。

其次我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来约束学生,使享受资助的学生懂得感恩。

我班制定了一套班规,对违纪学生进行扣分,根据资助30%的比例,我班应该是13个,资助名额就给排名前13位的同学。对那些不想读书表现又差的同学,就算是家里穷,我也不会给。家里困难可以享受助学金,读书成绩不好也可以享受助学金。但是表现不好怎么也没有理由要的。例如我班奉谋奇是一个从江华的瑶山里走出来的孩子,父母亲都不是文化人,他们只能靠干力气活供孩子们上学,家里本来条件就差。屋漏偏逢连夜雨,行船又遇顶头风,偏偏遇上去年腊月24日他父亲又发生了一次车祸,把一个人闯死了,赔了十多万元,他父亲头部受伤住进医院两个多月,同学们告诉我这个情况后,我就跟他取得联系,叫他不要因为家里遇到灾难而放弃学习,下期的助学金保证给他,因为他是我班的副班长,工作认真负责,各方面表现很好,家里遇到困难,我只能给与极大的安慰,经济上能够给与帮助的尽量帮助他,我只能考虑将助学金资助他完成学业。这个学期开学他就来到学校报到了,如果没有这么好的政策,没有助学金的资助,他的读书梦想也许会在他家境的窘迫之下成为泡影。而我班流失率又多了几个百分点。

对于国家给予的各种资助,我要求学生倍加珍惜,一定要怀着感恩的心,励志人生,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投身于构建和谐社会伟大工程中去,用智慧和知识来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同时教导学生要合理计划,把钱花在值得的地方。有条理有计划地利用助学金,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用。要做到勤俭,决不奢侈浪费。,要让学生明白他们现在的任务是什么,既然得到了资助就不要不会轻易放弃学习,一定要更加努力,要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不要让老师和父母失望,同时教育他们懂得感谢党和政府的关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以后长大了经济独立后也要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需要帮助的人。

教育要正确认识国家助学金的意义与作用。国家助学金不但大大减轻了贫困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让那些贫困生的生活与学习得到了物资保证。让他们能够更加安心地学习,让他们更加懂得知恩图报,培养了他们的生活自信心,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国家的助学金,它给了贫困生温暖,它让贫困生看到了他们的世界也有美丽的色彩。它真正震撼了他们的心灵,改变了他们的价值观,知道了生活并不是没有希望,知道了这个社会充满了爱。

第三篇:资助_论文

助学伴我成长

我是一个从平凡的乡村走出来的孩子,父亲是一般的农民,妹妹和弟弟都是高中生,供着上学。可一年的学费和几千的生活费,对于父亲真的很累很累。所以打我懂事起,就帮家里分担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

我来到学校以后,为减轻父亲的负担,我申请了国家助学金,但是我知道人生的路还很漫长,而我的父亲收入低,我总有一天自己总会走入社会的,所以,我非常想靠自己的力量去打点工。我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的学习,不仅是靠自己努力,也有亲朋师友的关心,更有学校、党和政府的关怀。是的,如果没有这么好的政策,我就不可能获得学校的各种奖学金和助学金,我的大学梦想也许会在我家境的窘迫之下成为泡影。

当我拿到国家助学金时,感觉很荣幸,同时也多了分忧虑。因为我想起了辅导员对我们的教导:你们获得了国家的资助,一是要怀着感恩的心,回报社会;二要合理计划,把钱花在值得的地方。“我对自己说我会有条理有计划地利用国家给我的助学金和奖学金,让它在我手中发挥最大的效用。做到勤俭,决不奢侈浪费。就是这份忧虑深深地留在我的心里,是感激,是鼓励,是爱心,也是责任。助学金和励志奖学金对我的帮助,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多的是它给我带来了言之不尽的鼓励和发自内心的责任感,使命感,于是我更加明白我的任务是什么,我不会轻易放弃,一定要更加努力,不让国家和学校失望,对自己负责,同时也感谢党和政府对我的关爱。”滴水之恩当涌

泉相报“,以后等我自己经济独立后我也将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需要帮助的人。

党和政府对我的帮助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也是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灵的慰藉,让我感受到温暖,让我感受到温暖,让我安心学习,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挑战生活,挑战自己,此时此刻我感到很荣幸,心里充满着感激,感谢国家的助学政策,使我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减轻了我家的经济负担。感动国家和学校对学生的关怀如此无微不至。它像一阵及时雨,滋润了我的心田,打消了我对缺钱的忧虑,使我可以全身心投入学习生活中去。如此细微的关怀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爱的温暖,更让我感觉到我肩上的担子重了。洪战辉的一句话讲得好:贫穷并不是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我决不能让学校失望,我要学会自强,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意。“我感激党和国家完善的奖助学体系。党和国家的助学政策帮助与培养了无数个像我这样的贫困学子,使我们在黑暗中拥有了无比珍贵的光明,从而可以到达胜利的彼岸。借此机会我想表达一个心声,感谢党和政府对我的关怀,感谢学校对我的培养,我会继续努力,怀着感恩的心,励志人生,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投身于构建和谐社会伟大工程中去,用智慧和知识来回报国家,回报社会!

在一个拥有爱的国度,我们的党和政府对那些生活困难的群众给予无私的帮助,不仅帮助他们脱贫,还帮助他们的孩子,使其都不因

为家境的窘迫而辍学,使他们能够走进理想的大学,去追求自己心中的梦想,去实现自己美好的未来。生活在这样的国度里,我们当应该感到幸运,因为我们不会因为家境的贫困而失学,也不会因为家境的贫困而失去追求自己理想的机会。我们当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给予我生命的父母,感恩老师对我的栽培。谢谢给予我生命的父母,感恩给予我关怀的家人、朋友,是你们给了我温暖和爱。感谢我的伟大的祖国,是你给予我生长的土地,给予我光明的未来,是的,我爱这个温馨的国度。因为它给予了我生存的阳光。如果没有这缕阳光,我这个来自乡下的孩子说不定已经因为家境的贫困而枯萎了!而在感恩的同时更要下决心去努力学习,努力拼搏,我的家虽然穷,但是我有志!我相信自己将来一定可以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去报效这个曾经给过我们很多很多的祖**亲!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农大大家庭的温暖与关爱中,在国家与社会无私的接纳和奉献中,我要怀揣感恩,自立自强,贫而志坚,刻苦学习,拥抱明天,拥抱希望,拥抱属于我的未来!用智慧和知识来回报国家,回报社会!我为生活在这样拥有爱的国度而自豪!首先,感谢国家对我们贫困大学生的关怀和关爱。我很幸运地来到这所学校,因为它不仅帮助了我实现了大学梦,而且庆幸自己可以在这里安心地学习,不必因为家里贫困的经济状况而为大学的生活费发愁,从而成为我学习的一个绊脚石。因为国家帮助了我,我不必太拮据地生活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一直很刻苦地学习,学习成绩一直保持班级前列;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争取精益求精,牢记”明德求真,笃行自

强"的校训,努力充实和完善自我。我就刻苦读书、努力钻研,以求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善家里贫困的处境。功夫不负有心人,近一年来的学习,由于我的刻苦努力,国家的关怀和学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我。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进入大学是我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这是我离开家庭生活,第一次独立参与 活。这是我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第一次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也是我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这是我最后一次能够全心建立我的知识基础。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成长历程。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的,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理想环境。

现在我还是一名学生,我深知学生感恩国家和父母最好的方法就是努力学习知识和技能,只有具备知识和技能,才能为建设祖国贡献更大的力量。也许,前方还有许多困难在等着我,但我的心却异常坚定,是国家的资助政策和学校的关怀,给了我力量去战胜人生的挫折。我要回报的不仅仅是父母,还有关心我的学校和老师,更有让我重新点燃心中理想的党和国家!

姓名:胡春红 学号:201001820505

第四篇:资助论文参考题目(精选)

江苏省资助育人研究征文主题

一、进一步完善经济资助工作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与工作细则;

2、生源地助学贷款的优势及如何有效实施;

3、经济资助手段多元化及其资助效用探讨。

二、进一步开展思想指导工作

1、特定学生群体“心理贫困”的特征与心理扶贫;

2、各类资助对资助对象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与纠偏;

3、让大学生回报国家和社会的理论探讨与工作方法。

三、进一步开展能力培养工作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水平现状及帮扶措施;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与实际锻炼;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特征与指导帮助;

4、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和有计划理财,正确制订并严格执行国家助学贷款偿还计划;

5、指导学生加强对家庭、国家和社会的感恩心理,有目的地培养和提高回报意愿和回报能力

第五篇:学生资助工作论文

辅导员不仅是基层资助工作的实施者、资助政策的传播者,更是贫困学生心灵的保护者、“奖优”的激励者。在资助工作中,辅导员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呢?

1、深入领会国家的资助政策,全面落实资助政策

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实行“政策导向明确、多元混合资助”的基本原则。一是在资助力度上,辅导员需要按照国家的政策要求,落实以帮助贫困学生为主的资助政策体系。二是在政策导向上,在帮助贫困学生享受教育机会的同时,还要激励他们追求卓越。三是在资助方式上,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对贫困学生采取奖、贷、助、补、减等多种方式进行资助,充分发挥政策的整体效应。四是在工作的落实上,形成以党总支副书记为办公室主任,负责资助工作的辅导员为副主任,年级辅导员和院系资助助理为组成成员的资助工作办公室的组织结构。

2、做好贫困认定,准确把握学生层次结构,实现公平资助

为了体现学校的育人功能,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将学生分成“家庭经济不困难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两大类,再将两大类细分为十个小类。首先,结合具体的贫困学生的情况,制定一个综合的贫困学生认定标准;其次,成立以年级为单位的认定小组,以辅导员为组长、班主任为副组长,两名学生干部、三名普通同学、一名女生代表为组员的认定评议小组,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审议;然后,由负责资助工作的辅导员为组长、各年级辅导员为组员的院系认定小组进行院系认定工作。最后,结果公示无误后交资助中心。

3、“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相结合,培养感恩之心

贫困学生作为学校的弱势群体,内心是非常渴望温暖的。针对学生个体,可以单独谈心,分析他的长处和优势,肯定他的优点,鼓励他去参加活动、多做工作,磨练自己,锻炼胆量,提升素质。针对学生群体,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资助”。第一,可以举办“自强不息、卓越人生”的报告会,用身边奋发图强的优秀学子的感人事迹激励他们,帮他们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第二,可以在院系设置不同的、以勤代补的岗位,有意识地锻炼他们参与社会工作,增加人际交往,结识朋友,提高综合能力。第三,开展义务支教、回报社会的活动,带领他们走出学校、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们。

4、“资助”与“奖优”相结合,构建和谐班级,营造良好校园风气

负责资助工作的辅导员要善于把“经济资助”与“奖励优秀”相结合。经济上的帮助能够使贫困学生减轻经济压力,解决一定时间内的后顾之忧,使贫困学生能安心学习,同时借助国家奖学金对优秀学生的奖励建立激励机制,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公平竞争的学习、培养机制,使越来越多的同学关心国家资助政策,关心自己的个人素质以及班级整体的协调发展。建立个人与个人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院系与院系之间的良性竞争机制,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风气,培养学生对班级、对院系、对学校的集体荣誉感。

资助论文(5篇材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