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编辑:轻吟低唱 识别码:16-997375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16 17:53:4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认识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源自清初儒学大家顾炎武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此举是他的社会主张,意思就是说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虽然,这是在明朝灭亡,清朝建立时提出,但这已经不仅仅是计较某个王朝的兴衰,某个帝王的更换。他着眼的是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号召人们为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战斗。这不仅仅在当时有重要意义,在现在,其内涵对整个民族而言也意义非凡。

首先,对国家而言。国家是全体国民的国家,全体国民生活在这个国家里,其生死存亡,成长发展和国家的兴亡是密切联系的,不可分离的,也可以说一个国家的安定和和谐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如若一个国家始终处在一个战火纷飞,**不堪的情况下,其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就不可能得到正常的发展,甚至出现整个社会的倒退。就像阿富汗,伊拉克一样,在近十年的战乱中,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系统都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人们的生活收受到了非同寻常的破坏,有的甚至连吃饭,出行都有问题。社会的各种设施都被破坏殆尽,试问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想要让自身得到较好的发展,如何能实?一个人要活得自在又如何能做到所以对个人而言,我们的责任不仅仅局限于让自己过得好,更重要的是为整个国家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把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石建设得稳固,而做到这一点就要做到心系天下。古人说:“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古代的仁人志士来说,他们关心的和我们关心的在形式上可能和我们不同,但是在内涵上都是大同小异,都是关心自己的国家。要做到心系天下,我们就应该广泛涉猎国际国内的时事政治,新闻,密切关注自己国家的发展动向。多看,多听,多思考这样才能对自己国家的动向有比较深透的了解,而这才是积极关心国家大事的前提。在充分了解这些后我们要做的就是积极关心国家的各类事务,积极响应国家的正确的各种路线,方针,政策和坚决地执行这些路线,方针和政策。这样来说,我们也只能从表面上做到与国家的发展接轨而最重要的是我们能与国家的发展在内在上接轨,那如何做到呢?也许古人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疾呼“少年中国”。这篇慷慨激昂的雄文,也充分体现了这位伟大的改革家和思想家对国家和民族的强烈责任感。在其“少年中国说”中提出“故今日之责,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有于地球,则国雄与地球。”这段话想要表达的就是我们青年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强大基础,国家的发展依赖于青年,青年的质量决定一个国家的发展质量。所以,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努力提升自己,从各方面塑造一个合格的祖国建设者,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放眼现在的大学生们,他们即将成为祖国的建设者,他们是离建设前线最近的人。但他们又在干什么?能够无愧地说他们已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吗?古人都能发现自己,促使自己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我们怎么就不能呢?我们可以,我们可以让自

己真正地成为那个国家兴亡的有责之人,我们可以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承诺在我们身上实现。

然后,对个人而言,国家的发展要依靠我们。有了有实力的人,国家才能发展。国家的发展依赖于个人,就像上个世纪初的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国之不国。此时,志向和能力兼具的孙中山站出来领导资产阶级进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革命。从而推翻了君主制度,使中国向前迈进了一步。随后,中国革命陷入徘徊,毛泽东出来了,他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革命斗争,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这些改写历史的伟人,都是从小成长起来的,他们从小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进而奋发地努力,从而造就了他们伟岸的身躯和不朽的人格。所以我们青少年应以振兴国家为己任。从小就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真正地把国家的兴亡和自己的学习联系起来培养自己心系天下的志向。只有我们青少年都具有这种安危意识,我们国家才会有发展的动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

反观现在世界形势,有哪里是太平的,有哪里不是明争暗斗。就在我们周边,东海钓鱼岛问题,南海主权问题,西方国家的中国威胁论和美国对日,韩,澳,菲出售F-35战机等都涉及到国家利益,甚至主权问题。如果我们不努力,不奋斗,不心系国家,那么十年后,二十年后,我们能拿什么来保卫自己的国家。若国家不再安宁,那我们从何谈自己的发展,我们的根基不固时,我们也就成了飘荡游走的无根之民。所以让我们在心底树立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识。为国家的崛起奉献自己的力量!

天下兴亡,你我的责任!

第二篇: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认知:

1.知道爱国志士反抗侵略、报效祖国的事迹。

2.懂得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也就没有个人的前途和幸福。

3.懂得为国效力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情感:

敬佩为国捐躯,为国效力的爱国志士,并愿意向他们学习。行为:

1.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建设事业。

2.能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建议

(一)九至十三课是对学生进行国家民族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的教育。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一单元主要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以及对祖国的责任感、义务感。同时使学生了解我国现阶段的有关大政方针。

本课是在前几年级向学生介绍爱国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学习爱国人物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精神的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教育学生认识祖国与个人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对祖国的责任感,引导学生立志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高尚道德情操和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立国安邦的精神支柱,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和维系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的强大纽带。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这一爱国主义传统,动员全体人民以饱满的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祖国尽责效力,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热爱和忠于祖国的道德情感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也不会自发地产生,需要从小培养。因此,反复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不断强化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很有必要。

(二)课题和课文前的导入栏目,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点出这一课要讲的观点。此言出自明清思想家顾炎武,原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里的“天下”即祖国之意,后来人们也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清楚地表达了对祖国的忠诚、热爱之情和责任感。教材取了后一种说法。“匹夫”泛指平民百姓。这句话的意思是作为一个平民百姓,也应关注祖国的命运,以为国效力为己任。充分认识这一名言的含义,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长大要为国效力的责任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课文讲了三层意思。

1.祖国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祖国的兴衰与每个中华儿女息息相关。

课文通过新旧社会对比,说明国富则民强,国破则家亡的道理。教师在讲解时可以以此为线索,利用事例或图片,让学生通过感性材料明白这一道理。

2.祖国的富强要依靠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为国效力是每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课文从三个方面说明这一道理。

第一,在祖国危难之时,为了祖国的独立、统一和人民的解放,无数爱国志士为国捐躯,甘洒一腔热血。课文列举了鸦片战争以来,各个时期为国牺牲的英雄人物,这些人物有些是为反抗外来侵略,有些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所选人物均为学生较熟悉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回忆、讲解这些人物的事迹,体会先烈们的崇高精神。

第二,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为了使我国早日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许多有志之士,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离开温暖的家庭,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国效力。这方面的事例,在前五年的思想品德课中已有所介绍,如华罗庚、邓稼先、王进喜、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科技人员的事迹等等,教师可以借助学生以往学习的知识,让他们进一步体会这些模范人物一心报效祖国的精神。

第三,在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仍有许多人把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几十年。课文讲了大庆新时期铁人王启民的事迹。这样的人物事迹还有很多,如李国安、孔繁森等等。教师还可以结合当时当地的材料,进行讲解。

3.少年儿童要从小树立以祖国的富强为己任的思想,立志为国尽责效力。

这部分只是在课文最后一段中提了一下,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强盛不仅是老一代的责任,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方面内容在下一节课结合讲未来的宏伟目标时,还要进一步讲解。

(四)本课课后练习安排了两个栏目。

第一个栏目“述说”,设计了两个题。第1题是让学生再讲几个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无私奉献的先进人物的事例。目的是通过模范人物的事迹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今天应该怎样履行自己对祖国应尽的责任。这个题可以在讲解课文过程中完成。第2题是让学生谈一谈作为一个少年儿童能为祖国建设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并在行动上积极参加一些为国尽力的活动,从小培养对祖国的责任感。这道题可以结合课文最后一段讲解来完成,也可以在讲解课文后完成。

第二个栏目“阅读”,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名言,有三句。第一句是华罗庚的话,表达了他与祖国和人民同命运的思想感情。第二句是苏步青的话,表达了他愿为国家献身的报国之志。第三句是林巧稚的话,同样表达了她与祖国和人民同命运的思想感情。要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体会这些爱国志士的思想感情。

第二部分讲述了徐悲鸿为祖国争气发奋学习的事例。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个人与祖国是不可分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应当有自尊心和自豪感,并为祖国尽责效力。

(五)本课教学的难点是对爱国人物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和体会。对于爱国人物的事迹,学生知道不少,关键是如何通过对人物事迹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应该看到,当今社会上一些人中存在的只讲个人实惠,不讲理想和祖国利益的错误思想,对学生也有影响。我们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启发学生与这些爱国人物产生思想共鸣。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讲解。

第一,通过事例对比,启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认识个人与祖国的关系,体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第二,通过对爱国人士精神境界的剖析,激发学生对他们的敬佩之情,引导学生以这些人为榜样,立志做一个对祖国有所作为的人。

教学设计示例

第九课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爱国志上反抗侵略、报效祖国的事迹。

2.懂得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也就没有个人的前途和幸福。

3.懂得为国效力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情感:

敬佩为国捐躯,为国效力的爱国志士,并愿意向他们学习。行为:

1.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建设事业。

2.能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教学过程

一、观看资料,导入新课

1.请同学观看1999年5月8日凌晨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2.是啊,这件震惊全球的事发生后,每位中国人都感到非常的气愤。我们都决心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因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啊!

3.板书课题: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1)这里的“匹夫”指谁?

(泛指平民百姓。)

(2)课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作为一个平民百姓,也应关注祖国的命运,以为国效力为己任。)

(3)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激情明理

1.出示投影,指名读课文第一、二小节。

(1)在旧社会,为什么中国人不能进自己国家的公园?

(国家贫穷落后,被帝国主义侵略,外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为所欲为,中国人连最起码的尊严都没有。)

板书:国家落后人民受辱

(2)当时中国人不仅在国内受到屈辱,在国外更是受到歧视和侮辱。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后的阅读

(二),把外国学生说的话画出来,谈体会。

(3)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自己做了国家的主人,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外国轮船要在中国领航员的引导下才能进港;外国人到中国旅游、参观,都必须按有关规定办理出入境手续„„)

(4)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

板书:国破则家亡 国富则民强

2.“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祖国的富强要依靠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为国效力是每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

(1)四人小组学习第3~6节,出示投影,讨论:

①人的生命是很可贵的,可先辈们为什么为了祖国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因为他们深深懂得:保卫祖国,拯救祖国是自己的责任,为了民族的独立,祖国的解放,他们宁愿牺牲个人的生命。)

②钱学森、华罗庚等人为什么放弃国外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当时他们是怎么想的?

(他们想:建设祖国是每一个中国人责无旁贷的义务。)

③新时期的铁人王启民为了使祖国早日实现现代化,他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在书上画出来,读一读。

(2)学生交流后,出示“读一读”中的第一句和第三句,读读,背背。

(3)你还知道哪些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无私奉献的先进人物的事迹?

(4)这些事例都充分说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中华儿女为国效力,前赴后继。

板书:为国效力 前赴后继

3.我们的先辈深深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一道理,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祖国的忠诚、热爱和责任感。那么,

第三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教案

国防教育备课教案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近代以来我国反侵略斗争史

李友华

202_年4月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课内容与多媒体课件,回顾和了解中国近代的反侵略斗争的历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的斗争精神。牢记历史的教训,懂得国防强则国强的道理。

2、通过讲课,认识祖国与个人的关系,树立对祖国的责任感、义务感。增进学员的爱国感情;热爱祖国,立志报效祖国。

授课对象:

民兵预备役官兵

机关干部职工 资

料:

多媒体课件、图片

背景资料:

长期的和平环境容易使人产生松懈麻痹思想,国防意识开始淡薄。世界军事变革风起云涌,国家安全和主权永远是第一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教学设计:

分别从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甲午海战和抗日战争四个阶段讲述中国反侵略斗争史,每个阶段选取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和人物做重点介绍,使学员了解中国人民英勇顽强的斗争历史。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谈谈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的话题。

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他的《日知录.正始》里有过这样的一句话:“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的这句话被近代伟大的启蒙家梁启超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里的“天下”指国家(祖国),“匹夫”泛指平民百姓。后来人们常常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来表达对祖国和民族的忠诚热爱以及责任感和使命感。意思是: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帝国主义的强权与军事侵略,让中国人民陷入了深重的灾难。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就是有关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的那段难忘的历史。下面请大家看一组录像。

播放课件2、3(中国军民奋起抗英)

一、鸦片战争掀起了反帝的浪潮(板书)

结合课件内容,教师配以解说:

1、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上一共有两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两次鸦片战争使旧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中英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

史称第一次鸦片战争),与中国禁烟有关系,所以历史上称为“鸦片战争”。英国政府发动侵华战争根本原因是借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在中国开辟他们企盼已久的商品市场和掠夺原料的产地。

1840年6月,载有4000多人的48艘英国军舰出现在我国广东海面,以侵略军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为标志,中英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2、播放课件4、5(林则徐虎门销烟)

教师解说:英军远途而来,珠江口虎门守军将领林则徐采取“以守为战,以逸待劳”的战略,组织渔民夜里顺潮放火船,引燃敌船。广东军民合力,戒备森严。英军无隙可乘,沿海北上,攻陷浙江定海,进逼天津,威胁北京。

3、、播放课件

6、(关天培壮烈殉国)

教师归纳:负责镇守虎门的清军将领是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这位62岁的老人在18艘敌舰的进攻面前毫无惧色。他亲自点燃巨炮,率领将士与敌人殊死搏斗。重创敌舰3艘。终因弹尽援绝,他身上受伤数十处,鲜血湿透了衣甲,仍与敌人肉搏,直到牺牲在虎门炮台上。

这次的战争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大无畏精神,由于清政府官员的无能腐败,最后英军占领虎门城北后山顶上的四方炮台,居高临下,轰击城内。城中一万多清军慌乱无主。只好竖起白旗,命广州知府出城向敌人求和。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斗争就这样被扑灭了。那位学员来说说,战争失败的原因除了人为的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呢?(点名提问,教师做补充:中国没有强大的海防。)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谈话引入: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认为,只有采取强大的军事压力,才能从中国取得更多的权益。于是,英、法两国各自寻找发动对华战争的借口。这次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1、播放课件7(.定海之战、吴淞之战、镇江之战形势图)

2、播放课件8、9(清军使用的船只、武器和英、法军队对比)

教师归纳:清军在历时4年的抗击英法联军的战争中最终失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清政府政治腐败,实行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对外妥协投降的反动政策。其次是清军武器装 备落后、作战方法笨拙也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第

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侵略军已装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如发射圆锥形弹丸的线膛后装步枪、线膛后装火炮以 及便于浅水航行的蒸汽炮艇等),而清军的装备却仍停留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水平(仍是鸟枪、抬枪和发射球形弹丸的前装炮及冷兵器),加之炮台构筑仍是露天式的,经不起侵略军炮火的轰击。作战方法上,英法联军注意水陆协同作战,以强大炮火掩护 陆军登陆,陆上战斗采取散兵战术,而清军则固步自封,墨守陈规,忽视陆地纵深设防,不懂散兵战术,所以一败再败。清政府却对此浑然不知,这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清王朝 和以它为代表的中国封建制度的没落。

三、三元里人民抗英(板书)

谈话引入:

在鸦片战争中,抵抗侵略的既有一部分清军中的爱国官兵,还有刀斧犁锄在手即成军器的普通民众,三元里人民联合抗英是其中最光辉的一例。

英军占领广州北部各炮台以后,经常四处骚扰。英军暴行激起广州地区人民的愤怒。1841年5月末,英军闯到三元里一带抢劫,三元里的农民、渔民、手工工人在丘陵起伏的牛栏冈与英军激战,打败英军。请看一组图片:

1、播放课件10(三月里人民抗击英军)

教师归纳:三元里抗英斗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敢于同西方资本主义强盗拼搏的斗争勇气。它像一面鲜艳的战旗,激励着英雄的中国人民。

四、中日甲午海战(板书)

教师谈话引入:1894年在中国黄河海面爆发了中日甲午海战。因为1894年是中国的“甲午年”史称“甲午战争”。是中国乃至世界近代史上的又一次反抗外族侵略的重大事件。

1、播放课件11、12、13、14

教师解说:中日甲午战争是一场日本发动的非正义侵略战争。甲午海战前,中国海军曾拥有大小鱼雷艇30艘,其中27艘由德国制造,1艘由英国制造。从中法战争结束到甲午战争爆发的九年,是中国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一段最好的时期。此期间的清政府,看到经过数十年的洋务运动,在一系列的军事对抗中,已经不像鸦片战争时那样,洋人几艘炮舰就应付不了,所以不免有些飘飘然。又在与西方各国打交道的过程中,意识到西方人并无意吞并国土,只是想在贸易上占些便宜而已,于是就更加放松了军备意识。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舰龄渐渐老化,与日本新添的战舰相比之下,火力弱,行动迟缓。1891以后,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钱被慈禧拿去修颐和园了。

播放课件15(甲午海战中双方力量的对比)

教师解说:其中,日本舰队平均航速达19.4节。速射炮的发射速度是原后装炮的六倍,由此计算,日本舰队的火力实际上相当于北洋舰队的三倍。

教师归纳:甲午战争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而中国的国际地位则一落千丈,财富大量流出,国势颓微。甲午战争的失败,在一场原本势均力敌的海战中,北洋水师遭受重创,以至后来的刘公岛之战全军覆没。历史再一次告诫我们一个道理:国防弱则国弱,落后就要挨打。历史留给我们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伤痛。

五、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板书)

教师谈话引入:从1840年以来,帝国主义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等,都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结束。中国抗日战争,是指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开始,由日本帝国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两国军队鏖战八年,至1945年9月2日,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1、请大家看一组图片:课件16(播放南京大屠杀场面)解说:

2、抗日战争经历的重大战役 课件17、18

3、、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抗日战争能够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播放课件19、20、21、22、23、24)

4、请大家提出问题。

教师归纳:其主要特征有5条:(播放课件26、27)

1、全国共同抗战。

2、主要有两支抗日力量。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

3、两个抗日战场,中国国民党面对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

4、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支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结束。

5、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2、在敌后,八路军开展了敌后根据地,用地道战、地雷战配合主力部队打击敌人,起到了牵制敌人的作用。

5、播放课件25、26(《地道战》片尾)

教师归纳: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全民参战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是中国人民取得完全彻底胜利的一场战争。

抗日战争扭转了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屡败的局面,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防力量迈进了世界先进行列,但是我们要勿忘国耻,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的斗争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四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对于旧社会的西藏在座的每一位也许觉得不理解,只因为那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我们只是听说或了解祖辈们的故事。但是请听我说,这样的不理解恰恰说明了我们的幸福。那铁证如山的历史和水深火热般的生活,一件件、一个个的告诉我们什么叫苦不堪言,什么叫生不如死,而那仅有5%的全贵族们却人生不知苦滋味,摧残农奴的身心,当成了自己玩乐的方式,却全然不会在意良心上的谴责。所以平等与自由便成了农奴们日夜所盼望的梦想。这大抵就是50多年前的雪域高原,人们所能想到的是黑暗、残暴以及封闭。

当历史的脚步走到了1959年3月28日,一次让人欢天喜地的,焕然一新的变革响彻在世界的屋脊,雪域高原这片沉睡了近10个多世纪的土地终于复酥了。曾经的那首“山上没有主的野兽,山下没有主的人”也换成了“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孩子,他们的妈妈叫光明;汉族和藏族是一个妈妈的孩子,我们的妈妈叫中国”。是啊!是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是共产党解救了千百万个藏族人民。从此以后的西藏真可谓是日新月异,变化万千,与时俱进。西藏自治制度的成立,天路的通行,西部的大开发,安居工程的建设,以及孩子们的三包政策,等等这一切无不说明了:党的光芒照亮着雪域高原的每一个角落,党的优惠政策关照着西藏人民的点点滴滴。岁月的脚步总是那么马不停蹄的追赶着,然而祖**亲对西藏这懵懂少年的关照一直是有增而无减。

相比解放前的西藏,八十年代出生的我是幸运的,因为作为一个山沟里的孩子,我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相比解放前的西藏,八十年代出生的我也是幸福的,因为作为一个求知者,我没有任何的经济负担就可以走进知名的学堂;相比解放前的西藏,八十年代出生的我甚至是福星高照的,因为短短几十年的人生,我桃李满天下。穆旦曾经说过:没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在春天生发,到秋日枯黄,对于生活它做不出总结,面对绝望它也提不出希望。纵然我和像我一样的诸多兄弟姐妹还在为自己的小幸福而烦忧,可是我们已经站在了教育的大舞台上,扮演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角色;纵然我们的学生身在福中不知福,可是他们已经起航在知识的海洋里,听说着古今中外;纵然离共产主义的实现,还需我们更多的努力,可是中国十三亿人民的心早就拧成了一股力量,中国梦与我的梦心心相伴。

我们不仅仅要完成自己的小理想,还要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大使命;

我们不仅仅要安身立命、成家立业,还要与祖国同甘共苦、荣辱与共;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西藏的明天,同舟共济,乘风破浪吧!!

第五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演讲稿

注:文章内容属作者所有

国 家 兴 亡,匹 夫 有 责 1935年12月9日,日寇疯狂进攻我国华北大地,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在这民族存亡的危难关头,具有民族意识的学生开始奔走呼告,摇旗呐喊,树起华夏大地第一面战旗,他们面对军警的残暴镇压,毫不畏惧,用行动触动了国人麻木的神经,激起了国人的爱国热情。正如顾炎武所述:“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75年后的今天,我们虽然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但我们更应该居安思危。

纵观当今中国形势:国家统一大业尚未完成,贫富差距拉大,在中国的西北,依然有许多的贫苦农民靠着国家的补贴度日,诸多问题依旧困扰着我们。面对中国的崛起,世界上也有部分心怀不轨的国家的用偏见的眼光看待我们,更有甚者想尽各种办法来分裂中国,企图挑起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西藏、新疆的打砸抢烧事件,给我们留下的痛至今使我们难忘。10月份的钓鱼岛**使国人的神经再次绷紧,11月份美国却又不顾中国反对执意将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开到黄海军演。醉翁之意不在酒,美国正是想借重返亚洲为名,加强自己在亚洲的影响力以遏制中国发展。

这一系列事件正是他们所主导的一出出闹剧。为了保住自己在世界的霸权地位,他们甚至使出了关税壁垒、反倾销税、逼迫人民币升值等为人不齿的手段!我们必须清醒的认

注:文章内容属作者所有 识到形势的严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对我们来说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句时时应该牢记的诫训。

作为当代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爱国情操。纵使时光流逝,我们也不能忘记投汨罗江殉国的屈原那“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情怀,不能忘记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操,还有谭嗣同那“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炽热报国心。中国古代志士们以其坚贞不移的爱国情操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我们宣中学生更应该继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

其次,我们必须认识到学习文化知识的必要性。培根曾经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在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正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用知识来不断地充实自己。纵使我们在学习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我们也不应迷茫,更不应退缩。牢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最后,作为学生,我们要更多的了解时政信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通过了解时政来激发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让我们用热血证明给世界看:中国这条沉睡的巨龙已经觉醒!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