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新课程理念
编辑:梦里花开 识别码:16-924600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25 17:39:50 来源:网络

第一篇: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理念

1、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

2、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新课程渴望更多的答案从学生的嘴里说出来。

3、教师上课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

4、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

5、“给”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关键在于教师怎么导。

6、教学方法:①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②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教具演示法、实验法)

③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作业法、调查法)

④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法、启发法)

7、学生学习方式

⑴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大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① 学习前的引导阶段(教师明确提出学习任务和学生要解决的问题)② ②深入学习阶段(教师重在讲授、启发、点拨)

③ ③巩固学习阶段(随堂练习、归类整理、提高性练习)

⑵探究学习:指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从而获得自主发展。

⑶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①提示目标

②小组学习

③小组反馈

④精讲点拨

⑤学习检验

⑥小组评价

8、“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变“追求学习的结果”为“强调学习的过程。

9、“学生行为”是观察“过程与方法”的重点。

10、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

①明确分组、分工

②选好合作学习的内容

③指导倾听与互助

④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

11、师生互动方法:

①教师导——学生练

②学生想——教师导

③学生议——教师导

④学生做——学生说

第二篇: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理念

一、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既有民主法制意识,又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功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由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

2.改变课程结构: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象,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及课时比例,并设立综合课程。

3.改变课程内容:改变课程“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深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改变课程评价:改变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和改进教师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改变课程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三、新课程的本质

1.新课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为基础。

2.新旧课程均强调基础性,但新课程范围更大,程度更深。

3.新课程以三个维度确定课程目标。

4.新课程要塑造新的课堂形象,成为师生生命共同体。

四、新课程的核心

1.全人的学生观。学生是处于一定文化遗产中的人,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世界背景中的人。

2.回归生活的教育哲学。

3.整合的方法论。

4.建立生成的思想和方法。

五、新的教学理念

1.课程观 即适应学生和社会发展的教学科目,人类创造的精神与物质文明以及自然界存在的物的总和。

2.教学观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沟通、合作、对话,是课程的创造与开发

第三篇:新课程理念学习制度

程——

学习中的新理念、新要求、新制度

程—— 学习中的新理念、新要求、新制度

为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落实新课程精神,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地进行学习,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认真组织了我校教师学习新课程,并对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制定了有关制度。

一、学习中提出的新理念

(一)以人为本、育人为本

(二)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

(三)树立师生交往互动的平等观(四)强调整合构建新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五)树立学生自主发展的活动观

(六)终身学习是未来社会人的基本生存方式

(七)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

(八)教师应有健康的心理和敢于批判的精神

二、学习中提出的要求及制度

(一)、学习的原则

采用集体统一学习与教师自学相结合的原则。集体学习注意把握课改的新动向,抓住当前的重点与焦点问题;教师自学要以集体统一学习的内容为导向,并注意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的搞好学习。(二)、学习的内容

学习的内容包括: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标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实施方案》,当前各级教育部门有关新课改的文件、关于课改的教育理论、学术报告等。

(三)、学习的制度

1、集中学习要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定学习内容。要做到“备、记、论、感”相结合。“备”即学习要提前做好准备,主讲人提前备好课;“记”即记笔记,记好课改理论学习笔记;“论”即讨论、辩论,一般分组进行;“感”即写感想,每人在学习之后,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2、分组讨论由各组教研组长统一协调,各组长兼有统一收集小组成员不同意见的责任。

3、教导处对各小组教师的学习活动有组织、监督的责任。

4、教师自学分学校统一定时与教师自定时两种情况。学校统一定时一般定在双周三下午(与集体学习间周进行),教师自定时间由教师自由安排,但要检查学习的数量和质量。

5、教师自学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刊学习,也可通过请教别人学习等。

6、教师自学的内容要做到丰富多彩,时空范围要广要大,以做到借它山之石攻玉。

(四)、落实的要求

1、学校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学习领导小组”组织指导检查课程改革理论学习工作。

2、学校积极组织教师结合教学过程进行校本培训,认真落实师资培训工作。

3、学校要经常派老师外出学习和各级有关教研人员来校指导,从理论上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4、集体学习活动由教导处统一组织协调落实。

5、学习笔记由教研组长、教导处双层检查验收,并由教导处定期反馈学习情况。

6、教导处对教师课改理论学习笔记定期检查,并将结果记入教师学期量化。

7、学校统一命题,每学期举行一次新课改理论测试,并记入教师量化成绩。

8、总结推广我校先进的教学经验,撰写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开发具有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第四篇:新课程理念宣传材料

新课程理念宣传材料

各位家长:

夸美纽斯说过:‚真正的教育不只在学校中,通过学校而且将在一生里洋溢和传播着教育。‛这也是我们新课改力求达到的最终目的。通过学校,使学生获得健全的人性和完整的人格,为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提供一个平台。究竟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有哪些创新之处?通过教育应当达到怎样的目标?家长们,您的孩子正在接受新课程改革下的学校教育,对于以上问题,您有必要做一了解。因此,请您阅读以下材料。

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围绕这一核心理念,以下将从四个维度进行具体分析:

(一)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

学生的整体发展从本质上说,就是指智力与人格的和谐发展,以形成学生丰富自由的个性。这就要求学校课程能为其提供整体的内容和时空。而现行的课程一方面过分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忽视对学生基本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另一方面过分追求学术化、专门化,专注于呈现抽象的知识符号,忽视了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也过分强调整齐划一,规模效应,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课程一定程度上异化为限制学生精神发展的障碍,个体的知识学习与精神建构产生了质的断裂,学生被动地过着成人为其预设的生活。据此,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人发展,反对权威主义和精英主义,要求所有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新课改倡导整体发展,把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统整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精神建构作为具体改革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新课程首先力图通过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形式代替一直沿用的教学大纲,国家课程标准是对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结果作出最低的共同的要求,而不是仅仅提供由专家认定的知识点,这就为学生经验的进入提供了方便之门。其次,新课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把学生本位取向、学科本位取向和社会本位取向辩证的整合起来,弘扬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设计理念。

(二)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整合

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是紧密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具有内在的、历史的统一,而审视现实,却发现科学世界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起着主宰作用,这就导致了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割裂,于是在学校教育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出现了空前的危机,教育过程丰富的社会历史被冷冰冰的知识接受和机械的理智训练所代替,生活世界里那种‚生动的主观性‛荡然无存,人的主体性失落了。因此,为了寻找现代人已经失落的精神家园,克服科学世界带来的人的生长危机、教育危机,学校课程必须重返生活世界,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作为重要的改革目标之一,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确立课程改革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另外,在增强课程生活化的同时,新课程也强调课程的综合化,改变过去课程结构注重学科本位的倾向。因此,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课程对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建,强调综合性,加强选择性并确保均衡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规定:‚整体设臵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课程设臵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到高中设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通过这些努力,以期学生所建构的不再是分科的割裂的学科知识,而是跨学科的、统整的知识体系。因此,新课程实现了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整合,保证了每位学生全面、均衡、和谐的发展。

(三)倡导建立新型的知识观

知识观既是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又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因此,确立新型的知识观,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知识从本质上讲,是内在于人的主观创造,是基于客观性之上的主观建构,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它的获得是一个积极的内化过程,是一个主动的生成过程。而传统的知识观视知识为静态的认识成果,知识外在于主体,与此对应的课程本质观把课程视作是由固定知识组成的预先存在于主体之外的封闭、静态的知识体系。这就造成课程与学生的对立,异己于学生而存在,远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世界,因此新课程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个体与知识不是分离的,而是构成一个共同的世界,进而恢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不断进取、谋求改变的人生取向和精神境界。

(四)建构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

课程改革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平台,为学校文化重建提供了契机,可以说课程改革本身也是学校文化重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另一方面,学校文化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改革的根本依托在于学校文化重建,甚至可以说,学校文化重建是新课程最深层次的改革。现代学校文化,是对现代社会文化反复选择、提炼后加以吸收和统整,并融合了学校科学人文精神和个性特色的一种特殊的现代文化结构,是现代学校教育内在本质的集中表现形式和生存方式,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学校文化本身的特点是经营与积累,而不是对外在文化的诉求。因此应当立足本校,从制度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环境文化等方面,建构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

1.建设人本民主与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

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发展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以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根本目的,通过科学管理手段建设富有特色制度文化体系。

2.建设合作的教师文化。

新课程倡导加强课程综合化,综合课程的实施使教师之间的合作成为必须。任何教师不可能具备所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实施综合课程需要教师之间的互补与合作,这有助于培养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使教师之间形成合作的文化,让学校拥有合作的教师文化,这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3.建设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是学校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是学生的主体精神,是一种个体间不断传递着的信息流,是受教育者的‚学习能‛所辐射的文化时空,是一种群体意识圈。学生文化包括德育文化、学习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文化、文娱体育和审美文化、生活与心理卫生文化等。在学生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应坚持‚育人为本‛,坚持发掘人的创新潜能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相结合。

4.建设丰富的环境文化

学校营造丰富的文化环境,需要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创造一种宽松宽容的、富有活力的教育气氛和校园文化氛围,使教育与管理浑然一体,在思想理念、价值规范上,在制度、模式、结构上,在物质环境、校园建设方面形成办学特色。

第五篇:高中化学新课程理念

1.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2.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空间,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3.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和化学科学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4.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5.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化学学习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7.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励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8.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更多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思考

论文摘要: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1.有效教学的意蕴。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而有效教学是一条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有效性是指:

1.1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表现。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牛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1.2教学有效性要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教师在课程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学效益的问题,不能为追求形式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

1.3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师对教学批判反思的能力,这些与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因素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发展。

1.4教学有效性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通过学生的自主能动学习,使学生有效学习,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1.5教学的有效性还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在保证教学有效性的条件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掌握教学设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阶段的一系列策略性的知识。

2.传统教学中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

2.1教学目标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偏差,使“熟能生巧”的理念逐渐演变成“熟能生厌”的现实,其结果就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教学效率低下。教师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和家长不得不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来弥补课堂教学没有完成的任务,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2.2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学的基本着眼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核心观念。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发展状态,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进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2.3师生互动性不强。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学生的活动。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问的活动实现知识信息和各种情感的交流,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从当前的课堂教学来看,师生互动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

2.4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固定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一些教师仍然固守原有的教学方式。

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实践。

3.1兴趣化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教材的编写风格及新课标的理念,都需要运用兴趣化教学策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常见的教学方法有:

①实验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通过做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②设疑法。“学则须疑”,通过设疑引发学生兴趣,然后经过讨沦分析,明白道理,从而提高学生认知能力。⑧竞争法。学习需要营造竞争的氛围,使压力变为动力。例如在进行元素化合物教学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化学方程式背默比赛,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④开展课外活动法。通过制作教具、模型,举办化学讲座、化学课外实验、化学竞赛、化学晚会、化学墙报、化学展览会,参观与化学有关的工农业部门,进行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撰写化学小论文等等活动,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有理有趣。这些活动能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2生活化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而化学教学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实施生活化教学。实施生活化教学要注意进行角色转换,重新给教师和学生定位,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学会倾听,欣赏和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走进生活,弥补课堂传授间接经验的不足,多组织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使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致力人文关怀,关爱每一位后进生,要关心帮助他们,以达到共同进步。

3.3信息化教学策略。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则必须实施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策略的最终目的是学生不再是信息简单机械的接受者,而要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运用者,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而实施信息化教学要注意:①内容不再只局限化学课本内容,要紧跟化学发展研究的步伐,让学生及时了解世界上化学发展动态和化学研究新的成果。②形式不再局限于口授耳听,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辩证、采访、上网、观看有关化学知识的影片和参观一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工农业部门等等,这些形式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激发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③授课者不仅是教师,也可以是工程师及研究人员,或者是具有丰富知识和实践的人都可以给学生作专题报告,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3.4探究性教学策略。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通过实验亲身经历和体会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实施探究性教学要注意在实验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获得体会。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要开展专题研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是什么? 新的高中化学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改革理念,当然课程评价的改革也不例外。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评价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评价目标由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将化学教学从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转变为“适合学生的教育”,树立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优质教育的服务理念。②评价内容由单纯重视知识的学习评价向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转变。改变以往以知识学习为主的单一评价;强调与课程目标吻合,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挖掘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③评价方式由单纯重视纸笔测试向综合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转变。提出了与新课程相应的3种评价方式,即纸笔测验评价、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由于纸笔测试仍然是高中化学新课程评价的有效形式,但在评价功能和评价结果的使用上将重点放在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强调过程性、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综合;学习档案评价是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学习和反思的过程,学生可以从多方面收集档案的内容;活动表现评价是在学生完成一系列任务(如实验、调查、设计等)的过程中进行的,它通过观察、记录来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注意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提高评价的有效性。④评价主体由学生的被动参与评价向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转变。高中化学新课程评价,特别要强调学生主体在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学生在评价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建立开放宽松、师生互动的评价氛围,鼓励学生个人和小组进行自我评价、小组互评,促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发挥元认知的调控作用,优化学习过程。

学分认定和学业水平考试的方式和要求都将依据高中课程标准进行,具体形式由各实验省自主制定。例如,有的省将举办全省统一的基于模块的学分认定考试;有的省将采用学业水平考试,并将折合成一定的分值进入高考总分;还有的省准许学生分参加相应的必修学分认定考试。

高考系统也将进行系列改革,例如,教育部将根据高中课程标准制定新的考试大纲,将兼顾高校招生需求和高中课程和教学改革要求,明确不同类别考生应该达到的高校招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能力等方面的纸笔考试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共同基础和自主选择。实验省拥有了更大的高考自主权,各省也将制定适合本省实际情况的考试模式和具体考试说明。

在各类纸笔考试的命题改革中,也将遵循以下基本理念:继续坚持以能力为本的命题原则,特别关注学生接受、加工、处理信息的学习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实验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提倡将对双基的考查融入实际情景中,使用多样化的习题形式;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之间整体联系的认识;关注学生对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理解水平;重视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观点和方法的运用。另外,不提倡出偏、怪题目和没有价值的难题,不宜出过于追求知识细节的题目,杜绝编造毫无真实依据的虚假题目。

新课程理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