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基于工作分析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编辑:平静如水 识别码:16-1053327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28 17:25:22 来源:网络

第一篇:基于工作分析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基于工作分析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作者:苏宁 彭迎春

来源:《中国全科医学·学术版A》202_年第04期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共卫生人员作为基层预防保健人员,是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的重要成员,是落实各项疾病预防控制政策的重要力量,是连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和居民的必不可少的纽带。同时,社区公共卫生人员与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共同组成了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影响着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的整体工作效率。国内有研究表明,团队人员配置不合理是影响团队运作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员配备是否合理、工作职责和业务范围是否明确以及两者是否具有兼容性,是社区卫生服务团队能否有效开展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关于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人力资源配置尤其是团队中公共卫生人员配置的研究较少见,开展此项研究迫在眉睫。本研究选取北京市一家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研究现场,利用工作分析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中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情况进行研究。

第二篇:基于工作分析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社区护士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基于工作分析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社区护士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作者:苏宁 彭迎春

来源:《中国全科医学·学术版A》202_年第06期

社区卫生服务团队是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核心和灵魂,通过采取团队服务模式,预防保健医疗整合为一,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由“单兵作战”转为组建团队开展服务。社区护士是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的重要成员,影响着团队的整体工作效率。而社区护士配置多少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的作用,进而满足区域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是一项值得卫生行政部门研究的课题。人员数量预测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居民需求是卫生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本研究选取北京市一家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研究现场,以工作分析为基础,利用卫生人力需求法确定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中社区护士的配置数量。

第三篇:基于工作分析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全科医师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基于工作分析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全科医师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作者:彭迎春 苏宁

来源:《中国全科医学·学术版A》202_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不断深入,为了向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国内一些地区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工作模式。全科医师与社区护士、公共卫生人员共同组成了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全科医师作为团队的核心人物,往往决定着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的人员编制数量并非经过科学方法计算得出,多数为经验估计,未制定出详细的人力资源计划,结果往往不令人信服。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人员的数量尤其是全科医师配置多少才能符合社区卫生服务的实际需要,针对这一问题的相关政策尚未形成,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配置社区团队时没有政策指导。目前,鲜有关于社区全科医师人员数量配置的文献报道,因此十分有必要开展这项研究。本研究选取北京市一家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研究现场,预测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全科医师的需要数量,探讨目前全科医师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四篇:大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

白塔区继续深入开展精神家园、安全社区、发展社区服务业、社区工作者队伍、大社区卫生服务等和谐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大政府资金投入,以居民生活便利度、舒适度为标准,让百姓享受到优质、便捷、价廉的社区服务。

搭建精神家园创建特色载体,促进创建工作向纵深开展。整理全区29个社区精神家园创建工作基本信息库,建立精神家园创建工作QQ群,畅通与29个社区负责精神家园创建工作的社区工作者的沟通和联系。同时结合建党90周年、庆祝建国62周年,“我为建设特大型城市作贡献”主题实践活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和全省城区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等工作,全力开展“学习家园”、“阳光家园”、“爱心家园”创建。

加强社区防控体系建设,推动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效果。深化“三调联动”体制机制作用,不断完善大调解体系,发挥区、街、社区三级联动平台作用,深入推进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充分发挥近202_多人的三保治安员和保洁员公益岗位作用,今年又将区直部门、重要企事业单位共35家、497余个探头全部接入到平台,公安视频社会面覆盖率达到98%以上,有效提升了快速反应能力和打击精准水平。

以居民家庭服务信息中心建设为亮点,推进社区服务业工程创建。今年以来,围绕居民家庭服务信息中心建设,先后组织6人两次赴宁波进行软件专业培训学习,下发202_份家政服务业调查表,确定、整合、管理、规范600家企业、个体工商户、中介

1组织和个人家政服务用户(共安置就业1800人),并确定11户具有一定服务规模、品牌效应和带动作用重点企业进入信息服务平台。10月末,居民家庭服务信息中心将正式启动运行。今年新建社区服务业项目11个(两年共87个),培育创业带头人11人,带动就业350人。

深入开展社区工作者队伍创建,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走向专业化。巩固和谐社区成果,提升社区品质,在职级化管理和社区换届方面制定亮点工程,继续抓好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做好“社工节”的各项活动。4月19日,白塔区第二届“社工节”隆重开幕,社工节”期间,各街道、社区进行为期一周的宣传活动及形式多样的娱乐竞技活动。举行了白塔区第八届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29个社区全部一次性选举成功。6月初,又组织部分社区工作者到重庆进行了为期5天的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学习考察。9月份,辽宁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现场会在白塔区召开,我区和跃进街道爱民社区、站前街道六一社区社会工作师代表做了经验介绍。

深入开展大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卫生监督工作全面开展。建立辖区居民纸质健康档案52510户,157532人,完成辖区常住人口的78.7%;建立电子健康档案30875户、92626人,完成辖区常住人口的46.3%;建立婴儿保健手册718册,为儿童体检1243人次。检查餐饮单位220家,公共场所155家。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及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124个。发放、办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及卫生培训合格证547人。对辖区12所小学传染病卫生管

理及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辖区52所幼儿园的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控、饮用水卫生管理等内容进行培训。

第五篇:税务系统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研究

税务系统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研究

人力资源配置是指企、事业等单位组织内部的人员配置,即按照企、事业单位组织设定的劳动工作岗位(职务),选拔、安排适合的从业人员,做到量才录用、人岗相适、合理高效、人尽其才。人力资源配置的重点在于通过个体人力资源的能级结构同具体的工作岗位的合理安排和分配,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人力资源的潜力和价值,实现人力资本投资的最大效益。

一、基础理论研究

(一)关于资源配置机制的探讨。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资源配置机制转入深化阶段,国家开始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于资源配置机制的探讨成为当时的理论热点之一。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资源配置与资源配置机制的认识;二是对资源配置机制与要素市场发育的研究;三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机制与机理的分析。

(二)关于对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认识。对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对传统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弊端进行揭示;二是对双重体制下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进行认识;三是对建立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行论证;四是对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条件、进程、内容、框架做出论述;五是对人力资源配置和劳动力市场建设进行探讨:六是对中国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历史分析和系统研究。

(三)关于对税务系统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研究。随着1994年税制改革的推行,税务系统的干部队伍结构和整体素质与快速发展的税收事业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矛盾。这时期对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如何调整完善税务系统人才结构。二是如何推动人才流动,保持干部队伍活力。三是如何发挥干部才智,提高人才利用效率。

二、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现状

分税制改革以来,随着税收征管制度和人事改革的不断深化,税务系统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稳步提高,涌现出一大批征管、稽查、信息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干部,税收征管水平进一步增强,从整个XX市国税局的情况来看,人力资源及其配置状况已经大大改善:国税系统人力资源素质不断提高。从学历结构看,截至202_年底,全系统拥有博士研究生5人,占全部人员比例的0.18%,硕士研究生人员107人,占全部人员比例的3.81%,本科学历人员1609人,占全部人员比例的57.3%。从专业化人才情况看,截止202_年底,全系统共有三师证书的人员314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随着人才的不断引进和干部素质的不断提高,XX国税系统的人力资源配置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同快速发展的税收事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队伍老龄化倾向。二是征管队伍与企业数量不够匹配。三是干部队伍活力不足。

三、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

(一)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

1.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就是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并将才能充分利用,没有任何浪费。科学地进行岗位分析,准确地界定岗位职责,明确各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让其从中能够发现丰富知识、提高技能机会,从而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减少“大材小用”或“小材大用”的现象。营造促进人才成长、鼓励人才干事、支持人才创业的良

好氛围,让想干事的人有舞台,能干事的人有激励,干成事的人有地位,使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发挥,推进国税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优化配置,有效激励。就是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即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选聘及多轨道的晋升发展机制,客观评价每一位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将干部安排到其可以胜任的岗位,实现才得其用,职得其人,人职相宜,人称其职。只有做到优化配置,有效激励,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在国税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促使其人生价值的释放;才能全面掌握人才在素质、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差别,不拘一格选贤任能,为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

3.结构优化,岗责明晰。一是机构设置要优化。机构改革、岗位配置必须考虑国税部门特点、规模、人员现状和税改需求等因素,从系统角度思考,需要合理设置机构,使人力资源发挥到最佳效益。二是结构级别要适当。不论是金字塔型还是扁平化设置,设置层级越多,资源浪费就越多。三是人员组合要科学。一个部门人员的组合要根据岗位分工及各岗位任职要求,在知识、能力、气质、性格、年龄、思维方式等方面应尽可能的互补,价值取向应当相同,还应事先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各项制度要与全体人员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大家才能共同遵守,团结协作,避免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吃”的不良局面。

(二)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1.能级对应原则。税务系统岗位有层次和种类之分,它们占据着不同的位置,处于不同的能级水平。每个人也都具有不同水平的能力,在纵向上处于不同的能级位置。人力资源的配置,应做到能级对应,就是说每一个人所具有的能级水平与所处的层次和岗位的能级要求相对应。

2.优势定位原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其总体的能级水准,同时也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及工作爱好。优势定位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指人自身应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岗位的要求,选择最有利于发挥自己优势的岗位;二是指领导层能够根据每一工作人员的特点将其安置到最有利于发挥其优势的岗位上。

3.动态调节原则。动态原则是指当人员或岗位要求发生变化的时候,要适时地对人员配备进行调整,以保证始终使合适的人工作在合适的岗位上。特别是随着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深入开展,各个岗位的能级要求在不断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也不能一职定终身,要适时的进行动态调节,在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中,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三)人力资源配置模型要素

1.数量要素

主要是指人员数量与岗位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并非一成不变的。近年来,税务机关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经济结构调整到税收征管改革的推进,给税务机关人力资源数量要素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现有的人力资源数量已经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税收事业的需求,人员兼岗十分明显,以胶南局为例,根据新的业务规程,共有236个岗位,而全局干部职工只有177人,很多干部同时兼岗现象十分明显。因此想要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型,必要的人力资源数量是必不可少的。

2.质量要素

(1)人与事的匹配。又称“人岗匹配”,即岗位的要求与个人的能力及素质的匹配,它是人力资源配置的重点。进行人岗配置时,应根据每个人的能力模式和能力水平将其安排在相应的岗位上,因人而异,按能配岗;还应根据岗位的能力要求安排适合的人,因岗选人。实现人岗匹配的前提是工作分析和人才测评,工作分析是对岗位的认识(岗位职责及岗位的要求),人才测评是对个人的认识(知识、能力、性格、技能等)。

(2)人与人的匹配。如果将人岗匹配比作“选零件”,重在人与事的统一,能与位的对应;那么人与人的配置则是人岗匹配的展开与深化,它犹如“装整机”重在人与人的协调,部分与整体的和谐。人与人的匹配是指在一个组织或一个部门中,具有各种职位类别、专业知识、能力、素质、性格、经验和性别、年龄的人员,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达成恰当的比例配置,呈现相对稳定的有机联结。同质性容易造成相互磨擦、相互削弱,很难成互补结构,造成耗散减值。因此,优势互补是我们在人与人匹配中首先考虑的,产生群体结构优化的整体效能。

(3)人与组织的匹配。传统的配置模式光考虑个体能力是否符合岗位要求有它的局限性,忽略了个体与组织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匹配程度,这种局限性在人才激烈竞争的今天日益凸现。因此在组织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除了要看个体的能力与岗位要求是否相符合外,还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考查个体的一些内在特质与组织文化及价值观之间的匹配程度。所谓人与组织的匹配指个人的价值观与组织的价值、文化理念,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彼此有认同感。因此要求组织对自身的价值观及文化特性有清晰的认识。

(四)人力资源配置模型的构建

我们拟构建了税务系统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型,从中我们发现人力资源配置是随时处在动态调整过程中的,其中,包括个人—岗位相互匹配的过程、人—人匹配的过程和人—组织相互匹配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岗位分析工作是随着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动及时做出调整的,它避免了把岗责体系冻结在一个静态的位置上,做到了岗位的动态管理,并在稳定中不断变化发展。通过分析确认工作人员所具备的个人素质水平、知识结构、技术技能等的总体能级,确定每一人员的能级水平,保证了每一工作人员所具备的能力水平与岗位要求做到相互对应,并在此基础上确认人员在组织中岗位的层级及在人员结构中的位置,为组织实现人与岗位的优化配置及组织中人员结构的科学化、合理化奠定基石。同时,利用绩效考核手段,及时对人力资源配置效果进行评价与反馈,有效规避了人力资本的闲置与浪费。

(五)人力资源配置模型的具体要素分析

1.人力资源规划。系统目标只能通过配置合格的人力资源来实现,人力资源的配置需要有周密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税务系统人力资源配置的前期性工作,是对系统内人员流动进行动态预测和决策的过程,它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统领与协调作用。其目的是预测系统内人力资源的需求和可能的供给情况,确保在需要的时间和岗位上获得所需的合格人员。国税系统,要想有合格、高效的人员结构,就必须进行人力资源规划。

2.职位空缺申请与审批。从目前XX市国税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来看,人力资源获取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公务员招录和军转干部安置,招录途径相对单一,而且招录名额受到上级部门的限制,无法真正实现需多少、录多少的状态,这就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人力资源规划是对国税系统所需人员数量以及所能提供的人员数量的一种预测,至于具体哪些部门、哪些岗位存在空缺,则需由各部门主管提出职位空缺与申请,并由人力资源部门进行仔细严格的审批,同时协调上级单位人员招录计划,从而确定实际的人力资源需求规划。因此,严格的职位申请与审批是目前解决系统内青黄不接、人员老化的有效的人力资源利用与配置的基础。

3.岗位分析。岗位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更是实现组织中人岗匹配的基础工作之一。所谓岗位分析,又称工作分析,是指对组织中各类岗位的性质、职责、工作任务、工作环境和条件以及人员承担本岗位工作应具备的任职资格条件等所进行的全面的、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确定了所需招聘人员的岗位以及各岗位空缺人员数量后,就应对这些岗位进行岗位分析,以确定职位工作任务、职责及任职资格条件等(主要参考XX市国税系统制定的岗责体系)。岗位分析应该定期进行,对系统中新的岗位需求点进行剖析,确定其岗位职责,形成最新的、操作性强的职位说明书,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增强国税系统人力资源科学发展的能力。

4.人员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是指测评主体从特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目的出发,运用各种测量技术,收集受测人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对人的素质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以求对人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从而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我们可以通过职位说明书为指导来设计人才素质测评的考察指标,并选用相应的测

量工具对其测评。通过人才测评我们可以明确员工所具备的能力水平,以此为进行合理的人才优化配置提供依据。常用的人员素质测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履历分析。个人履历分析是根据履历中记载的事实,了解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和工作业绩,从而对其人格背景有一定了解。通过履历中被测人以往的业绩,可以了解其拥有什么经验、能力,甚至思维的方法。

(2)心理测验。人才测评中使用的心理测验包括人格测验和认知能力测验。人格测验主要是对人才素质标准中“德”的方面的考察,主要看被测者是否具备与人才的工作绩效相关的一系列性格特征;而认知能力测验是“能力导向”,侧重对人才素质标准中“才”的方面的考察,主要看被测者是否具有掌握工作能力的潜力。心理测验是一种标准化、客观化程度较高的测验,优点在于:一是简单易用,一般仅用一两个小时就可完成对一批人的测量;二是其计分和解释比较客观;三是比较经济,很多心理测验都可以团体施测,可节约大量的实践和精力。不足之处是开发周期长,投入大;由于受测验形式的局限,有些综合能力无法准确测量,如言语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3)面试。面试是人才测评中最常用的方法,在我国的应用非常普及,这也是目前XX市国税系统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面试技术基于“能力导向”对人才素质标准“德”和“才”同时进行考察,面试过程中的主动权主要控制在评价者手中,具有双向沟通性,可以获得较为丰富、完整和深入的信息。但面试与心理测验相比,容易受评价者的主观影响,信效度偏低,多人面试时耗时较长,所以心理测评的优势在于汰劣,面试的优势在于选优。

(4)评价中心技术。评价中心技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人才测评技术。它是兼顾“能力”和“业绩”从人才素质标准的“德”“才”双方面同时进行考察的。其主要特点是工作情景模拟并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多种评价源,来评价受试者的某些特质。具体包括情景模拟、文件筐测验、无领导小组讨沦、作文和演讲等。情景模拟将受试者置于特定的模拟现实的环境中,采用多种测评技术来观察受试者的行为反应,对其岗位胜任特征做出判断,最大特点是能创设动态的、较真实的环境条件来观察受试者在当时情景中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使测评结果更为客观、真实。

四、XX市国税系统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策略

(一)建立人力资源配置制度体系

目前,XX市国税系统人力资源的主要进口有公务员招录和军转干部安置等,在对这些人力资源进行配置时,普遍采用的配置制度就是公开招录、竞争上岗、干部轮岗交流制度。这些资源配置方式仍不能满足系统内人力资源配置的需求,必须从制度体系上进行建立完善,包括积极借鉴有缺位竞争上岗制、全员竞争上岗制、干部任期制、干部试用期制、轮岗交流制等。

(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配置模型

实践证明,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型是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键的一环。首先要通过建立适合自己的配置模型,对人力资源的状况进行分析,判断现有人力资源配置状况是否合理,从而确定人力资源的获取方式,并进而选择配置方法、制定计划和方案。在此基础上,根据计划和方案,借助人力资源素质评价等工具对待选对象进行筛选,以获取需要的人才。同时,通过录用、提拔、岗位轮换、借调、调任、降职、免职等手段,做好用人工作。

(三)完善人力资源配置格局

依据人才的动态发展和系统、能级、互补的原则,合理调整人才结构和布局,选择恰当的时机,把人才调换到更加合适的地区、单位、部门和岗位。要把握人才的发展趋势,制定充分发挥竞争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相关政策,建立和完善灵活开放的人才资源调配机制,在各类人才之间建立“绿色通道”。既要围绕税务系统工作发展的需要,又要积

极调整人才在层次、工作岗位上以及地区间的不平衡。在人才调配上,要从全局观念出发,注重整体利益和各层次功能的有机配合,把不同能质、不同能级、不同类型、不同性格、不同专长的人才放到相应的岗位和职位上,通过优化组合,使其知识互补、才能互补、性格互补、年龄互补、类型互补,相得益彰,充分拓展人才的使用效能,形成完善的人力资源配置格局。

基于工作分析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