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编辑:风月无边 识别码:16-930443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01 11:22:40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活在丰富、在发展,教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课堂

变成了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使知识在生活中得到了应用。思品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

有研究表明,80%的学习困难与过重压力有关,解除这些压力,明显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毫无疑问,对一个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其自身的学识是否渊博更重要。教师与学生交流方式恰当了,学生上课时的心理负担减轻了,学习的效率自自然就高。民主平等的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而诙谐幽默的思品课是最快乐的,今天的课堂,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僵化模式,正如海菌兹·雷曼麦所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人们所接受。”所以教师采用诙谐的故事、幽默的语言可以让课堂富有生机,让整个课堂充满快乐。在《我与父母交朋友》一课中,在播放韩红的歌曲<天亮了>后,我给学生讲述几个父母以自己的生命换得子女生命的故事,强化“爱”的情感体验。许多学生听了这几个故事,都流下了感动的眼泪,深切地感受了父母对子女的爱心。此时,我再及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谈对父母的感情。通过讨论,学生们对理解父母的心意,接受父母的教导,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照顾老人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一则小故事,让沉重的话题变得轻松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取语言创设、语音视频创设、表演、游戏等形式创设,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讲述父母关爱自己的小故事,及与父母之间发生的真实事情,体会父母无私的爱。通过如此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并让学生在争论、比较中主动积极地学会了新知识。提高了思品课堂的有效教学。

思品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过分强调接受,冷落,贬低发展和探究,在实践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极端处理,死记硬背。这种学习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新课程标准》要求适应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贴近现实生活,强调学生自身的观察、感受和体验,教师应注重思维、感情和行为方式的培养。这就要求广大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尽快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充分发挥本课吸引学生的独特条件(如时政热点、名人轶事等),把思想品德教学置于广阔的社会现实中,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创造性的教学。例如,在学习活动课《可持续发展的选择》时,我有意识地结合国家现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把本课内容进行扩展,改为“关注西部的发展”。在课前我先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自学课本内容,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学心得,然后推选代表在课堂发言,从而引出在西部大开发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样就把这两大战略联系起来,既达到了学习本课的目的,又把握了时政热点,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更好地去体验社会现实。同时也引导了学生探究性学习,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教学。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的实效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思品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要我们教师尊重新课程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够上好思想品德课。新课程为基础教教育打开了一片自由发展、蓬勃向上的新天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都能开辟出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新思路。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完全有赖于我们的教师带着新思想、新认识、新做法去耕耘、去发挥、去创造,去呈现新的课堂教学时尚。因此我认为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就要把课堂变成一个关注学生成长的乐园,使学生在探索中成长,在成长中探索。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第二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202_-202_秋季学期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是一门深奥的艺术,作为一线的教师要不断更新自我的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课堂教学在整个思想品德课教学任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认为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课,应该是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是思想品德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成为当下的教学形式,面向全体学生,鼓励探究式学习。面对这样的教学理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

第一、改变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第二、创设情景能够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要靠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如设置悬念、创设情景等,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

积极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注重感悟,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讲究对知识的体验和感悟,这就要求全体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口交流的毛病,积极开展活动教学。我常常使用表扬和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每一课,都尽量创设大量情景并提供广泛的活动材料,让学生进行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长期的训练,学生由胆怯别扭到自然大方而且不时有精彩的表演。

发扬民主,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动起来。传统的教育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不敢想、不敢说,这种现象显然极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扬。因此,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要求教师要唤起学生的自信。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所以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教学中,师生间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气氛,放手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才会将“动中学,学中动”有机结合起来,尽最大可能地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以及动表情,以最佳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第三、利用网络广泛搜集教学材料和方法,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活”起来。单

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新课改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的、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黑白”无声的。教师上课节奏要快,以训练学生的反应、思维与速度。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初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数不超过25分钟,注意力易分散,一旦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慢,就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习惯。为避免这一点,教师应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用学生能接受的节奏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议一议、说一说、想一想、抢答竞赛、你行吗?等,使学生既紧张又活泼,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不会感到厌倦,学到的知识记忆得特别牢固,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经常变换教学手段也是重要的方法,如多媒体教学、辩论会、记者采访、演讲比赛、社会调查、模拟法庭等。

课堂小结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我常采取以下二种方式:

学生小结,谈收获和感悟。即由学生站在讲台上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指出重点、难点,以及学习的体会,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也能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既学会了知识也培养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画“知识”树,合作探究。即在学完一课后,让学生画一株“知识”树,将知识的主干和分枝全部画下来,这样可以促使其对知识进行梳理识记,并将知识系统化。对不明白的问题说出来,共同分析解决,特别对一些道德和法律难题更需要合作探究,实现教学的高层次。

教学实践证明,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从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提高学生兴致、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这也将是今后我在教学中努力的方向。

第三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反思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反思

小官庄初中

黄友

思想品德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下面我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作以下反思,与大家共勉。

一、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作为中学教师,要和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沟通,情感上的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中与课堂外都能够走近教师的心,让教师成为学生值得信赖的朋友。这样,他们就会爱屋及乌地喜欢上教师自己的学科,这样既能够保证课堂上认真听讲、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以最佳的状态参与课堂,又能和学生结下深厚的友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进一步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

二、尊重学生,平等对话

在课堂教学中,作为独立的交往主体,师生之间应该做到相互尊重,更多的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上。

尊重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和情感。教师要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要重视学生的存在和需要,如在认知关系上,教师不能以成人的认知方式去要求学生,不能忽视学生自己的认知方式;在情感关系上,教师不能忽视了学生作为未成年人所感受到的情感体验以及他们的情感需要;在社会关系上,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言人、教育者和知识的传授者,应该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

三,创设情境置身其中

随着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步深入每一位教师的心灵,它使得教学成为人的解放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学习者和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策运略,充分用情景教学或支架式教学的模式,主动创设开放的、充满着意义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里,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学习,体验快乐,增长见识,提高觉悟,培养能力。

所以在备课时,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设法找到相应的情境材料,比如注意收集现实生活材料,到图书馆找报刊杂志、网上、广播和电视中找相关的情境材料,然后对隋境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典型的合乎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开启了他们的智慧,开拓了他们的思维。

四,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兴趣

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我们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总之,要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平,又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使知与行统一。期中考试后,让学生结合学习实际总结经验与教训。学生在晚自习时我有意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环节。在后半期学生的进步很大。每学完一节内容,只要是与学生活学习有关的,作业是让学生反省自己的得与失。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教学反思。思想品德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每位政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

第四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张弛有度,自然和谐

---初中思品课的课堂教学组织

随着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开展,开卷考试已成为升学统一考试的方向,这对我们初中思品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教学观念要更新

转变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是思品课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主流,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了严肃刻板沉寂的气氛,学生正襟危坐,不得随便乱动,不许私下谈论,由教师从头讲到尾,造成的结果是教师讲起来滔滔不绝,学生听起来索然无味,这种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显然易见的了。所以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二):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主体转变;

(三):由维护“师道尊严”的观念向平等,民主的教学观念转变;

(四):由单一的教学目标向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转变。而教学观念的转变,就具体的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二。教学方法上的尝试

(一)。通过提问,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能力

“思维从问题始”,提问既包括教师的提问,也包括学生的提问。教师提问 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事先设计好所要提问的问题,它包

括七个方面:①何处提问;②何时提问;③提问什么;④如何提问;⑤提问谁;⑥可能出现的情况;⑦如何评价等。这就要求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熟练掌握教材,至少要熟练掌握一课的内容。一般讲,开学初就应将一学期的教材事先通读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上一节课而备一节课。

通过研究发现,现在思品课课堂提问存在以下问题:

(1)追求热闹,提问过多,从“一言堂”走向另一个极端“满堂问”。(2)问题的设计是为了教师好教,不是为教学服务。(3)不会倾听学生正在回答的问题,不会有效倾听。(4)重复问题和重复学生的回答。

(5)粗放提问实效不高,拓展性、探究性问题,发现型、创造型问题等开放性问题比例太少。(6)控制问题的答案。

(7)把“提问”当作惩罚的手段。(8)忽视学生的提问。

(9)习惯选择相同的学生回答问题。(10)给予消极的评价。

实施有效课堂提问的具体方法(1)提问要有针对性

针对性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所在。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很大的一个弊端就是将提问当作点缀,当作装饰。不考虑提问的目的、不看提问的对象、不讲提问的效果,想问就问,好像提了问题就是启发式教学。这种过于宽泛、无目的的乱问,为了提问而提问,思维指向不明,使学生犹如“雾里看花”、无所适从。如“看了这一段材料,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一内容反映了什么?”这一类问题看上去非常开放,似乎非常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回答。但实际上由于问题过于宽泛,降低了问题的针对性,降低了问题的思维发展价值,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提问设计的问题应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教材重点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反复推敲,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地把课中知识点以提问的形式体现出来。在提问只前教师必须明确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对所提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切忌随意离开教学目的,节外生枝地提出一些有偏又怪的问题,更不应该突然冒出一个与教材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难题,去惩治那些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打乱教学的和谐节奏。提问要有趣味性

①紧扣教材实际。思想品德课教材涉及大量的背景材料,如名言、警句、漫画、案例、数据、图表等。这些背景材料典型、生动,富有知

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材料,以背景材料为情境氛围,以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为度,紧扣教材设计与教材知识点密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看背景材料,这样,以“问”引读、以“问”引思,不仅能增加趣味性,激发求知欲,较好地诱发学生积极思维,而且能起到拓宽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作用,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做好铺垫。

② 紧扣学生实际。针对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设问。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越贴近,越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学生的兴趣就越高,注意力就特别集中,也更容易领会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应广泛收集一些既与当前学习任务有关,又能唤起学生关注、感兴趣的生活环境材料作为问题情境的载体,并在此基础上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课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课本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初中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如;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关爱集体,关爱社会,保护环境等等内容,教师都可以就地取材,来个现身说法,对学生中存在的不努力学习、不关心集体、不爱护环境的问题进行直击,在事实面前,他们会有强烈的震撼,在以后的行为中也就会自律许多。

③紧扣社会实际。设问的情景材料应具有时代性。当今社会是一个的信息社会,学生可以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随时了解瞬息万变的经济政治资讯、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如前年丰富

多彩的北京奥运会、“嫦娥奔月”工程、“5.12”汶川大地震、上海世博会等,学生对这些现实问题有强烈的探究欲望,课堂上引进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现实,容易吸引学生去认真思考、分析,产生想说的强烈愿望。当学生的兴奋点被激发时,就能积极思考教师提的问题。

因此,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必须关注与研究课堂提问。教师道德的核心是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面向全体,贯彻分层教学,分层要求的教学思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特别要积极诱导和鼓励“差生”发言,对他们发言中的正确部分或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增强他们发言的自信心。

2.学生提问

古人云:“不耻下问”,自古以来,只有敢问敢求,善问善求之人才会有学业的进步,认知的丰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使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问,善问。学生的问题提出来后,先由其他学生或集体讨论来解答,学生解答不了的,再由教师来点拨,教师应作讲解和区别。通过双向提问使学生在理解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讨论、比较、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思品课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学科内的联系和学科间的联系,在开卷考试中较多,在平时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内容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相关或相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网络。使系统化和条理化,并进行比较综合理解运用,达到融会贯。通过比较、归类、综合等形式将分散在各章节,各学科中独立的内容串连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对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体把握。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过程、内容、途径、角度,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当然,课堂环境的多变性,也会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树立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事半功倍,更好地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它尤显重要。思想政治课教师都要尊重和遵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和学生的思维特点,高度重视课堂提问的重要意义,力求掌握和发掘课堂提问的技巧。只有不断提出有效的、高质量的问题,才能确保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和德育功效。从而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自学能力的水平,提高思想道德认知水平,丰

富道德情感,使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也才能真正把学生领进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思想品德课学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一位真正优秀的思品课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重视课堂提问、精心设计提问、讲究提问艺术,在思想品德课中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

第五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之我见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之我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老师也有了新的要求,要老师转变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逐步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已十余年,课堂教学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前几年省里举办的初中思想品德优质课评选时,可以说百花齐放,各显神通,展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但是也有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教师对学生点拨时不能抓住“关键点”。问题的设置不能牵引学生的思维等,下面我谈谈自己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怎样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我以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围绕问题开始的,问题既是学生思维的根源,又是思维的内在动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更重要是让学生的独立思维、因此教师要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在教学中有真正价值的问题却又很少,主要有以下两点。

1、问题缺乏思考空间。

导致问题缺乏思考空间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老师设计的问题太简单,在课本上能直接找到答案,学生不用思考直接将答案念出来,根本不用动脑,二是老师不能给学生留出适当时间去想问题,急于得到答案,这样学生就没时间去思考问题,这时老师便自问自答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三是老师提的问题太难,这样学生干脆就不去想了。

2、材料分析题中的材料离学生生活太远。

在教学中对于材料的选择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材料中的问题要有一定难度和深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问题组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从而细化问题,问题及材料过难就阻碍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近而也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故而问题不易过难。

二、课堂不能缺乏生活化情景。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启发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更有生活化色彩,这样能让学生在温馨中学习,心情更愉快,体现出快乐学习的优越性。

三、对学生问题的点拨和总结要找准要害。

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有一定的把握,点拨早了,这节课后面的内容就成了空架子,失去应有的意义,给学生感悟造成错觉,点拨太晚,大多数同学在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后就消磨时间,故而影响本节课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效果,总之点拨要寻找时机,点拨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否则容易造成因小失大的结局,违背教学的有关原则。

四、合作学习不能只走形式。

教学中能让学生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有人说的‘一人一个苹果相互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一人一种思想,两人相互交换之后就有了两种思想,’每个学生都有独特个性和见解、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同见解,他们的合作就会扬长补短,同时有利于自身良好品质形成,培养团队精神,从而提高真正的合作能力。有些教师在教学让学生会学习只流于形式,也就是假合作,要让学生真正的进行思想交流与学习交流选择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总之、在思品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新方法,新课题有待我们去探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在新课堂理念指引下继续探索思品课堂教学。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