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对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我对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当下的初中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不重视历史学习,学生认为
历史是开卷考试,到时候翻翻书就可以应付了。所以,平时的教学中,学生没有积极性,教师工作热情不高,历史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考什么,教什么,课堂上照本宣科满堂灌,根本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45分钟下来教师口干舌燥,学生囫囵吞枣,兴趣寡然,草草应付。
在倡导高效课堂,强调教育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今天,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上好历史课,成为当代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
中学历史教材几经易稿,新教材中贯穿着新理念,有了新的框架结构,新的内容体系,这就意味着它必须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发挥其新的教育功能,这给我们历史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作为第一线的教师,我认真钻研“新课标”,我认为中学历史教育不仅仅只是教给学生历史知识,历史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有一句话“学史可以明志”,学生能在老师的教育下明确自己的志向,好多事情就可以不言自明。由此,历史教学不应只教知识,应该由重视学习结果转向感悟学习的过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不仅是学有所“知”,而是学有所“悟”,学有所“用”。
本学期开展了创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研讨活动,我这次讲的是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经济大危机》,这一课的内容较多,理论性较强,如果按照以前的讲授法,学生必然会觉得枯燥无味,自然谈不上有多大的效果。怎么做?我觉得能让学生既感兴趣,又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生的能动性提高了,效果自然会好起来。因此,我改变了以前的做法,把课堂交给学生,我在课堂上只是引导学生,充当主持人的角色,没想到学生反应非常的热烈,效果超出了我的预料。
这堂课之后我意识到教学中,教师应逐渐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模式,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从历史的学习过程中领悟纯知识中蕴含的道理。我开始注重过程,精心构思,巧妙设计。例如:《经济大危机》教学:1.创设情境,勾连历史。运用多媒体,展现美国著名的三大总统的画像,并附上文字说明,让学生猜猜他们分别是谁?生动活泼的感性材料,让学生从活动情景中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
2、情景再现,临境感知。看《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视频。让学生从声音画面中感受当时的情景,感知大危机带来的危害,学生的内心深受震撼,印象深刻。
3、问题探究,运用大量的材料,并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从史料中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只是引导,适时的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回答中获得了成功感。兴趣很高。
4、亲自体会,争相参与。设计故事会,让学生自己讲叙关于罗斯福的故事,感受罗斯福的精神和人格魅力,从中感知迎难而上的精神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接着,鼓励学生把自己当成罗斯福或是他的智囊团,帮罗斯福想办法应对危机。这一活动,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共同构思,然后,每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发言。他们所想的办法是否可行,师生共同评价,得到大家肯定的学生会信心大增,稍落
其后的学生会不甘人后,绞尽脑汁去想更好的策略,人人参与,活动中气氛异常的热烈。5.学生小结,内化知识。课堂小结以往都是老师自己给学生点出重点,让学生着重注意。现在,我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学生,学生自己来梳理本课的要点。结果大家共同努力,所归纳的知识结构完全而且清晰。老师给予高度评价后,学生们激动不已,热情倍增,信心倍增。
6、激发思考,激励质疑。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成功的教学在于让学生的思想冲破牢笼,让一个又一个“问题”从学生的心灵喷涌而出。因此在这节课后,安排了“你还想说什么?”“学了这一课后,你有什么感悟?还有哪些疑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此设计在落实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留给了学生充分思考、想像和发表意见的余地,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通过多次实践,我感受到要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益,教师必须以学定教,教学尽量贴近学生生活、贴近近代社会,使教学内容适合学生认识、关注学生需要、提高学生兴趣;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充分表现。鼓励创新,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习了历史课程的学生都有进步、都有发展,都能达到规定的课程目标。常规教学中,在每一课堂、每一教学活动中都注意调动学生参与,都留心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效率);在教学中随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指导与关注„„向学生传
授学好历史的方法;告知学生历史应掌握哪些基本知识、概念、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与技能,应了解哪些基本理论。并努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这样,不仅仅让学生学到历史知识,更着眼于有利于学生发展,使学生喜欢历史,喜欢历史课,真正提高中学生历史教育的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第二篇:对初中历史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
对初中历史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
邹城市峄山中学王霄202_年7月29日 11:28
1.新课程中的历史教学评价目标已发生重大转变。评价的核心以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根本,突出强调评价“以人为本”的精神,评价内容不仅要考察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更要考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更要把隐性的情感、价值观的表现纳入教学评价之中。
2、注重历史教学的评价方法的转变。评价强调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如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访问、讨论、作业、测验、考试评议、档案等方法,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与家长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可以使用观察法,访谈法,情境测验法,行为描述法,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等。
3、注重历史教学的评价主体的转变。评价者应该包括教师、家长、学生、学校领导和其他与该学习活动有关的人。所以,教师不再是唯一评价学生的人,要让大家共同认识我们的学生。强调多主体,才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并更好地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4.历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即学生学习状态评价、教师教学行为评价、教师基本功评价。
学生学习状态评价这是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核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状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体现出来。学生合作学习状态:合作学习是
否具有目的性:是否带着问题讨论,有明确目的性,讨论的问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和必要。参与面是否广?合作形式是否符合学习要求。学生生成,发展状态等等。
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教师教学目标是否明确体现课标精神,三个维度的目标落实状况如何?师生关系是否由权威型转向民主型?是否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师生关系?是否多角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学活动:教师权威活动时间尽可能缩短(指独自讲述或占用时间);学生活动时间及思考时间尽可能增加?是否设计组织了丰富多采的学习活动。
教师的基本功仍然是一堂好课的重要因素,因此评价课堂教学必须对教师基本功的发挥进行评价。教师的姿态表情要乐观且具有感染力;语言清晰流畅,使用普通话;板书概括性、条理性比较强,电教手段的运用和实验演示熟练准确;手势、站位及走动适中。
总之,新课程教学评价标准是以全方位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理解了新课程评价的核心理念,我们在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实践新课程改革。
第三篇: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武进区漕桥初级中学张敏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活动课教学
内容摘要: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就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我谈一些想法和做法。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的《纲要》指出,在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之一的研究性学习,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初中历史活动课中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历史课堂和学生的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自主创新的能力有积极作用。因此,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当前学生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他们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动机来解读课堂,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那么,如何在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又有哪些方面要引起我们这些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注意的呢?下面我就结合在历史活动课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历简要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要从实际出发,学习内容具有可操作性。所谓从实际出发,是指教师在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选择的课题不宜大,应结合学生实际,量力而行,从主客观条件(研究主体、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及物质条件等)方面考虑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能性,不要超出学生的驾驭能力。选题提出的依据要充足,内容要明确,还要考虑学校或社区是否能提供课题实施的必要条件。例如,我在上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的《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一课时,这是一节探究活动课,因此,我针对活动课的要求布置了学习内容,姓氏是学生很熟悉的事物,每个人都有姓氏,因而,这是学生比较容易探究学习的内容。因此,我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兴趣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分别研究一个活动课题。第一组研究姓氏的起源,第二组研究姓氏的变迁,第三组研究从姓氏看民族的融合,第四组研究自己小组内同学姓氏的来历。这样,无论从实际,还是可操作而言,对学生来说,目标都比较容易达成。因而,研究性学习一定要根据实际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二、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要提倡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人际沟通合作的良好空间。研究任务的完成,一般离不开课题组内学生的合作及课题组外(如教师、社会力量)的沟通合作。学生在探讨过程中要发扬乐于助人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 1
和分享研究信息、创意和成果。历史教师也应为历史研究性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合作、互助、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倡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协商,以及对经验和成果共享,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形成。研究性学习一改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主的模式,而是让学生自己自主学习,在自身的参与探索中形成自己的知识、观点和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改变传统僵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建立师生间平等关系、营造融洽民主气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在《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这一课中,同样,我通过布置学习任务,任务细化到每个小组成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
三、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必须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学生之间既有相对分工,又有相互合作,有学习过程中,做到重在参与,重在探究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完全靠书本上的间接经验获得的,而更多的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到的。研究性学习尊重学生的兴趣与想法,不强求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教师重在科学理性的引导、指导。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独立学习,让学生尽情发挥个人潜能。提供更多的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推动学生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样,在《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一课中,我指导学生通过网上调查,到图书馆查阅,向长辈咨询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实践能力。
四、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要给学生提供足够开放的外部空间。历史探究活动课研究性学习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还应该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历史研究性学习要面向学生的整个世界,关注历史与现实的沟通,人与社会的联系,以适应开放性社会的发展趋势。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从学生兴趣出发,为学生研究内容的确定、研究过程的操作、研究方法的运用、研究结果的表达以及研究时间、地点、方式的安排等方面均有相当大的空间灵活性。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指导学生潜能的发挥留有足够的空间和余地,从而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以利于学生兴趣的满足和个性的发展,以利于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知识,并不是只有在课堂里才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实际上是学生在课外学到的。因为研究性学习内容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社会生活,其课题范围十分广泛,学生可以在人文、社会、科技、环境、资源等诸多范围内拟定研究主题。例如,我在八年级下册《画地图,讲历史》这一课的教学中,安排学生画一张鸦片战争前期的清朝疆域图,课堂上我把方格放大法画历史地图的绘画方法简要说了一遍,然后就要求学生当堂绘制,尽管课堂时间十分充分,但是学生还是无法课堂完成一张地图的绘制,因而大部分还是在课后完成的。因此,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历史活动课的研究性学习,应该给学生足够开放的外部空间,以放开学生手脚,充分利于学生学习历史,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精神。
五、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年龄一般在十三、四岁左右,学生正处于身心转型期,求知欲强,好奇心大,对事物的感知能力较强,喜欢形式多样,活泼生动,贴近生活的教学模式,他们对具有故事情节及具体形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兴
趣,最容易掌握那些用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的概念,但要对此作全面的分析还有一定的困难。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随着信息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我们的学生群体特征正在发生变化,他们从各种媒体获取的信息和知识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新,自发的探索求知欲已经相当强烈。他们充满好奇心,对新生事物的感知能力和兴趣更大。他们对于“结论性知识”越来越持怀疑态度,而对“方法性知识”和“过程性体验”充满兴趣。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写道,“儿童的好奇心,只是一种追求知识的欲望,所以应该加以鼓励,不独因为它是一种好现象,而且因为这是自然给他们预备的一个好工具,给他们去除生来的无知的;他们如果不好问,无知就会使他们变成一种愚蠢无用的动用。”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认知的过程,也是满足学习者心理需求的过程。因此,根据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发展以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创设问题情景,满足其探索求知欲,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应当成为初中阶段学习的主要任务。例如,在《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的教学中,我就结合学生实际,第一小组的课题里,我根据我们学校的所在地楼村赵姓居民很多班级里也比较多这一现象,还设计了一个小课题:为什么这里赵姓这么多。学生由于问题就在自己身边,所以很感兴趣,议论很热烈,但是没有什么结果。于是我让他们回家去问他们的父母长辈,结果,到第二天,本来没有历史课,但是却有好几个同学兴冲冲的来向我报告了。而且神情很是得意,原来他们从长辈那得知自己的祖先居然还是宋朝时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亲戚,要是在那时可就是皇亲国戚,而自己所在的村子原来也叫“御楼村”,后来朝代更替,御楼村名字逐渐变为楼村了。再例如在七年级上册西周的内容,我设计了一个考古的问题:有人挖到了一个瓦盆,在盆底有字,上面写着“西周造”,这个人是不是应该感到很高兴。学生们讨论开了,有的说应该很高兴,那是文物,可值钱了,有的说,文物应该上交国家。这虽然跟我的目的不一致,最后我才向学生解释,西周和东周的划分是后来为了研究的需要人为划分的,所以当时没有西周这个说法。因此,那个盆子是假的。很快下课了,但学生们仍然意犹未尽,跟老师说,上课上得,忘记下课了。可见,历史课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历史活动课中的研究性学习,也要结合学生实际,设计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样,学生才会乐于主动学习,乐于主动探究,培养了学习能力和历史素养。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粗浅的想法和做法。总之,在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能进一步促进教师教育思想理论和教育理念的创新,能进一步提高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创新精神、信息整合能力、协作能力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乐学、爱学、会学,从而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信息时代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也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朱慕菊主编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教育漫话》洛克
第四篇:对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吉安县敖城中学
王义成
“历史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历史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的实现预期的历史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1]。由此可见,历史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关键还是要看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怎样让学生在“三维目标”上均能有所收获。笔者以自己执教的七年级下册第二十课《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一课的实践为例,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对于历史有效教学的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钻研课标,用活教材
狭义的教材就是指教科书,包括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练习册以及配套的读物、影像资料等等。每个教师对于教材的重视是不言而喻的,教师要根据教材来安排教学进度,进行教学活动,学生根据教材进行学习及完成教学评价。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对原有的教学大纲的改革和发展。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钻研课标已成为教师的日常性工作。实现历史有效教学,既要钻研课标,又要用活教材。
依据历史有效教学的涵义,钻研课标,首先根据课标设计三维目标,尤其是对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的设计。个人认为,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虽说和目前的中考几乎没有多大的联系,但是却能让学生终生受益,应成为教学的最重要的目标。在《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一课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基础知识目标:郑氏政权归顺清朝,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康熙帝评定三藩叛乱;粉碎噶尔丹的分裂阴谋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清朝册封**和**,设置驻藏大臣;清朝前期的疆域。
能力培养目标:归纳清朝前期为加强边疆地区的管辖采取的措施,培养综合史事的能力;描绘《清朝前期疆域图》,标出清朝疆域四至,培养学生绘制历史地图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历史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肯定康熙帝、乾隆帝在维护祖国统一斗争中所作的贡献,批判噶尔丹的分裂和大小和卓的叛乱行径,引导同学们自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树立对祖国、对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
二是立足课标确定教学的难度,也就是因材施教,把握教学的深度,解决不同层次同学的需求,这也就涉及教材的使用问题。老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忌讳“死抱”教材,而是要“用活”教材。“用活”教材就是教师的基本功了,“用活教材”就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改编甚至是增删。如在本课中,基础知识的传授,我重点讲解考标要求;补充“妥善安置回归的土尔扈特部”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清朝前期巩固边疆的措施;在小结中,注意整合教材的知识结构,防止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巧妙设计教学,精心组织教学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今说过:“提供一种既另人愉快又有用的东西,让学生们的思想经过这样的准备之后,他们就会以极大的注意力去学习。”教案准备得再完美,如果没有得到完美的实施,学生没有收获,也只是纸上谈兵。
1.巧用导语设计,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学生探索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历史教学过程中,巧妙的运用各种导入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个成功的导入法可以马上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如华美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们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有复习导入法、歌曲导入法、影视导入法、故事导入、多媒体导入法、悬念导入等等。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二十课《清朝前期边疆地区的巩固》时,我从当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截取了几段和教材有关的片段:“施琅进军台湾”、“康熙亲征噶尔丹”、“平定三藩”,制成PPT,在韩磊雄浑的《向天再借五百年》歌声中一一展示,学生马上被吸引住了,有的还一边跟着哼唱起来,更多的急切想了解新课的内容。初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只要上课伊始被老师牢牢的抓住,就能较好的配合老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2.恰当设计和运用提问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一要提问,二要指点。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问题,令学生思之,思之不得,即为讲明之”。可见课堂教学中提问的重要性,令人欣喜的是课堂的提问艺术早已被老师们所重视。巧妙的设计和运用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促进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概括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在教授本课第一目“设置台湾府”时,如果设计的问题为:“清政府哪年设置台湾府?”“台湾府的设置有何意义?”学生从教材上可以一目了然找到答案,课堂气氛会很活跃,但是热闹一阵,过后思考会觉得其实没有什么收获,老师是为提问而问,学生为提问而答,喧嚣过后更多的是空虚。
我设计的问题是:“清政府哪年设置台湾府?台湾府的设置有何意义?为什么说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一来,一是难易搭配,前面较为容易的两问交给班上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历史学习的兴趣。最后一问涉及到七年级上册及本册前几课的学习内容,让班上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来回答,满足了他们“跳起来摘苹果”求知需求。通过这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问题的设计,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要求,同时激发全体学生去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收获的不仅仅是本道题的答案,思维得到开发,探究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祖国统一和爱国主义教育。
3.充分发挥教材中插图的作用
历史新课标指出:要“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应积极运用历史挂图、幻灯、录音、录像、影片、投影、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应用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益。人们获知的认识,大都来自感性认识,特别是初中学生,还处在成长发育阶段,抽象思维能力还很脆弱,更容易对直观的东西感兴趣。这就决定直观教学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处理教材中的历史插图时,不可不讲,也不可全讲,主要在于如何处理,有机的和教材知识结合,为教材知识点讲授服务。如在本课中:
一是由历史插图概括出历史知识:讲授第一目“台湾府的设置时”,通过清人绘制《台湾风俗图》,让学生观察图上农耕及手工业劳作的场景,得出台湾府的设置有利于台湾的开发及台湾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是从历史插图中发掘历史信息。指导学生观察《乾隆帝》肖像,特别是其服饰,帮助学生理解八旗制度。
三是通过历史插图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和动手能力。教授《清朝前期的疆域》时,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描一描《清时期全图》,标出清朝疆域的四至。
当然在使用历史插图的过程中要注意有所取舍,切忌喧宾夺主。
有效的历史教学,必须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一切活动,都应围绕这个中心。让学生不断的发展,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有效历史教学的核心是学生“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分数不再是学生的命根,新课改下历史课程要建立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即历史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
在《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一课中,课堂上有思考题、讨论题、检测题、动手操作题等等。我注意观察,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及时评价。讨论题中肯定同学互帮互助的友爱精神,培养他们养成团队合作精神;当同学用他们那慷慨激昂的声音抨击“藏独分子”分裂祖国的行径时,我为他们拍手称快;而当大多数同学能流畅完成检测题时,我伸出了称赞的大拇指,同时不忘指正个别同学的错误„„
有效历史教学的评级机制应是全面的、科学的。在历史教学中,师生共同进步,得到发展的不仅仅是学生,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水准也得到相应的提升,这才是有效的历史教学。
教学有效,是教学的至高追求,是每位老师的理想!需要我们每个教师不断努力,认真研究课标,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注重知识的累积。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博采众长,形成自己行之有效的教学特色,才能帮助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有用之才!
第五篇:对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思考
对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思考
内容摘要: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教学的理念是大力提倡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强调学生历史地、辩证地观察和认识社会,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笔者发现目前农村初中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与新课程教学的理念是有差距的,因此提出一些粗浅的改革办法,共大家探讨,从而提高农村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农村学生分析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主题词:农村
初中
历史与社会
教学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教学的理念是大力提倡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强调学生历史地、辩证地观察和认识社会,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与社会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审视当前农村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实施的情况,笔者发现其并未发挥出应有的基础性作用,传统教学中满堂灌、填鸭式、高耗低效的现象依然存在。时代呼唤新型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
一、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有效性缺失问题
造成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教学效率低下是一个重要方面。
1、学生个体学习基础差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农村孩子跟城里孩子相比较而言,由于城乡人文环境不同、父母重视程度和农村小学教学质量覌差异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使得农村学生的个体基础差异较为突出,而这种不同基础的学生组合成一个新的班级。但是老师的教学进度对班级中的每一孩子是同步的,这就会产生的这样的情况。以初一历史与社会《地球和地球仪》为例,在这堂课中的教学中,大约有2/5左右、基础扎实、思维敏捷的学生很快接受了这课知识。2/5左右的中学生只有通过作业的练习来达到知识的内化,还有1/5左右的困难学生因理解能力差而长期得不到知识的吸收和消化。长期以往,学生的个体认知差异就会越来越大,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2、课堂教学密度量小、教学水平不理想
课堂教育密度是指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一节课总时间的比例。笔者发现在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因学生违反纪律,教师花时间处理,教师上课离题或用语罗嗦,师生教学准备不足出现大量无效工作等现象。或者有些教师片面追求高密度,忽视课堂理解巩固和新知识综合贯通的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因新知识掌握不牢而影响学习,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再者,农村初中教学中用于记忆和理解的低层学习任务时间过多,用于高层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的时间过少,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低。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农村初中大多数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停留于记忆性和理解性教学水平,达到发展性水平的极少。像类似综合探究:《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等基本上无法展开探究。
(二)创造性缺失问题
创造性缺失问题是当前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严重弊端,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僵死、教条的课堂教学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 现代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从教学内容到方法都采用了工业社会的标准化管理方式,对每个学生都采用同样的事来套装的教育课程和方法,甚至包括一整套的审美和价值观念体系。这种大规模机械复制的逻辑与创造性发展逻辑是格格不入的。可以说,重机械训练,轻创造性培养,机械刻板的课堂教学,付出的代价是学生生机和灵性的泯灭。即使学生失去了自己应有的个性和创造性,也使所学的知识几近无用。笔者从城区到农村教学,很明显的感觉就是“静”,这个“静”,不是褒义,而是无生机。举例:《秦大一统》,老师讲到,秦始皇修长城真是劳民伤财,对老百姓一点好处都没有?!农村孩子在课堂是没有异议的,而在城区的中学生对修长城的利弊能评论出一、二、三来。
2、课堂教学缺乏现实意义和人性化
目前,我们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仍然极端地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性,知识目标至高无上。学生整日沉浸于多种符号的逻辑学习中,单调乏味的生活成为课堂生活的全部内容,例如,九上历史与社会,需要写《关于XXXXX的社会调查报告》,而这里的孩子绝大部分是住校生,周六又有大量的作业,周日补课。所以学生没时间去调查社会,也就失去了学习历史与社会的最终目标,与社会脱节,从而使得历史与社会课堂失去了生命力和创造力。
(三)主体性缺失问题
近几年来,教育界掀起的“主体热”方兴未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识。但是,从实践层面看,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的生成机制缺失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其具体表现为:
以教师主体作用压抑学生自主发展,学生自主活动整体缺失。
教学中有经验的历史与社会教师一般都比较注意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对怎样“控制课堂”局面,把握教学进度和怎样“讲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教师自主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背后,学生的主动自主发展和主体自主思维活动却被忽略,甚至出现了以教师主体性代替学生主体性的情况。使得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自主活动整体缺失。例如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问是极大多数的,而学生提问,提出异议及其它的行为是极少数,对学生而言,师生交流行为基本上是 “听师由命”的非自主过程。
(四)情感性缺乏问题
教学设计模式中的情感性缺失。笔者发现,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的模式虽然名目繁多,但基本上仅限于书本知识传授这一简单的功能,缺乏设计情感目标的内容。比如讲到九上《伟大的民族精神》,可以涉及到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等等。这一课最主要的还是情感教育,但部分农村学校的教师只是简单的让学生划一划,把重点放在考试点上,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还有《一国两制》中也可以渗透同根同种的理念,民族团结、民族统一的情感教育不能一带而过。
二、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
农村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有效性、主体性,创造性和情感性缺失问题严重抑制了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了目前农村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一场攻坚战。在这里笔者分别对提高教学有效性、主体性,创造性和情感性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
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备课充分,规划时间。研究表明,教师授课前精心备课、事先计划和组织好教学,可以节省教师在课堂组织和管理上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或机会进行讨论学习,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在备课时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生学习这一内容前已有的知识及经验储备,然后设计教学流程。流程中要注重各个环节大致的时间分配。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与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联系起来,注意科学性。
第二、课堂简约,精打细算。我们在考虑确立目标教学、创设教学情境的同时,更要考虑45分钟内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把规划付诸实施,从而获得最大的教学收益。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最应该注意的是:不可随意发挥,天马行空,夸夸其谈,比如有老师在讲九上《和平问题》时,谈到恐怖主义、恐怖分子时学生的兴趣浓厚,随之老师的兴致高涨,讲着讲者就不着边际了,谈到朝鲜拥有核武器是影响和平的因素是没有偏离主题,但是谈到朝鲜政府专制,经济落后,金正日的私生活是完全偏离了教材的主题。学生的兴趣是调动了,但教师没有注意简单扼要,切中主题,因而也就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要有时间意识,效率意识,把握最佳时域,优化教学过程,在有效的时间内突破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综合达成各项课堂学习目标。
(二)、重视学生自主行为培养,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和个性发展
教育的功能在于按照社会的要求综合平衡地发展各类行为,只有各类行为协调发展才能有助于培养社会所需的创造性人才。“树叶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十个手指不可能一样长”。因而学生们也是各式各样的,他们的发展更是与众不同的,教师就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们的自主行为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和个性发展。笔者在这方面做了简单的尝试:笔者所带的是两个初二年级的普通班,因为是新接收的两个新班级,我第一节课就提出要求,让学生主动提问。并且每两周预留一节课的时间,命名为:社政开放课。在这节课中,老师是听众和解答者,学生是提问者和质疑者。刚开始,效果不理想,学生放不开,提问者寥寥无几,且问题没有深度。但是老师没有泄气,继续鼓励学生,尤其是对后进生的激励,渐渐的,由于后进生的积极参与,全场出现了百家齐鸣,百花齐放的场面,以八下《屈辱的岁月》中的甲午中日战争为例:普通生提出一般知识性的问题::①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②战败后所签定的《马关条约》的内容有那些?③《马关条约》的签定给我们当时的中国带来了那些影响?优秀生会提出较为深刻的问题:①甲午中日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有哪些异同?②比较近代两次中日战争,两次战争中国一败一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经过这样的尝试,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兴趣高涨,80%的同学基本上能掌握全部教材知识,学习成绩也上去不少。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课堂不再是独角戏。
(三)、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第一、加强师与师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创设合作共赢的氛围。
师与师之间要树立合作共赢的观念。社会学科作为一门综合学科,需要教师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而传统的政史地专业的分科学习使我们的教师显得“先天不足”,加上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明显薄弱,科班出生的教师很少,更需要向城区学校学习,如浣江中学,他们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力量,集体备课,统一教材和教辅,统一进度,同步考试。这样既可以使我们教师之间能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切磋。更重要的是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有现在在做的“送教下乡”工程和农村教师的领雁工程培训,也不失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发展空间。
第二、处理好师与生之间的关系,创建和谐的教学环境。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认为:“只有在真诚、理解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敢于和勇于发表见 3 解,自由想象和创造,从而热情地吸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笔者认为: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使教育更有实效性,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反之,疏远、冷漠、紧张、对立的师生关系必然会降低教育成效,达不到我们所追求的教育效果,古人云:“亲其师,才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由于城区孩子普遍见识广,胆子大,而农村孩子相对闭塞,容易害羞,这就需要农村教师更应该首先处理好师生关系,以真情对待他们,把学生不仅当作是受教育者,而且是自己的朋友,尊重他们,民主、平等地对待他们。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想敢说,以最佳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学将更有实效性。
(四)、加强教学的情感性设计
第一、要注重创设情感教学,以情感人。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如果教学不能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学生的探究热情就会减弱,学习效率就会降低,学习就会变得毫无生机甚至很痛苦。历史与社会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情感点,精心创设情感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点燃学生的激情之火。例如七年级下册《演好自己的角色》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对角色以及相应的责任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后,我创设了[动情一刻]这样一个教学情景,多媒体展示材料《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黄志全师傅是一名公交司机,一天他驾驶一辆公交车行驶在繁华闹市中,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是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二是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三是把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乘客和行人的安全。黄做完了这三件事,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我要求学生默读,请一学生有感情朗读,提出问题:黄师傅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行为体现了什么精神?谈谈阅读材料后的感受。这一刻同学们都在静静默读、聆听、思考,黄师傅在最后一分钟所表现出的可贵精神深深触动了每个孩子的心灵,使他们真切感受到责任的真正含义和人性的光辉。教师应多创设这样一些蕴涵丰富情感内涵有动情点的情景来打动学生,促进学生学习。
第二、要重视情感设计的拓展、延伸和升华 拓展课题主题,延伸课程内容,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和重大新闻事件,让学生在关注中去体验、感受、思考、质疑、求证,获得情感的体验和升华是历史与社会课的重要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责任。例如八下《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拓展到时下正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并适当的讲解中国和世界的应对措施,使学生树立全球意识、开放意识、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这对于学生情感和责任感的提升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延伸情感教学之外,笔者认为实践活动对情感的升华更来的深刻。例如:九上《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时,可以结合本农村学校的实际,让学生去发现校园内的环境破环、资源浪费等现象,然后开展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主题教育。笔者还在思考,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当地的敬老院进行慰问,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种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学会了关心,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责任感。
综上所述,是笔者对农村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的浅显分析,希望得到同行专家的指点,让我们共同努力,去促进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改革,发挥出历史与社会在素质教育中应有的作用,提高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教育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