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常州地区本三批次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
编辑:落霞与孤鹜齐 识别码:16-643933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19 02:54:2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常州地区本三批次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

作者:林琳 徐梅 王全纲 唐子俊

【摘 要】本文在对常州本三学生的就业观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从对就业前景的认识、自身的准备情况、择业的要求、择业的方法和途径、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与就业信息来源等方面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说明,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意见。【关键词】本三学生 就业观 调查报告

一、对就业前景的认识

(一)你认为当前的就业形势如何?目前本三学生在面临着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就业压力下,对就业形势不是很看好,只有6人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持乐观态度,认为就业没有压力;而207人认为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在就业方面有困难。近七成的学生对踏上社会心存畏惧,不看好就业形势。

(二)你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何种态度?20%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比较乐观,68%的本三学生对就业前景持保留态度;还有7%的同学很悲观。大多数学生的就业态度还是比较务实的,认识到现状对自己就业的压力,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

二、自身准备情况

(一)你是否有比较系统的职业规划?13%的学生看到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对自己的未来有很明确的规划;41%的学生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心态;43%的学生很模糊。这说明大学生在对待职业规划上理解还不够清楚,还不能以职业规划为有效手段,培养自己的务实精神,清楚的完成各阶段的人生目标。

(二)你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什么?29.69%的学生认为缺乏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是他们的最大缺陷;20.89%的认为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其它素质欠缺也有一定的比例。这说明学生能较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在就业竞争中的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三、择业的要求

(一)你选择行业主要是基于什么原因?选择行业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和人生价值的实现。52%的学生选择了收入较高的朝阳行业,17%的学生选择了专业对口行业,这说明报酬依然是本三学生择业时选择就业单位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你毕业后的打算是什么?大学生在择业上争相前往的还是那些大公司,原因是因为大公司的运行机制和用人观念有利于毕业生成长且工资待遇相对较高,社会环境较好。愿意去大公司工作的学生占36.6%;选择考研、考公务员的分别占12.70%、11.30%;选择自主创业的只有9.7%,这说明大学生在毕业后的选择有很多种,而选择直接就业的比选择继续深造的要多。

(三)你能否接受去民营企业就业?73.48%的学生能够接受去民营企业就业。常州本三学生对民营企业的接受度还是比较高的,一方面,学生深知现实生活中的竞争压力,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对自己的定位也比较合理;另一方面,苏锡常地区民营企业是较发达的。

四、择业的方法和途径

(一)你认为自己该提高哪些素质更好就业?常州本三学生认识到就业就要寻找好的就业途径。32.83%的人认为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实力是最有效的;18.11%的选择参加实践活动,积累实践经验;选择提高综合素质能力的占16.60%;选择提高沟通、交际能力,端正心态,参加各方面的培训,考取各类证书,了解企业就业信息和面试技巧的所占比重也不低。可见本三学生对就业途径还是有比较深刻认识的。

(二)你认为在求职中最困扰你的因素会是什么?每个人在面试的中都会因自身的缺点而有所困扰,23.71%的学生认为求职中最困扰的因素是缺乏工作经验,缺乏对岗位的了解;18.79%的学生认为自身能力不足,17.87%的学生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也有相当部分学生认为求职技巧欠缺。

五、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与就业信息来源

(一)对于高校就业指导,你最希望获取哪方面的信息?就业指导越深入,对学生来说应该是越有利的。28.43%的学生最希望获得用人单位的信息;24.58%希望掌握应聘技巧知识;接受求职心理辅导,进行职业规划也等业是本三学生所希望在学校就业指导上获得的信息。学校应大力加强就业指导信息公告、通知的力度,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利用这一有效信息资源。

(二)如果你选择去某企业就业,你最希望从哪个渠道获得这个企业的招聘信息?信息渠道选择的不同,对企业的了解也可能不同。48.83%的学生还是比较认可招聘会、亲友介绍等这些传统的就业渠道,他们认为面对面的交流能获得更多的招聘信息。然而现在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获得招聘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近50%的学生也会选择从学校的就业指导,求职网站,专业媒体等手段获取信息。

六、促进本三学生就业的建议

(一)从社会环境看:1.政府部门可以加大政策上的优惠力度,提供更好的实践就业环境。比如,大学生创业可以获得贷款、减轻税负等方面的优惠。2.地方政府还可以适当的为愿意提供大学生实践安排的单位给予奖励等措施,安排应届毕业生及非应届毕业生到本地的一些企业参加社会实践,从社会的大环境上给予大学生创造实践机会。3.政府可以联合用人单位和高校,开展人才交流会等,行使宏观调控的职能。

(二)从学校教育制度看:1.学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获取社会信息最广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学校的就业指导,因此学校加强就业指导尤为重要。比如,学校可以加强企业和政府的联系,聘请企业中的知名人士或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来开展讲座,讲述近年来用人单位紧缺的人才类型,或在学校专门设立一个开放的就业指导办公室,为学生提供就业方面的咨询工作等等。2.学校要加大力度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让每位学生都制定出自己的人生计划,成为有理想有目标的人才。3.学校还应加强对专业的要求,力争使更多的专业都成为本校的或本省的特色专业,使每位学生都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

(三)从学生自我看:1.当今社会实力决定一切,每个人的幸运都是伴随着能力的进步,因此在校期间应加强专业的学习,达到专业知识过硬的本领。参加一些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综合素质。比如,沟通协作能力、英语水平、写作能力等等。2.为了更好的获得就业信息,可以去学校有关部门咨询,去参加当地的人才交流会,上网查询等。3.应转变就业观念,期望不要过高,不要怕苦怕累,避免消极等待。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才观。4.调整就业心态,以务实为本为标准,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以夯实知识为基础,注重实践及培养发展潜力;以增强团队精神,重视职业道德为原则,以利用就业指导,注意应试技巧,自主创业,依靠关系为辅,从现在开始为将来更好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从用人单位方面看:1.用人单位可以利用政府提供的有利条件,在学校开展一些人才交流会,从校园中选出符合单位要求的优秀人才,这样也可以省去用人单位在交流会上处理人力资源方面的复杂问题。2.用人单位可以和学校加强联系,向学校提出需要的人才类型,这样学校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利用现有的资源培养大批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参考文献: [2]所桂芝.大学生就业指导实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3]赵彩瑞.大学生如何推销自己[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1).www.teniu.cc【teniu.cc范文网】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

课 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社会

特色理论体系概论

院(部):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 业:通信工程

班 级:通信151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2017年5月

一、大学生就业观的构成因素

关于大学生就业观的构成因素,不同的学者观点不同,他们认为大学生就业 观包括就业态度、就业理想、就业动机、就业认知、就业价值取向和就业实现途径等多种因素。综合各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观主要包括就业态度、就业理想、就业认知和就业价值取向四个方面。

就业态度是指大学生作为就业主体,对选择特定社会职业和岗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心理倾向等,以及对就业和择业的各种影响因素的感性认识。

就业理想是大学生在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指导下,对自已将来所从事职 业的设计和想象,包括职业的性质、薪金水平、工作环境、职业地点、是否符合自身兴趣等。.

就业认知是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对自身条件、职业前景、社会环境 以及与就业相关事物的认识、了解及选择职业过程中的推理与决策等。

就业价值取向是大学生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价值判断,是对职业价值追 求、评价、抉择的一种倾向性,“就业价值取向是对各种人生需要之重视程度的反映,是对就业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判断与选择。

大学生就业观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和全面性的作用,其中就业价 值取向是就业观的核心因素,不同的价值取向,可以产生不同的就业态度、不同 的就业理想、不同的就业认知。就业观就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 的有机整体,它们共同对大学生的就业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二、大学生就业观的积极变化

(1)就业自主意识增强。自从高校实行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制度以来,在校大学生开始对就业问题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关注。这种积极地关注主要体现在择业时间的提前上。在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在离毕业前两三个月才开始关心毕业去向问题。到了90年代是最后一个学期逐渐开始关注工作就业问题。而近几年来,大学生不仅在最后一学年甚至在入学就丌始关心就业问题,年级越高,关注的程度越强烈。他们不仅想了解就业政策、规定,而且很关注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对专业的需求形势、各职业的基本情况等具体内容。

(2)就业竞争意识不断提高。调查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就业竞争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他们认为,市场经济遵循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规律,只有敢于承担风险,敢于不断争进取,才能不断得到进步发展。在具体的就业过程中,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去竞聘一个职位,体现出了当代大学生要求改变现状、勇于竞争的勇气和决心。大多数大学生都能正确的认识与分析当前的社会状况就业形势,正确的认识、评价自己,主动地适应市场的变化,积极投入到竞 争中去。刻苦进取,平等竞争已成为大学生就业观发展的重要特征和趋势。

(3)就业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由于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多元文化的融合使得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具有衡量价值的标准,造成了对价值的判断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也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在当前形势下,更多大学生在就业时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统一起来;有些大学生考虑更多的是能否发挥自己的价值,自己从事的职业是否有很好的前景;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时没有考虑职业地位的高低和尊卑,而更多的是考虑经济收入、福利待遇和生活条件等问题。这些都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倾向。

三、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

由于当前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各种困难和困惑,与积极方面相比,大学生就业观也存在很多误区和问题。

(1)就业心理不成熟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成熟的心理和心态。这些大学生暴露出来的不成熟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在就业时的成功率。

一些大学生对自己气质、性格和能力不能作出J下确的评价,过于自信,以致“高不成低不就”;一些大学生把不利于就业的因素考虑过多,对就业产生悲观畏难的情绪,又过于自卑。这种自卑又自负的矛盾心理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在具体的求职过程中,很多学生感觉到焦虑,主要表现为对理想单位的向往和渴望,面试之前的局促不安、手忙脚乱,面试之后的焦急等待,面试失败之后的自责和挫折感等等。一些大学生在其他同学找到理想工作的时候产生盲目攀比心理,陷自己于无尽的烦恼之中。另外一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主见,存在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在心理学上是指在群体压力影响下,放弃个人意愿,采取顺从行为的心理倾向,在就业问中表现为缺乏主见,就业观为他人或舆论所左右,不顾主观条件和客观事实,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①当前大学生大多缺乏社会实践的经验,依赖性很强,在众多的选择面前犹豫彷徨,最终往往选择从众。随着媒体和舆论对社会精英的宣传和美化,大学生容易受其影响而形成自我价值取向的从众心理,对媒体所宣扬的职业盲目跟风,亦步亦趋。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面对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找不到方向,迷惘中只好跟着感觉走,别人向哪我向哪。在面对具体的行业、单位、岗位,完全听从别人的说法,不能对具体工作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致使失去了很多的就业机会,束缚了自己的就业行为。还有一部分“大学生依赖心理严重,在就业时缺乏应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 ②他们对职业的选择,往往不是依靠自身的思考和决断,而是过分看重父母、老师和学长的意见;很多同学把希望寄托于家长的社会背景,梦想通过亲戚朋友的关系,找一份好工作。这种过于依赖的心理,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失去就业的主动性,使自己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

(2)追求稳定工作、创业意识淡薄

当代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有追求稳定的倾向,缺乏开拓精神。很多大学生追求一次就业定终身,梦想找到一个“收入稳定、待遇高、有身份”的“铁饭碗”。尽管当前的就业市场“拿个文凭管一生、一份工作干到底”的时代已经过去,但不少大学生扔把眼光停留在一些如公务员、教师等相对稳定的职业上,不 愿意到企业就业。这种趋势从每年的公务员考试热就能看出来,近几年来,报考 公务员的高校大学生逐年递增,“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报考者数量超过146万人,平均报考比例达到了93:1,最热f-JN位的竞争率超过4224比1。”固在追求稳定的心态驱使下,选择去企业就业的大学生也大多选择去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对中小企业敬而远之。一些大学生恋家观念较重,缺乏开拓精神,不愿意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到异地就业。甚至个别大学生存在排外思想,欠缺适应能力。

在创业意识方面,许多大学生受传统观念影响,对大学毕业后的创业存在观望态度,他们缺乏创业的决心和勇气,也不愿意承担创业的风险,更不愿意承受 创业过程的艰辛。有的学生甚至认为,选择创业的学生都是因为没找到理想工作才被迫创业的。“我国知识型人才在创业时多半处于被动、顺应的地位,缺少主 体精神和自主意识,我国知识型人才往往缺少创业的传统。从我国民营个体经济 的发展来看,早期的创业者中低知识层次者比重很大,以致一度出现„知识无用 论‟的声音。‟‟①虽然当前大学生创业实践越来越多,但大多数学生迫于资金的压 力和经验的缺乏,对自己创业积极性不高。2009年8月,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委托在沪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协作组通过对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27个各级地方政府部门、117所高校、15922名高校学生的调研数据显示,仅有1.94%大学生真正选择创业。②大学生作为高层次人才,不应当只是被动的求职者,有条件的,也可以成为主动的创业者,成为创业的主力军,因此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仍有待增强。

(3)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

当前不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客观正确地认 识自己,常常不考虑社会需要与个人实际情况,盲目追求超越个人能力的职业。希望能找到一个好的职业,是大学生普遍的心理,这是一种无可厚非的正常心理。问题是现在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期望值上偏高,存在脱离社会实际的倾向,很多人 不能很好的了解、认识自己,也不了解整个社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就盲目追求 不现实的职业。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趋向于高收入、高地位、高层次的工作。在就业区域选择上,多数大学生向往沿海的大中城市,因为这些 地区的经济较发达,发展前景较好,机会多。一部分学生认为西部地区特别是落 后地区,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思想观念保守,缺乏施展彳„能的环境和机遇,因而不愿前往西部和落后地区。

大学生只有在充分客观分析自身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做好自身就业定位,只 有这样才不会在就业的大潮中迷失方向。“大学生就业定位是指大学生结合自身 的知识结构、能力特征、择业方向和社会就业形势等因素,来摆正自己在人才领 域中的合理位置,进而形成正确的就业意识,确定合理的就业目标。”@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大学毕业生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同益突出,结构性失业现象同益加剧,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适应的矛盾同益增多。在这一总体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必须解决自身定位问题,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

(4)价值取向功利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功利思想有所增强,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逐渐成 为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标准,他们在职业选择过程中的社会责任感淡化,为国 家长远利益做出牺牲的精神弱化。大学生在进行人生和就业选择时较多考虑个人 因素,对社会需要和国家利益考虑减少。即使在追求自我实现个人价值时也反映 出主要强调的是自我需求而非国家的需要。很多大学生以“待遇福利水平”作为 其判断职业好坏的依据,注重物质生活上的满足与享乐,希望到高收入、高福利 的单位去任职;还有一些大学生过于看重所谓职业的社会地位,憧憬着过上高人 一等的生活。这些大学生都过于追求个人的短期利益和眼前利益,忽视了社会需 求和国家利益等长期利益。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要求满足正当的物质利益本无可 厚非,但仅以物质利益为目标,抛弃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完全忽视社会效益和 整体利益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就业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使大学生难以履行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会导致大 学生偏离J下确的政治方向,最终失去教育的意义。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需要加强教育和引导。

四、大学生就业观影响因素

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 约。在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既有值得肯定的积极变化,也 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大学生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就业观,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概 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

(1)社会经济环境因素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岗 位需求状况,也影响到大学生对将来所要从事职业的选择与判断。一个国家和地 区的行业地位和岗位需求状况往往与相应时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相关性很 强。对于劳动力市场来说,经济越发展,劳动力市场越繁荣,就业岗位越多,大 学生就业机会也越多;反过来讲,就业岗位越多,大学生就业机会越JII页N,就越会激发人们的教育投资意识。同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就会增加,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反过来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发展不平衡和贫富不均也会影响大学生正确就业观的形成。由于国家各地区 间发展的不同步性和不平衡性,大学生在就业选择时的关注点也相应不同,来自 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就业时考虑得更多一些的是高收入、待遇和工作环境等问 题。相对而言,来自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学生往往更多的考虑就业的稳定性和生 活条件等。国家就业政策主要包括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社会 行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等,这些政策都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 响,其中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具体的就业政策。大学生就业政策 是政府在特定时期内的方针、路线在人力资源配置上的综合反映,是国家实现高 层次人爿„资源合理分配的基本准则,也是大学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规范和舰则,它具有导向、调控和约束等功能。当前,“高校大学生生实行了国家宏观调控、学校推荐、用人单位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就业过程中坚持公平公正丌、双向选择、自愿择优的原则。”①在当前就业政策的影响下,大学生有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用人单位也有自主选择人才的权利,大学生就业通过市场主导、社会监督、学校配合来实现双向选择。

另外媒体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之一。媒体舆论宣扬的价值观 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网络等新兴媒体的报道立场 深刻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 要时期,他们社会阅历少,很容易跟着舆论环境的感觉走。所以我们要把舆论环 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来考虑,为大学生就业观教育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氛 围。

(2)高校教育因素

个体的就业观受到经济环境、舆论导向、个体价值观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对 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主要集中在高校中,因此高校的教育环境 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与发展影响至关重要。高校的教育往往会给大学生价值观 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进而影响大学生正确就业观的形成,其教育结果大都反 映在大学生具体的就业行为上。

高校的教育定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以及就业指导体系等直接影响大学生 的就业观的形成和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主要目 标是培养治国精英和学术专家,他的作用主要是给这些精英提供向上的阶梯和平台。而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已经从培养满足国家需要的少数精 英转化为满足更广泛的社会需求和个人要求的高素质的现代公民。高等教育的主 体部分不再是培养精英型、学者型人才,而是职业型、应用型专门人才。高校通 过对大学生满足某些职业需要的能力和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形成适应相应职业需 求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会对其将来的就业方向和职业抉择 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看法和态度。

(3)自身价值取向及心理因素。

如果说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是外在因素的话,那么 大学生的自身的价值取向、心理等因素对就业的影响就是内在因素。个体价值取 向是指在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个人价值评价标准和选择的倾向性,它直接影响着大 学生就业观的形成与发展。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在多年的读书学习和社会实 践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思想观念以及个人修养等决定 了大学生不同的价值取向,形成了个体就业价值取向的不同。”①在不同的就业价值取向影响下,大学生会对不同的职业产生不同的评价和选择,从而形成不同的就业观。另外,就业个体的性格特征、气质类型、兴趣特长以及心理承受能力、调适能力等,都是独特而又影响其就业观的内在因素。由于这些个性、心理因素影响到大学生具体的就行为,不同个性特征的大学生,就会对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看法和追求。另外,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大学生顺利就业起着保障和激励作用。因此,大学生应充分考虑到自身的个性、心理特征,主动选择适合于自己个性和气质发展的行业,从而找到最能发挥自己特长,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五、结语

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变化、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首先是社 会环境的影响,在此方面,大学生就业观不同程度地受社会整体变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社会文化心理和就业市场体系的影响。其次是高校教育的影响,主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和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最后,学生个性特征、价值取向也对其就业观的形成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观调查问卷的分析处理,向人们呈现了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整体状况并提出了存在的一些误区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具体对策,期待对政府和高校相关部门开展就业观教育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大学生顺利就业对提高社会的人才利用效率和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 要意义。但是实际工作中大学生就业的前景并不乐观,我们要对完成大学生就业 任务的困难性和艰巨性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估计。社会和政府要对大学生的 就业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解除大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引导大学生就业观及时 转变。与此同时,大学生们的精英意识并没有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向精英化转 变而做相应改变,许多大学生仍然对未来的职业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大学生应 该意识到目前就业的艰难,并据此调整就业期望值,要努力提高就业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树立起科学、正确的就业观。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帮助大学生树立下确就业观是高校管 理者、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任务之一。所以本文着重从高校教育方面提出了当 代大学生就业观的教育和引导的对策。大学生就业观的教育必须在坚持以人为本 的就业观教育理念基础上,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完善高校就业观教育课程、实现就业指导体系建构的科学化、推动社会帮扶机制的服务化。高校要拿出行之 有效的指导办法来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地对大学生进行有效 的就业观教育,真下满足学生成才发展的需求。

第三篇: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及意义:

目前,全国各地的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为经 济建设和全民素质提高具有不可磨灭的功效。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虽然现在的就业岗位数高于大学毕业人数,但是由于专业方向和个人偏好及其其他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的局面。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我们小组在黄淑瑶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对海南师范大学在校学生的就业观的调查。希望通过此次调查能够给所有的学子们带来关于就业方面的一个参考!

二、调查时间:2013年4月至2013年6月

三、调查地点:海南师范大学桂林洋校区

四、调查对象:海南师范大学桂林洋校区六个学院的学生

五、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式

六、调查报告

摘要:近年来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加上大学生毕业后受专业方向和个人偏好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的局面。本文通过对海南师范大学桂林洋校区6个学院90名在校学生的调查,从对毕业后的就业形势的乐观程度,就业压力来源,毕业选择就业岗位的考虑因素以及目前自身具备的就业优势和劣势等方面来探讨分析了大学生的就业观。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在选择就业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就业期望过高,追求实利,迷恋大型企业,追求热门高薪职业等问题。关键字:就业观 大学生 就业形势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高等教育加快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步伐,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 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就业难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毕业就失业”似乎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心理。

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展开了关于大学生就业观的调查。

二、样本与资料

1、样本设计

在样本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小组采用的是问卷调查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式,整个过程分为问卷的发放和收集,以及分层抽样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问卷的发放和收集,这一阶段,为了尽可能增加样本代表性,我们在兼顾男女比例的情况下向海南师范大学桂林洋校区六个学院的学生各发放15份调查问卷,即总共90份,并于问卷发放的当天下午进行回收,问卷的回收率达94.4%,为85份,其中有5份

由于填写不规范,数据缺失等问题,视为无效回收,所以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8.8%,为80份。

第二阶段,对问卷进行分层抽样,在这一阶段中,我们对回收上来的有效问卷进行分层抽样,从各学院中各抽出5男5女,即每个学院10份问卷,共60份问卷作为我们调查分析的样本,样本构成如下图所示:

2,数据分析

这一阶段,主要借助SPSS软件进行,在问卷抽出以后,我们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将60份问卷输入到SPSS软件中,并形成数据源,再将此数据源发放给各小组成员,各小组成员就自己感兴趣的角度进行单独的调查分析,并独立撰写调查报告。

三、结果与分析

角度一:毕业后选择方向的分析

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毕业后选择就业的人数比例最高,占总

人数的43.3%,其次为考研考博的,占36.7%,但是人数上与选择就业的相差无几,出国的占少数,只有8人,占13.3%,没计划的也占少数,只有4人,占6.7%。

这充分说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的提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毕业后继续深造,出国或者考研考博,来提高自己的学历和素质修养,来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同时从只有6.7%同学对自己毕业后的方向没有计划,也反应出大多数同学对自己毕业后的选择方向都有着明确的规划

角度二:性别与月薪期望值的关系

首先,如下图所示:对就业期望值分析,共有27人的就业期望值在4000以上,其中有17个男生和10个女生,就业期望值在3001-4000的共有18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8人,就业期望值在2001—3000的共有15人,其中男生3人,女生12人,而对于问卷中本身存在的选项1000-2000元的,没人选择。

从以上的数据,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大学生的就业观中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较高,追求高薪的现象,数据中,有27人,差不多一半左右的同学的就业期望值在4000元以上,追求高薪本是人之常情,但是由于近些年来就业形势的严峻,加上大学生对薪水期望过高,导致许多大学生就业不成功,或是对所从事工作部满足,所以大学生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其实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对工作的满足

感。

其次,由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男性的就业期望值普遍高于女性,高就业期望值段的男性人数普遍高于女性,而低就业期望值段的男性人数普遍低于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社会对男性和女性收入水平的社会要求的的,但是有近10个女生的就业期望值在4000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女性就应该低收入的传统观念,这也可以算作是女权主义近一步深入人心。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 文档

大学生就业观调查问卷

1.你的性别(A)

A 男)B 女

2.你的政治面貌(B)

A 中共党员B 共青团员C 群众D 民主党派

3.你的年级(B)

A 大一B 大二C 大三D大四

4.你的家庭所在地是(D)

A 大城市B 中小城市C 城镇D 农村

5.你是否为独生子女(B)

A 是B否

6.你的家庭经济状况在当地的水平(C)

A 很好B 较好C 一般D 较差

8.你最希望的毕业去向是(A)

A就业B 读研C 自主创业 D 出国 E 暂不就业 F 其它

9.如果选择就业,你期望的起始月薪是(C)

A 1000 元以下B 1000-2000 元 C 2000-3000 元D 3000-5000E 5000 元以上F 没有绝对的预期,根据求职状况可以适当调整

10.在校期间,你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B)

A 很认真的规划B 有一些简单规划C 不知怎样规划

D 没做过E 无所谓

11.在以下能力中,你认为你的强项是(ADHJ)(多项选择)

A 社会活动能力B 表达能力C 团队协作能力D 适应能力E 创新能力F 管理能力G 创业能力H 实践能力I 综合分析能力J 自学能力

12.对你择业观念影响最大的人是(E达能力

E 外表及形象 F 学校知名度 G 学科优势 H 计算机能力 I 外语能力

16.你在择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是(B)(可多选,由主到次排序)

A 社会地位B 发展机会C 工作地点D 薪酬待遇E 专业对口F 为社会发展做贡献G 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

17.你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何种态度(A)

A 乐观 B 一般 C 悲观 D 比较焦虑 E 不知道 D 情感 E 说不清楚

18.作为在校大学生,你目前最大的压力是(C)

A 就业B 经济C 学业D其他

19.在择业过程中,你首选就业地区是(A)

A 大城市或东部发达地区B 中小城市C 西部

D 基层单位E 家乡F 不限地域

20.你首选的就业方向是(E)

A 政府机关公务员 B 学校及科研院所 C 其他事业单位 D 国有企业 E 外资企业F 民营或股份制企业G 部队H 参加基层服务项目I 非政府社会组织J 自主创业

21.如何看待专业是否对口问题(C)

A 专业不对口则不予考虑 B 先找份工作以后待机向专业方面发展

C 不在乎专业是否对口,关键是有发展机会D 不对口要具体分析

22.你一般通过什么途径获取招聘信息(BCF)(可多选)

B 学校就业网C 单位网站和宣传册D 实地参观考察E 进入单位实习F 亲戚朋友等社会关系G 参加校园就业双选会、专场宣讲会H 参加社会招聘会I 政府相关就业信息网站 J 社会相关就业信息网站K 导师推荐L 其他

25.你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DH)

A 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B 高校扩招使高知人才相对过剩

C 海外归国就业人员增加D 就业市场总体供大于求

E 经济发展形势欠佳F 大学生就业观念不适应

H 缺乏社会实践实习等机会和平台

26.你认为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A

A 提高技能

B 调整择业期望值

C 提高职业素质职业培训D 发展经济,广开就业渠道

E 提高自身求职技巧 F 丰富自身的实践经历

G 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到基层、中西部、中小企业就业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就业观

一、我国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的背景和原因分析

1、中国出现就业难问题首先是经济转型的结果。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了史上空前的大规模结构调整,新兴产业不断创造新细工作岗位的速度远远低于传统产业不断摧毁旧的工作岗位的速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出现大批失业(当然包括大学生)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成本。从那时起,我国出现劳动力过剩现象,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生活中最为紧迫的问题。(《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

2、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使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和国际间重新分工,这让中国成为了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中国也要参与世界范围内有限就业岗位的竞争。

3、加入WTO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中国入世后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优势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恰恰给人力资源充沛的中国在短期内增加了就业压力。入世对中国大专院校的影响是我国的高校原来并未看市场设专业。另外,外语、计算机是入世后的通用语言和电子商务的基本手段,但我们国家相对薄弱的基础教育,使这两方面成了就业的门槛,很多大学生在面临用人单位对英语和计算机的要求时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处境。

4、高等院校的连年扩招带来的就业问题。随着1999年首批扩招学生毕业走向社会,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了大学生面前,需

求少了,毕业生多了。严峻的就业形势随着扩招后毕业生的增加愈演愈烈。

5、高等学校育人方面自身的不足。大学生天之骄子、人上人的心理在高校的教育管理中根深蒂固。很多高校对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就业问题或认识不深,或准备不足或指导不力,以至于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曾出现过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因为缺少对应聘过程的准备工作而在竞争中败比的案例。

二、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趋势

1、学生就业期望值缩水。随着很多行业就业岗位的亮点变暗,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在逐年降低。

2、人才浪费现象严重。很多本科生完全就能胜任的岗位在用人单位方面一定要开出研究生的单子,结果单位的虚荣心是满足了,但人才浪费了。

3、学生就业成本提高。制作高成本的简历,提高包装自己的费用;盲目参加招聘会的车船费;找关系、拉人情费都在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成本。

4、大学生不就业现象增多。因为客观就业形势所迫,很多学生主动申请不就业,如选择继续考研等。

5、人才流动趋向集中。学生宁愿“一意孤行”地耗在经济发达地区或大城市,也不愿意到国家已经给了很多政策的西部地区去。

6、学生就业不公平。我国当前社会的发展尚不成熟,就业市场尚不完善,学生不能公平、公正地竞争就业。

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己,主动适应社会。在择业过程中,每一位毕业生都希望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这是人之常情的事。但是怎样才能实现这种愿望,这就需要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不少毕业生更多地考虑“我想从事什么职业”、“我愿意干什么工作”,而很少了解社会需求,很少能用“我能干什么”的眼光全面地审视一下自己,因而使自己陷入择业期望值过高的误区。毕业生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短处的一面;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每个毕业生都应该全面回顾自己在德、智、体各个方面的表现情况,并与本班同学做一个比较,了解自己在本班同学中所占的位置,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2.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诀。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诀。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信心不仅给毕业生带来勇气和力量,也会使用人单位,首先从气势上产生认同感。要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保持坚定的信心,首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工作。其次,要

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要抓住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尽量避开自己的不足,这样,就有可能使你在择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其三是要有一腔打动用人单位的热情。要给人感觉到,我是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的。

3. 消除依赖心理。有些人在生活中依赖性很强,无论做什么事情总要请一个参谋,一旦没了参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于是这些人在择业中往往表现出很没主见,人云亦云,别人觉得这个单位很好,他亦认为不错,别人说那个单位很差,他亦认为不行,患得患失,手忙脚乱,心里一片茫然,不知何去何从。其原因在于他们不能深刻认识自己的人,一个掌握好自己的人,他就能把握好自己的人,他就能把握好自己择业的方向,明确自己适合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因此他们在择业中,就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方向性,机会虽然很少,但他却能抓得很准很稳。一个深入了解社会的人,信息畅通,思维开阔,他就能很清楚各个单位的经济构架及其发展状况,能对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作出可靠的分析和有效的判断。这样他们就能很顺利地找到自己想去的单位,并能很快适应单位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些人心理素质较差,到单位致意参加面试,原本准备充分,有条不紊,可是一见单位领导,就惊慌失措,手忙脚乱,顿时心理一片空白,不知所措,好端端的一个机会就这样给泡汤了。总之,大学生择业成功的关键还要从本身的实际出发,灵活选择。但不管怎样,绝不能一味高挑,慢等。因为

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家庭、对社会,毕业的大学生早日就业是硬道理。

常州地区本三批次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