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教学少不了你--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少不了你——合作学习
苏州市吴中区光福中心小学,215159,顾丽华
曾经有过这样一种说法:“一个日本人的智慧抵不过一个中国人,而十个中国人的智慧却抵不过十个日本人。”不难发现,这句话的意思说明中国人在合作精神方面的欠缺。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竞争日趋激烈,这些竞争并不是靠个人的孤军奋战就可以取胜,团队合作精神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齐心协力合作完成。因此,我们的教学工作也对合作学习十分重视,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正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对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和见解。尽管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方式,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是有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一味追求热闹。
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许多老师在课堂上认为行之有效的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在观摩课和公开课更是司空见惯,实践证明这种形式是行之有效的。而有些课上的合作学习总感到有些牵强,只是一味地追求课堂上的活跃,热火朝天。我们在听课时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抛出一个问题,然后要求学生4人或6人一组,围成一圈,探讨老师的问题,而老师却严肃地在一旁等待学生探讨的结果。疏不知,有些学生并不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而只是几位“尖子生”的大胆表现。等过了两三分钟,教师就喊停,点中几位刚才讨论积极、热烈的学生交流汇报,其他学生只是听众和观众。这种看似合作学习的形式可能促成一种热闹的氛围,但却不利于学生的个体实践,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反而会让部分学生养成滥竽充数、不劳而获的习惯。这样的合作学习只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它并不能让每位学生得到小组成员的 1
帮助和支持,不能体会到合作成功的快乐。我觉得这种“无意义、无价值”的合作学习还是不用为好。
二、小组学习的问题无价值
有人认为:课堂上没有讨论就不是一堂完美的课,小组讨论就是一种合作学习的方式。话也不无道理,而有些老师不管适不适合,就把它用到课堂教学中。这种事情我就发生过,记得在上五年级(下册)“公倍数与公因数”时,设计了这样一个讨论题让学生合作交流:6和9的公倍数为什么要添上省略号呢?其实这样的问题只要联系四年级有关“倍数”的知识学生就能回答了。而我为了突出重点,非把它作为一个合作交流题处理,现在想想真是很没必要。小组合作学习的“魂”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感悟和反思。这种合作学习的问题,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的价值,没有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身上,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因此,为了追求有效的教学效果,那些合作时很随意,目的不明确,内容未经选择,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放在小组里讨论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有问题引发的,问题是以一定的认知为前提的。提出一个问题就为学生的智能活动树立起一个方向性的障碍,从而对学生的智力活动产生刺激。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应由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演绎成问题提出。要使学生学习富有成效,讨论问题就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维的展开,最好是“跳一跳能够摘下果子”。
三、活动不充分,注重形式。
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组,不能把小组合作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关注更多层次的问题,适度地指导与引导,否则学生很难自觉地先与学生交流应该怎么想,怎么做。有位老师在上“确定位置”
时,让学生在书上填几个景点的数对,让学生围成一组合作完成,而学生认为,数对学习很简单,用不着交流就直接动笔,就要求学生说说“儿童乐园”、“水池”等景点的数对。由于整个活动小组间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缺乏真正的讨论与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所以,我觉得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我们必须弄明白学生合作学习的意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和任务,把握好合作的挈机和合作的内容,对于简单的学习内容或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完成。不要让有意义的学习成为学生的新负担,不要让合作学习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障碍。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很好地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合作学习是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学会共同进步,学会共同做事、学会生存,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在合作过程中教师真正成了知识的引导者、学生的组织者。在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就会缺乏主动性,而缺少了主动性,必将导致合作学习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因此,激发学生的合作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尤为重要。有位老师为了让学生切实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教学“统计”时就采用了这样一个方法教学:他设计了生动而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运用录像播放了某拥挤的路口各种车辆的通行情况。等播完一遍后,教师就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把这个路口通过的轿车、巴士、卡车的数量记录并统计出来。于是又回播了一遍,学生们信心十足,觉得并不是件难事,就认真地记录着,可没过多
久,大家就纷纷摇头叹息:车子太多、太快,来不及记了!这时教师趁热打铁,抓住了这个突破口,向学生提问到:那有什么好办法能既准有快地记录各种车辆的通行数量呢?忽然间有学生恍然大悟:“可以几个同学分工合作,一人记录一种车型,然后汇总„„”接着,学生们按照这样的方法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事实证明,这种合作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切身体验到“合作”的重要,不仅方便地解决了教学问题,还能发挥团队精神。学生也知道了仅靠个人努力很难完成时,通过分工合作、共同探讨、互相帮助就能完成任务。
2、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决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是对学生主体性的进一步的认识过程,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参与未来竞争能力的培养也是积极有效的。对于大部分小学教师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新事物,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研究怎样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有些教师本身还没有转变观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还沿用传统的方法和方式进行教学。一堂课下来还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小组合作学习只是走过场。教师们如果能认真学习新课程,按新课程的理念,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一定会搞好小组学习的。
3、教师应及时掌握信息,组织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参与者”等多种角色,而不单单是权威的“导演”的角色。对于课堂内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要及时搜集信息,组织学生反馈小组合作学习的结论与意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就要求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给学生的学习作必要的指导。要
洞悉每组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对有困难的学生予以帮助和关照,而不是站在一旁若无其事地等待学生合作过程的完成。组织反馈汇报时,要避免学生一哄而上,七嘴八舌,听不到是谁在说,说什么,防止一些学生滥竽充数。教师应及时发现和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展现自我。这样,学生的合作学习才会有收获,才会有意义。
俗话说得好:一双筷子容易折,十双筷子折不断。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有利于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应精心选择学生学习中有合作价值的内容,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
第二篇: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公平学校
朱悦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一小组为单位,通过互助交流与倾听,综合概括,从而获得知识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又培养了团队意识。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可充分发挥优生对差生的帮扶作用,可减轻教师的负担,但一年级学生刚入学,让他们进行合作学习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合作意识不够强,有的是学习意识不够强,别人在学他在玩。经过近阶段的小组合作学习,我有以下的心得感悟:
首先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要提出目的明确的合作问题,并且,问题要具有合作学习的必要,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鉴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主要采用了四人一组合作的办法。指导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分工,确定一名小组长,从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的合作方法。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取合理有效的激励措施,在实际学习中,小组成员全部完成任务的,每个成员都奖励一面小红旗,使学生增强团队意识,体会团体荣誉感。没有全部完成任务的,则不奖励。慢慢的学生越来越体会到小组每个成员都学会的重要性,小组互助学习渐渐有成效。
但这样的合作还刚刚开始不久,特别是一年级小学生还刚入学不久,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低年级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其中一部分学生的性格自私、独立,所以造成了这种现象。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需老师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第三篇: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感
读《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感
近些年来,新课改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为了适应新课改,我在闲暇之余品读了《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这一本著作,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中的共同学习法。
共同学习法(learning together),简称LT,又称学习圈,是约翰逊兄弟于1975年开发的合作学习方法。约翰逊兄弟认为,简单地把学生安排到一个小组里,并让他们在一起学习,这本身并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和产生较大的效力,这样的小组活动在许多情况下是不会产生效益的。LT全面体现和有机结合了合作学习的五个要素,即异质分组、积极互赖、个人责任、社会技能、小组反思等要素。LT依据的是约翰逊兄弟提出的社会互赖理论,该理论强调,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互赖关系决定了他们的互动方式,从而影响学习的结果。如:竞争产生消极的互赖关系,从而产生对抗的互动方式;个体化的学习产生无互赖氛围,学生之间互不干涉和理睬,以上两种方式都不利于学生共同进步。合作的情境可以引发积极的相互依赖,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和支持,有利于学生共同进步。LT的实施大体上可以分为课前准备阶段、课堂组织阶段两个基本环节。
一、课前准备
1、教学目标具体化
LT在注重高效学习的同时,也倡导社会技能的教授。因此,每一节使用合作学习的课,其学习目标都由两部分组成,即学业目标和社会技能目标。这两个目标都需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予以明确和具体化。
学业目标和社会技能目标都需要用规范、确切的语言来表述,以便于对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检验。比如,教师把“积极倾听”作为合作学习的社会技能目标,表述时不能笼统地说“要做到积极倾听”或“要懂得尊重别人的发言”,而应该用具体、可观察的动作界定学生应该出现的行为,如“其他人发言时,学生不插嘴,眼睛看着发言人”“学生边听边记录他人发言的重点”等。
2、确定小组规模
LT通常安排2~4人一组,小组规模越小越好。小组规模小时,成员在合作时所需要的社会技能相对简单。
3、异质分组
在异质分组中要充分考虑各个关键的因素,比如学生成绩、性格、学习风格、文化背景等。
4、小组空间安排
各小组在教室中的空间安排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方便组内交流;二是不影响其他小组交流。
5、利用教学材料促进学生互赖
教师需要事先准备课堂所需的材料,比如发给学生的补充阅读材料、作业单、社会技能的观察记录单等。教师要考虑如何通过材料的分配促进学生积极的相互依赖,方法主要有两种。
(1)每个小组只给一份材料。这样学生不得不合作,组员间的互动和交流会随之增多。随着组员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逐步提高,可以改成每个学生一份材料。(2)给每个学生不同的材料,让他们进行总结概括并讲给其他组员听,这可以激励每个组员都参与学习,并增强组员间的凝聚力。当小组比较成熟、合作技能比较熟练时,教师就不必用任何特定的方式来分配材料了。
二、课堂组织
1、组织合作任务结构并详细说明 教师对学习任务、合作的规则和要求、判断合作学习目标达成的标准等进行详细的阐述,以便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学习中要达到什么目标、怎样达到目标。(1)分配角色促进学生互赖
教师根据学习任务和学生特点给学生分配不同角色,以促进学生的个人责任和积极互赖。教师要解释每个角色的职责,可以写在黑板上以提醒学生,如果有可能可带领学生当场练习。(2)解释学习任务
一是对学习内容中的关键概念、原理和策略等进行简短的直接教学。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扫清自主学习时可能遇到的障碍。二是向学生说明小组合作要完成哪些学业任务,要达到什么目标。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是否明确了合作任务。
(3)建立积极的目标互赖
教师需解释将如何考察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标,并通过一些要求促进小组成员互赖。
(4)建立个人责任
需用一定的策略促使每个组员都参与合作活动,为小组作出应有的贡献。如:根据个体回答问题的表现来为小组打分,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决定小组成败的关键人物。(5)建立组间合作
教师鼓励圆满完成任务的小组去帮助别的小组学习,如果班上所有的同学都达到了预定的标准,教师可以给全班同学再加分,或对全班进行奖励,这样会促进各组相互帮助和支持。(6)解释成功标准
教师要明确指出自己将以什么方式来评定学生和小组的表现。(7)将期望学生表现出的行为具体化
这一步是教师将社会技能的教学目标明确地说出来,让学生知道教师希望他们表现出什么行为,不希望看到他们作出什么行为,要求要明确具体。如:“不要在教室里走来走去”“遇到困难先向其他组员请教,如果小组不能解决再请教老师”“小组成员按顺序发言,一个同学讲完了另一个再讲”等。
2、学生合作学习、教师监控和干预(1)监控学生的行为(2)提供协助
(3)介入并教授合作技能
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简单的观察表进行观察和监控,该表格也适合学生观察员使用。
3、师生一起评价和反思合作学习(1)学习总结
合作学习结束后,学生应该能自己总结所学知识,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总结时以提问、提示、补充等形式给予适当的帮助,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2)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根据考核方法和成功标准的界定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使用多种评估方式,如小组奖励、个体奖励等。(3)评估小组合作情况
小组反思的内容包括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小组合作组织情况两部分。既可以由学生自己来评估,也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估。教师要充分利用观察记录的结果,对做得好的地方给予肯定,做得不好的地方要认真寻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措施。教师在评估时要注意具体化。LT是所有合作学习方法中最严格遵循合作学习的定义的。它为保证各个要素所采取的措施和策略非常完备,几乎可以作为其他一切合作学习方法在实施时的参考手册。从上面的叙述中可知,LT共包含18个步骤,由于各个步骤如何操作没有一个标准的模式,所以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班级的具体情况自行设计。
第四篇: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反思
平阴县玫瑰学校
吴兴华
“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新课程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为学生开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 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优势:
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全体学生,尤其是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增强了主体参与性。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个人独立学习成果转化为全组共同的认识成果,培养了群体意识和活动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有互查作用,能使学生从别人的错误方法和思路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4、小组合作学习的汇报有利于开展有竞争的合作。还可以将小组共同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全班共有,能激发创新,拓展思维,提高教学时效。
5、小组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过程,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能力。
二、目前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低效现象: 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往往很艰难,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存在一些低效现象,如课堂出现冷场现象,学生合作不主动;学生层次不同,学习合作参与度不均衡;角色分工不到位,各组成员分工不到位;小组成员的构成往往具有一定的随意生和临时性,合作学习小组之间水平差距较大,缺乏横向比较的公正性。导致合作学习小组解体或学习不能顺利进行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小组成员不会合作。导致学生不合作的原因往往不是学生缺乏合作的愿望,而是学生缺乏合作的方法。
三、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技能:
第一、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如请求发言,遵循指导,称赞他人,澄清观点,支持反馈,互相检查,表示疑义,提出建议,概括小结等。
第二、通过具体形象的内容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交流是说与听双方的事。眼神,表情是语言的说明,和生动的语言具有同样的感染力,面对面的交流是传递信息最好的办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放下手中的书,把目光都集中在发言的学生身上,学习的氛围立刻就不同了。
第三、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培养小组合作的能力。教学中没有进行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根本不知道要如何进行合作。他们的知识经验少,对合作交流的认识几乎为零。首先要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在他们大脑中建立起合作学习的概念。例如先请分析能力强的学生发表见解,表示同意或不同意他的意见,如果不同意就补充不同的意见。然后再请学生针对不同的问题模仿老师与同学的交流方法进行两人讨论,使其形成一种模式,给学生导向,最后才放手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自由讨论。这样由于教师示范作用在先,学生合作起来才有明确的方向性,合作才得法,交流才有效。
第四、培养小组长,提高合作学习时效。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没有组长的指挥,学习小组只是徒有其名,学生或盲目行动,或迟疑不动,根本无合作可言,如果学生自制力很差,就会导致课堂纪律散乱,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教学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为了能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选拔并培养小组长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要督促组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使小组成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先进行有序的安排,如鼓动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知道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如对回答正确的同学报以掌声,当出现意见分歧时,组长应问为什么,请组员说出理由,当出现冷场现象时,组长应带头发言,起表率作用,指导组长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问题所作出的不同答案,并及时准确地想老师汇报。从而培养组长的组织,安排,协调,归纳能力,促进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教师可以对小组合作的人员进行合理调配,每组的组长可以实行轮换制。这样可以培养每个学生的组织能力,产生多位组织者,提高学生团体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能力。
通过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合理使用多样化、个性化的合作学习策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善学习态度。但合作学习技能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科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现有资源,充分挖掘资源中的娱乐元素,充分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健康、有序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反思
平阴县玫瑰学校
吴兴华
第五篇:2-英语学习少不了练习,到底怎么练习呢
英语学习少不了练习,到底该怎么练习呢?
乐加乐少儿英语教育专家尹旭老师
语言作为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只有在大量的运用中才能真正掌握一门语言的运用技巧和方法,并学习到这一门语言背后的知识。当然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也得遵循同样的学习方法。所以,练习是英语学习的唯一法门。当然,这里的练习并非只是笔头上的练习,而是指语言学习的各方面的练习,包括听说读写各个方面,下面我就分别从这四个方面来看看,我们到底该怎么练习。
一、每天坚持听课文或英文材料20分钟
对于每天听力材料的选择,应当基本从孩子现阶段学习的课文来看,比如学校课本,SBS,新概念,与其能力相适应的有声读物,让孩子认真的听,通常简单的听力材料坚持2-3天,较难的听力材料持续听5-7天左右。
二、每天坚持模仿录音大声朗读课文10遍以上
英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开口进行练习,只有开口练习才能够算是真正联系到的语言的工具——口腔。同时,利用大声模仿朗读也能最大程度上地纠正发音和背诵课文。对于课文来讲,光朗读一遍两遍,三遍五遍都是绝对不够的,对于课文的练习,只有达到10遍以上才能真正达到练习的效果,同时也背诵了课文,锻炼了口腔肌肉。其实按照现阶段的课文来讲,10遍可能也只需要15分钟左右的时间。
三、每天坚持阅读英语材料20分钟
从读的方面来讲,必须坚持每天至少有20分钟的时间使用来进行英语阅读的。当然这些阅读材料可以是阅读理解的题目,20分钟的阅读量大概是在200词的文章10篇左右,当然是不能包括做题时间的。也可以是一些课外的英文小说啊,故事等阅读材料,当然如果是有声读物,边听边读将更有利于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训练和提高。
四、每周坚持仿写一篇英语作文
说到写作,就是大部分学生的老大难问题了。其实上面的三个习惯和坚持都还容易养成,这第四个坚持的确是有些难度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在这第四个坚持中要求的不是每周写一篇英文作文,而是仿写。那么为什么我觉得要仿写呢?任何学习其实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而且对于英语写作的初学者来说,自由写作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对于很多英语行文结构都是不熟悉的,所以仿写是练习写作最为有效的方式。当然,仿写的对象,我个人建议可以使用新概念2册,能力好的可以使用新概念3册,同时也可以使用一些中高考的范文用于仿写都是非常有效的。
由上面的几点来看,大家都可以看出来,英语学习没有捷径,贵在坚持。当然,如果你能将每天的学习和练习时间增强一倍,那么你的学习战线就将缩短一半。也就是说,英语学习注重的是语言各方面练习量的积累,只要你达到语言学习应具备的练习的量时,你的语言能力也就自然而然的获取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