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办公室人员岗位培训手册
办公室人员岗位培训手册
为明确要求,规范行为,加强学校管理,维护办公室良好形象,特制定本规范制度
一、办公室人员工作职责:
1、办公室人员穿戴整洁、大方
2、负责办公室的清洁卫生
3、热线的及时接听与专业回答或转接;以及有效信息的收集
4、接待来访人员
5、做好办公室档案收集、整理工作
6、做好办公室各种文件接收、整理、保管和统计工作,实行统一管理7、51客服、QQ及时打开及回复有效信息收集,查看百度推广的余额,每周一至周五推广,周六及周日及时关闭。
8、周一学生国旗下讲话上传
9、负责快件的收发工作
10、督促学生吃药
11、接受其他临时工作
二、工作内容及方法
1、接待工作:家长进入办公室,立刻礼貌问好,请家长入座后,将准备好的茶水端上
2、卫生清洁工作:家长离开后,将杯里剩余的水倒掉,放回原处。
3、铃响三声必须接听。
4、学生入校后,办公室负责办理相关入学手续,如交清费用,签订入学协议,填写学生详
细的信息表,建立学生个人档案。
5、学生来校后的当天晚上或第二天,刘校长或办公室老师应该及时电话和家长取得联系,告之孩子目前在校的状态,请家长放心,无后顾之忧。
6、学生来校后,办理学生意外伤害保险。
7、学生来校一周后,办公室要将学生的个人网页、用户名、密码、网址、邮箱等以电话或
短信的形式发给家长,同时上传孩子照片一张,此时学生的日记、留言等经刘校长、赵部长审查合格同意后也可发给其家长。
8、学生入校一周后,办公室负责通知其家长更好融洽学校教育,每周写些激励孩子的留言,并在周日将留言打印出来交给孩子阅读。
9、学生来校一周或两周后,经校长同意办公室必须上传一次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视频,赵部长检查后的日记必须按时每天上传给家长,同时办公室必须每周上传一次学生的照片,并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训练活动的所有照片存入学生个人档案。
10、原则上三个月后可安排家长看孩子,视其特殊情况,经校长同意,也可灵活安排。
11、家长三个月后看孩子,离开之前需要填写家长意见征询表。
12、家长来看孩子之前,提醒下家长看亲情守则需要注意的事项。
13、学生在我校学习、生活、训练期间的成长手册、日记等原则上应及时存入档案,学
生确实需带回,经学校校长同意,也可灵活掌握。
14、学生学习训练期届满,办公室要为学生定制详细的《学习问题个性化解决方案》供
学生带回和其家长一同认真学习,同时办公室要和学生个人签订学生自我约束协议书,尤其父母和学校共同督促实施。
15、学生学习训练届满,学校组织欢送仪式并合影留念。
16、学生返家后,按预约时间,每周安排一次跟踪回访,并做好记录。
第二篇:污水处理站人员岗位培训规则
污水处理站人员岗位培训规则
1、认真学习贯彻环保法规、法令条例,积极做好污染治理工作。
2、树立环保意识,保证净化水质达标。
3、上岗人员必须坚守岗位,精心控作,工作期间不得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4、班长每周集中组织一次学习,熟练操作并确保运行规范化。
5、运营主管每周召开一次污水处理站工作总结会,分析一周来的运行情况。
6、强化安全意识,制定安全工作计划,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观念,做到防患于未然。
7、强化工作责任心,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工作,做到各负其责,积极协作。
8、定期对操作人员考核,对考核达不到要求的,要进行停岗培训,直到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第三篇:助产人员规范化岗位培训
助产人员规范化岗位培训
为加强本院助产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落实全程助产人员规范化岗位培训,特制定新上岗助产人员的培训计划如下:
1.新进助产人员必须具备国家认可的中专(医学、护理专业)以上学历;并具有护士执业证书。
2.新进助产人员培训时间不少于6个月,其中前3个月为常规制度、工作流程、助产人员工作职责等基础知识培训以及专科理论知识培训,后3个月为专科助产技术操作培训(包括外院实习和本院带教)。
3.培训期间分娩助产操作不少于20例。
4.受训人员在上岗前需进行考核,重点操作分娩机转过程和会阴切开及缝合技术(现场进行考核),以及新生儿初步复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独立工作。
5.新助产技术服务的卫生技术人员在上刚前必须具备母婴保健助产技术服务资质。
2013.1
第四篇:档案人员岗位培训基础知识
关注微信《档案学研究》,下载更多内容
档案人员岗位培训基础知识
档案人员岗位培训基础知识;第一章档案与档案工作概述;第一节档案概要;
一、档案的概念;
(一)档案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在表述档案概念时指出:“;
二、档案的特点;
(一)档案是直接形成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
(二)档案和文件是处于不同阶段的同一事物;
(三)档案来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三、档案的种类;在社会生活中,有一种广为流行、被普遍接受的档案分
档案人员岗位培训基础知识 第一章 档案与档案工作概述 第一节 档案概要
一、档案的概念
(一)档案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在表述档案概念时指出:“本法所称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很显然,“档案”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的历史记录,它的外延是具有这种属性的各种形式的文件材料。
二、档案的特点
(一)档案是直接形成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档案都是伴随着人们实践活动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是最为原始的历史记录。这是档案区别于图书和报刊资料的标志之一。
(二)档案和文件是处于不同阶段的同一事物。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显著区别。其间的联系在于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是形成档案的基础;区别则因为文件转化为档案是有条件的。
(三)档案来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只要有机关、团体存在,有社会实践活动存在,就有档案产生。档案来源的广泛决定了档案内容的丰富。就档案载体来说,古有甲骨、金石、竹木、缣帛、纸张,近现代又有胶片、磁带、磁片和光盘等;就信息记录方法而言,有手写、刀刻、印刷、摄影、录像和数字化存贮等;就信息表达方式来讲,有文字、声音和图像等。
三、档案的种类
在社会生活中,有一种广为流行、被普遍接受的档案分类方法,即以内容为标准,将档案分成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和专门档案。
(一)文书档案
文书档案也曾被称为党政档案、行政档案,是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等在领导和行政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材料。例如国家行政机关发出和收到的命令、指示、请示、批复、报告、决议、通知等,在办理完毕归档保存后,即为文书档案。它是了解、研究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史,研究个体的机构、组织历史的基本依据。
(二)科技档案
科技档案的全称为科学技术档案,是由生产技术应用与管理、基本建设、科学研究活动中产生和使用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计算材料等科技文件材料转化而成的档案材料。这些档案多集中在工厂、矿山、设计院、研究院和地质、测绘、水文、气象、建筑等部门。它是反映科学技术、经济建设真实面貌的原始记录,也是科学技术的重要存在形式之一。
(三)专门档案
专门档案是指一些社会机构和组织在某些专门业务工作中形成的档案材料。如人事档案、会计档案、工商档案、税务档案、教学档案、艺术档案、诉讼档案、审计档案、统计档案、专利档案、外交档案和军事档案等。由于社会分工细致,专门档案种类繁多,难以尽数。
四、档案的基本作用 档案是机关文件查考的依据、生产建设的丰富资料、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条件、政治斗争的必要手段和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档案的基本作用可概括为两个基本方面,凭证作用和参考作用。
1.档案是历史的真凭实证
档案之所以具有凭证作用,是由它的形成规律及自身特点决定的。首先,从其产生过程看,它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而非后人编造的,这就客观地记录了历史情况,具有最可靠的凭证性。其次,从档案本身的物质形态看,它保留着真切的历史痕迹,如有些是当事人的亲笔手稿;有的留有机关领导人或有关人员的亲
笔签署或批示;许多文件盖有制发机关或个人的印信。还有些文件材料,如合同、契约等,制发的目的就是备忘,其凭证作用更明显。
2.档案是第一手的参考材料
可供人们学习、参考的材料是很多的,如档案、图书和报刊资料等,但档案这种前人知识的载体,更直接、更原始地记录了前人的经验、教训,因而是第一手的参考材料。
第二节 档案工作概要
一、档案事业的构成(一)机关档案室工作
1983年4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机关档案工作条例》指出:“机关档案工作是机关工作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是维护机关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深刻地阐明了机关档案室工作的性质和地位。
(二)档案馆工作
1983年4月26日国家档案局颁发的《档案馆工作通则》指出:“档案馆是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工作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档案馆的基本任务是在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前提下,集中统一地管理党和国家的档案及有关资料,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积极提供利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000年召开的全国档案馆工作会议进一步要求:“把档案馆建成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中心。”2009年召开的全国档案馆工作会议又提出 :“努力把各级国家档案馆建设成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信息查阅中心、电子文件中心“五位一体”的公共档案馆。”
我国档案馆主要分两大类,即综合性档案馆和专门性档案馆。1.综合性档案馆
我国设置的中央级综合性档案馆包括: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北京市所设置的综合性档案馆包括北京市档案馆和东城区、西城区等18个区县档案馆。
2.专门性档案馆
我国专门性的、部门性的档案馆,包括中央一级和地方一级。它们分别收藏某一方面的、某一专业的、某种载体形式的档案和相关资料。目前我国已建立的专门性或部门性档案馆有:中国照片档案馆、测绘档案馆和气象档案馆等。城市建设档案馆是比较重要的地方专门性档案馆,它是专门收藏城建档案及有关资料的科技文化事业单位。
(三)档案行政管理工作
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是以国家各项建设事业的长远和现实需要为目标,以档案法律法规为准则,对全国以及地方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指导的过程和活动。全国档案行政管理工作的最高机关是国家档案局。北京市档案局为市政府负责本市档案工作的主管部门,履行全市档案事业行政管理职能。具有执法主体资格,在履行全市档案行政执法职能的过程中,接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监督,接受市政府法制部门的业务指导。
(四)档案教育工作
档案教育工作是社会教育机构和档案部门对预备从事和已经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实施培养的过程和活动。我国的档案教育工作较为发达,主要分院校教育和在职教育两个方面。
(五)档案科学研究工作
依靠科研教育振兴档案事业是发展档案事业的基本战略之一,档案科学研究工作受到高度重视。档案科学研究工作包括档案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档案科学研究管理工作等。
(六)档案宣传工作
档案宣传工作是向社会成员说明讲解档案和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传播档案和档案法规的有关信息,鼓动和吸引人们积极参与档案的保护和利用工作的过程和活动。
(七)档案外事交往工作
与国际档案界的交往与合作,是国家档案事务中的重要部分,是发展我国档案事业的外部条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界的国际交往与合作日趋活跃。北京市档案界也广泛地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和借鉴外国管理与开发档案的先进经验,宣传和展示北京与整个国家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二、档案业务工作的内容
按照我国档案界的习惯,档案业务工作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利用等六个方面,简称“六个环节”。
(一)档案收集工作
档案的前身——文件,是由机关内各组织机构和个人分散形成的,而机关和社会利用档案,则要求一定的集中,为了更广泛地发挥档案的作用,就需挑选文件集中保存,这便是档案的收集工作。机关文件归档和各单位档案向档案馆移交都属于档案收集工作。
(二)档案整理工作
收集起来的档案来源广泛,数量很大,内容复杂,有的还可能是零散文件。为了改变这种相对零乱的状况,便于保管和利用,就必须对档案进行分门别类,使之有规可循,这便是档案的整理工作。
(三)档案鉴定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实践的发展,档案数量日益增多,而有些档案则逐渐失去了保存价值。为了减轻库房负担,降低档案管理成本,方便有价值档案的管理和检索,就需要对库存档案进行鉴别、挑选,去粗取精,这便是档案的鉴定工作。文件归档环节中的确定保管期限也属档案鉴定工作范畴。
(四)档案保管工作
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档案总是处于渐变性的自毁过程,甚至遭到突变性的破坏。为了尽可能地延长档案的寿命,就需要对其采取保护措施,进行妥善管理,这便是档案的保管工作。
(五)档案统计工作
档案数量多,成分复杂,为了科学地进行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有效地提供利用,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都要掌握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基本情况,这就要对有关状况进行数据的登记、统计和分析研究,这便是档案的统计工作。
(六)档案利用工作
党和国家以及社会机构、组织、单位建立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发挥档案的作用。为此,档案室、档案馆除大量的基础工作外,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提供利用档案和有关资料。直接满足社会各方面档案利用者需求的工作,便是档案的利用工作。
三、档案工作性质
(一)档案工作是一项管理性的工作
国务院早在1956年《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中就规定:“档案工作的任务就是要在统一管理国家档案的原则下建立国家档案制度,科学地管理这些档案,以便于国家机关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利用。”因此,所谓档案工作,确切地说就是档案管理工作。
(二)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
档案工作对于其他工作来说,属于服务性工作。通过管理和提供档案资料为各项工作服务,则是档案工作区别于其他服务性工作的特点之一。服务性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属性之一,是档案工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档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的工作
因为档案工作为一定的政治服务,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所以说档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的工作。
(四)档案工作是一项科学性的工作
档案工作是科学研究的先决条件之一,无论是自然科学研究,还是社会科学研究,都必须掌握丰富的第一手材料,档案部门收藏的各种档案原始、系统地记录了人类同社会、同大自然抗争的知识经验,能最大限度地
满足科学工作者的需要。档案工作本身也具有学术性。
(五)档案工作是一项文化性的工作
档案室和档案馆保存的档案都是国家珍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
四、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是我国档案工作的组织原则 1.国家全部档案由各级档案机构分别集中保存
各机关内党、政、工、团等组织和机构的档案,均由机关档案室集中管理,不得由承办单位和个人分散保存;各机关档案中需要长远保存的,由各级档案馆集中保管;一切档案非依规定和批准手续,不得转移、分散或销毁。
2.全国档案工作,由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统一、分级、分专业负责监督和指导
所谓统一,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具体说,就是全国档案工作事务由国家档案局掌管。所谓分级负责,就是地方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关,按照全国统一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在本地区党委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政府的监督下,制定规划,健全制度,具体指导、监督和检查本地区的档案工作。所谓分专业负责,就是中央和地方专业主管机关档案部门,按照全国档案工作的统一规定,在国家和地方档案行政机关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本系统的特点,负责本系统包括下属单位档案工作的管理。
3.实行党、政档案统一管理
党、政档案统一管理,是我国档案工作的特点之一。一个机关内共产党、行政、工会和共青团等组织的档案统一集中在一个机构保管;需要长远保存的党、政档案,统一集中于各级档案馆。
(二)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是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维护档案完整,一方面,从数量上要保证档案的齐全,使那些应该集中和保存的档案不能残缺短少;另一方面,从质量上,也就是系统性方面,要维护档案的有机联系,不能人为地将其割裂分散,或者零乱堆砌。
维护档案安全,一方面,从物质上要保证档案不遭受人为和自然的损坏,尽量延长其寿命;另一方面,要保证档案政治上的安全,即档案不丢失、不被盗、不泄密。
(三)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
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是整个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一切档案机构的设置,一切档案工作制度的建立,一切档案业务工作的开展,都要服从、服务于这个总目标。因此,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是检验档案工作的主要标准。
五、档案工作的几个专门术语(一)国家档案全宗 国家档案全宗又称国家全部档案。指归国家所有的、由国家统一管理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一切档案财富的总和。它包括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某些个人形成的各种内容和各种形式的档案。如图所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档案 国家档案全宗 革命历史档案 旧政权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档案,是指1949年10月1日以后,在我国形成的全部归国家所有的档案;革命历史档案,是指1949年10月1日之前,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政权、企事业单位、社团等组织及个人形成的全部归国家所有的档案;旧政权档案,是指1949年10月1日之前,除了革命历史档案之外的全部归国家所有的档案。建立国家档案全宗概念的实质是强调国家要对归国家所有的全部档案进行宏观管理和控制。
关注微信《档案学研究》,下载更多内容
第五篇: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工作总结(格式)
附件:
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工作总结(格式)
一、项目资金安排
经费来源(包括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省级财政配套资金、市级财政配套资金)。
经费使用情况(分配用途及额度)
二、项目执行情况
包括组织管理、任务分工(理论培训、临床能力培训、社区卫生实践),师资、教材、考核以及证书发放情况。
三、项目完成情况
四、经验与体会
五、问题与建议
____省(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训情况调查表
一、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岗位培训情况
全科医师全科医师骨干社区护士其他人员 参加培训的人数
已经完成培训的人数
培训合格的人数
2007-2011年规划培训人数
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情况:
1、招生数 ________;
2、正在培养的人数________;
3、累计培训合格的人数_________;
三、经费使用情况
中西部地区:
中央财政补助经费转移支付数额__________万元;地方配套经费_______万元;已经执行_________万元。
东部地区:财政投入__________万元;已经执行______万元;
四、其它需要说明的方面(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存在的困难、问题及相关建议)
报送单位:(公章)
填写说明:
1、表中的“全科医师”指正在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临床类别的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 的12月1日至当年的5月31日;下半年的起止时间为当年的6月1日,至11月30日。
2、此表每年报送两次,分别于每年的5月31日和11月30日,上半年统计的起止时间为上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