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改革的十大重要理念
亭湖区步凤小学
新课程改革的十大重要理念
当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正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时期,既是“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值此,中国基础教育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最深刻的一次课程改革。人们习惯上把此次课程改革称之为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第八次课改,更简便的叫法是——新课改。我国的中小学教师从未接受过如此频繁的新课程培训,新课程理念被某些专家说得神乎其神,深不可测。在某地一次针对30多所中学部分教师的问卷调查中,在收到的523份有效答卷中,能正确答出“此次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新课程最主要的教学方式是什么?”两个问题的教师,仅有56位,正确率为10.7%。这些教师都已经受过不止一次的县级以上新课程培训,足见新课程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
所谓教育理念,就是指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想与观念。我认为,所谓的新课程理念只不过是教育本旨的回归,并没有太多所谓的“新理论”。它既不像某些专家所说的那么神秘莫测,也不像部分教师理解的那样难以实施。不过,每位中小学教师还是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新课程的主要精神,并把它化为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之中。新课程理念的主要内容是否可以用以下十句话来表达——
一、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改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有人说,进行了新课程改革以后,还要不要素质教育呢?说明提这个问题的同志是没有完全领会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的。我们不要忘记我国的教育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我们也不要忘记这次课改的最终目的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们更不要忘记,中国教育的最大任务不是培养只会解题应试的人,也不是瞄准培养少数精英或一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狭窄目标,而是要在造就数以亿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同时,努力完成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高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巨大的贡献。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我们常说,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观念主裁命运。既然观念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那么教育观念的转变就足以改变一位教师的命运,影响这位教师所教学生的一生。记得在1998年的一次省级高中教学研讨会上,我向与会的数十位一线教师介绍了自己的“一节课只讲授22.5分钟以内”的观点,一位老教师在会上提出这样的质疑:“请问本书林老师,我每节课45分钟拚命地讲,都无法教完高中物理的三本书,不知你是怎样用这么少的时间教完的?”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这位老师所提的是如何‘教’完它,而我所说的是如何教学生‘学’完它。”虽然这里的‘教’与‘学’仅一字之差,却能从中折射出两位老师不同的教育观念。
我认为,中国教师是世界上最自信的教师,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相信教材是用来‘教’的,而不是教学生学会使用教材,学会自学教材的。有一位中学数学教师在上课时,发现有位学生没有听讲却在看书,老师就问这位学生“你为什么上课不听老师讲呢?”该学生答道:“我听不懂,想看看书。”老师非常气愤地指责道:“你听都听不懂还想看懂?”然后向讲台方向走了几步回过头来补了一句:“简直不可思议。”是的,在这位老师的心中,书只有通过老师教学生才会懂,学生自己如果能够看懂,那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所谓转变方式,即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教的方式的转变,其目的也是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这次课程改革过程中,我国借鉴了美国自19世纪末就开始的,现正被其大、中、小学大力提倡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的成功经验,引入了“研究性学习”这一新课程。其意义就在于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赋予学生以自主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主决策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大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对人类、对社会的责任感。??
不仅如此,本次课程改革还希望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环境乃至生存环境,把中国中小学生从“课堂上被动地听老师讲,课堂外埋头于书本,专心做大量与实际生活严重脱离的练习”中摆脱出来;从过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走出来,还给他们应有的自由时空,让他们快乐健康地度过青少年时期,让他们睁开眼睛看自然界、看社会、看生活。
所谓重建制度,即重新建立学校管理制度与教育评价制度。这里所说的教育评价制度,包括政府对教育部门、社会对学校、教育部门对学校、学校对教师、家长对老师、老师对学生、乃至社会对人才的评价等。不过,我认为制度也是一种文化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既然是文化是文明,就只能继承与发展,提“重建”有点过于激进,有可能被执行者错误地理解造成严重的后果。比较恰当的提法应当是“改革制度”。
三、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新课程追求的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要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就得先弄明白现代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都有哪些特征。简单地概括起来,现代学习方式有五个最基本的特征――“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这与传统学习方式的五个最基本特征――“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有着本质的不同。新课程下,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有意识地设计能够形成学生现代学习方式的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着力体现这“五性特征”,至于具体的体现方法,在本书以后章节中将给予详细介绍。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所要完成的三大主要任务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尤其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核心的任务。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条件,改变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更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四、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里的“一切”,指的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学生”,显然是指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这里的“发展”,指的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及一切课外活动,都要把目标锁定在能够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之上,有利于学生在学校获得今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生存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学会办事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以保证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因此,有人干脆把这句话说成: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一切。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个口号虽然比较动听,但如果把它理解为“教师可以替代学生的一切”、“学生的一切行为都要在教师的指示下进行”等,那将是中国学生的最大不幸。如今不少所谓重点中学的校长,总是带着自豪的神情向外界介绍:“我的学校是全封闭管理„„。”当我听到这类话的时候,心里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难道要把一个自然人转变化社会人的教育,却能够把受教育者最美好的青春封锁在“全封闭”的校园里吗?
澳大利亚未来学家伊利亚德说过:“如果你今天不生活在未来,那么你的明天将生活在过去。”因此,我国的教育方针不能企求培养完人――把每一位普通人都培养成“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人”、“雷锋式的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而应当首先完成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全力打造合格的公民。
五、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专家一致认为,我国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第一、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一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二是要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三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四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五是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六是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七是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八是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九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二、新课改的具体目标应实现六大转变: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二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
择性。三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以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四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五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六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有句话说得好:有经验的校长抓课堂,缺乏经验的校长抓门房。我认为,工落实这六大目标,对于基层学校来说,关键是要化为可操作的制度,落实于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之中;对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主要是在每一节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落实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六、课程改革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是自主、合作、探究。这里的“自主”,是指自觉地、主动地、独立地学习。新课程倡导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在未来社会里,一个人终身人事一种职业的时代已经过去。职业变更将伴随一个人的一生。
有研究表明,人们从学校获得的知识仅是一生中所需要知识的20%,其它80%需要靠自学来获得。因此,在未来社会里,一个人的自学新知、获取新技能的能力将是决定个人命运的基本素质。难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自学”称之为“21世纪的生存概念”,也就是说一个人会不会自学,就决定了他能否在21世纪生存;这里的“合作”,是指通过与同学、老师的共同合作质疑解疑,来共同解决旧问题、产生新问题。只有在学校里养成与人合作的意识,才能在社会上获得与他人合作、和睦共处的能力;这里的“探究”,是指把学习的过程更多地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我们知道,现代学习方式主要有三种――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因此,“自主、合作、探究”将成为世界性的学习主要方式。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还停留在“教师讲授、学生记忆”为特征的教学方法上,那么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将越来越低下,科技竞争力与综合国力就不言而喻。
七、课程改革的最大困难
我们知道,一切改革的最大困难都无一例外是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与一切新生事物诞生的命运一样,新课程改革的最大困难同样是——来自旧观念的束缚。
课堂教学方面的旧观念诸如:“书要老师教了才算教”、“在课堂上老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把问题解决于课堂之内”、“上课时学生能流利地回答老师的问题”、“最好的课是老师讲完最后一句时响起了下课铃声”等。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这些都是值得重新审视与理性思考的观念问题。因为,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观就会出现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情景。请看下面这个真实的案例:
2001年美国一个教育代表团来到上海考察中国的科学课。上海市安排了一位特级物理教师为其授课。这节课上,教师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课
堂气氛活泼,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对答如流。当老师宣布“这节课就上到这里”时,下课的铃声响起。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听课的美国人面无表情。当中方人员询问对这节课的印象时,美国老师说:这节课上的所有问题学生都会了,这节课上它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不能说美国教师的评价就完全正确,但至少可以从中激发我们更多的理性思考。就中国教育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来讲,正如一位留美博士生回答他的中国导师所说的话:美国教师是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出问题来,中国教师是把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有问题。问题意识、质疑能力、发现问题、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都是中国学生的弱项,要知道一切创造发明的源泉都始于对问题的发现与思考。
因此,要实现课程改革的既定目标,就要把转变社会、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对学校的评价观念,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八、课程改革的最大阻力
新课程改革的最大阻力是:来自于管理与评价制度。更具体地说,是来自于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对于一个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来说,政府与社会对教育的评价直接影响着这个地区的教育决策;对于一个学校的校长来说,来自教育主管部门与学生家长的评价指标就自然左右着这所学校的办学方向;对于一位教师来说,学校的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将决定他们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
新中国成立50多年以来,我国的学校管理制度不断发展与完善,现已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较为完整的管理理论与管理体系,为我国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基础。然而,许多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学校管理办法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如“用是否有统一的教案来评价老师的集备情况”、“用统一的作业来要求千差万别的学生”、“用作业批改的数量来检查教师的工作态度”、“用工作时间的长短来衡量老师的敬业精神”等。当然,我国现有的教育评价制度有许多弊端,评价尺度也需要花大力气改革。如“高考升学率成为政府与社会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指标”、“用一次性的书面考试成绩来取舍学生的大学学习权”、“用终结性的学生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等。
我们时常听到这样的报怨:如果高考不改革,新课程改革实验将无法取得成功。更有人把我国的高考制度批的体无完肤,建议取消高考,让高中学生走推荐上学之路。殊不知我国高考制度是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和借鉴的。它虽然需要改革,但在短期内取消是不符合国情的。即使是世界超级大国美国,其基础教育的许多改革正向我国借鉴成功经验,正沿着与我国几乎相反的改革方向前进。可以预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高考制度只能得到改革而不会取消。
九、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
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这里所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以下“四大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五大特性”:一是整体性,二是实践性,三是开放性,四是生成性,五是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有“六大意义”:
一是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二是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三是发展运用知识的能力,四是增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五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六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所有这些都是新课程专家最引以自豪的。然而,我认为它将成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最难以实现的“最大暗点”。单从目前我国社会给予学校过重的安全责任,已经使得“有理智”的中小学校长不会轻易让学生走出校门。连校门都出不去的学生,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又如何进行呢?再说我国的研究性学习,在美国也仅为一种融于各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我国则变为一门新课程。研究性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方式而已,如何能够成为课程的名称呢?在本已负担沉重的高中学生身上,再创造出这么一种额外的负担是不明智的。在美国,研究性学习被称之为“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法”、“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法”,是美国教师为了让学生从小关注自然界、关注人类社会面临的大问题而“偶尔”布置的一种学科课外“大作业”,为此开设一门新课程真是难为了中国学生。
十、新旧课程的最大区别
新旧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课程目标从单维向多维的转变。主要表现为:旧分科课程的特点是: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对独立,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强调学科知识的优先性;以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为线索,强调本学科自成一体;旧课程的缺点是: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学科间人为分割,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旧课程的优点是: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学生可简捷有效地获取学科系统知识;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有利于学科尖端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科技的发展;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的特点是: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实现了分学科课程目标由“知识与技能”的单维目标向三维目标的转变;新课程的内容更具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教材内容多为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内容强调了“五性”特征――即科学性、社会性、生活性、实践性与整体性。
第二篇:新课程改革的十大重要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十大重要理念
当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正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时期,既是“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值此,中国基础教育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最深刻的一次课程改革。人们习惯上把此次课程改革称之为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第八次课改,更简便的叫法是——新课改。我国的中小学教师从未接受过如此频繁的新课程培训,新课程理念被某些专家说得神乎其神,深不可测。在某地一次针对30多所中学部分教师的问卷调查中,在收到的523份有效答卷中,能正确答出“此次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新课程最主要的教学方式是什么?”两个问题的教师,仅有56位,正确率为10.7%。这些教师都已经受过不止一次的县级以上新课程培训,足见新课程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
所谓教育理念,就是指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想与观念。我认为,所谓的新课程理念只不过是教育本旨的回归,并没有太多所谓的“新理论”。它既不像某些专家所说的那么神秘莫测,也不像部分教师理解的那样难以实施。不过,每位中小学教师还是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新课程的主要精神,并把它化为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之中。新课程理念的主要内容是否可以用以下十句话来表达——
一、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改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有人说,进行了新课程改革以后,还要不要素质教育呢?说明提这个问题的同志是没有完全领会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的。我们不要忘记我国的教育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我们也不要忘记这次课改的最终目的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们更不要忘记,中国教育的最大任务不是培养只会解题应试的人,也不是瞄准培养少数精英或一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狭窄目标,而是要在造就数以亿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同时,努力完成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高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巨大的贡献。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我们常说,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观念主裁命运。既然观念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那么教育观念的转变就足以改变一位教师的命运,影响这位教师所教学生的一生。记得在1998年的一次省级高中教学研讨会上,我向与会的数十位一线教师介绍了自己的“一节课只讲授22.5分钟以内”的观点,一位老教师在会上提出这样的质疑:“请问本书林老师,我每节课45分钟拚命地讲,都无法教完高中物理的三本书,不知你是怎样用这么少的时间教完的?”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这位老师所提的是如何‘教’完它,而我所说的是如何教学生‘学’完它。”虽然这里的‘教’与‘学’仅一字之差,却能从中折射出两位老师不同的教育观念。
我认为,中国教师是世界上最自信的教师,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相信教材是用来‘教’的,而不是教学生学会使用教材,学会自学教材的。有一位中学数学教师在上课时,发现有位学生没有听讲却在看书,老师就问这位学生“你为什么上课不听老师讲呢?”该学生答道:“我听不懂,想看看书。”老师非常气愤地指责道:“你听都听不懂还想看懂?”然后向讲台方向走了几步回过头来补了一句:“简直不可思议。”是的,在这位老师的心中,书只有通过老师教学生才会懂,学生自己如果能够看懂,那就是不可思议的事。
所谓转变方式,即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教的方式的转变,其目的也是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这次课程改革过程中,我国借鉴了美国自19世纪末就开始的,现正被其大、中、小学大力提倡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的成功经验,引入了“研究性学习”这一新课程。其意义就在于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赋予学生以自主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主决策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大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对人类、对社会的责任感。
不仅如此,本次课程改革还希望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环境乃至生存环境,把中国中小学生从“课堂上被动地听老师讲,课堂外埋头于书本,专心做大量与实际生活严重脱离的练习”中摆脱出来;从过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走出来,还给他们应有的自由时空,让他们快乐健康地度过青少年时期,让他们睁开眼睛看自然界、看社会、看生活。
所谓重建制度,即重新建立学校管理制度与教育评价制度。这里所说的教育评价制度,包括政府对教育部门、社会对学校、教育部门对学校、学校对教师、家长对老师、老师对学生、乃至社会对人才的评价等。不过,我认为制度也是一种文化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既然是文化是文明,就只能继承与发展,提“重建”有点过于激进,有可能被执行者错误地理解造成严重的后果。比较恰当的提法应当是“改革制度”。
三、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新课程追求的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要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就得先弄明白现代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都有哪些特征。简单地概括起来,现代学习方式有五个最基本的特征――“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这与传统学习方式的五个最基本特征――“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有着本质的不同。新课程下,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有意识地设计能够形成学生现代学习方式的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着力体现这“五性特征”,至于具体的体现方法,在本书以后章节中将给予详细介绍。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所要完成的三大主要任务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尤其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核心的任务。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条件,改变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更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四、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里的“一切”,指的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学生”,显然是指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这里的“发展”,指的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及一切课外活动,都要把目标锁定在能够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之上,有利于学生在学校获得今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生存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学会办事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以保证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因此,有人干脆把这句话说成: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一切。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个口号虽然比较动听,但如果把它理解为“教师可以替代学生的一切”、“学生的一切行为都要在教师的指示下进行”等,那将是中国学生的最大不幸。如今不少所谓重点中学的校长,总是带着自豪的神情向外界介绍:“我的学校是全封闭管理„„。”当我听到这类话的时候,心里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难道要把一个自然人转变化社会人的教育,却能够把受教育者最美好的青春封锁在“全封闭”的校园里吗?
澳大利亚未来学家伊利亚德说过:“如果你今天不生活在未来,那么你的明天将生活在过去。”因此,我国的教育方针不能企求培养完人――把每一位普通人都培养成“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人”、“雷锋式的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而应当首先完成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全力打造合格的公民。
五、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专家一致认为,我国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第一、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一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二是要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三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四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五是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六是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七是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八是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九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二、新课改的具体目标应实现六大转变: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二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以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四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五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六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有句话说得好:有经验的校长抓课堂,缺乏经验的校长抓门房。我认为,工落实这六大目标,对于基层学校来说,关键是要化为可操作的制度,落实于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之中;对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主要是在每一节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落实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第三篇:新课程改革十大重要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十大重要理念
所谓教育理念,就是指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想与观念。每位中小学教师都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并把它转化为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新课程理念的主要内容可用以下十句话来表达:
一、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是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和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三、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新课程追求的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四、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澳大利亚未来学家伊利亚德说过:“如果你今天不生活在未来,那么你的明天将生活在过去。”因此,我国的教育方针不能企求培养 完人――把每一位普通人都培养成“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人”、“雷锋式的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而应当首先完成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全力打造合格的公民。
五、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总体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要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 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有句话说得好:有经验的校长抓课堂,缺乏经验的校长抓门房。我认为,要落实这六大目标,对于基层学校来说,关键是要将其化为可操作的制度,落实于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之中;对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主要是在每一节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六、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现代学习方式。
七、课程改革面临的最大困难
传统观念的束缚是课程改革面临的最大困难。新课程改革与一切新生事物诞生的命运一样,它面临的最大困难同样是——来自旧观念的束缚。
2001年美国一个教育代表团来到上海考察中国的科学课。上海 市安排了一位特级物理教师为其授课。这节课上,教师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课堂气氛活跃,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对答如流。当老师宣布“这节课就上到这里”时,下课的铃声响起,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但听课的美国人却面无表情,当中方人员询问对这节课的印象时,美国老师说:这节课上的所有问题学生都会了,这节课上它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不能说美国教师的评价就完全正确,但至少可以从中启发我们更多的理性思考。就中国教育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来讲,正如一位留美博士生回答他的中国导师所说的话:美国教师是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出问题来,中国教师是把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有问题。问题意识、质疑能力、发现问题、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都是中国学生的弱项,要知道一切创造发明的源泉都始于对问题的发现与思考。
因此,要实现课程改革的既定目标,就要转变社会、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对学校的评价观念,转变学校领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八、新课程改革的最大阻力
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的重建是新课程改革的最大阻力。对于一个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来说,政府与社会对教育的评价直接影响着这个地区的教育决策;
对于一个学校的校长来说,来自教育主管部门与学生家长的评价指标就自然左右着这所学校的办学方向;
对于一位教师来说,学校的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将决定他们在课 堂上的教学行为。
九、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个方面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五大特性”:一是整体性、二是实践性、三是开放性、四是生成性、五是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意义:一是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二是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三是发展运用知识的能力;四是增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五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六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十、新旧课程的最大区别
新旧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课程目标从单维向多维的转变。新课程的特点是: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实现了分学科课程目标由“知识与技能”的单维目标向三维目标的转变,新课程的内容更具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教材内容多为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内容强调了“五性”特征――即科学性、社会性、生活性、实践性与整体性。
注:2009年4月我县新任中小学教师(06、07年上岗)《新课程理念》培训讲义摘要。
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思路100条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本 期编选的是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思路和成果,建议无论是教学第一线的老师,还是与教学有关的其他同志,都能仔细地读一读,并结合本学校本学科的实际,认真地思考和实践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期望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培养优秀教师方面做出更多更好的成绩。1、现在教学方法的突出特点是,以发展学生智能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尤其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由苦学变乐学,由学会变会学。教法改革服从人才素质培养,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2、教学改革要实现几个转变:(1)变单纯传授知识为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重视能力培养;(2)变单纯抓智育为德智体全面发展;(3)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4)变平均发展为因材施教,发展个性;(5)变重教法轻学法为教法学法同步改革。
3、现代教学改革应具备的新观念:(1)新教育思想发展的动态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思想,不断丰富教学思想。(2)要有全面发展的整体观念,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3)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4)要有重视实践的观念,应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5)要有教书育人的观念,以培养四有人才为宗旨。
4、我们必须掌握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没有无教育的教学。要发挥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功能,坚持教书育人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5、当代各种先进教学流派的共同特点是:以培育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为基础,以创造条件使学生不断获得学习成功机会为主要原则,以引导学生走自学之路为主要方法,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手段,以鼓励创新精神,培养创造能力为教学思想的核心。
6、现代各种教学方法的改革都是以研究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及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为追求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思想问题以思想来克服,心理问题以心理来强化,知识问题以知识来补救,能力问题以能力来培养。凡是先进的教学法,都是把提高学生素质放到首位。
7、成功的教学,首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没有热爱便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全部技巧。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热爱。
8、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要想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导是为了主体的确立,而不能削弱、代替或否定主体。发挥主导作用,是为了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水平,要以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水平来衡量。教师的善教应该体现在学生的乐学善学上。
9、确立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衡量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准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自学能力为教学方法改革的导向。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改革的目的。
10、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改的方法是实行启发式教学,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作为入门向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把钥匙。
1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变为志趣,志趣可转化为理想,理想可以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12、好的教学模式是大量教学活动宝贵经验的结晶,揭示了教学活动的普遍规律。教学模式是相对稳定又是不断发展的。
13、每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活动的表现形式。凡是先进的教学模式,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四种能力是学生智能的主体。
14、常规教学是改革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改革教学是常规教学的提高和发展。常规教学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发展和丰富。我们要以改革教学带动常规教学,以常规教学促进改革教学。常规教学有改革,改革教学有继承。
15、必须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解放后苏联凯洛夫五环节课堂教学结构,主宰了我们学校的各科教学,成了一种基本模式。这种教学存在的问题是:(1)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认为学生学习是认识真理,不是发现真理,忽视开发智力,提高能力;(2)树立教师权威,坚持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权威主义、命令主义,学生处于被动地位;(3)只考虑教,不考虑学,不能发挥两个积极性。
16、课堂结构设计应体现以下几个原则:(1)既要克服教师为中心,又要避免学生为中心;(2)既要重视知识学习,更要注意能力培养;(3)既要重视教法,又要重视学法;(4)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5)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17、凡是先进的教学,都应该使教学系统优化运行,教学过程优化控制,教学信息优化传递。
18、许多教学改革家都提倡情境教学。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执教者有目的地为了学生的有效学习及全面发展而创设最佳环境和最佳场合的教学。这种教学是以心理学为根据,遵循学生学习心理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
19、要培养学生对学业的一颗爱心。人类任何创造活动都具有其动力,对学习的爱,对工作、事业的爱,这种强烈的感情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许多事业辉煌的人都有一颗爱心,向着选定目标执著奋斗直到成功。爱心在人们创新思维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爱能使人们对从事的工作专心致志达到入迷程度,爱能使人的思维积极活跃,爱能激发创造力,产生自信心,爱能使人的进取顽强坚定。20、智力的核心是思维。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智力高的创造力可能并不高。智力仅仅是土壤,要想开出创造之花,还需要勤奋耕耘,天才出于勤奋。
21、创造思维具有独立性、连动性、多向性、跨跃性和综合性。有人把求异思维看作创造思维的核心,主要意思在于说明创造思维以突破习惯思维为特点,要我们从思考问题的习惯轨道上解放出来。求异思维,求异不一定就是创造,而创造离不开求异。
22、创造力是人类普遍的一种心理能力,除弱残者外,每个人都具有创造的可能性。创造力在人们之间只是程度不同,并非全有或全无。所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就是这意思。
23、培养学生概括思维品质,知识越概括就越基本,因而就越有共性,覆盖面就越宽。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品质,使学生通过强化训练,学会求异思维、求同思维、反向思维、相似思维、分合思维、多维思维。
24、培养有创造精神的学生,必须有富于创造精神的教师。培养创造人才是各科教学的最终归宿。创造教学是我们教学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要特别重视思维能力的训练。
25、知识是智力的基础,但仅有知识,智力不会自发地发展,必须通过训练操作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引导自学是发展智能的有效途径。
26、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全面发展寓于个性发展,没有个性发展就没有全面发展。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27、教师的作用不单是讲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维,教会学生创造思维。有了创造思维能力,学生不仅可以学会教师讲授的知识,还可以在自己的思维实践中学到教师没有讲授的知识,甚至创造新知识,这样的学生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把学生一生所需要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教知识总是有限,教思维是根本。教师应当是手握创造思维金钥匙的指导者。
28、世界教学方法改革不断发展,如苏联赞可夫的发展教学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德国根舍范例教学法,法国教育家弗雷内自治教学法,保加利亚洛扎诺夫快乐教学法,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目标教学法即掌握学习法等,都注意了学生主体论,能力目标论,7 动态发展论,多渠道获得知识论。我国北京朝阳区小学教师马芯兰的渗透教学法,辽宁特级教师魏书生六步课堂教学法,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的三主原则,湖北武汉大学教授黎世法六课型教学法及其异步教学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自学辅导法”,都在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习主人翁的主动作用,基本原则都是启智导学,我国教学改革的总趋势和世界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
29、教学效果决定于学生获得有效知识量,不决定于传授知识量,一个人智能高低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有效知识量和人的智慧成正比。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提高有效知识量。
30、以前程度不同地把小学教育变成听话教育,把初中教育变成分数教育,把高中教育变成升学教育。这种现象说明我们需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教学观和人才观。
31、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授以法。各科教学都不能违背教学的大法即教学原则。一般应遵循的教学原则有:(1)系统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综合性原则;(4)动态性原则;(5)应用性原则;(6)全体性原则;(7)区别性原则;(8)启发性原则;(9)自学性原则。
32、启发式教学是以活跃学生思维为标志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它的本质特点是激发和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启发式教学不能只是当作一种教学方法,不能单纯从形式上看教师课堂提问多少,学生举手多少。
33、启发式教学,必须以学生自学为主要手段,以思维为教学活动的核心,以训练为教学主线,以活跃的情绪、和谐的发展为目标。
34、启发教学以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为重要标志。不能一提启发式,就只看举手人数多少。启发式不能单以提问多少来鉴别,不能与满堂问与满堂答来决定。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还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讲授与点拨、使学生顿开茅塞,也应该属于启发式教学。简单的“是非问”不能促进学生思考,这样问得越多反而成为注入式教学的变种。
35、课堂教学改革要做到:(1)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2)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注意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相适应;(5)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密切结合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
36、大量的成功实践证明,一个人追求的越高,他的才力发展越快,终生不渝的努力便是天才。必须培养学生动机,兴趣以及意志和性格,这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非智力因素是决定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
37、提高教学效率的四个决定性因素:(1)学生的心理素质;(2)学生已有的基础;(3)教学内容的适度;(4)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38、大脑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得到发展,这是每个教师都必须记住的一条基本原理。每个教师都应该成为学生智慧的启迪者,这是一条规则,不遵守这条规则,学校就不会称其为学校。
39、陶行知先生要给儿童“六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谈;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们多学一点感兴趣的东西,多干一点高兴干的事;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到社会上去扩大视野。
40、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好问是智慧的摇篮,好奇是求知欲的标记,想象是创造的翅膀。
41、小学教学要重在培养学习习惯,初中教学要重在培养能力,高中教学要重在教给方法。42、差生的“差”,一般都是平时学习负积累所造成。课堂及时完成反馈矫正任务,及时克服学生学习负担累是实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正确途径及基本方法。差生除少数弱智者,都能完成学习任务,这是科学实验的结论。
43、教学方法关键在一个“活”字。“乐”是活的前提、“情”是活的关键,“美”是活的目标。课教活的核心是学生“学活”。“活”不是花架子,“活”不是花样翻新,不是故弄玄虚。“活而不乱,实而不死”,力求达到活教活学,乐教乐学,会教会学的理想境界。
44、教学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系统论的核心是重整体性。系统论的中心意思是部分之和不等于整体,整体不等于各部分简单相加。所有部分功能都服从于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最理想的整体效益。知识在学生脑子里要形成“知识树”,才能学到本领。必须使所学知识由局部到整体,再由整体到局部,熟练掌握、运用自如。
45、评价教改课的基本标准:(1)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2)着眼提高素质,坚持教书育人;(3)减轻负担,提高效率;(4)面向全体,因材施教;(5)注重“双基”,培养能力;(6)培养兴趣,启发思维。
46、当代教法改革的几条基本原则:(1)教师为主导;(2)学生为主体;(3)思维为核心;(4)实践为主线;(5)能力为目标;(6)育人为主针。
47、如何判断教改课与传统课?(1)在教学思想上,看是民主教学,还是主观教学;是教师为学生服务,还是学生要适应教师的需要。(2)在教学目标上,看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还是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3)在学习主动权上,看是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还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里。(4)在教学方法上,看教师是立足于通过“导”来解决问题,还是立足于通过“讲”来解决问题。(5)在师生地位上,看教师是主导还是主演;学生是主演还是听众。(6)在教学效果上,看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类学生学有所得,还是只顾少数尖子,不顾中差生的达标过关。
48、评价一节课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标准:(1)能够激发起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2)能够调动起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能够使绝大多数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49、中学生性格特征:喜群爱动,精力充沛,不能持久。幻想丰富,易于冲动,缺少主见。好奇爱问,喜欢模仿,认识肤浅。可塑性强,兴趣广泛,易受影响。敢作敢为,自尊自信,判断力差。逞强好胜,荣誉感强,容易冒险。青年好闹,少年爱跳,儿童破啼为笑。
50、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矛盾:(1)一刀切教学形式与因材施教的矛盾;(2)教师中心及教师权威主义、命令主义与学生主动精神的矛盾;(3)系统地单一地传授灌输知识与要求培养学生能力的矛盾。
什么是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11-3-23 8:53:48访问次数:7738
什么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
高效课堂的四个维度
课堂教学不应模式化,但教学应该策略化。在笔者看来,高效课堂要遵循一个原则,突出四个维度。
一个原则,即“学生思维在先”的原则。学生思维在先是常态,我们不排除在必要的时候,采取教师引导在先的做法。学生思维在先与新课程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如何保证学生思维在先呢?应提倡学生预习在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授课,这就是高效课堂的第一步。教师利用学生预习的结果上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第二步。用“解疑、强化、概括、总结”8个字可以概括,这也是高效课堂的四个维度。
解疑。教师必须明晰,学生的预习是帮助教师“找惑”,为学生解惑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高效课堂的基本落脚点。
强化。学生经过自主学习也许会理解知识,但他们不了解知识的重点,即使知道了重点也未必会掌握,课堂上进行强化势在必行。强化不是机械性的重复,而是要突出针对性、重点性,要体现变化思维。强化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课堂练习、合作讨论、重点讲解、等等。
概括。概括就是简化,简化的东西往往能突出核心,核心就是能力。概括的形式很多,如主题词、一句话、一幅图,等等。没有概括的课堂很难说是高效课堂。
总结。与概括不同,总结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与层次性。因此,总结多用于一个知识单元,节概括多用于每一节课。一课可以没有总结,但必须有概括。一个知识单元必须有总结,帮助学生完成“从厚到薄”的过程。事实上,解疑与强化是教师的初级劳动,概括与总结是教师的高级劳动。概括与总结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另外,只有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建立起师生互动,高效课堂才会真正实现
高效课堂的基本要素
1、教学设计精当。准确解读教材与学生,在能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指导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
2、讲授精炼高效。能抓住知识主线,做到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讲练适度,组织严密。做到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学生以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做到精讲、互动、与媒体交流(包括学生看书、练习等)有机穿插进行,力求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
3、主体作用发挥。加强学法指导,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激励、鼓舞和自主中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分层教学落实。根据学生个性、认知能力、思维类型等差异,实行分层设计、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分层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最大化的发展。
5、师生关系和谐。师生之间具有愉快的情感沟通和智慧交流,课堂里充满欢乐、微笑、轻松、和谐、合作和互动。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种明主、平等、尊重、温暖、理解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亲和力和教学艺术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6、教学目标达成。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两基”落实,当堂练习的完成率和准确率良好;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有效教学的一二三四
对学校而言,追求有效教学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为了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保持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必须在教学中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有利于”和“四项基本原则”。
一个中心:追求有效课堂
有效课堂是学生自主的课堂。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构建 11 的过程,不是教师的强行填充与灌输的过程。教师要努力将自己的教转化成学生的学,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通过组织、引导、激励和评价,带领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过程。
有效课堂是关注情感的课堂。在有效课堂里,师生之间有的是平等对话和协商、有爱交流与合作,没有钳制和压抑、责骂和喝斥,应总是洋溢着动人的真情。
有效课堂是贴近生活的课堂。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处于发展的过程之中,需要感性材料作为支撑,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则是学生学习的兴趣之源。教师在课堂上应力求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从生活中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用生活材料为课堂教学服务。
有效课堂是重视活动的课堂。课堂上,教师不应陶醉于个人的精彩表演与展示,而应想方设法的引导学生通过说一说、做一做、写一写、听一听、看一看、议一议、试一试、尝一尝、练一练、摸一摸、想一想、演一演等多种活动方式,经历学习过程,强化学习记忆。同时教师要能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知识与能力状况变换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以活动贯穿整个课堂,使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有效课堂是趣味盎然的课堂。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师要善于挖掘学习材料本生的趣味性,将知识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新颖奇特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种惬意的享受。
有效课堂是充满艺术的课堂。有效的课堂立足课堂却不囿于课堂,基于教材却不为之所困。在有效的课堂里,总有引人入胜的导语、余音袅袅的结语、渐入佳境的层次、一线串珠的设计、跌宕起伏的情节、娓娓动听的讲解、亲切从容的教态和恰到好处的评价。
两个基本点:教师发展点和学生生长点
学校领导要努力寻找教师在教学中的发展点,鼓励教师走差异发展和错位成长之路。所谓差异发展,就是根据每个教师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专业发展规划,不搞一刀切,不是齐步走而是有先有后、有快有慢。所谓错位发展,就是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帮助教师找准独特的优势区域,便于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比如有的教师擅长作文指导,可以请他在语文组内介绍经验,并提炼出系统的方法;有的老师热爱写作可以鼓励他办班刊、出班报;有的教师解题能力强可以请他辅导学生参加奥赛,等等。
作为任课老师,要特别注重学生的生长点,从思想道德、知识能力、个性心理等方面的成长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设计,并有步骤地培育。设计学生的生长点时应注意,思想教育要润物无声,人格培养要借助作品,知识传授要坚持“一得”,能力形成要把握“习得”,三维目标要求强调过程方法,教学要求因人而异。
三个有利于: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恰当的进行讨论式教学,或改变作业与考试方法,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或开展有趣的课外活动,多让学生动手实践,或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新鲜感,等等。
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要致力于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过程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要少讲巧练,举一反三,讲清规矩,要开展学习指导实验,探索指导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
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习惯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良好的习惯包括认真听讲、主动学习、大胆质疑、独立作业,等等。
四项基本原则: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相观而善、循循善诱
因材施教原则。人才及其智能存在个体差异,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照顾个别差异,要把集体教学与个别指导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的才能与特长都能充分的发展。鼓励冒尖,允许落后,关注全体,因人而异。比如,作业多布置选做题,教学目标的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安排都体现弹性,每一个层次的教学设计符合层次学生的学习现状,等等。
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特别强调要有计划性,要坚持备整册书、设计单元教案,教学要求应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分成合理的层次,然后分层渐进。若发现缺漏则及时补救,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习惯。
相观而善的原则。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同学间互动和帮助,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点,就要在教学中多开展交流讨论。
循循善诱原则。循循善诱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他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讲的少些,讲在该讲之处;问得少些,问在该问之处。讲的少却讲得精当,问的少却问得神妙,这才是真正的循序善诱。教学有术,诱导有法,循循善诱,效果奇妙。
第四篇: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十大重要理念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十大重要理念
新课程理念的主要内容是:
一、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三、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新课程追求的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其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里的“一切、指的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学生”。显然是指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这里的“发展”,指的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及一切课外活动,都要把目标锁定在能够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之上,有利于学生在学校获得今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生存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学会办事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以保证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因此,有人干脆把这句话说成: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一切。
五、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专家一致认为,我国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第一、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一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二是要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三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四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五是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六是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七是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八是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九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二、新课改的具体目标应实现六大转变。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二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四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五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六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六、课程改革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自主”是指直觉地、主动地、独立地学习。新课程倡导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在未来社会里,一个人终身从事一种职业的时代已经过去,职业变更将伴随一个人的一生。我们知道现代学习方式主要有三种: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因此,“自主、合作、探究”将成为世界性的学习主要方式。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还停留在“教师讲授、学生记忆”为特征的教学方法上,那么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将越来越低下,科技竞争力与综合国力就不言而喻。
七、课程改革的最大困难
我们知道,一切改革的最大困难都无一例外地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与一切新生事物诞生的命运一样,新课程改革的最大困难同样是来自旧观念的束缚。因此,要实现课程改革的既定目标,就要转变社会、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对学校的评价观念,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八、课程改革的最大阻力
新课程改革的最大阻力来自于管理与评价制度。我们时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如果高考不改革,新课程改革实验将无法取得成功,甚至有人建议取消高考,让高中学生推荐上学之路。殊不知我国高考制度是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和借鉴的。它虽然需要改革,但在短期内取消是不符合国情的,即使是世界超级大国美国,其基础教育的许多改革正向我国借鉴成功经验,正沿着与我国几乎相反的改革方向前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高考制度只能得到改革而不会取消。
九、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
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这里所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以下“四大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十、新旧课程的最大区别
新旧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课程目标从单维向多维的转变。主要表现为:
旧分科课程的特点是: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对独立,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强调学科知识的优先性;以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为线索,强调本学科自成一体;旧课程的缺点是: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学科间人为分割,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旧课程的优点是: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学生可简捷有效地获取学科系统知识。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有利于学科尖端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科技的发展;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的特点是: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部;实现了分学科课程目标由“知识与技能”的单维目标向三维目标的转变;新课程的内容更具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教材内容多为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内容强调了“五性”特征,即科学性、社会性、生活性、实践性与整体性。
第五篇:新课程的十大重要理念
新课程的十大重要理念
新课程理念的主要内容是:
一、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三、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新课程追求的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其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里的“一切、指的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学生”。显然是指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这里的“发展”,指的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及一切课外活动,都要把目标锁定在能够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之上,有利于学生在学校获得今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生存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学会办事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以保证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因此,有人干脆把这句话说成: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一切。
五、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专家一致认为,我国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一、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一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二是要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三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四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五是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六是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七是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八是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九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第二、新课改的具体目标应实现六大转变。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二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四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五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六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六、课程改革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自主”是指直觉地、主动地、独立地学习。新课程倡导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在未来社会里,一个人终身从事一种职业的时代已经过去,职业变更将伴随一个人的一生。我们知道现代学习方式主要有三种: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因此,“自主、合作、探究”将成为世界性的学习主要方式。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还停留在“教师讲授、学生记忆”为特征的教学方法上,那么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将越来越低下,科技竞争力与综合国力就不言而喻。
七、课程改革的最大困难
我们知道,一切改革的最大困难都无一例外地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与一切新生事物诞生的命运一样,新课程改革的最大困难同样是来自旧观念的束缚。因此,要实现课程改革的既定目标,就要转变社会、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对学校的评价观念,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八、课程改革的最大阻力 新课程改革的最大阻力来自于管理与评价制度。我们时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如果高考不改革,新课程改革实验将无法取得成功,甚至有人建议取消高考,让高中学生推荐上学之路。殊不知我国高考制度是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和借鉴的。它虽然需要改革,但在短期内取消是不符合国情的,即使是世界超级大国美国,其基础教育的许多改革正向我国借鉴成功经验,正沿着与我国几乎相反的改革方向前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高考制度只能得到改革而不会取消。
九、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
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这里所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以下“四大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十、新旧课程的最大区别
新旧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课程目标从单维向多维的转变。主要表现为:
旧分科课程的特点是: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对独立,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强调学科知识的优先性;以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为线索,强调本学科自成一体;旧课程的缺点是: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学科间人为分割,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旧课程的优点是: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学生可简捷有效地获取学科系统知识。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有利于学科尖端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科技的发展;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的特点是: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部;实现了分学科课程目标由“知识与技能”的单维目标向三维目标的转变;新课程的内容更具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教材内容多为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内容强调了“五性”特征,即科学性、社会性、生活性、实践性与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