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如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5篇)
编辑:烟雨迷离 识别码:16-805075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20 23:49:5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如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如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备受关注。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实现创造的前提和途径是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个性是造就创造性人才的基础,这是时代的需要,科技进步的需要,也是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班级授课的背景下,可从以下方面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转变教师观念,为发展个性提供平台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教师始终在扮演着在不同的角色,有时像兄长、有时像朋友、有时像智者、有时像父母„„教育教学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能很快地适应并进入这种多重角色的扮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发展其个性提供平台。在新时期、新形式下,教师还应当扮演的角色有:

a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b 学生探究的合作者

c 学生发展的引导者d 个性化教学的创新者

(二)更新教学观念,培养个性思维

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更新教学观念,认识到:在新形势下,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教师首先要敢于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挑战,敢于突破旧的教学模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做到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凡学生自己探索利出的教师决不替代。要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及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喜悦。以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花,培养个性思维。

(三)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

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可谓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是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发展个性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在上课时,老师提出明确、合理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意识地按一定过程去学习,然后感知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大胆、主动、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善于动口、动手的习惯。强化互动互助,在教学中采取讨论、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个性得以彰显。

(四)创设宽松氛围,发展学生个性课堂气氛,也叫课堂心理气氛。即学生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情感的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把握学生最敏感的心理,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目光、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绪去感化学生,在班级中创造和谐氛围。,首先教师要热爱、关心、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努力使师生之间打破命令与服从的机械关系,形成动感的协作关系。其次,教师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教师在期待我”。教师的言行中能表达出对学生的爱,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乐园。让学生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心情愉快、学得主动积极,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厌学”变为“乐学”,实现发展学生个性的目标。

(五)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个性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美国教育家布卢姆也曾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性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因此,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不仅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且心情愉快地学习。爱因斯坦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课堂活动。在学习进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发问质疑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充分展示自己个性,从而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个性。

(六)调整课堂的结构,发展学生个性

课堂教学的结构是指一堂课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的分配,它是一个综合结构。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知识本位化,这样难以构成对学生能力的挑战。在实验过程中,要改“传统应试教学”为“素质教学”,变“教师讲为中心”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为中心”。要从各门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特点出发,采取“提出目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教师点拨→总结回顾→练习反馈”的基本模式,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原则,达到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目的。

(七)加强学习指导,发展学生个性

我国有古语:“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一渔,则终身受益无穷。”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学会学习是对每一个学习者的时代要求。学习者通过当前的学习,不仅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学会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戈登•德莱顿和珍妮特•沃斯指出:“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你必须开辟新的道路、寻找新的突破点、发现新的联系,你必须打破原有模式。”学生“学会学习”是最终落脚点,而教师的“指导学习”则是前提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目的、学习心理的学习方法等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八)丰富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

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而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减少了各方面的束缚,学生得到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真切的体验,进而心情得以放松,思维得以活跃,能力得以培养,个性得以发展,实现个性的完善、健康全面的发展。

在班级授课的背景下,将学生的主动性、个性发展起来,能有效激活学生内部的动力,形成主动性、个性化、创新性学习的动机,提高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培养:

一个目标:培养明确的学习目标。

二个习惯:(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自觉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常常复习,能独立、按时完成作业,有勤奋、踏实、钻研的习惯。

(2)培养良好的自我检查习惯:能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能选择合理学习方法,善于自我检查、自我评价。

三个意识:

(1)竞争意识:培养敢于争先,敢于拼搏,开拓进取的精神。

(2)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

(3)时效意识:能有计划性、有效率的学习,合理利用时间。

四种能力:

(1)自学能力:培养阅读兴趣,会摘录收集资料,阅读时能归纳提炼要点,提出问题。

(2)探究能力:培养在学习中能研究课本内容,探讨新的问题的能力。

(3)创新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养在学习生活中有创见,能提出不同的见解的能力。

(4)应变能力:培养在学习生活中辩别是非,根据自己实际,调整学习速度,选择方法。面对难题,善于变通等能力。

第二篇:关注学生情感,发展学生个性

关注学生情感,发展学生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情感体验,以单纯的接受性学习为过程,以知识技能的熟练为目的,就无法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来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我有以下几点尝试:

一、挖掘教材之美,丰富学生的内心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刻的,所以不能不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是语文教材中的语言文字美。中国的文字是很好的美育素材。中国的文字是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象形、表意相结合的文字。象形字、形声字俯拾即是。中国的文字已经有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用文字作为载体的文化成果可以说是浩如烟海。通过学习生字,学生也可以受到审美的教育,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代表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代表作,在讲授这些作品的同时,我能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美,把中国语言文字的美教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悠久历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进而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其次是语文教材中的自然美。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是描述大自然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再次是课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美。小学语文课文中塑造的人物或拟人化的角色都有鲜明的形象教学过程中,利用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丰富各自的内心及精神世界。

二、引导阅读,培养情感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诱发学生的表现欲,注重情感、美的体验,促使其表现自我,享受成功,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

1、培养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在条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那么怎样培养乐趣呢?一是选择“浅”“近”的内容。小学生,他们的阅读能力有限。二是要阅读形式多样化,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三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地看待每个学生,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实现教育的多落点。

2、注重情感体验。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阅读文章都包含了浓厚的感情色彩。为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的情感。

有鉴于此,在阅读教学中,对于哪些叙事性作品,我要求学生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并通过自己的有感情朗读表现出来,受到美的熏陶,享受阅读乐趣,提高审美情趣。

3、突出个性阅读。我们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对文中自己特别喜爱或感受最深的部分作出反应,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尤其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文本内容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三、丰富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

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而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减少了各方面的束缚,学生得到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真切的体验,进而心情得以放松,思维得以活跃,能力得以培养,个性得以发展,实现个性的完善、健康全面的发展。

1、重应用。随着学生的发展,语文的实际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大。学生在课内学到的东西已不再是单薄虚拟的,如果到实际生活中马上应用,获得锻炼的机会,这样就能大大地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2、重过程。关注过程,重在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关注学生参与过程中的情感态度,重在引导学生从过程中体验情感,享受成功,发展个性。

3、重体验。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美好的事物在人心中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的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喜悦。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处处充满美,但需要我们做个有心人以自己独特的视觉,去善于发现,去积极感受,去充分体验,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情感,发展自己的个性。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用自己独特的视觉,用心去发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感受生活的美好,从而唤起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积极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情感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爱因斯坦语),而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美,珍惜爱护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美达到应有的高度(苏霍姆林斯基语)。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是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第三篇:家校合作,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家校合作,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当今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保留自己独特的个性,从而促进学习、有益成长。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我认为应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来共同合作,共同促进,才能使学生个性发展获得最佳效果。

一、家庭方面

家庭父母积极介人学校教育时,学生会学得更多、更好,这一点应无异议,家长可以在改进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具体应该做到: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正确的教育观,是教育好子女的前提,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家长行动的指南。我们的家长们要结合孩子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实际情况,确认自己应尽的责任,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确定培养的方向目标,从而转化为教育子女的实际行动。

(二)了解掌握孩子情况要了解子女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特点开展教育。要了解孩子在社会、学校、家庭中的各种表现,肯定优点,克服缺点,找出成绩,提出差距,一分为二地看待子女,全面深人地关心指导。在了解掌握孩子的基础上,更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子女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的动向和行为。分析原因,研究对策,使教育更具针对性,更好地收到实效。

(三)主动了解学校教育的政策、方针,对学校教育的基本情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集体行动等,作为家长都应该了解。适时师访校访,了解情况,找出家庭教育的切人点,在配合学校开展教育过程中,拾遗补缺,强化重点,把家庭教育的目标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结合子女在学校教育中的表现,认真思考研究学校教育中的矛盾,提出建议,解决问题,更好地促进学校教育的完善和发展;及时纠正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上的偏差,从而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更好地整合,少走弯路,集中力量,教育好子女。

(四)积极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观念正确、情况了解后,还需要科学的方法。家长,作为孩子的人生引路人,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很需要学习掌握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需要一些教育学、心理学、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

二、学校方面

(一)学校的整个环境氛围、工作重心必须要凸显“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主题,不仅要学校教育的政策、方针对“学生个性发展”教育实践的倾向,而且在后勤保障、经济方面多予以支持。

(二)学校开展小班化教育,营造宽松便捷的学习环境和开辟张扬个性的空间环境。小班教室内的课桌椅为单人单桌,课桌的摆放也是依据教学的需求随时可以进行组合变化的。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便于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班教室中都保留了学生自由挥洒的空白角落以及黑板报,教室的布置、板报的设计为学生提供创造思考的空间,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张扬个性的舞台。

(三)转变教师职业角色,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个性思维。在新时期、新形式下,教师还应当扮演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探究的合作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个性化教学的创新者等角色,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及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喜悦,以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花,培养个性思维。

(四)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

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可谓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是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发展个性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在上课时,老师提出明确、合理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意识地按一定过程去学习,然后感知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大胆、主动、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善于动口、动手的习惯。强化互动互助,在教学中采取讨论、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个性得以彰显。

(四)创设宽松课堂氛围,发展学生个性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乐园。让学生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心情愉快、学得主动积极,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厌学”变为“乐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充分展示自己个性,从而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个性。

(五)加强学习指导,丰富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目的、学习心理的学习方法等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减少了各方面的束缚,学生得到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真切的体验,进而心情得以放松,思维得以活跃,能力得以培养,个性得以发展,实现个性的完善、健康全面的发展。

第四篇:关注个体差异 促进个性发展

关注个体差异 促进个性发展 瞿靖中心小学

滕兴伟

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现代教育思想重要的内容之一。一个良好积极的班级是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品质、提高创新能力,促进个性发展的重要条件。人各有其长,人各有其短,大千世界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素质,教育要求发展人的个性,培养人的创造性,无个性即无人才,独立的人格,独特的个性,独创的精神是未来一代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人人有才,人莫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有才,我们再也不能以不当的教育方式扼杀孩子的个性了,好好呵护和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好奇心,不去伤害他们,这就是成功的教育了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班集体建设中,教师应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促使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

一、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良好的班集体,是个性发展的环境,因为班集体的需要构成了个性显露的环境,良好集体的组成给不同爱好和特长的学生创造了显露才能的机会和可能付诸实践的场所,学生在表现自己才能的过程中又进一步塑造和发展了自己的个性。一个班集体的建设,包括了方方面面,作为班主任,我处处留心学生创新的火花。班集体中,学生在开展各种活动时,总会有许多出乎意料的想法,如果得到了老师的鼓励、肯定,会成为实践创新的机会。例如,做值日时,负责的同学会按自己的想法去安排工作,教室的环境布置甚至座位安排都有学生参与意见。创新能力只有在创新活动中才能体现出来和发展起来,在提供机会的同时,我还注意及时鼓励,给学生以创新的信心和动力。对于他们自己安排的班级工作,完成了,我常常说:“你们真行!”“连老师都没有想到的方法,居然被你们想到了,了不起啊!”

在良好的班集体中,平等竞争是个性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催化剂,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中相互比较,产生了竞争,竞争的结果使学生得到提高和自我的重新认识。当今社会充满竞争,竞争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作为新世纪人才的小学生必须学会竞争。竞争可以展示学生的个性,体验到“与众不同”的快乐。要竞争首先要有自信心。学生能悦纳自我,体现自我,勇于展示自我。在我的班级中,常常采用“值日班长”轮岗的学生自我管理机制,以锻炼学生的能力,实现自我管理。在众多当过值日班长的同学当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要想成为一个好的值日班长,一定要多动脑筋,想出好的办法,新的主意,同学们才会更信服你。在“值日班长”这个舞台上,学生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的乐趣,他们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开展工作,而且自己的主意、办法越新,效果就越好,这便是创新的魅力。针对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我经常组织一些学生爱参加,乐动脑的活动。孩子们总能做到个个动手,人人参与,为班集体出谋划策,这样既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又给孩子一次展示自己创造力的机会。如在我们学校,每学期开学初,大队部总要开展“洁齐美”教室的评比,每当评比开始,我就动员班级里全体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装饰教室,别看学生们年龄小,主意可多了:有的从家里拿来了绿色植物装点教室,有的巧手剪出了好看的图案装饰教室,有的奉上了自己的书法、美术作品„„大家齐动手,教室换新样。又如班级黑板报,从版面的设计、内容的选择到插图的安排,都由学生来创造构思。这点点滴滴,不都是孩子们最单纯的创新意识吗?如果没有对自己的信任,就不会有这样崭新的思考。孩子们在活动中树立自信,在自信中去创新,充分体验了创造带给他们的无尽乐趣。

二、充满爱心和信任

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都渴望能在充满爱心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因为爱和信任能引出学生内心深藏的天真和优良品质,这种品质逐渐形成、发展才构成了青少年的个性特点。因此教师的爱心和信任对学生健康成长和良好个性的形成是不可少的。如果班主任能以出自内心的爱和信任对待学生,那么学生就会把你作为知心朋友,你也会从中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以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兴趣、爱好等,从而寻找出最佳的教育方法。班主任对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一视同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尤其是差生,当他们有了进步,哪怕是一点点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帮他们树立自信心,从而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发展轨道上迈进。在我任教的班级里,总有失去父亲或者母亲的孩子,对于这群孩子,我总是倾注更多的爱心,不但关心他们的学习,而且关心他们的生活,我的班级里有个王×,父母感情不和时经常当着他的面大打出手,离婚后,他与父亲、祖父母生活,由于亲眼目睹过父母的“战争”,加上父亲、祖父母对其母亲的指责、怨恨,在缺乏正确引导的环境中长大的王×,性格粗暴,动辄打人,特别对女同学更是深恶痛绝,只要同桌的女同学不小心“过界”,他毫不犹豫挥去一拳,哪个女同学不小心碰掉了他的东西,他会口出粗言,拳脚相向。为此,我设计了一系列个别心理辅导,如:课问谈话(“三八”节前让他谈谈他心目中的好妈妈)、“我对老师悄悄说”等,和老师在纸上交流他的思想,班级活动课特别为他举行了“我在你身边”的合作游戏活动,纠正他的本来不良心理,调整他的个性行为。久而久之、王×改变了,在老师和同学的友好鼓励声中不断养成了良好的个性。

三、重视个性差异

班级里,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有的思维迟缓,有的思维敏捷;有的认真仔细,有的粗枝大叶。这些心理和行为差异,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此,对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个性培养是一项极其艰巨的复杂工程,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育过程中避免一律性,加强针对性,提供选择性。

重视个性差异,比如我班上,有的学生懦弱、自卑,我就不过多的去指责,而是要通过暗示,鼓励等方法,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能力,并经常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记得九七年,我接收了一个名叫许胜的插班生,她的父亲不久前因车祸身亡,抛下了她和母亲。刚开始时,她胆怯、孤僻、不合群,缺少主动表达自己情感和愿望的信心。为了帮助她,使她快乐、开朗起来,我利用班会课向全班同学讲述了这个悲惨的故事,故事激起了大家强烈的同情心,我要求大家关心许胜。后来,中队自发组织了“我为许胜做点事”活动,因为许胜是插班生,有的女同学领她去食堂,有的帮她复习功课,有的一下课就陪她说话、安慰她。不几天,许胜拥有了一大批好朋友。为了让她能充分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大扫除时,我有意安排她为组长,请她为班级的卫生工作出力出汗,在劳动后表扬鼓励她。在教学中,让她大胆发言,渐渐地,她克服了胆怯的心理,增强了自信心。她感到了班集体的温暖,在失去父亲的巨大悲痛中得到了安慰,感受到人间真情,她适应了新环境,苍白小脸上露出了笑容。

班主任在重视学生个性差异,避免一律性,加强针对性的同时,还要注意尊重学生的意愿,交给他们自己选择需要、兴趣和爱好的权力,以实现学生的个性、主体性的发展。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千差万别的个性特点,导致了学生爱好上的差异,作为班主任要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全面考虑要安排活动的程序,掌握活动的进行。班主任应与科任教师协调,积极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按照学生自愿的原则,组织他们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兴趣小组,通过第二课堂,发挥他们的潜能和特长,培养他们的爱好,使其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应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解决兴趣爱好与学习的关系,很好的引导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的活动,帮助学生发展兴趣,帮助教育学生把他们的兴趣同奋斗目标结合起来,使兴趣在成长中发挥动力作用,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为此,在班级管理中,我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兴趣小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如我曾经教过一个男生,喜欢足球运动,一有时间就会出现在足球场上,甚至在上课时,偷偷用手势在表示足球的射门,听他妈妈说,睡觉前念叨的还是足球,这使他的学习精力分散,成绩一度下降,于是我让他进入学校足球队,使他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并教育他把训练和学习区分开,在他的兴趣得到发展的同时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期中考试进步很快。另外,班主任应注重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之迁移到自己不感兴趣的地方。我班的一个学生曾一度对学习文化知识不感兴趣,终日沉迷于看美术的有关书籍、进行美术创作。我发现这一情况后并没有急于批评他,而是与他谈心,先赞许他的爱好和特长,并安排他加入班级板报小组,并教育他:爱好美术,并且有一定的水平,理想是成为画家,老师衷心希望你能达到目标,但没有一定的成绩是不能达到目标的。他听后,明白了老师的意图,对学习有了兴趣,成绩提高很快。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帮助学生从无数生活道路中选择一条最能发挥学生个性才能的道路,并激发对学习的兴趣是班主任工作的职责,我们班主任应该尽力而为之。

总之,素质教育就是要在注重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培养、鼓励、发展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充分发展他们潜能的领域。21世纪的社会需要有个性才能的人才,为此,今天的班主任就要勇于在教育实践中探索,正确运用差异教学原理,改变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着眼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

第五篇:关注学生情感,彰显学生个性

关注学生情感,彰显学生个性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来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情感,彰显学生的个性,我有以下几点尝试:

一、挖掘教材之美,丰富学生的内心。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诗词歌谣、童话、小说、故事、散文等等,都具有大量具体形象、带有个人情感的内容,都包含有丰富的审美因素,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人物或动物(拟人化)形象、高尚情感、节奏韵律、巧妙情节、深邃意境等都是丰富学生精神世界、陶冶学生情操的好教材。

首先是语文教材中的自然美。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是描述大自然的,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了祖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在一年四季的变化;《庐山的云雾》,紧扣住庐山云雾的特点,运用联想、比较和比喻等方法,以明快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庐山那秀丽多姿、神奇多变的景观。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这些教材提供的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其次是课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美。

小学语文课文中塑造的人物或拟人化的角色都有鲜明的形象:如亭亭玉立的白杨树、辛勤劳动的小蜜蜂、向命运挑战的霍金„„这些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人物(或拟人化)形象,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地印象。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这些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丰富各自的内心及精神世界。

二、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我能加强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诱发学生的表现欲,注重情感、美的体验,促使其表现自我,享受成功,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

1、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在条件。那么怎样使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呢?一是选择“浅”“近”的内容。小学生,他们的阅读能力有限,为此,我们要尽可能地选择浅显、切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阅读材料,如童话、寓言、故事等,让学生感兴趣,这样便于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帮助读懂,能读懂就有收获,就有成功的快乐。二是要阅读形式多样化。如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比一比等。三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地看待每个学生,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实现教育的多落点。

2、注重情感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对于哪些叙事性作品,我要求学生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感受情节、人物的形象美,受到情感的熏陶;对于诗歌、散文,要求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去想象诗歌、散文所描述的情境,体会意境及作者的情感,并通过自己的有感情朗读表现出来,受到美的熏陶,享受阅读乐趣,提高审美情趣。

3、突出个性阅读。

我们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对文中自己特别喜爱或感受最深的部分作出反应,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此,阅读教学中,我能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尤其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文本内容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作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进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丰富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

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减少了各方面的束缚,学生得到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真切的体验,进而心情得以放松,思维得以活跃,能力得以培养,个性得以发展,实现个性的完善、健康全面的发展。

1、重应用。随着学生的发展,语文的实际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大。学生在课内学到的东西已不再是单薄虚拟的,如果到实际生活中马上应用,获得锻炼的机会,这样就能大大地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2、重过程。关注过程,重在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关注学生参与过程中的情感态度,重在引导学生从过程中体验情感,享受成功,发展个性。

如在学习《荔枝》一文后,学生皆能为作者的母亲对子孙那份深深地爱所感动,同时也为作者的孝心所敬佩。为此,我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回家帮妈妈做一件事,注意观察妈妈的动作、神态,听妈妈说些什么,然后写在日记里。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文

章内容的感染下,用自己饱满的感情、真挚的心,去回报妈妈,感受这样一个感人的过程,并创造出一份份美好的东西。

3、重体验。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美好的事物在人心中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的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喜悦。学完《开国大典》一文后,学生都为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典礼所感动,都为祖国如今的繁荣昌盛所自豪。课后,我要求学生当一名摄影记者,在国庆七天长假时,深入社区,去捕捉一些难忘的镜头,并为每张照片配上说明文字,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情感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爱因斯坦语),而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美,珍惜爱护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美达到应有的高度(苏霍姆林斯基语)。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是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如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