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能 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能 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
作者:陈梅富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7年第02期
摘要:本文围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能,具体阐述了改进教学模式,传授数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改善学生思维品质等问题。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能;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7)02-0057-0
2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许多新要求。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旨在实施开放、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存,加大实践活动的比重,促使多学科知识融汇贯通,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实践,必须以丰富的知识技能为保障,必须尊重学生个性,以一定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作为认识的基础,以一定的科学方法作为实践的工具,在学科教学的各个层面和环节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目标。
一、改进教学模式,使学生由接受学习转向发现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让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即接受式学习。在接受式学习中,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都是以确定的方式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学生无需进行任何独立发现,只需接受,即只需把教师呈现的材料如一个公理、一个概念或一个公式加以内化或组织,纳入到旧知识体系中以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接受式学习固然有它的诸多好处,但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上存在严重不足。而研究性学习是在学生积极参与类似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试图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如何面对疑难情境,学会搜集和加工需要的新资料,最终达到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从而获得在真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学生由接受学习转化为发现学习。例如在函数复习中可以实施如下教学过程:提出问题→查阅资料→作出猜想→推理证明→结论。
1.提出问题:函数y=x+x/1的性质是怎样的?
2. 查阅资料:函数的性质包括那几个方面?
3. 作出猜想:作出函数的示意图,可猜想此函数的某些性质。
4. 推理证明:根据定义等进行严密推理。
5.得出结论:A、函数y=x+x/1的性质:a、是奇函数,b、在(-∞,-1)(1,+∞)上单调递增,在[-1,0),(0,1]上单调递减,c、函数在整个定义域上无最大值,而在(0,+∞)上有最小值2,在(-∞,1)上有最大值-2,等等。B、函数性质可由图象体现,性质决定图象。进一步推广:函数y=x+x/2的性质,等等。
这样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形成新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不再是接受和记住现成的知识,而是参与知识的发现(再发现)过程,具有刺激学生“发现的兴奋感”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发现的乐趣,从而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增强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的活动过程。这种探究方式也是学生解决各种问题以及今后进行科学探索所必需的。
二、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有较多的实践机会,需要自己动手处理事情,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科的许多知识比较抽象,通过动手操作能使学生形成表象,建立正确的概念,并进一步对学习作出有意义的发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还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设计实验,使学生有灵活选择的余地,让他们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建构,自主发展。
例如在双曲线定义的学习中,由于教材直接给出双曲线的定义,而不像椭圆那样先通过]示再下定义,所以应该让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双曲线的定义。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讨论后确定了一个方案:用一纸板作为平面,纸板上两个按钉作为定点F
1、F2,MN是笔套管,两条细绳分别栓在按钉上且穿过套管,用一支铅笔在点扣着两条细绳,拉动N端点两条细绳,这样笔套移动,M点的铅笔就描出一支曲线。同样,可以画出另一支,最后由学生根据操作归纳出双曲线的定义。这样不仅理解了双曲线的定义,而且进一步掌握了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主体地位,处于不断探索的情境中。通过这个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模拟科学家进行实验探索的情境来进行实地测量、制作等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获得了互补和优化,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强化,解决问题的方法更趋合理。
三、发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为宗旨,学生在探索研究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他们都时刻需要反思探索活动,并通过经验的融合和重组来解决遇到的难题,这对他们的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要着重扩展和加深学生的思维角度和深度。
1. 灵活运用模型、图表及图象,丰富形象思维,培养创造思维
在教学中运用模型、图表及图象,丰富学生的表象,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质量和效率,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又如在数学归纳法的学习中,可让学生通过玩“多米诺骨牌”(砖头)来领悟其中的道理:当满足什么条件时,这一排砖才可能全部倒下?学生容易想到,首先要“第一块砖倒下”,然后就要求“相邻两块当前一块倒下时,保证后一块一定倒下”,而这两个条件正是“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内核所在。
2. 促进联想和想象,激发思维的新颖性和创新性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具有突破个别经验认识,超越时空限制,使思想自由翱翔等特点。在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和联想。例如把集合表示中的大括号想象成给大括号里面的东西穿上一件“外套”;对数logab可以理解为指数ax=b式 中“对”着底数a肩膀上的那个“数”;扇形面积公式S=1/2la可以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1/2ah联系起来……虽然这些可能与科学事实不符合,但是这些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比喻都是引发学生想象的催化剂,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思维的新颖性和创新性。
3. 引导发现,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有个性的特点,能自觉地应用已有条件分析各种条件间的相互关系和层次,从而得出结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显著特征是“独创”而决不人云亦云。这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必备思维品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探索新的思路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例如在习题练习中,有如下一例:方程x =ax+1有一负根而没有正根,问a的取值范围。从题目表面来看是个方程的解的问题,含有绝对值,需分类讨论,用这种方法来解比较复杂,而且容易做错;而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去考虑就比较简单,只需画出y=x,y=ax+1的图象稍加判断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其实不仅在习题练习中,在概念学习、公式定理学习中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创新思维的训练包括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如发散思维、想象思维、聚合思维、灵感思维等。传统的教学使学生主要形成了聚合思维的模式,它强调学生对已有信息的理解和应用,是已有信息的产物,而与之相对的发散思维则强调对未知信息的想象和假设,因而很大程度上是“新信息的形成”,将两者协同开发是进行创造思维活动的切入点。因此,现阶段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意识,增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于遇到的问题经常启发,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和思维境界。例如:在学习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这一结论以后,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四个点一定能作一个圆吗?再追问:过怎样的四个点就一定能作一个圆呢?这样的教学既能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学懂学透,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及科学钻研精神等。
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学习目标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虽然学生的兴趣比较广泛,但由于知识面的关系,在他们确定课题时可能无法进行拓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而要把有关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生产营销、购房贷款问题与函数、不等式、数列的联结,彩票问题与排列组合概率的关系等等。通过展示真实的社会生活问题,让学生摆脱书本知识的束缚,置身于社会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融合,大胆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和途径,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在确定专题研究目标时就有了较大的选择余地。教师也可以结合本地区和学校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的特长、兴趣、学习实际等当好学生的参谋,指导学生选择适宜的课题,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都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足,以提高研究性学习的针对性。
五、注重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使之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进行研究性学习一般需要掌握大量的科学方法,例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资料的收集、数据的处理、分类比较、归纳推理、科学抽象等。这些科学方法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不断培养,使学生了解、掌握并能迁移运用。可以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会观察的能力;在识记知识点教学时,培养学生自学阅读的良好习惯;处理一些数据时,传授学生列表法、图示法等;并且经常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比较法、归纳法、]绎推理法等等,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这些科学方法。当学生进行专题研究,就能对这些方法运用自如,具有了一定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在研究过程中就能进行一次较为完整的科学思维训练,这为今后他们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如果说获取知识是一个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那么问题意识的培养则是成人成才的根本;如果说获取知识只是学生的“今天”,那么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则是智力的核心,关系到学生的“明天”,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能,充分关注学生的主动探索,注重思维活动,教给思维方法,把学生置于问题之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尝试探索,从中获得大量的实践经验,促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思维品质,进而实现“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沃建中.提高中学数学教师课堂行为效能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3).
2. 杨九俊、吴永军.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通式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 赵中建.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行动纲领[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责任编辑求实
第二篇: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高世海旦八镇中心小学邮编:717504
主题词:数学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篇论文是通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它主要从: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2、指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
3、联系生活实际,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创新意识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手段。
江泽民同志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特殊的使命。”这明确给我们指出了当今的教育趋势和使命——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我浅谈个人见解。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事物失去兴趣的人,是永远不会达到成功的彼岸。因此,兴趣是学习的驱使者,是创新的直接动力。纵观古今中外,我国原子弹之父钱学森,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牛顿等。当时他们在发明前,如果不是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有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小学生经常由兴趣主控着学习动力。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创设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火花,使其登堂入室,发挥出自己特殊的想象力。例如:我在教学有关行程问题时设计了这样一道应用题:AB两地相距400千米,甲乙两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2千米,几小
·1·
时后两车相距40千米?一开始多要求学生先审题,弄清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相距是什么意思吗?全班同学都齐答是两车相互间的距离。紧接着,我又提问:“你们谁两个人上来表演一下,用走路的方式表示出两车运动后的相互距离?”这时候,同学们的兴趣动机被激活了,个个蠢蠢欲试。接着我选出两位同学上台来表演,结果:这两位同学没有相遇,而是留下了一段距离。此时,我又不失时机地提问:“你们谁还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出两车的距离?一石激起千重浪,同学们的思维火花越烧越旺,都陷入深思。片刻,有一位同学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说:“老师,如果两车相遇后继续向前走,不是也能相距出一段距离吗?”这时,其他同学听后,都对这位同学投来了赞许的眼光,同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也在这充满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发展了技能。可见,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来自于教师的巧妙引导和适时的点拨。
二、指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世界上许多的发明创造都是从想象开始的,没有大胆的想象就没现实的可能,社会也就将会停滞不前。而观察是发挥想象力的前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人类从蜻蜓飞行这一生物现象得到启发制造了飞机;鲁班由茅草割破手指的偶然物件中发明了锯子;牛顿由苹果着地现象发现了万有引力等。由此可见,这些取得伟大成就的科学家,都是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也要着重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这种智力因素,才能更有利地发挥想象力,从而找出规律。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推导公式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你们观察一下,想一想这个平行四边形(指着画在黑板上的平行四边形)如果分成两
·2·
部分,可能由哪两个图形组成?同学们观察后,有的说是由两个梯形,有的说由两个三角形,有的说由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还有的说是由两个不规则的图形组成。通过学生的不同回答,我都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通过引导,顺利地进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因此,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三、联系生活实际,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创新意识。
人们常说:“实践是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就是说“人们的劳动实践是推动一切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事物的向前发展就是人们劳动创新的体现,没有实践创新的过程,就没有发展的结果。有所发明的科学家,在发明前都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找出了事物的本质。法国著名物理学家比埃里·居里,在研究放射性现象时,经过反反复复的实践证明,终于发现了“钋”、“镭”两种放射性元素。那么我们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力往往也是通过实践表现出来。例如:我在教学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时,先让学生用一些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等模具。拼成一个生活实例接近的图形。同学们兴趣盎然,个个都满有信心地拼了起来。一会儿,我要求拼好的同学出示自己的模型,这时,一个接着一个,有的像一座小房子,有的像一个机器零件,有的像一个机器人,还有的像一项尖尖的帽子,真是多种多样,形态各异。由此可见,通过动手操作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组合图形的组成,还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出了自己的特有创造力。
四、积极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特有创造力。
众所周知,“没有探索,就没有创新”在我们科技发达的今天,如果没有一代代伟人的不断探索,不断的创新,会有今天多姿多彩的世界吗?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说的:“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
·3·
因此,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是不容忽视的。
在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问题往往有多种解法。传统的做法是将那些教者认为最佳的方法介绍给学生,害怕学生走弯路吃苦头,浪费时间。这样,就会在无形中抑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其实,我们教者,平时应该多些鼓励引导学生探索、钻研,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敢于打破权威,找出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我在教学有关行程问题时,有这样的一道题目: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5千米,5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同学们通过分析解答后,都得出了同一种答案:先求出甲乙两辆汽车5小时后所走的路程,再求出路程差,“65×5-45×5”这时,我抓住有利时机,给学生思维的大海推波助浪,引导探索,寻找最好的解法。不一会儿,部分学生终于找到了用“速度差×时间=相距路程”“(65-45)×5”这种好办法。
总而言之,我们教育者应明确自己的神圣职责,并且懂得“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的道理。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只要我们教师加强自己的道德素质修养与业务水平的提高,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同时,也不断地创新自己,那么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将脱颖而出,教育之花将更加姹紫嫣红,更加体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第三篇: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教师普遍了解的一个教学原则。但在教育教学中却没有很好地贯彻与实施。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实际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分类》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玩具(汽车、火车、坦克、手枪„„),图片(奥特曼、机器人、孙悟空、哪吒„„),水果(苹果、梨子、香蕉、桔子„„)],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
生1: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
生2:摆整齐。
生3:把好玩的放在一起,好看的放在一起,好吃的放在一起。
生4: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导入课题,探求新知。
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把学生带来的东西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总结分类的方法。
各小组操作完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生1:我们组整理玩具有:汽车、火车、手枪„„
生2:我们组整理图片有:奥特曼、机器人、哪吒„„
生3:我们组整理水果有:苹果、梨子、香蕉„„(学生回答分类理由和方法时,教师适时引导,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评价。)
二、诱导学生思维,使学生乐学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数学本身的规律和诱人的奥秘,更好的诱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从整体上提高综合解题能力,使学生乐学。例如,我在教学面积计算时,通过看一看、折一折、想一想等启发学生认识到: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为基础推导出来的;正方形是长方形的特例;平行四边形是用割补法转化成长方形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梯形是通过拼合成平行四边形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的。指导学生在这些关键的地方思考,把面积计算知识系统化,既沟通了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了思路,又渗透平移、转化等数学思想,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圆的面积”时,就是通过“化圆为方”实验让学生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提出“怎样计算圆的面积”这一探索问题,学生思维就集中在面积上,再利用小组探讨、实验操作、观察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形变而面积不变”上,注意圆的周长与半径和拼成的近似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上,从而自己发现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处于引导,学生处于主学地位,体现教育教学价值。
三、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
“玩” 是孩子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
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探索,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如:在教学《掷一掷》时,我首先告诉同学们,老师今天和大家一起做一个摸球的游戏。我手上拿的纸盒里装着标有数字1、2、3、4、5、6的乒乓球各一个,请你来闭着眼睛随手摸一个球,可能摸到几号球呢?(教师摇晃盒内的球后,请一个学生闭眼摸一个,同时请学生们猜一猜他摸到的是几号球?)生1:他摸到的是6号,生2:不一定吧?他可能摸到2号,也可能摸到3号,生3:我看他说不定摸到的是4号或5号或6号。(学生猜后,教师让摸球的学生出示摸到的球。猜对的同学欢呼雀跃)
师:想一想,我们能事先确定摸到几号球吗?生1:不能,1号到6号都有可能被摸到。生2:6个球被摸到的机会是一样的。师:如果想摸到的球肯定是6号,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办?
生1:多放几个6号球。
生2:不行,要全部放6号球。
师:为什么?
生:因为每个球都有可能被摸到,只要有一个球不是6号,就有可能摸到这个球,如果全部是6号,随便你怎样摸,摸出的球肯定是6号。
创设以游戏情境为主线,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和理解“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认识“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应用价值,初步掌握“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方法。于学生而言,他们没有等待知识的传递,主动建构了知识,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于老师而言,没有去填“鸭子”,只是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多种学习条件,营造了一个人性化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
教学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玩得巧妙、玩得高明,不是为玩而玩,而是让学生在玩中生疑,让学生在玩中质疑,让学生在玩中释疑,获取知识,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能力。
第四篇: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活动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与“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是,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把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景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被激发起来,萌发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例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采用讲故事激发学生提问题:孙悟空分西瓜。悟空说:“我分给八戒1/3个西瓜,分给沙师弟2/6个西瓜„„”孙悟空的话还未说完,八戒就大叫起来:“猴哥这样分不公平!”听完这个故事后,请同学们来评评理:“孙悟空分得公平吗?”故事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疑团:“八戒分得份数少,是否分得少呢?”“两个分数谁大谁小该怎么比较呢?”这样,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心里想提的问题就多了。又如,教学“圆的认识”时,采用联系日常生活,引入新课。课前做一个套圈游戏,把全班同学排成一个长方形向中心套圈,能套住有奖励。其中几个同学叫起来:“这样不公平。”为什么这样做游戏不公平?(因为有的同学离中心近,有的同学离中心远)那应该怎么站才公平?(围成一个圆)为什么?那圆究竟有什么特征?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二、引而不发,诱思导学,使学生乐学。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课堂教学时要体现“两主”作用。教师可用适当的手段对学生思路进行引导,但为了让全体同学的主体性得到更充分发挥,心理潜能得到更好的挖掘,探索精神更快形成,教师没必要把知识点直接加以解说,而是诱导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学。利用“诱思导学”为后面的教学过程做好铺垫,这样,学生的整个认识系统就会被激活,并高速运转起来,就会由最初的兴趣萌芽状态进入到主动探索理解新知识阶段。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时是通过“化圆为方”实验让学生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可提出“怎样计算圆的面积”这一探索问题,学生思维就集中在面积上,再利用小组探讨、观察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形变而面积不变”上,注意圆的周长与半径和拼成的近似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上。从而自己发现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处于引导,学生处于主动学习地位,体现了教育教学价值。
三、评价分析,内化新知,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注意不要由教师垄断,应让学生对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作自我评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经过以上步骤后,教师可以开始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性或小组性的讨论与交流,由学生唱主角。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互相激荡的局面,这样,学生不仅会释放出自己的心理能量,而且会使自己的思维进一步深化,好的学习品质就会进一步形成。教师要根据学生讨论交流情况不失时机、准确又简练的就学生的发言质量进行引导评价。评价时,应重于肯定、鼓励、引导。这样,学生对知识理解就会更深入,就能成功接纳新知识,并起到内化知识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加法算式:
5+5+5+5+4相加时,要求把它改写乘法算式,结果大部分学生作出(1)5×4+4(2)5×5-1,出乎意料的是有一个同学做的却是6×4。我高兴地表扬他的大胆创新,同学们却马上反对。这样,同学们就在不知不觉中参与辩论。此时全班同学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活跃。我适时引导学生评价这几个算式,哪个算式是正确的?哪个最简便?这样,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心理压力得到减轻,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个性特长得到有效地发展,创造性思维得到较全面的开拓,从而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善于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题,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且富有创造性。
四、分层指导,灵活训练,使学生善学。
在学生获取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维加工,才能将认识由具体、简单上升为抽象、复杂。应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指导。对中等生指导他们巩固所学新知识以后,尝试思考与解决稍深的学习问题;对于后进生,则指导他们进一步理解与巩固所学新知识中最基本的部分;对于优等生应指导他们在掌握新知的基础上,解决综合性更强、条件更复杂、难度更大的学习问题,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层各自练习,全班学生各自获得不同层次上的平衡,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产生了强烈的愉悦感,这样就进入一个新的良性心理循环过程。例如:在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可出示以下两个条件:五年级有学生111人,相当于四年级学生人数的3/4,再给出3个问题:(1)四年级有学生多少人?(2)
四、五年级有学生多少人?(3)三年级学生人数是四年级的3/2倍,三年级有学生多少人?这道题有3个问题,可采用分层练习:学困生做第1题;中等生做第2题;优等生做第3题。这样一道综合性题目,根据问题的难易度,适用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
水平与学习要求标准,设计行之有效的练习,做到巧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对知识进行不同层次的概括,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素质。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分析、解决和运用数学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第五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认为自己在上课中讲得井井有条,知识条分缕析十分透彻,演算透彻清晰,但结果是有不少学生不能举一反三,数学学习困难重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多数教师都归因于学生素质差、家庭教育环境不良等教师以外的因素,很少发现是自己教学能力和素养导致而成。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师生双方的信息交流,共同学校的过程。教师得知学生在数学学习很困难时,是否想到了可能教师自己对教材理解不够,没有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对教材内容层次没有理清和教学方法不适呢?《数学课程标准》指导下,我们的数学教学目的是要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由“听”到“懂”,再到“会”,最后到“通”。为此,教师必须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批判性地考察自我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到达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现就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要反思教育观念
新课标下要求教师要改变学科的教育观,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科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习惯。数学非常重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但是在教学活动中还是有不少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强调接受式学习,这样使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上失去了兴趣。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顺利地建立数学概念,把握数学定义、定理和规律。
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时可以让三个同学合作分别去画出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这是学生会发现三条线为什么会是一条线?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多种,为什么 “角边边”不能判定两三角形全等?在学习镶嵌时,可以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正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正六边形可以,而正五边形不可以?等等。
这样教师不断地设问,不断地质疑,就能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归纳各种各样的数学规律,为下一步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的教师必须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紧紧抓住主导和主体的关系,解决好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
二、教师要反思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是对课堂教学的整体规划和预设,勾勒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益取向。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对当前的教学内容及其地位(概念的“解构”、思想方法的“析出”、相关知识的联系方式等),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教学目的,重点与难点,如何依据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知识的逻辑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学生在理解概念和思想方法时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以及如何处理这些情况,设计哪些练习以巩固新知识,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等,都应该有一定的思考和预设。教学设计的反思就是对这些思考和预设是否考虑到了。教学后,要对实际进程和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比较和反思,找出成功和不足之处及其原因,从而有效地改进教学。
三、教师要反思教学方法
教师教得好,本质上讲是学生学得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方法是否合乎学生实际呢?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有的教师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教师的讲解并没有很好地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出发,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认识上鸿沟问题。有的教师只是一味的设想按照自己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也许学生当时听明白了,但往往是是而非,并没有真正理解问题的本质。
初中数学教学中,例习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概念类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教材中的例习题都是编者精心编制的,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它们不仅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同时对培养学生智力、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及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等都有重要意义。
四、教师要反思学生学习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转变数学学习方式,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初中学生年龄一般在十二至十六岁之间,正处生长发育期,思想不成熟,行为不稳定,办事情绪化,喜表露,易冲动, 既有面见师长的羞涩, 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习性。在数学学习上凭兴趣,看心情,个性反映较为突出,有不少学生学习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他们往往又很难发现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妥。所以,教师就应该反思学生的学习方法,找一找哪些问题,并帮助他们努力改变不恰当的方法,使学生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总之,为学之道,必本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教学也是这个规律,只教不思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学生也得不到很好的受益。要想成为优秀的教师,只有一边教书一边总结,一边教书一边反思,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