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生存状态调查
“无所谓”心态视角下的大学生群体生存状态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当代大学生本应有的积极思想受到冲击,出现了诸如对处分漠然视之,班级活动消极待之,甚至对荣誉嗤之以鼻的“无所谓”心态。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的生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学生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得出个人主体意识缺失是“无所谓”心态产生的主要原因,而宿舍环境起到关键作用的结论。
关键词:大学生生存状态影响因素
一、引言
我们知道,在经过高考的洗礼后,初入大学殿堂的学子们往往都踌躇满志、雄心勃勃,期待在大学中激扬青春挥斥方遒。但事与愿违,在开学后的短短几个月里,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出现了藐视荣誉、漠视处罚、脱离集体等消极的“无所谓”心态,并且这种心态可能一直持续整个大学期间,对其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负面影响。那么,产生这种消极心态的原因是什么?其影响因素有哪些?本文通过对南京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大学生学习、宿舍环境、家庭环境等方面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产生无所谓心态的原因,为增强学生进取意识、推进学院学生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样本及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为样本,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以往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47份,有效率为98%。调查问卷覆盖了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会计、电子商务等全部八个专业的大一年级到大三年级的学生。
三、大学生生存现状及“无所谓”心态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生存现状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95.7%的学生在入学前曾经憧憬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其中更是有93.2%的人曾经认真规划过自己的大学生活,但是进入大学后只有4.7%的人将其付诸实践。现在,只有12.5%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学习全身心的投入,而62.4%的学生则是偶尔学习或者平时应付,考前突击。在课余时间,学生花费时间比较多的是参加各种活动和上网、遛街等娱乐活动。现在学生拥有电脑的比例很高,但是将电脑用于学习的学生已经所剩不多,问卷结果显示,通常情况下,大二年级仅8%的学生使用电脑查找学习资料或辅助学习,超过90%的学生将电脑用于游戏、聊天、电影等活动。问卷调查的结果同时显示,在挂科这个问题上,9.7%的大一学生认为可以接受,34.4%的大二男生表示可以接受,43.6%的大三男生则认为无所谓。认为“不会去争取奖学金”的学生,从大一到大三分别是10.1%、28.7%、36.8%。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目前多数大学生的生存状态是“梦中的大学,混沌的生活”。面对轻松舒适的大学环境,多数学生都没有坚持自己的梦想,轻易的迷失了。与此同时,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无所谓”心态越来越明显,学生的荣誉感、责任感在下降。
(二)“无所谓”心态产生原因分析
1、学生自身原因(内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具体到大学生“无所谓”心态的产生,内因是大学生主体意识缺失。大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入大学,部分大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期望值不高,错误地认为大学生活是清闲和自由的,不需要像高中那样刻苦学习了,可以舒服地度过四年大学时光了。在这种认识误区的作用下,他们将自己的天职学习抛到了九霄云外,将父母的期望和老师的教诲忘得一干二净。以至于只有很少学生将主要精力用于学习,大多数学生则将时间用于玩乐。这种主体意识缺失,自我放松的心理就成为学生进取心丧失的温床,从而导致了“无所谓”心态的产生和蔓延。
2、外部环境原因(外因)
社会学家米尔斯指出,“不管是精神上还是行动上,群体中的成员都存在于周围的环境之中而且无法脱离”。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的机会不断增加,层次也不断加深,环境因素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也日渐加深。
大学生身处校园之中,引起“无所谓”心态产生的外因主要是校园氛围和宿舍环境,其中宿舍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更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我们知道,宿舍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停留时间最长,而舍友更是大学生生活中接触最频繁的群体。宿舍环境的优劣,舍友行为的得失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调查数据也显示,大学生自身也认为宿舍环境对其大学期间价值观转变起到重大作用。
另外,家庭环境对“无所谓”心态产生也起到一定影响。根据调查,有16.7%的学生依靠家庭背景雄厚,学生在校期间父母已为其安排好毕业后的工作等,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学生进取意识,促使“无所谓”心态的产生。
四、结论与建议
对于“无所谓心态”的迅速蔓延,我们认为,大学学生工作者应尽快全面采取应对措施,以应对这一严重威胁,净化校园文化氛围。
首先,从内因方面考虑,我们可以利用大一新生未受“无所谓”心态太大影响这一特点,从其刚入学时抓起,以“防”为主。
新生入学时,学校要尽快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其认识到在大学里会面临考证、就业考研或保研等种种压力,大学生活并非传闻中的轻松自由,使他们从进入大学起就树立起紧张意识。另外要让新生学习、熟知大学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其明白哪些事是不可为的。当然,在规章制度的学习中,必须要避免形式主义的考核,以规避学生短时记忆。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其更深切的了解规则,明白到触犯规章的严重后果。除此之外,更要加强学风管理:平时加强教学效率,期末严抓作弊之风。
同时要注重对新生周围环境的营造。迎新招新等场合往往是新生初步了解大学的开始,大学里蔓延的“无所谓”心态就很有可能在此时传播到新生中。所以,在新生入学前应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防止“无所谓”态度向新生群体蔓延。
其次,从外因方面考虑,我们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其重点就是与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的宿舍建设。
在这一环节中,我们知道宿舍对大学生心态的变化会起到重大作用,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对大学生心态发展至关重要。为改善宿舍氛围,我们可以从一下几方面入手:1.严禁学生在宿舍传播观看不文明书籍音像制品;2.加强学生计算机使用管理,防止学生沉迷电脑游戏影响学习积极性;3.举办宿舍文化节等活动并进行物质奖励,调动宿舍集体向上的积极性;4.根据宿舍各方面表现评选优秀舍长,促使其带动宿舍成员向积极方向发展;5.要求各班级关注内部宿舍建设,并将班级各宿舍的文化考察作为优秀班集体考量的重要指标;6.更多的开展强化集体意识的主题活动,强化学生集体荣誉感,提高其向上动力。
我们认为,“无所谓”心态的产生发展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因而,对于“无所谓”心态的治理引导决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针对其的各项措施都要有连续性,只有如此,方能真正处理好“无所谓”心态的蔓延,再还大学校园一个积极向学的良好氛围。
五、参考文献
1.王瑛、李军海.大学生学风建设的理念.中国成人教育[J].2009
2.阚宝奎.论高校校园文化与学风建.思想教育研究[J].2009.(6)
3.袁曦.社会转型条件下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文化建设[J].2007.(1)
4.袁曦.围绕激励目标构建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中国青年研究[J].2008.(3)
5.凌霞黄韫慧.心理幸福感对大学生自尊与学习倦怠关系的中介作用研究.教育与职业
[J].2010.(11)
6.刘彦、董俊杰.学生干部在班级学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思想教育研究[J].2009(12)
第二篇:80后生存状态调查
80后的生存调查.转
2008-09-09 10:49
调查动因
“80后”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人群,特别是80后上班族,已经成为企业的基层员工和经理层的主力人群。调查研究这个人群的生存状态,对正确理解和认识80后上班族有积极的意义。
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选取了北京CBD万达广场地区,这个地区公司类型多样,包括:传媒、地产、航空、旅游、互联网、软件等各种类型的公司。这些公司的规模从10人-200人不等。
调查对象为1980年到1985年出生的上班族80后人群,因86年至89年的人群多数处于上学期,不作为本次调查对象。
调查采取走进公司进行访谈的方式,调查时间为中午11点半至下午2点,共6人参加调查,两人一组敲门拜访调查。填完问卷者可获得到“一听可乐”的低额奖励。所有问卷背后标识走访的公司名称或公司地址,以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此次地面调查由忙否网(mangfou.com)主要负责组织安排,为期10天,共完成1000余份问卷。问卷产生后,交由大度咨询公司进行问卷检查和核实,大度咨询选定有效问卷1000份,对调查数据处理和整合、分析,并确定核心评述观点。
最终,双方共同核定数据,研究确认观点评述,出具最终报告。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1、超过半数的80后上班族缺乏工作成就感。
评述:
调查结果显示,有50.7%的受访者缺乏工作成就感,认为工作无法实现价值,其中20.6%的受访者被动的认为工作仅是赚钱工具,更有30.1%的受访者不懈这种问题,觉得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
没有工作成就感,很难将事业与工作结合,工作没有长期目标,工作效率必然下降。把工作当成生活的一部分,看似洒脱实为自我自大的表现而已。
2、近六成80后上班族没有工作激情
评述:
图中显示,58.4%受访者觉得上班比较闲,也没觉得充实,反而觉得有点烦。其中14.7%的受访者觉得工作很没劲,有9.2%的受访者感到压抑,更有8.2%的受访者已经处于忍耐和麻木的状态。
80后上班族,刚好是工作0-5年的阶段,超过半数觉得上班觉得比较闲还比较烦,反馈出来的工作不积极主动的心态,得过且过、不满足、这山望着那山高,在80后上班族中是普遍现象。
3、80后上班族极不安份,仅25%对现有工作满意
评述:
调查结果显示,80后上班族极不安份,仅有25%对现有工作很满意。而剩下的75%中,47.1%的受访者标识有机会就找更好的,是一种典型的骑马找马的心态。更有13.5%感觉决定一切,表示不开心是换工作的标杆。还有14.4%表示按兵不动、伺机而行。
这个数据给所有企业管理者敲了一个警钟,给企业培养长期人才带来了巨大的障碍,现在80后中2年换3份工作的确不算什么希奇的事情。但如果职业生涯如此规划,哪个岗位都是蜻蜓点水的学习,实在看不到80后上班族的前途。
4、近7成80后上班族对薪水极为不满
评述:
数据显示,69.2%的受访者对薪水极为不满,其中39.8%的用户觉得薪水太少,不够自己花。还有29.4%的受访者觉得自己能力和薪水不相称,自己可以拿到更多的薪水。仅有30.8%的受访者觉得薪水尚可。
7成薪酬不满,充分体现了80后上班族的焦躁状态,薪酬不满的背后,往往是对公司整体的不满,内心中充满抱怨是80后现在普遍问题。
5、近六成80后上班族怀念以前老板
评述:
数据显示,只有9.7%的受访者对原来的老板有憎恶情绪,而33.4%的受访者表示对以前老板没感觉了。剩下56.9%的受访者则对以前老板感觉不错,时而怀念或特别怀念,这种情感反应了常换工作的80后们内心中的矛盾。
频繁跳动工作的结果往往是一个不如一个,一时提升的薪酬诱惑让80后上班族忽略了公司人文环境的考量,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自然就会产生。
二、80后上班族的生活价值观、仅1成80后的上班族赚钱养家
评述:
数据显示,仅11.2%的80后上班族每月薪水更多的用在养家上,而24.3%的受访者没有任何理财观念,每月薪水不知道怎么就花没了。33.8%的受访者很无奈的选择了只能养活自己。而 13.3%的受访者毫无家庭责任感,更是把钱花在了吃喝玩乐。
从80后上班族的消费结构可以看出,他们基本没有承担家庭责任的意识和能力,独生子女后遗症非常明显,这种缺乏家庭责任的状态令人担忧。
2、近六成80后上班族感觉生活不爽
评述:
数据显示,58.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没有处在健康快乐的生活中,10.4%的受访者认为自己颓废空虚,8.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困顿无奈,还有33.1%的受访者找不到快乐的感觉。
工作不稳定、收入不高、达不到预期,导致多数80后上班族生活并不快乐。
3、熟人圈子依旧是80后上班族的生存基础
评述:
数据显示,当80后上班族遇到困难时,72%的受访者选择了亲人、朋友和同事来帮忙。当工作很不开心时,有52.1%的受访者选择同事和朋友进行倾诉。通常我们理解的一些排解发泄的方法,在80后上班族中比例很低,这说明80后充分继承了中国的熟人圈子文化,遇到真正需要解决的工作问题时,熟人依旧是解决问题的主要社会关系。同时,我们也看到,以网友闲聊这种方式发泄情绪在80后上班族中已经不是主流。
三、80后上班族“情感与性”的价值观
1、近7成80后上班族认可“网友初次见面就亲热”
评述:
数据显示,67.8%的80后上班族认可“网友第一次见面就很亲近”,其中更有9.1%的受访者接受一夜情。
80后上班族对未曾见面的网友就可以累积情感,以致于第一次见面就能开放的亲热,这种与传统交友观念的巨大反差,从一个侧面反应了80后上班
族对情感生活的开放程度。
2、近8成80后上班族认可“做爱是恋爱的一部分”
评述:
数据显示:78.4%的80后上班族不拒绝婚前做爱,其中38.5%的受访者明确提出做爱是谈恋爱的一部分,而39.9%受访者选择了默许。
80后上班族对性生活不做任何避讳,对谈恋爱中发生性关系习以为常,中国传统的处女观念已经彻底被打破。
四 80后上班族对“流行与公众人物”的判断“忙否”成为80后上班族最喜欢的打招呼方式
评述:
数据显示,61.3%的80后上班族喜欢用“忙否”这个词与朋友打招呼,而“饭否”这样偏重生活的词汇不会成为80后交流的主流用语。
80后上班族在工作之后,对“忙否”工作互动的需求比生活类明显高出,表明他们已经完全进入工作状态。近半数80后上班族从来不看徐静蕾博客
评述:
数据显示,48.6%的80后上班族从来不看徐静蕾的博客,而其他受访者也多以讥讽的态度看待徐静蕾博客:25.1%的受访者认为徐静蕾博客浏览量大是因为无所事事的人太多,还有11.8%的受访者则认为大多数看徐静蕾博客的网友是跟风行为。
徐静蕾曾经把自己博客点击过亿的原因归于“我勤快”,但从80后上班族的数据中,却返馈出来了真实的现状:80后上班族没拿老徐博客当回事。3.80后上班族最反感的公众人物:杨
二、宋祖德
评述:
备选答案中的四个名人都因炒作而“声名远扬”,其中宋祖德因报料娱乐圈内幕而闻名,杨二则因快男被媒体关注。但二者在80后的眼中却成了最反感的公众人物。反感杨二和宋祖德的比例占到了受访人群8成以上的比例,可见,80
后对娱乐人物的恶意自我炒作极为反感。80后上班族心中的代表人物:刘翔
评述:
调查结果显示80后心中的代表人物并不是丁俊晖、韩寒、李宇春、郭敬铭等人气偶像,而是体育健将“刘翔”,其余四个新偶像之和远不及刘翔一人在80后中的地位。刘翔受欢迎与其80后群体中的体育情结、民族情结、奥运情结不无关系。
对于80后的先锋代表,竟有2成受访者选择了自己,比例仅次于“刘翔”,高于另外四个偶像明星。这是80后的自信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一种表现。
五、80后上班族的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1、80后上班族的社会评价:前卫张扬、自我自负
评述:
数据显示,前卫张扬、自我自负是目前社会对80后上班族的总体评价。这也是80后作为独生子女一代形成的社会问题。前卫张扬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我自负会导致80后上班族不擅学习、不愿合作的特质,这对年轻人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2、80后上班族认为自己是“自由的野马”和“迷途的鹰”
评述:
在备选的五个答案中,凶猛的野狼代表有冲劲、有战斗力、有团队意识;拉磨的驴代表了循规守矩、任劳任怨;自由的野马代表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尽情自我;等待被宰的猪象征处于弱势、甘于被动;迷途的鹰代表锐利、彷徨和迷茫。80后选择最多的是“自由的野马”(35.6%)和“迷途的鹰”(26.9%),这反映了80后明显的两种状态:喜欢自由但迷茫彷徨。
3、近六成80后上班族觉得70后不如80后。
评述:
数据显示,58%的受访者讨厌70后。其中,15%的受访者认为70后抠门,20%的受访者认为70后太死板老套,23%的受访者认为70后太假不敢讲真话。的确,80后和70后在工作、生活、爱情等多个方面存在这价值观的明显不同,这种差异导致了今天的80后与70后相互不认可。
六总 结:在工作上,超过半数缺乏工作成就感、近六成没有工作激情、仅25%对现有工作满意、近7成对薪水不满、近六成怀念以前老板。在生活上,仅1成在赚钱养家、近六成感觉生活不爽、遇到困难依旧是靠家人同事和朋友。在性与情感上,近7成认可“网友初次见面就亲热”、近8成认可“做爱是恋爱的一部分”在对流行与公众人物的态度上:“忙否”成为最喜欢的打招呼方式,近半数从来不看徐静蕾博客,最反感的公众人物:杨
二、宋祖德、最欣赏敬慕的的代表人物:刘翔。在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上: 听到最多的社会评价:前卫张扬、自我自负,普遍认为自己是“自由的野马”和“迷途的鹰”,近六成觉得80后比70强。
第三篇:“黑户”群体生存状态调查
“黑户”群体生存状态调查
根据2010年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至少有1300余万人没有户口,他们没有户籍资料,没有户口卡(常住人口登记卡),也通常没有身份证,被社会俗称为“黑户”。他们中大多数是超生人员,也有部分是属于弃婴、收养或领养子女,还有部分则是因为户籍办理程序的繁琐或基层部门的不作为,而被迫成为无户籍人员。因为没有户口,他们大多数人没有社会保障,没有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受教育机会,甚至连出行也困难重重。
2014年,我们专门就“黑户”群体的生存状态进行了田野调查。此次调查,共获得了分布在全国15个省(自治区)的1928个有效“黑户”个体,并利用设计好的提纲进行了访谈。总的来看,“黑户”群体普遍缺乏权利保障,心理环境较差,生存状态堪忧。由于长期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他们普遍收入较低,就业稳定性差,没有归属感,容易产生报复社会心理,继而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潜在来源。
“黑户”群体知多少
调查发现,“黑户”现象非常普遍。在城市,“黑户”在大中专毕业生和流浪人员中并不鲜见,如广东和河南都有接近15%的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户口档案;而在农村,几乎每个村都有“黑户”的存在,如江西名口镇的每个村庄都有1%~2%的人,从来没有上过户口。
相比其他为社会所共知的弱势人群,“黑户”们通常不为大家所了解。他们隐匿在社会的某个角落,公众也无法直接感知到这部分群体的存在。他们无法上学,不能到正规医院看病,甚至不可能获得一份像样的工作。可以说,由户籍改革滞后和社会管理缺陷造成的“黑户”问题,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问题,这已成为困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形成“黑户”的原因有很多。
一、不符合政策超生型。新生儿出生后(二胎甚至三胎),经济状况困难的家庭为躲避计划生育罚款,不会及时到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据我们调查,这类“黑户”占到总“黑户”的50%左右。以此类推,全国至少有650万这样的“黑户”。
这种类型的黑户,一般会等到孩子上学(现在小孩读书需要户口)的时候再去上户口。除了要交各种证明,还要补交较高的罚款或社会抚养费。有些地方有规定提出,社会抚养费数额,取决于当地的平均工资或该家庭收入的若干倍。在实际操作中,具体金额一般取决于个体的讨价还价能力,一般在3000元到5万元左右。
二、未婚生育型。这里面又分两种情况。其一,一些人未达到结婚年龄就成家生育,而这按规定不可能获得结婚证和准生证,因此会导致孩子无法上户口。其二,一些人未婚先孕,但恋爱双方后来分手。而按规定,小孩出生上户口必须随父亲或者母亲,这种情况就会使得新出生的孩子难以办到户口,从而成为“黑户”。总体来看,未婚生育的“黑户”公民占到10%左右,全国至少有130万人。
这部分“黑户”群体去派出所办理户口,一般会被要求出示医学出生证明。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出生证明早就不见了;或者他们本来就是在家里出生的,根本就没有出生证明,所以要办理户口相当麻烦,而且成功办理的可能性也非常低。
三、没有主动登记型。首先,小孩出生后,父母一直在外打工,留守的儿童没人管,户口也没有主动上,这类“黑户”儿童一般在5岁左右。其次,孩子出生后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及时上户口,孩子一直到长大成人也不知道(农村以前上学不用户口),等到工作后才发现自己是“黑户”。对于符合计生要求,而只是没有主动要求申领户口的居民,占到“黑户”群体的15%,全国至少有195万人。
这部分没有户口的群体,可以直接申请补录,需要谈话材料、本人申请、村/居委会证明等,证明此人确是事实存在。未满16周岁的人,还需要另一个医学出生证明,而这个证明材料不容易获得,所以很多人发现自己没有户口的时候,大都会选择等到满16周岁后,再去派出所申请补登户口。
四、毕业迁移证丢失型。大中专毕业生在考取大学时,一般会将户口迁入读书所在地,毕业后由于丢失或户籍接续的原因,而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入户手续。大学毕业生因档案丢失而导致的“黑户”现象,在近年有稳定增加的趋势。这种情况在2014年占到总“黑户”的15%左右,全国推算就是195万人左右。
这类群体在发现没有户口的时候,都会主动去派出所申请上户口。成功办理的可能性较大,但一般要花费半年到两年时间,而且寻找户口档案的各种信息成本、交通成本和协调成本很大,要多次不断往返学校、原户籍所在地、工作单位所在地等,交通差旅费要花费5000元到2万元不等。
此外,还有10%的“黑户”是其他各种原因造成的,比如派出所漏登记,或户口仍在办理过程中,从而出现户口状态的真空。
“黑户”生存区域在哪里
在以前,“黑户”主要分布在偏远农村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许多村民信息闭塞,几乎不与外界联系,更没有主动申领户口的意识。在我们调查走访的“黑户”群体中,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弃婴、收养或领养子女等。另外,也有部分是属于计划外生育子女,由于没有多少文化,不懂得户口还要主动申请登记,所以一个家庭中很容易产生多代都是“黑户”的现象。
云南省文山自治州31岁的刘二花就是其中的代表。在村民刘辉的带领下,我们见到了刘二花。她略带羞涩,不善言辞,不愿意跟陌生人说话。据村民刘辉介绍,刘二花小时候是引产活产婴儿,没有出生医学证明,至今也没有办理过户口和身份证。13年前她嫁给本村的智障人员后,也一直没有申领结婚证。
据同行的当地一位户籍科工作人员介绍,出发前他们也在户籍系统里进行了搜索,发现刘二花确实不在里面。而更让他吃惊的是,刘二花的两个儿子也都不在他们的户籍系统里,虽然最大的孩子明明已经12岁了。当被问及成为“黑户”的过程时,刘二花反问:“户口还需要登记,去哪儿登记?”这让我们的访谈难以继续。在回来的路上,村长告诉我们说,刘二花12岁的大儿子没有进过校门,6岁就开始跟着妈妈割草放牛,早上6点起来,吃一顿早饭就去山上割草去了,直到晚上才回来。所以,村里人一般也不太能见到这个孩子。在调查中,像这样一出生就是“黑户”的儿童并不在少数,他们因父母是“黑户”的历史原因,延续成为“黑二代”。这类群体在户籍问题的解决上更为复杂。
为了完成计划生育任务,很多地方都采用计生与罚款相结合的方法,超生即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所以超生而未缴纳社会抚养费的就不能办理户口。据调查,华东一些省市的社会抚养费征收率略高于70%,也就是说大约还有30%的超生人群,因为未缴纳社会抚养费而不能落户。当然,这只是发达省份的数据,在一些偏远省份,社会抚养费征收率更低,“黑户”比例更大。
由于不能办理户口,这导致有一些未缴纳罚款的超生儿、非婚生育或早婚早育未办证的孩子被送给他人,或者流入到网络送婴、卖婴的人贩子手里。相当多的“黑户”孩子被拐走后,父母也不报案,因为公安找回孩子的可能性并不大,纵然孩子找回来了,计生委罚款要钱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干脆就不报案了。在未来,这些儿童则相当程度地流落到城郊地区,因为这里的管理水平不如城市,而且黑市交易相对活跃,因此成为“黑户”儿童的常态生存地。
由于多年来“超生罚款”与“新生儿落户”捆绑成为通行的政策,从而有大量的新生儿没有户口。到目前,这部分孩子大都成年,甚至开始有了“黑二代”。在中国经济增长和人口流动管制放松的前提下,这些“黑二代”也在很大程度上流动到了城市地区,成为建筑工地、餐馆或煤矿的工人。虽然工作条件恶劣,但是在这里干活能拿工资而且不需要身份证。图片 编辑 删除
而对于那些缺乏工作能力或者没有工作意愿的“黑户”,则倾向于滞留在城市并成为“流浪群体”。根据民政部门的一项统计,在城市流浪人员中,有20%是属于没有户籍的“黑户”群体。如河南三门峡市陕县的刘伟名,就流浪在义马市。由于没有身份证,他无法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而没有好工作就挣不到钱,挣不到钱就不能买房,买不到房他就没法落户。因此,他被迫在义马市做了一名矿工,后来由于煤矿倒闭,他就一直流浪在义马市区长达5年。
“谁动了我的户口?”
近年来,另一种形式的“黑户”正呈迅速增加的趋势,即前述的由于户籍档案交接所导致户口档案丢失成为“黑户”的现象。
一般来说,离开老家去外地读书的学生,一般会被要求把户口迁到学校的集体户口,而在毕业后,如果找到工作并能解决户口的,一般就迁到单位集体户;毕业后单位不能解决户口的,一般是挂靠当地人才交流中心;一直没有找到工作的,一般会被要求迁回原籍。而正是在区域间的接续过程中,不同部门的交叉衔接与不同地区对户籍政策的理解存在差异,再加上管理制度上的各种冲突等,由此造成了大量毕业生成为“黑户”的现象。
老家来自湖北的刘全,是2008年从广州大学毕业的。当初上大学读书时,刘全把户口迁移至学校集体户口(广州越秀公安局)。毕业后,他去了苏州的一家小公司,户口迁移到苏州虎丘公安局(人才中心的所在地)。在工作3年后,刘全辞职回老家。这时,他去虎丘公安局办档案,这才了解到他的户口从越秀公安局迁出后,一直没有迁入虎丘公安局,由此变成了“黑户”。
在咨询朋友后,刘全到学校、越秀公安局、虎丘公安局查询办理。首先是去了学校,学校说先需要老家派出所开个拟接收的证明。刘全去了老家的派出所后,他们说要有新工作地的人事局介绍信才给开。所以,他只得又跑去人事局那边。人事局领导经常不在办公室,刘全跑了好几回,最后得知需要学校出具的未婚证才给开证明。而学校那边的居委会说,他的户口早就迁出去了,所以不可能给开这个证明。
最后,刘全还是通过找关系,让学校那边的居委会给破例开了个证明。然而,学校这边刚办好,老家派出所那边又说,像刘全这样的即使回老家也只能保留城镇户口。“我们这儿农业户口有分红,结果跑了大半年,最终才落下了一个自己不想要的城镇户口,没有房、没有田、没有宅基地、没有工作,也没有收入来源。”
在调查过程中,一个显著的事实是,有10多个部门在一起管理户籍,这一方面使得部门分割严重、互相推诿扯皮现象严重,而且不同部门之间互相牵制;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规定,而且还自相矛盾,经常让居民陷入自我证明的死结中去。所以,经常出现“不同部门规定太多,甚至连管户籍的公安也搞不明白”的现象。(据《南风窗》)
第四篇:农村教师生存状态调查问卷
农村教师生存状态调查问卷
老师您好,首先感谢您能够抽出时间来完成调查问卷,此次问卷用于湖南省内农村教师生存状态调查,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在相应地方认真作答,谢谢您的配合!
一 基本情况(请填写您的基本信息)
年龄______
性别:1.男2.女
婚姻状况: 1.已婚 2.未婚 3.离异
家庭成员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龄______________学历:1.高中及以下 2.大专 3.本科 4.研究生 5.博士职称______________
所在学校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模________________(班级数量)您现在的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教科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在学校是否担任除教师外的工作:1 是,2 否 ;
如果是,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请您在题中最符合您的情况的选项上画钩或者填空。您的日平均工作时间为
A.8小时以下(包括8小时)B.9~10小时C.11~13小时D.13 小时以上 2您对您法定工作时间和假期的满意度为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E 非常不满意 3您的月工资金额为
A.1500及以下B 1500-2000(含2000)
C.2000-2500(含2500)D.2500-3000(含3000)
E.3000-3500(含3500)F 3500以上工资是否能够准时发放
A 每次都能B 基本能C 经常不能D 一般不能
如有拖欠,最长的一次拖欠是多长时间________________
拖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了教师工资,您的日常收入来源还有(可多选)
A 贫困补助B学生补课费用C家庭生意(如开店等)D股票投资
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您对您的工作环境的满意程度如何?
A 非常满意B 满意C.一般D.不满意E.非常不满意
6市县组织的工作培训频率如何?
A一学期两次以上B一学期一次 C 一年一次以下D 从没参加过 7 组织教师体检的频率是?
A一学期一次B一年一次C 一年一次以下D 从没参加过您认为个人身体状况如何?
A 非常健康B基本健康C.一般D.差E.非常差
如果选CD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认为自己的工作压力如何?
A 非常大B 很大C 一般D 基本没压力您认为自己的生活压力如何?
A 非常大B 很大C 一般D 基本没压力认为农村教师找对象的难度如何?
A 非常难B 有点难C 一般D 容易
困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的压力来源主要是(可多选)
A 家庭经济状况B 学生教育C 身体原因D 婚恋状态E教育政策变化F新课程改革G工作负担过重H 学校管理过于僵化I 教师责任和社会期望过高J 教师的自我发展空间有限
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认为农村教师是否需要心理辅导或者一些促进心理健康的统一措施
A 非常需要B 需要C 无所谓D不需要您认为现农村教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可多选)
A 工资低,生活水平差B 医疗等福利保障不完善C 个人专业发展受限
D 缺乏心理疏导
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认为农村学生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可多选)
A学习的积极性不高B 心理承受能力差C 家庭经济状况差D 视野狭窄 E父母外出打工,亲情缺位 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您最希望达成的人生目标是(多选,请选择您最希望的三种)
(1)婚姻美满(2)身心健康(3)经济富裕
(4)家庭幸福(5)事业有成(6)社会承认
(7)升官发财(8)自我实现(9)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失地农民生存状态的调查分析(共)
失地农民生存状态的调查分析
物管2班 Js1109225 阮芳芳
这是我第一次经历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的我们而言,只有亲身体验社会实践,才能让自己对社会有进一步的了解。在社会实践中扩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才能,培养自身的韧性,并且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范围不断扩大,被征地农民也在不断的增加,被征地农民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值得我们社会关注的一个群体,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问题,要引起我们社会的广泛重视。所以我开始了以研究“失地农民生存状态”的假期实践活动。
为了使社会对失地农民的生存状态更加了解,为了唤起社会对失地农民的关注,从而使失地农民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使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得到解决,我来到了我的故乡建湖县近湖镇的乡村对失地农民的生存状态进行调查。经过询问多名失地农民,我了解到,他们的土地是由于县政府修路而被迫无奈被征用,而对于许多被征地的农民,他们都有一种极大的被剥夺感,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剥夺,不仅他们的生活来源从此消失,而且他们仅有的精神寄托也没有了,所以经过我的了解,大多数农民对于被征地还是有一定的反感。并且从我询问的对象上可以看出大多数被征地农民都年事已高,年龄段分为45-60岁与60岁以上。45-60岁的农民对被征地的感受是十分不愿被征地,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已多年从事耕地,被征地后无法适应角色的变化,无法进入新的生活状态,所以失去土地后,50%以上的人都无法找到新工作,此外由于社会上物价在不断上涨,不仅他们原来的生活来源消失,更是他们的生活支出增加,他们的生活负担也在加重,因此他们十分不愿意被征地。而年龄大于60岁的农民,他们对于被征地的感受并不是十分抗拒的,他们认为得到了征地补偿,日子反而好过些,所以对工作的渴望不强,他们比较安于现状。而对于这一系列现象,我也向当地的村委会进行理解与询问解决方法,村委会有关人员向我解释了这一现状出现的原因,大多数被征地农民的土地被剥夺后有一种不满,并且在征地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由此引发的矛盾也十分集中和突出。此外,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有许多尚属有效的划地安置、就业安置等安置方法,但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并且受我国人均耕地面积锐减,用工制度改革等因素,原本的安置方法已不适用,所以使大多数农民成为务农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人员”,他们失去了土地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和生活来源,却又享受不到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制度性的就业扶持和社会保障,不少人依靠着有限的征地补偿维持生活,结果坐吃山空,当前的生活水平明显下降。所以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和政府提供对失地农民的技术培训制度来使农民老有所养迫在眉睫。带着村委会有关人员对失地农民生存状态的解释,我又来到了几户失地农民的家中,见到他们的生活与之前询问的失地农民生活有明显的差别,他们的生活富足并且快乐,之后我了解到,虽然他们的土地被政府征用,但是他们并没有靠着征地补偿坐吃山空,有些农民开始从事养猪,养鸡等养殖业来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富足,我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一种不安于现状,勇于拼搏奋斗的上进精神。所以我明白了失地农民生存现状的解决不仅需要政府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和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来使失地农民老有所养,而且更需要农民自身的一种上进拼搏的奋斗精神和追求
幸福生活的不懈动力。这样失地农民的生存状态不再会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而是使失地农民仅仅是换了一种生活方式从而走向了小康生活。
经过这几天在农村的走访调查中,我发现失地农民的生存状态的确很令人担忧,但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引起社会对失地农民这一群体的同情,而更多的是希望政府以及村委会能够更早的制定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通过我这几天的观察与向村委会有关人员的咨询,我认为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一是需要继续完善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这样可以使他们在失去土地后依然能够毫无影响地生活下去;二是鼓励失地农民进行生产性就业,例如养殖业等,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农民自身的生活压力,还为本地创造新的财富来源;三是消除就业障碍,支持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再就业,其中较为重要的是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最后一点尤为重要,就是转变失地农民的深深植根于他们大脑的“恋土情节”思想,让农民不能依靠征地补偿坐吃山空,而应积极投入新的生产活动中去,从而让失地农民能够更快地走向小康生活。
这几天实践活动让我明白了许多,也让我成长了许多。这样挨家挨户地调查询问虽然辛苦,但在这其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在我询问那些失地农民时,他们都是以热忱的笑容来面对我的询问,我们彼此坦诚相待,让我感觉到农民身上的那些真诚,他们向我吐露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让我明白了失地农民那些不为人知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面临的种种困难。看着他们脸上一道道干涸的皱纹,我的内心涌起一股心酸,在城镇化进程中,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黝黑的脸上浮现的是欣然的笑容还是挂在眼角的泪花,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与此同时,这几天的实践活动,我深深地明白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仅仅是学校的一份子,更是社会中的一份子。在三年后我们要步入社会,所以如今的我们更应该要学会关注社会,更多地融入社会,要与社会交流,并且将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不仅仅能够为社会做贡献,也使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建湖县近湖镇城市建设征地拆迁安置相关政策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