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国企、外企、民企区别
编辑:浅语风铃 识别码:16-960224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24 17:25:3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国企、外企、民企区别

国企虚心学习踏实工作

优势:近两年,国企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力度较大。一般国家重点项目都是由国企实施,如果有机会参与甚至是担当重要角色,对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将极为有利。另外,国企通常有稳定的架构、人际关系较为复杂,因此国企是培养和锻炼新人为人处世能力的最佳之地,适应能力强的人能很快受益,发展提速。此外,国企通常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员工岗位稳定。劣势:国企讲究形式,流程复杂、会议较多等是明显特征。一个项目、一个决策经常需要层层报批走流程,招聘、晋升、辞退员工等人事变动,都相对比较复杂,注重程序性。专家观点:国企适合谋求稳定工作的毕业生。进入国企工作,需注意虚心学习,踏实工作,低调做人的原则。

外企学习思维提升能力

优势:外企以工作环境优越,福利好收入高为职场人青睐。外企善于高薪揽才,管理科学,注重绩效,鼓励创新。招聘上,外企注重员工的综合素质,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创新精神。大部分外资企业都有完善的培训计划,新人入职后,会接受一段时间的入职培训,或安排轮岗,最大程度了解公司的流程和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能够在外企进行系统和专业化的学习与锻炼,对于毕业生来说不失为良好的进阶平台。

劣势:在外企,通过努力奋斗可以跻身中层管理岗位,可是“玻璃天花板”仍然是大多数人难以逾越的极限。有很多公司里的高层领导职位至今被外国人主宰。在日企、韩企,这种情况更为普遍,中国人再出色,也很难获得公平的提拔。对于想要获得高阶晋升的人士来说,需要仔细考虑晋升瓶颈的问题。

专家观点:外企适合善于接受新知、适应外企文化的大学生。进入外企后要多多学习老外的管理和思维方式,从外企的优良文化中汲取营养,提升能力。

民企忠于企业敢冲敢闯

优势:民营企业以机制灵活,紧跟市场应变而被大家所知,讲究实效,注重员工的业务能力,对学历、学校、专业等“硬件”看得较淡,关注员工忠诚度。应届毕业生素质高,学东西快,对工作很投入,一旦工作能力和业绩获得老板认可,有望迅速获得晋升和加薪机会。此外,大量的中小民营企业是就业“蓄水池”,用人需求巨大。

劣势:应届毕业生普遍缺乏工作经验,缺少解决问题的能力,刚进公司工资待遇不会太高。另外,民企主要以家族式企业居多,在管理和决策过程中,常常受“感情因素”制约,效率虽高,但缺少规范的流程和机制,随意性较大。

专家观点:民企适合敢冲敢闯、善于发挥创造力的大学生。应届生进入民企工作要勇于承担责任,展示能力,以较高的忠诚度与企业同甘共苦,共同发展。

国企、私企和民企

来源: 张会晓的日志

(一)朋友的弟弟读研究生已经开始找工作。他已经联系了好多家企业,有国营单位、外资企业,也有民营企业。让我给参谋参谋。我刚好在这几种类型的企业里面都呆过,还有不少同学、朋友和同事散布在很多行业。

朋友问我:“你觉得选哪种比较好?你推荐一下如何”

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了一句:“有一个最佳的组合:先外企去学本事,然后到民营企业的大风大浪里去大展拳脚,人老了喜欢稳定,再去国营的垄断企业里去养老。”

(二)国营企业

20多年前,在国营单位、企业里面上班,就算捧了个铁饭碗。那个时候,大学生毕业分配,一般都是按专业对口,分到不同的单位或企业里去。

国营单位的职业特征是这样的:

【待遇】

基本工资偏低。各种福利待遇比较好。平时发点肥皂、洗衣粉、逢年过节发点汤圆粉之类的。

在单位里,每个人的一生大致这样度过:在单位的医院出生,在单位的幼儿园、中小学读书。没考上大学的,父母退休,顶替工作;考上大学的,读完大学后,重新分配回到单位,在单位找一个人结婚,然后在单位的医院生下小孩。如此循环、往返。

计划经济年代,有单位就是有保障:什么都排队,分房子排队、长工资排队。谁资格老,谁就应该拿的多。

现在不同了,除了工资低外,其他的优点保留得不多:该下岗的都下岗了。能干的年轻人都买断工龄,跳到外面自谋出路。幼儿园剥离、学校剥离、医院剥离,反正是福利的都一概剥离了。

所以,最后大家的感慨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赚钱才是硬道理。

国营企业也有发展的非常好的,比如一些垄断行业:移动、电信、银行和电力.....【工作】

领导说你行,你就行。领导说你不行,你就不行。工作能力,取决于人际关系能力。

【人际关系】

关系是经济基础,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有专业特长,很好。能口若悬河,很强大。

能在关键场合跟领导陪酒,决胜酒场,很好很强大。

【发展潜力】

领导的前途决定你的未来

【管理】

采用民主集中制,一般由秘书起稿收集民主,然后由领导集中签字。

【企业文化】

做企业不当官,不如回家卖红薯。

绩效评估:凡是上级需要的,我们就抓,凡是顾客批评的,我们就归类为技术问题。

【老板】

领导就是老板。

(三)外资企业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对中国是一种无形的推动。他们不仅带来了产品,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市场理念。现在,有很多的职业经理人,就是把这些外企当成了黄埔军校,在里面完成了脱胎换骨的人生转变。

在外资企业里面工作,有如下的职业特征:

【待遇】

重视人才。

一般情况下,他们需要的人都已经是精英,所以,待遇相对于国内的同行业来说,是比较优厚的。

该你的,不会克扣你的。你不用担心什么社保交不交的问题。

员工之间相互不能公开询问彼此的待遇。

【人际关系】

在工作中建立信任关系。人际关系简单。

也有拉帮结派搞阶级斗争的情况,但你也可以选择用脚投票走路。

【发展潜力】

好的企业,会帮助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有意识地选拔和培养有才能的人才。

企业的发展,取决于总部对中国的战略。命不在自己手上。

员工比较舒适,职业经理人比较郁闷。

【管理】

优点是:非常规范,即使是不了解全部,也可以顺利完成工作。工作细分到非常精确的地步。管理从上到下,是基本可控的,工作和绩效是大家都看得见的、可以公开评价的。

缺点是:在区域性市场内,工作的调整不能适应本地市场。决策的机制比较僵硬,缺乏柔性。在效率上,有时会输给狼性十足的民营企业。

【企业文化】

讲求规范、绩效。讲求公平竞争。尊重人才。关注顾客需求,追求可持续发展。

【老板】

有很多老板。有一种说法是:谁是你的上级,那个上级就是你的老板。

这样的说法,有一个含义:你该对谁负责,谁来检查你的工作。你的前途,不是你的看不着面的大老板决定的,而是你的面前的这个人。

(四)民营企业

民营中小企业是中国的未来,但是民营企业势单力薄,大多还处于草根阶段。耗不过国企的慢条斯理,比不过外企的财大气粗。

但是好处是:船小好调头。有市场,就冒出来。生了死,死了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经历过失败、倒退,在大风大浪中成长起来的成功企业也不在少数。

中国现阶段的民营企业有如下的特征:

【待遇】

老大的内心一直比较矛盾:要想马儿跑,又不想给马儿吃草。

千方百计地想不交或少交保险金。

也重视人才,特别是能划拉钱的人,就更重视。

【人际关系】

对内要象外企,对外要象国企。

有能力,还要老大信任。

【发展潜力】

上天,入地都有可能。一般取决于老大的能力。跟着任正非、牛根生、马云这种老大呢,就发达了。要是跟着顾维军、宋如华呢?股份拿着就跟白纸一样!

【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兵法+国学+厚黑学

【企业文化】

老板说了算。

【老板】

每个人都知道,老大才是真正的老板。其他的人说话,可以不听。

老板特别想成功,特别想上福布斯排行榜,或者进入世界500强。没上嘀咕,上了害怕。

(五)202_年是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的第30年头。这三十年,对于中国来说,真是翻

天覆地,惊天动地。可以说,我们亲身经历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当然,对于中国来说,这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对于发展中的国家来说,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我在看吴晓波为纪念改革开放写的《激荡三十年》时,我一直想笑:这本为中国企业史立传的作品里面有很多素材,我都似曾相识。

吴晓波还有一部非常有影响的作品是:《大败局》。那本书,讨论...

第二篇:国企和外企区别

毋庸置疑,国企有多方面的优势,但人是最宝贵的财富。国企内部良好的劳动环境,和谐的干群关系,以及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稳定发挥,无疑是搞活和做强国企最大的优势。由于本人在外企,而很多朋友在国企,因此我个人的说法应该还是有一定的权威性。首先,国企和外企不能一概而论。正如任何事物都有三六九等,这个,只能在同等级别上进行比较。

国企分类:

一等国企:国有超大型垄断性企业或政策性银行。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移动、中有色、中国五矿、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注:这些来说一般总部非常高,分公司或者子公司有一定差距。应届生总部的待遇简直是理想级别的。当然,大家的优势在于,超大型的总部一般都在北京。其中国开行和中石化总部待遇应该是首屈一指。

二等国企:国资委下属的大型国有企业。“中国”打头的都是这一类型:中纺、中化、中建、中钢、中远、中粮、中金、中国人寿…

注:这些企业其实与上述“一等”并没有实质性差距,而是在应届生刚进公司时可能需要一定时间积累。当然,待遇是准理想级。

三等国企:国资委下属或者其他委下属的其他大型国有企业、研究院、国有四大银行。如:中国轻工业进出口、中国出国人员服务、中青旅……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

注:可能很多人觉得将4大银行写进去不太认可,这只是我的个人意见。银行主要是各地区收入差异大,我这里采用平均值。这些大公司尤其是银行需要较长时间积累个人价值,之后会有较大飞跃。

四等国企:北京市属大型国企及其他一些*部级所有大、中型国有企业。京仪、京东方、普天、首都机场………… 这些国企业还是很不错的。可能某些方面不比上述的二等和三等差。但是相对来说,应届生刚进入这些企业的待遇可能相对差一点。

五等国企:中小型国企。什么首信、北京锅炉厂、北京卷烟厂、北京仪表厂、北京热能装备总公司……这些企业虽然在个人发展和收入上不能与前面一些相比,但是,也差不到哪里去。我认识一个在北京锅炉厂的,一个月税后平均3500,天天上班大多数时间喝茶看报。谁叫这些企业都在北京呢,天子脚下啊。

六等国企:东部一般国有企业。这些地方的国有企业,大多数应届生去了都很痛苦…(不包括上述前五等企业的相关企业,比如什么兰州石化等,牛……)

七等国企:中西部一般国有企业。这个地方的国有企业,基本上管理落后、待遇不好。(同样不包括上述前五等企业的相关企业)。网上说自己待遇差没事干然后骂国企的人基本上来出自中西部。

接下来是外企分类

A类外企:欧美大型咨询公司及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麦肯锡……相信这些公司都是如雷贯耳。但是这些公司工作压力很大。当然,局算是应届生,第一年的年收入基本上不会低于20W。

B类外企:美国超大型公司。IBM、INTER、HP、MIRCROSOFT、通用…………有些岗位收入很高,也有岗位收入一般。进这些公司较好的岗位年收入在10W左右。当然,是平均的,有比这个高的,也有低的。

C类外企:欧洲超大型公司、四大、美国大型公司。BP、西门子、NOKIA、大众、四大会计师事务所、DELL……四大相信大家都了解,当然,四大更多的是带来的个人发展的价值,第一年年薪7W并不是最肥的蛋糕。而其他一些欧洲公司待遇比往年相对而言有所下降,当然平均年薪在8W问题不大。

D类外企:日韩超大型企业。SAMSUNG、LG、SONY、松下、日立…日韩企业工作压力很大,收入并没有外界传说得高。当然,这类企业很重视技术类人才,而一般岗位等平均年薪在5.5W左右就不错了。本人深受其害……(而且本来想把日企写在D类,韩企写在E类的)

E类外企:港台大型企业、欧美一般企业。工作压力大。收入一般。什么富士康之流就是这样的。

F类外企:欧美小型公司。工作压力及收入和好一点的普通私企没有太大区别。市场上多得很。

G类外企:日韩小型公司。工作压力超级大,收入超级一般,完全是来中国赤裸裸的剥削剩余价值。

就我个人看法,我认为:应届生最佳选择排名比较的话应该是:(>=表示大于等于)A类外企>=一等国企>=二等国企>B类外企>=三等国企=C类外企>=四等国企>D类外企>E类外企>=五等国企>F类外企>六等国企>G类外企>七等国企

应届生前几年收入排名大概是:(记住,只是按概率所谓的“大概”)

A类外企>一等国企>二等国企>=B类外企>=C类外企>=三等国企>=D类外企……后面的相信大家兴趣不大了。

外企给了你先进的思维方式,而国企练就了你实战的东西比较多,让你干很多事情、干很多繁琐的事情,这也是历练的一方面。

你问自己,感兴趣的是什么。我自己到底想做什么。你问你自己的同时,还要看外面的机会。外面到底能够给我什么。还要自己找一些机会。如果大家有机会做实习,这是非常好的机会。做实习的时候,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自己擅长什么。你要想,把自己想要的东西和你得到的和所追求的东西进行匹配。匹配上了,就是你要的。如果没有匹配上,就不是你所要的。大家要做有心人,要多思考,多抓住机会。

《王大哥的求职经》,王大哥,曾先后在多家大型外资企业担任经理人,长期与外资企业及猎头公司打交道,熟悉外资企业的用人制度、招聘流程及企业文化。

1.外企的好处有哪些?

(1)优厚的薪酬待遇让员工无后顾之忧。

外资企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出国旅游、年假、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会比较齐全。一般来说,外资企业的收入会比社会平均收入高2-5倍。

(2)系统的培训制度让工作能力快速提高。

外资通常会对新员工进行时间管理、结果导向、工作计划制订、销售计划制订和管理等工作方法的培训。

(3)日后进入其他外资企业的基石。

很多外资企业在招聘的时候都会明文规定必须要有外资企业的就业经验,因为有这种经历的人将会极大地缩短进入企业后的适应期,更快地为企业贡献绩效。

2.不要忽视外企的劣势

(1)工作压力大,要求工作能力更新快。

一旦进了外企,终身学习是必然的,还有就是一旦上了年纪,如果还没上到一定级别,被开掉的机会很大。

(2)年龄越大,失业危机越大。

外企的员工经常有失业的忧虑,如果在35岁之前不能晋升为基层经理以上,在40岁以上做到区域经理以上的话,那么失业的危机就大大增加了。

(3)容易使人变成“螺丝钉”。

长期在外企工作,多年后想跳出来自己创一番事业成功的机会会相对小。因为,外企职责分明,很多工作分得很细,令很多外企人的能力只专属于本职工作,不能发展其他职位的工作能力,久而久之便变成了一颗“螺丝钉”。

国企去外企没有优势,私企学东西以后去外企有优势

国企学不到东西的,私企很辛苦,外企要求员工能力强

国企有国企的好处,私企也有私企的优势。国企很安全,风险小,有保障。私企风险大,利润私人拥有,不受管辖。理论上来讲国企好过于私企。国有企业是生产资料属于国家所有的企业,私营企业是生产资料属于个人所有的企业,另外从所有制上讲的话,国有企业属于公有制经济,而私营企业属于非公有制经济,也就是私有制。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最大的区别就是所谓的控制权不同。

私营企业优势突出表现为:1:运营的灵活性;2:决策的可控性;3:营销的活跃性。1:可以超越单纯的商业利益目标;23:具有较高的信誉和稳固性;4:与政府有天然的“血缘”关系

先说优势。

1、灵活,便于调整,反应迅速;

2、目标性好,团队核心成员相对更忠诚;

3、负担小。

劣势。

1、拍脑门,随意性大,决策不科学;

2、管理上容易滞后,影响发展;

3、除核心成员外,员工忠诚度不好。

第三篇:国企、私企、民企区别

国企分类:

一等国企:国有超大型垄断性企业或政策性银行。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 移动、中有色、中国五矿、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 注:这些来说一般总部非 常高,分公司或者子公司有一定差距。应届生总部的待遇简直是理想级别的。当然,大 家的优势在于,超大型的总部一般都在北京。其中国开行和中石化总部待遇应该是首屈 一指。

二等国企:国资委下属的大型国有企业。“中国”打头的都是这一类型:中纺、中化、中建、中钢、中远、中粮、中金、中国人寿…… 注:这些企业其实与上述“一等”并没 有实质性差距,而是在应届生刚进公司时可能需要一定时间积累。当然,待遇是准理想 级。

三等国企:国资委下属或者其他委下属的其他大型国有企业、研究院、国有四大银行。如:中国轻工业进出口、中国出国人员服务、中青旅……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 行、建设银行…… 注:可能很多人觉得将4大银行写进去不太认可,这只是我的个人 意见。银行主要是各地区收入差异大,我这里采用平均值。这些大公司尤其是银行需要 较长时间积累个人价值,之后会有较大飞跃。

四等国企:北京市属大型国企及其他一些政府部级所有大、中型国有企业。京仪、京东 方、普天、首都机场………… 这些国企业还是很不错的。可能某些方面不比上述的二 等和三等差。但是相对来说,应届生刚进入这些企业的待遇可能相对差一点。

五等国企:中小型国企。什么首信、北京锅炉厂、北京卷烟厂、北京仪表厂、北京热能 装备总公司……这些企业虽然在个人发展和收入上不能与前面一些相比,但是,也差不 到哪里去。我认识一个在北京锅炉厂的,一个月税后平均3500,天天上班大多数时间喝 茶看报。谁叫这些企业都在北京呢,天子脚下啊。

六等国企:东部一般国有企业。这些地方的国有企业,大多数应届生去了都很痛苦…(不包括上述前五等企业的相关企业,比如什么兰州石化等,牛……)

七等国企:中西部一般国有企业。这个地方的国有企业,基本上管理落后、待遇不好。(同样不包括上述前五等企业的相关企业)。网上说自己待遇差没事干然后骂国企的人 基本上来出自中西部。

接下来是外企分类

A类外企:欧美大型咨询公司及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麦肯锡…… 相信这些公司都是 如雷贯耳。但是这些公司工作压力很大。当然,局算是应届生,第一年的年收入基本上 不会低于20W。

B类外企:美国超大型公司。IBM、INTER、HP、MIRCROSOFT、通用………… 有些岗位收 入很高,也有岗位收入一般。进这些公司较好的岗位年收入在10W左右。当然,是平均 的,有比这个高的,也有低的。

C类外企:欧洲超大型公司、四大、美国大型公司。BP、西门子、NOKIA、大众、四大会 计师事务所、DELL…… 四大相信大家都了解,当然,四大更多的是带来的个人发展的价 值,第一年年薪7W并不是最肥的蛋糕。而其他一些欧洲公司待遇比往年相对而言有所下

降,当然平均年薪在8W问题不大。

D类外企:日韩超大型企业。SAMSUNG、LG、SONY、松下、日立…… 日韩企业工作压力 很大,收入并没有外界传说得高。当然,这类企业很重视技术类人才,而一般岗位等平均年薪在5.5W左右就不错了。本人深受其害……(而且本来想把日企写在D类,韩企写在E类的。)

E类外企:港台大型企业、欧美一般企业。工作压力大。收入一般。什么富士康之流就是 这样的。

F类外企:欧美小型公司。工作压力及收入和好一点的普通私企没有太大区别。市场上多 得很。

G类外企:日韩小型公司。工作压力超级大,收入超级一般,完全是来中国赤裸裸的剥削 剩余价值。

如果想去外企工作,可以去fesco或者 http:///看看

就我个人看法,我认为:

应届生最佳选择排名比较的话应该是:(>=表示大于等于)

A类外企 >= 一等国企 >= 二等国企 > B类外企 >= 三等国企 = C类外企 >= 四等国企 > D类外企 > E类外企 >= 五等国企 > F类外企 > 六等国企 > G类外企 > 七等国企

应届生前几年收入排名大概是:(记住,只是按概率所谓的“大概”)

A类外企 > 一等国企 > 二等国企 >= B类外企 >= C类外企 >= 三等国企 >= D类外 企………………后面的相信大家兴趣不大了。

就发展前途和钱途来看呢,对应届生更不能一概而论,在国企后台和软件能力要求可能 高一些,而外企也并不是一味的看能力。

工作压力,这里要说的是,国企普遍不大,但是并不是传说中的无所事事,忙起来也可 能通宵加班。尤其像一、二、三类国企效益要好,是需要付出许多努力的。外企压力大 台湾企业首当其冲,然后是韩国,然后是日本。而工作氛围,其实好的国企氛围也还是 很不错的,当然与你接触到领导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外企的工作氛围较为沉闷,欧美尚 可,但是大多数人之间都是君子之交,日韩台等级较为森严,只能祈祷有一个好领导。

另外,一定要注意,国有企业低的可能是工资,好的不仅仅是福利,而是“其他收 入”——奖金、补贴、分红、各种费用(什么防暑费将温费过节费保暖费……)

………………效益好的国企这些多得让每个应届生都会眼红。而正因为工资低,因此扣 除的社会保险费较少,到手的钱很多。

而外企,基本上都是工资制度,不太愿意去合理避税,好一些的外企会有绩效、奖金之 类,一般可能什么都没有。而扣除了保险费,到手的相对就很少。例如,一名外企员工

税前月薪是5000,税后可能只有4000(甚至不到),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税前税后

最后,我想说,我说的更多也是听到朋友以及同学们的描述,包括一些网上的信息,并 不是自己完全经历的。关于这个比较,我个人更偏向于国企。希望对大家就业有所帮 助。

第四篇:国企,私企,外企的区别

曾经在国企、国有控股公司、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工作过,通过我的实际经历,谈谈对国企、民企和外企的看法。我目前供职的公司是一家英国在国内的合资企业,由英方控股,主要从事电力相关设备生产销售和服务。我在国企工作时间是最长的,先后在广西某国有上市公司、湖北某电力工程公司工作十年,在湖北民营企业楚天激光也工作过一段时间。以下是我对三种企业类型的真实感受。

一、个人待遇

就待遇来讲,当然是外企最好。1994年我在广西某上市公司的待遇是年薪1万二左右,后来在湖北某电力工程公司,如果在本部不出差,年薪1.8万左右,但是福利比较高,每年的养老保险、公积金、医疗的个人账户有5000元左右。如果在工地,大概翻一倍(3000~4000元/月)。

目前在外企的待遇大约是每年8-10万。也有养老保险和公积金等,有商业医疗保险和统筹医保。加班工资是平时的三倍。“四险一金”约为武汉市平均的三倍。

我在楚天激光时是1500月薪,试用期后是1800。

国企只有当官的才能出差坐飞机睡软卧,民企只要老板同意就能坐飞机睡软卧,外企大家都能坐飞机睡软卧。国企当官的能分大房子,一般人分小房子,年轻人没房子。民企外企都没房子,但是楚天激光的领导层和部分骨干分房子。国企过节年终分水果和油(采购这些东西的人少不了要捞回扣),外企很少分,但是有年终奖(1-2万)。

二、工作强度

最累的是民企,最轻松的是国企。我在国企担任过技术岗位(技术员、项目专工)、总经理秘书和管理岗位(顺便说一句,本人是专业是机械制造)。但是在国企做技术岗位是很累的,收入也最低,还要承担很多责任,所以压力很大。但是管理岗位非常轻松。在民企工作做技术最累,也很不舒服,压力很大。

外企工作并没有想像的那样累。可能欧洲企业比较人性化一点吧。我工作性质需要经常出差,一般年工作时间为250天。其余几乎都可以休假。外企不同的是每个人的岗位都赋予了比较大的权力,自由度很大。比如我是做售后服务的,一个人在现场要出力跟设备相关的所有事情,包括验收、设备处理、现场雇人、设备调试等等。涉及到经费问题一般自己可以做主,只要汇报一下就可以了。这点同大部分国企是不同的。国企涉及到经费的时候是很难处理的。

三、员工关系

国企员工之间关系最复杂。我进电力工程公司是招聘进的,但是电力系统大多数人是靠关系进的,或者是内部子弟,所以招聘进公司的人往往是做实事的,但是如果没有关系或者自己不很会处理人际关系的话,升官的机会是很少的。国企忙的忙死,玩的玩死,刚进公司时几乎什么都做,很累。后来就可以叫后进来的人做了,自己玩,美其名曰带徒弟。但是国企有一个好处,你再坏,再没本事,没有人敢炒你。有时候为了分房子一般工人可以把领导头打破。

民企和外企员工关系都很简单,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但是外企员工关系更好些,更简单些。每年都组织家人旅游,组织员工之间的聚会。遇到困难事情,大家都相互帮助,不像民企各管各的,不管别人。民企和外企都不知道同事一个月挣多少钱,至少不知道细节。

四、工会及职工权益

国企的工会“实力”最强大,设有工会主席、办公室主任、女工部长、会计、文娱部长等等,但都是只拿钱不干实事的主,而且都有关系才能到那个岗位。这样的工会根本不可能维护职工的利益,从来不会出现为提高工人工资跟领导谈判的事情。

大多数民企没有工会。我所在的外企设有工会,但没有专职工作人员,目前工会工作只限于每年一次出国旅游。国企员工很难被炒,因为炒一个员工要通过工会代表大会,而且更

重要的国企领导怕惹麻烦。民企炒员工和员工炒民企是家常便饭。一般欧洲的外企不会随便解雇员工,我们公司还没有出现被解雇的员工,离开公司的员工大多是三条去向:出国、开公司、到更好的外企。个别被炒掉的一般会提前通知到个人,让他找新的单位,找到后再离职。

五、培训

培训体系最完善的外企,但是外企一般不会雇用一个完全没有经验的毕业生。对刚毕业的学生而言,国企才是最好的培训基地。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一般很难进入外企。

国企培训不要指望专门送你去进修那种,那是很难给你的,那样的指标只会留给当官的和有关系的。国企能给你的最好的培训就是:做事。比如开发新产品或一个新项目,这种事情在国企很少有人愿意去干的,你大胆拿国有自资产去练兵,没有关系。因为不论在民企还是外企,你都不会有这么好的机会给你去试牛刀的。

民企几乎没有什么培训。

外企的培训比较系统,哪怕你已经很熟悉的东西,可能每年都还要进行培训。这种培训通常是在公司内部或集团内的国外公司,而不是坐在教室听课。

六、管理

国企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管理出效益”。这句话没有错,但是国企、却误解了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管理型企业出效益”,而不是“管理好职工出效益”。事实上,中国大多数国企已经无力与国外企业竞争,垄断型企业的利润来源于政策支持,竞争型企业的利润已经越来越低。自料显示,国有企业202_年亏损创历史第二高。国企越来越走向产业链的末端。

目前在国内设立的外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而设立的出口加工厂,一种是看重中国市场而设立的企业,后者大多只注重销售和服务。这样,外企在中国招聘的员工并不多,但是利润可观。如我所知的北京飞利浦有限公司,员工100人左右,产值10亿左右,我所在公司,员工500人左右,产值2.3亿美元。至于利润,远高于国内相关行业。(这里有一个外企通过进口本集团国外公司配件以提高成本的问题这里就不详细说了,如果扣除恶意提高成本的因素,外企的利润将更高)。

就本人看来,国企的工人素质还是很高的,技术人员素质也不差,差就差在管理上。说个搞笑的事情,我原来所在电力公司也通过了ISO质量体系认证,而这套文件竟然是质量管理工程师一个人写出来的,那个人甚至连技术员也没有当过,因为是女的,不能跑工程,就坐办公室考了个内审员证书。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就这样闭门造车出来了。这样的文件必然是只有格式没有内容的废纸。这样的ISO体系认证,不认也罢。好端端的东西被国企糟蹋了。

我所在的外企这样的文件一般是由部门经理起草,起草人必须要清楚管理、技术等相关的每一个环节,其综合素质要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外企一般员工通常只知晓本部门的体系文件。实际上只要知道这个就够了,跟其它部门的接口问题在文件中会有描述。这样,一个事业部,一个售后服务部,都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完整的ISO质量体系,并且可以通过体系的运行不断完善管理漏洞。

民企给我的感觉象一个进城承包土方的包工头,他们缺钱却政策,但是我相信其中有一部分人会发家致富甚至成为民族工业的支柱。国企和民企都在WTO、ISO,但是我觉得他们却忽略了一些最基本的管理法则。比如放权。我原来所在的国企一直到现在都实行财务一支笔。202_人的单位啊,真辛苦了领导,每天要签无数个字。一个不会放权的企业把经理累死也做不大。民企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不肯放权,势必影响企业效率和员工积极性。我所在的外企,几乎每个员工都有不同程度的签字权,比如我签字可以现场购买小配件,部门经理签字可以同意我借备用金,总经理签字可以同意部门活动经费等等。

七、前台

国企没有前台,只有门岗的保安,不是问你“Can I help you?”,而是问:“干什么的?”民企有前台,外表不错,如果不开口说话,还真是一美女。一说话才觉素质低。还有总是坐在台子后面玩当空接龙。

外企也有前台。也漂亮。但同时兼翻译,没事的时候是翻译资料。有老外时是“Can I help you?”,否则是“你好”。外企前台素质不错,但是我觉得那种崇洋媚外的劲头有点让人恶心。

八、老板

国企工作十年,老板换了5个,平均两年一个。第一个是焊工出生,听说年轻时坐过牢(听说是流氓罪),我觉得这是别人瞎说的,党员应该不会干这样的事情。第二个在位三年,在武汉的时间不到一年,听说大多数时间在北京跑官,后来果真去北京了。第三个听说犯了错误,第四个也是是跑官走了。

外企老板我至今没有见过,听说是个英籍华人,但不会说中国话。但是分管领导和部门经理经常打交道。分管领导是老外,部门经理中国人。都不错,把公司当家一样,其实大家都是打工的。

民企老板是武汉著名民营企业家孙文,很精明的一个人,初次见面可不要被他憨厚的外表蒙蔽。但给人感觉还是有点小家子气。特别是给员工开的价码太低,喜欢雇佣退休的工程师和有点毛病(如残疾)的员工,我想不是因为他有有善心,主要是这样的人价码不高。不过这也也可以看出民营企业成长的艰难,不仅缺钱,还缺核心技术,缺人才,缺政策。

九、经营业绩

我在国企时,那家公司在职1500人,离退休1300人,最好的年份产值是6亿,利润逐年下滑,我离开的时候是利润200万。我在楚天激光时人数300人左右,产值1亿,利润不清楚。目前所在外企人数500人,202_年产值20亿,利润1亿(由于外企喜欢转移利润,这个数字不仅没有水分,实际的可能比这多很多)。

我个人觉得,国有企业和外企的差距那是――“相当”大(名人白云语录),最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发展思路。500人20亿的产值靠自己生产是很难做出来的,只能靠管理,“管理型企业才能出效益”。在跟“武船”、“武锅”等国有企业打交道时,我越来越感觉到,我们曾经辉煌的国企,如果不改变发展思路,将只能有给别人打工的份了。市场的高端在品牌、在技术,不在生产,如果中国变成了世界工厂,而没有自己的品牌、技术,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低工资、低效益。

我们国家政策对外企太优惠了,优惠到已经远远超过“国民待遇”了,这样下去,我们的民族工业很危险。我们国家的民族工业的希望不在电信、电力这些国企,不在海尔这些所谓的国有品牌,而在民企,特别是江浙一带的民营模式(“小狗经济”),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已经让很多外国企业感到威胁。

我不知道郎咸平教授是否真正了解中国的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希望他老人家有时间去了解一下真正的国企是什么样子的,再来谈国企要不要民营化。

第五篇:求职选择之 国企?外企?还是民企

国企?外企?民企?

很多同学对于这个选择题比较纠结,其实大可不必。10年前由于外企在国内有很多的优势,比如薪资高,环境好、福利培训好等,倍受大学毕业生的青睐,在当时是正常的。现在由于国内经济的发展,普遍的外企的这些优势都已经没有了,或不明显了,很多国企和民企都远远超越外企。

其实企业的性质是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行业,看企业的行业地位。外企中也有失败的例子,很多行业的外企倒闭和裁员的也非常的多。国企也有很差的,每年各地国企倒闭的至少有几千家。民企也有非常好的,百度、新浪、新东方、如家这些不都是民企吗?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目前很多民企、国企都可以到国外或香港资本市场上市,股东里有很多是外资,所以不能就此简单划分了。

其实标准就是一个,看这个行业如何,这个企业的行业地位如何。比如能源行业,国企中的央企: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就是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前三名。比如互联网行业,腾讯、新浪、百度、搜狐、360等等都是非常优秀的民企,都是出于细分行业的龙头。比如慈铭、小鬼当佳、学而思等等就是创新服务业里的快速成长公司,都是优秀的面向未来的新兴行业的民企。只有从行业出发,从行业地位出发才会帮助你选择好目标。

国企、外企、民企区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