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地理培训总结
编辑:风月无边 识别码:16-934333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04 11:28:04 来源:网络

第一篇:地理培训总结

地理培训总结

通过一段时间的网上学习,我对地理课改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网上专家研讨、骨干地理老师现身帮教以及地理老师们的互相交流取经,我收益匪浅。

一、要让学生学得会,就要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要钻研教材;把静态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动态的教学目标;理清楚重点、难点,才能选择恰当的教法、学法,才能恰当的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从地理知识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它为学生获得直接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图片美、文字美、动画美、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地理知识趣味性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趣味知识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潜在的趣味知识并进行合理的加工,努力寻求趣味知识的切入点进行有目的的导入,使之融入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大陆漂移假说时,先让学生讲一个小故事,不但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而且对本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了主动学习的心理,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样易使课堂更生动,同时调动学生的思考和学习的主动性。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发挥图像作用,形象生动教学。用多媒体把相关的地图、图片呈现出来,再配合地理填充图册的使用,就可以使抽象知识形象化。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而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图像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点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六大板块示意图》,注意六大板块的范围及其边界,然后阅读《世界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地震带和火山的位置,再与前图对照,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结论: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两个板块的交界处。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充分利用课本中设计的“活动”,涉及读图或绘图技能的训练、材料收集和处理,需要动手做试验、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合作讨论等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在《多变的天气》教学时,我利用“活动”中提供的天气图,让学生像气象预报员一样播报城市天气,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本课所学的天气符号,还锻炼了学生读图、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环境问题 ,学会解决

问题,学会创新和自我发展。针对地理学的特点,可以教学生编口诀,顺口溜等,方便记忆,在地理学习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好学地理。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努力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是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被激发,思维的火花被点燃。

四、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我们要改变 整天坐在教室里学习书本知识,要带领学生走入大自然中,进行实地考查。让学生知道课本上的地理知识可以在生活中运用。

通过这次培训,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地学习,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方法运用到课堂实践中,并作到多学多思多改,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力争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地理老师。

第二篇:初中地理培训总结

篇一:初中地理全员培训学习总结 初中地理全员培训学习总结 庞春风

这次培训让我们聆听各位专家教授的讲座和授课,每次都能从中吸取到丰富的“营养”和信息,促使对地理教学进行更深的理解,对地理教学研究更加深化,在这里我把我的感受和感想分享给大家。

一、充分认识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理学是以地球表面的环境和人地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而地图采用特殊的表现方法,把广阔的地理空间,编缩成人们可视的二维平面,把丰富多彩的地理环境,浓缩成人们某种需要的精美地理作品,使地理课堂教学中观察、认识与分析地理事物成为可能,地图是研究地理环境的有效工具。

地图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源泉之一,是建立空间概念、空间思维、空间想象的基础。地图有助于学生进行形象思维,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载体。地图是协调师生活动的途径。

二、充分利用地理图表进行教学。

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各种各样的地理照片和地理图表,教师要充分运用图表,培养和发展学生爱地理、想学地理的愿望、情感,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一是要引导学生掌握读图方法。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图表多种多样,在每节课上都要用到不同的图表,尤其是在初中的第一堂地理课上,教师可以多带几幅地图或充分利用地图册,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图表入手,并请他们谈谈喜欢的原因,说说从图上能看出哪些内容,这样,学生就会对自己喜欢的图表进行“分析讲解”、“发表看法”。然后,教师还要对他们的发言进行恰当的评价,并告诉他们:地图是许多地理知识的载体,只要学会了读图,就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了解世界各地的情况。这样,在教他们读图的方法和步骤时,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在学生掌握读图方法后还要不断巩固,在课堂上,教师要养成无图不上课的习惯,并鼓励学生经常读图、用图。开始时,先鼓励学生从感兴趣的图中查找教学中所述的各种地理事物,并借助地图掌握地理事物的位置、分布等内容,慢慢养成凡是能从地图上获取的知识,都尽量用“读图”的方法来完成的习惯。

三、讲课中要突破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中的教学重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消化、不易掌握,又成了教学难点。备课的重点就是要抓住教材的重点内容,而学习这些内容的意义不仅仅就是获取这些知识和技能本身,而是在这些知识和技能理解透彻、牢固掌握后有助于学习其它知识技能、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教师在确定难点时要考虑学习的可接受程度和什么样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难以掌握的。一般来说,难点具备复杂性和抽象性且对学生来说比较生疏和带有技巧性。如在进行“影响气候的因素——洋流”教学时,提出思考题:撒哈拉沙漠为何延伸到非洲西部沿海?北冰洋沿岸摩尔曼斯克为什么成为不冻港?然后引导学生看世界洋流分布图,找出上述两地分别受寒流、暖流影响,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加湿作用,非洲西北部沿海有加那利寒流流经,所以较干旱,而摩尔曼斯克虽然在北冰洋沿岸,纬度较高,但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所以成为不冻港。

四、运用地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地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是地理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一是从建构地理知识结构着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二是从地理事物的整体性着手,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整合能力。例如:在讲述土壤形成时,通过对气候、植被、水文、地形等要素的整合,可概括出土壤的形成过程和空间分布规律。三是从剖析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入手,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地理的基本概念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道理。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内涵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重要方法。四是从所解读的地理信息要素着手,培养学生分析能力。题目:分析右图此时的天气形势,推测在不同气压形势下的天气状况。五是从分析影响地理问题的各种因素着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始终。

五、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地理实验。

地理实验集多种教育功能于一体,其中技能与能力教育功能是核心,知识教育功能是基础,兼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功能。因此,应该高度重视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活动,大力推行地理实验教学方法。通过地理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对他们进行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地理实验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环境、资源和生态方面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地理实验,使学生了解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等方面的问题,树立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发展意识。通过实地调查、动手实验和制作,初步感受、认识、评价和体会环境,指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因此,以地理实验等实践方式进行环境和发展教育是一种重要途径。篇二:初中地理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初中地理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东阿中学 刘秀苓

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学习,这次培训是我这么多年来感受最深的一次,时间紧、任务重。有的老师笑称,学生还有几个课间休息,我们只有一个;两天“吃透”两本书;形式多样受欢迎,有专家的解读,又有优秀教学成果的分享点评;分组讨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热烈罕见。所以这次的培训是累而快乐着。经过近十年的课改实践,这一次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学习是我们课改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一次质的飞跃,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一、新课标、新教材的一些变化 新课标、新教材的变化之一淡化死记硬背知识点。突出学生自主活动;突出学生读图、用图、绘图的能力;突出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化之二:淡化知识的系统性,突出区域差异。

二、寻求学生个体对知识的建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传统教学中,教学是从外部向学生灌输明确的知识,学生无法将知识转变为自己的智慧,无法产生对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因此,新课标、新教材提出:恢复个人在知识建构中的合法身份。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能体会到两者的区别有多么地大。放在假设现在厨房有很多东西要放在柜子里,传统的教学是这样做的:把学生带进厨房,老师根据自己的思维放一遍然后跟学生说:油是放在这里,盐是放在那个位置,你要记住哦;新课标、新教材应该是这样的,老师把学生带进厨房,告诉学生有哪些东西,然后说你喜欢怎么放就怎么放。这两种教学,哪个学生更能够记住东西放在哪,结论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我们给学生介绍了学习区域地理的知识体系:

一、位置(经纬度、海陆、半球)和范围;

(二)、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

三、经济与风俗。教师只需要有侧重的引导学生学习一个,其它的学生可根据这一知识体系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讲清思路,让学生学到研究、探究问题的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实际是在教师指导下探索、研究客观事物的方法。方法对,就学的好儿快,方法不对就要走弯路。初一学生一接触地理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看地图、会分析地图这是学生必备的地理技能,在地理教学中,传授知识是前提,培养方法是关键,提高能力是目的。如我们在学习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时,教师思路一定要清晰。什么是季风?→引导学生读图说出冬夏季风差异。→启发学生为什么我国季风气候最显著→看图分析季风和非季风区划分→根据演示分析夏季风对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影响→结合海南当地分析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思路清晰,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学好地理,对学生毕业后的学习和创造性的工作也是有益的。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学习了解了新课标、新教材的一些变化,更坚定了自己课改的信心。尽管改革之路不会畅通无阻,新课程改革是挑战,同时改革更意味着机遇,让我有机会尝试全新的教学模式,实践自己的教学理念。我将满怀信心地投身新课程教学。初中地理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东阿中学 周传会 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学习,通过这两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对于我个人,我认为这次培训举办的非常有意义,非常有必要,它让我们对新课标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新课标是在旧课标的基础上,根据一线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做到了紧扣时代的脉搏,时刻保持教学理念的新颖性,让课堂的创造性,可操作性都增强。

新课标突出学生自主活动;突出学生读图、用图、绘图的能力;突出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中,教学是从外部向学生灌输明确的知识,学生无法将知识转变为自己的智慧,无法产生对知识的发现与创新。

新课标编排的新教材对于旧教材来说增加了很多叙述性的文字,新的时事资料和更加鲜明的图片,还将以前一些隐性的知识点显性化,这样不仅降低了我们对有了很大的帮助,还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于理解地理知识、掌握地理知识的难度,让我们对于知识点难度的把握也有了新的理解。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思路清晰,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学好地理,对学生毕业后的学习和创造性的工作也是有益的。

这次培训我通过学习不仅了解了新课标、新教材的一些变化,更坚定了自己课改的信心。尽管改革之路不会畅通无阻,新课程改革是挑战,同时改革更意味着机遇,让我有机会尝试全新的教学模式,实践自己的教学理念。我将满怀信心地投身新课程教学。初中地理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东阿中学张型同

非常幸运的能参加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培训,两天的学习虽然显得短暂,但却让我受益良多,培训中听到各位地理专家耐心而细致的讲解后,曾经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迷茫和困惑,都在这里得到了了解,也让我对新课改有了新的认识。在这里,我来谈谈对这次新课改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

这次培训培训首先让我明确了目前新课程改革的现状,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大多数教师在目前教学中的困惑及遇到的问题主要是:课时不够,难以完成。如何把握教材?如何上好地理课?如何评价和考试等等。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对新课改的理念和目标有明确的认识。新课程的内容理念是要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质,建设理念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学习理念是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而技术理念则是强调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新课改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知识和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他就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价值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有了清晰的理念和明确的目标,才能让我们在课堂中更加准确的把握好教学尺度。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学生思维比我们想象中更为活跃,且很有自己的见地,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他们想不到的。他们喜欢老师给出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发挥,他们也喜欢在其他同学面前阐述自己的观点,但还是有大多数学生习惯于过去的课堂模式,听老师讲多,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强。

这次的培训让我认识到,新课改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因此我们每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

一、树立新的理念篇三:初中地理远程教育培训总结 初中地理远程教育培训总结 阿陀中学孟祥凤 202_年暑假初中地理新课程远程教育培训马上结束了,通过初中地理新课程培训感触颇多。新课改势在必行,教师应该做一个倡导者、推动者、践行者。

中学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正随着教育职能的转变而不断发展,帮助学生获得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再学习的能力,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方向。而且教育职能也不仅体现在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等方面,地理学科的目标在于教育学生关心并参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以人为中心的人地关系观念等科学的地理思想,使学生能够从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理解、认识和评价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形成对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具有21世纪对人力资源要求的基本素质。

地理教学的改革不仅体现在课程结构与教材内容,它更要求深入到教学活动之中,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拓宽,优化教学过程,更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已提到日程上,触及到每位教 师习以为常或行之有效的教学行为中,打破“教师为中心”、“知识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平等的教育观念,在“满足学习需要的有意识的交流活动”中下功夫,使学习过程成为启发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愉快的活动,改变那种满堂灌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扭转“重结论 轻过程、重记忆轻思考、重文字轻图像、重积累轻运用”的地理教学活动,以改革与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首先,是教材变了:新的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能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

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培养参与科技活动,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地理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坚持真理、自主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判断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的。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的设置上都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教材的变化直观的说明了新课程要求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共同基础,体现选择性,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注重自主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其次,教学目标变了,从以往的二维目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转变为三维目标——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教学目标的转变也可以理解新课程的理念,知识与技能: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和掌握基本规律,同时学习基本观点和科学思想。过程与方法:为了培养学生能力,经历探究过程,应用探究的方法研究地理问题,验证地理规律;让学生学会调控学习过程,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运用地理原意识;唤起学生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能让学生关注并思考与地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关心国内、国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即在教书的同时达到育人的目的,使学生不仅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坚实的基础。第三,对教师的要求变了。一个称职的初中地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过去认为教学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只要把课讲清楚、讲明白,就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教师对学生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学生必须服从老师。通过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认识到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在教学中,要把课堂交给学生,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古希腊有位哲学家说过一句对世人影响至深的话。人,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正确、如实、全面的认识自己,有利于给自己定位,确定自己的目标,走好人生道路。我认为,新课改下的老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新理念: 第一、把握新课标,吃透新教材

新教材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给予,而是把形成知识的过程的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我们在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并不是像过去那样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要个学生提供案例、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选择、去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第二、自觉转变教师角色,大力推进开放式教学

教师注意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出发,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促使学生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中生长出新知识,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空间和路径,促使学生自己得出并表达结论。倡导研究性学习,把思考问题、利用资料、得出结论、解决问题贯串于教材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觉地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标准。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新教材不再片面强调学生的知识来自书本和教师,不再片面强调学生既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与课本知识的差异和冲突,而是把学生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出发点,对许多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第三、深入学生,交流情感,打造民主和谐课堂

有时学生往往认为老师所讲的,除了应付考试外,和自己再无任何关系。好的思想和理论反而引不起学生的关注,政治已经脱离了学生生活。这时要与学生沟通,及时转变其思想,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电视录像、甚至网上教学的优势。制作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课件。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课,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活动课的形式要不拘一格。只要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所选取的活动形式都是可行的。培训的目的,不仅是更新理念,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实施于行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初中地理远程教育培训总结 阿陀中学孟祥凤

第三篇:地理自我培训总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地理学科培训心得

202_年10月5日到10月11日,自我学习6天。在这6天里,我通过课上学习和课下交流,获益匪浅。现将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上学习

这6天里,内容介绍地理课堂资源的构建、关于学案课堂行动研究、新课程地理探究教学模式设计分析,明确了年轻教师少些什么。

1、地理课堂资源的构建

(1)地理教学资源的搜集

地理学科所包含的范畴十分广泛,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明地理,治天学。包罗万象,生活中时时处处有地理知识。地理教学资源也同样广泛,即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地理教学资源,包括我们随处可见的一草一木。作为地理教师,就应该时时处处留意身边的教学资源,要从教教材到教材的建设者,为地理课堂教学资源添砖加瓦。

(2)地理教学资源库的建立

地理学科内容十分庞杂,内容的跨度十分大,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时时留心,处处积累。扬州地理教研员提到了教学资源库的建

立,这也使我很受启发,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积累教学资源库。学习回来,我就在自己的博客空间上开辟了地理教学资源空间,分别归类为必修

一、必修

二、必修

三、选修和区域地理等几个模块,准备在今后的教学中,分门别类的积累一些教学资源,包括视频、图片、课件、教案、教学设计、学案等,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建立一座自己的图书馆,随时可以调用需要的资源。

2、关于学案课堂行动研究

导学案是东庐经验、洋思经验、杜郎口模式的起家法宝,我县也有好多学校纷纷学习效仿。

(1)学案的诞生

学案的诞生是课程发展的时代产物,关于它有好多的新名词:讲学案、工作纸、预习稿、成长记录纸等等。似乎每个学校都想为学案命一个自己专有的名字。但他们的构成、应用、目的都是相同的。

(2)学案的构成关于学案的构成,每个学校都大体相同,在此不作介绍。并且都认为学案内容不宜复杂,简单明了,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即可。

(3)学案的设计逻辑起点

江苏省04年开始强制推行学案导学模式,现在已经很成熟了,所以已经不再有哪个教师迫于领导的压力而设计,而是出于需要主动的在做。

成熟的学案,在设计时要出于一定的逻辑起点。

A分析学生的基础,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习惯出发,内容设计不宜过简和过易。

B从课标出发,熟悉内容标准,了解每一个活动依据。

C 从知识内在逻辑出发,联系生活实际,优化教材结构。

(4)学案引发的问题

任何一项新的教学模式的推行,一定会有一些老师不情愿,但又迫于领导的压力不得不做。很多教师提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待于时间的验证。在学习中很多老师提出了质疑:

A用学案是否确实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B导学案是否有跟风之嫌?

C学案真正的操控者是谁?

。。。

二、课下交流

1、各学校使用学案情况

目前我省多数高中,是迫于压力,不得不实行学案。各个学校的使用情况,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形似神不似。在实施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即使将学案拿到班级,也很少使用,更无从谈起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2、选修课设置

地理学科在我们省选修系列为《环境保护》《自然灾害》《旅游地理》,多数学校选修了《自然灾害》。我了解到他们都是将《环境保护》整合在必修一第四章中进行学习;将《旅游地理》作为校本选修进行学习;将《自然灾害》进行单独模块学习。这样,学生在中考中,可以结合自己的优势选择自己擅长的那个选做题,达到最小的失误。

3、作息时间安排

任何一个学校的成绩都是靠时间来积累的,佳木斯一中也不例外。他们每天6:00开始上早自习,7:30早餐,8:00开始正式上课。晚上17:30开始上晚课,一直到21:30。

4、文科学情

在交流中,我得知其他学校文科学情也同样不容乐观,好多学校的情况还不如我们学校。

5、集体的力量

在自我培训期间,从网上观摩课。一堂是鸡西市实验中学的何影老师的《人口迁移》,一堂是哈尔滨一中的段海燕老师的《常见的天气系统》。在出课后,她们都详细的介绍了自己设计课的整个过程,从他们的介绍中,得知在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团队,是团队的力量在支持着她们。这使我想起了那次参加联合体出课的事情,那还是我参加工作第一年时候,没有经验、教态不稳重、教材不熟悉、知识点深度不够。。。一系列的不足,使我不安。但我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团队,在不断的给我力量和智慧,我要感谢我的战友们。

6、小组合作学习

在新时期的教改浪潮中,很多学校都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我们的兄弟学校穆棱一中在本学期也开始尝试着这种学习方式,小组大体与杜郎口中学一样,学生围坐成若干组,面对面的交流,限定教师讲授时间。不幸的是,迫于社会的压力,这种学习方式坚持了一周后就夭折了。几天的学习虽然显得短暂与匆忙,但却让我受益良多,硕果累累,培训中听到地理专家对地理学科教学的见解和一线教师对课堂实践的展示与交流,我的内心无数次的受到启发与震撼。

第四篇:初中地理培训学习总结

初中地理培训学习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地理培训学习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地理培训学习总结1

这次培训让我们聆听各位专家教授的讲座和授课,每次都能从中吸取到丰富的“营养”和信息,促使对地理教学进行更深的理解,对地理教学研究更加深化,在这里我把我的感受和感想分享给大家。

一、充分认识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理学是以地球表面的环境和人地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而地图采用特殊的表现方法,把广阔的地理空间,编缩成人们可视的二维平面,把丰富多彩的地理环境,浓缩成人们某种需要的精美地理作品,使地理课堂教学中观察、认识与分析地理事物成为可能,地图是研究地理环境的有效工具。地图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源泉之一,是建立空间概念、空间思维、空间想象的基础。地图有助于学生进行形象思维,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载体。地图是协调师生活动的途径。

二、充分利用地理图表进行教学。

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各种各样的地理照片和地理图表,教师要充分运用图表,培养和发展学生爱地理、想学地理的愿望、情感,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一是要引导学生掌握读图方法。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图表多种多样,在每节课上都要用到不同的图表,尤其是在初中的第一堂地理课上,教师可以多带几幅地图或充分利用地图册,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图表入手,并请他们谈谈喜欢的原因,说说从图上能看出哪些内容,这样,学生就会对自己喜欢的图表进行“分析讲解”、“发表看法”。然后,教师还要对他们的发言进行恰当的评价,并告诉他们:地图是许多地理知识的载体,只要学会了读图,就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了解世界各地的情况。这样,在教他们读图的方法和步骤时,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在学生掌握读图方法后还要不断巩固,在课堂上,教师要养成无图不上课的习惯,并鼓励学生经常读图、用图。开始时,先鼓励学生从感兴趣的图中查找教学中所述的各种地理事物,并借助地图掌握地理事物的位置、分布等内容,慢慢养成凡是能从地图上获取的知识,都尽量用“读图”的方法来完成的习惯。

三、讲课中要突破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中的教学重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消化、不易掌握,又成了教学难点。备课的重点就是要抓住教材的重点内容,而学习这些内容的意义不仅仅就是获取这些知识和技能本身,而是在这些知识和技能理解透彻、牢固掌握后有助于学习其它知识技能、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教师在确

定难点时要考虑学习的可接受程度和什么样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难以掌握的。一般来说,难点具备复杂性和抽象性且对学生来说比较生疏和带有技巧性。如在进行“影响气候的因素——洋流”教学时,提出思考题:撒哈拉沙漠为何延伸到非洲西部沿海?北冰洋沿岸摩尔曼斯克为什么成为不冻港?然后引导学生看世界洋流分布图,找出上述两地分别受寒流、暖流影响,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加湿作用,非洲西北部沿海有加那利寒流流经,所以较干旱,而摩尔曼斯克虽然在北冰洋沿岸,纬度较高,但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所以成为不冻港。

四、运用地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地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是地理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一是从建构地理知识结构着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二是从地理事物的整体性着手,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整合能力。例如:在讲述土壤形成时,通过对气候、植被、水文、地形等要素的整合,可概括出土壤的形成过程和空间分布规律。三是从剖析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入手,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地理的基本概念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道理。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内涵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重要方法。四是从所解读的地理信息要素着手,培养学生分析能力。题目:分析右图此时的天气形势,推测在不同气压形势下的天气状况。五是从分析影响地理问题的各种因素着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始终。

五、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地理实验。

地理实验集多种教育功能于一体,其中技能与能力教育功能是核心,知识教育功能是基础,兼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功能。因此,应该高度重视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活动,大力推行地理实验教学方法。通过地理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对他们进行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地理实验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环境、资源和生态方面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地理实验,使学生了解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等方面的问题,树立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发展意识。通过实地调查、动手实验和制作,初步感受、认识、评价和体会环境,指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因此,以地理实验等实践方式进行环境和发展教育是一种重要途径。

初中地理培训学习总结2

20xx年暑假初中地理新课程远程教育培训马上结束了,通过初中地理新课程培训感触颇多。新课改势在必行,教师应该做一个倡导者、推动者、践行者。

中学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正随着教育职能的转变而不断发展,帮助学生获得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再学习的能力,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方向。而且教育职能也不仅体现在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等方面,地理学科的目标在于教育学生关心并参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以人为中心的人地关系观念等科学的地理思想,使学生能够从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理解、认识和评价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形成对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具有21世纪对人力资源要求的基本素质。

地理教学的改革不仅体现在课程结构与教材内容,它更要求深入到教学活动之中,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拓宽,优化教学过程,更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已提到日程上,触及到每位教 师习以为常或行之有效的教学行为中,打破“教师为中心”、“知识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平等的教育观念,在“满足学习需要的有意识的交流活动”中下功夫,使学习过程成为启发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愉快的活动,改变那种满堂灌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扭转“重结论 轻过程、重记忆轻思考、重文字轻图像、重积累轻运用”的地理教学活动,以改革与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首先,是教材变了:新的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能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培养参与科技活动,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地理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坚持真理、自主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判断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的。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的设置上都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教材的变化直观的说明了新课程要求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共同基础,体现选择性,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注重自主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其次,教学目标变了,从以往的二维目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转变为三维目标——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教学目标的转变也可以理解新课程的理念,知识与技能: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和掌握基本规律,同时学习基本观点和科学思想。过程与方法:为了培养学生能力,经历探究过程,应用探究的方法研究地理问题,验证地理规律;让学生学会调控学习过程,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运用地理原意识;唤起学生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能让学生关注并思考与地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关心国内、国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即在教书的同时达到育人的`目的,使学生不仅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坚实的基础。第三,对教师的要求变了。一个称职的初中地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过去认为教学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只要把课讲清楚、讲明白,就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教师对学生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学生必须服从老师。通过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认识到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在教学中,要把课堂交给学生,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古希腊有位哲学家说过一句对世人影响至深的话。人,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正确、如实、全面的认识自己,有利于给自己定位,确定自己的目标,走好人生道路。我认为,新课改下的老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新理念:

第一、把握新课标,吃透新教材

新教材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给予,而是把形成知识的过程的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我们在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并不是像过去那样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要个学生提供案例、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选择、去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

第二、自觉转变教师角色,大力推进开放式教学教师注意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出发,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促使学生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中生长出新知识,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空间和路径,促使学生自己得出并表达结论。倡导研究性学习,把思考问题、利用资料、得出结论、解决问题贯串于教材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觉地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标准。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新教材不再片面强调学生的知识来自书本和教师,不再片面强调学生既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与课本知识的差异和冲突,而是把学生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出发点,对许多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第三、深入学生,交流情感,打造民主和谐课堂有时学生往往认为老师所讲的,除了应付考试外,和自己再无任何关系。好的思想和理论反而引不起学生的关注,政治已经脱离了学生生活。这时要与学生沟通,及时转变其思想,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电视录像、甚至网上教学的优势。制作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课件。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课,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活动课的形式要不拘一格。只要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所选取的活动形式都是可行的。培训的目的,不仅是更新理念,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实施于行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初中地理培训学习总结3

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学习,这次培训是我这么多年来感受最深的一次,时间紧、任务重。有的老师笑称,学生还有几个课间休息,我们只有一个;两天“吃透”两本书;形式多样受欢迎,有专家的解读,又有优秀教学成果的分享点评;分组讨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热烈罕见。所以这次的培训是累而快乐着。经过近十年的课改实践,这一次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学习是我们课改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一次质的飞跃,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一、新课标、新教材的一些变化新课标

新教材的变化之,一淡化死记硬背知识点。突出学生自主活动;突出学生读图、用图、绘图的能力;突出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变化之二,淡化知识的系统性,突出区域差异。

二、寻求学生个体对知识的建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传统教学中,教学是从外部向学生灌输明确的知识,学生无法将知识转变为自己的智慧,无法产生对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因此,新课标、新教材提出:恢复个人在知识建构中的合法身份。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能体会到两者的区别有多么地大。放在假设现在厨房有很多东西要放在柜子里,传统的教学是这样做的:把学生带进厨房,老师根据自己的思维放一遍然后跟学生说:油是放在这里,盐是放在那个位置,你要记住哦;新课标、新教材应该是这样的,老师把学生带进厨房,告诉学生有哪些东西,然后

说你喜欢怎么放就怎么放。这两种教学,哪个学生更能够记住东西放在哪,结论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我们给学生介绍了学习区域地理的知识体系:

一是位置(经纬度、海陆、半球)和范围;

二是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

三是经济与风俗。教师只需要有侧重的引导学生学习一个,其它的学生可根据这一知识体系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讲清思路,让学生学到研究、探究问题的方法。

学生的学习方法,实际是在教师指导下探索、研究客观事物的方法。方法对,就学的好儿快,方法不对就要走弯路。初一学生一接触地理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看地图、会分析地图这是学生必备的地理技能,在地理教学中,传授知识是前提,培养方法是关键,提高能力是目的。如我们在学习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时,教师思路一定要清晰。什么是季风?→引导学生读图说出冬夏季风差异。→启发学生为什么我国季风气候最显著→看图分析季风和非季风区划分→根据演示分析夏季风对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影响→结合海南当地分析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思路清晰,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学好地理,对学生毕业后的学习和创造性的工作也是有益的。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学习了解了新课标、新教材的一些变化,更坚定了自己课改的信心。尽管改革之路不会畅通无阻,新课程改革是挑战,同时改革更意味着机遇,让我有机会尝试全新的教学模式,实践自己的教学理念。我将满怀信心地投身新课程教学。

第五篇:初中地理全员培训学习总结

初中地理全员培训学习总结

庞春风

这次培训让我们聆听各位专家教授的讲座和授课,每次都能从中吸取到丰富的“营养”和信息,促使对地理教学进行更深的理解,对地理教学研究更加深化,在这里我把我的感受和感想分享给大家。

一、充分认识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理学是以地球表面的环境和人地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而地图采用特殊的表现方法,把广阔的地理空间,编缩成人们可视的二维平面,把丰富多彩的地理环境,浓缩成人们某种需要的精美地理作品,使地理课堂教学中观察、认识与分析地理事物成为可能,地图是研究地理环境的有效工具。

地图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源泉之一,是建立空间概念、空间思维、空间想象的基础。地图有助于学生进行形象思维,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载体。地图是协调师生活动的途径。

二、充分利用地理图表进行教学。

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各种各样的地理照片和地理图表,教师要充分运用图表,培养和发展学生爱地理、想学地理的愿望、情感,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一是要引导学生掌握读图方法。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图表多种多样,在每节课上都要用到不同的图表,尤其是在初中的第一堂地理课上,教师可以多带几幅地图或充分利用地图册,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图表入手,并请他们谈谈喜欢的原因,说说从图上能看出哪些内容,这样,学生就会对自己喜欢的图表进行“分析讲解”、“发表看法”。然后,教师还要对他们的发言进行恰当的评价,并告诉他们:地图是许多地理知识的载体,只要学会了读图,就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了解世界各地的情况。这样,在教他们读图的方法和步骤时,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在学生掌握读图方法后还要不断巩固,在课堂上,教师要养成无图不上课的习惯,并鼓励学生经常读图、用图。开始时,先鼓励学生从感兴趣的图中查找教学中所述的各种地理事物,并借助地图掌握地理事物的位置、分布等内容,慢慢养成凡是能从地图上获取的知识,都尽量用“读图”的方法来完成的习惯。

三、讲课中要突破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中的教学重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消化、不易掌握,又成了教学难点。备课的重点就是要抓住教材的重点内容,而学习这些内容的意义不仅仅就是获取这些知识和技能本身,而是在这些知识和技能理解透彻、牢固掌握后有助于学习其它知识技能、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教师在确

定难点时要考虑学习的可接受程度和什么样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难以掌握的。一般来说,难点具备复杂性和抽象性且对学生来说比较生疏和带有技巧性。如在进行“影响气候的因素——洋流”教学时,提出思考题:撒哈拉沙漠为何延伸到非洲西部沿海?北冰洋沿岸摩尔曼斯克为什么成为不冻港?然后引导学生看世界洋流分布图,找出上述两地分别受寒流、暖流影响,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加湿作用,非洲西北部沿海有加那利寒流流经,所以较干旱,而摩尔曼斯克虽然在北冰洋沿岸,纬度较高,但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所以成为不冻港。

四、运用地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地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是地理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一是从建构地理知识结构着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二是从地理事物的整体性着手,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整合能力。例如:在讲述土壤形成时,通过对气候、植被、水文、地形等要素的整合,可概括出土壤的形成过程和空间分布规律。三是从剖析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入手,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地理的基本概念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道理。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内涵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重要方法。四是从所解读的地理信息要素着手,培养学生

分析能力。题目:分析右图此时的天气形势,推测在不同气压形势下的天气状况。五是从分析影响地理问题的各种因素着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始终。

五、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地理实验。

地理实验集多种教育功能于一体,其中技能与能力教育功能是核心,知识教育功能是基础,兼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功能。因此,应该高度重视中学地理实验教学活动,大力推行地理实验教学方法。通过地理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对他们进行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地理实验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环境、资源和生态方面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地理实验,使学生了解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等方面的问题,树立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发展意识。通过实地调查、动手实验和制作,初步感受、认识、评价和体会环境,指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因此,以地理实验等实践方式进行环境和发展教育是一种重要途径。

地理培训总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