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农村小学如何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2011年度实施总结
编辑:落花人独立 识别码:16-663159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29 08:50:22 来源:网络

第一篇:《农村小学如何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2011年度实施总结

市级立项课题:《农村小学如何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2011年度实施总结课题主持人:桥头镇毛家沟小学薛国龙

《农村小学如何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011年度实施总结

本年度,我校课题组在上年度课题开题以来,坚持立足本地区实际,本着进一步培养我校学生良好品德良好行为习惯,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的要求,创新思路、力求实效,使我校德育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了实效,使我校对德育工作的思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现将课题实施一年来的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坚持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摸清我校学生思想品德行为基本情况

本学期九月,我校课题组通过研究讨论制定了《学生德育水平问卷调查表》、《学生在家行为问卷调查表》、《家长对学生日常教育情况问卷调查表》、《学生伙伴观察问卷调查表》,通过对问卷调查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德育认识水平较高,但学生对一些品德行为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德育工作方法、形式比较单一,没有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德育工作方法不能适应新事物、新问题的要求,其结果就是导致高年级学生中不良品的行为的人数明显增多,教师教育效果不佳。同时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校时的表现和在家的表现是截然相反的,甚至有些家长抱怨孩子在家里难管不听话。由于我校地处山区,许多家长忙于生计,对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品德行为疏于管教,也是造成学生在思想上有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我们发现,越是到高年级,孩子越受班里群体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或是积极地、或是消极的。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孩子的文化精神生活资源还比较缺乏,学生基本上还是依赖于影视,而同时的一个问题是,这些影视的内容同时也是成人收看的范围,基本上没有加以筛选。这就造成了暴力、凶杀等对孩子们心灵的影响。

二、尝试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

1、针对孩子们的这些情况,我们课题组的老师觉得自身在学生思想品德行为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欠缺,尤其是对小学生心理的发展了解较少或不够重视。为此,课题组成员的老师利用业务自修时间进一步学习了相关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知识,使自己在后续工作中对学生的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

2、针对调查结果全体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深入的反思,认为新时期做好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的教育,单靠课堂上的思想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在实践中、在活动中得到教育,为此学校依靠少先队积极开展了“向老师送上一束鲜花”、“美化校园美化教室”、“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少先队建队日活动”、“踢毽子比赛”、“跳绳比赛”等文体活动。通过对活动后的反思,我们课题组成员认为:活动是形式,主体是关键和灵魂,将相关主题融入到相关的活动中,才会使我们的教育真正落到实效,哪怕是一个很简单的踢毽子比赛,我们也可以将集体主义、学会坚持、拼搏就是胜利等相关主题融入其中。

3、积极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我校一直对学校安全工作和安全教育十分重视,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月一次的全校安全教育,内容包括防火、交通安全、日常安全常识等。今年我校又开展了法制主题讲座,通过讲座让学生从小就有了一定的法律意识。同时,我们看到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反映到学校中就是:学生家长、老师对学习成绩也是越来越重视,这就造成学生压力日益加重。但是学生的智力水平有一定的差异,学生的智力发展有不同倾向,学生的智力发展有早晚。这就难免会对一些在学习中不太理想的同学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为此我们要求,班主任老师要在主题班会中开展相关的心理辅导教育,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同时我们全校也达成了一种共识:对于确实在智力上发展比较缓慢的同学要善待他们,不对他们的学习提出过高的要求,减少了学生的伤害。

4、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了进一步搞好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教育,学校

制作了《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八荣八耻》等喷绘标语等。将传统文化《弟子规》、《三字经》等放入学校的宣传栏,供学生背诵,一些班级还专门开设了内容为《弟子规》、《三字经》的校本课程。使我校的德育工作载体更加丰富。

5、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活动。本学期我校进一步加强了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工作,建立各班学生家长联系通讯录,可以随时向学生家长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行为的表现、了解学生在家时的表现。同时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班主任、任课老师对部分学生家长进行了访谈,向学生比较翔实的反映了学生基本情况,了解了学生在家的表现,并经行了教育方法的探讨和交流。通过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使我们的德育工作有了更有力的支持。

三、一些初步的结论:

通过本年度的一些实践工作,课题组成员认为要做好新时期农村小学生的德育工作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坚持对学生进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是确保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根本保证;

2、坚持在主题实践活动中加强和锻炼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行为习惯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3、了解学生、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关键;

4、丰富学生的校内和校外健康文化生活是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重要保障;

5、加强与家庭教育的沟通与联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桥梁;6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主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是培养学生完善人格的钥匙;

7、改进和创新常规教育是激发学生向上的重要环节;

8、优化和改进学生品德思想行为评价是学生进步的重要保证;

9、进一步弘扬普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培养自信、自尊中国人的甘泉。

四、下一阶段课题研究的思路

我们现在得出的这些结论还是比较肤浅的,在下一阶段,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

将上述观点进一步贯彻到我校德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使我校的德育工作真正结出丰硕的果实。同时我们认为创新我校德育工作的途径不止这些,一定还有更多好的方法和和途径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发现,此外社区(村委会)教育和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在我校乃至农村地区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也是一个难点问题,需要我们在下一阶段进行相关的探索。

《农村小学如何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011年度实施总结

桥头镇毛家沟完全小学

2011年11月29日

第二篇: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容提要:指出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高耗低效。分析其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重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谈了自己的观点和工作中的具体操作:

一、在具体实施德育工作时要构建目标系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注重从基础性、可操作性两个方面论述初中阶段德育要达到的目标;

二、选择务实、有效的德育方法。通过学科育人、情感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集体育人等方面的阐述,使德育工作全面开展,多方渗透;

三、建立管理体制。正确的评价导向是如何开展德育工作的动力,建立管理体制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保证。

关键词:德育、实效性、工作、目标、体制

学校德育工作高耗低效。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德育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工作难度加大了;另一方面,学校自身在德育教育内容的确定和方法的选择、德育管理机制的运行等方面还很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近年来,我校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把德育工作建设成为实实在在的、可操作的、可以调控和评估的一项工作,开展了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提高了德育的实效。

一、构建明确具体的德育目标系统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打好基础为着眼点,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摆到中心位置上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制定方向一致、层次清楚、上下衔接、明确具体的目标系统,并把目标按照层次和序列进行划分,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依据明确的目标运行。在制定目标时,注重体现以下原则。

1、注重体现基础性

初中阶段都是学生行为习惯、道德情操、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 要着重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把目标定位在“社会要求每个合格的公民必须做到的”层面上,这并不是降低德育要求,恰恰是激励学生经过追求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剖析以往养成教育的众多误区:教师将养成教育仅仅看成是对学生进行行为训练,只看到训练之前的学生行为和训练后的学生行为,他们关心的是“外化”部分。更多的是认为养成教育是要求学生怎么说话,怎么做事,只要学生学会“这么说”、“这么做”就行了,至于学生愿不愿意这么说,这么做,在什么时间、地点会这么说、这么做或不会这么说、这么做,说与做的质量高不高、能力强不强,有没有形成习惯则少有人过问。这种不管学生意愿,不解决学生外在行为规范与学生认识差异之间的矛盾,只抓表,不治本,只追求一时一地某一方面达到硬性规定的要求,不考虑科学训练,养成良好习惯的做法,充其量也只能是一种“道德形式主义”,即使部分学生于外在约束下遵守道德规范,由于没有成为自己真正的内在需要,一旦脱离实际,就会离开正确的道德轨道。因此,我们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保证《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落实到位,形成良好的道德心理为目标,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生活能力及行为习惯几个方面制定适合我校学生的德育目标序列,并力求突出其基础性、层次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采取低起点、小步子,抓早、抓实、抓小的方法,找准突破口,每个时期突出一个重点,逐个突破。

在抓爱国主义教育的养成训练中,我们首先从继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入手,使学生知道在学校、在家里、在社会上的文明礼仪有哪些,具体实施《礼仪常规三十条》,让学生从爱老师、爱学校、爱父母、爱他人、爱家乡、爱祖国等一步步做起,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注重体现可操作性

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走科学化之路,在制定目标时,要注意避免目标过高或过于笼统、求全。要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循序渐进。因此,德育工作必须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

首先,目标要适度。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分层次”、“弥性目标”。在具体班级操作时,要求教师既要注意面向全体,共同要求;又不忘对个别学生进行精心指导,并适时给“差生”“吃小灶”。在制定适度目标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不降低或抬高要求;二是要全面兼顾,防止偏废。

其次,要眼中有学生。就是把学生看成教育的出发点、着眼点和归宿,强调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和个别差异,调动主体积极性,从而促进内化进程,提高内化效果,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

第三,方法要科学。注意形式多样,喜闻乐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针对不同的年级、班级,不同的学生、课型、时间、地点,采取不同的方法。

二、选择务实、有效的德育方法

当前,德育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呆板陈旧。不考虑学生实际,只凭主观愿望,使学生处于“你说我听,你打我通”的被动地位;二是华而不实。采用突击搞活动、办展览、造声势的办法,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收效甚微,改革德育方法必须从摒弃形式主义和成人化入手。在德育工作中,辩证地处理好强化与淡化的关系。一方面强化教师的德育意识、德育内容;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师要淡化教育的痕迹,淡化教育者的教育形象,让学生感到教育可信、可接受。在选择教育方法时,我们首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扬德育民主,听取学生意见,根据学生的现状选择德育方法,增强学生集体的凝聚力和对德育方法的认同感,充分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其次是坚持正面说理教育,发挥榜样作用。在说理时做到观点鲜明,事实充分,有吸引力、感染力,并允许和提倡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想法和意见,即使是不正确的,要求教师仍采取平等的方式循循善诱,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在榜样的选择上注重选取学生身边的典型,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学起来更容易。第三,在整体性要求指导下,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家庭和社会教育多种途径,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既注意发挥各自独特的功能,又能使其产生互补作用,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运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学科育人

作为教育教学的主渠道——课堂,应高奏爱国主义的主旋律,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各门学科中。同时,要求文科抓结合,理科抓渗透,在制定教学计划的同时制定德育学科分计划。教学教研时,把学和教材结合学生思想实际,渗透德育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在评价上,把能否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融于一炉,作为备课、听课、评课的重要内容。在评选表彰优秀教师、职称评价时,把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作为必要条件。

2、情感育人

在德育实践中,只要重视学生的需要和动机,重视道德观念的内化,就能取得德育的整体效应。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加入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激发学生爱国的情感,才会激发学生的爱国行为。要求师生在交往中,教师要时时处处关怀学生,让学生感受真情,在感受爱中培养爱。在教育中,充分发挥学校现代教育手段的作用。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电视、教育影片,欣赏爱国主义歌曲等。

3、活动育人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设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活动育人。成立校园之声有线广播电台,播送校园新闻,表彰好人好事,充当德育的“喉舌”;设置宣传橱窗,展示学生的文笔和丰采,讴歌时代精神。开展“告别不良行为,争做文明学生”大型系列活动;各班级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礼仪常规》等,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

4、环境育人

大力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发挥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学校对校舍的绿化、美化都做好规划。从校门口的题词到教学楼顶上的校训,教学大楼内更是一本好的爱国主义教科书,每间教室内都有国旗、班训、名人名言、爱国人士的头像,教学楼的外墙上有“三个面向”、伟人像等。学生们处身于此,极易产生强烈的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和欲望,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此外,校园里近二百米的围墙上,精心地绘制了艺术体操、体育项目的图案,宛如一条“艺术长廊”,意在引导学生们强身、健美、热爱生活。校园的绿化采用“园林式”结构,占可绿化面积的95%,让鲜花和绿色布满校园。每到春、夏,燕子归来,蝴蝶翻飞,许多知名的不知名的鸟儿都来“光临”校园,与师生们共享美好的生活,校园便是学生们美丽的家园、生活的乐园,学生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这无声的教育,感受美的熏陶。

5、集体育人

构建网络,形成合力,由单渠道平面式教育转化为多渠道立体式教育是我们的目标。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各种教育力量的有机结合,沟通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之间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德育的整体育人作用。由此,我们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家长会,开办“流动家长学校”,每年的三月、九月,由学校组织教师送教到学生家庭,宣传德育重要意义,取得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中受到锻炼,得到提高。

三、建立规范有序的德育管理体制

首先,转变观念,树立素质教育思想,提高对德育意义的认识,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氛围,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德育工作,并定期对德育过程和成果进行检查、考核、评价。在评价时,主要采取:

一、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把学生平时表现和实际情况相结合;

二、平时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

三、学校评价与学生评价、家庭评价相结合;

四、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

其次,明确领导的职责和分工,设置合理的德育机构,把德育工作的成效列入教师考核内容,作为评先进、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学校成立政教处,全面负责学校的德育工作,在班主任的选择上,注意选择责任心强,有德育经验的老师,把基层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在教师的评价上,实行德育一票否决权,德育工作不过关的年末不评优、不评先,取消效益奖金。第三,促进良好的校风建设,优化社会育人环境,针对学校独生子女多的特点,我们从劳动能力、劳动习惯、生活能力和艰苦朴素、艰苦奋斗精神入手,要求家长配合学校抓好这方面的工作。针对家长怕麻烦,怕耽误时间,我们把《转变家庭教育观念17条》、《中学生礼仪常规》印发给每位学生家长,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有明确的检查尺度。通过这些方法,促进了家长教育水平的提高,许多学生克服了懒惰、依赖思想,并从学校生活中理解了父母,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从而促进了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优良传统和良好校风的形成。

由于我校不断转变德育观、人才观,把德育工作当作一项硬任务来抓,构建了明确具体的德育目标,选择了务实有效的德育方法和建立规范有序的德育管理机制,故而切实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第三篇:浅谈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探索

浅析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阿瓦提县第五中学 王新龙

自参加工作以来,本人在农村中学从事教育工作近20余年,主要负责学校的德育和学校的教学工作,与学生交往比较密切,在工作、生活过程中我经常看到一些学生缺乏一些社会公德的基本底线,不讲文明,没有礼貌,个人自我约束力较低的现象屡见不鲜。加之社会上的一些消极的因素、各种不利媒体的冲击也冲淡了学生的理想信念,重利轻义,待人冷漠,缺乏真情和爱心,对集体的事漠不关心,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缺乏社会责任感等等。面对这种种问题,无一不令人忧虑。作为学校管理者的期望与现实产生较大偏差,说明我们目前的德育工作确实存在着低效的现状。

为探究当前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规律,作为学校管理者要把德育理念、德育活动和德育科研相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搞清楚当下中小学德育工作新的特点、形式、方法、手段等。现把本人的几点思考汇总如下,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分享。

一、德育工作实效低、边缘化的原因

1、认识上的误区是导致德育工作实效低的重要原因。往往人们一谈到学校教育就狭义的认为只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的教育,很多时候忽视了教育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即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教育。加之在现有的多渠道获取大量信息和教育制度下,家长的期盼、教师的考试成绩的过度追求往往忽视了学校德育的核心地位。

2、学校办学位置的偏僻性使得学校德育工作边缘化。我们常说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渗透的主渠道,事实上作为教师往往并没有有效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责任,而是重视传授知识,忽视德育功能。加之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外来人员的复杂性,德育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特点。

3、学校德育内容缺乏针对性。现行的学校德育教育中学生总处于被动地位,学什么,怎样学,甚至为什么学都由老师决定,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加之初中学生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比较差,基本上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里又涉及到教师的重要性了。

4、德育工作时常忽略了学生的行为训练。一说德育工作就是政教处、团委、班主任的事情,而事实上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该是学生的德育工作的实践者。因而在具体操作中我们经常把越来越多的德育工作放在课堂,特别是思想品德课堂上。这样的灌输道德准则多,细、实忽略了学生的行为训练,照本宣科、乏味、不能让大多数学生接受。因而学生的实践活动很多时候得不到体现。

5、评价体系的偏差也是制约德育工作发展的一重大因素。在升学考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校在衡量教学质量及教师工作时总是以学生分数的高低作为重要依据,此时,德育工作似乎永远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德育的考核也成为了一项棘手的山芋。学生也不能在德育活动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也不能从活动中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

二、加强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实践探索

1、学校加强德育工作就是要看到德育工作实际效果,就是要通过有效的德育工作,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特别是在行为上的全面提高。在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过程中,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不能把德育工作看成是一气呵成的而应有长远的目光去看待,不能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二是既要抓好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和督查、德育常规管理,又要抓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价机制。三是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教师是德育过程实施的主体,即要抓好老师的主体性,又要把握好学生的主动性。

2、德育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整合教育,我们不能一味的把学生造就成听话的“奴隶”。内塑品质,外塑行为,是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实际中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阶段确立主题,以班或年级开展德育活动,比如我校确立:初一养成习惯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初二进行行为教育+独立意识教育,初三开展思想教育+价值观教育。所有活动围绕这个主题,深入开展,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要重疏轻堵。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我认为:学校德育不能只重管,不重育,只重堵,不重疏,必须以思想疏导为主,配以针对性的德育活动即行为教育以提高学生整体德育素质。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结合学生年龄特征,我认为:经常开展“国旗下的讲话,先进事迹报告,演讲比赛、座谈会、主题班会课按劳取酬等一系列活动,勤开展、勤总结,通过行为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开展德育工作。只有通过丰富多彩活动才能培养发展学生真正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形成和发展他们的团结协作及集体思想,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

4、加强身边榜样示范作用。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载体,在教学中,我经常把我校身边的人和事结合起来,利用身边的事物更能有效的让学生“服”,我们每期都在全校开展“优秀学生,团员、三好学生”等评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训练德育行为,锻炼德育意志。进而找出这些同学的发光点,让同学们在自己周围学榜样,找不足。做到从知开始,到行结束。通过榜样示范极大地影响学生。

总之,当前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思路,笔者认为就是把德育理念、德育活动和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起来,只要我们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坚持下去,做到循序渐进、一步一个台阶就一定会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上一个新高度。

新疆阿瓦提县第五中学推荐论文

浅析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阿瓦提县第五中学

王新龙

第四篇:浅谈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实效性

浅谈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实效性

河北省丰宁县胡麻营明德小学:戚士珍

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做人打好基础。为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全面实施德育管理工作的精神.,我们加强了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

一、小学德育实效性研究问题背景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也是当今社会所关注的一个话题。但是现在的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学校的德育工作推进较慢。许多人认为农村孩子诚实、淳朴,有的认为农村没有像城市一样繁华,没有太多的城市文化对农村青少年的影响,换句话说农村德育工作应该是容易开展的,或者说没有多大的问题。其实不然,农村受到环境的限制,受到学生家长文化水平和思想观念的制约,要培养农村青少年具有现代意识,本身就比较困难。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许多现代影像文化和其他城市文化已逐步进入农村,但由于农村少年儿童家长自身因素的限制,许多有不良倾向的影视书籍,也进入了农村青少年的视野之中,农村本来就缺少相应的娱乐休闲文化设施,这些影视书籍就成了青少年儿童重要的娱乐休闲方式,长此以往会对农村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同时,由于城市化的加速,农村儿童中父母双方外出打工者越来越多,随之许多孩子就成为了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隔代教育应运而生,这些孩子在心理上得不到健康的成长,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甚至于有些孩子的人生价值观已经开始发生扭曲。同时,学校又将大部分精力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这些孩子在情感、意志方面存在的问题,或是视而不见,或是因为客观的原因,缺少对这些孩子相应的帮助和教育,而家庭教育往往只是管你吃穿供你上学,只要你不 “闯祸”,其他的就不大管。而农村中对孩子的教育更是缺乏,几乎不把孩子的教育问题作为自己的相应的工作责任,这样的环境是我们所担忧的。同时,由于除了学校的正面的教育之外,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校之外家庭和社会的正面引导,而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这些青少年是农村未来的接班人,今后必将走向城市,但是如果他们缺少正确的现代公民的基本意识,或是缺乏对不良文化的免疫能力,那么这无疑是我们这个社会的隐忧。因此如何让我们农村的这些本性善良的、诚实的、淳朴的孩子们从小就具有正确的现代公民意识,如何培养他们对现代文化学习的意识,如何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就成为我们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二、小学德育管理实效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小学德育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可以说,德育实效性是衡量德育管理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德育与德育管理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必须下大力气研究德育和德育管理的实效性问题,使德育工作走上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健康发展轨道。当前小学德育实效性低的现状(一)多数的学生对学校德育有抵触情绪 相当多的学生不喜欢上思想政治课,对学校的德育管理很厌烦,不愿意参加德育活动。在老师进行思想教育时,表现得烦躁、敷衍、漫不经心,甚至和老师顶撞、争吵。在多数的班级里,那些经常受到老师表扬的学生被其他的学生孤立,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却能得到同伴们的支持。

(二)班级的班风不正班级里缺乏正确的舆论指导,很难形成良好的班风,使得班级的班风不正。言行分离,言行不一是更为普遍的一种现象。一些学生嘴里说得头头是道,实际表现一塌糊涂。表决心实际行动却差之千里。批评别人,振振有辞;轮到自己全是歪理。这些学生认为,那些好听的话,就是用来说给别人听的,根本没人能实际做到。

四、当前小学德育实效性低的原因近年来,从上到下各级教育部门都十分重视德育工作,提出过种种口号,各学校也搞了大量的德育教育活动,但收效甚微,不尽人意。这和广大教育部门和管理工作者以及广大教师付出的辛勤劳动是不相称的。当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对德育要求的理解不够透彻,主要表现在内容要求的简单化,缺少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性格学生教育过程的研究;方式要求的成人化,缺少适合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活泼、生动的育人方式的探索。这样的认识,必将会带来预期的德育效果。“ 从现状来说,德育所面临的矛盾,可以说是德育方法上的局限性。”方法选择缺少灵活性是影响德育实效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在现实德育教育过程中,集中教育多,启发引导少;理论讲解多,自身实践少;消极应付多,实际问题解决少;大报告、讲座等集体思想工作多,针对个人的少。总的来说,方法缺少灵活性,工作缺乏针对性。

三、提高小学德育管理实效性的方法

落实德育工作小学阶段正处于人一生发展的基础阶段,儿童的品德行为正处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阶段,可塑性强,只要正确地加以引导,就能促进儿童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变得更加优秀。反之,如果在德育的某一环节上出现偏差,将会使儿童向不良的方向发展,就成了大家眼中的“坏孩子”。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现代精神文明的体现,而且决定着未来的社会面貌和民族精神文化。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德育具有重要的基石作用。人们常说:“体育不好出废品,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这是大家总结出来的经验。所以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思想品德是灵魂,起着导向的作用,德育也就起着导向作用。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要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首先应调动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学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统一认识,一致行动,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利益。其次应调动教书育人者的积极性。

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为调动其积极性,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对班主任工作出色的同志在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优先,大大调动了班主任的积极性,使我校班主任队伍稳定。学校在德育管理中,重视了对学校全体教师的管理,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了学校所有教师的积极性,达成了育人共识,形成了合力,充分发挥了学校全体教师的聪明才智,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学校有许多学生丧失上进心,迷失自我,不知道自己在学校究竟要做些什么,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求上进,往往是因为他们在取得了一些进步,并表现出自己积极求上进的时候,被我们老师们以及家长所忽视。而当他们表现出一点点缺点和不足之处时,却被老师们用显微镜无限的放大,并且会遭到老师们不顾场合、不讲分寸、不讲方式、无休止的指责批评,更甚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批评、唠叨、没完没了。其实,与其放大孩子们的缺点,揪住孩子们的缺点和毛病不放,不如多下点功夫,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用放大镜来放大孩子们的优点和长处,加以赞扬与肯定,用肯定的方法去纠正缺点,逐步将他们引导到积极上进的道路上来。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抓住这些闪光点,通过鼓励使它成为孩子进步的启动点,用这小小的星星之火,点亮孩子们智慧的火炬。每个孩子都能迸发出点亮智慧火炬的火花,认真对待每一颗心灵迸发出的火花,发现它、抓住它、强化它,扩大孩子的每一个优点,把每一个优点都当做潜在的启动点。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正面德育教育,让人间的真、善、美去感染学生,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学习身边的英雄,要充分挖掘身边的典型,让学生周围、学生中间感人的榜样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要以一种崇敬的心理去对待榜样,用榜样的高尚德行去感化他们,化作孩子们道德修养的航向标。当今丰富多彩、复杂纷繁的社会里,特别是社会转型期,总是香花与野草并生,真、善、美与假、丑、恶并存。应该适当对学生进行一些“假、丑、恶”现象的警示教育,教学生学会拒绝那些“假、丑、恶”现象,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当然,这种教育要在分析、批判的基础上进行。有些单亲和孤儿,从小生活在缺乏父爱或母爱家庭中,会产生一些不太健康的心理,表现出一些强烈的叛逆,如固执、对抗、孤僻、依赖、自卑。这些不良的情绪困扰着他们,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时间一长,将会使他们形成不良的性格特征,失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 值观,从而影响他们一生的学习和生活。几乎每一所学校都有这样的现象,有这样一些令教师头疼的学生,整天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对此,一些教师的做法就是让他们进办公室站壁、批评,或把他们和其他学生孤立开来。其实,有好多的学生并不是品德出现了问题,而 是心理出现了问题,如果把一些因心理问题而犯的错误与品德败坏混为一谈,就会极大地 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的正常发展。所以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健 康教育,要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教师要以关爱之心经常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研究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能很好的投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当今的学校除了教好学生,还要办好家长学校,利用学校这个教育阵地分期分批给

家 长上课,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学生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水平,抵制社会大 环境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家庭是学生的第 一所学校,也是学生一生的学校,家庭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健全和完善家庭学校的合作机制,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合作,指导和协助家 庭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必要。

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任重道远。我们应竭尽全力,以国家的繁 荣昌盛、民族的兴亡安危为己任,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正确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振奋学 生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学习的刻苦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果每一个教育工作 者都能重视学校德育工作,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关注学生德行的培养,就一定能开创学 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就能培养出一代代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第五篇: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福建省南平第二实验小学 谢秀闽

苏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质的最主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形成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由此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小学生正在人生发展的最初阶段,诸多方面都没有形成定性,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这个时期,学校如果不加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势必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立人先立德”学校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落实到实处,扎扎实实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南平第二实验小学以养成教育为抓手,确立了“规范管理,科学训练,促进内化,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以加强常规 养好习惯 快乐成长为主题,以新“三好”评选活动为载体,以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培养学生自知、自爱、自律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能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化、系统化、自觉化。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好教师师德教育,发挥表率作用

教师的思想、气质、品格总是通过多种渠道直接影响着学生,师德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教育潜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是一面镜子”,学生是教师品格最严格的评论家,也是最忠实的效仿者。

建校二年多来,学校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了“四示范”活动,即“仪表着装示范”、“语言示范”、“教育行为示范”和“基本功”示范。在学校中努力落实“二实小教师行为规范十条”,提出“忌语、忌事八条”,制定“教工岗位仪态”和“岗位意识”两个目标,并且向每位教职工印发,自觉对照,指导行动。各室在工会的统一领导下,在室长的带领下制订《文明公约》,积极参加学校“我爱我家”文明办公室的评选。平时要求学生进行打扫教室内里的卫生的同时,要求教师办公室里首先做到物品摆放整齐,桌面、地面、窗

台无积灰;要求学生进校就讲普通话,教师们先做到坚持在课上、课下、谈心、都用普通话;要求学生在升旗仪式上精神饱满,队列整齐,高唱国歌,必先要求教师全部到场,并指定列队。

二、营造行规“内化”氛围,促进行规内化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情景中,能熏陶学生的情感,锤炼学生的意志,促进学生行规的内化和个性的健康发展。为了让学校四周和空间产生无声的教育效果,学校刻意优化校园环境。两年来,在区教育局等上级有关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无论是从整体的设计布局还是从局部包括教室内的布置都注重“美”和“育”,让每一面墙壁都发挥育人的功能,从而把外在的影响要求,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素质。如学校楼梯边的《小学生守则》、每层楼梯上的规范警示语、操场边上的《小学生行为规范》,让孩子们一早进校就接受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学大楼上“崇德、博学、尚美、创新”的校训,各班教室门前的“展示我的风采”,每班教室里的“勤奋、自主、乐学、善思”的学风,时时鼓励孩子们要为树立二实小新形象而努力;还有各班自设的“学习园地”、“雏鹰争章园地”、图书角、信息角、作品展示角、教师赞美角、荣誉角等,体现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氛围,树立班级形象。这些无声的教育,使学生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思想情感或行为上受到教育,并在无形的推动下,激发学生的品德行为,抑制不良动机,克服和纠正品德发展中的缺陷和偏差。

在养成教育中,学校始终不忘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创设能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条件氛围,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提高。同时,建立了学校、班级、年级的评价网络,通过教师评价、家长评价、自我评价和学生自评,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挥学生在行规教育中的自觉性、主动性。

三、加强行为规范培养,完善规章制度

养成教育是“养行为、成习惯”的教育,是在“教”的过程中注入“养”的模式。学校坚持明理在先,导行在后。成立了德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主管副校长、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每月进行一次会议,小结前一阶段的活动情况,并讨论下一阶段工作。各年段、各班级结合学生的特点根据学校提出的“说准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养成好习惯”的要求,脚踏实地开展“新三好”——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的教育活动,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携手互动教育平台,广泛开展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每学年开学的第一周固定作为一年级常规教育周,举办为期一周的入学常规教育活动。教育活动做到统一内容、统一教案、统一时间、统一要求。促使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安全习惯以及文明礼仪等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学校注重并加强说准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训练,经常性地开展写字、朗读、讲故事等竞赛活动。大力开展“书香校园”建设,除要求教师加强学习外,把学古诗、诵古诗作为学生课堂学习之余的必修课程。培养孩子们学习古代文学经典的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利用进校时间、早读、课前三分钟等由语文教师或班主任下班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运用班级多媒体让学生结合课件演示、动画表演理解诗词含义。同时鼓励孩子在家自学、回班交流。建立班级书库,鼓励孩子大量进行课外阅读,做好好词佳句的积累。学校设立学习专栏,开辟“每周一诗”、“天下大事”等专栏。开校二年多来,我校建立并逐步完善班主任例会制、评星制、流动红旗评比制、行规检查和抽查考核制、礼仪示范员队伍制、一日教育教学视导制、值日护导教师检查评比制等一系列制度。从加强管理、评比考核、特色活动、教育训练等方面在纵向、横向上形成了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学校行规和校风建设。

为了使行为规范教育能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能开展得扎扎实实,学校在贯彻制度时还讲究系统性,注重阶段性和连续性。在抓学生每日常规的同时,我们每周专门设定了二至三个重点行规教育内容,结合时事,结合学校实际,对学生加强教育,进一步推进行规工作的开展。

四、注重校内校外实践,实现自我教育

学校注重规范训练内容的整体性,并注重内容上的交叉与渗透,使“重点”和“主线”形成一个整体,如学校根据“规范”制定了《南平第二实验小学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按照学生一日生活的顺序,把规范的二十条分为十个方面:即“仪表”、“进校”、“上课”、“课间”、“集合”、“卫生”、“活动”、“离校”、“在家”、“在社会”的行为要求,并根据年级特征把它编成儿歌让每个学生都容易记住,确保了内容要求上的整体性。为了便于量化,我校还制定了“南平第二实验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细则测评表”,分别由老师评、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等栏目。这样,有要求、有督促、有检查、促进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在校内,少先队活动是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的载体,是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的舞台,我们把少先队活动看作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组成。学校每年举办“四个一”大型活动,它们是:元旦的一歌(歌咏比赛活动)、清明节的一诗(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六一节的一演(艺术节)和国庆的一展(书画展)。培养和提高了孩子们的审美、动手和组织能力;每年一次的体育运动会,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了勇于拼搏、吃苦耐劳的品质。日常开展的写字比赛、口算比赛、朗读比赛、绘画比赛和各种的兴趣班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之余尽情释放自己潜能,展示自己特长,实现自我教育。还有是结合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养成教育的系列活动。如:书香校园建设、“写规范字说标准话”活动、爱国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体验、感受、教育,从而养成各种好习惯。

在校外,一是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利用家长学校上课、家长会讲座、班级博客、家校通、教师家访等渠道了解学生在家、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情况。二是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也是行为规范教育内化的有效途径,能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创造更为广阔的舞台。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的社区资源,组织学生以雏鹰假日小队等形式深入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社区活动中不断内化行规。

五、加强师生考评,促进行为养成为形成德育工作全体成员齐抓共管的,做到人人育人,事事育人,处处育人,时时育人,每个学期学校进行“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教学能手”的评比,对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对有问题的教职工予以应有的批评教育。同时,学校将之与师德群体争创活动结合起来,在平时的工作中互相提醒,互相督促,规范教师的行为规范。其次,加强教职工的德育意识的考评,检查班主任是否将班队活动、晨会课、思品课、卫生健康教育课等的内容与行为规范的要求结合起来;科任教师、职工是否将自己教的学科、自己的工作与学生的行规教育结合起来,以督促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

学生方面,坚持定期检查、定期考核、定期评比,形成制度。随时到班上听课、询问学生、听家长反映以及观察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表现。对管理和活动开展较好的班级及班主任予以表彰。每周以年级为单位选出“摘星班”,颁发流动红旗;以班级为单位评选“校园之星”帖相片张榜表扬。每月在全校范围内以班级为单位,选出小标兵、示范员,进行张榜表扬。每学年评出学校新“三好”,文明班、示范班,并授予奖状。

学校开办三年多来,学校扎实开展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学生在各方面的习惯有了可喜的变化,文明素养不断提升,学生行为守纪,校园规范有序,文明、规范、和谐的育人环境已基本形成。

福建省南平第二实验小学谢秀闽(邮编 353000)

联系电话:0599-8623795***

电子邮箱:npxxm777@163.com

《农村小学如何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2011年度实施总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