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点燃生命的希望
点燃生命的希望
一、案例展示
范某某,男,汉族,是乐山师范学院2003级汉语言文学4班学生,来自西昌市某县农村。其父早逝,家里还有母亲和两个智障弟弟,自入校以来,范学习一直不认真,沉迷网络,屡经教育,却不思悔改。2007年3月,该校对学生进行毕业资格审查时,发现范累计需“二补”的学分高达21分,普通话也没达标,根据《乐山师范学院学籍管理规定》和《乐山师范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范未达到毕业、授予学位条件。在第八学期1-6周撰写毕业论文期间,范拒绝撰写毕业论文。辅导员和辅导老师及相关领导对他多次教育、提醒和催促,但他仍不改正。范曾于2007年4月11日写下“保证书”,保证在两周之内完成论文初稿,但之后对毕业论文的撰写仍不理不睬,对老师和系上的要求置若罔闻。这既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在全系学生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由于范某某极有可能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不仅前途暗淡,且无颜见父老乡亲,这样的压力是他消极厌世。4月10日范就曾说,在毕业晚会之后,他会自动消失。之后的日子也常流露出轻生的念头,给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隐患。
范的情况引起了相关领导和老师的高度重视,学院老师经过慎重研究,决定从多方面做范的工作,使他能振作起来,珍惜生命,顺利完成学业。
(一)充分发挥党员“一帮一”的作用
由于范是一名贫困、后进、心理困扰于一体的“问题”学生,为此,学校特地安排党支部书记和班长两名学生党员干部联系他,他们都是同班同学,可以及时了解其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做工作。两名联系人经常辅导范的学习,有时也帮助他解决经济困难问题,随时关注其动向。
(二)辅导员工作
1.代之以诚
通过多次和范促膝谈心,并把他加为QQ好友,这样既可以掌握范的各方面情况,还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师生间的信任感,有利于进一步做好思想工作。另外由于范家庭情况的限制,没有手机,可以QQ留言,让他感觉一直有人在关心他。
2.晓之以理
有了感情做基础,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人生目的意义、责任感的教
育就更容易被接受。
3.形成合力
1)与科任老师和论文指导老师联系,监督他按时、认真地上课和写好毕业论文。
2)与宿舍管理员沟通,留意他在宿舍的表现。
3)做室友的工作。一方面,从同学缘分、室友感情、道德要求、人道主义等多方面劝说和要求其室友不要嫌弃他,并要主动帮助和关心他,让他感受到来自同学、室友的关怀和温暖;另一方面,提醒他要注意清洁卫生,并试着和室友友好相处。
4)给家长写信,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考虑到其母亲的话对他取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给范母亲的信中,如实反映范目前的学习成绩和精神状况,说他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可能影响正常毕业,还产生轻生念头,为了挽救儿子,希望她能尽快赶到学校配合学校和老师一起教育孩子。
5)联系工作。提到工作是范最绝望的事情,没有工作既不能还贷款,也不能奉养母亲和照顾弟弟,感觉自己毫无用处。为了增强范对生活的信心,辅导员和负责西部计划的老师联系,帮助他找到一份工作。
通过各方力量的努力,使范的生存意念战胜了死亡意念,尤其是工作稳定下来之后,范学习和写作毕业论文的积极性也高了,性格也更开朗活泼了,基本从绝望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但是,好景不长,过了一段时间,他又“旧病复发”了,管不住自己了,又开始沉迷网络。特别是“五一”大假期间,每天都在网吧上网,不要命地玩,连网吧老板都怕他会精力衰竭死在网吧里尔连累自己。得知情况后,辅导员立即找到他,循循善诱,范又再次醒悟,表示会珍惜学习机会,认真学习。由于没有认真复习导致“二补”不及格直接影响其毕业,这样的打击使他被救活不久的心又落到“死亡线”上。这次轻生的念头更重了,面对这种严峻情况,辅导员并没有灰心,而是针对问题所在,引导他看到希望。向他耐心解释学校《学生手册》规定:因课程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在毕业离校后三个月还可以返校申请重新考试,考试合格符合毕业和授予学位的条件仍可准予毕业、授予学位。这样,范的情绪又渐渐稳定下来。在毕业之前,索性学校又组织了第三次补考,又给了这些学生一次机会,这次,范通过了全部的考试,论文答辩也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的审查也都过了关。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成功地让范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并树立信心,点燃了他生命的希望之火。
二、背景分析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是人才的后备力量。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都能继续勤奋学习,而个别的学生却偏离了轨道,沉迷网络,不能自拔,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所以加强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必须提上日程,如何做好这类大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应该受到学校、老师以及相关领导的重视。
范某作为一个大学生不仅没有努力学习反而走上沉迷轨道,不能自拔的错误道路,并且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表现得非常的顽固,是有具体原因的,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范某出身于单亲家庭,家里有母亲和两个智障弟弟,其又身负贷款。在生活和经济压的双重压力下使范某感到生活无望,消极厌世。所以自入校以来,一直不认真学习,沉迷网络,屡经教育,却不思悔改。
第二,缺少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由于家庭环境形成内向、孤僻性格,遇到问题时不向同学或指导员求助,对人对事看法偏激。再由于网络中虚假世界容易使人精神失控,让人感觉找到了精神慰藉。
三、主题分析
本案例主要通过乐山师范学院一个真实的接近我们大学生生活的实例,讲的学校、辅导员、学生党员以及家长等各方力量针对范某某——一名贫困、后进、心理困扰于一体的“问题”学生,先通过谈心的方式建立信任,并进一步对他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人生目的意义、责任感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坚持不懈地做他的思想工作,最终成功地让范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并树立信心,点燃了他生命的希望之火的感人故事。在这个成功的思想转化案例中对如何加强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有很多启示意义。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艺术以及应遵循的原则等。
四、启示分析
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用和谐的方法培养人,培养和谐的人,既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因为,个体心理的和谐发展,是个体形成良好思想品质的基础;全社会和谐心理的形成,是和谐社会赖以存在的心理基础。
2、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将感情与教育相结合起来,要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以及人生目的意义、责任感,重点是进行励志教育。多举实例,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强的意志,这样才能激发人学习的动力,发展人的智力,促进人的成长。励志教育是以教育激励为手段的信念教育,信念是对观点、对人或对事的一种坚信的状态。信念的力量是巨大的,也是无穷的。
3、根据学生成长的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依靠老师和学生党员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形成合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爱和温馨的生活空间,使学生对生活充满信心、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案例中为了让范同学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并树立信心,结合了各方面的力量,其中包括来自领导、辅导员、老师、宿管、舍友和家人等各个方面的力量,将各种力量全部统一起来,最终在所有人的努力之下,让范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勇气和信心。
4、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不懈的对学生充满信心,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够
灰心,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和鼓励,针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思想教育应遵循科学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很多,其中在案例中主要运用到的方法包括理论灌输法、综合教育法、谈心法,正确选择时机,找到突破口,并且还运用了疏导方针。
5、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对学
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就很难有说服力。范同学无论是在生活方面、学习方面,还是思想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问题。学校领导在了解范的情况后,为了让范顺利毕业,拿到学位证,先后组织了三次补考。并且还与科任老师和论文指导老师联系,监督他按时、认真地上课和写好毕业论文,为了增强范对生活的信心,辅导员和负责西部计划的老师联系,帮助他找到一份工作。真正的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6、思想的反复性决定了教育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所以教育转化工作,贵在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案例中的范同学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学生,学习一直不认真,沉迷网络,而且还有轻生的念头。辅导员和辅导老师及相关领导对他多次教育、提醒和催促,但他仍不改正,这就是一个思想的反复性问题。但是所有的老师和领导一直都没有放弃他,坚持对他进行思想教育,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成功地让范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并树立信心,点燃了他生命的希望之火。
第二篇: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
案例:罗某的思维能力很强,小学时成绩很优秀,深得老师的关注和喜爱。在这种氛围中,罗某的成绩一直很好,直至毕业。升了初中,罗某表现的有点贪玩,不爱学习。但他的班主任很重视他,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并给予了他特别的关心和引导。在老师的监督和管理下,罗某的进步很快,成绩一直领先。在参加全县组织的拔尖考试中,罗某以优异的成绩直接考上了省重点考中。当时,班上只有3名同学考上了。升了高中后,由于缺少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罗某逐渐放松了学习,成绩下降,并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加上缺少老师和家长的监管(罗某的父母都是农民,常年外出打工,没时间引导和教育罗某),罗某开始和社会上的一些无业青年来往。在一次骑摩托车抢劫中,罗某被送进了监狱。一个很有潜力的学生最后沦陷成这样,我们都替他感到惋惜。
一、中学生的时代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人生态度积极向上与消极混日子并存
中学生正处在生理成熟的高峰时期。他们具有旺盛的精力和充沛的青春活力,而且思维能力很活跃。他们在社会积极因素的影响下,能够正确地认识社会现实,理解社会需要和看待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同时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他们的竞争意识也更加强烈。反之,在消极因素的影响下则会错误地认识社会以致走入歧途。像罗某由于缺少正确的认识,与社会上一些无业青年来往,接受了一些消极行为的影响,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二)人生情感上优越感与失落感并存
中学生正处在蓬勃向上,风华正茂的青春岁月。他们在认识社会和人生的时候,往往怀着乐观的情绪,充满了自信,充满了热情。有些青年学生在生活顺意、获得成功的时候,容易滋生出放荡不羁和骄傲自满的情绪。有些学生在遇到困难和失败时,易产生自卑感和失落感,表现出一种悲观颓废和萎靡不振的情绪。像案例中的罗某在进入高中后学习上遇到了挫折,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引导开始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想法。
(三)人生理想上高尚健康与享受堕落并存
理想是激励学生为开创美好未来而勤奋学习不断进取的内在动力。理想是人生观的基本内容,并指引着人生观发展的方向。中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随着生活领域的扩大,科学知识的增加以及自我意识的成熟和独立性的发展。能够按照社会的客观要求和自己的主观条件来思考人生。但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上,由于对社会的认识不足,容易造成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以致产生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和对理想的悲观失望情绪。因此,必须加强对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二、影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
(一)社会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
1、学校
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由于学校面临升学的压力,有些学校较强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些老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缺少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导致一些学生出现了思想上的问题而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引导和解决。罗同学开始和社会上的一些无业青年来往,受到了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和观念的影响,而没有被及时地改正而走上了犯罪之路。
2、家庭
很多农村家长迫于生计,常年外出打工,缺少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有些家长由于自身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有限的原因,缺乏正确教育、引导孩子的方法,这些都导致了中学生出现了思想问题而得不到有效地解决。罗同学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忙于生计,缺少对他的监督与引导,以致他出现了思想问题而没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3、社会
中学生随着交往的不断扩大,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很容易受到社会环境中各种思想和观念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帮助中学生形成好的观念和作风。反之,则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罗同学由于经常与社会上的一些无业青年往来,受到了他们的错误的思想观念的影响,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二)世界观、人生观与思想政治教育
人生观包括人生的目的、态度和信念三个方面。人生的目的是指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态度是指怎样对待人生;人生的信念是指对理想坚定不移,并为实现这种崇高的理想而百折不挠、英勇奋斗的意识和倾向。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一切事物的是非、善恶、美丑等的评价标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中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保持正确的方向,少走弯路。罗同学由于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受到了社会上不良观念和行为的影响,追为求利己主义,享乐主义,走上了不法之路。
(三)学习观与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的学习观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学习效果的好坏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密切相关。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分为正确的动机和错误的动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等。当前学生的学习动机复杂多样,有的是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有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赢得别人的尊重。有的是为了光宗耀祖,获得个人功名。因此,要帮助学生竖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能够把个人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相结合,形成高尚的学习动机,才能使他们的学习活动富有生气,才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不至于在遇到一时的困难和挫折而自暴自弃、一蹶不振。本案例中罗同学由于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在遇到困难时产生了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这是不正确的。
三、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强学校教育,学校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老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与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家庭教育,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和能力,树立榜样的作用,以身作则,引导和教育子女。加强社会教育,利用社会传媒和多种社会力量,积极宣传健康向上的思想和观念,引导学生的发展。
(二)加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
首先,提高学生对社会及其规律的认识。只有深入认识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学生才能正确把握社会要求,形成合理的社会态度,明确未来的生活理想。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和扩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领域。其次,把共产主义理想内化为学生的内在信念。应该注意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社会调查,将社会的需要转化为他们的内在需要,把共产主义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他们的内在信念。再次,提倡榜样教育。采用树立先进榜样的方法,使学生通过与榜样的对照,加深对社会要求的理解,获得评价自己的客观标准,使他们有方向,有目标,促进学生在人生观等方面的自我调整和完善。
(三)端正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首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庄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产生一种持久而深刻的意志努力,帮助他们把有低级的生存需要而引起的学习动机升华到由社会需要而引起的高级的学习动机上去。其次,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弱点。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结合各门专业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专业教学活动之中。
第三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案例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案例分析
案例:
小明,今年17岁,高二学生,是一个男生。上课经常迟到,课堂上爱睡懒觉或搞小动作。作业没按时完成,或者马马虎虎随便了事,许多次,各科目的课代表催他教作业,他因为没有完成而与课代表发生冲突。老师也因为他上课睡觉和没完成作业而经常批评他,逐渐地他对一些老师有意见。一提到学习,小明就无精打采,只说没兴趣,就是挨日子混个文凭。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厌学案例。
案例分析:
一、分析思想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矛盾分析法分析其原因
(1)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思想矛盾
两类不同性质的思想矛盾,一类是敌我的思想矛盾,一类是人民内部的思想矛盾。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矛盾已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人民的内部矛盾上升为社会生活的主题。因此,社会存在的大量思想问题是人民内部的思想矛盾。学校学生的大部分思想问题也是人民内部的思想问题。但是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西方的思潮的涌入,稍不留神,功利主义就会膨胀,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就会滋生。特别是大多青少年网络受众,思想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这些腐朽思想的腐蚀。在这个案例中,通过访问调查法,访问小明身边的同学,以及通过观察法,观察小明对学习内容的反应,特别是政治老师要密切观察小明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反应。教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活动,学习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了统治阶级的意志。通过这些途径的理解,可以知道小明对学习内容并非反感。由此也可以看出小明厌学并非是反对教育,反对学习内容,因此,可以说小明的思想矛盾并非是敌我矛盾,而是人民内部矛盾。总的来说小明的问题就是学习没有积极性,厌学的问题。
(2)把握思想矛盾的特性
善于分析和把握思想矛盾的特性,这是深刻认识和正确解决思想矛盾的一个重要环节。分析思想矛盾的特殊性就要着重分析诸思想矛盾中起主要作用从各种思想矛盾客观存在的相互联结、相互关系出发进行分析,可以明白小明的主要思想矛盾是缺乏学习动力,而次要矛盾是与同学(课代表)相处不和睦、与老师发生分歧、以及纪律松散。为此,要解决好缺乏学习动力的主要思想矛盾,也要解决好小明与同学老师不良关系等的次要矛盾。
(二)系统分析法分析其原因
(1)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系统的要素分析
思想信息系统是由一些四线信息的要素所组成,离开了要素就谈不上信息。思想信息要素是思想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思想信息包含了政治教育信息,思想教育信息,道德教育信息,心理教育信息。思想教育信息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信息。
社会上也有读书无用论的观点,这是一个错误价值观。读书混文凭是一种功利价值观,小明则认为读书没什么用,只是一个混个文凭,方便以后找个好的工作而已,这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方面来说,小明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心理教育信息主要包括各种个人心理活动和社会心理活动的信息,如个人的性格、气质、意志、兴趣以及社会心理活动的特征、趋势等方面的信息。小明的性格属于情绪型,心境多变,容易冲动。做事也缺少耐心,意志力不够坚强。这些诸多的信息要素互相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都会对小明产生厌学的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分析小明的思想问题,一定要把握好各要素信息。
(2)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系统的环境分析
思想信息系统的环境是指存在于该系统之外的所有其他事物或外部因素。思想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依赖于一定的环境,受环境所制约,并同环境之间发生着重要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因此分析环境状况及其对思想信息系统的影响思想信息系统的环境一般分为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人际关系、网络环境等,由可以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等。大环境主要是指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和科技、文化发展等宏观的因素,小环境是指本单位的工作、生活环境及人际环境。从经济环境分析,我国就业问题比较突出,而一些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也逐渐下降。从人文环境分析,社会上出现一些读书无用论的观点,以及一些功利主义观念逐步盛行。从人际关系上看,人际关系由于各种原因逐渐冷淡。从网络环境上看,各种西方思潮不断涌入,大量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日益腐蚀人们的思想。这样一些不利的环境都会影响着青少年,也影响着小明。从小环境来分析,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家庭环境,小明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觉得补偿未能在小明身边的办法是寄更多的零花钱,却不知道小明的真正需要的是关心,是精神的安慰,而不是物质,也由于知识文化有限加上常年不在家,在学习上缺乏正确的教导。一方面是学校环境,一个是与同学关系处理不好,另外一个是老师没能以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只是一味地批评。这些环境状况都会影响小明的思想系统,促使小明厌学问题的形成和发展。
二、解决问题的实施方法
(一)疏导教育法
疏导教育法就是对人民内部的思想认识问题,既不堵塞言路,又要善于引导,帮助人民群众提高思想认识。疏导教育法的具体方式主要有分导,利导和引导。在小明的案例中,我们需要对小明进行引导。所谓引导就是启发诱导,是教育者指导受教育者主动、积极、自觉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的方法。首先,老师通过心理咨询,让小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对其厌学的错误的思想允许讲出来,并给予引导和教育,使之得以纠正,提高思想认识。同时也结合理论教育法,使疏导教育法和理论教育法结合起来。
(二)典型教育法
典型教育法是通过典型的人或事进行示范,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的一种方法。典型教育法具有形象、具体、生命的特点,它较说理教育更加富有感染性和可接受性。典型教育的类型有正面典型,即体现或代表先进、正确的思想在人民群众中起榜样示范的典型,和负面典型,即反映落后、错误的思想,在人民群众中产生消极作用和对社会发展产生阻碍作用的典型。在小明的案例中,主要采取正面典型教育法。可以通过学习取得成就的典型人物事迹对小明进行引导教育,或者通过班上某位因学习好而各方面的能力突出,受到同学们的欢迎的同学作为榜样,正面激励和引导,更加具有可接受性。以正面典型教育方法,可以让小明易于接受和模仿,产生正面的激励作用。
(三)激励、感染教育法
1.激励教育法就是人们的主观动机,鼓励人们朝着正确目标努力的方法。激励教育过程,就是激发人们的内在动力,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向着正确目标前进的过程。激励教育的内容主要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激励教育的方式主要有目标激励,奖罚激励和竞争激励。在小明的案例中,可以运用激励教育的方法,激励教育内容主要是精神激励,激励教育的方式主要通过目标激励。老师要帮助小明,使其树立理想,特别是正确的理想,激发小明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学习是达到理想的最佳途径,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增加实现理想的资本。家长也要关心和满足小明的精神需要,同时配合老师,积极引导小明去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多给予支持和鼓励。通过激励教育,激发小明学习动力,调动小明学习的积极性。
2.感染教育法就是人民在无意识和不自觉的情况下,受到一定感染体或环境影响、熏陶、感化而接受的方法。感染的方式和内容有形象感染、艺术感染、群体感染。在这个案例中,可以采取群体感染的方式。首先,要把班风搞好,积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和良好的学习风气。其次,多开展一些积极活动,建设一个精神振奋,朝气蓬勃的班集体。班级可以开展一些辩论赛,知识竞赛,读书活动等活动。第三,改善小明的人际关系,让小明感觉到同学们对他的关心,使其受到感染,如此一来,就会形成比较好的群体关系,使小明也能逐渐受到群体的感染和影响。
第四篇: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
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
案例:中队义务兵小邓,服役期间在一次出警过程中受伤,导致脸部小部分烧伤,经过医院几个月的康复治疗,脸部烧伤恢复良好,不仔细观察,无法得知脸部有痕迹,且医院方面表示其恢复效果较好,基本恢复原来皮肤。该同志意愿选取初级士官,但由于自身原因,未通过士兵职业技能鉴定,致使失去选取士官资格,得知无法选取后,该战士开始思想出现波动,工作中失去积极性,出现混日子的想法,其母亲也打来电话,内容是:小邓在部队受了伤,现在已经“毁容”,需要到队讨要说法。
案例分析:通过整个事件导火线在于小邓未能选取士官,心理比较失落,其家庭方面准备借助受伤的事要挟部队,需求“心理平衡”。
处置经过:我了解情况后,进行了冷静分析,抓住该事件的主要矛盾,也即小邓未取得选取士官资格,且该战士日常性格方面属于表面服从,内心个人主义比较强,但较为听从家庭安排。因此我在处理过程中切入点放在端正其思想态度,纠正部队“对不起”他的错误想法,并每天主动联系其母亲把握事件主动权,阻止其到部队讨要说法行为。具体如下:
一、首先,我采取与该战士谈心的手段,掌握了该同志的所有心理想法,并引导其回忆入伍前的自己,并与现在的自己进行各方面比较、对比,发现自己的转变和成长,随后结束谈心,让其自己内心开始反思。
二、在临近退伍期间的工作安排上,刻意将每日工作尽量安排的丰富,并提高工作要求,针对在此期间违反纪律的官兵严肃批评,每日集合站队都有对工作的点评,有赏有罚,使全体官兵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工作中去,不创造退伍氛围,用工作氛围影响个人行为,此期间小邓工作上稳定了心态。
三、每日与其母亲谈心,表明医生给出的医学结论,并与其说明伤病情况下退伍,需要进行医学鉴定,小邓实际情况无法鉴定出有任何问题,因此寻求“说法”无法实现,即便到队也会给退伍老兵带来影响,即使退伍后也无法在部队留下好的印象和口碑,以及选取士官不一定是唯一的出路,经过两年的部队培养,小邓的变化和成长都将成为其将来创造美好生活的基石,经过几天的沟通,其母亲对我的劝说表示了感谢,并表示绝不给部队添乱,要求小邓安心服役,站好最后一班岗。
经验教训:在部队管理教育过程中,做为中队指导员,首先,要在每一重要节点有预判、有预案,凡事想在前面;其次,日常谈心教育一定要跟的上,并通过其他官兵掌握重点官兵的思想动态是个值得推荐的方法;最后,与官兵家属的沟通谈心要讲究技巧,站在对方角度上思考问题的主要矛盾,与其“感同身受”必将事半功倍。
第五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案例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案例分析
——从“电熨斗烫伤”事件看中国学前教育的现状
案例背景:
2010年12月14日,江苏省兴化市一民办幼儿园14日发生一起7名幼儿被老师用微型电熨斗烫伤的事故,引发社会各界对“幼儿园暴力”问题的再次关注。事件发生在兴化市板桥幼儿园大(1)班,当时该班老师易某(当事人)因部分幼儿调皮嬉戏一时气愤,对嬉戏幼儿大声呵斥,并用带余热的微型熨斗触碰幼儿,导致7名幼儿面部被烫伤。家长发现孩子受伤时,易某谎称是上厕所时小朋友相互拥挤不小心摔伤的。目前,被烫7名幼儿中,3名幼儿已到园上课,1名退学,1名在家休养,2名伤情较重的幼儿恢复良好。肇事的老师易某被幼儿园辞退,并被警方处以拘留10天,罚款500元的处罚。
据当事人易某交代,事发前,她取回被同事借用的电熨斗后回到教室,发现几个孩子正在嬉戏打闹,由于制止不了,一时气愤,情急之余,就顺手拿起熨斗触碰孩子脸部以进行吓唬。考虑到熨斗已从插座上拔下超过10分钟,易某误以为不再发烫,不想最终造成伤害。
16日晚,兴化市委市政府就此事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介绍,兴化板桥幼儿园是一家私人幼儿园,其教师都是园方聘请的社会人员。易某当时所用的熨斗约有鼠标大小,是用来熨烫鞋垫的。易某将熨斗从插座上拔下一段时间后,误以为不再发烫,借此吓唬孩子,谁知最终闯了祸。
事后,兴化板桥幼儿园园长童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易某已经被警方带走。对于记者关于易老师为何用电熨斗烫孩子的疑问,童园长表示,她也说不清楚。记者询问童园长,易老师当时所用的电熨斗从何而来,她明确表示“幼儿园本身没有这个东西”,并称电熨斗已被警方取走。同时,园方也承诺带孩子去上海治疗。(主体内容载自新华社、《扬子晚报》)
补充材料: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人认为,问题的症结点在于,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无独有偶,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遗憾的是,个别老师缺乏起码的耐心,更不要说爱心了,他们一看到孩子不顺眼就恶语相加,学生要不听话就暴跳如雷,甚至饱以老拳。老师的爱心哪里去了?职业责任感哪里去了?
在幼儿园成为“萝卜快了不洗泥”的香饽饽的社会背景下,幼儿教师特别是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素质令人堪忧。日前,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两所幼儿园调研时强调,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到重要位置,千方百计解决学前教育供不应求问题,通过立法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法制轨道,不仅要重视幼儿园的硬件建设,更要重视师资建设。
有关部门对幼儿教育管理粗放,监督缺位。学前教育已经成为目前“性价比”最低的教育。幼儿园一方面是天价收费,另一方面却在想方设法压低教育成本,使得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普遍较低,导致优秀人才不愿从事幼教工作,于是,大量素质低下甚至没有从业资格的“社会人员”进入了幼教队伍。人员资质问题,幼儿园监管问题等,涉及到政府责任;而最大限度降低事件的发酵效应,注定是当地政府考虑政府声誉与官员的责任,抑或还有地方官员最在意的“地方形象”等等,所以鬼都不信的说法,政府“信”了。
案例分析: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幼儿园安全事故,造成了极大的社会不良影响。幼儿园安全事故频繁究竟原因何在?其不良影响又会有哪些?我国学前教育方面的管理现状又是如何的?
我们该怎么做?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就上述“电熨斗烫伤”事件来展开剖析。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上述案例是一个学前教育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幼儿园的安全事故,我们可以从校外和校内两个方面来区分,但是最终其关联于幼儿园安全管理问题。由以上案例中,我们看到虽然孩子被送到了幼儿园这个本应该是一个安全场所的地方,一个锻炼孩子天性的地方,结果却给孩子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对孩子的幼小心灵带来了沉重伤害。这发生的一切,各方都有其说辞。但是我们站在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我们该怎样思考?
在此,我们就以上案例做一下分析。
(一)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说到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我们可能会从很多的角度来思考。但是今天我们仅就我国学前教育问题及其各学前教育机构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① 学前教育的相关法律、规章、政策等相对缺失。从近年来多发的幼儿园安全事故中,我们会发现其实幼儿园安全事故频发是与我国学前教育的相关法律规定政策的缺位有着密切关系的。众所周知的,国家各项公共事业建设都是与国家相关政策法律离不开的,如果国家政策法律缺位将会导致整个公共事业建设的止步不前或则是问题层出不穷,幼儿园安全事故频发正是因为我国在学期教育方面的相关政策和法律仍显不足。
② 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并未完善。
从“电熨斗烫伤“事件来看,我们会发现学期教育机构在管理问题上存在巨大漏洞。这个漏洞主要表现为对幼师的培训、管理不足,使得幼师素质难以提高,甚至连最基本的法律意识都很淡薄。
③ 学前教育的资格认定存在问题,特别是表现在对幼师的甄选问题上。
我们都知道,学前教育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和个性养成的非常重要阶段,是接受启蒙教育的人生根基。所以小孩子在学前教育阶段所遇到的人和事会对其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既然如此,我们在学前教育的资格认定,特别是对幼师的甄选方面必须慎重。在选择幼师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该幼师的个人品质、个人习惯(生活习惯等)及其个人的教育风格等。我们更加倾向于招收有爱心的幼师,善于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幼师。
④ 相关政府部门对学期教育机构的监管乏力。
层出不穷的幼儿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相关的政府部门的监管缺位是脱不了干系的。政府部门是一个很好的外部监督力量,可以科学地规范和引导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而且这种影响力量是具有足够的实效性的。但是一旦政府部门监管不力,必然会在客观上造成教育机构的疏忽,而致使在学前教育的管理上漏洞百出。
⑤ 社会监督缺失。
其实我们当前所处的社会,在学前教育等公共事业方面存在一个误区,人们普遍地认为像学前教育等公共事业责任只在于政府部门和教育机构。其实不然,学前教育等公共事业是全民的事业,是应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的。如果说单凭某个政府部门或则是某个教育机构来独自承担这份社会责任,那么必然会导致这个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不安全因素。
⑥ 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在理念上已见落后。在谈到学前教育理念问题时,我们可以相应地对照一下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我们会发现在西方国家,教育理念有着非常显著的特点,即人性化、主体化特点,善于积极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注重孩子的习惯养成。其实国内的学前教育也应该在理念上更新,注重人性化和科学化管理。这样才可能避免诸多的安全问题,甚至减少其他相应的问题。
(二)安全事故频发后果分析:
在众多的幼儿园安全事故发生之后,社会各个层面都会受到重大的影响。
① 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众多安全事故所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侵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致使人民利益受损。
② 对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公共事业的建设带来不良影响,致使公共事业公信度受损。诸多的安全事故带来的不只是人员安全,还会对各项公共事业建设带来不良影响。事故频发必定引起广大群众神经的紧张,从而造成其对社会公共事业的信任度降低,进而影响整个社会事业的发展。
③ 对国家下一代造成巨大的心灵伤害。
身体的伤害是悲痛的,但是心灵的伤害更是无比沉痛。正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心的成长期,外部的影响将会对其性格的塑造,能力的培养有着重大的决定性意义。但是此时的孩子心理素质低,自我保护意识弱,很容易受伤害,而且在受伤之后,心理负担很难在短时间内放下。这样一来,不良的外部影响将会限制一个孩子一生的发展。
案例启示:
在以上对“电熨斗烫伤”事件进行原因和后果分析之后,我们会发现我国当前的学前教育现状不容乐观。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
① 学前教育理念落后; ② 学前教育管理制度存在不足; ③ 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④ 学前教育的公众参与度有待提高。
结合这个案例,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怎样做才能减少学前教育安全事故频发的问题,保证下一代健康成长呢?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着手:
① 转换学前教育理念,实行人性化、科学化管理。我们必须意识到学前教育的对象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这个特殊可以从对象本身的心理素质、成长经历等方面来理解,也可以从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理解。总之,学前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慎重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在日常的学前教育实践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积极地更新教育观念,发扬人性化、科学化管理的精神。重视孩子的主体性,做到以人为本,实施“爱”的教育,让孩子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健康成长。
② 重视学前教育,关注学前教育的制度建设。国家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学前教育,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管,必要时应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另外必须强调在学前教育的幼师资格认证方面必须有极其完备的制度,不仅要求在甄选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具有较高道德素质、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幼师,而且还要做好日常的培训工作,加强教育工作者法制教育。
③ 加强公民教育,做好公共宣传,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关注学前教育,并使之参与到学前教育的环节当中来。
学前教育属于公共事业,是应该得到广大公众的广泛关注的。这种关注不能仅仅停留在关注相关安全事故、关注学前教育的价格浮动等问题,而是要求公众参与到学前教育中来,加强对教育机构的监督,并积极主动地为学前教育出谋划策。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公众要积极地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保证孩子能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下成长成才。当然,在此我也要强调一下家庭在学前教育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我认为家庭应该是学前教育的一部分,应该是与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的整个教育环节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来才能保证孩子在接受的教育上有一个连贯性。
最后让我们在“电熨斗烫伤”事件中再次警醒自己,积极关注学前教育问题,重视对祖国下一代的教育、保护工作,以实际的行动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