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李希贵老师的学生第二心得体会
读李希贵老师的《学生第二》心得体会
一直听惯了领导喊学生第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何尝听说过学生第二?刚开始听说这书名还有点不敢相信,有谁这么大胆敢在当今的教育形势下喊出这样的口号。难道是为了标新立异?
看完书后才知道,这并不是标新立异,而是事实就是这样,只有当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教师才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因为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一位教师,在校园里,在课堂上,举手投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我们怎么能让一位心情不好的老师去上好课呢?如果没看过这本书,有哪位老师带着情绪去上课,领导知道了肯定会批评老师的“怎么能把自己的情绪带到课堂上去呢?”是的,每一位老师都知道不应该把自己的情绪带到课堂上去,可老师也是普通的人。说到这也许有人会说老师不是“蜡烛”、“春蚕”、“铺路石”吗?他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必须无条件地保证学生的幸福成长。怎能有自己的情绪?这样说,无异乎把教师神化了。李希贵同志说:“我向来不赞成把教师看作是‘蜡烛’、‘春蚕’、‘铺路石’,那种把教师的工作视为仅仅是为学生献身,他们悲剧性地活着,仅仅是为了造就学生的幸福的说法。“我认为教师应该是‘托起太阳的人’,但同时,教师这个职业,也应该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一个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应该成就自我。”
读完《学生第二》这本书,我反思了很久,这本书不论是对我今后的工作还是人生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它给予的是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出的深刻感悟,书中的每一个观点都有独到的一面,都会带给教育工作者很大的启发。摘录部分做法和思想如下:
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
这是李希贵教育管理中的一条锦囊妙计。书中列举了用“赠字”的方式让受到冷落的老教师重新感受到自己很重要,用校长亲自颁发毕业证书的办法使全体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给收发室值班员接待家长的额外任务让他感觉很自豪等事例。虽然都是一些小事,但件件小事凝聚着管理者对教师和学生的尊重。而正是这种发自心底的真诚尊重,才是教育管理获得成功的关键,不仅仅学校的管理者对教师和学生的尊重,教师对学生尊重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倡导自主,毕竟有自由,才有个性
在教育教学管理李希贵老师崇尚自由,就如他所说“我们应该寻求规章制度从完善走向简约,激发个人的主人翁意识,倡导自主,毕竟有自由,才有个性。”“教育不过是创造环境、设置条件、营造氛围,让学生有广阔的心理空间和心灵自由罢了。”在管理上立足人本。以人为本,李老师关心尊重每一个人,为每一个人创造成功的机会,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要让学生获得幸福,首先要让教师感到幸福
对一个教育管理者来说,教师第一,学生第二。李老师在教育界举国上下都是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口号下提出这样“不合适宜”的“学生第二”,确实让人感到诧异。不过李老师从各行各业列举了大量的事例来说明他的观点。就如他所总结的: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这一事业是通过教师来完成的。要让学生获得幸福,首先要让教师感到幸福;要让学生获得成功,首先要给教师成功的机会。当教师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感受到自己被重视的时候,他就会把这样的感受倾注在学生的身上,竭尽全力地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篇:读李希贵老师的学生第二心得体会
读李希贵老师的《学生第二》心得体会
一直听惯了领导喊学生第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何尝听说过学生第二?刚开始听说这书名还有点不敢相信,有谁这么大胆敢在当今的教育形势下喊出这样的口号。难道是为了标新立异?
看完书后才知道,这并不是标新立异,而是事实就是这样,只有当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教师才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因为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一位教师,在校园里,在课堂上,举手投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我们怎么能让一位心情不好的老师去上好课呢?如果没看过这本书,有哪位老师带着情绪去上课,领导知道了肯定会批评老师的“怎么能把自己的情绪带到课堂上去呢?”是的,每一位老师都知道不应该把自己的情绪带到课堂上去,可老师也是普通的人。说到这也许有人会说老师不是“蜡烛”、“春蚕”、“铺路石”吗?他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必须无条件地保证学生的幸福成长。怎能有自己的情绪?这样说,无异乎把教师神化了。李希贵同志说:“我向来不赞成把教师看作是‘蜡烛’、‘春蚕’、‘铺路石’,那种把教师的工作视为仅仅是为学生献身,他们悲剧性地活着,仅仅是为了造就学生的幸福的说法。“我认为教师应该是‘托起太阳的人’,但同时,教师这个职业,也应该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一个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应该成就自我。” 读完《学生第二》这本书,我反思了很久,这本书不论是对我今后的工作还是人生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它给予的是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出的深刻感悟,书中的每一个观点都有独到的一面,都会带给教育工作者很大的启发。摘录部分做法和思想如下: 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
这是李希贵教育管理中的一条锦囊妙计。书中列举了用“赠字”的方式让受到冷落的老教师重新感受到自己很重要,用校长亲自颁发毕业证书的办法使全体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给收发室值班员接待家长的额外任务让他感觉很自豪等事例。虽然都是一些小事,但件件小事凝聚着管理者对教师和学生的尊重。而正是这种发自心底的真诚尊重,才是教育管理获得成功的关键,不仅仅学校的管理者对教师和学生的尊重,教师对学生尊重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倡导自主,毕竟有自由,才有个性
在教育教学管理李希贵老师崇尚自由,就如他所说“我们应该寻求规章制度从完善走向简约,激发个人的主人翁意识,倡导自主,毕竟有自由,才有个性。”“教育不过是创造环境、设置条件、营造氛围,让学生有广阔的心理空间和心灵自由罢了。”在管理上立足人本。以人为本,李老师关心尊重每一个人,为每一个人创造成功的机会,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要让学生获得幸福,首先要让教师感到幸福 对一个教育管理者来说,教师第一,学生第二。李老师在教育界举国上下都是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口号下提出这样“不合适宜”的“学生第二”,确实让人感到诧异。不过李老师从各行各业列举了大量的事例来说明他的观点。就如他所总结的: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这一事业是通过教师来完成的。要让学生获得幸福,首先要让教师感到幸福;要让学生获得成功,首先要给教师成功的机会。当教师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感受到自己被重视的时候,他就会把这样的感受倾注在学生的身上,竭尽全力地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以学生为本,塑造他们美好的人生,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可是,要知道,这一切都只能通过教师来完成,用幸福去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任何关爱都必须经过人的传递才显得真切、动人,谁都没有办法改变这一点。一位教师,在校园里、课堂上,举手投足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可以春风化雨,也可以近墨者黑,学生正是在耳濡目染间长大成人。因此善于管理的领导会着重培养教师的幸福感。除了期待环境改变外教师更应该“自救”,更新知识储备,积极调整心态。在读的过程中,他的一些观点常常引起我的共鸣,有时还会澄清我曾经的迷茫。在《制度衍生文化》一文中,李老师谈到要想让学校形成什么样的文化,就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去保驾护航。过去我理解校园文化的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往往是把他们分割来理解。尤其是制度文化,一直以为制度文化就是制定系统严密的制度,以便有利于学校的管理,从没有想到从中会衍生出文化来。可看过李老师的几个生动案例之后,我深深折服。真正的文化是需要制度来保障的,关键是我们制定了什么样的制度?一条条框住老师,一项项罩住学生,让老师在不敢喘息的氛围中埋头苦干;让学生走进学校就像入了监狱。从来没有想过我们可以制定有利于学校文化形成的制度。一年一度,“谢谢老师”的贺卡评选活动可以增强师生感情;怀孕的老师雨雪天必须在家休息,温暖了了教师的心;老教师的教案供青年教师借阅可得报酬,让枯木逢春„„我们的学校这样的制度是不是太少?
读李老师的文章总有一种亲近感。这种感觉源于他的理论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实实在在的与教育实践相互交融。正像它在序中写的那样:我的教育理念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从一名教师一路走来,李老师在他的每个位置上都有独到的见解,睿智的思考。在他的眼中教育就是艺术,在我的的眼中他的教育管理更是艺术。一路行,一路歌,他就像一位教育园中的舞者,那妙曼的舞姿,既赏心悦目又令人怦然心动„„
读《学生第二》有感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北图的借阅书架上,当看到这个书名时,我是怀着好奇心借阅了它。因为在我们的教育理念上提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而学生第二的提法,这是不是和提倡的教育教学理念相违背。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这本书是山东省潍放坊市教育局局长李希贵所写,他是从普通语文教师到班主任、教导主任、校长一步一步走到领导岗位的,在书中,他把企业管理的一些理念运用到学校管理中,很有些新意。书中提出了一些引发我们思考的东西:当强调学生主体、学生中心的时候,我们应该把老师放在一个什么位置上? 教育学生,塑造他们美好的人生,这一切都只能通过教师来实现,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当公司把员工放在第一位的时候,员工就会把顾客放在第一位。同样,当学校把老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教师也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只有当教师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觉得应该把学生放在首位的时候,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去这样做。所以,希望学校不仅仅只是给老师压力而以此成为老师工作的动力,而是用教育的理性和管理的智慧培养老师在学校的“幸福感”老师工作的动力应是来自于热爱。从此意义上讲这与学
生第二并不矛盾。
书中,作者还提出多一些衡量学生的尺子,这也给我们教师很大的启示,尤其是对于职业学校的老师,非常有借鉴意义。评价学生应该是基于学生的成长和成功来实现,而我们以前总是喜欢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可这正是职高学生的劣势,评价结果,不仅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也给老师带来很大的挫折感,学生越学越没自信,老师越教越没成就感。这种心态必然会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经意”地流露出来非常对学生易产生负面刺激。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形成“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也启发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具有多种智能组合的个体,每位学生都有自身的优势智能,所以应多一些衡量学生的尺子,不能以唯一的目光看待学生,唯一方法教育学生,唯一标准评价学生,所以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多元化、评价应该多元化、课堂教学方法应多样化。我们的教育教学应尽量适合更多类
型的
第三篇:读李希贵老师的学生第二心得体会
读李希贵老师的《学生第二》心得体会
红山区第十一小学 祁杰
学生第二,这并不是标新立异,而是事实就是这样,只有当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教师才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因为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一位教师,在校园里,在课堂上,举手投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我们怎么能让一位心情不好的老师去上好课呢?如果没看过这本书,有哪位老师带着情绪去上课,领导知道了肯定会批评老师的“怎么能把自己的情绪带到课堂上去呢?”是的,每一位老师都知道不应该把自己的情绪带到课堂上去,可老师也是普通的人。说到这也许有人会说老师不是“蜡烛”、“春蚕”、“铺路石”吗?他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必须无条件地保证学生的幸福成长。怎能有自己的情绪?这样说,无异乎把教师神化了。李希贵同志说:“我向来不赞成把教师看作是‘蜡烛’、‘春蚕’、‘铺路石’,那种把教师的工作视为仅仅是为学生献身,他们悲剧性地活着,仅仅是为了造就学生的幸福的说法。“我认为教师应该是‘托起太阳的人’,但同时,教师这个职业,也应该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一个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应该成就自我。”
读完《学生第二》这本书,我反思了很久。它给予的是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出的深刻感悟,书中的每一个观点都有独到的一面,都会带给教育工作者很大的启发。摘录部分做法和思想如下: 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 这是李希贵教育管理中的一条锦囊妙计。书中列举了用“赠字”的方式让受到冷落的老教师重新感受到自己很重要,用校长亲自颁发毕业证书的办法使全体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给收发室值班员接待家长的额外任务让他感觉很自豪等事例。虽然都是一些小事,但件件小事凝聚着管理者对教师和学生的尊重。而正是这种发自心底的真诚尊重,才是教育管理获得成功的关键,不仅仅学校的管理者对教师和学生的尊重,教师对学生尊重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倡导自主,毕竟有自由,才有个性
在教育教学管理李希贵老师崇尚自由,就如他所说“我们应该寻求规章制度从完善走向简约,激发个人的主人翁意识,倡导自主,毕竟有自由,才有个性。”“教育不过是创造环境、设置条件、营造氛围,让学生有广阔的心理空间和心灵自由罢了。”在管理上立足人本。以人为本,李老师关心尊重每一个人,为每一个人创造成功的机会,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要让学生获得幸福,首先要让教师感到幸福
对一个教育管理者来说,教师第一,学生第二。李老师在教育界举国上下都是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口号下提出这样“不合适宜”的“学生第二”,确实让人感到诧异。不过李老师从各行各业列举了大量的事例来说明他的观点。就如他所总结的: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这一事业是通过教师来完成的。要让学生获得幸福,首先要让教师感到幸福;要让学生获得成功,首先要给教师成功的机会。当教师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感受到自己被重视的时候,他就会把这样的感受倾注在学生的身上,竭尽全力地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第四篇:读李希贵
教育智慧演绎精彩
——我读李希贵的《学生第一》
高密市开发区小学张燕伟
我曾经读过李希贵校长的许多书,也许是高密本地人,曾经是高密教育的领头雁的缘故吧,读他的书总感到一丝亲切的味道,暑假中看到康成网上的号召,我立马从老同学那边找到这本书——《学生第一》,用了五六个晚上的时间把书读完,读后感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更重新认识了这位平易近人又充满智慧的教育者,看到了一个教育大家的睿智与创新——
66个小故事,闪光的创新思维和智慧的火花,每个小故事都在诠释着李希贵校长的办学思想,每一个小故事都凝聚了北京十一中学全体教师的心血和汗水。作为教育者,我们既可以把这本书当成是学校活动“百科全书”,又可以对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班级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本书的教益就更深远了。
下面采撷几个让我为之一振镜头,一起品味这份创新带给我们的精神享受吧!
镜头一:“创意”无处不在。
“开学护照”魅力无限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学护照”,我觉得这绝对算得上一个良好的开端,这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活动,把开学典礼用有趣的,适合孩子口味的活动来装饰,通过“开学护照”这样一个载体,把老师、学生、家长教育的三方面力量,都牵引到“新学期伊始”这个事件中来,通过参与一个又一个开学课程,让学生终生难忘。
好的关系才会带来好的教育。我们看到:这个活动掀起了校园内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家校互动的热潮;增加了师生相处、交流的机会,增加了学生之间传达感情的机会,增加了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机会。把教育融入好的活动之中,北京十一中学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每年都要进行创新。如校园泼水节、校园吉尼斯、校园机会榜、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民族运动会、五洲城市运动会等等,而且每年还要评选学生最喜欢的校园十个地方和活动。
学生影院——折射智慧
学生影院,同学们可以利用选修课时间,每周两天放映4部经典影片,进入十一学校的学生,毕业前须欣赏20部以上必看影片和选看影片。学生每次看完电影,相应的学分就会进入其学分系统。
模拟国际组织——与国际接轨
模拟联合国、模拟欧盟、模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模拟国际原子能机构、模拟世界卫生组织等。学生在较全面把握世界局势发展变化的前提下,预测未来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可能出现的新问题,还模拟组织新的“国际组织”予以协调。如:国际信息协调中心、世界中小学教材循环使用推动委员会、国际中学生留学协调中心等等。
镜头二:关爱处处生花
“三建立”——爱,从细处着手
其一,建立“教师月度人物”和“每月百星”。在教师中评选月度人物和青年才俊,在学生中评选每月百星,只要是有一技之长的学生都可能榜上有名。
其二,建立教师互助中心,解决工作上困惑和心理上的问题。
其三,建立教工健康促进中心,关注每位员工的身心健康。许多老师一心扑在工作上,始终拿不出时间锻炼身体,促进中心便为每位老师登记造册,帮助他们分析工作安排策略,研究符合每位老师的锻炼方式并为他们提供器材、场所。在时间安排上,根据教师职业特点,每天除去自己上课的时间外,其他任何时间都可以安排为锻炼时间,并由促进中心对每位师自定的活动时间进行登记,在一定时期内予以督促,直到形成习惯。
这种关爱的无微不至,让所有师生都能在校园里留下痕迹,让所有师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很得要。
镜头三:个性有约——提升幸福指数
校长有约,共进午餐。学校每天中午确定一位校级领导值班,与学生共进午餐;学生则自愿报名,在网上选择与校长共进午餐的时间。由于共进午餐具有“非正式”的特点,所以气氛轻松自如。学生可以在放松的状态下畅所欲言,校长也可以与之进行比较随意的沟通。
枣林村书院,搭建个性平台。为那些有着特殊爱好或个性张扬的孩子提供了特有的教育方法,现在,已经有赛车、马术、动漫等专业突出而学业需要帮助的孩子,在这里接受个性化的教育,原来这些在常规教学中学业成绩一直在班里“垫底”的学生,在这里却成了老师们的掌上明珠,他们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富有活力。
教职工的幸福感,来自工作的成就感,也来自家庭的美满和孩子的健康成长。学校对教职工中品学兼优的子女进行一年一次的奖励,奖励范围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只要符合条件都会获得不同程度的奖励。
迎新酒会——赞美演绎新舞台
迎新酒会是给新教师设立的一个特殊活动,酒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给每一位新入校的青年教师找闪光点,活动组织者将之凝练为动人心魄的精美赞语,在酒会上送给相应的教师。这些新教师,无不激情澎湃、信心满满,这为他们日后的工作奠定了很好的情感基础。
„„
镜头四:放下架子,用好权力。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当权力在手》一文中提到的:“3年笔不出“鞘”,是因为我希望谨守民主的游戏规则。我不安,是因为认识到: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所可能辜负的人,越多。”就是这种居安思危的想法才让我们对权力,对官有了疏远,国家教育部副总督学郭振有在中国当代教育名家讲坛上对李希贵校长也曾有过这样一段评价。他说,“校长和官有什么区别,世俗的官是要对上级负责,校长、局长是对事业负责,官是使用权力的,校长、局长是为人服务的,官是一种职业,校长、局长是一种事业。古人讲,事业要立功、立德、立言,做事业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锲而不舍,第三要衡量轻重,取重而舍轻,第四要尽自己的力量。
李校长对于自己的职位职责有这样的清晰认识:在校内合影,除非外事工作需要,校长尽量不要处在中间位置,因为那样势必使处于边角位置的人感到被忽略。如果校长敢于、乐于把自己放在一个边角、后排的位置,就会使整个照片的位置全都成为好位置——都成了好于校长的位置了。
“把自己适当放低,家长们孩子们一定会把自己抬高”“大家说好才是真的好”这是我在日记上写下的一句话。这句话源于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件小事,当然班主任不是什么领导,我做的事情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那是在张鲁小学任教的日子里,课间,班里一个调皮的孩子主动招惹一个学习好的孩子,结果,让学生好的孩子推倒了,正好碰在讲台的台阶上,眼眶处顿时裂开了一道口子,我赶紧把孩子送到对面的医院,并叫来了两个孩子的家长,调皮的孩子家长虽然自己的孩子被伤到了,还是很歉疚,连声说自己的孩子太淘气,给老师添麻烦了,而学习好一点的孩子一赶到医院第一件事就是问是不是伤到了自己的孩子,当得知自己的孩子安然无恙时,长吁了一口气,到最后结账,一共花了84、5元,为这事,两方家长不让了,学习好的孩子家长说,不该他家孩子的事,不应该付医疗费,而学习差的家长也许自知理亏,没有太多的争辩,只是孩子的父亲很生气:毕竟是别人伤到了自己的的孩子,怎么可以那么生硬呢?一直僵持到最后,也没有一个家长要付钱,眼看天色已晚,我的家在高密城里,还要走近三十里的路,看着家长们都理直气壮的样子,我讲了很多大道理,可是丝毫作用不起,没有办法,我最后出了一招儿:这钱,我出,因为我没有给你们看好孩子,这84、5元我出的值!第一,这点钱买来了孩子的友谊,可能这两个孩子以后成为了好朋友;其二,这点钱买来了孩子以后和谐的人生,因为都是东西南北村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孩子以后不一定谁用得着谁不是?其三,这点钱买到了家长们的和睦——一通话之后,家长们也许听我说了这番话不好意思了,他们纷纷表示各出一半,甚至双方家长还都愿意各自全拿。
走在回家的路上,天黑漆漆的,但我的心里很温暖,因为我知道:自己降低了自己,却赢得了家人的赞许和认可,在他们心中我的地位自然被抬高了。
再次回眸,李校长所著《学生第一》这本书让我的心灵从此有了归宿,这本书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理想教育的篮图,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和谐的画卷,无论是学校管理,还是班级管理,都是可以借鉴的。
瞧!这就是一个教育当家人的胸怀和教育情结,睿智中透出大气,缜密中透出博爱,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管理,创新脚步,正因为这种智慧,他才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把教师放在第一位,正因为这种智慧,我们的教育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教育的一员,我将继续追寻一种教育本真的东西。
第五篇:读李希贵《学生第二》有感
读李希贵《学生第二》有感——教育不是做生意
读了《学生第二》,让我看到了李校长真实的一面,他敢于发言,敢于讲真话。记得这本书上说了这样一个案例:“在一次校长论坛上,李校长问一些所谓的具有先进教学理念的校长,假如学生和老师发生了矛盾,告到校长那里,校长会批评谁?那些校长都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批评老师。问他为什么?因为学生第一,教育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当先进的教育理念碰到了教师与孩子的矛盾,孩子胜!”其实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没有错,(范_文_先_生_网)但是被一些人理解错了。经没错,念经那和尚嘴歪了。以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纠正教师没有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只知道照本宣科,全然不顾学生“死活”,认为教师才是教育的核心,学生应该完全听从老师的教诲,否则,就是学生就会误入歧途,不能成才等等。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家庭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成长,越来越需要高质量的教育,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有个性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关注孩子的个性成长了!
怎样才能更关注孩子,这是就凸显出教师的重要作用了,只有把教师的位置摆正确,把教师看成是学生人生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人,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引领孩子正确的走好人生的道路,才能让孩子真正成人。很难想象当学生和老师发生了矛盾,校长很不客气地批评老师时,老师还有什么尊严可言,别说老师一般情况下是正确的,就算是错误了,教育方法不正确了,校长应该毫不犹豫地站在老师这一边,这样说不是说教育不讲道理,而是教育的大方向不能变,因为我们是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自古以来,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而一个没有人格尊严的人怎能让学生信服你,一个不分青红皂白就被校长批得体无完肤的人,说出的话还有什么值得相信。教育不是做生意,学生更不是我们的上帝,尽管教师确实是由学生养活的,一旦老师沦落为商场里的售货员,学生凌驾于老师之上成为了上帝,请问,你见过一个普通的大众给上帝上课吗?你见过售货员跟顾客传授人生观价值观吗?我们是教育者,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你必须要他知道,什么是黑,什么是白,什么叫尊师重道,什么叫天高地厚。社会中是有地位阶级的不同,买卖关系的产生,但在学校,你必须学会遵守纪律,尊重老师,遵守规则,学会感恩。教育不是做生意,师生之间也不是买卖的交易关系,而是有关知识道德理想真情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至纯无比,这种关系与社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