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园区调研
编辑:烟雨蒙蒙 识别码:16-1059859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03 17:37:4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园区调研

课题:关于加快我县园区发展的调研。主要调研内容:就如何加快县城新区发展,促进园区产业聚集,增强园区吸引力,提高园区承载能力进行调查研究。

关于我县园区发展调研

一、工业园区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县县城园区始建于XX年X月,总体规划为“一区三园”,即西部工业园区、东部工业园区和XXX工园。西部工业园区以生物化工和轻化工为主,东部工业园区以装备制造业和轻工业为主,XX工园发展XXX产业,依托XX铁路、XX高速的建设发展物流业。

二、我县发展园区的主要做法

县委、县政府在工作指导上突出“工业强县”,以主要精力抓

好工业发展;相关部门和领导围绕各自职责,结合实际,积极主动地服务和支持工业园区建设。

一是分类推进园区建设。继续抓好水东民营工业园区建设,重点抓好西区工业园建设,有条件的乡镇因地制宜建设地方特色工业小区,积极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行产业聚集。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培育眼镜盒、汽车配件等产业。通过资源整合,拉长产业链,实行龙头企业带动等方式调整结构,加快产业聚集。

三是努力增强园区融资功能。各工业园区强化“园区经营”的创新理念,积极推行公司制的市场化运作方式,探索和形成“政府组织推动,财政扶持启动,土地批租滚动,内资外资联动”的投资格局。

四是加强政策扶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工业园区优惠政策,出台新的扶持政策,对重点园区实行“一区一策”,建立园区“一条龙”的便捷服务体系,吸引更多的项目落户园区,壮大园区产业规模,发挥规模效应,使之成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体制先进、管理高效的新型工业园区。

三、制约园区发展的因素

1、工业园区企业总量不大,结构层次和水平偏低。

2、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完善;园区管理应进一步规范化;规划应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优惠政策需进一步加强落实。

3、企业资源利用水平不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4、工业园区内企业规模偏小,带动能力不强。

5、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等要素的约束仍然存在,制约着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

四、工业园区今后发展趋势

1.抓实基础

1.抓实基础设施建设。2.抓实土地收储工作。土地收储,是实现园区发展的根本,是项目设施建设的先导。

2.做强支柱

没有强大的产业作支柱,园区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3.突出特色

特色是园区赖以生存的根本

增强吸引力

提升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增强招大商、引大资的吸引力。

物流产业升级,道路交通完善,设施配套健全,六、如何提高园区承载能力

提高园区承载能力

一是完善园区堤路工程。二是加大实施供水工程。三是进一步完善供电网络结构。

一是完成博乐边境经济合作区总体规划修编和用地布局调整,二是科学规划

四是充分利自身资源

五是要认真探索建立园区管理机制,推进相关产业和项目加速聚集,促进园区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科学设定园区管理服务机构,健全园区服务体系,发展园区生活服务、物流配送、信息咨询等社会化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建设投资环境。

七、下一步的打算

(一)制定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工业园区发展氛围

(二)抓好园区内项目建设。我们紧紧围绕项目建设这个中心,狠抓项目的落实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服务意识,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

(四)加快结构调整速度,实行产业逐步聚集

(五)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打造企业管理创新

(六)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效管理基础上,为企业入园提供良好的投资和生产环境。城建、土地、交通、供电、工商、税务等部门对入园企业积极配合,大力扶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五、发展工业园区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要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二是必须努力增强园区融资功能。三是必须加强政策扶持。四是要发展循环经济,组织企业清洁生产。

第二篇:园区调研

优中出新 无中生有 奋力打造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

近年来,南阳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四集一转”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响“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这一国字号招牌的要求,根据“1+2+N”的主导产业发展定位,在主导产业培育上遵循“优中出新、无中生有”的思路,集聚区的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显著增强、产业链条日趋完善。预计202_年,集聚区“三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60亿元,同比增长18%;税利18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同比增长12.5%。

一、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分析

面对国际、国内经济下滑的不利局面,区委、政府和集聚区逐个企业上门帮扶,现场办公,帮助企业解决在融资、供电、用工、经营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确保了集聚区工业企业无亏损、无停产、无倒闭,经济运行平稳增长。其中,以天冠集团为主的生物质新能源产业在国家财政补贴递减的情况下,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0亿元,同比增长11%;以乐凯华光、天羽为主的光电印刷新材料产业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0亿元,同比增长15%;以防爆特机、一通防爆、鑫特电气、飞龙电力、中祥电子为主的新能源装备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20%;以娃哈哈、众益食业为主的食品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18%;以南棉、海泳、木兰花为主的棉纺织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10%。

(一)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202_年项目建设继续呈现成串招商、扎堆落地的红火局面,主要呈现3个特点:一是项目建设在“优中出新、无中生有”上实现新突破。注重在优势骨干企业中筛选出天冠酶基地、全降解塑料、乐凯华光柔性版产业化等成长性好、核心竞争力强的项目,拉伸了产业链条,实现了“优中出新”:同时围绕打响新能源主导产业品牌,招引了嘉鹏新能源锂电池、天润防爆电器产业园等一批龙头配套项目,拓宽了新能源产业发展领域,实现了“无中生有”。二是在招大引强和产业转移上实现新突破。聘请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龚绍东为宛城名誉顾问,委托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编制了集聚区主导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初步确定新能源、光电印刷新材料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一主两辅”的主导产业体系,高起点绘制了集聚区的发展蓝图。为培育主导产业,区委政府主要领导带队上门招商,前往深圳、惠州、东莞、广州、厦门等地针对重点项目进行招商考察,洽谈对接了新能源电动车、金龙羽高低压电缆和鹰诺精密电器设备制造等关联度高、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配套项目,在招大引强和产业转移上有了新突破。特别是强力招引的嘉鹏新能源锂电池项目,四月考察、五月签约、六月开工、9月第一条生产线建成投产,创造了项目建设的“宛城速度”。三是围绕“龙腾计划”实施“45391”发展计划。围绕市委、政府提出的“龙腾计划”要求,集聚区实施“45391”发展计划:到“十二五”末力争实现营业收入400亿元以上,围绕做大做强产业集群,集中精力打造好生物质新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光电新材料、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物流等5个主导产业链;建成生物质新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光电印刷新材料3个

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发挥优势,重点扶持天冠、乐凯华光、天羽、娃哈哈、南棉集团、嘉鹏新能源等9家龙头骨干企业;同时筛选出有潜力、成长性强的防爆特机、河南天力、鑫特电气、中祥电子、一通防爆、陆德筑机等10家中小型企业纳入“小巨人”培育计划,力争到“十二五”末,培育形成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一定规模总量,拥有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年营业收入超5亿元的“小巨人”企业集群。

(二)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完善

今年,集聚区突出产城互动引领,在提升外部环境形象上再上新台阶。按照“六网配套”(供水网、雨污水管网、路网、供电网、供气网和绿道网)和“三化”(企业园林化、集聚区低碳生态化、产城一体化)达标的要求,集聚区纬七路、创业路、仲南支路等道路全部建成通车,绿化、亮化、管网配套建设一次到位;作为全国地级城市第一家国家级天冠车用生物燃料实验室已建成投用;仲景南路(纬八路至纬十路段)施工设计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工程前期各项准备工作;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了集聚区规划展示馆,目前已基本建成,很好展示了集聚区未来的发展规划;集聚区聚光光伏电站项目已建成完工并网发电,在全省8家金太阳示范工程中进度第二名。白河南污水处理厂、龙都花园职工公寓、医专二附院、白河大道南延、自来水加压站、金色阳光廉租房和溧河花园公租房等重点基建配套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同时实施了绿化、亮化、美化等环境提升工程。

(三)综合服务协调水平明显提升

在继续坚持实行四大家领导分包责任制、联席办公制、项目建设推进工作台账制等基础上,以“一改双优”活动为

契机,专门成立集聚区服务企业“马上办”办公室。截至目前,“马上办”共收集企业和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线索168个,为企业和群众协调解决难点问题近200个,已向全区“四大家”领导、各责任单位负责人、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项目经理发送手机短信175期2万余条,“马上办”在转变干部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服务集聚区项目建设上取得了明显成效。省委书记郭庚茂亲自到“马上办”办公室进行调研,并对马上办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市委穆书记也多次予以批示,要求推广“马上办”工作经验。省市各大主流媒体纷纷对“马上办”的工作机制进行追踪报道。

(四)各项规划有序展开

在省批准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四规一评基础上,今年开展了“二规一申”工作,一是积极编制集聚区主导产业发展规划。聘请河南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对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重新进行科学谋划,按照“强化龙头企业,打造龙形产业”的总体战略构想,高起点研究确定 “一主两辅”主导产业体系发展规划,已初步制定《新能源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并详细绘制产业链发展图谱,为集聚区的发展指明方向。二是协助做好南阳防爆装备产业园发展规划工作。市委、市政府以整合资源为主线,打破区域界线,在白河南新区、高新区、宛城区交界区域规划建设防爆装备产业园,空间布局北至纬十路、纬九路,南至规划的312国道,西至天羽压延东侧华山路、泰山路,东至城南大道、经十路。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其中涉及宛城区(新能源产业集聚区)1.74平方公里。按照市政府统一安排,集聚区协助市发改部门编制《南阳防爆装备产业园发展规划》。

三是省级经济开发区申报工作。编制了《南阳新能源产业集聚区省级经济开发区申报书》等各类材料,与省发改、国土、住建等部门多次对接,并通过初步审核,目前相关申报资料已收集完毕省商务厅待报省政府审批,有望年底前获批。

二、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集聚区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为下一步继续加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大项目数量不多。投资10亿元、30亿元以上项目少。二是部分重点建设项目受外在因素影响,暂未开工。如投资70亿元的煤炭物流、投资3.6亿元的普金钢铁、投资3亿元的烟草物流项目尽管前期土地已批复,但地款兑付工作不能开展。三是基础设施配套相对滞后。虽然今年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但与先进集聚区相比,基础设施配套仍相对落后,如路网上,缺乏与中心城区贯通的中心枢纽线。

三、对策及建议

下一步的工作,集聚区继续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大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指导,继续以“打响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中原新能谷”为目标,抢抓机遇,打响品牌,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努力进入全省产业集聚区综合实力排名一流行列,成为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区。

根据上述目标要求,集聚区将紧紧围绕“四个强化”和“四个提升”开展工作。

(一)强化产业培育和转型升级,实现“优中出新” 集聚区重点培育三个产业集群,以天冠集团为主的生物质新能源产业集群,计划年产值超70亿元;以防爆集团、河南天力、鑫特电气、天通电气等为主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

业集群,计划年产值超30亿元;以乐凯华光、天羽为主的光电新材料产业集群,计划年产值超30亿元。

(二)强化产业链条延伸,实现“无中生有” 一是狠抓招商引资。打破传统招商模式,继续加强与中国航天、首钢、国投、华润等央企的合作;围绕集聚区主导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拉长产业链条,招引一批产业链上下游大项目好项目;加强与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对接招商。进一步加大项目引进和建设力度,迅速掀起项目建设热潮。二是突出抓好投资超3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要重点抓好嘉鹏新能源、南棉、天冠全降解塑料、天润防爆电气等11个在建项目建设,集中帮扶,明确时间节点,狠抓关键环节,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力争早建成、早投产,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抓好新开工项目建设。计划新开工项目33个,主要是乐凯华光环保绿色印刷材料、天冠卧龙酒厂搬迁、大中LED半导体照明、雪麦龙植物精油、英汇电动车等项目,要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开工的各项准备工作。五是抓好储备项目建设。在项目的选择上,紧紧围绕集聚区规划定位,严把项目入园关,对不符合集聚区三大主导产业政策,投资强度不高,达不到节能减排标准及环保指标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入园。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环境优化

计划按照高标准规划、高标准配套建设的思路,采取政府投资、市场运作、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支持、鼓励民营参与等四种投资模式。实施四大环境提升工程。一是高标准完善路网工程提升工程,启动长江南路(雪枫路修至宁西铁路以南远期312国道)、仲景南路(纬八路至纬十路)、纬十路

西延、纬八路西延建设。二是快速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加快乐凯华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来水加压站、白河南污水处理厂、医专二附院、纬十路以西区域污水管网建设进度,争取早日建成使用。三是强力推进职工安居工程和迁村并点工程。加快乐凯华光、天冠职工生活区和金色阳光廉租房,鑫特花园等企业职工公寓主体工程建设,争取新增保障房1000套;加快吕庄、胡寨两个新型社区建设。四是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继续提升雪枫路、纬八路、纬七路、纬十路、经一路、伏牛路、长江南路、南新路四纵四横绿色走廊绿化亮化水平。做好白河大道、长江南路、仲景南路、纬十路西延、纬八路西延等新修道路的绿化亮化美化准备。

(四)强化服务机制,打造一流平台

为保障项目的快速落地实施,继续实行“一日一考勤、两天一碰头,一周一例会、半月一巡查、一月一小结、一季度一总结、半年一观摩、全年搞总评”模式,采取项目建设日报告、项目督查台账式管理、分战区设指挥部抓落实等机制,发扬顶酷暑、冒严寒一线服务项目的工作作风,全年全员一线分包项目,按台账设立节点狠抓落实,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集聚区“马上办”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科学规范运行,叫响“企业有困难,就找马上办”、“工作不落实、马上就被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金字招牌,确保对集聚区建设的重点工作进行常态化督导,加快问题解决,加速项目建设推进步伐,为集聚区发展建设提供强有力保障。

第三篇:园区调研报告

资阳区园区经济发展调研情况汇报

益阳市资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_年8月19日)

一、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湖南益阳长春经济开发区原名益阳市长春工业园,成立于202_年,202_年升格为省级开发区,202_年获批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202_年3月被授牌为第一批湖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2_年4月更名为湖南益阳长春经济开发区。

长春经开区地处益阳中心城区资江北岸,西至马良路,东至长常高速公路,北至白马山环线,南至幸福路、长春路、资江。园区行政总面积达8.63平方公里,规划总面积达7.09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3.7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面积141公顷。园区共有企业121家,商业企业29家,工业企业9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家;初步形成了电子产业园和新材料产业园两大特色园区。今年1-6月份,园区共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6亿元,增长9%;完成工业税收1.63亿元,增长15.4%;启动23.6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建成10万平方米;前四年累计建成的标准化厂房利用率达96.4%;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0.2亿元,其中本级政府投入1.61亿元;新开工工业项目12个。

二、园区经济发展特点

(一)主导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园区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电子产业园以目前全市唯一一处三类工业用地为依托,以电子PCB科研开发、加工生产、内外贸易为主导,规划用地3000亩打造知名特色产业园区。该园区现已基本建成1200亩,引进奥士康、明正宏、卓邦科技等电子类企业15家。新材料产业园以鸿源稀土为龙头,吸引了中核集团合作开发。产业园一期规划用地2200亩,全部为独立工矿用地,全力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稀土材料及关联产业集群的特色园区。目前新材料产业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202_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5亿元,占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9.1%;已完成532亩用地的土地平整,正在进行园区干道及污水处理厂建设,鸿源稀土、佳纳能源、博强新材料等企业正积极进行开工前期准备工作。农产品加工产业以槟榔产业为主,辅以木业、熟食、纺织等,现有8 家企业,202_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2.74亿元,占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4.6%。目前,我区正在以皇家湖工业园为基础打造食品加工园,一期规划设计已通过评审,污水处理厂即将启动建设,93亩食品类标准化厂房征地拆迁即将完成,完成土地平整70亩。装备制造产业以宇晶机器、瀚鑫机械为龙头,聚集了18家企业,202_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40亿元,占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25.7%。

(二)企业质效显著提升。目前,长春经开区共有企业120

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家,就业人口近2万人。202_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43家,过5亿元的企业有7家,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有6家。其中以奥士康、鸿源稀土、宇晶机器、口味王槟榔、皇爷食品、瑞亚高科等明星企业尤为突出。202_年,奥士康完成产值13.4亿元,纳税5413万元。鸿源稀土完成产值5.12亿元,纳税2675万元。宇晶机器完成产值1.12亿元,纳税1411万元。口味王槟榔完成产值9.5亿元,纳税4789万元。皇爷食品完成产值10.63亿元,纳税4118万元。瑞亚高科完成产值5.8亿元,纳税1224万元。园区现有吉林森工、绿地集团两家上市企业,另有奥士康、宇晶机器正在积极筹备上市。

(三)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近三年来,长春经开区各项经济指标不断增长。202_年,园区共有企业80个,其中规模工业企业49个,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10.9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31.05亿元,上缴工业税收 1.92亿元;202_年,园区共有企业 98个,其中规模工业企业 55个,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41.71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 36.40亿元,上缴工业税收2.14亿元;202_年,园区共有企业108个,其中规模工业企业62个,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63.31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40.52亿元,上缴工业税收2.62亿元。

三、当前面临的发展瓶颈

(一)资金瓶颈。资金来源与建设需求的矛盾是目前阻碍园区发展的重大瓶颈。目前,长春经开区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基础设施建设、征地拆迁等各项任务重,且土地成本日益增加,园区融资及资金筹措工作压力巨大,而园区资金来源单一,仅靠创鑫公司进行融资。商业银行对政府背景的融资公司管理越来越完善,申贷门槛越来越高,申贷资料审查越来越严格,且包装项目和抵押物的手续办理程序时间长、费用大,导致资产归集越发困难,创鑫公司融资运营压力较大。

(二)用地瓶颈。随着园区建设不断加快、规模日益扩张,现有用地指标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用地矛盾日益凸显。同时,个别项目土地利用率不高,投资强度和投入产出率达不到要求,土地闲臵的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土地供需矛盾已成为制约园区发展的主要障碍。

(三)征拆瓶颈。一方面,随着舆论媒介的不断增多,老百姓对征拆的个案报道片面吸收,且园区失地农民保障未到位,被征地农民普遍认为补偿偏低、新安臵办法分配的宅基地面积减小,导致征拆工作寸步难行;另一方面,由于园区不断扩张,个别项目落户已涉及到其他乡镇范围,虽然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大协调力度,但由于村级集体征地补偿费分配方式是以大多数群众的意见为主,致使两个区域的村民支持程度不一,影响拆迁进度。

(四)体制瓶颈。长春经开区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没有比较充分、相对独立的管理权限,导致入园企业因规划、报建审批环节过多、时限过长、办事效率低下,特别是当园区职权与职能部门相冲突时,园区管委会很难协调,经常出现“项目等地,排队入园”的现象。

四、产业园区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工业园区建设要坚持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我区“项目立区、工业强区、城镇兴区、商贸活区”发展战略,积极与《益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_-202_)》、《资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益阳市资阳北片、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长春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_-202_)》等衔接,以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为出发点与落脚点,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建设,提高节约化水平,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核心竞争力,力求在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扩大发展成果上实现新突破。

(二)发展定位

着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农机产业、生物医药等比较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使之成为中西部地区国家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承接点和支撑资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坚持科学规划,高起点、高标准

制定工业地产发展规划,明确重点发展区域,突出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强化区域产业协作,推动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向工业地产集中,引导工业地产集聚式发展。到202_年,形成5个以上在全国、全省有名的特色产业集群。

(三)发展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一园、一城、一湖、一路”经济建设主战场,壮大集体经济、拓展发展空间、扶持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加强组织建设,依托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快速高效发展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经济,明确园区产业定位,不断突出园区产业发展的规模和特色,使之逐步成为带动我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成为“益阳招商引资的承载区、经济发展的先导区、项目建设的集聚区、新的城市居住区”。

——经济总量目标。至202_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年递增16.5%;规模工业总产值达285亿元以上,年递增17%;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年递增20%;工业税收6亿元以上,年递增19%。

——产业发展目标。至202_年,电子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两个创业园区基本成熟,形成电子信息、新材料两大特色产业集群。其中电子产业园实现年产值约100亿元以上,年创税2亿元以上;新材料产业园实现年产值60亿元以上,税收过1亿元。

——项目建设目标。至202_年,新引进创新企业8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家,投资过亿元的企业12家,过10亿元的企业3家,其中建成投产企业50家以上。

——园区建设目标。至202_年,新建成标准化厂房200万平方米,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利用率达90%以上;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新增园区建成面积3.5平方公里;大力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入园企业净用地平均投资强度每平方公里20亿元以上,税收贡献率平均每平方公里达到5500万元以上。

五、产业园区发展任务

(一)加快建成电子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两大特色园中园

——电子产业园位于长春路以南、白马山环线以东、长常高速公路以西,规划面积2万平方公里。以奥士康为龙头,依托益阳市目前唯一一处三类工业用地,打造集科研开发、加工生产、内外贸易一条龙的电子信息生产基地。省商务厅已授予产业园为“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特色园区”称号,省环保厅通过了电子产业园可发展PCB产业的环评批复,使之成为我省目前唯一可发展PCB产业的特色园区,并于12月16日经民进省委挂牌为“同心园区创建基地”。力争到202_年,引进大型电子类企业5家以上,中小型电子类企业及关联企业30家以上,实现年产值约100亿元以上,年创税2亿元以上;将PCB产业

打造成为益阳乃至湖南的支柱产业,将电子产业园打造成为中南地区最大、全国知名的千亿级特色产业园区。

——新材料产业园位于长常高速公路以东、资江以北,规划总面积3.3平方公里,其中一期1.5平方公里。科技园由资阳区人民政府与中核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由北京恩菲公司负责规划编制,以中核公司和鸿源稀土公司成立的项目公司为主体。力争到202_年,形成硬件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产业园区,引进国内一批稀土行业深加工企业,力争打造产值60亿元以上,税收过1亿元的全国知名稀土材料及关联产业集群特色园区。

(二)侧重打造教育品牌特色园区

湖南国基职业教育基地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555.5公顷,功能定位为湖南省乃至中南地区的职业教育、益阳市教育产业的重要载体,生态旅游休闲胜地。202_年7月,由湘潭市规划建筑设计院设计,编制了园区实训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一期规划面积为3000亩。

——积极做好短期培训,与全日制职业教育互补,长短结合,提升园区人气,输送合格技工,致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摸清基地学校闲臵实训场所,与沿海转移项目企业合作,引进与学校专业相同或相近的环保型企业租赁办厂、资源共享,人力资源和实训场地实现优势互补、厂校双赢。

——对于园区范围内学校进行摸底造册,根据各学校校园

现状进行项目包装、转型处臵,对接具体企业项目,或租赁或拍卖,盘活存量资产。

——启动精瑞英才经典学校的扩建,精瑞英才经典学校是全国第一所农村经典文化学校,办学几年来成绩斐然,省、市、区领导相继到该校视察。目前,该校生源充足,但是教学用地严重不足,该项目计划投资100-200万元,扩征土地20亩。

(三)加快标准化厂房、道路及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标准化厂房建设。以两大特色园区为重点,力争建设标准化厂房6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电子产业园35万平方米、新材料产业园25万平方米,加快工业地产的形成。

——道路建设。针对当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大力气,努力解决一批困扰企业发展和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老大难题,形成更加完善的道路交通体系。

——安臵点建设。完成合新、龙塘、白马山、杨树、南丰、电子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等安臵点建设,力争建成安臵房20万平方米,确保征地拆迁工作的顺利推进。

——其他配套建设。尽快启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完成污水处理厂扩容,解决园区污水处理难的老问题,加快特色园中园内的排污、供水、电、气、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工业地产硬件服务水平。

(四)加快项目建设

加大土地报批和征地拆迁力度,力争批回土地5000亩,拆迁房屋500栋,促成落户项目早开工;加大环境整治力度,营造宽松的建设环境,力促三木电气、恒辉电阻、鸿源稀土、佳远钴业等项目动工建设;积极促成博强新材料、优德通力科技、湖南菲美特等重大在谈项目尽快签约,确保15个筹建项目年内开工建设、13个项目年内建成投产。

六、产业园区发展措施

(一)提升招商品位,增强集聚效益。一方面,注重从招商到引商的转变。进一步培育已落户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吸引上下游配套项目,打造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形成多点开花的局面;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土地报批力度,提高“三通一平”效率,尽可能地实现熟地招商;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以便利的交通、完善的配套等硬件设施吸引企业入驻。另一方面,注重从招商到选商的转变。积极落实项目准入制度,紧紧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选择一批投资大、产值高、税赋高的创新企业落户园区,使集群效应随产业链的延伸而增强。

(二)提高执行效率,推进项目建设。一是积极探索新常态下的征地拆迁办法,从解决失地农民思想、生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着手,把握尺度,注重实际,突出重点项目、重点户子,以点带面促进征地拆迁开展,切实提高供地效率。二是加强合同约束力,进一步提高企业业主合同履约率,积极联系、督促企业加快建设进度,减少建设周期。三是联合科技部门开展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加大企业科技创新鼓励力度,促进企业转型发展。

(三)创新筹融资方式,突破资金瓶颈。一是积极探索多途径的融资方式。通过创鑫公司投入、银信部门贷款、土地经营、市场运作等方式,积极引进外资、民资、信贷和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开发与建设,实现由政府管理园区向经营园区转变,由以财政投入为主向以社会资金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入转变。二是加强财务资金控管。针对园区筹融资工作的实际情况,加大对部分欠缴土地款的签约企业的催缴工作力度,以新引进的企业提前预付征地款的方式筹措部分资金,通过加大财务资金控管力度,开源节流,提高园区建设发展的资金利用率。三是搭建企业融资平台。通过着力包装项目,做好政、银、企的对接工作,并探索与金融机构或财团合作,建立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为企业滚动发展进行融资,解决好企业流动资金和滚动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

(四)优化园区环境,增强品牌效应。一是抓好环境整治。坚持把优化环境作为加快园区发展的“一号工程”,规范涉企行为,加大专项整治行动力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环境整治快速反应”机制,严厉打击阻工闹事、强揽工程、强买强卖等阻碍企业发展的行为,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二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完善园区消防设施配套;

联合区安监局和消防大队对园区重点企业开展消防安全排查;组织企业进行安全事故应对培训,切实提高企业处理安全事故的能力。三是抓好各项创建工作。建立健全市容卫生秩序等长效管理办法;不定期对辖区居民区雨水井、检查井、路灯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排查;建立长效清扫保洁机制,整顿无序经营现象,规范建设高标准庭院,建设生态文明园区。四是抓好社会管理。大力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网格化工作,以全面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参与度为主线,着力加强社会管理、优化社会服务、完善社区治理,积极探索以“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多元化参与、信息化支撑”为特征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

第四篇:园区调研素材

今后发展

围绕一个中心

管委会始终抓住实现园区跨越式、超常规发展这个牛鼻子,紧紧围绕建设省级一流工业园区,为争创国家级工业园区奠定发展基础这个中心,狠抓园区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土地收储、企业服务、融资等工作,为实现园区跨越式、超常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突出一个特色

特色是园区赖以生存的根本,管委会紧紧抓住园区发展“九大优势”,突出“园中园”建设特色,围绕大园区、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大集群,多渠道,宽领域,全方位招商。吸引国内外具有资金、有先进技术、有管理优势,符合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带动能力强、产业链长的开发项目入园发展。努力形成一大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依托园区“新材料产业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园”、“包装印刷产业基地”、“兰茂药物园”等“园中园”的开发建设,按照分类入园、分产业进园的要求,分门别类优先发展优势产业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品质。

与此同时,嵩明杨林工业园区的九大优势即:深厚的人文底蕴优势、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优越的经济发展优势、充裕的人力人才优势、优质的基础教育优势、完善的基础设施优势、优惠的投资政策优势、高效的团队服务优势已成了园区的亮点。抓实两大基础

抓实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园区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关健要素,只有栽好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202_年,园区将投资 9082万元完成南环路、投资1083万元完成东环路、投资5598万元完成景观大道改扩建一期工程、投资950万元完成北干道一期毛路工程建设。并协调省、市、县电力部门,推进麦地塘110KV变电站主控室建设及影响、制约园区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杨林Ⅰ、Ⅱ回线、嵩杨牵线、嵩杨线的迁改。并全面完成园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主体建设。同时,年内将启动园区中心商务区东西向中心路、东环路二期及其它项目建设,为实现园区土地分割,便于开发利用奠定发展基础。

抓实土地收储工作。土地收储,是实现园区发展的根本,是项目设施建设的先导。只有确保土地供给,园区发展才能实现突破。202_年,园区应实现土地收储2570亩,基础设施建设“五通一平”面积1000亩的目标任务,熟地面积应超过建成区面积的30%以上。截止6月,园区预收储土地3597亩,占市下达任务2570亩的139.96%,其中,上报土地部门批准的254.79亩。“五通一平”完成1298.19亩,占考核目标1000亩的129.81%。园区熟地面积达1.092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4.75平方公里的22.99%。为提高园区土地开发效益,稳步推进园区发展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做强四大支柱

没有强大的产业作支柱,园区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和后劲。结合杨林工业园区实际,园区管委会依托园区“新材料产业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园”、“包装印刷产业基地”、“兰茂药物园”等“园中园”的开发建设。

按照分类入园、分产业进园的要求,分门别类优先发展优势产业的产业发展思路,重点突出新型材料、现代装备制造、包装印刷和生物制药产业。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以园招商、以商建园等招商模式,充分发挥推介招商、媒体招商、会议招商等形式的招商引资作用,吸引国内外具有资金、技术、管理优势,符合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

小、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落户园区、努力引进一批如沈机集团昆明机床有限公司12万吨/年铸件及重型机械加工、装备一体化和年产3000吨多晶硅项目,做大做强园区支柱产业,为实现园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工业园区经济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的系统工程。应以县域或有条件的建制镇为依托,围绕经济结构调整,以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为需要,以培育新增财源支柱,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工业化水平为目标。尊重经济规律,借鉴成功经验,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体现区域比较优势,采用以市场运作为主的新办法来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引导和促进各种要素向工业园区与城镇聚集,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

树立规划先行的新理念。工业园区是工业布局调整的载体。园区规划必须服从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环保等规划。立足于先规划,后建设。注重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近期规划有机结合,做到长规划、短安排。作为城镇发展的新区,工业园区用地要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园区规模要适度,与城镇规划相协调;园区的选址要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功能分区要求。县域原则只建一个工业园区,根据需要可以一区多园。要切实避免遍地开花、浪费资源和无序竞争。要实行规划设计招标、规划公示和专家咨询制度,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增强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切实保护天然水面、自然山体,注重城市绿化和美化。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文物保护单位要划定保护范围和控制地带,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和控制要求。控制在园区内建设分散的住宅、办公楼、公共基础设施等非生产性建筑,防止土地和投资浪费。强化园区规划用地管理和环境影响评价,对进园区企业要严格把好项目审查关,禁止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严重危及职工生命安全和健康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以及“黄、赌、毒”项目进入园区。

采用市场运作为主的企业化开发建设新办法。要改变政府主导模式,引入公司制开发模式。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建立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结合的运行机制,既可筑巢引凤,亦可引凤筑巢,引进外来投资者对园区进行总开发,组织招商引资,吸引外来企业进园兴办实体。在园区开发中,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拓宽融资渠道,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最好是将工业园区建设由政府行为转化

为企业行为,由开发企业将土地生产力、设施使用率以及地产的租赁和销售作为业务,以投资土地开发和设施建设并通过其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来获得收入,使政府降低投资风险,转移投资成本,并由此获得税收收入。

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到实处。要明确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发展规模和方向、可接纳的工业门类,规定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指标、绿化指标和污染控制要求,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和环保措施,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充分利用资源,使经济发展的成本最低、质量最好、效益最高、污染物排放最少,构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人居环境,对入园企业的单位土地投资密度、投入产出率和上交税收等,都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提高有限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对已征用而尚未开发的土地,要督促抓紧开发建设;对没有能力开发或不准备开发的土地要将其收回,以盘活土地资源;对征用后不开发,用作抵押的要妥善处理,防止土地“征而不用、多征少用、征作他用”等问题的出现。

创新管理体制,切实提高工业园区的管理水平。要切实打造园区的软硬环境,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园区管理模式。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适宜于企业创业发展,能把企业引进来、留得住的园区。要坚持体制创新,实现园区项目法人制。要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审批和“一条龙”服务。对政府管理园区相关的事务性工作,要通过扶持和发展教育投资、创业投资、物业流通、旅游投资、置地建屋等多种经济组织去承担。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园区现代化,以适应现代大工业的要求。要进一步搞好相关配套服务,加强管理指导和协调服务,充分利用社区各种资源,做好单个企业想做而做不了的事情。要根据园区的产业结构特点和分布情况,举办一些专业论坛、专业会展等,促进产业集合型园区向产业结合服务型园区转变,逐步构筑为园区企业发展的综合服务体系。

重点加强工业园区聚集整合和产业化建设。以产业链条、产业方向、产品上下游为纽带,形成一个符合工业发展实际、体现集聚效应和协调一致、布局合理的工业格局,与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相结合,创造有利的发展空间和环境,承接支柱产业和相关企业,以及有潜力产业进入园区发展。产业现代化是新型工业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园区产业化规划和建设要抓好产业定位。产业发展决定全局的发展,产业定位决定园区的主题。园区建设要有意识地根据产业关联度培植企业群,乃至发展园区产业集群,形成主导产业区。其特点是:有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主导产品;围绕主导产品发展一系列生产和服务;企业之

间关系紧密,既有竞争又有协作。从上述特点出发,必须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坚持抓好产业规划的实施。要以特色产业为主,形成产业的群体规模优势,加强相同产业的空间整合,使量大面广、规模普遍较小的同类型企业聚集,适应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要求,更好地发挥产业群体的规模效益。

增强吸引力

进一步完善圩镇的道路、水沟、学校、医院、旅业、餐饮、娱乐等功能建设,搞好美化、亮化工作,与园区实现无缝对接。要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抓紧推进园区中心大道两旁商住区、商业服务小区、市职校园区分校和园区垃圾填埋场等重点项目、重要平台建设,提升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增强招大商、引大资的吸引力。

物流产业升级,道路交通完善,设施配套健全,提高园区承载能力

一是完善园区堤路工程。清水川集中区堤路要建成投用;皇甫川集中区建成河堤和路基工程,启动建设综合服务楼;庙沟门集中区入园配套道路要建成通车。二是加大实施供水工程。郭家湾集中区建成南段堤路工程和北段路基,蓄水库要完成70%的工程量。要进一步加快水源井和供水管网建设,开工建设清水川、皇甫川集中区和段寨电厂供水工程,确保园区项目用水需求。三是进一步完善供电网络结构。年内在建的3个110千伏变电站要全部建成投用,协调供电部门新上1个330千伏变电站和4个110千伏变电站。

一是完成博乐边境经济合作区总体规划修编和用地布局调整,二是科学规划

四是充分利自身资源

五是要认真探索建立园区管理机制,推进相关产业和项目加速聚集,促进园区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科学设定园区管理服务机构,健全园区服务体系,发展园区生活服务、物流配送、信息咨询等社会化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建设投资环境。

第五篇:202_园区情况(人大调研用)

大溪沟设计创意产业园区推进情况汇报

大溪沟街道办事处

创意产业园区办公室

(202_年11月14日)

尊敬的曾主任、各位代表:

首先我代表大溪沟街道办事处和园区办向各位委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衷心感谢您们在百忙之中莅临我街,检查指导工作,关心支持园区发展。我简要汇报园区的工作推进情况。

一、前三季度园区经济发展情况

202_年前三季度新注册入驻企业211家,注册资本金:6.66亿元,其中创意类企业86家,较去年三季度新注册124家(其中创意类57家)相比,同比增长70.2 %。地区总产值(或营业收入)126.46亿元,较去年同期109.23亿元同比增长15.8 %。税收总额6.49亿元,较去年同期6.14亿元同比增长5.7 %。实际利用内资3.87亿元,较去年同期2.16亿元同比增长79.2%。截止目前为止,园区通过策划包装,积极沟通,共争取到市级财政资金返还6871万元。

二、园区重大项目推进情况

1、丰隆黄花园。总投资13.6亿元,目前该项目正进行相关行政许可手续报件审批,土石方项目开挖,已累计完成投资5.2亿元。

2、远见中心。总投资2.5亿元,于今年3月底竣工,现已进入全面发售阶段。

3、钢院综合大楼。总投资2.4亿元已完成投资,主体建设与内外装修竣工,现正进行设备采买购置。

4、龙家湾项目:总投资2.8亿元,202_年10月开始动工,现已 进行到主体2层施工建设。

5、滨江创意走廊。总投资2650万元,今年计划实施滨江人行道改造、滨江线景观打造、建设路至创意走廊步道建设、滨江水源保护等项目,现已完成方案初设等前期工作,根据园区领导小组指示暂缓推进。

6、创意大厦27楼整修招商项目。工作顺利推进,按照园区领导小组的要求,进行简单装修,并加装电梯等设施。目前,已经有《重庆美食》、《环球人文地理》、《城市地理》、《重庆客网》等媒体等待入驻。

7、综合平台建设。园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项目经园区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对设计方案进一步优化,项目选址需待管委会机构调整后确定。生活保障平台与招商引资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正在深入策划,相关工作在顺利推进中。

8、龙泉花园项目。位于创意滨江走廊,现改楼宇有近2万平米办公面积,但业态均属低端,大部分用作了商贸公司的库房。为优化产业结构,引进互联网相关企业,园区和区科委多次到该楼宇进行接洽后,该楼宇业主表示配合开展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在该楼宇业主的配合下,正在就现有单位的搬迁和引进符合创意园区门类企业等事宜进行研究。

9、泰古广场淘宝街。与重庆江州物业管理公司共同研究策划,以打造后街经济委抓手,以大礼堂文化交易中心为依托,以大礼堂南北楼、马鞍山片区、泰古广场、三峡古玩市场、三峡广场等为载体,在泰古广场打造文化夜市,发展文化交易、书画字画、、艺品设计、旅游纪念品设等行业,发展后街经济,通过延长市场营业时间和规划 建设书画交易摊点等方式带动该市场人气,促进文化创意融合发展。

10、打造大溪沟“谊园”特色街区。对电厂7栋职工宿舍共8977.7平米特色建筑楼宇进行调整升级,打造特色创意产业集聚区。目前,园区正和区服发办一道对该地区进行总体策划。

11、原一号桥中医院地块项目。占地15亩,目前,地产集团还未拆迁完成,重庆展隆投资有限公司拟在改地块建设APP第三方应用程序创意设计基地。

三、重大前期项目策划情况

1、创意滨江走廊建设项目。对聚金大厦至名流公馆之间道路重新铺装;对创意走廊沿线人行道护栏拆除项目;实施非广告性霓虹灯灯饰工程;设置创意休闲小品;实施路牌指示项目;安装智能WIFI,实施黄花园桥下至名流公馆滨江沿线水景打造等。

2、山城步道建设项目。建设从张家花园至枣子岚垭、马鞍山、建设路到滨江走廊的人行步道,构建园区各功能区通达与市民出行慢性系统。

3、电厂老区活化项目。原电厂“谊园”区域职工宿舍采取置换方式纳入园区建设打造,构建时尚个人空间、精品酒店及有关商务功能配套项目。

4、马鞍山抗战历史文化发展项目。保护马鞍山现有的历史文化遗迹,采取拆迁、改造、利用挖掘、开发等方式打造抗战文化与历史文化旅游胜地。

5、大礼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对大礼堂地下空间进行开发利用,修建停车库及部分配套商业功能区。

6、龙家湾63、64号开发项目。对“远见中心”后面老旧居民楼 宇进行拆迁开发,用于跨境电子商务配套功能区项目建设。

7、《川江号子.大禹情歌》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大型实景巴渝风情原创音乐剧,总投资5000万元在大溪沟嘉滨路河段岸线码头打造“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川江号子〃大禹情歌》”演出基地。

8、大型巴渝风情原创音乐剧驻场演出——《川江号子.大禹情歌》选址人民大礼堂,总投资3000万元。

三、主要工作举措

1、实施项目跟踪。一是为加强重点项目工作的统筹、协调,成立了大溪沟街道重大项目领导小组,结合实际积极开展项目前期策划论证工作,对在建的投资项目采取专人跟踪落实服务,全力推进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二是除日常的跟踪服务外,街道主要领导每月带队深入项目实地进行上门服务,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和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三是强化区域统筹意识,主动了解辖区内其他项目和地块情况,掌握相关地块的预期建设情况,为下一步建设与招商工作奠定基础。

2、深化服务企业。园区进一步健全了《服务企业联系制度》。选定本园区重点纳税企业、创意类企业、新注册企业457家作为优先服务对象上门开展政策宣传、信息传递、对标帮扶、沟通交流等内容形式活动,建立政企相依相融和谐关系,进一步巩固“稳商、安商、富商”的发展氛围。

3、整合发展资源。一是引导商会企业和园区社会单位参与园区建设,利用社会资源渠道,开展园区项目推荐和招商引资工作;二是邀请地区人大、政协委员调研园区,为园区建设出智出力,为园区项目建设与全面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4、拓展发展空间。一是结合区委、区政府对区域功能的新定位,园区根据产业布局、发展方向、资源特色,对园区原有功能分区进行了优化,进一步科学划分园区功能分区,确定以“一区一业”为目标建设四大专业功能区,增加了以大礼堂文化交易中心为依托,以大礼堂南北楼、马鞍山片区、泰古广场、三峡古玩市场、三峡广场等为载体的文化产业融合区,通过特色布局和空间整合,提升关联企业的竞争与合作,促进创意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二是以三峡历史博物馆、三峡古玩市场、三峡非物质文化交易中心为依托,在泰古广场周边打造以民间淘宝为特点的文化淘宝市场,提升区域影响力和文化氛围;三是积极筹划“川江号子.大禹情歌”大型册水实景演出项目及大礼堂驻场演出项目,深化推进商、旅、文结合的产业项目,打造城市名片。

五、文创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大溪沟设计创意园区这几年的发展,我们发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障碍和制约。因此,我们认为,要进一步提升我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实现核心功能区目标,还需着力解决一下主要问题:

1、缺乏文化创意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作为历史文化集中区域,文化底蕴挖掘不够,定位不准,特色不鲜明,还缺乏对如何融合现代文创产业缺乏总体认识。同时,区内创意产业由于基础条件差异或政府产业导向等原因,存在着分布不均现象。在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整合创意资源,引导创意产业健康发展方面缺乏总体定位和长远规划,通过制定创意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形成合力,抓住关键环节,关注行业重点,优化空间布局,推进产业融合、集聚发展和企业创新,有利于把文化创意产业真正打造成城市 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为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缺乏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目前,园区主要是按28号文件执行政策,其涉及的创意产业方面的政策较为单一,在税收、融资、招商推介、环境营造等方面的考虑较少。没有单独制定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没有设立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我们认为,通过立足于解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立足于产业发展自身特有的规律,完善出台配套政策、文化扶持政策和文化贸易政策,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吸引全社会资源向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同时,通过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重点采购、后期赎买和后期奖励等方式,对符合政府重点支持方向的文化创意产品、服务和项目予以扶持,能进一步充分发挥政策集成优势,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3、缺乏重大文化创意项目支撑。目前,还没有重大文化创意项目支撑拓展特色产业链,驻企业形式相对单一,产业链较短,园区产业发展中“低、散”的问题仍较突出。在出台发展规划和政策扶持的基础上,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为基本运作思路,贯彻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以创新创业为动力,建立起以市场为龙头,积极推动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领域中具有代表性、引领性的基地类、平台类、活动类、功能提升类重点项目建设发展,有利于发挥带动和引领作用,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形成

以上是我们在创意产业发展中梳理的主要问题,真诚希望各位代表畅所欲言,从全区创意产业进一步长远发展上给我们提出更好的建议和意见,同时,也希望各位代表积极呼吁,将文化创意方面的规 划等纳入全区乃至全市十三五规划中。

园区调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