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我校多举措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编辑:心如止水 识别码:16-886776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25 23:44:13 来源:网络

第一篇:我校多举措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我校多举措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来源:发布时间:202_-04-20点击次数 :

本报讯 创新,是我国经济快速稳步发展的内生动力。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如何培养创新型优秀人才,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202_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近年来,我校积极贯彻、落实该《意见》,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构建“宽、精、丰”创新意识培养体系 —— 学校在坚持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基础上,按学科大类设置公共基础课和部分学科基础课,按“宽口径”原则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构建了以“宽厚”的基础课、“精深”的专业核心课和“丰富”的选修课为特征的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学校还增设了学科前沿性和研究性的课程,以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增加了选修课比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综合培养方案中单独设置了包括技术创新课、跨学科选修课和学生创新实践计划(PSIP)在内的创新与研修类课程,并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至少选修1学分的技术创新课和3学分的跨学科选修课或学生创新实践计划(PSIP)课程。

创中再创,为创新模式“塑新形” ——近年来,学校为培养创新型人才不懈努力,相继推出了“学生科技立项工程”,开展了“学生科技英才工程”,制定了本科生自主科研实践培养计划,组织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创意创业大赛等。

“学生科技立项工程”已顺利完成了10期,立项1460项。学生可结合自身的专业学习和实践经历,自主申报科技项目。项目经过校院的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后,可以获得相关支持经费。优秀者还可获得推荐参加全国挑战杯竞赛的资格。“学生科技英才工程”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技先锋,引领更多的学生走上科研之路。自202_年至今,学校举办了10届“学生科学奖”、12期“学生科技英才”颁奖大会,评选出了“学生科学奖”获得者100名,“学生科学奖”提名奖100名,“学生科技英才”1100余名。202_年,学校推出了“本科生自主科研实践培养计划(UIRP)”,鼓励学生们深入企业,解决企业工程实践的难题。目前,学校备案自主科研A类企业委托项目8项,获企业项目经费支持达12.5万元;B类校级竞标项目6项,获企业项目经费支持达6万元;C类自主创新项目190项,项目经费达40余万元。中国大学生创意创业大赛旨在鼓励大学生运用知识产权创业。202_年,我校7名学生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该大赛,并荣获一等奖,我校获评“中国大学生创意创业先进单位”。

量身打造科技创新信息平台 ——近年来,学校还将图书馆建设纳入了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先后实施并完成了“现代电子化图书文献信息系统”、“数字化图书馆”等建设项目,初步建成了开放的网络化文献信息中心。围绕学科建设需要,学校还加强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建成和完善了“重点学科导航库”,极大限度满足了科技创新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在加强信息资源建设的同时,图书馆推出了5项“个性化”服务模式:科技查新服务、文献传递服务、文献信息对点服务、信息检索咨询培训和专业文献研读服务等。(杨再扬)

第二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摘要:在目前教学改革过程中,如何采取措施让学生乐学、会学、会用,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师是培养人的专门劳动者。如何对待所培养的对象,是教师这一行业古今不尽的话题。千百年来,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衍生出一种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这就是热爱学生。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努力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努力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应注重把理论认知应用于实践练习和操作中,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使所学必有所用。

关键词:学生主导;自主学习;问题导向;创新思维;主动建构者

从传统课堂模式看,课堂是一种“知识课堂”,是以知识为本的课堂。这种传统课堂普遍存在着接受式、分析式、封闭式的教学。而“新课标”课题倡导的课堂模式是一种“生命”课堂,它是以人的自主发展为本的课堂,强调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诱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具备自主意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呢?下面就本人的看法谈几点体会: 一.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唤醒学生自主意识

在过去传统教育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许多教师对教育目的产生误解,认为教育的结果是为达到考试的高分数,于是传统课堂更多地注重教师的主宰与控制,单方面灌输,实行“满堂灌”,都希望学生能在短短的课堂时间内学到更多的内容。长期这样的教育操作,使学生的学习意识错乱模糊,学习语文的热情主动性缺乏,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要改变这种现状,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学生自我学习意识的培养。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生接受的学校教育正是为终身学习“培养习惯”的教育,因此对学习必须要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自主参与学习。如何才能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1、教师要变课堂为学堂,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要改传统的灌输为诱导,经常设计一些问题,提问学生,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开动思想“机器”,使他们积极投身到课堂的双边活动中。只有双边互动,才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

2、还学生课堂学习主人的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承受知识,加工创造的载体和导体。忽略主体、载体、导体的存在,而颠倒主客关系,大搞“一言堂”,“填鸭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现在有许多教育家都呼吁课堂教学“民主”,其实其核心就在于解放学生,把学生从受支配地位解放为支配地位,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不再是书本的奴隶。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树立敢于创新的精神

传统教育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自由度,成天到晚只能听从教师的指导,从而形成了学生为分数而学,教师为分数而教的不良局面。往往只强调接受或模仿,忽视创造。它不仅制约了学生当前的学习效率,而且也使得他们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潜能。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一个不容急辩的事实早已证明: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吕淑湘先生在全国中语会第五届年会开幕式上也讲到:“如果说一种教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如何才能做到“活”,下面谈几点看法:

1.把学生看成朋友

教师要走下讲台,自主改变过去“高高在上”的陈旧观念,应该建立新的教育观:我们老师不应该是单一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不断地进行情感交流,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如果两者之间不是朋友式的关系,那么心理距离必然就远,学生的参与情绪必然不高,教学效率最终必然相对低下。

2.提供成功机会,促进学习兴趣

学生都有成功的需要,一旦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以愉快的情绪进行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教师应充分尊重并倡导学生回答问题中的求异思维。本人在诗歌教学及现代文阅读的一些开放性题目中,总是实施这种方法,让学生各抒己见,并大大地表扬了学生们的新颖见解,肯定他们的勇气,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搞活了课堂气氛。

一、引发兴趣,由趣导思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的对象——学生是一个能动的认知体和生命体,是学习的主人和知识的探求者。学生的素质不是直接从他人那里获得,而是通过自身能动的活动(即主体性活动)发展起来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还其学习的主动权,努力想办法让学生爱学、会学、学好,拓展其发展空间。让其引发兴趣,由趣导思是上好一堂课的开端。

二、精心设计,问题导向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常常听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也常常听老师说,已强调多少次了,已分析得够透彻的了,学生还是表现出不明白,茫然不知所措,解题时张冠李戴,死搬硬套,表述时逻辑混乱等,教师最后的结论是——学生笨。

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心设计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思维而变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特别要重视挖掘教材联系生活,精心设计问题。

三、优化问题设计遵循认知规律培养创新思维

为了使设计的问题更能有效地激发创新思维,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面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其规律。

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思想现状和思维特点。问题设计要具体明确,避免出现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而无当,内涵外延不明确,使学生无从下手。问题设计要精,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不可为问题而问问题,流于形式,耗费时间。

问题设计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应在“元认知级”,即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的提问。问题设计又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梯度,即既要让学生有成功的可能,同时更要具有培养思维的价值,如一些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能引起争论的问题,或一些能将认知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等。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最邻近发展区),通过提问来引导思维,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

(二)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例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问题来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你的看法是……?”、“你是怎么想的?”、“这是为什么?”等。使学生在学习中对问题保持敏感和质疑的心态,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一种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创新思维。

四、给学生以足够的空间

传统的班级教学其缺陷在于人数多,教学中师生互动性少。有人研究发现:在一般的课堂里,每个学生和教师单独交流的时间每天不足2分钟,也就是说,一个教师的精力无法充分注意每个学生,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由此,会使一些学生也会产生无趣、厌烦的情绪。

我们在堂课上要解决这一问题,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引用书上的事例,或者用耳听、眼见、身过的事例来充分讨论、说明。这时,经讨论,学生列举了大量相关的事例,通过这些事例互相进行印证、说明,从而增加了可信度,丰富了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让一个事例变成了几十个事例,增加了素材,丰富了积累。学生的语言,学生的体验,在这种多方位的互动中,学生广泛地进行参与,从而自主地理解、感悟到道理。

五、突破重点,教师引路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老师不是更加轻松了,而是需要更加敏锐的思维,及时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时的亮点、漏洞,要点拨引路。因为我们的教学是在教师带领下的有目的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如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学生讨论时,老师要因势利导地将学生总结出的观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把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板书,形成观点。老师在备课时,总结的板书当然和学生不完全一致,课上需要教师及时进行调整,按照学生的说法去写。这样学生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他们注意力都很集中,希望老师能把自己的说法或观点写上去,从而更加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学、愿学、参与学,主动学。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要将其重点加以强调,有选择地展示其观点。老师点拨的整个过程中,老师有明确的要求:不仅让学生学,而且还要会学。

六、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通过挖掘教材,设置问题,让问题在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产生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切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地缩短学生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从而拓展学生的心智品质。教师应不断启发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努力运用科学原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总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不受老师单方面因素的支配和控制,学生也很少因老师的一句话就改变自己的意志。也就是说,学生能力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而是通过自身的实践形成的,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主学习,最后用能否运用观点检查学生课程掌握的实际效果。这样,整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充分的参与的过程中和师生的共同活动中进行的。学生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积极总结观点;并按照其观点进行实践,实践后进行总结。在这样的学习中,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

象,使其在不知不觉地乐于将所学知识联系到生活中。这样,教学就可以说达到了较高的境界。

第三篇:论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途径初探

袁悦

上海金融学院保险学院,上海,201209

摘要: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要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思想,要给他们提供和营造良好的创新条件与环境,并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途径

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一支能应对不断变化的时代所带来的全新挑战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更好地完成这一重大任务。

一、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思想 政治课本中写道:物质是意识产生的基础,而意识则是人形成思想、观念并进而升华到精神的前提。因此,培育创新思想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创新思想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精神。长久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已取得了令世人为之惊叹的显著成绩,但目前仍存在着教学方法单

一、单纯以学生的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问题。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创新思想的萌芽和成长。因此,我们应该加深对培育大学生创新思想重要性问题的认识,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开创培养大学生创新思想的有效的新方法。

1、改善教学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意识是思想的萌芽和初级阶段”,而学校又是传道、授业和解惑的场所。因此,通过课堂教学和引导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至关重要。国际著名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在《回答未来的挑战》中指出,学习总起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维持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问题的能力;一种是创新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迎接处理好社会日新月异发生的变化。目前,有些教师的教案亘古不变、传授内容跟不上时代、教学方式呆板,极度缺乏创新。这一僵化、老套的填鸭式教学,对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很不利的。因此,首

先应该在这方面进行必要的改善,使教师的教案丰富多彩、传授内容新颖先进、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启发式教学启迪和激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2、要通过宣传来弘扬创新思想。

单有课堂教学的启发是不够的,学校有关部门应该在全校范围大力宣传和弘扬创新思想,与课堂教育相辅相成,帮助大学生意识到创新思想的重要意义,以此激发大学生追求创新思想的动力,从而由思想到实践,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

二、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要改善教育环境,营造民主氛围

马克思主义环境理论认为,人类在改造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江泽民更明确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而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精神环境,是创新素质成长不可或缺的养料与气候。可见,要把学生的创新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必须注重环境和氛围的营造。

1.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灌输式的,有碍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必须进行改革。为此,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要对本学科最前沿的理论和相关交叉学科的新理论十分熟悉;要重视学生的创新特点,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欲望,想办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自己的教学活动。比如作者本人是保险学院的,在保险学专业课的学习中,任课老师经常在课堂中进行提问,或设计案例让学生讨论分析;有时举办小型的辩论会,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法律依据判断案例的正确走向。同时,学院也举办了“睿保杯”保险创意规划大赛,旨在鼓励学生根据所给的案例,自主调查研究,设计出最适合案例家庭情况的保险方案。这项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习惯,积极指导学生完成从知识继承者到知识创造者的转变,使其思维敏捷、善于思考、勤于动脑、能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2.营造民主的氛围。大学生既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对象,又是学校的主人。因此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事务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加有关学生管理决策的讨论决定,这样既可以增长学生的才干,又可以发扬民主,把老掉牙的旧制

度更新为符合时代的有创新意识又有效的管理制度。而民主的氛围也能激发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更好地促进他们主动思考解决身边的问题,使创新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

三、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1.积极探索和广泛开辟第二课堂,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实践平台。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离不开良好的育人环境,更与学校创新氛围密切相关。因此,学校应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逐渐强化教学实践,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学校应与社会各界联合,建立稳定的大学生教学实践基地,设立开放型实验室,建立创新教育实验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大学应引导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或自拟题目进行研究。学校应将之纳入整个教学体系、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和学分、选派教师作指导,比如我校的“工行杯”和“金融消费者服务队”活动就是学校提供的实践平台,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拓展第二课堂。要着力构建适合创新性人才脱颖而出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要针对学生的求新、求异心理,通过整体环境的熏陶,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创新精神得到呵护和培养。

2.要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要适当增加实践环节、丰富实践内容,给大学生提供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通过参加社会调查活动,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需求;通过生产实践,有助于学生发现现有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在现实条件下遇到的新挑战,从而为寻找“创新点”、确立“创新选题”创造条件;通过亲自参加科研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与深化,在科研中提升知识。为此,一方面要坚持实践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以实现多侧面、多领域的锻炼;另一方面要强调实践的创新性、提高实践的层次,在实践内容和形式上比过去有所发展、有所突破。同时,还应注意提高每次实践活动的效率,防止实践走过场、图形式。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

组织能力。社会实践活动一般是在一个比较开放环境下,面对不断变换的对象进行的。教师的指导作用也相对弱化,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活动的主体。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对现实的感觉和认识的深度、广度都不是在封闭的环境下所能比拟的。他们身上具备的各种基本素质和潜能会得到发挥,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得以加强,因而容易产生创造性火花,表现出创造举动。要为大学生开展学术科研活动创造条件。应积极鼓励学生直接参与科研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可以成立学生课外科技小组,或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使学生有自我发挥能动性的空间,进而达到培养其创新能力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科研活动应尽量结合专业开展。教师还可将自己科研项目的知识和经验融会到教学内容之中,这既可使大学生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又能增强其科研意识、创新意识。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有研究显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新能力形成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而尊重、鼓励和奖励对创新能力有显著的强化效能。因此,要以保障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为核心,有意识地培育、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精神形成的、整体优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和自尊心。为此,要允许各学术思想的充分讨论,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活跃学术空气,允许“标新立异”;学校还可以设立“大学生科技节”、开辟科技创新论坛、聘请社会知名人士和专家举办学术讲座、介绍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学校可以邀请本校教授、博士为大学生做讲座,以面对面互动交流的方式介绍其成长成才的经历;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学科知识竞赛、科技创造发明比赛等,以培养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兴趣、丰富校园生活、营造浓厚的科技氛围。通过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大学生科技报告会、出版大学生论文集,组织学术、艺术、实践、体育等各类社团活动,举办各类竞赛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

1、要建立、健全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手段。要彻底改变以考试为中心、以知识掌握程

度为基础的教学制度,探讨考试制度改革,实行多样的选拔制度、多元的评价标准。要改变单纯以在校表现为观察视野的现实评价状况,在评价中要努力体现知识是基础、创新是目标的指导思想,把评价重心向创新能力倾斜。

2、建立和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机制。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就业结果和今后的发展直接挂钩。

建立和健全奖励机制。现代管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就总体而言,对大学生的正面激励远远优于负面批评,正面激励有事半功倍之效。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善于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要允许并鼓励不同意见的发表,真正做到畅所欲言;要鼓励发明创造,给“异想天开”者以有力的支持;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足够的肯定和褒奖;要允许探索中的错误,不责备。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一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高校有关部门要设法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并投入专项资金,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师和在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大学生予以奖励。比如对于参加科技发明和科研活动、公开发表作品、参加各类竞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应给予相应的学分或颁发证书或作为评优评先的参评条件。只有这样,学生参与的热忱才会高涨,学生的创新成果也会越来越显著。

参考文献:

1.阎立钦.创新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文辅国.知识经济需要何种人才[J].跨世纪人才,202_(8).

3.张庆林.创造性研究手册[M].四川教育出版社,202_.

4.童爱玲.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202_(4).

5.夏越新.高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决策探索,202_(5).

6.周进.延边大学报 202_年9月

第四篇: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创新的概念和内涵

创新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92年最新提出的。他给创新下的定义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其形式包括五种: 引进一个新产品,开辟一个新市场,找到一种原料的新来源,发明一种新的生产工艺流程,采用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社会经济进步的动力,每一种形式都包括创新的内容。创新在内容上包括新概念、新观点、新设想、新理论,或者是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创新的含义,一是指前所未有的,即狭义的创新;二是引入新的领域产生新的效益也叫创新。包括运用原有理论揭示新现象、新事物;运用原有方法解决新问题,等等。而通过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上面所述的新事物的教育,也就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对现有教育传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其根本目标应该是通过学生接受创新,创新素质最终溶入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民族素质的显著特征。创新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创新情感、创新人格的塑造,是创新活动的动力与保障系统,起到促进和调控作用。(2)创新能力、创新方法的掌握,是创新活动的操作系统,起到核心作用。(3)创新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是创新活动的工具,起到基础作用。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属性和任务之一。高等教育无论是从属性还是从承担的任务来讲,都应该成为知识创新的主体,也是办学的主攻方向。但是,由于受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影响,现行的教育体制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利于大学生培养中个性发展和创造发明的因素。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国民,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小抓起,而人才的科学研究素质和创新能力则主要靠高等教育阶段培养。

2.创新能力培养是获取知识的关键。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的增长率加快知识的陈旧周期不断缩短,知识转化的速度猛增。在这种情形下,知识的接受变得不再有以往那么重要,而对知识的选择、整合、转换和操作的重要性愈发彰显。学生最需要掌握的是那些包涉面广、迁移性强、概括程度高的“核心”知识,而这些知识并非是靠言语所能“传授”的,它只能通过学生主动地“构建”和“再创造”而获得,要有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因为,创新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必备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就很难把握所学知识的精髓,得到的只能是书本上的知识,更谈不上灵活地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3.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是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的保证。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

等教育职能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学习也开始由阶段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化,并将成为个人生存、竞争、发展和完善的第一需要。在知识无限膨胀、陈旧周期迅速缩短的情况下,学生的社会职业将变更加不稳定。社会对走上工作岗位的人的评价、认知不再仅仅以“基础扎实”、“专业对口”来衡量,还要以是否具备适应千变万化的世界的综合能力来评判。社会的这种认知价值观的变化,对高等教育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如果高校能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使他们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将为他们在未来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4.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模式改革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国外教育机构的介入,将吸引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集团进入中国市场,这些跨国企业集团需要大量高层次的本地人才,现在的大学生教育主要是统一的、单向的、被动的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积累,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国外教育机构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手段先进,科研经费充足,学术研究自由度较大,这些将导致我国优秀教师和学生资源的流失,严重威胁我国高校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高校必须对现行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1.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观念,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观念导致正确的行动。因此,培养创新能力应先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观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观念应该做到:(1)树立创造可培养的观念。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创新的伟大价值和深远意义,认识到每个人都具有创新潜能,都能做出有所作为的创新,进而树立创造可培养的观念。(2)正确的学习观念。大力推进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创新性学习模式及观念。(3)培养创新人格。即重点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和“问题意识”。自信是人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坚强的自信心带来顽强的毅力,可以使人们藐视困难和失败,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使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是那些涉及面广、迁移性强、概括程度高的“核心”知识和技能。“问题”是学生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对“问题”的深化和解决。因此,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要使潜在的、静态的问题意识转化为现在的、动态的问题意识。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教学活动应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等做法,注重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允许学生“异想天开”,给学生创造一种敢想、敢说、敢做的开放性课堂学习氛围。同时,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鼓励学生发展专长,显示个性,并将个性中优良的部分加以鲜明化,不压抑个性,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设置学习目标和创新取向。学校要有意识地培养、营造

一个有利于创新精神形成的整体优化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允许各学术思想的充分讨论,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活跃学术空气,允许学生“标新立异”。一个思想活跃、学术自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崇尚创新局面对鼓励创新和创新实践有决定性作用。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推进教学创新,培养大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首先要有一支适应创新教育的师资队伍。教师应对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在学业上严格要求,并根据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把最新的学科前沿的知识介绍给学生。在保证学生获得大量知识信息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多提问,不拘泥于现成的结论,敢于挑战权威,以不同的思路考虑问题,创造一个宽松的互动的学习氛围。高校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推进教学创新。这就需要做到,(1)转变教育观念,即“实现学生是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向学生是知识的能动建构者、是学习的主体的学生观的转变;实现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向驾驶式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的教师观的转变;实现单纯传授知识向注重学生学会学习、情感和社会交往技能和谐发展的教学观的转变”。(2)采用创造性教学法。所谓创造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创造活动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运用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来吸收已有文化成果,探索某些未知问题所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3)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即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将文字、图形,甚至声音、动画等表达知识的媒体结合起来,既可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创新的教学效果

3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发展交叉学科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世界科学技术已逐渐向综合化、集成化发展。“经典的分门别类进行分析”的时代正在向“学科交叉与综合”的时代转变。因此,要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必须对学科专业的设置进行深入研究,调整不合理的学科专业,大力发展交叉学科,使学生通过交叉学科做出突破性的有创新的成果。学生们一旦学习了不同学科的理论,掌握了不同学科的实验方法,就会自然地进行交叉思维、跳跃式思维,创造的灵感由此而生,就会形成一个个的创新点,攻克一个个难题。为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应设立开放型实验室,建立创新教育实验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并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教师可针对不同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使之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

4.健全适应创新教育的管理机制,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创新教育需要有一个支持创新的教育管理机制来维系和支撑。学校应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上体现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并与学生研究方向、课题需要相结合,允许跨专业选课。发表学术

论文可以锻炼大学生科学研究、写作能力,应鼓励学生积极撰写学术论文。同时,创新还体现在知识的创新运用,即把已有的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到生产生活中, 或运用原有方法解决新问题,从而产生新的效益。

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标准应该做到:(1)建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的评价观。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的评价观。(2)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手段。彻底改变以考试为中心,以知识掌握程度为基础的教学制度,探讨考试制度改革,实行多样的选拔制度,多元的评价标准,在评价中要体现知识是基础、创新是目标的指导思想,评价重心要向创新能力倾斜。(3)坚持正面激励。现代管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就总体而言,对大学生的正面激励远远优于负面批评,正面激励有事半功倍之效。应善于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允许并鼓励不同意见的发表,真正做到畅所欲言。

四、结 语

总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国家创新教育的实现,关系到全球化高层次人才竞争战略。尽管改变传统的高等教育还有许多困难,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以创新的教育观改革大学生教育,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创新教育为一体,就能使大学生在未来不仅仅是一个合格的求职者,更能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创业者,真正成为具有社会竞争能力的创新人才。

职业发展教育

论文题目: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专业班级:金融F0805

姓名:周磊

学号:200846910918

授课教师:何文高

学期:10-11-01

第五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 要]从创新能力的思想渊源及内涵、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和方式方法这三个角度,对目前国内有关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影响因素;方式方法

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加强对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密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虽然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关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广泛研究,却是在90年代以后。近十年来,已有上千篇关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专论发表,研究角度涉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各个方面,大大拓展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本文将主要从创新能力的思想渊源及内涵、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和方式方法这三个角度,对目前国内外有关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一、创新能力的思想渊源及内涵

我国上千年的教育发展史,闪烁着一些简单而朴素的创新能力培养的思想和方法。例如,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在《道德经》中提出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创造思想;孔子提出要“因材施教”以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思想。1919年,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第一次把“创造”引入教育领域。他在《第一流教育家》一文中提出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兴亡有重要意义[1]。1998年11月24日,江泽民同志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2]以此次讲话为契机,我国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在教育界引发了一次对创新能力的内涵、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以及方式方法的大讨论。

综观近十年的研究成果,虽然国内学者对创新能力的理解各不相同,但他们对创新能力内涵的阐述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以张宝臣、李燕、张鹏等为代表,认为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3],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4]。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核心是创新思维[5]。第二种观点以安江英、田慧云等为代表,认为创新能力表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一部分是对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另一部分是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6]。第三种观点从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着手,以宋彬、庄寿强、彭宗祥、殷石龙等为代表,认为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7]、工具性知识或方法论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四类[8]。上述三种观点,尽管表述方法有所不同,但基本上能将创新能力的内涵解释清楚。

二、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科学而完整地阐述影响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各种因素,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比较多,既有社会文化、外部环境、教育水平等外部因素,也有个人素质能力参差不齐等内部因素。但总结起来,影响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关键和直接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理念观念的束缚

(1)教育理念僵化。刘树仁早在202_年就提出高校要尽快转变传统僵化落后的教育理念,摆脱传统培养模式的桎梏,以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导航,实现由 “承传型“、“标准

件型”教育观念向“创新型“教育观念转变;由“应试教育”价值观向“素质教育“价值观转变;由偏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观念向重视学生情感与更改协调发展的观念转变;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的观念转变;由重视培养学生竞争的观念向重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观念转变[9]。

(2)传统文化的负面效应。彭旭、胡弼成等曾提出传统的儒家文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极其巨大,不可忽视。他们认为传统儒家文化在人生态度、求知精神、怀疑精神、思维方式等四个方面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在科学精神、师生关系、功利价值、学习风气、管理模式等五方面不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0]。秦祖泽、黄俊伟、唐受印等提出高校创新能力培养的阻抗因素,主要来自已有的文化传统,突出表现在文化上注重人与社会的协调与偏重“中庸”的思维方式。要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成效,必须有适合创新意识生存的文化传统[11]。

2.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手段单一是制约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重要因素。例如,岳晓东、辛雅丽等都曾经指出我国高校目前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式多为灌输式,应该向应用式的双向教学方式转变,综合运用问题式、启发式、研讨班、讨论小组、案例教学、活动教学、游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12],变单一课堂讲授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克服“传授—接受“式教学手段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弊端[13],改变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启发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技术落后

先进的教学技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潘建广、何彗星、蔡卡宁等都曾提出:教育信息化可以优化配置并重新整合学科课程,从而以全新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实现效率最大化。计算机校园网络使教学互动更快捷、简便,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校际之间都可以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大大节约了资源搜集和获取的成本[1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大力使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取代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模式,使学生在接触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跨越式发展[15]。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

1.对传统培养措施的改进与优化

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上,学者们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措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胡弼成提出的新型高等教育质量观,他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是学校中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三主体之间共同努力、相互促进的成果。大学应当为增进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创造条件。在大学里,每一个人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使自身兴趣获得优先培养,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人性得以彻底解放。大学应当充满着人和人的友爱、平等、团结和协作,大学生应当富有高尚的道德思想品质、崇高的人类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能够相互帮助和学习、共同提高和进步[16]。此外,薛振田、刘崇凤、吕楠、王媛等提出要营造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以及良好的氛围[17]。林满华、刘新光、李春梅等提出要培育和提高师资力量,打破教师终身制,实行岗位聘任制,引进市场机制来约束、激励教师队伍[18]。王辉、程建军等则提出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大学生在创新能力上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培养,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评估方法等措施[19]。

2.不断探索新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的组织形式以及评价与激励机制的运行机制[20]。通过大量考察高校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活动,根据培养平台的不同,可以将目前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做法划分为四种模式:教学实践结合型培养模式[21]、产学研结合型培养模式[22]、依托科研项目型培养模式[23]、“分层递进式”培养模式[24]。每一种培养模式,都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以及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必须吸取的教训,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或者组合几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通过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改变,收到“四两拨千金“的成效。

3.广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目前,不少在校大学生十分缺乏创新欲望。为了克服大学生已经形成的思维惯性,必须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2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构建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制度保障。首先在教育评价上,教师要改变以往把考试成绩,通常是一次考试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的标准,建立一套综合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都纳入评价体系中,进行综合全面的考核和评价。其次在激励机制上,一方面要对师资队伍及骨干力量以利益激励,让他们的创新成果得到社会承认和相应回报。同时,建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效特别突出的教师实行专项奖励,并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创新活动提供资金便利。另一方面,通过奖学金、创新基金、奖励学分、创新学分、素质拓展学分等多种措施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并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便利以及导师专业辅导[26]。

四、国内创新能力培养未来研究方向

综观近几年国内对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可谓范围广泛、新意不断、成果颇丰。无论从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来看,都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多学者在自己的文章中都提出了新的观点,开辟了新的视角,深化了原有的认识。但是,对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并不是已经十全十美了,未来还需着力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加强对创新能力培养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国内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比较广泛,但基本集中在定性研究上,而对每个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比较少见,还未形成体系,这将是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2)加强对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方法之间的整合性研究。国内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方法的研究比较多,但大部分都是从不同层面简单罗列培养的方式与方法,没有阐明各种方式与方法之间的联系,缺少整合,缺乏系统性,未能发挥最大优势。

(3)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虽有一定程度的结合,但总体上仍脱节。对一些理论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水平,但对实践上的可操作性、通用性等还缺乏审慎考虑。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提出一个覆盖范围广、可操作性强、服务效果优、高效率、低成本的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实践研究与理论研究的脱节,阻碍了国内对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4)加强对西方创新能力培养思想及其借鉴意义的研究。对西方创新能力培养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但力度不够,同时,对中西方创新能力培养思想比较的研究也较少见。中西方教育思想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和优势,通过加强对西方教育思想的研究,可以全面总结和汲取西方的教学经验教训,从而为我国今后教育思想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5)在实际的研究中未能把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内涵加以区分,在方式与方法上也没有太多的差异性。例如,把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与方法简

单应用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未能根据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际,规划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与方法,未能体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特殊性,难免有片面之嫌。这是未来研究需要改善的方面。

[参考文献]

[1]张民生.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2_.59-60.[2]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参考资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3]张宝臣.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与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_,(2):40.[4]李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_,(12):75.[5]张鹏,等.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2_,(3):50-53.[6]安江英,田慧云.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2_,(1):29-32.[7]Burton R.Clark.The Research Foundations of Graduate Education[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8]黄春林.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2_.12.[9]彭旭,胡弼成.略论传统儒家文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2_,(3):65-66.[10]秦祖泽,黄俊伟,唐受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阻抗因素及对策[J].湘潭大学学报,202_,(2):140-143.[11]刘树仁.论实施创新教育应注意的几个倾向[J].教学与管理,202_,(6):7-9.[12]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2_,(1):85-86.[13]辛雅丽.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2_,(5):926-927.[14]潘建广,何彗星.试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2_,(1):225-227.[15]蔡卡宁.拓展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2_,(4):56-57.[16]胡弼成.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J].教育研究,202_,(11):24-28.[17]薛振田,刘崇凤,吕楠,王媛.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2_,(3):45-47.[18]林满华,刘新光,李春梅.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2_,(4):28-29.[19]王辉.浅谈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_,(1):51-53.[20]徐兆仁.新世纪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2_,(17):22-24.[21]尹家明,杨国祥.对创新性实用型人才内涵及其培养理念与模式的探析[J].镇江高专学报,202_,(10):3-8.[22]汤伟钢,赵黎明.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MMTT模式[J].价值工程,202_,(3):39-42.[23]董社英.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构建多层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_,(2):91-94.[24]杨胜刚,乔海曙,等.“分层递进式”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构建与实施[Z].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研究报告,202_:42-63.[25]沙洪成.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2_,(3):76-77.

[26]傅广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政策环境分析[J].理论月刊,202_,(8):137-138.

我校多举措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