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 文
语 文
新东方个性化的语文教学积淀了新东方17年的教学品质,专业于研究考试,总结考试规律,答题方法,对历年中高考考点和重要知识点的精深把握已经引领语文教学。
个性化语文教学共分为4大部分:语文的基础知识、诗词鉴赏、古文与现代文阅读、作文。
基础知识部分不再死记硬背,用更巧妙的方法记忆精简后的重要知识点。诗词鉴赏更侧重于教授不同题型的答题技巧。古文和现代文阅读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古文阅读能力,明确古文实词虚词的使用,而现代文阅读则是针对目前考试中现代文阅读的各种难题进行方法介绍,考点总结。作文部分主要讲解如何立意,如何进行文段设计,如何使用精彩的描述语言,使学生从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写出来也不精彩训练到可以轻松的明确写作内容,使用精彩语言。
语文成绩的提高并不像大众所想像的那样,需要对知识的长期积累才能有明显效果。当今中国的考试制度决定了语文考试具有非常明确的考点,这使得个性化的语文教学可以在短时间内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中高考语文成绩。这一点在新东方个性化历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也已经得到验证。初中数学
初中数学主要分为代数,几何,统计概率三个板块。而其中的二元一次方程,函数,三角形,直边形,圆形的计算既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考试中的重点以及易错点。
新东方个性化学习中心针对学生的难点和考试中的重点,安排“1对1”专职教师指导教学,用新东方独特的教学体系,独到的教学材料,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启迪思维,传授方法,使其触类旁通,真正有效学习。而新东方教师更凭借自身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对学科产生兴趣,形成内在动力。中心教考分离,设有严格的体系监督教学,并及时根据学生进步情况调整教学方案。
高中数学
高一数学,主要是高中数学的必修部分,包括必修1,必修2,必修4和必修5,其授课顺序不同地区并不相同。基础知识在数学的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这四本书的学习成绩决定着以后数学成绩的发展方向,所以也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高二数学,主要是高中数学的选修部分,但还要学习一本必修3,必修3学完过后是选修内容的学习,主要是选修1与选修2系列,其中文科学习选修1,理科学习选修2。
高三数学,是对高中数学的整体复习,内容是所有高中学习过的内容,其目的是回顾知识,对于之前学习较好的地方有个温习的作用,对于曾经学习不好的地方有个重新学习的机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补充学习漏洞,而不同学生的知识漏洞并不相同,这是时候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如何能把窟窿堵上就成了学生的头等大事了。
传统的大班模式基本上都在五十人左右。由于不同的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不同,分析方法和思路不同,课堂中听课的效率其实是很低的。而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可以针对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及分析思路和方法等,与学生的反应及时互动,真正做到学习高效率。
而新东方个性化学习中心的教师团队出身名校,经验丰富,讲解独到,善于用新东方风格教学,全方位、多角度综合分析学习的综合能力,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因材施教。对于一道试题,我们一般都会提供两三种分析方法,针对学生的不同认知特点,在学生自己分析思路的基础上,对试题进行讲解。充分利用学生本人的已有的知识和方法。
初中物理
八年级第一学期:本学期是初中物理的入门课,这一学期的重点是学习物理学中简单易懂的声光热知识,教学的重点是掌握物理学习的方法,体会物理与数学学科特点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八年级第二学期:本学期是物理成绩的一个分水岭,尤其是本学期的期中考试,由于加入了压力与压强、浮力、简单机械的计算,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科逻辑性强、综合性强的特点
九年级第一学期:本学期期中考试之前的教学内容重点是力学中的机械效率部分,由于到十月底各区期中考试时,还没有学习到电学的计算部分,因此期中考试重点和难题全部集中在简单机械与机械效率的计算题。
九年级第二学期:各学校安排在九年级第二学期进行综合复习,同时在5月初和5月底北京市各城区安排了两次模拟考试。新东方个性化学习中心针对历年北京市一模和二模试题,将难度较大的电学和力学试题分门别类,针对每类试题总结方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中考试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高中物理
高中内容是基础,较难,如果力学内容掌握不好,直接影响后续课程尤其是电学内容的学习,很多同学往往因为高一时没有学好力学,从而对高二的电学内容的学习产生较大影响,由于没有及时把力学知识模块补上来,结果电学也没学好,最终把所有问题都带到了高三。
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个性化学习中心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对于高一学生,同步精讲,夯实基础,彻底打牢根基;
对于高二学生,一边同步精讲,一边对高一的力学内容加以强化,把问题在高三之前就加以解决,这样到了高三就可以在一各较高的起点上进行复习了; 对于高三学生,一轮复习要加强知识模块强化巩固,查漏补缺,不留知识死角,要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提高方法,二轮专题根据高考的形式、要求、趋势进行专题复习强化,加强知识的综合运用,加强物理过程的综合分析,加强基本方法与提高方法的融会贯通方面的训练,提前三轮复习,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提前进行模拟训练,适应一模考试,模拟强化训练,二模冲刺,考前再次查漏补缺,分析高考趋势和热点问题,帮助学生调整心态,讲解答题技巧和得分技巧,以最佳的状态迎接高考!
政 治
政治向来在人们的头脑中是死记硬背的科目,但是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高考政治的考查也越来越向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更趋向于实用化,灵活化,生活化,增加了考试的难度。政治在文综考试中占有三分之一的分数,与地理、历史平分秋色。但是原本被人们认为好拿分的科目却年年成为北京乃至全国文综科目里最难得分的一科。
一对一的课堂使老师更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对症下药。
新东方个性化学习中心的政治老师有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目前政治教学的状况,建立一套科学的教学体系,讲解深入浅出,风格诙谐幽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渐领悟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很好的框架,总结经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使政治真正成为您得分的优势科目,而不会因临时抱佛脚而踏空,悔恨不已。
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只有一年的学习时间,却在中考中占80分,远高于物理的两年100分和数学的三年120分,而每年必考的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备,碳酸盐与酸的反应,金属活动顺序,质量守恒定律,构成物质微粒等更是考生可以在短期内掌握的内容。
在个性化学习中心,初中化学课程共分两轮:第一轮分章节同步进行,梳理课本中基础知识点,清晰透彻的讲解使考生轻松面对月考;第二轮针对中考中常考知识点,有的放矢,完善考生知识体系,归纳解题方法技巧。
一对一的课堂使老师更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掌握学生的进度,从而能更好的对症下药。
新东方个性化学习中心的化学老师教学经验丰富,讲解深入浅出,风格诙谐幽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渐领悟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总结经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从不会到会,最后到精通,一步步树立起学生的信心,让学生感觉到:哦,原来化学真的这么简单!
高中化学
高一化学主要学习的是必修一和必修二中的课程内容,;从实验学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有机化合物、化学与可持续发展。高二学习的内容是选修一《化学与生活》、选修四《化学反应与原理》、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部分内容,有机物结构、性质、同分异构体等知识。
在高一高二期间,个性化学习中心的老师一方面同步完成学生在校的学习计划,帮助同学查漏补缺,另一方面帮助学生适当延伸课堂知识,渗透高考知识,为高考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在平时的讲解和做题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法。
而高三的教学则会根据学生的现有状况以及性格特征,采取“追问法”“分类法”帮助学生系统全面的复习各部分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熟练掌握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明确解题思路。
地 理
地理素有“文科中的理科”,是文科综合考试科目中难度较大,区分度较高的科目,特别是其中的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部分更让学生望而生畏。但每年高考地理科目中的重点都很突出,学生可以通过辅导在短时间内掌握出题的规律和应答的技巧,实现地理成绩的飞跃。
新东方个性化学习中心的地理老师能从身边的地理现象着手,深入浅出地分析地理原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对复杂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化繁为简,风趣幽默,准确把握教材与考点之间的联系,并制订相应的教学安排,恰当的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喜爱上地理学科,做到活学活用。高中地理一对一课程可以针对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来安排教学进度,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薄弱地方,有的放矢的解决问题,从而可以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自己学到了考点,在新东方的每一堂课上都有巨大的收获,在走进考场的时候让学生历 史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历史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
“历史”是文综三科里记忆内容最多的学科,学生常常因此而放弃历史课的学习,或在努力死记硬背后徒劳而返。个性化学习中心的历史老师,针对历史知识点多、考分分散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学科基础情况,设计个性化的复习路线。基础薄弱的学生至少可以掌握考试重点,保证基础知识不丢分,短期内就有所进步,让在这里学习的每一位学生都能考出好成绩!
感悟到:原来地理真的很容易!
生 物
高中生物的学习共包含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及生物技术与实践共五方面内容。高二期间个性化学习中心更注重带领学生深入浅出的剖析生物学科的内容,帮助学生搭建系统的知识框架。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知识迁移能力。
高三学期将针对高考考纲进行系统的生物学科的知识讲解。侧重于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综合应用。同时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高效辅导,快速提高学员的应试能力,使生物变成学生的优势学科。
第二篇:语文材料
(一)语文阅读分析常用名词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
说明方法的作用:
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 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举例子:具体说明_____ 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把____ 和 ______相互比较, 突出强调了____ 的_____特点.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六、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七、人物描写的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
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二)典型题实战兵法
词曲小知识
词牌名(或曲牌名)表示词(或曲)的格律,而题目则限定词(或曲)的内容。
如《补算子.咏梅》,补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
引号的作用:
1、表引用(引用人物对话、诗文句等);
2、表特定称谓(特殊含义);
3、表否定、反语、讽刺等意味;
4、表强调。
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
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
2、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
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
3、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4、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5、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
6、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题。
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
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
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
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1、用第一人称;
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1、必须用第一人称;
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提炼中心、主题:
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主要有两种题型:
A、“××”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 事物的 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B、“××”词能不能删掉?
★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
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文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往前找;
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三)语文应试答题方法、技巧
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书写题:
1、认真规范书写;
2、不出现错别字;
3、不乱画涂改,在草稿纸写好后再誊写。
4、学会审题。
二、选择题:
1、直选法
2、排除法
三、修改病句的原则:能改一处不改两处。
1、删减
2、添加
3、替换
4、换位
5、重组
四、名著阅读: 《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
1、人物:姓名、绰号、外貌特征、性格特征、主要事迹
2、故事情节:人物事例
3、教育意义
五、语言运用:
1、语境表达:话题统一,句序合理,注意过渡、衔接和呼应。还要适应语言环境,注意场合、注意说话对象、注意文明礼貌。格式:礼貌用语+表达内容+询问
2仿写:与例句的结构、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保持一致;内容保持一致,语意连贯,话题统一。
3、缩句:满足压缩要求,要有概括性;找中心句、段;找出主要成分;排除干扰项。4 句式转换:陈述句与反问句、感叹句三者间的转换;直接叙述变转述。
阅读题技巧
(一)、记叙文阅读
一、词语:答题时一定要在文段句词的前后找答案或找解答的依据。
(1)能理解词语的表面意义,以及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并能理解其表达的效果;
(2)能确定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上文,找出后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顺合理.二、文章概括:
内容概括(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人物和事件(抓要点概括,推动情节发展的要点必须要首尾的关键句必须扣住)
中心思想概括:如:“本文通过某人做某事,表达了作者对 __ 赞美与敬佩之情等,赞美了他(人物性格、精神品质)
三:主旨句的作用:结构上贯穿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
四、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表达了 情感。
排比:表现了,抒发了,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感情。
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使文章有起伏。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
模式:(1).点明何种表现手法(2).表现了什么内容(3).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如:此句运用了,从而生动形象表现了,表达了
五、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3)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画龙点睛.六、文章段落语句的主要作用有:(必须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做答)
1、结构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前文(开头)首尾呼应。
2、内容上:开篇点题、抒发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
3、写法上:气氛渲染、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象征、托物言志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时间地点,揭示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等等。
七、评价感悟类
评价:“是不是”、“同意不同意”、“好不好”?感悟:结合主旨、个人生活体验,提出对问题的看法。
启示从原文引出;评价表明态度及理由。特别注意是否让举例或结合实际,把题目中所要求的全部答出。
八、懂得常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方法有:①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②侧面(间接)描写:其他的人或事③细节描写④环境衬托人物心情等。⑤用词的感情倾向.褒贬色彩
作用是:揭示人物性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
非主人公在文中的作用:对比烘托,使主人公性格特征更加鲜明突出.九、记叙文语言风格:亲切自然口语化、幽默讽刺、热情奔放、冷峻辛辣等
十、人称作用:
第一人称: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第二人称:便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或读者感情交流,显得特别亲切、感人。
第三人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的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宽广的活动范围。
六、材料作文应对策略
一、材料作文相关知识
1、材料作文的特点:
(1)读写结合,考生要通过阅读、分析、提炼、联想、表达之后,才能完成写作任务;
(2)自拟题目、不限文体,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写出个性与创意来。
2、材料作文的形式:
(1)文字材料,构思作文。(2)漫画材料,看图写文。(3)读后感等。
二、材料作文应对策略:
1、读懂材料;
2、明确要求。
(一)、给文字材料作文
1、结构:材料+要求(必须与材料有关。看懂材料,确定主旨)。
2、审题和领悟:看清要求(拟题、文体、文字、内容等),确定立意、结构。
3、具体建议:合理使用材料,不避开材料,另起炉灶。
记叙文:分析材料内容,联系相关的人或事。开头:“读了以上材料,我想起了……”或“在我的生活阅历中,也有这样一个人”。结尾再用恰当的议论将所叙的人或事与材料中的人或事相比较,画龙点睛即可。
写读后感,要读懂材料并准确提炼论点。
围绕一个观点写感受,从“引_议_联_结”四个方面进行写作.读是基础,感是重点!
三、避免作文无谓(不是作文能力差等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
1、保持整洁的文面;不龙飞凤舞、东涂西抹、箭头乱飞、写不下去大笔一圈“不要”。
2、规矩写题。不忘拟题;写在第一行的正中央;不把话题当标题。
3、拒绝三段式。5-8段为宜,段与段详略分明、长短兼顾。
5、规范使用标点。标点符号要占格;不一逗到底;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引号要占两格,其它标点均占一格。还要注意:顿、逗、分、冒、句、问、叹等标点符号不在一行之首;书名号、引号前半边不在一行之尾。如遇特殊情况,让此标点“委屈”留在行未或移到下行。
6、注意保密。不透露真实姓名、地名、校名,要遵守考场规则和考场道德。
第三篇:语文
阿呆语文网
(www.teniu.cc)阿呆语文网
阿呆物理网
登陆
注册
版本分类 专题推荐 教案 试题 课件 素材 复习实用文体 分类教学 资源上传 有求必应 在线新华字典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鲁教版 鲁人版 沪教版 鄂教版 北师大版 北京课改实验版
202_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
202_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
初中朗读音频大全
高中朗读音频大全
名师教学视频录像 各地公开课资源 各地优质课资源
站内搜索:
首页
题目_1
类型:作文教学
加入时间:202_年1月25日21:33 202_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
202_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
初中朗读音频大全 高中朗读音频大全 免费下载新华字典
高中语文第一册“写作资料”收集
1、秋天,在许多传统文人的笔下往往显得有些凄凉,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以及刘禹锡的《秋词》却道出了新意。你是如何认识这种现象的?(“坚强、刚毅”与“忧郁、怯懦”)
2、从《荷塘月色》一文看,朱自清身上能反映出传统文人所共有的情绪与心态是什么?(“正直”与“软弱”)
3、“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你有过类似的情感体验吗?(“怀旧”与“直面现实、憧憬未来”)
4、《〈宽容〉序言》是一篇富有诗意的序言,诗意从何而来?你是如何看待“革新”与“守旧”的斗争?(“神创论”与“进化论”,“日心说”与“地心说”)
5、结合罗曼?罗兰对“英雄”的认识,谈谈自己对“英雄”的认识。(“一己之私”与“大众利益”,“建功立业”与“精神统治”)
6、你怎样看待“烛之武”和“晋文公”这两个人物形象的?(“顾全大局”与“审时度势、随机应变”)
7、勾践“卧薪尝胆”对后世影响很大,你是如何认识他的这一行为的?(“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
8、邹忌、邹忌妻子以及齐威王的言行给你了哪些启示?(“自知之明”“感情用事”“听取别人的意见”)
9、结合《触龙说赵太后》一文,谈谈你对“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句话的理解。(“目光短浅”与“长远打算”)
10、你是如何认识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人性恶”?(“先天遗传”与“后天努力”)
11、《秋水》一文中谈到了哪些方面的辩证关系,怎样认识“河伯”的形象?(“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2、《劝学》一文通过二十个比喻句形象地论证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极富诗意。请结合其中的一方面或文中的一句话谈谈自己的感想。(“学习可以改变自己”“学习可以弥补不足,提高自己”“积累”“坚持”“专心”)
13、你如何理解“哀莫大于心死”这句话?
14、川端康成的《花未眠》中说:“画家雷诺阿说,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这是多么凄惨啊。米开朗琪罗临终的话也是,事物好不容易如愿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你是如何理解这段话的?(“物极必反”)
15、史铁生《我与地坛》中说“一个人,出生了„„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和“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的问题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你是怎样理解这些话的?(“生命”诺贝尔:“生命是大自然赐给人类雕琢的宝石。”)
高中语文第二册“写作资料”收集
1、贾谊在《过秦论》中论“秦王朝之过”,得出的结论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你是怎样理解的?(“仁者无敌”)
2、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若项羽在鸿门宴时杀了刘邦,是否可以避免其灭亡的命运?(“性格决定命运”)
3、刘邦在灭项羽后说过:“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你从这段话中受到什么启示?(“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王羲之被冠以“书圣”的称号,《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仅仅是因为王羲之善书法吗?(“技术”“才能”与“品德”)
5、有人说,陶渊明不仅是田园诗人,而且是理想主义者,谈谈你的看法。(“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而忽视了物质”)
6、韩愈敢于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陋习,表现了什么精神?(“尊师重道”和“与世俗斗争的勇气”)
7、“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两句话让你联想到什么?(“自我与他人”和“经验与教训”)
8、从魏徵提出的“十思”中,任选一个方面,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取之易守之难”“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9、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谏太宗十思疏》,谈谈你对中国文化中“居安思危”思想的认识。
10、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寓言体的传记,你是如何看待“郭橐驼”这一人物形象的?
11、《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中,作者为什么认为维纳斯“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完整”与“残缺”)
12、结合朱光潜的《咬文嚼字》与马南邨的《不求甚解》,你是如何辩证地看待这两种关于读书的主张的。(“相对”与“绝对”)
13、什么是“拿来主义”?实行“拿来主义”的条件是什么?(“占有、挑选、创新”“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14、你从达尔文创立“进化论学说”的过程,受到什么启示?(“成功的背后泪多少”)
15、“别里科夫”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形象?现实中有没有类似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方与圆”“山的沉稳、水的灵动” “套中人——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与“社会的进步、变革”)
高中语文第三册“写作资料”收集
1、苏洵的《六国论》是如何借古讽今的?(“历史”与“现实”)
2、《游褒禅山记》一文中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你能就“志”“力”与“物”之间的关系谈一谈吗?(“夷以近,游者众;险以远,至者少”与“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
3、你能就“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谈谈自己的感受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防微杜渐”与“玩物丧志”)
4、苏轼经过实地考察,探究了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发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感叹,对你有何启示?(“敢于怀疑”与“求实精神”)
5、《五人墓碑记》中“激于义而死焉”与“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的人,你如何看待?(“舍生取义”与“生命的价值”)
6、《登泰山记》一文可以诱发你对“人与自然”方面的哪些思考?(作者是在除夕登泰山,春节观日出。)
7、具体谈谈《病梅馆记》《工之侨献琴》《马说》及《九方皋相马》,这几篇文章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吗?(“以物喻人”与“如何对待人才”)
8、富兰克林在《美腿与丑腿》一文中,提出“一个人幸福与否取决于乐观与悲观”,你认为呢?(“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
9、“物质终将腐朽,只有精神才会不朽”,结合雨果《巴尔扎克葬词》中的语句,谈谈自己的认识。①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②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朽与不朽”)
10、鲁迅在《灯下漫笔》中将中国历史概括为哪两个时代,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11、你是否想过,秋天被用来象征人生的什么状况吗?(“人生与四季”)
12、结合苏轼与辛弃疾的作品,谈谈你是如何认识“豪放”的含义及本质的?(“性格”“胸襟”与“精神品质”)
13、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憎命达”的?(“苦难是财富,苦难是烈火,可以炼出钢铁,可以造就精神财富。”)
1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名句,千百年来为何一直引起读者的共鸣?
15、结合作品,谈谈对“曹操的抱负”“李白、陶渊明追求精神自由”的认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6、谈谈自己对《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第二、四节中两句话的理解。(“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高中语文第四册“写作资料”收集
1、《药》中夏瑜说“牢头阿义”“可怜”,你有何感想?《陈奂生上城》中,陈奂生在物质生活改善以后,对精神生活也有所追求;但他的狭隘,为个人生活患得患失以及头脑深处的封建等级观念阻碍了他的精神追求。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现象的?(“人生的境界”)
2、《项链》中说:“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你是如何认识的?(“主观上的努力”与“客观上的机遇”)
3、有人说,葛朗台为了金钱,逼死了妻子,葬送了女儿的一生,是可恶的;又有人说,葛朗台一辈子做了金钱的奴隶,是可悲的。你说呢?(“人生与金钱”)
4、你认为林冲性格比鲁智深、武松等复杂的原因是什么?(“物质决定精神”)
5、你对《三国演义》感兴趣吗?你认为“失街亭,谁之过”?试结合诸葛亮与马谡的表现,作一点辩证分析。(“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与“行胜于言”)
6、《雷雨》中周朴园的性格极其复杂,你怎样看呢?(“人性的自私与虚伪”)
7、窦娥临刑前发出三桩誓愿,她的冤屈和抗争感天动地;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化为双飞鸟。你认为这样写的魅力何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8、窦娥(李香君)的不幸,莺莺(杜丽娘)的幸运,使《窦娥冤》和《西厢记》同为“不朽”,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文学作品的人民性”)
9、凭借《陈情表》的“悲恻动人”,李密摆脱了进退两难的困境,他不失为一个“智者”,你说呢?(“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10、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是祭文中的“千古绝唱”,对你写作文有何启示?(“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
11、“愤激”之情,容易动人心弦。结合《愚溪诗序》谈一谈柳河东是如何演绎被贬之后的心路历程的?(“柳宗元与欧阳修”)
12、“豁达乐观”,总是深启后人。结合《赤壁赋》谈一谈苏东坡是如何面对挫折的?(“苏轼与范仲淹”)
13、《逍遥游》中,庄子通过层层铺垫,推出了最高理想的“逍遥游”的人生境界。何为“逍遥游”?试摘出关键的语句加以体会。
14、王勃横溢的才华,让《滕王阁序》的语言文采张扬,但他在连遭挫折之后,“希望与失望兼有,追求与痛苦交织”的心态,更是本文动人之处,试作点分析。
与高中课本相关的经典作文素材
1、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人物事略
尽善尽美 孔子对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非常重视的,它赞美古代乐舞《韶》及《九辩》完善的艺术形式。《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评价《韶》乐尽善尽美。而对周朝乐舞《大武》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以高度赞扬外,对其表现周武工伐纣灭商的战争功绩的内容却给予批评:“《大武》,尽美未尽善也。”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信任,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白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君子固穷 孔子到达陈国,寄居在司城贞子家,居住了三年。楚国听说孔子在陈蔡之间,便使人聘请孔子,准备把有户籍的民社方圆七百里之地封给孔子。孔子前往拜见回礼,从陈地往蔡地迁徒被围闲,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诵弦歌不绝”(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亦有穷乎?”孔子说:“君子同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能固守穷困而不动摇,小人穷闲就胡作非为了)。”告诫君子任何艰难的时候,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也应该维护自己的操守和道德。
逝者如斯夫 孔子伫立于尼山脚下,望着滚滚辽河,触景生情,禁不住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于司空见惯的流水绿波之中发现了深奥的道理,懊丧的情绪也如水般流去了。后来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也有类似感叹:“人生天地间,如白驹之过隙,忽忽而过。”形容时间流逝得非常快,这也是“白驹过隙”的来历。
苛政猛于虎 孔子路过泰山,见有一位妇女在坟莹旁痛哭哀号,于是询问。妇女回答说:“我的公爹被老虎吃了!”孔子让子路问道:“为什么不离开这个地方呢?”妇人回答道:“因为这里没有苛捐杂税的暴政。”孔子对随从的弟子们说:“苛政对人的危害,有甚于猛虎啊!”
待价而沽 孔子游说诸侯,想得到重用,却四处碰壁,十分感伤,常暗中自怨自艾。某日,子贡得一美玉,来问孔子,是要收藏,还是找个识货的卖掉。孔子大声叹道:“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意为:卖掉吧,卖掉吧,我正等着识货的人哩。比喻等待有了赏识自己的人才会出来效劳出力。
名家点评
(战国)孟子: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
(汉)司马迁: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己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唐)唐玄宗: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槛奠,当与梦时同。《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明)朱嘉: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明、清)顾炎武: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车服先公志,威仪弟子修。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老侩当庭发,清洙绕墓流。一来瞻阙里,如得与从游。《谒夫子庙》
(现)钱穆: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
2、司马迁
司马迁(前 145或前 135梷前87?),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太初元年(前I04),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
人物事略
少年司马迁 生于史官世家,祖先自周代起就任王室太史,掌管文史星卜。父亲司马谈在武帝即位后,任太史令达三十年之久。司马迁10岁起诵读《古文》并接受其父的启蒙教育。渊源久长的家学对他后来治学道路有深刻的影响。后随父去长安,同当时著名经学大师孔安同、董仲舒学习《古文尚书》和《春秋》。19岁为补博士子弟。
游历天下 20岁开始了他的游历生活。他的足迹到达会稽,访问夏禹的遗迹:到过姑苏,眺望范蠡眨舟的五湖:到达淮阴,访求韩信的故事:到过丰沛,访问刘邦、萧何的故乡:到过大梁,访问夷门,并考察秦军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到过楚,访问春申君的宫殿遗址:到过薛地,考察孟尝君的封邑:到过邹鲁,拜仰孔孟的家乡。此外,他还北过涿鹿,登长城,南游沅湘,西至崆峒。壮游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临危父命 司马迁的父亲病危时,拉着儿子的手,流着眼泪对他说:“„„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接着做太史,千万不要忘记我一生希望写出一部通史的愿望。你一定要继承我的事业,不要忘记啊!”这一番谆谆嘱托极大地震动了司马迁,他看到了父亲作为一名史学家难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也知道父亲将自己毕生未竟的事业寄托在白己的身上。
修著历法 太初元年(前104),司马迁以太史令身份和中大夫孙卿、壶遂及历官邓平、落下闳、天文学家唐都等二十余人,改革历法。经这批专家通力合作,反复计算、选择,终于在这年五月制定出新历,这就是著名的《太初历》
仗义执言 天汉二年(前99),李陵出征匈奴时被围,在矢尽粮绝的情况下投降匈奴。武帝大怒,文武百官也大骂李陵投降可耻。司马迁辩言:“李陵转战千里,矢尽道穷,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他虽投降,尚属情有可原。臣以为只要他不死,他还是会效忠汉朝的。”盛怒中的汉武帝听了司马迁这番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护短开脱,把他投人监狱,并处以腐刑。
忍辱负重 不幸的遭遇,尤其是腐刑,使司马迁精神受到极大刺激,曾一度想自杀。但他想起了父亲的遗言,又以孔子、屈原、左丘明、孙子、韩非等在逆境中发愤有为鼓励自己,终于以惊人的意志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经过六年的囚禁生活,终于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一一《史记》
史书体系 《史记》开创了“纪传体”体例。何谓纪传体呢?纪,指本纪,即皇帝的传记:传,指列传,是一般大臣和各式人物的传记。在《史记》中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结构,创造性地探索了以人物为主体的历史编纂学方法。司马迁创造性地把这五种体裁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系。
开综合纂史之法 《史记》开创了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各种知识的综合纂史方法。《史记》第一次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包容在历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从而开拓了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我国历史学的发展。
名家点评
(宋)苏辙: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明)茅坤:浑浑噩噩,如长川大谷,探之不穷,揽之不竭,蕴藉百家包括万代者司马子长之文也。
白寿彝:如果说司马迁也有毛病的话,那就是他很粗放。但他的粗放正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生命力,体现了汉武帝那个时代封建社会蓬勃发展的活力。
鲁迅:(司马迁)发愤著书,意旨自激?„¨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惟不拘于史法,不圃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
郭沫若:龙门有灵秀,钟琉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比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李泽厚:司马迁继承和发扬了屈原的美学思想,突破了儒家“一怨而不怒”的传统,表达了一种强烈的反抗性,批判性和来自人民(主要是西汉时期发展起来的城市中较下层的白由民)的古代浪漫主义的英雄气慨。
3、曹操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市)人。
人物事略
疑杀华佗 晚年的曹操患了头脑痛风症,僚臣华歆向他推荐了神医华伦。遗憾的是,当华伦指出其症因风而起,病根入脑,风涎不能出,枉服汤药,须利斧开脑取风涎方可根除时,曹操竟疑心华佗是想乘机害他性命,遂将华佗杀了,一代神医命绝于世。
废除寒食节 “寒食节”相传起于春秋时严明文公悼念介之推之事。以介之推抱木焚死,人们就定于是日禁火寒食一百余天。曹操有一年视察并了解当地百姓的生活民情时,发现民间百姓每过“寒食节”的方式,己经非常严重地影响和危害了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于是下令废除。
提倡薄葬 218年,曹操颁布了一道《终令》,提出死后不要厚葬,要将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上,依照地面原有的高度作为圹基,陵上不堆土,不植树。一年后,他为自己准备了送终的四季衣服,并留下遗嘱说:我如果死了,请按当时季节所穿衣服入殓,金玉珠宝铜器等物,一概不要随葬。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
割发代首 有一次,曹操大军经过农田,看见田里庄稼丰收在望,于是下令凡践踏麦田的,就斩首示众。不料自己的马受惊而一下子蹿入麦田中,践踏坏了一块麦田。为了实践自己的命令,取信于民,于是就割了自己的头发来代替。
望梅止渴 曹操征张绣时,路上缺水,将士皆渴,于是他以鞭虚指着前面说有梅林,军士听说后均感到口中生津,不那么渴了,最终走出了困境。
煮酒论英雄 一日,曹操与刘备边喝酒边评论天下英雄,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于是从容俯首拾箸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丈夫亦畏雷乎?”刘备说:“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意即连圣人对迅雷烈风都会失态,我怎能不怕呢?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曹操于是不疑刘备。
裸足迎才 许攸来投曹操,曹操正在睡觉,一听旧友许攸来投,连忙从床上跳下来,鞋袜不穿,跑出恭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许攸一见,感慨万千。
东临碣石 公元207年,统一北方的大局已定。仲秋八月,秋高气爽,曹操亲率威武之师,满怀胜利豪情,长驱东进。渤海西南岸有一山突兀,灵秀独钟,曹操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沧海,歌以咏志。于是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观沧海》。
滥杀无辜 董卓败乱朝纲,曹操带领儿个人逃回乡里,经过友人成皋吕伯奢的家。伯奢出去了,只有他的五个儿子。夜晚听到他们食器碰撞的声音,误以为是想谋害自己,于是在夜里杀了他们。而且还凄怆地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由此可见曹操阴险冷酷的权谋。
曹操焚稿 《三国演义》第六十回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张松出许都求见曹操,曹操见张松矮小,相貌又丑,便有意冷落他,边洗足边接见,使张松憋了一肚子气。次日,曹操掌库主簿杨修拿出曹操新著兵书《孟德新书》给张松看,意欲示曹操的大才。张松看了一遍即记了下来,故意笑曰:“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为己能。”杨修不信,张松说:“如不信我试诵之。”遂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朗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杨修大惊,就去告知曹操,曹操奇怪地说:“莫非古人和我想的都一样?”认为自己的书没有新意,就让人把那本书烧了。
生性多疑 曹操死后采取了“疑冢”的措施。布置疑冢,一方面为了防止盗墓,另一方面,也和他生性多疑有关。传说,在安葬他的那一天,邮城所有的城门全部打开,七十二具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从城门抬出。从此,曹操之墓的千古之谜随之悬设。
名家点评
(晋)陈寿: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梁)钟峡: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卷下)
(宋)苏轼:魏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是故有所重发而丧其功,有所轻为而至于败。(《魏武帝论》)曹操阴贼险艰,特鬼蜮之雄者耳。(《孔北海赞》)
(清)刘熙载:曹公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建安诸子,未有其匹也。(《艺概?诗概》)
章太炎:信智计之绝人,故虽谲而近正。(《魏武帝颂》)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魏昔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毛泽东:殷纣王(通常称之为“暴君”)精通文学和军事,秦始皇和曹操全都被看作坏人,这是不正确的。
郭沫若:他是一千七八百年前的人,据史书所载,他能够不信天命,不信鬼神,毁灭邪祠,破除迷信,禁止厚葬,禁止复私仇,讳不避权贵,举能扬侧陋,敢于公开下令要选用被人称为“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
范文澜:他是拨乱世的英雄,所以表现在文学上,悲凉慷慨,气魄雄豪。
沈伯俊:文学形象曹操不是历史人物曹操的真实复制品,但他却是历史人物曹操基本特征的演绎,既有雄才大略、志在统一的杰出政治家的一面,又有极端利己、残民以逞的封建统治者的一面:既有精通韬略、长于用兵的一面:又有忌贤妒能的一面。
4、庄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梷前286),名周,宇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今城关镇东城路)人。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他以其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影响深远的哲学流派。
人物事略
濠梁之辩 庄子和惠子一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倐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鱼游得多么悠闲白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说:“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循其本。子日 ‘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嚎上也(还是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你刚才所说的 ‘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是己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而我则是在壕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秋水》
鸱得腐鼠 惠子在魏国做宰相,庄子前去看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十分恐慌,在都城内搜寻庄子,整整三天三夜。庄子去看他,对他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口:‘吓!’今子欲以子之魏国而吓我邪(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吗?鹓雏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会停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会进食,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会饮用。正在这时一只鹞鹰寻觅到一只腐烂了的老鼠,鹓雏刚巧从空中飞过,鸱鹰抬头看着鹓雏,发田一声怒吼:‘哧!’如今你也想用你的魏国来怒吼我吗?”
材与非材 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问他们是什么原因,说:“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庄子走出山来,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兴,叫童仆杀鹅款待他。童仆问主人:“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说:“杀不能鸣者。”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鹅,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道:“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
庄周梦蝶 庄子为了说明“物化”的道理,讲了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庄子说这就叫物化。简单的一个故事,既表现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又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庄周与蝴蝶的关系揭示出来。形而下的一切,尽管千变万化,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庄周也罢,蝴蝶也罢,本质上都只是虚无的道,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鼓盆而歌 庄子回到家不到一年,妻子就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子责问道:“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分,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怎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不感悲伤了)。”他主张人生在世,要“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乐观豁达。
庄子陪葬 庄子快要死了,弟子们l打算用很多东西作为陪葬。庄子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弟子说:“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说:“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名家点评
(汉)司马迁: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唐)白居易: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遂性逍遥中一致,鸾凤终较胜蛇虫。(《读(庄子》)
(宋)王安石:清燕新诗得自蒙,行吟如到此堂中。吏无田甲当时气,民有庄周后世风。庭下早知闲木索,坐间遥想御丝桐。飘然一往何时得,俯仰尘沙欲作翁。(《题蒙城清燕堂》)
(明)徐渭:庄周轻生死,旷达古无比。何为数论量,死生反大事?乃知无言者,莫得窥其际。身没名不传,此中有高士。(《读(庄子》)
(清)金圣叹:认定为“天下奇书。”
郭沫若:秦汉以来的每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的: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鲁迅: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胡文英:庄子眼极冷,心肠最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庄子独见》)
相关链结
出处:中国教学资源网
作者:会员
新解决的问题列表
问题列表 状态
请求:202_-1-18 • 啊啊啊!为什么没有苏教版七年级地理202_-2 [中小学][语文] 已经解决
请求:202_-1-18 • 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A娠于垒石之手 & [中小学][语文] 已经解决
请求:202_-1-18 • 我想寻找专门的现代文(三大板块)阅读分析题
[中小学][语文] 已经解决
请求:202_-1-18 • 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故事
[中小学][语文] 已经解决
请求:202_-1-18 • 这应该是宁化县202_-202_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中小学][语文] 已经解决
请求:202_-1-18 • 飞向蓝天的恐龙里的 “这幅画卷”指啥
[中小学][语文] 已经解决
请求:202_-1-18 • 专题狼的故事
[中小学][语文] 已经解决
请求:202_-1-18 • 麻烦你们把内蒙古地区的高考试题发出来,谢谢!!
[中小学][语文] 已经解决
请求:202_-1-18 • 我想要历年体育单招考试题还要有答案
[中小学][语文] 已经解决
请求:202_-1-18 • 叙事文章中“事”比“文”更重要吗
[中小学][语文] 已经解决
共6113条记录 共612页 [1][2][3][4][5][6][7]...[611]
网站地图 部首检字 拼音检字 站长统计
该文章转自[阿呆语文网]:http://www.teniu.cc/ziyuan1/uploadfile/0701/2007125213341.asp
第四篇:浅谈语文
浅谈语文“学程导航”导学策略在具体教学中的运用
(一)11月17日在长春初中参加了学程导航“ 导学策略研修活动,听了长春初中施春华老师一堂语文课,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对导学策略有了更深刻,更具体的认识。
施春华老师的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课前预习内容的设计和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在课堂中的运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学习中,预习是一种按照学习计划预先自学教材的学习活动,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施老师对课文预习内容的设计,既有对基础知识文本字词的检测,也兼顾到对文章写作背景和整体文章结构的感知,充分体现了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施老师执教的一课是《囚绿》,在具体教案预习设计上,不仅评点了易错字词,还给学生展示了作者事迹以及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全面地思考文章的内涵。除此之外,他还设计了一个纵观文章总体结构的题目:除了“囚绿”外,对绿还采取了哪些行动?这就帮助学生从文章整体上去把握文章结构。课前预习的效果反映到课堂中,就是学生展示预习成果,通过这种“展示教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无疑使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施老师在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取得的课堂反映非常好。本课的教学重点他放在了对文章优美语言的赏析和文章主旨的探究上。通过小组合作展示,我看到学生们集体智慧的力量,他们从课文满怀深情的语言中,读到了作家对长春藤的喜爱、赞美、钦佩、怀念的感情。也从常春藤的固执、永不屈服黑暗的精神揣测到作者的写作的意图,即作家表面上赞美长春藤,但实质上是借此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他们积极思考,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产生思想火花的碰撞,不仅发挥了个人创造力以及团体的协作精神,也使学习真正变成了激发智慧的乐事。
第五篇:语文
西师大版六年级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仙人掌》
1、说教材内容:
《仙人掌》是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第四单元的课文都是科普性的说明文,但是这些说明文不是枯燥乏味的说明与介绍,文中除了使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一般说明方法外,还用上了神话传说、拟人手法等生动形象的写作方法。既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又传递了科学知识。让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熏陶。
《仙人掌》主要通过对仙人掌独特的根茎叶结构功能的介绍,让我们知道仙人掌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同时还告诉我们仙人掌的许多用途。在这两部分中间作者用了一个过渡段来承上启下,说明仙人掌是一个只讲奉献不讲所取的典范。这在写作上也很值得我们借鉴。文章最后,作者拿它和其他花草树木作比较,赞扬它能适应艰苦环境而生存,具有坚忍顽强和默默奉献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上升为一种独特的美丽。这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也是这篇文章的人文内涵,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好好体味,认真落实。
2、分析学生情况:
六年级孩子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他们已不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想法开始更加独特,对生活有所体验与感悟,思想也开始向成熟发展,正是引导他们明事理、辨是非,培养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期。学习上,他们也具有一些
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但是这就更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循循善诱,关注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体验。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科学、生活的一道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生活中学习,会学习,会生活。
根据本课的内容及特点,学生的情况,紧紧围绕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重点。
3、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仙人掌生命力的顽强。2)、学会赞赏和学习在艰苦环境中顽强生存和默默奉献的精神。3)、分类的说明方法及过渡段的作用。
4、教学重点:
1)、学会赞赏和学习在艰苦环境中顽强生存和默默奉献的精神。2)、分类的说明方法及过渡段的作用。
5、说教法: 问题导学法
6、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想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总结段意,了解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说明仙人掌的。下面重点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主要是从哪两个
方面来介绍仙人掌的?(从顽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用途这两个方面来介绍的)
二、问题引领,自主探究
1、出示自学提示。(出示自学提示)
1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仙人掌顽强的生命力的? ○ 2仙人掌有哪些用途?有多少品种? ○ 3作者为什么要写仙人掌? ○
4在介绍仙人掌时,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好 ○ 处?
2、学生根据提示自主探究
学生自由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相关的段落、语句,把的理解批注在书上,在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三、小组交流
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不懂的问题试着在小组 内解决。
四、师生联动,合作探究
汇报第一个问题: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仙人掌顽强的生命力的?
1、生答:作者抓住根茎叶的特点来表现仙人掌顽强的生命力。
2、根据对这一部分的学习,填表格。(多媒体出示表格)
3、出示根茎叶的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仙人掌根茎叶的特 点。
4、朗读:生分小组朗读课文3、4、5、自然段,体会其顽强的生命力。
5、师总结、板书。(生命力顽强)
汇报第二个问题: 仙人掌有哪些用途?有多少品种?
1、生答。
2、出示仙人掌的图片,教师将根据图片解说仙人掌的相关用途、品种。
3、师总结、板书。(用途广泛、品种繁多)汇报第三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仙人掌?
1、生答第10自然段的内容。
2、课堂延伸:学习到这里,你对仙人掌怀着怎样的情感?请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第10自然段。
3、师总结、板书。(顽强、坚韧,无私奉献)
汇报第四个问题:在介绍仙人掌时,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1、生答。
2、课堂练习,学生口头完成。(出示说明方法的练习题)
五、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学习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生从知识,思想、写作特点方面来回答)
六、作业